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挫折教育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挫折的定义
所谓挫折指的是人们在行为活动当中,来自外界或自身对行为目的的干扰或阻碍,造成行为目的不能或很难实现。而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意志品质差的人来说,挫折会使其妥协和消极,而对于那些意志品质优秀的人们来说,他们会因为接受挫折而更加坚强,最终能够使自己实现目的。
2、产生挫折的原因
从两方面看,即主观与客观。主观方面,就是来自自身的心理方面和生理条件;客观方面,指的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概述挫折教育
1、什么是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指的是受教育者由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遇到挫折,而其潜能受到激发,最后达成使受教育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的目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2、挫折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第一,挫折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学生遇到学习的挫折时,由于学生天生就具有好胜心而激起战胜挫折的雄心,其潜能得到有效地激发,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去学习,最终能够更加切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第二,挫折教育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产中的骄傲自满的心态。在学生当中,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的毛病,对这种毛病,老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挫折,使其骄傲自满的心态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这时老师也是注意,在设计挫折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可过分,能够使其受到教育就可以了,使其能够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有清楚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戒骄戒躁,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绩。第三,挫折教育能够充分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来自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如果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不懈努力,那么他所体验到的成功感所带来的心理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要远远大于那些从书本或老师那里所得到喜悦程度。第四,挫折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适应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的能力。现代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而使现代人无时无刻地感到生存的压力,生活轻松而不受到挫折对现代人而言已是天方夜谈了。对大学生而言,即将步入现代社会,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不具备直面挫折的思想,那他们就像是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一样,没有生命力,很显然是不会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如果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了挫折教育,掌握了正确处理挫折的办法,而具有了科学处理挫折的能力,显然他们的社会适应就会提高,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1、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体育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手段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体育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抗挫能力方面与其学科的教学比较而言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对体育教学而言,既要要求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地增强,还要要求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提升,使其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身体。在体育课中,学生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而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自身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而最后取得成功,特点别是那些团体项目,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必须要求团队的大力协作,共同排除外界的干扰,最后取得自身和团队的成功。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老师人为地给学生设置困难,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战胜来自自身的困难和来自外界的困难的历程当中,意志变得更加顽强,使学生能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2、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时必须要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正因为如此,就必须要求老师能够对所有学生的特点具备一定程度地了解,以便在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挫折教育。比如,对那些平时参与运动少的学生,难免在运动时出现害怕的心理情绪,再加上又有很多同学围观而使其更加害怕,这就要求老师不但要对其进一步的鼓励,而且还要对其施加必要的压力,使其能够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而对于那些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容易骄傲自满,在进行运动练习时,老师可以对他们加大难度进行训练,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进步,从而在心理上使们戒骄戒躁,纠正他们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本文来自于《青春岁月》杂志。《青春岁月》杂志简介详见.)
3、在体育比赛中要及时地、恰当地渗透挫折教育
体育比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抗性强,参赛双方中肯定有一方要失败的,这就要求学生心态要平和,对失败和挫折要坦然面对,积极地为以后比赛的胜利而准备,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积极的上进心。
4、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恰当地自我评价,使其能够明确这本环节中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笔者建议可以如下操作:在开始环节,可以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本项目的看法与认识以及自己在本项目上的简单情况;在课堂进行中环节,可以要求学生能够总结出自己在本项目上的长处和不足;在课堂结束环节,可以要求学生谈谈在这堂课上得到了什么,要是自己能够再重新学一次,自己又该如何学等等,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总结和自我评价中去提升自我。
篇2
关键词:攻击; 挫折; 惩罚; 宣泄; 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94-001
一、攻击的定义
在幼儿园中,我们时常能耳闻目睹一些幼儿实施的攻击。例如,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把别的孩子推倒,抓其他孩子的脸。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攻击,可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因为既要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性(即容易观察和测量),同时又要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攻击的判断。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我认为巴龙(Baron)和里查森(Richardson)对攻击的界定基本上是比较全面的,他们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二、矫正幼儿攻击的有效策略
攻击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各种措施,进行系统的矫正。
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并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
20世纪3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多拉德(J・Dollard)等人曾提出过一种关于攻击行为的理论,称为“挫折―攻击假说”。他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在生活中成人要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为幼儿创造一个不存在潜在冲突的环境;尽量简化规范,向他们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幼儿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幼儿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从而减少挫折减少攻击,即教给幼儿有效的减少冲突的策略。
