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4 17:5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活动时间
2018年节能宣传周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17日,全国低碳日为6月13日。
二、活动主题
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低碳日活动主题为“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
三、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标
围绕“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的活动主题,根据各部门职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党政办公室要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其他排放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普及节能科技和常识,培养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
经济贸易发展局要重点弘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生态文明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倡导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围绕《中国制造2025》,大力宣传并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企业宣传普及节能减排低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减排,形成良好在绿色发展氛围。
建设局要紧紧围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相关要求,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住建筑领域绿色发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环节,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坚持符合科学、利于节约的规划和设计理念,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的良好效益。
财政局要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带头履行节能减排与低碳的社会责任,深入开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减碳活动。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政策法制办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二)活动内容
按照《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广泛传播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落实xx市《关于印发xx市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银节能办发〔2018〕13号)文件精神,组织机关干部及入区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普及节能法律法规,培养节能低碳行为习惯,践行节能降碳、生态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广节能节水降碳新技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任务分工
(一)党政办公室负责管委会机关的节能宣传工作;经发局负责辖区工业企业的节能宣传组织工作;建设局负责建设领域企业的节能宣传组织工作;iBi育成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育成中心企业的节能宣传工作。
(二)开发区用能单位、企业要根据《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本企业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横幅、展板、网络等方式广泛宣传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开发区被列入自治区“万家企业”的重点用能企业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技术,提升节能降碳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做好达标创标工作,在企业内部以展板、厂报、广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节能低碳生活宣传。深入开展“节能有道 节俭有德”的活动,进一步发挥职工节能降碳义务监督员的作用。
(四)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xx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宁夏太谷能源管理科技服务有限贵公司、宁夏绿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同时做好6月11日上午在光明广场举办的节能宣传活动,准备展板一块(企业09:00之前人员及宣传布置到位),并于6月10日前将宣传活动的联系人及电话报送经发局。
五、具体要求
篇2
长期以来,珠三角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2012年,珠三角地区PM2.5的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珠三角河口大部分海域受到重度污染,21%的江河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比2011年的数据发现,重度污染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降水中酸雨频率达37.4%,电厂、工业锅炉、水泥、陶瓷等排放的氮氧化物的脱硝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低碳政策分析
1.国家层面相关低碳经济政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使珠三角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走低碳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于1992年共同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6月,我国正式《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1号),决定在北京、重庆、上海、天津、湖北、深圳和广东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要求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2012年国家颁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碳交易活动正成为国内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2013年3月,《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启动征求意见。2.广东省及其他6个试点省市低碳经济政策比较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保持碳交易基本框架的同时,各个试点有其不同的特点。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举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仪式,公布了《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广东碳交易已经从制度设计阶段全面转向实际操作阶段。根据《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产品以碳排放权配额为主,即由政府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量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益额度。政府向控排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对控排企业碳排放进行监督管理。控排企业按照所获配额履行控制碳排放责任,并可通过配额交易获得经济收益或排放权益。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广东有21个地级以上市,区域覆盖面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且行业种类多、差异大。广东版的碳交易方案,结合广东特色,尽可能涵盖主要的排放行业,并率先探索省内不同区域之间开展交易的可行性。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主体界定方法加入了总能源消耗量这一指标,企业纳入碳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高出北京1倍。《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等工业行业中,2011-2014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将被纳入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范围。目前,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尚处在第一试点试验期(2012年-2015年),在此期间实施碳排放信息报告的企业范围是广东省行政区域内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研究将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重点企业纳入碳排放信息报告范围。