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6s管理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6s管理知识培训

篇1

结果:6s管理,重症护理及安全性评价指标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提高,其中,安全意识,6S教育和培训,日常维护,意外的错误率,消毒和隔离,环境秩序及药品管理的改善情况在20%以上;可靠性,规范运作,应急反应能力三项指标提高10%―20%;理论知识,技能,安全,效益,运营效率和医用材料的管理,六项指标的改善

结论:6S开展的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差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5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90-01

护理部门做为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是危重伤员在医院集中的科室,患者情况复杂多变,对医疗及护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患者多需要住院,期间治疗、护理和监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6S是一个特定地点开展精益管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质量和安全六项。这六项内容是“S”开头,简称6S。通过实施可以使工作场所整洁,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员工素质,确保安全。为探讨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科室内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5岁,平均(28.5±3.5)岁,护理工作经验为2―13年,平均(8.5±3.5)年。通过相关的文献的查阅,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质量和安全6个方面是6S护理安全和护理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安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1.2 方法。该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进行护理管理的6S管理实施,以护士长带头管理,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质量和安全6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完成评估表格,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6S管理知识培训,明确6S管理实施的必要性。标准层次的检查结果采用问卷及技能操作的方法来衡量。在6S实施前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分别计算各自得分,根据得分,计算改善效果。

1.3 护理管理6S管理实施。

1.3.1 整理。该研究按照科室内使用频率高低进行分类,使用频率较低的删除不再使用,同时为使用频率高腾出使用空间,减少使用差错的发生。同时,建立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对贵重物品,药品,设备和毒麻药品布置合理位置,方便取放以及转移。

1.3.2 整顿。对科室物品放置于明显方便取放的位置,进行有清晰的编号,制定实施标准,对不必要的项目进行删减,合理摆放工作物品,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使护士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必要的物品进行护理操作。

1.3.3 清扫。工作场所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彻底的清洗,以消除污染源,清除污垢,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清洁。清洁工作区域和设备的所有污垢,不留死角。

1.3.4 清洁。6S推行的方法将是规范化,制度化。由于结果通过制度化进行,为保证持续进行,应制定可视化的标准以及奖励和检查制度。

1.3.5 质量。通过对秩序进行整顿,提高清洁指标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使所有护士言谈举止符合标准。提高了护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制定专业标准和安全系统,强化技能操作,进一步修订安全及操作守则。

1.3.6 安全。从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方面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教育。通过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得护理过程安全进行,定期进行各项护理安全的应急演习,从根本上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2 结果

6S管理后,重症护理及安全性评价指标后得到改善。其中,安全意识,6S教育和培训,日常维护,意外的错误率,消毒和隔离,环境秩序及药品管理的改善情况在20%以上;可靠性,规范运作,应急反应能力3项指标提高10%―20%;理论知识,技能,安全,效益,运营效率和医用材料的管理,6项指标的改善小于l0%。

3 讨论

护理部门的风险较高,现阶段减少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并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成为护理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篇2

一 “6S”的含义及背景

“6S”即:整理(SEIRI):及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现场。整顿(SEITION):将有用的物品分类定置摆放。清扫(SEISO):自觉地把生产、工作的责任区域、设备等清扫干净。清洁(SEIKETSU):认真维护生产、工作现场,确保清洁生产。素养(SHITSUKE):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习惯。安全(SAFETY):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工作中,必须确保人身、设备、设施的安全。因六项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为“6S”。“6S”起源于日本的“5S”,是车间生产现场的一种基本管理艺术,我国根据国情的实际需要增加了“安全”一项,成为“6S”。

青啤(荣成)公司的前身荣成市东方啤酒厂于1987年建厂,近年来,企业快速发展,造成厂区狭小,仓库库容不足,物流不畅。同时,员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与青啤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上述情况,青啤(荣成)公司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6S”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不良品损失,减少浪费;让职工在一个规范的环境中工作,约束行为习惯,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进而促进工厂发展,提高工厂核心竞争力。现将我们的做法与同行交流。

二推行“6S”管理的具体做法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6S”管理氛围。通过板报、局域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6S” 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激发广大员工的参与热情。同时,实施“6S”管理培训计划,聘请有关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为广大员工分级分批讲授“6S”管理知识和推行工作方法,前后共授课6期、26课时,培训人员达到189人次,并组织推行骨干到青啤二厂等企业进行现场观摩,使“6S”入耳、入脑、入心。

坚持集中突击检查,把“6S”引向深入。2006年,青啤(荣成)公司在“6S”开始实施的当月和次月,开展了两次全公司性大扫除活动。这一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范围之大、人员之多、打扫之彻底,在青啤(荣成)公司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两次彻底的大扫除活动,解决了企业长期形成的“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现场管理难题,从而使厂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场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建立“6S”标准,严格考评管理制度。青啤(荣成)公司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系统划分“6S”责任区,特别是对于那些共同占用、无人管理的交叉点和区域,重新界定部门、明确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工段、班组,并最终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确保不留空白点;统一设计制定了库存物资、机器设备、成品啤酒、厂区物流及电器控制开关、工具柜等“6S”管理标准,并规定生产工具、物资和办公用具的定置定位。

与此同时,制定下发《“6S”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公司日常推行督导小组、部门自查督导小组和公司检查验收领导小组三级检查督导体系,将日常督导与集中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公司检查与部门自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日查、周查与月末检查形成制度,落实到“6S”的长效机制上。他们还将捕捉到的脏、乱、差问题分类归集,通过拍照、录像等方法,在全公司进行曝光,并且奖惩兑现,调动了全公司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

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确保推行到位。在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上,青啤(荣成)公司精心树立样板区,把有代表性和管理难度比较大的糖化、灌装、瓶场、库房、办公室等8个区域确立为“6S”管理示范区,有组织、有督导、有检查、有考核地将“6S”管理分阶段稳步推进,从而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标准和要求贯彻到全公司所有的部门,落实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使“6S”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当中,成为全厂每一名员工的行为规范。

三推行“6S”管理的实际效果

青啤(荣成)公司推行“6S”管理,使干部职工从最细微、最不起眼的地方去做,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绩。

