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最大发展。
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内容为依据。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由体操、球类、田径、健美、传统体育、新兴体育、保健原理等内容组成。根据学习特点的不同,体育学习又可以分为陈述性、策略性和操作性内容。陈述性内容主要包括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操作性内容主要学习如何操作和演示各项技术动作,策略性内容则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陈述性内容的学习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听讲、阅读和记忆,无需深究,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操作性和策略性内容只靠教师讲解和演示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运动学研究表明,要想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必须经过切身体验和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操作性内容和策略定内容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一些以练习为主、相对安全和简单的内容时,尽量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在学习一些集体项目,需要共同学习或者有相对深度的知识时,尽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对于那些深度较大,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则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
二、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已经非常接近成年人。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知识容量更大,涉及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时,尽量采用多种方式并存的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进入青春期后,女生的身体发育要比男生早,并且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男女生在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所以,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结合男女生差别,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三、立足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破除对书本和教师的迷信,引导他们在不断挑战权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要勇于质疑,大胆想象,敢于创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呢?
首先,教师要从意识层面上引导学生敢于进行批判。从各国优秀科学家的实例可以看出,只有敢于挑战权威,破除迷信,大胆质疑,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看法,才能获得创造性发现。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更新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改进跳远这一项目中的身体姿势等,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这些事例相结合,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其次,教师要从自信心的树立上引导学生勇于批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先自己进行思考,然后再在同学之间展开考讨论,并在这个辩论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随着同学们技能差异的不断缩小,参与挑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树立更强的信心。
最后,教师要锻炼学生有勇气去大胆批判。韩愈曾经说过,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可以有意为学生创造一些进行批判的机会,比如在讲课时,把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故意讲错,对那些发现并提出错误的学生做出表扬;做动作示范时故意演示错,对那些发现问题的学生做出表扬;在学习一些重、难点问题时,先给出一个观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在向老师挑战时,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注意首先对他们敢于挑战的勇气给予表扬,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质疑,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学生要具备过人的胆识才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教材,科学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当然,在具体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仅是本文所论述的几点,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得法”,还需要我们广大体育老师在今后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合理的采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高中生在体育教学中既得到锻炼,又得到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强松.浅析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及安全措施[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11).
[2]申广辉.试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中学体育课教学[J].教师,2010(3).
[3]张景丽.谈体育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9).
[4]戴成耀.对新课程下新体育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0(25).
篇2
伴随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造成了中专学校体育教师面临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压力。基于此,中专学校体育教师应充分结合中专学校体育教学实际特点,以增强学生素质教育为根本,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实施,使得当前中专体育教学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有[2]:
(1)受各种因素影响,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并且教学仍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没有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下,学生被动听课局面未发生根本改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于学生体育专业技术方面的教学,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没有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中专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无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合理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评价标准应具有多元化特点,既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又对学生学习态度及行为进行评价。但是,现有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仍沿用传统教学评价标准,导致对学生全面素养的评价过于片面单一。
(3)当前,中专体育教学方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其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性。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强调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中专学校体育教师仍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案,不但阻碍了学生对体育观念的形成,而且不利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
(4)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在中专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学模式以竞技运动为主,并且配以相应的体育知识,这使得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而且使得体育教学真正内涵无法表现出来。此外,受教学资源匮乏,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影响,中专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大大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甚至部分中专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与新课标要求完全不符,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
二、强化中专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现状问题,为提升中专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具体
有[3]:
(1)在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转变传统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中专体育教学模式。首先,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体能训练,坚持“健康为上”的思想观念,同时强化学生身体与心理整体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为学生提供舒适性、积极向上、快乐的体育训练环境,保障中专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次,转变以教师、教材为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第三,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中的枯燥单一的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下学生体能发展需求,应逐步改变这种“教练式”的教学模式,中专体育教学结合不同学生发展要求,因材施教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不断提高中专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教学灵活性,实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首先,受传统体育教学统一性和集体性模式影响,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受限。基于此,中专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按不同水平进行针对性分组,并加强体育教学项目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性,进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体育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影响较大,这就要求中专体育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愉快、宽松、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增强师生间交流互动,又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第三,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类型不同,中专体育教师应在充分了解中专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安排,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其中。
(3)为进一步加强中专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中专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应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一方面,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转变传统评价体系中消极、被动的评价方式,转向鼓励性评价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还可以通过竞技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自我超越意识;另一方面,中专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科学、积极、有效的自我评价方式,可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效果。
篇3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重点,认为为了更好的保障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有效进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素质出色的优秀毕业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工作,向有限的教学时间要效益,经笔者研究分析为更有效的进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分比为: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采用发展性评价等。通过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来更为有效的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完成高校的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
高校体育;公共体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高校公共体育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偏弱的社会现实,而开展的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志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等等。但是当前由于我国特殊的体育文化,导致当前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开展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旷课或者不认真上课等现象,加之高校特殊的学时分配结构,使得每周只能进行一次公共体育教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制约了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为了更好的保障我国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开展,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出优质的大学毕业生,现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有效教学措施论述如下,希望可以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篮球教学的质量,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采用更加适合的篮球教学方法,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关键还是要看教师自身的素质如何。为了更好地促进篮球教学,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而学校的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努力构建更好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要让他们自身对篮球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巧有更深的了解。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去参观一下其他学校的篮球教学课,取长补短,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弥补,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外出参加访问学习,以求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只有教师的队伍更加健全了,素质更加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完成教案的设计,融入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促使篮球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立足课程现实,把握好篮球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到篮球练习之中,在进行运球练习的时候设置名为“穿越火线”的游戏,在学生运球前进的路线中设置一些障碍物,看哪位学生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下到达目的地。这样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竞争性,能让学生更投入地进入学习之中。由于有的学校教学物质资源不足,存在篮球数量不够、篮框量比较少、篮球场面积不够等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小组学习融入其中,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不同的训练,有的几人用一个球练习传球,有的组成小组在篮框的位置进行投篮训练,有的练习慢跑等体能项目,在一定时间后相互交换训练项目,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物质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尴尬,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充分投入到锻炼之中,更能够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让篮球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采用发展性评价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运用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所谓运用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评价,就是体育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卡片的形式,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目标一致的评价内容,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或者在学习结束后,对自我的学习行为及其态度、水平、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性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反思自我、认识自我的一种教学行为。一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评价目标与课堂学习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断对照评价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达成学习目标。二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形成,实现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评价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交流与反思,从不同角度获得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并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自我反馈,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三是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一方面,评价中体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改变了过去只有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的局面;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的统一,实现了评价的发展。
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均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保障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有效进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素质出色的优秀毕业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工作,向有限的教学时间要效益,经笔者研究分析为更有效的进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分比为: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有效教学需采用发展性评价等。通过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来更为有效的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完成高校的体育教学任务。
