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艺美术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艺美术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食管癌根治手术;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052-04

Influence of dexmedetomidine on the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LIU Zhi-yi1 TANG Fang2 SONG Zhi-ping1 YIN Shi-ping1 CHEN Fu-mei1 WU Yong-qiang1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a,Children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xmedetomidine on the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80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exmedetomidine during the anesthesia indu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0.9%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The blood glucose level,C reaction protein (CRP) level,T cell subgroup value and NK level,the CD4/CD8 value,IL-2 and IL-10 concent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in the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and CRP in T2 in the two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1,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Immunologic function

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一种常用方法,目的是为了尽量除去癌组织,避免癌细胞扩散,重建组织功能,以挽救患者生命[1]。食管癌患者普遍具有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特点,癌变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降低了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并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降低,导致机体难以识别、杀伤癌变细胞,而手术与麻醉也对机体有着明显的应激作用[2]。应激反应可抑制患者免疫功能,造成术后癌细胞扩散,严重影响患者的痊愈,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和疾病的扩散[3]。临床研究[4]显示,外科手术能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作用,手术程度越大,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越严重。右美托咪定是新型α2-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交感活性、镇痛、镇静等作用,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辅助药物[5-6]。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食管癌患者根治术麻醉诱导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40~65岁,平均(55.8±8.9)岁;体重50~75 kg,平均(58.9±8.5) kg。对照组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53.9±9.0)岁;体重55~75 kg,平均体重(60.5±5.6) kg。入选标准:①经X线、病理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确诊为食管癌;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③均未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无心血管疾病,无急性肺部感染,无右美托咪定过敏史,无免疫疾病或免疫辅助治疗及激素治疗史,无精神疾病或服用精神类药物病史;④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未服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术前1个月未发生感染、发热;⑤术前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两组的性别、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空腹8 h以上,进行麻醉诱导前肌内注射阿托品、咪达唑仑。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及时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监测,面罩吸氧。于桡动脉处、颈内静脉处穿刺置管,给予阿曲库铵600 μ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 μ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进行常规双腔支气管插管以及机控通气。从麻醉诱导开始,观察组静脉泵入1 μg/kg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0248),15 min泵入完毕,维持0.5 μg/(kg・h)速度;对照组15 min内静脉泵入0.25 ml/kg 0.9%的氯化钠溶液,维持0.130 ml/(kg・h)速度。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SpO2、MAP、HR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T1)、术后1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抽取患者的静脉血5 ml,测定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取四个时段患者的静脉血1 ml于抗凝试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等T细胞亚群及NK水平、CD4/CD8值。取四个时段患者的静脉血2 ml进行离心(4 000 r/min),抽取上清液保存于-20℃冰箱待检,采用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进行IL-2、IL-10水平检测,方法为ELISA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血糖及CRP水平的比较

两组T2时的血糖、CRP水平显著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血糖及CRP水平的比较(x±s)

与同组T1时比较,*P

2.2 两组不同时段T细胞亚群值、CD4/CD8值及NK水平的比较

两组T2、T3、T4时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不同时段T细胞亚群值、CD4/CD8值及NK水平的比较(x±s)

与同组T1时比较,*P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IL-2、IL-10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的IL-2、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时的IL-2水平显著低于T1时,T3、T4时的IL-10水平显著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不同时间段IL-2、IL-10水平的比较(pg/ml,x±s)

与同组T1时比较,*P

3 讨论

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手术切除癌变病灶,而手术与麻醉对患者机体有着明显的应激作用,其中对患者预后影响最严重的是手术降低了免疫功能。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保护机体应对外界干扰,而较严重的外部干扰(如手术)能够使机体产生过度的反应,可能打破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抗衡疾病的免疫功能[7-9]。

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对抗癌细胞的主要防御措施,能够摧毁癌细胞、预防癌细胞扩散,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细胞免疫中能够对癌细胞起到杀伤性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保持稳定可以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作用[10-13]。CD3+指示成熟T淋巴细胞数量,能够反映细胞免疫总的状态。CD3+有CD4+和CD8+两个亚群,CD4+属于辅T细胞,CD8+属于杀伤性T细胞,CD4/CD8值降低提示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因此两者比值的平衡对免疫系统非常重要[14]。自然杀伤细胞同样能够起到抗肿瘤作用,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广谱免疫细胞,其杀伤性具有非特异性,是抗癌第一防线,若其活性减弱,可能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扩散,不利于手术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IL-2、IL-10是免疫系统中具有活性的细胞因子,由效应细胞分泌产生,能够起到免疫调控作用,同时也是免疫反应中的关键因子[15]。IL-2和IL-10水平的波动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其中IL-2浓度减小,IL-10浓度增大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16]。由CD4+免疫细胞产生的IL-2因子能够作用于CD8+使其增值、分化,导致自然杀伤细胞被激活,进而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性。IL-10因子本身能够对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可以抑制递呈抗原的能力、T细胞的增值及分化,以及抑制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减弱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等[17-18]。

右美托咪定是新型2-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交感活性、镇痛、镇静等作用[19-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的血糖、CRP水平、NK浓度均高于手术前(P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可使患者免疫功能加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震楚,张明星,王建生,等.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7):797-801.

[2] 许秋平.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β-EP、TNF-α及IL-6表达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5):663-665.

[3] 李超,赵兴慧,陈鹏.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37(6):132-133.

[4] 袁静,卢航青,郑康,等.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9-61.

[5] 吴艳琼,孙艳玲,许克成,等.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效果评价[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92-95.

[6] 刘欣,莫坚,刘新,等.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1):1070-1071.

[7] 宋直雷,洪道先,张晗,等.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 28(4):378-380.

[8] 崔艳,李伟敬,杜文敏,等.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清醒镇静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0):2994-2996.

[9] Rossato M,Curtale G,Tamassia N,et al.IL-10-induced microRNA-187 negatively regulates TNF-α,IL-6,and IL-12p40 production in TLR4-stimulated monocyte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2,109(45):18257-18258.

[10] Sakai M,Iwakawa M,Iwakura Y,et al.CD44 and Bak expression in IL-6 or TNF-alpha gene knockout mice after whole lung irradiation[J].J Radiat Res,2008,49(4):409-416.

[11] 文先杰,梁桦,刘远英,等.右美托咪定对烫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10):1267-1270.

[12] 何荷番,刘义彬,刘炜烽,等.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吗啡镇痛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7):781-784.

[13] 刘丽,徐威,陈亚萍.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0):1171-1173.

[14] 胡惠英,李建华,李斌,等.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3(7):10461-10464.

[15] 罗国占,周晓筠,陈明湖,等.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5-17.

[16] 张昌锋,吴秀娟,蒋宗明,等.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33-36.

[17] 吴英达,祝胜美,赵杭美,等.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IL-6、IL-8、IL-10的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8):456-458.