1.2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挫折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是很难避免的,面对同一种挫折,每个幼儿的主观感受又未必相同,形成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关。要减少幼儿的攻击,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挫折容忍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以锻炼幼儿的心理承受力。
2.讲道理并适当惩罚
2.1讲道理。要解决幼儿的攻击问题,首先要解决幼儿的认识问题,家长要在幼儿攻击发生之后及时的讲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例如,孩子摔了一跤,大人就说:“xx真坏,让我们宝宝摔跤了。”这么下去,幼儿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什么都是别人不对。家长要适时讲道理让幼儿认识到凡事不都是别人不对,自己也有错的时候,要明确攻击是不允许的,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成人必须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幼儿认清并采取合适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从而在幼儿心中确立起攻击是不允许的观念。
2.2适当惩罚。惩罚是在发生攻击之后施予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攻击的最常见的手段。惩罚还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惩罚要适度,过轻的惩罚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而过重的惩罚会适得其反,反而起到攻击示范的作用,并可能使公开的攻击变成隐蔽的攻击;二是注意攻击者的个性,对于抑郁质的人不能责之过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是注意惩罚不能代替循循善诱的其他教育方法,不能滥用惩罚。
3.释放能量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
我认为攻击就是幼儿“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把能量疏导到其他替代攻击行为上来防止攻击。比如:幼儿在玩橡皮泥游戏时,拼命的按压、捏打橡皮泥;在撕纸游戏时,使劲用力的把纸撕碎;对思维活跃的幼儿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方法寻找答案;对喜欢运动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赛跑、踢足球等;对喜欢表现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朗读、唱歌等。通过这种游戏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取代攻击。
4.环境资源的改善
攻击的发生多与周围的环境有关,比如攻击当时的环境、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4.1树立榜样,呈现非攻击性环境。幼儿是最善于模仿的“精灵”,幼儿的攻击多是通过模仿成人,而成人没有及时制止造成的。我们可以在活动中利用故事、角色表演、游戏等形式给幼儿提供一些正、反面素材,引导幼儿分析和思考什么行为是非攻击性的,什么行为是攻击性的,对有攻击的幼儿可以让他暂停游戏,然后和他说明暂停游戏的原因,矫正他的攻击。
4.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其实幼儿会采用攻击的方式与别人相处,是自我表现的需要,作为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才能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家长要好好引导幼儿,积极关注、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给幼儿分析使用暴力的坏处,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强化所希望的行为,消退不良行为;家长应多与幼儿沟通加强情感交流,运用富有亲和力的教育;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认识,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平台。
4.3优化社会环境。幼儿作为社会公民,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因此我们都有义务为幼儿优化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随时随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给我们的“花朵”树立懂礼貌、讲文明的榜样。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收看,比如“大风车”“动画城”等。
三、结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要具有不怕困难、开拓进取、思维创新的精神,具有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要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总之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幼儿一颗善良的童心,发现问题及早矫治,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篇3
1.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制订的健康定义中提出了全面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残疾;无生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拓展到初中生群体,我们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定义为能正常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具备一定的学习效率;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基本稳定;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望;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感;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自主及定位能力强。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类问题,这也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表现方式有心理压力增大,精神萎靡不振,产生厌学情绪,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试、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出现抵触或消极情绪。
(2)人际关系问题。表现在与教师、同学、父母以及社会交往中他人的关系。
(3)青春期问题。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其主要表现为封闭自我、情绪不稳定、敏感,早恋等。
(4)挫折处理问题。初中阶段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等。
2.体育课堂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原理
(1)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转移消极情绪。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的情绪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从而把烦恼抛到脑后,恢复情绪。
(2)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团体竞技的课堂项目,例如,拔河、篮球、足球等可以让学生在团体合作中,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流,有效克服孤僻、封闭的性格,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体育锻炼有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育过程,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
3.体育课堂上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师在把握教学方向,设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制订教学活动的计划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心理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
(1)注重教学中的心理调节。中学生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上所述,那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①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②根据情景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③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消除学生不仅是在体育课堂上,也包括日常学生生活中的胆怯、恐惧心理的良策。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去, 体育课堂都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但这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篇4
