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意识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创新意识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

篇1

论文摘要: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自发端至今,历经多样的风格流变,各种视觉手段的运用层出不穷。当下国内的平面设计在这个视觉元素颇丰的多媒体信息环境下,要寻求自我言语方式的深入和争取对话权.无疑需从中国传统大美学思维中探究设计空问的可能性。

当视觉传达设计毫无疑问的成为当下中国设计创意产业这棵大树上的重要枝权时,对设计美学的积极探究成为设计理论走向成熟的开端,同时也为设计的原创来源拓掘新的出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之间的艰辛跨越实则是从技术跟随到设计美学关怀的上升道路。

视觉传达设计因其广泛的传达领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对年轻的现代姿态蒸蒸萌发,然而只于量上的泛滥却不够称其为蒸蒸日上。事实上,即在有人称之为“读图时代”的今天,即便主体不去主动关注,也仍然无法回避视觉传递中大量的强制性灌输。仅从感观角度出发,用技术改造来追求各种新奇视觉效果的设计已成为过气的“时尚”,随着我们的视觉环境变成空前丰富多彩、缤纷陈杂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且大众审美需求、趣味的提高丰化,以追求视觉刺激或是单纯实现视觉改造来吸引眼球的设计道路变得狭窄而势显穷途。

设计美学因现代设计的兴起而产生,作为新兴的美学研究领域,边缘特征不容忽视。正是因为这些“边缘”,如不同的学科、学说、视野、性质、性别、思想境界、东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设计美学具有无限的生机和广泛的美学特征。诸多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分离和对立状态,在具有后现代气质的今天,由生硬的边界转向彼此的融合与对话。如著名平面大师靳棣强所言,美德原则有三: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大美学关照下,从历史审美渊源中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和创意语境,既是一种边缘对话,也是一次继承与磨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产生极大的可塑空间。

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符号学的对话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实用美学,首先坚持的是设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谈得上有意义的原创风格。欧盟1995年度的《创新绿皮书》指出,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平面设计领域的功能性之说虽不像产品设计或环境设计那样具有极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传达。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虽主要限于平面领域的表现方式,但显然不是同属平面领域的架上绘画,毫无约束地自我释放或自由表现,而意味着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实现设计元素的新组合。一切可利用的视觉元素此时都转化成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质。这些组合既可通过设计新成品和新特性实现,也可通过创造新设计方法,开拓新领域来实现。但不论设计创新的方式如何多样,在本质上它都需要实际的依据,这些依据存在于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脉络中。即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必须依据对审美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生延续性联想的文脉。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观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减法,设计元素往往简洁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使受众产生较强的记忆和有效而准确的信息读取。象征手法和隐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大量运用实现并应证了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的意义:通过造型符号的表达,引指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适时的联想。设计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就是通过从能指到所指的联想实现的。

就在现代我们开始强调设计作品与欣赏者、设计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美学早已提出“对话”的思辩融会型审美观,主张天人对话、人人对话。道家追求的“道”、“德”、“气”、“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立两级对话和融合后形成的与生命和自我融为一体的“边缘地带”。《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其精髓于设计美学中运用正是从两级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无数边缘,而这些边缘带来的可能性造就了语言的丰富变化。中国古代“绘事后素”、“计白当黑”等审美法则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极图被现代设计届公认为是完美的标志图形;2008年申奥标志也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传统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成功的为世界所认同。

二、理学美学与现代设计伦理的对话

宋代朱熹的理学美学以其审美境界论,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诚为关照人文的大美学思想。理学美学理论不止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学实际上成为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审美境界中心性虚灵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学德终极关怀。《朱子语类》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这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朱熹既讲道器不离,又讲体用不二。宋学对朱熹的理学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审美木质的思考。“理”在这儿不是知识和逻辑,而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气象。朱熹认为,人虽然只有一个心.但这个心却有不同的“知觉”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终走向理学,“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终走向美学。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本体的具象之美如何从泛化的图形游戏到设计情境和设计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只以悦人的视觉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经济价值,更是传递一种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寄道于器的传统设计美学观在现在视觉传达中依然是不可摒弃的。 朱熹美学另一个于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对话机遇的观点在于《朱子语类》卷七十八语:“人心是知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底,未是不好,只是危。”这“目之于色,耳之于声”,指的就是审美冲动。而视觉传达中以宣传商品为目的的过度设计引发的审美冲动,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购买,如一些过度的商品包装等,这既违背了设计的“德”,也将造成设计污染。视觉传达设计在考虑到忠实于产品宣传的同时,也应在大环境中起到良性循环作用,即,对审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购买的正确引导作用。