[18] Wu CL,Lin LY,Yang JS,et al.Attenu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treatment with IL-10[J].Respirology,2009,14(4):252-255.

[19] 黎阳,张秀丽,孙丽娜,等.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微循环及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74-76.

[20] 刘国增.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1):116-118.

篇2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被更多的人提到了继承和保护的日程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为响彻大街小巷的口号。在历史长河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奔流在悠久的时光中。从艺术的分类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范畴非常广,对建筑设计、服装服饰等都有所涉及。这些元素,单拿出任何一个都是传统艺术留给人们的文化瑰宝,带给人们深远的余味,足以让观赏者有“绕梁三日”的深切感受。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中的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活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现代创意方面来讲,它是一种迎合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精神实践,是面对当今消费市场的创意产业链条。由此可见,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高度结合是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必须面对的课题。

1.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发展和传承需要规范

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广阔的消费市场使传统工艺美术得到了优化升级和高效利用。但从工艺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它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却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政策环境、法律规范的保障。由于经济利益的推动,一些人忽视了工艺美术作品的质量问题,打着“创新”的名号进行劣质的模仿,对传统工艺的形象和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在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正品门店销售中,一张2开纯手工绘制的传统年画价值为800~3000元,而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只要50~200元。其实,传统的年画需要制作人员进行长达数十道工序的手工绘制和加工。有些商家利用印刷的方法,仿制出外观与正品极其相似的复制品,降低价格,严重打击了传统工艺美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即使有一些新颖、具有实践性的设计理念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好市场调配,长此以往,不规范的工艺市场会降低产品质量。因此,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增强。

2.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市场定位不明晰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指的是在创作工艺美术产品时,相关的设计需要呈现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惊艳创意。创作人员通过大胆创新,带给人视觉冲击力和设计美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需要更加贴近生活。传统工艺美术的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发展特点。传统工艺美术普遍符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大众审美,对消费层次的区别并不明显。但是,长久不更新的产品会让人们产生乏味的感觉,固守陈规就不能更好地扩大消费市场。为了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应该对工艺美术产品进行现代化的创意、升级和研发,以便迎合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所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

3.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设计结合的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对该项目的人才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大趋势上看,由于小作坊、家族式的创造规模所限,很多项技艺在一代代口口相传中流失。很多年轻人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想参与到传统工艺的队伍中却又无门可循。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艺术类人才,是传统美术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绝佳结合。对设计创意类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年轻人思想活跃,个性独特,想法新颖,掌握了现代科技和产业知识,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艺品设计的领头军。现代创意的价值在于其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加强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需要系统性的规范。

二、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结合的相关策略

为了使传统工艺的运用能够更加广泛,要组建相关设计文化创意产业。从根本上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着力发展的高端产业,也为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相关结合,可以从模式改革、技术创意、人才强化几方面进行改革。

1.规范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融合的措施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传统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广大相关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引导企业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从而不断改进产品的适应范围。规范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和设计,不仅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积极主动的产品研发,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占领市场的销售份额。企业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可加大生产力度,对于保护和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文化知识产权,形成严谨的市场规范非常必要。如,在苏绣的生产中,手工的绣品固然受到大众欢迎,但是相对高额的造价、较长的生产周期使其渐渐无法满足注重效率的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一些大型的苏绣生产厂家,厂方应用了大型机械和计算机操作程序,对产品的前期设计、配色、配图、配线进行机械操作。这样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前期不必要的人工费用,另一方面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只有对产品自身进行深刻认识,才能对市场具有精准的定位。

2.丰富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意文化基因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传统工艺品的创意,为现代设计、工艺跨界的创意提供了更广阔的方向。如,将手工生产的方式方法扩大,从而符合不断发展的现代生产和营销的个性化风格,不断满足现代人对文化和艺术享受的各项要求。在这样的设计和改革中,还可以参考国内外系列传统工艺美术的案例,如朝鲜族绘画、日本的陶俑等。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着力发展的高端产业,也为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丰富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意基因,对材料的选择应该适当改进。如,广州的牙雕原本是用珍贵的象牙雕刻,可是象牙在我国禁止销售,广州牙雕艺人改变了雕刻材料,使用质地较为相似的动物骨头,一方面解决了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步提升了这一传统工艺的表现力,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了不同款式的雕刻产品,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融入现代创意丰富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氛围,使工艺美术内部之间的交流和跨界更加融洽。

3.培养扎实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当今,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重中之重。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对人才的培养要提到工作日程上。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学校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浓厚的设计氛围。培养扎实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建立精简的教育项目,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以应对市场的人才需求。

三、对传统工艺美术融合时代创新的几点启示

1.坚持进行适当的手工原创传统工艺美术

本质上是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的产物,起到了美化生活的作用。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的必需品,起到了生活工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实践物品也具有强大的装饰作用,为装饰家庭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传统工艺品要具有产品的文化性、历史性和情感性。传统文化的手工特点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创造性,同时它兼具了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在普及机械化制造的今天,传统手工业被逐渐替代,手工创作的温情也逐渐消失。为了保护手工原创的设计,在时展的历程中,创作者应该不断加强创新,坚持适度的手工原创,守护手工艺术的独特发展,使其散发特有的魅力。

2.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融入日常生活将

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生活,并进行有效的创造,才能保持原有的意味。在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创意发展的过程中,把握企业改革和创新的度非常重要,不能背离传统文化的本质精髓,从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上进行颠覆。创作者应取长补短,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的艺术之美。工艺美术是一门综合类造型艺术,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融入生活需要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材料应用和技术创新。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浓厚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要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进行各种样式的创新。一些本土的工艺美术加工机构在自身的艺术转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浙江黄岩工艺美术,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高效结合。这种“1+1>2”的绝佳融合实现了文化元素的多项互补,在提倡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的同时,重视产品的时尚发展和创新。在项目研发中,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运用精巧的工艺技术征服大众,用现代的设计美感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在这样的项目发展中,转型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山东绢人的制作中不乏繁琐复杂的工艺过程,为了实现绢人玩偶的规范生产,相关责任人对绢人的制作进行了现代化经营。在模型初始阶段,进行流水化作业,在镶嵌掐丝等工艺上去繁就简,转变成更符合现代化审美的生产。为了使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得到继承和发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掌握,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大舞台。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ISAS教学法;自主学习;综合素养

一、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中外工艺美术史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公共文化课,是衔接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纽带。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引导学生回溯设计历程、品味设计精品、解析设计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目前,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教学任务重但课时有限。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涉及中外各国包括陶瓷、染织等在内的十多种主要的工艺美术种类,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大、工艺种类多,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等矛盾。

第二,知识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传统教学以课程教材为主要提纲,教师讲授为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教材承载的教学信息量是有限的,同时,教材从编订到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无法给学生提供最新、最快、最详细的信息,而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分享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第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一些学生的课程基础较差,灌输式教学无法与学生取得很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较低,积极性较差,受到手机的诱惑,课堂上的“低头族”屡见不鲜。

