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词汇 文化图式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90-02
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最痛苦和最枯燥的部分是英语词汇的学习。机械的记忆词汇手册上好几千单词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梦魇。所以如何教会学生科学高效地掌握词汇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理论是内容图式理论(content schema)的一个分支。文化图式是指一切与文化背景有关的知识框架,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和习俗等。一般说来,文化图式可分为三类:图式重合、图式缺省和图式冲突。
二、实验设计
(一)设计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比较文化图式理论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大学词汇英语教学中的效果,以验证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二)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是山东某高校会计专业大二两个班,其中一班是控制班,二班是实验班,两个班的人数均为35人,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时按英语成绩平均分班,因而学生的英语在入学后处在相同的水平上,并且两个班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文化图式理论的训练,每个学期都由同一个老师教授同样学时的英语课程。
(三)实验过程
在第三学期开始,两个班级在同一时间进行了实验前测试,以检验学生的词汇水平。如果学生的平均成绩没有明显的差距,实验会进入下一阶段。
在第三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对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主要是解释词汇的定义,汉语翻译和造句练习。对于实验班,教师采用文化图式词汇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联想、分析和对比等方法激活或重建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文化图式。
在第三学期期末,学生进行后测试。为了确保测试的公平和准确,测试前不能提前通知学生。然后经过阅卷,收集学生词汇考试的成绩,经过比较分析两个班的英语词汇测试成绩的差异。
(四)数据收集
共有7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实验,两次测试题都有70名学生参加,所有学生按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测试题,测试题采用百分制,所有数据都由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统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在第三学期开始,两个班级在同一时间进行了实验前测试,以检验学生的词汇水平。如果学生的平均成绩没有明显的差距,实验会进入下一阶段。前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C为控制班,EC为实验班。
Table 1.1 Group Statistics of Pre?鄄test
Table 1.2 T?鄄test for Pre?鄄test
表1.1和表1.2显示两个班的前测试成绩的平均分差异是0.143,t-value值是0.041(P=0.967),数据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分在统计结果中差异无显著性,T-test显示两个班英语词汇测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实验前两个班的英语词汇水平非常接近,无明显差异,因而实验可以进行到下一阶段。
在第三学期末,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第二次测试,测试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学生英语词汇考试成绩结果经过分析如下:
Table 2.1 Group Statistics of Post?鄄test
Table 2.2 T?鄄test for Post?鄄test
根据表2.1和表2.2,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差异值为-8.571,t-value值为-3.136(P=.003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研究者发现与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相比较,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更加有效。相对于传统词汇教学方法,清晰科学的图式网络更能够节省学生词汇学习的时间,并且能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持久性,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的兴趣和效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文化图式理论的灵活运用,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一)创建新的文化图式
语言、词汇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现代英语词汇70%以上是外来语。因而,要想学生真正理解英语词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了解英语发展的文化历史渊源,从而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创建新的文化图式。
(二)运用词源学知识强化文化图式意识
源学主要研究词汇来源以及词汇的文化演变。英语复杂的发展史赋予了英语词汇很多的文化含义,因而要想真正理解英语词汇就必须理解词汇的文化渊源。例如“Muse”这个词来源于希腊神话,是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掌管着文艺、美术、音乐。由这个词衍生出的词汇有music,musician,amuse,amusement,museum等。运用词源学知识讲授英语词汇并且触类旁通,极大地提高了词汇记忆的效率。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建造文化图式
简・阿诺德认为:“单词只是一系列字母,原本没有意义或情感内容,是我们头脑中与词语有关的形象刺激了词汇的情感反应。”随着高校教学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各种现代多媒体手段,诸如投影仪、电脑、电视、DVD已经进入英语课堂。在讲解词汇诸如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wedding ceremony等带有浓厚文化色彩词汇,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相关视频资料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象地创建相关的文化图式。
篇2
阅读是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它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然而阅读理解不是被动的识字过程,而是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阅读材料的内容保罗万象,涵盖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科技、体育、卫生、环境、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所以阅读者对世界的认知,对某一个方面具体知识了解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语篇教学,即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基本内容进行解释词句,分析人物性格或事件的缘由,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在语篇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语言学家Beaugrande和Dressler认为,篇章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必须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语境在阅读中的作用及培养英语学习者文化语境意识的途径。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语境
1.关联理论
20世纪80年代,法国认知心理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伦敦大学著名语用学家Deirdre 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认为,对话的理解过程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是一种推理交际过程。读者为了解所阅读的篇章信息,必须将信息纳入明白无误的明示推理中进行演绎推理。演绎和推理的主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大关联。寻求最佳关联,就是在阅读中遵循关联原则,而关联性来自于语境效果。人们对篇章和语境假设的思辨越成功,篇章内在关联就越清楚;篇章内在关联性越清楚,人们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能够正确地理解信息。
2.语境与文化语境