1.生产经营业绩突出

2006年,在啤酒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青啤(荣成)公司产销啤酒55109千升,同比增长33%,上缴税金2003万元,同比增长30%,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2007年1~4月份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2.实现了员工自主管理

通过推行“6S”管理,青啤(荣成)公司实现了“不需督促,自觉执行”的自主管理目标。走进耗水大户―酿造车间,地面看不见一滴水,设备外面看不见一滴酒,生产现场的地面上看不到任何垃圾和杂物,主控室地面干净整洁,职工视岗如家,成为员工日常习惯,在交班时间,上一班员工有条不紊地利用生产间隙擦净设备、地面,为下一班做好生产准备。

3.安全管理成效显著

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青啤(荣成)公司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与素养的提升,减少不安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系数。通过颜色管理和标志管理,使危险点的标志更加醒目,杜绝了不安全隐患,为员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4.细节管理得到加强

在青啤(荣成)公司原料粉碎工序,操作工倒完大米、麦芽后,都要把包装袋角多抖几下,看里面有没有残粒,总酿酒师高朋俊说:“一个袋子丢几粒大米无所谓,可我们酿酒行业是耗粮大户,一个班次几百袋粮食投料,日积月累,这可是一大笔效益啊,我们推行6S管理,就要花大力气把小事情做好、做细,把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做得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所有的死角都清洁得干干净净,把6S管理的目标在每位职工的身上得到体现。”

5.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啤酒制造业是食品工业的一部分,从食品卫生等要求来分析,其生产技术要求更高。青啤(荣成)公司开展“6S”管理,现场卫生控制更为严格,提高了产品质量。2006年,青岛啤酒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市场准入QS体系证书。

6.物流管理更加规范

在仓库,原辅材料、机械备件等分层、分架、分区、分柜按标志码放,保管员可以及时找到车间所需的各种物资,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还为原材物料的仓储提供了有效空间。

在包装车间现场,距离机台1米的地方整齐摆放着当班需要的商标、瓶盖等,一旦需要转换产品品种,岗位人员及时能找到所需的物资。

在成品酒库,包装线下来的啤酒尽量直接装车拉走,避免送到仓库再装车的“二次装卸”现象,提高了成品啤酒在流水线上的直发率,解决了库存能力制约生产能力的状况,并且使直发率达到20%以上,仅2006年就降低二次装卸费及破损费39万元。

篇3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养;渗透;6S管理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在招聘时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既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重要性

1.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而高职生职业素养就是高职毕业生从事某项工作必备的综合素养,主要由职业道德、职业品行、职业知识、职业能力等要素构成。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具体要素及表现见图1。

在职业素养体系中职业道德是根基,职业品行和职业知识是支撑,职业能力是目的。前三者属隐性内容,好比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代表高职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方面。职业能力属显性内容,易为他人所发现,并且能通过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来养成。

1.2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2.1 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素养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重。企业在招聘时看重敬业精神并强调工作经验,是因为一个人的工作经验可以证明他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还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根据一个人以往工作情况,基本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企业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出招聘决定。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企业在用人标准上的权重分别为:职业态度78%,职业素质57%,专业技能/业务能力38%。

1.2.2 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形成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拥有一定职业素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摆正心态,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同时,还能够主动学习,逐步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这对于企业,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财富。

1.2.3 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能推进学院的发展

大众对高职教育的热情,主要是对学生就业期望值比较高,社会对高职学校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综合表现来体现。如果学校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企业中能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表现出色、得到企业认可,这可以提升学校的对外影响力。

2 将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于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途径

高职教育目标的“应用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教育实质的“就业性”等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1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

目前的就业市场越来越看重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若高职院校忽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会导致学生到了工作岗位显得很稚嫩,在学校没有完成社会化任务,求职受到挫折,进而打击求职的信心。将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进行巧妙的融合,使我们在完成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做很好的道德储备。

2.2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

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体现在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和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秩序意识。而秩序意识的培养是获得良好职业素养的前提。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2.3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育人环境,间接承担着实现教育目的的任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可将企业文化精髓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通过举办“与企业家面对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把行业要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2.4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社团活动之中

学生社团历来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而且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平台。因此,利用社团组织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一是,要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职业素养的能力培养项目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二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参与的职业素养类社团组织,由学校给予大力扶持,打造品牌社团。三是,在社团活动中要主动渗入与职业素养培养有关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5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社会实践中

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内涵丰富、主题突出、形式活泼、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体系,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落实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以校园周围的社区为依托,让大学生到企业、农村挂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就业创业基地为依托,学生在就业创业基地定岗实习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德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假期“三下乡”为依托,号召学生用专业知识服务“三农”,开展社会调研,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2.6 寓职业素养培养于职业生涯规划中

按照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许多学生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因此,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它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 案例分析――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开展学生公寓“6S”管理对培养职业素养的影响

3.1 活动简介

3.1.1 “6S管理”的内涵

6S管理起源于日本,即日文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这六个单词,又被称为“六常法则”或“六常法”。是企业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技能,不断自我改进的一个重要方法。企业6S管理的具体内容: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3.1.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开展学生公寓“6S”管理简介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学生公寓里分阶段推行和实施“6S”活动,并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寝室“6S”管理方案(试行)》等活动制度。具体实施过程分三阶段:

(1)注重宣传,加强培训

学院首先成立了“6S”推行办公室,拟定了“6S”管理推行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宣传发动,加强培训,让班主任老师、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明白什么是“6S”管理,为什么要推行“6S”管理。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掌握活动开展的方法和技巧。

(2)循序渐进,逐步推动

一个好的方案没有实施就成了一纸空文,执行是关键的一步。“6S”管理注重细节和规范,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原有生活习惯而盲目全面推动会促使较大学生群体的反感。为此,结合实际制定的实施方案,把“6S”管理模式推行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分步实施,逐项落实。首先建立了样板区。各班确定男女寝室各一个,由此作为试点。其次推广样板区经验。通过参观学习、男女生互动、文明寝室标准制定等方式推广先进经验,并把6S活动具体化、标准化、细则化。