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的企业(控排企业)范围是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等工业行业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十二五”期末力争将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相关企业纳入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范围。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有关情况,广东省2010年可纳入“报告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1851家,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11805.41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44.8%,约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6.8%。其中,可纳入“控排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827家,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11067.8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42%,约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2.7%。
三、低碳经济政策对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篇3
一、加强领导、广泛讨论
3月19日,我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了《深入开展“发展15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制定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深入开展“发展15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如何加强我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和加强我电子商务的课题组。3月23日至26日,我队主要领导参加委政法委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了浙江诸暨市“枫桥经验”、先进做法。3月27日,我队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座谈会,围绕“如何做好依法治和推进发展升级文章”这一主题,结合我内贸和商务执法工作职能,深入开展集中讨论,重点讨论我队在推动振兴发展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实际困难和解决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的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由于我长期实行以采矿和冶炼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长期积累下来的开采型工业经营模式,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始终缺乏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本土商贸品牌龙头企业。
(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我传统行业中居民消费意愿明显下降,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我主要依靠钨等稀有金属产业带动的消费模式导致全物价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成本显著上升,造成企业效益下降,从而影响全的商贸环境。
(三)商务综合执法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措施
(一)稳固线下传统服务消费业态。一是搭建促销平台。围绕“快乐购物、时尚生活、满意消费”三大主线安排系列主题活动,继续举办“金秋购物节”、“诚信兴商宣传月”、“美食节”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商贸企业进一步加强促销,集聚人气商气,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二是继续抓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积极抓好“农商对接”等工作,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组织我企业参加广州、特色产品展销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着力提高我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促进企业发展。三是优化消费环境。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酒类流通等行业监管,倡导诚信守法经营,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为进一步扩大消费提供保障。四是全力帮扶企业,协助我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南安板鸭厂进行技改升级,改变季节生产模式,提高企业效益。抓好“西果东送”的丰顺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升级改造项目,争取尽早将上级扶持的资金落实到位。推动百顺商贸等连锁企业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网络快速向农村拓展。
(二)优先发展新型消费服务业态。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积极发展,为电子商务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积极谋划百顺商贸物流园基地建设,帮助其做好项目各项工作。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粤淘电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规范运行,鼓励农村连锁经营进一步提高商品配送率。联合其做好网上商城的监管和运营,进一步促进本地的网上消费。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程度,促进商品流通模式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外包。鼓励企业剥离服务功能、实行服务外包,积极培育、引进服务外包企业,为我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便捷、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四是加强对新型消费服务业态企业的扶持,加强电商培训,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组成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加强内电子商务企业的交流,进一步促进我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根据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发赣商务建字[2014]330号文《关于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精神,加快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加快建设双向互动的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及中高档酒店对接,鼓励大型农庄(农场)进行规模化种(养)植,协助其申请GAP认证,并促进获得GAP认证农产品的销售。鼓励农产品网上交易,推广本地农产品进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模式,支持本地第三方平台与省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连锁超市等建立农产品网上直采系统。支持邮政等建立农村配送网络,打通农产品网上销售配送渠道;鼓励并促进农村居民网上消费。
篇4
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今天正式启动了。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向出席今天启动仪式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别是国家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一是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网络;二是出台了《××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三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个,面积30万亩;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5个;发展绿色食品企业60家,产品120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30家,认证产品69个。在农业部对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中,我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稳步上升。