作者:刘晓东 单位: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屈铭.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18.
篇4
体育舞蹈集体育运动、音乐、舞蹈于一身,能够强健人的体魄,陶冶人的身心,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中,笔者就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谈起,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兴趣培养等方面对体育舞蹈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功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中职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舞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文化素养偏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极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亟需行之有效的改革。对于体育课来讲,将体育舞蹈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集中他们的听课注意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陶冶他们的情操,对于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体育舞蹈的界定
体育舞蹈是现代舞(摩登舞)和拉丁舞的统称,其中,现代舞包括探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拉丁舞包括恰恰、伦巴、桑巴、牛仔舞、斗牛舞。同注重文化娱乐的普通舞蹈相比,体育舞蹈的竞技性更强,其对于每种舞步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舞蹈者的耐力、力量、柔韧度、技巧等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意义
1、体育舞蹈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体育舞蹈是表现人体动作之美的艺术形式,其寓教于乐,能够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说,体育舞蹈这一需要人亲自体验、亲自感知的舞蹈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美、理解美,从中体会到美的感受,实现美育的功能。以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为例,学生在舞蹈中能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激发他们的肢体表现力,通过高标准的肢体动作将音乐中的情感外化出来,这一过程实现了听觉、视觉、行为语言的和谐统一,对于丰富学生的美学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很大帮助。
2、体育舞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共分两个大类10个舞蹈种类,这些舞蹈能够以多种形式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身体,其中不仅有动作幅度偏小、节奏偏快的垫步、碎步、小跳,还有动作幅度较大的跨步、跳步,更有需要调动全身骨骼与肌肉的各种蹲起、跑跳、走立、转身等动作。体育舞蹈动作的锻炼范围包括人的四肢、躯干,锻炼方式包括肌肉紧张、松弛、松紧交替等,这些能够完全能够满足中职学生的运动要求,同时还对他们的协调性、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反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有帮助。
3、体育舞蹈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舞蹈带有娱乐性质,其能够调节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心理学价值。中职学生仍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仍有待完善,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可能面临更大的心理问题。将体育舞蹈引入到中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舞姿模仿、音乐欣赏等方式放松自己的身心,还能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帮助自己走出心理阴霾,树立健康心态。
4、体育舞蹈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运动培养与美学欣赏于一身的娱乐项目,它不仅能消除疲劳、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连结友谊,带给人美的享受。这些都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为学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无法达到的教育功能。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做好体育教学,就要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级专业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思想教育,帮助其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到体育舞蹈的研究与教学中去;其次,要定期组织对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含体育舞蹈两大类中主要的舞蹈种类,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提高教师的舞蹈水平和教学水平;最后,还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参与的体育舞蹈活动,以比赛或表演的形式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编写适合中职学校具体情况的舞蹈教材
要依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体育舞蹈教材,内容应当以现代舞和拉丁舞的主要舞步为基础,对转身、扭胯、跨步、垫步等重要基础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要融入经典的舞蹈范例教学,范例要与体育舞蹈发展同步,以增加教学的新颖度。
3、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个不断模仿、重复的教学项目,在初期的动作学习中,部分学生觉得太简单,不愿投入精力认真学习,部分同学觉得动作跟不上或不标准,碰到学习困难懒得去克服,因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体育舞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调动一切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如组织观摩表演、经常更换教学音乐、请动作标准的同学亲身示范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开展体育节、舞蹈大赛、编创大赛等,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他们更用心地投入到体育舞蹈的学习中来。
四、结语
在中职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是美育的需要,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是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心态的需要。学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对学生展开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斌 单位:凤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篇5
体育教学策略的含义
体育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1.2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及其特征
体育教学策略是教学策略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在研究体育教学策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策略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这是研究体育教学策略的逻辑起点。体育教学策略的特征有:第一,综合性;第二,操作性;第三,目标指向性;第四,变更性;第五,;第六,层次性。
1.3 体育教学策略的结构
体育教学是一个可控制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可操作部分包括教学的方法、程序、组织形式、媒介等要素。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征,我们认为,一个成熟的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它的结构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1.4 排球教学中,教学策略的类型
1.4.1“.指导发现式”教学策略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语”的方式,对所授内容的教材进行改造,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自行解决问题,同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和分析的直观感知材料。
1.4.2“.程序式”教学策略。
在排球教学中,将所授教学内容根据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分成若干相互联系的“小步子”,使之成为便于学习的逻辑序列,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估信息反馈系统。
1.4.3“.掌握学习式”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初始测试结果,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然后根据分类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教学的开始过程中和教学结束时,分别对教学状态进行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
1.4.4“.问题式”教学策略。
排球教学中解决学习问题的五个步骤是:感觉疑难―确定疑难―提出可能的答案―考虑各种结果―选择一种解决方法。
1.4.5“.案例式”教学策略。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归纳出要掌握的有关知识和要求,然后练习,最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1.4.6“合作学习式”教学策略。
