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构筑了严整的理论架构,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手段和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也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迅速增殖。如今,知识已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并且始终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试图什么都知道已成为不可能的客观现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能力比知识更有力量。而能力是系统的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组合。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研究性学习等)来试图达到。但是,从根本上讲,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物理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含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理想化法等等,其中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法和理想模型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物理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方法教育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及实践的广泛重视。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之一是: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也远没有像物理知识教学那样,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己的理解去把握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这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一直还处于较盲目和随意的状态。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科学方法教育不足,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目标的设计、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分析、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途径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实践案例说明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
一、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1、科学方法教育比知识教学更具有长远意义
人类几千年的探索活动,汇集成今天这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不仅创造了各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形成了科学方法体系,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税利武器。显然,人类创造知识的全部,不仅是各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还应包括相应的科学方法。在这“知识的全部”中,正如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教育而言,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知识很有限,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正如赞可夫所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迅速地弄懂这些东西并掌握它。”要迅速地弄懂这些新知识、新发现,掌握这些新技术,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和各种工作领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更是普遍应用于人的各种思维活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受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终身受益。所以,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应是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成果,也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学习和工作的有力工具。因此,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2、科学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施教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现行教材是按知识体系编排的,科学方法大多蕴涵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科学方法为线索组织教材、组织教学过程。对一些重点知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切实运用必要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导引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必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切身的体验,从而对知识本身有扎实的理解,同时又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这就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明白了这一知识是用了那些科学方法来获得的,即能在科学方法层面上理解和体验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经过学习逐步地掌握了科学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掌握了方法取得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时,就得到了开启物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才能体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物理教学质量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
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需注意以下四条原则:
(一)适时性当教材内容确有进行科学方法渗透的必要才加以渗透,反对脱离教材内容而空谈方法。例如:在原子模型教学中,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推测、假设、推理、演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用新的理论推翻旧的学说,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又深入一层。教材将方法和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从实验事实出发,通过各种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物理学说。
(二)适度性科学方法教育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挖掘教材的方法教育因素,制定出切实的渗透目标,不宜过难、过高。另外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有些方法在重点中学可以讲解,但到了普通中学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可能效果就不好,教师应该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教学难度,适度的进行方法教育。
(三)隐含性开展物理方法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渗透。在进行方法教育时,要做到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物理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在高中电场教学时经常用到类比的方法,把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和重力场中的高度差、高度、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进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提及“类比”二字,但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接受了类比这一物理方法。
(四)融合性知识、方法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和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可以结合在一起,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时就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就要用到隔离法和正交分解法等典型的物理方法。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习知识和方法渗透等实践活动来培养的。知识越丰富,方法越多、越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三、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
1、在讲清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或一个物理规律的建立,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科学方法的运用和形成。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速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从而引入速度的概念,进而分析如何定量地表示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认识到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即表示,即采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在平均速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近似法、微元法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用比值法、微元法定义瞬时速度,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渗透实验法。由此可见,在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伴随着许多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样,一个物理规律的建立,如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规律的建立,也充分运用了实验方法、分析和归纳、推理方法及数学方法。
2、在说明物理理论的建立过程的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理论:如分子动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玻尔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维及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其中科学假设在物理理论建立过程有突出的运用。例如“玻尔理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科学假设的运用。教师可按以下的程序组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指出玻尔根据当时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发现用经典电磁学理论不能解释“原子结构稳定”和“原子光谱不连续”的事实,大胆放弃了某些不适用于原子内部的经典电磁论,创造性地把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普朗克量子说和爱因期坦的思想结合起来,融合光量子理论于原子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三条科学假设:能量量子化假设、轨道量子化假设和跃迁假设,然后以氢原子为例进行演绎推理,把抽象的假设具体化,再借助电子轨道图和能级图,使抽象的假设形象化。但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最后向学生介绍玻尔的理论一方面被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和赫兹共同完成的著名实验所证实,同时用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的正确性得到证实。循着理论建立的历史进程“事实和已有理论”“理论假设”“新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模拟活动,学生既能学到了物理知识,更体会到了科学方法在科学理论建立过程的重要作用.
