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

篇1

一、拟人记忆

1.酒精灯的迟到与早退

初中化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必须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的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危险。顺序通常为:检查氢气的纯度后,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在解释原因后学生当然能理解并记忆。我在教学中用了一个拟人的方法:酒精灯它不是一个好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它迟到早退。这样解释不仅学生能够清晰的记忆,同时还认识到,作为一个学生,迟到早退肯定是不好的。

2.气体的收集或洗涤:深入浅出

气体的制备和洗涤在初中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在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导管的位置。通常是收集的时候导管必须深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导出气体的时候只应该刚刚露出橡皮塞。在教学时当老师说出“深入浅出”时,学生们都已经心领神会了。

推广一下,除了气体的收集外,气体的洗涤除杂一般导气管的位置也是如此。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其他一些导管不是深入浅出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

二、谐音联想

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联想,把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加牢固的记忆现在和过去的知识。这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联想的能力。

(1)学习空气的成分的时候,讲到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等几种气体。当我在课堂上说出氦氖与英语中Hello音相似时!下面马上有同学说出了亚克西!就是氩氪氙与学生们都熟悉的新疆语“亚克西”相似。其实学生的联想还是很丰富的,就看老师们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

(2)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我们知道是氢气。许多同学记忆的时候容易混淆。这时我就问他们,平时最喜欢的人是谁?有学生回答是爸爸。我就提示他们,平时最喜欢的人是父亲,那么,电解水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父亲。然后给学生解释:负氢(父亲)就是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学生同时笑了,我知道他们记住负氢的同时也必定正氧,还有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质量比等等。

(3)有了前面的联想能力的培训,学生们也能自己主动联想了。当我在铁那章讲黑色金属是铁、铬、锰时,学生们马上在下面说道:“铁、铬、锰,铁、铬、锰,铁哥们!!”

(4)酸碱盐的教学中,金属活动顺序是教学的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为了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教学时我介绍了一种谐音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忆:钾(嫁)钙(给)钠(那)镁(美)铝(女),锌(新)铁(铁)锡(衣)铅(嫌)氢(轻),铜(统)汞(共)银(一)铂(百)金(斤)。解释词义后再连在一起读: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嫌轻,统共一百斤。几遍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了。

三、谜语的运用

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谜语自然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一些与化学有关的谜语还能很自然的过渡到课堂的教学的内容上来。

(1)学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制取生石灰的这个反应时,可以先学习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习作者正大刚直的人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正气,同时它也是一个谜语,也是一个化学变化。了解了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猜出一个谜语,再来学习这个化学变化,学生们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学习热情,感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境界。

(2)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谜语,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谜语。如:杞人忧天——过滤(虑);吹胡子瞪眼——气态;学而时习之——常温;轻而易举算方程——溶(容)解;品德高尚——锌磷镁(心灵美);下完围棋——分子。

四、实验改进

学生们都对课本上的实验固然感兴趣,但大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学生们天性会对已知结果的东西会产生排斥。如果我们对课本上的实验稍加改进的话,可能会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化学教师必须要做深的一步。当然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很好的改进实验,这里只略举两例。

(1)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当五彩斑斓的肥皂泡徐徐上升的时候,学生已经颇感兴趣。如果将上升的肥皂泡再用火点燃,学生更是兴奋异常。如果再把吹肥皂泡改为灌气球,那么,不仅学生津津乐道,而且从知识的更深层次,从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角度,加深了学生对氢气性质的认识。

篇2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结构清晰、模式多样、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教师对课文的知识进行设计,由此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兴趣与营造课堂氛围的多重目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领悟不透趣味教学法的真实含义,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比如,在教师在讲“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课时,有很多教师就把学生带到大街上去了解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想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就很困难了。究其原因,教师对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认识模糊,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完不成教学的任务。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方式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一)教师要重视趣味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倡趣味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上课时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课堂氛围及培养学生兴趣。例如:在讲“中国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制作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在讲山丘、高原或平原地形时,教师就收集一些照片或一些视频给学生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辅助工具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趣味性

