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旅游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龙头品牌。生态旅游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学术研究与旅游业开发过程紧密联系,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的资源评价到多学科的交叉集成,主要涉及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开发策略及规划等等,目前旅游学已经成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涉及旅游、生态、地理学、管理学、地质学、艺术的多学科集成。本文在梳理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评价和开发的基本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三)注重社区参与
篇2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互补性长江三峡金三角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的对旅游资源展开研究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区域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1.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科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思路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其令人惊喜的价值,从而谋划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就是从不同尺度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角度以互补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有资源,重新评价和定位现有的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的资源优势。
2.为发展跨区域旅游、谋求共赢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利用已经逐渐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跨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旅游资源的共生互补,合理安排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重点和方向,最终获得资源共享多赢。
3.利于解决区域间旅游合作问题
区域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区内各旅游经济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经济效应。例如长江三峡、川黔渝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均是一种新型互补的旅游竞争合作关系。
二、旅游资源互补性概念及模式
1.旅游资源互补的涵义
互补的概念来自于几何学,是指两个角度之和为180度的角互为补角。旅游资源的互补是指旅游资源之间由于种类、规模、形状、文化内涵、时间序列、区位等自身要素的差异而形成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资源互补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其表达了阴阳既济方能生生不息的原理。犹如中国的易经和八卦所揭示的宇宙原理。
2.旅游资源互补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的常见的情形分,旅游资源的互补有规模尺度互补、形态造型互补、时间序列互补、种类异质互补、区域差异性互补、同构互补等多种模式。随着旅游理论的发展,还会得以丰富和完善。
三、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案例
1.小金三角资源互补性
奉节巫山巫溪的旅游资源总的说来,是以自然资源为其主要特色。雄奇壮丽的三峡,瑰丽幽邃的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奇迷人的高山草原红池坝,人迹罕至的白果林原始森林,动人心魄的“天坑地缝”无不是旅游者,探险家梦想的地方。仔细分析金三角旅游资源的特色我们不难发现,各个资源点之间具有极强互补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同类资源规模形态互补
大三峡雄伟壮丽,小三峡、小小三峡绮丽幽邃,虽同属峡谷风光,但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给予游客感觉截然不同:大三峡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小三峡柔媚秀丽、小桥流水。如果把大三峡比做满汉全席,那么小三峡、小小三峡就是席上精美小点。使得游客游大三峡后游小三峡、小小三峡而不觉得有丝毫雷同重复之感,反觉得不游小三峡便不完整。
(2)同类资源时间序列互补
“金三角”有起源于204万年前的原始人时期,以巫山猿人为代表、其后产生的巴文化最早形式——巫文化;新旧石器时期的大溪文化;宁厂古镇盐文化;以岩棺、悬棺、船棺为代表的巴文化;以汉墓、三国文化遗址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大昌古镇代表的明清文化;这些不同时间段上的人类文化资源串联在一起,俨然是一部完整的人类史书。如果把他们整理加工、科学地重组之后,整合潜力巨大。
(3)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互补
自然资源因人文资源的补充而产生丰富的内涵;人文资源因自然资源背景而显得独特、神秘和与众不同。4A级景区“白帝城—瞿塘峡”就是典型的例证,以白帝城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瞿塘峡为代表的大江峡谷绝世奇观交相呼应,瑰丽动人,使得三国演义中的传奇人物由于瞿塘峡的雄壮和长江的波澜壮阔更显得英雄意气,豪气干云;而当置身瞿塘,面对滔滔的江水,把酒临风,仿佛那些人、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山、水都似乎有了灵性,有了生命,向游人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种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完美组合最终使资源的吸引力达到了极至,成为国内外独特性的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互补
“金三角”地跨巫山、奉节、巫溪三县,旅游资源差异性比较明显,南部主要以大江大河、峡谷风光为特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并重。北部则以高山草原、原始森林、漂流河段为主,人文资源为辅。人们在欣赏了汹涌澎湃的长江三峡、领略了动人心魄的三国文化之后,神秘的原始森林、别具特色的南方高山草场、神奇的夏冰洞,便会产生强烈的诱惑力,使游人真正体验到融于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
2.金三角区际旅游资源的互补性
四川省品牌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六大片区:
①成都古城文化旅游资源
②川西北高原奇山异水旅游资源区
③乐山佛教文化、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
④川南恐龙竹海旅游资源区
⑤攀西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区
⑥川羌风光旅游资源区等
湖南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片区:
①张家界—武陵源—猛洞河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
②岳阳楼楚湘文化旅游资源区
③南岳宗教名山旅游资源区
④近代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区。
湖北省旅游资源区集中在四大资源片区:
①三峡坝区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区
②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区
③神农架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
④清江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区等。
陕西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大资源片区:
①西安三秦故都文化旅游资源区
②革命圣地与黄土高原风情旅游资源区
③秦岭文化旅游资源区。
四、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结论
分析周围省市的旅游资源,我们不难看出四川、湖南、湖北、陕西都有自身独特的资源点。金三角和周边相比,旅游资源存在着普遍的同构现象:森林草原、峡谷山水、漂流河段、古代文化等等,但是金三角在峡谷山水、漂流河段、古代文化资源上占有一定的优势。正是这种强强对话的局面,创造了强强合作、优势互补的绝佳前提。
1.金三角拥有瞿塘峡、巫峡;宜昌境内有西陵峡。这些都是品位很高的资源区,但无论离开西陵峡来谈“三峡旅游”,还是离开了瞿塘峡、巫峡谈“三峡旅游”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三峡概念,也不科学。大三峡的整体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对其进行任意地肢解、分割,划地而治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在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把这些优势互补的旅游资源进行大整合,才有大旅游、大发展。具有典型的同构互补性。
2.位于“金三角”区域内的白果林原始林区实际上是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我们都囿于行政区划,把它们割裂开来,使其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得不到充分发展,这都是因为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强烈的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所以具有明显的同源互补性。
3.金三角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地。以龙骨坡巫山古猿人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文化、大溪遗址为代表的旧、新石器文化,以宁厂古镇白鹿盐泉、宁河悬棺、古栈道为代表的巫文化、巴文化、盐文化,以白帝城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大昌古镇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如果与陕西以兵马佣为代表的秦汉文化,湖南以岳阳楼为代表的楚湘文化结合起来,不但是中华文明一部完整的史书,更是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大观园。文化互补性十分显著。
4.金三角地处“重庆—西安—武汉——张家界”旅游黄金圈的正中心,拥有众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都可以相互填补资源类别的空白,并促使旅游黄金圈向旅游黄金面发展。所以异质互补性十分突出。
五、结语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是基于探索区域旅游整合发展,改变旅游竞争模式的一种思考。是在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所出现的产业竞争与合作问题。通过对旅游资源互补性的研究,找出区域和跨区域旅游资源所拥有的共同文化内涵,最终达到停止恶性竞争、、多赢互利的良性局面。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张述林.旅游项目策划理论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黄羊山.旅游规划.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1999.