3、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教师介绍了一些物理方法以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实验课是进行物理方法应用训练的最好机会。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大有文章可做。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整理数据,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分析、运算、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物理结论,给学生提供亲自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机会。
4、在单元小结中进行物理方法的讨论和归类讲完一章新课后,在对该章内容进行小结的同时,也要对该章所用到的物理方法进行讨论和归类。如讲完牛顿运动定律后,对控制变量法、实验法进行分析讨论,对隔离法、整体法进行小结。讲完电场和磁场之后,复习时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把这两者知识联系起来。总结这些物理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这些物理方法,这对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帮助极大。
四、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一)科学方法教育比知识教学更具有长远意义正如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和各种工作领域。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受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终身受益。
(二)科学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要切实运用必要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导引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比如对于质点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引用例子。一架飞机从温州飞到杭州,由机的大小和形状在与宁波到杭州的航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研究的问题中不起作用,所以可以把飞机看作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质点。如此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的建立过程,必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切身的体验,物理教学质量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科学方法教育具有深刻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例如,我们强调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逐步懂得观察和实验既是物理知识的基本源泉,又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就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例如,通过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等教学和有关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工作需要有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科学方法教育具有深刻的德育功能。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所花的时间不多,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作用很大,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南冲.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9.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创设性地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指出历史教学要打破传统的目标设置,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注重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革新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宗旨,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得到全面发展,使历史学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为此,高中历史教学就应以新课程下的三维目标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
一、影响和制约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纵观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在新课程的指引下,高中历史教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进,课堂氛围有所活跃,课堂效果有所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在目标、方法以及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模糊
当前,在高考和升学率的束缚下,为数众多的学校和教师将教学重点置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上,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历史教学同样如此。
在高考的风向标下,教学目标被分数所牵制,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就陷于应试教育的僵化之中。这不仅难以企及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德育水平和历史素质的系统培养与提高,最终影响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制约教学效果,且极易造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的脱节。
(二)教学方法不当
面对严峻的高考升学压力,教师往往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上压缩内容,强化理论灌输,教条性地讲解历史知识,使历史学科变得极为枯燥。在有失偏颇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繁琐的历史知识采取机械性的记忆方法,忽视了历史学科特有的客观规律,也忽略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深刻性和探索趣味性。
在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机械化地理解,很少予以主动思考,更无从谈及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探究。这也就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教学模式滞后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居于课堂的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此模式下,教师在备课时也往往陷于桎梏,将重点置教学任务、高考大纲以及应试要求之上,并直接反馈于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了历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得一部分学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但能真正提升历史素养,在历史教学中锤炼整体素质的学生屈指可数。可见,滞后的教学模式不仅僵化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凝滞了学生的历史探索思维。
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深化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提升历史素养以及锻造综合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束缚和制约了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深入掌握历史知识和相关的学习方法极为不利。因而,有必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探析科学的解决策略,以最大化地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提升有效教学向导
目标是行动的指引和先领,对于行动的方向和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作用。高中历史教学要以新课程下三维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历史学科实际,从宏观着手,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将教授学生知识与提升学生能力相结合,致力于对学生的有机引导,促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客观的情感态度,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要严格服从教学目标,实现目标与实践的统一,以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贯通。
譬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中“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深谙这一阶段的历史背景,更是要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盛况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体验,从而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情,树立民族和文化自豪感,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确定此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以目标为指引,深入讲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的表现和原因,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索,主动探究,既实现师生的有机互动,又与教学目标相契合。
(二)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主体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处于核心环节,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中,从而削减了历史教学的趣味,使学生倍感枯燥。
对此,教师就需深入思考,立足于自身的教学水平和风格特征,紧扣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法、探究法、图解法、联系实事法、师生互换法等的有机优化组合,活跃课堂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并有效提升课堂效果。