只有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及教学质量。然而,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一些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支撑,像一些手工制作,或买一些简单的地球仪,用这些工具来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亚洲与欧洲”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张白纸参考地球仪画出两个洲的大概轮廓,通过此种方式方法营造地理课堂气氛,并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巧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媒体信息资源,将电视、广播、网络、杂志、报纸上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应用到教学中来,将地理教学同时代进步有机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感官,提高教学层次,丰富教学内容。同时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也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化过程通过电化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甚至呈现动态视觉效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提倡地理生活化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学习法;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动力,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教师也应该抓住这一关键因素的强大功能,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字以及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二年级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巩固学生数学计算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小学生本来是活泼好奇的,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习变成一种任务、一种压迫,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学生的任务观念,使数学课堂变得趣味横生。

二、游戏引入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刚刚走出不受束缚的幼稚园,还不能完全被小学的学习气氛所感染,所以,在引入新课时,不妨顺应孩子的天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引入新课。例如,在教学“长度”章节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厘米和分米的基本概念,教师将一些转换类题目制作成小卡片,教师规定时间请小组学生答题,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最多者获得游戏胜利,可以获得更多的糖果奖励。这样将学生爱玩的天性转化成学习的乐趣,这是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成功所在。

三、故事教学法引入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内容大多引自对生活简单实物的认识,这些源自生活的知识,教师常常会用来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同时,基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可以采用创设故事情境法引入新课。这样既形象又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明白,觉得数学不难就乐意学习。

趣味数学学习法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二年级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趣味数学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科学教学。

篇4

【关键词】 生理学

趣味教学法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授课课时又相对较少,所以学好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学经验证实授课教师需要去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去思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6个平行班级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学,调查分析得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护理大专2008级01班57名学生,02班58名学生,03班55名学生,04班53名学生,05班53名学生,06班54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7~20岁,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6个班所用的教材、教学计划、授课教师均相同。在实验教学中1班为传统小班教学,2班为趣味教学法小班教学,3、4班为趣味教学法大班教学,5、6班为传统大班教学。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选择《生理学》教材中“动脉血压”章节为教学内容,组织小班为教学单位,因材施教。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适时提出问题如“通常大家提到的血压究竟指的是什么?”、“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为何出现低血压休克”、“临床上主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为何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都高”等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针对问题引出概念、解释机制;正文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具体、生动、有趣的知识,加上传统的板书、讲授,学生也能有效的抓住重难点。并安排1~2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用袖带法测量受试者的血压,通过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对课本知识中关于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加深理解并记忆。

1.2.2 评价方法 (1)课后问卷调查。自制调查问卷表,由学生不记名填写,共发放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27份,回收率99% (2)理论测试。同一试卷6班同时测试,内容依据教学大纲,涵盖各知识点,测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题形式。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对六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配对T检验,t值为20.021,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

2.2 对六个班成绩的进行配对T检验,其t值为2.464,P值为0.014<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生理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强理解记忆力、增加学生轻松愉悦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法(P

3.1 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学生生源质量偏低,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重视学习、缺乏学习动力。为使学生学好医学基础知识,为医学临床课、临床实践、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生理学教学中,应尽量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以趣味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

3.2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

首先,从第一堂课入手,突出生理学用途,吸引住学生眼球,让其喜欢老师,喜欢这门课程。根据学生层次和特点上好绪论,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学习生理学的必要性。

其次,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如:人工呼吸的原理?护士 “两快一慢”为何注射疼痛能减轻?慢慢培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让枯燥的文字简单化,平面的图像动态化,使生理过程的展示极为生动、具体、形象,让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加强,如: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脏的泵血等过程采用动画来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最后,教学形式需要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歌诀、顺口溜等形式帮助记忆相关内容;采用漫画、动画演示等形式帮助理解;采用趣味问答、动手实验等方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 趣味教学的注意事项

第一,教师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PPT的制作,Flash动画的运用等技术手段为趣味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技术手段,才能在生理学趣味教学中游刃有余。

第二,对教学内容应精心选择。运用趣味教学法中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阐明道理,否则片面地追求趣味,为趣味而趣味就会落入俗套,从而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真正目的。

第三,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获得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陈光清.互动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56-57.

