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治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5年底,在全乡广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有序推进此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作如下通知: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打造幸福家园”总体目标,以“三起来”(绿起来、亮起来、快起来)为具体目标,以“乡村环境整治”为抓手,着力实施设施提质、乡村整治、全民绿化、淳化民风四项工程,开展交通秩序、集镇秩序、治安秩序三项秩序整治,深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居民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乡村面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形象提升的良好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繁荣和谐秀美幸福的新。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干部指导示范并引导群众参与,让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坚持标本兼治、有序推进。综合治理乡村人居环境,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综合治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三)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村为责任主体,在各自辖区内组织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其他企事业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承担相应工作责任。
工作措施
(一)实施四个工程。设施提质工程。全面完成乡村主干道升级改造和硬化工程,乡村两级将出台相关奖励措施,加速组级道路硬化建设;逐步争取配套完善公交、排污排水、绿化、路灯等公共设施。乡村整洁工程。建立因地制宜、以户分类分散焚烧填埋沤肥等方式处理模式;逐步取消目前“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规范禽畜养殖排污管理,整治农业生产性污染,组织开展“最美村庄”评选,积极开展长沙市“十佳”乡镇、村、和省(市)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全民绿化工程。集中三年时间每年植树5万棵,突出集镇绿化建设和三边(塘边、路边、水边)造林绿化,大幅提高绿化面积。淳化民风工程。创新社会管理,广泛开展“文明村庄”、“文明单位”、“书香家庭”、“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优秀企业”等创建评选活动和“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公德水准,提升全民素质。
(二)整治四项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机动车违章行驶、超限超载、乱停乱放和行人乱穿马路,提高村民安全出行意识。整治集镇秩序。明确乡城建所和村级建设与管理职责,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卫生管理死角。规范集镇建设、户外广告、门店招牌设置,美化集镇环境。建立流动摊贩疏导管理机制,规范摊点设置。整治经营秩序。规范管理集镇及周边环境秩序,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行为。整治治安秩序。加大投入,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开展“安全文明村”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感。
(三)健全四个机制。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乡财政环卫工作专项预算机制,从2012年起乡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建立分区域包干机制,村包辖区内村组道路养护与管理、公共区域和农户环境卫生;根据受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包相应乡村道路养护和环境卫生;事业单位实行门前“三包”。市场运作机制。全面配合市政府推行的城镇环卫保洁有偿化服务和市场化管理和“异地绿化、货币领养、集中栽种”的办法,实行全民义务绿化,建立健全社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管理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响应“美丽乡村大家建”的号召,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切实营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治理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把群众监督与行政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具体考评办法见附件)。
工作步骤
(一)全面展开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
开展以集镇“五要”(环境卫生要整洁、空坪隙地要绿化、交通秩序要畅通、建筑施工要文明、广告招牌要规范)和乡村“五抓”(一)抓清洁、清垃圾、清杂物、清“牛皮癣”;二抓绿化,抓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庭院绿化;三抓拆建,拆旧建新、拆违规广告招牌、拆违规晴雨棚;四抓改建,改水、改厕、建沼气池;五抓治污,治理禽畜养殖排污、治理农业生产性污染、治理农村工业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力争在集镇面貌、村庄环境卫生治理、普及卫生和文明常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推进深化阶段(2014年1月至12月)
集中开展集镇面貌治理、乡村环境提质和农庄庭院美化等专项工作,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八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景区、进家庭),着力提高村民文明、卫生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和专业队伍建设,努力营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1月至12月)
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乡村面貌整洁、环境改善、管理有序、集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实现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乡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是建设美丽、打造幸福家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锤炼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各村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推进全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攻艰克难,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目标,更实的成效来推动全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篇2
各设区市、县(市、区、景色胜景区)建立主管部分要成立乡村危房革新质量监视指导小组,指导小构成员名单报省农房办立案。建立局首要指导要亲身抓建房质量,分担指导要详细抓,并有专门科室担任日常工作。要树立和完美乡村危房革新质量监视准则,明白乡镇人民县政府和村镇建立治理员监管乡村危房革新质量的责任,明白责任单元和责任人,层层落实、逐级担任。因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而发作质量变乱的,将严厉追查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二是具体检查,立刻整改。为保证全省乡村危房革新质量监视工作落到实处、防备于未然,各县(市、区、景色胜景区)建立主管部分接通知后要敏捷组织力气,对辖区内各危房革新点已建好和在建的房子质量进行一次具体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要严厉依照住房城乡建立部制订的《乡村危房革新抗震平安根本要求(试行)》和工程建立强迫性规范,对设计图纸、施工质量、主体构造等关键部位的状况一一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建房质量和抗震平安要求的要当即下达《省乡村危房革新建房质量整改通知书》奉告建房农户,并提出处置建议,做好检查记载,责成其认真整改,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形态;对单个有严厉质量问题的房子,要采纳果断办法,责令其停工,该撤除的要撤除,决不留有隐患,决不克不及让新建的房子酿成新的危房。要把建房质量与发放津贴资金结合起来,凡建房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暂缓发放津贴资金。各设区市建立主管部分要督导各县(市、区、景色胜景区)农户建房的质量监视工作,组织检查或派员深化底层指点,实时协调处置相关质量问题。
