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院感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4 18:0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版院感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清华MBA;服务创新
教育本质上是一项特殊的服务,MBA教育创新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创新。纵观成功的MBA的教育创新,无不是以满足MBA学员的需求为起点。围绕着如何缩小MBA学员期望和感知之间的质量差距来构建MBA教育新内容是MBA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聚焦于分析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质量差距,为弥合差距提供了有益思路。因此本文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借助于2008年清华经管学院推出MBA新版的事例来分析MBA教育的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与指导我国的MBA教育创新。
一、MBA教育存在的质量差距是MBA教育创新的原因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用来专门分析“差距”即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它围绕缩小顾客期望和感知之间差距的要求来构建服务组织工作任务的方式,来明确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概念、战略和决策。MBA教育之所以要创新,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的MBA教育存在着质量差距。
按照质量差距模型,MBA教育存在着5方面的质量差距(见图1)。在图1中,MBA学员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知差距被定义为差距5,它说明的是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所感知的或实际体验的服务质量与所预期的不一致。差距5是质量差距模型的核心、重点,而高校教学服务中存在着的前4差距是产生差距5的原因。由于MBA教育的最终使命是让这些MBA学员满意,而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是否满意又取决于使教学服务传递过程相关的4个差距的最小化,因此MBA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努力设法使前4个差距持续处于弥合状态。
差距1是认知差距,是指MBA教育提供者不了解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期望的差距,是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期望与MBA教育中心对这些期望的感知之间的差距。很多高校MBA教育项目对于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到底有哪些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MBA教育内容体系没有从MBA学员的职业发展角度来设计与实施。这集中体现于清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经过调研认识到现有对MBA的认知与定位方面的误区:将MBA教育没有定位为职业经理人的教育,而是定位为研究生教育。这被清华MBA中心视为第一大缺陷。现有MBA教育的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这种认知上的差距,相当大程度上引发了其他几个方面的差距。
差距2是教学设计差距,是指现有的MBA教育没有构造一个能满足MBA学员期望的教育内容而出现的差距。这突出地反映在MBA教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清华大学MBA中心认为现有MBA的第二大缺陷就是课程体系上的偏颇,归结为4大表现:一是软课程偏少,硬课程偏多。作为职业教育,MBA应该是对知识技能、能力、品格比较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但现实是硬课程很多,偏重知识的传授;软课程特别是关于能力、品格的训练太少,忽视能力和品格软技能的开发。最后导致学生缺乏软课程的教育。二是缺乏训练整合性能力的课程。目前的MBA课程是按照老师的专业学科设置,如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多是些职能性课程,只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学科各自教授。但现实中企业的问题多是整合性的,而学生学习了不同职能方面的课程却往往缺乏管理实践要求具备的整合性能力。三是缺乏深度的中国企业案例与全球化经历亲身体会方面的缺陷。目前的MBA课程既缺少足够体现中国独特国情的深度挖掘的中国企业案例,又缺乏帮助MBA学员创造体验全球化时代跨国经营的机会。现在MBA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也有一些不少中国企业案例,但是深度还不够,学生们也缺乏全球化经历亲身的体会。四是要求MBA学生写毕业论文。因为论文的写作基础是研究,研究的特点是越窄、越深、越具一般性越好。但是管理工作的情况恰恰相反,要讲究实际、综合、全面、具体,所以要求MBA学生写论文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与MBA教育的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南辕北辙。
差距3是一致性差距,是由于实际教学服务达不到MBA教育制定的要求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师资方面,往往是擅长于理论研究,而管理实践经验缺乏。二是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式没有区别,主要是基于理论学习,最多是借助案例学习。结果MBA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经验和实践的方式。三是录取的MBA学员不具备职业经理人的潜质。
差距4是对MBA学员沟通的差距,是实际传递的教学服务和对MBA学员沟通之间的差距。在MBA招生院校不断增多,MBA教育竞争激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为了吸引足够的优秀生源,很多MBA院校象征性地制造了一些所谓的卖点。如建立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机制,互派师资,互派学员;加强与著名跨国公司的联系等,然后在招生宣传时加以渲染利用。这无形中就提高了MBA学员的期望,造成了差距4。
二、MBA教育的创新过程就是对MBA教育质量差距的弥合
MBA项目是最具品牌特点的教育项目。目前,我国的MBA教育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是品牌就要抓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力源泉之所在。由于MBA教育中存在着以上的质量差距,为了打造品牌,我国的MBA院校纷纷对MBA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改革,以弥合质量差距,保持品牌的生命力与提升的潜力。其中,清华MBA的教育创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开办最早、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之一,2008年清华MBA项目在国内率先改革,推出了新版清华MBA,又一次成功扮演了中国MBA教育的引领者的角色。剖析此次创新过程,就会发现MBA教育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弥合MBA教育质量差距的过程。
