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廊展示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长廊展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长廊展示设计

篇1

校园文化长廊的布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学校主干道的文化长廊设计方面,应遵循一定的策划规律。沈曙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学校文化建设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学校文化长期策划研究的基础上,曾提出了三条精辟的设计思路:一是办学理念视觉化,二是学校历史环境化,三是地域文化校园化。

所谓学校历史环境化,就是把校园当做开放的校史馆建设,将办学沿革、著名的校史事件、著名校友等信息以实体造型等形式艺术化地布置成校园景观。学校的发展是不断追寻传统、丰富传统、创新传统的过程,需要我们明晰学校历史变迁和文化形成的原因及条件,并正视、认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认同是一种辨识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认同便意味着对学校传统的特征、价值的理解实现了历史规律和现实目的统一。

南京市曾在几年前推行了“五室建设”,其中包含各校的校史室建设。如今大部分学校都已有了自己的校史陈列室,但往往设在偏僻的楼宇顶层,常年上锁,无人问津,几乎起不到“以史育人”的作用。而将学校在时间长河中的过往转化成师生触手可及、抬眼可见的空间形象,凝结成一面面有纪念意义、教育价值和视觉美感“会说话的墙壁”,可谓匠心独运。简而言之,让所有经过这个长廊的人,不由自主又轻松愉快地面壁思“过”。

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就有这样一条校史长廊(如图1所示),它见证了学校发展的荣辱兴衰和喜怒哀乐,展示了学校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和蒙童遨游学海的感人情景,并以此折射出学校办学理念的光芒以及办学者的智慧和追求。全校师生和所有来访者徜徉在这条长廊之中,如同跟一位智者畅叙教育真谛,和歌者共同歌唱。与其说是长廊,不如说它是学校一条流动的历史长河,一幅绚丽的校园画卷,一首动人的桃李弦歌。

长廊的布置汇集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四个主题对学校的办学沿革、历史风貌、先贤名人进行生动展示。开头的一面主墙,以“薪火传承”为主题,以杏坛缤纷为设计元素,把学校历任领导的肖像以剪影式浮雕造型,配以各人的简历,艺术化地展现出来,使观者在对先贤心生景仰的同时,对学校的优秀传统与文化积淀也有所了解。

对面墙壁,则以“追溯学山”为主题(如图2所示),把学校的历史沿革,采用赋的文体,以竹简的造型来叙述,意味深长。同时,再用仿砖雕的手法把学山旧貌呈现出来,使百年名校跃然眼前。

接下来两边的廊柱,分别以“先贤兴学”和“学山之子”为题,歌颂百年来学校的先贤与学子。走在长廊中,你可以倾听先贤兴学时的呐喊,目睹他们为乡村孩童免除苦难而付出的艰辛,触摸他们为教育呕心沥血的脉搏。走在长廊中,你可以看到当今办学者对先贤的崇敬和对先贤办学初衷的追崇,看到先贤的理想之花在这里开放,先贤的意志之魂在这里涌动。

这样一道长廊,使学校在时间长河中的过往转化成空间形象,让你阅尽学校在时代更迭中的沧桑变化,体悟到历代教育匠人矢志教育的铮铮硬骨,感受到他们不畏荆棘、不惧困苦的意志和精神。

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身处学山之上,位临泮池之北,自明代弘治年迄今五百余年,这里一直是建学兴教的重地,儒学文脉源远流长。而这种居山傍水的物华之灵,在岁月流转、世事兴替中逐步积淀为学校“亲仁近智”的文化意脉,并演化成今天办学哲学的核心要素―学校“人文生态”的教育主张,追求“智慧”的办学理念, “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的管理特色等,这些不都是对“仁”与“智”的生动写照吗?作为江南锦绣之地的乡学,集山水之灵气,融人文之精华。

学校的标志设计,以圆为构图的主要形态,以诠释千百年来倡导的“智圆行方”的传统做人标准。圆中的牌坊图案是根据学校创办初期学校大门样式设计的,一方面体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另一方面诠释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牌坊的上半部犹如一具搁置毛笔的笔架,代表学校 “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属性。下半部为一个变形的“门”字,表示学生刚刚“入门”,意为学校是学童启蒙时期的小学。整个牌坊都浮于篆字“水”之上,不仅充满灵动和活力,而且正好与牌坊上半部的笔架“山”形成呼应,体现了学校提出的“亲仁近智”的办学核心理念。牌坊图案还酷似“高淳”的“高”字,以此解读学校的地域名称。整个图形以绿色为主,白色显现于中,橙色衬托其下。绿色代表生命和希望,白色表示纯洁和美好,橙色表示和谐和热情。绿、白、橙三色彰显了学校“生命为本,生态为纲,生活为源,生存为道”的教育理念。

在长廊的一大面墙上,以山水抽象的形象,结合书法文字,把学校完整的办学理念系统以及校徽呈现出来(如图5所示)。优美的图案,经典的理念,既是对学校办学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概括和传承。学校的“高境界、大智慧”也因此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学生在这里展示才华,放飞理想。聪慧的心灵在跳动,艺术的潜质在滋长,强健的体魄在铸就,这里哺育了一代代“好学力行”的莘莘学子。

长廊中展示了学校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美丽的花开在这里,硕大的果结在这里,欢声笑语汇聚在这里,这里是阳光的校园,这里是充满朝气的校园。如果你有暇在这条长廊中驻足流连,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展示的内容和造型是多么协调,展示的特色和形体是多么统一,展示的时代和光线是多么吻合,展示的区域和风格是多么相得益彰,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办学者的智慧和设计者的匠心。

篇2

一楼整个空间,用玻璃代替一般的地板,在不大的空间里,达到了展示南昌整体规划的模型。模型做的精巧而又真实。这也是对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肯定。

二楼详细的展示南昌各个地方、景点的规划设计图,也就是整个楼的核心部分。包括公共设施规划图、近期规划建设图、绿地规划图、交通规划图、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图、各湖周边的规划图、以及各个景点的鸟瞰图。琳琅满目的图让我感到很震撼。图原来可以做的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美,如此的细心。

我们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画图是必不可少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把细节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呢。比如很不起眼的指北针。园林需要把握细节,需要追求完美的信念,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之作品。

这里的效果图处理的相当的完美和真实。从好的设计作品中吸收精华,也是学设计的一个快捷的方法。比如对入口的设计手法,对转角的处理等等。

城市规划是对历史的传承、现实的体味、对未来的憧憬。眺望2020年的南昌,应该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文化和谐、人与都市和谐的名城

