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育叙事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教育叙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课 奖励 惩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13-01
初中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进行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3圈,学生仅跑2圈;在仰卧起坐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次,学生也少做等等。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素等。面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尽管不宜提倡,但适时用之,常常会起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惩罚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恰如其分的把握好这份特殊的“奖励”,以此来推动我们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一、关注学生情绪,夯实课堂常规
明确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学期初,尤其是每节课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课堂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多方面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中学习活动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二、巧妙化解危机,构建轻松课堂
在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的同时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体育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应当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你真行”,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教师应明确惩罚学生的目的,同时也应让被惩罚的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被惩罚,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被惩罚后的行为表现。
三、 提高练习密度,确保人人参与
篇2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学553507)
“数与式”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主要是注意它的性质、运算法则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准确的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现以“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课来说,我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关注本节课的重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的拓展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但是学生在小学的计算从来没有遇到“正负号”和“绝对值”的问题,学生在有理数加法运算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还是异号两数相加)。
2注重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的实际例子中,如平时走路时有前和后之分;在打篮球时,投球时篮球有上升和下降之分;在乘坐电梯时,电梯也有上升和下降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以这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探究,把身边实际例子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多个式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分类,利用数学归纳法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关注有理数的加法难点的突破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课题研究; 研究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14
在体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研究,以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无疑是最佳选择。现从理解小课题研究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针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直面教学实践,发现和选择适合于小课题研究的问题,形成小课题研究。
1 理解小课题研究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1]小课题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在研究的指向、内容、过程、时限和形式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1.1 研究指向基层教师个体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在自身日常工作情境中,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为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所进行的研究,与大课题的课题组团队研究不同,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的。“小课题研究关注教师个人的教育反思与行为跟进,关注的是教师自身问题的解决与经验的提升。”[2]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小课题研究指向教师的个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1.1 解决教师自身日常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如,女生中长头发较多,影响身体练习的进行;男生在整队集合时喜欢动手动脚,影响教学组织;小学一年级男生在体育课中,经常出现‘集体尿尿’情况。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
1.1.2 研究课题是教师自己选择与确立并独立承担。也就是教师个人即研究者,是实验教师,也是课题的主持人。
1.1.3 教师采用自己能够操控运作的方法进行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是教师的一种个人行为,主要是通过读书、行动、反思来进行研究,一般采用适合于基层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1.2 研究内容直面微观现象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小课题研究的内容都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而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象。从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性质来看,在小课题研究的内容上主要表现这样两个特点。
1.2.1 直面体育教学实践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课题研究是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随“问题”而生,并随解决“问题”而止,而且是微观层面的问题现象。如,夏季的体育课中,由于学生出汗较多,出现了需要更换衣服的问题,进而形成了“夏季体育课如何让学生更换衣服”的小课题。
1.2.2 研究内容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很多,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只有自己能够把握得准,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才能成为小课题。其研究过程随教师个人的特点不同而具有灵活性,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对于不同的教师,也许对于其它教师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自己的需要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时限短无固定模式
大的课题研究一般需要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等环节,需要时间也在一年或几年之中。而小课题研究的启动、实施、结题,没有固定的时间周期,没有严格的步骤,需要的是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发现了问题,就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他人的学习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方法是否有效,并通过反思来进行总结与提升。
1.3.1 不需要按大课题研究规范要求进行过程操作。小课题研究不需要进行课题的立项申报,也不要进行开题论证会、中期检查,更不需要进行结题验收。