譬如在讲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教师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春天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创设改革开放的激荡情境,使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再适时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走出单独授课的束缚,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设置的各个环节都力争实现更多学生的参与,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比较能力,促使其掌握更优的学习方法,并提升学习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三)构建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教学模式创新
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沉重压力下,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而难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考察不仅要体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突出于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参与度以及通过历史教学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人文素养。
这就需要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比重,并实现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化。与此同时,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的评价中,既全面审视自我,也为教师提供积极的改进建议,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同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下,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明显滞后于教学发展实际,难以满足当前历史教学的客观需要。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器具,采取既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也有利于深化教学效果的策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可行的教学体系,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有效性。
结语
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重视高中历史课程的开设,走出应试模式的束缚,寻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师要认真研习新课改,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氛围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则要燃起对历史的浓厚兴趣,积极配合教师的讲授与教学,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进步,通过三方的努力切实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联晋.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时事热点的初探.学苑教育,2011,(5).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方法创新
成功老师对一个学生有100种方法,失败老师会用一个方法给100学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包括科学的教法和科学的学法。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教学可以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科学规划、充分开发新课程教学资源,保证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创是我们新课改的核心和关键。
一、创建多样的历史教学观
梁启超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教育对青年学生尤为重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思想进行了重大变革,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在历史教学中也将历史教学方法创新放到了首要位置。新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师应极转变观念,着眼于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做起,树立全新的历史教学观。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有创新观念。在对历史教学的把握上,教师应能够掌握和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本脉络,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教材进行驾驭,并轻车熟路地运用教材;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上,能够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向教学组织者、引导者转变,能够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宽容、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开放积极的课堂环境。其次,历史教师应具备历史学科教研教改能力。高中历史教材经历了数次修改,历史事实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变化。在历史研究中,“史无定论”,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作为历史教师,应敢于针对历史教材进行质疑,用新的视野来观察、分析、评价历史,带动并调动学参与历史研究,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建兴趣问题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设计得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学生思维产生积极启发性的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兴趣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搭建,来促进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发展,最终达到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第一步,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兴趣问题教学的开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具体在历史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探研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对康乾盛世的评价上,有学生提出“我看康乾盛世期正处于17~1 8世纪这个重要的历史剧变转型时期,统治者却继续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社会进步,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后人对康乾盛世评价太高了”。对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我鼓励学生大胆各抒己见,并顺势展开课堂讨论,通过浓厚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次,历史教师应善于创造历史问题情境。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创造历史提问情景,鼓励激发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方法创新上,建议可以通过引入影视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水平。高中历史中涉及的史实很多,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势必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影视资源、演义等结合起来,势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致。例如,在讲授秦的统一时,建议结合了电视剧《芈月传》和一些野史、小说等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故事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历史思维方法是首要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在学习中一时难以梳理出头绪,许多学生会认为历史太难学了。这里历史教师应重点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历史的规律,理清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历史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对高考的关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高考中,历史分数占100分,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总分。从高考中历史出题的角度来看,并非学生简单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做题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只是在快考试时进行突击性背诵,那是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的。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抱怨背书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少之又少。这类问题的出现,原因无非就是学生们做题太少,不注意历史学习是总结思考,从而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
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常常会听到同事们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冒’!”“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上面提到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方面
1.更新备课方式。
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6.学法指导是动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顺利升学,以便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二)生活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取历史教训,更好地推进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历史。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化知识为能力。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让他们觉得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氛围,把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关爱学生。