秋水广场

有人说观秋水一定要晚上才能看得到这里的美景,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这里晚上的喷泉、音乐、观光成为南昌的一道风景线。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说,不仅仅要晚上来欣赏秋水,更要白天来这里观察学习其设计精髓。为什么这么讲呢,晚上来观看喷泉的人比较多,整个广场气氛比较热闹,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嗅其精髓。白天相对来说整个广场人比较少,更利于我们调查学习,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白天体会那种人群云集的热闹场面。今后在设计也会把握一种空间感和功能感。

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是典型的带状绿地。广场有一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两个次入口分别采用台阶水镇和缓坡树池的方法。主入口则重点在于体现大气。同时入口前都留有足够的人流集散地。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是整个广场在形式上比较多样,赋予变化。也达到了功能上的目的。

植物配景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在相同中寻找变化,高大的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构成树池。也有群植的小山丘。充分的美化了整个广场。

在铺装上,赋予变化,色彩搭配合理。通过观察、测量对铺装的材质、色彩、尺寸有了很感性的认识。设计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

临近水面一侧设有设有十二个亲临水面的入口,周边设有一排园灯。在园灯上在入口处的两个园灯比起其他的园灯要矮,同时每个入口前的铺装有十二生肖的浮雕,达到一种变化的美感,同时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从这里可以到水边。至于为何要用十二生肖的浮雕,我猜设计者是想展示一种文化理念,十二生肖可以代表人生,代表时间,代表秋水广场的历史。

同时与江南名楼腾王阁隔江相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诗句,这样地理环境,更加的升华了秋水广场历史文化意义。

在广场附近还设着了很多服务性设施,包括摄影、饭店、游乐、厕所等等,大大方便了游客。

广场还设计了大量的点景,可游人观赏。

赣文化长廊

赣文化长廊长廊共分:开篇、先哲崇光、青铜时代、文学巨人、艺术巅峰、傩广场、大道清风等十个景点。其中,有大型的石雕、铜雕、小品、石碑、园林、楼台亭阁、景观花坛、景观眺台以及喷泉瀑布等。所有的设计理念和风格都来自于历史文化,步移景异正是赣文化长廊的写照。历史文化是这里的设计灵魂,每一个景点的设计,经过了精心的布局,巧妙的过度。所有的景点都向世人展示了赣文化风采、挖掘赣文化风貌、提升赣文化内涵区区千米长廊却记载着文章节义之邦绚烂文明的和历史。

篇3

我个人担任了五个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现在,我就绿色经济长廊建设和月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其他三个项目分别由和为大家汇报。

一、绿色经济长廊

工程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职责。建设绿色经济长廊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时间长,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挥部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县绿色经济长廊建设实施方案》,现已由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到各单位组织实施。《方案》对各项建设内容和目标进行认真的梳理,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了洁净一条江,绿化两条路,重点建设十个节点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各项工程项目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为下一步迅速启动、尽快推进绿色经济长廊各项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紧密跟踪项目申报工作。认真对照《实施方案》中的工作职责,继续梳理可以申报的项目名称和资金规模,积极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了项目开发申报半月汇报制。10月16日统计:2012年可开发申报项目单位共有17个,申报项目总数64个,资金总额达3.7亿多元。项目涉及农、林、水、环保和民政、文化、教育、旅游等众多单位,都可以在绿色经济长廊范围内实施,为下一步各专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证。10月31日统计:又新增了6个项目,使项目总数达70个,资金达到6.2亿元。

三是科学规划设计。厦门格林贝尔设计公司对两岸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调研和踏勘。11月1日初步规划纲要和初步方案已提交县有关会议讨论,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改。

四是开展了生态休闲区地形测绘工作。10月6日,赣南测绘院一行9人进场进行地形测绘。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测绘地形,已完成90%的工作量,预计本月20日前完成,为下一步编制生态休闲区298公顷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服务;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根据《县绿色经济长廊实施方案》,11月底前做好、做细一条江、两条路、十个节点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各项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把各项建设工程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地带、落实到具体的年度,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开工、如期竣工。

2.各单位密切配合,认真梳理项目、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施计划,做好做细各专业规划设计和资金预算,形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向上争资争项。

3.11月20日前底完成生态休闲区地形测绘工作,并尽快制定该区域建设方案。

4.督促规划设计单位12月底完成《县绿色生态经济长廊总体规划》。

5.督促规划设计单位11月底完成生态休闲区的修详规;12月底完成筠门岭历史文化名镇、(小鱼潭)高速出口道路、小鱼潭至县城出入口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6.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民间资本参与生态休闲区建设。打算引进福建著名品牌“招宝-刘老根生态农庄有限公司”到投资兴建生态休闲农庄,缓解工程建设的资金压力,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二、月新区基础设施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

1.10月31日上午,在县规划建设局召开座谈会,对月新区城市设计及行政中心、展示中心、接待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进行讨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当日中午,就以上规划设计方案向傅春荣书记、县长、副书记作了汇报,汇集了县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修改意见。

2.11月10日,安置区规划总平面图及效果图由设计单位按照我方意见作了修改,经请示县领导,安置区规划总平面图及效果图最终确定,11月14日前可将大型喷绘效果图在安置区建设现场进行公示。

3.已委托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协助规划设计单位做好月新区防洪堤及滚水坝规划设计。

4.行政中心、接待中心、展示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已起草,可供设计单位参考。

存在问题

新区城市设计及行政中心、展示中心、接待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还需一定时间,对其他工作进度有一定影响。

三、近期工作计划

1.11月下旬结合我方修改意见,由规划设计单位将规划方案修改到位,形成专家评审稿,进行新区城市设计的专家评审。为此,我方将派人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面对面沟通,将修改意见逐一落实到位。

2.12月初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由规划设计单位将规划方案修改到位,把新区城市设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定,形成最终稿,并按法定程序进行报批。

篇4

南昌城市规划展示馆

南昌城市规划展示馆,它的美和意义不仅仅是建筑的设计形式和室内空间的设计。我认为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讲它的美在于功能上。为什么说是在功能上呢?简而言之它的灵魂是像参观学习者,展示南昌的规划、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的发展。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一楼整个空间,用玻璃代替一般的地板,在不大的空间里,达到了展示南昌整体规划的模型。模型做的精巧而又真实。这也是对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肯定。

二楼详细的展示南昌各个地方、景点的规划设计图,也就是整个楼的核心部分。包括公共设施规划图、近期规划建设图、绿地规划图、交通规划图、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图、各湖周边的规划图、以及各个景点的鸟瞰图。琳琅满目的图让我感到很震撼。图原来可以做的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美,如此的细心。

我们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画图是必不可少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把细节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呢。比如很不起眼的指北针。园林需要把握细节,需要追求完美的信念,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之作品。