1.3.2 研究时间短所需经费少适合于基层教师研究。小课题研究不受教师职务、职称、工作和研究经历等限制,只要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愿意将此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随时可以进行研究,也可向学校申请立项(有条件的学校)。
1.3.3 没有固定的成果形式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小课题研究是以解决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主要任务,因此,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和成果呈现方式。小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可能是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或更新,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许没有像样的文字形式记录,更难写成规范的,但这种研究成果表现在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增长和自身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2 选择适合小课题研究的体育教学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在涉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出了学校体育的工作方向,特别明确“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正是因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就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强化”过程中所急需解决的,需要进行研究的。在此,将之作为体育教学中小课题研究的问题线索链,去发现和选择问题。
任何课题研究都是从选题开始,而选题则基于发现和选择相应的问题,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3]小课题研究虽小,只要选对研究的问题,就能形成好的研究课题,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大问题。体育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复杂性,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环境之间的多边互动关系,使得体育教学的问题多而转换快,关联多而不确定。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小课题研究,最关键的是选择适合于小课题研究的问题,选择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生成的不同点来进行分析。
2.1 确保体育教学正常开展
2.1.1 问题现象分析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按要求开足上满体育课程规定的课时,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常规状态,这是完成课程计划的基本条件。而在目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很难达到这一基本要求,我们的常规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原因很多。如,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有的学校是开足了体育课时,但很难上满,而较多的表现为“改自习”、“看录像”或“被其它学科占用”等随意化行为。还有,体育课经常被学校的一些活动冲掉或占用等。对此,我们可以围绕“确保体育教学正常开展”为主题,面对自己的教学实情来选择适合于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问题。
2.1.2 形成问题举例
(1)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角度来选择:如何开足上满体育课程所规定课时的问题。如,“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排好体育课”、“因学校活动被冲掉的体育课如何补回来”、“雨天不让其它学科占用体育课的做法”等。
(2)从课堂教学常规的角度来选择:如何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概念和教学常规。如,“让学生建立‘体育课与其它学科课同等重要’概念的策略”、“体育课开始部分如何高效地完成‘考勤’”、“高效发放回收器材的方法”等。
(3)从教学过程管理的角度来选择:如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与调控。如,“选择与培养学生体育干部的操作策略”、“体育学习小组形成的方法”、“学生体育学习即时评价语言的归类”等。
2.2 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
2.2.1 问题现象分析
目前的学校体育中,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不高,直接造成了学生课外锻炼的低效率。虽然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所好转,但学生真正形成了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够进行科学健身的还不够理想。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没有掌握应有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又没有经过课外锻炼的强化,形成不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我们的体育教学满足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在此,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为主线,形成体育教学的小课题研究问题。
2.2.2 形成问题举例
(1)从运动技能形成的角度来选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快速跑动作技能的方法”、“初中生形成篮球‘投篮技能’的策略”、“高中生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理解的动作概念”等。
(2)从体育方法掌握的角度来选择:如何在运动技能形成中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身体动作名称的方法”、“初中生如何理解动作要领的策略”、“高中学生如何在冬天进行球类运动的方法”等。
(3)从健康知识获得的角度来选择:运动技能的形成与锻炼身体的健康知识结合:如,“小学高年级学生越野跑中如何选择安全的路线”、“初中生耐久跑中如何控制运动量”、“高中生进行耐久跑锻炼时如何补充营养”等。
2.3 调节教学过程突发事件
2.3.1 问题现象分析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指超越教学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正是由于体育教学的时空相对宽广,教师与学生,师生与环境之间关系变化多而快,难以预设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实施体育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2.3.2 形成问题举例
(1)从教学安全需要的角度来选择: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处理与预防。如,“小学生身体练习中相互碰撞的预防”、“初中男生身体练习中交往矛盾的解决与预防”、“高中体育课中学生伤害事故出现的及时处理”等。
(2)从气候环境变化的角度来选择:因天气原因突然发生造成课堂教学活动变化。如,“突然下大雨了体育教学活动如何处理”、“如何将室外课转变成室内理论课”、“如何在相对较小的室内场地进行高效的体育教学”等。
(3)从场地器材安排的角度来选择:教学场地器材环境发生变化的教学活动维持。如,“如何排除和处理体育教学过程中因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如何带领学生进行排除与处理场地器材的突然损坏”、“教学场地器材变更下的教学活动维持”等。
2.4 妥善处理特殊教学案例
2.4.1 问题现象分析
由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学生,身体运动能力的缺陷(不足),体育学习程度的不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是一些特殊的癖好。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群体,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否则就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形成“妥善处理特殊教学案例”为问题主线,从中发现和选择小课题研究的问题。
2.4.2 形成问题举例
(1)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来选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善待身体运动能力较差者。如,“了解小学入学新生体育能力的基本方法探讨”、“分层教学中关注体育差生心理感受的个案研究”、“如何组建学生小团队帮助和关爱特殊学生的行动研究”等。
(2)从学生个性特长的角度来选择:张扬学生的个性为体育特长生提供发展机会。如,“体育教学中针对体育特长学生进行教学的个案分析”、“如何形成体育尖子生帮助其它同学进行学习的案例研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情绪宣泄的操作方法”等。
(3)从学生个人利益的角度来选择:保障学生个人利益及时处理教学殊事件。如,“体育教学中保护小学生自尊心的个案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处理‘损害他人利益”行为现象的案例研究”、“高中体育课中处理丢失损坏器材现象的个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方展画等.“小课题研究”: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11-01-03(4).