篇5

关键词:C++ 趣味教学 面向对象编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4

1 引言

C++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信息等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尤其在软件工程专业,这门课是后续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C++语言掌握和运用的好坏会影响他们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影响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巧[1]。它传递给学生的面向对象的思想,为后续的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由于C++一般是计算机学科中继C语言程序设计之后的第二门程序设计课,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着重讲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学生要从C语言所传递的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过渡到C++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很吃力,再加之C++概念多,特性多,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学习劲头和兴趣也随之减弱,学习效果大打折扣[2,3]。

基于这点,本文在趣味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法,针对理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一些有趣的程序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实现,将知识融入趣味之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编程能力。通过连续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将趣味教学引入到C++的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采用趣味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2.1 趣味教学法概述

趣味教学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研究历史,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愉快教学法,实行寓教于乐。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分析选择教材内容,以一种有趣、易于接受的形式把相关教学知识点呈现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C++教学中概念多,特性多的问题,通过引入趣味性教学内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程序展示出来,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4]。

趣味教学可以采用很多具体方法,笔者在C++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来实施[5]。

2.2 趣味教学的应用

2.2.1 在C++程序设计的首次课中引入趣味程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的产生是学好的一半,因此C++课程的第一堂课笔者就用心设计了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前导课C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整个程序运行结果都是在字符界面下呈现的,而且C++教程中也都是以黑底白字的形式呈现程序运行结果的,这种结果是非常呆板,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笔者在第一次课中,引入了C++的图形模式呈现运行结果。为了能在VC控制台应用程序中以图形方式显示结果,事先准备了一个C++的图形程序库,包含graphics.h和graphics.lib这两个文件,将这两个文件放置到安装文件的合适位置。首先运行事先编写好的群星闪烁程序,吸引学生,让学生认识到C++程序设计的好玩有趣。之后,带着学生在VC集成环境下写一个小的程序,只绘制出一个小圆。接着再让两个学生到教师机前,让他们绘制奥运五环图案,教师分析讲解程序要点(循环设计),启发引导学生在前面程序基础上增加代码完成程序。对于第一节课,只要求学生以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思想完成该程序,本程序的完成对学生是一种良性刺激,学生可以由此联想到用本节课的知识设计其他的图形,举一反三。整个课程上,学生是兴致勃勃地听,积极地思考探索,学生从第一堂C++课就进入了充满想象的世界,这对于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 在C++的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

在前面的C++ 面向过程的新增知识(引用,重载,缺省参数等)讲授完以后,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的时候,学生在这个时候一般很难过渡,所以笔者再一次把趣味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

改写面向过程的程序为面向对象的程序。打开以前写好的绘图程序,让学生分析面向过程的程序结构,接着再讲解类与对象的概念,之后依据面向对象中类的定义,向程序中添加Circle类,在其中封装绘图相关的函数draw作其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Circle类的对象,将程序中所有函数调用语句改为对象调用方法的形式,这样一个面向过程的程序就可变为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最后,让学生分组完成Rectangle类,Line类的设计与实现,并应用这些图形类构造复杂有趣的几何图形,以达到对本节课程内容的巩固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以先验知识引入新知识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另外以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对比方式引入面向对象思想便于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再次,以任务驱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2.2.3 在C++继承及多态中引入趣味教学

