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转向
思政课是高校学习研究宣传的主渠道,也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回顾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的发展历程,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无论是从宏观的大思政层面,还是从微观的具体课程层面,都设计了极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有效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尽管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尚不统一,但广受学生欢迎的事实已不容否认。据某项专门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必要的占84.8%,表示愿意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占68.9%,在回答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时,56.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更重要。”[1]数据表明: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创新的不二选择。本着提升教学实效的目的,必须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推动教学重心由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必然选择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的客观结果,与理论教学如一体两翼,相互支撑。实践教学转向的形成,既符合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合乎当前高校育人的形势需要。
第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转向是新形势下提升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课程吸引力不足和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一方面,教科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化,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学习有一定重复,且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教学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缺乏兴趣爱好,大多以拿学分为主要目的,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关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双方难以形成思想上的碰撞,导致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断走低。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中央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一时间,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研究热”蔚然成风,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专题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非常之多,频现于思政课教学之中。实践教学由于贴近大学生行为特点和兴趣指向,更加合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初衷。因此,较其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言,实践教学自出现之后就一直担任着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角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转向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回应。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这说明,掌握理论并不是终极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现实世界发生客观改变,否则理论再好也是无用之谈。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学习者必备的素质,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恰好就是提升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载体。思政课偏重理论,思辨性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束缚。而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理论问题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提高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转向也是思政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必然选择。
实践教学的内涵要求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转向,并未和其他理论课一样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因此,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必须立足育人根本,把握理论重心,循序渐进地助推思政课教学实效。
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处理好两组范畴的关系问题。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二者同为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程目的极具相关性,但它们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一般来讲,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实践的先导;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理论教学的归宿。二者不能相互取代,只能辩证统一。二是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前者一般被视为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有特定的课程内容作为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后者则是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兴趣为导向而开展的社会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并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都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主要途径,其形式、过程、目的等非常相似,课程属性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与思政课的直接关系方面,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实践则不尽如此。总之,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但二者又密不可分。实践教学近似于社会实践,但二者亦不能完全等同。
实践作为的基本范畴,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本质体现,也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式。因此,实践教学必然是一种外化、对象化、现实化、客体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思政课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的总和,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3]由此可知,实践教学是内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强化对课堂理论教学成果的认知,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难发现,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差异,它具有较为清晰的三个层次:“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必须是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可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4]
因此,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完美拼图,是深化理论教学的有效路径。在着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必须密切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创新工作路径,扎实有效地提高育人实效。
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由于各高校教学模式以及客观条件的差异,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方式及实际成效也不尽一致,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在推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落地方面做足文章,注重可操作性,切实发挥实效性。
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上各高校应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有效连接理论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性。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但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已初步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教学模块,即主题明确的实践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劳动锻炼、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见行体悟、读书研讨等。[5]这也是当前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二个层次是具体教学措施,即在教学模块的统筹下,立足学校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实践内容。例如:在劳动锻炼模块,依托农村或社区等基层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村调研;在志愿服务模块,加强与敬老院等公益机构的联合共建,以“关爱老年人”为主题构建微和谐社会;在社会调查方面,设置校内问题或社会热点,通过调研提出处理和应对相关问题的理念或举措;在读书研讨模块,围绕“阅读经典”的主题选取的经典文本进行研读,提升理论修养等。因此,虽然实践教学的设计内容及实施方式各不相同,但从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看,都是致力于教学内容走出课堂,回归社会实践,通过现实生动的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教学的认知。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实践教学跳出了传统授课模式,依托实践基地或具体场所开展主题教育,既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离不开配套制度保障。首先,学校要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制度化,从学时和学分等方面体现其价值,并逐渐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体系。其次,学校要给予实践教学必要的支持,配备指导教师、安排实践场所、资助活动经费等。最后,学校要鼓励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并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梳理,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在中央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其重要性仍在不断凸显。
首先,从思政课自身发展角度看,实践教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对于课程内容建设和大学生“三观”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思政课是传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和教育对象的更新给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十年来,思政课统编教材一直在不断修订,从学理上力求贴近大学生实际,推动理论入脑、入心。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方法也处于不断更新中,多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以及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方法陆续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学经过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改革和方法探索的洗礼,但并未产生本质性改观。最终,只有实践教学落地生根,不但活跃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了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状况。
其次,从大学生的兴趣喜好角度看,实践教学合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实现大学生快乐学习的最佳方式。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传授有所不同,它发生在课堂之外,且具有形式灵活、操作性强、直观鲜活等特点,寓教育内容于实践活动中,深得大学生喜爱。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和平台;为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磨练平台。”[6]可见,实践教学不仅是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大学生人才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最后,从高校学习生活发展趋势看,实践教学把学习拓展到教室之外,是开放办学的鲜活体现,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育。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在高校中不仅收获专业知识,还应习得在社会环境中立足发展的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使这样一种理念成为了现实,它“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施加的是非系统、非连贯的影响,它没有单纯停留在思想政治知识的认知层面,而是通过特殊的情感体验与领悟,将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使其教育影响具有深刻性”。[7]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可以从理论上合格育人,而且能够在实践上锻炼人才。
综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转向是应时之需、必然之举。虽然实践教学目前仍然不系统、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认识模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缺乏彰显,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8]但不可否认,实践教学的理念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内容贴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目标服务于实效性的提升,最终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继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和投入,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供强力支撑。
本文系北方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向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9):5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7):162.
[4] 寇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57.
[5]李晓霞.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及应用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76.
[6]阎占定,陈静.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快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1.