二、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ISAS是英文“InformationSearchandAnalysisSkills”的缩写,即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ISAS是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ational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计算机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ISAS团队由4至5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学习项目,整个过程分为组建团队与确定选题、信息收集与整理、现场演讲、现场评价、项目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在学习、展示、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大数据为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提供了信息基础

ISAS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松搜索到与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相关的课程、图片、文档、视频等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空间,在网络上组织教学。

2.广泛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为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提供了交流平台

在实施ISAS教学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指导主要在课外完成,教师主要通过在线方式对每个团队进行指导,而具有广泛社会传播性的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为教师实现跨越时空的在线指导提供了交流平台。

3.学生较好的互联网基础是ISAS教学法用于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条件

目前,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对象主要是“95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针对“95后”群体的研究报告显示,属于“Z世代”的“95后”平时与电脑接触的时间比较多,热衷于在网络上寻求知识与课程,他们属于移动互联新生代,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

三、ISAS教学法在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对于ISAS教学法在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笔者以“古埃及的金属工艺”为例进行分析。“古埃及的金属工艺”是古埃及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2课时。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流程划分为四个项目。项目一: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图坦卡蒙的宝藏。项目二:古埃及金属工艺的发展历程。项目三: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解读。项目四:古埃及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演绎。然后,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和学习资源,学生依照学习指南,按照ISAS五个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1.组建团队与确定选题

班上学生以5人为一组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1人担任组长。其中,选择“古埃及的金属工艺”相关项目的4个团队,分别由4个小组长根据选题组织团队成员规划项目完成路径,撰写项目任务书,确定每个成员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设计出PPT内容的整体框架。

2.信息收集与整理

每位团队成员针对具体任务,参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指南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PPT、撰写演讲稿,在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在线指导。

3.现场演讲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4个项目,内容呈现出递进式关系。4个项目团队分别对项目内容进行现场演讲,每个项目演讲结束之后安排项目团队成员解答师生疑问,教师根据演讲内容设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讨论,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化学习。项目一属于导入课程的内容,针对本次课程内容,项目一小组的任务是讲述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图坦卡蒙的宝藏,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历程、文物数据、图片展示、考古发现的影响等。项目二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项目二小组的任务是带领学生了解古埃及金属工艺的发展历程,赏析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作品,总结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艺术特征。项目三为本课的深入学习阶段,项目三小组重点对古埃及金属工艺设计的造型、纹样、文化意蕴、配色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特点与艺术法则。项目四为拓展延伸阶段,项目四小组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古埃及金属工艺的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演绎,如对2004年Dior的春夏高级定制——金色埃及王朝服饰、2010年一对埃及兄弟成立的一个新的腕表品牌等经典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4.现场评价

现场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自我评价由4个项目团队的每位成员分享完成本次作业的经历、体会;学生互评是班上参与学习的其他项目团队为本次课上表现最好的2个团队投票,得票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期末的总成绩;最后,教师对每个项目团队的作业进行点评,对部分知识点进行补充说明并布置课后作业。

5.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主要在课后完成,主要分为教师总结和项目团队总结两个部分。教师针对本次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各项目团队针对本次项目的完成情况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此外,学生在线完成教师的各项学习任务,并按照学习指南进行课前学习,使整个教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系统。

四、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显示,ISAS教学法通过具体项目、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课后学习时间,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卓.ISAS教学法在英语泛读课程中的运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6).

[2]李琰.大学城空间的“管理英语”课程ISAS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长沙民政学院“管理英语”教学为例.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篇4

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手工业生产的结合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导致产品制作生产的流程有了严密的分工,设计的预见性和工艺性也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建国后许多高等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虽然都设立了工艺美术专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经济的发展仍显得有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对工艺美术的设计观念仍然显得淡薄。当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招生考试到学校的课程设置,设计思想和职业特点以及实践环节都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从画素描、画色彩到画图案、画装饰、画设计,对设计意识和设计制作实践能力的重视仍显不足。教学结构中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课程设置与理论教育的结构,对实践能力、职业特点的培养等方面显然缺乏。其中对于“画”的课程既显繁多又显庞杂,当然笔者并不是说绘画的基础要淡化,而从某此专业方向应强化这种基础,但它不是本学科的目的。而属于技术的、工艺的、工程的、经济的,乃至深入生产、制作的实践课程却是少之又少,可见设计观念淡薄与生产环节脱钩的现象自在情理之中,关键仍是教育观念与教学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无论是以传统称谓的工艺美术,还是以艺术设计相称的现代设计艺术,专业特点与纯艺术专业相比其实践性是十分突出的。它不仅是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对产品和商品性质的实践因素及其社会因素缺少足够的认识。这种实践不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实践,而是与社会生活与生产加工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艺术产品的直接载体,是设计实践中的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导致的,也就是设计艺术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我们知道。工科教育注重工厂实习,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那么工学院设实习工厂,医学院设附属医院是情理中的事,而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的教育纸上谈兵难道不是一种欠缺吗,事实证明这种欠缺是巨而易见的。在高校即使是毕业设计的寥寥无几的实物作品也只是一厢情愿,很少考虑市场行情或社会需要的前提,至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则更是无从检验。高校设计艺术类的工作室、实习设施、实习场地不仅少得可怜,即使有所准备也常常形同虚设,在纸上、电脑上、教室里仍然是老师与学生表现的场所和媒介,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不脱离实践、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社会呢?这不仅是对“设计”一种误解,也是对职业特点的漠视,且不说我们的设计与现代高科技的给合差得太远,即使是一件轻工产品、服装饰品、广告招贴、产品包装和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也没能实现设计艺术所要达到的自的。

就我国目前设计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讲,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与社会各行业的需求脱节太严重,学科或专业概念与社会行业要求不明确。多年来重视艺术表现,轻视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基础课与专业课不衔接,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衔接,缺少实际的项日课程。虽有虚拟的项目设计,但大多不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工业技术的要求和规律,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所以我们近二十年培养工艺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究竟在多少从事相关的职业,又有多少毕业生具备适应社会会的能力呢,这是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同仁们认真地思考的问题。