篇4
亚旅游目的地(Sub-tourist destination)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在一定区域内或旅游线路上,在旅游知名度、旅游收入、旅游资源、游客偏好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旅游景区。导致这类景区亚状态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旅游资源等级、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倾斜等。亚旅游目的地现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旅游规划界和旅游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包括“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阴影区”等,但尚未对亚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特点、发展瓶颈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
一、中西部各省市旅游发展的经济地位对比研究
旅游界对亚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始于90年代初许春晓教授提出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该理论从旅游资源角度首次对亚旅游目的地现象进行了阐述。随后亚旅游目的地现象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对比近三年(2010―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数据可知,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前十的西部省市只有四川1。2012年,除河南(排名第六)、四川(排名第七)湖北(排名第八)、湖南(排名第九)四省外,入选旅游总收入前十名的其他六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地区。(见表1)
旅游总收入是衡量亚旅游目的地极其重要和关键的指标。从表1可知,近三年,旅游总收入排名前三名的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东部地区的各省市无论是在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还是人均收入、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强势发展,对西部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遮蔽效应”。特别是西部欠发达的亚旅游目的地,由于知名度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资金投资欠缺、旅游形象不够独特等众多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东西部旅游目的地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见图1)
从图1数据得知,即使四川省连续三年被列入全国旅游收入前十名,但与排名靠前的东部城市,旅游收入差距仍然非常大。直到2012年,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的四川省,仍然略少于2010年排名第三的上海市。从全国范围看,西部省市由于历史、经济和环境原因,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强省、强市,任重道远。
如何平衡发展亚旅游目的地与主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游客比例、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占有份额,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和谐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二、亚旅游目的地的升级研究――以洛带古镇为例
西部地区拥有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旅游资源从数量、类型到级别,都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目前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旅游资源本身的资质存在不对等和非正比关系。
(一)洛带古镇简介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境内,是四川省古镇旅游发展较好,知名度较高的古镇之一。洛带古镇紧紧围绕客家文化、建筑特色、生活方式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形象,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景区包含有古镇核心保护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或客家移民后裔。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角度看,洛带古镇正处于发展中的生命旺盛期,同时,也面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游客注意力容易转移、同类景区竞争等多方面问题。
(二)洛带古镇发展瓶颈分析
1、旅游产品同质化度高
与洛带古镇齐名的四川名镇有邛崃平乐古镇和黄龙溪古镇。三个古镇拥有不同的形象定位。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黄龙溪古镇主打“农家小调・滨江风情”,洛带古镇则侧重对“客家文化・休闲街区”的打造。从旅游形象角度看,三个知名古镇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2013年初,项目组成员分别赴三个古镇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深入调研。从旅游产品类型和特色来看,存在较大相似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四川小吃、特产、手工艺品、茶坊或休闲餐饮成为三大古镇比较典型和主要的商业业态,间接导致了古镇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和旅游产品开发容易走向同质化。
2、旅游产品开发与本地文化结合度不高
由于商业业态同质化和商业化趋势,在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数量呈上涨趋势的洛带古镇,其旅游产品吸引力却日渐出现下滑趋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旅游产品与客家文化的结合度不大,旅游产品呈现出四川特色,缺乏客家文化特征,这也是旅游产品与四川其他古镇容易同类化的根本原因。
3、规划水平超前,管理水平落后
洛带古镇从一个不知名、缺乏统一规划的成都偏远小镇,到如今国内知名、年游客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古镇,其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是成功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以及对古镇期望值的上升,洛带古镇再次面临新一轮的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从古镇环境、业态布局、产业链等环节看,管理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三)洛带古镇升级与转型对策研究
洛带古镇具有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特点,较容易受同类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遮蔽”。因此,洛带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力在更新旅游产品体系,扩大产品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古镇的升级和转型可从两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客家文化;二是古镇历史。
1、客家文化与古镇业态的深层次融合
以目前古镇业态现状看,较多是对会馆文化、节庆文化、建筑特色的包装和开发。如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水龙节”、“火龙节”等。客家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节庆、会馆、建筑文化,还包括客家风俗、客家历史、神话传说等。厚重多样的文化赋予了洛带古镇开发的潜力。
2、民族迁移史与古镇形象的多角度叠加
篇5
关键词: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209-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逐渐从静态的观光旅游向动态的参与性、娱乐性、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各种彰显个性的 “特色旅游”亦逐渐兴起。体育旅游以其新颖的理念、现代的方式、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等特点,迎合了21世纪居民的消费潮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山西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如何对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旅游产品,促进山西省体育旅游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体育旅游概述
(一)体育旅游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多种解释,现有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对此还没有统一的定义。1992年,英国学者Hall先生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旅游”。1995年,日本的原田宗彦先生将其分成“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两大类。1996年,国外有学者把这两点综合起来,提出了“体育旅行,是指将参加体育活动或观看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到返回日常生活范围止的一种活动”的观点。2000年,我国《体育大辞典》中新增的“体育旅游”辞条亦将体育旅游分为观赏性、参与性两类,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旅游不仅是指以从事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体、探险等活动为内容的旅游,还指体育专业人士或体育爱好者以参与和参观体育竞技、体育盛会及体育交流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资源,如高山、雪山、草地、江河、湖泊、沟壑等,是登山、攀岩、漂流、速降、滑雪、划水等体育旅游的极佳场所和丰富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变成吸引旅游者的体育旅游实体,为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是体育旅游开发的目标。根据体育旅游所追求的目的进行划分,可以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下面四种类型(见图1)。
二、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又是华夏文明的摇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享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美誉。山西省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位高,体育旅游资源储备也十分丰富。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造就了山西雄伟壮丽、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民间社火、踩高跷、划旱船、威风锣鼓、背冰亮膘等丰富独特的民俗体育风情凝聚与沉积着厚重古老的体育文化。历史悠久的武术、挠羊等项目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这些丰饶的资源和文化底蕴是发展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基础和保障。
根据游客的参与性质,目前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可分为两个大类。
(一)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
