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药工程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药工程学科评估

篇1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R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a)-0128-04

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经过近18年建设,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显示出盎然生机[1]。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将药学与工程学连接的桥梁,不仅要求学生有深厚的药学知识,还要具备工程化应用能力[2]。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兼顾药学和工程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各种高校的背景不同,学科强弱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制药工程专业强弱优势差异显著[3-5]。如理工类高校化工学科强,在工程实战能力培养上具有优势,但药学较弱;相反,药学类和生物类高校,在基础学科和药学方面较强,但工程能力较弱[6-8]。为了形成一致的专业培养目标,国家教育部委托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了《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方面做出了规定[9]。这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为了适合社会的发展和个性化人才需求增强的趋势,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要不同的特色,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10]。为此,我们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本框架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多年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其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 课程体系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涵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各课程可按功能区块划分,基础课可以分为三个功能区块:化学基础、药学基础和工程学基础;专业课可分为两个功能区块:药学和工程学专业课;实践课则可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块: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设计实验和生产实践。以上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般课程体系[11-12],与国外的制药工程课程设置基本一致[13]。但是为了彰显特色,我们在功能区块中增加了特色课程模块。见图1。基础课的特色区块包括世界性课程和讨论性课程;专业课的特色区块包括前沿性和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的特色区块包括创新实践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使我校的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有别于其他高校,更有利于突出学生培养的优势。

2 特色课程目标和内容

2.1 世界性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开展世界性课程,目的是将我校本专业课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14-15]。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16]。我们同时开设了双语教学、全英教学和世界名企讲座。所谓双语教学,即采用英文版的教材和讲义,但课堂讲学时仍采用中文讲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世界文化,而利用母语能较快地领会知识的重点,便于快速地学习,实现速度与知识双赢。我们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有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专业基础性课程。双语教学因其知识难点较多,比较适合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是双语教学难免受到母语的影响,对于外语听说能力没有帮助,而全英教学,即采用英文版的教材和讲义,课堂讲学时也用英文讲解,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听、说能力。我们开设了有机化学全英教学和计算机类课程的全英教学,适合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世界名企讲座则采用全英授课方式,邀请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或化工企业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不仅要求学生用英语听、读、写作专业知识,还要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增强互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目前我们专门开设了“道达尔”世界名企讲座课程,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如道达尔公司、巴斯夫公司、宝洁公司、陶氏化学等,围绕化学化工和制药的安全性开展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讨论性课程

该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和专题研讨课。新生研讨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结合目前国际上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生命健康、能源危机、经济问题等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到本专业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和兴趣。专题研讨课则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结合专业领域探讨本专业不同方面的热点和研究进展,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一些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2.3 研究性课程

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制药工程学科也在随之发展,所以课程设置要迎合学科发展[17]。研究性课程就是将各先进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紧跟W科发展的步伐。我们为此设置了学科前沿讲座,邀请各领域的尖端科学家主讲,效果显著。该课程包括10个左右的讲座,围绕药物开发趋势、天然药物的分离技术、新型药物的制备技术、催化剂的研究应用、绿色化学品的生产工艺、碳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等展示学科前沿。

2.4 创新实践课程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实践课程显得尤其重要[18]。但是传统实践需要学生现场操作,具有时空局限性,而我们采用了创新实践课程,即利用先进技术仿真模拟和工程设计。采用仿真技术[19],学生如入实景,可随时操控,突破了时空限制,其实践技能得到大幅度拓展。

2.5 创业教育课程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就业领域如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等岗位饱和度增大,出现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20]。这就迫使学校教育要迎合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做必要的调整。目前新兴市场如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药品服务等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显著,同时自主创业成为突破传统就业领域的新的潮流[21]。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新兴市场的变化,并能够自主创业,我们开设了 “产业模式与创业”课程。该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产业结构、市场营销、事业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及时把握行业和市场变化,引导学生突破单纯的就业途径,更好地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3 特色课程教学方法

上述特色课程因属于不同的功能区块,需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上采用相匹配的方法,将会事半功倍。为此,我们采用了层次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和精英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3.1 层次化教学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由思想尚未成熟的新生逐渐升级到具有独立见解、知识丰富的毕业生,其间经历了多个层次的飞跃[22]。在尚未接触到专业课时,即在大学一年级,设置世界性课程、新生研讨课,学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拓宽思维,利用学科交叉实现创新。在大学二、三年级,学生逐渐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则可穿插设置学科前沿讲座、专题研讨课以及创新实践课程,丰富和深化专业知识。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比较关注就业和创新,此时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更为合适。

3.2 小班化教学

随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加强,同年级学生逐渐分化为不同目标群。可分为计划就业群、计划出国深造群、计划读研群[23]。因此自大学二年级开始,可根据学生的目标分小班教学。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分为一个班级,强化创业教育,即将该课程时数增加;而对于继续深造的分为另一班级,强化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

3.3 精英化教学

为了让学生步入社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开展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与国外认证机构联合,学生通过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可获得国际认可,实现跨国互认。另外,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教学,通过学分互认,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立了“创新班”,其目标就是继续深造。通过以上三种精英化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级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3.4 个性化教学

对于大多数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统一的集体教学模式,但研究性课程和创新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提出研究性、设计性方案,并能够实施获得创新性成果,因此采用集体的教学方法则不能实现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提高[24]。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研究设计的内容、策略和方法要因人而异,适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能力。我们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个性化教学方法,即实行导师指导制,由指导教师对其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兴趣和能力的评估,然后提出可选择性的研究设计方案,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指导教师评价。这种个性化教学,可使每位学生在研究性和创新实践课程学习中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提高其创新能力。

3.5 动态教学

大多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设定的教学时数、固定的场所及相应的考试题目,但是对于创业教育课程则不同,不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学会创业,也没有一种即时评价的方法和固定的考试题目[25]。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获得启迪,再通过探索逐渐形成创业的思路,并最终获得实施才能够达到目的。因此需要一种无时间、场所固定的动态指导方式。我们采用了这种动态教学方式进行创业课程教学,由学生提出创业思路和实施方案,指导教师对其整个过程进行跟踪。不以创业成功与否,而以创业过程作为评价依据。这样教会学生的是创业方法,而不一定是结果。

4 特色课程教学评价

由于特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因此不能单纯采用一种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情况。为了客观评价特色课程教学效果,我们针对不同特色课程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每一门课程包含了3种评测方式和三方面内容。测评方式包括卷面测试、平时表现和问卷调查,测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程度、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评价。其测试内容见表1。

经过近3年特色课程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综合运用程度和创新能力有大幅提升,“创新班”98%的学生均取得各门“良好”以上成绩。计划就业班和计划深造班分别在相应的特色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0%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表明特色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5 Y论

在符合国家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立,并分层次、分班级和精英化培育,并采用个体化和动态教学,成就了本专业特色。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研究设计水平、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这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因此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对工程专业特色化教学有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华,胡国勤,梁政勇,等.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4):24-26.

[2] 颜雪明,肖新明,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1):45-48.

[3] 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与发展[J].药学教育,2011,27(4):26-28.

[4] 张兰,尹艳丽,胡元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思索[J].知识窗:教师版,2016(1):70-71.

[5] 金坚,许正宏,邱丽颖.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2009,6(34):102-104.

[6] 高志刚,王世盛,宋其玲,等.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6,32(1):18-21.

[7] 骆健美,罗学刚,郭艳,等.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总结[J].药学教育,2012,28(5):17-20.