[2] 夏玉成等.研究自我自主成长——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与管理[J].上海教育科研,2010(7):60-62.
篇4
[关 键 词] 师生经历;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 徐明,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师生经历”及其特性
“经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做过、见过或者遭遇过的事情”。在思想政治课诸多课程资源中,教师与学生的亲身经历因其鲜明的生活性、特别的真实性和显著的特殊性等特点,成为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资源。
生活在本质上表现为人生经历的展开和人生经验的积累。“师生经历”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课堂上师生讲述各自经历其实就是交流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历就是生活本身。与思想政治课教材客观冷峻的叙事方式不同,师生述说个人经历一般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讲述,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事件的当事者或者见证人,“我”始终在场,所以能够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都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痕迹,彰显个人特点。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个生命的绽放都是与众不同的。尽管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的特定时期,师生日常生活可能会呈现出模式化和雷同化的倾向,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和磨去师生生命过程的特殊印记。
二、“师生经历”的课程价值
由于“师生经历”自身所具有的上述特性,在思想政治课中,凸显其独有的课程价值。概括起来,“师生经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如下课程价值。
(一)拓展课程内容,增加生命意蕴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师生经历”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无疑会拓展课程内容,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生活化素材、开阔的思想资源和多样的价值选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师生经历”凝聚了师生生活的酸甜苦辣及其对人生真实而独特的感悟,因此有利于在教学中注入生命的气息,使师生在生命互动中更好地感受知识与生活的关联。
(二)协助课程目标,促进心灵感悟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结合的三维目标。将“师生经历”引入思想政治课堂,能够使枯燥刻板的理论还原于生活,使只重视知识的教育变为知、情、意相融合的活生生的教育,使“理论思辨内容丰满起来,使内心主观感受凸显出来,使抽象而复杂的观点变得通俗易懂,使固着不变的文本充满灵动的意味”,从而更好地协助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全身心的参与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心灵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完整的发展。
(三)改变课程实施,实现平等对话
新课程倡导对话教学,主张“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将“师生经历”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转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生处于被教导、规训和控制的地位,使师生双方能以平等主体的身份述说自己的悲欢离合,倾听对方的喜怒哀乐,分享彼此的经验得失,从而实现马丁.布伯所倡导的“我与你”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师生经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是基于师生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而展开对话和分享经验的地方,是师生生命相遇和心灵相约的场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集中体现在教师是否善于将客观的、冰冷的课本知识进行“人格化”处理,使其烙上师生主观意志的色彩,体现师生鲜活的生命印记,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从“无我之境”进入“有我之境”。这里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支撑,将师生自身的经历引入课堂。
(一)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个体经历联系起来
“师生经历”的生活性、真实性和特殊性特征,使它具有其他课程资源无法代替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知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时候,就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将“师生经历”引入课堂,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唤起学生参与知识掌握的情感,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个体经历联系起来,透过知识看到自我,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发现,每当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入教师或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环节的时候,教室就会变得特别安静,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种愉悦和谐、参与互动的课堂气氛往往会油然而生,教学也常常在此刻出现。将“师生经历”引入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够巧妙地找到课本知识与个人经历的结合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实现课本知识与“师生经历”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要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例如,“股票、债券、保险”的教学,教师可以讲讲自己投资理财的经历;“个人收入的分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父母收入的来源;“劳动与就业”的教学,教师不妨谈谈自己求职历程和劳动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让学生交流自己家庭的消费结构和自己的消费倾向。
(二)紧紧围绕学生日常经验设计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课教材承载的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人类社会的一般经验,这些用文字符号表达的社会经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只有还原为师生的个体经历和经验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正如肖川所言:“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积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种子就如同假牙、假发,是没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课将“师生经历”引入课堂,将课本知识与个体经历相结合有利于“活化”知识,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哲学中“矛盾”的概念由于具有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点历来是教学难点。尽管教材设置了一些感性材料如漫画《他敢剪吗》以帮助学生理解,但实践下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些材料离学生实际生活还是比较远,不能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一位教师匠心独具地创设了一个话题情境――《回家的感觉》。当时学生刚好结束假期,从家里返回学校,心里还恋恋不舍。
老师问:同学们回家的感觉怎么样?
