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区别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分析

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十之后治国理念的核心来源,我国传统文化具备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教化思想,还有道德理念这些,能够给人们认知以及创新世界提供良好的启示。能够给治国理政提供有利的启迪,同时还给道德共遇见提供积极的启发。针对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协同社会关系以及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有关内容,我们必须要依照时代特点进行继承和发扬,给其添加新的内涵。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

一、注重德性

我国哲学属于文化的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而伦理文化属于我国哲学的重点内容。把人生和人心当作参照,实际上是在寻求必然之理的过程中,一般是指向人性,进而把人性归纳到道德之性,于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理论文化当中的德性主义精神。在这样德性主义精神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古代人文精神将先秦儒家思想当作主动,编制出十分全面的道德标准,将仁当作伦理道德的中心,重视生命的作用和道德方面的教化,重视自律和自我反省。例如,如家代表人孔子,其提倡的仁政以及德治教化,属于我国历史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观点,其在我国几千年历史进程当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有关书籍当中提出,为天地万物之母,为人万物之灵,这不仅表达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也给不一样历史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选择机会。我国人文注意,在春秋阶段开始流行的,但是,我国人文主义中心思想,也就是民为邦本这一思想观点,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了。在有关书籍当中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进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很多古代哲学家,例如,孔子和孟子以及朱熹和王阳明这些人,都由不一样的理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赞扬了将人当作核心的这个主题。

三、和合精神

这里所说的和合精神,包含天人合一以及和谐思想。在老子的有关作品当中,有道法自然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一定要顺应自然,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发展到巅峰,有关学者吾心和宇宙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这一思想,囊括着人心和万物合一,这些也相当于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包括着人和自然二者的相互融合,将人和自然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尊敬和顺应自然的意思。我国人们思维模式当中的和合精神对于全国思想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和合的自然观和现代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理念一致,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人们核心主义。

四、群体本位

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形态以及本质方面是将自然经济当作前提的农业文明是群体本位的思想。而群体本位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觉得人是需要群体生存的,拥有理论道德的互动个体的一种。所有人的命运均和群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往群体本位其价值观点提出,人们的全部行为都要确保群体利益,将群体和谐当作出发点,要求个人一定要融入到社会以及其所属的系统当中。在群已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加家和国以及天下三者均是存在统一的关系,拥有不可以分割的特点。因此,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重点体现在将人当作群体的一部分,是群体的人,并不是非独立的个体。

五、热爱生活

人文主义热爱生活,并且人生态度属于积极向上的,但是人文主义者之间还存是存在一定不同的,庄子和荀子存在特别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先秦儒家学派内部,还有曾子一派主内,和子夏一派主外的不同。主内重视获得心理方面的圣明,道德修养能够到达圣人的地步。主外注重获得功劳和事业,事业成功能够给王者治理天下提供帮助。儒家学派属于内圣外王的学派,曾子比较偏向内圣,而子夏比较偏向外王。后人受到人文魅力感染学人均是关注社会和政治的,但是部分人也十分积极向上,还有一些人更多的是思考和默念。一个人一生当中,也有由积极向上转变成沉默死角,或者是发生反响转变的现象,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其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改变,人文主义热爱生活,敢于承受,但是在环境情况不让其承受的情况上,贵生和重生也并没有偏离人文主义的核心。

所有人均不可以脱离人己关系,有关学者发出感慨,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仅仅是气愤激动的言辞,发这个牢骚的庄子还要和人争辩,朝人借米,和多种类型的人交往,以一身而已,人有万千,人已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体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所有人存存在相应的社会关系当中,这是一个不可以否认的实施,而如何对待,就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修己治人,提倡人要利用修养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为社会贡献一份理想,是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己关系。但是,这个说法现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是给治人者模拟的人生道路,仅仅是少部分的,针对大部分人来讲,治人几乎使用不到,修己这一部分也存在不一样的内容,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不可以照搬使用,需要进行改进,添加新的内容。这也是另外的话题。我国思想文化面对人己关系思想存在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要求人们注重加强自身素养,承受其对应的社会责任,给社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理想。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的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使我们了解到人文主义教育这个传统的阵地以及人文精神会不会消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往的经验表明,任何偏差均有可能出现,但是基于人类社会整体以及历史发展方向观察,能够发现人文主义光环不会暗淡下去,这是由于其植入在人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中。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确保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06:21-22.

篇2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的不断推进,黄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8]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

篇3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以人为本 书籍设计

《辞海》中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古代中国作为礼仪文明之邦,对于“人文”有着独特的理解。《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基本上是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等级关系的伦理概念。这时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注重人的文化教养的精神,即按当时社会的标准塑造教养有素的、多才多艺的人。同样的概念在西方社会也存在。在古希腊,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为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行全面的文科教育。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黑暗,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上述历史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之旨趣,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注重人的感性生活追求以及自由运用其理性的权利。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文主义在中国书籍形态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中国书籍设计历史就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最好例证。

装潢工艺的产生、自右向左的阅读方式、简牍装被卷轴装取代、卷轴装被册页形式取代等,都表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简牍始于周代,至秦汉最为流行,直到东晋末年才被纸取代。中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写在简策上的,如《诗经》、《礼记》、《春秋》等,但由于竹木的分量很重,长篇的文字翻阅和携带很不方便,并且时间长了编绳容易折断,易产生脱简和错简的现象,很难复原。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其它用于书写的材料,这样就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书籍形式——卷轴装。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卷轴装的结构更加明确,分为卷、轴、、带四部分,并且每个结构上都进行充分设计,以满足阅读的不同需求。但卷轴装同样存在不易查阅中间部分的缺点,由此又产生了龙鳞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等,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与现代书籍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的包背装、线装。

