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特点;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29-01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一)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务实

当代大学生活泼、开朗、主体意识及自我选择性极强,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自身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品质,才能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当代大学生集体观念淡化,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缺少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等。

(二)课余时间依赖网络,自我封闭加剧

网络时代下因特网的便捷和低成本,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但是,网络环境使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过大,网络使学生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加剧了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最终对其学业和生活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超前的就业忧虑心理

就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清楚就业的困难。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从步入大学就开始产生对就业忧虑,学生自身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对学习的方向及将来的工作方向处于混沌状态。

二、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注重与大学生平等交流,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把握主体教育的方向,坚持主客体间的平等互动及尊重原则,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一,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第二,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二)提升网络信息的正面影响,打造立体教育平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打造立体教育平台。

第一,高校要牢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形势教育网、校园生活网、心理健康教育网、科技创新网、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网等融思想性、知识、趣味、服务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引导当代大学生身心和思想向健康方向发

展。第二,要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刊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功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打造立体教育平台。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制定一套相关的条例, 借助道德力量,依靠大学生自身的高度自觉性和自律性来抵制有害信息的腐蚀,提升网络信息的正面影响。培养学生从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开办就业指导讲座,组织就业报告会。通过这些讲座和报告会,能教育学生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锻炼自己,通过就业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第二,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讲课。

第三,辅导员成立就业网络信息小组,就业信息小组的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开展就业方面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方法,做到总体策划,系统开展,入情入理,真实可信,方法恰当。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当代高校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抢抓机遇,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努力创新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护理;大学生;思政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关联度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这种多元化的思想通过网络、手机等信息平台不断输送到大学之中,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一些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实现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今后是要从事高级护理工作的,他们直接面对患者,在急症、输液室等地,他们需要一线的操作,这样实际的操作都是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具有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这都是需要在校期间,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树立护理专业大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敬畏,换句话说,就是有效的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提升自我职业操守的思想教育基础。因此,其思政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关联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护理专业的思政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存在难度

高校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校的时候与临床等医疗主体专业的学生高考成绩差不多[1]。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到了实习阶段之后,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其工作的强度也是不同的,这样就给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多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转变成他们对护理专业的思想抵触情绪,这时候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接受程度将大大降低,思政教育的难度将不断增大,同时在专业的思想教育中,由于他们对护理工作本身就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对于护理职业的积极性教育也就自然变得很困难。另外护理专业的一部分学生进入这一专业的动机不是喜欢这一职业,而是被动的一种选择。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很难听进去,例如职业操守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都是没有讲解的基础,因为他们对护士这一行业根本不感兴趣。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之间缺少比较的关联度

护理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师与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师在知识的交流上存在真空,他们基本上没有交集,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基本都是专业哲学专业的高材生,他们对的中国话、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三严三实”的主要含义等思政基本教学内容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党的最新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然而这种讲解只是思政的基本理论教育,列举的事例也都只是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对护理专业的涉及不是很多,或者设说基本上没有涉及,这样的思政教育虽然可以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对其专业思想教育涉及不是很多,两者教育的关联度相对比较薄弱。

三、两种教育的相似性

(一)教育目的相对统一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所谓的人生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思想理念,道德规范等,这种基本的思想理念需要通过相关的教育实现,从学生时代不断养成高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专业思想的教育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构建对待某一专业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种职业操守。在不断了解本专业相关职业理念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认识护理专业的从业道德底线和标准,由此可见两种教育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具有相似性。

(二)教育的内容存在交集

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底线。护理专业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涉及到本专业的主要护理理论实践知识教学,学生通过这些护理理念的认识,不断构建出自己今后从事护理行业的一定职业准则,这种职业准则就是属于社会问题的一种道德底线的认识。因此,两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相互之间的交集。

(三)两种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存在类似性

不管是思政教育,还是专业思想教育,都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两种教育思想都是属于一种人生理念教育,一个更加宽泛、一个更加具体,两者都是属于思想教育,是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教育在教学方法都可以采用一些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性的提升,同时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互动式白板教学等都是可以应用到这两种教育之中,在教学形式上,两种教育具有相似性。