[7]宁克强,王维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51.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06-02
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现状如何改变?这一切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教育的担子更重、更神圣。、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提高思政课效果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预期效果远没有达到。如何使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凸显?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重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
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铸造。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充分运用实践教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应该界定为: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要求,配合理论教学,由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1]。其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理论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但其又不是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而是理论课程的扩展,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再次,实践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主导,这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最后,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其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距预期还有差距,现状差强人意,找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症解决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体性缺失”
高等院校的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2]。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而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对实现思想课实践教学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中话语权的掌控者,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被遮蔽。许多高校确实也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大多形式大过内容,比如暑期“三下乡”等,这些实践活动大都不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践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在场”的活动,更是一种“心灵在场”的活动[3]。
(二)教师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多数的思政课教师都能对理论教学得心应手,但实践教学意识不强,且经验和能力较缺乏,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对话很难实现,是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弱效的重要原因。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先受教育,现在高校中的思政课教师自己都没有参加过实践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些教师大都是由校门到校门出身的硕、博研究生,他们本身就是纯受教育者,没有思政工作的切身经历,或者是在校学习期间参加过那些形式大过内容的效果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青年思政课教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比较匮乏,也致使他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如果为了完成教学要求,而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也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实践教学系统规划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不是一门课,而是几门课合起来的总称,是一个严格的课程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设计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实践教学要顺利进行就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系统性的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政课教学计划中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有的还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有问题随之而来,不同思政课程老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行其是,他们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安排,每门思政课教师由教师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来自行组织实践教学。因此一直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的层面,导致不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单一化,甚至重复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内容,应该从整体上规划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长期的、系统的教学任务,高校要把其作为长远教育规划进行设计,这就需要一套高效的保障机制。需要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障。然而,事实上目前多数高等院校这方面的保障机制欠缺,主要存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经费支持等保障机制的欠缺,进而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低效果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学部门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每年的计划都是应时而定,形不成规范化,还有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但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形同虚设。制度设计的缺失也是实践教学低效化的重要因素,很大一部分高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平时处于“放羊”状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和学生走出教室,走上社会,这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课题研究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然而许多高校经费短缺现象普遍、保障机制缺失,这都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如何使实践教学回到思政课教育的本真状态?唯有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切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马克思始终强调人是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实践教学又是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一环,其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要综合多种形式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现实生活是人的主体性生成之地,当然它也是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养成之地,实践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依托,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向实践学习,为社会服务。人的主体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在现实实践中产生和提升的。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5]学生自主性的培育和提升只有和生活相连,切实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能获得巨大的内在动力。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素质与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其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思政课教师需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予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对者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思政课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必备的的理论素养,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把控能力。高等学校十分有必要有计划地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思政课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其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有机会探索出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才能最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助于顺利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所有资源。靳诺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说过:“我们要考虑实际可用的实践教学资源问题。全国每个大学生要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资源如何保证充足?实际上,实践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潜在和隐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6]因此,高校要对思政理论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划,使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合力的现象成为历史,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系统评价等方面的零散化合为有机整体。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不会自己产生,这就需要高校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以及学生等各方一起努力才能挖掘思政理论课内在的价值。
(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长效运行和保障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实现高效化,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各高等院校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合作是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有了组织保障还要有制度保障,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的做好事。”一些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文件的制定是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做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最后还要配备必要的经费支持,如按照学生人数确定投入经费的比例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诠释出其自身的魅力,实收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2):70.
[2] 汪馨兰,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55.
[3] 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6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篇3
一、“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基于网络的教学”的概念。上个世纪90 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不少美国学者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这个概念进行定义。比如:“基于网络的教学是指以网络资源的特性为支撑的教与学”,“应用网络资源来建构一个用来加强和支持学习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的特性和网络资源对认知导向型教学策略指令系统的应用”等。对上述定义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基于网络的教学”的共性,简单的讲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网络资源为课程材料,以利用其便捷、海量的信息优势;二是以网络工具作为教学手段,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或者网络信息作为课程材料的工作与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优势的工作是合二为一的,利用网络课程材料的过程就是运用网络技术优势的过程。接下来,对于“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简单的说,就是以网络资源为课程材料,以网络技术为教学手段的探究式教学。
二、高职高专实施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思政课推行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有以下积极意义。
1.有助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法“学科化”
一般而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其思政课的教学应该有别于研究型的学科化教学模式。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似乎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嫁接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化”的教学模式,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排异反应”或“水土不服”。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从基本概念到基本原理逻辑进程,由于忽略了从学科化的课本内容向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转化,缺少了感性材料的有力支撑,使原本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阶段的青年大学生,面对干瘪缺乏生机的宣教更加‘望而却步’;授课方式追求完整的逻辑体系推演,不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课堂组织遵循以教师为主体的思路,常常表现为‘教师长篇大论,学生昏昏欲睡’,主要原因在于忽略学生主体的存在;考核形式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未能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更加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
正如高校思政课(概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主张的方针那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目标的实现。探索具有较强实效性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培养和利用学生兴趣为基石,坚持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获得知识,形成德育体验,“才能使大学生喜欢上、乐于听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思政课,彻底改变大学生为凑学分、为考勤而被动上课的尴尬局面”。探究式教学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基本方法,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势下,运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手段适时、适当地开展高职高专思政课探究式教学,则是这种基本方法的一种比较巧妙的运用。
