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57-02

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车辆运输作为油田企业的重要的生产辅助单位,必须有效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全力降低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结合油田企业车辆运输业的实际情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油田车辆安全防范工作

道路运输业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必须有效做好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工作,尽力避免事故隐患发生,才能保证运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安全防范的关键是人的防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看出,其更为突出“以人为本”精神,强调人的生命价值,确立了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而针对石油企业而言,车辆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1根据源头抓好安全管理

首先要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工作,要把车辆的安全性能状况作为其检点,避免车辆带病上路行驶;其次要从源头上也即驾驶员身上加强安全管理,完善针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严格培训考试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

1.2做好典型案例研究分析

搜集近年发生的重特大典型交通事故,并组织职工针对这些事故开展探讨分析,寻找事故的隐藏点,吸取事故的严峻教训,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形势的分析,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从而防患于未然。并且要结合油田实际,制定车辆安全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到位,从而全面提高职工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变能力。

1.3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式

要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新方式,例如针对一线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设立“流动安全小讲台”的形式,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带、帮、学教育模式,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模式上可以把一线值班的班组人员根据值班区域合理划分,建制临时的“编外班组”,队上指定能力素质强的专人负责,通过与值班人员签订《安全承诺书》,有效规范值班人员的值班行为。

2 严格加强管理,完善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车辆安全的基础和关键。要逐步形成完善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管人,按照程序办事,使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目标管理、教育培训、事故管理考核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和管理驾驶员在运输工作中的违章现象。运输部门每年年初应确定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把相关任务与措施进行分解落实,把安全考核与工资效益相结合,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并且,企业主要责任人与分管部门责任人、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岗位责任人之间要逐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2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要开展安全例会制度等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车辆运输部门必须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其具体内容形式可以灵活掌握,例如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学习、重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等,通过例会研究落实相关措施,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可由班组长以及驾驶员传授经验教训,共同探讨学习等。

2.3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水平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有效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油田近年来的交通安全事故可知,驾驶员违章驾驶引发的事故占据较大比例。所以车辆运输部门需要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以及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作为车辆管理干部要做到全面掌握每名驾驶员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驾驶习惯等内容,并针对每名驾驶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避免因驾驶员个人原因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3发挥班组作用,形成油田车辆安全管理效能

油田企业中,班组发挥着生产单元及工作落脚点的重要作用。因此,班组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各类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石油企业中值班车辆相对分散,点多面广,车辆管理干部无法针对每名驾驶员一对一地开展工作。此时班组即可有效发挥作用,通过班组长就能够在班组会时间把近期工作安排、安全制度、管理理念等向值班司机进行有效传达。因此可以说,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基层单位的车辆管理水平高低。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效能。

3.1提高班组队伍综合素质

班组长作为班组带头人,其自身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组发展。因此,必须挑选优秀职工担任班组干部工。班组干部选任应实行公开竞选制度与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调研有机结合,使挑选出的班组长既要有群众基础,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善于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挖掘班组成员的潜力素质,在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

3.2形成班组约束激励机制

开展班组建设时,应积极开展引入“节油降耗”、“服务争先”等争先创优的约束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从而提高大家的竞争意识,深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服务理念。

3.3培养优秀班组干部人才

要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要加强班组长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岗位交流等工作。通过开展班组长素质教育培训、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等,使班组长明确自身责任,增强职业技能。企业还要做好对班组长的考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形成压力和动力,从而促进班组管理效能的提高。

4 结论

总之,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应长抓不懈,因为其关系到职工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油田企业的生产安全。所以,油田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油田车辆安全防范工作;严格加强管理,完善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发挥班组作用,形成油田车辆安全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杨彦海,郝利民.油田压裂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1(1).

篇2

本学期,在区教育局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在学校学期工作计划的引领下,政教处围绕政教处常规工作以及接待外界捐赠两大工作主题,在常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常规工作,常规活动丰富多彩

1、国旗下的讲话和阳光之星评选活动形成常规,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主题、形式多样,不仅有国家安全教育,还对上周的安全问题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老师,及时提醒学生,对班级教育进行补充,对部分调皮学生起到了威慑作用。

2、每月一次安全主题教育,从防溺水、防雷电、防拐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并准时在放假等关键时间点,在班级群推送安全教育,号召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3、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月,政教处组织带领我校高年级学生前往柴桑区英雄纪念碑,本次活动又一次将爱国主义和珍惜现在得之不易的生活植入学生的脑海中。

4、组织全校师生准备文艺汇演节目,虽然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困难重重,但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每个班都向家长和来宾展示了自己最棒的一面。

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四月份,我们组织全校老师召开师德师风专项工作会议,并把自学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作为作业,让大家重温准则。这个举措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我们的残疾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安排布置当月工作。定期开展班会课,月月有主题,次次有教案,认真有效地上好班会课。

三、安全警钟常鸣,具体工作紧抓

1、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构建学校规范化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各班级及任课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建立完善校园安全实施细则、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在校园安全长效机制达标活动中,领导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取得了良好成绩。