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C++中的继承和多态的编程思想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接受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在讲授完理论之后,一般会引入前面讲过的程序,对其进行修改和扩展,让程序大变身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引入了简单动画设计的案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析前面学习过的类,如Circle ,Point,Rectangle,Line引导学生提取这几个类的共有属性和方法,抽象为基类Shape,为其设计虚拟的成员函数draw,之后再修改上述类为继承结构,最后将主函数调用部分以基类指针(指向派生类对象)调用虚函数的方式完成程序。最后,启发学生将其设计成为动画的方式(平移,放大,变色),无需修改设计好的类,只需要在主函数中定义相应的对象,用面向过程的思想设计合适的循环,综合运用继承、组合,多态的编程思想完成本程序。以简单动画作案例进行教学的好处有,其一,循序渐进地展开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其二,把学生对动画的兴趣迁移到用程序设计领域,其三,让学生运行自己的动画程序,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愉悦感。

2.2.4 在C++课程设计中引入有趣的设计案例

为了调动学生对C++课程设计的学习兴趣,笔者在C++课程设计中设计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如非交互图形程序的实现,非交互动画的实现,图像变换程序的实现,二十四点游戏,QQ游戏模拟等。学生对这些程序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并乐于编写,最终提交的程序出乎笔者意料,绘图程序给出了非常漂亮的眼睛的图形等,动画程序展示了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桃心动画,投篮动画等,学生作品异彩纷呈。课程设计答辩时,台上的学生展示作品,台下的同学不时喝彩,气氛热烈。由此可见,学生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深厚,学习效果良好。

2.3 趣味教学效果

将趣味性引入C++课程中,取得了如下最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一,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上课听课专心认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第二,学生具有了自觉积极主动完成实验的态度。笔者发现每当在课堂上展示过一些案例后,学生在课外自觉主动地就去完成课堂上的案例并对其演化。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设计中展示出的作品,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能力。

第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本文以兴趣为切入点,结合C++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案例,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莉,于明远,胡亚红,梁荣华,毛剑飞.C++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2,(6).

[2]浪花,秦艳华.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教育改革,2011,(7).

[3]刘宝娥.《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集宁师专学报,2010,(12).

[4]易丽华.趣味教学在高职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3,(1).

篇6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英语 重要地位 激发兴趣 语言环境

一、引言

欧洲学者最早提出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倡导以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达到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的巧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窘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技能,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有效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三点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学习才是最有质量的学习。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英语兴趣,就能促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学,使学生爱上英语。

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视频、图片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例如在牛津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Travelling》(旅行)一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尝试在课前休息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景点图片,例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比萨斜塔、大本钟、埃及金字塔等,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旅行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过程中将这些景点的英文名称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学习单词,并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使用。

初中英语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教师要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巧妙创设与教材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在《Travelling》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迪士尼乐园这一部分相关内容时,为学生播放一段迪士尼乐园的宣传片,将教材中所提到睡美人、过山车、演出人员等情境以视频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迪士尼主题乐园的奇妙有趣,体会英语学习的趣味,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愿意主动配合课文的学习。

2.创设语言环境,培养英语人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最困扰学习者的问题在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在中学校园开展英语教学,教师必须考虑如何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使得学生能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巩固英语。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哑巴英语”、“开口跪”等现象放诸校园而皆是,很多学生会考试,却不会说、不会写。英语课程的学习由于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频频受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环境,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应有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人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不同表示建议句子的知识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明天就是国庆节了,长假期间同学们要去什么地方游玩呢,询问你的同伴,了解他们的想法。一位学生提问“Where are you going tomorrow?”,另一位学生回答“Let's go and see the.../ Why don't we...?/ What about going out for....../ Would you like ....”等建议。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总结有关表示不同建议的句子,推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相关情境。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所总结的句型写在黑板上,可帮助全班同学掌握提建议的各种句型。

上英语课要让学生的嘴动起来,让学生有开口的机会,愿意主动去说、主动去想。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交际,成绩单上的分数再漂亮,生活中不会使用就背离了学习初衷。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理解所学的句型、语法,课下没有相应语言环境及时巩固,导致学习质量迟迟难以提升。课堂语言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英语水平、发现学习问题的平台,有效的情境教学使得学生获得说英语的机会,能帮学生学会用英语人思维解决问题,唤醒语言情感。