语境简单说就是言语所处的环境,而首次提出“语境”这个概念的是20世纪20年代,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指出,如果缺少语言环境,单词就没有意义,话语只有置身于情景中,才具有某种含义。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境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如Firth、Hymes、Halliday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与语境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各自的语境观点。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说,语境可以分为语篇内语境和语篇外语境。语篇内语境指的是语篇内所创建的语境;语篇外语境包括与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相关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胡壮麟教授把语境归结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类。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熟知文化语境,就是要懂得该国的“心灵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在英语阅读中,学生作为语篇接受者对所处的文化语境和语篇产生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的了解和掌握,已经成为学生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语境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文化语境具有潜意识性与思维耦合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现象。因此,文化语境的差异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所以文化语境的输入有助于正确理解阅读篇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说,语用推理要考虑语境,才能得出具有关联性的逻辑结论,而篇章中的词汇是意义的主要承担者,推出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词汇意义对于理解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图式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这三种图式决定读者的阅读能力。文章内容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因素,而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理解和记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读者需要掌握适量的文化知识。读者在阅读一个语篇时,要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清楚明白在什么语境中表达什么样的含义,有什么样的语言特征等。
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化语境意识培养的途径
1.构建以文化为导向的语境教学模式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对语义的理解影响巨大,对语义理解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备课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给学生提供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方面的介绍,并用问题的形式引出课文内容,使他们做好知识上、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社会背景,揭示关键词的社会文化意义,不断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内涵差异,开拓学生文化视野。
2.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丰富文化语境知识
由于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模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如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这也势必成为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干扰因素。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可以阅读相关的杂志、报纸、书籍等,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还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布置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包括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语国家概况知识、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帮助学生通过在课外阅读这些内容,领略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家庭、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这些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语境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英语阅读中的文化干扰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系统化了的知识,读者在处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下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已有的文化知识进行推理。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内容系统和语用条件的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出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阅读理解偏差,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文化的因素,以揭示差异之所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不同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不同语言现象。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育 文化软实力 保定市
1.引言
作为一个有着众多名胜古迹(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府等)、坐拥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保定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的地方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长足而持续的发展,增强了城市自身的经济和文化实力。在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保定市十分重视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期将本市的优秀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使其快速走向国际舞台,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魅力保定。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提升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呢?保定市的专家学者也是献计献策,分别从城市精神、生态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很大程度上为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可行策略。不管是哪种方法,语言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其所起的作用无他能及;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更是在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构筑城市国际文化氛围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作为承载高等文化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为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2.大学英语教育在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承载体,是语言使得文化得以保持和延续;其次,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有产物,反映和表达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文化特征。正是由于语言和文化这种特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不仅仅被当做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得以推广和流传的媒介。
保定市作为一个“直隶”古城,要使其传统特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得以推广,势必要用到语言。那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汉语的使用仅限于我国的人民,使用的范围远不及英语普遍,如果利用汉语来传播文化,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相对于汉语来说,英语则成为推广文化的一个最佳选择。由此可见,利用英语为本市搭建传播文化的平台,积极开展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外交,对增强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大有裨益。
作为承载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驻保高校,无论是在其教育资源还是其教育手段,都要比其他的团体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为提高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献策出力,驻保高校责无旁贷。作为高等教育一份子的大学英语教育对传播古城文化、提高本市文化软实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更是在对比中外文化差异的同时,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字、语言等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便以后更熟练地利用英语这一交流媒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为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分内之力。驻保高校的大学生是传播古城文化的新生力量,这种力量随着接受大学英语教育的时间而不断凝结与聚集,一旦爆发,必将呈不可阻挡之势,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是无他可及的。除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之外,驻保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也是古城传统文化的传声筒,在高效传播并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储备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且具备比较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弘扬古城传统文化的不二人选。