[8] 张振凌,蔡宝昌.中药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特色与发展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672-1673.

[9] 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2015.12.

[10] 韩永萍,葛喜珍,刘红梅,等.产业导向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J].药学教育,2014,30(2):10-12.

[11] 姚日生,张洪斌,徐红梅,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3):39-41.

[12] 江汉美,叶代望,张锐,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17-118.

[13] Harry H,Helen B. Learning outcomes and program-level evaluation in a four-year undergraduate pharmacy curriculum [J]. Am J Pharm Educ,2007,71(5):90.

[14] 王宪龄,田圣志,曹明卓,等.高等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222.

[15] Wang N,Li M,Xue-Gang Luo XG,et al.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J]. Creative Education,2012,3(S):80-82.

[16] Firoz A,Rashid S,Roger LB,et 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 [C].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 1754, 020002(2016),18-20 December 2015,Dhaka,Bangladesh.

[17] 余剑辉,刘昭文,吴龙火.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1):67-68.

[18] 赵宏,张宇,刘凤华,等.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1,27(6):37-38,62.

[19] 崔英贤,陈新梅,林桂涛,等. GMP模拟车间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药学研究,2016,35(9):553-555.

[20] 吕征,王志鹏,苏娜娜,等.大学生校园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229-230.

[21] 刘颖.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下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J].太教育,2016(7):253-254.

[22] 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23] 白娟,王京芳.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J].大学教育,2014(6):107-109.

[24] Sehoole C,Rizvi F.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global challenges, regional impacts and national responses [J].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2012,3(1):1-15.

篇2

关键词: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48-02 化工类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的应用学科,是以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通过这些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药物制造的实践工程[1]。因此,实践教学在化工类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几年对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建立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了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参考国内外同类高校化工类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改造了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重。建立了具有特色的三个层次的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2,3]。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专业实验内容上实现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转变,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为中心,保证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1)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学科交叉的特点所开设的基础实验,这部分实验课程教学着重于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操作,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注重交叉融合,即化学和药学的交叉融合、生物与化学的交叉融合、药学和工学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对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的兴趣。(2)专业提高实验:根据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化工制药研究的基本方法,建立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及现代药物制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化训练平台,而开设的综合大实验,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技术融入到具体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对于解决制药企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出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设计、实施、疑难问题的解决、实验方法衔接运用、实验结果分析处理方法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3)科研创新实验:依托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的资助,和实验室搭建的科学研究平台,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专业研究室,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并在指导教师参与下完成创新实验的设计实施,相对独立的科研创新研究可以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研究兴趣,锻炼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制药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效益等问题,达到能为制药企业、药物研发单位、医药商业企业及各级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2.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安排适宜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实验技术与方法合理综合,实验内容与科研、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实验项目不断更新,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使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占实验项目的60%,实验教学项目中引入科研成果和社会应用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开设了一些新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又为社会提供了服务。

3.学生自主选题,激发了学生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在实验室投入建设的基础上,多发面开发具有科研性质的“设计创新实验”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填写申请书、师生论证、实验实施、撰写论文、总结讨论等程序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其结果激发了学生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

二、专业化实验室建设

1.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整个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石,是初步树立与培养工程思想的基础与必要环节。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不仅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对于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我们采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来进行建设。按一个或多个相近的一级学科来组织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将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3个学科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资源配置,避免了实验设施的重复投资,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集中了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也便于实验室的管理。

2.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学校投入建设经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专业实验室承担科研科科技创新实验的能力。同时按照某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来组织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使实验内容涵盖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原理、工业药物分析等核心课程,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中以综合型、设计创新型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着使毕业生能够从事新药研发、药品管理、生产、检验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用工程的观念去分析判断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达到能够精通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某一领域的实验技术问题。

3.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化工类制药相关的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实习基地通过对有关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掌握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并熟悉其原理、结构和性能等,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过实习基地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等个人综合素质,陶冶了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体制与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有序、高效、高质量进行的保障。我们在参考同类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了具有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特点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1.管理体制。(1)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由院长兼任,人、财、物统一管理与调配,达到“真正”资源共享。(2)实行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3)组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4)成立了实验教学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实验室主任的考核,监督和检查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实验教学质量评估。

2.开放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开放机制的运行,不仅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热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而且为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社会科技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实验室开放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技术训练、创新设计型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2)建立了开放管理细则:“开放实验申请书、安全卫生协议书,物品领用登记簿、开放实验统一记录本、开放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开放值班工作要求、开放实验成果管理规定”等系列开放管理细则。(3)设计创新实验程序:学生通过自选题目、查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师生讲评、实验实施、总结讨论、撰写论文和成绩评定等八个程序完成创新实验。

3.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20项。建立了“精、细、实”的管理模式,加强了日常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完善化。例如规定进实验室的教师要配戴名签,填好实验室工作日志和平时成绩记分册;首次上岗的教师,要进行试讲和试做;进实验室的学生,都有对应的实验台、实验凳和仪器设备编号;设有迟到自签簿、值日生工作完成登记簿,让学生一进实验室就有一种责任感。每件仪器均有仪器卡片,做到账、卡、物相符率达到100%;建立了仪器使用证、仪器操作规程;全部仪器设备实行了条码管理,大型仪器实行专人管理。建立了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工作档案,并有对应的计算机管理数据库,随时可查到各种信息。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了实验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有重点、有目的地加强对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改善了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设施,较大程度的发挥了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地加强,使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真正成为培育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摇篮。为学生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阮洪生,陈志宝,安红波.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2):149-150.

篇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和其它设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普通高等院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医学、中药学、药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其它实验教学体系的文献等,并且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为发放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奠定基础。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广西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调查问卷(学校、教师和学生卷),征求了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问卷的效度检验(见表1)。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教师的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等。1.2.3统计处理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并采用spss13.0进行特尔菲法和巴特莱特球度(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现状与分析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不同类型的调查问卷,并且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特尔菲法和巴特莱特球度(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分析,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各级指标内容、权重分配及专家访谈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判断和检验,得出具有显著一致性的检验结果。然后将结果作统计处理,得到权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见表2),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一级指标及其子系统构成,其中教师及其子系统是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次为学校及其子系统,最后是学生及其子系统。说明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教法、手段、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因此,通过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评估指标的建立,为完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指标现状与分析

由表3可知,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特尔菲法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统计分析,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考核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占21%、实验报告考核占15%、实验操作考核占34%和期末笔试考核占30%,由此可知,广西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考核指标打破了以往教师以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考核来评价学生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成绩的局面。这新的考核方式能够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等能力全面的综合评定考核。例如,对综合实验的考核“阿司匹林片的制备”,除了在考核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片剂的制备和基本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辅料与片剂之间影响程度和溶出度的测定等知识。这样使评分员能够全面、科学、综合、规范加公平,对各个实验环节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分值。

3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3.1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主观与客观性评价