1.意志力薄弱,缺乏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中职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弃儿”,本身的思维方式以及处世行为等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社会普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负担。他们争强好胜,心理敏感,思想感情更是容易反复,取得一定成绩时得意洋洋、自鸣得意、忘乎所以;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心目中的理想时,则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相较于普通高中院校的学生,我认为中职学生的意志力更为薄弱,耐力以及坚韧性也要更差,自我心理调节机能也不甚健全,缺乏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2.不良行为习惯盛行,缺乏一定的道德文明修养
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外来劣质文化等的强烈冲击,当代的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道德文明修养,例如有的学生不懂文明、缺乏礼貌,更谈不上尊重他人了,这一现象在校园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老师面前尊称老师,背着老师则直呼教师姓名甚至直接以老×或者外号称呼之;还有的学生吸烟、酗酒、上网样样“精通”,张嘴就是脏话,丝毫不注重自身的形象。这些都是中职学生道德文明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
二、造成中职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原因
1.德育教育中过度依赖教材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影响,就连德育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当前中职德育教育配有专业的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在为德育教师明确教学任务以及德育教育发展方向的同时,却也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一种极其偏激的错误认识与理解:德育教育同应试教育中的其它学科性质一样,因此只要依据教材,在40分钟内将教材上罗列的德育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就代表自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德育教育工作者这种“为教书而教书”、“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过度依靠教材死板教学的方式无疑是“推动”学生失去德育学习兴趣、认识不到德育学习意义及重要性的重要原因。
2.德育教育中忽略了言传身教的意义及重要性
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最容易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言传身教的意义及重要性。例如,有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一再告诫学生不能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自己却在办公室吞云吐雾;还有的德育教师一再宣扬要礼貌对待他人、生活用语要文明,自己却在其它公共场合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德育教师这种只重口头传授但却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也是对中职学生道德行为素质产生恶劣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综合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中职学校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措施
1.通过案例、故事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不仅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多数概念及定义都呈现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特征;而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视野范围较窄,很容易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畏难及退缩心理。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借助案例、故事等方式,在有效调动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如,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意识,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我在一次德育课上向他们讲解了“胡萝卜、鸡蛋和茶叶”的故事:胡萝卜、鸡蛋和茶叶要越过一条滚烫滚烫的沸水之河才能到达对面的目的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胡萝卜、鸡蛋和茶叶有点不知所措。最终,三人都跳了下去,但却有了不一样的结果:鸡蛋由易碎变得更加坚硬,胡萝卜则不像以前那么结实了,变得很软;茶叶则在一定程度上使河水变了颜色。之后,我又向学生讲解到:故事中的沸水象征着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胡萝卜、鸡蛋和茶叶则分别代表了三种人在挫折面前的态度:鸡蛋面对困难时使自己变的坚硬,从而保证自己不受到任何伤害;胡萝卜则选择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使自己变的懦弱;茶叶则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最终赢来了清新、芳香的崭新局面。通过这一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而且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挫折也是一种财富,应树立正确的挫折意识”这一德育知识点,有利于他们自身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以及战胜困难决心和勇气的增强及发展。
2.重视了言传身教的意义及重要性,真正做到言与行的统一
教师是学校在校期间接触最多、也最频繁的人。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推动德育教育的背景之下,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应当身体为行,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及无限魅力感染学生,真正做好学生德育道路上的好榜样。德育教师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落实者及直接操作者,更应当充分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意义,真正做到言与行的统一。须知,高尚的道德行为品质、言出必行的师者之风才是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首要准则。以我自身为例,要求学生不奇装异服,我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服装的整洁与规范;禁止学生抽烟,我自己在学校以及其它公共场所也坚决抵制抽烟的行为,以免被学生无意看到,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求学生用语规范、待人接物时不说脏话、不出秽语,我自己在与同事交往或者同学生相处时,也必定要做到用语文明、正确而规范……我坚信,只有我做好了,学生才能以我为榜样,也才能推动他们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与进步。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高中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抗挫折能力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处在个体发育的青年初期,也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高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发展时期呈现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
现阶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高中生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和扩展,其实效性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高中阶段是一个“危险期”。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课程。
一、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它不是概念的主观臆造或翻新,而是在整合借鉴西方良好心理健康、良好心理治疗、良好心理学、良好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没有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将“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开发潜能,减负增效”,与“塑造良好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人生”的学校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与学校教学活动主旋律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分离的被动局面。概括地说,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良好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良好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1.挫折
