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实践分析

一、教学论述

(一)重要性分析

对于现阶段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计算机技能俨然已经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技能。计算机教学已经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其中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更是关键。虽然小学已经设有计算机课程,但相比较而言,小学计算机课堂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多为相当浅显的计算机知识,而初中阶段学生才较为系统的接触计算机,可见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把握好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二)特点分析

关于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此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以初中生年龄特点的角度来看,初中生多处于12岁至15岁左右,这一阶段学生心性还较为浮躁,又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可能较难深入地去理解计算机知识,又或者是不愿意去深入理解计算机知识,这就要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启发和引导。另外,则是建模的角度,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要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建模体系。

二、教学方法整合

(一)兴趣教学

兴趣导入教学的优势就在于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实现高质量教学十分关键。而现阶段,兴趣教学的推行在我国尚不成熟,还没有系统化的兴趣教学体系,主要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都崇尚对学习的坚持与积累,所以没能将兴趣很好地切入到教学中。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所起到的作用确实不可忽略,它能使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最大化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计算机教学就是这样,计算机这一新兴的领域对学生而言本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好学生对计算机最初的吸引,将其转化为学习兴趣,教学的质量必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如在传授计算机发展史以及计算机基本硬件结构相关内容时,这部分内容难免乏味无趣,学生难有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应通过一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进行一些抢答游戏,或者问答竞赛之类的活动,来活络课堂氛围。又如,打字练习部分,学生往往厌倦反复地打字,就可以通过具有游戏性质的打字练习软件,学生在游戏中完成练习,实现轻松又有效的学习。

(二)联合实际教学

理论要结合实际这一点的重要性其实是被广泛认可的,放到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也是一样,结合实际生活的计算机知识更能被学生所吸收、熟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将计算机理论知识结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在学习了这些理论知识后能够了解知识的实际用处,并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这些知识,对其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长期如此,学生消化知识、转化知识的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虽然要想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多多结合实际生活并不容易,但可以尽量做到知识向实际生活的延伸。比如,信息同步这一块的讲解,就可以通过信息同步在生活中的应用来让理论知识落到实际生活中,并且由于目前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高,其应用的空间大,所以要将计算机理论知识适当延伸至实际生活中还是相对可行的,这样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的教学,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内化理论知识。

(三)小组学习

划分小组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已经相当常见了,并且这种学习形式也很适合放到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与加倍教学的效果。学习小组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同时也是一种传带作用。利用这种学习形式的重点在于小组的划分,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学习小组的划分时,要注意对于具备较强计算机技能的学生的分配,这些学生应当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以起到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的作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应当均匀在各小组中均匀分布,保证小组间综合水平的相对一致。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点

(一)少讲,精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讲得太多。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其课时本就有限,短短一节课的时间,教师常常不断的讲、演示,认为多讲一点总是好事。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非常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计算机作为一门操作性课程,教师需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去练习、去讨论,在计算机的课堂中教师不要总是滔滔不绝地讲、面面俱到地演示,要做到少讲、精演,提炼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进行教学,让课堂知识构架更加清晰,学生能够快速明确要点,并进行练习、交流。这样的一堂计算机课才是达标的、高效率的。

(二)学生私自游戏问题

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私自玩游戏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并且教师口头上的警告起到的作用非常微小。因为计算机教学本就重在上机的操作,学生自己在掌控计算机时就很容易被各种网页游戏以及网站等吸引,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无关的事情上,这将不利于计算机教学的落实,一堂计算机课程变成了学生的上网时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这类行为,做好课堂纪律工作,杜绝学生私自使用计算机游戏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计算机板面进行控制。总之,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把控课堂教学的纪律。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计算机课堂中,教师应该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要做教学的主导者,更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对学生的控制,转换角色才能更好地实行教学,可以多与学生交流探讨计算机新知识。因为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停滞的,而且是在不断更新的。所以,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交流目前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新突破,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储备,也有利于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融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篇2

关键词: 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实践

引言

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伴随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各中小学开展了计算机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计算机课程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所以对其基本操控能力有较为实际的体现。初中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有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用途及基本操作,清晰计算机课堂教学与课堂实践方法就必不可少。

1.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特点

由于部分初中生接触计算机较早,可能对电脑有一定了解和应用,在计算机课堂上对计算机的部分软件的操作可能更加熟练。因此,对于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如何做到同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此外,计算机课程对实践操作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课堂教与学的需要,教师应该将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练习,对于无基础的学生应予以帮助讲解。