制药工程专业从社会的需求角度来看,它要求所学该专业的学生专业技术含量较高、应用性强,涉及的学科比较广,与其化工和药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和联系,即主要是能够运用专业技术解决药物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3]。从教学的评价方式来看,要使学生能够学到过硬的专项技术本领,在评价运用的方式上,可以通过亲自听课、谈话或以主观的方式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技术进行操作或演示而进行的主观性评价。再次,可以通过客观的测量和测验收集专业实验技术资料和数据而做出的客观性评价。从而达到一方面可以监督教师的作用,又能反映学生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如表2中的评价就是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主客观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反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3.2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有序和即时性评价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是一个有序性的过程,即由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四个阶段构成。比如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内容庞大复杂,所涉及的药物众多,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全部讲解、示范或演示并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是有所困难的[4]。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专业教师应根据有序的原则安排“典型、实用”的实验教学,如在上具有代表性的降血压药、降糖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等实验时,教师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有计划地去实施整个实验的讲解或演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另外,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即时性评价,学生的即时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会及时反馈给教师,其反馈可以是课前或课后(见表2)。因此,有序性和即时性评价能够恰当的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水平做出评价,扬长避短,使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评价起到发挥激励的作用。

3.3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综合和单项评价

根据专业性的要求,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可分为综合性和单项性的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该专业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完整、系统的评价,能够全面、准确和简明的反映教学的过程。比如学校对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性评价;单项评价是从侧面进行评价某个教学活动,如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某个课程实验成绩的评价[5]。综合性和单项性具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评价中如果以单个实验成绩进行评价,那整个综合性评价就很难完成;但如果没有从整体上评价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也会影响到对单项评价的解释。因此,综合和单项评价在整个评价教学活动中有着内在、客观和相互依存的联系。

4结语

篇4

关键词 创新课程;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89-02

1 创新课程建设背景及现状分析

受生物技术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系统化、专业化,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内容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属于创新课程。课程建设既要求理论与应用相容,又要加强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既要考虑到选修课程的趣味性,又要兼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所以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立意新、难度大、起点高,要求在课程研究建设时保证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创新课程生成模式转变:从阶梯型(目标、内容、策略、评价)转向登山型(主题、探究、表达、交流);体现选修课程多样化。所以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构建模式应不同于普通课程的构建,应该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教育的特色、满足社会的需求。本门课程以单门课程要素建设为基础,探索授课模式,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精选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把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建立在现代教育平台之上[1-2]。

2.1 制订教学大纲

制订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是培养具有生物制药技术有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从事生物制药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及医药市场等相关工作。按照人才培养需求,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进一步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化学、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生物药物制备工艺、质量分析的理论知识;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生物药物制备工艺技术、生物药物质量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制药设备保养;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

2.2 加强教材建设

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体系、相关教材与资源以及考查、评估等方面的创新。首先应改变把课程教材仅仅视为既定知识和成熟学科的误区,作为制药专业的本科学生,应该广泛猎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把教材中讲述的知识与目前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另外,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期刊,结合新的药典,收集国内外当前生物制药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习兴趣。

2.3 教学资源多样化的创新

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建立内容多样、直观、动静结合的教学资源包,包括生物合成反应式等资料、药品结构图、产品的包装图片、典型药品代表的说明书、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以及单元操作动画、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视频等动画类学习资源。通过先进网络课程将查询到的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与课程库进行整合,加工形成新的课程;建立一些英文原版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侧重于应用技能培养,侧重于与职业设计相结合。

2.4 创新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又称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旨在将课程进行整体化、综合之意。斯氏课程观:课程是精选出的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课程传授的知识为明天服务,教育是一种准备。课程内容应克服难、繁、偏、旧,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联系,精选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即强调学力。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叠,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最大限度去拓展课程空间。

总体上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授课内容基本是按照不同生物技术领域来构建模块的,每个模块中又是以工艺技术基础、具体操作部分基本原理、重要药品制备工艺等为主体线条的。对于典型的生物药物有不同的生物技术生产方法,这时可以对比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4]。重视生物技术制药工艺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某一种生物技术药物最初发明者的灵感,以及在制备工艺发展过程中某些瓶颈的打破、关键生物技术的发展、具体操作细节中的优化改良等。在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里会涉及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经典实验与伟大的发明非常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及时进入课堂,形成知识更新。既兼顾了知识纵向更新,又重知识之间的融合与应用[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以及分析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系统教学与专题报告讲座等,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

2.5 创新课程实施模式

课程实施(倡导参与探究和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四种能力)。自然科学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经验法、模拟法、观察法等。要求基于现代信息设备与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思路是既注重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的实用性,又重视研究性与先进性,使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趋于合理。变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根据课程特点,采取情景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组织教学、服务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从课程取向看,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课程。注重具体某一节课中课程的导入方式,复习相关知识点或者以生物技术药物产品的图片、视频、故事等切入新课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过程,注意设置问题的方式与技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中以不同的题型出现,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5]。

3 多媒体在创新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应用对创新课程的建设意义很大,创新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的内容中涉及到的技术与理论大多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生物工程学等前沿学科,深奥而抽象难懂,如果仅依赖于一些图表式的技术路线,学生是难以理解的。由于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其中的某些技术、某些工艺流程,必须借助多媒体、视频、动画幻灯片、图片、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形象、直观、生动。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可以采取思维导图表达形式讲解,构建创新课程知识体系。

4 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课堂讨论和学期论文。课堂讨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期末论文,学生需经过查阅文献、制作PPT、讲解、讨论等环节,更好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的学生,可以通过习题辅导和练习的形式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以备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5 结语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创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形成生物制药工艺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生物技术制药创新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6],将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深化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幼玲.高等师范院校创新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3-105.

[2]周晨妍,郭伟云,李端,等.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工艺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农技服务,2010(1):169-170.

[3]宇光海.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2012(8):11.

[4]吴晓英,韩双艳,范一文,等.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28-30.

篇5

一、继续推动与济南高新区的全面合作

围绕着济南市IT业人才培养培训的需求,继续加强与济南市高新区合作共建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完善学院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工程化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创造条件,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地区IT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打造一流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品牌。

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方针,加快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要加强学校与济南高新区的协调与沟通,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继续从政策环境、发展模式、支持措施、配套服务等方面,搭建大学科技园发展平台。

积极推进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发挥综合服务功能,为全市电子信息行业、气象服务部门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一流的高性能计算数据处理服务。

积极落实山东大学与济南市高新区签署的“科研基础设施与公共实验平台开发使用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山东大学与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领域,发挥大学科研基础设施与公共实验平台的资源优势,协助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拓展孵化服务内容,以提高科技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开发区科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推动校企合作

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四大高新技术为重点,发挥山东大学科技人才优势,重点加强与重汽、济钢、机床二厂、裕兴化工、齐鲁制药、力诺集团、山水集团等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加快产学研进程。

适应济南市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依托山东大学软件工程、模具工程、机械加工、控制工程、热能工程、物流技术等省级工程技术平台,以现有的面向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的快速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开放式软件数控系统平台及其应用、安全可靠供电技术、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技术等为重点,推动济南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凝炼一批对济南市制造业强市建设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项目。同时以研究开发、工程支持、技术转移、接受委托科技服务、转让技术成果和出让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的技术公司等为主要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

积极推动新材料及其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重点推进“有机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现代药物制剂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以济南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以及生态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实施为重点,积极承担市区县环保、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等项目,重点加强“煤洁净燃烧与烟气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为济南生态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整合和发挥学校多学科、人才优势,以推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研发”和“现代物流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重大项目为重点,为济南市尽快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和建设全省的交通物流中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高层次教育服务,提高人才素质

按照济南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每年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面向济南市区各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电气工程、制药工程、护理等专业的本、专科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

利用学校现有的MBA、MPA、工程硕士、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教育平台,积极为济南市企事业管理与技术人才、公务员培养与培训开展高层次研究生学历教育。