挫折是指人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它包含了三层含义: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当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人们便体验到了心理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对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对于抵御挫折能力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发个体的意志努力,更坚定地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奋力前进,直至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面对现实社会,不断调整自己,不断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成功的经验,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人生价值感得到提升。
2.抗挫折能力
关于抗挫折能力,目前有“抗逆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忍受力”、“抗挫折能力”等不同说法,其基本含义都是指个体忍受、抵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冯边平把挫折承受力定义为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是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并进一步分为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
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于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教育目标。挫折是人生中必有的体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高中生树立对挫折的正确的认知以抵御挫折,引导学生从挫折中成长,树立有效的积极的归因模式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教育方式与途径。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仅依靠学生本身,应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抗挫折能力教育的立体网络。教育过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双主体,发展性和预防性的教学内容为主。
三、总结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其基础积极心理学仍处在发展阶段,而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教育中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在各种问题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合作下才能更好进行的一项工作。随着班级素质拓展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的运用。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以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课的方式呈现在高中生面前,通过增强学生的体验,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抗挫折练习,从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数学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挫折教育,注意素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应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挫折教育呢?
用数学史料,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正确地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许多数学史料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有待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去发掘、去研究,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
1.数学发展史充满挫折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诞生和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这一历史过程,凝聚了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从数的产生到无理数的发现,从解析几何的发明到微积分的问世,从非欧几何的发现到计算机的产生,每一道难关的攻克,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取得成功的,可以说,数学的发展史就是科学家们不断战胜挫折的奋斗史,没有挫折,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2.数学家的奋斗史充满挫折
在中外数学史上,许多数学家敢于正视挫折,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让我们看看大数学家欧拉的历史吧!他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造精力和空前的研究成果都是令人吃惊和赞叹不已的,从而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但由于过度的工作使他在28岁时就瞎了右眼,接着,左眼的视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不久,住室和他的研究成果又被彼得堡大火付之一炬,打击一个接一个,但他没有倒下,完全失明后的17年中,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无比的毅力,口述了几十本专著和约400篇论文.再如希帕索斯之死,毕达哥拉斯的大弟子希帕索斯首先发现了不可公度线段的存在,即无理数的客观存在,这是真理,然而这一发现却支援了导师毕达哥拉斯和包括希帕索斯在内的弟子们共同建造的数学王国的基础,导师要他保密,并且规定了以死惩戒的纪律,但是为了真理,希帕索斯勇敢地把这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现“泄露”了,他被开除了,然而无理数的发现给整个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无限宽广的光明大道!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做简短的、生动的介绍,可使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真正的理解“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个方面.通过数学史的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具有二重性,它既可能产生破坏力,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坚强、更成熟.古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英国心理学家布朗也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即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挫折还可以产生自我张力,即容忍、谦让,不因受到挫折灰心丧气,而是变得更冷静,更有耐受力,因此,要教育学生辨证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能将挫折变成再生力,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暴露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数学的发展和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是充满挫折的,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但课本却不能把这些都编写进去,只能按“定义、公理、定理、例题”的模式编写,直截了当地给出结果,而隐去了数学家们曲折的探索、归纳、狂想、发现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讲正确的方法,忽视歧路的剖析,在课堂上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那学生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魔术师的表演,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发生阶段和认识的整理阶段,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数学原理和法则的获取及数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二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解答,教师要时时处处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努力揭示方法的思考选择过程,特别是要重视歧路的剖析.有时教师不妨学学大数学家富克斯的做法,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险境”,开设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更看看遇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案,逐步寻找到正确的对策而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完成,虽然成功能给人带来满足和愉快,但一贯成功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学生滋长骄傲情绪,从而使数学学习兴趣降低.特别是有些好胜心强,易骄傲自满的学生,有时他们沉浸于自我欣赏,偶尔取得成功,也会错误地认为是自己拥有超能力的证据,而盲目骄傲;一旦受挫,他们又容易变为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以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失败的能力——即抗挫能力.