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贯彻落实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今天,我们举行××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是一项农民高兴、市民满意的德政工程,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管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通过严格、规范、统一、有序的管理和监督,共同做好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人民群众一日三餐,餐餐放心。农业部门要以农产品市场准入为契机,实现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环节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的转变;从短期专项整治、控制污染源向建立长效安全稳定的质量安全保证制度和体系转变;从保障最基本的消费安全向农产品优质品牌化转变。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
篇5
2012.6.30-2012.7.6
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 .cn
■ 30日 星期六
济南住宅物业收费将有政府指导价
杨鲁豫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 1日 星期日
沈阳城建高起点构筑国家中心城市
■ 2日 星期一
分局直管刑警队 警力向社区倾斜
基层警务改革试点昨在新鸿路派出所展开,将形成“1+3”的警务新模式
■ 3日 星期二
广州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务虚会
■ 4日 星期三
行唐着力培育县域多元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以龙头项目带动工业转型突破
■ 5日 星期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郑州市“述学”制度让干部读书学习成为自觉行动
■ 6日 星期五
发展临空经济 建设航空新城
杨岳赴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调研
进入2012年以来,广州市掀起了一场垃圾分类处理的攻坚战。并于近日出台了《推进城市垃圾处置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构建以资源回收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处理循环经济体系和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提出了“从减量、分类、回收到无害化焚烧、生化处理、填埋处置”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路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选择主线和“法治化,社会化,产业化”社会管理主线等多项意见建议。
七大任务,五大步骤
在稍早些时候,广州市政府通过了《关于落实人大002号决议实施方案的工作意见》。根据方案,广州下一步将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经费保障、建立责任体系、建设李坑项目样板工程、加快餐厨垃圾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筹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会议等7大任务,垃圾处理将分5步走,到2015年形成垃圾分类的城市习俗和风格,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垃圾分类看民意,焚烧规模看专家
对于生活垃圾处理要按照“先分类、回收、减量,后无害化焚烧、填埋、生化处理”的技术路线,科学分类,做到“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而广州是否借鉴“台北模式”(“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垃圾费随袋征收;在垃圾的运输、收集方面采取“不落地”,垃圾不能乱倒,乱扔,违者一次罚款6000元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1500元)或者其他城市的成功模式,都正在召开座谈会听取民意。而对于垃圾焚烧规模的确定将由专家论证确保合理的处理能力。根据规划,广州未来将新建6座垃圾焚烧厂,分两期建设,2012至2015年为一期,2015年日处理规模将达到1.5万吨;而2015至2018年为二期,日处理规模将扩展至2.1万吨。
政府承诺监督,企业承诺适当包装
对于广州垃圾处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在市民舆情的监督中前行。垃圾分类处理的整个过程要在阳光下运行,包括设备购置,填埋场、处理厂、焚烧厂的建设和费用等,让所有人来监督。同时,广州市环保局联合经贸委、外经贸局、国资委、城管委、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活动,并在广州市辖区内遴选100家大型企业开展承诺不生产经销过度包装商品活动,减少企业过度包装生产行为,引导和鼓励公众选用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目前,已有超过10家企业代表向社会庄严承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对商品作过度包装。
【链??接】
篇6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全力实施“五大工程”和“四大工程包”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加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实行代办制、领办制、即办制,组织各地对属地项目进行梳理和夯实,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共完成项目审批339项、核准36项、备案38项,节能审批324项。同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征拆、融资等关键难题,有力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春至珲春城际、靖宇至松江河铁路开通运营,长春至白城等6个在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长春至西巴彦花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敦化至白河等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白城机场已竣工,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完成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松原机场完成航站区土石方工程;延吉机场迁建等3个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加快组织推进水利、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是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和衔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2.4亿元。积极协调国开行、农发行,已签约并已投放专项建设基金105.9亿元。清理国家存量资金5.4亿元,调整用于127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建立了PPP项目库,搭建了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
四是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力度。共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56个。转化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6个。
五是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了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已试运行。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
立足全省产业特点和优势,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增动力,精心谋划,加强引导,不断积蓄吉林省发展动能。
一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光电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初步具备了中试规模的科研生产能力,吉林大学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共建协议。“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印发了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起步发展。
二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9大重点产业行动计划、20个创新发展工程,全力推进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连续法玄武岩纤维、无人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振兴发展,一汽大众年产百万台EA211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奥迪Q工厂项目进展顺利,DY项目正式落户吉林市。积极推进生物质经济“十大工程”。
三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深入实施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十个重点领域,实施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建设100个重大项目,组织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基础工作,开展了调研、座谈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形成。
四是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松原灌区等农林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稳步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突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长春市和吉林市逐步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吉林省冬春蔬菜市场。
