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分散性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农经济分散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农经济分散性

篇1

关键词: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勘测设计 方法重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由于这项工程没有比较完善的适合山区饮水工程的标准,设计全靠因地制宜,加上山区贫穷落后,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工程建设项目少,饮水安全人口众多,工作强度大,给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 山区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的特殊性

由于山区小型饮水安全工程受地理条件限制,一般都存在着下列情况:①地形起伏大,管道布设困难;②工程小而分散,一个项目控制人口少则百余人,多则上千人,管径大在DN25mm~50mm之间,长度少则四五百米多则十几公里,工程投资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③水源条件差,很少有较大的集中水源,一般均采用分散小水源供水;④设计人员少,工作量大;⑤水源多为井泉水和溪沟水,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但洪水季节浑浊度将会有短期超标;⑥区域性水资源短缺,供水保证率低;⑦部分地区落后,群众素质不高,长期以来用习惯了就近不安全的水源,设计采用先进的设施后,当管理跟不上时,会使工程达不到设计效果;⑧水量实测资料缺乏。

2 饮水安全工程对水源水质的要求及我州水质情况

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

根据对400多处饮水安全工程取用的不同水源水质进行的取样化验,各水样水质良好,经统计分析,主要体现在:

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色度、臭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但在实际饮用水源中,大部分水源在洪水季节会出现短期浑浊度超标,只有级个别水样长期物理性指标不合格。

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地下水取样含铁、锰和硬度过高,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来降低水的硬度,其处理工序复杂,成本过高,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管理等无法满足,遇到此种水源时只能另择水源,其他指标基本未出现有超标情况。

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只是现有个别地方农村自用水源有含砷超标的情况。

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通过消毒措施,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为群众供应卫生的水,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另一主要目标。从设计取用水源情况,有60%以上水样出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因此,处理细菌指标是我州工程设计的重点。

3 水源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3.1水源及用水户的特殊性

山区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加上工程投资的合理性,要采用一个大水源来解决一大片或数个村,这是很难办到的。首先是地理条件限制,山区地形复杂,高差大,住户与住户之间,住户与水源之间,常常被山脉隔断,山脚一般可找到较水源大,但高差大距住户远,给工程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次,由于住户分散,一般一个小村寨少则三五户,多则几十户,上百户的村寨几乎没有,还有一定数量的分散独立户;第三,水源大多为分散的小井泉水和溪沟水,一般距住户很远,如果需寻求较大的水源,有时几乎不可能,若有,往往需从较远的、位置又低的地区去取。

3.2水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与方法

水源是工程设计成败的关键,这是饮水安全工程的核心,对于一个较大项目来说,对水源进行各种水文地质勘测工作和水资源论证是很容易的,因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没有实测资料及相关水文资料,水量的可靠性很难搞清楚,特别是地下暗河水或龙潭水。

另一方面,在选择水源时,如果只从质和量上进行选择确定,不考虑后期管理因素,工程建好了,是否能运行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源枯竭,使供水保证率低,供水范围减小或工程报废;二是管理跟不上,这主要是提水供水的较多,由于山区经济条件差,收费困难,加上有相当一部分住户附近又有一定的季节性水源,大都不愿交费,使工程运转困难,最终造成工程不能运行;三是施工达不到要求,主要是管道理深不够,易受损坏,若维修不极时,就会使工程停止运行。根据这些情况,设计除重点选好水源外,必须充分考虑管理的方便及管理成本,因此水源选择时应尽量多水源进行比较分析。

水源选择时,水量的确定是最关键的,由于没有实测资料,因此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对水量进行论证,一是实地进行测量,要求在枯水期,因本年度项目一般都有规划,二是对水源附近群众进行调查,了解水源的丰枯变化情况,推算枯水流量,三是地勘测量,对水源附近作一些简单的水文地质工作,同时,根据本地区水文地质资料,按本水源集雨区域各层岩性地下径流模数,计算出地下径流,与实测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得出该泉水的枯水流量。

4 方案选择及水处理方法需因地制宜、因水而异。

山区分散式小型饮水工程方案选择时不但要按常规工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重点还必须充分考虑下一步管理的方便性,因为这些小工程,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是很难办到的,工程必须尽量做到管理方便,使用成本低,一般情况最好不用提水,只在没有其它水源,只有提水这一唯一取水方式,且当地确实非常缺水地区才采用提水,或项目相对较大,能成立固定的管理机构,收取的水费能维持正常运转的工程才考虑提水。

水处理对山区小型饮水工程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一个水源日供日量少则几立方,多几十立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水而异,最好采用简易的快滤池,用漂白粉等方便的消毒方式。

5 工程构筑物的设计在应用规程规范时需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主要参照的规范是《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但是用水标准及构筑物计算时,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由于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太分散,往往单位投资偏高,其中,投资大的主要项目是管道,但管道长短受地形限制,不易改变,但管径大小确是主要因素,与输水量大小关系极大,其次,还要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用水标准,不能统一套用一个定值。

构筑物是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对Ⅴ型供水工程,其调节构筑物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40%~60%计算,但是,当供水量非常小时,如果仍按此计算,当遇特殊情况用水时,整个蓄水量都不能满足,因此,对特别小的用水单位,其调节构筑物应按实际进行增大,满足用水调节要求。

6 工程概算需完全结合当地实际,否则无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山区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极为分散,工程概算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材料,尽量利用当地可能的材料,特别是各构筑物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从方案、砂石料开采等都必须与考虑当地因素,因为在山区,有些构筑物距公路达几公里,如果材料外运,投资相当大,加上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较大,劳力有限,如果大量的材料倒运,不但增加工程投资,工程施工难度又大,对工程质量就会造成影响。

7 加强施工期跟踪服务,充分利用基层设计单位,更有利于工程服务

因山区小型工程点多面广,在目前形式下,设计单位已是高强度超负荷工作,设计中难免有不周全的地方,工程施工中,应加强跟踪服务,极时调整不完善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当地基层勘测设计单位熟悉地方情况、后续服务方便的特点,小型工程应尽量由基层勘测设计单位进行。从近几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来看,基层勘测设计单位所作的设计一般都比上级设计单位所作的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这已经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8 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工程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土地纠纷、水源纠纷常常不断,由于工程设计时还没涉及到各农户利益,问题没暴露出来,到工程施工时,一些素质低的群众往往用各种借口阻止取水、阻止埋设管道等,特别是不同村寨、村组,乡镇之间更是经常出现。不但给设计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给工程投资控制又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但可尽量减少。这就需要要工程进行勘测设计前,先由受益村寨开好群众会,对可能利用的水源、占地,先签意向性协议,设计方案作出来后,将方案反馈到受益村寨,再一次招开群众会,具体落实,然后才正式出设计资料上报审批,这样可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有效的控制工程效益及工程投资。

篇2

关键词:组长;村治改革;制度变迁;熟人社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湖南省裁减了将近10万名“村官”,一年节支大约3亿元。①笔者看到报道为老百姓感到高兴,这将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但是笔者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的部分乡村的调查,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原来所谓的“十万大裁官”竟然有一部分是裁减了村民组长。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组长“撤而不退”,很多地方是撤销后又恢复,恢复后又撤销,如此反复多次,却始终没有能够让组长“消失”。村民组长为何屡撤不“消”呢?