三、传统造物观与现代设计观的对话

“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似艺术技巧成熟标志,特别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能从一切侧面来再现现实。任何形象都不活似构成整体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它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中常常有充满画面的掩面特写,一双手,一双眼,一个动态,一个表情,只要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现象,而且着重于表现某些特征,就能成为“言简意骇”的好作品。尽管构图简单,却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将作品中要所指的那部分集中处理,触动欣赏者的感观经验,引起联想,进而达成与设计作品的对话交流。“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这正是好的视觉传达作品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表现意境要有手段,我们称之为“意匠”。“匠”在艺术家心目中有贬义,如常用“匠气”来评价缺乏灵动意韵的作品。但也有褒义,如“匠心独运”。制作、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者成就的高低。唐代诗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艺术境界的产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费苦心。古代“意匠”具体到工艺品,经过了选材(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形象装饰),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择恰当的手法),这些也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残须具备的一些创意过程。

篇2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篇3

关键词: 圆锥曲线 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提出,考试内容中能力要求之一是创新意识,即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对高中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前提

所谓“推陈出新”是指有“陈”才有“新”。在数学教学中的“陈”很大一部分包括的是数学基础知识。

在近年的普通高中全国统一高考试题中基础题占80%,这体现了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只有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对数学有较深的理解,在数学上有所创新。

案例1.已知椭圆C:+=1,直线l:y=ax+b。

(1)请你具体给出a,b的一组值,使直线l和椭圆C相交。

(2)直线和椭圆C相交时,a,b应满足什么关系?

(3)若a+b=1,试判定直线l和椭圆C的位置关系。

问题(1)是个开放题,此题设计使学生从形和数这两个角度思考后极易说出符合题意的的值(结果不唯一)。问题(1)让学生直观感受直线l和椭圆C相交的情形。

问题(2)则旨在让学生探求直线和椭圆相交时的一般情形,是对问题(1)的提升。

问题(3)的提出,是对问题(1)(2)的呼应。它可以从“直线l过定点(1,1)”的几何角度去解,也可以利用(2)的结果这个代数角度去解决。旨在引导学生领悟:处理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代数方法与几何方法。

这3个问题是层层跃进,让学生“感受”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历程。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开始思考,提出了下列问题。

变式一:已知a+b=1,直线l:y=ax+b和椭圆C:+=1交于A,B两点,?摇?摇?摇?摇?摇 ?摇(请你添加条件),求直线l的方程。

变式二:已知直线l:y=ax+b和椭圆C:+=1相切,若=(a+1,b+2)与=(1,k)共线,求k的取值范围。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2.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能正确理解题意,也就能产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2:(2009年高考北京理科卷,选择题第8题)点P在直线l:y=x-1上,若存在过P的直线交抛物线y=x于A,B两点,且 |PA|=|AB|,则称点P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直线l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不是“点”

D.直线l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点”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注重学生信息迁移的训练

数学知识的信息迁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

3.1概念的创新

根据抛物线通径的定义,可对圆锥曲线的通径定义如下:

通过圆锥曲线的焦点,引轴的垂线,交圆锥曲线于P、Q两点,则线段PQ叫圆锥曲线的通径。

此概念主要是抓住了抛物线通径定义中的过焦点,引轴的垂线进行的创新。

3.2性质的创新

如上定义,我们可得出椭圆的又一性质。

性质:过椭圆+=1(a>b>0)的焦点F垂直于长轴的直线l,l交椭圆于P、Q两点,过点P作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l,l分别交椭圆于另外两点M、N,则直线MN平行于椭圆在Q点处的切线。

此性质是在圆锥曲线通径定义的基础上得出的,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

4.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体验数学,对数学知识加以创新,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案例3:(以下是教师与学生关于圆锥曲线的一段对话)

师:你知道什么是圆锥曲线吗?

生: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是圆锥曲线。(也有人回答: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称为圆锥曲线。)

师:它们既然叫圆锥曲线,总应当与圆锥有关系吧。不然为什么叫做“圆锥”曲线而不叫“鸡蛋曲线”或者“正方体曲线”呢?