(一)弥合差距1的创新过程
1、研究MBA学员的期望,深化对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需求的理解。为了成功实施此次创新,清华MBA项目团队从2007年8月份开始,历时1年的时间,组织了3个平衡小组、召开了若干场研讨会、座谈会,包括全日制、在职、英文班在校的MBA学生,也包括历届毕业的校友,还包括雇佣学生的雇主,同时也组织了国外考察,认真汲取国外的改革经验。通过这次长时间的、系统性的、细致性的研究,日益认识到MBA教育不应该是研究生教育,而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MBA学位是一种职业学位,深刻地理解了MBA学员与学员的雇主们的需求内容与变化趋势,为MBA教育明确了创新思路。
2、加强MBA项目团队的内部沟通。清华MBA项目团队经过1年的酝酿,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终于形成了新版清华MBA的方案,经学院的院务会通过后推出。此次创新,是经过充分的内部沟通,统一了认识,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凝结了MBA项目团队的每一个员工的智慧,为成功推出新版MBA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弥合差距2的创新过程
新版MBA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设计。针对软课程偏少,硬课程偏多的缺陷,清华新版MBA设计了第一模块自我认知的软课程,主要有《管理沟通》、《批判与分析思维》、《领导力开发》、《职业开发规划》、《组织行为学》、《商业伦理与法律》等。如系统地讲授《职业发展规划》课程,从自我测评开始,每一个人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将来做什么样的职业。如开设的《批判与分析思维》是对案例、著作甚至电影、电视剧一些文献系统的、深度的开发,最后落在协作上有所突破。针对缺乏训练整合性能力课程的缺陷,清华新版MBA推出了第四模块整合与实践课程,有3个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管理咨询方向、创业管理方向、信息时代的管理。这些都是真实性、整合性的、向实践学习的项目课程,包括六人团队、课程报告、小组演示,最后是教师指导、校友参与、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是要求MBA学员针对一个真实的创业项目写商业计划书,让MBA学员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针对缺乏深度的中国企业案例,清华新版MBA一方面是加大组织自身力量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来编写有深度的 “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并且积极推动建设与其他高校MBA共享案例的资源平台与机制,获得了哈佛案例库和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的使用权;针对缺乏全球化经历亲身体会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增设中国制度环境和全球化时代的管理课程,另一方面是安排一部分学生到海外学校交换一个学期,给没有去海外的学生安排短期的海外学习之旅,从而增加他们的全球化经历。针对要求MBA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缺陷,清华新版MBA将改毕业论文为综合案例分析报告,具体要求是一定要深入一个企业、针对一个管理问题、解剖一个综合案例,完成分析,以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
(三)弥合差距3的创新过程
1、致力于建设一支优秀的MBA师资队伍。清华MBA项目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得“软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师的来源能够更丰富、也更有实力。MBA任课教授大部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并且参加过哈佛商学院和MIT斯隆管理学院的课程轮训,有的还参加过沃顿、斯坦福、HEC的海外师资培训,具有丰富的MBA教学经验和企业经验;聘请校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选用一些二年级的优秀MBA学员加入当教练,或以兼职课程讲员或项目讲员的方式加入到师资队伍中。让长期友好合作方MIT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参与清华MBA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实地讲授课程。另外对刚开始开的课程,课时会有一些奖励,也会缩小班级人数规模等。
2、加强MBA学员的管理。MBA的教与学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活动过程,MBA培养院校一方面通过招考时严格把关MBA学员的素养,对在联考中成绩优秀的考生还要通过个人面试、小组面试和英文面试,面试中非常注重考生的管理潜质和素质,严谨科学的多轮面试也保证了清华MBA项目拥有最优秀的MBA学生群体。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增加录取的MBA学员参与教学的途径,例如,大力建设网络MBA教育平台,引进或开发互动性强的教材与案例,聘请一些学员及校友或开设讲座、或作为课程项目教员、或担任企业家及EMBA辅导员,举办大量丰富多彩的讲座与活动,如开展MBA-ON-THE-ROAD与案例大赛活动,成立职业发展中心为MBA学员开展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辅导,拟定在校期间的全程职业发展规划、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培训计划、提供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等专业服务,邀请专业人士来清华经管为MBA讲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简历与面试”等职业话题,努力整体提高MBA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社会认知。
(四)弥合差距4的创新过程
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解释所作的变革与承诺,确保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理解的承诺与学校的原意一致。清华MBA项目团队于2008年9月下旬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对外进行了沟通,如在京专门举办了举行专题会,对外“新版清华MBA”,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率团队对新版MBA进行了详细解读,又如做客新浪《财经会客厅》等。此次清华MBA教育变革的对外沟通广泛有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进一步强化了清华MBA教育的品牌领先地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MBA的教育质量取决于前4个差距,清华MBA项目团队正是对前4个差距产生的具体原因进一步分解,查出了问题的根源,找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用新版MBA体系将其固定下来。因此,此次清华MBA的教育革新,正是成功运用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这一工具的创新,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工具。只要长期坚持用质量差距模型来指导MBA教育质量的改进,就一定能够帮助高校持续地提升MBA教育质量。不仅是MBA教育,其他的服务项目,同样可以运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玛丽・乔・比特纳著;张金成,白长虹译.服务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2、朱李明,焦胜利.服务营销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3).