一、撤销组长弊大于利

湖南省部分地方撤销组长,主要目的是消债减赤,平衡村级财政预算,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改革实践表明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仅没有减少财政支出,反而诱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1、机会成本比较高

制度安排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标准是制度收益要大于制度成本和机会成本。调查发现湖南部分乡村在推行撤销组长的改革中,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特别是撤销组长的机会成本比较大。汉寿县乌珠湖村一位退休村干部曾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从村组干部的工资支出来看,若把村民组长撤销,则至少需要6名村干部(包括1名会计)才能够比较好的管理本村事务。每一位村干部的工资平均为3500元/年,那么6名村干部的工资总支出则为21000元/年。老同志还告诉笔者,在撤销村民组长的情况下,因各农户农田用水时缺乏监督而产生的水资源浪费大约为15000元/年(该地区普遍实行集体灌溉,每亩地每年需交水费20元)。把村干部的总工资和浪费的水资源价值这两项加总,总成本为36000元/年。

如果设立村民组长成本反而还要低。乌珠湖村如果每个组都设立组长,只需要3名村干部管理本村事务就绰绰有余。假设每名组长每年按1000元的报酬计算(1000元还是高估了),村里的人头经费需要23500元(13名村民组长的总工资与3名村干部的总工资之和)。与撤销组长相比,可以节约近12500元。由此可见,撤销组长是“好心办了坏事”,不仅没有减少村里的支出,反而加重了村级财务负担。

2、管理难度增加

管理要讲求管理幅度与管理效率。一个组一般有30户左右,150至200人;管理范围山区一般较大,平湖区一般较小,但是即使是较小的组也有将百亩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提高管理效率,100至200人也需要一个“工头”。虽然农村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但是一个组就是一个大集体。组内公共产品的管理、维护、维修需要一个牵头人,家庭之间或者家庭内部的矛盾需要有权威的人调解,本组与其他组的交往、本组与乡村之间协调等都需要一个专人来处理。但是一旦取消组长,村干部管理幅度过大,必须面临更多的农民直接打交道,管理难以到位;村干部不是本组人,安排和抽调劳动力进行公共产品管理和维护难度比较大;如果村干部不是本组人,难以取得农民的认同和拥戴,反而会引起村民的抵制。乌珠湖村的村秘书感叹到“撤销组长以前,我们村委会就这么几个人,工作起来难度比较大。撤销组长以后,还是这么几个人,根本难以管到位”。

3、利益表达渠道中断

农民利益表达是农民群体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在特定的语境下,它不仅是农民致富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是农村社会的一种“稳定剂”。对于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具有一定“代言”功能的村民组长(上传下达,反映农民的心声和需要)长期以来成了农民寄托希望之处。撤销村民组长,也即等于中断了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此时,农民只有通过上访等非正常化的手段(但却可能是合法的途径)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社会关系日益紧张,威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人认为,撤销村民组长以后,农民仍然可以向村干部们反映意见和问题,其利益表达渠道仍然畅通无阻。而笔者却不以为然,因为:一方面,撤销村民组长之后,村委会干部必须直接面对众多农户,再加上农村工作本身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村干部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去处理农民的意见和诉求;另一方面,村委会虽然不是政府,村干部虽然不是官员,但是许多村干部的“官僚化”倾向却比较严重,对村民爱理不理。因此,当村民向村干部反映意见时,很可能如某位村民所说“光靠村干部是不行的,他们才懒得管”。

4、组内凝聚力量下降

乡村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聚落(也即是我们常说的自然村)。我国的村民小组大多依自然村落而建。在很多乡村地区,一个自然村往往就是一个村民小组。在一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落之中,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村民小组事实上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建制,而且是一个真正的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把村民们“捆绑”在一起,他们共享一种村落文化,共同参与人情往来,由此获得一种相互认同感和归依感。同时,村民们世世代代共同生活起居,由此产生了共同的聚落意识和文化观念(我们可称之为村庄的本土资源)。这种聚落意识和文化观念在乡村社会的生活和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村民小组合并之后,村民往往难以适应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村民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被大幅度削弱,村民之间的交往成本也就随之增加。此外,把各个村民小组合并到一起,由地域、空间上的变动导致了村庄原有的和谐秩序遭到破坏。破坏了本就比较稀缺的村庄本土资源,扰乱了其固有的和谐秩序。②最终将导致村庄内部失去了主心骨,使村民心中产生无依无靠之感。其结果将不利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二、组长为何屡撤不“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制度在中国广大农村社会普遍建立。湖南省许多地方为了减轻村级财政负担,裁撤组长,但都是屡撤不“消”,撤而不绝。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它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需求。

1、组长制有其历史逻辑

保甲制度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利用家族制度和伦理观念建立基层行政机构,进行统治的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本质特征是以“户”即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以一定的户数组成甲,再由甲组成保。虽然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保甲制度不尽相同,但其结构与组织形式大体相当。自宋朝以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利用保甲制度来维护和强化其对地方基层的控制。但是笔者认为,保甲制也有其内在经济根源和政治需求。首先只要是小农经济保甲制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分散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一个个分散的经济体之中,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生产,共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能够自给自足,他们很少甚至从来不和外界交往,由此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正是这些分散的自然村落为保甲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众多地方,保甲制度正是基于这些分散的经济体而建立的。其次保甲制也是甲内村级的政治需求。从政治上看,保甲制度的推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的需要。统治者在基层社会设立保甲,将国家的触角伸到基层,在社会最基层形成一道严密的监视网,有利于“察言观色”,掌握民情,并随时应付社会动乱,从而达到“可为增进地方行政体系整肃之方,故其目的,将使无一家无一人不得其治焉。”③所以,在经济和政治这两方面的因素的作用下,保甲制的产生也就有其必然性了。此外,保甲制度虽然主要是靠行政权力强制设置的,但统治者在设立保甲时也往往要考虑地缘、聚落因素。

2、组长制有着现实需求

村民组长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农民需要和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长期以来,村民组长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向上级反映农民的意见和需要;增强农民合作能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及济贫扶困等等。概括地说,村民小组长充担了农民和农村的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邻里关系协调员、对上、对外交往的联络员、村内公共产品的管理员、组内利益的代言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民不仅需要村民组长,而且迫切期待着组长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若撤销村民组长,将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原来由村民组长提供的村庄服务将由谁来取而代之?村庄里面是否还存在能与村民组长相媲美的服务供给者?若上述条件无法满足,则村民们的现实需求又该如何着落?如何解决制度变迁与基层农民需求的矛盾?