从事设计艺术的工作者,有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务实的设计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这显然也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的。设计艺术并非仅仅是有样稿设计就能解决问题的专业,它需要设计者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且符合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要求。对于设计艺术来讲,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仅仅完成了其中的一道工序,设计观念的形成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生产,很少了解人们的生活力式,不熟悉市场和消费信息,那么其设计只是一种绘画式的理想方案而己。这种不接触实际,不接触生活一生产的观念,其实还是绘画艺术占据了主导思想所致,反映出唯美主义的倾向是根深蒂固的,缺乏对艺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性认同。如果我们把本科教育确立为培养设计艺术家,那么高职教学则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艺术帅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定位似乎更适合中国的现实。如果培养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我们就应及时检查或调整专业目录,根据学科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一些大学都在力争多上学位点,扩大专业分布,其实有些专业需要基础研究层次的人才,有些专业则适合应用性专业人才和技能性较强的专门人才,不要片面追求上层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所培养的对象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设计艺术的相关专业大部分是在应用性的层面上发展,当然有的专业方向需要更高一些,总之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布局。教育的层次划分是根据专业的属性而定的,若盲目求高,应用性的专业谁办,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谁来培养呢,如果都在追求所谓的高层次发展,就会顾此失彼,其实仍缺乏对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总体把握。设计艺术院校与普通美术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差别在于,美术院校是培养艺术家、画家或是普及美术工作者的摇篮,而工艺美术、设计艺术院校应培养艺术与技术升学的专业设计人才,既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但我们几十年形成的教育模式,使美术教学、师范美术教学与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拉不开距离,人们已习惯沿用美术教学的路子,或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发展,长此以往不可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社会所需的设计术的专门人才。

设计艺术的教育应划分的层次发展,普通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设计艺术专业的职业性特点个容忽视。目前我国设计艺术的普通教育大多重视“专业表现”,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而刚刚起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大多是普通教育的翻版,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如果仅仅是改变一下名称,而不是从社会需求的相关职业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的话,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只能成为普通大学教育的补充,失去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意义,更起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作用。其实,我国的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教育一直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只不过在教学内容上多年沿用美术教学的路子发展,形成一种自以为是设计艺术教学的模式,但对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方面显然是欠缺的。而近二十年来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表明,有些注重艺术表现的倾向,而对设计理论与技能有所忽视。在技能、技术的培养应该说是专业的核心内容,如培养陶艺师不让学生体验泥的性质和陶的火候,其再好的设计也是纸上谈兵;广告设计的学生在学习创意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同时若不了解市场消费知识,广告表现的材料与工艺,软件的知识与与应用,甚至印刷工艺等相关技术知识,其设计的广告只是脱离实际和唯美自赏的方案而已。设计是作品又是产品的方案,既是艺术的表现又是技术的载体,如果在现代设计上对此问题仍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设计家和设计师。也就是说,我们培养人才的用意是好的,但培养的结果很可能把目标定错了位,从这些方面应该总结一些经验才有利于下步的定位与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理论修养的培养并非仅仅指专业方面的理论,即使是专业理论也有层次之分。原理性的理论尽管晦涩难懂,但它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作为实践性的或技法性的理论一般能为学生所理解,但有时显得缺乏深度,如果仅仅局限于此,有可能陷入技巧表现而缺少创造性。除了专业理论,对于艺术或设计艺术院校师生来讲,对人文学科的教育也往往缺乏,包括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的素养不仅对于培养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等具有重要义,而且也是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

尽管我们的设计艺术理论还比较薄弱,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容忽视,从另一方面来讲更需要有系统性、完整性较强的设计艺术理论作指导。在市场经济和条件下,按市场需求规律,学校的招生对象与教学培养日标如何定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的原则应该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西方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企业加学校的形式,这是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它强调竞争,强调社会平等。 在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国家较为典型。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是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解决了普教到就业之间的两道高门槛。德国“双元制”的学习只有60%-70%在企业,包括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而只有30%在学校进行。这种教育模式是教育针对性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其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也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原则。相比之下在我国的设计艺术院校中,即使是职业教育等机构对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也远远不够,而设计艺术教育则更是如此。表面看来院校的学生好像在设计艺术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热衷于技法、技巧的训练和设计艺术的表现,但这些实践都是虚设的,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缺少真正的实践环节,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专业不对口”。设计艺术类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宽基础,包括艺术的、技术的两个方面,同时应该认识到,设计艺术教育又带有鲜明的时尚性,它需要个断地补充教授内容,把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融入其中,并与时代文化的、艺术的、社会的知识同步发展。而且在我国虽然重视科研的投入,重视对科研的力量聚集,但在先进技术转化为个产力的过程中却是薄弱的,我国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在西方却高达70%-80%左右。这不仅需要科研院所和高校教师转变观念,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应鼓励社会参与,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的设计极早开发转化,而在于教育与社会的真正接轨,以减少、缩短中间环节,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这也是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重视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普通教育的各个专业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试看,国际上每年举办的汽车工业展示、时装表演工业博览会、电讯展示会等都表明,人类的物质需求在不断增加,功能在不断完善,但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形象的设计、生活方式的设计和美化人们十活衣食件件的设计,无不是文化的体现。所以艺术与技术在工业以计领域是具双重地位的,只不过我们对艺术过分重视而忽视对技能的培养和对技术知识的学习。服饰、汽车、家电、移动电话等在技术指标上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用功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款式、造型则随着人们的时尚而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文化,即设计的文化,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在生活中的真正体现。

篇5

地方高校如何开发应用地方特色工艺融入美术实践教学?丽水学院艺术学院以中国书画艺术与青瓷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是为青瓷艺术和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创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应用型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获得书画技能的应用展现,而且对传统工艺美术龙泉青瓷的手工技艺、认知审美等取得很大体验,促进了学生艺术思维创新的启迪与拓展及全面综合修养的提高。

中华民族工艺美术,通过几千年脉络不断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它所固有的文化精神与艺术样式。当下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猛,社会财富逐步积累,是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空前好时机。近几年,在国家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及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掀起开发应用地方特色工艺美术融入创新教学应用的热潮。改革创新是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特色,遵循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找准切入点,结合教学勇于实践探索,走出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改革创新路子。

一、融合地方工艺美术创新实践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创新的落脚点在于切实提高教育效果,这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相同的。从中国书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形成都是由现存最早西周帛画、彩陶等实用艺术中分离出来的。如今地方高校美术本科中国书画教学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性与专业性教育,它根据一定的社会职业分工与人才培养需求,将书画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较为系统地传授于学生,让学生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以中国书画艺术与青瓷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是为青瓷艺术和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创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应用型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获得书画技能的应用展现,而且对传统工艺美术龙泉青瓷的手工技艺、认知审美等取得很大体验,促进了学生艺术思维创新的启迪与实践拓展及全面综合修养的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独特而有质量。

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它作为我国陶艺类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活化石,它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点,它早已具有中华文明和东方艺术的文化符号特征。龙泉青瓷艺术的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创造,青瓷融合书画装饰是青瓷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青瓷装饰品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龙泉青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方性和世界性,这为青瓷艺术成为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打造专业特色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而地方高校凭借着丰富的地方工艺美术打造专业特色,体现地方工艺美术在美术教育创新的应用价值,使区域工艺美术和地方高校找到了美术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契合点,高校美术教育合理地结合地方特色工艺美术在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融合龙泉青瓷装饰实践教学中,将个性与共性、自由与法度等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在当今美术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体现其独特价值。