排球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式”教学策略,是根据社会学的理论,以“学生分组―小组的学习活动―学习结果的评价”为主线,主张教学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提倡“乐学”,注重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教学中根据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若干个小组,练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结成“伙伴”,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优生帮助差生,学习排球的教学内容,使学习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2 六种合作学习方式、区别特征及其效果
2.1.游戏竞赛法(以下简称TGT,迪里斯,1980)。
学生分成4至5人一组,教师对某一学习单元先作初步的讲解,然后将练习作业给每个学习小组。小组同学共同思考练习,相互提问检查,直至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为止。接着开展竞赛性小组游戏。TGT的主要特点是竞赛公平,形式生动,学习快生和慢生都有希望得到成功。
2.2成绩分阵法(以下简称STAD,斯莱文,1980)。
学生分成4或5人一组,先由教师讲解或介绍新教材,并对练习作业适当给予提示,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做练习作业,其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互帮互学、互查互问等)。当小组中的每个同学掌握之后,参加25分钟的小测验。同学之间参加测验的内容可以有所不同,教师根据学生以往测验的成绩指定某些人完成某一类别的测验,另一些人完成另一类别的测验。STAD的重要特点是其高度结构化的教学程序,即每周两次实施以下循环活动:40分钟讲解或讨论、40分钟练习作业、20分钟小测验。
2.3.切块拼接法(以下简称Jig,阿朗逊,1978)。
学生分成5至6人一组。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是相同的(总任务),但各小组中的每个人的学习任务却是不同的(次任务),只需要完成分配给他的那一部分任务。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各小组中接受相同次任务的成员组成相应的“专家组”,共同讨论体会、交流看法。一旦掌握了次任务后,“专家组”即行解散,各人回到所属学习小组中,按总任务的顺序依次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循此,切块的学习次任务由全组同学拼接成完整的总任务。
2.4.切块拼接法修正型(以下简称Jig一Ⅱ,斯莱文,1978)。
它对Jig作了两大改进。首先,要求全体同学都先了解总任务,但集中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分配给他的次任务,这样保证了每个同学能既观整体,又精局部。第二,引入了STAD测验计分方法,鼓励小组间竞争,鼓励个人不断超越白我。经过以上改进,任务关联性有所降低,但奖励关联性却大大提高了。
2.5.小组探索法(以下简称GI,谢伦,1976)。
学生分成2至6人一组,通过小组探索,讨论、收集材料等途径开展合作学习。其基本程序是:先由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不同的情况提供有关的学习课题,由小组将课题再分解成不同的次课题落实在每个成员身上。小组通过合作活动收集资料,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协同准备向全班汇报或呈现学习结果。最后教师或学生自己就各小组对全班的贡献作出评价。GI在挥学生自主性方面尤其突出,任务关联性也很强,但只强调对整个小组的成就作出评价或奖励,并不涉及个人。
2.6.共同学习法(以下简称LT,约翰逊兄弟,1976)。
学生分成4至5人一组,小组成员共同承诺学习目标,个人之间的竞争减少到最低程度。每个小组只完成一种结果或一件产品,各个成员为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评价以小组活动水平及效果为依据,根据小组平均分计算个人成绩。GI与LT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在新课改的全面落实下,高中体育教学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了高中教学科目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本身十分重视对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并要求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同时具有健康活泼的体魄,成为新时代高强度素质型人才。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压制下,体育教学的教学体制一直得不到完善和发展,教学方法也十分单一,缺乏一定的可行性,面对这些状况,教师必须对体育教学思路进行创新,改变体育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获得深层次发展,从而实现科学高效的体育教学。
一、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当前体育教学与文化学科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分歧
虽然新时代要求多方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这种思想并未能全面落实,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多重压力,无论在家长的要求下,还是学校的期望中,学生都偏重于对文理学科的学习,而对体育教学则不以为然,即使新课改取得了一定效果,许多高中学校仅仅只是恢复了高中体育的课程时间段,并未增强它的课程本质,导致其的形式化十分明显,实际效用较低。高中学生在智力发展的同时,身体也在不断地成长,如果仅仅关注智力忽视身心,会使学生的成长极不平衡,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把体育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推动体育教学的合理开展。
2.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十分稀缺,亟待进行完善
由于高中的体育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其实际的教学项目也就自然而然没有得到任何发展,依旧保留在传统高中体育教学项目中,其中主要有跳远、接力跑、体操等,这些项目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且没有新颖度,无法产生吸引学生参与的效用,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必须从学生出发,跟随时代的步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项目,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改变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3.以往的高中体育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长期历程中,较为重视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执行和规划,同时对于教学项目,仅仅要求学生达到目标即可。在新时代的体育教学要求中,除了身体锻炼外,还要求相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但是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明显忽略了这一点,体育教师并未把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挂钩,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不到充分改善,导致高中体育教学的不完善性。此外,许多学生内心对体育项目有着莫名的恐惧感,他们本身不敢尝试各类体育项目,很多时候仅仅在教师的要求下去完成,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的有效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若想全面合理地改革高中体育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全面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放下重文轻体的思想,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自身的全面成长。高中体育教学的体系也必须发生相应改变,不再仅仅要求学生完成教学项目,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健全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进而形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心态,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全面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虽然高中体育的主导教学内容为体育项目,但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善他们的生存心态。为此,教师必须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与学生加强交流,锻炼他们的体育思维,发展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加以发展和培养,实现高效的高中体育教学。此外,面对不善于体育锻炼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突破和完善自己,并对他们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3.教学方法的创新
除了要改变教学观念思想以外,教师还要合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教学,比如,当代的高中生几乎都随身携带手机,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录制,便于进行复习和课下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对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对应地观赏,找到协调点,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时代的强烈冲击,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与挑战,为了更合理、全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及教师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及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利用崭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最大限度实现体育教学的效用,合理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7
(1)体育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