3、焦胜利.管理类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院,2007(3).
4、焦胜利,丁长青.基于质量差距模型的本科教学质量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7).
5、新浪财经[EB/OL].finance.省略/leadership/sxydt/20080924/18115339550. shtml,2008-09-24.
6、腾讯财经[EB/OL].finance.qq. com/zt/2008/MBA/,2008-09-24.
篇2
1.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政策环境分析
2.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
3.T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整合中的改革与应用
4.推动卫生学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
5.对氟作业现场进行的职业卫生学调查的分析
6.设计性实验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7.新生儿洗浴游泳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8.分子生物学技能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10.赣南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
11.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12.治疗室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标准的探讨
13. 浅议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
14.南极劳动卫生学考察
15.全科医生小词典——预防医学与临床预防
16.八十年代军队刊物发表的部分卫生学文献题录索引
17.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18.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构想
19.环境卫生学的内容和当前的任务
20.斗山覆铜板工厂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情况调查
2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
22.济宁市城乡中小学校新建校舍及设备的卫生学调查
23.1998~1999年黑龙江省出口鸡肉卫生学分析
24.医学专业卫生学现场实验教学
25.现代苏联的环境卫生学
26.中日劳动卫生学专题讨论会简况
27.苏联放射卫生学的基本总结和发展远景
28.加强中等卫校预防医学教育的设想
29.苏联对培养未来的卫生学家和流行病学家专业素质要求
30.贵州省首例人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31.我国环境卫生学核心期刊初步调查
32.俄学者论现代军队卫生学的方法学问题
33.以案例为中心,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思维的教学实践
34.地下汽车库空气质量的调查与预防性卫生监督探讨
35.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
36.基于“标准预防”的维和二级医院职业防护
37.苏州工业园区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效果
38.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39.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40.关于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41.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科人才建设实践与思考
42.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初探
43.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44.任务教学法在军队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
45.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6.关于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
47.某酒店客房层空调系统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
48.启发式教学在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49.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三个基础
50.卫生学预评价在某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51.预防医学、卫生学核心期刊互引分析
52.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53.构建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讨
54.校园暴力和公共卫生学预防
55.2006年-2010年中国部分地区高校预防医学、卫生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56.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57.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建设对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58.从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变化看预防医学和卫生学期刊的进步
59.P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60.预防医学中环境卫生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61.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初探
62.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和科研中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63.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预防医学学会儿少卫生学组成立
64.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历程与新版教材特点
65.浸取硫酸锌预防砷化氢中毒措施的卫生学评价
66.预防医学、卫生学核心期刊及检索工具介绍
67.施工监督在预防性卫生监督中的卫生学意义
68.预防医学卫生学英文文献中有关词语的汉译探讨