二、艺术与技艺的和谐统一以凸显教学特色

高校艺术教育是高等学校运用艺术载体面向学生开展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美术教学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凸显特色。

中国画融合青瓷艺术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合创新装饰,主要运用高温颜料、雕刻等手法在釉中绘制应用,在发挥书画应用技能基础上以提升青瓷品位与技术研究,促进青瓷文化的发展。如作品《珠光烨烨》,就是以氧化铁等高温原料在泥盘坯上直接绘制而成。在泥坯中用泥料绘制中国写意画很有难度,特别是国画意笔表现,要求一气呵成,追求气韵生动,灵动而神似,特别要对其在原料和烧制等工艺做到一次成功,更是难上难。首先要在教学中对紫藤笔墨技法掌握熟练,运用于胸;再者是在圆盘中对鱼、题款、印章等构图设计宜简洁和谐统一,追求笔简意繁,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在实践中,中国画融合龙泉青瓷的釉下装饰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工艺技术条件的制约,它不单纯展现中国画技法,最重要的是艺术与工艺制作的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体会融合青瓷釉下彩工艺与白瓷工艺的不同,龙泉青瓷高温厚釉的流动效果很难控制,好的韵味十足,流动大了,釉下绘制的效果可能是面目全非,而在细部的技法表现上更是困难。这种中国画融合青瓷应用实践教学把艺术表现与工艺技术的有机联系,给美术教育技能应用提供新平台,展现出中国画宣纸以外独特的外延教学。转贴于

在龙泉青瓷的传统清雅意味中,加入书法装饰,体现的是和谐、恰当。龙泉青瓷研究院院长张建平教授在实践创作中大体将其书法的装饰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直接用手刻的书丹阴刻、书丹阳刻技法,还有就是釉下书刻装饰类的高温颜料书写、阴刻填色、立面雕刻等。在教学实践应用中,主要运用书写刻法和高温颜料书写等。如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作品《泉韵》,是对静态龙泉青瓷釉色与动态书法视觉的谐调统一,工艺技术与艺术文化的统一,使之达到“以意呈象,以象造型”的艺术境界。书法在青瓷装饰中的运用,让作品呈现出独特而又具新意的艺术效果。该作品在泥坯上书写的行笔节奏、分行布白、书风特点与青瓷器型位置、釉色和谐统一,书写后刻工的雕刻工艺与书法理解水平高度协调,充分反映书者的书法意境。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刻工表现出书法艺术的韵味,彰显其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书法字体大小、错落、疏密、印章等与书者相一致。而在教学实践应用中要求学生对书体、章法在青瓷上书写练习,特别是笔法在泥坯上运用与刻法的统一,烧成后在釉色下的艺术效果,将两种艺术尽可能完美地融会与提升。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学生可以结合运用跳刀、划纹等技术增加其工艺装饰性,发挥思维应用实践,书法与青瓷二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赋予龙泉青瓷以文化艺术的意韵,教学实践让学生体会艺术与工艺应用价值。

三、加强和拓展特色实践应用教育,为推动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是艺术的发展繁荣。艺术作为一种以形象化表现现实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社会渗透性和公众参与性,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播和社会影响力。地方高校对社会文化艺术以“适应而不随从,超越而不脱离”推动文化发展服务地方。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如何把教学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以服务地方,使得艺术和技术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这是当下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最现实问题。

篇6

关键词: 职业高中 美工设计 课程设置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专业开设需求分析与优势:我校美工专业的方向包扩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平面设计、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等。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上经济贸易和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各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艺美术专业也成了紧俏高新的专业。

由于就业市场需求庞大,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美工专业,但对工艺美术初级人才的培养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不太看重。使很多用人单位都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只好用没有什么美术基础的普通工人代替。由于美术和工艺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品不能像其它产品一样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工人,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告诉发展,这样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专业需求优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造型、包装、色彩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对家居的环境、装修、装饰、家具有了更高的品位追求,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业、印刷业也发展较快,影视、游戏动漫等娱乐行业的发展也呈强劲势头,所以国内对美术设计人才需求很大。

二、职业高中美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适应市场,学以致用。

这应当是职高美工教育的首要原则,对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直接有效地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与岗位的需求相一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水平提高了,社会对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平面广告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我们应以市场之急需,即时调整课程结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比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强化培训就愈来愈明显与紧迫,“手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那么在技能培训的课程内容安排上就可以减少手绘的课时,加大力量重点加强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技能培训,使学生出了校门就能直接上机操作,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正是市场所迫切需求的。

(二)因人施教,兴趣教学。

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但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具有爱动手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兴趣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互教互学,摒弃灌输注入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任务式教学的方法,把工厂搬进教室,把学生领进工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

(三)贯彻项目教学的教学原则。

这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建设作保证,其中首要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从目前工美专业的师资结构来看,教师市场化的意识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是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按照“热爱职教事业,一专多能”的标准,适时对专业教师采取增加投入,支持业务进修,鼓励科研,增加任务,多压担子,促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应广泛地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单位联系,建立选拔、聘任、兼职教师的柔性机制,广招人才,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其次是实训场地的建设,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尽早筹建工美专业的专用电脑机房,材料工艺的展示厅,操作训练室,购置供实训使用的材料、工具等。再次是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要争取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寻求一条互惠互利的合作途径,建立较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让他们尽早地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会什么。

三、职业高中美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一)关于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所要实现的目标。

1.技能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通过对基础能力阶段的素描、色彩、图案的课程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知识。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主,了解3Dmax、Flash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专业理论目标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艺术的观察方法、设计原理、色彩设计的方法、图形的构成、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等,使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理解和创造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立志创业的勇气和决心,培养适应就业环境需求的完善人格。

(二)关于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的构想

1.基础能力

(1)美术基础能力:素描课要求掌握形体的透视、比例、光影、质感的表现能力;色彩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色彩的情感因素的理解认知能力;图案课掌握写生与归纳、图案、图案装饰色彩;学会使用美术基础课的工具,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了解和掌握电脑的基础知识,比如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图片、文体的编辑、设置和输出;熟练设计软件的操作,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重点,CAD要能够独立绘制设计平面图、立体图,尺寸的标注、投影图的绘制。Photoshop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的使用,能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的排版、图形各种效果的制作,明白与相关设备相联接的输出方法。3Dmax是三维图形设计的软件,要求工美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三视图的认知能力,简单模型的建立、材质、灯光、渲染的基本操作方法。

2.平面设计

(1)Photoshop软件的熟练掌握。在基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为适应平面课程的内容学习,应强化该软件的操作技能,做到心手相印,能准确地运用软件的强大功能表现设计内容。