从以上可看出,书籍形态的更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需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创新的基础,也是设计之源泉所在。在现代书籍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人是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此为人的设计不是一种片面的行为,而应充分总结前人经验,不能认为书籍设计是一个简单的包装过程,装个封面,美化了事,应充分考虑“为人的设计”,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去创造和满足人的更高需求,创造出消费生态和观念的有序化。人文主义精神在设计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设计、创新,其创造性则更能够给人以启发,进而引导人们赋予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内容。

成书的手段一般是通过印刷,而纸是印刷的载体之一,但不是惟一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印刷系统被桌面系统所取代,使以前种种不可能印刷出的效果成为可能,印刷方式的发展使得能够印刷的载体更加丰富,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内容选择纸、布、皮革、海绵、有机玻璃、塑料等。只要是能够运用于不同印刷手段,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所讲授内容的材料都可应用。在现代印刷中,单是纸的种类便十分丰富,要考虑诸多要素选择纸张、确定开本,不同的主题,都有其适合的纸张。

一本书不单单是几十张或几百张印有文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是一个“活体”,并且是一个极富“表情”的“活体”。在这个活体中承载着写书人和做书人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合体”,可如君子之交般的淡然,可如暴风骤雨般的猛烈,可如清泉流淌般的平稳,亦可如浪花拍打岩石般的碰撞。写书人已运用文字将内容、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做书人则要充分运用书籍的要素,构成人们享受这些内容的特有空间。书籍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实现这种交流,就要使读者融入其中,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书籍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走入这个“世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一些行为、动作使阅读成为一种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方式成为主动接受。

在书籍这个“舞台”上,文字、图形、色彩都是其中的角色,它们的不同组合、搭配能够达到各种效果。在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过程中,则要符合人的一般视觉习惯,并设计出与同类书籍不同的视觉流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接受信息的程度,营造该书特有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并在享受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不同种类的书籍,视觉流程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文学类的小说,其视觉流程应具有连贯性,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其“单线条”的整体性 ;而信息较多的杂志,其视觉流程可以是多条的,可并列而行、可主次有别、可正反相对。这其中的种种变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提高人的阅读效率。另外还需考虑版面的调性变化,通过调性的变化使人的视觉得到调节,达到松弛有度。

书是人所阅读的,书的设计必然要围绕人而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我们不要陷入某一方面的漩涡之中,迷失了方向。如今“超文本”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颇具发散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相互沟通和多声渠道的性质,从而有利于对确定词语的多元对话,并使读者从作者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超文本的读者和作者被称为是互相学习者、共同创作者。由此可看出它同样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永存。

篇4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人文主义教育 四个方面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指“知识”,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人文教育相联系的是人文科学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及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与哲学修养”等。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历史是人文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实现人性的回归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与学是互动的,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有可能成为教的主体,而教师也有可能成为学的主体,从而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教学相长”,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故新课程之下的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体;二是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促进学生人文内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最后内化品质。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著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付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把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优秀的人文精神孕育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中,历史教师应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化作学生自己的精神品格。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对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及时更新,随时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才能把总结出的教学经验提高为教育理论。

其次,切忌简单化、一刀切。历史教师应注意:①在总结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共性的同时,重点注意不同时代的区别,重在研究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②在注重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注重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③在注重群体民族风貌的同时,更注重个体命运的发展。

再次,重视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实现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寻找知识与思想品德的最佳契合点。一是加大显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力度与深度;二是充分挖掘隐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目标与现实结合的品格。如司马迁写《史记》是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在于“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连“认知”都被视为一个“建构”的过程,那么情感和观念的形成就更要依靠学习主体,即学生自己“体验”和“生成”了。换一个角度讲,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文立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而提倡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乐从”。况且在当前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形形的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只靠教师一张嘴根本敌不过那许许多多张嘴,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教师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非一种权利的象征。因此,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对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与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要有高度的信任和适度的宽容。

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宽容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长;关心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对那些成绩不理想、心理品质有缺陷或个性特强或特别调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总之一句话,建立高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前提,是基础。

四、重视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分析

篇5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自由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直接从人类知识的角度来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人类知识的本质、构成来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知识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解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机制和相关问题。

1、知识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和需要

一般认为,科学是最为权威的知识体系,似乎已经成了知识的代名词。中文“科学”的英语对应词“science”一般是作为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来使用的,其词源于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Scientia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直到今天,科学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指称我们所谓的science(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1] “科学”一词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近代的产物,科学一词的原初意义即是所有系统化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包罗万象,并且时刻处于变动当中。从宏观上来看,人类主要具有两类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人文学科。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追求规律的知识和关于价值的知识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规律的知识里蕴含着价值,价值的知识里也有对于规律的反映,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内在勾连是科学与人文紧密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内在勾连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进行区别认识。

两类知识都源于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内在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2] 。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种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人类必须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各种需要就相应地转化为追求知识的需要。因此,马斯洛指出:“我们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3] 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追寻客观规律,建立价值体系即对人的各种意义和权利的探讨。所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随的。