69.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7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71.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学教学
72.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
73.预防医学、卫生学
74.预防性卫生监督信息管理与卫生学评价可视化系统的研制
75.南昌市建设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分析
76.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被引量分析
77.大连市某大型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78.启发式教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79.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核及卫生学评价要点分析
80.《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与《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合作交流
81.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利申请报导
82.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环境卫生学》实践技能考核指标设计
83.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探讨
84.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进展
85.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86.联黎临时部队卫生学和野战预防医学的组织和实施
87.分析儿童少年卫生学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的重要性
88.预防医学长学制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89.预防医学本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
90.谈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
91.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92.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需求与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93.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修课教学及课程优化研究
94.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政策环境分析
95.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96.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环境卫生学》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97.轨道交通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相关技术的研究
98.我国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篇3
在日常工作中我都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要求自我,兢兢业业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服务于工作,服务于公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求职申请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求职申请书1公司人事部: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此申请书。
我叫_x,于_年_月份进入公司工作至今。现想申请调动目前_x岗位到_x岗位。
在公司工作_年多的时间里,我都是在_岗位工作,不但学到了较多的专业知识,更是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还使我学到了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此,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培养,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
本人现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展开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打算继续求学深造。但鉴于本人求学的学习时间(夜大,需长期晚上上课)与现在所工作的时间有冲突(_岗位需要实行三班倒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同时考虑到本人对_工作有极大的兴趣,现特向领导提出申请,调到_岗位工作。
我是个比较外向的人,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我都充满了热忱,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使我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使我充满了动力,良好的人格和性格使我与公司的同事们相处愉快,让我懂得更多与人相处的道理和技巧,所有这些,我相信,都对我将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很大帮助。
我很喜欢我们公司,在公司里工作感觉很幸福。我也很喜欢这份工作,或许没有_工作经验是我最大的不足之处,但这也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我会努力学习,我相信,在公司的培训和我的勤奋努力下,我会在新的工作岗位做得更加出色的。
恳请能得到领导的指导,并殷切盼望领导对于我的申请能够给予批准。再次对您百忙中抽空阅读本人的申请书表示感谢!
此致敬礼
申请人:_x
__年_月_日
求职申请书2尊敬的各位领导好:
本人__,郑重向人事部申请__一职。本人于__年入司,从一名普通的设备维护工人通过不断学习、努力钻研升至物业设备维修组长至今。我在公司工作__年中,为公司设备维护方面奉献大半人生,有一颗忠于公司,忠于事业的心。对于工作,我始终保持着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维修设备管理一线上,在日常工作中我都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要求自我,兢兢业业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服务于工作,服务于公司。在多年的工作中,要感谢各位领导的提拔和关爱,同时也要感谢一起拼搏的同事协助使我不断提升、不断进取。
本人现职位的职责大致分为两类:运输电梯维护以及现场电器维护。通过多年积累经验,对于维修服务已有很深层次的了解:设备和电力维修为更好服务,提升__企业形象和品牌,为企业创造盈利。在日常工作中,我能做到善于思考,发现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同事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快速的处理各方面突发问题。
现对于竞聘__副经理,我有以下几点工作规划和目标:
1.协助管理车管部门
2.制定后勤卫生管理方案,提高现场环境,提升业主和顾客对于现场卫生环境感知.