三是增强治理,完美档案。为增强对农户建房质量的治理,从2012年起执行农户建房质量验收签字准则。为此,省农房办制订了《省乡村危房革新建房质量检查表》,各地要结合此次对农户建房质量检查,逐户照实进行填写。
各县(市、区、景色胜景区)要树立质量治理收集,县、乡两级要按每百户左右建房农户配一名质监员的要求,认真遴派质监员下到乡村危房革新现场,依照施工标准和《省乡村危房革新重建技能指点手册》等规则,对房子的根底、主体构造、楼面三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和建房农户要在《省乡村危房革新建房质量检查表》上签字,及格的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不及格的应立刻责成其整改,直至及格为止。《省乡村危房革新建房质量检查表》要存入农户小我档案备查,并作为乡村危房革新验收的首要内容之一。
篇3
关键词: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化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07-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并作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部署。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和现实需求。总结近年来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成绩,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这项重大决策为全省农村今后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大方向,也是打造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
1 美好乡村建设情况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制定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规划》明确,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 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a。每年治理10 0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a。目前,安徽省有行政村15 000多个,自然村22万多个,据测算,到2020年,安徽省常驻人口将达到6 700万,城镇化率在60%左右,农村人口大约2 700万,按照目前全省中心村平均1 000人左右规模计算,需要保留和建设15 000~20 000个中心村。2013年正在建设的中心村1 710个,计划两年内建成,其中586个重点示范区村已年内基本将基本建成,像巢湖市炀镇南湖方村、淮北市烈山区榴园村、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行政村、萧县白土镇费村等。
2 开展美好乡村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同样面临此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农村传统生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民“离乡不离土,失地不失业”至关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农村以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提高乡村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扩大产业容量,稳定社会秩序。
将标准化工作引入美好乡村建设其目的是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强乡村综合竞争力,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多功能利用,扩大城乡交流,促进乡村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2.1 标准具有固化经验、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作用 以标准的形式把美好乡村建设中涉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固定下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的目的。通过标准化简化、系列化、统一、协调的原则,可以把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在满足建设需要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大大地简化,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2.2 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通过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能够实现美好乡村建设认识上的统一,步调相互一致,操作上相互衔接,同时对建设过程中阶段性工作、建设结果等界定,使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进行。例如,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村容整治、绿化美化等方面制定建设标准,在美好乡村建设项目验收方面制定各项目考核标准,在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制定管理标准等。
2.3 标准化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标准体系的建立,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美好乡村标准体系进行整体、全面的考虑,通过标准先行,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各项标准建立起来;通过提高标准水平来提高建设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乡村,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制定、修订标准,提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4 标准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相互作用 标准在美好乡村建设实践中运用的同时也在接受实践对标准的检验,将检验的结果运用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之随着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而逐步适应并协调同步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
3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3.1 顺应美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构建美好乡村标准体系 良好而健全的美好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是保证美好乡村建设质量的关键内容和技术支撑。构建美好乡村标准体系,发挥标准体系的作用,对美好乡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可以明确建设的主体目标和需求,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的相关要素构建包含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等3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其中技术标准主要是指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主要是指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日常事务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村务管理、产业发展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服务标准是指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服务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商品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3.2 美好乡村标准化工作需要成立标准化组织支撑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开展标准化工作离不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平台,可以站在全省美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角度开展工作,如推进美好乡村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实施及其他标准化工作。