四、构建思政教育与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关联度的措施

(一)实现两类课程教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单纯的思政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营造为主要目的,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在单纯思政教育理论相对比较精通,但是针对护理专业的一些专业思想认识缺少专业知识。他们在给护理专业大学生讲授思政理论的时候,缺少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断构建思政教育的教师在业余时间与护理专业的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只有多接触、多了解,才能实现思政教师在思想不断构建护理教育思想,同时在护理专业的教师心中也不断构建更多的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思政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方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融入对象领域的教学案例,实现两种教育的相互交融。

(二)实践环节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效结合

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思想教育,都是需要进一步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的实践。因为只有开展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才能保证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被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两种教育都是存在实践环节,换句话说,两种教育的结合点之一就是实践环节。教学过程通过实践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效联系,更好地实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的升华。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两类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实践时间的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可以保证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同时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不能太孤立,需要选择具有护理专业道德操守的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实现学生

(三)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两种教育质量的提升

由于两者教育目的、内容、形式上存在类似性[3]。在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具有类似性,引入更多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在案例选择方面更多的融入护理专业的实践内容,这样可以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互动式白板教育、微课教学等都是可以实现这两种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这些手段的灵活应用。

五、结语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构建全方位人生价值观的同时,更加需要构建护理工作的从业操守,换句话说,对于护理专业的思政教育中需要整合更多的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理念,同时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中也需要贯穿更多人生价值观的营造,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坤蓉,文霞,欧阳寒雪,王羽,艾玉萍,王大刚,等.医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初探――以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学生为例[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5,12:169-170.

篇3

一、后勤社会化大学生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

1.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权限不清,职责划分不明确。许多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学生宿舍由后勤公司进行管理,从管理权限来讲,他们只能对学生住宿及宿舍管理过程中的财、物进行管理,对学生住宿进行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住宿环境,而对学生行为管理权力十分有限,更谈不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学生管理部门或管理者与后勤集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当中的“两层皮”。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后勤社会化的企业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产生矛盾。后勤社会化后,高校的后勤工作由社会力量来承担,给高教事业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直接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范畴内,对于学生生活区的设施配置和文化管理,体现的是经济利益至上的管理原则,突出的是物质文明。学生公寓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造成了学生的等级分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学生认识的转变给旧管理体制带来冲击。后勤社会化后,由于住宿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我交钱,就是上帝;你服务,理所应当。学生自由化和个性化的呼声较高,对于各项服务的要求标准更高,而对于一些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则有较大抵触心理,只要我不毁坏你的设施你就无权干涉我的生活自由。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条例中的一些内容和条款,已经不再适应后勤社会化后所出现的新形势,需要尽快变更和补充,制定更为符合高校实情的、统一的、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

4.学生的分散住宿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执行上的困难。以往高校学生的住宿模式一直是一个院系集中在一个宿舍楼,一个专业相处在一个楼层,管理集中。入住学生公寓后,由于宿舍楼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们有了选择的空间。这样,一栋楼房、一个楼层、甚至一个宿舍,可能住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以往按院系进行的一些诸如优秀宿舍的评比、学生个人德育量化评定等日常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很多困难。

二、完善管理体系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对策研究

1.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融管理与服务之中,突出服务职能,实行新时代的人性化管理,是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趋势。要把公寓管理者的工作从以往单纯的管理转向为学生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确立“教育是服务”这一价值取向,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换位思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满意的服务。??? 2.构筑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后勤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和各院系等多个部门。学校的每个职能部门都肩负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由学校党委行政来统一领导,高校后勤部门通过营造公寓环境、员工行为示范及规范、合法、文明服务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政工部门思政专业队伍通过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3.选派优秀思想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高校要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公寓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应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并适当从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辅导员助理参与其中。学生公寓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四同”,即“同吃、同住、同生活、同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还要积极作好党团组织活动向学生公寓的延伸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和着重点,也是班集体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在公寓内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能对公寓内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开展“文明寝室”等系列评比活动,制定各项评比条例和奖惩办法,引导学生合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公寓或寝室为单位,开展围绕“提升公寓文化的思想品味、学术品味、艺术品味、创新品味”为主题的年度“寝室文化设计大赛”。