3.目前所管理的设备维修部门,我会狠抓维修,不断增强员工维修技能,完善服务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我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对于新的岗位,我已做好挑战的准备,将本着对工作的热忱和累计多年的管理能力迎接新的职位。希望领导能认同,提供我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会不服众望,发挥自身优势,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盈利。
申请人:
求职申请书3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_大学_学院_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在此您能够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申请信。
我从贵公司的宣讲会上得知公司要招聘__。我相信以我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让我胜任此工作。
在这大学的三年里,我真真切切学到了许多。大学她教授给我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她培养了我那种谦虚待人的态度,而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同时她亦使我形成了一种富有责任感,坚韧不拔,勇于去追逐更高的荣誉的性格。在平日的大学生活里,我热爱读书,经常去图书馆博览群书。我阅读的并不只是局限里我们专业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其他各个学科上的知识,因为我相信知识是相通的,而学习的方法亦是可以通用的。这使我有着很宽广的知识面。除了学习的时间外,在平日的课余时间内,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去锻炼自己。在团队中,大家的合理分工,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解决,这些都使我有着很深的感悟。它使我明白不仅仅是个人,而更应该是一个团队,才能真正地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而一个人,是永远取代不了一个团队的。
_是个大企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众多毕业生都非常渴望能够加入的一个大家庭。我知道在这茫茫的应聘者之中,或许我不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我却坚信,我一定会是最合适的那个,因为我相信我的学习能力能使我迅速地去开展我的工作,也相信我能够很好地与我未来的同事融入在一起,去为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而目前,我需要的只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此刻,我觉得,我已经做好迎接这个机会的准备了。
最后,请允许我致上我诚挚的敬意!
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谢谢!
申请人:_x
20_年x月_日
求职申请书4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从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上得知公司需招聘_,现提出申请。
我是一名_学院_级_制应届_毕业生,所学应用_专业,自__年X月入校以来,我学习了X年的专业课程。成绩优异,思想上进.我很珍惜每一个学校安排实验操作的机会,要求自己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强化操作技能。性格的开朗活泼,思想的积极上进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认真的投入也换取了很多的收获,这些锻炼充分培养了我的.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_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通过了解,公司管理制度的严密,业务效率的客观更加提高了我对工作的喜爱和热情,真心希望我能为公司更大的发展尽一份力量,真心期待与您的见面,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通知我面谈的时间联系方式.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求职申请书5_公司人事:
您好!我是_大学学院专业(学历)届毕业生。
我从(渠道)得知贵单位在(时间)招聘(岗位)员工。我从(渠道)了解到我们单位的发展战略是,近期发展目标是,我非常欣赏我们单位的的文化和的管理理念。我知道(岗位)需要我具备(岗位能力描述)的能力以适应(岗位工作内容描述)的工作要求。
在(学校、学位)学习期间,我学习了课程(与岗位工作知识和能力相关的课程,包括本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学习中我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我认真参加各种能力提升训练活动,曾经参加过训练课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校期间,曾做过(学生干部职位),我组织(或参加)了学生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与求职职位相匹配的能力)。
我期待着到我们(单位名称)来从事工作,尽管我的知识有待于完善,能力有待于提高。相信在工作中通过向前辈学习,我会尽快成为一名合格(单位名称)人,并会通过我的努力为(单位名称)做出贡献。
期盼您的回音。
我的联系方式:
篇4
关键词:科学教师;教师教育;英国、美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33-03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增设的一门融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广域综合课程。在我国,科学课程师资的培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均处于探索之中;截至目前,国内尚无权威性的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的指导性意见。相比而言,英国和美国的科学教师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科学教师教育具有很大借鉴。
一、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教育重要举措
(一)强化以人为本
在英国,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科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勇于创新,提出异议;把课堂当做师生对话的平台,而非教师垄断的发言席。在教学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要“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全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评价方式上,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尤其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不把进步的速度与班内其他同学相比较,不采用“及格/不及格”传统简单单一评价取向,而是立足于学生原有基础,把暂时落后的称为“延迟成功”,加强激励引导,鼓励他们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学习,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美国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目标取向上,要求从个人需求出发,强调个人本位,兼顾社会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思考学生学习准备状况,尤其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应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的起点。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创设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情景;教材编写注重人与书之间的互动,设置多种栏目创设互动的平台,如“你怎么想”、“你需要做的”、“对活动和挑战的反思”等,“以人为本”还反映在政府组织机构对学习科学的观念引领上,美国早在1995年发表的《转变观念:培养21世纪的美国青年》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为了让青少年了解自己并能在21世纪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必须使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掌握21世纪必需的适应能力,使个性得到发展。
(二)注重探究能力