积极为济南市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教育。

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开展以外语、计算机、法律、管理等为特色的专业证书、资格认证等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

四、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构建社区公共卫生体系,也是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课题。要发挥山东大学多学科的人才优势,组建若干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专家组,深入济南市各社区,进行社会诊断,提出社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山东大学与济南市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交流和学习,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卫生等学科研究创造便利条件。

加强大学生社区服务。根据山东大学各校区在济南市区分布广泛、学生人数众多、整体素质较高的特点,利用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完整的组织系统,整合各基层团组织在长年的学生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中拥有的资源,与共青团济南市委联合启动“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计划”,通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从事社区法律援助服务、结队帮扶弱势群体、配合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方式,提升济南市各街道社区的文化生活品位,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长期化建设,构建山大学生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形成山东大学学生与济南社区居民的互帮互助、良性互动,通过实实在在的社区服务行动,切实提高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真正担负起大学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五、努力为济南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学校与济南市各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面向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双方组建若干个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课题组,做出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

以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信息工程学科为基础,集合优势资源,加强济南市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研究。重点开展行政许可、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党的执政能力与政党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社会动荡的预警系统等研究。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整合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民俗、宗教学、旅游管理、考古等学科的研究力量,推进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为济南市整理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作好规划与咨询服务,以推动全市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依托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优势,整合人才资源,积极开展农村问题研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管理或技术层面的决策咨询方案。

组织生态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城市建设等领域专家,积极参与济南市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的决策与规划。

六、积极服务于泉城济南的文化强市建设

重点加强研究济南的文化资源、特征、历史与现状,比较研究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思路和经验,为济南市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咨询服务。

依托山东大学考古研究中心的优势,加强与济南市文化局等单位的密切合作,推动济南市出土文物以及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做好文物的保护与开发。

依托学校的教育优势,加强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优秀创作、生产和文化经营人才。

以山大知名学者为主,利用大众传媒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针对济南市民定期举办系列文化讲坛、社科普及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

根据济南市城市文化特色,积极与济南市有关部门合作,筹划举办高品位的国际、国内文化论坛,形成有泉城特色的文化品牌,造就有特色的文化环境、举办有影响的文化会展,推出有感召力的文化名人等,借此构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化环境和创造优秀的文化品牌。

七、建立高效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计划落实

学校成立以展涛校长为组长,王琪珑副校长、娄红祥校长助理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山东大学服务济南工作计划协调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

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学校与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地、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目的启动、中期检查与评估,搞好该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篇6

加拿大学者MiguelSiguan与WilliamF.Mackey认为,双语教学即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如果仅仅使用一种语言进行教学,即使这种语言并非是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能视为双语教学[3]。对于我国双语教学的实质,学者们也是见仁见智:双语教学的本质即双语教学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并将它们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4];双语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5];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知识来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6]。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涉及到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学者将双语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7]。知识目标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语言目标即学生通过对学科专用术语与语句、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法的掌握,能够读懂该学科的英文教学资料,进而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提高语言能力;思维目标即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养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2矿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各类高校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各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技术专业,金融、法律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力争三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的要求。近年来,矿业工程迅速发展,对矿业工程专业进行双语教学,培养满足国际竞争需要的双语专业人才同样迫在眉睫。通过调查发现,中国许多高校已经在矿业工程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是由于矿业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必要的教学资源,这些严重制约着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广泛推广[8]。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第一,双语教学资源不足。教育部对“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有明确的规定:使用外语版教材是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9]。良好的双语教学必需有相配套的合适的双语教材。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对于矿业工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时间较短,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可供选择的外文教材也十分有限,有些科目甚至找不到相应的外文教材。同时,可供教学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一些教材仅有对应的中文版,没有配套的教辅资料。所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自编教材,双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十分紧张。第二,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教育部的文件要求高校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但根据现阶段各高校矿业专业的状况,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还较少,一方面没有开展双语教学的资源;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也很随意,缺少科学的论证。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而且可能挫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双语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和连贯性,大多数双语示范课程被当成一门孤立的课程来进行传授,忽视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全方位建设及各门课程之间在知识内容方面的衔接性,以致学生无法将双语课程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来思考[10]。第三,学生外语基础薄弱,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学生是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拥有相当的词汇量,但听说能力较差,所掌握的专业外语词汇更是甚少。此外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认为双语教学是公共外语课的延续,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与投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非常被动,结果有悖于双语教学的初衷,这是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第四,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是双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高校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都依托已有的一定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如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没有形成专门的双语教学检查制度、双语教学听课制度、双语教学督导制度,更不用说与之配套的学生评教制度、双语教学信息员制度、院系双语教学评估制度等。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目前的矿物专业双语教学评价模式并不十分满意。

3矿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解决途径

双语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21世纪的国际化新型人才,为了使双语教学这一教学培养手段切实可行,针对国内高等院校矿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及所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可从以下四条途径来加以改善:第一,加强矿物专业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实行双语教学,双语课程教材应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采取地道的外文语言编写而成。当然,外文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引进的教材并不适合我国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移植过来,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12]。鉴于各国国家政体和教育体制的迥异,所引进的原版教材应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所制定的专业目标,并且应根据我国高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进行选择。目前国内市场上专业性很强的矿业类双语教材非常少,为此,我们相关部门或学校应组织专家,尽快完成矿业专业的双语教材选择或编写,选出适合我国学生特点以及“国情”的相关双语教材,为各实习基地学习与培训提供支持。同时,也尽可能引进专业相关的电子教科书、音像和教学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专业。第二,合理设置矿物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确定矿业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课程是本项目的前提性工作。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有助于明确它与教学目的以及培养目标的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的工作议程,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我们将以本院“矿物加工工程”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前提下,根据矿物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另外,双语教学需要统筹考虑,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我们认识到,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只对某一学科中的单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那么学生的收获只是点上的。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对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做出总体规划,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统筹安排双语教学,形成连续的课程结构,做到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13]。第三,采用矿物专业双语教学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双语的重视程度。对于双语教学的学生而言,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十分重要[14]。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双语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双语教学为手段,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双语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有关专业的外文视频,让学生将视频中所表达的一些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与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联系起来,阐述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与国际学术前沿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引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很自然的在情感上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第四,构建矿物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双语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评价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构建合理的双语教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做好双语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可以多渠道多环节了解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详细了解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课程在外语授课时教材选用和使用情况,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改革水平和教学质量[15]。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首先是来自于学生,学生对教师讲课的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专业知识传授和外语运用两个方面。其次来自于院系两极督导组以及其他教师的听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讲授和外语表达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另外,我们还将增加工矿企业实习基地的评价环节,比如企业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外语水平评价等。

4结束语

篇7

2.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3.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品中心,哈尔滨150030)

摘要:疫苗学是一门集微生物、传染病、免疫学、流行病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学科,因此,疫苗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的知识量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了传统的板书时间,可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 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疫苗学课程;学科内容;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77-02

疫苗是一类应用最广的生物制品,是人类预防疫病的重要武器。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疫苗免除了众多传染病对人和动物生命群体的威胁。

疫苗学是一门研究疫苗的基本理论和研制开发技术的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疫苗的作用机制;疫苗的分类和主要品种介绍;疫苗的研究开发策略和程序;疫苗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疫苗的流通与使用;疫苗的政策法规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一方面已经从传统减毒或灭活疫苗发展到基因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疫苗已从传统的预防性疫苗发展到治疗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性疫苗,甚至是干预人类生殖过程的避孕疫苗。此外,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多种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的阐明,人类已进入后基因组或蛋白组时代,尤其是反向疫苗学的兴起,使得疫苗的研发与生物信息学密切相关[1]。