山西境内多山,且多名山,著名的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绵山等,其中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北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山西境内的大多数河流形成强烈的落差,有许多十分壮观的峡谷景观和瀑布,著名的有太行大峡谷和壶口瀑布.这些景区各具特色开发登山旅游、徒步旅游、野外宿营、森林探险、峡谷历险、狩猎等项目,如在壶关、陵川峡谷中可探险、攀登;芦芽山马仑草甸可成为射猎、骑马、赛马等体育旅游项目的理想之地;五台山的冬季冰雪时期,可开辟滑雪场,开展冬季滑雪等体育项目;众多河流水系可开发游泳、划船、滑水、滑冰、垂钓等水上体育旅游活动,如黄河,凭着母亲河的特殊地位和壶口瀑布雄、秀、奇、壮的特点,可在壶口大力开展体育旅游活动。
(二)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
山西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山西的传统民居、服饰、饮食、庙会、民间的社火、小戏等都颇具有观赏价值,并且较易开发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资金投入不足,体育旅游业发展环境不佳
目前,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未形成社会办体育的大环境。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供体育旅游者参与的大型场馆、设施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限制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优惠的政策支持,造成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实力不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差,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体育旅游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保证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法规和管理措施不健全,导致体育旅游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经营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消费观念及对体育旅游的理解程度不够
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较深,使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内涵理解出现偏差。误认为体育旅游必然是参加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是比赛性质的,以决胜负的运动项目或是冒险运动为主,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或不安全因素。或者认为是只有体能好的、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能参加,导致人们对体育旅游的片面认识,甚至望而却步。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进而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宣传策略和技巧,未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体育旅游健身活动的意识。
(三)政府促销宣传的力度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和整体规划
目前,山西省政府及业界对体育旅游促销力度小,尤其是对客源地的宣传促销投入少,缺乏有市场竞争力和感召力的宣传,导致体育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小、知名度低。体育旅游是个开放度很高的外向型产业,对宣传促销的依赖性很强。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特色体育旅游市场极为匮乏,这是限制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原因。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导致各地的体育旅游项目出现雷同现象,体现不出特色性,吸引不了异地客源的兴趣。如壶关县攀岩国家训练基地和黎城县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攀岩基地,同在长治市,依托资源均为太行山,资源类型、开发项目也几乎相差无几。相邻区域之间缺乏互补和协调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浪费,既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阻碍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四)专业管理及开发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
山西省体育旅游管理和服务缺乏高素质人才,相关研究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着“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在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方面问题较多。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这些工作需要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人才参与。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而目前这一方面的人才还很短缺,难以形成有组织、成规模的专业力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致使山西省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难以科学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胜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后,必须经过精心策划、营销宣传才能开拓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通晓体育、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也是极其缺乏的。另外,体育旅游组织者大多也是非专业人员,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要进行有效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目前,山西省乃至全国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所需。体育旅游业的开发资金缺乏,且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较高风险性。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开辟多元的投资渠道,引导全社会关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鼓励区域内外以及民间资本融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吸引投资意向和力量,鼓励企业冠名、赞助或经营,积极引进外资,拓展海内外投资空间,逐步形成以政府办为主导、社会办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格局。
(二)提升宣传水平,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培育精品,拓展消费市场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能只重视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的配套建设,应利用山西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开发体育旅游商品结构与种类,力争打造出要素齐备的国际、国内知名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山西省应开发完善的精品体育旅游路线有:晋北古建文化游、五台山佛俗民情游、晋中大院民俗文化游、晋南根祖文化游、太行漂流探险游、黄河黄土风情游。
发展体育旅游必须重视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通过市场宣传促销才能把体育旅游产品推广出去,体育旅游景区知名度高了才能吸引来大量游客。通过媒体、报纸、广播、网络等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打造体育旅游声势,打造体育旅游市场,树立山西体育旅游的整体形象。体育旅游市场开拓还要根据体育旅游新趋势,创新理念和手段,形成主题鲜明、有针对性、有冲击力的体育旅游新形象。在主题形象品牌的打造上,既要反映山西文化与自然的特色,又要符合体育旅游时尚;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创新和发展;既要主题突出又要立体多面,大力拓展国内以及国外的客源市场。
(三)推进体育旅游法规建设,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相关法规,整顿体育旅游市场秩序,治理体育旅游环境,严厉查处乱提价、乱收费、欺客等行为。积极推进国际、国家相关标准的普及,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旅游条例》、《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积极开展健康有效的体育旅游活动,争创中国优秀体育旅游景区,着力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体育旅游胜地。环境污染是山西省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制约山西省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价值颇高的体育旅游资源因此而吸引力大为减弱。不论从发展体育旅游业出发,还是从山西省经济发展出发,都应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坚持做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实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在成熟的体育旅游市场,从业人员、基础设施基本齐备,相关管理条例较为全面,能够对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而目前山西省大部分体育极限运动、民族体育项目的管理法规、措施相对滞后。对此,必须对许多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严格审批程序,提出标准,保证安全,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体育旅游安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四)实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战略
随着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兴起和完善,呼唤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想要有一流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必须具有一流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加之登山、漂流、蹦极、攀岩、速降等一些体育旅游项目存在着危险性,所以,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只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工作,才能更好地对游客进行指导服务,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指导服务人员,更需要一批研究、管理、经营、策划和促销的人才。应整合、利用教育资源,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 HALL C M.Adventure,sport and health.In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C.M.Hall and B.Weiler eds.)[M].London:Belhaven Presss,1992:
140-157.
[2] 刘静.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财经管理,2009,(3).
[3] 周立华.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108-111.
[4] 武胜齐.中国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设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6):65-67.
[5] 马宏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0.