3、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和锁定

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影响下被系统所吸纳,就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在制度环境没有发生足够变动、相关配套措施没有出台之时,该制度安排就会沿着其固有路径发展下去,而很难被新的乃至更优的制度安排所取代。我国村民组长制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和将近三十年的实践基础,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广大的乡土社会之中。而在目前乃至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乡村社会性质仍将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在客观环境发生根本性变迁之前,村民组长制度将依其“惯性”继续运作下去。任何不合时宜、强加于其上的外力都将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我国乡村社会环境发生质变、乡村治理模式得以转型之前,为了节约区区村民组长的报酬而试图撤销村民组长的行为,必将是徒劳无功的。

4、组长制有着深厚经济基础

如前所述,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保甲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而目前,较大范围的小农经济仍然构成了我国村组制度的经济基础。虽然我国疆域广阔,但大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带,只有部分适合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大生产的平原地区。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状况将长期持续。即使在某些农耕区已经使用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生产工具,但这种使用大多仅限于小范围、小规模的使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而将长期持续的小农经济状况为组长制提供了稳固的现实土壤,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村民组长制也将长期延续。

三、村治改革:组长的未来走向

村民组长制度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其稳固的现实基础,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村治变革的大潮中,村民组长制度的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笔者认为,对于村治改革,我们要有前瞻性、宏观性、与战略性的安排。

1、村治改革的总体方向

金星村治改革,首先必须确立改革的总体方向。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村治改革应该以“合村庄、裁村干、留组长”为总体方向。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之后,一方面是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使乡村财政收入大为减少。此时,如何进行制度变革以节约财政支出成为摆在村级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一些地方的做法是,既合村又并组。笔者认为,在税费改革滞后,村干部免去了许多征收税费的任务,工作难度有所下降。因而,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试行合村,并酌情减少村干部的数量。而村民小组作为一个自然村,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其内在的联结纽带比较牢固,则不宜进行合并。

需要解释的是,这里所讲的“合村”并不是为了“弱村”。恰恰相反,它是在对乡村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及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达到“强村”的目的。而且,大多数行政村作为一个“半熟人社会”,对其进行合并较之对村民小组进行合并,所必需的“磨合期”要短得多。当然,在“合村”时也必须慎之又慎,要妥善处理好村级财产、债务等问题。

2、组长废立的时机选择

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原理告诉我们,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是衡量经济行为能否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变量。若额外进行某一经济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所需耗费的边际成本,则进行该额外的经济行为就是划算的,否则就不划算了。虽然这一理论产生于经济学并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分析之中,但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分析村民组长的废立问题。如下图所示:X轴表示村民组长制存在的时间,曲线OA表示实行村民组长制所耗费的成本,曲线CD表示实行村民组长制所带来的收益。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实行村民组长制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都在不断的变化。到某一特定时期,两者将相交于B点。从图中可知,在B点之前,由于实行村民组长制的收益大于成本,所以设立村民组长是划算的。而在B点之后,因所获收益小于所耗成本,故再设立村民组长就不划算了。

当然,实行村民组长制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衡量是相当复杂的,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设立村民组长的收益包括前面所提到的组长提供的各项服务,如上传下达、生产指导和组织村民集体行动等等。其成本则包括组长的工资报酬及相关的管理成本。在对村民组长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这些因素都必须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由上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环境的变迁,组长制也必然要相应的发生变革,甚至在某个时候被废弃。但村民组长的废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拍脑袋”之事,需要我们审慎为之。

3、村治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笔者看来,当前我国村组制度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许多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愿当组长,使村民组长制度陷入“朝中无人”的困境;二是村民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主要指文化水平)仍然较低。解决这些问题,健全村民组长制度,可以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1)重新审视组长人选

有人认为,只有让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由文化的年轻农民担任组长,才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才能更快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初衷可佳。农村也确实需要有知识、有才干的年轻农民来当“领头羊”。但是,放眼当今农村,中青年农民的大量外流已经使农村极大地损失了草根阶层的潜在的领导力量。于此情形,又会有多少有知识、有才干的年轻农民愿意留在农村,愿意为那区区“五斗米”而折腰呢?所以,从目前来看,此种观点只能是“异想天开”。

如此看来,在村民组长年轻化之路“荆棘满丛”的情况下,我们只得另觅他途了。笔者认为,在村民小组这一熟人社会中,当众多年轻人不愿当组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考虑让那些富有公益心、有威望而又身体健康的年长者来担任组长。其依据在于:从历史上来看,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些年长、有学识而又有威望的族长、士绅在本族乃至本村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们能够有效的聚集本族、本村的民众,妥善处理族里和村里的公共事务;从现实来看,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宗族势力在很多地方都有所削弱,但自然村落的整体架构仍然保持比较完整,乡邻、家族观念等“小传统”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依此观之,村民组长的“传统化”之路并非不可取。当然,传统并不意味着保守,也绝非意味着“复古”。我们的目标在于适当借鉴传统,赋予组长以道德权威,让组长在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构建适当的激励机制

许多村民不愿意当组长,固然有农村工作不好做,难度较大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村民组长工作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太大,也就是说村民组长自身收益大大小于它的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收益。所以,破解村民组长“朝中无人”难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而这套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让村民组长获得比较适当的自身收益,让其自身收益与社会受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让村民组长获得适当的自身收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收益入工资报酬等等,应该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二是政治收益,如入党、向上级乡村政权升迁等等(当然其主要考核标准仍然是自身政治觉悟与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该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切忌盲目攀比、脱离实际,以免导致设立村民组长的成本过高。同时,更应该杜绝村民组长权力过大、出现“一手遮天”、“山头主义”等现象。

(3)加大乡村财政支持力度

如前所述,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大大减少了乡村财政收入,给乡村财政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众多村级组织本来就债台高筑的情况下,若国家再不加大对乡村财政的支持力度,则很可能使乡村财政进一步陷入“借债—还债—借债”的恶性循环。而且,税费改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推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乡村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很可能又会以各种名目向农民征收税费,使农民负担再度反弹,从而难以走出税费改革的“黄宗羲定律”。④

加大对乡村财政的支持,应该坚持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负担的原则。中央政府应该负责其中较大一部分(可为50%),省级和县级政府各负担30%和20%。对于上级政府用于乡村建设所投入的财政资金,应该坚持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截留、贪污和挪用等现象。

综上所述,部分乡村为减少村级财政支出而实施撤销村民组长的制度安排是不切实际、不够理性的。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撤销村民组长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尚未具备。村民组长制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地完善村民组长制度,使之在我国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董伟.湖南村官大减员村官減少10万一年节支3亿元[N].中国青年报2004.5.31

篇3

关键词:农村 土地流转 问题 对策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其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载体,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这就说明土地是“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营制度之下的小生产、分散经营等低下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以标准化、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同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如何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就显得至关重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事关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流转对农村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基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和制度的进步,土地流转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吸引了大批企业和种养大户投资农业,把零星的土地从千家万户农民手中集中连片,实现了土地集约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农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第三农地流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户在获取有保障的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将空余时间用于经商或打工,从而获得非农产业经营收入。

二、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1农村土地产权虚位是限制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正常动作的基本保证。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权能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承包地的产权主体不明确。二是土地的各种权益模糊,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及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债权属性。三是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是以政策为主,土地权利的规定还没有被完全上升到法律高度。

2、由于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没有彻底改变,一些农民比较重视小农经济,对土地的流转问题存在着排斥的心理。很多农民对于小农经济比较认可,仍实行土地的自主经营模式。一些农民出外务工经济收入不稳定,使得相当部分农民仍以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对于土地的流转工作不认同。导致土地不能规模经营。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就失去了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它行业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一定意义上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4、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是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二是管理监督薄弱。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为农民无组织的自发行为,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根本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不具体等。土地流转分散性和盲目性都很大,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三、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土地制度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建立健全的农地流转制度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和教育。由于农民对于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程度和理解力还明显不够,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将土地流转的工作进行普及宣传,采用各种形式来加大普及的力度。对于土地流转工作效果比较明显的地区进行学习和研究,让农民感受到土地流转工作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和效益。