篇7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品德不良 区别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教育研究中,问题行为一般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而品德不良则隶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育者常将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视为一种类型来进行探讨和应对,从而造成较低的教育成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进行辨别和区分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这两种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问题行为的内涵
在“问题行为”的确认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许多争论。但总的来说,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问题行为既不是身体疾病的症状,又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那些偏离了学生正常群体的适应不良行为。问题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问题行为是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学生的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智力是正常的,问题行为常伴随着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且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等等。
问题行为的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等有关。学生在满足需要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冲突。当需要不能满足、困难无力克服、目标无法达到时,就会造成内心的挫折,同时伴随焦虑、愤怒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并出现捣乱、粗暴等攻击行为或消沉、自卑等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这些不良的行为就会渐渐固定下来,最终成为他们一贯的行为方式。
二、品德不良的内涵
对于品德不良的定义,国内很多研究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违反道德准则的频率或道德过错的程度的角度来定义;第二类是从道德动机的意识程度来定义;第三类是从品德不良的构成要素来定义。此外,与品德不良近似或类似的概念还有“过错行为”、“未规范行为”等,均从不同角度对品德不良的性质进行探讨。虽然大多数研究者对品德不良的定义大同小异,但一致认为“品德不良行为”与“道德过错行为”是不同的,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关于品德不良行为和道德过错行为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道德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而品德不良行为是道德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道德过错不像品德不良一样具有较为明确的动机,在稳定性、严重性方面也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
品德不良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品德不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其次,品德不良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发生的;再次,品德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最后,品德不良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三、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区别
在学生群体中,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因为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然而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分清它们之间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行为目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问题行为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利益目的,而品德不良学生有着特定的利益目的。如,问题行为所引发的偷窃固然也违背公共行为标准,但偷窃者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动机,他偷来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或当作商品交换,可以说是无目的、无动机的。品德不良引发的偷窃行为有明显的利益动机,这类行为不仅违背了一般性的公共行为标准,而且存在利己目的。
2.行为成因不同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都有可能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行为个体的家庭组合状况、父母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在学校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教师、同学的交往状况,学习成绩,校外的交友、社会风气,等等,但问题行为的形成有时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体内激素水平、大脑中五羟色胺的浓度、母亲妊娠及围产因素、父母疾病、婴幼期疾病等。问题行为可能是由这些因素中某一种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数种因素的组合引起的,有时一种因素还可能引起多种问题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则不涉及生理因素。学生品德不良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不良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其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三方面因素,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的心理发展不平衡、道德发展不成熟等。
3.行为表现不同
学生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行为不仅表现在社会行为方面,如攻击、破坏、说谎、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而且表现在不良习惯方面,如习惯性咬指甲、吮手指、习惯性痉挛、活动过度、注意分散、反应迟缓等,也有一些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如抑郁、冷漠、焦虑、口吃、尿遗、不自主排便等排泄机能障碍、偏食、厌食、睡眠障碍等,还包括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学生通常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在学习上极度容易焦虑、紧张等。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品德不良问题具体表现在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强凌弱等方面。总的来说,品德不良行为不涉及生理方面,而问题行为有时则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
4.诊断鉴别不同
