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业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制造业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制造业培训

篇1

制造服务化不但依赖于制造业本身的服务化转型,即服务型制造,也依赖于相关制造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的跨产业深度融合。针对不同的制造业和不同的实体产品,可以有不同的服务化模式,不同的生产业和制造业也需要不同的融合模式。制定我国制造服务化战略,涉及面广,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制造企业以“产品”为核心,以生产制造环节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过程的终结。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其一,市场从产品短缺转向产品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企业为了强化市场竞争力,将战略出发点从强化企业自身转向关注消费者,从而强调产品质量及其功能,并逐渐扩展到相关服务,例如产品的升级服务、定制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维修服务、回收服务等,以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其二,制造业通过细化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逐渐形成不断延伸的制造产业链;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演变和提升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得不向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和下游的销售服务环节扩展,或者求助于外部日益发展的生产业。其三,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流通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为制造产业链各环节的分离和延展,为横跨第二、三产业的产业融合和全球性布局奠定了基础。制造企业迎合这三大转变,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以“生产”为本到以“生产+服务”或“服务”为本,形成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趋势。

制造产业链延伸出高附加价值的服务环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延长了传统只注重生产的制造产业链。现代的制造产业链已经表现为涵盖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元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功能升级、废品回收与再制造等环节,具有自始至终相互关联的完整产业链条。

通常可将其分为三大段落,即包括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的前端研发设计环节,原材料采购、元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的中间生产制造环节,以及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废品回收的后端销售服务环节。

生产制造环节主要依赖于由天然禀赋资源提供的原材料、动力和包括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等为主的基本生产要素,是以一般劳动和技术工具装备为主体的直接制造环节;而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更多依赖于高级生产要素,即表现为增长的人力资本和显性或隐性知识的科学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主体的非直接制造环节。

因为所依赖的生产要素不同,三大环节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也就不同;一般来说表现为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以及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

制造业展现全球性分工

任何一家制造企业所能够掌控的生产要素,通常相对聚集在某个生产环节,并形成对其他企业的比较优势。聚焦优势环节,有选择地弱化弱势环节,甚至将其外包给其他企业,是制造企业发展的一种更为有效率的方式。若一个制造企业注重研发设计,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生产核心部件,则为技术主导模式。若一个制造企业以“销售服务”为核心,从“销售产品”到“出租产品”、“销售服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顾客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则为销售主导模式。不论是技术主导模式还是销售主导模式都可归为服务主导模式,都是主要依赖高级生产要素,力求占据制造产业链的高附加价值环节和获取产业链高分成比例利润的模式,可统称为服务型制造。制造业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和聚焦于哪个环节,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产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缺少必要的资源,就难以自主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只能被动参与他人主导的产业链条,承担其中若干低价值的生产环节;只有具备了产业高端技术、人才和完备的销售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向制造业高端转变并获取高利润。是坚守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还是转向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环节或销售服务环节,对企业来说决定着其在整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盈利水平,而对国家来说,则决定着其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布局中的地位。

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利用其掌控的生产资源和比较优势,通过深化国际产业分工,控制产业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向落后国家转移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始终占据着世界制造业的制高点,形成了当今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态势。全球汽车行业总利润仅有40%左右出自生产制造环节,其余归属服务环节。世界著名运动鞋企业耐克公司实际已经实现服务化转型,其公司总部仅包括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部门,所有制造环节几乎都外包给质量好、成本低的制鞋企业。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并不具备在生产环节有高附加价值的优势,因而只能依赖于基本生产资源,发展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以量取胜,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要想实现“制造强国”之梦,我国制造业必须“质和量”并举,逐渐从重视“量”转向更加重视“质”。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关注到生产模式转型问题。一些制造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从提供单纯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服务价值,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和企业盈利。例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上汽集团等。即使是一些中小企业也不甘落后,开始关注制造服务化的趋势。

能否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从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向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环节发展,直接体现制造企业和所在国制造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抢占全球制造产业链的制高点,即便可成为制造大国,也绝不会成为制造强国。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制造服务化是关乎我国制造业前途的关键,是改变全球制造业分工局面以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之路。

制造产业链分化出制造服务业

制造服务环节既可由制造商自营,也可委托和外包给其他服务企业。制造商自营是指制造企业利用内部生产部门进行服务的方式,其优势在于节约交易成本且针对性更强,但需要其内部服务部门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能力。通常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设计工作,以及主要服务于其他企业的设备制造业的售后服务工作较多采用自营的方式;而主要面向社会的消费品产业则更多地依赖于服务外包。

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制造企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从而需要深化劳动分工和实施相关环节的专业化,以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效率。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制造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他们一方面将原本企业内部的相应服务部门分化外置成独立的服务企业,另一方面则将更多的相关服务活动委托或外包给社会上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将服务业务委托或外包给其他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商;尽管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但可让制造商更加专注于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获取更专业和更低成本的外部服务。尤其是一些原本缺少生产服务能力的中小制造企业更乐于将服务需求委托或外包给独立的制造服务企业。

在此过程中,某些企业集中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对其进行专业化提升,甚至做到极致。同时大量接受委托生产(代工),同样可以形成高效率,取得较高利润。