3. 为高职高专自主学习提供有效资源
基于网络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网络上海量的教学资源和日益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传统课堂突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学策略上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接受训练,导致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在网络课堂环境下,学生面对大量的交互性强的资源,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寻求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角色正如著名的教育专家钱梦龙所主张的那样,真正实现了从“主演”到“导演”的转变。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适应学习型组织或学习型社会准备了条件。
4. 为高职高专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方法支撑
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探究式教学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探究式学习是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学习资源和课程材料的大量掌握为基础的,而海量的网络多媒体资源正可以适应这个要求。与此同时,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基本内容的探究式教学,对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讲课的教学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使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如此,“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少,大多来源于书本和教师讲授,这就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网络在教学中实现了资源共享。因此,网络教学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三、对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1.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事实上,对什么是学校教学模式,以及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解释。为了比较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企业管理模式来做一个类比。以与同属东方文化体系而在企业管理学的发展上又与中国联系密切的日本来作借鉴,从对著名的“日本管理模式”的理解中,提炼出一个可供借鉴的、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参照体系。
已有的相关研究对“日本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制度进行概括,但其中至少有“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的“三大支柱”说和“包含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禀议决策制、企业内工会制和合作型管理等主要内容” 两种不同说法。此外,对于企业管理模式中所包含的管理制度的理解,不仅在于其包含了哪些制度,更在于这些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有研究者从决策、管理、经营执行三个层面对“日本管理模式”中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然而,关于“日本管理模式”中所包含的管理理念的概括或理解则基本上是统一的。以前面概括管理制度的两种观点为例,前者认为是“体现出重视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后者则对其人本主义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不难发现,所谓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关于企业管理比较成型、稳定的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体系。对某种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体上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一套看得见的、比较有特色的具体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一般情况下,对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的理解不仅仅是“有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具体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第二个层面是蕴含在这套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背后的管理理念。如果只讲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就是狭义的企业管理模式;如果两个层面的内容结合起来讲,就是广义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样的道理,教学模式也应该包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组合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教学模式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学模式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合本文第一部分讲到的“基于网络的探究是教学”的定义,我们大体上可以对“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作出如下概括:即以网络为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研究问题、自主的得出结论。
2. 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形式
在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基本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四环节模式。该模式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吴旗宏“摸索了一套‘激活、诱导、深化、疏通’四环节有机结合的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力图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三者较好地统一起来。也就是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归纳为:激活、诱导、深化、疏通四个环节。第二种是过程探究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注重探究活动的过程和对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例如:刘建国提出了“①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课题;②建立问题假设,明确探讨方向;③收集发现材料,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疑点、难点;④交流学习所得,合作学习;⑤验证探讨结果,学以致用;⑥综合评价,知行合一”的探究过程。也有学者将思想政治课的探究过程分为“①创设探究情境;②制定探究方案;③实施探究操作;④评价探究结果”四个阶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问题情境的刺激、诱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观点。其在实践中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与分析—总结与评价—理解与运用。”这五个基本环节正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第三种是以“活动”为导向的学习模式。邱英瑛在《谈探究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以“活动”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两种探究活动模式:“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和“学生授课,互换角色”。
万变不离其宗,以上讲到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但目前的认识还较多的停留在教学模式的形式上。事实上,人们对于教学模式的认识,很容易抛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单纯地从形式上去理解教学模式,最终往往又被“模式”这一比较成熟的、比较固定化的教学方式所桎梏,从而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过犹不及,步入误区。在把握探究式教学实质的前提下,“教无定法”的原则是适应于运用网络资料进行的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大体而言,只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的比较成型教学形式就可以称其为模式。第一,这种比较成型的教学形式与“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相符的,与传统单向授课、被动学习的方式有本质区别就行。第二,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是相符的。第三,与授课教师的风格是相符的。因此,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形式,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相结合,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等较宏观的形式问题的组合,也可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技巧的组织,在这种组合形成过程中的构思、取舍、综合、运用,很明显地体现教学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Khan,1997; Relan & Gillami, 1997.
[2]梁勇.高职院校思政课“问题式”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时空,2010(10).
[3]本书编写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3.
[4]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5]王玉珍,常玲.谈网络教学的功能及优势[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3).
[6]李莉.透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论以人为本的中国企业适用性[J].中外企业家,2009(12).
[7]欧科良,黎利云.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内涵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7(4).
篇4
关键词 “多维一体” 高职大学生 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56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ZHANG Xiaohuang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 Propo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al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role and influence,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chieve educational func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It's core values as a guide to students' subject, from different angles latitud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o that the b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content becomes vivid, lively, rich; full participation not only students, but also a 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targeted, effective.
Key words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
1 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多维一体”的内涵
根据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指示精神,为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一成不变的现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展开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1.1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指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内容,有模式方法、有监控评价体系,创造性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与形式,重视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自觉理解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此时,学生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智力开发、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要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既不能把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泛化,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淡化其本质,使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1.2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维一体”
“多维”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高职大学生为主体,根据培养目标,把核心价值观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全过程,从不同的维度、角度,采用多种不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使高职大学生在专业学习、顶岗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促进道德的提升,思想的进步。
“一体”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强调重视人文关怀,在做人的思想工作中关注人的情感、思想状况,注重人的利益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寓教育、管理于为高职大学生服务之中,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和谐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就要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充分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价值选择、人格尊严、自主意识,精神诉求,而且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采用“教育、引导、暗示、激励”等非强制性的方法,把大学生最为关心,最想了解的现实问题作为主要的方面,为他们排除忧患,解答疑问;既要体现人格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又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管理、社会服务管理及学生生涯规划设计中,充分在新生入学之时,开展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利用毕业教育等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辅导、心理辅导、挖掘其潜能,促进人格完善。在管理模式上坚持“以人为本”,即以柔性管理替代刚性管理,重视充分调动高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把组织意志、管理目标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注重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有助于彻底改变“制度化”与“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改变那种行政命令式、千人一律式、无条件式的管理方式为激励式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人本化”与“和谐化”促使“以工作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与自我超越”,不仅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有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功能。