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异口同声的说“爽”、“开心!”,并举了不少开心的事。
老师问:在学校的感觉如何呢?
学生顿时愁眉苦脸,连声说“苦死了”,也举了些例子。
老师归纳:苦和乐是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所谓“苦乐两重天”,两者相互对立。
老师问:如果让你天天呆在家里,你还会觉得那么快乐吗?
学生回答:快乐的感觉会减弱,最后就麻木了。
老师归纳:没有在学校的苦,就感觉不到在家的乐;反之,没有在学校的苦,也不会感觉在家特别快乐,说明苦和乐相互依存。
老师问:在家很快乐,但就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吗?在学校学习很苦,但就没有开心的时候吗?
学生回答:在家也有苦的时候,如父母的唠叨,在学校也有乐的时候,如上体育课、春游。
老师归纳:家里乐中有苦,学校苦中有乐,苦和乐相互渗透。
老师问: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非常苦,但是,当有一天你接到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心情会如何呢?
学生回答:三年的辛苦将化成巨大的喜悦。
老师归纳:苦与乐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老师小结: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苦和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依存表现为两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它们之间构成一对矛盾。请同学们根据苦与乐的关系,概括出矛盾的含义,并举出类似的例子。
这位教师紧紧围绕学生日常经验――苦和乐,由易到难设计了一连串问题,对苦和乐的关系进行层层剖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矛盾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固有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来的。可见,学生个体经历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对于他们掌握课本上的公共知识非常重要。卢梭曾经指出:“如果我们把人的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的人共有的,另外一部分是学者们特有的,那么,把后者同前者一比,就显得是太渺小了。可是,我们是不大重视我们所获得的一般的知识的,因为它们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在未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获得的。”
(三)以师生自己的心路历程取得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课作为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教育,其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在于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和信仰。在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应居于首位。将“师生经历”引入课堂,有利于唤起学生参与知识掌握的情感,促进知识转化为信念,增强价值认同。
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计划经济的弊端,增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感,我讲述了自己初中时候的一段心路历程。
篇5
一学期的教师教学工作时间总是过的这么快,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在学期末时做工作总结和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_教师教学学期工作总结以及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一):一学期的工作又接近了尾声,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努力让每一堂课精彩纷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故事、图片等,创设教学情境,以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努力做到精讲少讲,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潜力。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慢慢的喜欢上课堂,或者在课堂中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准备。尤其是多媒体的投入使用,让我们在备课中进一步重视了直观感受对于学生的启发与影响。所以,每一堂课都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认真书写教案,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作为课堂的情景案例呈现。以做到课课“有备而来”,为上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要不断的学习新理论,给自己充电。同时用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推荐,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再有,要多参与听评课活动,认真借鉴和吸收其他教师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与提高。
四、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尤其是针对待优生的辅导,尽量的降低难度、放慢速度,让他们在学习中尽量找到信心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使他们逐步提高。
在这样的自我严格要求中,一学期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但比较期中、期末的成绩差距,我还是得做深深的自我检讨与反思。对于整个教学的把握上,我需要改善的还有太多,比如:对于课堂纪律的掌控上,要求不够严格,以至于班主任们多费了很多心。这一点,我想我该做深刻的自我反省。再比如:对于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操作上,力度是不够的。老话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实践学习逐日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我们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用心参与实践,将三维目标更好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我们一向在思考也在努力探索的东西。对于实践性学习的操作,就是尽量多的创造教学情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透过这些情境尽量多的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质疑。课堂上,这样的实践操作,有些学生往往会按捺不住自己高涨的情绪,以致课堂纪律涣散,实践目标不明朗。针对这些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弥补不足,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来引领学生实践、探究、创新。同时,注意掌控纪律的同时加强互动,真正打造课堂魅力,激感,让课堂在融入情感的实践中快乐前行。
每一个学期的结束,都将是下个学期的新起点。我将努力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弥补不足,尽己所能,和学生一同快乐成长,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抒发与释放情感,认识与提升自我,为自己的青春期划下完美句号。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二):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
本学期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用心参加政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校园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一年来,除了用心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用心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潜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透过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为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潜力的提高做好了准备。
二、认真备课,上好课。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初,我认真通读教材,语文学科以提高学生阅读潜力作为教学重点,数学力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认真制定好群众备课计划。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用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以及多种教育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构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每上一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后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每讲完一节课,及时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本学期参加了校园的教研示范课活动,讲的是21课《乡下人家》,透过讲课我的收获很大,明确了识字教学对于高年级学生同样重要。作业能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及时查缺补漏。同时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帮扶方法。个性是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