中学体育教学的整个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的话,在整个的教学工作中就不能发挥出体育的作用。所有的教学工作都不能是表面上的,要真正地实施起来,如体育场地的布置、体育器械的安装、体育老师的选拔、体育课间及课外的活动方案等,都要制订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2)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活跃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通常都是在课上让一位老师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授课,学生们认真倾听,渐渐地就形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被动关系。这恰恰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更不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教学模式没有灵活性,既不能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难度,这样的课堂会显得非常单一,最终孩子们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不仅使学生们的身心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也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阻碍。
(3)学校的负责人不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使得体育的活动场所小以及设施不齐全等。
大部分的中学把教育重点放在语、数、外这类学科上,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而且校方往往不愿意在体育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认为购买体育用品的花费很大程度上高出其他学科的成本。所以,改变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4)体育老师的整体素质偏低。
作为体育老师,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职业道德,因为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老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试想,一支整体素质偏低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学生来?所以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整改措施
(1)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对老师、学生进行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只有大家真正地重视起体育教学,领导才会加大体育方面的投入;老师才能超常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们才能真正对体育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将体育教学工作做好。
(2)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教、学生听,一切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们觉得他们是体育课的主体。这样,既能带动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使老师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比如,我们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条件,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我们要根据每一位孩子的情况制订不一样的教学计划,让所有的孩子不要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放弃体育;而且,老师要及时地了解每一位孩子内心的需求,因为他们的情感在体育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切从孩子出发,也是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3)扩建体育场所,增设体育项目。
大部分的学校由于对体育不重视,导致没有体育场所和体育项目甚少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使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应扩建体育场所,增设体育项目。我们可以向学校的负责人请示拨款来改善体育场地的环境,还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或者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体育器材,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使体育用品不会很快被损坏。所以,体育场所及用品的扩充也是体育改革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
作为体育老师,不光是带领孩子们跑一跑步这么简单,是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不仅品德要好,文化功底也要过关。对待每一节体育课,都要提前制订出计划,写出教案,而且教案要合理,要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教案还要出新,一成不变的课堂,会让学生们感觉枯燥,渐渐失去兴趣。作为老师,要带领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中不仅放松心态,又增强体质。所以,我们要重视起老师队伍的培养,择优录用。这也是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玩”;结合
由于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针对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将玩的游戏引入到教学中,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玩不仅是玩耍,其本质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掌握体育的教学内容,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小学体育课“教”与“玩”相结合的必然性
1.1小学生天玩的苛求
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时候,他们活泼好动,爱好玩耍,感知能力强而逻辑理论思维差,如果体育课中教师单纯地按照教学的流程,用理论来讲述课程,会抹杀了孩子们的天性,不利于体育教学。因此教师就要抓住孩子们爱玩的这个特点,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体育课程渗透到玩游戏中,在做游戏,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体育知识,从而提高教师体育课的教学水平。
1.2小学生情趣特点的需要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通过兴趣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从学生的身心情趣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将玩结合到教学中去,寓教于玩,通过玩来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在娱乐中体会到教学的乐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3小学生接受能力的要求
小学生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比较少,感知的能力强而缺乏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接受事物的能力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的多么丰富多彩,学生们总是理解不够。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玩游戏中,学生们就会很容易接受,从而体育课的学习也有了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小学体育课“教”与“玩”教学策略的结合形式
由此可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师要精心准备课程,认真钻研,设计出适合教学内容的游戏,从而让学生在玩游戏中达到掌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目的。
2.1在体育教学中穿插游戏
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学生们喜欢的游戏,然后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活跃体育课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上苏教版小学体育课武术的手型和步型时,可以将学生们喜欢玩的“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代入课堂,石头代表并步抱拳;剪子代表弓步抱拳;布代表马步抱拳,从而引出武术的手型和步型的学习,通过手势的变换,锻炼学生们灵活转变学习内容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游戏,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
小学生除了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很强的好胜心,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设计一些竞赛游戏来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将教学内容通过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苏教版的小学体育课锻炼身体平衡技能的课程时,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按照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单腿跳接力赛等游戏的竞赛,教师在旁边当评委,对学生们的竞赛进行观察和指导,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提出表扬,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好胜心,在将动作做地更好的同时,教学内容也理解的更加深刻。
2.3课内学习与课外游戏相结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在课下和课外都可以利用学生们玩游戏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小学生在课外有许多时间玩耍,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游戏中,从而突破教学的时间限制,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苏教版的体育课,教授学生练习正确的跑步和走步的知识时,可以将学生们喜欢的课外游戏融入到跑步和走步的知识中来,这样学生们在课外游戏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着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体育和生活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在生活中也能掌握体育知识,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和“玩”相结合,“寓教于玩”,根据小学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喜欢的各种游戏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学习体育课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申玉玉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唐洋镇小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性;提高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是在20世纪席芳菲科学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受当时的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和熏陶,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开展有效性提高策略教学,培养优秀的“四有五育”青年,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拥有强壮的体魄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锻炼身体。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