1.3 模式也可称作模型或范式
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各要素间的逻辑结构及教学活动的逻辑流程的运行进行的整体设计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模式,也可称为操作样式。多个固定流程与教学方法组成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指导思想,这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践教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多维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有政策、资金等相应的保障机制。
2 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多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思政课教学是在课内外,校内外,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在能预计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教学效果。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由大学生在在参与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遇到的问题,验证课堂总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
2.1 有助于推动核心价值观在育人中的作用与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的理论成果与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保证党的路线坚定走下去,是未来接班人的坚定信仰。在大学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能够接收到社会主义化的最新成果,逐步培养社会主义爱国情怀,在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下为国家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学时代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入脑入心,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为高职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和生长点。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创业、专业教育等各方面相结合,不仅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之更加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1)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单单是书面上的教育,还需要到社会上去实践。通过参与国情调查、企业调研、田野考察、民情考察等使高职大学生融入火热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了理解,而且增强了高职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融入的自觉行动,实现知行统一。
(2)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各个环节去体验,让他们感受人民的疾苦、感受关注民生,在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充实精神、增长才干。使他们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国情、社情、民情、乡情,深刻体验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翻天覆地的变化。
(3)有利于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高职大学生只有勇于实践、敢于实践、乐于实践,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修正自己的本身错误,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进而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在高职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三下乡”的具体内容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效地进行宣传弘扬,扩大受众的范围,增强感染力,使高职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者和自觉践行者。
2.2 有助于改变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并实现教育功能
目前,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效果欠佳、缺乏计划性、保障机制不健全、面临各种挑战等薄弱环节。为此,构建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维一体”的立体的实践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目。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中,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加深对党的热爱,达到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感、吸引力,实现教育功能。
2.3 有利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教师的教研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大学生为主角,上他们登上讲台进行讲说,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合作能力。进而让他们对理论知识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社会责任。实践使他们有机会接触本专业的前沿的研究领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明确自己职业定向。深化并培养了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利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求思政课教师,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教师在讲授和参与的同时,不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理论创新的能力。
2.4 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高职大学生为核心,先后创新与实施了:网络虚拟的实践教学模式、立体合作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小分队式的实践教学模式、现场实践的教学模式、关爱弱势群体的实践模式、全员参与合力育人的实践模式、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人人参与教学模式等。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管理长效机制、考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弊端,取得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效果。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起到一种范式的作用。
3 高职思政课“多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运行与验证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使之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笔者主持的课题调查显示: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占31.6%;认为简单枯燥的大学生占24.7%;认为缺乏创新的学生占27.2%。95%的学生认为应“更改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方式”。50.3%的大学生认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必要。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了“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网络虚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高校的思政课在当前这种新式下不得不创新跟得上步伐。虚拟平台的利用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经费能够有效缓解,受广学生的范围也由小部分转为大群体。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最新成果,课题资料进行搜集、存储、上传,与学生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单板的文字表述,结合了生动的画面,穿插讲解,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思政课教学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实现了网络多媒体课堂与思政教育的互动。索然无味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课程教学更有重难点,更有了效率。网络多媒体教学构建了双向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博客、在线交流、QQ、微信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实践教学日趋完善与人性化。我校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网络课程先后已经被评为广西高校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提高了思政课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3.2 立体合作研究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的要求来执行。每个成员根据自己所在小组或得成绩和认可。作者曾根据本学校的“十大文明”与“十大不文明”等为题,让学生围绕上述情况展开调研。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每个小组的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以PPT、视频以及论文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以供交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参与评分,来得出小组成绩,得出最后成绩之后,每个组的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表现给组员打分。而组长的成绩则是由教师根据每组的活动情况以及完成作品的质量来衡量。
这种每个成员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逐级把关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鉴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与专业岗位的各项要求(核心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面对高职大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但是擅长实践操作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性。例如,“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组织学生自修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实行组长负责制。如以《做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为题,由学生来做课件,《交通法规十大违规现象》、《治安管理处罚法十大违规现象》、《网络安全的十大违法现象》等,这些课件(具体表现、危害、教训、感言等,通过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说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由组长安排学生拍摄、采集图片资料、文字说明、音乐配置等,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达到全体参加,共同提高的目标。
这种教学实践模式,由于不用找固定的实践场地,大大节约了教学成本和教学时间,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在作品演示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其音频效果生动形象,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更为深刻。
3.4 思政课堂与专业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适应工学结合的需要,教学活动场所的安排不再局限在普通教室,而将教学场所延伸和扩大到实训现场。改革授课的形式、时间、地点,使思政课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紧扣工学结合特点,围绕学生工作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使学生从课堂和虚拟场景中所获取的知识技能与将来工作的技能需要相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习得密切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直观性。此外还有现场教学模式等十几种,各种实践教学模式的适时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5 高职思政课“多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反馈验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并实施了“多维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使高职大学生走进了社区、企业、家庭等,对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使他们明确了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1)学生参与度高。据2010级-2013级,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500多学生的调查与信息反馈表明:“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与实施,学生的参与度高,100%的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且重视、积极,体验、体会深刻。
(2)学生价值观改变。“多维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与实施,提升了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意识、爱国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挫折意识、爱心与服务意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在我校每年有不少于二千学生参加献血活动、东盟博览会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校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不断增加,据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我院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社会反响好。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勤奋、敬业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有的学生成为行业的标兵和技术能手。我校毕业生农向华曾被选为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得到社会与企业的认可。
(3)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多维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与肯定。笔者任教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12级工商2班的谢淄В骸袄鲜Φ慕萄Х绞绞俏乙郧岸济挥屑模晕依此凳呛苄掠钡模徊唬ㄏ伦?37页)(上接第122页)仅能够学到教材的知识,也增长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老师所布置的实践作业按小组的形式去完成,不仅增强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我非常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喜欢上老师的课,因为对我来说上老师的课很享受。”
杨祝骸袄鲜λ枷肽昵帷⒛苡胙枷胪剑贾玫氖导疃饕刀远帜芰Α⑺嘉芰Α⒋丛炷芰Φ确矫娴恼攵孕院芮俊U且陨系闹种痔氐悖箍菰锓ξ兜乃颊伪涑闪宋颐恐芩诖目纬獭!?
陈祝骸袄鲜Φ乃夹蘅危渎思で橛攵Γ鲜ο昃《亟步饪伪局叮实PPT课件展示,倾心的案例分析,耐心的课后指导,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响起掌声。”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地区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多维一体”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编号:15xJA710003
参考文献
[1] 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导刊,2011(2).