2.兴趣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关键,计算机对于众多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计算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方法因人而异。例如:教师在课堂当中适当设置悬念,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自主实践,这样摸索的结果学生更容易记清记牢,或者再进行适当讲解,尽量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同一效果,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程序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教学联系实际,适当鼓励,增强学习效果

计算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熟练运用,所以计算机课堂教学应当有效联系实际,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计算机表现出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实际用途。例如,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当讲解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Excel时,就可以对其中的公式的简称运用、表格的描绘、数据图的制作进行简述,然后由学生自主实践,充分挖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之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甚至可以让学生讲述其制作细节,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点拨。在此,教师应当注意初中生喜欢被表扬与相互攀比的心态。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高于别人,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而其他学生则会不认输,从而形成在学习中相互攀比的现象,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则将很好地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加深对此门课程的好感。所以在作品展示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夸奖的语言,可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你的表格排版次序分明,让大家一目了然”、“你设计得挺好”、“你的散点图很漂亮”,等等。当他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认可,对计算机学习必定兴致盎然。同时,在学习同系列产品Word等软件时,也可以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4.计算机课堂互动教学

4.1课堂互动实践

初中计算机课程除了软件学习外,对于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系统的学习也占较大比例。例如在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的讲解中,如果教师只使用口头阐述与解说,就很容易导致课堂中学生的主人公位置与其颠倒,而且学生容易犯困,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率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视频当中了解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创造及后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而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系统时,教师可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实践观察。例如教师在拆解计算机主机箱时,每拆解一部分便需讲述它们各自的位置及其在电脑中的重要功能,并且可以拓展性地讲解一些计算机硬件维修与更换及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解存储器知识时,存储器的容量就是一个支线知识点,学生可能对其并没有了解,教师应当顺其自然地讲解容量单位及换算比率。

4.2课后讨论

计算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因而计算机课堂教学当中的互动环节必不可少。除了上述的交流外,课后探讨的环节也极其重要。在这个环节当中,可由教师提问,查看学生对此节课的掌握程度,也可由学生提问,教师解惑,甚至可由学生提问,先由学生解答,如果学生无法解答或皆不明所以,则由教师解惑。这样既可以整合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结语

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及实践,应力求体现当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人公,给予其自主探索的时间,营造宽松和谐、欢快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他们在计算课程的学习当中变得更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且可以适当运用口头或实物奖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雪龙.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篇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方法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与其他课程不同,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一种新的学习思想: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工具,通过对它的正确高效地使用,可以让我们的思想真正的飞翔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星空中。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不仅是让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操作的问题。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同于我们以往所学的其它课程,往往借助于一种抽象的概念去说明一种事物的具体内容,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其特有的学习方式。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所有非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计算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之前我们所学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更侧重于操作,当然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操作可以掌握得更好,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国际教育学院同学相比其他同学接触计算机早,基础非常好,针对这一点,上课除了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多给同学介绍一些计算机的最新技术,以及购买计算机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课的教学依托于理论课,又不拘泥于理论课。在课上,由于时间关系,可能只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实验课上,很多同学会去摸索其他的方法,有些方法可能比我上课讲的更简单,更方便。大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老师要给学生“鱼”,同样也要给学生“网”。“网”远远要比鱼重要。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本学期,理论课安排在双周,实验课安排在单周,三节连上。理论课主要讲解基础知识,实验课则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际解决问题。

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演示文稿一章增加了让同学们自由发挥的部分。可以选择不同的动画,不同的模板,不同的声音,极大程度的彰显了个性,表现了自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涉及到,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应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习前沿知识

课件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接受较枯燥的理论学习。经常给大家讲一些前沿的知识,给同学们指出一些课下大家可以学习的方向,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这门课的特点,更好的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不要拘泥于课堂、课本所学,一定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活学活用,多上机,多练习,才能更好的学习这门课。

例如,学生对网络十分感兴趣,我在上课过程中,给大家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前沿知识的讲解。针对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到的几个概念,比如集线器、交换机,以及路由器,我也给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集线器与交换机他们都是联接几台电脑的设备,功能一样,但有一定的区别;

集线器就相当于一个很笨的邮递员,例有甲,乙,丙三台计算机,当甲机器发送数据到丙机器的时候,他就会同时问乙和丙两台计算机哪一个要,然后乙说不是他的,丙说他要,所以丙电脑就收到了,交换机就不是这样,相当于有点智能的邮递员,他会直接传给丙。