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文化渗透,确定终极的英语教育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英语技能,更是让他们利用这种技能很好地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注重在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主动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译外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将来有能力很好地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具体比如在制定某单元、某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教育点和语言点之外,还要明确应该而且能够渗透的文化点。文化点的选择,主要围绕本文提出的影响语义和语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其中包括影响语言意义的文化内涵,隐含在语言后面的文化背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地名,受到文化影响的语用规则等[1]。驻保高校本身也应利用自身优势起到很好的国际纽带作用,比如加强与国际院校之间的交流、多为本校教师创设去国外研读的机会,让大学老师们在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对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异地进行有效传播,增强我市的国际影响力。学校还应为本校学生广开教育渠道,加强和国外优秀大学的合作,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为本校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把他们送入国外优秀院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学生在异国学习知识的同时,无形中会把我市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的校园中,为提升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3.结语
保定市毗邻京津,其枢纽性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市级城市,如何扬长避短利用自身优势取得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是每一个置身于此的保定市民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聚集地的驻保高校应该献言献策,利用其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为传播保定市传统文化,增强本市的文化竞争力,进而全面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以文化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从课程设置上看,除英语必修课外,大学中还开设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英语专业选修课。如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小说选讲、欧美影视作品赏析等文化氛围浓厚的课程收到更多学生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无处不在。换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外国文化,从文化根源上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进而降低交际难度。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1.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相脱离
相较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英语课堂变为了语法课堂,这类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尚未摆脱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单词学习、语法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使英语学习成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文化内容的学习。
2. 部分教师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内涵来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递与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将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局限于书本内容,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学习。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也使英语学习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教师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缺乏也会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识,进而削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内容单一,文化内容陈旧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与外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内容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缺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过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大学英语教材限制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语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传统教材以词汇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课本内容更新缓慢,大多沿用经典的英语课文,而忽视了新近文化内容与文化现象的收纳。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脱节的,缺乏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恰当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无法满足出国交流的各种需要,也使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源于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不同,即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尽量缩短差异,使学生尽快适应日常英语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薛恒的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理解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思维定式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问题,省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这一过程,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思考英语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通过加强口语和写作练习来养成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摆脱汉语思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影响。
2.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养成
即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变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英语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新身份,进而更快融入到外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意识,抱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的新思想开展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英语新闻,帮助他们了解外国的文化现状及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同时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生词、语法,进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了解的同时进行。
3. 营造交际范围
应充分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乐趣,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通过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海外实习 ; 跨文化能力
一、海外实习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催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通过诸如公派留学、合作办学、海外实习、海外游学、暑期学校等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同志曾说过:“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Steve Kulich教授强调21世纪将是我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海外实习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缺失在海外实习中的体现
随着我国大学生参与海外实习人数的猛增,部分学生或因违反企业规定被辞退、或因违反所在国法律被遣送回国,或经受不住考验提前回国。海外实习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跨文化能力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一)中国大学生缺乏规则意识