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其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为自己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辅导员工作中,人性化管理应以培养人、人的发展为目的和核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教育,注重营造和谐氛围、加强民主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1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1.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工作围绕大学生来进行,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性需要,注重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物质、情感等各方面合情合理需要的满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和独立意识,促进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使大学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自身修养。

1.2以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应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始终把发展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价值看作教育和管理活动的中心,看作教育和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和价值观念,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必须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通过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1.3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满足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求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时,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与大学生的沟通,真正地了解他们,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还应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者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物质、精神和发展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1.4强化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

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尊,都有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需要,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尊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应该相互尊重。首先,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尊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自身需要和个性特点,满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合理要求,提高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性,同时引导教育对象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其次,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将学生区别对待,同时征求教育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最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要尊重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配合管理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等工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2人性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施

2.1以身作则,爱心感化

教育心理学提出教师担当的角色有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评定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同时要有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情感,更是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表现。“爱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才会去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以说辅导员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2.2创设良好学风、班风

学风是一个学校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学风反映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学问的精神、做学问的意志和做学问的原则,实际上也代表着学校的学术原则。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而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所以,辅导员必须想方设法建立具有良好学风的班集体,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一是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班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二是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三是强化规章制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要从爱出发,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制定民主性班规,实现民主管理,让学生都参加班级管理。四是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与形成良好班风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2.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积极性

所谓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是以人和人的群体为主体对象,涉及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的鼓励和导引,旨在导向性地、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手段。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辅导员教育活动中采用激励手段,就可使他们逐渐形成奋发向上、争当一流的积极心态。激励是一种过程,是由需要开始到需要满足的连锁反应,同时激励过程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激发和强化工作动机。辅导员应运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等方式来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生机勃勃的班级新气象。

2.4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把学生培养成自治的人,而不是别人来管理的人,充分发挥班委作用,进行自我管理。

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辅导员应以思想为指导,宽严结合,学会放手,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班委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人翁意识,重点培养其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259-02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和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80年代的许多大学生为上学的车费、生活费担忧,读书期间省吃俭用,甚至连少写一封信省下邮费都要考虑,而现在的许多大学生手机、电脑,应有尽有,多数大学生不管是等车、乘车,甚至走路、用餐,都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80年代的大学生学习勤奋,图书馆、阅览室的座位都要像现在卖菜的早市一样提前占座位,每天很早起床晨读,复习功课,而现在的许多大学生晚上很晚才睡,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网络上,早晨又很晚才起床,甚至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有,匆忙进入教室上课,虽然人到教室,但心和眼仍处于休眠状态;8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上毕业后就分配工作了,在校期间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与分配的工作挂钩,虽然结束高考进入了大学,但学习的努力程度一般不减高中的刻苦程度,而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二本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不明确,就业压力大,因而在校期间学习的目标也不明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混完了四年大学,在迷惘中度过了大学生活。因此,当代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认真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

一、关于用制度管人

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现在的大学生难管难教,最大的原因就是太随性,不懂规矩。80年代以前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较严,从小就规矩出了许多好的习惯,而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家庭从小溺爱、放纵,在处理对上、对下、对人、对事的关系上懂得太少,虽然走进大学年龄已属成年人,但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中好多童年时期的课还要去补,所以为大学生制定明确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规矩是很重要的。既要把他们当做成年人看待,又要把他们当做孩子看待,行、住、坐、卧,甚至休闲娱乐都要有规矩,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有依循的规范和方向,并以此增强其自制力和自律意识。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智慧,讲方法。其中一点要特别注意,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掌握好管理上的度。以前好多人的观点是加强制度建设,这一点不容怀疑,但制度的制定既不能脱离实际过严,也不能太松。过严,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不适,过松会使学生懈怠、放逸,二者都不适当。