2、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为农民解除放弃承包地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我们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和构建农村土地市场,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搭建稳定的交易平台。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如科学的地租、地价评估体系、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现象的流转调节机制等,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运行轨道。

4、为了推进土地流转,应鼓励社会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农用土地开发。并从政策和制度方面保障农民对入股土地享有长期增值收益权。对于社会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农用土地,只要符合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本条件,并能够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实现统一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的项目,国家应拿出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政策、财政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5、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通过政策调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结构,确保农村的耕地不流失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体系,保证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符合国家的公共利 益和不侵害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高效进行。

篇4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供需双重不足;因素

由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要求,政府主导林业技术仍被很多专家学者所倡导。技术推广是以市场为背景,由研发、推广和应用3个环节构成。就目前而言,林业技术推广不是基于商品交换的原则是林业技术推广陷入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双重不足并存的困难状态。

1 林业技术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1.1林业产业化程度低

就林业产业化和林业技术推广的关系而言,是相互促进的。林业技术推广是无偿的,这就使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对技术推广的关注度不高,不能为加速产业化进程提供强有力地支持。产业体系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应用者实际关心的仅仅是政府技术推广的配套经费,而不是技术本身。产业化程度低的突出表现是林农生产方式的分散性与生产规模过小。要想让土地规模越大实现的利润大,就需要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益。采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配合林农的模式,可以促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但是这种模式在林业生产方式中还没有足够的比重,即使在已经形成的模式中,也存在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家庭为主的分散的生产方式。要想明显改变供给状况,就需要改变小规模的分散生产,小规模的分散生产增加了林业技术投入的相对成本,成本提升又会抑制对技术的欲望。再者,产业化水平低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林业市场波动性大,农现象产生。, 1.2林农经济实力、文化素质与观念束缚的影响

在林农的比例中,山区农村教育长期落后,加上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了林农的思维与视野,对林业技术推广的观念更是淡薄。再加上,政府对林农技师方面的投资不足,加之林业技术无偿使用由来已久,致使他们缺乏投入林业科研的资金以及动力。对林农而言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更安全可靠,市场前景也更加稳定。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可知,要想激发出林农对林业技术的渴望,加快林业产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把林业技术推广与借助产业市场的技术启蒙结合起来。

1.3技术中介失灵是供需双重不足并存的直接原因

我国林业科技进步与林业体制及机制的良性互动尚未建立是林业技术供需双重不足并存现象可以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现行技术推广机构在中介林业技术的供需中未能畅通供需交换过程。下面我们将列出主要问题:

和市场上的商品的交换相比由于林业技术的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交换并非那么简单的在市场上完成,而要借助于,这个中介就是林业技术推广主体。因此,林业技术的交换就具有了一些特殊性,一是林业技术在更多的情况下被置于社会公共产品的位置,所以技术的产权不太明晰,二是技术的价值并没有在技术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实现时而同时实现,。在林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这三个环节中,国家尽管都有大量投入财力、人力、物力,也都有劳动的交换发生林业技术,但是林业技术并没有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三是由于没有被赋予商品的属性,因此林业技术交换的结果被置于公共关心或无人关心的境地。

2 林业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2.1功利导向错位

提供正确的功利导向可以为林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动力,技术的质量应以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不考虑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确定技术的质量、档次和奖励,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机制。其次,发挥技术转化中介的重要作用应该是技术推广主体的地位,但大部分人接受和研究新技术的动力主要基于一份事业心,一般不可能直接从推广中受到物质激励,这就难以确保先进适用技术的及时转化。

2.2缺乏适用是金的观念

能够直接影响到技术产品供给的类型和有效性的是技术研发主体以什么样的观念指导科研或技术开发。现在的社会观念总是把学术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就研发环节而言,相对于推广和应用环节实际是封闭的,因此技术的适用性对研发者或多或少属于附加内容,而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档次,却往往使他们的劳动在最后的交换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2.3技术成果管理体制有待转变

有效技术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技术成果由政府管理,而不是由经营性实体管理。就政府的职能而言,要考虑到技术所带给这个社会的效益,所以政府管理通常忽视它给技术所有者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比较关注技术应用的公益性。

2.4技术开发和推广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林业技术科研资金只能单向流动,这将无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技术推广。并且如果林业技术被视为公共产品,政府投入就会单一,市场主体的行为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动力。科研资金单向流动,又反过来使政府不堪单一投入重负,影响技术的供给。

3 改变双重不足现象的对策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把技术成果管理向技术产品经营转变过来,使研发、推广和应用3个环节成为开放的体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内部竞争,推动3个环节的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化。其次针对市场经济的特征,要积极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鼓励有利于改变林农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状态向规模化生产发展的各种中介组织,国家要创造条件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推广工作的专业化和产业化,使林业技术推广既有政府的推动,又有市场的拉动。

4结语

林业产业虽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林业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努力改变分散的生产模式,加大科研投入,重视林业的产业化进程,使我国的林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史宣同. 林业技术推广供需双重不足的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3(09)

[2]林斌,王文烂,简盖元. 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J]. 技术经济,2010(05)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也逐步配套化、科学化。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以及生产领域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业发展的优化升级。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各地区间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一化向系列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方向转变。但由于我国小农经济思想对民众影响的根深蒂固,仍然缺少对农业发展的横向化与纵向化的分析,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对农业产业化存有误解,也使得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这也造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的数量过低,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聚集化,使得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比。

(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识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无法满足产业化进程中的需要,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为重要。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性的打算,多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味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再加上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缺少深加工的层级,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无法表现农产品的价值。

(三)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加剧,农业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重要。它主要体现在能够让农民了解到当下各类别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并能够提前了解灾害性气候与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出应对。但从当下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在信息传播这一方面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缺乏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性,有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受限无法及时更新各类信息,这对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农村产业化的信息化发展。

二、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

要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以及专业协会等形式,从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于此同时,还需M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广播校、农业院校的作用,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从而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可以通过建立择优扶持的培训激励机制,改变小农思想,让农民学会利用科技、信息来增加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推动对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这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小城镇建设以及户籍制度政策相结合,实行企业化经营与专业化的生产,促使土地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其次,应当对耕地流转制度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过去分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规范的市场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最后,政府还应当加大对经营者在各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能够顺利的发展。相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的逐步推进与共识程度的加深,规模经营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到新的升华扩展。

(三)加强农业信息市场的建设

第一,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本身应当不断增强信息的商品意识以及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过去依靠国家拨款的形式,只是按照行政指令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和的方式,而应当转变为以获取效益为目标,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的导向,从而根据农业信息市场的特点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从而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效益,来更好的维持信息运作的环节。

其次,在对农产品开发的环节中除保持原有的传统产品外,还要通过信息的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开发出具有农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以及实物信息产品和配套产品,及时提供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内容、新产品。

其三,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于本地特点的农业信息市场,充分发挥各类信息传播的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成果转换。与此同时,也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健全信息市场法规,对各地的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小结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合理化的程度,而且通过产业分工的细致化,也能够改变过去分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农业社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同时也有利于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趋势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升级优化。

参考文献:

[1]岳耀红. 试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3):43-44.