路由器就相当于在路上的一些路标,你从某地到某地,他会自动告诉你走哪条路最近,怎么走,如某条路正在修(意思就是不通),他会自动选择其于的路,实现到达目的地。

四、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理论课都是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听大家都听得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还是会出问题。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最重要的一章Excel,我采取了一种新的方法,请同学走上讲台,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亲自安题目要求完成操作并给大家讲解清楚,具体的操作步骤没有规定,同学可以自由发挥,但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目标。题目讲解采取自愿的方式,主动登台讲课。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第一,就是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自我表现的能力;第二,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做好一件事情,除了听明白,还要亲自实践做出来,才能不断地在实践中收获成功;第三,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

五、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

把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自己求学的历程与同学们共勉,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同学们继续深造,积极报考第二学位,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考虑考研究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使同学们更有亲切感,可以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自己的学业,“态度决定一切”,“再聪明的人也要付出努力”,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师生无障碍沟通

作为老师,以身作则,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现在的学生都是九零后,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以前那种说教式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我采用了“朋友”的平等方式进行沟通。不能仅仅告诉他们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而是要把整个事件过程描述清楚,告诉他们积极对待和消极对待的不同结果,让学生自己定夺,当然老师要有适当的引导。从大学生的方面看,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基于此,他们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不仅仅总是批评甚至是训斥的沟通态度,而能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任颖,李华伟,王丽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11期.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45-02

当前,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记忆难,学习难度大,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懂学透计算机网络,就需要从提高教师素质、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无线城市等新生事物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学科。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师,首先要不断自我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深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所教内容;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领略计算机网络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再次,计算机网络教师要提高道德素养,做到爱生敬业。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师既要承担科研任务,也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做好科研工作容易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取得名利双收的效果,但教学工作却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师要注意警醒自己,不能忘记自己身上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正确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教学工作。

二、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上的互相转换,是课堂教学中一些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运用、相互促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要善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对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针对所讲授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力求问题设计新颖巧妙,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引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要难度适当,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出来,避免出现冷场局面。此外,还可以鼓励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总之,要尽可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善于提问,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互相沟通多向交流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学习模式,以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是否记住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是否会背诵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而是否会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方面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将课堂教学的焦点集中在学生是否记住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出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学生为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应当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教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使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目的,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激发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才能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要求学生在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去熟悉软件、运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这个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享受课堂教学的趣味中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短片。短片中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播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样,教师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吸引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随后可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机房,让他们实际感受一下计算机网络这种真实的氛围,同时将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员的要求引入课堂讲授环节,并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兴趣。

提高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广大计算机网络教师进行持续不断地探索,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有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计算机网络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衍妮.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124.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创设民主气氛、利用化归方法和利用算法语言的“算法”方法等方面略谈本人在公务员计算机培训中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

安顺公务员计算机培训工作已经结束,我在这次培训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因素,这里仅谈其中的三个方面以抛砖引玉。

1.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气氛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师上课不应当满堂灌,特别是学员初次接触计算机,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教学中一定要用启发式教学,加强与学员的沟通,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听课效率和授课质量。

(1)从学员碰到的问题及工作和生活经验引入某些知识

由于听课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初次学习计算机操作,所以讲授知识时,应尽量避免空洞和抽象的讲授,在讲授新知识时,尽量从学员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及工作和生活经验引人新内容,这样,学员容易接受,同时能引起他们对所介绍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WPS输入文字时,有一部分学员曾在上机输入文稿时无意把同一行字分成两行,而不知所措。课堂上我针对这个问题特向学员介绍断行与连行操作,学员们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心情格外愉快,这时我并结合他们平时写文章的经历,提出问题:怎样把一个自然段分成两个自然段,反之怎么把两个相邻自然段合并成一个自然段?这个问题是学员手写文章时有的事,所以能引起他们的重视,于是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2)体现教学相长的民主气氛