这里的效果图处理的相当的完美和真实。从好的设计作品中吸收精华,也是学设计的一个快捷的方法。比如对入口的设计手法,对转角的处理等等。

城市规划是对历史的传承、现实的体味、对未来的憧憬。眺望2020年的南昌,应该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文化和谐、人与都市和谐的名城

秋水广场

有人说观秋水一定要晚上才能看得到这里的美景,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这里晚上的喷泉、音乐、观光成为南昌的一道风景线。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说,不仅仅要晚上来欣赏秋水,更要白天来这里观察学习其设计精髓。为什么这么讲呢,晚上来观看喷泉的人比较多,整个广场气氛比较热闹,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嗅其精髓。白天相对来说整个广场人比较少,更利于我们调查学习,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白天体会那种人群云集的热闹场面。今后在设计也会把握一种空间感和功能感。

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是典型的带状绿地。广场有一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两个次入口分别采用台阶水镇和缓坡树池的方法。主入口则重点在于体现大气。同时入口前都留有足够的人流集散地。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是整个广场在形式上比较多样,赋予变化。也达到了功能上的目的。

植物配景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在相同中寻找变化,高大的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构成树池。也有群植的小山丘。充分的美化了整个广场。

在铺装上,赋予变化,色彩搭配合理。通过观察、测量对铺装的材质、色彩、尺寸有了很感性的认识。设计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

临近水面一侧设有设有十二个亲临水面的入口,周边设有一排园灯。在园灯上在入口处的两个园灯比起其他的园灯要矮,同时每个入口前的铺装有十二生肖的浮雕,达到一种变化的美感,同时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从这里可以到水边。至于为何要用十二生肖的浮雕,我猜设计者是想展示一种文化理念,十二生肖可以代表人生,代表时间,代表秋水广场的历史。

在广场附近还设着了很多服务性设施,包括摄影、饭店、游乐、厕所等等,大大方便了游客。广场还设计了大量的点景,可游人观赏。

赣文化长廊

赣文化长廊长廊共分:开篇、先哲崇光、青铜时代、文学巨人、艺术巅峰、傩广场、大道清风等十个景点。其中,有大型的石雕、铜雕、小品、石碑、园林、楼台亭阁、景观花坛、景观眺台以及喷泉瀑布等。所有的设计理念和风格都来自于历史文化,步移景异正是赣文化长廊的写照。历史文化是这里的设计灵魂,每一个景点的设计,经过了精心的布局,巧妙的过度。所有的景点都向世人展示了赣文化风采、挖掘赣文化风貌、提升赣文化内涵区区千米长廊却记载着文章节义之邦绚烂文明的和历史。

历史有时候就如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过后的今天,后人把他们的才情豪义铭刻在长廊之中,唐宋家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书诗泰斗之黄庭坚,理学大师之陆九渊,朱熹,戏曲巨匠汤显祖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教育,只要看看介绍白鹿洞、白鹭洲、鹅湖、豫章四大书院的几块石碑,和刻着密密麻麻名字的状元榜碑,相对于整个悠久的江西教育史来讲虽然稍显不足,但却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文章与节义并重是赣文化的主体精神特征,也是江西人遵从的人生信条和境界追求,从这里你或许可以发现文天祥、张勋

赣文化长廊民俗铜像群,一批反映南昌民俗的铜像群,以旧日南昌市民生活为题材,再现了当时南昌市民生活旧貌。内容有:打爆米花、理发、卖水、敲糖等,均为现在少年儿童少见的社会内容。

学园林的人,品园,嗅园。品,要品其精髓;嗅,要嗅其灵魂。一名好的设计师,要有好的设计修养,更要博学,厚积薄发。除了参观学习之外,我们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知识。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整体设计施法于自然。在植物的配置方面采用了大量的乡土树种,色彩丰富,观赏价值高,水生植物更是次园的一大特色。满池的荷花是一道风景。同时地被植物采用了络石,色彩美丽。大量的杨梅又增添了游人的乐趣。

对于园路的处理曲折变化,铺装各异,形成不同的风景线。达到视觉上的美感。桥也是在于折,折的变化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觉。

园椅更是别具一格,体现了本园的一大特色。

园灯的处理上有木质的高杆灯,还有古朴的草坪灯。

花架通道则采用刚材料与绿色藤本植物搭配,形成一种现代美。

整个公园的生态比较平稳和谐,给人一种很惬意的感觉。同时整个公园选址比较偏僻,游人比较少,污染也就更少,是一处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象湖公园

象湖以环湖一条路,湖心一座岛,湖中两条堤,东北一广场,西南一组古建筑群,北线七处景为基本格局。景区通过点、线、面、带的精心构建,加之湖面波光碧影,堤上杨柳依依,与高阁、幽林、古城墙、荷花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尽显江南水乡美景。

玉石桥栏上题绘并雕刻着与赣有关的历代名人的生平简介与画像。

万寿宫气势雄伟、古朴典雅的,旁有一塔,是纪念旌阳县令、道教净明派创始人、治水英雄、江西地方保护神“福主”菩萨许逊而立,相传塔有镇水作用,取南昌繁荣昌盛、吉祥安康之

万寿宫有两个出入口,园路分为临近水面的木栈道和小山丘的曲径。园路环绕整个万寿宫,使游人可以到达到达各个景点。

整体建筑布局成直线型,以典型的古建筑和雕塑像世人展示了道教的文化和宗旨。外墙设有漏窗,到达框景的作用。廊道的处理采用单支梁,身在其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透视的意义。

铺装则采用乱石和青草互相搭配,加上青石园椅构成一种很惬意的环境。有种室外桃园的感觉。

植物配置上物种丰富,有空间层次感,色彩搭配合理。又赋予地形的变化,使高者更显其高,低者更显其低。正如《园冶》中所讲“令乔木参差半腰,蟠跟嵌石,宛若画意”。植物给整个院子增添不少生气,与中央的古建筑形成一整自然包围人工的感觉。更加深刻的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手法。感 言

通过认识学习,对园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要想成为一名设计师,需要具备很多知识。

首先,最主要的是想法和理念,而这些想法和理念是来自于生活、自然和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观察学习,最主要的还是要多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还需要多看一些大师设计的作品,分析他们的理念和构思。然后厚积薄发,取其精华。最主要的是处处都要观察学习。

篇5

跨院在我国古典建筑群中广泛分布,大到皇家宫殿,小到民居建筑,包括各种寺庙建筑中都很多见。我国古典建筑群中建筑布局大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其中沿中轴线方向南北延伸布局的称为“进院”,而与中轴线垂直在东西方向延伸布局的建筑就称为“跨院”。因此跨院又多称“东跨院”、“西跨院”。