[2]张金亮.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0.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规划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很多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上都是不合理的,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所以需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规划整理,使其充分的发挥功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概论

我国的土地规划自 1986 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以来开始步入正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规划任务上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从规划层次上一般可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乡 5 级规划。各种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规划的核心和龙头,对其他规划起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不同层次的规划中,上一级规划对下一级规划起控制作用。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土地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高效和永续地利用土地资源,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一直以来人口基数大,土地面积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土地规划已经开始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河南省土地规划起步较晚,理论还不十分成熟以及规划在实施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等,加剧了河南省的社会环境问题。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成了河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有所进步。在发展小城镇经济的过程中,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土地的规划利用等问题。其中对于土地的规划利用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在河南省现有的小城镇中,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自然村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分散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此建设速度有所提升,在建设用地面积上不断的增加,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供应出现紧张的局面。

2.2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很多的新鲜事物不断的出现,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在居住条件上也不断的进行改善。在很多历史比较久远的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迁移现象,这些迁出的人口需要建设更多新的住宅,由此增加了土地的占用面积。而旧的住宅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现了大量闲置的城镇建设。在新建设不断增加,而旧城镇又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形势下,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出现了矛盾的现象,直接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

2.3 在城镇建设不断加快的同时,城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由此就需要对现有城镇进行扩建。由于过去人们择居的习惯,城镇建设的位置一般都是交通比较便利,土壤肥沃的地域,对于农田发展占有巨大的优势。因为小城镇的扩建,就需要占据大量的良田,不仅在扩建面积上占有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对优秀的土地质量产生了危机,对于全国的耕地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2.4 小城镇的居民点小而且比较散乱,要缩减或者迁并比较困难。河南省的城镇特别是一些自然村落,大部分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多、零乱分散的特点,受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农民恋土情节、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低等诸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缩减或迁并多年进展缓慢,举步维艰。

2.5 建设与粮食难以保持平衡。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各地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而对农业生产却重视不够。所以,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首先考虑的是建设用地,使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屈从于地方局部经济建设。还有一些乡镇村干部只顾自己开工厂、办企业,发展经济。对当地土地违法不予过问,全面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土地规划管理的对策

3.1 对规划人员实行培训, 提高规划能力

土地规划管理人员是保证整个规划质量的最重要的人员,要招收具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是否具有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这个土地总规划的质量是否合格。拥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有利于保证土地规划能够加快开展,让地方政府能够彻底执行土地总规划的要求。这是因为土地规划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对有关土地规划的法律、经济、行政、技术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要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还要全面参与到土地规划的全过程中去,管理土地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3.2 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进行规划

规划人员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应该摒弃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或者是动态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就是通过定性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再利用数学关系式、数学模型等方式来进行演算推理的分析方法。而且土地规划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必须采取动态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来对土地进行规划有利于增强对土地规划的管理,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3 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主要工作就是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将全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地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减少管理费用;有利于社会和政府加强对土地规划的调整和实施管理;有利于提高土地规划的作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和国家财政的发展。而且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处理好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关系,构建全国统一的管理网络。

3.4 树立规划管理意识

在土地规划设计完成后,要主动向规划地的人们进行广泛宣传,不仅让广大居民了解到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措施和规划目标,还要让地方领导认识到土地规划的实质精神,提高这些领导干部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意识,从而提高土地规划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学勇.试论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规划利用[J].科技信息,2011(25)

篇7

论文摘要:农村市场各种因素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连锁超市在这一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展,需要应对各种矛盾。笔者分析了农村市场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特殊关系,以期对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有所借鉴。

世界连锁超市经历了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过程。我国连锁超市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些年正向农村快速发展。连锁超市在进入农村的过程中,有的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的经营亏损,甚至已破产。探其缘由,是连锁超市在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农村的市场状况与连锁超市发展关系的特殊性

我国有9.5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连锁超市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构建,其前景无比宽广。但是绝大多数区域都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这一客观存在,不仅影响商业网络的集聚,而且也影响了连锁超市的开发。因此,就局部而言,农村市场,特别是以村落为供应对象的市场还不成熟。农村人口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市场存在整体“大”,局部“小”的特征。

连锁超市的建立与发展,需要充分考察这一关系,既要看到因整体人口多而产生的市场总量大这一因素,也要看到因局部人口分散而产生的市场分量小的对立因素。一方面,要分析市场总量“大”的各种有利条件,评估公司的优势,以确立长远的开发战略;另一方面,要分析市场分量“小”的各种不利条件,明确公司弱点,以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目前,在农村连锁超市单店设立规模上存在两种意见。一种强调:经营面积大,这样才有竞争优势;另一种强调:营业面积要小,这样成本才最经济。其实,这恰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市场总量看,营业面积越大,经营规模也越大,辐射距离就越远,市场的影响面也就越广,这对占领农村整体市场就越有利。因此,这样的旗舰性超市在开发农村市场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选址就显得分外重要,一个基本的因素是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要高,这在一些建设规划较为完整、经济相对富裕的镇或中心村是可以考虑的。从市场分量看,或者说从居住分散性特点看,由于局部市场不成熟,经营规模则不宜过大,营业面积也以小为宜,甚至可以改造当地的杂货店、夫妻店,以新的加盟策略建立初级连锁店。

农民购买力状况与连锁超市发展关系密切

收入、购买力与连锁超市营业额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收入越多,购买力越大,连锁超市的营业额也就越高。这一规律体现在农民收入问题上也反映出二重性:一方面农民收入连年增长,从1985年的人均纯收入约500元跃升至2006年的3587元,农民收入的绝对额增量很大;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不高,1997年至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幅度连续7年低于5%,2005年实际增幅达到6.2%,2006年实际增幅达到了7.4%,与城镇居民2005年与2006年实际增幅达到9.6%和10.4%相比,农民的收入增幅还相对较小。

农民收入的二重性,也在购买力问题上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农民消费速度加快,2000年到2003年,农民每年增加的消费额为1000亿元,2004年增加2312亿元,2005年增加了3705亿元;另一方面农民的消费水平不高,2005年和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72万亿元和7.64万亿元,其中县和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21万亿元和2.49万亿元,分别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84%和32.54%;这说明占全国人口2/3的农民,消费的商品还不到1/3。

这一特殊性也是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市场须细加考量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与购买力的不断增加,表明农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农民的创收水平还不高,连锁超市的开发速度与开发规模要与之相适应。连锁超市在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要着力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方面有所作为。对此,苏果超市的“双流”策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苏果一方面把农民要卖的产品引入超市,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将农民要买的产品引入超市,在增收的基础上刺激农民的消费。这种双向产品借助超市平台进行流通的方式,既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也解决了农民“买难”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双重性双赢策略:一方面,农家和厂家获利,是一重双赢;另一方面,超市在双流中又分别获利,是又一重双赢。