由此,社会上逐渐发展出第三方专业的制造服务企业,整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服务业。这些制造服务企业不再仅仅为特定的某个制造企业服务,而是面向整个制造产业,从而得以不断聚集资源,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服务效率和扩大服务规模,也就提高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制造生产效率。制造服务业日益成为制造业的重要辅助力量。

制造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

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所提供各种形式服务活动的总称,既包括面向生产者及生产过程的生产,也包括面向消费者及消费过程的生活,其中某些要素和环境条件的提供还涉及公共服务。所以,制造服务业既是生产业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业和公共服务业的一部分;其面向制造业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生产,具体包括技术研发和转移、产品设计、采购、物流、质量监控、设备租赁、信息技术、金融、保险、财会、法律、人力资源与人才培训,节能环保、工程设计与管理、管理咨询服务等;面向消费者和消费过程的生活和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产品的市场分析、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形成,以及产品回收、处置和再制造服务等。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大多数服务业都存在生产、生活,以及公共服务活动的交叉,例如,金融服务业就既有面向企业的信贷服务,又有面向居民的储蓄服务,还有维持社会和市场稳定的公共服务性质等。制造服务业也存在生产、生活,以及公共服务活动的交叉,因而,目前制造服务业的范畴和分类界定尚难以统一,也难以进行制造服务业的国民经济统计。

传统制造业以产品生产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从纯粹的生产部门,逐渐延伸出相关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部门;从纯粹的生产制造模式,逐渐转向制造+服务模式;从自身“大而全”的组织架构,逐渐分化,形成相对独立的制造服务业。制造业在转向服务型制造,制造服务业在寻求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制造业离不开制造服务业的辅助,制造服务业也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互补的关系。这种趋势可统一称之为制造服务化。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工业制造业仍持续增长,服务业也仍可得以快速增长,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服务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事实充分证明两大产业通过融合可实现更加有效的发展。尽管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分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已不是完全分立的两大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属第二、三产业的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正在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制造业质的飞跃和制造服务业的超前发展。

制造服务化基本内涵

综上所述,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渗透,制造业产业链继续延长,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强化,进而形成地域范畴的国际化分工。这种分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原制造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等服务环节分化出去成为独立的服务企业,开始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其二是制造企业把原核心的生产制造环节外包,只保留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其三是制造企业沿着产品售后服务延伸,向消费者提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甚至不销售而是租赁产品;其四是制造服务企业创新出新的服务技术和服务业态,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其五是衍生出一批连接制造企业和制造服务企业的中介机构。

制造业的转变不但改变了制造业自身,也改变了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越趋复杂,产业界限越趋模糊。例如,制造环节外部的原制造企业是否仍属制造业,产品由售转租的企业是否仍属制造业。尽管不同类型的制造产业和制造企业会有不同转变的表现形式,但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推动下,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和多元化的局面。正是这种趋势构成了制造服务化。

制造服务化涉及两个方面。从制造业角度,制造服务化强调制造企业服务内容的强化和延伸,例如从单独产品开发和改进向应用技术研究延伸,从产品销售向租赁和售后服务延伸,包括产品实时使用情况监控,产品维护和报废回收,以至再制造等。从服务企业角度,制造服务化强调发展相关制造服务业,强调服务企业面向制造业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前端服务,如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和生产线设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等;后端服务,如市场营销服务、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等;以及提供各类中介服务,如技术转移中介、人力提供中介、金融中介和公共信息服务中介等,其中中介服务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有着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

制造服务化符合全球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服务经济的一部分。服务经济的发展也许会造成制造业规模占GDP比重的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减弱了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能增加,但很大程度上源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战略转型关键阶段

尽管我国制造业现已体量庞大,但正面临几大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使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高度重视制造业,例如,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等,并辅以强化的国际贸易保护行动,以巩固和重新掌控原本在制造业的领先优势。世界制造业已进入新一轮的国际化分工和市场划分阶段。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一大批大型企业,多是大而全类型,有研发活动但并不强,销售则是按计划实行调拨,没有市场意义上的营销。改革开放后,在全球化国际分工的大格局下,新出现了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主要是委托加工组装方式,缺乏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环节,核心技术专利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工业产品新开发技术约70%属于外源性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率和利润率均低。

我国制造业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大军的基础之上,多年来,产业利润主要源于“人口红利”;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飙升,“人口红利”日益减少,产业利润空间逐渐收窄,导致资本吸引力日趋减弱,严重削弱制造业增长的潜力。

我国制造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制造业面临更为严厉的资源环境制约和“环保成本”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长期主要依赖于资源型增长,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产业特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碳排放量都位居全球第一,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不足30%;环境高风险时期已经提前来到。“十五”计划期间,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三个指标同步增长。我国既无法回避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人均GDP为8干美元到1万美元时开始环境治理,而我国人均2干美元就已经遭遇环境危机了。

世界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规则,我国不可能将环境成本转移出去,因此,发展与治理并举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将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适时开征环境税和推行排污权交易等。