2、丰富安全教育内容,积极开展防震、大型活动、预防传染病、法制等安全教育。

3、通过各种形式,把日常安全教育与阶段性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把开学第一节课定为安全专题教育课,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学校专门设立安全教育专栏、班级安全宣传记录、广播、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组织学习等。

4、通过开展全体师生应急疏散演练,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本学期开展了应急逃生演练和火灾逃生演练,全校师生通过多次演练,已经能够熟悉逃生路线,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全体教职员工都能正确使用粉末型灭火器。

5、加强家校联系,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努力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家校安全教育平台,合力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开展了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推送安全教育信息,将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四、接收爱心捐赠,承接外界关怀。

三月份接待新区小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红十字会、巾帼志愿者前来捐赠。

篇3

关键词:煤炭采掘;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高炭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未能得到根本扭转的情况下,煤炭仍是驱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能源。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煤炭需求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煤炭产量的持续增长又离不开安全生产,煤炭采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成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煤炭需求的关键。煤炭开采作为一项高危行业,一直是事故的高发区,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顶板冒落、矿井透水等事故时有发生。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炭的安全生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炭采掘技术不断提升,煤碳采掘的安全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但整体上我国煤炭采掘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

在我国煤炭采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从煤炭开采企业的层面来说,企业所有者其企业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偏重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忽视安全生产。为了降低煤炭开采成本,很多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没有配备,安全采掘的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企业管理层在抓生产、抓管理的同时,忽视安全,对采挖一线的工人安全管理、培训以及教育力度不大。对违规操作的行为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产量跟得上就任由其违规生产。而从员工个人层面上来说,一线的煤炭采掘操作工人多为农民工,其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在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较为薄弱,在煤炭采挖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不符合安全标准流程的操作行为,如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煤炭;采用串联通风或用局部通风机送风;不使用防爆设备等。意识的淡薄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煤炭采掘安全设备陈旧、落后

我国矿难高发区是一些中小煤炭开采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效益差、资金投入不足,其安全生产的设备较为落后、陈旧,矿井抗灾能力低,安全系数不达标。虽然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壁式采煤法,但由于需要更新生产设备,很多中小企业仍旧沿袭着上房柱式采挖方法。以木支柱作为巷道的支护手段,通风设备和能力与其开采量不协调,系统不科学、合理。即便是一些大型的煤炭开采企业,同样存在着开采安全设备发展滞后的情况。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及数字化、智能化的监测监控等新技术、新设备开发相对滞后,安全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大多尚处于摸索、研发阶段,其技术设备不成熟、不稳定。而一些大型煤矿企业的开采设备,由于技术匮乏、落后,不得不从美国、德国等具备先进技术的国家购买、引进。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煤炭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安全管理制度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安全事故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量,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煤炭采掘意义重大,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保障采掘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进而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然而,在现实的煤炭企业运作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即便是有些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则制度,但也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采取的形式主义。很多规章制度往往是抄袭、借鉴其它煤炭企业的,具体规定没有针对性。还有些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仅仅停留在纸上,并未切实的贯彻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有些煤炭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重点不突出,其内容也未能涵盖煤炭开采安全教育、监督、责任的各个方面。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在理性思考、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保障我国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增强煤炭采掘的安全管理意识

煤炭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原则,加强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的考试、考核工作,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员工个人要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意识,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技能。在工作岗位上要严格遵循《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所在企业制定的煤炭开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实做到学以致用、安全生产。而对于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而言,要切实抓好辖区内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煤炭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机关关于煤炭安全生产的政策精神,部署下步煤炭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安排。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开展辖区煤炭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以政府的实际行动,来唤醒整个辖区内煤炭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

3.2加大煤炭采掘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

2015年3月国家能源局就煤炭企业发展提出了“在煤炭安全开采方面,要加强煤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这为煤炭采掘的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为此,煤炭企业应充分把握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加快推进煤炭开采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煤炭采掘安全设施、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要加强自我研发能力,大力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以自动化技术加快改造煤矿井提升、供电、胶带运输、排水等主要生产系统,依托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瓦斯、煤尘、水、电、火以及顶板压力等安全隐患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

3.3建立健全煤炭采掘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煤炭采掘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防止矿难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为此,煤炭企业应着力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着重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教育课程学习与考核,使员工时刻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二是,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对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登记制度、现场隐患的整改制度、监督检查值班制度等。三是,安全事故责任制度。煤炭企业负责人相互之间要明确责任,对于分管区域发生事故要敢于担当,不可相互推诿。同时,建立连带责任制度,防止安全管理人员下井检查走形式。四是,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企业协同当地政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建立应急抢险预案。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处理演练,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抗灾能力。五是,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作为煤炭生产的基础单位,其对煤炭开采安全的把控至关重要。应建立班组长、队长、安全员和单独作业人员交接班及汇报制度,班前、班后会议制度等,以此增强班组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范玉书.浅谈煤炭企业安全管理[J].科技信心,2011,28.