案例1:一名大学生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实习,从事餐饮投递服务。某天,他免费给了从事服装工作的另一位中国学生一些食品,后被公司监督员发现,考虑到他们两人刚刚进入这个实习项目,公司警告了他们。
案例1反映出中国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当中国大学生参加海外实习后,身处一个“规则社会”之中,不按照规则办事,就很容易遭受规则的惩罚。国外企业一般都有明文的企业规定,有一套办事流程,一切必须依规则而行。没有遵循企业的规定和流程,就会导致了被终止实习等不良后果。
(二)中国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案例2:一名中国女学生在美国某公司实习,一天,她以生病为由请了病假。在病假期间被同事发现在迪斯尼乐园中的其它地点游玩,被举报后,公司立即终止了她的实习。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当今中国诚信状况堪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不容乐观,如考生作弊、学术抄袭、简历注水等屡见不鲜。相对而言,国外更重视诚信,对不讲诚信的行为的处罚也更重。
(三)中国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案例3:一名女中国学生在美国某主题公园实习,她的工作是照顾小孩。一天,由于熬夜,她在工作中一直很困倦。当小孩的父母在接小孩时,发现该女学生已睡着,立即报告了公园办公室。结果,该学生被遣送回国。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做的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 总体而言,国外尤其美国特别重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案例3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成为不负责任的借口。
三、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般认为,通过外语课堂中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将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和素质。“因为语言和文化本来就没有明晰的分割,而且也不容许分割”。 随着人们对跨文化能力的深入认识,开始注意到“外语能力并不等于跨文化能力”。跨文化的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授和理解,更需要在真正的异域文化环境中体会和掌握。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训课程
掌握好外语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条件,为本文化与异文化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而跨文化知识的涉猎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为有效的、积极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上海大学针对海外实习学生遇到的文化冲突及跨文化能力缺失问题,整合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校外跨国企业的高管等师资力量,拟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中国未来领导精英之外企高管谈跨文化管理与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学习应对与化解文化冲突的方法,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做好海外实习与交流学生的行前辅导
在实践中,学生出国前的跨文化知识、经验及案例教育对学生帮助非常大。上海大学在每批学生出国学习及实习前,都会召开行前辅导会,除介绍外事礼仪、学籍变更情况、选课退课及学分认定等校内安排之外,还会对学生进行终止实习案例介绍,避免学生在学习及实习过程中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同时,我们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案例进行讲解,传授跨文化知识及沟通技巧。在我校招毕办的指导下,上海大学海外实习交流协会通过海外实习论坛、海外实习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外实习归来同学与广大师生分享海外实习经历、经验、收获,交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提供海外实习、游学等多种出国交流机会
海外实习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完全的异域环境,既是检验跨文化能力的“试验场”,也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真课堂”。上海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通过海外实习、暑期学校、国际交换生等多种形式,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国门,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上海大学目前有近百个海外实习和交流项目,包括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海外游学项目等。2010年,参加各种项目的学生达735名,足迹遍及美国、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
参考文献:
[1]庄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J].外语界,2006(5):80
篇6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文化心理机制;四维养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54-04
跨文化能力培养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应以“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近十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频频改弦易辙,课程建设成绩斐然,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仍不容乐观,从而并未引发外语教学的质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既是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创生活动。这就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关于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目前尚未有确切定义。我们认为,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外语教师在特定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所掌握语言知识(本土语和目标语)、认识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达成这两种语言及所承负的两种文化之间的融通和本质规律的教学思维活动过程,是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握认识对象的综合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运用文化隐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手段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理解能力。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包括跨文化洞察力、跨文化直觉力、跨文化思维力和跨文化解释力。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对话、理解、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得大学外语教师应经由对自身文化觉醒意识的认知、对学习者文化觉醒意识的推动、对异同文化的发现与整合,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最终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这种跨文化互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就在它必须建立在个体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之上。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也是一种国际理解的能力。既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也含有知识视野、认识能力、道德品质、信息处理与沟通、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应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因此,外语教学的特殊教育环境及其活动必然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文化机制
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在一定的教育文化场域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这个场域是由弥漫着文化的三维(物理场、社会场、心理场)空间所构成的综合性环境。除了学校、课堂这个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外,文化场域主要由两方面所构成: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其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个体的文化心理过程。对于大学外语教师来说。前者表现为“社会性跨文化交际活动”,后者表现为“个体文化心理活动”。