(3)加强监控,重在落实

为了把“6S”管理模式在公寓管理中产生实效,我院除了将把在宿舍卫生考核要求纳入综合测评等相关评奖评优考核项目以外,也把“6S”管理要求纳入班主任考核中,并采取平时抽查和期中、期末检查相结合的手段来评定宿舍文明卫生工作以及相应的班主任工作。

3.2 公寓“6S”管理的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

3.2.1 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

模仿企业管理,在公寓管理中推行“6S”管理模式,营造清洁的个人生活环境。首先,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杜绝不良行为,从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比如可以减少带餐进宿舍、进教室;上课穿背心、拖鞋。其次,有助于培养职业工作中“安全”意识。在“6S”管理中第六个“S”就是“安全”,要求学生消除隐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把安全教育有机融入平时生活中,让学生形成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把社会、他人及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意识,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3.2.2 有利于进入职场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宿舍基本都是集体宿舍,且一个房间基本上都有4~6人,我们学校都是六人间,不但个人的生活物品不能进行良好管理,不利于学生本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一个公共的领域,不能以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与个人荣誉和利益相联系,也不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文明卫生宿舍的创造必定基于融洽的宿舍成员关系,6S管理的施行有效的提高了宿舍成员间团队意识,有利于今后走进职场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3.2.3 有利于职业素养的的形成

6S管理模式对我院学生来说理论源于课本,应用在于身边。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给予学生学以致用的启发,树立管理知识不是空洞,无为的观念。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学生干部、寝室长和普通学生都参与进来,大家各司其职,通过区域责任制的形式,培养了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他们会尝试着如何去跟思想比较顽固的同学进行沟通,如何去调动他人的积极性等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以此为更好的适应职场生活做好意识和技能上的准备。

4 结束语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淡薄;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重点更多集中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隐性素养的培养。这往往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相背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很好的找到了职业素养培养与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结合点之后,就会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并且形成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日常的学生工作不仅仅是校园的维稳阵地,也不仅仅是常规教学活动的补充,新时代下的高职教育学生工作,我们应赋予其更多的教育职能。要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观念,敢于创新,同时更要实现各项教育机能的有机结合,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经管学院的公寓管理6S活动,既是学以致用的表现,也是工作机制创新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论6S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42(9):206-207.

[2]刘溟.论6S管理在高职院校的适应性[J].科技信息,2008(5):150-151.

篇4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行业内较早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之一,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范围覆盖了公司的各个部门,MES、物流、制丝集控等生产系统更是深入到了生产车间的控制层面,与生产紧密相关,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做好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面对系统多、开发工具多、维护工作量大,效率低、故障影响面大等现状,在2012年初开始推行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1开展TnPM设备管理知识培训

TnPM是全面生产维护体系的规范化活动,强调全员参与,步步深入,所以前期开展TnPM设备管理知识培训很重要。只有人人参与,了解它,接受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统一思想,掌握它并应用它。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开展TnPM知识的宣传与讲解,有选择性地发放一些介绍推进TnPM的实用方法的PPT资料,如:如何开展自主维护活动,自主维护导入培训,SOP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化的自主维护基准书编写等培训材料,让他们学习TnPM的管理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后能取其精华应用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中。

1.2全面调研,了解现状,确定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目标

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覆盖范围内的现场及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各主机房、网络间、监控机房等现场整洁状况有待改善,现场设备须进行规范化管理。(2)信息系统维护主要以发生故障后的处理和维护为主,即以事后维护为主,缺乏信息系统的预防性维护,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3)缺乏对生产相关信息系统如物流系统等系统的数据异常例行检查,直到用户发现后,再进行原因查找和数据纠正,工作量大,效率低。(4)信息系统维护过程和故障处理没有形成规范的记录,不利于经验总结和共享,不利于故障处理效率的提高。(5)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改进需求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评审,容易出现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信息系统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6)没有形成信息系统运维闭环管理。针对以上的现状,结合信息系统的特性,确定了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将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信息系统全面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运维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3制定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目标之后,组织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和负责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现场改善(2)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梳理和制度完善(3)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4)完善应用系统操作手册(5)建立系统管理平台具体的完成时间视计划工作量和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而定。

1.4以6S为切入点,开展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

(1)开展可视化与定置化管理对各主机房、网络间、监控机房等现场设备开展可视化管理,对主机房和网络间内所有设备网络连接和跳线路由,编制设备互联表,为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网络线路制作并粘贴标签。按6S/6H现场管理要求对主机房、监控机房和中控大屏设备间内的线路进行整理捆扎,设备除尘,加装电池架防尘盖板等,对设备资料、设备标签进行整理与定置化管理,改善了IT设备运行环境,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夯实了基础。(2)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对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评审、开发、测试、运行、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责任部门、输入输出等进行梳理,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形成企业标准文件并。(3)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针对信息系统的特性,采用“6定”方法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即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定表。对于服务器、小型机、网络设备等IT设备的点检主要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确保IT设备正常运行为目标,制定IT设备点检规程。对于应用系统的点检主要以系统功能、数据、接口等方面的系统检查为主,确保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4)完善应用系统操作规程通过信息系统点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对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使之加稳定可靠。信息系统的修改可能会引起操作上的变化,这就要对应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培训,提高用户的操作水平,规范应用系统的操作,提高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5)评价与改进信息系统点检制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要对点检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信息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如有的故障可以在点检中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但点检规程中没有这部分内容的,应在点检规程中增加这部分内容。通过制定管理规范、执行规范、效果评估、改进完善等步骤,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和操作规程,完善信息系统,提高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

1.5建立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固化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成果

(1)建立信息系统点检体制信息系统点检制考虑了信息系统连续不间断使用的特点,推行融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适合各信息系统实际情况的一种优化点检模式。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建立信息系统点检体制。通过信息系统点检,发现系统故障隐患,及时处理并完善信息系统,消除故障隐患。及时更新信息系统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培训,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阶段评价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点检规程和操作规程,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2)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化。制定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明确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评审、开发、测试、运行、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责任部门及相应的职责;制定了服务器、小型机及关系型数据库等后台系统的职责规范,明确系统管理员和软件程序员的职责,并规范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3)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对信息系统运维效果的考核制度,强化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的执行。定期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与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修改完善,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对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系统故障维护经验库。