3.增添学习趣味,唤醒主人翁意识。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课堂,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参与英语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Travelling》一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比萨斜塔、大本钟、埃及金字塔和迪士尼乐园等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开展猜词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打印的图片,另一位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景点猜测是哪个名胜古迹。英语课程应当是实用性最强、趣味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趣味情境,使课堂“活”起来。

丰富多彩的趣味情境有利于活跃气氛,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习英语,在课堂上“动”起来。语言学习绝不是闭门造车即可完成的事情,仅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难以让学生真正学进去。趣味情境的创设旨在转变传统课堂教学弊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愿意学习英语,唤醒主人翁意识。

三、结束语

大多数英语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情境为纽带,激发学生语言情感,提升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转化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积极意义,仍需众位教师的共同探索。

篇7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职排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88

李吉林老师通过多年的悉心研究与实践,在多种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其教学模式上,一直沿用着我国的主流教学方式,它与分层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法是我国教育方法中的三座大山。经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情境教学法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了普遍运用,但是在中职院校的排球课上,却还没有发现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设定一个与课堂授业内容相关的、比较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通过对情境的思考、联系与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更透彻地了解教材,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情境教学法。目前,教育界对于情境教学法有很多界定,但是笔者还是比较倾向于上述的概念。通过查阅一些研究成果,笔者发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中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中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模式提高了情境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校园之内。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之后中职院校课堂上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在排球课上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在增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效率的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正面双手垫球”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双手垫球这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点错误,教师即使做出了动作示范还是免不了有的学生理解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利用两段视频动画来帮助学生改正动作中的错误。第一段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正面双手垫球时脚的蹬地技术,将蹬地技术做一个视频分解动作。教师为了360度讲解这个动作可以在课件中用箭头表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轨迹。另外,教师在课件中可以适当降低动作的运动速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动作。第二段视频就直接进入主题,讲解如何抬臂以及如何跟上重心。两个视频将“正面双手垫球”这个动作进行分解,可以使学生根据多媒体视频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加快掌握这个技术动作的速度。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动作分析,成画的视觉冲击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媒体呈现出的情境内容的印象。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多样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在中职排球教学课堂上多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加快课程进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结合教学比赛创设情境

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很多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才第一次开始接触排球,所以很多学生的排球基础很差,球技战术能力就更加薄弱了。为了加强学生的球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排球比赛,利用比赛情境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排球球技。

虽然是利用比赛来开展教学,但是教师可以让这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场比赛,但是比赛的结果并不是计算比分,而是让每一个上场的学生对自己比赛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教师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裁判与讲解员。如有的学生发球失误,有的接球动作不对或者不及时,教师都要将这些一一记在心里,可以在中场休息或者是比赛结束之后,将这些失误分别讲解并纠正。针对发球失误的学生,教师要向其讲解如何发球才不会失误、二传手怎样配合才能不会与队友配合失误……当讲解二传手的传球技巧时,教师也要向其他位置的学生讲解如何与二传手配合。当球传起来之后如何跑动才能准确击球等。

进行比赛的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际操练模式。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在比赛过程中有利于教学的教材点,并且利用这些教材点帮助暂时还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让他们在观赛的同时就可以掌握排球球技。