(2)平面制作工艺:熟悉平面设计制作的材料、性能、工艺制作、安装方法,表现的形式和预算的构成。

3.立体设计

(1)CAD、3Dmax设计软件的针对性技法训练,能绘制平面图、立体图、节点大样图,掌握建筑尺寸的测量方法,看懂建筑图纸,绘制效果图,了解常规的设计尺度。

(2)室内设计:家居设计、办公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①家居设计的重点:卫生间、厨房的水电改造,防水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文化墙的设计,色彩的搭配,梁、柱、小空间的处理手法,装修和程序、工艺的规范,造价的预算,业务的洽谈,合同的签订。②办公空间重点学习会议室的设计方法、色彩的搭配、设备的安排,吸音、通风、冷热等物理因素的设计,灯光的照明等。③商业空间以茶馆、酒吧、KTV、专卖店的设计为重点。④展示空间重点学习店面的材料与?工方法。⑤展示空间的交通线路安排,展示的形式,灯光的安排。

4.相关综合知识能力

(1)职业思想教育。通过对相关工作岗位性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兴趣,坚定学好专业技能的决心。

(2)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就业岗位需求为主导,以促进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通识教育的概念引入美术欣赏课程。笔者从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等不同方面重新设计课程,结合文学、历史、科学、本土文化等诸多相方面相关知识,运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力图创建适应于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指的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1]。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 

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着两大弊端:其一,不注意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二,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传输,不够通识性,形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艺术教育不艺术”、“通识教育不通识”的顽症[3]。基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应通识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析过程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知觉和情趣。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上贯彻通识教育理念?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向针”——“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以此课程目标为依据,在美术欣赏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美术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一定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科技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也都一定受到当时政治、宗教、民族、地理、文学等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把美术学科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欣赏美术、认识美术,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通识化的进程。 

1.结合文学把握艺术内涵 

中国画重写意,对于意境美的理解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画,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在绘画时讲求诗情画意,我们在赏画时也要学会从笔情墨趣中探寻“画中有诗”的魅力。在课程学习前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并在课堂中找到答案。例如学习中国古代花鸟画部分,可以让学生思考五代花鸟画为什么会出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通过画家身份、绘画题材、技法等各方面去比较。再如解释宋、元以来中国花鸟画盛行的原因,画家们为什么都喜欢选用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题材进行创作,这些现象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画家个人经历以及这些植物的特性等方面去思考。另外,在讲到清代花鸟画时,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山人笔下的鱼、鸟都是孤伶伶的,且两眼望青天,让学生自己体会中国古代花鸟画所采用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寓意性艺术手法,或抒发画者高洁的情操,或倾诉自己不得志的处境,或是亡国之恨无处诉。理解了画外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画中的内涵,从而也就理解了“文人画”之所以能够统领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文学性因素在西方美术中的表现也甚为突出。西方美术作品中有两大重要的题材——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基督教圣经故事。这两大题材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美术家反复表现,并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西方美术也由此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灿烂。因此,了解神话和宗教故事,对于了解西方艺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结合历史理解艺术风格 

本课程以作品赏析为主,但又不能孤立地空谈作品,应把作品鉴赏和技法研究置于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时代因素密切相关,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绝不可能仅是艺术家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创新,必然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如研究古希腊美术,若不了解希腊文化的起源和成因、希腊民族的特点、社会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作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无从欣赏和理解希腊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精神,以及古希腊美术的成就何以对西方艺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欣赏中国石窟艺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异的风貌,从魏晋时的秀骨清像之美、隋唐的丰腴之美再到宋代的朴实自然之美,每一次艺术风格的流变无不体现出时代精神。要求学生从题材、形式技巧、形貌特征和审美趣味分析石窟艺术的时代变迁,引导学生剖析变革背后的历史原因,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把握、对民族艺术的赞叹和热爱。 

3.结合科学欣赏艺术作品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既要使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最基本的知识,又要使他们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通识性道理和研究方法。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作为工科院校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最好的结合点就是从科学与美术的关系入手。 

在众多美术门类中,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这两个专题的欣赏教学中,始终可以贯穿着美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主题。例如我们在欣赏现代建筑艺术时,可以以“鸟巢”体育场、央视大楼、广州歌剧院等享誉世界而又离我们很近的建筑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到玻璃、钢材等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对现代建筑形制发展的影响。另外,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实用性的美术,它对西方油画的形成、发展、演变也带来了的巨大影响,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科学的探索促进了写实技法的飞跃。教学中可以介绍学生所熟悉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并着重介绍他在天文、地理、物理、军事等多方面的不为人所知的科技成就,让学生在惊叹之余了解达芬奇如何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引入绘画,运用透视学、艺用解剖学、明暗晕染法大大发展了油画艺术。而到19世纪后期,打破写实绘画传统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出现恰恰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光学理论的产生、照相等现代图像技术的发展等,这种变革也进一步导致西方美术由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流派纷呈的现代艺术时代。 

通过加强与学生自身知识的联系,不但能使学生活学活用,也有利于纠正部分同学中存在的“我又不当画家,学美术没有用”的模糊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4.结合本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 

在教学内容中应充分开发民族的、民间的、本土的美术教育资源,把地方性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美术欣赏课程[5]。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各种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地方建筑等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艺术,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专题时,要求学生课下搜寻岭南四大园林的图片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安排部分学生在课上和同学分享所掌握的知识并由此展开讨论。而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习部分中,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工艺美术资料,如广绣、广彩、石湾陶塑、潮洲木雕等。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了解并热爱自己家乡的美术成就,从侧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二、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 

 

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对学生提出知识点与兴趣点相结合的学习概念,并着重于兴趣点的学习。所谓兴趣点的学习,就是不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通史的精读,而只需要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某一门类艺术或者某一艺术家等方面,则引导学生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掌握与研究。而如何有效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自觉进入到兴趣点学习方式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方式必须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提出教学形式个性化、课堂环境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课程设计概念。 

1. 教学形式个性化 

一方面强调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除了要求教师个人的语言魅力与人格魅力外,在提供给学生多种观点与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与感受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提倡学生对知识点提出疑问和进行评判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跳出课程的范围,提出一些其它相关领域的问题,适当引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观点争论,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个人意志。 

2.教学环境生活化 

高校通识美术欣赏课程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训练体系,除了第一课堂教学主体外,还必须有丰富、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实地考察、网络都可以作为教学、学习的一部分,是课堂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与辅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课程教学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拓宽教育渠道。例如,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或者结合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充分发挥美术类社团的作用,为具有美术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活动舞台,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紧密的联系。另外,还可以利用专题讲座、网络、报刊、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强化教育、交流成果、推荐典型、彰显艺术价值,吸引大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6]。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切身体验,获得美的体验、接受美的熏陶、传播美的信息、领略美的真谛,从而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形成内在的人文素质。 

3.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对教材主要知识点的讲授、教师个人科研成果与学生分享、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知识疑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课件、专题片、影片片段、多媒体光碟)、实物展示、课前教师提问、课后学生发问、课程中间随时互动、走出课堂参观博物馆与画廊、结合教师对各地博物馆及文化遗址考察的图片与个人感受讲授知识。另外,还可根据课堂教学或实地考察布置一些和课程进度相关的小选题供学生课下查阅文献资料、准备教案,课堂上安排少量时间让学生登台试讲,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等等。通过登台讲述,可以增进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教师也可从中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得到不少的启示。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识美术欣赏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进行探索,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拓展艺术思维、挖掘艺术潜能,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体制、适应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与课程相关的通识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等相关配套材料的配置,真正构建起适应通识教育体系的美术欣赏课程。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3-12. 