2、关于规律的知识及其演化

最初,面对大自然人类是极其被动的,因为我们没有动物与生俱来的身体技能,相对其他动物,人类在身体上没有任何先天优势。当动物运用自己的本能保持生存时,人类只能不断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事物之间规律关系的发掘,进而逐步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这样就有了关于自然的知识。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4]。早期的知识是从人类的日常劳动中获得的,反过来知识又改造和推进了人类劳动。可以说,不断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人相对动物最大的优势。人类在日益复杂的劳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是社会的动物,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于社会本身运行规律的思考也成为人类的重要任务,这样就产生了关于社会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构成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成为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石。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大体经过了朴素直观、宗教神学、机械论、系统辩证等几个阶段(当然,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这种演进路线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中国就没有产生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绝对的宗教神学知识观)。一开始,人类的先民依靠朴素的实践和直观获取知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和非逻辑化的。宗教产生后,特别是统一的一神教占据统治地位后,神成为知识的来源,最典型的是欧洲的中世纪时期,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文艺复兴以后,通过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努力,确立了数学化和实验化的近代自然科学。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确立了一种机械论的绝对的世界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机械式的存在,其发展是必然的,并且可以被预测。19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逐渐打破了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20世纪物理学革命改变了人类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上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从单向度的机械论、还原论转变为系统论、复杂性认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由过去的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开始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孔德是社会学的先驱,他认为应该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发展的原理与机制,从而推动了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社会科学发展到现在,其主要代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都非常重视数学与模型的应用。虽然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学者们有了很多不同的争论,但是要研究自然和社会背后的事实性知识、规律性知识这一点却是大家的基本追求。

篇7

[关键词]文学教育;人文精神;审美维度

教育文化的形成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背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伴随着的教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教育文化以社会历史为基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其价值观取向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凸显出当时社会和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人文风貌。关于文学教育这个话题,谢谦先生早在2001年的《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一文就指出:“古典文学教学既务虚又务实,要以培养学生人文智慧、高雅素质、情趣、谈吐与文笔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多读、细读文学名著,从中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并辅以诵读背诵与模拟练习,将古典名著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成一种实用技能。”①在这里,他即提出了学科性质的定位,也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从学科性质、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发展来看,人文和审美,对于文学教育,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学教育的人文维度

文学是人学,它比一般学科都更加注重信仰的引领、情感的契合、心灵的体悟。所有文学的活动都离不开人,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都是围绕着与人相关的一切。既然文学教育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其人文属性的地位就不该忽视。“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变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也称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对人尊重,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能做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实现的情怀。”②人文精神是以人文为核心,文体为内涵,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尽管每个人对世界、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各不相同,各自有着各自的价值理念和生活追求,但是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放在第一位,是人文主义思想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宗教神学的显著特点。尽管不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过深刻的思考和准确的定义,但是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它们支配着人类思维和方式的模式。也就是说人对世界的看法最终的核心和落脚点依然是对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看法。所以,人文主义精神是以揭示人生的理想、命运和精神的价值意义为目的的,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人本思想不同于古代人本思想。“现代人本之‘人’是人民之‘人’、自本之‘人’、主体之‘人’、本体之‘人’、发展之‘人’,古代民本之‘民’是臣民之‘民’、神本之‘民’、客体之‘民’、工具之‘民’、生存之‘民’。 ”③人文精神的本质不仅在于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其终极价值在于是否以人文本。“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至少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层含义:一是以人为目的,二是一以人为本原。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④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自然却不能给予人类精神和内涵,人类的精神和内涵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实践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创造了自己,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把人和自然看作浑然一体,不分你我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自然主义。把人看作与自然对立、不受约束、可以肆意掠夺自然的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人文精神既是以人为本原,以人为目的的精神,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人文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充满了功利和扭曲,功利化的求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诸如“知识就是金钱”、“知识换取财富”等口号,这样的读书心态,真实地反映了对于知识选择性学习的态度:学生对那些对自己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就学,而对其他的知识(尤其人文知识)缺乏热情和兴趣,人文知识匮乏和人文素质低下的情况令人堪忧。比如一些学生一味地强调自我个性的解放,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对于生命的漠视和麻木,以及不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下,也对我们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标准――人文知识的作用是目的性而不是手段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人文知识变成一种内在的能力,去帮助学生获取精神食粮、增加生活底蕴、积极倡导“为读书而读书”、“心灵化读书”。以此,来消p和淡化强烈和浮躁的“功利性”读书,逐渐培养起学生把读书当做一种以求知为目的、把读书当做以追求真理的过程的求知态度。人文精神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不同于人文知识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人文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文化的外在形式,通过听和看便可获得,是一种单一的输入方式;而人文精神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的内在的缓慢过程,它虽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支撑,但更多地依赖于心灵深处的体察和感悟,输入和输出双管齐下,才可能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内化为个人能力和素养。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格精神的塑造,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文学教育的审美维度

何者为美?这是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柏拉图开始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对于美的定义依然各执一词,可见关于美的问题本身就是复杂和深不可测的。文学教育中往往以优秀的作品给人类以启迪和滋养,这种功能的最终指向是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精神世界,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它的实现恰恰是因为文学作品构建的这种“美”。这种“美”不仅是作者用语言描绘的具体的美,而且在于阅读者将这些具体人、事、景与自我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完美的拼接之后的愉悦和享受。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整个教育分为“心育”和体育,“心育”又可区分为智育、德育和美育。王国维通过与智育和德育的比较来确定美育的性质。他把人的精神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⑥美育,就是用美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要之,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⑦就是说,美育一方面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地位,另一方面,它和德育、智育互相依存,是促成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⑧在此,王国维对于美育的认识是全面而客观的。