生:哦……想起来了,圆锥曲线可以由平面去截圆锥得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截,分别得到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师:你面前的桌子上有一个茶杯,里面有水。请观察,水面的边缘是什么形状?

生:是圆。

师:请把茶杯端起来,稍微倾斜,现在水面的边缘是什么形状?

生:好像是椭圆。

师:真是椭圆吗?请说明理由。

生:这个杯子是圆柱形吗?

师:请自己观察。杯子的上下是一样粗吗?

生:不一样粗,而是上面粗下面细。不是圆柱,是圆台。……因此,水面的边缘不应该是椭圆,应当是一头尖一头平的曲线,像鸡蛋一样。……(感到奇怪)但是看起来怎么还是像椭圆呢?

师:只有上下一样粗的圆柱被平面截才能得到椭圆吗?你刚才不是说过椭圆也是圆锥曲线吗,能不能用平面截圆锥得到?

生:哦……将杯子侧面向下面延伸就是圆锥,所以水面边缘还是由平面截圆锥得到的,应当是椭圆。

师:很好!谢谢。

在以上对话中,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培养了创新能力。

在全国即将全面实施新教材,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数学“新课改”的要求。在圆锥曲线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理))(必修+选修Ⅱ).

[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理工农医类).

篇4

关键词:创新意识 问题教学 变式教学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谈几点关于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同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依据下面两个途径:问题教学和变式教学。

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时在学校当教师,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和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积极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从而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

1.问题的来源及选择。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对于问题,教师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学新的内容之前,最好要安排学生预习,目的在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疑难,并且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称和旋转是初中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开始的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先让学生预习,并且尝试制作教具和学具,结合生活实例,来初步理解。课上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配以解说,看看大家谁的理解更准确。这样使得同学们共享了探究成果,相互学习提高。

2.问题的解决。通常的做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问题是怎样想到的?是什么使我这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分析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纽厄尔与西蒙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问题就是刺激,它对于问题解决者而言是外来信息。问题解决者通过感受器来接受信息。接受信息过程即信息输入过程。它是认知的门户,也是认知的出发点与基础。它是人们(问题解决者)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的外界刺激,即感知。感知的主渠道是观察。接着是把信息通过转换,使外界的信息变成主观性的信息。主观性的信息在中心加工器中进行加工,即思维。在加工过程中,其信息不仅来自外来的信息,也来自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后的信息还可贮存。

二、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5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确立其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成为学生朋友,在相应尊重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传统教学管理中,以教师中心,上课连学生要求上厕所也是通常是不允许的,学习上更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学习。我们必须知道:在高压和冷酷中,很难会有创新的种子萌芽。创新的种子生发于关心、爱心、尊重和民主的土壤中。创新之花开放在平视书本、平视教师的自信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2.创设民主的学习气氛。学校中要有宽容的气氛,要想办法减少对犯错误的焦虑,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压力,从而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多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谁想说说自己的看法?”等等。尽量使用激励方式,如:“你的想法真不错”,“你将来一定能成为发明家”,“你的看法很有见地,还带有哲理性呢”,等等。做到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要给学生以更多的爱。“爱”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体会到,自己爱学生,就能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以鼓励的眼神关注学生,学生一时间答不出来也会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即使回答的想法与教师本人或“教参”不一致,也会真诚地说:“你的头脑真灵活,想法真奇特,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课外从学习、生活多方面爱护学生,多与他们接触,建立纯真的友谊,拉近师生距离。实践证明,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爱学生,尤其是淘气的学生更需要关爱。在教学中要把自己的激情、微笑、关心、爱心带进课堂,带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

1.敢于大胆质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能促使孩子思考,探索和创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都要给予重视和保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必须改变“批评训斥”、“置之不理”、“湖涂应付”等传统的不良做法。平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敢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欲是对未知领域进行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创新意识的内驱力,它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寻疑、探索,思想上不时射出创新的火花。

2.勇于标新立异。要克服“书上写的”、“家长说的”、“教师讲的”都是正确的思维定势,如戴震一样敢于“难师”,敢于向权威挑战。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书本,敢于对老师的评语、评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是非、优劣往往通过争论才能泾渭分明。“争论”是不同观点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插嘴”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是认真听讲,积极思索,情不自禁而为之。比“张嘴等喂”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打破陈规,允许“插嘴”,保护“插嘴”,缩短师生之问距离,使课堂处于和谐的交融状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3.善用创新思维。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特别是善用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异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尤其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鼓励一个问题出现多种答案,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