农业生产方式与连锁超市发展存在关联

连锁超市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的商业零售业态,在进入农村市场过程中,会与农村人口、市场、收入、购买力、当地零售业等诸因素发生种种关系,并因此而引发各种矛盾。其中一个无可回避的新问题就是:无序的小农生产方式与现代化新型业态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采取“双流”策略时,这一问题表现的尤为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状态一直比较落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作业仍然是大多数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农产品生产不仅规模小、产量低、效益差,同时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低、安全性差的情况。而连锁超市作为一种现代化新型商业零售业态,其经营本质决定了其经营方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如何使无序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上升至有序的、成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从而达到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农村独门独户的小生产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显然不是农民,而是连锁超市。

因此,连锁超市在农村中的经营与其在城市中的经营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要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农户进行生产重组,按连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改革或改进原有的小生产作业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项职能的实施本身,对于连锁超市来说,是渐进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当地零售业态与连锁超市竞争关系复杂

现代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市场,不可避免会与当地原有的零售业发生竞争关系。经考察,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一是价格问题。由于“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价格低,在农村仍有一定市场,有时农民明知是假货仍会购买,这对经营正宗商品的连锁超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压力。二是消费习惯问题。农民已经习惯了在当地的代销店、杂货店购物,连锁超市店内选购的经营方式对农民来说不习惯。三是进货问题。代销店、杂货店进货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柴油车等简陋的运输工具就能解决,与连锁超市的专业配送方式相比,显得快速、便捷。四是成本问题,代销店、杂货店的营业用房多为私房,劳动力多为一家子人兼干农活,几乎不计成本,加上运输成本低、商品成本低,其竞争优势是不能低估的。而成本问题又恰恰是农村直营连锁超市开发的软肋。

如果说连锁超市是现代商业的“正规军”,那么当地原有的代销店、杂货店等零售网点,在农村特定的经营环境中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尽管其商业形式还相当落后,却是土生土长、适应本地环境。因此,连锁超市在开发农村市场过程中,其发展战略,有必要考虑本土化,通过全新的加盟策略,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甚至充分利用农民简陋的运输工具进行初级阶段配送,有计划地改造当地零售网点,完成新型连锁超市的布局。

政策因素与连锁超市发展关系密切

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从世界经济范围看,市场配置仍然占主导地位。而我国经济模式,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因此政府资源配置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目前,政府对农村连锁经营发展尤为关注。2005年3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其核心就是实施农村连锁经营。商务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超市项目,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扶持。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市场的重视。连锁超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农村连锁经营,无疑有相当的优势,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对于这些政策也需要善加运用。

一方面,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补助,开办每个乡级连锁店补助2000元,每个村级连锁店补助3000元,中西部地区则分别增加800元等),对农村连锁超市的开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连锁超市可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来拓展农村超市,从而达到抢占市场、扩张业务、扩大规模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运作,因为政府的补贴对于一个公司的整体连锁开发来说毕竟只起次要作用,重要的还是连锁超市本身要有赢利的经营方法。

而上述的种种关系说明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只有充分研究这些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特殊关系,才能实施有效的连锁经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建平.从就业角度思考农村市场建设[J].中国合作经济,2004(4)

篇8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失衡 现状分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金融是决定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也是河南省的一个棘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农村金融的重视,许多优惠政策不断实施,例如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和增量奖励等政策,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村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那么,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究竟如何,过去那种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是否扭转?搞清楚当前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具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对河南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刺激内需、以及保持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通过选取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数据,进而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进行分析。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准确了解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淮阳县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取了郑州市、信阳市的、商丘市、三门峡市、新乡市的下属县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农户调查,以期比较全面地揭示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和图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此次调查主要是由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尽管事先给学生做了培训,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户的人均年收入偏低,样本的收入构成不太理想。原因一是受本校学生来源构成的影响,二是受访户在涉及收入这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时有意降低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

二、农村金融供需状况

通过对选取样本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而且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1、供需总量失衡

供需总量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巨大和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额巨大两个方面。

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有借钱的需要上80.77%的受访户有借钱的需要,82.06%的受访户认为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15.38%的受访户所在地周围没有正规金融机构。85.9%的受访户的借钱需求是通过亲戚朋友这个非正规金融渠道,只有24.36%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是通过农信社满足,3.84%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农业银行满足,而只有7.18%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满足(这个问题是多项选择,因此百分比之和不是100%)。被调查农户对银行业机构的贷款服务满意度不高,借贷的高利率和高门槛是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受调查农户中认为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程序和时间简便”的只占21.24%。由此不难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和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在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方面,2000―2008年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大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存贷差更是急剧加大。

2、资金用途失衡

资金用途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出现用途上的错位。

农户的收入水平不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其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调查发现,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依次为生产贷款、存款、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通存通兑业务、扶贫贷款、汇款、银行卡,其中生产用途如买种子、化肥、养殖、牲畜等,占31.85%;其次为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占16.83%;消费用途,盖房子、买电器等,为7.07%;看病,占4.87%;经商,占39.38%。而对代收代付、买卖各类证券、保险、个人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需求较小,需要这些业务品种的农户比率不足受访农户的4%。因此,农户资金的用途仍主要在生产、经商方面,消费用途和看病上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是低收入农户的必须,经商是高收入农户的资金用途。看病不是不需要钱,而是很多农户由于看不起病不到不得已就不看病。

现有县、乡、村的商业银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一般都仅仅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而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惜贷”,2009年农信社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7.87%。农村金融供给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除存贷汇以外的金融业务覆盖率较低,县及县以下地区对住房和汽车等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银行卡等业务的需求较大,但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农村银行业网点不足20%;二是村一级由于缺乏银行业网点,当地居民和企业难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调查,行政村中设有的网点多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一般只能办理存款,汇兑,代收税费、代付粮食直补资金等业务,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最大的贷款业务无法在村一级的银行业网点办理,更难以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3、资金额度和期限失衡

由于当前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在资金额度、需求时间和需求期限等方面的分散性和不固定性。一般来讲,基本生产性需求,如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的资金需求,需求时间相对较为规律和固定,资金额度相对较小。而子女上学、盖房、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性需求在农户金融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需求时间极为分散和不固定。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户生产性需求中,5000元以下的占比76.67%,10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33%,在生活性需求中,10000元以上的仅占12.75%,5000元以下的占87.25%。而在消费性资金需求中,1000元以下占15.15%,1000―5000元的占比为60.61%,5000―10000元的占18.18%,10000元以上占6.06%。而在贷款期限中,选择3年以上的占6.41%,1至3年的占34.62%,半年至1年的占比为29.49%,半年以下的占29.48%。因此,农户所需小额贷款数量较大,1至3年的期限最多。当然,由于本次调查人均年收入较高的样本所占比例不大,可能会影响数量和期限的统计结果。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一般仅提供大额信贷。小额信贷比例又小而且要求较高。如额度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大都需要农户联保或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下。因此,不难看出,农村金融的供给相对于需求在额度上和期限上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满足不了农村金融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

当前河南省农村经济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农户)数量庞大,信贷需求规模及经营规模小,空间上高度分散,因而数量小而交易成本较高。第二,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组织化程度弱,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较低,因而收益率相对较低。第三,农业生产有很强的自然依赖性,自然风险较高且不可抗力,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又使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风险较高。第四,农村地产和房产等不动产产权不明晰,农户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弱,他们拥有的有效资产和抵押品严重不足,而信用体系建设又十分落后,因此信用缺乏有效保障。第五,由于交通运输、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医疗、养老、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和服务效率低下,潜在支出较多,因此容易出现偿还困难。而现代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都追求安全、流动、盈利性的经营原则。与城市业务相比,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农村金融业务收益不能完全覆盖风险。这与商业化金融机构经营原则相矛盾。因此,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市场是金融资本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商业思维下的合理选择。

为此,如何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解决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是从根本上扭转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大“三农”投入,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分散农业风险,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的痼疾,吸引现代金融机构返回农村市场,发挥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研究”(B395)和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调查和分析(SKL-2009-3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骆波:河南省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

[2] 赵书茂、张秋云、王仕豪: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6).