继王国维之后,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对美育的问题也经行了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不仅在关于美育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和宣美育理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⑨美的对象之所以可以作为陶养的工具,是因为美得普遍性和超脱性。“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得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嗅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⑩这种美的普遍性,打破了这种美的对象和欣赏者之间物占有关系,于是从小我到大我,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所以其中又必然包含超脱性,使人“超于生死厉害之上,而自成兴趣,故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 概括来说,的美育观其实是一种“美感教育”。

从现代教育观念和学科性质来说,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从文学教育的定位看,文学是艺术,审美教育带领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带领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接触美、发现美;引导学生文本细读中感受美、鉴赏美;鼓励学生在参与文学活动中创造美、展现美。从学科内容特点看,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人文因素的丰富性、情感表达的充沛性在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汉赋博富绚丽的辞藻、结构的宏大,唐诗对于舞蹈、书画艺术的描绘,宋词音乐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元曲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和题材的广泛,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流变的多样性,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中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的美。再比如,陶渊明淡薄名利的求真品格,孔孟“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庄子无为的人生智慧,辛弃疾、陆游强烈真挚的爱国之心,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观等等,其蕴含的人性的至善至美,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都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三、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在文学教育中的培养

(一)文本解读

文学教育如何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首先要重视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文学教育是典型的审美教育, 是人格教育,是情感教育。文学的情感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发掘内心深处的感动。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所有这些情感和需求如果在文学文本中找到了对应和共鸣,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中,就会触动到人类最本质、最柔软的角落,继而产生一种阅读的震颤感和愉悦感,当完成这一过程后,阅读者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就是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颤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强调文学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一方面,是要避免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灌输”或“绝对化”,过于注重创作背景和文法理论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文本自身的阐释和其精神内涵,这往往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知识的僵化;另一方面,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是针对于学术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当今社会往往将落脚点和关注点放在如何将知识和学术化为物质财富,对于文本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一笔带过甚至不屑一顾。因此文本的解读作为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实现学生(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最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让欣赏者参与到文本环境中,由浅及深,先是认知和理解,后达到欣赏和鉴别,完成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文学文本本身含有的多重性质,这样的特点使得阅读主体可以有足够大的“空白”,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去调动阅读主体加入生活经验,激发阅读主体的共鸣,消除作品和自己之间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的隔阂。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观点,作家创作出的作品只是具有表面形式的纸制品,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时,才能转化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从而最终实现其文本的艺术价值。完成对于文本的阐释和解析的阶段过程,那么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R,而且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二)诵读训练

文学教育是语言艺术的教育。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片面地把语言作为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一个人对于语言运用的能力,是可以间接反映出他内在品德、思维特点以及文学底蕴的。语言除了交流的基础功能,它还可以将人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赋予这种形式以久远的生命力,因此,人类许多精神文明的伟大作品得以保存和流传。同时,语言是具有审美属性:韵律美、色彩美、情感美。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不是单一的、刻板的、苍白的,它恰恰深刻的、艺术的、灵动的。文学教育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语言为基础。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二个要点就是提倡美读。美读即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文学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是文笔优美、感情充沛的佳作。自然美、韵律美、色彩美、艺术美等美的事物存在于字里行间。而有感情的朗读便可以让这些美得到很好的诠释。高水平的朗读可以将节奏、韵律和语调的灵动和跳跃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感受声情韵律的美感时,也产生关于美的联想,这样便可在潜移默化当中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达到与文本的和谐统一,最终建立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达到最终的情感共鸣。

(三)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除了前面提到的重视文学文本阐释和提倡美读之外,写作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以致用,发掘文本的深层思想,并且在有感情的朗诵之中触碰到美的意义,有了这样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将理论实践化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知识,满足学生表达的诉求,同时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当中对应了文学教育的要义。这样的教育过程需要一个宽松、真诚、自由的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揭开生活的伪装直面自己的存在经验,才能毫无顾虑、担心和恐惧地呈现、表达、反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任何的虚伪、专制、等级和权威在人文知识教学中都是可以摒除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和尝试,摒弃人为地去限定范围和话题,而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在写作中表达美、创造美。文学教育的的最终指向不是一种空泛的理论,而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写作训练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结合起来,培养其动手能力,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v史时期,教育所承载的价值和义务是不一样的,它是特定的某个时期教学价值的象征和符号。对于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总结和反思,使得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类发展史上不断进步。文学教育的意义尤为重大。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壮大甚至有力地推动者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以人文和审美为后盾的文学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文学的地位,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谢谦:《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四川师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35~38页。

②胡强:《审美与人文―关于古代文学素质教育的思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

③董根洪:《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学术交流》,2004年第11期,第23~27页。

④⑤?张立昌、郝文武:《教育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第255页。

⑥⑦⑧王国维:《王国维文集》 (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第58页、第59页。

⑨⑩?:《先生全集》,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0页、第958页.