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时,他们也会回报你同样的爱。同时,一旦他们喜欢你,也必然会喜欢你的教学,这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课后花一两分钟时间与不同的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爱好等,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交心谈心的朋友。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欢迎。老师的亲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你教的课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跟学生的关系不能好得没有距离,要把握分寸,要让你的学生对你既敬又爱。
参考文献:
[1]袁金华等主编.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实施困惑;应对方略
在“一标多本”的教育大背景下,教材的选择和实践,对于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要。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在“整体史观”理念指导下编撰而成的,是比较有价值、有特色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指导实践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诸多困惑。
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困惑
(一)有效实施专题史体例的前提
1.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通史基础。新课程改革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大胆突破了通史类编写方法,也不是先中国史后世界史的编写方式来表现专题内容,而是以时间为分界点,将历史划分为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和现代中外史,采取中外合编、中外对应的原则来编写。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专题史体例并不是让高中学生学习并掌握系统的、专业化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懂这些关系,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并掌握通史知识。而目前初中的历史教学难以为这种专题史学习提供有效支撑。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的教材中,没有介绍欧洲封建国家与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内容,而高中必修课程历史(I)中却对欧洲主要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历史知识体系的脱节,将会为高中学生专题史的学习带来巨大困难。
2.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II)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教材安排5个课时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进行阐释,在第九课的《诗歌与小说》中,内容涉及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领域的知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进而使其从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层面来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但很显然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研究表明,有12%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有54%的教师在备课中感到吃力。虽然,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多重途径(如在职培训、学术研究、跟进指导等),但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致使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给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内容选择和课程标准的达成度
1.内容选择对课程标准的误解。教材编写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存在巨大差异。从岳麓版教材的内容选择上看,其教材编写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颇。例如,在必修(I)中,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设有9个专题,其中“”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2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岳麓版高中教材将专题2抽出来并入专题8“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而使得“”的重要历史地位被严重弱化。
2.教材难度已超越“基础性”。如前所述,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在“整体史观”理念指导下编撰的,其专题史体例的有效实施对学生通史知识体系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通史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要独立理解教材中一些看似简单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困难,教师不得不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进行补充。例如,必修(II)的“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课,教学内容简单,但是教材中所涉及的青花、斗彩、五彩、块炼铁、粉彩等手工业技艺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可见,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已超越“基础性”,使得教师难以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大量的补充知识。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实施困惑的应对方略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指在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性质,把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的书面计划经验逐步转变为与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创造性实践。具体而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即以学校为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历史意识进而获得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条件及培养目标,在对学生历史学习经验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及当地的历史课程资源,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用教材教”。在内部整合中,要注重专题史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外部整合中,要弥补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上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加强学法指导,大胆尝试学案式教学。与教案相比,学案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师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地位,其导学策略和导学过程,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和循序渐进性更强。因此,大胆尝试学案式教学,能够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分层次指导,进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有效化解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困惑。
参考文献:
[1]张传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高明方.论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显著特点: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2第2版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79-180.
[3]罗文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分析[J].考试:教研版,2012(07):110.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情感教学
近年来,由于我国教育教学方面变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情境教学法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大力关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想情境再现,需要教师经过一定的思考设计,把相对抽象、枯燥的历史事迹与知识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借此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强化历史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之中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情境的相关设计不理想