教师要在课堂上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也能让学生不会放纵自我,改正不足和缺点,让课堂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和有序。比如,在进行场地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但是听到教师的哨声就要第一时间集合,并且有秩序地站好位置,等待教师的下一步指示,进入下个环节,这样进行反复练习,就能够增强学生的秩序性,让学生形成潜意识的课堂制度,这样才能够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二、遵循多种先进教学法并用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比如,情景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自创一些活跃性的游戏,让学生的课堂上充分地娱乐,让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和玩耍。也可以使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不同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学习,既能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体育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和悬疑性。最后教师也可以运用学生所熟知的物体或者动作进行引导教学。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就要提升专业知识,完善个人素养,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创建科学课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发挥体育课堂强身健体的功效和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指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的生活、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就把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而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课堂。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不用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师生均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好口语教学,中职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中职生口语水平低,一些用人单位反映,中职生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肯干,但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当面对社会上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更何况,大多数中职生来自农村,普通话不标准,这就不利于他们与人交往沟通。中职生将来大都要从事基层服务行业,如果在校期间没有接受扎实的口语训练,便无法实现对服务对象的高质量服务。
笔者从教二十余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来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大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不尽人意,许多学生缺乏向他人口头表达自己情感和传递基本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要求人们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几年后,学生便会投身到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在中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中职的语文课程中,言语性和工具性特征比普高的语文教学要求更显著一些。这就要求教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认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敢说”的氛围,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在做小动作,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会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2、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口语训练
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生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
口语交际训练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认真领会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涉及的“口语交际”内容。现行的中职教材十分重视语文学习同社会的联系,有很多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这为学生口语训练提供了较多的素材,能让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讨论、发言等口语交际的实践作用。而且还可在每一节课的开头或结尾专门安排与当节课教学有关的口语交际训练。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这是一种锻炼学生快速思维、快速构思、提高表达能力的较好的形式。
3、创设情境,贴近实际进行摸拟训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激情就会被激发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中去。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如师生语言表述、陈设相关的实物、展示有关图画、布置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或录像、使用多媒体手段等。还可以创设如“开学”、“拜访老同学”、“拜访初中班主任”、“拜访工厂的老师傅”、“毕业前的面试”等等情境让学生讨论、表演再进行总结,效果比较显著。
4、设置话题、创设场景加强训练
口语交际是说话课,说话课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要有话题。用于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涉及面相当广阔,有社会热门话题、社会焦点话题,校内热门话题、校内焦点话题,班内热门话题,班内焦点话题,家庭焦点话题、学生小团体中的话题等,因此设置话题对口语交际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设置口语交际的话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所选择设置的话题一定要贴近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既感兴趣、想说,又有话说、能说。此外还可结合生活实际,来个“生活场景式”的即兴演讲,如“话清明”、“庆祝元旦晚会”、“到实习单位应聘”、“慰问住院的老师或同学”等,设想在这样的场景下发言该讲什么、怎样讲。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教师能为学生的说话“铺路搭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训练,那么职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5、开展课外活动,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话方和说话方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绝不是听话方和说话方的简单相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实现教学中的双向互动。课外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学生集体参加的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良好时机。在班级活动中,少不了学生、师生的交流沟通,教师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这一特点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我们还可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如组织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同学联欢、社会公益活动等。
6、注重训练过程的评价
现行的口语训练评价显得单一,口语成绩很多是通过笔试形式来完成的,试题内容与专业脱节。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教学过程并行。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过程上,聚焦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和在参与过程的行动表现、情感反应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上。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即关注学生参与交际实践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参与训练的态度,要关注学生参与训练的情感。
总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介绍自己,了解别人,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相互沟通、日常交际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效果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究竟如何搞好口语交际教学,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村级意识形态半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乡镇基层干部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