首先,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表层文化活动机制。外语教师的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分为职前和职后两部分。大学外语教师的职前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接受的职前跨文化教育。而职后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从事的职后跨文化教育实践。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都发生在他和教师或他和学生之间,都发生着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活动。这种活动如图1所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就是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其次,跨文化心理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机制。跨文化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跨文化认知,在文化体验中产生跨文化情感,从而达成跨文化理解。因此,跨文化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跨文化感知、跨文化思维也有跨文化体悟和跨文化创生。图2表明了外语教师跨文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感知”是两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传承与吸融的双向动态过程。“跨文化思维”与“跨文化体悟”是由文化认知升华为文化情感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通过了解、感知、接受不同文化逐渐生发对异质文化的好感进而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在心理上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跨文化创生”则是在长期跨文化感知、跨文化体悟等之后的“豁然开朗”,即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和创生。
三、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多维体系,不仅需要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对不同质文化的强烈情感,需要具有跨文化的领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蕴涵的丰富隐喻的直觉把握,还需要具有从事跨文化活动的能力即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觉醒、文化理解、文化隐喻和文化交际便构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见图3)。
首先,文化觉醒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内在前提。教师的“文化觉醒”是其自觉地对自身的教学文化作理性反思的一种内在需求,目的是要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觉醒既是意识的改变,也是行动的方案。意识与行动相互作用。现实大学外语教学生活中,外语教师很多时候并没有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意识,更谈不上文化自觉意识,而是怀着“从众心理”,以“习惯成自然”态度埋首于日常语言教学。这种外语教学及其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跨文化诉求、诠释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达成跨文化教学的目的。因此,文化觉醒、文化自觉意识应成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第一个维度。
其次,文化理解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实践基础。文化理解既是跨文化活动的关键,也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核心。文化理解强调语言与文化通过对话产生意义。因此要求大学外语教师不断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及自身已有经验进行综合生成意义,意味着本土语文化、目标语文化及个体文化积累三者的互动与融合。这一过程使得教师的文化理解能力不断得以发展和提升。外语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关键在于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双向互动,吸收与同化,最终形成独特的双文化甚至多元文化的耦合。文化理解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处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外语教学既诠释、转述目标文化又兼容、转化目标文化,走向跨文化理解。大学外语教师运用差异智慧寻求不同语言文化的同异,从点滴文化内容教学中积累对于外语教学的独特视角和风格,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理解,应对不同文化教学的需求。无论是从语言视角向文化视角的延伸,从语言技能向文化素养的拓展,还是从吸纳文化向融合文化的提升,文化理解均至关重要。
再次,文化隐喻是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环境氛围。文化隐喻是语言中的一朵文化奇葩。大量蕴涵丰富、饱含异域特色的隐喻流淌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是我们进行有效外语教学的切入点,更是形成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潜在文化氛围。隐喻的本质内涵是通过某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Lakoff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嘲隐喻能将枯燥的语言文字符号知识学习化做充满独特异国特色意蕴的文化比较学习。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大量存在。如:“经济滑坡”、“文化沙漠”、“黄金时代”、“Stone-deaf”、“Crystal-clear”、“Shoulder-high”、“Life is a joumey”、“Anger is fire”等等。外语教学的本质特点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能通晓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还要能从语言现象着手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最终达到融合文化异同的跨文化互动教学本质。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本质赋予隐喻以广阔的空间,从词语的产生、发展到语言运用均具有隐喻特性。它将或具有文化共性、或喻体相同本体相异、或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的种种双文化隐喻现象变为跨文化认知的一部分。因此,如何运用隐喻向学生传述母语和目标语中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从而获得跨文化体验进而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值得外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篇7
中图分类号:B844.2 ,C91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312-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2-313.)
文化适应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但是,国内学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较为薄弱。本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在某高校4个年级中抽取319人,发放问卷31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为314人,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72人。
1.2研究工具
1.2.1 社会文化适应量表[2]
由26个项目组成,为1(没有困难)~5(极大困难)5点记分,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维度、人际行为维度和认知价值维度,其中物质生活维度共有8个项目;人际行为维度共有10个项目;认知价值维度共有9个项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3]
共分为12个维度,即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攻击、退缩、性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以及精神病倾向,每个维度均有8个项目,另外还有8道测谎题,共由104个项目组成,采用0(没有)~4(总是)5点记分。该量表只计算分量表分数,不累加全量表分数,共12个分量表分数和1个测谎分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社会文化适应与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社会文化适应的各维度得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表1)。
2.2社会文化适应不同水平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比较
将社会文化适应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25%、75%人数比例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其中高分组有78人、中间组有158人、低分组有78人。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高分组心理健康状况的1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中间组高于低分组。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社会文化适应较好的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反之相反。Oberg等学者研究中认为文化冲击是文化适应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则表现为抑郁[4]。当前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藏族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烈冲击和震动,即形成文化震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5]。郑雪和David[6]研究认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处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幸福感水平不同,自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也受到影响。本研究与这些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深入研究文化震荡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文化架构,有效提升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基于文化震荡的心理教育干预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光兴,肖三蓉.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34-237.