[2]贺超,曹庆仁,王建军.我国煤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5.

[3]毕树兵.我国煤炭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

篇4

2009年,我局的综治工作,在市综治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履行综合治理职责,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局党委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09年综治工作四、抓好重点部门监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 1、对全市加油站安装监控设备情况进行排查督促,指导全市企业各加油站在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全市52个加油站(点),已有21个加油站(点)按装好监控设备,其中,中石化8家,中石油7家,其他所有制企业6家。 3、美容美发整治工作。召开我市美容美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实施方案、行业标准,并联合发文到各镇、街道。在去年对大洋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对如何宣传发动、布置工作、调查摸底、统计数据、规范提升、监督检查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今年全面铺开。会同市“十小”办等有关职能部门到各镇、街道进行督查、指导,查找差距,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整治与规范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对我市的760家小美容美发店进行全面整治,到目前,整规率超过85%。

五、深入开展“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活动。 把“创安”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加强管理,做好局机关安全防范工作。机关办公楼实行24小时门卫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对财务室等要害部位重点防范,落实技防物防措施,并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安全检查。台风期间,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局机关的“创安”工作,已上报古城派出所待验收。二是巩固粮食系统“创安”工作的基础上,扩展商业、物资系统的“创安”工作。下属企业中,正常生产经营企业都有一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并配备一名保卫干部,安装了固定装甲化保险箱,出纳到银行存取款至少有2人陪同;歇业企业领导与承租经营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到位。本系统创建面达100%,合格率达85%以上。 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贸粮系统的和谐稳定。 经常性的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是因企业改制、生猪屠宰执法、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等问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七、履行职责,推进“平安临海”建设。 八、加强法制教育,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粮贸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今年在机关干部学习夜上,进行7次法制道德纪律教育。内容涉及粮食管理、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通过学习,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修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同时,全年不时地加强对全局人员的治安安全教育,做到时刻提防。加强对老上访户的教育管理措施。一年来我局没有发生盗窃、诈骗、刑事、火灾等案件,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都得到及时排除。干部职工全年没有出现任何有关治安处理问题。 九、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落实长效管理。 我们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平时有检查、工作有台帐。制定和完善了《综治工作制度》、《治安保卫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财务安全制度》、《值班巡逻制度》、《门卫制度》、《用车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约人,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据可依,初

步形成了综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篇5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管理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业也是事故多发行业。其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为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较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要重要的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1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总体现状

工程施工企业提供的是建筑产品,其形式多样,施工方法多变。虽位置相对固定,但各种施工机械要随施工进度上下左右移动,会造成诸多不安全因素; 诸如: 点多、面广、线长,临时工程多,安全条件差; 结构复杂,多工种、多单位交叉施工等,一旦衔接不好就可能造成相互伤害。尤其目前建筑工地的工人大部分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工程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加之,一些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忽视了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长远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及管理上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方法有着一定的关系。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规分包现象十分严重; 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扎实,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普遍较低; 尤其基层单位大量雇用的农民工、临时工没有进行过系统、扎实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素质差; 现场安全设施、生产设备等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测不及时,超载、超期、带病运行现象频繁,造成了较大事故隐患。

为此,往往会导致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工具伤害; 坍塌; 触电; 跌扭和刺割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2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安全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坚持把无事当作有事抓,小事当作大事抓,苗头当作事故抓,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实际工作中,应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文化氛围,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安全素质; 杜绝“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规分包”; 坚持“婆婆嘴、刀子心”,令行禁止、赏罚分明。除了把握好安全管理的重点,还要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推进,深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要防止麻痹大意,强调细节管理,强调整改措施的落实,必须持续关注“安全工作的末端落实”。

3 项目经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关键工作

3. 1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选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夯实基础

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及素质,以及职责的履行、管理制度的落实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应该高度关注。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项目经理在组织机构的设置时应在充分考虑安全管理的分管副经理、主管部门,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充分考虑项目安全管理风险等级、安全管理难度、工程分部、工程专业、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设置具体安全管理岗位,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在管理机构设置时建议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创优一体化管理,系统化运作。选配专职安全员应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应满足: 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热爱劳动保护; 掌握安全技术专业知识和劳动保护业务知识; 懂得施工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了解危险因素和危险源,熟悉现场防护措施及应急管理知识;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安全管理制度分为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要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管理制度的编制审批,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方针和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单位生产实际,要全面覆盖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活动,要总结适合本单位的实践经验,便于员工执行,不搞烦琐哲学,不做表面文章,文字力求简练,规定要具体,强调可操作性。

3. 2 全面识别危险源、编制检查表,认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考核

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相关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全面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有效工具。检查表的制订必须结合生产系统、行业特点、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等因素,全面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周期等,要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既简便、易懂、直观,又能达到检查的目的。

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在安全工作布置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施工活动场所内常规性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常规性同时也反映了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应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进行的检查,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有时带有针对性。