1.1跨院的建筑功能

相比于政治、等级地位非常重要的中轴线建筑而言,跨院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是:用于面积较大的建筑群,在中轴线建筑之外,拓展整体空间;作为家庙、祠堂等家庭祭祀地点;正房之外其他人口分宅居住、生活;来客居住;学馆、库房、厨房、花园等其他用途。[1]相比于中轴线建筑正规礼制性的用途,跨院更多用于生活和休闲娱乐,因此布局风格轻巧、亲切,生态优美、园林小品意趣盎然,建筑没有非常威严的礼制规范,体现和谐、交流和个性化的空间氛围。

尤其在近现代建筑中,跨院的休闲娱乐和生态功能日益突出。在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中,越高级的四合院院子越多,有前院、后院,还建有跨院。建筑大师张开济说,跨院就是后花园,是家庭的多功能空间,发生过许多浪漫的生活故事![2]

1.2跨院的旅游开发定位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古建筑作为文物旅游和遗产旅游中重要的吸引物一直受到旅游市场青睐,我国的观光旅游市场上古典建筑群也一直是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热点。古典建筑群在遗产价值之外,对其旅游价值的探讨和开发更值得关注。

认识古典建筑群的旅游价值,就是改变已有的对于遗产价值认知的专家视角,而是从大众游客的体验视角出发,将建筑的文化、科学、社会价值充分的展现给每一位游客,尤其是发掘出文物建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将蕴含在古典建筑空间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传达给游客,实现游客的深层次体验。

但是由于我们对于遗产保护的人类学社会学责任,和我国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必须受到遗产保护的诸多约束,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单纯的观光成为最主要的旅游产品,文物建筑旅游产品以静态、观光为主,气氛沉闷、内容单调枯燥,或者深奥难懂,与当前游客休闲愉悦为主的旅游动机相悖,与当前参与型、活动体验型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脱节。

针对这一市场现状,旅游学界的专家提出对文物旅游的“活化”战略,就是通过多种旅游开发手段,将静态、物化的文物中蕴含的活态文化挖掘展示出来,或者以活态的方式展示给游客。活化战略是文物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在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运用中关键是活化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从旅游开发视角,运用活化战略,将跨院定位为文物建筑旅游中的重要活化空间的规划思路,不但基于跨院本身在古典建筑群中的休闲娱乐区的建筑功能,跨院建筑与生态景观的紧密联系,而且突出体现了对于旅游市场需求的关注,对于游客体验的关注,是文物旅游作为遗产文化传承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的规划创新。

2洛阳关林东西跨院的规划设计

洛阳关林是武圣关公含元之所,是中国最早的关庙和中国封建级别最高的关庙。作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的关林,既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4A级旅游景区,多年来与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并称洛阳三大人文景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是国内外游客来洛阳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

2.1 关林景区规划现状及主要不足

关林景区目前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2006年,关林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以及洛阳在建设“山水城市”进程中城市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关林景区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形势。

目前的关林景区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1景区游览空间狭小,生态环境欠佳。

关林景区的有效游览空间仅仅集中在中轴线上,长度不足500米,宽度不足百米,游客的足迹范围和视阈空间都比较狭小。

作为拜祭型古建筑群,景区的主要绿化以侧柏为主,树木八百余株。与孔林10万余株树木、孟林近万株树木的规模相比,相差太远,难以形成浓厚的拜祭空间的场所感,也与大众旅游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符。

2.1.2旅游产品以静态观光为主,体验欠缺。

目前关林的旅游产品,基本是观光型,欣赏古建筑、文物,游览殿堂院落和墓冢,参与性的活动只有自发祭拜祁福。一年一度的关林朝圣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其他旅游时段内游客是无法欣赏和参与体验这样的文化活动的。

2.1.3游览氛围沉闷,文化展示不足。

游客目前所有的游览活动都在中轴线上进行,并且是围绕祭拜主题进行参观活动,因此中轴线景观肃穆威严的氛围贯穿在游客游览活动的始终,使得旅游活动压抑、沉闷,与大众旅游休闲愉悦的市场需求脱节。

景区现有文化展示手段和方式主要是依靠讲解员讲解、殿堂塑像、壁画、碑刻,过于静态和艺术抽象,缺乏具象、生动、活态的展示手段。文化展示内容也是故事、情节,甚至传说,并且依靠导游口口相传,或者购书籍,缺乏系统、科学、生动和场所性的文化体验。

2.1.4线路单一,游时过短。

目前的景区游览线路就是中轴线的不足500米的单一路线,从舞楼、大门一直直线延伸至墓冢,游览时间在半个小时。而且墓冢游览结束后,游客原路自由返回大门的线路,浪费了一半的游程。

2.2 关林东西跨院的规划思路和原则

着眼于关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关林管理处提出东西跨院开发利用要紧紧围绕三国暨关公文化主题,依据洛阳关林的地位与特点,在不改变现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结合东西长廊的改造与展示内容,以及整个景区的环境特色,立足长远,立足发展,将东西跨院开发成为东西对称、服务设施健全、旅游休闲功能完备的以园林小品为主的吸引游客驻足的文化休闲园区。

综合考虑关林现有的不足和管理方的开发思路,在关林东西跨院规划中,我们创新性的以“活化”战略为指导,将东西跨院定位为“游客体验的活化空间”,激发出古建筑跨院旅游规划的新思路。在关林东西跨院规划设计中注重活化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确立了生态活化、文物展示活化和参与性文化活动活化的基本思路,并具体化为规划设计中的四项原则:

2.2.1 生态性原则

关林景区的生态建设规划以树和水为主,将之融合在古建筑园林中。

树,尤其是柏树,一直是我国寺庙、祭拜类景区的重要绿化植被,能够很好的烘托肃穆庄严的气氛。目前关林的树木八百余株,与孔林孟林的树木规模相比远远不足,景区提倡见缝插针种树,也要在跨院中集中种植有纪念朝圣意义的树林,打造今日的生态绿荫明天的古树名木。

跨院中水景的加入,一是为活化景区沉闷的氛围,营造更加轻松亲切的环境气氛,更好的实现生态活化;二是从文化内涵上,关公是民间的财神,水在民俗文化中代表财源茂盛,求财的活动安排在水景园林中强化关公财神的体验。由于跨院空间限制和在建筑群中烘托地位的限制,水景园林不宜采用体量过大的设计,以小巧的水池、环绕的清渠为宜。