三、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创新意识

1.提倡“博览群书”“走进生活”。语文学习如果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学,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和语文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展,当然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教师课前要布置学生进行铺垫性课外阅读,课中要充分提供关联性资料;课后要求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课余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世界,学习社会生活中鲜活的社会语言,学生自身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所以语文学习需要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并行发展,才能走向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2.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磨练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示自身才能,攻克难关,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如演讲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各种竞赛、文学社团活动、撰稿办报,等等。要努力使学生的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活动有机结合,使之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使之成为创新实践的基地。

篇6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

关键词:浅析 小学 语文 教学 创新 意识 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语言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按照字、词、句、段、篇在不同年级的侧重,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欲望,使语文学科成为培育儿童创新意识的一片沃土。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新。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有位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忽然有同学问:“老师,书上说‘小蝌蚪的尾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那么,它的尾巴到底什么时候不见了呢?”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独特角度总是出乎成年人的预料,看似天真的问题,却正体现了孩子探求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遇到这样的问题既不可能告诉学生具体的时间,因为小蝌蚪的尾巴从有到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慢慢脱落,又不能直白地向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因为如此虽回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同时亦抑制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以及好奇心。这位教师很善于引导学生,首先表扬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问题,随后,面向全体学生:“同学们,小蝌蚪的尾巴什么时候不见了呢?让我们在班上开辟一处‘生物角’养几只小蝌蚪,一起来观察他们、研究他们,好不好?”“好!”一双双闪亮的眼睛更加明亮,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更加灿烂。灵动的教学,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更加激起了孩子们渴盼探寻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质疑问难,唤醒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文章思想内容的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笔者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当讲到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利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对应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以两胜一负的优势赢了第二场的比赛时,许多同学提出疑问:难道齐威王就不知道要调换马的顺序吗?课堂生成的活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肯定了孩子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乘势反问:“那么,齐威王此时会否调换马的顺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字斟句酌地分析,最终达成共识――不会调换,其原因关键在于齐威王由于第一场比赛的大获全胜而得意洋洋、骄傲轻敌,哪能想到自己的手下败将已改变了战略呢?

三、给予想象空间,激活创新潜能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材中有些课文段落结构类似,如《精彩的马戏》、《黄山奇石》等,作者在安排内容材料上有详有略。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文中略写的内容进行想象补充。如《黄山奇石》一课,文中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结尾部分提到了“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名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小结,并运用介绍四块奇石的方法展开联想,想想这些石头的样子及其何以得名,以转换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当小导游,结合屏幕画面向同学介绍这些奇石,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我表现欲望。

四、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寻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发散点,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逐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第二段最后一句采用了总分的写法,文中先总说“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之后分别具体描写四座石雕上的小狮子有的怎么样、好像在怎么样。教师可利用句末省略部分结合有关图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五、提供动手机会,增强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入把握教材,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更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平面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理解操作下立体直观地再现,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的同时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如教学《詹天佑》,可让学生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画出挖掘隧道的两端开凿法、中部凿井法的设计图纸,体会设计图纸的不易。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更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营造宽松环境,形成创新情感

营造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情境,以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行为,才能为创新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七、实践创新,体验快乐

篇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壳和结果,语言具有条理性、生动性、准确性等特征,这些恰恰是思维的直接反映。随着课改的深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得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转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是首要问题

兴趣是创新之源、成功之本。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然而,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艰涩难懂,与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因此,怎样使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从而感受它的魅力?是文言文教学首先思考的重要问题。

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

大多数学生都对故事感兴趣,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在七至九年级的文言文中,很多篇目本身就有很强的故事性。如《隆中对》《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另外,有些篇目虽然本身没有故事,但在课堂中会牵涉到许多故事。比如《孙权劝学》《河中石兽》《公输》《送东阳马生序》等。老师借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弄清课文中的字词和内容,降低难度,增强学习信心。

2.音乐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使用音乐,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理解,陶冶情操,活跃思维,这也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契合的。如,教授《愚公移山》一文之前,可以播放奔放而充满激情的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欣赏,之后让学生说出歌词表达了什么?歌词是受哪篇文章的影响而写成的?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感受愚公精神。又如学习《孙权劝学》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营造氛围,为故事导入蓄势,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