[6] 陈进学,廖慧萍,莫伟彬.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82-85.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都在积极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场讨论中旅游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旅游开发能够继续保持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适当的旅游开发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③表演艺术;④传统手工艺;⑤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具有权威性且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指出其范围主要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代表性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具体叙述上有所差别,但只是中西文化表述上的差异,在实际所包括的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认为应该包含一个国家的民间传统和民俗礼仪等,注重在一个国家发展中对于其主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体现,这对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l)传承性﹙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存储上的易逝性(指容易遭到破坏和遗失);(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指价值不因物理损耗而减少);(4)地域性(指有地域上的限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上述主要特征之外,还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多元性等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味的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一)认真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对所在地的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详细普查,并建立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整理记录,进行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旅游开发的有形可视资源,对下一步作出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信息上的方便。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强化旅游者的切身体验
对于民间音乐舞蹈的旅游开发,可以从服饰、道具、形式、内容、风格上加以创新,以更好地适合现代广大观众的口味。对于传统戏剧和曲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充分发挥编剧、导演、表演者的创新能力,依靠成功的再创作提升传统戏剧的文化地位和艺术魅力。对于迄今仍有感染力的经典作品,则要通过在文化上赋予时代的活力并在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在旅游开发中要突出原生态性,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态基因,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原生态性加以创新来设计旅游产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与开发时,要突出它最具特色的重点开发,注重合理开发与保护。
四、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
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进行资源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后续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前提条件,在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可从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一是在调查时注意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搜集,二是建立一套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体系。应该重新研究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全面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意识到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应从宏观的指导思想上予以重视,将其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与有形的物质遗产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依托于有形的物质而存在,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此对于开发者必须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民族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有一种责任感,把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本身还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要保护与无形文化遗产创造有关的个体文化还要保护社会群体文化形态。
(三)旅游项目设计中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旅游项目设计是整个旅游开发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手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不同,旅游开发者在设计旅游项目时就必须改变以前的固有模式创新出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笔者认为在项目设计中让民间组织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做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当地民间组织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它们有深刻的感情,他们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更会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而他们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53
[2]周俭,于莉.遗产利用与社会发展———江南水乡古镇遗产再利用的项目研究.城市遗产保护与研究,2004(8)
[3]别金花.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以上海为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2007
[5]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与新路径.艺术设计坛,2005,(1):14
[6]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民族艺术研究,2005,(5):67-74
[7]黄萍.数字化管理协同功效实证研究———以“数字九寨”为例.旅游学刊,2007,(8):21-28
篇7
关键词:体验经济 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 开发模式
文化旅游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更是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文化旅游一词最早在1977年美国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以一章的标题出现,著作中还指出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认为文化实际上涵盖了旅游的各个方面。我国对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独到见解,促进了旅游的全面发展(张晓明、张辉,2010)。本文的文化旅游指的是狭义概念,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文化旅游产品是基于文化旅游这种旅游类型而衍生出的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以民俗、遗迹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宗教、信仰、历史、知识等文化方面为内容,借助各种手段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及产品。
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了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文化旅游产品也随着旅游者需求的改变而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趋势。同时,体验经济正逐步渗透到零售业、制造业、旅游等各个领域,“体验式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传统以资源作为导向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或停留在表层开发、文化内涵缺乏的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陈冉,2011)。面对体验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旅游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搭上体验经济这班列车,旅游产品更应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加大对旅游者情感需求与参与性体验的关注,为旅游者打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提供强吸引、深层次、高品位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模式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多种模式,随分类依据的不同而不同。有学者依据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别将其开发模式分为:原生型开发模式、提升型开发模式、复原型开发模式、集合型开发模式。陶犁(2002)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依据旅游地开发的层次和规模,当地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组合方式,认为不同的开发模式有:深层次综合开发模式、特色产品重点开发模式、耦合型开发模式、保护性开发模式。虽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许多模式,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以资源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
在某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三种模式交叉使用,共同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只是侧重点不同。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以已经存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品味和特点等为依托,是最常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可行性高、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规律为依据,确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范围,设计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开发模式指导下出现的;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为依据,打造以游客体验满意度为标准的旅游项目,这也是文章重点研究的开发模式。
体验经济相关研究概述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为最主要经济提供品的经济形态”。书中指出最丰富的体验是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四个领域中每一部分的“甜蜜地带”;全新的体验不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减少客户的损失,而且是有意尝试超越客户的期望,带来惊喜的体验,创造惊喜的体验需要以满意和减少损失作为平台(谢彦君,2005)。
(二)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国内体验经济的研究从1990年开始,谢彦君首先从体验经济与旅游中找到结合点,其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中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并在2000 年提出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从 2003 年起,国内的体验经济研究开始涉及产品设计、营销、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旅游活动的研究。例如,邹统钎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区分了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5种旅游体验(谢彦君,2005)。孙根年教授在体验旅游的经营与策划中,提出“动机-过程-目标”模式(见图1)。其中,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张建忠、孙根年,2012)。此外,芮田生在分析游客潜在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序,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和步骤等。高小华构建了旅游产品体验性设计的宏观RMP模式和以主题、情节、布景、角色、表演为主要要素的微观设计模式(魏遐、潘益听,2010)。
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体验被分为4种类型:娱乐、教育、逃避、审美;邹统钎和吴丽云又在此分类上增加了一类:移情 ;但新球在《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探讨——以雷公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中又增加了“刺激性的体验”和“自我实现”体验。总结各家之说及研究成果,旅游体验可分为以下六种等级类型(芮田生,2007):娱乐消遣、知识教育、逃避、寻真及挑战、寻美猎奇、移情(即旅游者把自己置身于他人往事的位置上,从而实现情感转移和短暂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这也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等级)。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原则
(一)主题追求文化性、原真性
体验主题是凝聚旅游产品特色和促使游客产生消费行为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鲜明的主题应体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展现地域性和独特性。因此,确定主题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不能凭空捏造,东拼西凑,旅游者更愿体验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化,就像在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中讲究原真性和真实性一样。