英美两国强调科学教师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要求科学教师把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在美国,《科学课程教师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要求科学教师理解并能够讲述现代科学理论与实践,能够把重要的科学概念、思想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联系起来并进行解释,能够独立开展并指导学生参与科学调查和研究。培养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各门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让未来教师进行各种实际动手的活动来实现。二是通过现场经历,保证科学课程教师能够有效参与未来所授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田纳西大学,开设了“学习和教科学――就是做”课程。在真实的探究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未知物质,然后把这种经历变成针对中小学生的探究学习。
英国大力倡导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方式,除了通过学校设置《证明和争论》、《科学和争论》等科学探究课程,国家还积极创建“科学学习中心网络”,为培养科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条件。科学学习中心网络包括一个国家科学学习中心和9个地方科学学习中心;均由不同区域的大学主办,各地教育与技能部门协办,为所有学校(包括中小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实验技术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服务。中心设置了教学实验室和工作坊,配备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技术资源及相应设备或材料,可以在其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或创作活动。
(三)加强教育类课程
综观英美两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成为两国科学教师培养的又一特征。在美国,培养科学教师的课程模块有三个:一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语言学等课程的普通教育课程模块,占总学时比例的1/3强;二是执教学科的课程模块,设置了主修和副修两种形式,占总学时比例的1/3;三是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原理、课程原理、教学策略、教学技术、教育心理等、临床实践、教师实习,占总学时比例的1/3。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特别重视科学课程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一定时间的观摩和临床实践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在乔治亚大学,学生们在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进行300-500小时的临床实践;即便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中,“准教师”的讲课也均在真实情景中进行,需要面对一个完整班的学生,这有力保证了实践教学技能的真实测量。
在英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主要培养学前和小学教师,属于“4+0”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类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培养中学师资的主要途径,属于“3+1”人才培养模式。在上述两种模式中,教育类课程均占到学时总数的25%以上。“3+1”模式中的“1”即指为期一年的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集中学习、研究与训练,包括教育实习24周;“4+0”模式中,教育科学课程的设置自成系统,分布在各学年进行。另外,英国还特别强调科学课程教师培养中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实践教学的同步化,即在学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同步进行见习、实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教学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经验;加强与实践一线的沟通,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明确资格标准
教师资格标准是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美两国十分重视科学课程教师标准的制定。在美国,自1985年“2061计划”颁布以来,美国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对科学教师标准均进行了认真研究。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包含其中。对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培训的理念、目标、培训的性质以及科学教学所具备有关科学、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美国各大学、学院以及参与科学课程教师教育的机构提供了具体的质量标准。1998年,美国科学课程教师协会制定了《科学课程教师培养标准》(2003年又重新修订),为科学教育教师培训机构提供了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专业发展标准。这些标准包含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指导模式等,反映出
美国培养科学课程教师的具体标准。正如美国最新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指出:“科学课程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由此可见,美国对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科学教育发祥地的英国,在1989年就正式颁布了英国历史上首部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即《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Science inthe National Curriculum),提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2000年,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及必要性。该报告强调“专业发展”在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生活中起着“枢纽”作用,强调科学的学科知识是吸引科学课程教师的关键因素,建议为科学教师创建一流的学习中心。2002年,英国科学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用于保障科学教师质量。该标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科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实践;强调科学教师的职业认知、角色定位与职能价值;如要对所有学生的高期望,尊重他们的社会、文化、语言、宗教和信仰习惯等,旨在提升他们的教育成就。二是科学教师的知识和理解力,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对科学方面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力和透彻的理解。三是教学技能或者胜任力,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具有较强的计划、评价与管理能力等。
二、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教育主要借鉴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
观念及武器,更新观念是科学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科学教师教育不应该等同于冰冷的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共同切磋、同步提升的场域;其中,学生居于场域的中心位置,其发展变化的结果直接反映出场域质量的优劣。科学教师教育要改变只注重书面考试成绩的弊端,要采取多元化检验方式,突出学生探究能力的测试;要从国家未来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和学生人生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待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性,要关注每一个人,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科学是不断创新与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有新的见解时,抑或与所谓“权威”观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听取异己观点,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发现;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践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精神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关键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中心,其可操作性的定义是因材施教。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要明晰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和个性特征,要结合学生知识储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中遴选事例,让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为日后他们的教学提供示范。以学生为中心,还要关注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学习美国经验,要加强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科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全面提升科学教师质量。