篇2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数控机床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能继续巩固这个大国地位其关键要靠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控技术为现代加工制造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一个国家工业加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数控加工技术的水平的高低。数控加工技术以其高精密性、高效率性、高可靠性、高质量性以及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而日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加工工业。因此,广泛地使用数控技术于制造业,不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其发展策略,都是我国实现工业经济大国的必要措施,因此,需要大力倡导与发展。

一、数控技术在机床中的运用

机械装置作为机械生产制造中的关键要素,具备良好控制能力的机床装置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主要构成部分。而数控加工技术在机床装置中的运用主要是将计算机控制设备连接在机床中,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机床加工生产的实时控制,即数控机床。其主要是把加工生产时需求的所有操作以及工艺程序等利用数字代码进行表示,然后利用控制介质把有关数字信息录入到专用或是通用的计算机中,这时利用计算机对所录入的数据信息完成处理和计算,最后发出指令有效控制机床中的伺服系统或是其他相关执行元件,生产制造需求的零部件。因为输入信息数据、存储以及处理等相关功能可以通过编辑软件实现,先进的数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机械加工生产的灵活性,提升了装置生产效率。同时,数控加工技术还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普通机床无法对比较复杂的零部件进行加工,而通过改变数控有关技术工艺参数,就可以完成加工,因此比较便于实现换批加工与研发新产品。另外,数控技术还可以在一次装夹工作后,实现许多道工序加工,不仅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以及加工精度,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运用模块化的规范工具,不但节省了换刀与安装时间,加强了工具自身的标准化强度以及工具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利于完成计算机的辅助生产制造。

二、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意义

(一)数控技术提高了机床的控制力

近年来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对机床控制力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加工的工作效率。采用数控技术来控制机床设备,充分发挥了机床设备的功能,同时使机床设备的操作更加简单,通过在数控器上预先编制好机械加工的流程与操作方法,并由控制器依据相关数字信息来控制机床运行,不但保证了机械加工的质量,同时也使机床设备更具高效化。

(二)悼丶际跬贫了制造业发展

数控技术对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将数控技术应用到机械加工技术中以提高机械加工技术的有效,为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汽车零件的加工中运用数控技术可有效提高生产率,同时强化了汽车进行机械加工的效果,使原本复杂的操作更加简单,提高汽车零件加工生产的效率同时促使汽车制造业实现最大化收益。

三、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效果

(一)重视对数控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数控技术虽已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加工技术中,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内部对数控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要想进一步将数控技术融入到机械加工技术当中,首先,就必须要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积极组织数控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数控技术水平,结合数控技术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发挥数控技术的优势,提高机械加工的质量与效率。

(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实现自动编程

一般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手动进行对生产制造图样与编写零件加工程序以及工艺过程进行确定,这样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出现人为计算失误。因此,应注重对数控技术有效性的应用,尽快实现自动编程,使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操作,不但可保证加工质量,同时提高机械加工制造的效率,实现人力与物力的合理化配置,为加工企业节约制造成本,进一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三)合理改进并更新机械加工中的原有设备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大力发展,数控技术被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到了机械加工技术中,而时代新形势对机械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当积极创新数控技术,大力倡导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发展,以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同时,对机械加工中的原有设备应当进行合理改进,提升机械加工的技术水平,完善数控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水平。

(四)实现数控技术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

一步提高数控技术的有效性,就必须不断发展并完善数控技术,向智能化数控技术发展,并且加工企业与生产线等对集成信息的需求,智能化数控技术正沿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数控技术实现智能化与网络化不但可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还可对机械加工整个过程做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使机械加工的操作更为简单,有效促进机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篇3

关键词:生产物流配送;大量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订单式大规模生产

对于企业来讲,高效、低成本的物流运作已经被公认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前期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如何针对本企业的产品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生产物流配送模式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不同类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生产物流配送模式以供企业参考,帮助企业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生产物流配送模式。

1.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分析

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制造工艺复杂,工序比较多。其次,各种零件的加工工作量千差万别。最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设施种类繁杂,型号复杂。综合以上制造业的生产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以下就按机械制造业的不同制造模式分析其特点以及应该如何进行物流配送。

2.单件小批量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分析

2.1单件小批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特点

单件小批量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是订单式生产物流。一般情况下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规划好了物流的操作过程。

随着生产的进行,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产出的全过程,物流活动都易于管理和控制。零部件按着加工、装配的顺序送到生产工位。如果需要的话,会为每种零部件制作专用的工位器具。

2.2单件小批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物流配送模式

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工作地是按对象原则布置,亦即如果是加工工序,则在每个工作地上要完成尽可能多的加工工序。如果是装配工序,则要完成大部分或全部零件的装配工作。一般说来,工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够熟悉。要求工人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要成为某一领域的能手。物流的配送有如下几种模式:

a)根据生产进度要求,由工人提出领料要求,物流系统根据批准的领料申请单发料(送/取物料)。这种方事不会产生过多的库存。但生产周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计划稍有欠周,则会导致物流断流的现象。

b)物流部门根据生产指令,按计划时间将各工位所需的材料送到工位交给工人保管,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人在生产的同时,还要负责保管好物料。否则就可能由于物料丢失、损坏而使生产线停顿。

c)组织严格配送,既生产物流配送。根据生产计划,实施适时监控生产制造过程。将各工位所需的零件经过分拣、配组后,在规定的时候送到特定的生产现场,所配送物料的数量、品种就是在生产该产品时所需的数量和所需的品种。即不多送也不少送。