(二)产品体现差异性、独特性
旅游的动机之一就是求美、求新、求奇,这就要求产品的设计避免雷同,追求差异性、独特性。文化因地域差异而内涵各有特色,产品的开发应根植于当地的地脉、史脉与文脉,满足市场体验需求,例如通过个性化的旅游设施设计,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愉悦经历,如服务人员的装扮、背景音乐的格调等;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色彩、声音、质地等激发游客体验兴趣,例如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许多手工艺人、节目表演者高超技艺让人钦佩。
(三)活动强调参与性、挑战性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文化旅游类景区应摆脱传统的、呆板的陈列展示,设计可以让游客参与或互动的活动,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发展成“下马赏花”。体验的前提是参与,体验的目的在于使游客身临其境,游客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文化旅游项目活动的设计不仅应体现文化性,还应增强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文化只有被游客感知、理解、参与,才会带来新鲜感、满足感、亲切感。活动设计应以动为中心,设计者要置身景内,让景区充满生机活力。
(四)体验力求有深度、多样性
在具体的体验场景和体验舞台设计中,应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丰富的体验剧情,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丰富体验类型和增加体验深度。因为体验类型越多,体验经历就越丰富;体验越深,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就越高。所以,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应留下更多体验空间给游客,让游客在互动的体验过程中获得高度的享受感、满足感、刺激感。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模式
体验导向型的开发模式也可以说是体验化开发模式,是以游客获得高满意度的旅游体验为导向(胡春丽,2011)。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应顺应潮流,通过提炼文化主题、整合资源、策划活动、营造氛围、全面管理,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在该模式中,将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分为三个阶段:体验设计、体验实现和体验管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一)体验设计阶段
需要确定文化主题,进行项目策划。文化主题的确立是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开始,也是体验产品的核心。主题的确定要遵循原真性、独特性原则,主题要来源于旅游地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具有本土化特点,此外文化主题要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有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品的增值。项目策划要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再全方位地展现一种文化和一种格调,让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多层面、多角度感受或强化某种文化体验。
(二)体验实现阶段
需要整合产品的各个要素,例如设施、活动、线路、纪念品、氛围等。例如,与旅游者活动配套的基础设施——步游道、广场、路灯、垃圾桶、厕所等布局合理、安全洁净、美观精致。活动要可参与性强、体验度高,利用高科技搭建“互动式”的体验舞台,整合多种感官刺激,让游客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同时尽量淡化活动的商业化色彩。文化旅游的线路设计应避免景观重复单调,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动静交错,不断强化文化体验,提高体验等级。纪念品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具有个性化或特殊意义。在体验过程中,氛围从始至终都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历史质感、文化韵味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浓厚的体验氛围能让人们跃跃欲试。此外,周边社区以及景区内人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服务意识也对游客的文化体验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完美体验的实现,必须整合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三)体验管理阶段
需要对支持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配套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例如安全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做好监管工作,积极主动实施内部改善,不断改善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文化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和传承性,所以在投入市场的同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注重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旅行。同时,景区管理者还应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虚心接受游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处理,抓住市场需求,及时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改进,并设计新的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最后通过完善体验,强化文化主题,保证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张辉.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刍议[J].前沿,2010(13)
2.陈冉.文化遗产类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大英县卓筒井旅游区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28(4)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从现象学的视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1)
6.魏遐,潘益听.中国旅游体验研究十年(2000-2009)综述[J].旅游论坛,2010,3(6)
篇8
关键词:首义文化;旅游;城市软实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09-03
1 引言
1.1 辛亥首义文化内涵及其旅游资源现状
(1)辛亥首义文化内涵。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为我们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人文资源。辛亥首义文化,是对运动在武昌地区发生与发展的综合概括,主要包括在武昌地区反映运动、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的各种文史资料;革命遗址、文物和后世为纪念革命而建造的各种纪念物以及研究的所有成果和历史形成的各种纪念活动。辛亥首义文化以反映中国民主革命、民族进步的运动历史为主线,以表现高度爱国主义思想为精髓,以纪念景观为载体,以武昌临时军政府旧址红楼为中心,集中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竞声华”的实干精神、“振兴乡邦”的爱国精神、“不计生死”的牺牲精神,是都会文化、荆楚文化、黄鹤文化等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东西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首义文化是我省更是武汉市独有的、最靓丽的、最引以为骄傲的名片,武汉是首义精神的城市载体。辛亥首义文化发展对武汉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距今已一个多世纪,一百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的后裔、亲属、海外侨胞、台胞为继承先辈遗愿,开发利用辛亥首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武汉市区内有为数众多的首义革命遗址和遗迹,同时得益于辛亥首义100周年大典的举办,几乎所有有关首义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整建与扩建。现存的与辛亥首义相关的革命历史遗址有30多处,遍布三镇但集中分布于武昌境内。以为主题的研究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武汉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一方面,以为主线,以现存首义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武昌古城为平台,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旅游资源,打造出若干条凸显“首义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具有极大的便利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由于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不断面临城市化的威胁,除红楼等部分遗址为市民所熟知外,现存的许多遗址和遗迹保存状态不甚理想。有的被迫迁址;有的被遗忘于城市的某个角落而鲜为人知;还有的已经不复存在。坐落于市中心的多数辛亥首义旅游资源都正面临着高层建筑、噪声、垃圾、水体或大气污染的威胁;有些旅游资源被道路、市政工程或其他建筑人为镶嵌、分割;一些核心旅游资源周边交通状况不容乐观,一旦游客众多就会造成拥堵。上述因素的存在,给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使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给予通盘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武汉城市软实力现状
(1)武汉城市软实力发展基础良好。
武汉市具有河湖交错、山水相间的优美自然环境,而且也形成了以首义文化为主体的丰厚的人文环境。她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彩的民俗记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谐的社会环境等显著特色独秀于我国名城之林。除了拥有上述软实力资源之外,目前武汉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城市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总体来看,武汉城市软实力发展具有较强的“硬实力”基础。
(2)武汉城市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正在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武汉城市建设的过程,特别是对城市遗存的破旧街区进行改造、重建的过程,本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但同时也使历史遗迹或老街区消失,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脉络,使得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空间逐渐狭窄甚至消失。目前武汉市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培育、利用上还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提高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上,在打造城市创新与传媒沟通能力上,在改善城市社会环境、人才培养与吸引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3 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关系到大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休闲度假也已成为旅游业最具活力的新业态。武汉市目前正处于一个全民大众化出游、爆发式增长阶段。旅游的发展关系到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也关系到武汉城市的对外关系。以综合法、人本法、促进法为特点的《旅游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年初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明确指出要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在大众休闲旅游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最好纪念,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广大市民与游客对休闲旅游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教育炎黄子孙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振奋爱国主义精神,将精神引力,文化引力,经济引力融合在一起,全方位提升武汉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与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
2.1 城市软实力
(1)城市软实力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最早提出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概念。在奈教授看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不仅需要有有形的“硬实力”的增长,还需要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的增长。随着软实力理论的日益成熟,软实力的概念也被很快应用于区域、城市、企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研究之中,城市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城市软实力的概念,学者们持不同的观点。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对城市软实力的界定大多是简单移植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忽视了城市软实力的目标受众和城市沟通能力这两大要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笔者将城市软实力概括为:以城市硬实力为基础,以城市文化力等非物质资源为构成要素,以城市内外所有组织、民众为目标受众,通过非强迫方式达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融入全球城市网络的一种能力,它是城市凝聚力、说服力、导向力、吸引力和同化力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最终通过内部公众(市民)对城市的认可和城市对外部公众的吸引产生作用。
(2)城市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城市软实力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其主要包括:城市文化力、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力、城市创新力、传媒沟通力、环境舒适力、人力素质力6个方面。