3.3 美好乡村建设量化指标需要标准化提供技术基准 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污水治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需要有定量的技术指标。对公共设施的面积、道路交通中路面、污水治理中的污染物限量值以及饮用水安全中的卫生标准等方面都需要制定具体的限制标准。这些标准明确规定了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指标要求和实现方法,为科学衡量和评价美好乡村情况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基准。
3.4 美好乡村建设的规划和科学管理需要标准化提供技术依据 美好乡村建设是以安徽省政府为主导的一项活动,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建设、考核和验收,以便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为此需要在规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规划设计要求、建设标准、考核评价程序以及验收标准,为主管部门评价美好乡村建设效果提供技术依据,为政府部门建立美好乡村持续发展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也为政府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调控、综合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3.5 美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标准化方法 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基本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电力电信、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整治、绿化、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外,随着建设的深入还应包括管理、产业经营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建设目标和内容的要求需要在制定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标准化工作,制定为实现总目标而需要的相关标准,从而实现标准的互为关联、互为协调,形成一个最佳的有机整体。
4 开展美好乡村标准化工作的展望
篇4
村镇办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危房改造工作:村镇办采取入户走访、邻里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上报危房改造贫困户进行调查整理归档,2017年我镇危房改造户共计9户,全部竣工。
二、配合做好美丽乡村各项建设工作:(1)根据上级要求,做好泉沟、枣园等4个美丽乡村节点打造、墙面粉刷、绿化等工作。(2)提升打造栗子园和栖驾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进行了水系打造、广场建设等内容。(3)三个后进村铺设路沿石510米,墙面粉刷6600平方米,垒砌花池70米,栽植槐树1190棵、红叶石楠球1724株,金边黄杨、冬青、红叶石楠等灌木78000株。
三、小城镇建设工作:(1)北外环东延田黄镇段路域环境提升工程。铺设路沿石双向16公里,补栽雪松、黄金槐、法桐、樱花等各类乔木5000多棵,新栽红叶石楠球、小叶女贞球、金边黄杨苗15000平米,安装高炮2处,打造特色节点3处。(2)镇驻地改造提升工程。在镇驻地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栽植雪松、黄金槐等苗木1200余棵,花草组合6000平米,安装路灯300余盏,统一安装沿街门头牌匾;对老镇区朝阳路、卧龙路等4条主要干道铺设沥青道路,人行道进行大理石铺设,对沿街房屋进行立面改造。(3)六和广场工程。建设了总占地面积23余亩的六和广场,分为广场区、水系区和传统文化展示区。
四、“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录入工作。认真完成我镇51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工作,并且及时将调查结果录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
五、做好卧龙社区棚户区改造前期各项建设工作资料的整理、报送工作,目前已完后才能环评、用地预审、规划选址意见和发改立项文件等。
六、做好各项环保扬尘治理督查、污水处理报表、房屋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
在完成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的工作仍有很多不足,如小城镇管理工作不彻底、执法巡查密度低等,我们将在下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认真解决出现的问题,圆满完成明年工作目标。2018年,我们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指标,在做好本部门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美丽乡村工作战线长、难度大,涉及的建设项目多、内容多,我们将做好督导协助工作,2018年,将对北山、西北山、颜庄等5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围绕道路硬化、环境治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确保村域整治全覆盖。二是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要求,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见缝插绿,实施岔道和空地整理美化。 三是公共场地美化工程。全面硬化村内道路,新建或改建的村内主要交通干道,设计和铺设材料尽可能体现农村风情,全面整治村内沟渠,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整治并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铺石筑径、塑造园艺景观小品,并配套建设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建成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
三、继续做好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提升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目标,结合全镇总体规划建设要求,继续提升5个村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工作。
四、小城镇建设和卧龙社区改造工作。协助卧龙社区做好城镇棚户区建设工程相关手续、资料整理工作,以及镇驻地基础配套设施、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工作。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进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做好2018年危房改造工作。将尽量争取危房改造任务指标,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造,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篇5
为使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党群心连心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对各村各户进行拉网式政策宣传。经过宣传动员后,农户的养殖意愿浓厚。二是集约式入户核查,信息合同完善到位。在宣传政策基础上,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核实群众意向。结合实际,完善相关信息核查内容。三是示范引领带动,经验总结到位。集中人力、物力,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为全联系乡整体推进奠定基础,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乡村干部与各方力量紧密配合下,经过动员群众、核查信息、签订协议积极推动群众致富内生动力。