篇5
Key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practice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07-03
1 全人教育概述
1.1 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
1.1.1 全人教育理念的缘起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孕育而生,是全人教育理念的雏形。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全人教育”,重视人身心的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我国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六艺”,体现了德、智、体、美等育人目标,主张思思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重视内心情感的养成,从而充分体现出和谐、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孔子“仁”教育;孟子“明人伦”为中心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荀子“大儒”教育;道家老子提出“法自然”更是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返璞归真。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培养完整人格,具备道德、学识上的多重修养,重视道德伦理培养的培养教育目标。
1.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理念在西方国家日渐成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更关注人的个性,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心灵的解放和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学科体系比较完善,以培养智慧、信仰、身体和品的行为和谐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学习内容除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设有几何、天文地理、法律等内容,另外还要学工农、园艺知识,以达到培养实际才能的育人目的。欧洲工业革命时代提倡“完整的教育”,认为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来开展教育,崇尚和谐自然的育人理念。全人教育包涵许多饶有特色的育人思想,因此学术界至今不能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关注全人教育思想,一些有建树的学术期刊更是对此高度重视。美国隆?米勒(Ron Miller)是提出“全人教育”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日本的小原国芳在1921年提出“全人教育”的主张,并在日本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院,探索并践行“全人教育”的理想。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必须激发人的天赋力量”,强调还原人的本性,将人培养成品的思想端正、身体强壮且富有智慧的人,及有自然本性的“完整的人”。
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美国学者隆?米勒认为, “全人”包含六方面的基本素质,即精神、情感、身体、审美、智能,各部分所代表的内涵见表1。这名学者认为,教育除了具有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以外,还需要重视人的人格的升华与内在情感的培养,譬如还应该培养人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理想的教育应该以培育“全人”为终极目标,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涵盖人类的全部文化。而所谓的培养“全人”实际是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①
在对“全人教育”的理解上,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按照刘宝存的学说,“全人教育”是指培养精神、情感、心智、身体和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即“完整的人”。②
虽然诸多专家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全人教育的目的却都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看来,全人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让受教育的人拥有更好地生活。基于此,笔者认为“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那么“全人教育”关注的“完整的人”人的培养涉及以下七个领域,即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具体来说,是指一个人应该具有开放、独立、有责任、有视野个人的品质和德性;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能力、理性、推理能力;具有认识身体,管理身体,锻炼身体的能力;具有交流思想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情绪管理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鉴赏,欣赏、创作、感知能力。
1.3 全人教育理念的特征
1.3.1 全面性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在充分开发其智力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传授其生存健体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所以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要全面,关注各学科知识间的统合整全,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互动来扩宽知识结构,以充分体现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讲课时,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备课时应将各个关联的知识点穿插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单纯教授某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3.2 多样性
人类社会与现实世界是多元化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将学生看作多元体,多角度全方位得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全人教育要尊重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了解学生在成长中多面的个性及性格特点,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切忌以单一化的硬是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应该尊重文化的平等和多元。
1.3.3 差异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全人教育在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期充分施展学生的天赋或个性。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注重兴趣培养,将学生视为一个多元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天赋,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个性与教育的统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决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在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2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传统的课堂教学
2.1.1 传统观念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会受限于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差异性;而且授课教师为了高效地、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很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即使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但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极少,如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沟通、崇尚平等,乐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张扬,敢于追求梦想,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对他们来说,传统的授课观念使得思政课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多,远离实际生活,不易理解和把握,况且思想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让他们感受到立竿见影的现实价值,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这样学生仅是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其他比如智能、情感、社群、审美等方面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
2.1.2 传统的授课方式
大班授课的方式使教师不能充分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采用授课方式也主要以讲授为主,若教师讲授过程中并未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就容易使得本就很抽象和枯燥的政治理论课沦为“说空话”、“讲大道理”的境地,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投入度。
2.2 陈旧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并展现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大多是以考试为主,重成绩轻过程,如此评价体系也导致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我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高。
3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的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西安欧亚学院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全人教育思想,并且围绕该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施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教育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1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知识与信息的传授,有着自身的优势,所以我们新的改革思路是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为依托,网络信息化教学和专题研讨为辅助,实践教学为手段的多元新型思政课体系。
首先,思政理论课部分的授课体现并保证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主要由主讲老师在教室完成授课,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和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授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班级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
其次,引入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作为理论讲授部分的资源补充,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由相应的助教老师进行课后交流沟通。学生利用网络能够及时便捷的向助教老师咨询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扰,使得思政课教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自我成长。
再次,专题研讨课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和视频课程的助教老师一起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课和网络视频课程的知识学习及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可以自己选择关注的话题,形成团队,完成热点问题得讨论与分享;或者由教学名师开展主题讲座。这是对思政课教学环节的升华。
最后,实践课的开设与运行。实践课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最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环节。在理论课和视频课之外单独开设实践课,教师提前设计好实践任务以及实践要点并编制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学生分组完成各个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外出参观、社会调研、读书分享、辩论赛、法律大讲堂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实现以“学习参与”到“实践体验”直至“内化践行”的深度融合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各实践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和策划以及成果分享,充分发掘、发展其自身潜能,悦纳自我,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决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思考与表达、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管理与策划、终身学习、科技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由此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协调,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相统一,认知、理解、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使思政课真正成为 “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课程。
3.2 构建新型的课程考核方案。
3.2.1 对于理论课程采取“3+2”的考核模式,引入在线测试
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实施“3+2”的考核模式,其中“3”是指对于平时成绩进行三部分的考核,即课堂理论授课部分、专题研讨课以及网络视频课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分为4:3:3的比例进行考核;“2”是指期末考核,即采用书面答卷和网络在线测试相结合的模式,设为1:1的考核比例。最后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5:5的比例进行最后核算。
3.2.2 对于实践课考核采取项目成果汇报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
由于实践课采用项目制教学,其考核体系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考核体系,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项目的选取,实践过程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成果的制作与汇报,实践成果的分享、成果资料的后期完善等等环节均需要进行指导与敦促,每一个环节均需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考评。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逐步成熟,在期末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数据显示: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之外,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有全新的课程体验,而且在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有89.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65.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决策与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认为责任感、自我认知、、表达演讲能力、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以及思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程体系“外化与行”的目标也有所实现,82.14%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使自己与同学分享、讨论学习的机会多了;80.61%的学生也有了团队意识,此外使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计算机技能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理论,关注个体和谐全面的发展,最终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拥有更好的生活,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肩负着培养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具体学科的延伸,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呈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措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更具有实效和意义。