管理上的严与松关键一点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前我们都听说过“愚人吃盐”的故事。有一个乡下的人到亲戚家串门,这位亲戚准备了很好的饭菜来款待他,其中有一道汤淡而无味,主人就叫他的太太拿些盐来放到汤里。乡人吃了,觉得这个汤特别鲜美,心想:这个盐巴实在太好了,便向亲戚要了一大包盐回去。乡下的人回到村里,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吩咐他的太太把盐放到菜里,他想,这盐巴只放一点点就很好吃,如果放得多一点一定更好吃,于是就把整包盐全放到汤里、菜里,结果咸的不能下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恰到好处。还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要想把琴弹好,前提是琴上的弦必须上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根本弹不出声音来,如果琴上的弦太紧了,声音不但不好听,甚至会断掉。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应如此,用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制度在制定中要掌握好严与松的关系,制定出来的制度既不能因为太严而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以至于引起学生的恐惧和烦恼,也不能因为太松而助长学生产生懈怠、散漫现象。

二、关于如何对待个体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或特殊性,在教育管理中,要尊重个体,适性开放,不能用一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业上要提倡自主选学,在兴趣爱好上要适性开放。因此,我们用一种模式去要求每一位学生,只是教育者、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不一定是每位学生都想要的,也不一定都适合每一位学生。孔子就讲“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能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必须做到根据个体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天赋,不同的需求,只有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管理效果。尊重个体,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个性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就是要顺应学生兴趣爱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及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只有考虑到个体的兴趣爱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尊重个体还应做到不同的成功给予不同的评价。评价学生不应用一把尺子,进步大,成绩大的要给予鼓励、激励的评价,进步小、成绩小的同样也要给予鼓励、激励的评价,因为个人的智力不同、基础不同,所以评价的标准、尺度也不应简单化一。

三、关于关爱与沟通

用制度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把学生当做学生,又要把自己当做孩子的家长,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不能也不应该马上套用已有的规章制度去草率处理学生的偏差或过错。首先应该从关爱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了解孩子,好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一所大学在校学生上万人甚至几万人,这些学生远离父母家长,虽然在校大学生人数众多,但高校在教育管理中,绝对不应该宏观,而必须做到微观,即:关心到每位学生,这就需要发挥好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及所有任课教师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和所有的任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了解和发现所教育管理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那种认为已经是大学生了,不用管得那么细的观点是错误的,一些学生出现经常逃课,在社会上参与一些违法违纪的活动,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沉沦、堕落乃至出现辍学、轻生等严重的现象,往往是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不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不了解学生情况而导致的。因此,关爱与沟通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尽早发现问题的苗头,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6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4-02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Humanism

Du Yang1 Wang Yi2

(Tianjin Medic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222; Tianjin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110)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s its particularity in education management,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mode,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should use the concept of humanism education,regard the students as active rather than passive pers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understanding students’needs,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tudents,awareness of student’s autonomy and initiative,so as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participation,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Key Words:Humanis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目的而非手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都未能较好地认识教育管理的目的性,没能正确有效地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育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把学生看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改变单向灌输和高标准要求学生的思维习惯,对教育管理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对方法和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力争作到学校教育管理生动活泼。

1 理论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就是主张以正常人尤其是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发现那些“人为之人”的东西,实现人的更大价值,创建真正人的科学。[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是整体人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

2 人本主义内涵

第一,发展自我价值。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的潜能发展。有学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统行为学派最大不同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尊严与价值。[2]人本主义内涵有一共同特色,即协助个体发展其自我价值和潜能,进而协助其生命有更好的品质。第二,强调自我觉察。自我觉察与自省意思相近,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3]人本主义也非常重视自我觉察,特别是个体对其情绪、行为以及想法的自我觉察。马斯洛认为扩展觉察及更高层次的洞察力对减少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4]第三,重视关怀与接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罗杰斯,认为当一个人在被同理、接纳、关怀的气氛之下,其自我实现的潜能马上就能够发挥。真正的接纳必须包含真正的了解,只有自我能接纳自身缺点以及各方面限制时,潜能才能得以发挥。因此,不但高等院校要对学生表现出关怀与接纳的态度,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自己也要表现出自我关怀与接纳的态度。

3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3.1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生本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人本教育理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只看分数;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与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相悖。[5]

3.2 职业道德培养及职业素质提高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宣传,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有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多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实践和专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强,上手快”的专业人才,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弥补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劣势。对于活动的开展,要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积极性高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给与学生展示的机会。