有一次,我在讲授五笔字型输入法时,在坐的学员中有一位是安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在介绍拆字方法时,我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举出两个平时我自己没搞清楚它们的书写顺序的两个字例,向那位书法家请教,还请教了有关字型结构和有关末笔等书法问题,学员们受到了感染,也纷纷向那位书法家请教一些汉字的书写问题,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参与的探讨气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时我和学员们共探讨、比较五笔字型与平时的书写习惯的异同,提高了课堂效果,同时也使学员们意识到正确地书写汉字是准确输人汉字的先决条件,此外也增长了我的书法知识,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员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授制作表格时,往往是方法较容易掌握,而在表格中填写数据时常常出现表线左右错位和复盖表线的现象,结果是越填越乱,越改越.糟,这时极易使人懈气而丧失继续完成制表的信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我利用创设间题情境进行教学,使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我先提出问题(a)在表格中填写数据时应该在插人还是改写方式下进行?学员们开始思考,通过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在插入状态下填数据会使表线向右错位,而在改写状态填写时不会错位,接着又提出问题(b)填错数据时若删除会产生什么现象?大家通过分析找到原因后得出结论:改写方式填错数据时不能删除,.应该直接改写。有学员提出问题(c)如何解决表线错位问题?学员们又继续讨论,.我提示:把错位的表线视为字符,少数学员马上知道方法,但大部分学员还是反应不过来,我又作进一步的提示,什么操作能使字符向左移动?学员们回答删除操作,这时大家自然就知道解决方法了。最后再让学员自己总结,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加清晰并得到强化。

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员快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使学员参与到学习、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使听课和教学效果得到提一高。

2.利用化归方法进行教学

“化归”可以理解成转化和归结。数学方法论中的“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获原问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可以把“化归”理解为“由未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若这种转换思想用于教学中,我称它为化归教学法。比如有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可以化归到前面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中,使讲课内容新旧联系,从而使这些知识易于纳人学员的知识结构中,从而达到同化的效果。但是用这种方法教学要注意,如果化归到以前的知识和方法时,而学员却没掌握它们,就有必要复习这些内容。

例如:十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可化归为十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数的方法;WPS中处理表格线错位问题可化归成插入和删除字符的问题;学员在没有学过DOS

和WINDOWS的前提下?备份WPS文件可以化归为块写文件操作;交换两个相邻自然段的位置可化归为块移动等等。

使用化归思想讲课,可使课堂讲授清晰、简洁和高效。如果用常规教法,不管学员是否已掌握化归后的知识,都重复讲解,则既费时还可能使学员产生怨烦情绪而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化归教法也可实施因材施教,即化归后的知识学习已掌握则继续讲授其它知识,否则复习化归后的知识。

3利用算法语言的“算法”方法讲课

这里的“算法”是计算机语言中研究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在介绍计算机操作时,我经常利用“算法”给出操作步骤,这样表示的步骤既严格又简洁,特别是在描述反复操作过程时更能体现这种优越性。

例子(贵州省公务员计算机培训考试题)如图,请将残缺的表格线补齐。

步骤:

1.切换到改写方式下;

2.按Ctrl十F1;

3,定位光标,使光标与它相邻的竖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4.选择所需制表符;

5.返回步骤3,直到表格线补齐,则结束。

篇6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方法;兴趣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78-01

中职学校所安排的课程都是根据行业需求设置的,除文化课外,还有专业课,并开设选修课。它开设计算机课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学好计算机与社会相适应?这就要求老师有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教学经验,让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寻找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让学生能完全理解老师在计算机课程上的要求,深入对计算机的了解,从而热情高涨的去学习计算机,最后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从多方面去发展,从而顺应时代的,成为符合社会新型人才。那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实现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是笔者从事多年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所做的几点尝试。

一、精心准备,切实落实技能教学任务

教师课前应根据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设计好每次实习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并事先做好软硬、件的准备;进行实习教学初,教师应用精练地语言把有关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规范、实习任务讲清楚,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生动形象的示范,使学生在技能目标明确,技能规范清楚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落实技能;结束时应根据情况做好归纳总结,布置课余操作内容,提出更高地期望。

二、加强课堂管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管理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提高课堂有效性。在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纪律,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但是,计算机课堂的环境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比较,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在计算机房或网络教室进行,即计算机是课堂环境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要用计算机完成练习,但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对计算机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相互关系,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特别是在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规则的设置上,要随着教学的进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有效的管理规则的设置,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三、实作练习法,化知识为技能

新课程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理论上泛泛地讲解,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听不懂。就如同学游泳,如果我们只学习游泳的理论、游泳姿势、游泳技巧,而不下水实践,那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计算机的学习也是如此。计算机学科以实践为主,上机时间占70%,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计算机的奥妙。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做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教学中过硬的技术