[2]徐冬青. 关于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44-48. 

[3]刘永涛.创建学习型社会与公共艺术教育成人教育[j]. 2006,(5): 

76-77. 

[4]李砚祖.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3-15. 

篇8

一、让孩子储备必需的相关知识

“欣赏评述”的基础知识包括美术语言、美术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幼儿的评述行为。美术语言不仅是指点、线、色彩、形状等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还包括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的、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对称、平衡、和谐等的组织原理。所以分析作品的形式语言时,要引导幼儿体验作品的基本元素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例如欣赏梵高的《星月夜》,画面中由一颗大星、小星、新月组成的旋涡、星云与一条如长龙如曙光的棱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张画里面回旋的曲线和旋转的律动让你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此外,欣赏评述的行为也是其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完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孩子储备必需的相关知识,在欣赏中学会评述,主动搜寻作品的意义。

二、筛选理想的欣赏内容

1.美术作品

按照美术门类来分,美术作品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由此可见,“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但是由于幼儿园阶段的“欣赏评述”课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应该选择中外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的、最具教育性和贴近孩子生活的美术作品。

2.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的景色,较少受到人类的影响,比如河流、山川、树木等。美术课程应具有的功能之一,就是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除了关注美术作品之外,自然景观也不容忽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自然美。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比较

由于作品存在各种差异,每一件艺术作品创作的目的和意图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们。另外,幼儿的经验和知识有限,会有一些专业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的美术知识,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为有效,有针对性地探究各种要素之间的异同,比较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能够使孩子达到深入理解作品,提高辨别作品之间差异的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如:不同作品、风格流派、文化背景、艺术家等之间的比较。此外,比较法不仅用于对作品的欣赏上,也可以运用于幼儿对作品的不同反应上,这是促进幼儿积极思考的有效办法。不同的比较法可以纵横交错,综合使用。

2.讨论

讨论是在一种情景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通过语言交流互相启发,分享信息和思想,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在组织讨论时,用小组讨论教学效果会比较好,一般5~6人一组是比较理想的。

小组讨论的主要特点是:幼儿是自己活动的中心。参加活动的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都要准备发言。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支配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有效地发挥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幼儿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多向的,表达和反馈的速率会随着热烈的程度而加快,并充分激发参与者的情绪和思维,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讨论不仅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他人的不同看法,要提出事实和证据,有效地说服别人。

3.考察

幼儿到园外进行考察,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调查和记录等,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客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名居、艺术家工作室、工艺作坊等,为设计学习活动提供数据和资料。

4.模仿

让幼儿扮演自然和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模拟一些活动和行为,称为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要了解和体验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装扮成那个时代的人物,模拟他们的活动来加以体验和感受。如在一次欣赏课上,教师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桥,使得欣赏活动更具有情景性,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

5.情景

教师为幼儿创造“欣赏评述”的相关的情景,如图片、声音、实物、影像等,使幼儿通过情景有闻其声、见其面、临其境的直观感受。情景教学法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美术作品的愿望、增强对作品的体验,使教学更有吸引力。

如上《欣赏民间艺术――剪纸》一课,教师把课安排在新年前夕进行,课前在教室的周围为幼儿展示出中国南北地区不同表现题材、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作品。教师先放了一首《信天游》的音乐并配以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及当地人们的活动场面图片,使幼儿感受到那一个个沟壑、土黄的色调、当地父老乡亲的豪爽、粗犷的性情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放了一段古筝民乐并展示了江南水乡等人文景观的图片,使幼儿又一次感受到江南地区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顺以及清雅、秀美、别致的风格。幼儿很快寻找到南北剪纸艺术的不同表现特点,同时,也了解到地域的差异造成作品的不同风格。

四、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

1.民间民族文化资源

因地制宜地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突出本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民族特色的内容。如湘西的幼儿可以把自己本民族的民间绣花、刺绣、印染、木雕、编织、民居建筑等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贵州的幼儿可以欣赏蜡染、云南的幼儿可以欣赏扎染、刺绣和银饰艺术,河南的幼儿可以欣赏泥狗鱼木版年画,陕北的幼儿可以欣赏剪纸等。

2.本土物质文化资源

本土物质文化资源包括本土的衣、食、住、行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许多可供学校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学校要好好利用当地的物质文化资源。例如当地自然环境、建筑、民居、习俗、博物馆、美术馆和生活中的美术作品等。通过本土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幼儿了解本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丰富幼儿的人文素养。

篇9

产品的包装是构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产品的灵魂与精神。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更多的人想要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也体现出自然韵味,力图展现自然界的美。文章通过对自然思想和理念的搜集分析,对自然元素在产品包装上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同时,对自然元素、自然思想的认识、思考也为产品包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

关键词:

包装设计 自然之美 设计应用

1.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广义的包装概念涉及到了各个领域,通常我们所说的包装可以理解为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盛装容器、包裹用品及储藏搬运所需的外包装器物,即包裹和盛装物品的用具及容器。产品的包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具有保护商品,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和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包装设计开始重视古代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利用文化与思想带动包装设计的发展。

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容器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几个方面。产品包装设计程序其实是“对企业商品文化的解读-寻找题材要素-提炼造型符号-进行视觉整合-确定表现方式-实现设计表达”的过程。

2.自然、自然元素、自然之美

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注释是:自然界;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等。自然之美,无雕埭,洗尽研媚,浑然无迹,自然天成。自然之美是自然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

本文对自然之美的研究和诠释包括形式和理念两个方面。

形式上的自然之美表现为自然界的中各种元素的展现,清晨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面、清爽的海风、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湖泊、岩石等,都是自然中美好元素的体现。

理念上的自然之美表现在天然、无造作的状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对“自然之美”的祟尚源于老子、庄子的“自然”艺术风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精神正是对“自然之美”在思想上具体体现。

自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自然界。自然之美,就是大自然所体现出的美,自然中的美是通过自然形式来进行传达的。中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思考天地万物,推崇自然之美,在其哲学中渗透着自然之道和自然之美的思想智慧。在产品包装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产品也体现出自然韵味,力图展现自然界的美,展现人本性的美。

3.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个产品的包装直接影响顾客购买心理,好的包装可以成为宣传自己以及品牌信息的一个平台,用来表示产品以及相关的品牌信息,成为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一个载体。包装可以通过色彩、文字、图像等因素,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同时也将产品品牌特征植入消费者的观念之中,让消费者将该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相区分开来。