问题行为有着严格的筛查标准,迄今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筛查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根据报告者不同,CBCL有家长报告、教师报告(the Teacher Report Form,TRF)、青少年自评(the Youth Self-Report,YSR)和直接观察者用表,适用于4―16岁的少儿。另外,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Conners行为量表也是用得较多的问题行为筛查工具。品德不良行为介于正常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这增加了对学生品德不良鉴别和确认的复杂性。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品德不良的诊断工作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从学习成绩情况、服饰的变化、兴趣的变化、经济情况、交往情况、语言及行为习惯的变化、课外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要考虑到个体是不是经常性有不道德的行为,是不是政治观点错误模糊,是不是有个性品质上的缺陷,行为结果会不会导致犯罪,等等。总的来说,对品德不良的鉴别和诊断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行为的伤害性,包括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伤害;其次是行为的同时性,即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是否明显差异;最后是行为的经常性和稳定性。
5.防治方法不同
要使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善和矫治达到预期的效果,采取的教育措施须有针对性,家长和教师对问题行为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深入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各种原因。目前,问题行为的防治主要采用心理学方法,且最主要的防治领域在于家庭。国际上一般将问题行为的防治工作分为三级。第一级,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第二级,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第三级,目的在于减少精神病理的后作用,实际上属于治疗、康复计划的范畴。一般来说,对问题行为的防治涉及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治。据统计,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问题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也大都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行为矫正。对家长来说,对待问题行为的子女,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并且要根据其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采用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辅导和纠正;对教师而言,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团结友爱的学校集体和团队组织,尽可能地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以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学生品德认识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养成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配合学校教育,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复杂的心理矛盾,采取协同一致、整体育人的教育措施,才能使矫正工作得以奏效。品德不良矫正的具体操作技术包括氛围调整法、榜样示范法、阳性强化法、活动引导法等。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养成集体荣誉感和维护、服从集体规则的意向,从而减少放任行为,纠正不良习惯;讲述名人名家故事,表彰学校、班级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模范榜样,促进问题学生对照自己的行动发现差距,提高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引导他们正确地估价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切合实际,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不相适应和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此外,调整学校的教育计划,使其适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轻松平和的教育环境中发展自我。
四、结语
总之,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会引致品德不良行为,品德不良也可能引致问题行为。所以,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教育者应该尽量避免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问题简单化、等同化,认识到二者有着不同的行为成因、行为表现、行为目的,同时二者的诊断鉴别和防治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肃认真、耐心仔细地区分鉴别,寻求最佳的防治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魏兆锋,冯文全.关于“品德不良”定义的批判与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5:21-22.
[2]郑祥东.“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家长教育策略[J].教育探究,2010,(5)1:37-40..
[3]张金勇,赵士静.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09,1:54-59.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 心理教育
有这样一个关于挫折的故事: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久好久,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因为蝴蝶在离开蛹前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由于小孩的帮助使这只蝴蝶过早地离开蛹体,所以出来以后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煎熬、磨炼、挫折和挣扎,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我们要学会如何正视它、面对它以及克服它,这也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
一、什么是挫折
1.挫折的定义。挫折广泛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贯穿于人的一生,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现和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所受到的妨碍和干扰称为挫折;由挫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之为挫折感。
2.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如今,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校园事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有数据表明,大约有1/4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承受力方面表现脆弱,即稍遇挫折就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现象。另外,由于大学生心理年龄不成熟易冲动,还面临着求学、恋爱、择业等人生的重大课题,一些人因此产生了心理上的扭曲,甚至做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偏激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严肃客观地对待这一现状,认识到挫折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3.大学生常见挫折
(1)生活挫折。广义的生活挫折泛指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挫折;狭义的生活挫折主要是指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和不适应。通常挫折越大,对人的打击就越大。