因此,现代疫苗学的学科内容较以往更为丰富并且学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疫苗学教学也面临着多学科交叉信息量大、新理论不断涌现以及教学内容与生物信息技术联系紧密等方面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已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并满足学生的要求。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疫苗学教学当中,因其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优点,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和生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疫苗学教学中的优势

1.利用CAI可以有效地加大教学密度,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知识含量

疫苗学是一门集微生物、传染病、免疫学、流行病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学科,因此,疫苗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的知识量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了传统的板书时间,可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 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使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内容的同时,还有能讲授本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如果每次教学活动的信息量过大往往也会引起副作用,即造成学生感知、注意、 记忆、 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疲劳,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学生的认知欲求。因此还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合理把握教学密度,适时控制教学进程[1]。

2.CAI文、 图、 声、 像并茂,形象直观,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难点

一般《疫苗学》的教材多以文字材料为主,单调乏味而且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声音材料、 图像材料,都可以进行有机结合,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学以丰富的色彩和良好的视觉效果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沉闷气氛, 教学内容图、 文、 声、 像并茂,更能激发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兴趣, 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讲述疫苗抗原纯化工艺内容时涉及到一些膜分离及层析技术,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和记忆。但将膜分离过程及各种层析技术的原理制作成FLASH动画,将静态的原理转换成动态的演示过程,就会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寓教于乐,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增进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2]。如:在讲解疫苗纯化过程中,膜分离技术中的筒式过滤除菌时,将筒式滤器的装置图采用幻灯片展示,并详细地介绍滤膜的检查、 使用注意点, 使学生对疫苗制剂的除菌过滤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又如:在讲解基因工程疫苗发酵液纯化时,以往学生对分子层析技术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利用FLASH动画模拟了该层析过程,学生在观看模拟动画后普遍对该层析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的掌握更加迅速牢固。

3.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在情景模拟上的优势,引入疫苗工程的相应软件系统模拟生产过程,打破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局限

疫苗学教学中,常涉及到一些疫苗制造设备的使用以及疫苗制造工艺的设计。以往主要是联系疫苗制造企业,让学生进行参观实习,但由于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是密闭洁净环境,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对于进入人员有严格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近距离观察或者亲自动手实践。

而对于学校在教学经费有限难于建成GMP级别中试规模教学车间时,利用计算机的情景模拟功能将疫苗生产工艺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的链接、原料投放步骤、质检步骤等等加以模拟重现。尤其对于疫苗生产设备利用计算机三维模拟软件进行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构造有清晰的认识,既弥补了无法近距离观察和操作仪器的缺憾,同时也可避免传统参观实习中无法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认识的不足[3]。

现代疫苗制造设备都是集约化数字控制,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一些工厂中正在使用的控制软件界面与相应的仪器模拟程序结合,就可以模拟实际的工厂生产操作环境,使学生不用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现在化疫苗制造车间的生产环境,有效地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走上新岗位的适应期。

4.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疫苗学》的教学平台

利用互联网有效地整合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留给学生课余进行深入的学习,是一行之有效的弥补课时不足的措施。同时该教学平台的资源,也可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手段。

《疫苗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抗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B细胞表位、Th表位、Tc表位的预测与评估。目前有很多白质抗原性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疫苗抗原的设计和筛选,如:InsightII、OMIGA、UWGCG、ANTHEPROT、AMPHI、Tepitope、TSites、EpiMer、EpiMatrix等。

数据库是高校师生教学及科研中进行信息检索的重要工具,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文献保障作用。目前,互联网拥有的收费数据库和免费的数据为《疫苗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平台中所涵盖的致病微生物毒力基因数据库及免疫原数据库如:EMBL Database、ImMunoGeneTics、GenBank、HIV Database、KABAT、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群等。

二、疫苗学课多媒体件制作注意事项

1.要注意信息的取舍,避免“大而全”

幻灯片的制作要符合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实际需求,对于所选择的内容要看是否需要, 信息量过大过全,往往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妨碍了其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单位时间内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密度过大,使学生在听课时思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消化、吸收,没有时间记笔记,以致失去学习的兴趣。

2.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避免过于花哨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 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运用时,不要片面地追求花哨的视听效果, 不可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效果,能用的素材都恨不得一下全部展示出来。如果课件充斥着花哨的背景、新颖的按钮、不恰当的背景音乐,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吸引到画面上,而对课件展示的重要知识却毫不在意,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航道。

三、教学活动中应用疫苗学多媒体课件注意事项

1.幻灯片的播放与板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也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和学的方式。课堂需要通过多媒体引入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亲历学习过程,但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形象直观的板书[4]。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过分依赖多媒体也会导致教学手段的单一。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板书更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好的板书设计可从教学内容中选出关键性的词语,展示知识见的内在逻辑。由此,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教师在分析知识点时,可以随着讲解的进度把知识结构的布局标在黑板上,使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脉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以板书形式呈现的内容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可以较长时间保留在黑板上,对于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也有铺垫作用。此外,书写板书也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不仅教师的手写字会让学生倍感亲切,教师的书写态度也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板书的内容可以随着课堂活动的展开而随意增加,因此,它比多媒体更适合于课堂提问和讨论等环节。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精彩的发言。这些发言和问题完全可以记录到黑板上,然后再逐一讨论,这比播放事先准备的课件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只是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而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的板书,“只见机器不见人”,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

“教师在大部分时间内,往往是手握鼠标,面对机器,形同屏幕解说员”,全然忘记了学生这个主体。这样的教学表面看似热闹,实则学生面对屏幕心静如水,收获寥寥,降低了学习效果。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老师忽视了教学密度,课后学生的脑子里也还是空荡荡的。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3.突出教学主体,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时机

学生不是器皿等待被填满,而是燃料等待被点燃。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也是知识处理的参与者和加工者。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都应服务于学生这一主体, 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多给学生提供讨论和训练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疫苗抗原设计的环节,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应用相应的软件对疫苗抗原进行分析和筛选。同时由此及彼,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疫苗设计的基本程序。通过建立网上互动平台的疫苗学课程论坛,活跃学生的思维,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还要把握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处于学习欲望最强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点拨, 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当讲解疫苗的分类时,通过多媒体表格列举各类疫苗的抗原制备方法、免疫效力、生产成本,可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疫苗的特点有一个横向的比较,留下较为清晰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陆芳,卢会志.学生认知活动规律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2):64-65.

[2] 何书英.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J].药学教育.2005,21(1):49-50.