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的检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其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施工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它更具有实际性。这样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更有效。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经验教训,在季节变化、节假日和任务转换时机,往往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因此,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节假日时期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等,都是安全管理的敏感时期。项目经理要高度重视这些时期的安全管理,要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拉网式排查和整改,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防患于未然。

3. 3 持续关注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全员懂安全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企业为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和防范事故能力,搞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教育与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正确认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自觉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各项法令与规章制度,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根本转变,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人为失误。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应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安全教育与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有针对性,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对于新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企业对于进场的职工应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这也是新职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

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步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 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

二级单位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 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包括: 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 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应急管理知识等。

安全培训要对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区分对待,培训的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转岗的职工和脱岗时间长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培训并经法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才能从事相关作业。

3. 4 签订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书,严格按规定进行奖罚,确保安全管理正规化、制度化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安全管理具体工作逐级分解到各部门、班组、岗位,并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奖罚机制。建立安全管理奖罚机制和企业制定的其他奖罚制度一样,目的在于奖勤罚赖、奖优罚劣。

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大事。安全工作做不好,企业会遭受损失、职工生命会受到威胁,所以对那些管理混乱、无视安全生产、违规指挥、违规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制度和规定给予处理。后果严重的,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程序予以严罚。对于禁令不能有丝毫的折扣,不然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同时对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法规规定,在改善劳动条件及防止工伤事故和职工危害方面做出显著成绩,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发生事故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及提出重要建议,有科研成果,成绩显著者也应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通过严格奖惩制度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管理。

3. 5 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应急措施的有效手段,是控制突发事件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必要措施。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项目经理要认真组织开展工程施工期间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亲自参与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至少包括: 整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邀请相关专家审查预案,及时下发至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序运行。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现场施工应急能力,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调查自己施工区域可依托的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等社会应急救援资源,不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同时,为了促进整体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各类专项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员工是否熟悉逃生方法、应急救援程序是否合理、应急工作是否到位。组织应急演练应明确演练科目、目的及具体要求。

3. 6 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特殊时期是指国家重大活动期间、节假日、夜间等特殊施工时期。特殊作业根据不同的行业而定,一般包括: 特种作业、新建项目的投产、重要装置开/停车、重大工艺调整、重要部位的检维修等安全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项目经理应该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充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入场安全教育,检查监督持证上岗及现场各岗位人员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情况,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及违反劳动纪律,在应急状态下,应及时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3. 7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环境、条件的综合。包括安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规范文化。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尊重人、爱护人”。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项目经理应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项目经理对安全文化的建设要根据项目实际从长计议、持之以恒,不应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的通过会议、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画报、简报、评比交流、献计献策大讨论、安全演讲比赛、节日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同时项目经理应长期抓好以下安全活动: 安全管理委员会( 领导小组、办公室) 的活动、安全生产分析活动、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

篇6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法高职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特点