(2)学习挫折。指学习上产生各种困难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都面临着学习的重新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而产生挫折感,如学习抓不着头绪,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会安排学习时间,不想学习、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有困难等。一些同学因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理想目标而感到失落。
(3)交往挫折。主要表现为交往不顺或人际冲突。交往不顺表现在想结交一些朋友,但不知道如何去结交;或者因性格内向、孤僻而无法和别人沟通;或者因自卑、胆小而不敢与别人交往;或者在交往中过分挑剔别人,感到找不到知音而陷入孤芳自赏境地。人际冲突是指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由于脾气不好、性格不良或缺乏同情心、责任心,凡事不会为别人着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等而容易与他人产生摩擦,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
(4)情感挫折。主要表现在友情、亲情以及恋情。
(5)就业挫折。就是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比如一些学生一开始雄心勃勃,几经碰壁后无奈至听天由命;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不受用人单位欢迎更是悔之晚矣。由于就业的压力,使一些学生心理上害怕毕业,害怕走上社会;另一些学生转而加入考研大军,认为此乃“缓兵”之计。
(6)社会认知挫折。社会认知挫折是指对社会的评价和期望产生矛盾所导致的挫折。对社会怀有美好憧憬和理想化色彩的大学生看到社会丑恶一面的时候,就会因理想的破灭,而感到失望和沮丧,因而产生挫折感。
二、应对挫折的方法
1.提高挫折承受力。我们要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积极地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学会正确归因。有些挫折一旦产生,就无法消除或者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那么就应该学会坦然面对,通过寻求他人帮助和自我调节来减轻挫折所引起的痛苦,寻找挫折的应对办法,尽早走出挫折的心理阴影。
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锻炼自己的挫折承受力。故意使自己经受一些磨难,也就是自寻麻烦、自找苦吃,对自己进行一定的意志力、耐受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西方就有一种专门为在优越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开设的“磨难教育”,就是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他们学会在克服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学会生存,磨练耐力和意志,锻炼他们的合作和吃苦精神,提高挫折承受力。
3.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调节是指个体遇到挫折后自觉地对自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比如可以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减轻挫折压力,比赛失败了,可以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安慰自己;也可以通过调整抱负水平化解动机冲突,当同时追求两个目标时,要学会分出轻重,权衡利弊,追求更有价值的目标;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摆脱自我挫败感。
人生犹如奔流的小溪,不遇巨石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生命犹如新采的钻石,不经打磨发不出璀璨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要变挫折为动力,做生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薛雷,黄成.浅谈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
[2]李永刚.当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心理韧性;军校学员;培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83—02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近年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全新概念。它结合应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全新视野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心理韧性相关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在危机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在个体应对危机压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就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种蕴涵积极理念的研究与当前积极心理学思潮契合,更加专注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于促进青年学员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回顾心理韧性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的培育策略。
一、心理韧性的定义与作用机制
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国内学者在翻译时有不同的看法,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部分大陆学者将其译为“心理弹性”,本文认为中科院学者于肖楠的翻译“心理韧性”更能反映这一概念的本质[1]。对于心理韧性的定义一般有三种: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强调从发展结果来定义心理韧性,即在面临严重威胁时个体的适应和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个体在面临压力或危险时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所具备的从消极经历中恢复并灵活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2]。随着研究切入点的不同,研究者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一个动态过程。
尽管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解存在分歧,研究时学者一般将心理韧性的机制定义为具体保护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在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起重要的中介作用,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弱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3]。综合已有的研究,心理韧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几乎涵盖了个体所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如自尊、自我效能、热情、内控、高智商、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资源,如家庭氛围、社会关系等等。心理韧性干预一般也主要从促进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着手。具体到军校青年学员来说,培育青年学员的心理韧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学员应对危机压力的能力和素质,即内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内容是促进学员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二是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即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提高学员应对危机压力的能力和素质
(一)培育学员积极的应对方式