3.订单式大量生产的物流分析

3.1订单式大量生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特点

一、生产所需物料品种众多;二、企业物流管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三、企业物料加工过程存在多种工艺路线交错进行;四、企业加工环境经常变化。

3.2订单式大量生产生产物流配送模式

大量生产过程中通过信息传递,把运输、储存、加工、装配、装卸、搬运配送等业务活动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以提高物流整体作业效率。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工作地是按专业原则布置,亦即如果是加工工序,则在每个工作地上只完成规定的一道或少数几道工序。如果是装配工序,则只完成规定零件的装配工作。一般说来,工作地高度专业化;工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非常熟悉。工人也不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就能够快速成为熟练工。物流的配送有以下几种模式:

a)根据工作地的工作条件特点,在工位边上建立物资储备,由工人自己选择要加工的材料或要装配的零件。生产线有巡线工人,查看每一个工位的原材料储备情况,在材料要用尽的时候补充材料。优点是生产线的工人不用照看库存储备,只专心于生产过程作业。生产线在制品库存量不会太大。不足之处是需要多配备人手,加强生产线的巡线工作。且一旦生产任务紧张,巡线有可能产生疏漏。造成由于物料供应不及时产生的生产线停顿。

b)采取看板的方式补充材料。每个工位都设有看板,在材料快要消耗尽的时候,由工位的工人将看板提示给供货工位(部门),供货工位(部门)看到看板后组织物流供货。优点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占用。物料供货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不足之处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一边照看生产线的生产情况,一边还要时刻监督库存状态;否则就可能由于物料供应不及时而使生产线停顿。

c)组织双箱式物流供应,在生产线的工位边上同时放两个存储相同零件的存储箱。工人只使用其中的一个箱中的材料,在一个箱中的材料用尽的时候,发出信号,提示供货。这种供货方式,原材料占用较多,但是生产较稳定,不易产生生产线停顿。巡线的工人也可减少很多。

d)组织严密配送。将生产过程中各工位所需的零件在生产线的外边专门的地方分拣、配组后,在规定的时候送到特定的生产现场,所配送物料的数量、品种就是该工位在生产该产品时所需的数量和所需的品种。即不多送也不少送。这种配送方式既能保证生产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又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库存物资减少到最低。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快速的物流系统的响应。

结论

生产物流系统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制造各环节的纽带。因此,对生产物流系统的慎重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一、新工业革命的变革特点

从新工业革命的供给基础来看,蓬勃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科技,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形成产业能力和规模市场,为产业变革提供强大的动力。与历次工业革命一样,新的工业革命将促进经济活动效率大幅跃迁,使整个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从而导致产业竞争优势基础的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刻变革。

新工业革命将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这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展层面会以新材料复合化、纳米化,生产制造快速成型,生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与此同时,生产方式也会出现相应的重大转变,既突破福特模式下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也区别于高成本的个性化定制。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在生产过程中强化产品内部结构的标准化,以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同时增加顾客可感知的外部结构的多样化,以多元化外部构造来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制造系统。以重排、重复利用和更新系统组态或子系统的方式,实现快速调试以及制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灵活性以及突出的生产能力。三是工厂化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除必要的实物生产资料和产品外,生产组织中的各环节可无限细分,借助丰富的产品设计程序和模版,搭配社区网络媒体的扩散效应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创新者转变为制造者的成本迅速降低。

新工业革命将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为适应全新生产方式,无论是产业内部还是产业之间,都呈现出发展方式的新变化趋势。一是产业组织网络化。在新的数字化生产技术的促进下,企业间以网络方式跨越边界与环境紧密联系,将成为最普遍的现象。通过互联网的协同制造,产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改变,触角遍布市场的各个角落。二是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生产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发明和制造过程充分整合,使制造业和信息高科技等智能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三是产业集群虚拟化。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手段以及网络平台,产业集群的集聚范围、内容和形式将快速变化,传统的地理集聚的空间约束正被逐渐突破,并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户将借由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从而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四是产业竞争差异化。一方面,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成为竞争焦点。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改变生产工序和工艺,灵活地生产多种产品,实现全局动态最优化、总体高效益和过程高柔性,进而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成为核心竞争资源。新的工业革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二、新工业革命对全球分工体系的重塑

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下,当前脱胎于制造业“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国际分工体系将可能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新国际分工可能更有助于发达国家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

新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比较优势。由于终端产品的竞争优势来源不再是同质产品的低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中国家通过低要素成本大规模生产同质产品的既有比较优势将可能丧失。同时,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的新型装备是实现终端产品“大规模定制”的基础,而这些新型制造装备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更符合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而且强化了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导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世界产业体系将被进一步固化。