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经过努力,一部分后进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不少。另外,我还把自己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收获与不足等写进每月的教学反思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三、班主任工作
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潜力、情绪潜力、意志潜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潜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能够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潜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好处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用心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
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时刻牢记身正为范。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授课还是平时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平时不仅仅要保证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而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个性是每一天一大早,我总是早到校,一到校园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纪律、进入朗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仅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群众争光。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学生自控力不强。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小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资料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另外注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班学生独生子女多,再加之大多数学生的家境较好,学生中存在浪费的现象,吃零食、浪费没用完的橡皮、本子等现象比比皆是。应对这种状况,[莲山~课件]我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的学生。我专门利用班队课进行教育,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想想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叫他们各抒己见,谈谈面包是怎样来的,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渐渐地,班级中浪费的现象少了许多,大家争着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忙的孩子。
4、狠抓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群众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群众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我很慎重地在班内进行民主选举,选拔出大家信服的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潜力的班干部队伍。为了培养学生班干部的威信,我经常在班内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忙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点带面";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透过干部这个小群众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群众,即"以面带面"。事实证明,本学期我班在学风,班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5、注重家校联系
本学期,为了更好的与家长配合,我召开一次家长会,专门针对家长在孩子四年级这个转折阶段期间,如何协助学生学习和支持校园工作,并给家长带给了关于如何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组织交流,交流中,很多有心得的家长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好方法,给其他家长带给了好的借鉴和启发.
6、用心参加校园的各项活动
加校园的各项活动,如演讲赛、“六一”郊游活动。在班级开展一些跟教学有关的活动,如:写字、朗读比赛等,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构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群众。
7、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个性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她们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独、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或刻意的捣乱。通常我会多跟他们接触、交谈,有空的时候常跟他们谈心,如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谈谈他们假期怎样过;谈谈他们父母、家庭的状况,当然也谈一些学习方法,这些有意无意的谈心,往往会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很在乎他们、很看重他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个性是他们点滴进步,我都要在班内大肆宣传,使他们成为班级核心,让他们有自豪感,从而鼓起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我始终坚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最有效地班级管理办法。本学期,我始终爱字当头、以情动人。事实证明,我班学生无歧视他人现象,班风良好。
在这学期中,虽然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三):一学期就这样匆忙的过去了,在繁忙中,在幸福中,我不断的努力着,不断的进步着,认真学习十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技术,个性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并且努力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用心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做到自觉、认真、扎实的备好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
一、以习惯培养为目标,认真落实常规工作。
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但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为了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我悉心备课、按时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困生,我坚持跟班,早来晚走,力求日日清,人人清,哪个学生哪一项没有过关,都记录在纸上,发动优生和我一齐帮扶,直到改对才划去名字。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心思考,互帮互教,鼓励优生大胆展示,以优带中,以优辅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交流,还采用同伴互助和小组竞赛的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二、以确保自主学习为前提,用心推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本学期,为用心推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我不仅仅学习了校园下发的有关资料,还上网查阅,了解“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认识到它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以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为目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人素质。有了理论上的认同,我便大胆实践,尝试将教材承载的知识点梳理成问题,尝试编写导学案,将问题的分析习题化,与配套的练习册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但是,在实践中,我又遇到了新问题,整节课热热闹闹却完不成预定目标,学生讨论时还会出现跑题现象,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该放,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不同,如何平衡等等。