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挑战或困境时采取的措施,根据Lazarus的定义应对包括对问题本身的反应和对个体情绪的反应两部分[4]。个体的应对方式是调节应激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间有显著负相关。现实的问题多种多样,其解决方式也多种多样,培育学员积极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培育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
培育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前提是要提高学员的情绪觉察力。只有将没有到达意识层面的模糊情绪清晰化,将情绪信息转化为认知信息时,个体才能够对自己所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和调节。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极其高度的唤醒状态、紧张焦虑或是完全相反的麻木、冷漠等无声的情绪表达。从进化的意义上来说,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反应对于当事人都是具有保护作用,高度的唤醒和紧张有助于暂时提供个体的快速反应能力,而麻木和冷淡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刺激之后避免遭受进一步伤害的自然保护策略,然而如果类似情绪反应持续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生活甚至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平常的心理教育和训练需要教会学员正确认识和识别心理危机的各种情绪反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情绪自我调节策略。培养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还需要让学员掌握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常用的情绪调节有转移调节和疏导宣泄两种模式。转移调节模式强调注意力的转移,中止消极刺激的持续作用,防止消极的情绪泛化,同时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还能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疏导宣泄强调情绪的表达,将消极情绪的能量释放,常见的疏导宣泄方法有运动缓解和倾诉等方式。因此,平时的心理教育与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员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培训。
(二)促进学员健全人格发展
篇10
关键词:攻击行为;成因;策略
一、幼儿攻击的表现
【事件一】晓晓和乐乐一起坐在图书角翻看小画书。晓晓看到乐乐手中正拿着自己想看的卡通故事《熊出没》。于是,晓晓要求乐乐将《熊出没》给他看,乐乐不同意。被拒绝的晓晓就去抢书,并张口咬伤了乐乐的手背。
【事件二】区域游戏时,晓晓和然然用积木搭成了一座城堡,结果被旁边的悦悦不小心碰倒了。生气的晓晓挥手向月月打过去,悦悦被打倒在地哭起来。
【事件三】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玩“小猪赶球”的游戏。结果因为天天动作慢,致使所在的组成为最后,同组里的晓晓趁机嘲笑埋怨他:“都赖你,你就是个小肥猪,又笨又慢!”其他小朋友哄然大笑,也跟着随声附和,天天愤怒又羞愧,委屈地哭了。
心理学将攻击性定义为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如打人、咬人、骂人、争抢东西等等,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
二、攻击产生的原因
1.来自家庭教育
许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得到了家人的百般宠爱,娇惯、溺爱,使他们变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家庭过分关注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精神方面的发展,淡化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许多孩子因此养成了独霸专横、自私、任性、不辨是非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弱点。
2.来自意外挫折
所谓挫折,是指在活动进行中遇到干扰或障碍,致使其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幼儿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意外的挫折决定的。比如上述事件中晓晓攻击悦悦,起因是悦悦碰倒了“城堡”,对方是造成损害的前提条件,自己是受害者,而后的行为只不过是对损害行为的还击。
3.来自外界的模仿
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许多幼儿的攻击行为来自外界影响,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比如生活中父母为惩罚而打骂孩子,挨打挨骂切身的体会,使孩子在被打的过程中,学会了打人、骂人。另外,许多影视动漫中出现的打斗场面,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幼儿,使他们学会了暴力行为。
4.来自奖赏的诱惑
幼儿发生攻击行为的动机,很多因素是可使自己获得奖赏的。另外,成人的暗示和默认,也会对攻击行为起强化作用。如生活中孩子和同伴打架占了便宜,家长不去制止批评而洋洋自得,无形中会强化孩子的攻击行为。
三、减少攻击的策略
1.正面引导,榜样示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因此,坚持正面教育,扬长避短,是有效避免幼儿侵犯行为的重要方法。可以借助生活和影视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象,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实践证明,在正面教育影响下,幼儿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与人友好。如开展“为宝宝点赞”活动,按秩序排队的宝宝可以得到一个大拇哥,与人分享看图书可得到一个大拇哥等,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了规则意识,规范言行,大大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2.正确对待挫折
对幼儿进行一些抗挫折的训练,能对挫折有容忍力,会自我调节,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教会幼儿合理疏泄情绪,学会原谅别人,保持平和、宽容的心态,可抑制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如告诉晓晓“城堡倒了,不要紧,重来,你会搭一个更好的”。参加竞赛型的游戏,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看待输赢。
3.不要漠视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一经发生,成人应及时干预,明确这种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这样做一方面是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让实施者知道其行为是不恰当的。但是,如果漠视攻击行为,可能会传达出次行为将被默认的信息,结果只能使攻击行为不断加强。另外,教师还应该为可能目睹了这种遭遇的其他幼儿,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让幼儿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行为的不满并会由此不受欢迎,从而帮助实施者产生否定情绪。
4.家园共育纠正攻击行为
首先,家长应注意不要给孩子提供模仿侵犯行为的机会,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做错事要坚持说服教育,不要用打骂的方法简单处理,更不要让孩子观看有暴力血腥内容的影视作品。游戏时,要避开那些攻击行为较多的同伴,或设法将他们分开,以免诱导孩子。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处理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犯了错,一定让孩子向对方道歉。
其次,传授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方法。沟通信息不畅通往往会引发攻击行为,由于许多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冲突的发生,因此,教给孩子语言表达的技巧十分必要。
总的说来,对幼儿的攻击行为,教育方法要合理得当,切勿简单粗暴,针对不同情况,积极寻求对策,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