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助力。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效率提升来说又稍显不足,这说明历史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历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只注重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反而忽视了相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状况,单单只是生硬地借用别人的方式,这只能暂时达成活跃课堂的要求,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体验依然是平平淡淡,从而导致学生在思考与接受的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对于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二)历史情感教育不完善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及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更加注重对知识的讲解以及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工作,学生只是单纯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背诵记忆,实际上并没有对所学的东西进行深刻的了解以及思考,因此常常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为了完成考试而记忆,对我国历史的情感十分淡薄,对学生养成爱国情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合理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感情。历史本就是实际发生过的,如果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发生时的境况,不仅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于历史的记忆,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历史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爱国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崇敬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创设之中,为了在其中增加情感因素,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历史进程中出现过的东西,如文字以及艺术品等,经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学生便能对历史产生更加形象、更加贴切的感知,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如果缺少实物的演示,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仪来进行历史背景或者是历史物件的展示,例如在讲解人类原始社会的生活情况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找出相关的原始社会中人类运用的器具或者是某些遗骨方面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课件制作,然后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们在经过一定的了解与分析之后,就会对人类原始的生活状态形成大体的了解。不过在此过程当中需要教师们注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到学生是否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或者是对一些原始器具存在疑惑,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们根据当时课堂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与解答,从而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与此同时,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有关的模型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司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对应的模型,然后在实际的展示中教师可以讲一些书本之外的历史传说或者是故事,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以最大限度诱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从而实现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历史遗迹参观活动,直观地给予学生一个接近历史的机会,帮助学生体会历史的进程与发展,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时发掘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非常重要的学科。只有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进程的规律有一个充分的、准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依据,综合考虑我国历史教学的方式以及当代学生的特点,合理有效地将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融合到一起,大力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规范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陆树霞.情景再现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
篇7
教学是一个熟悉的话题。教学天天发生,但未必时时有效。捧着新课程,直面新高考,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或许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没必要小题大做。或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无需庸人自扰。的确,关于教学,似乎人人都能说上几句,甚至侃侃而谈。而我认为真正有发言权的恐怕还是那些一线的善于思考与努力实践的教师们。因为只有尝过梨子的人,才知道梨子的味道;只有下水游过泳的人,才知道游泳的魅力。我总认为,教学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所谓的答案与结果,而在于不断探索与追求完美的过程。讲座也好,观摩课也罢,都不过是一种思路,一种启发,一种引导。它不是准绳,不是标尺,更不是灵丹妙药,切不可生搬硬套。我突然记起陶行知先生的著名思想“生活即教育”。是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教学不也是这样吗?只有贴近生活,感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尊重学生兴趣与爱好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实在的,成功的。我认为要开展有效教学,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目标
英国有句谚语:“成功之秘诀乃是目标之有恒。”的确,目标是方向,是准绳,也是动力。没有目标的教学必然是无序的,低效的。因此,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每一节课的教学必须严格遵守学科课标,拟定三维目标,对照内容标准,结合教学建议,同时要参照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结合学情、教情,将课程目标转换成教学目标,而且进行分解细化。认真备好每一课,严谨组织教学。这是游戏规则,必须遵循。当然,目标的制定也不能简单停留于表面,形同虚设,而要切合实际,尽可能合情合理。目标太低,课堂缺乏激情与悬念,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与发展。目标过高,让学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无从下手,云里雾里,学生也必然失去求知的乐趣。
二、方法
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内容如果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问题。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这道理谁都懂。基于此,我认为教学一定要针对不同内容,注意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根据历史学科特点,我觉得历史课可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多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同样的知识,如果我们的问法不一样,其效果也迥然不同。这里仅以历史学科为例。例如在学《开辟新航路》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若设计这样6个问题,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①什么是旧航路?②什么是新航路?③为什么开辟新航路?④凭什么开辟新航路? ⑤怎样开辟新航路?⑥新航路的开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这几个问题就是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结果等几方面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分析阐述,而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是换了一种问法而已。再如在学《北美独立战争》时,我们可以从美国国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组成?”再比如讲解二战中“苏德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问学生:“这场战争何时爆发?希特勒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天?”再如“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还会爆发吗?”“假如没有,会成功吗?”“如果光绪皇帝真的有实权,能不能成功?”“为什么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如何理解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为什么说是中国的开端?”等等。通过这样巧妙设问,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中提高学习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因此我认为精心设计历史问题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三、媒介
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就教学而言,有传统媒介,如黑板、挂图、粉笔等,有现代媒介,如电脑、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等。必须指出,“一本书,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的时代已经过去,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效果大不一样。一般而言,多媒体或有形教具比较直观、形象,能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化、甚至简单化。单纯的语言表述比较枯燥、不易理解吸收。目前,电子白板正逐渐应用于教学之中,其强大的使用功能,已是传统教具所远远不能比的。试想,如果有这样的媒介,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其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而增加其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避免走极端,传统教具依然有其合理一面,现代教具,并非件件合适,不能为了用而用。一定要注意“度”,把握恰到好处。教师不能成为教学媒介的工具。总之,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自觉学习,更新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善于思考,不断探索,合理运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互动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应用问题教学法