新工业革命将重塑二、三产业关系。由于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主要由高效率、高智能的新型装备完成,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业将成为制造业的主要业态,制造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将是研发、设计、IT、物流和市场营销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及时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包括空间上更为集中,体现为二、三产业的界线模糊化。

新工业革命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随着国家间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必将随之改变。一方面,当发达国家重新获得生产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曾经为寻找更低成本要素而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重新回流至发达国家,制造业重心可能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先发优势,将更有可能成为新型装备、新材料的主要提供商。在此趋势下,发达国家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主要新型装备产品和新材料的主要生产国和控制国,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另外,由于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度更高,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领域内的领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新工业革命对江苏产业发展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积累的技术能力,逐渐确立了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但是在未来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来自发达国家高端压制和发展中国家低端承接的“双向挤压”对江苏省工业构成严峻挑战。

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速度有所加快。当前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产业转移至低要素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完成简单、重复性的生产任务,进入门槛较低。这一模式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将难以为继。生产制造环节由更多、更高效、更智能的资本品和装备产品参与,不仅完成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还完成更为灵活、更为精密的任务,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更高,这也是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的重要驱动因素。

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的难度不断加大。发达国家凭借领先的基础研究能力、强大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优势,率先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加紧从技术、标准、规则和市场等方面设置门槛,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相关专业服务业向发达国家进一步集中,发达国家更有可能享受国家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红利”,而江苏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旧疾”有进一步恶化之虞。

利用外资获取科技溢出的机会逐步减少。新的工业革命使得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使过去为追逐低要素成本外移到江苏的制造业资本发生“回流”。发达国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企业回归,也使江苏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来获取高科技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变得越来越难。

既有产业比较优势丧失之忧逐渐显现。如果未来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快速成熟,将大大降低包括资金、劳动力、以及包装和配送等其他环节投入的各项生产成本,大规模生产的装配线和完善的供应链、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将趋于下降。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创新进步和制度效率提升方面取得大突破,那么江苏作为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的优势将被逐渐削弱。

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新的产业发展趋势下,大部分生产工作将由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系统完成,从事制造行业的低技能劳动力人数将大幅下降,高技能的专业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显然,一方面是知识技能层次偏低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知识型员工供不应求制约经济发展,这使得江苏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

四、以全新视野率先谋划和布局产业发展

江苏是工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强省。但是企业在传统工业领域中的竞争优势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原有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我们必须主动抓住历史性机遇,提前布局、有所作为。

把产业转型升级与新的工业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宣传普及新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扩大影响,营造氛围。特别要加强对政府部门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企业家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准确判断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工业革命紧密结合提供理念支撑;另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中应以此为契机,立足科教和制造业优势,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来布局和推动江苏产业向高端发展,逐步将现有的追求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规模赶超型”取向,改革为鼓励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型”导向。

以新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融入新的工业革命。要通过自主创新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引领产业尽快融入新的工业革命,加快突破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为江苏工业革命做好技术准备。一要千方百计引进、学习、吸收和掌握当今世界能够引领新工业革命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突破关键技术并尽快产业化。二要鼓励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深入分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围绕最终需求,适当超前考虑,加大研发力度,力争站到技术发展最前沿。三要不断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研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新产品广泛应用。四要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抢占新工业革命下的全球市场制高点。“大规模定制”要求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应充分利用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双“提升”的有利条件,将“大规模定制”与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启动“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继续在研发力量、技术层次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贴近市场需求,开发先进、适用、优质产品来赢得全球市场。要通过应用示范、用户体验和会展等形式提升用户对未来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培育潜在的市场消费群体。

提供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支撑。要加快大规模培养知识技能型员工。新一轮工业革命要求先进制造技术及其配套服务的研发人员能够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而且对生产现场的工人提出了由简单劳动向技能型劳动和知识型劳动提升的要求。必须适应这种要求,加快培养能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各类人才。要加快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要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特别要造就一批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要加快教育改革。增强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调整的灵活度,及时根据未来产业对设计、IT、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创新;安全机制

1 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投资最大的国家,制造业的年产值不断增长。目前制造业的安全管理多局限在对制造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工作,存在片面地根据专家、生产制造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对各制造企业的安全进行评比等问题,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监控,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套适合生产制造现场的安全评价方法来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与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不仅体现出物的自身特性,还体现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生产过程是由人-物-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某一细微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参数、高能量、高风险的生产工艺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的主流,也增加了潜在的事故安全隐患,事故呈现出突发性、灾害性等特点。由于企业生产过程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工艺,因此消除生产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2 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

科学的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管理的本质是机制的创新,生产企业要合理地利用安全资源,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2.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企业生产管理网络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保障,制造企业应基于生产关系模式和生产经营组织结构,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置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如忻通机械制造公司撤销原来的安全科,改为设立安全环保部,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原来的3人增加至5人,通过对各级安全人员的合理配备,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措施,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的分工。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建立安全员例会制度,及时传达并组织落实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和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学习等。由公司的管理层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专职人员由12人增加到16人,在每个生产班组中安排一名安全员,指定一位生产劳动保护检查员,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2]。