[2] 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4]Oberg 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ylviron ments[J].Praltical Anthropologist,1960,7:177-182.
[5]罗平,马海林,边巴次仁. 大学2008级新生心理普查素质报告[J].大学学报,2009,24(1):150-158.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95-01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升其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意识。可是,现阶段大部分大学生个人的外国文化知识并不能系统地、充足地帮助他们解决对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而作为语言,其在文化组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角色作用,其是实现不同信念、信条以及价值观传递最为主要的方式,是根植于文化背景当中的重要积淀。文化与语言彼此影响,这让语言成为重要的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成为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提升学生语言学习水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应当成为教师所做的重要工作。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看重分数的考试机制
当前大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依照学分来进行评定,尤其就英语学习来说,对于学分的重视度则更甚。高校英语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而此时也是必修课程较多的时间段,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需要与其他必修学科均分这段有限的时间。这就造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则容易出现疏忽。并且,学分制度的考试机制也让学生更加注重是否达到学分要求,对于自身跨文化素质的培养则难以有效关注。
(二)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
在学校教学机制以及教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教师无法效仿西方教育的策略,教师无力挣脱教学制度这一枷锁,并一味固守自身坚持不变的教学观念。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沿袭传统教学的方式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去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的热情。另外,学生本身对于“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没有任何理解,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似乎成为了做试卷的“机器”以及分数的“傀儡”,对于跨文化的理解不够。
(三)教师跨文化实践不足
高校中的教师很多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是涉及到的实践经验则略显不足,尤其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这就让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无法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的实践提供指导,对于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培养和实践开展产生了阻碍。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一)改革考核机制,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语言的学习绝非仅仅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其更加重要的应当是实践中的应用。因此,高校要改变现存的学分考核机制,引入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与“国际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高校还需要对教材进行修订,将更多地实用性内容纳入其中,开展更多的实践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走入实践生活中,在实践中敢于与外国人进行沟通,敢于进行文化的传播。
(二)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仅仅依靠课堂几十分钟无法真正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就语言学习而言,其并没有固定的学习套路和公式,其更加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亦是如此,简单的课堂英语学习时间远远不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在课外搜索信息,通过学习、娱乐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跨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在课外可利用的方法、工具有很多种,比如阅读英文名著便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从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学经典中了解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在生活中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应用。
(三)打造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角度来说,教师自身的观念是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前提。首先,高校要提高对大学英语教师招聘的门槛,优先聘用有国外留学经验或者在高等学府受过教育的毕业生。其次,高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跨文化实践教学能力,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让教师去外国学习,出国参观,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达到思想意识的转化,让教师自觉主动向着跨文化意识教学方面靠近。
三、结语
大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其需要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措施,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广大英语教师还要站在时展的背景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养,通过自身魅力的展现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文化;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大规模的高校与教师教育改革促成了小学教师的培养正式被列为普通高校的任务,而在全国目前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300多所高校中,有一个较为共性的现象是,具有该专业的学校大都并入了当地的教育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还是直接由教师培训院校改制而成。这种拥有职后培训经验的高校如何通过大学的学科建设把职后教师培训经验加以整合提升,以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反哺培养,克服传统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不足,走出一条新路来,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对探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推进当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都大有裨益。
大学文化主要是一种学科文化,通过学科建设牵引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大学发展的核心与特有工作方式,已形成较为规范要求,这是一些新改制大学最薄弱的问题。现代教师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目标专业化,培养机构开放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它要求教师职前培养不要满足于“一次性培养管一生”思维,而要关注教师的当下职业需要与终生发展,这些理念与要求在过去的职后培训院校已显现得较为充分,但又不很系统。
我们认为,以大学文化与现代教师教育理念引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就必须树立新的培养目标观、组建新的培养运行机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强化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一、在培养目标上。既要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也要注意职业素质、专业意识的打造、职业角色的转变,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