就应说,“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适时开展,“辩课议课”活动使我的认识逐渐走向清晰,走向成熟,使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思路,让我更加大胆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透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主动学习、用心的思考。我则有计划地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组织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组员分配任务,汇报时让学困生优先,优生补充总结。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有理解,人人都能参与讨论交流,我精心设计与习题,布置学生课前在家完成,克服了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思考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我还分批参加小组活动,一个组一个组指导,目前有四个组的发展喜人,也为其他小组树立了榜样。我相信,经过必须时间的改善、完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定会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三、以课题研究为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在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__”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中,我坚持探索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练字、到学文,到口语交际与习作,多方面尝试,并将感想与经验及时撰写成博文,发表在“信息技术环境研究”专栏中,还整理多篇供学生学习的语文学科资源,学法指导,发表在“信息学科学习资源”专栏中让学生共享。本学期,我加强了多媒体运用技巧的学习,重点尝试了多媒体技术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1。学习多媒体制作、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由于对多媒体的运用学习不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影响课堂效率。这学期,我用过网络、博客学习了一些ppt使用技巧,如:在用powerpoint展示课件的时候,有时需要学生自己看书讨论,这时为了避免屏幕上的图片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够按一下“b”键,此时屏幕黑屏。学生自学完成后再接一下“b”键即可恢复正常。按“w”键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其次,利用画笔来做标记也十分实用,放映幻灯片时,为了让效果更直观,有时我们需要现场在幻灯片上做些标记,这时能够在打开的演示文稿中单击鼠标右键,然后依次选取“指针选项-绘图”即可,这样就能够调出画笔在幻灯片上写写画画了,用完后,按esc键便可退出。这些小技巧的学习运用,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了多媒体的使用效率。
2.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午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阳泉市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网有一个跟教材配套的资源,个性是里面的生字指导,从读音、字义、组词到范写,一笔一划,边读边写,采用楷体软笔式示范,笔画的粗细、提顿展示得清清楚楚,苍劲有力,比起老师黑板上用粉笔的单线条示范更能体现汉字的优美,学生也十分喜欢。本学期午练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带领学生边看边讲解,然后再临摹,视听结合,使写字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3。借助多媒体展示,强化朗读感悟。
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重点抓住了“冒”字,让学生换词。透过与“长”“伸”“钻”“探”“抽”“挤”等词的比较,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仅仅写出了荷叶的多、大、圆,还写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多媒体里出现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正在盛开的,将要盛开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随风摇摆,生机勃勃,学生也像叶老一样被陶醉了。透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转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4。探索多媒体技术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课程标准十分关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态势,在教学推荐的第一条就指出,要“用心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本学期,我尝试了多媒体与口语交际、习作的有效结合。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口语交际要求学生选取家乡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图片等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
透过了解学情,我发现孩子们大多去过狮脑山、翠枫山、桃林沟,而且拍有照片。于是,我将学生按三个地方分成三大组,再在组内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收集图片,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准备导游词。我也准备了自己桃林沟之行的有代表性的一些照片,按照沿途景物、秀丽桃源、湖边美景、欢乐游戏四大块儿排列,意在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观察。
上课时,孩子们分组汇集图片、资料,练习介绍,然后选出代表大组汇报,杨钰洁、张泽轩、梁子钰、王家敏等几个孩子带来的电子图片为展示和交流带给了方便,也唤起了孩子们游览时的兴奋与激动,他们纷纷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以往口语交际的沉闷气氛。
习作课上,我按照事先准备,重点辅导了《秀丽的桃林沟》。先让学生介绍桃林沟的地理位置及总体映象,然后引导他们说说路上看到的景物,自己的情绪、感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迫不及待”等词语恰当地提示了学生的表达。在引导观察桃花时,我利用图片的放大缩小功能,展示了远看桃园一片粉红,桃花形态万千,有的是花骨朵,有的刚开了一半,有的则完全展开;近看桃花,白的、淡粉的、有深有浅的花瓣,嫩黄色的丝丝花蕊,包括浓艳欲滴的花粉都看得清清楚楚,孩子们从没观察得这么细致过,从没像这样感受过花儿的秀丽,教室里赞叹声不断。我启发学生想想桃花的不同姿态像什么,并学习《荷花》一课展开联想,孩子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描述的桃花活灵活现,拟人、比喻手法很自然地运用其中,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细致地展现了景物的特点,让以往没法辅导的写景类文章的习作教学现出生机和活力。观察湖边美景时,我透过幻灯片自动放映带领学生游览,以湖为中心,湖边的垂柳、石头、凉亭,湖上的小桥一一展此刻学生眼前,放映顺序暗示了观察顺序、写作顺序。多媒体技术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打破了课堂上单调、枯燥、空洞的观察顺序、写作方法的指导,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让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更搞笑味。
5。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我不仅仅自己利用博客随时记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还鼓励学生将日记佳作上传博客,指导学生展开学习交流。在习作讲评时,打开博客,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其他同学一齐朗读欣赏,增强了展示的直观性。对于学困生,他们还能够回家后登陆班级博客深入学习借鉴,解决了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了语文教学。我还将此收获写成材料《博客,让教育更给力》参加了矿区优秀教育博客的评选,与众多博友分享。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读时,我按校园安排,带领学生隔周诵读《弟子规》和古诗词,让经典文化丰富孩子们的阅读世界。第八单元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学完课文后,我们举行了讲神话故事比赛,冯嘉琦、杨钰洁、李源等同学态度用心,获得优秀奖。词语积累比赛更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五、寻找不足之处,努力做到更好。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品位着工作中的苦与乐,用自己笨拙的笔法抒写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与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乐。每一学期的结束,其实也就是新一学期的起点,怎样才能更有艺术的去教育学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会继续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只为自己的那跳动的心。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四):本学年度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伴随着收获,默默的耕耘在这片“圣”地上,现结合自己一个学期来的思想品德、工作业绩等状况做以下汇报。