2、应用效果

推行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建立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变信息系统的事后维护为主动、预防性维护,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1)机房等现场整洁规范,设备、线路标识清晰,营良好的IT设备运行环境,不仅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而且为硬件故障的快速排除夯实了基础。(2)建立了规范化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和改善机制,规范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形成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与提升信息系统运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信息系统可靠性,最大程度降低了信息系统的故障率。(3)培养了技术人才。培养了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信息技术人员不仅提高了技术能力,也学到了管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沟通、学习的氛围,促进了企业信息技术员工的成长,提高了工作能力,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3、结语

篇5

关键词:企业化 岗位实景 四步技能养成法

一、由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引发的思考

1.企业调研反映出的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06年起,我们多次到学生就业企业走访调研,特别对笔者学院近三年1560余名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用工单位和社会反映进行了调研。

调查显示,笔者学院毕业生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面试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能给我多少钱?”企业对此非常反感。

也有少数毕业生不遵守厂规、校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视企业规章制度,动辄请假,甚至旷工。

个别毕业生根本不珍视就业机会,只要不满意,就擅自离岗,与单位连个招呼都不打。

有些学生是学数控专业的分不到数控机床岗位就不满意,根本不愿意从最简单和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一些学生就业时不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应聘企业,丧失了很多次就业机会。

学生们则反映,单位管理制度严,师傅没有老师亲,学校里学的知识有些根本用不上,单独完成工作任务压力大。

2.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针对企业调研反映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学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职业意识淡漠,就业意识和择业观混乱,就业稳定率低。没有认识到一名企业的优秀员工、管理者都是从最艰苦、最基本的工作岗位干起的,只有在这些岗位工作过,才会有最基本的工作经历,才会使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经验不断丰富、才干不断增加;二是职业综合能力缺失,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差,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专业能力不足。表现在岗位核心技能、工作过程能力、质量监控、管理评价能力不足,适应岗位工作时间长。

3.问题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加强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培养,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养成。因此,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者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校企融合,创新企业化育人氛围

1.引厂入校,实现教学环境企业化

为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营造企业化教学环境,学院实施引厂入校,构建“岗位实景”。通过对辽阳永佳液压轴承厂、辽阳新风集团和辽阳忠旺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考察,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参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在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作业环境和作业规范等方面模拟企业岗位工作实景,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实习实训环境统一。

2.校企合作,实现教学管理企业化

为了使实习实训管理更加接近企业生产管理,让学生的实习实训更加接近企业的生产作业,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探索实施“6S”现场管理。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耐普罗机械有限公司、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和东京熔接有限公司等知名外企的考察,聘请企业管理干部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对教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推行现代企业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检查和总结评比,对学生实施企业化管理,实现教学过程的生产化管理。

3.三个对接,实现学生素质员工化

通过引进广汽丰田等企业的员工培训课程,开发行为养成教育与企业员工素养相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相对接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对接企业员工素养,形成以企业员工素质要求为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合一的育人模式,创新了训练养成、教学养成、生活养成、管理养成、环境养成和文化养成等员工化行为养成特色育人机制。

4.校企联谊,实现校园文化企业化

校园的每条路都用企业的名字命名,如:以忠旺集团命名的忠旺路,以永佳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命名的永佳路,以成大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命名的成大方圆路等。每一条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路上都设有路标,路标标牌上印有象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口号,例如忠旺路标牌上写着“做实、做精、做强、做大”“向高的攀、与强的搏、向大的比、与快的争”,让企业精神激励学生拼搏奋进。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设置基地标语、标识,为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质营造出相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工学结合,岗位实景,探索递进式技能培养

为了解决好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成长问题,处理好“德”与“才”、“做人”与“做事”的关系问题,学院进行了“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技能养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设计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前实习”和“顶岗实习”四步技能养成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式的培养方案,各阶段实习都设计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通用职业能力目标。推动了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创新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助力中学生向中职生转变

新生入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关系到学生从初中生向中职生的角色转换。要抓住新生过度转型阶段教育,激发专业学习情趣,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促进职业意识形成,完成角色转变,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院制定了《新生认知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重点解决学生动手能力、肢体协调配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自豪感和成就感;初步形成职业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养成的自觉性。

安排新生入校后进行四周的钳工认知实习。学生在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锯割、锉销和錾销等基本功训练后,除了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配合的能力增强了,同时也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感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锤炼了坚韧不拔、热爱劳动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训练中教师通过6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创新了“三训五精”训练模式,坚持早训导提要求,日训练勤检查,晚训勉做总结,结合企业员工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在训练中做到精细、精心、精准、精确、精美。

2.改革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夯实岗位核心技能

专业实习是技能养成的核心阶段,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训练手段,实施“一体化、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教学。

学院积极参与辽宁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工作站,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实现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实习实训环境统一、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统一、行动(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通过企业化和生产化管理与职业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工作)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岗位核心能力。

3.创新岗前实习教学模式,完成学生向员工的过渡

学生顶岗实习前我们设计了三个月的岗前实习。岗前实习阶段安排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流程紧密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采取专业非对口形式实习。学生按企业生产方式与员工同时倒班作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和管理。岗前实习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企业氛围,适应企业环境,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和安全管理规程,适应劳动生产强度和倒班作业习惯,了解企业文化,建立与企业和工人师傅的感情,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完成学生向工人的过渡。

2013年,笔者学院六个专业118名学生到沈阳市清华同方光电有限公司岗前实习。从第一天开始,学生就进入了每天12小时的工作,并且大部分的学生是站立作业,这对学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多数的学生腿脚都肿了,个别学生的腿、脚肿到膝盖,根本就不能穿鞋子,甚至要由同学搀扶,但是这些学生仍坚持上班,没有请过一天假。师生们每天在食堂门口都会互相激励,加油!坚持!