(三)结合趣味游戏创设情境

无论是理论讲解还是实战演习,一味强调战术和技巧的提高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使球技不好的学生甚至对上课产生排斥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小游戏,利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训练学生的脚步移动能力以及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摆上若干个排球,分别是硬式排球、软式排球和气排球,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一个发球,一个接球。由于三种排球的重量不同,所以发球的力度以及球落地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就相应训练了学生移动脚步的意识与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接球的一方如果是男生,接球失误时就被要求做俯卧撑或者是仰卧起坐,惩罚的个数视没接住球的个数而定;接球的一方如果是女生,则可以让其表演节目,随便什么节目都可以。虽然这可能不算一个正规的游戏,但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结合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排球球技,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抓住任何机会来进行趣味教学,只要有机会,就可以将教学变成一个现成的游戏,游戏规则还可以让学生设立,还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中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用的技术型人才,利用情境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师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排球的各种技巧。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排球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班杜拉 观察学习理论 音乐教学法 启示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幼师学校也“难逃一劫”,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使得幼师生的低素质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期盼形成了极为悬殊的差距,这种差距给幼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在幼师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上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已成为当前幼师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各科教学法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学生面向社会挑战的竞争力。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结合观察学习理论四个子过程的分析与指导,对幼师教学法教学中经历的观察、反思、实践、评价、创新等阶段都有很大的启示。

一、关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根据自己所进行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提出以观察学习为基础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情感更多的是通过观察而模仿他人进行学习的,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以矫正。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决定了个体在众多榜样作用影响时有选择地观察哪些方面;保持过程中个体以某种象征性的形式保持原先观察到的输入信息,这种保持主要依存于表象系统和语言编码系统;动作再现过程是指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学习者是通过按照榜样行为方式组织自己的反应而达到行为的再现的;动机过程是指应用习得行为中的动因问题,尽管性能岗位习得与强化无关,但习得反应的表现却需要强化,需要动机的支配。

二、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师教学法教学的启示

1.注意过程理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创设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

注意过程是学生作为观察者要观察什么、学习什么和最后形成什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互动环境是引起学生注意的过程,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受观察者特征、观察对象特征及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互动环境的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观察对象的特点及内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第一,环境的创设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及已经形成的直觉定势与价值观念。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使学生通过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具备幼儿园教育见习经验的情况下,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念,为教学法的学习提供现实的依据。另外,针对幼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艺术技能轻理论知识的特点,对专业理论学习有一种逃避的情绪,却又对幼儿园的人和事充满兴趣与探索欲望的情况,教师要抓准切入点,在教学互动环境创设中强调幼儿园实践性元素的渗透,注重环境的情境性,在教材的选择上侧重于幼师专业理论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充分结合。第二,观察对象特点及内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是环境创设的主要方面。班杜拉认为,“普通的榜样模式更容易引起注意”。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接触较多或相似之处比较多的情况下,观察者对观察对象就容易产生认同和模仿心理。因此,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影响学生进行观察注意的重要他人应该是学生或者是教师本身,而不一定是一些与学生学习与生活都离得比较远的幼儿园优秀教师,而学生有效观察的内容也不一定是一些完美优秀的幼儿园课例。如在音乐教学法――《新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教学的开始部分,教师可创设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展示由实习生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组织得相对成功的短小教学片断(小班教学活动《碰一碰》)。普通的榜样,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教学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产生模仿与学习的欲望,这是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第二个环节是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的扮演,由教师扮演幼儿园老师,学生扮演幼儿,在双方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中班歌曲《春天来了》)。这同样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它更强调的是观察过程中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对教师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模仿心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切身感受到幼儿的学习与认知过程,领悟我们经常强调的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活动性与趣味性。通过这两个环节,在教学的开始部分就能把教师、学生及教学主题通过彼此的互动紧紧地围绕在一起,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比较明确地把握学习的方向,以及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筛选和吸收。

2.保持过程要求教学中注意概念性知识的总结与提升。

保持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外部行为内化为观察者自身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个阶段,观察者对注意过程中榜样示范的模式主要依赖词语系统以表象化的形态贮存。因此,在行为演示与模仿以后,教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感性的片断式的经验运用言语进行深层次的概括与总结。在音乐教学法――《新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观察与体验,能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而这些感性经验都是学生头脑中一些零碎的片段,必须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归纳,使感性知识得到理性的提高。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渗透,因此,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可设立一个主题互问环节,教师首先针对演示的两个案例(小班教学活动《碰一碰》,中班新歌学习《春天来了》),提出关键性问题:案例中是幼儿教师是如何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的?活动组织者在唱歌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都有何特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与总结,教师针对演示案例的各个环节及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最终提出本主题教学的重点――幼儿园新歌教学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为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可安排学生对本课程的重难点部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过渡到理论学习中,而这个过程的有效进行则依赖于学生对观察行为不断反思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评价。这种反思、总结与评价的过程就是概念性知识的总结与提升的过程。