一、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敬业中学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
“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做到: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学生提“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也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一定深刻性。
篇9
【关键词】超越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超越教育”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教育教学的功利目的,只教(学)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把个人的发展局限在应试教育的范围之内,忽视了教育还有其超越性目的,忽视教育自身还有提高和完善人格的任务。中学历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摒弃功利主义教育,树立“超越教育”理念。
超越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特别是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持续性发展。历史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历史是最具有超越教育开发潜质的课程之一。因此,不管是基于历史学科特殊的人文教育功能,还是基于当前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新目标,或者是我们教育的实质目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超越教育都已是刻不容缓的应悉心探究的重要课题。在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以积极、向上、关爱的心情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就能够使学生精神振奋,进而使学生深刻地内化所学的知识及其所蕴涵的情感,不自觉中学会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学习、体验生活,最终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二、“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超越”意识。重点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教师演什么角色。赵亚夫教授说过:最高级的历史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导”出来的;最优秀的历史教师不是表演家,而是思想家。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大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结果学生对历史学习很厌倦,在大家印象中非常有趣的历史故成了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学生学得无趣,老师也教得无味。而“超越教育”理念中则是把学生看作是虽有许多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多方面发展需求和发展可能的人,把学生当作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加强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多方位激励机制,用教师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其次,历史教师要善于积累经验。教师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必须要多读专业类、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超越欲望;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德才兼备,集导师、朋友、楷模于一身,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历史教师要加强“超越教育”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历史教师有了强烈的超越意识,还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实践,积极的反思总结,才能逐步得到发展、提高,才能使超越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过程。
三、“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超越
1.“学贵有疑:激趣、质疑”。
激励学生质疑就是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分析问题的途径。对于怕问的学生激励他们认真听,主动听,积极说,大胆说,怕问的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教师应马上给予肯定并表扬,使之增强自信。如“这位内向的同学有动脑筋,这种敢于超越自己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建议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对于敢问爱问的学生要培养他们会问、善问,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又善于思考评价他人的发言。课上我努力做到善于设疑、启疑、激疑,让学生做到质疑、析疑、辨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将历史结论、性质作为设疑的中心依据,针对学生水平,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形式多样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动脑;教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信任的微笑,赞许的语言激励学生进取,如:“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你真棒”“没关系,慢慢来” “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你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很好,建议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这样既可以史论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积极思考,也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超越性格的发展,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质疑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才能激活思维,畅所欲言,轻松愉快参与课堂学习。
2.“人文关怀:批语、提示语”。
寓超越教育于历史教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作业批语、试卷提示语进行目标激励,精神鼓励,既让每个学生既有目标又有压力努力超越自身,完成任务。(1)针对性;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方法,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应引导他们做较容易的题目,肯定他们的些许进步,使他们得到满足期望的鼓励。在阶段性检测时,教师要把握好试题的难度系数,要让学生能通过考试感受到自己一次比一次进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要出现“重做”“不及格”字眼,可写:多思考,多看书,争取下次考(做)好;你的卷面(作业)很整洁,但答题格式不规范,希望下一次作业(卷子)一定会比这次好。(2)启发性;比如,你再想想这个句子符合史实吗?(3)激励性表扬: 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不打击,多发现闪光点。(4)试卷提示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题,不如说是“超越”自我的舞台,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成功的快乐一定会属于你……评语或试卷提示语宜幽默委婉,即体现师长的恳切又体现“朋友”的真诚,这样学生就会从被迫式学习变为愉快的超越性自主学习、从而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3.资源共享: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评。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学生都渴望成功。进行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评, 可以从阅读、摘录、分析、绘画、编辑等多方面熏陶学生的思维,便于人人参与,可以资源共享,可以组间(个人)竞赛,各层次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齐心协力为小组(个人)夺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探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又可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各层次学生体验成功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历史记忆、历史知识的宽广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超越教育”教育教学实践几个注意事项
1. 爱心渗透: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品质,是教师必备的修养,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以,历史教师应当尽力以“爱”为基础在教学中渗透超越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期望,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2. 整体性: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问时要因人而问,所提问题要因人而异”。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超越。
3. 渐进性原则:超越教育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能够完成的,超越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超越教育的目标应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应如何操作,都是值得我们历史教师去研究的地方。
4. 适度性:即“在课堂上所讲的历史知识的难易的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因此,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必须是量力而行,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学生丧失信心,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应以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为佳。同时问题的量也应适度,以免影响进度,导致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不能舍本求末。