篇8

【关键词】人文性 体育教学 原则

1. 引言

“人文性”体育教学起源于“人本主义”教学。而“人本主义”教学登上历史舞台是由于“科学主义”教学的片面性引起的。“科学主义”教学以学生的“理性”和“工具性”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忽视学生的“非理性”和个性特征。由此,引发了“科学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暴力、犯罪、吸毒、人性堕落等等。“人本主义”正是想通过“人文性”的教学来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培养人的人性、人格、个性特征,通过完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拯救世界、解决由于人自身的被忽略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人文性”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性,教学过程遵循这些规律就会实现“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因此,研究“人文性”体育教学的规律,总结归纳其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成为当务之急。

2.“人文性”体育教学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理智和行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培养学生的注意、意志品质,突出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和个性特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针对“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作者总结和归纳出以下教学原则,供体育教师参考。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作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以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本位”的思想而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的身份定位在“人”上,因为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才定位于学生。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地从人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出发来设计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布置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人性化的评价手段。

其次,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有其自然规律,教师要认识和尊重这种规律。只有掌握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

再者,应该减少外部强制力量对学生的约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有自发发展的能力和倾向,他们有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自己。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或者家长不应该将其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不应该将学生看作自己的附庸或者可以由自己任意修改的材料。

另外,每个学生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每个学生在很多方面具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因材施教。

2.2“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

第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丰富多彩,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准确。

第二、体育教学具有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培养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快速、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的人文主义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离不开科学主义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主义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学生学习的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没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那么,体育教学将会变得一无是处。

2.2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既包括学生的理性因素也包括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使学生成为知识渊博、技术熟练、富有个性特征、具有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社会适应性强、道德品质优良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时时处处运用既能培养学生理性因素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方法和手段,并且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文性”思想。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使教学内容充满“人文性”特点。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但是,“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即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直觉能力、灵感等等。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重点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非理性因素放到教学任务之中,与其他任务一样受到重视。

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既能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能力。例如:运用信息采集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而互助合作教学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等等。

教学环境的布置一定要具有“人文性”的气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服装等设施的设计、安排与设置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如体育教学周围活动环境设置必须卫生、安全,体育场、馆的颜色、光线必须符合学生用眼卫生和视觉的要求,器材、服装和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等等。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通过双方的认知情感沟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指望从有关系的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而,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强调的是“爱的力量”,是“人文性”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

3. 结论

3.1“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性”体育教学的本质。

3.2“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证。

3.3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人文性”体育教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

[1]吴刚.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第9期:7~10

[2]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淄博学院学报,1999,第3期:9~15

[3]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第24卷,第3期:67~69

[4]王长明.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北教育,1999,第11期

篇9

[论文摘要]在儒家学说上升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基于生产上的原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论语》和《礼记》成为中华民族元典的代表,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其对于主体与客体隔阂消解的要义基于元典道德中的核心命题——“道德个人主义”。对于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精髓的人文精神,在当下的继承、吸取过程中,应该追本溯源,进一步深化对“道德个人主义”价值的体认,加大对“个体人”的观照。

本文提出的“元典道德”不同于一般的传统道德,对其本质内涵原创性的辨别梳理,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深化,而且对我国当代道德文明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辨别梳理中华元道德的本质内涵,首先就必须廓清中华民族“元典”的类属及其特性。按照当代学者冯天瑜先生的见解,其所指在于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又在某一文明民族的历史上发挥精神作用的书籍。若按照这一阐释,不仅儒家早期推崇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应属于中华元典之列,像《墨子》、《老子》、《庄子》、《荀子》以及儒家十三经中的《论语》、《孟子》等也都应归属中华元典范畴之内。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的,事实总归是事实,而对事实的观念有可能是错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界对于所谓的元典类属的概括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另外,按照英国史学家布朗的观念,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最初阶段都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即所谓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都是渗透在一起的,而在这样一个几乎是庞杂无边的大系统内部,又孕育和萌发着后来完全分离的诸多文明因子。道德层面的发展历程就是如此:在众多的中华元典中,《论语》、《札记》较之其他典籍具有更为切近今天意义上的道德本体论的意义,由此成为道德元典的滥觞。这是本文把上述两部典籍作为道德元典对象的学理性依据。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人文精神的生成问题,当然可以也应该从《论语》、《札记》开始。

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几乎从未离开过《周易》中心论,然而,一方面,虽然《周易》中首创了这种人文精神,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而且与《论语》和《礼记》相比,《周易》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与今天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之间的距离相当遥远,而《论语》和《礼记》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周易》中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而且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本质的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基于“道德元典精神”的人文关怀问题应该追溯到《论语》和《札记》,而并非《周易》。另一方面,只有《论语》、《礼记》两部典籍中体现出了鲜明的“道德个人主义”这一最基本的“元典道德”,中华民族广泛接受的强烈的和合相生的人文关怀正是在这一基本精神的影响下生成的。

一、中华“元典道德”中的核心命题:道德个人主义

欲辨别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必须首先把这一论题置于人性善、恶的场域下进行分析才具有实体性的意义。在复杂多元的中华道德体系内,善、恶之别是最具有本体意义的,中国先哲从文明之初就高度重视“人性善”、“人性恶”这一道德核心话语的辨析。“人性善”、“人性恶”这一道德核心话语的着眼点正是以道德个人为参照对象的,“道德个人主义”由此而衍生。