2.2.2 市场性原则

跨院规划设计的市场性原则体现在关注游客的消费点。在东西跨院南部设计不同功能的服务休闲设施,东跨院规划为古典艺术茶座,主要供境外团队游客休闲,主要内容是关公文化的评书、皮影戏,背景音乐选择播放古典乐曲。西跨院南部规划旅游纪念品超市和小型电影院,主要针对大众游客市场,出售具有关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关公春秋大刀的系列复仿制品,关公像等。小型电影院播放一部关公故事和文化的影片,出售影碟和书籍。规划的这两处服务休闲设施,既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至两小时,相应增加景区内的旅游消费;又能将游客留在关林庙门口的镇上吃午餐,解决现有线路中游客午餐问题,增强关林景区的关联带动效应。

2.2.3 场所协调性原则

东西跨院规划既要考虑与景区现有的文物建筑协调,保持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格局,保护中轴线祭拜区庄严肃穆的氛围;又要着眼于长远,与规划中的民俗展览馆连接呼应。因此,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致、活动场所等规划设计上秉持古朴、清净,尤其是亭、台、雕塑等建筑设计采用古典建筑,并且与现有主建筑群呼应协调,保持与景区其他场所的整体和谐。

2.2.4 体验性原则

跨院规划中对游客体验兴奋点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对关公“忠义仁勇”的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规划在深入研究关公其人及历史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将关公文化精华概括为“忠义仁勇”,即以忠报国、以义友朋、以仁立身、义勇建功。在规划设计上,落实在东西跨院的“忠”、“义”、“仁”、“勇”四个景观点上,并且结合东西两个长廊进行文化展示。其中,东长廊按时间线展示东汉、宋、元、明、清等朝代对关公的由公侯、到关帝上升至神、圣的步步加封历史;西长廊展示关公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经历典故。东西长廊展示系统的关公文化,而“忠、义、仁、勇”四个景观点展示的是关公文化的精华,并且配合有游客参与性活动的设计,达到情景交融的高度体验效果。

2.3 关林东西跨院的规划创意

2.3.1 空间策划和功能区的划分

关林东西跨院是沿景区中轴线对称分布,规划根据《周礼》东文西武的礼制,将东西跨院分为四大功能区,即休闲区、服务区、东西长廊文化展示区、“忠义仁勇”文化景观区。设计东跨院布局“忠”、“义”两个景观点和针对高端境外团队客人的休闲区,园林特色以庭院水景、桃树、牡丹、竹子营造清静、富足安宁,含有文化深意的环境。西跨院布局“仁”、“勇”两个景观点和针对大众旅游市场的服务区,园林特色以侧柏等树木,配合圆雕、春秋台营造朴直、大气、阳刚的氛围。

2.3.2 东跨院的规划设计

东跨院北部与墓冢区相连,向北开圆洞门。由北向南布局为“忠”、“义”两个景观点,南部设立休闲区,规划为主要针对境外团队游客的音乐茶座,休闲区开西门与文物核心区和景区入口相连。

北部“忠”景观点设计关像的砖雕门楼,正面为关像,隐喻洛阳关林埋葬的是关公首级;背面是关公著名的“风雨竹”,画中竹中藏诗,表现关羽忠的气节。周围种植竹子,烘托人物操守气节。周边设石质座椅,供游人扪思。

“忠”景观点向南是“义”的景观点。这一景观点的核心是三个小型水景池环绕的“结义亭”,周边种植桃树,隐喻“桃园三结义”的以义友朋。游客可以在此与亲朋结义,可以以关林管理处的名义颁发结义证书和结义纪念品。莲叶田田的水池中养殖锦鲤,象征富贵求财。

东跨院南部是休闲区,设计为主要面向境外团队游客市场的音乐茶座。音乐茶座为古典建筑,外有外廊,可以临窗看到结义亭及水景,周围种植洛阳牡丹,象征富贵。茶座内部为古典装修,弹奏古琴,游客可以根据兴趣点唱关公评书、观看关公皮影。

东跨院的园林特色以庭院水景、桃树、牡丹、竹子营造清静、富足安宁,含有文化深意的环境。

2.3.3 西跨院的规划设计

西跨院北部与墓冢区相连,开北向圆洞门。由北向南布局为“勇”“仁”两个景观点,西围墙保留原有的柏树,东部的西长廊作为展示关公经历典故的文化展示区,南部设立服务区,布局关林特色旅游纪念品超市和展示关公文化的电影院,服务区开东门与文物核心区和景区入口相通。

北部“勇”景观点设计关公骑赤兔马圆雕一尊,周围侧柏环绕,命名“朝圣林”,选择历届朝圣祭拜活动中的名人手植签名的纪念树,以名人效应烘托对关公神勇的崇拜。在朝圣林中可以开展游客参与活动,“过五关斩六将”,林间小道设计成军阵,辅以篱笆,扑朔迷离,敌军将领和统帅由工作人员扮演,游客手持木质青龙偃月刀,点到为止,擒住敌军统帅者赠送纪念品。

“勇”景观点向南是“仁”景观点。“仁”景观点主要通过“春秋台”表现。《春秋》是关公最喜欢的著作,“关公夜读春秋”是流传很广的经典故事。春秋台是古典建筑格局,台四周木柱上镌刻有春秋名句。台中放置青龙偃月刀的复制品,鼓励游客搬搬,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习套路舞大刀。春秋台还可作为民间关公戏的小型表演舞台,可以定时表演。

西跨院南部服务区是体量较小的古典建筑,用于旅游纪念品销售和关公电影的放映厅。主要针对大众旅游市场,出售的旅游纪念品以关林特色商品为主,例如关公像、春秋名句挂件、青龙偃月刀复仿制品等。关公电影设计为关林管理处专门投资拍摄,在放映厅循环放映,同时出售影碟。

西跨院的园林植被以侧柏为主,因空间面积有限,保留西围墙原有的树木,在各景观点见缝插针式种植树木,增加生态绿化,营造出朴直、阳刚的武院氛围。

篇6

编者按:

2011年9月28日.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西安召开,会上表彰了133项2011年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都利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优秀校园文化对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以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固.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经过严格评审,33项2011年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一等奖。46项获二等奖,54项获三等奖。郝利生向获奖学校颁发了奖牌。

本刊自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西安灞桥区教育局、西安市西铁一中、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渭南市澄城县王庄中学、榆林市第七中学、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成阳市实验小学在表彰会上所作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教师“水滴”精神:

润物无声的关爱精神――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像水一样公平公正,细致入微;

涤浊自清的治学精神――严谨自律、爱岗敬业,像水一样清洁污浊,永葆本色;

利物不争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尊重家长,像水一样清静有为,惠及万物;

聚滴成海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像水一样宽容豁达,勇往直前。

学生“水滴”精神:

志向高远――“一滴水见太阳”,以小见大,树立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人生态度;

意志坚强――“水滴石穿”,坚韧不屈,塑造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人生品格;

态度友善――“融入大海不干涸”,宽容仁厚,培养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人生道德;

身心健康――“流水不腐”,富有活力,形成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人生状态。

策划“水滴”形象,营造文化氛围

围绕“水滴”精神,学校把“七彩水滴”作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彰显着独特的校园文化个性特征

(一)设计“水滴”卡通造型。鲜明主题形象。

1、小水滴,既有朴实、本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又有亲切、自然、形象、通俗的感觉,易读、易懂、易纳、易行的效果。

2.以“小水滴”卡通形象为设计中心,以蓝色为基本色调,营造出友善、灵动而清澈的童心之美;将水滴文化精神核心书写在环状图案上,凸显文化主题并使之整体具有徽章感,易于应用。

3.“水滴娃娃”卡通造型,分别意寓“诚信、自律、坚韧、进取、关爱、合作、担当”等七种优秀品质和多彩的个性,引领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营造“水滴”文化氛围,涵养师生心灵。

1.设计了完整的“水滴文化”VIS系统。制作了庆安小学水滴“纸杯”、“手提袋”、“书签”、“便签纸”、“奖牌”、“奖状”等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2.校园内设计了文史长廊、时事走廊、音乐文化长廊、美术文化长廊、数学科技文化长廊、英语长廊、民俗文化长廊、诗歌长廊等九个水滴版面的主题宣传长廊。画风简洁、灵动清澈的七彩“小水滴”卡通形象随处可见,营造出浓郁的“七彩水滴”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主题活动.放飞心中梦想

1.“水滴”活动――体验七彩童年。学校发挥“七彩水滴”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组织开展七彩水滴“四节一会”(即水滴艺术节、水滴体育节、水滴科技节、水滴读书节和“水滴图书交易会)、七彩水滴“五岗”体验活动、七彩水滴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七彩水滴社团”、完善七彩水滴成长记录袋等教育教学活动,使“七彩水滴”融人校园多彩生活。

2.“水滴奖章”――收获成功喜悦。学校在学生间开展“七彩水滴”争章活动。做到周周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学期末在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上开展“我是一一小水滴”评比表彰活动(如文明小水滴、进步小水滴、安全小水滴、环保水小滴等等),激励孩子们“点滴进步,完善自我”。与此同时,在教师间开展“奋进水滴”、“师德水滴”、“安全水滴”、“和谐水滴”、“教研水滴”等多种评优评先活动,教师节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学校为每位获奖教师撰写颁奖词,校长亲自为老师颁发“水滴奖章”,使教师享受成功的幸福,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大秦文化显特色,泾渭品格铸校魂――咸阳市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介绍

古都咸阳是周秦汉唐等朝代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 遗存,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成 型有着深刻的记忆。我校立足成阳, 选择秦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背 景,准确把握地域和历史两个重要元 素,确定了竹简墙等几种视觉文化的 表现形式。

大秦文化竹简墙:我们以秦定都 咸阳144年间发生的著名事件和人 物,勾勒出了大秦一统的雄风:由160 根墨绿的竹简组成了近60平方米的 竹简墙。上面用金色行楷展示了反映 大秦历史的“定都咸阳”、“商鞅变 法”、“吕氏春秋”、“郑国之渠”等具有 代表意义的人物及事件。段落之间点 缀红白底字相间、形状各异的篆字印 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成阳历史的了 解,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且整面竹 简墙所带给人们的高雅古典、浑厚壮 观的视觉冲击,让每一位驻足者都能 深切感受到秦文化大气之精髓。

活宇印刷《百家姓》:我们用140 个30厘米见方、浑灰底金色字的活 字印刷字版形式刻出我国古典之名 作《百家姓》,其间镶嵌的秦朝典型瓦 当图样,形成近40平方米的高低错 落有致、形象生动的括字壁画。既彰 显了活字印刷术的魅力。更显示出中 华姓氏文化的独特风采。

走廊文化丰富多彩:为激励师生 奋发进取,我们的展板文化主要选 择了历代咸阳仁人志士和革命圣地 延安、秦始皇兵马俑等为代表的中 华名胜。走廊上还展示了国防军事 教育、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学校操场 的墙上展示了九项动感运动浮雕。

针对小学生自由、活泼、好动 的天性,学校通过各种学生喜闯乐 见的活动,调动起小学生的主体性 和创造性,实施“活动育人”策略。 突出搞好以下活动:

经典诵读:为继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把经典诵读 作为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排进课 表,由专任教师讲授,每学年开展 两次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帮助学 生大量诵读、积累。目前,学生对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 经典诗文已牢记在心,我校二年级 经典诵读小组在省级比赛中荣获 二等奖。

午练宇:学校每天下午安排十 五分钟午练字的必修课,根据不同 年级制订习字内容,安排指导老 师,结合校园广播音乐,营造习字 氛围,让学生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同 时去除浮躁、陶冶情操。2010年,我 校学生三十多幅书法作品在陕西 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奖。

体育艺术节:积极开展“阳光 体育”运动。学校定期举办校园艺 术节、迎“六一”、“元旦”书画展、春季 趣味运动会和冬季长跑赛。近年来,我 校学生游泳队代表咸阳市参加省上和 国家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书画 作品多次被选中随省、市各级代表团参 加了欧、美、日、韩等国的文化、经贸交 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篇7

关键词:晓港公园清竹园;景区规划;景观设计;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32-02

1 晓港公园清竹园建设背景与概况

晓港公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总面积17.1万m3,是广州种植观赏竹最多的公园,故又有“竹子公园”之称。坐落在园内的云桂桥,是明代清官何维柏所建,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之一。该桥横跨海珠马涌,石栏石柱造型简练、古朴典雅,现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充分挖掘利用晓港公园特有的“竹文化”和明代清官何维柏所建的云桂桥等廉政名人典故元素,海珠区纪委、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海珠区的园林绿化局三个单位联手,在公园内的云桂桥畔,沿马涌蜿蜒建设了占地面积4600 m2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清竹园景区。清竹园景区面积虽然不大,但廉政教育元素和植物景观相得益彰。景区内布局围绕廉政主题,设置了石艺倡廉、墨韵扬清、莲花畔道、静观书屋、清风长廊等景观节点,容自然与人文于一体。景区建成后,环境更加优美,是广大游客喜爱的好去处,也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 清竹园的景区规划分类