(3)城市软实力的生成机理。
首先,与城市硬实力一样,城市软实力以城市软实力资源作为其生成的基础,但是软实力资源并不等同于也不会自动转换成城市软实力。其次,城市软实力根源于城市内部,形成于与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最后,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具有共生兼容、非均衡对称和动态互馈的关系。
(4)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终极目标。
发展城市软实力,就是要大力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满足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实现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是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旅游可以对城市内部产生凝聚效应、吸引效应与活力效应,实现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对外部产生认可、认同和同化效应,实现外部公众对整个城市的理解、赞赏、效仿与支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武汉城市软实力的思路创新。
2.2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对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功能研究
优秀的城市文化元素只有与适合的载体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打造出更具地方特色与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众休闲旅游时代,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发展,对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武汉城市软实力起到硬化、聚化、创新、引领和美化的功能。
(1)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的“硬化”功能。
以旅游为抓手,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经济,将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武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的全面发展。将辛亥首义文化经济开发与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是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辛亥首义文化开发与利用的进程,是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进程;是武汉城市经济实力提升的进程。与此同时,也正是硬化武汉城市软实力赖以存在的基础――硬实力的过程。
(2)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广大民众的“聚化”功能。
辛亥首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凝聚江城人民的重要力量。这种凝聚力是实现文化功能,提高武汉城市软实力特别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驱动力。大力发展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以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为广大民众提供深度认识辛亥首义文化的空间,使广大市民在旅游的体验中加深对辛亥首义文化的了解。革命与创新精神的内化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将会激励、引导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关心武汉城市的发展,为武汉的进步贡献智慧和汗水。独特的城市文化可以吸引外部人才、资源、资金等的流入,城市内外环境的优化可以使城市的组织效能、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城市的软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功能。
城市精神离不开所处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这要求城市精神能够反映并体现先进文化和时代前进的方向。以旅游为载体,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资源本身就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对革命文化内容的丰富,也是对其展现形式的拓展与创新。内容生动健康,形式新颖多样,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让广大民众在不自觉中实现了对“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内化,秉承“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广大城市主体将为城市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最终实现城市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
(4)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对武汉构建和谐城市的“引领”功能。
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核心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城市和谐是指城市各阶层、各组成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城市的和谐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秩序和谐等诸多方面。在生态旅游、全民旅游、旅游惠民等理念的指导下,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活动目的的回归体现,可以改善武汉城市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内涵积极的旅游产品可以培养广大市民“与人为善”的宽阔胸襟和“和谐共存”的积极心态,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5)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对武汉城市形象发挥着“升华”功能。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外部公众对城市形态和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后所形成的总体看法和评价。依靠大众传媒构建的“媒介”形象和依靠人际传播构建的“口碑”形象,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在全球不同文化加深融合的今天,城市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中去。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具有“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功能,这种功能对内产生凝聚力、感召力;对外产生吸引力和同化力。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身是对辛亥首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提高武汉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广大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武汉城市的整体面貌,起到美化武汉城市形象的功能。另外,旅游作为一种民间活动,既是大众传媒的“资源”与“媒介”,又是人际传播的“载体”与“工具”,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共同发展,可以增强辛亥首义文化与武汉城市的关注度,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起到进一步升华武汉城市形象的作用。
3 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3.1 深入挖掘和提炼辛亥首义文化内涵
辛亥首义在武汉爆发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地域背景,将首义文化列为武汉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品牌也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与文化因素。因此,对首义文化植根其间的楚文化,对与首义文化相关的革命历史传统以及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背景,都要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寻根求源,进一步提高对首义文化的总体认识和把握,更好地对其开发与利用作出明确的定位。
3.2 着力完善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相关规划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武汉城市内涵正在趋同,特色正在消失;武汉城市规模的扩张,带来了诸如环境恶化,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今的武汉已经是一座不太宜居的城市。因此,武汉市各级政府与辛亥首义文化相关管理部门都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与《旅游法》的指导下,进一步革新武汉传统的城市规划,加强武汉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的建设,营造居民休闲空间。
3.3 进一步加强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整合
首先,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应着眼于实际可操作性和游客的便利性,着重将武昌区内辛亥首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主题各异的辛亥首义特色旅游线路,并和旅游区内户部巷美食街、胭脂风情街、昙华林民俗街等资源结合起来。其次,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创新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的形式。目前辛亥首义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多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为主,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要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利用更多有效且多样化的形式来加强游客在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旅游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促进辛亥首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再次,继续举办好以辛亥首义为主题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像米兰时装周、奥斯卡电影节等具有自主品牌与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辛亥首义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对首义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对“爱我中华”民族情感的培养,对武汉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最后,加大景区与旅行社、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与旅行社合作的同时,辛亥首义文化旅游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与其他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部门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武汉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倡导包括大、中、小学生在内的所有在校学生参加辛亥首义文化旅游。
3.4 努力营造武汉和谐的社会环境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资源,城市资源只有在良好管理的调控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借助于辛亥首义旅游的契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应树立“以人为本”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抓手营造和谐的宜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高质量、高品质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广大市民与游客的公共需求,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
3.5 充分发挥媒体与旅游在武汉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作用
城市软实力资源是城市软实力产生的基础,然而城市的软实力资源只有通过媒体向外界有效的输出才能生成软实力。城市软实力建设,应该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种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和方式,特别是运用影响力度比大众传播更大的人际传播和口碑传播,形成耦合效应,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传媒的双重作用。有学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传媒与城市软实力的关系,其结果表明,传媒既是软式力资源,又是其他软实力资源向效果转化的中介。从“资源”角度看传媒,模型拟合显示,“文化资源”三项指标中,“大众传媒指数”的因子载荷为0.81,居文化资源诸要素之首,可见传媒对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充分发挥旅游在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非政府行为(民间行为)也是影响城市软实力消长的重要因素。旅游作为非政府行为之一,具有自上而下,民间推动的特点,其立体化、生活化的民间软接触方式使得城市软实力更具渗透性、广泛性、感染力与持久性。辛亥首义文化旅游活动对武汉城市形象的美化与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大力开发辛亥首义文化旅游产品和适时举办好各种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节事活动来提高武汉城市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4 结语
旅游,大众休闲旅游,可以体现城市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文精神,生态精神与开放精神。整合辛亥首义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对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魅力,武汉和谐宜居城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武汉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辛亥首义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开发以及武汉城市未来的发展,还有待社会各界献计献策,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严昌洪.20世纪90年代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01,(10).