人首先是受动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属性的胎记,这种本能性的天然属性与后天教育获得的道德感形成两个鲜明的极端:一方面是本能欲望的强大内驱力让人依附于兽性,另一方面,人不等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正因为人的这种文化历史特性的存在,才使得人“性相近”却又“习相远”,二者对立统一。但人不能无限制地满足于官能情感的生理体验,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具有超越物质性的束缚与诱惑的崇高姿态,社会化进程中生产出的道德羞耻感极力压抑本能的冲动,于是,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种对立冲突中凸显出来。那么,如何协调这种人性内在的道德冲突呢?西方人坚信康德所说的绝对的不可知的“道德律在我心中”的理念,从而导致了外在的道德律与内心之间的绝对对立,换句话说,作为道德的人就必须承担起社会强加的道德义务和责任,道德与感性两者之间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的。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道德和义务两者对立的程度远远不如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契约论那样坚实牢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通性与协调性。这就是中华道德体系大厦的伟大设计师——孔子开创的“道德个人主义”。其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作为该种精神物态化载体的《论语》、《礼记》之中。

进一步来看,“道德个人主义”是孔子在道德层面上创造的中华民族“道德元典精神”的重要维度。孔子继承了前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作了新的发挥和创造,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个人主义”,即追求人格独立的和谐,首先必须从个人的心性之“和”开始,然后向外延伸,进而推及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天地之和,即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曾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通过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严格自律,就可以获得一种心灵创造上的自由,它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孔子开创的这种“道德个人主义”,不仅保留了外在环境对道德生成的意义,而且更强调外在的客观因素与自身主体性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在《论语》中表现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一种在自然本能压抑下的乐观精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一方面是把社会性的人从动物性的人中区别出来,另一方面是在“有为”的过程中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个体实践精神被极大地张扬而积淀为一种面对困难不低头的崇高道德魅力,其最高境界乃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的苦中作乐的和谐。其次是人兽之别的对立冲突中的独立精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面对功名利禄仍保持人格的独立,这不仅是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超越,更是对整个世俗人生的超然态度。这种“道德个人主义”的强大魅力和独特性并不在于心灵上实现了道德自律的伟大,而在于这种道德诉求是由本心肇始的,即所谓的“为仁由己”。

卢梭曾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与之相比,孔子的“道德个人主义”较之西方的道德自律来说更具彻底性、人文性、自觉性,个体的心灵体悟与外界的实践相一致,从而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的和谐境界。道德的存在往往无法达到与非道德之间的和谐,甚至是完全对立冲突的,西方道德体系中依靠社会契约性质的强行道德自律来完成道德的存在就是鲜明的例证,而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由孔子开创的这种道德个人主义基本精神却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和谐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灵秩序,要求人的精神世界的秩序与和谐。

二、基于“道德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

与西方道德精神不同,《论语》和《礼记》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元典道德”一方面表现出非对立性的和谐的道德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二者之间存在着“根”与“枝”的内在联系。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人文”一词的出现,有的学者认为最早应该追溯到《周易》。《周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弼《周易正义》对此注解为:“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一方面是这种“人之道”的人文与自然之道的天文不同,它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体人的主观精神的因素,又与没有后天环境教化下的非道德性精神的野蛮相区别,同时还与西方的神本文化语境下的道德神圣化不同,是一种强调“有文明而各得其分”的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

这种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的建立是依靠“道德个人”的自我调节,而不是依靠社会的强制约束力或者神的某种谕旨,这一点正是中国元典道德的独特性所在。中国人最基本的活动是为个人的现实生活而生活,不唱高调,或无条件地赞颂所谓高尚抽象的理想,生活目的是为“个人”的。现代哲人张申府认为:“人类所最需、也就是中国人所最需,就是相喻,相信,相谅,相与为善,就大同,弃小异,取彼此之长,而舍彼此之短。但是,在没有饭吃的时候,说这个有什么用处呢?但是,不这样子,又几时才大家都有饭吃。”

然而,在理论上行得通的,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由于人文精神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经无数人的再三阐释不免变形,在新的历史区间中再生产出来的人文精神也往往是面目全非,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历史追溯视角的同时,结合现代视角进行阐释,然后相互比较,从而勾勒出中国人文精神的最本质特征。

在现代性视角下,对于人文精神阐释具有典范意义的观点是林语堂先生的人本主义。他把人文精神称为“人文主义”,其意义为:第一,对人生目的的确切认识;第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行动;第三,实现的方式是心平气和的,即中庸之道。就其思想源头来说,林语堂先生则认为,中国人生理想的这种现实主义,这种对世俗生活恋恋不舍的感情,来源于儒家学说。儒家不同于基督教,它是脚踏实地的学说,是有关尘世生活的学说。耶稣是浪漫主义者,孔子是现实主义者;耶稣是神秘主义者,孔子是实证主义者;耶稣是博爱主义者,孔子是人本主义者。在当代性视角下,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一方面延续了林语堂先生的这种一元论思想,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回到发生学意义上的二元论阐释。当代学者万俊人先生曾经对元典人文最初的两种意义进行过颇有启发性的阐释。他说,就与自然天象相对的人类文明或文化而言,由于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之文明化的基本标志首在文化学识,且最初的文人学识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科目,故所谓“人文”者主要指包括上述科目在内的“人文科学”。而就与自然物事定数相对的人事人理而言,“人文”一词因之获得与“物理”、“天道”相对应的“人性”、“人道”意义。嘲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也认为,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换句话说,作为人文学中的基本质子,所谓的人文就应该包括美学与伦理学。对人文精神的具体阐释往往是在美学和伦理学两个维度上展开的。古代中国的人文传统十分发达,其核心就是“礼”和“乐”,即用“礼”来生产秩序,相当于今天的法律、伦理规范等等,而“乐”则用来调节情感,目的在于让人获得快乐与自由,相当于今天的审美活动或者艺术教育。