注释:
篇6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39-02
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建立在三个因素基础上:一是来自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来自对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三是对文化的创新。高等学校肩负了传播以上三种文化责任: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责任的执行者,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004年,“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 “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
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6]http:///link?url=X3DCgxep9BmJXb-
篇7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思政课堂 应用研究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发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准备和组织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设计的方案,启发和引导学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定义概括了讨论式教学法包含的前提、内容、主体、载体、目标等几个因素,并分析了几个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式教学法因其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提高,在高校思政课堂逐渐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讨论本身轻课堂选择、重教师选题轻学生参与、重讨论课堂轻前期准备、重讨论形式轻讨论成果。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堂应用中的不足
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内容的抽象性,对教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讨论式教学法较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引导和激发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现今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使得课堂效率的提升微乎其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重讨论本身轻课堂选择,任意课堂随意应用讨论法,殊不知有些课堂并不适用;重教师选题轻学生参与,讨论主题都由教师提出,忽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兴趣;重讨论课堂轻前期准备,讨论前缺乏前期相关知识学习,导致讨论过程没法深入开展,只停留问题表面;重讨论形式轻讨论成果,讨论的过程是为了激发思维,认清问题的本质,而不只是一次讨论。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政课堂中的优化改进策略
1.讨论式教学法应遵循三个原则。差异化原则、广泛性原则、时间性原则。根据课程性质、课程进展、学生知识等因素,有所选择的加以应用。差异化原则指根据课程性质、学生专业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讨论式教学。思政课作为高校必修课,各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兴趣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讨论式教学法时根据学生专业的差异,区别选择讨论主题,必要时刻为营造讨论氛围,可以安排观点发言人。第二,广泛性原则指尽可能的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小组分工。各讨论主题的形成需要各个小组内部良好的分工合作。讨论初衷也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类似头脑风暴的讨论中激发瞬间的思维碰撞,锻炼学生快速反应、思考、表达能力。小组内部要形成材料搜集、整理、观点陈述完整的分工,避免所有工作集中于陈述者一人。讨论式教学需要全班同学都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对于一些不善于讨论的学生,经常多给予帮助和指导,如让其选择适合的讨论题目,树立在众人面前表述观点的信心,逐步养成参与讨论的习惯。而要营造一种讨论的氛围,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时间性原则指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课时的选择。讨论式教学法对学生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所以不大适合在课程的第一堂课应用。如果课堂中有一些思维活跃善于讨论的学生,课堂的时间控制也会是一个难题,所以最好在课时比较充裕的前提下应用,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讨论的兴致。
2.讨论实施注意前期、中期、后期的掌握。讨论实施过程的控制是实现讨论式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充分准备,规范控制,及时反馈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讨论前期充分准备,储备讨论应有知识。前期准备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充分准备,讨论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过程,随着讨论的深入会不断引发新的想法,教师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以备为学生提供及时的解答和讨论过程的控制。作为学生,做好相关知识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知识的储备直接关系讨论能否深入有效的展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检索信息,要求正式讨论前小组内部先进行一次资料的分享和补充,为正式讨论获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基础。
第二,实施过程谨慎控制,不偏不倚激发讨论。讨论法教学的目的是提供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尽情表达的机会,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可以适当引导。教师要转变课堂主导的观念,还主动权于学生,在讨论式课堂中,教师担任的是辩论赛中的主持人,学生才是真正的辩手。教师在讨论中应当严守中立,避免自己主动参与讨论,克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教师应当认识到,真理是经得起质疑的。另外,宽松自由的讨论空间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发言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并在以后的讨论课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讨论结束及时总结,检测反馈讨论结果。讨论结束,教师需做相应的总结,从理论支撑、观点表达、逻辑论证等几个方面展开,强调讨论重在论证过程是否严密,论据是否有利,而非讨论结果的对与错。同时,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讨论结果的进一步应用。提醒学生再一次根据讨论过程和教师的意见,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补充自身讨论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化讨论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董志峰:《互动式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4)
[3]杨玉函:《“质疑 讨论式”课堂模式初探》[J] .《教育革新》,2013(6)
[4]曲明华:《“讨论式”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 2014(2)
[5]吕谊明:《“启发―讨论”式教法的实践与探索》[J] .《课程教学》. 2014(2)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基于不同侧面及思想传播目的,对校园文化的诠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为学生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离不开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物质与精神并行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园文化逐渐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物质来承载,借助精神来传播思想,所有参与者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精神体验,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校园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均得到彰显。对事,新思维与新元素的融入对已有元素和内容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念与信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构建思想体系。对人,校园文化缔造者不仅仅包括教师和教育主管人员,还有学生,以及各类在校园内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比如厨师、清洁工等,他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传播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播教育思想和彰显不同时期的教育品质;微观上,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不同磨难,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有些是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并且这种“目的”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时代性。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它随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一旦社会环境或国家发展方针出现变化,学校教育“环境”自然会发生变化,包括要求、目标、理念等。由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因为“校园文化”注定是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服务的。2.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农村校园文化”不同于标准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园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环境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农村校园文化时不能仅凭经验。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建设逐渐向世界标准靠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环境,但并未彻底改变其体貌特征,因为农村与城市存在本质区别。最明显的是,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生物良好生长与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将其纳入农村周期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学的、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环境被维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继承者去传播这种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并加以践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包括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念等。这就是农村校园文化与城市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不同,文化中渗透着“自给自足”,文化中渗透着“自然和谐”,文化中渗透着“万物运行规律”。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更侧重于精神,当然,也需要由物质来支撑。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来自思想层面的能量作支持,从事物形成规律与发挥逻辑角度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基于目的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培养新时代优秀中学生为主要目的,为他们“晋升”为优秀大学生做铺垫。在宏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合格人才。当然,“社会”不同于“校园”,构成元素与涵盖内容具有很大区别,而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就要将社会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园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发展的环境。基于内容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传播或输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教育观为主要内容来培养新时代初中生,使他们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讲道德的人才。建设“校园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必然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观念者”去践行。所谓“观念者”,就是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开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与形式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在理论层面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更为关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角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实践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元素和基本框架。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中学里,因为无法有效实践,所以很多理论内容很难得到验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能以为依靠说教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一般。