1.具有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普通高职学生相比,现代学徒制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对今后的职业方向较为清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有意识地提升职业素养。学生在毕业时修满学分,企业考核成绩达标,可以直接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可以广积人脉,并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技能,提升其竞争力。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导向与企业的发展模式不一致,还可以尽早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2.具有较明显的兴趣导向。高职学生心智发育较为成熟,具有情绪丰富、争强好胜等性格特点,但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大部分学生自卑,且孤独感较为强烈。与普通高职学生相比,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对课程学习具有明显的偏好。学生对实践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理论学习的热情较低,在遇到难题时经常选择逃避,学习意志不坚定,理论水平不高,但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要明显高于普通高职学生。3.具有矛盾心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合作企业的管理岗位或行政岗位,但由于学生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企业一般为学生提供的多为重复性强、工作量较大的基层岗位,这与学生意愿存在较大差异,以致部分学生难以接受现实,产生矛盾心理。此外,部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时间参与社团活动、校内竞赛等,自由时间较少,这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1.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校企目标差异较大。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工学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从而确保学生毕业后实现高质量就业。企业的功利性更强,更关注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学生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在实习期间只能完成较为基础的工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进行培养,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收益,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以致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意愿较低。此外,部分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生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这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职教育需要兼顾教育性与职业性,但是部分企业只认识到职业性,却忽视了教育性,使得现代学徒制难以有效落实,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第二,学生身份的转变。学生寒暑假要去企业实习,开学后则需要回到学校上课,要适应双重身份。大部分学生对双重身份频繁转换的适应性较差,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工作地点分散,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师难以在同一时间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增加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三,对现代学徒制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真正理解现代学徒制的教师少之又少,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多选择民营企业,且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浅,校方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知之甚少。部分职业课程由企业派遣员工到院校授课,学校只安排课程时间,教师并未参与其中。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时,企业人员并未指导教学工作。由此可见,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重视程度不够,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不足,以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难题。第四,学生心理和情绪起伏较大。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既要面临学习压力,又要承受工作压力,还要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自暴自弃。同时,学生在企业接受的价值观可能与自身价值理念存在差异,加之学校对其关注度不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甚至没有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心理现象。2.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一,学校管理方式没有与时俱进。首先,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实训教学方面有所不足,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有限。其次,校方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方式落后,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提供实习照片,并未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也没有前往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身体情况、心理情况、交通情况、住宿情况进行了解。第二,各利益相关者诉求不一致。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而企业则重视工作技能的培养,关注其个人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希望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中提升技能水平,企业则需要具有较强技能、可以立即上岗的人才,两者的利益不一致造成校企目标差异较大。第三,校企配合力度不足。在校企合作中,企业长期参与的意愿较低。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不愁用人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学生的权益,而部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愿。第四,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学校为使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会适当放宽对企业的要求,甚至在学生遭受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时选择息事宁人和回避的态度。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工作会受到企业的影响,以致管理效果不如人意。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探索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是指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教学理论,而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职业培训为出发点,做好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工作。高职院校应实施“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同时考查教师的资格与能力。高职院校培训教师时,可以采用教师自学与“老带新”的方式。教师自学是指学校根据教师反馈情况为教师提供自学资料与自学时间,通过教师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理论水平与专业能力。针对部分管理经验不足的教师,可以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其讲解教学与管理的要求、方法与基本内容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员工、校外专家等来校讲学,通过培训课程、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除校内培训方式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采取校外培训的方式。首先,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去高水平院校进修学习的机会。其次,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兼职和培训,在工作中提升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最后,兼顾教学与实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践教学。2.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体系。第一,加强法制教育。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必须依法管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校园制度与企业规定,履行劳动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并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维权。如果学生违反相关规定,企业、学校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学生出现严重违纪行为,学校与企业应从严处理,为学生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第二,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现代企业需要专业理论水平高、职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而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仅凭学校教学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对职业礼仪进行讲解,并通过集体活动、岗位模拟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教师也要通过微信、QQ等与其沟通交流,指导学生的仪容仪表、语言沟通技巧等。高职院校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其进行具体指导,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也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向学生介绍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并简要分析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鼓励学生对企业用人需求展开调研,使其亲身感受到自身差距,从而按照教学计划逐步提升自己。高职院校还要安排教师、辅导员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习情况,为学生就业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三,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企业与学校都要对其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高职院校还应开设短期课程,安排教师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救助与防护意识。第四,加强价值观教育与心理指导。高职院校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典型事物,借助校园广播、报纸等途径宣传行业、企业的先进人物事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史,并通过辩论会等校内活动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的情感观念,以朋友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其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地避免其出现过激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对出现抑郁、焦虑、狂躁等症状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通过多种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此外,教师还要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记录其心理情况、性格特点等,以便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五,加强日常生活教育。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容易养成骄纵的性格。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一般负责基层工作,工作量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管理人员要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高职院校在制定行为规范与管理制度时,可以参考企业规章制度,合理运用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尽早接触企业管理方式。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要定期前往企业考察,与企业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3.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学校要基于管理整体目标、管理内容等与企业共同商议学生工作期间的管理方案与考核标准等。学校在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需要及时向校方提供资料与建议。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工作地点较为分散,学校管理难度较大。高职院校应完善组织机构,以促进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的,构建由学校领导、企业管理人员、教师组成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要加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管理、时间管理等。实习管理组长由院级领导担任,负责管理学生实习资料、与企业交流;实习指导教师与就业办人员为组员,负责管理学生交通、住宿等具体事宜,并定期将情况上报至组长。4.加强多方联系。高职院校应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与企业、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要参考学生的就业需求寻求与不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协调,及时将学生的工作动态告知家长。此外,学校还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及时向学生通知,要求其每周汇报工作情况。5.成立学生自治组织。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虽然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学生工作情况、身心发展以及日常生活的管理,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纰漏。为此,学校应鼓励学生成立自治部门或组织,由优秀学生或党员担任部门管理者,以身作则,及时向学校、指导教师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大多是处于在户外的露天高空作业中,且施工工种较多、工序复杂,同一个工程项目作业面上交叉施工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没有检修、作业条件差及施工工人素质底、流动性强等,都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有比较多的安全隐患。但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造成施工企业财产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会引发惨重生命伤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所以要提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在具体严格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首先,应确保施工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即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及各工种的操作工人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另外,还应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及所建工程的安全性,不能出现因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或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的现象。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现场作业变化性大,安全管理工作可复制性差

因为每个工程建筑项目都不一样,其存在的使用功能、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工艺等都不尽一样,各有各的施工特点和方法。所以某个特定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场安全管理威胁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如同一区域内的一期与二期工程的建筑物设计图纸完全相同,但由于选取的施工方案不同、施工顺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危险源;在同一个建筑物的不同施工阶段,如基础、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的不同阶段,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施工高度的不同,安全管理所面对的安全威胁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总之来讲,建筑物及施工方案的复杂性、多变性及不规则性,共同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因此,只有认真了解分析各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结合成功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建筑工程施工随意流动性大,安全管理持续性差