结合上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思维方法及阐释意义,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表述为一种关怀人的精神,可以认为它是对人的关切,有对普通人、平民、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的关切,也有对人的发展和完善、人性的优美和丰富、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关切。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元典文化以及关怀人的精神,其根基却在于“道德个人主义”。具体地讲,《论语》和《礼记》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周易》中所说到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而且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角度。

一是靠礼、乐等人文规范来调节个人情感而获得快乐与自由,这正是建立在道德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文明道德的实施过程应该注重适可而止,没有把道德责任感完全抽象为一种僵化的道德躯壳,而是始终保持鲜活的血肉可感性,这保证了中华道德不同于西方道德中的高度机械化,避免发生道德与自然人性碰撞下的俄狄浦斯式的彻底毁灭性结局。虽然后来的孟子高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的道德观,但是比起孔子开创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人文性来说,孟子式的道德观念属于中华道德的一般精神,是从人文精神中偏离出来的道德责任感的强化,既无法达到建立在“道德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中的柔和宽容的境界,也无法达到道德上的至善至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来的大儒们即使做到了道德上的杀身成仁,也往往遗憾并检点自己道德上的太多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是一种极其真诚的情感表达,而不是纯粹的道德理性,所谓的诚实守信,完全依靠的是道德个体的内心真诚,而不是道德秩序的强行压制。

篇10

(一)群众合唱(1)群众合唱特点。群众合唱是我国合唱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群众合唱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在某一阶段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当时人民群众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性。群众合唱与其他群众歌曲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是群众合唱风格崇尚简单,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群众合唱多以表现民族气节为主题,铿锵有力,表现出我国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我国群众合唱原创多,歌曲韵律简单明了,每一首合唱都是一种全新韵律很少出现填词现象。四是,我国群众合唱难度低,很适合大众演唱。(2)群众合唱在大学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群众合唱大部分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反映了当时群众的生活风貌,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群众合唱形式加入到大学生合唱艺术形式当中很有必要。一是群众合唱比较贴近大学生生活,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而且群众合唱通俗易懂,没有理解难度。二是群众合唱中的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培养大学生基本素养十分必要。

(二)民歌合唱(1)民歌合唱特点。传统民歌歌唱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是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除部分地区外传统民歌一般都是单人或者男女之间唱,没有合唱的传统。因此,我国优秀艺人通过研究合唱理论结合民歌特点,创造性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合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一是,民歌合唱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歌词和歌曲基本韵律,使民歌合唱过程当中完整的展现民歌原本风貌。二是,将合唱专业艺术加入到民歌之中,通过民歌韵律专业化,使民歌演唱过程符合合唱要求。(2)民歌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民歌合唱艺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民歌曲目经过合唱艺术加工以后,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曲目,其影响力由一个省扩大到全国,其中一些优秀曲目甚至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力。民歌一直就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在大学生也是根深蒂固的。民歌通过合唱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增加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素养,培养大学生民族自信心。

(三)艺术合唱(1)艺术合唱特点。艺术合唱是指合唱过程中结合了西方合唱特点而形成的具有突出专业性质的合唱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我国的艺术合唱与国外艺术合唱的发展背景不同。艺术合唱形成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摆脱西方蒙昧宗教主义,讲究人文主义美,和谐的美,因此,西方艺术合唱更多的是表达人的情感体验。但是,我国的合唱艺术是在近代时期,受到西方合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因此我国的艺术合唱到现在还依然具有反映时展要求的烙印。二是我国艺术合唱实用性比较明显。我国合唱曲目大部分都是为了纪念某一件事情而开展的,因此我国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三是现代我国艺术合唱选择题材宽广,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我国艺术合唱题材来源广,大部分都是民歌,古诗词或者现代新诗词,因此人文主义比较浓厚。(2)艺术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当地的艺术合唱已经由以前的反映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转变为挖掘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服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因此,我国很多的艺术合唱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优秀的艺术合唱曲目引入大学生合唱曲目当中有助于帮助我国大学生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加强大学生人文主义关怀教育。

(四)流行合唱(1)流行合唱特点。流行歌曲是当代合唱音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受到众多青少年的喜爱。流行歌曲具有演唱过程活泼、多变,表演形式具有娱乐性等特点,大多数的大学生了解音乐接触音乐都是通过流行歌曲实现的。流行合唱流行歌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由于流行歌曲娱乐性特点使其不可避免的出现低俗化,而流行合唱可以通过合唱这种高雅的形式将流行歌曲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中。(2)流行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流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歌曲文化的普及。因此高度重视流行合唱工作,将流行合唱这种形式加入到大学生合唱曲目当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充满兴趣,进而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当代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缺失