篇8

前者为直属、教育部与共建的唯一重点高等学校,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后者为北京市属高校,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文科院校,办学层次为高职。

院校名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政”)被誉为“卓越青年人才的摇篮”,现有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中青政特点之一是“小”,它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华女子学院并称为“京城四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举办的校园活动非常丰富,大学四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上的院级职务,以及拥有很多组织活动的经验。中青政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在社会上是叫得上名的,尤其是获得党政机关很大的赞许。

中青政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之高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学生在英语专业八级、司法考试的通过率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青政的学生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也表现得非常优异,有很多人曾取得北大、清华、人大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名。

2016年,中青政停招本科生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未来发展如何,中青政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不忘行业院校翘楚的使命,继续奋斗,永不停歇。

院校名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地理位置: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北青”)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0岁的北青,在众多高校中显得很年轻,但年轻的它正在以大步伐向前迈进――2011年,学校顺利通过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验收。

目前,学校部分专业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学校重点建设公共事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个专业群,其中,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秘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为了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积极推进课内、课外的完美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例如常年为武警天安门支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举办“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关爱活动等。

学校积极推进“专升本”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深造环境,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在学校内升本,学生通过考核后,到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深造。

北青“专升本”条件

1.学习成绩。(1)在校五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平均分数为75分(含)以上;(2)在校三个学期的英语平均分数为75分(含)以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者优先推荐;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如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者也可优先推荐。

2.获奖情况。(1)获得两次以上奖学金者优先推荐,(2)综合评估成绩突出者优先推荐,(3)获得三好学生与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者优先推荐。

中国医科大学 VS 中国药科大学

两校校名仅有一字之差,前者位于沈阳,原为卫生部直属高校,后改为省部共建高校;后者校址在南京,系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以药学特色闻名于世。

院校名称:中国医科大学

地理位置:辽宁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医大”)是国内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年代,穿梭了近百年的岁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它用热血和赤诚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红医学子,传承着一代代革命先辈的荣耀。

医大人始终不忘历史使命,谨记 “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要求。课堂是医大人的起点,课堂上师生教学合一,从解剖课到动物实验课,从理论讲解到临床技能培养,老师耐心授课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医学伦理学学科要求学生切身体验各种复杂的医患关系,进行医患关系模拟表演和案例分析,为同学们进入医护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让同学们成为一个全能而非冷铁般的专业人才,学校的文化活动别有特色。例如,校级社团“医路先行”每年都会举办“医学生创业大赛”,大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人生规划能力与演讲能力,还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认知精神、医学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医大是一方圣土,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此生愿做医大人,不忘乡土,胸怀天下!

院校名称:中国药科大学

地理位置:江苏南京市

中国药科大学(以下简称“药大”)被誉为“药界黄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也是世界最大的专业药科大学,在制药领域名头响亮。药大曾经采用“南京药学院”作为校名,故人们将它简称为“南药”,与简称为“北药”的沈阳药科大学遥相呼应。

药大的目标是培养基本功扎实的药学技术人员,本科专业紧紧围绕药学领域来设置。药学专业采取“分方向培养”的模式,即安排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学习专业基础课,到了大三则根据学生的人意愿和成绩排名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培养方向。在药大,就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化学和药学,故而药大学子们常感叹:“在药大,没有一个专业是不需要学药学的!”

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药大的校园是一个大的中药植物园。别的学校道路两旁种的是观赏类植物,而药大种的是喜树、榉树、银杏、鹅掌楸、杜仲等能入药的植物。在药大,所有学生都上过一门中药识别课,由老师带着去逛学校认识这些中药植物。

药大的四季很美,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学子们对它的眷恋也越来越深。

广西师范大学 VS 广西师范学院

前者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最早开办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后者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现为广西普通二本院校。

院校名称:广西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广西桂林市

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就算你没有具体了解过这所大学,那你一定听说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吧?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先生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我们知识界、学术界一个共有的家园。”而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母体,师大“独秀苍苍,岁月茫茫,聚山水灵气,树华夏栋梁”。

坐落在桂林市的师大具有悠悠历史,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其中,王城校区的办学时间最长,积淀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师大“礼智诚信”的办学思想最早在这里实行。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两院)是师大的龙头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两院建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并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 2 万余名各层次中文人才。文学院是广西重点中学语文教师的摇篮,从学院走出去的“独秀作家群”,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便包括作家陈望道、夏征农、沈西苓等。

W校积极促进学风建设,例如举办“独秀大讲坛”,曾邀请包括靳羽西、白先勇、鬼子在内的著名学者、作家来校举办讲座,如今已成为师大学生在课余寻求知识、开阔眼界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平台。

院校名称:广西师范学院

地理位置:广西南宁市

广西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师院”)现有明秀、长岗、五合3个校区,不同校区分设不同的专业。学校的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作为一所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师院恪守“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为广西各地中小学输送了大批教师人才。

另外,师院是广西最先且唯一开办空中乘务方向专业的本科院校,备有波音737型飞机和空客320型飞机静态客舱模拟器、CBT(基于计算机的训练器)教室、民航各机型机模陈列室(陈列了300多架大中小型飞机模型)等,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毕业后可到国际及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工作。

2016年10月,教育部批准师院成立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全国仅有8所高校获批成立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师院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利用面向东盟和港澳台的区位优势,积极发挥华南民族区域特色,为区域高校辅导员发展发挥新型智库作用,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支持。

在国内,还有这些“双胞胎”大学

1.华东理工大学VS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原“211工程”高校,办学实力强劲。东华理工大学则是坐落在江西抚州市的省属本科高校,前身为华东地质学院,以核科学、地质勘探、测绘等专业见长。

2.湖南工学院VS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学院坐落于湖南衡阳市,由原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而成。2011年湖南工学院成为全国百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株洲市,是湖南重点建设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被称为“中国包装人才的摇篮”,拥有中国包装教育领域唯一的博士授予权。

3.东华大学VS西华大学VS南华大学VS北华大学

四所大学校名相近,分别位于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其中,东华大学是位于上海市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由原中国纺织大学易为现名。其他三所高校均为省属院校,分别位于四川成都市、湖南衡阳市和吉林吉林市。

4.北京师范大学VS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原“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百年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由原北京师范学院改名而来,现在是北京市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校本部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5.哈尔滨工业大学VS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为原“985工程”高校,也是C9联盟的成员之一。学校以航天特色为主,材料科学、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1‰的行列。

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原“211工程”高校,前身是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VS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篇9

关键词:医药文献检索;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94-02

《医药文献检索》课程(以下简称《医药文检》),最早源于图书情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服务于科技文献检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信息网络普及和知识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医药文检》课程逐步渗透到医药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价值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价值,大体有如下几方面,即提高信息素质,培训检索能力,学习医药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指个人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素质的综合集成,即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时,具有有效寻找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包括在药业企业中求生存、谋发展、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利用工具搜寻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训检索能力 检索能力可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应用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检索出实用的信息是常见的显性能力,但信息观察的意识、提炼的特质和获取的动机是看不见的隐性能力。外显的是操作技能,内隐的是心智技能。两种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学习《医药文检》课程。

学习医药科技 医药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包括医药发展的历史、医药理论知识体系、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医药行业职业道德、医药生产方式革新等。

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是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具体矛盾,如医药科研项目、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专利查新、资料收集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目标

实现上述《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价值,必须研究《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要求,是对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应描述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医药文检》课程的教学目标,由过程方法、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构成的三维目标组成。

过程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检索策略,入口途径,操作步骤,分类范围,条件限定,文献演变,相互关系,过程体验,人际交往,表达方式,学习方法等。过程方法目标是《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初级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指《医药文检》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医药文献(信息)搜索寻找、收集整理、筛选提炼、转换存储、交流应用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技能目标是《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中级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求实态度等。情感态度目标不仅强调个人的探索求新价值,更强调文献检索与社会服务,科学精神与人类进步,创新实践与立志奉献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情感态度目标是《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高级目标。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能孤立和分开实现,必须三位一体,整体实施,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激励、衡量与评价功能。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国内部分省区采用“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相比较而言,“课程标准”增加了课程理念、课程性质和课程实施建议三方面的描述,其余大体与教学大纲相当。