三、农村初中校园文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善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鉴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的特殊性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而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践行,同时,通过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与优化特色文化建设标准,可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做全面验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在高校里进行,采用知识讲授和思想教育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出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2.调动师生“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发挥互助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两类主要群体,教师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农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园,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从深层次出发,将农村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关联。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学校实情与学生学情,不定期开展农业节和传统文化节等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文化活动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深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3.同时强化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然会涉及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专业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体现独特性,还要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校各个宣传专栏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当加一些绿色植物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感觉,重视绿化的作用,完善教学设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校园文化的内在美。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突出文化的内涵。
四、渗透校园特色文化,创建思政教育机制
1.提高文化建设创新性,丰富思政目标机制在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创新性的体现与发挥始终受到目标性的引导,当目标内容足够丰富,科学建设意识足够强烈时,目标机制的功能性便开始发挥作用。事实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目标机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特色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为二者在诸多层面均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有效性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新性的进一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得到充分优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育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将文化育人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范畴,丰富目标内容;第二,结合现实需求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第三,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思政主体机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在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潜移默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过程中,以及学校群体间具有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农村校园中,校园内学生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师生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的,都传递着某种价值观信息,会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机制的优化中,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体渗透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教育主体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形成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主体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3.突出文化建设的激励性,强化思政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带自我运行与调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被理解为一项独立存在的系统。这样,必然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推动它稳定地向前发展。这种动力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初中生,个体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接受各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制度和规则下来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以外,个人内在品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需要精神和思想层面内容的安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得知,个体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个体成长始终伴随来自其他层面的需求,比如满足感、存在感、认同感等,它们不同于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着个体对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多褒奖和奖励时,一旦外部环境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他们的行动力或学习动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动力与激励进行关联,突出校园文特色化建设所具有的激励性来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4.提升文化建设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评价机制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评价”始终伴随活动发展的进程,同时,“评价”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可见,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育人性,具体活动也以此作为根本目标,这与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过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育人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形式;将文化育人的评价要求渗透到评价方法中,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强调及突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确保评价机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科学、高效的应用,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形式、方法,或是内容、教育目的,它们都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互补。而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来说,若要实现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认清和理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明晰各元素和内容间的关联,以此作为渗透策略的基础,从而使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进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李聃、和勋《中学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回顾》,《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0期。
[2]林玉琴《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深化》,《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篇9
关键词: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困境 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爱国主义作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场所,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教育的始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永久主题。
回顾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情况,我们已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正确认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和入世后的各种冲击,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与不足。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
1、部分师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还未引起重视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总体上还是受到师生们的正确认识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部分师生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专业课老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人员的事情,和自己毫无关联;部分学生觉得爱国与否,和自己没有多大联系,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空谈。
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师生把爱国主义与相关问题的认识割裂开来,对部分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上还比较模糊,这将影响在复杂环境下的爱国主义行为倾向选择。
2、经济全球化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高校的思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极其严峻的挑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实现其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自我民族身份。其次,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育理念也趋向功利化,重视个人权利的获得而轻视义务的履行,忽略爱国情节的培养。
3、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设置不明确、内容空泛、形式简单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向政治原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和道德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强调爱国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情感培养、行为养成目标,二者缺一不可。
我国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大都贯彻一种“提倡即为规定”的做法,在众多问题上“一刀切”,而没有较好的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性格特征、个性等因素,从情感伦理、认知出发,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另外,当前进行爱国教育的主要手段单一,教育内容主要以“说教”为主,没有拓展教育形式和活动平台,效果不明显。
4、爱国主义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而忽略行为引导
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形成“悲愤意识”的过程,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面前,高校青年学生便会以“爱国斗争形式”非理国。同时,部分学生呼吁爱国,却不能将知、情、意、行有机结合,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对待社会利益等问题上,使得强烈的爱国意愿不能和日常行为统一。
二、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审时度势,把握重点,创新形式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平台,高校应主动开拓各种渠道,结合当前青年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实际,主动开辟并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有节奏、有重点的加快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更新,拓展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等因素,创新形式,正面引导学生理国。
2、健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机制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向长期的,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和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必须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一是建立长效教育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精神的重要指标。二是健全运行机制,让各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必须的办公设备、场地、活动经费等。并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对爱国教育中的先进团体和个人加以激励,表彰。
3、重视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爱国
先进的理念来源于对理论的深入了解,同样,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始。第一,高校必须抓好思想理论课的教学环节,注重将实际和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特别强调重大事件在爱国教育方面起到的良好效果,将爱国教育与重大事件揉合分析,重视案例教学,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从情感上得到升华,由衷的认可理论教育。其次,青少年在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基础上,主观上都有着极强的爱国激情和爱国传统,但不同时期爱国的具体要求及表达形式有所不同,近代史时期爱国则要求我们习惯“斗争”,在当代的和平年代,如何表达爱国成了部分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尤其是当国家遭受侵害,利益遭受损失时,当代青年便义愤填膺,试图通过各种“斗争形式”来积极表达爱国热情,但究其本质,众多的“斗争形式”属于缺乏理性认识的偏执行为,因此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时,还得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做到理国,从日常行为中爱国。
参考文献:
[1]陈洁英.试论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J].行政与法,2008,(06).