建筑工程施工流动性、随意性大,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及强度。比如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开工到完工这段时间内,建的施工企业及施工队伍是流动的,常常是在完成这个工程项目后,就需要到另一个地方的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这导致施工现场项目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管理产生懈怠思想,认为施工的防护措施都是临时、防范性质的,对安全质量要求不高,进而为安全施工留下隐患。此外,还有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施工人员通常也是流动的,这些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因受农闲农忙季节性影响,来去随意性较大。再加上工种变换较多、施工地点不确定,这样都很难保证安全施工管理教育的连续进行。

1.3项目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易忽略安全生产

现有的项目安全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方面项目部的管理责任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具体来讲,建设工程的地点通常与施工管理企业的公司总部不在同一城市,所以建设项目的上级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监督力度有限,只能通过抽查或突击性质的检查来检验各项措施是否到位,管理效果较差,包括安全措施在内的施工措施设置水平良莠不齐;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开发的建筑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往往施工单位中标项目较多,而与之对应的现场管理人员数量却捉襟见肘,再加上各项经济活动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压级压价、恶意拖欠工程款及垫资施工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材料引进、施工队伍选择、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再加上国有大型企业及民营单位大都看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存在侥幸心理,忽略了潜伏的各种安全隐患。

1.4建筑行业综合素质水平低,安全意识不强

因从事建筑行业大多是农民工,其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时间有限,综合业务素质水平较低,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生产规范及法规学习不足,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施工现场中潜在的危险源认识不足,再加上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常常将施工现场的缺乏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置于危险境遇。如在进行高层斜屋面的防水及浇筑混凝土时,总有工人们存在侥幸心理不系安全带,再加上防护栏杆及防护网设置不到位,极易出现高空坠落的事故。

2,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控制措施

2.1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和图集,确保施工现场中的各项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合理。因建筑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施工方案的多变性,因些,要根据建筑物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条件,严格落实规范相关要求,对设计出的施工方案要多方论证。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设施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建成的安全设施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另外,也要及时编制如《施工现场会议室布置标准样式标准》、《施工现场CI管理标准》和《施工现场安全和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手册》等标准化管理手册和图集。手册和图集主要包括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整体规划,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临建设施的搭设标准和防护要求进行了明确。这些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2.2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经理为项目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要对施工现场项目的安全问题负首责,狠抓安全制度管理不放松。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和措施,要负责具体贯彻落实。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建立严格的安全分级管理制度,组织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公司制定的各项《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书》等规定。同时,也要建立《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管理流程》等多项新措施,并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的管理要求,要对项目部危险源进行等级划分和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加强现场过程管控,履行验收手续。此外,还要重视消防危险品管理,加强特种作业审批制度,并对特定的危险工种进行专业操作培训,将各项施工操作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确保项目的三级监管级别和监管内容,做到分级管理、分级监控及分级治理,做到各项安全措施行之有效。明确各类危险源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为正确履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供强了有力的保障。

2.3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

大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意识,让施工人员时时刻刻注意施工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以防发生不必要的安全管理事故。同时作为项目管理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三级施工安全教育”,特别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通过 “三级施工安全教育”,主要是明确施工安全规程,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纪律,并现场为施工人员讲解安全知识,介绍机械设备使用规程及必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了解现场的安全常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最对一些国家明确规定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及新工艺的施工人员进行的,比“三级安全教育”要更加严格,并应在工作之余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最为重要的是经常性安全教育,在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过程中,通报违规操作行为,对“三违”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罚款、停工,以起到警示作用,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稳步发展。如忽视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将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工作涉及面较广,执行难度较大,但只要我们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建立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建筑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并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总之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在安全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和总结,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就能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企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一、前进道路上,学习是我的第一要务

从20xx年进公司的那一刻起,我就坚定了在行业奋斗的思想,不断学习和了解企业文化精髓。刚开始工作,我感到压力大,任务重,深知自身的业务素质急需提高,专卖法律意识还急待加强,由此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卷烟营销、专卖法律及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关注行业动态,吸取先辈的工作经验。一年后,我被提拔为市场部主任兼专卖所所长,在深感荣幸地同时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无比的沉重,深知这是领导的信任、职工的期望、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我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考验。加强学习、带好队伍、完成任务、图谋发展成了我的第一责任,对于学习我更是丝毫不敢放松怠慢,而且学习范围更宽,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在学习中我懂得了不少、掌握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坚持到现在,我依然荡漾在学习与收获的快慰之中。把学习、锻炼、提高放在生活工作的第一位,成了自身和团队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