(二)提升教师实践素养
眼高手低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要求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的科学课教师而言,这一状况更为严重。如何提高科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借鉴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探索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加强实践课程改革,成为目前科学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实践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强化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和探究性。建议设置“科学课教学见习”、“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科学探究设计”、“科技小发明”等系列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开设;在运行机制上,建议改变集中某一时段进行的传统做法,把实践环节分散在不同教学时段进行,即由原来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之间的“串联”,改成两类模块之间的“并联”,使实践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譬如,第一学期的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与中小学科学课程同步的“科学课教学见习”课程,让学生尽早走进中小学教室,熟悉科学课程设计、体系、内容和教学环境,讨论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尽快完成角色认知和转换,融入角色实践。
科学课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自身探究能力和探究设计能力是科学课教师的必备技能。在教师培养中,除专门设计相应课程外,亦应把“探究思想”贯彻到整个培养过程,“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倡导合作文化、注重模拟思想”,遵循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行为范式,使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加快实践探究素养的生成。
实践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实践时空与设施、设备的支持。学习英美两国的成功经验,需要国家统筹科学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建议实施“国家统筹――省市主管――县(区)主办”的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网络建设,实行“三、四、三”的资金配置方式,在每一个县区建设成10-15个科学教育工作坊,配备科学教育实践设备,设立实训实验技术教师和专职服务人员,为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便利。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科学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学习英美两国经验,应着力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调整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调整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三大平台构成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空间;使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25%;不同学段教师的培养,其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不同,小学阶段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30%。改革过去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组成的相对单一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开发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教师技能训练;打破刚性课程设置,实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步开设,满足教师培养的统一性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考虑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的多元性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进行改革。
二是凸显科学教师教育课程学段特征。根据不同学段科学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改革整齐划一的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特点,彰显不同学段的教师教育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优化。
三是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要体现对学习者的示范性,凸显学习者的主体性,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推行对话式教学,采取参与研讨、经验分享和专题辩论等多种教学途径,倡导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模拟课堂、微格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专业的有机整合,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之中。
(四)严格资格认证
教师资格认证是规范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2000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23日)颁布,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这只是一部宏观性、粗线条的法律文件,只是规定了某个学段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对有某一学段不同学科教师的认证还没有规定。学习英美两国的先进经验,需要加快制定我国科学教师的资格规范。坚持“依法治教、严格资质、统一要求、激励发展”的工作原则。严格遵照《教师法》规定,凡进入从事科学教师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持有科学教师资格证书。为此,需要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专业规范的研制与落实,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教育专业规范》,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在学科属性、学位类型、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招生与就业政策、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尤其是主干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需要充分发挥专家智能的作用,建议采取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解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版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