[2]杨书林.武汉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1,(11).
[3]龚娜,罗芳洲.“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4]汤艳,丁德军.“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市软实力的创新构建[J].延边党校学报,2012,(4).
[5]陶建杰.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中国大陆5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州学刊,2010,(3).
[6]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J].望东方周刊,2009,(7).
[7]Joseph S.Nye Jr.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J].AN-NALS,AAPSS,2008,(3).
[8]陈志,杨拉克.城市软实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9]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商务旅游 循环经济 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产品 绿色营销
商务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至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近年来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来分析,商务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成为全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发展商务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我国的商务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融入到世界商务旅游发展的潮流当中,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赖以生存的一个主要市场,商务旅游在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能源和城市生态危机也随之而来,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能源的无节制滥用,导致一些能源、资源的枯竭或者正濒临枯竭,给我国商务旅游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何使商务旅游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者们必须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与我国商务旅游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国内有关商务旅游理论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几乎没有学者从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对商务旅游进行探讨。目前对于商务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外延等还存在较大分歧,相关研究文章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很分散、重复程度较高、理论研究不深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选择商务旅游作为研究重点,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出发点,试图运用市场营销学、旅游服务营销学、城市学、生态学等理论对商务旅游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商务旅游的研究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使国内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构建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
商务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学者们对商务旅游的研究主要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较多地关注于应用方面的探讨,因此,关于商务旅游的定义说法众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英国的名誉教授伊恩・麦克尼科尔(Iain・McNicoll)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在其综合报告《英国旅游卫星账户中有关“商务旅游”的处理意见》中将商务旅游定义为“商务旅游是一种与访问有关的个体消费,这种参观访问符合商务旅行出差的标准”。勃・戴维森(Rob Davidson)从旅游动机角度进行定义:“商务旅游涉及的是那些因为工作关系而旅行的人们,因此是最古老的旅游类型之一。人类从早期就开始了出于商务目的的旅行”。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研究,笔者试图将商务旅游定义如下:商务旅游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既包括传统的个人或者公司的公务、商贸旅游,也包括新兴的行业会展、奖励旅游以及大型商业性活动。
(二)商务旅游的特点
1.逗留时间长、人均消费高
据统计,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游客的人均消费比观光客多31美元,高出23%。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旅游者在华停留超过15天的达10%;而观光客停留15天以上的仅有5.8%,国内游客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商务游客一般不受余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限制,旅游时间即工作时间,其各项费用基本上是由组织或公司支出,标准较高,所以商务客人在住宿、通讯、宴请、饮食、交通等方面都较为讲究。行则头等仓、公务仓,住则五、四星酒店,出入高档餐馆、宴请客户联络感情等,其人均花费、人均日花费均高于其他目的旅游者,并且其消费范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2.目的地选择非自主性
与休闲旅游者相比,大部分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选择旅游目的地,而是工作需要或由他人决定,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花钱而是由公司买单。因此,商务旅游者一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商务旅游目的地,而是根据公务需要和公司的业务需要来选定目的地。
3.受季节变化影响小、重游率高
由于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周期性规律,一般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五一”、“十一”为休闲旅游黄金周,而商务旅游一般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公司的工作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商务旅游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小。商务旅游且重游率高,以海外商务旅游为例,4次以上来华者高达72,1%,首次访华的观光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从实际中看,商务旅游者是出于特定的业务目的外出旅行,他们多属于重游客、再访客,这是由其工作的性质及来访的目的所决定的。
二、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closing materials)经济、物资循环(resourc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六、我国商务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观念
在以往的商务旅游开发战略与规划中,一般强调的是物质设施的规划,而对旅游开发涉及的人的因素,尤其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在开发中出现利益冲突,尤其是社区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限制了商务旅游的开展,从商务旅游开发的长远的综合目的来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人本身的关注列入实现商务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范畴。在商务旅游中要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和谐,除了社区参与规划过程外,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也至关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社会影响分析学家墨菲(Murphy)认为,如果社区得到有关旅游更充分的信息,这个产业将会更受欢迎。在商务旅游规划中,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交流沟通各方信息的公共平台,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因信息不通或者不对称而引起的冲突。
(二)政府与企业高效结合的组织形式
1.政府主导,构建商务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商务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政府服务和产业配套两项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场馆建设,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强化国际商务旅游产业“国际化、系统化、高端化”三大特色。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领导管理机构。通过对优秀商务旅游城市的发展经验的总结,我国国家旅游局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国际会议展览奖励旅游部,开始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自己的会议、展览、奖励旅游数据库。二是同各个专业组织建立联系,签署合作协议。为了大力发展商务旅游,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或帮助专门的官民合办的协会来协调解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障碍。
2.发展商务旅游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一,大力发展专业的商务旅游经营企业。商务旅游的供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不同类型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等,每一类型的旅游所需要的服务都不同,因此需要大量专业的商务旅游企业为不同类型的商务旅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第二,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商务旅游是一块大蛋糕,许多企业都盯住这一块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人世后,旅游企业同时又面临着国外品牌的冲击,如酒店业,国外的酒店集团在高端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外资旅行社现在刚进入,竞争力显现不出来,但是它们实力雄厚、经验丰厚,有着广大的国外客源。就现状来看,商务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得生存之地,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篇10