如今的职业能力不是单靠一门课程就可形成,我们教的这门只是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份子,作为传授知识的老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此,我们要教学之余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讲授《Photoshop》开始时,我没去关注网页、广告方面的知识,只知道熟透工具的使用,教会书上的例子,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可学生出去后还是什么都不会。后来我就去找原因,发现中职学生的特点是老师教什么,他就学什么,很少有推广应用。因此我就苦钻页面和广告设计方面的知识,注重自己的审美观的培养。在再教这门课时,我发现中职学生也能做很多项目。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往往佩服有本事的老师,尤其是你的本事能在社会上施展,他们更是崇拜。我讲授《Photoshop》,同时又为一些公司做网站,上课时用这些项目讲,学生自然愿意听你的。所以授一门课时,千万要检查自己是不是这方面的权威,如果不是赶快练。

总之,计算机不同于其它的学科,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方式足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也是多样的,所以教学的方法也呈现多样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作用.为了更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课堂需求.正确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在教育领域上得到了相应发展。对于初中计算机教学来说,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新课改的实施对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程改革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探讨出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初中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本文将会对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分别从传统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互动相对缺乏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只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导致教学课堂无趣。

2.教学设施不健全

计算机设备是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我国目前部分学校还未及时普及计算机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质量。部分学校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相当匮乏,导致计算机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

3.忽视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门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不仅要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然而,目前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4.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教师教学年限较长,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正因如此,这些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一如既往地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接受不了新的教学方式,导致计算机教学没有跟上时展的趋势,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

二、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培养

随着我国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培养,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进行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出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所有的教学都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偏向任何一方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计算机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应该注重实践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贯彻到整个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效开展课外活动

为促进初中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的提升,学校可以积极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计算机学习增添了趣味性。计算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外小组活动组织具有一定原则,如实践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自主性原则。教师可举办一些计算机课外竞赛活动,并提供一些小奖品来吸引学生参加,而学生如果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就能以此完善自身计算机知识,并将其技能不断地创新;而课外活动又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更加的放松,没有任何学习压力来参与活动,所以计算机知识就能得到有效的巩固,也能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宽,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合作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充分强调了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可以安排一些电脑绘图等比赛,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有一定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而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学习较优异的学生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此做到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5.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之间关系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有一定影响。高校培养的是技术人才,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培养理应受到重视,有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互动,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巨大潜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普遍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电脑上将知识点进行传授,但是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所以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开小差,用电脑玩游戏、进网站等,没有专心听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每教授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课堂小任务,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教学课堂更加有吸引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6.应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计算机教学中一般都有应用电脑授课的模式,其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往往将知识点一带而过,没有进行重点的讲解,而学生在应用电脑学习时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同时应用PPT的授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一些课堂上没有的内容进行丰富,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像画面以及色彩来构造图文并茂的教学氛围,应用制作课件的方式将原教材当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不单单只将课堂中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更多的是延伸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使教材的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能因此拓宽自身的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电脑绘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找一些应用电脑绘图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而高手在绘图时熟练的技能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惊叹,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总结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特征,学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观念,将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尤巧云 单位:沭阳胡集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超.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研究[J].新课程(下),2014,7(2):115-116.

[2]戴晓娟.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12):184.

[3]薛玉阔.浅析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5):251.

[4]姜桂峰.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科普童话,2014,33(5):64.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计算机;有效性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实行有效教学是关键。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对于计算机技术教学,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计算机技术课也自然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实施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尽管我国现在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内容较浅、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计算机能力。因此,初中计算机教学就成为了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年龄通常都在12―15岁左右,对于深层次的知识难以理解。所以,初中的计算机教学重在启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上。

计算机技术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并没有得到相关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中考不考计算机,因此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上机操作也不去,计算机能力较差。有的计算机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备战中考,甚至把计算机课当自习课,让学生学习英语、数学等其他学科。当前我国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而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计算机课堂焕发出强大的活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实施初中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读死书,死读书”的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教师只是盲目地灌输给学生知识,丝毫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起不到足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导致学生渐渐地对课程失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一门课程失去兴趣,那么这门课程如何能学好呢?要想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归根结底就是要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由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后学习的自主性也会得到最大发挥。计算机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点。如在进行打字训练时可用相关的打字游戏练习软件,这样一来,学生对打字训练这种原本十分枯燥的内容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引起对初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部分教师对于初中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学生中出现“不听课,不上机”的不良现象,教师也不加以引导,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必须引起对初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视,摒弃“为考而教”的落后观念。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计算机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也对人才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有足够强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教师平时应在计算机课堂上给学生多做说明,引起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课程的重视。