(一)合唱地位认识缺失(1)合唱艺术地位认识缺失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的领导和合唱组织者对大学生从事合唱的作用认识存在缺失。部分学校仍然将合唱作为反映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学校合唱艺术教育工作实用性较强,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将合唱艺术定义为功利性质。突出表现在:部分学校的合唱工作只是在学校出现重大事情时才会得到重视,比如开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这种合唱艺术的安排脱离了大学生的需求,很容易造成合唱艺术与大学生教育脱节,甚至造成大学生与合唱艺术的隔阂,不利于合唱艺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上的展开。(2)合唱地位认识缺失解决办法。学校领导和合唱组织者,一是要正确摆正合唱艺术位置,重视合唱艺术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性,二是合唱艺术表演安排上不单单是作为纪念学校事情而表演更多的是在丰富大学生生活上。可以将合唱艺术作为学校社团的一部分,鼓励合唱艺术社团发展,努力为发挥合唱艺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1)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的缺失。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对合唱艺术认识不够。部分高校对合唱艺术的认识是:合唱就是大齐唱。大齐唱固然是合唱艺术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合唱艺术的全部。合唱之所以被称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本身一方面可以体现出音乐的韵律美,完整的将不同人歌唱的不同音色,音域和谐统一到合唱当中,使整个合唱过程充满音乐自身美另一方面合唱也可以通过不同音乐的组合将合唱曲目中蕴含的感情完整的表现出来,在合唱过程中陶冶欣赏人的情操。大齐唱除了具有气势恢宏以外,根本没有合唱本应具有的作用,而且这种大齐唱很容易给大学生合唱造成不好影响,对合唱艺术产生错误认识。(2)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解决办法。要想克服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就要求高校必须对合唱艺术端正态度,做好合唱艺术研究工作,通过向音乐学校取经等办法,端正自身对合唱艺术的认识,纠正大齐唱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合唱艺术走进校园,发挥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三)合唱作品选择缺失(1)合唱作品选择缺失表现。合唱作品选择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唱作品选择少。部分高校合唱曲目只有传统的几个经典曲目,毫无新意。二是合唱作品选择类型单一。部分高校由于合唱团队只接隶属于学校管理,而不是学生社团形式,因此在作品选择类型上比较单一。合唱作品选择集中在群众合唱曲目当中,而对其他合唱表现类型热情不高,甚至出现排斥流行合唱的现象。合唱作品的缺失一方面限制了学校合唱艺术表现形式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大学生审美需要。(2)合唱作品选择缺失解决办法。合唱作品选择缺失很容易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寻突破口。一是,可以让合唱与学校行政组织脱离,鼓励高校中的合唱以社团形式出现。二是,扩大合唱曲目选择范围,从合唱不同类别当中找寻优秀曲目。克服合唱作品选择缺失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审美的需要,在提高大学生什么水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1)我国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合唱艺术师资力量不足。合唱艺术进入我国时间尚短,我国合唱教育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虽然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专门的音乐师资力量,但是受过专业,系统合唱培训的老师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合唱发展需要,造成我国合唱艺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老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合唱艺术训练,因此才出现了部分高校将大齐唱等同于合唱现象。二是合唱艺术缺乏优秀的指挥人员。指挥人员素质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是高校对指挥人员错误人员造成的。很多高校对合唱很重视,但是对指挥人员并不重视,高校合唱相关负责人员认为,指挥人员只是站在台前,简单挥舞手中指挥棒的摆设,甚至部分高校合唱中不加入指挥人员。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合格的指挥人员对合唱表演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合唱艺术西方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部分高校在合唱表演中只表演西方曲目,对传统曲目不重视,造成了严重的文化缺失。(2)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解法方案及对大学生影响。一是培养合唱艺术师资,补充师资力量。高校补充合唱师资力量有利于学校合唱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合唱的专业性。持续性的合唱艺术表现有利于引起大学生学习和参与兴趣,进而为合唱艺术发挥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提供条件。二是合唱艺术注重中西结合。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外语能力和欣赏外国优秀文化的能力,但是合唱艺术过于强调西方文化一方面会产生由于学生不能很好体会西方合唱艺术而造成的不积极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而在大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三、大学重视合唱艺术的必要性

(一)合唱艺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容易出现退却心理,严重的还会出现轻生行为。一是合唱演唱曲目一般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合唱演唱过程充满旋律感,很容易让人跟随音乐律动,排解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而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二是合唱在正式登台表演前要经过多次排练,还有日常的合唱训练。合唱训练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求全体合唱成员可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合唱任务,因此,可以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合唱艺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合唱活动是一个集体互动,合唱艺术就是集体协作的艺术。无论是合唱团队身在哪个学校,哪个国家,其基本要求都是每位队员做好自己音乐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学会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团队成员一味只追求表现自己,或者不重视自身演唱基本功的培养,势必对整个合唱效果造成影响,鼓励大学生参与合唱训练,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只有团结协作合唱才能成功”的思想。因此,合唱艺术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最好的艺术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造成了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溺爱当中,个性十足但是独立性和集体意识不强。因此,做好合唱艺术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唱艺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影像技术不断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就是电视电脑画面,而这些画面虽然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等特点,但是无法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情感表现出来,造成现代大学生文化“快餐化”。比如:最近出现的90后小子炮轰“魔兽”引来网上一边倒的反对现象。一是,合唱艺术是一种通过声音,口耳相传的将蕴藏在音乐当中的情感形象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二是,合唱艺术通过将西文化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合唱过程中的音色,音域变化可以让大学生提高个人音乐修养,进而培养大学生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