3.再现过程要求教师把教学难点放在学生对教学实操能力的获得上。

再现过程是把以符号形成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只有努力将观察到的良好示范行为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为中,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才能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幼师教学法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样在于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学生只有把观察到的示范行为很好地运用于自身组织的教学上,把教学行为变成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在音乐教学法――《新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教学中,在学生对新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的过程、方法及重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以后,教师可设计一个教学片断的实践环节,由教师提供歌曲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并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材料设计组织两个重点环节――熟悉歌曲与新歌教唱,最后分组展现出来,由学生与教师进行自评与他评。这一环节使之前的观察学习获得了真正的意义,学生实现了从知到行的转换,专业知识也通过实践感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得到巩固。

4.动机过程要求教学要抓好评价环节,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获得与表现不是同一个过程,其中行为的获得是一个认知过程,而行为的表现则是一个动机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变,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动机或激励过程,这个激励即是对行为的一种强化。依据该理论,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反思与尝试获得教学法的基本技能,而这些教学技能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则需要一个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学评价就是行为的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自评与他评过程中不断激发和维持着对观察对象的学习活动,准确筛选与把握有效的、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

教学法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幼师教学法教学的重点,在面临学生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的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教学法的教学更加地有趣与高效,一方面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培养效果上能够理论性与实践性充分结合,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幼师教学法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发,通过把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与幼师教学法的教学紧密结合,促使教学法的教学能真正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与情境性,从而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电芝,疏德明.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隐形课程开发.教育探索,2009,(3).

[2]黄吴静,韩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3]姜兆平,张海滨.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人的发展.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6).

[4]刘电芝.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篇9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设置好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如下: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纯讲授理论学生理解效果比较差,也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心学习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学习。

(2)有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后,理想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效地做出市场行为或经营决策,但是不少学生是书呆子,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的理论讲述,不可避免地变成教师的主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动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提出更难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

(1)精选案例

西方经济学案例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对于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实录式案例等。教师应该根据经济学中不同的知识点,预先确定好案例类型,同时在讲解经济学概念时,让学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这个概念的案例,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不是教师呈现,而是加强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激励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分组,选出组长和分配好成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现部分包括,讲述者(讲述者的仪容仪表、表达流畅程度、知识传达)、PPT内容(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PPT形式(制作颜色、图文)。

(3)分析与讨论案例

由组长引导,成立讨论小组,分析案例呈现中呈现的案例简介,引发学生对于案例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时,注意学生的角色定位、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分析与讨论案例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引导与监督者,尽量让学生积极讨论,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4)评价案例与知识开展

学生分析与讨论完案例,对于案例有一定结论陈述,教师此时才开始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将学生的案例进行评价,并开始进行知识点开展,教师结合自身学识并要讲解的知识讲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库

一学期完毕,要求每一组组长共同努力,将案例整理,形成电子案例库,让学生加强复习,巩固案例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库让学生感知一学期来自己所做出的学习成果。

3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从而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将教学的案例本土化,这样能够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过现象理解本质,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

(2)案例开发渠道多样化

鼓励商学院教师自主开发高含金量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更多的经济现象,将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来锁定案例,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与校外其他资源合作共同来开发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案例;在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上选取案例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案例。

(3)增强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极强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动师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查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饼,吃到第五个后悔迟了前四个,叫学生思考古人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俗语或成语故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经济学原理等。