3.3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选择专业更加理性也更加注重实际,往往是通过网上查阅相关信息,了解专业发展动向,今后工作方向,才选择本专业,所以第一志愿率高于往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于以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调动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学生的热情,要把专业发展的动态及时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可以多举办一些有专业特色的讲座或科研竞赛,真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请专业老师给同学们做指导,同时加强学习纪律的管理。多提供一些有关就业与指导就业的信息,问卷反馈中,学生越来越重视就业的问题,也可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种职场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与专业的关系。

3.4 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中,同学思想开始分化,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另外相对于学习,自理生活成了大学生的必修任务。适应是一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关于人生规划方面的讲座,开展相关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确立人生方向,协助学生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规划好大学生活,使之在大学里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扩大社交的圈子中,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当中主动性是最关键的因素,同时宽容和相互尊重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当提高对心理健康方面工作的重视:(1)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区域功能分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有专门的心理学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疏导学生心理症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养成良好认知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通过心理学课程和讲座的开展,在大学生中间广泛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大学校园中去,增强大学生个体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防御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3)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个性,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观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幸福观、理想观、价值观、爱情观是不太成熟的,树立起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认识和发展自我,对有效地消除抑郁具有积极的意义。(4)大力培养教师“双师型”素质,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并对考试通过的教师进行奖励,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陈玉芳.从人本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的思索一中西方心理治疗之融合[J].应用伦理研究通讯,1998:30-34.

[2] 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

[3] 郭为藩.人文主义的教育信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篇7

尊敬的贵单位领导:

兹有我院XXX专业本科班学生XXX去贵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为实习,实习期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月年实习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适应实习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为此,社会的有效途径,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为此,诚恳地希望贵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地希望贵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使学生切实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习任务。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请按照贵单位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对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况给予鉴定。况给予鉴定。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院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院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

此致

敬礼!

推荐人:XXX

XX年XX月XX日

范文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很高兴能以这样的方式向你们推荐我校优秀的学生XX。

XX同学是XXXX大学的一名毕业生,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年轻是他的本钱,拼搏是他的天性,努力是他的责任,他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

他十分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不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该生很喜欢自己的专业物流专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打算把物流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他对物流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在校期间他系统的学习了物流的相关知识,专业成绩优秀,为进一步掌握物流知识和技能,他参加了物流师资格证的考试,更深入具体的学习了物流知识,并在课余期间去图书馆阅读大量关于物流方面的书籍,通过杂志及网络,他了解到物流的发展动态,并对物流兴趣更浓厚,他觉得自己有信心在物流方面做出成绩来。

自入校以来,经同学选举,他担任了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具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任职以来,他积极配合校、系分团委的各项工作,因时制宜地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干部,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通过在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且有很好的沟通和适应能力。

总之,该生是一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现在该生渴求能到贵单位去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质的飞跃。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这封推荐信,诚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 思想内涵 应用策略 制度 关系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若想要保持制度管理的有序状态,就必须提升整体管理效率,达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的。所以高校应该尝试摆脱刻板僵化的制度条款约束与规范,更多的从人情人文及个体需求角度出发,尊重人的内在动机,在基于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基础上来实施人本化管理。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所应该具备的人文价值。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基于哲学理论中关于对人的全面发展及科学论断理论。人文关怀一定与人的思想、生活意义及命运相关,它代表的是人类所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核心文化。所以它应该秉承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主体中心,在关怀关爱中充分做到尊重人、维护人的根本利益,并同时满足人的个性需求。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并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激发他们在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建设新时代下新人才的重要发展模式[1]。

二、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思想的关系

上文提到,高校教育管理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换言之,融入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应该以解放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塑造人为主,进而提升管理机制的文化内涵和效果,以契合人才高素质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本文看来,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融以及共建,也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让高校校园的人文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柔性角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当然,二者的统一并非易事,因为人文关怀思想在融入传统高校管理机制中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衡量自身状况,从而提出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实质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思想是存在表面对立矛盾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人文关怀约束动机,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制度管理约束行为,则通过强制实现管理。并且二者在情感运用方面也不尽相同,但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既需要强化制度管理,又应该施加人文关怀,因此二者必须做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这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良性作用[1]。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融入了诸如“仁爱”、“学规”这样的人文关怀理论。而近代大学的选课制、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也充分表明了人文关怀对于高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性。人文关怀思想的基本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由化发展,并围绕他们的需求构建一套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让他们能在平等且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一)围绕教学方法创新的人文关怀思想融合