五是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出台了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策统筹。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服、众筹等新支撑平台,支持长春摆渡创业工场、长春高新区原创驿站、辽源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等一批众创空间建设。在此引领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围绕构建“六大体系”,谋划了100个10亿元以上的“五大先导工程”重大项目,明确任务分工和推进措施;编制的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即将下发,重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农业向规模优质高效转型、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服务业向现代集聚协同转型、城市向绿色智慧人文转型,着力构建五大高地,实现中部率先隆起;扎实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十大工程及50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二是积极推动城镇化改革试点。长春市、吉林市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进展顺利,抚松县、梨树县、林海镇列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实施了奢岭镇、金珠镇等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和东丰县、敦化市等5个生态城镇化试点。积极开展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吉林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0亿元,15个城市建成廊体25.67公里。白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各项工程已经启动。
三是扎实推进示范城镇建设。22个示范城镇共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社区29个,累计转移农业人口7.8万人,建成农业园区62个,建成工业园区24个,落户企业1384家,初步形成了“三集中、城乡双向一体化、就地城镇化、整体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产城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7种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
四是加强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全面启动了10个城区老工业区和30个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已搬迁改造城区老工业区重点企业100多户。长春热电一厂、晨鸣纸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完成异地迁建,并同步实现转型升级。大成集团、轨道客车装备、冀东水泥等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正在加快实施。
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并举
坚持“管住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吉林省节能目标责任和减碳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受到国家通报表扬。
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分解落实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和能耗“对标”工作。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审核能源消费总量39.7万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有效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洮南市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评审,延吉市、通榆县等2个县(市)列入国家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试点。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在榆树市选取5个村开展“生态能源村”试点建设。
三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吉林市、白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审。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保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禁塑令”。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吉林化工园区、长春经开区、延吉高新区等3个园区获得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批复。全面推进了吉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五是启动实施生态移民试点。通榆县开展了向海保护区核心区边界划定,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移民规划。
科学编制吉林省“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发展系统深入调研,汇集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一是加强前期课题研究。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委托国家知名研究院所和省内相关单位,完成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59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完成了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
二是充分与国家对接。贯彻落实中央“十三五”规划编制理念,规划纲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框架和篇章结构上与国家基本一致。在指标设置上,吉林省设置了27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全部按国家要求设置。
三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召开了部门、地区、专家学者、大企业等各层面的座谈会,通过省人大财经委和省政协经科委平台,广泛征求了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级专家咨询论证会。同时,利用网络开展了“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篇7
一、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一)加快建立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围绕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设备,依托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机构、产业联盟以及有关地方,制修订一批重点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贯标培训,搭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平台。一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加快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以及重点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编制。(二)引导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设计试点企业验收,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组织试点企业经验交流,指导企业加快推进绿色设计相关工作。开展绿色产品评价试点,一批绿色产品名录。(三)加快创建绿色工厂。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选择一批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示范工厂创建工作。(四)推动建设绿色园区。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遴选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园区开展绿色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能力建设,编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评估指南,组织实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评估。(五)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指导。研究编制汽车、电器电子等主要行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建设一批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六)提高绿色发展基础能力。推进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研究编制互联网+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推动组建绿色制造产业联盟,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七)组织实施好绿色制造专项。跟踪2016年项目实施进展,继续支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和绿色供应链构建,联合财政部支持建设一批绿色制造工程项目,带动制造业绿色升级。(八)利用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制造项目。总结2016年绿色信贷项目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好绿色信贷手段支持绿色制造项目。积极研究探索利用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其他金融手段支持绿色制造项目的工作机制。