一、思想品德方面:我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水平。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热爱我的学生。忠诚与党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心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校园负责,对领导负责。虚心向校园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工作:全面贯彻有效教学思想方针,强实推进落实有效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资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在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在游戏中锻炼、在锻炼中嬉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中有效的完成一节课的资料训练。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挖掘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群众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教科研与教学业绩:我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取,用心撰写论文,努力提升自己,在苏州大学认真进修体育硕士课程,并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在扬中市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我校荣获一等奖。
四、校园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求实干,讲方法,提效率,多总结,善于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组织每一天的课间操,精心计划、筹备每次的大小型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强化了师生们的团结拼搏意识。
五、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校园工作中,有时自己的教学方法、工作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教学工作经验积累匮乏。所以今后更要用心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指导和教训,及时总结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不断的再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不断去历练自己,用心地配合校园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校园的完美明天而努力。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计划范文(五):伴着几分辛苦,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学期来,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用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中考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一学期来,我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我所带三个班的学生顺利完成化学课的学习任务,并顺利参加中考。下面就本人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下辅导工作。
今年我所任学科是新课程教材,为了备好每一节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布置教学环节,设置巩固练习及作业,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使每节课既把握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生学得简单有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少而精的家庭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潜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和他们交谈,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处境,想法,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帮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二,做好启蒙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创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能根据教学规律,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情景,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搞笑的事例,如地窖中的杀手"二氧化碳";用石灰浆抹得墙为什么先"出汗"后变硬变白衣箱里的樟脑跑到哪里去了透过对这些生活问题的解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他们就能主动,用心地学习这门课。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根据教学资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入法,如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渡,为学生理解新知识作好铺垫。同时,讲课时,力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听得明白,学得简单。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理解,经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怎样配平较难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解答探究题。测验时我尽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必须能学好化学。
三,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化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学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科学知识,具有必须的科学素养,同时使状况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带给个性化的指导。在化学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施新课程标准,就务必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赞可夫同志就曾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放弃一个学困生,对一个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全部期望。由于先天条件,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个性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热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尊重,关心,理解和宽容他们,方能化解学困生们那颗偏执,自卑的心。师爱不仅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罗素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是的,情感需要靠情感去陶冶,爱心需要靠爱心来熏陶。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用心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教师要用对自己学科的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
高强度的情感体验,他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在的能量。马斯洛说过:"用心的体验能够改变一个人对他周围世界看法,它能够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他具有更大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帮忙学生认清自己的潜能,采用用心的自我暗示,创造成功的预感。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反复的失败,看不到自己的潜能,一味的贬损自己。能够利用用心的暗示,改变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2,把强化提高学生优势潜能的有关资料作为突破口。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有些可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劳动认真,体育有特长,或有其它特长,要充分利用其潜能或特长,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之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平衡,激发出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 上一篇:工艺美术运动起源
- 下一篇: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