[3] 郑鑫: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篇9

【关键词】反垄断法;不确定性;确定性;豁免制度

1.《反垄断法》五十六条之确定性

1.1 明确了该条在《反垄断法》中的地位

该条位于《反垄断法》附则中。笔者认为,首先,该条就是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补充性规定。其次,该条的附则地位决定了它不宜也不应当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该条的规定简单,概括,并未实在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其次,该条中某些关键字,如“农业生产者”、“农产品”、“农村经济组织”界定不明确,将本条置于附则中也情有可原。

1.2 明示了农业行业垄断行为的豁免

1.2.1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我国农业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各个农业生产者之间不容易联合,单个的农业生产者也不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通过干预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权益尤其必要。该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对农业领域的重视和保护。

1.2.2 我国农业行业垄断行为的豁免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产品生产的不稳定,运输、储存困难,销售渠道不畅通,不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变现,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第二,我国农业种类繁多但并未形成融洽的配合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和产量不高,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第三,我国农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对土地的征收和征用会一定程度造成农业利益损失,使得该条在实效中产生一定的扭曲。

1.3 采取的豁免形式

1.3.1 纵观各国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特定行业豁免和特定行为豁免。特定行业豁免是对某一行业的垄断行为实行完全的豁免。特定行为的豁免通常是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现代国家越来越多的趋向于特定行为豁免。

1.3.2 分析该条可以得出:第一,我国对农业制度的豁免采用的是行业豁免和行为豁免相结合的制度。首先,农业豁免的主体必须是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其他主体不能成为该条豁免的主体;其次,农业豁免的行为仅限于经营活动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非经营活动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以及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排除限制竞争权利的行为不在豁免之列。第二,该条体现了与国际的协调性。各国普遍的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豁免。从各国的发展趋势看,行为豁免逐渐代替行业豁免。我国采用特定主体与特定行为相结合的豁免形式,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给我国的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执行提供了一定的判断标准,提高反垄断法的确定性。

2.《反垄断法》五十六条之不确定性

2.1 该条属于适用除外制度抑或豁免制度

2.1.1 关于使用除外制度与豁免制度的关系,学理上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李昌麒教授、孔祥俊先生为代表的同一观点,认为二者是同一意思,只是翻译不同而已;第二种观点以许光耀教授为代表的区别观点,认为二者相互并不是同一概念。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除外制度与豁免制度相互区别,除外制度是将某些行业完全的排除在反垄断法的规制之外,不受反垄断法的调控;豁免制度则是该行为本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但由于行为的特殊性对这种行为免于追究。

2.1.2 笔者认为该条规定属于豁免制度。首先,从文义解释分析,仅对农业生产者或者农业经济组织经营活动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豁免,该条属于对特定行为的豁免。其次,我国对反垄断的规制主要是行为主义,所以对农业行业某些行为进行豁免而非整个农业行业除外适用符合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再次,从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关系来看,豁免制度有条件的接受产业政策,能够更好的起到联结作用;最后,从反垄断法的整体体系来看,位于附则中的该条是对总则中的适用范围和豁免制度的补充,将该条定性为豁免制度符合反垄断法的体系的完整性,避免体系间的混乱。

2.2 关键概念界定的不清楚

2.2.1 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以下将两者统称为“农业主体”)的含义。立法上,《宪法》、《民法通则》、《农业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有关于农村主体的规定,但各个法律和条文之间的含义和范围不尽相同,不能以此作为该条农业主体范围。学理上,农业主体的范围并未达成统一的意见。有的专家认为:“我国使用除外的主体范围可以考虑界定为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中的农业生产者及专业农业经济组织。”1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者和农村经济组织包括:土地承包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制合作企业、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2实践中,界定标准有户籍标准、居住地标准、职业标准和土地承包标准。该标准为判定是否属于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定的标准,虽然无法界定农业生产者的范围,但是能够判断是否属于豁免主体中的农业生产者。

2.2.2 笔者认为,实践中的判定标准为执法提供了依据和思路:不能清楚的界定某一类主体的界限并不意味着不能判断某一个主体的性质。因此,即使无法清楚地界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但如果能清楚的抽象出该类主体的共同特征,就可以判断某一主体是否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范围之内。农村经济组织的特征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中可以包含生产外的其他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因此,适用该判断标准,与大农业相关的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村信用社等等都应当可以成为豁免主体。而村民委员会不能纳入豁免主体范围。

2.3 农产品的含义

我国国内农产品的范围主要规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农产品主要是指来自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初级农产品。而世贸组织所指的农产品不仅包括初级农产品,还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如葡萄酒、奶粉、白糖、淀粉等。从我国立法目的来看,我国对农业行业某些垄断行为进行豁免,一是为了保护本国农业,二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利益。目前,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将广义的农产品纳入保护范围很必要,但是同时也应当完善我国农业法及其相关法律,防止农业豁免制度的滥用。

3.结语

确定性是人类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试图将法律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提高法的适用性和确定性,提高该条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使该条中的不确定性内容彰显其灵活性、实势性、现实性,挖掘不确定化的社会价值。笔者试图划定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标准,并综合考察社会实践,以准确判断法的确定性达到何种程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是最大的。

注释:

①尚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②时建中.反垄断法—法典释评与学理探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25.

参考文献:

[1]岳彩申,杨青贵.论经济法不确定性的成因与功能——解释法律规范性的新视角[J].法学评论,2010(2).

[2]李国海.反垄断法公共利益理念研究[J].法商研究,2007(5).