3、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很少让那些基础知识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请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学生能力的两极分化问题十分严重。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多鼓励、指导,平时与他们多交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4、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回归生活”的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重视讲练结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实行计算机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直接有效办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重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推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落实与发展,进而为初中学生计算机信息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总之,只有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斗波,刘琳.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小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学习兴趣;分组式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42-01

本人在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教学许多年了,深深的感受到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计算机课程本身有着自己的特点,即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计算机课程又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生对计算机也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全神贯注;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应付,精神焕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动脑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新计算机课堂教学

教学要有创意,尤其是计算机教学,要适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它的理论性知识有些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有较强地趣味性。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方法。

同时,计算机教学又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一是计算机知识更新快,二是计算机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对于学生,他们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接受更快些,那么我们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常规教学中,先讲理论,再上机,效果不太好,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到了机房,同学们什么都忘了,找同学了解情况发现,有的东西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并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变得很陌生了。这样进入机房还得从头讲。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运用多媒体把比较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轻松了教师的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一边教授,一边演示,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屏幕信息,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悉心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实践操作同学们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同学们自己上机摸索也能很好的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由于学生的学习层次不一样,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上机实践时,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个别指导,一旦发现有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基础好的学生,指导他们去探索掌握一些较深的、教学大纲上不作要求的知识,引导他们如何去获取知识,通过上机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积极开展“分组式”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形式上难以完全展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分组式”教学方法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们可以互相探讨、交流,思路更开阔、更清晰。在上课之前,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每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找题目。“分组式”教学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充足的分享机会和交流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团结精神,体现了竞争与探索的精神,而师生之间的分享则主要表现出发展与创新的精神,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五、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篇10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是计算机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课堂中的“教”与“学”需要一个很好的氛围和环境,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计算机课堂管理就是对计算机课堂中各因素进行有效地调整控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能自我控制并积极学习,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我教计算机专业课已多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注重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因为计算机专业课有其特殊性,计算机专业课堂拥有高尖的硬件设备、丰富的网络世界,加之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特别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进,对计算机专业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中学生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②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缺乏控制,课堂过于活跃,常处于无序与失控状态;③教学环境较差,设备的软硬件经常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课堂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④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足,使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⑤对学生起点能力差异估计不足,统一进度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逐步较少。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的结果是课程与教学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想学、爱学,才能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必然关系,努力建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似乎是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最主要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目前经常提到的零起点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因素,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成长规律,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夯实和协调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学生才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兴趣,愿意学习,也就容易产生自律,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规则等进行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课堂现状管理的研究分析,我认为计算机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的实施

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是指学生投入有价值学习的时间,不是分配给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教学都应指向全体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求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发展全体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中,学生的行为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课堂管理的任务,同时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2、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操作过程的实施

若想保证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设计课堂管理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实施课堂管理规则、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其中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指的是教师把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的过程;提出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制定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阐述课堂上须要遵守的各项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实施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课堂管理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在规则的指导下,监控学生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管理规则中,也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精心的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根本;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课堂管理规则在应用过程中,会显现出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规则要及时进行反思,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同时,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行为和规则的冲突,积极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行为。

3、确定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环境的关系、学生和环境的关系。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在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纪律,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但是,计算机专业课堂的环境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比较,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在计算机房或网络教室进行,即计算机是课堂环境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要用计算机完成练习,但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对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相互关系,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

若想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以课堂管理的规范性为前提。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虽然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管理是在一定预期控制内的随机,不是盲目的随机,因此应该规范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过程。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的设计语言表述要规范;规则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现实条件;规则的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规则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则的设计执行;规则执行后一定要反思、修改、完善。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设计实践修改

设计实践……的反复过程,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计算机教学的课堂管理是由系列规则控制的外显行为,是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学生和环境进行调节、控制的行为,因此,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完成某个具体教学任务时,要求学生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完成哪些操作、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任务的奖惩规则是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的行为是什么等,只有课堂管理规则可操作,才有利于教师管理,同时也才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执行。同时,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对学生的要求也要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行为进行描述,才有利于教师的控制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