2.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现场生产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依据。通过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团队,制定并组织落实现场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方式,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组成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如为了狠抓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国重汽集团所属子公司通过采取安全风险抵押管理、安全经济责任制等措施,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控防措施和责任制落实到位。

2.3 建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的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企业应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安全目标管理,逐步构建动态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为此要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基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管理办法,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可行性措施,编制相关的安全生产指导规划。其次要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进行量化处理,依据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各生产部门自上而下将目标、措施逐层分解,将安全工作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保证目标计划的持续实施。如焦作方鑫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组织现场生产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座谈会的形式,详细列出并讨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加工工序,并基于此确定生产工序的安全管理要求,制定了安全检查报表。最后要采取激励机制,以保证安全考核体系功能的充分发挥,根据经济责任制安全专业考核办法,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良性循环。

3 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与改进措施

3.1 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在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安全管理模式,对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预控是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任何的安全管理措施都应基于风险控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风险控制,以打造零风险的企业管理为目标。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还应体现出系统化管理理念,在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时,应本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制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帮助提升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如威海泰昆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与国外相关企业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经常组织本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现场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积极推进机械制造生产企业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2]。

3.2 合理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方针

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方针是制造业预防事故、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企业管理层可借鉴先进理念,基于健康、安全、环境三个方面制定具有创新性的目标方针,突出健康、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变量和健康变量对企业生产人员的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生产人员的切身利益。此外,企业管理层在制定安全目标方针时应基于制造企业的生产实际,重视对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可考虑制定短、中、长期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如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安全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安全管理意识渗入员工的心中,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意识的强化来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实现员工的价值。

3.3 实施安全管理流程信息化

安全工作报表信息化是通过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将生产现场的安全记录以信息化的方式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存档,其主要优势体现在:系统能够自动汇总、分析各生产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与事故;将分析的结果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呈现出来;便于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生产动态,及时采取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审批,进而判别填报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避免人为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如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积极引进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对生产现场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生产现场情况的及时反馈,便于安全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改进生产,防患于未然。

4 结束语

企业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基于安全生产实践,安全管理创新是为了不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随着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更多地采用高科技进行创新安全管理,从问题研究式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积极地预防事故,通过安全管理创新实现优异安全绩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国内对产出服务化的分析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提高服务水平,顾客在采购产品时获得相应的产品安装调试服务和产品的操作培训,使产品的使用得到保证,对产品品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了产品的正常运行。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服务化水平较高,已经有向服务转型的迹象。作为机床行业的领头企业,沈阳机床已经明确向服务转型的战略意图,从“工业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东软集团正在逐步转型成为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2013年公司解决方案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超过60%。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务未来还将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和框架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本文建立制造服务化模式的目标是改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实施制造服务化模式,提高产业的服务化水平,使企业完成服务转型,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沈阳市经济发展。

2.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框架。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即政府引导,产业支撑。政府引导是制造服务化模式的外部客观条件,所谓的政府引导,即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产业支撑是必要条件,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内部服务支撑,使服务嵌入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两者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缺一不可,同时两者互相促进,即政府鼓励生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使政府产业政策得以落实。

三、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建立

政府引导是沈阳市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业支持、助推科技创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制定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各个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吸引和发展产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鼓励专业物流企业为集聚区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和客户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深化铁西、浑南和东部集聚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与科技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其科技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各产业集聚区以大企业总部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生产业的有效聚集,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企业的服务化水平。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专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双示范区”、汽车产业聚集区、国家级检测平台等项目建设。同时,政府带头,沈阳市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率先突破,为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主动搭建产业互动服务平台,一方面使装备制造业迅速获得信息、技术、资源等,加快产业服务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产业互动平台,集中各产业集聚区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合理传递与配置,使企业将非核心部分外包,集中精力研究核心环节,最终使企业的生产制造更具有协调性。

产业支撑是指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使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实现升级,将生产业嵌入进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游,沈阳市各产业集聚区的科技服务企业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研发支持,使得企业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通过科技企业扩散,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也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产业链中游,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三大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两大配套产业区的企业,实现集聚区之间的协同生产制造。在产业链下游,以沈阳制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服务业,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提供展销服务,提高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银企联合,形成金融生态区,提高整个集聚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下,沈阳市的生产业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特点的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开发与应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生产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推广和传播,通过提高生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需求、技术开发需求、新产品的技术需求以及开阔新的市场需求的满足。

四、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实施路径

篇7

[关键词] 射频识别 产业 济南

一、RFID技术及产业特点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分析所传递的信息达到对物体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系统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计算机应用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1.RFID技术大大优于传统识别技术

RFID系统可以自动、迅速地获得物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RFID具有高速精确读写、环境适应能力强、非接触识别、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等传统识别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是条形码技术的替代品,还被视为连接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纽带技术。

2.RFID产业链涵盖面广

RFID产业链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涵盖RFID硬件(主要指RFID标签和读写器)、RFID软件、RFID服务三大部分,具体包括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RFID读写器设计与制造、RFID中间件、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咨询与培训等多个环节,几乎涵盖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

3.RFID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RFID技术具有普适性,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市场空间巨大。RFID技术应用于交通、物流、生产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应对市场外,还能大大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因此,研究RFID技术、发展RFID产业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济南市RFID产业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分析