[2]李方遒,潘理权.基于中国崛起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研究[J].教育新论,2009,(11).
篇10
实践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参与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法的结合,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参与式教学模式 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积极性不足、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众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只是
一个参加最后考试拿学分即可的课而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功能。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一)学生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
1、当代在校大学生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反对墨守成规,有创新意识,参与意识。他们并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能动地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并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思想基础、心理环境等有选择的接受。
2、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事的途径十分广泛,使他们见多识广,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使得他们对某些理论持怀疑态度。
(二)教学观念、内容、方式存在问题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者。整个教育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并未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在本质上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影响教
学效果。
2、在高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内容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而很多教师在讲授时又只停留在理论高度,不注意结合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升学、情感等方面的思想实际,让学生产
生了排斥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欠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及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为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①它采用以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为
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交替互补、师生民主式探讨的互动机制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②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参与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以鼓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共同参与、合作学习;强调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教师只是指导者。教师帮助营造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以个体、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这就意味着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参与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而提出来的。
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
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③
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
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参与式教学模式则能最大限度地实践合作学习原则,使学
习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④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现实依据
为了检验参与式教学法是否真能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探寻出该教学模式的实现机制,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政部选取2011级意大利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二班和2010级专升本的
两个班共计五个班,两个年级作为参与式教学模式实验班,与其他几个年级未进行合作式教学的班级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在2011年秋季学期初(未实行参与式教学之前),向这五个班以及其它随机抽
取的2009-2011级外语类,经济类,艺术类和其他类专业的班级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对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总体了解,统计分析这些问卷。之后,开始对抽取出的以上五个教
学实验班进行参与式教学实验。在教师主导教学方向,确保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过程当中。我们探讨和实践了多种具体参与式和实践教学
形式:
1.课堂讨论或辩论。课堂讨论(辩论)前的1―2周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讨论的论题为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和社会热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学生需要查阅相关
资料;写出相关发言稿;选举出各小组的发言人。教师在讨论课上鼓励引导和启发学生围绕中心议题积极发言,并在最后进行切中要害式的分析和总结。课堂讨论过程中及时修正暴露的问题,以便更好
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2.课堂演讲。教师提出演讲素材,学生到讲台前围绕所给素材进行即兴演讲,每次限制演讲人数和演讲时间。要求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对于演讲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精彩演讲更予以表扬。
3.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将图片、电影电视画面、实物等展示出来进行直观情景教学。如讲到思想中理论时播放游击战争影片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伴着问题看影片,然后
由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军事思想中游击战术的重要性,最后由教师总结。
4.以访谈、心得感受等课后互动形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学期的第一周和第十五周我们对选取的五个班进行了2次访谈,学生将自己的心得感受写成访谈内容上交给任课教师,同时将该访谈作为学生的中期作业,占最终成绩的20%,教师分析对比得出实行参
与式教学前后的教学效果差异。这种课后互动的优势在于:课后相对课堂更随意、更自由、更能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教师能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的想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调整课堂教
学方式。可见,课后互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对课堂互动的有益补充。除了访谈,心得体会这些传统方式以外,还可通过网络聊天、邮件、电话短信、课外实践等来进行,使传统方法与现代方式结合
起来。
以上几种方法便是我校思政部教师对参与式教学实验班采取的教学手段,在该学期结束前又对参与实验教学的五个班使用了相同的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以此查看实行参与式教学后的效果。得出的反馈信
息如下:从对教改试验班1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看,该课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对“您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限选一项)”的回答,认为是“互动式”的占25.8%,认为是
“研究型学习式”的占35.4%,认为是“专题研讨式”的占24.4%,认为是“讲授式”的占14.4%。对“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总体印象”的回答,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74.5%;对“
您认为教师不定期使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的回答,认为“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占87.3%。对“您认为学生是否应该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回答,认为“应该”和“适当参与”
的占83.7%。总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了理论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对我们今后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既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实行参与式教学模式确实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那么,实现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又是什么呢。
四、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现机制
(一)注重师生合作
教师要端正心态,注重师生平等,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学习,营造和谐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上讲台共享知识,教师成为引导者,这样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又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掌握知识。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可以按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组成小组,提前安排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外一起查找资
料,讨论题目,整理素材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选派代表限时发言,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沟通交流。
(三)注重合理选题
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合理的选题,合理的选题应该有利于师生互动,应该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选题与教师选题相结合。
(四)注重教师引导
参与式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创造性的自主探索学习,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定期组织学生汇报小组学习研究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师的引导
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研究始终方向正确,所反馈给学生的信息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五)制定相应制度
要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优越性,让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考虑到有些同学发言较为积极,而部分同学不善于发言,最终导致没有机会发言,可以采取适当的点名发言、轮流
发言、不得重复发言等形式,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学生。
(六)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结果,更要评价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定期参与到其中,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分析小组学习探索合作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完善评价规则和
标准。
(七)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主体参与意识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开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越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越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
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育。
五、结语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表明,在这种模式下的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倡参与式教学模式
并非追求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模式,只是因为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追求教学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与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改进教学方式的需要。我们应当注重参与式教学模式和
传统教学法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为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钟有为 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7).
[2]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3]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4]瞿葆奎.教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06).
[6]付桂军.破解高校“概论”课“三人”问 题的有效路径:参与式教学[J].前沿,2013(13) .
[7]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0(06).
[8]张雷声.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谢泽慧.参与式教学[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省思[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
注解:
①谢泽慧.参与式教学[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②钟有为 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7)
- 上一篇: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 下一篇: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