他们没有辜负校领导的期望,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站得住,才能真正完成一个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通过岗前实习,让学生对企业管理制度权威性和强制性有更深感悟,进一步增强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养成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习惯,服从管理的员工素质和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体验企业劳动生产强度和倒班作业习惯,为就业奠定了心理承受的基础,培育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增进与企业员工的感情,促进职业意识、职业习惯、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缩短就业适应期,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4.坚持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稳定就业

顶岗实习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提高和巩固阶段。按就业单位要求的工种和人数进入拟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定工种、定岗位、定师傅。准就业学生按照行业、企业人员要求,进行生产活动、顶岗操作,实现实习与就业上岗同步。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强化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发展职业人格,形成生产能力,达到毕业要求,实现稳定就业。

篇6

关键词:化工企业;仓库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一、引言

化工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二、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

2.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3.估价入账太多

估价入账是货到票未到时,为正确反映材料消耗的一种记账方法;但现在厂矿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或新品种物资要归类编号,影响发票单据的及时开具,造成大量估价材料,给仓库保管员和财务部门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4.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厂矿库房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导致计划批料领料还不能正常进行。

5.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厂矿很多库房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保管员的办公室就设在仓库里,一些胶皮塑料等散发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难闻的气味,久而久之对保管员身心造成伤害,挫伤劳动的积极性。

三、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2.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1)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2)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是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3)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进行处理报废。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4)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3.做好估价工作

供应部门接到物资申请计划后,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及时审批,保证合同及时生效。对于没有物资编号的新型物资或土产杂品等,及时申报及时编号。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加快各个环节的运转,以保证物资到货时及时取得发票,减少估价物资。

4.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库房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改善办公条件

把办公室从库房中独立出来,给库房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尽量减少库存物资是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员工身心健康,使员工在干净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篇7

关键词:精准质量控制;烟草企业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改革的逐步推进,烟草行业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多方压力,质量管理的不断深入无疑是必然需要。

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烟草企业提出精准质量控制,用“精准提质量,质量保精准”,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由随意化向规范化、经验型向科学型、外延式向内涵式、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和深入。

一、精准控制的内涵

精准质量控制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控制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精准定位,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精、细、准、简”。

1.体现为一种思想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现场管理、西格玛管理等管理手段都是精准管理的基础,是对诸多质量理念的精准化;

2.体现为一种经营战略,要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设定控制精准化的推行策略;

3.体现为一种企业文化,要把精准思想和行为方式作为企业基因和传统传承下去;

4.体现为一种工作习惯,改变粗放控制的习惯,精准变成一种个人无论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的自觉行动指南,处处事事精准地去做;

5.体现为一种绩效结果,对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事事精准控制的业绩进行评估,有奖有罚,产生运作效率的正面影响。

二、精准质量控制的方法

精准质量控制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手段,将质量管理规则系统化和细化,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准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烟草企业通过对质量管理模式、生产加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精细化,对涉及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无缝隙精准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粗放式的质量管理模式,使卷烟产品的质量得以稳步提升,形成企业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精准质量控制主要以工作、技术、管理三类制程控制运作形式为基础,以降低质量缺陷为关键,将质量控制的“线”和“面”凝结为直观控制“点”,精准量化,精准定位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的一切质量控制关键点,有效组织“人、机、料、法、环”,降低工作流程及生产操作环节的各类人为或非人为风险,彻底追求“精准控质量,质量保精准”的最终目标。

现阶段,烟草企业主要采取系统设计、分布推进、过程调整、逐步完善四个步骤逐步进行推进。以一家卷烟厂为试点,以点及面,最终将精准质量控制工作涵盖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各岗位标准作业的基础上,全面深化“精准”意识,按照“现场模拟,操作确认“的原则,分岗位制定操作流程,将质量缺陷关键控制点固化在操作规程中,并进行图示模拟,把教育培训引伸到质量控制现场,规范全员操作能力,增强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三、精准控制的实施要点

精准质量控制是要将每项质量管理责任精确细化到每天、每件事、每个岗位,坚持“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原则,实施全方位管理,目标精准,重点突出,系统控制,考核到位,把质量的各要素全部纳入严密的控制系统。

1.观念精准化。要改掉随意、笼统和不拘小节的缺陷,对质量控制细致剖析,体系思维,多进行定量分析,把主要质量因素放在系统内重点考虑,精准化的定性分析。

2.管理制度精准化。管理制度的完善要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努力,制度规范准确,描述细致,标准化、数量化、图表化、形象化的描述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恪守“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的精准管理必然结果。

3.控制方法精准化。针对质量缺陷可能产生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发现关键问题,对问题准确控制。可尝试桶板理论、二八法则等管理方法。

4.控制手段精准化。建立自主管理团队,强调个人对质量状况的干预,尽力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电子化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归纳分析运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对执行过程进行跟踪、效果评估、调整措施。

5.控制过程精准化。面向过程实施预防为主的控制策略,整个过程要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严密控制,协调配合;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好,事后分析好。

6.实施范围全覆盖化。精准质量控制需要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展开,明确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做到控制的无缝衔接,不造成管理的空白领域。

四、几点思考

1.从基础管理抓起。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精准控制是一种系统的将其他管理的方法有机联系在一起,追求质量零缺陷的一种理念和管理思想。精准质量控制不能代替其他管理方法,是在一切基础细节诸如6s管理的前提下的产物,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管理水平。

2.控制必须循序渐进。目前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还没有系统整合分析,质量管理还不能完全做到精准量化,关键质量控制过程不规范,控制漏洞仍然存在,只能在推进过程中逐步细化、精准调整。

3.控制必须精准。在实施精准控制过程中,不是所有管理功能齐头并进,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从中找出最粗放最薄弱的环节,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重点攻关。

4.控制方法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管理无定式,容易反复,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普及精准管理知识,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查找各时期的关键控制点,适时调整,才能真正实现预警,提高反应速度。

篇8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这里,我参加二组装分厂分厂长竞聘,敬请大家给我掌声,鼓励我,支持我,谢谢!