二、持续推进工业能效提升
(九)实施工业能效提升工程。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乙烯、合成氨、甲醇、铜冶炼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遴选能效“领跑者”名单和能效指标。促进配电变压器、电机能效提升,开展重点行业高效配电变压器节能改造试点示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监察。制定2017年重点工作计划,对2016年发现的违规企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实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监察,对钢铁、水泥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对电机、工业锅炉生产和使用企业执行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加强工业节能监察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创新联合执法、异地交叉执法等节能监察新模式,统一执法程序和规范。(十一)开展工业领域能源高效利用试点。落实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行动计划,持续推动淄博、德州等重点用煤城市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推广先进绿色数据中心技术。
三、深入推行清洁生产
(十二)推进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制定《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落实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研究推进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的实施方案,开展重点行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和工业园区、集聚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十三)进一步强化工业节水。实施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用水企业水效对标达标。制修订一批节水技术标准,完善工业节水标准体系。配合修订《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快节水技术工艺推广,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推动工业园区节水。(十四)加强有毒有害污染控制。推进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首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合格评定制度,开展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定期符合性情况名单。
四、积极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十五)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指导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再生资源重点领域,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组织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继续组织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指导河北、山西、内蒙古等重点地区推动尾矿、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十六)推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推动再生资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对废旧轮胎、废钢铁、再生铅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施规范管理,公告规范企业名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编制废纸分拣加工行业规范条件。深入推进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十七)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机制。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废动力电池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的管理机制,实现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回收利用示范。(十八)积极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推进贵州省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示范,落实各项任务,保障示范项目稳定持续运行,切实发挥效益。选择有积极性、具备工作基础的地区,地方政府统筹,依托已有依法合规建成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继续推进水泥窑协调处置生活垃圾示范,建设运行一批符合相关标准的协同处置项目,推动建立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长效机制。(十九)深化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完成部分甲醇汽车试点城市验收,加强甲醇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甲醇汽车技术水平提升,积极探索甲醇汽车市场化运行模式。
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
(二十)引导绿色制造产业规范发展。《关于加快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批符合大气治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研究制定水污染治理等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二十一)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修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推广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目录。发展壮大节能服务业,持续推动山东、河北等地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启动广西等地活动,组织钢铁、有色金属、电机、锅炉等行业节能服务小组与工业企业深入对接。(二十二)继续推动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组织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院士专家行”等活动,支持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推进绿色制造,推动开展中期评估,组织在试点地区开展国际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对接等活动。(二十三)培育再制造产业发展。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组织编制高端智能再制造实施方案,加强再制造集聚区及示范园建设。推动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组织再制造技术交流及产品推广,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再制造产品目录。
篇8