二、身先士卒,带领队伍积极向前奋进

身为企业中层干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队伍带活,朝着既定目标奋进,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沿。在企业人事调整后的初期,很多工作相对散乱,部分客户经理业务不熟,经验不丰富,营销技巧和技能薄弱,销售任务量很难按时按期推进,畏难情绪渐渐滋生。对此我按照访销周期,把自己当做客户经理,和专管员一起分片突击解决,攻克主要问题和难关,在做经营户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经理对客户的拜访技巧,建立了销售市场基础。在深入市场突击销售的同时,加强对违法经营的检查打击,既净化了市场,实现了专卖管理目标,又促进了卷烟销售,完成了销售任务,既密切了卷烟经营户的关系,又树立了团队意识,加强了职工队伍团结。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员工,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的思想定位,可谓是一举多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清坪市场部(专卖所)不仅销售工作有了较大进步和突破,市场规范经营、销售网络建设、客户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有了提升,而且塑造了一支讲团结、讲正气、讲文明、讲和谐的队伍,为企业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更新思维,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按照行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认真贯彻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在规范中增效,在增效中规范的新观念。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是履行好职责的基本条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带好队伍的关键,完善制度、严格考核是规范行为,促进长期发展的要求,警钟长鸣、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是实现各项目标的保证,围绕总体目标,不断落实推进,创新发展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在近两年时间来,经总结提炼,清坪市场部形成了在以县局(部)管理制度为总体框架下的学习制度、工作纪律、行为规范和安全管理等管理制度,且执行效果好,工作效率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以加强网建工作,解决空白村,提高卷烟市场占有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抓手,保障了卷烟销售按期稳步推进;通过抓市场监管,结合许可证换版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卷烟销售布局,清理了违规经营行为,提高了卷烟市场净化率,构建了健康的市场环境。

四、坚持反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乘风破浪终有时,十年磨剑为发展。在取得了部分成绩的背后,影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点,有自身的、也有管理不足所造成的。自身存在学习不够深入、要求不够严格;管理存在队伍思想教育抓得松、纪律执行不严肃,导致出现一些有损行业形象的现象发生,虽然及时得到了纠正解决,但影响不好。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学习锻炼、反省检查不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坚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规定,带领队伍不断克难奋进;坚持全面发展、加强教育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各位领导同事,我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关心,我的进步蕴含着你们的付出,在今后的道路上,恳请你们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

篇9

1.事前控制—实习前

1)生离校前系、教研室、班级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动员,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实习心态、实习安全等多角度强化教育,并帮助学生分析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2)到达实习单位后的入职培训教育。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必须接受实习单位的培训教育,才能允许进入工作岗位。首先是酒店对实习生进行的入职前总体培训。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在没有进入岗位前,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对实习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内容包括:酒店基本情况介绍;了解酒店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参观酒店,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其次是部门岗位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及人员分工;安全守则、劳动纪律;客户服务流程及岗位技能培训等。

2.事中控制—实习中

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首先会表现出对酒店工作环境不适应,比如对于老员工的工作方式和说话的方式、企业领导的领导风格不适应;作息时间不习惯;实习酒店的工作内容、劳动强度与学校的学习生活差别较大,适应工作存在困难;面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方式,表现出消极怠工的逆反情绪,并对管理人员产生心理反感等。这些都将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动摇情绪,此时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思想工作必须要跟上。辅导员要经常性地保证与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日志、总结报告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现场工作,注重学生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3.事后管理—实习后

1)校企共同评价。顶岗实习考核的评价主体是校企双方,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2]。评价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水平、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顶岗实习日志和总结报告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依据是企业指导教师、学生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实习表现的综合评价、指导教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实习报告与总结等。2)实习后的总结表彰。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倾听实习学生的实习心得、实习收获、对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等。评选优秀实习生,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宣传优秀实习生的事迹,以激励低年级学生向优秀实习生学习,树立良好学风。

二、顶岗实习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为顶岗实习提供组织保障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领导、企业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制定顶岗实习细则,与学生、酒店签署顶岗实习协议,分配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成绩评定等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为顶岗实习建立制度保障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完善、详细的符合学校特点的《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建立学校与实习单位经常性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包括实习单位与系里的信息通报制度和学生负责人与辅导员的信息通报制度),系里定期与不定期的巡查管理制度,使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为顶岗实习提供强力保障

为了使各项实习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如校内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学生负责人定期汇报,辅导员网络监控管理、企业指导教师现场管理等方式。

4.积极推进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配备的稳定性

具体包括三支队伍建设:生活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导师主要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岗位、食宿,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专业导师主要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负责解答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顶岗实结报告、实习日志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

5.建立信息通道,保证顶岗实习各方沟通顺畅

利用网络平台,介绍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要求;通报顶岗实习情况,将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的事迹、学生在酒店获得的奖励和表扬等及时进行宣传;辅导员通过邮箱、QQ群、电话等形式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学生,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报告系里,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获取实习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问题,根据实习情况及时调整实习指导方向;系里定期不定期抽查顶岗实习酒店,一方面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实习酒店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整。

6.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保证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顶岗实习评价考核的主体是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通过对近几年顶岗实习的学生及相关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习工作表现、工作业绩(此部分由企业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份额,结合实习报告和实结、辅导员掌握的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实习成绩。