(4)凸显案例实用性

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如果学生机械地记忆理论,那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作用就不明显。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凸显案例实用性,在讲解概念时先要引入生活场景,将生活案例加以分析,在经济学原理分析题中加入生活小常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篇10

关键词:中职;家畜解剖学;教学法

《家畜解剖学》是中职学校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门课程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名词多、基本概念多、抽象难懂、记忆难。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家畜解剖学》知识,是每位任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重视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生一般比较喜欢动感的、形象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画图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师运用画图法教学时,可以讲什么画什么,边讲边画,画一层,讲一层,界线清楚,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时,画图能使学生迅速理清有关结构的层次关系,并可通过不同的颜色标明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又如,在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可画出肾小球结构简图,这样肾小球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及其滤过作用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要求学生试着画一些简图。学生通过画图记忆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于一体,其效果远远超过单靠语言文字表述的逻辑记忆。画图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手段,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即使是已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今天,我们仍不应放弃。

利用标本、模型和新鲜实物开展直观性教学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学实践证明,开展直观性教学是提高解剖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平时讲课时,我充分利用标本、模型,针对实物具体讲,讲到哪一部分内容,就展示哪一部分的标本和模型,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到瘤胃的外形时,我先是按照挂图这样讲:“瘤胃的前端和后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两条沟分别沿瘤胃的左、右侧延伸,形成较深的左纵沟和右纵沟……较深的瘤胃前后沟又把背囊和腹囊分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但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理解,因为他们平时都没见过瘤胃,缺少感性认识。于是,我拿来瘤胃模型,对着瘤胃模型又将上述内容讲了一遍,这时学生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学生都反映,借助标本和模型教学,比以前单独用挂图教学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另外,为使直观教学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讲授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时,我先从市场上购回猪、羊完整的消化器官、泌尿生殖器官和心脏,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对照实物加以讲解。这样,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记忆,学生反应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家畜解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尤其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反响强烈。

多媒体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板书、挂图和教师讲授外,还增加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将各种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记忆。许多动态的描述,如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瓣膜的关闭与心房、心室的收缩关系,单靠讲解效果往往不理想,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动态的图解演示,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又如,尿液的生成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实物和模型中均无法看到这一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将其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认识尿液生成对动物的重要性。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可边看边思考,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授课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

适当联系和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形象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家畜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上课如果只讲理论,不适当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兴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把解剖学课程讲得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兽医临床和家畜生产实践,甚至与人医临床联系起来。如讲述消化系统时,联系到动物的大多数疾病发生在消化系统,联系到动物各种肠炎腹泻、消化机能和消化生理,使学生明白病从口入的观念,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意义等。讲述生殖系统时,自然联系到动物的选种、繁育,联系到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如繁殖障碍、如何加强种畜的饲养管理、如何加强配种工作和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等。

理论联系实际的形象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更贴近临床,能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增强学生记忆力

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干枯的内容变得生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骨的结构时,可将骨膜比喻为“树皮”;讲到心脏时,说它是“日夜值班,不知疲倦的战士”;讲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可用做豆腐时过滤豆浆打比方。再如,讲消化道的回肠移行为盲肠时,可这样讲解:由于肠的蠕动使其内容物顺流而下,从回肠进入盲肠,并不可逆转,只准进,不准出,如果回流,就会被回盲结口上的“回盲瓣”所阻挡,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这样生动、风趣的语言,易使学生记忆。

另外,可巧用谚语、歌诀或成语、俗语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用口诀记忆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又如,前臂肌肉难记,就引用歌诀:“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非常方便,还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学生熟背了歌诀,就牢牢掌握前臂肌名称及作用了。在教学中可把成语、俗语改编,巧妙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如把以动制静引用到肺根结构中,将“制”的谐音比喻为支气管的“支”,用“以动制静”来比喻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的排列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剖学教师只有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将内容要点明确、易于理解地讲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民,章承林.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胡卓生.板图在运动解剖生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

[3]谭美芸.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