关键词:绿色工程;绿色发展;绿色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鲁布革水电工程为代表的工程项目开创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先河,自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虽然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国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近些年来随着绿色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建筑观念应运而生,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绿色工程管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概述及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是为了完成委托人的要求,将一个工程项目从概念规划到建造完成的全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工程项目在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预算经费下完成。这是从项目管理的目标和职能来定义的,因此质量、工期、成本自然也就成为了传统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一味追求进度、经济效益会忽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对资源的浪费。建筑本身就是高能耗的行业,据统计2014年全国建筑8.14亿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9.12%,能源利用率为35%-40%,同发达国家的50%-84%有很大差距,近5年的新建建筑中高能耗建筑占到92%以上,节约能源建筑不足8%。随着全球经济和生态形势日益严峻,当前我国建筑业不能和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旷模式一样发展,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工程管理迫在眉睫。绿色工程管理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融入了生态元素,在保证工程项目在确保质量下、在约定的进度内、合理的预算范围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整个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营维护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理念指导项目的实施,追求质量、进度、成本、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绿色工程管理方法并不与传统工程管理方法相独立,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传统工程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确保施工阶段人身安全、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对环境的安全,包括噪音、污染物、废弃物等。绿色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绿色工程管理是传统管理模式在新阶段的继承和发展,管理原理相同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实施计划、协调和控制以确保工程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与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1)管理目标不同,传统工程管理纯粹追求经济效益,管理目标始终围绕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赚取更高利润,绿色工程管理是追求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2)施工技术应用标准不同,传统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围绕是否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是否有利于节约成本、是否能够缩短工期,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旨在保证安全、质量等基本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的科学处理;(3)资源消耗和利用程度不同,传统管理资源消耗量巨大、资源利用程度低,呈现资源—产品—废弃物丢弃的直线链条,绿色管理资源消耗量相比之下要少很多、资源利用率高,呈现资源—产品—可用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4)组织文化不同,传统工程管理更注重对建筑产品的管理控制,忽视了对建筑人员的内心情感的关怀从而导致团队涣散、不和谐,影响了效率,绿色管理模式注重建筑产品本身但更注重建造建筑产品的人,员工之间彼此关系融洽和谐;(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不同,传统工程施工现场杂乱不堪,建筑材料、机具堆放不合理,绿色工程施工现场布置更合理、更有序、更文明,卫生和环境都比传统现场好。
3阻碍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因素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观念,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近些年多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对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着强烈的向往。但从客观上讲,我国的绿色工程施工管理任然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施工企业仍然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施工,不能系统的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工程管理手段。更不用说用“绿色”的理念指导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实施。阻碍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企业绿色工程环保意识不强。建筑施工现场以农民工居多,大部分农名工教育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浪费、能源消耗没有意识,再加上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对工人做更多关于绿色工程的宣传推广导致员工仍然用传统的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施工;(2)绿色工程管理侧重点有误。很多管理人员只注重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过程管理忽略了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和工程建成后期运营阶段的绿色管理;(3)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尾主要目的。绿色工程管理就需要有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建材,但是绿色建材的成本高、选材范围窄,绿色施工技术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技术手段相比传统手段较为复杂。为了高的经济利润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说的多,但真正实施绿色工程的并不多;(4)制度和政策束缚。绿色建筑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但在传统的制度下工程的设计、建造、环保属于不同部门,各自的标准不同,如此一来绿色工程管理不可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同的管理制度无法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
4推进绿色工程的相关措施
(1)科学管理。建立绿色工程管理体系,明确工程项目目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在体系明确下融入绿色策划、绿色施工、绿色维护等内容,将参建各方协调起来共同参与到绿色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建设中来。制定绿色工程实施方案,决策部署总体绿色方案和各阶段绿色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内容控制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已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建立绿色工程项目组织文化,将绿色、和谐、健康、品质的文化氛围渗透进管理组织架构中,渗透到所有员工的内心里。建立绿色工程指标评价体系,根据绿色工程方案内容,对现场实际操作效果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2)理念宣传。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要对所有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绿色工程管理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得工程从业者从内心认识到绿色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绿色工程管理理念,增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建筑工人教育程度低的情况,要对工人进行培训,施工之前技术交底以保障绿色工程的实施效率。同时各级政府要对绿色建筑、绿色管理理念广泛宣传,使广大民众普遍认识和接受。
(3)技术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项目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特点、工程目标、施工现场情况及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节能环保专项技术管理措施,将节能环保相关技术措施融入分部分项施工操作标准,添加节水、节电、节能、节地、节材的基本要求和细致实施步骤,规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为施工现场营造绿色、文明、和谐、安全、卫生的优良施工环境。大力推广绿色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运用,建筑企业要建立科学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绿色策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全面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4)政策落实。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可以通过政府补助、税收减免、评选优秀绿色工程管理单位等政策激励建筑业自发的由传统工程管理向绿色工程管理的转变。