我,YDC,今年36岁,1990年7月毕业于北方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车辆专业,同年分配到株洲车辆厂。从那时起,一直在二组装分厂学习和工作,1990年7月至1991年,见习;1991年7月至1995年3月担任工艺员;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担任二组装分厂中底工段工段长,在此期间,因工作需要担任缅桥工艺主管半年多;1997年3月至2001年6月担任二组装分厂副厂长,主管生产;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担任二组装分厂货车工段工部主任;2002年5月至今,担任二组装分厂生产副厂长。

担任工艺员期间,先后设计了C64中门生产线,X6A集装箱平车、N17、邯钢100T平车、C16、CF高边无门车的生产;在日常的工艺服务中,虚心向老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学习,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对检查、验收人员提出的问题及时沟通处理,受到分厂及有关管理处室的好评,1994年被评为工厂先进工作者。

担任工段长期间,负责中底工段的生产组织,安全管理及现场管理,在分厂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能按时完成工厂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抓好工段、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工段的生产安全现场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作为缅桥的工艺主管,为缅桥的生产技术准备、工艺方案的选择,工装设计制造过程中各种工艺问题的处理以及后来的试拼装均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从工艺上保证了缅桥生产的顺利进行。

担任分厂生产副厂长后,从日常基础管理入手,我要求各工段严格按工厂及分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以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现场保持整洁、规范,严格劳动保护,确保安全生产。几年来,先后参与组织了缅桥及敞车系列、罐车系列、矿石漏斗车系列、平车系列、香港道渣车、浴盆车、长大货车、核燃料车等多品种车的试制与批量生产。

作为二组装分厂中层管理人员、领导班子成员,在分厂党政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参与、实施分厂的各项方针目标决策,参与分厂的各项经营管理中,有着我的智慧,有着我的努力。我们分厂近年来先后获得现场管理先进单位、安全标准化分厂等称号,2003年获得了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工厂双文明建设竞赛红旗单位、十好领导班子等荣誉称号。

这十多年来,我的成长,我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工厂领导、分厂领导及二组装分厂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帮助分不开的,我不想离开二组装分厂这片沃土,我希望与我们近400名二组装人一道创造二组装美好的明天,为工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今天来参加竞聘二组装分厂分厂长。

如果我有幸被聘为二组装分厂分厂长,我将带领分厂员工紧紧把握“务实、求是、创新,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思想,认真落实工厂下达的各项年度方针目标,紧跟工厂改革步伐,积极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企业作风,牢固树立效益观念,以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一岗两责”制度,全面夯实分厂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为工厂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企业贡献力量。

今年初,在苏厂长的领导下,分厂领导集体讨论,已经制定了分厂的年度目标,它们是“三确保、二优化、三争创”。我是分厂2004年度方针目标制定的参与者,在分厂方针目标被即将召开的分厂职代会通过后,我将带领全分厂员工坚定不移向目标迈进。

作为一个分厂长我应该在思想上与工厂党委和厂部保持高度一致,紧跟工厂改革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工厂的发展出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采取以下三条主要措施:

一、加强职能管理人员的思想和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大家对“共建美好家园”的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ERP为重点,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工厂发展的需要;实施分厂职能管理人员的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基础管理人才;完善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包责任制,绩效挂钩,调动职能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培养职能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着力推行以“一岗两责”为主的分厂经济责任制。尽力做到简明、适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在全分厂严格执行,在制度上保证分厂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强化成本控制,继续推行“一人一卡”、“凭卡领料”制度,扩大“一岗二责”应用范围,将“一岗二责”引入工具、刀具、动能管理,超支受罚、节约受奖,每月核算,当月兑现;确保成本节约率达到10%。

2、加大质量考核力度,确保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所有铆工、电焊工、机加工岗位的员工全面实行打钢印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和岗位不定期检查力度及质量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工序产品质量;推行与完善《质量工资制》,加大正负两方面的激励,使产品质量与员工收入紧密相关。

3、、严格按ISO9001和ISO14001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安全和现场管理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工厂有关部室指导下,大力推行“6S”管理,确保设备良好运转,现场整洁、明快,员工安全、高效。

4、强化调度指挥,确保日进度。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实现均衡生产,严格控制在产品资金。

5、以客观、公正、公平的心来对待分厂每一个员工,鼓励讲真话,办实事,减少或杜绝推诿扯皮现象。进一步完善分厂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台帐,为评先,脱岗轮训,奖励提供原始依据;抓好班组长调整选配、班组管理等项工作,着力抓好班务公开。

三、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注重班子成员间的理解,支持与沟通,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坚持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树立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一切以工厂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注意与其他分厂及各部室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正常的信息渠道,与工厂的发展保持一致。正确作好舆论导向,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密切联系群众,关心职工疾苦,继续执行对职工的伤病、红白喜事的慰问探视制度,增强分厂凝聚力。

以上说了许多,目标也好,措施也好,均要人去实现,需要人去实施,以人为本。因此我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上,着力培养一支乐观向上,敢于拼搏,富有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当然,这首先要从我自己做起,克服自己说话有时不太注意场合的毛病,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相信,今后大家看到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余典初。

篇9

【关键词】

物流;现代化;体系;研究

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建设,加强统一规划,全面抓好建设、运行、管理三个环节工作,注意规模性与经济性、前瞻性与现实性有效结合,加强投资建设的前置性审核论证工作,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统一物流标准和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提高运行效率。”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还很不充分,以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物流费用高出发达国家近10个百分点,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推进现代烟草物流体系建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引领现代烟草物流建设

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物流标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并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建设有助于物流各环节产品和设备的衔接,减少物流阻碍,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我们市级烟草物流,目前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碰见异型烟不能自动分拣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物流标准化建设在现代物流建设中的作用。2008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靳伟在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国家标准(GB/T2934-2007)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的时候,专门撰文祝贺,称这是中国物流标准化征途中的一次跨越。由此可见物流专家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视,以及物流标准化建设对整个物流业的极端重要性。烟草行业应该充分汲取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发挥后发的优势,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为先导,推进现代物流建设。