在新课改后,高校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都希望实现“以人为本”的自由化、人性化教学模式。人文关怀思想视域下的高校教育体系就是要强调这一点,它打破了传统中仅仅通过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单一标准,而是希望从思想和实际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学习。首先,以激发学生追求真理与科学热情的角度来实行教育管理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快乐与满足,让他们在无人管理下也能够自觉学习。也就是说,结合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为学生带来一种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借教学内容来发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应该再恪守于传授大学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传授,而是借助知识点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种教学理念就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首先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清晰展现出来并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够领略到课程的精髓所在,这也基本实现了人文关怀的基础理念;第二,多样化学习方法,将诸如“参与式学习方法”、“团队研究式学习方法”等等融入到高校教学活动当中,建立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且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人文关怀就是要激发教师做到用心、用情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期待学生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在默契配合中吃透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2]。

(二)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如果仅仅依靠对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正确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所以还应该做到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上世纪末,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就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中的白菜、萝卜各有味道,但是它们的味道却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将这一套理论转换为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同理。人文关怀思想就是要起到泡菜水的作用,它所烘托的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术思想以及风格魅力。为此,高校应该围绕大学生兴趣开展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全体师生营造一种平等、开放且民主的参与氛围,和谐他们的人际关系,凸显他们的个体个性。另外,优美的校园、宿舍等学习环境建设也能够荡涤师生心理,让他们可以在人文关怀的生活氛围围绕下更愿意接受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并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2]。

结语: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思想在校园的传播,它不但改善了我国高校传统教育中人情味缺失的问题,师生也能够以更多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结构内容,开放思想个性。另外,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也更符合当前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建设指导理念,它是时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艺术类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高职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高职教育管理中的难题,对此本文分析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根据其特点来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的建议。

一、高职艺术类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思维活跃,但理想信念淡化

高职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思维模式的影响,其思维非常活跃,看问题角度多样化,但往往忽略现实基础或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高职艺术类学生受到艺术思维的影响,其理想信念淡化,不关心国家大事;虽注重专业课学习,但往往忽视文化课学习,这也往往影响了艺术类学生的成绩。

(二)个人意识突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

高职艺术类学生在高中时代外出求学,一人独来独往,喜欢独处的个人意识已经形成,导致团队合作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不关心他人,只注重个人得失。

(三)重视情感,但组织观念不强

高职艺术类学生重视情感交流,重视同学情谊,但组织观念不强,主要表现在时间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寝室卫生脏、乱、差等不良习惯。

(四)文化基础薄弱,忽视文化课学习,专业基础扎实,热爱专业学习

高职艺术类学生由于高中期间在外学习时间较长,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文化课不重要,由于近几年高职年年扩招,高职艺术类考生高考录取文化课成绩一降再降,对学生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认为只要专业学的好,文化课不重要,所以在走近大学时,用这样的心态来学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但是高职艺术类学生专业课学习非常认真,并热爱自己的本专业,在专业课学习上下很功夫,专业成绩普遍较好。

二、高职艺术类学生主要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专业特点影响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学起就开始学习专业,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在外参加学习辅导班学习,学习时间不固定、辅导老师只交学习专业,缺少了像其它专业学生,老师的教育和引导,让艺术类学生喜欢独处、个人意识增强。高职艺术类学生的教育方式是注重其个人思维的扩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经过多年的这种教育,学生自然就形成没有团队合作意识,没有集体荣誉感。

(二)社会因素影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上不健康的因素直接影响着这一敏感群体,因为艺术类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了直接影响。

(三)注重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课学习

高职艺术类学生大部分都是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专业学习成绩非常理想。但与此同时,学生却轻视了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在上文化课过程中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特别是“两课”的学习,学生更是不重视。由于学习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特别是“两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造成高职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不关心时事政治。