5. 实用性:高考成绩是检验每个学科教学效果如何的试金石,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的实用性。
中学历史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在“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大有可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与历史课程有关的素材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超越的机会”,使学生一天一个小超越,不断超越自己。还应当以“超越教育”理念来指导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激情,使我们的教育真正“为人的发展而教育”,使历史课程学习真正成为“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载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任鹏杰等.全国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
[3]夏玉华.浅谈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篇10
摘 要: 历史教师只有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关键词: 学生实际 情感价值观教育 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①。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其次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情感教育才能恰到好处,收取“润物无声”之效。笔者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上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以“勇敢”、“自信”、“坚持”为主题激励学生追求理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与培养。
一、密切贴合学生实际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甚至可以说是终极目标。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们往往对这一目标并不太重视。尽管有教师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由于脱离学生的实际而显得假大空,效果不尽如人意。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必须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冷冰冰的说教,收到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兼班主任,笔者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授课之前,笔者详细考察了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实际情况:
1.生活方面:学生长期吃住在学校,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尽管已是高一下学期,但仍有部分学生尚未适应住宿生活,主要表现为与舍友矛盾,难以融入宿舍的集体生活,个别学生甚至萌生了退缩的念头。
2.学习方面: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举行了假期检测性考试。部分学生的成绩下滑严重,导致新学期的学习压力过大。
3.心理方面:高中生追求平等、独立,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宿舍矛盾、成绩下滑等不顺心的状况,他们便会心情抑郁,失去信心,甚至自卑厌学。
为了帮学生走出上述困境,笔者曾找到相关学生进行谈话教育,但收效甚微。恰巧此时,历史课要学习《新航路的开辟》,笔者在备课过程中被航海家们不畏艰险、勇敢、自信、坚持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笔者尝试着将历史教师与班主任两种角色的教育工作合二为一,将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勇敢、自信、坚持。
二、精心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②。在课堂上有效地融合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避免冷冰冰的空洞说教。
1.影音资源。影视作品不仅能够直观再现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其逼真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更能打动人心。在《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播放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海洋》的片段,将航海家在大海里航行的惊险场面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意识到大海的无穷威力和航海的无比凶险。在此基础上,笔者问学生:大海有什么特点?如果有一艘帆船,你敢不敢驾着它去航海呢?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互动,让他们初次体会到15世纪航海家们的勇敢与自信,同时鼓励学生像航海家一样勇敢、自信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角色体验。角色w验是指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情境。在此过程中,扮演者体会到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而旁观者亦被历史人物的言行、思想和人格影响。讲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笔者先出示背景资料“哥伦布曾先后向葡萄牙、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多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印度和中国的计划,但都遭到拒绝……许多人不相信他,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扮演航海家,向国王写航海申请书,以说服国王支持自己的航海行动。此举旨在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航海家们追求理想的执着、勇气与自信。
3.多元资料。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③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在史料选取、运用和解读上下工夫。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航海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等学生发言后,笔者出示两则资料:
皮加费塔《航海日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圣塔菲协定》:“海洋的领主陛下从此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贵族封号,委任他为所发现的海岛和大陆的司令,在他逝世之后,这个封号和属于他的所有权力将由他的继承人继承……哥伦布被封为所发现和夺得海岛和大陆的总督,为了管辖每片发现土地,有权选出管理者……凡在司令管辖区内购买、交易、发现或夺得的,他都有权得到十分之一的利润……其余十分之九的则应呈献给陛下。”
这些资料既能印证航海家们在航海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又能帮助学生感受航海家们自信、勇敢与坚持的可贵精神,还能体会航海家们梦想实现后的巨大收获与喜悦。
三、内化情感价值观教育
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内化于心,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修养人格。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做到“移情”:将课堂中培养的情感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鉴于此,在课堂总结部分,笔者借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管理的教学资源,通过精心制作微课实现情感价值观的内化与升华。
伴随着电影《哥伦布》主题曲“Sailing”的优美旋律,学生如同欣赏图片故事般重温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与此同时,微课中展示一些富含情感的语句和史实:
“心存梦想,执着自信: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坚信从欧洲西航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
“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奔波,去了很多国家,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他成功说服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他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不惧艰险,不畏生死: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时260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本人也命丧途中。”
紧接着,微课的内容由历史回归到现实,呈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团结奋进的照片和家长会的照片,照片旁边写着学生的梦想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
学生的梦想:
石潇楠:考上大学,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冯滋文:考上大学,当一名著名设计师!
……
家长的期望
希望潇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担当,乐于助人,提高成绩,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
我对滋文的期望是希望她能尽自己所能学好各科课程,将来能考上她理想中的大学,能利用她的美术特长实现她的目标考个知名美术学院!
……
微课中还插播一些承前启后且激励人心的话语:“历史证明,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制定目标,只要我们敢于行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只要我们团结互助,只要我们奋力拼搏,只要我们不惧困难,只要我们不怕失败……我们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能实现父母的期望,就能完成自我的蜕变……”教学实践表明,班里学生在感动中增强了自信和追求梦想的勇气,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集体生活,理性看待了学期初的考试成绩,增强了自身的受挫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④。教师只有贴近学生实际,借助多种课程资源,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②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③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J].历史教学,19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