1、制定烟草行业物流质量标准

烟草行业在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底,中烟电子商务公司了《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申请稿,征求各有关单位的意见,以期望形成一套“中国式”的烟草物流标准。2009年年初,国家烟草局办公室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对烟草物流设备、条烟分拣设备等三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烟草物流期待着“中国式标准”的早日出台。

2、按照标准的要求建设现代烟草物流

烟草行业的现代物流正处在建设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开始建设的时候,就要站高望远,以超前的思维,严格按照烟草行业的物流标准进行,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设备和产品的衔接问题,影响现代物流运行。

3、大力推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要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要求,进一步研究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配合,制定与实际运行相符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核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控制指标数值,完善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

二、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打造现代烟草物流技术支撑平台

现代物流一个基本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商业智能技术、自动化设备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在供应链流程上的“四流合一”。在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上,我们要高度重视,将现代信息管理的先进技术运用在物流管理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1、继续深入开展物流建设数字化管理软、硬件设备衔接应用

加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管理技术系统和优化决策系统建设,借助信息平台消除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孤岛,进而为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节、优化流程、缩短运距、压缩库存、消除无效和冗余物流,提高物流设施和资金利用效率。

2、认真开展卷烟在途物流信息系统和行业工商营销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2008年底的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卷烟在途物流信息系统和行业工商营销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工商协同物流建设工作,是打造物流网络平台、创建企业“链型”物流新模式、创新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举措,是烟草行业实现大物流、大流通,降低物流运行成本,转变物流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增强烟草市场反映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工商物流资源的统一配置、信息的互通共用、利益的充分共享。我们市级烟草物流陪送中心要按照“工商互动、协同营销、信息共享、授权访问、各取所需”的原则,从规范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机配送系统、统一仓储信息标准、统一仓储接口标准等方面考虑卷烟在途物流信息系统和行业工商营销共享信息平台建设的因素,着手谋划工商协同一体化物流建设工作。积极开发使用外流优化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智能送货线路优化系统等先进的实用技术和设备,进一步编排车辆、优化线路,最终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级烟草物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三、完善硬件设施体系,夯实现代烟草物流基础

现代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为现代物流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硬件设施方面的有效支撑。具体到烟草行业的市级物流中心来说,就是要加强现代运输设备、物流仓储、现代仓储硬件设施的建设。

1、加强现代运输设备建设

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的实际,按照物流质量标准的要求,以提高车辆车载率、有效降低空载率为标准,购置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的专业现代物流运输设备。烟草行业在现代运输设备建设上,也应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在车型、牌号上提出统一的要求,提高行业的形象识别。

2、搞好物流仓储建设

物流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中转环节,市级烟草物流要着眼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物流仓储和中转站建设。要从烟草物流未来跨省兼并重组的大势出发,从全省烟草物流发展的角度着眼,充分考虑物流仓储在今后全省烟草物流发展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规划市级物流仓储库房和中转站的建设方案。科学论证,超前设想,使物流仓储能够满足未来全省烟草大物流的需要。

3、加强现代仓储硬件设施建设

仓储硬件设施是现代物流运行的基础,仓储硬件设施已向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要精心组织和实施数字化仓储、半自动化分拣线、包装机、打码机、塑封机、托盘、叉车等仓储硬件设备设施的招标和采购工作,把好设备招标和采购的质量关,建设现代装卸搬运系统、现代仓储保管系统,规划保管货架及各功能区、堆码苫垫等要求,完善配送服务各项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提高物流仓储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四、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有效降低物流运行成本

现代物流,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大力构建物流质量管理体系、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物流绩效考评体系、物流现场管理体系和物流规范服务体系五大管理体系。

1、构建物流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和明确“五项”工作质量标准,推行定额标准管理,有效控制卷烟物流成本。即:推行定额标准,控制运行成本;推行效率成本,控制时间成本;推行技术标准,控制设备成本;推行用工标准,控制劳务成本;推行能耗标准,控制消耗成本。

2、构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以一件烟、一辆车、一个岗位、一条线路为标准的“四个一”核算体系,对卷烟入库、保管、分拣、配送各环节严格测算成本,建立详实准确的“四个一”成本数据库,加强预算管理,把好费用审核关口,切实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3、构建物流绩效考评体系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准,加强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量化考核标准,实行“过程实时监控、数据严格测量、绩效定期分析、考核全面量化“的绩效考评制度,突出过程控制,做好日常记录,定期随机抽检,确保考评效果。

4、构建物流现场管理体系

就是采用现代先进的现场管理方法,提升物流现场管理水平,就是及时导入“清洁、清扫、整理、整顿、修养、安全”“6S”管理方法,提高物流运转效率。

5、构建规范的物流服务体系

服务创造价值是物流的核心理念,是物流的软实力之所在。要从加强物流规范化服务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打造物流企业的服务品牌和物流企业的形象。

五、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建社现代烟草物流

我国现代物流是从传统的运输、装卸行业发展来的,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物流人才缺乏是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要分层教育,大力加强现代物流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1、加强决策层进行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的教育。

着重提高决策人员对现代物流的战略思维。使决策人员始终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始终站在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沿,谋划现代物流的建设工作。

2、对管理层进行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培训,着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管理人员明确现代物流管理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篇1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三化一型”大企业集团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夯实管理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山东高速”品牌竞争力,促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要求:按照“标准高、工作实、行动快、成效好”的要求,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思路的明晰化、组织体系的科学化、规章制度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的系统化、任务目标的精细化、绩效考核的全面化,员工执行力、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达到省管企业和全国同行业一流水平。

二、活动内容

(一) 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针对集团公司当前管理现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以抓好关键环节、重要细节为着力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突破口和基本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准是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以及执行细化,重视细节;严是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偏差。

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即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细化、量化、实证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

2、集团公司总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细化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编制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三化一型”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细化各产业板块发展目标,将规划分解到年度计划;细化集团战略的发展路径、方式方法和实施步骤等,突出对外投资管理和内部资源整合等重点内容;制定《发展战略管理办法》等制度,将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单位,并指导、监督、考核各单位战略执行情况。