在追求绿色环保、返璞归真的今天,绿色包装设计建构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条件之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适应,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所以将自然的元素、思想和产品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产品包装进行结合,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为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上提供思路。

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1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自然元素、自然之美、产品包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还是比较多的,朱和平在其《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中》谈到,包装设计涉及到实用性、精神性、文化性、欣赏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提到纸质材料应该是包装设计的首选材料,自然材料应该被最大限度的运用。王安霞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提到,绿色包装设计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设计,大力倡导绿色包装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徐平在《论家具的自然之美》中提出自然之美是自然界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王伟玉在《人・包装・自然――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提到,包装、人、自然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使包装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包装与人”之间的问题,是包装设计人性化理念的表达。现代包装设计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创意与惊喜,同时还对其他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的包装理念逐渐被运用到包装设计领域,使包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行业应用上,目前国内饮用水品牌中,农夫山泉在新产品研发和包装设计上日渐成熟,在其产品“打奶茶”的包装设计中,产品形态设计来源宋代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茶筅。在颜色上利用抹茶和红茶冲泡出来的自然色泽,体现了强烈的自然之美。在其高端水系列包装中,采用自然纹样的设计,表达了农夫山泉对长白山和栖息其中的生灵的敬畏之情。

丰番农品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弘扬传统东方农作文化的品牌。来自上海的融设计创作出了一款东方风味十足的米口袋。米口袋不光好看还中用,能装10公斤大米。环保、文化、简易,方便是关于这款精米包装设计的关键词。该设计采用自然中鱼的造型与图像元素,并结合中国传统中“年年有余”的祝福。在鱼鳞和鱼尾上运用米粒和麦穗的形象元素,更是突出了产品的精良品质,是自然元素的良好运用。

4.2国外相关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以提倡反对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提倡手工艺,其中就有祟尚自然的思想。“绿色自然”的艺术理念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自然问题,莫里斯曾写道“假如没有人类的蓄意破坏,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之美,因此我当可断言,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分享这种自然之美,每一个勤劳、诚实的家庭都应拥有理想的住宅环境,这就是我要以艺术之名所要奔走呼号的”。拉斯金提出向自然学习,强调将观察融入到设计中去。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新艺术运动,主张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Shuo-Ting Wei在《Package Design:Colour Harmony and Consumer Expectations》一文中研究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与消费者期望,使用语义差分方法本研究环境颜色和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果汁包装实验发现,首先,果汁包装中的和谐颜色、消费者喜好、产品质量这三者有着巨大的联系,第二,新鲜度的视觉评价是受包装颜色的亮度和色度影响。最后,颜色和谐的原则可能会根据上下文中使用的颜色而有所不同。加文安布罗斯在《创造品牌的包转设计》中提到,包装不等于品牌,不能把产品包装局限在品牌的因素之下,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可以从包装中获取对一个品牌的信心,进而产生忠诚度。

在国外行业应用中,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果汁包装设计中,瓶身模仿真实水果触感肌理,猕猴桃果汁包装摸上去毛糙涩手,草莓果汁包装滑润却不平整,香蕉果汁包装透出哑光的质感,光影的过渡与真实水果无异,拿在手中宛如手握新鲜水果,以体现果汁的新鲜度。

1000 ACRE SVODKA包装的瓶型设计,抽象的造型与玻璃材质相互衬托,树木生长的结构特征成就了经典而实用的设计作品。

scanwood是丹麦最大的木制厨具制造商,该餐具以布满纹路的原生态的木头所制成,包装底部犹如树根般的设计更是呈现了原始朴素且天然的生活形态。

5.自然之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及思路

5.1自然思想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理念上,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庄子的自然事物之美以精神之美见长。如“落林”取其萧瑟之精神,“杨柳”取送别之精神,“圆月”取其团圆美满之意,以意象的思想来指导包装中设计的深层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在对禅的研究中,也与自然有着巨大的联系。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这些思想可以与当今社会中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进行结合,以自然的思想指导包装的造型、选材和设计风格,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寓意。比如将产品包装的重点体现在拆开包装的动作上,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是触碰就能使包装轻易地打开,打开后又以一种自然、随机的状态将内容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设计不仅在使用上十分便利,而且会给使用者带来惊喜,体现了产品包装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

5.2自然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形式上,将自然中的元素按照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在视觉上主要研究产品包装的形态、颜色和图形三个方面,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取,在形态设计中结合仿生设计的相关知识,可以直接将自然的形态运用在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茶叶的包装可以采用一片叶子或是一株茶树的形态;将果汁包装的造型以水果的形象表示。这种直观造型上的传达不仅使产品品种的辨识度得到提高,从产品语意的角度上,更加清晰明了地体现了产品本身。在色彩的设计上,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研究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分析自然界中的颜色适合用在哪种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设计一款陶瓷产品的包装,可以从陶瓷的材质进行分析。陶土是一种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所以在包装的颜色选择上可以回归原始采用灰白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又比如皮革产品的包装盒,可以采用牛皮纸的形式,不仅和产品材质相呼应,在视觉上,淡黄色的牛皮纸本身就与生俱来地带着一种朴素沧桑的厚重感,给人一种宁静踏实稳重的感觉,符合产品的特点。在图形上结合构成理论,研究对自然中的图形的巧妙搭配,而不是简单的图案堆叠。通过归纳的方式,以美学作为基础,提炼出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星辰、大海等形态,以图案的形式印制在产品的包装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近年来流行的手绘方式运用较为广泛,也体现出原生态的感觉。

在触觉上,主要研究包装设计的材质和表面肌理。材质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自然材质主要包括木、竹、纸等,以这些材质代替塑料、金属等材质,亦是环保可持续理念的体现。在选择材质的同时,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自然材质所传达的情感与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如木质所传达出来的触感比金属要温暖;纸质的包装在拿起时感觉分量较轻;牛皮纸这种使用再生木浆所制造的纸,略微粗糙的工艺使人触摸起来觉得格外舒服,给习惯了细腻白纸的人们带来一份来自原始朴素的冲击。在肌理上,不同木材所展现出来的肌理是不同的,采用编织的形式所制作出来的包装在触觉上也是另有一番体验。

篇10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而言,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在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只能够欣赏一些具象的图像资料,而对于图像后面深层次的内涵(绘画风格、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起来就很难了。这是因为听力有障碍的聋生,由于学生身体的原因,造成他们接触正常社会较少,与人沟通困难,一时无法超出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经验范围,由于受到自身审美欣赏习惯的局限,进而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准比较低。使美术欣赏课程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如果美术教师没有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启发引导他们,那么,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对特殊学生进行“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美术课程所能做到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再现性)作品,而对于比较抽象(表现性)作品就不知所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聋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聋校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聋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聋生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聋生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 他们的面前,聋生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聋生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聋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聋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二、聋校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聋校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 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聋生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