3.图片导入

图片直观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优美的图片使人赏心悦目。在初中文言文中,山水游记占有很大比例,如《小石潭记》《满井游记》《三峡》《岳阳楼记》等等。在教学这类文言文时,用一些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山水图片导入新课,将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小组讨论,在合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大多采用“读―译―讲―背”的模式,逐字逐句地翻译,不重视理解,不重视感悟。老师教得累,学习学得也累。优秀的篇章变得索然无味,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根本无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怎么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怎么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在文言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运用在疏通字词和分析问题两个环节。

疏通字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去信心的时候。为了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组员自己参考课下注释,用红笔画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2)将不会翻译的字词句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内相互讨论、指正、补充,若还有弄不清的,就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讨论,共同解决;(3)教师抽查,可抽答,也可抢答,回答不出的小组要扣分。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学习,弄清了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分析阶段,如果还按照老师琐碎地提问和讲解,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很适合这一阶段,老师根据内容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之后让学生在全班回答。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还有很多,不过,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都要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文言文能力为目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总结,终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282-01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究、归纳的过程,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1 培养创造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1.1 破除教师中心论的思想影响,善于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团结合作的氛围,乐于和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 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尊重,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热情,具有学习成功的喜悦,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师生间的平等讨论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学生都有显示自己才能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要乐于和善于听取学生的思路,不要过早做出结论,不要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和思考。

1.2 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宽容、理解。 作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既要认同教学中的求同行为,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行为。还要宽容对待某些学生“时逾常规”的现象。实践表明,世界上不少发明家、科学家在中小学阶段往往具有好问、好动、好奇的特点,他们常有嬉戏的态度,表现出调皮、淘气,他们的所作所为常有逾规之举。这样,教师应该对学生予以宽容,只要不妨碍身体健康,只要他们的实验设计不会引起事故,就不要过多干涉,管得过死,应该允许学生胡思乱想,提出各种问题。

1.3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不限于一种答案,而能引起多种回答。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不要死记硬背,遇到问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不要只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方法来表达对概念的理解。这样,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尊自信,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

对知识执著追求,以主动探究为特征,有强烈的创造动机。重视知识理论的产生过程,能发展性的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

2.1 激发并保持学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初中化学绪言课的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思维潜能。

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经过了新奇激动的第一阶段学习后,由于大量抽象概念和化学用语的相继出现,枯燥乏味的描述性内容接踵而来,学生难以迅速理解掌握,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快淡化,此时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暂时兴趣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加工、介绍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过程、发挥化学学科更贴近人类生活的优势等等,稳定学生的兴趣,将兴趣逐步转化为爱好。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探索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通过化学实用性,课堂教法的多样性,实验现象奇趣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悬念性等吸引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上重视兴趣的培养与保持,不断推陈出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激发创新意识。

篇9

1.知识水平。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训练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哲学和思维学科知识。教练员在具有训练经验的基础上,若能掌握一些有关训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训练实践,就可以逐步使训练从无序到有序,从盲目的自觉,从经验到科学化生产一个飞跃,这无疑为创新意识提供前提条件。这些基础知识包括体育教学法、体育社会学、管理学、运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等。哲学和思维等科学知识又是直接为创新意识提供科学思维方法,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更科学的认识训练中的问题,拓宽思路,对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知识主要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逻辑学等。概括地说,训练基础理论知识是从训练实践的角度给我们提供指导,而哲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从思维方式的角度为我们提供帮助,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基础。

2.训练经历。训练经历是积累实践经验过程,为创新意识提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的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训练原则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项目的特点和发展动态,通过全面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我们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次来确立解决问题的动机,有了这个确定动机,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因此说训练经历是全面了解认识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训练,并在训练中多观察多思考。

3.训练能力。训练能力指的是教练员进行专项训练进行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顺利实践意识的保证。虽然有良好的创新动机,但是训练能力差,即使创新构思再好也无法使其变为现实。因此我们教练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训练能力,才能保证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创新意识形成阶段

创新意识是教练员具备上述3个条件基础之上,结合训练实践,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在专项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大脑对创新活动的主观反映,是在运动训练与竞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由比赛对创新的需求和价值决定的。因此创新意识的形成分为如下3个阶段:

1.发现问题阶段。在专项训练和竞赛过程中,教练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问题。

2.创新动机阶段。根据比赛中对创新的需求和创新所带来的价值或效益,针对所发现问题进行思维活动,形成创新动机阶段。

3.形成创新意识。由于创新动机的驱动,在专项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在创造性解决所发现问题时,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三、对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个运动员要达到更高、更快、更强,除了需要具备竞技能力要求的各种条件外,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它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样需要通过训练来逐步培养提高。因此,注意和加强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运动员的创造潜力,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快地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水平,而且可以为运动员达到更高水平提供能力储备。

1.营造创造性的环境。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环境是影响创造性潜力的重要因素。运动员是处在运动集体的环境中,在运动集体中教练员处于领导地位,教练员的行为、作风、管理方法、训练方法对于营造创造性环境和培养创新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创新意识需要适宜的环境,一个有作为的教练员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努力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

2.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运动训练中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是在教练员与运动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运动员的成败、全队竞技任务就是依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洽、相互协调来实现的。运动员对教练员布置的训练任务,讲解的技术环节等是一个理解、认识最终体现在自身躯体运动的过程。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掌握动作的关键部分,得到最佳的效果,另外,除了文化素质之外,运动员自身对本专业的一种特殊灵感也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文化素质还对纠正、改进运动员技战术环节的不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一个较高层次时,要想再提高运动成绩,达到创新的效果,困难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那么教练员首先要从改进和纠正细小的技术环节和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入手,对教练员的提示,运动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使技术动作更趋于合理,缩短成才周期。

3.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融合在各种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掌握一些培养运动员创新意识的方法。

①理论讲授法。根据运动员的接受能力,结合训练,讲授本项目技术、战术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开阔运动员的眼界。启发运动员的思维,使创新在运动员的头脑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②诱导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在某些训练课中,教练员指提出训练任务和要求,诱导运动员自己去探求和设计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最后,教练员再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这有利于启发运动员进行独立思考,为运动员自我潜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③设疑法。在训练中,教练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由运动员通过积极思维给与回答和解决,然后教练员给与讲评。也可以让运动员通过训练去尝试、去探求。

篇10

关键词: 生物课堂 探究能力 创新意识

一、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但若想把它引导出来,就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实施创新意识的培养。

1.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有效的课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乐于、敢于参与生物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平等对待,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表扬与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寻找适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让学生以不适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2.开展课外活动,展现探究能力。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活动中,没有课本的约束,没有学科的限制,也没有教师过多的讲解,更多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制作、练习操作、实验探究、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改革创新,并对各种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书写心得体会。通过科技活动扩大学生的科技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运用科学类比,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的知识点十分抽象,许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因此学生无法形成具体与直观的经验,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抽象的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类比,将其转化成具体而形象的过程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讲解。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这一知识点时,利用一个常见事例进行类比:渡河时,船工将乘客摆渡到对岸。其中河道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付的船费相当于运输物质所需的能量。通过这样的类比,将主动运输这一抽象的过程转变为具体事例,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之后再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教学中科学类比方式的运用效果非常好,学生逐渐掌握这种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活动能锻炼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对某对象进行探究之前,应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酶的作用和本质”这节内容时,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寻找生活中的酶。在课堂上,当学生拿出含有酶的物品时,在此刻,及时提问:物品里面的酶起到什么作用?没有酶的话会怎样?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方法导入课堂,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开展探究性学习,发掘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尤为重要,因此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积极探讨和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和探索规律,进而掌握学习方法。在开展实验研究时,教学过程要逐步深入,不能一蹴而就,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完成实验探究。例如在教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时,先讲述质壁分离的原理,告知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实施后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改进。随着实验教学的慢慢深入,学生就可以潜移默化地理解、掌握实验探究过程。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就会乐于实验、勇于探究,从而真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3.在探究中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求知中蕴蓄突破,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学会走向会学。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在进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时,这样启发学生:“大家观察到边缘微暗,中间较亮的细胞是红细胞。这是因为红细胞是两面微凹的圆饼状。那么,为什么红细胞是两面微凹的圆饼状呢?”大部分学生只答出红细胞的功能,未能把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解释。我进一步启发:“大家可以从立体几何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待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进行讲解:“双凹的圆饼状表面积比同体积圆球形大,双凹圆饼状的形态结构进一步扩大了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使得红细胞有更大的表面积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接触。据统计,它比同样体积的圆球形可增加20%~30%的表面积,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通过老师设疑、释疑,不仅使学生明白红细胞为什么呈双凹圆饼形,而且加深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观点的理解。

总之,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学习生物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生物素养与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