二是细分集团管控范围和内容。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管控体系,科学设计集团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明确集团总部职能定位,界定集团总部和权属单位管理权限,重点完善和强化战略管控、财务管控、投资管控、人事管控、风险管控、文化管控等手段,做到抓住控制权、下放经营权,提高集团管控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各单位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细化集团公司及各权属单位的三定方案,规范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自上而下推行岗位评估和全员竞争上岗。上半年,制定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薪酬待遇和退出机制,从集团公司机关入手,由中层到员工逐级竞岗,建设精干、高效的总部机关。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将员工考核与劳动合同管理、分配制度结合起来。6月底前,出台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完善负责人薪酬办法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个人收入与经营效益、绩效考核全面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是重新梳理、细化现有规章制度。各部室要对制订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修订,细化规章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考核、奖惩等程序,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考核到位、改进及时。6月底前,将各部室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统一在集团公司内部网站上公布。

五是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考核及监督的业务流程,重点抓好预算的编制、控制和考核环节,建立起基础管理健全、审计日常化、考核动态化,绩效人事联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把预算编制工作分解到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时间点,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准确度,加强集团管控能力。

六是完善、细化绩效考核体系。上半年,以对标考核、个性化考核为导向,修订完善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根据产业门类、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通过与标杆企业相比较,确定考核指标和数值,并细化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和体系,完善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建立由各级各单位共同参与、分级负责的考核组织体系,使业绩考核制度化、日常化。加强员工考核工作,建立起单位对部门、部门对员工的考核机制,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人;从集团机关开始,实施“千分制”日常工作考核,并纳入总体考核体系。设立“董事长奖励基金”,对业绩突出的权属单位和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将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落到实处。

七是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细化人才的选拔、培训、任用、评价、激励、流动等制度。把人才规划纳入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全面、科学、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细分对管理、技术、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坚持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全面引入市场化选聘机制,并建立“问事、问人、问责”的效能监管机制,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完善人员退出制度,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实施“每月开讲”,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讲座;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合作,提升培训层次和质量。

八是全面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快集团公司管理信息平台建设,5月份要全面运行。各部门要积极使用管理信息平台,并加快相关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力争年底前每个部门都要有业务系统上线。通过实现管理的全面信息化,量化管理标准、固化业务流程、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各权属单位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订并细化落实发展战略和任务目标。6月底前,各单位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工作,并报集团公司;10月底前,集团公司完成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下发各单位;12月底前,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对集团公司有关任务目标进行细化、落实。

二是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各单位要对已出台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修订,细化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4月底前,各单位将现有制度汇编以及修订方案报集团公司;7月底前,各单位要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报送集团公司审核;集团公司对各单位规章制度制定的全面性、精细化程度、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后,各单位要在本单位内网公布。

三是细分业务流程,细化产品与服务标准。各单位要全面梳理、细化、再造业务流程,明确管理层级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界面与权限,处理好业务之间的接口。根据自身经营主业,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四大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员工手册等方式,把标准规范落实到管理和员工操作中去,确保执行到位。

四是以贯标为抓手,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充分利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文件架构和运行程序,把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已通过认证的单位,要重点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层次文件进行细化。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的建立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sa8000社会责任体系。同时,鼓励各单位在服务、生产、办公等现场,积极推广“6s”管理、流程再造、可视化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人的规范化、事的流程化、物的规格化,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保障安全,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提升员工素养和企业形象。

五是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抓好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管理水平。各单位要把“五精四细”的要求落实到管理与生产的每个环节,积极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精华,掌握管理企业的精髓,打造精品和品牌,精通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渠道,业务流程之间要做到协同精密;要细分市场客户、细分职责岗位、细化任务目标、细化制度流程,培育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重点,全面细化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实现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每个单位要提出1-2条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六是加强业务流程与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各单位要以集团公司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分析、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客户资源管理、业绩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重点加强生产经营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营管理、路桥建设、工程施工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探索建设电子商务、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

创新活动要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立足集团公司生产和管理实际,突出创新的前瞻性、适用性和成效性,健全创新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建立创新型企业。

1、加强理念创新。重点加强在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加强引导和鼓励。2010年各单位要总结出1-2条有实效的创新理念。

2、加大管理创新。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从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强发展战略、三项制度改革、管理架构、集团管控、资本运营、绩效考核、投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创新力度。同时,各单位要加强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工作,关注细节的改进,把创新工作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和生产工序。2010年,各单位要选择1-2项创新课题,要有实效、有成果。集团公司争取获得“山东省管理创新成果奖”,获得省国资委国资研究与企业管理成果奖2项。

3、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加大在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推广与开发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工程施工单位、高速股份、建材公司、信息工程公司、工程咨询等单位要选择1-2项科研课题,加大科研投入,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奖,使科技创新对集团公司效益增长产生明显带动作用。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3月20日前,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进行全面部署。要充分利用网站、内部信息、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好经验、好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2、查找问题与方案制定阶段。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自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方式方法和步骤等;要确定创新课题方向、题目、内容概要和时间安排等。以上方案4月20日前报集团公司。

3、活动实施阶段。4至11月,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活动方案,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工作,把活动贯穿到日常管理与经营中去;活动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7月份,集团公司将召开一次活动调度和交流会,调度各单位活动进展情况,交流经验与成效。

4、总结考核阶段。12月份,各部门、各单位对“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要形成相应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科研课题、创新成果、信息化系统等成果。集团公司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同时,将召开活动总结大会,表彰成效突出、效益明显的单位与个人。

5、巩固深化阶段。2011年,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的要求,对活动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科研课题等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使活动常态化,把精细化与创新精神作为集团公司的价值观,提升到企业文化的范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集团公司成立“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发动、组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各单位也要成立活动的推动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抽调精干力量并明确一个职能部门,集中开展活动。3月15日前,各单位将机构人员名单报集团公司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加强学习培训。各单位要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为重点,通过外部学习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并制定培训考核标准,强化培训效果;积极组织员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知识,调查研究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3、培育和推广精细化管理样板单位。各单位要选择1-2个精细化管理样板,重点培育、先期实施,发挥样板的示范推动作用。集团公司将选择部分好的样板,通过现场交流会等方式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