5总结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传统工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创新,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重视,绿色工程管理将会在实践中得到更多应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工程价值观会在绿色工程管理下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2):196-199.
[2]王勇,于海丰.关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6(11):39-41.
篇9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该法,并列入局机关学习的重点内容,及时印发资料2000多份;利用科普集市进行宣传,让广大干群了解该法的具体内容。在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全县共开展了200多期培训,大力推广水稻、湘莲、蔬菜、茶叶、水果等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认真扎实
为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全年对县城范围内步步高、万客源、易俗河农贸市场、裕丰、长江等宾馆及响水、谭家山、京竹等蔬菜基地蔬菜进行重点抽检710批次,其中合格的693批次,合格率97.61%,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了群众消费安全,全年未出现中毒事件。同时在全县选定具有代表性的6个乡镇抽取稻谷样40个,送国家稻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全面了解稻米质量状况,促进粮食生产安全。
四、继续抓好了示范生产基地建设
建设好了青山、锦石、中路铺、乌石等6个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中路铺绿色大米基地面积2万亩,青山桥3万亩。有5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即响水乡红莱苔基地,面积15000亩;河口、白石、谭家山、花石等乡镇的湘莲基地,面积5000亩;羊鹿茶场的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000亩;白石乡优质西瓜基地,面积2000亩。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进一步加强
围绕我县优势土导产业,做到下基地、进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以确保已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树立良好的品牌优势。认真搞好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工作。扎实做好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申报工作;如质如期完成6个企业8个产品的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完成了宏大公司的湘莲绿色食品认证相关材料的组织,并对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已报省绿办审查。对2家申报无公害认证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及其生产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完成了认证相关材料组织工作并已交省农业厅绿办。
六、认真开展以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在重点季节、重要节假日加大对重点市场、超市的检查力度。全年开展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强了对农业投入的监管工作,严格了种子、农药、化肥、生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准入条件,依法打击制造、销售假劣农资和违禁使用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积极查处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维护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发展环境。
七、积极开展市场准入工作
我局牵头,协调畜牧、工商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意见》(潭政办发(20**]21号文件)和湘潭县蔬菜市场准入实施细则(草案)。协助金鹏农贸市场设立农残检验检测室,购RP-420速测仪及药品等,费用2.2万元。选派了一名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参加县农产品检测站跟班实习和赴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培训学习。同时,我局派人到常德专题学习了市场准入工作经验。
八、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整治工作为确保“两节”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8月30日召开的全县农产品
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动员会,参会对象是农技站长、生产企业、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的负责人。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发[20**)36号文件)。同时,采用现场检测、宣传法律、指导帮助、限期整改等方法进行了认真督查。重点督查了**、**、**、**、**10个乡镇。共对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4家超市、1个生产大米加工企业和9个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现场抽检蔬菜样品59个;同时针对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6份,责令限期整改。取得六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各乡镇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做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宣传到位。农资经营户、生产企业、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等单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落实有明显好转。二是市农业局的《关于查禁甲胺磷等农药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张贴到位,限用农药台帐都发到了经营点(店)。每个乡镇都现场检查了1—3个经营点(店),均未发现禁用农药;限用农药台帐登记较好的有青山、花石、杨家桥。三是谭家山蔬菜基地生产档案较为齐全,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均有记录。四是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包装标识较规范,没有发现冒用绿色食品等质量标志的现象。五是金鹏农贸市场有农残检验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并按检测的要求开展检测工作;步步高超市有配送中心提供的检测单,但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六是有不少乡镇典型。如**镇针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有新招,由镇政府出钱出力,在农贸市场内设立固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栏,为常年经营蔬菜户统文秘站全体成员尽心为你服务一照相发证并建立档案,实行牌公示。**镇政府组织召开全乡范围内的农资经营点(店)、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生产基地、超市等单位共30多人的会议,会议邀请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商部门的同志作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讲座。**镇政府拨工作经费3000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篇10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名县为目标,聚焦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围绕“优菜、扩莓、壮蜂、培葡”四大特色产业,突出“三绿”、实施“三品”、推进“三产”融合,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太白县特色产业名县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细化量化责任目标,分解下达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各项工作进展有力,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凸显,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狠抓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主攻“菜、莓、蜂、葡”特色农业,按照“政府推动、园区引领、项目支撑”的思路,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板块布局,全力推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及时制定并印发了《今春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意见及特色蔬菜种植茬次安排意见》和《太白县春季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立足消费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截止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32万亩,总产量43.2万吨,引进蔬菜新品种42个,新建漂浮育苗点13个,累计达到37个,培育无菌壮苗8000万株,签订订单蔬菜10万吨,订单蔬菜制种面积1000亩;绿色防控面积达6.1万亩,开展轮作倒茬1.8万亩;加快中国“蓝莓之都”建设步伐,新发展莓类400亩,莓类种植面积达2200亩,草莓育苗200万株;全县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建成国人食用菌产业园、咀头镇蘑菇小镇、靖口盛禾等食用菌产业园5个;探索引进冰葡萄产业,建成桃川冰葡萄种植基地500亩,引进栽植户太9号和10号冰葡萄苗6万余株;新发展中蜂养殖4000箱,累计发展中蜂6.13万箱,建成300箱以上养殖基地10个、100箱以上养殖示范场20个,全县中蜂养殖户达到900余户。