2.1 景区规划特点

竹子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尽管竹子是空心的,但是却依然挺拔有力,代表着谦虚、不屈不挠以及高风亮节等优秀品格。清竹园的规划主要依托于晓港公园原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充分挖掘景观资源自身所带有的文化内涵。景区的规划不仅利用了竹子的元素,而且还结合了明代清官何维柏的典故,将廉政元素融入于竹林中。

在景观规划理论上,景区根据游园市民心理及行为特点,按照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的理念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不破坏原有的景观氛围,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植物,将廉政元素融入到景区中,并利用植被,使各个廉政教育元素不突兀。景区通过放置廉政主题的雕塑、阅读廉政故事、欣赏倡廉工艺作品、观赏古迹、静心阅读游园节点等,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教育气息浓厚的公园内景区,让游客在游园中感受廉政的文化。

2.2 景区规划布局与分类

景区规划布局设计主要遵循了线状层次原则,同时在利用线状层次的过程中又结合了景区具体资源的分布特点,在整个过程中以游览足迹为主线。

清竹园景区主要有六个景点,从入口处呈环状形成一个大的参观回路,各个景点又可以自由形成一个个小的参观回路(布局平面图见图1)。

2.2.1 石艺倡廉

主题雕塑园道,正、反,古、现代两条廉政雕塑线,相辅相成,体验古今廉政文化交织的力量。

2.2.2 墨韵扬清

门口悬挂一副对联“清风墨韵扬正气,竹影扶疏颂清廉”,设置有书画走廊,展示经典的廉政书法和绘画作品。

2.2.3 莲花畔道

放置有明代清官何维柏的雕像以及以荷花为主题的水边畔道。利用旁边建筑的墙体雕刻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在畔道两边,设置了多个以荷花流水为造型的小景观,寓意荷花高洁,清水长流。

2.2.4 静观书屋

“静观”二字,是由广东著名美术家陈永锵先生题写的,以“静观”为廉政书屋名字,寓意深远。在这个书屋里,清雅、恬静,使人身心放松,可在幽静的书香中感受廉政文化。

2.2.5 清风长廊

以竹简的表现形式,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段,展现了多个廉政典故和廉政剪纸艺术作品。

3 清竹园的景观资源与设计

3.1 乔木与竹林

景区范围内,有高大乔木数棵,主要是高大的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木棉(Bombax ceiba)。另外,竹林呈片状分布。景区入口的景石伫立在竹林起点的竹下,由广东著名书法家卢有光先生题写“清竹园”三个大字雕刻在景石上,显得震撼与庄重。石艺倡廉主题园道的雕塑沿园道放置在乔木旁或竹林里,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

3.2 地被

景区中原竹林中地被缺失,竹林的清、绿、雅效果欠佳。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丰富竹林地被为着陆点,重点增加适宜竹林下生长的、稍耐阴且构成层次丰富的地被。石艺倡廉的雕塑在竹林里放置的同时,并配置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银边草(Arrhenatherum elatius var.bulb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 Blume)等地被,既便于观赏,也突显雕塑的视觉效果。建(构)筑物的周边地被有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花叶良姜(Alpinia sanderae Hort)、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cv.Dwarf Yellow)等。

3.3 建(构)筑物

合理利用原有的花卉馆长廊,将“墨韵扬清”和“清风长廊”的经典廉政书法和绘画作品走廊放置在长廊内。“静观书屋”也利用长廊尽头一截,用钢化玻璃围闭三边,形成一个安静的阅览区。该建(构)筑的四周,种植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 (L.) Burk.cv.Gouyahua)、美丽针葵(Phoenix loureirii)、粉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旅人蕉(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Adans)等灌木,形成了清新、优雅的观赏、阅读环境,是得到游客最多赞赏的区域。

3.4 古迹典故

明代清官何维柏与晓港公园关系密切,他因为直言进谏,遭到当时奸臣严嵩父子的陷害,被削职为民。回到广州以后,在当时的河南小港何庄,也就是今天的晓港公园附近,隐居著书讲学,并出资建了一座小港桥,后来,此桥大家就都叫这个桥为“云桂桥”,该桥是广州市的重点文物。

清竹园景区位于云桂桥旁,距离“清风墨韵”景点直线距离约50 m。为展现古桥的古朴典雅,在“清风墨韵”景点旁、马涌边设置一小广场,安放一何维柏石雕像,并配置相关石刻简介,与云桂桥形成一个对景。

整个景区的规划,以竹、文物古迹为基底,马涌水使整个园景更具有灵气,灌木、植被使景区更青、翠、雅,环路布置打破了规则式的布局,使生硬的道路布置在视觉上显得柔和,也使景园的景观在空间设计上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整体布局更加流畅舒适。

4 结语

清竹园的建设不仅利用了晓港公园特有的自然资源,还挖掘了其自然资源的文化内涵,整条线路都围绕着清风廉政的主题,并相互呼应,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感悟到一些哲理与深意,因此整个设计理念和规划都值得提倡与肯定。

参考文献:

[1]胡迎春,任成好,李洪娜.关门山低碳旅游景区的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6).

篇8

一、主办单位

吉林省人民政府

长春市人民政府

二、协办单位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吉林农业大学

三、承办单位

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长春农业博览园

四、目标及主题

展会以“迎新春、贺祥瑞、庆十”为主题,以“发展创意农业、弘扬年俗文化、营造节庆氛围”为理念,以“建设绿色菜园、四季花园、休闲乐园、高新技术设施示范园、雪雕及节庆彩化长廊”为重点,以“绿色蔬菜种植展示与现场采摘,鲜花种植观赏及展销,精品农业、创意农业、高新技术设施农业展示,精品年货展销,雪雕作品设计及冰雪旅游,系列节庆及年俗文化活动,观众现场互动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北国严冬的皑皑白雪中,打造一处年味儿浓郁、喜庆祥和,集展示示范、观光休闲、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冬之绿洲、春之桃源”和“冰雪旅游胜地、新春游园好去处”。

五、展示内容

博览会共安排展示展销和文化活动2大类、15项内容。

展示展销类共6项

1.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共设12个展区。

(1)无土栽培示范区6400平方米;(2)叶菜类基质栽培区6400平方米;(3)黄瓜基质栽培区6400平方米;(4)番茄基质栽培区6400平方米;(5)园林景观花园6400平方米;(6)渔业展馆6400平方米;(7)九台风情展;(8)迎春花市3200平方米;(9)植物工厂200平方米;(10)组培室200平方米;(11)年货大集6400平方米,205个展位;(12)购物及美食一条街,设39个商品展位和20个美食展位。