二、8月7日,安排三分之一力量到乡驻村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等脱贫攻坚工作。
在工作中与乡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村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以老百姓脱贫致富引领一切工作为重心,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脱贫帮扶政策,真正得到实惠,摘掉贫穷的帽子,走处一条幸福、光明的致富路。
三、在余局的安排部署下,全局所有男职工到花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花海巩固提升种花工作。
干部职工上下一心,用心用情,秉承创建“绿色、靓化”、“增湿、增绿、增氧”的宗旨目标,切实做好花海全面巩固提升工作,与当地群众同吃同做,树立良好形象,让群众深刻感受做美的重要意义。通过花海的巩固提升工作,加深了干群关系,让干群融入其中,为推进建设生态和谐美丽小康奠定了积极、良好的基础。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 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 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工作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篇7
按照市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近期以来,我县认真落实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提升城乡环境治理水平为重点,以解决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目标,坚持治理工作从单项整治向全域治理转变、从专项攻坚向常态治理转变,不断推动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现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工作专班,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制订了整治实施方案。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制定下发了《×××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及《×××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范围、内容、要求以及工作分工,对整治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充分调动各乡镇各部门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确定了整治责任目标。针对城乡环境实际,明确工作分工,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定速度,严格奖惩兑现,形成统一的整治指挥体系和明确的责任目标体系。
二、加强宣传发动
一是召开动员会议。为认真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开展广泛宣传。在重点地段设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牌,在电视台、网站开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向群众印发“倡议书”等资料,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和要求。
三是创建群众参与平台。在县电视台公开举报电话,在网站建立信息处理平台,主动接受群众投诉,积极处理群众反馈的情况,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
三、加强督查督办
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检查督办组,不定期对全县各乡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及时通报。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年中检查督办、年终考核评比。县领导小组领导已多次开展专题调研督办工作。
四、加强综合整治
一是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对街道秩序、户外广告、建筑工地、小区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县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指挥部每周检查督促县直包街单位责任落实情况,各包街责任单位坚持周五清洁责任街区的统一行动。
二是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开展乡村环境“脏乱差”治理,建立乡村保洁制度,配置乡村保洁员和设备。
我们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个好的开端,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等。
针对存在问题,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再掀综合整治。组织召开全县整治工作现场会,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到年底完成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商业集中区、广场、车站等窗口部位的整治;完成以硬化、亮化为重点的背街小巷整治;重点整治城乡脏、乱、差,配套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治理城镇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彻底清除垃圾死角,建立起城乡管理长效机制,达到“绿、亮、清、净、靓”的总体目标。
篇8
一、加强领导、确保“法律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工作,成立了推进“法律七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总责,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局“法律七进”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区档案局2016年“法律七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法律七进”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主要方式和措施要求,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从而为区“法律七进”工作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强化工作措施,狠抓目标任务落实
(一)抓好重点普法对象,促进全民普法深入开展。一是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经常性学法制度,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完善干部学法、用法能力。二是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全局职工的法制教育。进一步落实学法考试考核制度,规范行业执法程序和行为。举办“六五”普法知识讲座2次,举行“六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1次。职工教育面达100%。
(二)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利用“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及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普及日、“10.16”世界粮食日等开展各项法律法规宣传。
三、坚持“普治并重”,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一)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普法队伍。坚持法律进乡村,经常性的组织《档案法》宣传,积极推进“法律赶场到乡镇”等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散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在城区、乡(镇)循环宣传,向广大群众耐心宣传、解释政策。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对法律、法规的具体认识,收到很好效果。
(二)精心编印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修订、编印了十余种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发放到机关干部职工、下属企业单位、社区群众等手中,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政策。