体育旅游开发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资源特色、不同区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政府政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开发模式。根据区位论,体育旅游开发的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资源型发展模式
资源型发展模式是在体育旅游资源价值优势十分明显,但当地区位条件一般,区域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通过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合理布局,有重点地进行开发,使体育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完成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
例如,黑龙江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大力发展以冬季大自然风光和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冬季体育旅游,吸引着人们在冰场、雪场从事各种滑雪、滑冰运动,以及带有民族山寨、森林原野环境中的狩猎、赛马或狗拉雪橇、射箭等健身娱乐活动。目前,黑龙江有高中初级滑雪场75家,占全国总数的60%,拥有各类滑雪道150多条,总长度15万延长米,其中包括我国目前最大的综合滑雪基地—亚布力滑雪场,每年吸引100多万人前来游玩,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支柱项目。
2.市场型发展模式
市场型发展模式是在体育旅游资源特色不是特别突出,但当地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十分优越,可进入性强,距客源市场较近的地区,可以在对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以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的全面开发,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根据汪德根的分析,体育旅游细分市场主要可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刺激体育旅游、观战体育旅游、竞技体育旅游、民俗体育旅游、商务体育旅游七大类,考虑到需求的不同,可以对体育专项旅游产品从产品的命名、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开发的作用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例如上海,为热爱休闲健身的人群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大型的滑草场和室内滑雪场;利用其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举办一系列大型赛事,如国际网球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等,发展观战体育旅游;同时倾力打造“城市景观体育”新品牌,南京路上赛沙滩排球,金茂大厦表演高楼跳伞,苏州河上赛龙舟,这些新兴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与时尚体育运动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兴趣,也展现出上海蓬勃发展的城市魅力。
3.创新型发展模式
创新型发展模式是在旅游资源的体育特色、当地区位条件,以及经济条件都不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通过对体育旅游产品及形象的创新,挖掘文化内涵,或是利用时事动态等进行产品开发,以满足旅游者的新、奇、异的需求或突发性需求。2001年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显示:入境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感兴趣的地方仍集中在山水风光和文物古迹方面,对民俗风情和饮食烹饪也有浓厚兴趣。中国体育旅游开发可以以此为依托来设计新的产品形象,形成富有创意的新产品。
例如,青海省自2002年起以碧波浩瀚、鸟翼如云的青海湖为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以世界海拔最高的自行车赛为卖点,结合沿途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每年吸引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几十支运动队参与比赛,同时还带来大量的观战游客。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为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达到了宣传青海、宣传特色优势资源的目的。
二、体育旅游的概念及分类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规划、设计、组合,引起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进而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者的异地体育亲身体验是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
体育旅游按形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1)休闲健身类:是指旅游者直接参与某项体育活动,以达到休闲健身与旅游的目的,如滑雪、高尔夫球、垂钓等。(2)观战类:是指旅游者被异地重要体育比赛吸引而前往异地现场观摩,如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比赛等。(3)尝试刺激类:是指旅游者将体育刺激看作是享受,去参与使人特别兴奋或惊心动魄的体育活动,如蹦极、漂流、攀岩、自驾车远行等。
三、实证分析:无锡体育旅游的开发
1.无锡体育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
(1)资源条件:无锡境内有众多的低山、丘陵,还有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可以开展越野、登山、探险等活动;太湖、蠡湖湖面开阔,湖岸线长,为水上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内还有一大批人工体育休闲设施,如高尔夫球场、赛马场、垂钓中心等,为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总的来说,这些资源知名度不大,作为体育旅游资源,其特色也不够突出。(2)区位条件:无锡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依长江,是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中部核心,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境内已构建了快捷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相配套的现代交通体系,可进入性极强。(3)客源条件:长三角为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目前人口达8000多万,众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客源市场。由于体育旅游消费水平高,也对旅游者的经济条件提出了一定要求。长三角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它以全国1%的土地和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的GDP。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体育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也使参加有了经济上的保障。
2.无锡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根据无锡的具体情况,无锡体育旅游的发展应采用市场型发展模式,主要开发短线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吸引周边地区的客源。具体可以将全市分为四个体育旅游区:南部滨湖体育旅游区、马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中部体育文化旅游区和西部山地体育旅游区。其中,配合无锡度假型城市的定位,可优先发展南部滨湖体育旅游区和马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吸引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休闲和健身游客,创出无锡体育旅游的品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有计划地开发中部体育文化旅游区和西部山地体育旅游区,以扩大体育旅游的参与面。
3.无锡体育旅游的开发设计
(1)南部滨湖体育旅游区。该区主要利用“环太湖体育圈”建设的契机,依托太湖和蠡湖的水资源,树立无锡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发展大众休闲和竞技体育旅游市场。例如,在湖边可修建沙滩排球场、湖滨天然游泳场、垂钓中心、水上乐园,开设水上降落伞、水陆两栖飞机空中旅游等活动,在环太湖公路上,可以举办环太湖万人马拉松赛、环太湖自驾车游、环太湖徒步游等。还可以培养一批水上运动的爱好者,开展帆板帆船、皮划艇、摩托艇、滑水运动,从而形成体育旅游的固定客源。
(2)马山休闲度假旅游区。该区体育旅游的开发主要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结合,开发高端休闲市场和银发健身市场。利用度假区内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健身资源,可以吸引白领阶层利用双休日到马山进行高尔夫球、赛马、垂钓等休闲运动。针对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和身体健康的老年群体,可以在度假区建立健身气功培训中心,将度假、观光与健身运动三者完美结合,既满足老人的身心需求,又延长他们在无锡的逗留时间。
(3)中部体育文化旅游区。该区主要依托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开展各类体育旅游活动,培养大众体育意识,传播体育文化理念,开发观战体育旅游市场和健身体育旅游市场。首先,利用市体育中心良好的场馆设施组织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赛事和表演活动,吸引观战游客。同时,围绕比赛还可以推出专项旅游活动,强化旅游者的感受。其次,对体育公园加以改造,建立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观赏、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特色体育文化公园。公园通过体育沙龙、体育纪念品展示馆、体育文化雕塑园、大型体育主题餐厅等设施传播体育文化,展现体育精神。园内还可以开展踢毽子、跳绳、三人篮球赛、体育舞蹈赛等活动项目,增加旅游的参与性。
(4)西部山地体育旅游区。该区主要利用宜兴众多的山地丘陵、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不同的自然景观建设体育旅游主题公园,开发狩猎、探险、攀岩、定向运动、野外拓展训练等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刺激体育旅游市场。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山野运动基地,基地内可开展攀岩、登山、漂流、溯溪、拓展等户外运动;利用周边的乡间山路可进行山地自行车、山地马拉松等训练活动;在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的同时,可举办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其他体育旅游及休闲比赛活动,充分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无锡体育旅游资源在市场型发展模式的引导下,必定大有潜力,必将大有可为。
- 上一篇:劳动教育专题培训
- 下一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