课程教学大纲应有分类侧重 按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药学、中医学和中药学等均属一级学科。一级学科药学中再分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学、微生物药物学、放射性药物学、药剂学、药效学、药物管理学、药物统计学、医药工程学等二级学科。《医药文检》课程教学大纲应服务于对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其教学目的、知识技能范围、文献资源体系结构和内容深度,应有分类和侧重,以便于指导专业师生教学。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式。《医药文检》课程教学方式大体可分成理论指导操作练习、项目引领技能实训、创新设计比较查新三大类。

理论指导操作练习 是当前《医药文检》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检索原理和示教指导,再布置作业由学生模仿操作练习,以期达到理解理论,掌握操作,学会检索的教学目标。

项目引领技能实训 是在理论指导练习操作基础上的深化,即以专业学习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原理”为项目,由学生运用文献检索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项目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悉并掌握《医药文检》技巧。

创新设计比较查新 是在项目引领技能实训基础上的再提高,即师生共同进行专业创新课题设计,开展相关信息比较查新。如开展“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的开发研究”创新课题设计,须提炼查新要点,筛选关键词,编制检索表达式,构思检索策略,实施文献检索,选出密切相关文献,比较创新之处,撰写查新报告等。该方式能使《医药文检》课程教学进入实用阶段,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的对接。

上述三类教学方式体现循序渐进和层次递进的认识论规律,符合《医药文检》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医药文检》课程价值的进程。可先单项后综合地运用。单纯应用某种教学方式,学生会逐渐丧失《医药文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应不断改进,综合应用。

《医药文检》课程实训设计

课程教学的实训设计原则是:理实一体、工学结合、项目教学、载体多元。

理论实践一体 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应达1∶2,即实训操作练习的课时总量应达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药学专业的《医药文检》课程,本质上属于工具应用型课程,掌握检索方法并能操作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远比理解高深检索理论重要。实训操作机会多,有利于全面理解《医药文检》理论知识和掌握更加全面的检索技巧。

工学结合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专业岗位工作需要安排实训练习。做到既能有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学到文献检索技术。这要求实训案例或练习题内容应来自专业工作岗位一线,甚至来自师生自己的创新实践。工作需要是学习检索技术的原动力。

项目教学 将《医药文检》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块,各模块分别由3~5个具体检索项目组成。通过检索项目的实施,完成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如可设置搜索引擎、中文检索、英文检索、专利检索、查新检索、网络检索等多个模块。其中,网络检索模块可再分解成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循证药学等项目来施教。每个项目教学解决2~3个检索的核心技术问题并掌握多项检索技巧。

载体多元 文献检索工具的载体除纸质载体外,还有硅质载体(闪存材料)、网络(光纤)载体、虚拟(电子)载体和数据库载体等。《医药文检》工具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医药文检》课程实训载体具有网络化的应用倾向。网络文献检索特点是面广量大,快捷方便,载体多元,工具多样,有形式多样的实现途径。

《医药文检》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开设《医药文检》课程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刻认识,是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充实。《医药文检》课程能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医药文检》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为30~40学时,计2学分,比重不大。但它能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情感态度统领于一体、发散联想或集中提炼,是承上启下的公共应用型课程。其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师资团队建设、实训装备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和教材开发四方面。

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即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汉语表达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熟悉文献检索理论,善于提炼文献要点、掌握分析判断原则,能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提炼,具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和科技文献查新的能力。应建设具有专业学术造诣,接受过专门科技查新培训,精通数据库网络应用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

实训装备建设 《医药文检》课程的实训装备包括专业书刊、知名品牌数据库、校园网络平台和信息化软硬件检索教学环境。应有条件较好的书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除装备生均60册的图书和相关专业期刊外,还须购置或租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10个以上,以充实和丰富《医药文检》课程的实训内容。

教学方式改革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体现在以下方面:强化实训教学;开展案例分析;联系专业实际;探索创新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查新报告。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项目化、检索专业化、分析综合化、服务多元化。将传统以知识、技能传授为本位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培训方式上来。

教材开发 根据上述《医药文检》课程教学观,《医药文检》教材开发需新的蓝图。概述如下:(1)规模适度,质量控制。教学完成约需要36~54学时(2~3学分),质量控制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准。(2)案例导入,项目引领。以典型案例问题切入,相关内容合成项目。从案例切入到项目完成,形成能力培养的梯级台阶。多个项目合成全部成长台阶,实现预期培养目标。(3)资源配置,形式多样。教材形式可有书本教程、实训指导手册、视频课件、数据仓库、网络资源、检索报告等。书本教程主要包括检索理论和原理、关键概念阐述等内容,占课时数三分之一。实训指导手册是案例导入的项目化教学用书,为精心设计的创新部分,与书本教程配套,占课时数三分之二。视频课件是教师示教、学生模仿操作部分,与实训指导用书配套。数据仓库和网络资源指学校图书馆藏的多元化文献资源库,包括有偿和免费资源库。检索报告用于学生撰写实训练习的文稿或专题检索的调研报告,可单独成册,方便师生之间沟通交流。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评价

《医药文检》课程教学评价涉及四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和评价结果利用。

评价主体 原来是以讲课教师为主,没有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行业参与,用户反馈”等多元化主体概念。现在的评价主体可由教师、学生、行业带教人员或用户等组成。

评价标准 一般认为应依据《医药文检》课程标准,但往往忽略实践检验标准。前者是内部标准、教学标准;后者是社会标准、服务标准。两者结合起来,评价标准体系才是比较健全的。评价标准具有导向功能,融入实践检验标准,能够反映客户意见,提高服务效果,改进教学质量。

评价等级 一般而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要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最低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医药文检》课程教学评价的等级即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宜分成五级:强(≥90分)、较强(80~89分)、一般(70~79分)、较弱(60~69分)、弱(

评价结果利用 课程教学评价可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师生一般注重评价的结果,而忽略评价结果的利用。评价结果的利用包括反思总结、导向调控、激励推进和优化评价等方面。合理的评价结果利用有利于《医药文检》课程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反思能发现许多教学质量和质量控制问题;导向调控能促进课程建设趋于岗位工作需求;激励推动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优化评价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石泉,赵新民,徐玲.创新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8(4):79-81,134.

[2]张虹.创新教育下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刍议[J].学理论,2010(14):181,232.

[3]陈维,等.Meta分析方法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11(3):232-234.

[4]吴军.化工文献检索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管理观察,2011(1):147-148.

[5]阮浩,等.谈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教育探索,2011(4):41-42.