2004年至2006年三年,我国RFID市场规模分别以234.5%、178%、109.6%的速度高速发展,在RFID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济南市在RFID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定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1.具有一定的RFID产业基础

济南市现有RFID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40余家,其中RFID系统集成企业7家,RFID产品销售企业20余家,RFID研发制造企业3家,从业人员约1500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企业数量约占山东省从事RFID研发、制造、集成和产品销售企业数的3四分之三,在省内居绝对优势地位。

2.RFID产业链逐步形成

济南市RFID产业多集中于RFID标签印刷、RFID读写器、RFID系统集成、RFID产品的销售等环节,RFID标签印刷和读写器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RFID应用系统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发展较好,但RFID产业核心技术及关键环节――RFID标签芯片设计与制造及天线设计制造等发展还比较薄弱。

3.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目前, 济南市在居民身份证、药品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宠物管理、质监系统区域监管及危化气瓶管理等领域开展了RFID应用,但在物流、医药卫生、交通、制造业等RFID主要应用领域的推广与应用还不够广泛。

4.RFID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济南市RFID入门级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多以较成熟的RFID产品和系统为主营业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RFID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彼此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三、推进济南市RFID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通过建设公共演示体验中心、举办专题论坛、座谈会、技术产品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RFID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提高不同领域特别是制造业、物流、医药卫生、交通、零售等行业对RFID技术及应用前景的认识,打消等待观望的疑虑。同时,积极宣传国家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从事RFID研发、生产制造及应用的积极性,夯实技术和产业推广基础。充分发挥RFID产业联盟的作用,促进政府、科研、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深刻理解RFID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把握定位,制定RFID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济南市实际,制定有利于RFID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融资、服务等全方位的扶持力度,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吸引和鼓励传统产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到RFID产业,鼓励中小RFID企业发展壮大。

3.建设RFID产业基地和公共技术支持平台

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分阶段、分步骤打造RFID 产品演示和体验平台、信息咨询与培训平台、RFID研发与测试平台、RFID 生产制造平台等创新平台,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发挥省会科技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标准制修订力度,优先制定全省层面涉及多部门的RFID应用所急需的地方标准,通过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4.强力推动RFID技术应用示范

根据济南市实际情况,在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图书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先进制造业、交通、物流等典型行业和领域中,选择条件比较成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项目开展试点工程,积极探索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RFID应用示范模式,逐步形成多领域、大规模的RFID应用,并通过应用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RFID企业,锻炼一批RFID技术人才,带动整个RFID产业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

四、结束语

RFID技术优越,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济南市RFID产业已初步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营造产业发展氛围,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加大RFID应用示范力度,推动RFID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刘 韧 鞠颂东 衣春光:在物流中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RFID技术应用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6)

篇8

经验1:制定标准 统一规范

上海电气集团总裁黄迪南认为,制定标准,统一规范是两化融合的基础保障。他分析说,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系统是庞大的系统,如果想避免信息孤岛,形成一个整体,就一定要制定集团的统一标准。上海电力集团在编制集团信息化规划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全集团的各类数据格式标准、编码标准、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这使得业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成为可能。同时,他们还建立集团总部、产业集团、工厂之间相互衔接的标准体系,实现三个层面信息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孙聪指出,飞机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飞机研制的二维设计、模线样板、标准样件、模拟量传递的设计制造模式,是一个数字工程,需要创建全新的完整、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来支持数字化的设计模式。他认为,在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将以往设计中有继承性的工程标准化概念,改造为数字化所需要的标准规范外,还需建立大量的新标准、新规范。

针对制约重机行业信息化应用的产品基础数据装备难的问题,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从数据源头入手,通过统一物料编码标准、统一工艺规范、规范业务流程,基于PDM/CAPP/ERP集成环境,在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准备、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等核心业务之间,实现了物料数据的自动化维护,为单件小批类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ERP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经验2:抓住重点 试点先行

黄迪南介绍说,上海电气集团拥有12家产业集团,摊子大、业务多,信息化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信息化投入又比较大,如果全面铺开,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上海电气集团首先选择核心业务、重点产品进行试点。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床)针对我国机床制造产业中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技术落后,未掌握关键技术,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在建设国家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过程中,投入巨资,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国家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他们和华中数控合作,研发平滑过渡与自适应进给率调整算法和先进的编程调试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连数控系统,实现了纳米高精、高速插补,提高了自由曲线、曲面的加工性能,有效地提高了高速加工的平稳性,具有完善的安全功能和远程监控与诊断功能,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验3:管理主导 技术支持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积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根据产品特点优化建造工作流程,编制期量标准,规范接口关系,编制企业信息化管理手册,为企业信息空间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武船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化大背景下的信息管理模式,在网络化的共享数据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分道总段建造编码体系,规范了公司的生产设计和生产管理。他们利用工程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设计过程的并行实时动态监控,为设计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可视化工作平台。近十年来,武船经济总量和效益均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