2.现代化温室展区

(1)观光农业园5000平方米;(2)凤梨花卉园5000平方米;(3)沙漠植物园2000平方米。

3.菌菜产业基地,占地1.5万平发米。

4.君子兰花卉展销区,占地1.5万平方米。

5.关东特产及农博园自产蔬菜超市占地400平方米。

6、雪雕及节庆彩化长廊,园区参观路线打造千米雪雕及节庆彩化长廊。

文化活动共9项

包括每天在6万平方米连栋温室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长春祈福文化节》名家书画展、春联及福字整点派送,年货大集舞台文艺表演,农博园自产蔬菜现场采摘等活动。

六、年货大集及购物一条街招展范围

展示展销各类绿色、优质、特色农副加工产品及食品、酒水饮料、海外商品(奢侈品)、山珍野味,工艺美术、草编藤艺、书法绘画、轻工产品、知名美食、特色小吃等。

七、新闻宣传

利用新华社、吉林日报、长春日报、东亚经贸新闻、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长春市出租车载、公交车载媒介,户外大型LED平台等媒介按照会前、会中、会后等三个时段对展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的宣传舆论声势,扩大展会影响,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

八、相关要求

参展商及参展商品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组委会关于展会日程、布展撤展、参展证、消防安保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详见参展合同)。

九、展会服务

1.统一搭建:展位规格为3米×3米,高2.5米;

2.统一提供配套展具,包括:洽谈桌1个,折椅2个,60W射灯2只,5A/220V电源插座1个;

3.统一制作展位楣板、参展单位中文名称、展位序号等;

4.统一铺设展区通道地毯;为参展商拉动经贸合作,组织商家洽谈;会议交流沟通;

5.酒店、运输预定(2013年元旦起不接受酒店预定);

特别提示:

参展企业如果有不同搭建要求,请附带展位设计图并及时与组委会联系,我们会根据

您的要求做相应考虑、安排。

招展服务

长春递法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负责人:王少奎 (0)13943130036 0431-81668732

招商经理: 张 盼 0431-81668730

王 爽 0431-81668731

张永亮 0431-81668733

张 卓 0431-81668735

企业传真: 0431-88930258

篇9

秦始皇当年引渭水为池,就近建筑兰池宫,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刻石为鲸,长二百丈。这条道路就建在当年的遗址处,所以叫兰池大道。

兰池大道建设工程是咸阳市委、市政府2007年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是泾渭新区新建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是咸阳市泾渭新区发展的一条工业长廊。渭河电厂、多晶硅公司均在此区域建设。兰池大道西起金旭大道,途经渭城区窑店、正阳两乡镇,东至西铜高速匝道收费站,全长17.10公里,其中咸阳境内15.5公里,西安境内1.6公里,规划红线宽度为65米,双向8车道城市道路标准沥青路面设计,总投资5.05亿元,工期二年。

这项工程由陕西省咸阳路桥工程公司承建。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支路桥施工劲旅,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交通安全设施资质及一类、二类甲级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资质。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兰池大道自2008年7月10日开工以来,咸阳路桥工程公司高度重视,迅速组建项目经理部,调派精兵强将,积极配备施工机械设备,掀起了“抢时间、抓进度、重质量,大干快上,为咸阳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劳动热潮。在兰池大道一横桥建设指挥部正确指导和渭城区委、区政府及沿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克服资金和环境等不利因素,并针对施工环境土质难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精选最佳技术突破方案,狠抓安全施工生产,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合同任务,确保了工程工期。2009年9月,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市长庄长兴莅临兰池大道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时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建设兰池大道及横桥工程是咸阳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引导咸阳城区沿渭河东进”、“着力打造渭河两岸新型生态工业长廊”的战略部署决策,也是咸阳市积极推进西咸一体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兰池大道建成后,将和世纪大道一并,形成咸阳拥抱西安伸出的左右手。兰池大道总体规划用超前的眼光和创新意识,深入挖掘秦代历史底蕴,紧紧围绕“秦风、秦韵、秦文化”的建设特色,以展示秦的丰功伟绩为基点,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兰池大道将成为展示秦文化、展示秦历史、展示现代美的发展之路。

篇10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我是二八班的韩芮,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班来发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特点,根据学校的方针,我们班提出了几项建议:

1.校园围墙:改造校园围墙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进来,成为学校文化、专业文化展示的对外窗口。通过这种形式起到,宣传、发扬各专业特色作用,此外还可将,学校发展历史,在校园文化墙上表现出来。让同学们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

2.主题墙: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为了营造处处是课堂的人文环境,学校在环境布置上,应该注重从小处入手,从各个方位入手,让同学们接受无声的熏陶。其实可以设置一个主题墙,在主题墙上可以写一些成语典故,科普知识,或是写一下各班的班训,班徽等,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收集,通过这让样的收集方式,不但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的精神。既能让同学们了解每个班的情况,也可以增长知识。

3.走廊:走廊也可以按照文化走廊和德育走廊来划分,文化走廊可以展示一些班级文化,学校文化等,德育文化可以安排一些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其优点是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教育。

4.食堂:食堂是我们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可以在食堂里面设立节约用水,节约粮食,有序排队等,温馨提示牌。让同学能够养成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文明排队的好习惯。

5.长廊:建立长廊可以起到装饰校园,展示学校特色的作用。同学课余的时候,在长廊里,聊天,休息。之后能够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6.图书馆:图书馆是我们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增长知识的地方,我认为学校的图书馆在设计方面应更加人性化,比如图书馆座位的布局,以及环境的布局,当然,硬件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7.领导班子和全校教师展示牌:为了能让同学们尽快的了解校领导和老师,我们应当架设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作用就是介绍老师,让同学们尽快的能和老师融洽的相处,做到老师、学生零距离接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老师对工作的热情。

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二

大家好: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学校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生命和灵魂的集中体现,继承文化、整理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

一、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定位

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不是校园文化,墙壁上的校训、名言警句是不是校园文化,校长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是不是校园文化。我的理解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所有文字、规章制度、条文、思想、图腾,只有转化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内在需求和相同值取向,外显为共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这样的文化才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才是真正意义的校园文化,不然,它最多只是一种文字,或文化的符合,不能构成影响人、教育人、激励人、规范人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象物理学上的“场”具有巨大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施加着一定的制约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威力和魅力,也是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本原因。

二、确立核心价值,丰富校园文化,促进“人·教育·自然”和谐发展

校园环境、教育氛围,是一所学校的脸面和眉目,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品质,也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精髓,更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何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风光旖旎、赏心悦目、情趣高雅、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如何创生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问题乐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围,如何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空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构筑校园新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入手,对丰富学校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确立核心价值,创新规章制度,形成了人本和科学相融的管理机制

核心价值是学校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全体或多数教职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从内表现为相同的价值取向,在外体现为共同的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为此,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持久的探索,并形成了有澄色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