(三)积极参加司法局牵头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精心准备,派出骨干现场解答服务对象法律咨询。四是做好了普法信息的报送工作。积极向各级新闻媒介投稿宣传依法治理工作,发表相关信息5篇。
四、依托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
法律进乡村一直以来是我局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我局将法律进乡村活动与区委“三千干部包万户”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花大力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定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进行了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本着“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对示范村普法依法治理活动进行试点工作,并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深入调查研究,抓好试点。我局积极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和示范村工作,力求在示范村工作中,对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机制、形式、方法、渠道进行探索,发掘和总结。并逐步进行推广。
(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针对农业工作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责。
篇9
一、基本情况
下辖11个居委会、11行政村,286个居民小组,7.5万人。按照3‰的比例配齐、配足农村保洁员242名,垃圾转运车8辆、洒水车3台,扫路车1台,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日产日清。经过近三年来的人居环境整治,已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8个,特色田园乡村1 个,着力打造农房改善项目3个。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盲点多。在工作中,主要还是依靠以上率下、组织推动式展开,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大部分村居没有将其摆在优先位置,不能有效发动群众参与整治。
2、整治标准有待进一步推进。群众卫生户厕废弃的比较多。村庄绿化全面推进缺乏有效措施,大部分群众存在重视硬化、轻视绿化的思想,村落和房屋整体品味较低。垃圾桶、垃圾池、清运车、中转站等设施配置标准和规模无法满足垃圾分类处置需要,运行费用保障不足,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有待加强。有的村组日常保洁不到位,生活、养殖污水横流,亟待建立和完善长效治理措施。
3、资金保障不足,因村居在人居整治过程中,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期整治经费村(社区)跟不上。在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三、如何改革
1、培育群众主体意识。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大力推进清洁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激发群众主体意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村民自治。
2、因地制宜推进重点工作。整合技术力量,加强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卫生健康厕所建设、串户路和庭院硬化、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用最少的资金、最本土的材料,打造出最具内涵的村庄院落。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组织当地工匠组成小工程队进行施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3、健全资金保障机制。镇将安排专项经费4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将实现村庄美化、绿化、点化、三类水冲式公厕村(社区)至少一座。同时加大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力度,形成“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
篇10
1、组织落实。作为规划建设组牵头单位承担了区村庄布点规划组织编制工作,积极指导乡镇做好村庄体系规划、中心村和自然村村庄规划以及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召集五横、、三乡镇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和时间节点要求,同时在全区6个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各层次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座谈以及完成合同谈判签订等工作。目前,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和上报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10个中心村地形图测量12月15日前已全部完成,为各层次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规划编制。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区村庄布点规划、镇乡镇总体规划、10个中心村村庄规划的三个层次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由市建委牵头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村村庄规划于12月17日在合肥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已向省住建厅总工、市建委有关领导和镇村主要领导进行了第一轮汇报,由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院编制的区村庄布点规划、村6个中心村村庄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已于12月4日基本完成,待按合同屡约后,将于下周进行三个层次规划的初步方案汇报,由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的镇、村村庄规划和由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村村庄规划村域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和市规划局审查,镇政府正在开展3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上规划均由具备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院编制,除镇总体规划外,其余规划年内完成。
3、村庄整治。为进一步加快中心村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抓治理见成效,以“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为目标,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建设局会同区行政执法局、区环卫处,起草了《关于开展中心村庄环境集中整治的通知》,待区美好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区10个区级中心村和一般中心村村庄分别于2013年1月15日和2月15日两个时间节点各乡镇村近期完成工作任务和内容,目前部分村庄已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启动了村庄整治工作。
二、下步工作计划和举措
省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时间紧,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但对我区的近远期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我们将抢抓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规划,高品位建设美好乡村。近期下步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规划编制。加快三个层次规划方案意见征求工作,推进各规划方案在区、乡镇、村等各层面的征求意见会议召开,修改方案统一意见后尽快形成规划成果进行评审报批,力争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元月中旬完成,中心村规划元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