徐工集团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线,利用条码、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建立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企业的年度/月度计划、批次计划、送货计划与供应商、外协单位实现了全面集成,并通过物流管理系统的延伸,实现了与供应商的协同运作。目前,徐工集团和489家主要协作厂商建立了数字化物流通道。徐工供应链平台改变了原来的单枪匹马的企业竞争策略,促使供应链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协作关系,降低了采购费用,基本实现了零库存,提供了企业综合价值链的竞争实力。

经验4:注重宣传 加强培训

两化融合不只是IT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的工作。因此,宣传、培训是两化融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徐工集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为了加强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徐工集团在集团和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综合培训计划中单列信息化培训计划。集团和各分子公司均建有培训设施,可以同时对150人进行在线培训。2009年,徐工集团已经培训约4500人次。信息化人员在参与信息化项目之前都会到业务部门工作3个月,了解和领会实际业务;业务人员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前期的调研、选型、招标到后期的实施、维护,都积极主动参与,做到与信息化人员的相互融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工集团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人才与业务管理人才相互融合之路,即信息化人才既可以成为IT专家,也可以调到业务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经验5:有效集成 充分融合

篇9

【摘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作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凭借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以及物美价廉的优势行销全球,Made in China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但是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制造仍需进一步努力改善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创新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经过近一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逐步从方方面面走进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之中,但是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2015年3月份的上海家博会上,作为业内人士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传递出来的信息与人们的认知大相径庭。他说:(就家电而言)三星、LG和惠而浦、伊莱克斯、西门子形成的“2+3”竞争格局在三到五年内难以撼动。他还说,衡量一个企业国际化实力看三个硬指标:高端产品、主流市场、核心技术,中国制造技术层次低,无法进入主流市场,难以更好地走出国门。

一、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制造”凭借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生产大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如生活和生产用品,高端科技产品的组装和加工。大多数产品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底层技术的“黑匣子”尚未突破,一些关键产品也很难实现自主设计、研发和创新。

(二)中国制造被定位在价值最底端

以苹果iPhone5C手机为例,据iSuppli数据分析,在650美元的售价中,生产制造部分的成本约为226.85美元。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生产制造成本中包括了屏幕、闪存、中央处理器、蓝牙、全球定位系统等产自欧美韩日的重要部件,真正的整机组装成本仅为15美元,也就是说,在苹果手机650美元的价格中,作为产品的组装者,中国制造业仅仅分得2.3%的微小部分。在国际分工之下,中国的大多企业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被欧美企业所掌握。欧美企业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依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远远低于本国制造。

(三)中国制造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资源环境紧张能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3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耗近37.5亿吨标准煤,用占世界21.3%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占世界11.6%的GDP。当前,中国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均居世界首位,雾霾、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已成为社会公害。再加上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快。这些因素给环境的发展带来极大压力。

(四)中国制造高端人才匮乏

按投入强度指标来衡量,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在有统计数据的37个国家中,只位列第35位,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虽然中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在逐年增加,但是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无论是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高,尤其是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企业人员人均三方专利量,在国际上均处于落后地位。

二、改善中国制造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创新驱动

停留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并非中国制造业的长久之计,升级转型刻不容缓。《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充分应用,提升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竞争能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制造业转型能否成功决定了经济转型的成功。所以如果制造业实现了创新发展,实现了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它将带动我国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内涵、绿色、集约、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二)坚持质量为先

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大量消耗资源得以做大的中国制造,其基础是脆弱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耐用度和持久度。要落实质量为先,政府要引导企业承担它的主体责任,使企业以诚信为基础,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或者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生产高质量、高层次的产品。坚持质量为先,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

(三)坚持绿色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决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制造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来发展,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既要让中国制造更加全面而又广泛地走向世界,又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四)坚持人才为本

首先,我们要健全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予以奖励,激发技能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其次,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把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培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利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跨行业、高水平、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当前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要想真正做强中国制造,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让中国制造以更好的姿态走向2025,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晓莹.《中国制造2025》系列解读之五:创新人才驱动未来制造业[N].科技日报,20150618

[2]李良才.破解“中国制造”难题,夯实“中国质造”基础[N].中国质量报,2016720

[3]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6(1)

篇10

劳动力市场中,行业的更替、职业的变迁,在社会的发展中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必然带来的东西。事实上,存在就是合理的。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步转型、经济体制的日益转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就业压力的不断倒逼以及对社会分工欠缺的必要补充和个人需求的多元化,五花八门的新行当自然应运而生,五光十色的新职业也随之粉墨登场。

分析最近两年诞生的新职业,不难发现,新职业带着鲜明的市场经济的色彩。在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变化的时候,目前已经的新职业,明确地体现出了职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夕阳”职业逐步消失,“朝阳”职业纷至沓来。目前的新职业带有三大明显的特征: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相辅相成,“灰领”职业异军突起。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知识技能型人才和现代制造业“灰领”的领域内。这些新兴职业之所以走俏,与我国将重点开发制造业、IT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新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动脑与动手能力的统一。

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职业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我国新职业的研发工作基本上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保持一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要成为经济强国,不仅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而且还要成为现代服务业强国。这就需要为生产制造业打造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分析等领域的服务大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