作者简介:

薛向阳(1962—),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

篇10

摘要在对复杂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数据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流程制造业综合自动化的应用需求,给出了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体系框架,分析了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数据挖掘;流程制造业;海量数据

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商业、金融、管理、工业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大都仅限于企业的商业信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还比较少。

目前,在复杂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先进工艺和工程技术的广泛采用,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数据和当前生产的实时动态数据,这些海量生产数据又包含用于生产和管理的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一方面,为了避免产品的设计知识数据重用率低,无法有效地实现产品配置设计和变形设计,延长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为过程监测、诊断、能效分析、先进控制、优化和调度、管理等各层次提供决策支持,使得流程制造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性能达到最优。这就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分析工具,把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有用的深层次的知识和信息挖掘出来,提取这些数据的整体特征、关联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以帮助决策者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流程制造业的生产特点和数据性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数据挖掘技术是解决流程制造业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从流程制造业的生产数据的特点及分析需求出发,建立了一般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数据挖掘方法在流程制造业领域的数据应用技术方向。

一、数据挖掘概念

数据挖掘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加之它是多学科综合的产物,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简单地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已知数据中找出隐藏的、可信的、未知的、有用的信息,探索数据中隐藏的规律用来预测未来,其中数据可以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数据挖掘工具能够从企业数以百万笔的历史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挖掘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挖掘主题――明确挖掘的要求、内容及目标;

2.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归约、数据集成与变换、离散化与概念提升等;

3.挖掘算法选择――包括类的选择、算法选择及算法软件选择;

4.构造数据挖掘(软件、硬件)平台;

5.结果展示及评价。

以上步骤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在数据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在实践中,数据挖掘的两个基本目标往往是预测和描述。预测涉及到使用数据集中的一些变量或域来预测其他我们所关心变量的求知或未来的值;另一方面,描述关注的则是找出描述可由人类解释的数据模式。因此,数据挖掘活动可分成预测性数据挖掘和描述性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方法大致可分为关联(Apriori算法)、分类(决策树算法、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等)、聚类(层次、遗传算法、划分法等)三种。 简而言之,数据挖掘其实是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可以描述为: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

二、流程制造业数据特点

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制造业按其产品制造工艺过程特点总体上可概括为离散型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两种。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包括电脑、汽车及工业用品制造等行业;典型的流程制造行业包括化工,食品饮料,制药,化妆品等以配方为基础的行业。

流程制造业是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系统非常复杂,成品一旦生产出来,就不能再提取它,回到它的原始成分。流程制造业整个流程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出量、物料特性、甚至物料加工路线受到原材料成分波动、操作、加工温度压力、设备等等波动的影响,并且不可预知。流程制造业制造过程是连续、在线的,所以说更加强调生产过程的跟踪和调整,主要靠实时的跟踪、控制纠偏。基于流程制造业的生产特点,流程制造业数据尤其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非常复杂,现在的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都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定时采集系统的变量和设备状态,以供显示、控制之用,日积月累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同时又由于离散决策变量和连续决策变量同时存在,各种变量的值是在不断变化的,数据类型也是多样的,系统中既包括连续过程变量,也包括离散过程变量,使得这些它们之间有较强的耦合及非线性;许多变量的变化快慢各异,采集信号的频率不同,导致时间上的不同步,在数据记录上也可能丢失数据,造成数据的不完整;流程制造业系统环境复杂,电、磁、噪声干扰较强,加之系统的不确定性,导致数据受污染。简言之,流程制造业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不完整性、多时标性(部分不同变量采用不同的采样周期)和数据类型多样性、多模态性,非线性、强耦合性和交错性等特点,致使全流程的模拟、诊断、决策与优化变得极为困难,而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三、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

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体系结构的确定是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项目成功的基础,依据流程制造业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要求,构建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体系结构

1.数据预处理

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一般是不完整的、含噪声的和不一致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采样、数据清理、数据转换等)可以检测数据异常,改进数据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后的挖掘过程的精度和性能。

2.数据归约

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经过预处理后,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构造数据仓库和OLAP,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集非常大,对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数据归约技术可以将数据集中不相关、弱相关或冗余的属性或删除,并能保持原数据的完整性,对归约后的数据集进行挖掘将更有效,并产生相同(几乎相同)的分析结果。

3.挖掘方法选择器

方法选择专家系统及知识库根据不同的挖掘要求选择最有效的挖掘算法或几种算法的序列组合,并且不断地更新知识库,用选择的方法去执行挖掘任务。目前系统常用的挖掘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粗糙集等。

4.评估界面 执行数据挖掘任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一些抽象的模型或数据,因此,系统提供了一种解释机制,以一种直觉的方式来表现数据挖掘的结果,比如用文字、图表和报表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帮助分析决策人员具体地了解所挖掘的结果。

四、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关键问题

1.数据的质量和数量

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数据量越充足,越能保证获取的数据的连续性,从而易发现系统的一般性规律;另一方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一切建模和分析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要尽可能完备地搜集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公开和未公开的数据资料,然后从众多的资料中把有用的部分挑选出来。挑选数据资料时应按照相关性、可靠性、最新性等原则进行。然后挑选出符合一定标准的资料,加以深入研究。然而收集数据资料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各层次的资料往往不够完整,真实性也有存在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问题,所以无形中就增加了数据搜集的难度,从而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2.数据仓库的建立

从数据挖掘的定义可以看出,数据挖掘包含一系列旨在从数据库中发现有用而未发现的模式的技术,如果将其与数据仓库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获得意外的成功。传统的观点认为,数据挖掘技术扎根于计算科学和数学,不需要也不得益于数据仓库。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成功的数据挖掘的关键之一就是通过访问正确、完整和集成的数据,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寻求有益的信息,而这些正是数据仓库所能够提供的。数据仓库不仅是集成数据的一种方式,而且数据仓库的联机分析功能(OLAP)还为数据挖掘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操作平台。如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能够实现有效的联结.这将给数据挖掘带来各种便利和功能。

数据仓库为数掘挖掘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数据仓库完成数据的收集、集成、存储、管理等工作、数据挖掘面对的是经初步加工的数据,使得数据挖掘能更专注于知识的发现。又由于数据仓库所具有的新特点,对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数据挖掘为数据仓库提供了更好的决策支持,同时促进了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要充分发挥潜力。就必须结合起来。

3.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目前数据挖掘方法很多,面对各层次不同的海量数据,应如何选择和应用其方法,是数据挖掘的另一关键问题。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进行挖掘,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差异很大。因此,合理选择分析方法很重要。数据挖掘常用的算法包括:统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集等,每种方法都有所侧重,应全面了解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优劣之处,选择与要解决问题类型相匹配的数据挖掘方法。比如,神经网络、规则归纳方法、决策树学习、遗传算法等适用于分类问题;硬均值聚类、模糊均值聚类、神经网络等适用于聚类;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等适用于预测。实际应用时,还要确定数据挖掘方法是直接应用还是建模嵌入的开发应用。

数据挖掘模型是数据挖掘算法的实际应用,在流程制造业领域进行数据挖掘必须针对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特点及特定的挖掘目标,选择各层次数据的合适数据挖掘算法。

4.结果的解释及评价

数据挖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对其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

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即看模型是否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意义,是否有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评价的方法之一是直接使用原来建立模型的样板数据来进行检验;另一种办法是另外找一批数据,已知这些数据是反映客观实际的规律性的;再有一种办法就是在实际运行的环境中取出新鲜数据进行检验。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真正做好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工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流程制造业数据挖掘的成功要求对流程制造业领域有深刻的了解,理解流程制造业要素数据的属性,了解数据采集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对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有足够的数据分析经验。

五、结束语

数据挖掘在企业中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方面。如客户特征、购物关联分析及客户关系管理,这方面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的许多商业信息问题,但应用于工业制造生产流程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初步实践阶段,起步较晚,并且实际成功应用的事例也较少,基于此,数据挖掘技术更能显现出它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流程制造业的数据特点,量身定制合适的数据挖掘工具,为流程制造业提供决策依据,解决流程制造业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Jiawei Han,Micheline Kan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2001

[2] 朱群雄,麻德贤.过程工业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J].2004

[3] 孟永胜.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研究与应用 [博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4] 余军合.面向全生命周期虚拟产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