三、顶岗实习的效果

1.增强职场工作能力,明确今后学习目标

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树立服务意识,逐步认识到工作任务中制度、规范、礼仪、安全等因素的重要性。他们以真挚诚恳的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接待顾客,在工作中树立了强烈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们掌握了岗位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了沟通和人际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使他们对工作有了切身的体验。同时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短板,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未来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2.顶岗与就业结合,实现高质量就业

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是校企双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学校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角度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从吸收优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则从争取在实习企业就业的角度努力工作。三方瞄准一个目标,实现高质量的顶岗实践。

四、结语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研究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背景

1.学科背景

高职是以培养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近几年来,高职的大力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完善了高等教育的体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高职的跨越式发展,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

2.政策背景

高职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结合国家相关要求,根据职业院校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院甚至是部分本专科院校都已开始探索和实施学生的顶岗实习。

200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顶岗实习指导意见。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顶岗实习的学生同时具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参加工作的职工,另外一种是院校的在校学生。

国发[2006] 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及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发[2009] 3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教育部2009年的八项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高等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建就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前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正因为顶岗实习过程复杂,关涉对象多,难于控制,同时现阶段出现的各种研究其普适性较差,所以在法规及政策上给顶岗实习过程以规范、监控甚至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以上的国家文件在不同程度上对顶岗实习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建议,可见国家对顶岗实习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很高。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国内综述

1.现有文献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1)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组织管理松懈,对实习学生教育指导缺乏力度,很多院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对学生顶岗实习放任自流,实习效果不佳,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实习指导教师能力欠缺,业绩和工作量难以估算,缺乏对实习学生的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此外,顶岗的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学校的管理难以到位甚至失效。

(2)企业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因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影响生产。如果企业对此没有兴趣,学校即使通过各种关系把学生勉强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也很难长期维持。目前,许多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缺乏积极性。

(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对顶岗实习认识不清,实习身份的自我定位不准,缺乏顶岗劳动和吃苦的思想准备,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学生半途而废,当了逃兵。顶岗学生联系不便,缺乏学习交流的平台。

(4)顶岗实习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毕业生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过程,学生之间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主要表现在:首先,当前的交流方式存在联系方式多样,统一性差,联系方式变化快,更新不及时;指导教师工作量大,效率较低等弊端。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集信息、实时通讯、论文指导、成绩评定、综合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习指导平台尤为重要。其次,总结和考核方式单一,当前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主要以学生提交的实习论文为依据,但单一的评价主体已不能满足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实际要求。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行政和法律上的支持。

2.关于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在探索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时候,每篇文章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不同,综合所有的文章发现,大部分是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中的某几方面提出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构建。还有的仅仅是从管理方式的角度提出模式的构建。

(1)关于以顶岗实习过程控制为导向的研究。孙兵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出了过程管理的模式,包括:组建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专门机构;构建“跟进式”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搭建顶岗实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平台;实施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顶岗实习的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的工作岗位,育人环境和育人主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它们运行的规律和追求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学校以育人为目的,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它们管理的方式必然会出现很大的矛盾。此时,从学生顶岗实习整个流程出发的思路,可以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管理的方法。

彭定、江荧在《基于企业化运作模式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探索》一文中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顶岗实习工作中导入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实习控制程序、作业文件、记录文件等有效监控和指导顶岗实习过程;以市场营销理念动态构筑和管理顶岗实习企业资源库;以流程式管理提升管理执行力;以职业规划管理实现顶岗实习效果多元化。此文旨在让学生在接受企业和学校双重管理的过程中全程体验企业的管理文化,培育其良好的社会和岗位适应能力。这种以企业化管理理念运作顶岗实习的管理方法,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重视企业的需求,同时对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制定职业规划、处理人际关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顶岗实习之所以受到重视,就是因为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得到相关工作经验。从企业出发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在文化的氛围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2)关于顶岗实习信息交流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杨南南等人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究》中比较创新的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柔性开放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五位一体”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监控平台。平台应包含6个子系统:信息子系统,提交批阅子系统,查询统计子系统,查询统计子系统及档案管理子系统。提出“五位一体”网络管理平台要与电话平台、短信平台、校友平台、QQ群、电子邮件等载体相结合,要与定点联络、定期巡查等方式相结合。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很多,专业复杂,实习地点非常分散,学校统一管理困难,教师的数量有限,难以到现场进行逐个辅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监控平台,可以建立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重覆盖,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管理体系。

夏奕等人在《毕业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也提出了搭建优质的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介绍了澳大利亚Martin博士主持开发的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CMS)。学生可以通过访问网络平台自主更新维护个人的信息平台,了解学校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学生进行效率的指导。此外建立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数据库,对学校建立良好的顶岗实习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3)关于顶岗实习制度和理念的研究。姜宇国在《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一文中分析了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建立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建立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双导师”制的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弹性管理与刚性考核制度;建立定期登记备案与联系制度;建立激励政策的管理制度。再次,创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与意识。最后,管理形式创新,提高管理效果。这篇论文提出顶岗实习管理要把传统的“面对面”式的管理与当今“背对背”的新型模式完善结合,把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规律与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起来以探索管理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