[3]王晓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的评析[J].法学杂志,2008(1).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信用;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01-03

引言

金融市场是资金资源配置场所,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储蓄―投资转化作用。在其发挥经济功能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根据其在市场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获取着收益,进而促使着金融市场的壮大。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金融,因为其自身特点、市场环境和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方面发展一直不平衡,长期以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在中国一直为主导,直接金融发展一直缓慢。在经历了几十年银行为主导经济发展之后,现在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这时候在金融领域有必要大力鼓励直接金融发展,来改善这种缺陷。

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定义

定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区别主要看其融资过程中是否经过金融中介进行。

直接金融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无需经过金融中介的参与分别作为最后供给者和最后需求者,或者由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资金需求者的有价证券而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其主要包括民间融资、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这里资金供需双方的关系有债权债务关系也有所有权关系,比如债券的债权债务关系和股票的所有权关系。

间接金融是资金供需双方并不是直接进行,而需要经过金融中介进行。首先金融中介机通过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资金供给者,获得资金,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其主要包括银行券、存款单、银行票据和保险单等。这里一个完整的间接金融包括两种关系,中介结构与资金供给者关系和中介机构与资金需求者关系。中国以银行存贷款为主。

二、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关系

(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联系

作为社会资金分配的两种手段,它们都实现了储蓄和投资的转化。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作为自己资金配置方式,而两者在资金配置上既有补充也有竞争。直接金融由于其灵活简便性在经济生活中最早出现,但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民间融资和商业融资,适合于小农经济发展。随着大工业经济发展,直接金融在规模上不能满足需要,间接金融却能满足这种需要,补充了直接金融的不足。而且间接金融在操作上比较规范,同时以银行信用担保,保持了金融稳定。但经济进一步发展,资金的需求更加巨大也更具有多样性,间接金融对信用的高要求,并不是每个资金需求者都符合的。这时的直接金融在技术进步下,其在产品多样性上、空间上和规范性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可以配合间接金融满足多样性的需求,还能单独满足多样性需求。

(二)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区别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在共同发挥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两者也进行着激烈竞争,竞争谁能成为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的主导,现在国际上形成了美英的直接金融主导型和德日间接金融主导型两种模式。我们分析两种金融的区别。

1.信用与信息。金融市场也是信用市场,信用在保证资金供需达成起到核心作用,投资者之所敢将自己资金提供给融资者,除了能获取收益之外,更看重融资主体的信用,只有融资者守信用才能保证投资者收回本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进行的时候,信用主体是不同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就是资金需求者自身,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包括两个面,中介机构是资金供给者的信用主体,资金需求者是中介机构的信用主体,这样相当于中介借自身的信用给资金需求者。而信用的高低多取决于多种要素包括品德、经营能力、资本、资产抵押、经济环境。信用来源于需求者自身,但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信息也很重要,两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会使两者很难建立起信用关系。直接融资由于其自身的分散性,如果在小区域内信息不对称比较低,但在一个大区域大市场时信息不对称就会扩大,需求者比供给者更具有信息优势,这会阻碍信用关系的建立。但银行等金融中介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保证供需的顺利进行。所以更多情况下银行等间接金融在市场中占主导。但随着信用体系的建设、透明度的提高、大区域市场的建立、技术的进步等,直接金融的信息的不对称会逐渐降低,进而促进直接金融发展。

2.效率与流动性。这里效率指融资者获得资金的速度,因为融资讲究时效性。直接金融,对于民间借贷或商业借贷等小范围的融资,由于双方直接协商,简易方便,效率比较高。但在证券融资,其发行过程经历决策、信用评级、提交审批、承销,待最后获得资金要较长时间,一般6个月内。间接融资,例如贷款,对象是银行,无需其他的参与,所以比较快捷,一般就一二个月,甚至短至十几天。就效率方面,间接金融效率较高。就融资工具流动性方面,流动性能保证投资者的随时变现,流动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融资工具的发行即供需的达成。流动性在二级市场进行,对直接金融,对民间融资工具和商业票据,由于其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而对于股票和债券等直接工具由于其发达的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好。对银行的存贷款工具,活期存款流动性高,定期流动性低,而贷款流动性都较差。

3.风险与偏好。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投资者偏好,直接影响着金融工具的吸引力。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从主体来看,间接金融信用主体为银行,银行自身规模较大、信用较好,同时银行的固定收益率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所以银行风险较小,易吸引人。直接金融其风险取决于两个方面,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信用主题的不同使风险也有很大差异,国家信用高、企业信用相对低,总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风险高于间接金融。

偏好上,有风险厌恶型和风险喜好型,风险厌恶倾向于安全,所以他们更喜欢风险较低的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里的政府债券;风险喜好型更倾向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所以他们更喜欢直接金融里的股票、企业债。

4.成本与收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成本差异主要来自其发行的复杂性。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达成仅有中介结构银行的参与,银行在业务操作、信息搜集及监督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整个业务流程简单快捷,所以成长本较低,主要是银行的服务费等。直接融资需要众多服务机构的参与,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税务所、审计事务所、投资银行和承销商等,这些都需要花费费用,一般的股权融资中国大盘股发行费用大概是募集资金的0.7%~1%,小盘股大概是14%,所以成本很好。

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理,直接金融以银行中介信用担保,所以风险相对较低,所以利率也较低。直接金融其风险取决于两个方面,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信用主题的不同使风险也有很大差异,国家信用高、企业信用相对低,总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风险高于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另一个方面是收益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总体方面直接金融收益要求比间接金融要求高。

三、中国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现状

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间接金融体系和以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但就融资来源上,中国融资仍以贷款为主。以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举例,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网站,这里融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四、失衡原因原因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失衡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直接信用体系建设跟不上。直接金融决定于信用,而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中国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根本就没有商品经济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开始商品经济,以及现在的市场经济。但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经济增长,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靠投资和劳动。要实现投资,我们只有选择以银行为主打间接金融,因为间接金融的信用容易建设,而直接金融的信用体系难建设。间接信用可以先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所有的金融交易风险都有国家的兜底,这样很容易就吸引社会储蓄,所以开始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仍是国家银行为主,名义上的中国银行是银行信用,实际上是认识国家信用。直接金融信用体系需要很多年的建设才能形成,像欧洲美国直接金融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们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直接信用也就是在这期间慢慢形成的。所以发展直接金融关键在信用体系建设。

2.信息不对称。直接信用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信息体系建设,直接信用天生有其信息不对称性。由于直接金融是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了解对方信用很重要。另外直接交易的分散性、广域性,使得资金需求者天生有比供给者信息的优势。要想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必须打破。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各种欺诈、造假不断,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严重削弱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得民众更倾向投资与安全的间接金融。

3.文化教育上。东方人相对于西方人风险偏好偏低,这可能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倾向于自由、个人主义,东方人倾向于保守。我们的教育严重偏向功利主义,更多的教人是什么、怎么做,而不是教人敢不敢去做。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人们变得保守不敢冒风险。投资上的表现为厌恶风险。

五、扩大直接融资建议

1.加强市场体系规范建设。中国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有了直接信用的基础。要使直接金融市场扩大,关键是市场的规范,只有规范了才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首先是发行市场体系规范建设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建设,法律、会计、审计体系建设、承销发行体系建设和定价体系建设。其次是流动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全国性的流通市场,完善流通机制,规范交易机制等。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关键是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包括评级公司、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等。信用建设另一个是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给社会以警戒。

3.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市场透明度建设一个靠技术二个靠法规,技术升级改进有利于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另一个是降低人们的信息搜寻成本。法规建设,使融资者的信息披露必须法规上强制,对信息造假欺诈要严厉打击。

4.加强投资者教育。主要是加强投资者风险自担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投资者形成的观念是投资盈利可以亏损不可以,当一有亏损投资很容易群情激愤,造成动乱。所以投资者风险教育很重要,必须使投资风险自担原则深入人心,如果这个完不成我们的直接金融很难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重新评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J].金融研究,1999,(8).

[2] 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中国投资,2008,(11).

[3] 王德会.构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存的“储蓄――投资”机制[J].金融研究,1998,(9).

[4] 周力,李金霞.中国融资体制的改革与融资方式的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