二、鼓励龙头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继续加大对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谋划产业扶贫项目53个,投资5418.3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联合发展产业,对带动成效显著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建设上优先支持。修订完善了3个奖励扶持办法,《太白县特色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太白县蔬菜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鼓励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强力推进“嵌入式”扶贫示范基地培育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主动领办示范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将所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融入产业布局、嵌入产业链条;经过择优推荐,太白超越、绿瑛专业合作社、水蒿川食用菌产业园等9个产业基地成功申报为市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并初步通过市上核查认定。推荐圣峰、绿蕾、海升3家企业为市级化产业龙头企业。
三、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优质产品
(一)培育实用人才。结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与贫困户技术需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培训农民196场次,1.3万人次。聘请省市农业专家分行业、分领域、分模块开展蔬菜漂浮育苗、错期种植、中蜂养殖、畜禽动物防疫等技能培训45场次3200人次,解决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先后组织职业农民及部分贫困户150余人赴杨凌参观,开拓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春耕期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指导36场560人次,确保技术服务与贫困户需求无缝对接。对全县32家种子生产企业及种子经营门店负责人进行了植物检疫及执法、种子备案培训;全县的农资经营及园区投入品管理人员30多人参加了培训。充分发挥农广校特色和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产业扶贫培训,通过制定太白县《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安排培训计划,在全县未脱贫重点村集中培训贫困户8场40人(户)。
(二)组建服务团队。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及产业技术服务110体系,组建专家服务团队,购买新型职业农民20名,与400户贫困户直接挂钩,开展点对点科技帮扶工作,开展理论集中培训22场1100人次,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450场6900人次。县农技中心与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农科服务平台”合作协议,开展农业政策法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宣传等面对面,一对一,一对多服务;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入驻“农科专家APP”,将能享受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带给他们的便利—随时随地学习农技知识,观看农业视频直播,第一时间了解农业相关政策,实时查阅农产品价格详情等,不断提升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综合水平。专家团队和技术指导员从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对特色产业发展农户一对一进行指导,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行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四、突出园区带动,加速转型升级
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分步推进”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总目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园区与农户互利共赢。突出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围绕园区提质增效,完善各类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园区向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营销等方向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功能,最大限度提升园区效益。以绿色质量发展为路径,以培育经营主体为核心,加速园区提质增效,持续建设了18个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各园区推进有序、进展良好。其中,绿蕾园区已种植供港蔬菜900亩,超越园区拐里基地正在起草莓苗400万株,高山食用菌园区生产食用菌365万袋,冰葡萄种植基地栽植户太9号和10号500亩,拐里园区漂浮育苗400万株、种植有机蔬菜120亩、食用菌50万袋,雪岭园区养殖有机藏香猪300头,玖天园区开展订单制种720亩。秦西园区大门、道路绿化已完成,更换大棚棚膜30个,对10个受灾大棚进行了恢复,制作63个种植棚规范操作制度牌、设置园区简介牌、宣传牌、导示牌,农产品溯源系统已建立;与广告公司联系对蜂蜜、花椒等农产品包装物进行设计、印刷;完善了净菜生产线设施配置;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台。
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强化源头监管的要求,给25个种植基地发放种植生产管理记录本150本,督促完善生产记录,全县抽检农产品4326个,检测合格率达100%。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采用定期不定期开展拉网式大检查,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农资准入,充分发挥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对蔬菜产生基地、蔬菜批发市场的质量抽检,保证蔬菜产品质量。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先后开展春节、五一等节庆期间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9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场)43个次,整顿市场11个次,开展县级农药经营许可证颁证培训人员 35人次,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实行综合执法。在质量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按照县镇联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条块协同,密切合作。在重点时段,创新执法模式,强化源头监管,实行相邻县区联动执法。三是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活动。推广“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县建立起了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和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四是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实现了从农资购买、种苗培育、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上市销售的全过程控制,真正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全程电子化管控,追溯“二维码”全覆盖。五是加强品牌标识管理工作。对使用“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商标”的“三统一”的蔬菜产品,将按有关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予发放植物检疫证、农产品质量检测证和农产品准出证明,有效防范了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蔬菜上市销售。
- 上一篇: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区别
- 下一篇:增加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