自1897年师范学校模式引入我国后,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便逐步走上了一条经验丰富、成绩巨大的轨道。但现在对照现代教师教育理念与现实需求来看,问题还是不少的。以前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以“素质理论”为指导,主要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具体就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大面积出现基本素质好,但专业意识弱,动手能力差,职业角色进入慢,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太长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们所概括的“职业素质”问题,所谓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职业素质的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潜能等。良好的职业素质可以加快他们职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他们缩短入职过程。如果这种素质得不到培养,有些人即使后来成为成熟的教师,其表层素质也停留在“广播员”、“表演者”等水平(或与他们区别不开来),专业化特征不明显。
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新的小学教师培养,既不是训练教书匠,也不是“理论家”,而是要培养以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既要继续关注基本素质的养成,还要注意职业素质的打造。如果培养目标偏离这一目标,这就将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因为现在教师人职除“笔试”外,都有“面试”这一关,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也纳人到了检测内容,面试这一关实际上主要是“职业素质”的竞争。
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5级毕业生在武汉市的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有19人过了笔试关,但面试只过了9人,仅50%。可见,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将来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首先是就业问题,因此,这一定要纳入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在培养方式上,要组建开放性的培养运行机制,统筹考虑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
独立的、一次性职前培养方式基本是闭门办学,独善其身,即使有的师范院校有~些附属学校,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由于见习实习渠道不畅,结果是纸上谈兵越来越多,信息来源越来越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为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打造,新的小学教师培养一定要面向实践,面向校外,与中小学和有关业务部门建立起联系渠道与交流机制,全面了解基础教育日常工作信息;全面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这在原教师培训院校已是惯例,现在应依据这种惯例,继续主动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当前国外较成熟的办法是与中小学合作建立足够数量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学生配备实践指导教师,并形成“见习一单科实习一毕业实习”这一全程实践序列,从而实现培养——上岗的零距离过渡。我们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合作机制还不完善;大学专任教师也不适应下校指导;见习学校也还不习惯接受见习学生;校内技能类课程、校外课程的师资配备难到位,学生缺少演练机会。这几方面都得靠组建开放性的培养运行机制来解决。为了使这一机制巩固下去,最好是统筹考虑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互利互惠,即培养院校开发面向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参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见习学校教师参与师范生的培养,相互聘请优秀教师进校开讲座,真正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
三、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培养课程基本上是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这对以单科教学为主的中学教师的培养也许是适应的,由于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小学教师须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小学教师的学科课程涉及语、数、艺多学科,这样各地的培养课程计划基本上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艺术等专业课程的拼凑,课程呈现散、多、杂的局面,核心课程不明,实践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数量不足,开发机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课程体系要针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来设计,要坚持必修课少而精,选修课宽而实,面向实践的课程设置原则,实现通识课程与学科课程平衡,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平衡,理论课程与技能训练课程平衡,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平衡,职前课程与职后课程平衡,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平衡的格局。目前一是要针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减少设置数目。二是要依托校内“教师素质训练”机构,加强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发,形成序列与层次。目前的技能类课程少,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训练内容安排缺乏整体考虑,考核标准不易掌握。应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落实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实行规范管理。三是各课程内容设计要有指向性、科学性,不能是有关学科内容的简单拼凑。要精心打造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形成若干成熟的核心课程。
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着力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研究性学习习惯
新型研究型小学教师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其研究性与反思性,培养这种素质正是大学文化的特长,这是过去“中师”层次的学校所不能比拟的。现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
一是改进教学方法,着眼于学习能力培养。现在的培养对象都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已较全面与系统,因此在课堂上提倡读、讲、写结合,学习与研讨结合,教材学习与教育名著阅读结合。教师可有计划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让学生尝试从事科学研究,养成终身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考试方法多样化,要将口试、论文、设计、操作、社会实践等纳入考核方式。
二是提倡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强调在活动展开过程中产生生成性目标和主题,并且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通过顾问、咨询、合作伙伴等方式进行有效引导,课程的实施大量采用教材和校园以外的资源,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大学特有的语言、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四是经常开展学术讲座。为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自我更新的意识与能力。
五、围绕“初等教育学”开展学科建设,使初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篇10
1、贵州大学是一所211重点大学,历史学是贵州大学的特色专业;
2、贵州大学的历史学专业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专业工作和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及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门人才;
3、贵州大学的历史学的主要课程: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史,中外关系史;
4、贵州大学的历史学就业方向: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历史研究单位、文化馆、博物馆、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宣传部门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历史研究、教学,贵州大学历史系就业方向广,就业率高。
(来源:文章屋网 )
- 上一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 下一篇: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