三、高职艺术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一)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制度管理为重点,引导学生成长成材

高职艺术类学生是重感情的学生群体,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以情感教育为主,学生犯错误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以情感教育为主,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到,作为辅导员是在帮助学生,而不是单一的说服教育,切记在教育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对辅导员产生抵触情绪,否则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将是失败的。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是在帮助学生,学生才会和辅导员配合,和学生成为朋友更有利于你工作的开展和对他们的教育、引导。

高职艺术类学生普遍自制力比较差,情感教育对于不良习惯较多的同学,只会起到一时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更快的让学生转变过来,在情感教育中,辅导员还应该对学生施行制度约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该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约束犯错误学生,警示他人。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教学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等。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个性会起到一定影响,所以校园应该重视校园建设,绿化校园和美化校园,营造出优良的人文气息。教学建设,主要扩展教学内容,开设:史学、逻辑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辅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在活动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文化氛围。思想道德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辅导员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成材。

(三)注重与学生情况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高职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学习和艺术思维的影响,思想偏激。当学生面对交友、个人愿望落失、就业等情况出现,其心理产生忧郁、厌世、悲观等情绪。高职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学习影响,大部分都有电脑,但是有一部分利用电脑不是学软件和相关知识,而是利用电脑上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上网成瘾,由此反映学生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应加强对其的心理辅导,经常与学生交流,让其尽快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其成材。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灵感

高职艺术类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但是实践能力不强,针对此点,辅导员应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把学生实践放在重点位置,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学习。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捕捉艺术灵感,对于高职艺术类的学生,在设计方面,需要更多的灵感,没有灵感的设计就像一个枯井,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工作以后都能做些什么?回到学校还要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学生就知道要学那些方面的知识。

高职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找到适合艺术类学生的管理方法,高职学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材。

参考文献

[1]余戡平.对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的思考[J].成功(教育 版), 2007,(8).

篇10

这八种成功模式是:(1)科技引领型。(2)网络实体型。(3)创意驱动型。(4)团队合作型。(5)导师帮带型。(6)市场拓展型。(7)大赛孵化型。(8)村官创业型。

虽然目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功率并不高,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有四大瓶颈。(1)集资途径少,集资数额小,大学生创业普遍缺乏创业资金。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机制尚不健全,能通过商业贷款、亲友资助、政府资助等方式获得创业启动资金的创业者寥寥无几,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2)创业经验欠缺。创业者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创业的经验,单凭一腔热血,在团队建设和管理、市场行情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欠缺。(3)缺乏核心技术或优势项目。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不少行业饱和度高,企业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目前注册持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少,很多大学生企业在创办多年后依然规模很小,利润也少,企业缺乏竞争力。(4)缺乏风险意识。不少大学生盲目创业,缺乏必要的创业素质,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因而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较低,倒闭、停业的数量多,市场淘汰率高。

针对上述四大瓶颈问题,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

一、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把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定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教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要加强创业教育管理,建立完善课程考评方法以及创业休学等各类配套制度,并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二、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鼓励支持大学生自发组建大学生创业者联盟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开展互助交流。积极开展一系列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启发创新思维,锻炼创新团队协作能力。

三、建立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大力加强对创业课程开发、创业教育见习基地等方面的投入,为创业教育提供经费保障。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企业,企业家进校园,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

1 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

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同时,广开融资集资渠道,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用好用活资金。

2 加强大学生创业信贷支持

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要向大学生创业者倾斜。要注重有关金融扶持政策的整合与衔接。要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和担保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充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要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创业组织小额融资需求的信贷服务模式。

3 畅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工商等部门要适当放宽大学生初创企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大学生创办行业层次高、吸纳能力强、地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企业。税务、银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公安、社保等部门,要进一步简化申请程序和审批手续,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4 加强大学生创业服务

积极引导社会专业化服务机构尽可能地为创业者免费或优惠提供法律、投资、财会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整合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开通各地的大学生创业信息公共服务网,及时国家和我省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办事流程、创业信息、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