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学体育;问题;解决措施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
1.学校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学校都单独紧抓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健康运动,而体育教学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物资和师资上的支持,没有了学校的支持,往往会出现学校的体育器材仅仅就有一个操场,一个体育老师带十个班的现状。虽然国家现在号召体育强身健体,拨发很多经费给学生,以此支持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但由于学校的不够重视,反而使这些经费得不到落实,导致学生得不到应有的体育锻炼。体育课是包括智力、身体、思想情感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的学习可增强体质、智力的锻炼和丰富思想感情,从而增强理性思维,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社会适用能力。
2.上课内容单一,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滞后,使得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娱乐性,单纯的理论讲解和技术训练极大限制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毫无兴趣。在很多学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育老师并非专业的篮球教师,只是兼职于教授篮球课程,导致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讲课也只是泛泛而谈,没能够结合个人丰富的学识和经历对学生倾囊相授,甚至缺乏了对体育安全知识的教授。很多老师都只是安排课程后加上随口的一声“注意安全”就了事了,往往有很多学生由于不注意热身或者缺少体育安全知识而受到了伤害,有被同学的鞋子踩伤的,还有被同学的指甲划伤,甚至一些摔断了腿,如果有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3.学生投入不足
受应试教育和家长老师的影响,学生也过分看重升学,把升学当作唯一的目标。同时由于现代很多电子产品、娱乐产品的出现导致了有些学生沉迷于当中,忽略了体育锻炼、动静结合的重要性。老师上课的随意性也使学生投入不足,把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当作休息课或者自习课,忽略了体育课的真正意义。
二、体育教学弊端的解决措施
1.重视体育教学,突出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与教师需转变教学思想,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真正领悟到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以及意义,把学生的健康体质放在第一位。认识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的客观性,了解到体育也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加强体育老师的严格挑选以及安排得当,对教师不断加强培训,用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益。
2.教师需不断革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
教师也应该严于律己,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脱离电子产品和作业的世界,放开身心进行锻炼。教师要利用学生充满好奇心、爱玩的特点,以游戏、竞赛为主要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参与进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设计好故事背景,某人因为偷取别人的财务,受害者报了警,警察马上展开了追捕,如果被警察碰到,小偷就得归案,并接受惩罚。学生在扮演警察与小偷,你追我跑的过程中得到了心智和身体上的锻炼,同时教师不应仅仅把学生体育能力的标准仅仅限制于分数上面,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兼顾学生基本的心理诉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诱导式、心理情景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等,给一堂课定好学习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在教授学生技巧后,组织学生运用于实践当中,可采取游戏方式,也可以实地示范。要求学生将学过的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来,温故而知新,利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避免“低分高能”的尴尬局面。本文结合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情况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指出了中学体育教学出现的相应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学校能够加大重视,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措施,以此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墮立美.当前中学生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体育教学 措施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eaching methods, no longer meet the demand for talent in the market economy. Need to explore new models and metho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meet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alent. Seek to establish a new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goals and mean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sports feasible proposal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easures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学校体育教育转化为社会体育的起点。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探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将成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目前,我国高职学院体育教学一直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过于注重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特别注重教学的形式、结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考核和评价等要素的统一性与标准化,已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措施
1.制订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在实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各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由于不同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不同,不同职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不同,因而形成的职业病也不一样。在制订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教会学生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和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 同时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结合体育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用于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运动创伤的预防、运动中的医务监督、健身效果的评价方法等等,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转变教学思想,教学模式
培养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体育的社会化进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仅体现在生理、心理的变化上,还要体现在综合体育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形成,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采用“三自主”选课方式(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自选教师) ,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和自觉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的项目。课程的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上课的时间。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指导能力也是学生选择适应自己学习方式的项目的重要依据。“三自主”选课方式使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较好的体现,价值取向呈现了个性化的特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强调参与,重视过程管理。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开展教学。第一,“班级授课制”模式。一种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授课教师的管理模式;另一种以教学班为单位,学校安排好指导老师,在固定时间内,学生接受学内容。第二,“课外体育运动制”模式。一种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和训练竞技水平为目的,不受授课节数和学分限制;另一种是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不足或特点开设各类学习班。第三,“课外体育综合俱乐部制”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也被纳入到区域性的高校园区中。推行校际间课外体育综合俱乐部制,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体育资源和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3.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多选择一些趣味性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结构,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紧紧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形成职业体育教学的特色。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采用“两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专业中主要学习两个有显着作用的项目,以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还要选择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 这样既符合职业发展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把体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与职业特点相符的实用性身体训练方法。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适应具有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将校代表队及部分确有体育特长学生的专项体育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特型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4、加强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联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劳动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生产进一步向自动化、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前大负荷的体力劳动也逐步被局部的小肌肉群参与的小动作所取代,劳动者局部肌肉、关节的重复操作的强度不断加大。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肌肉发达而使其它肌肉萎缩。高职院校是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其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运动康复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自我健身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二、高职体育教学措施的应用
1、运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不够,故对学习一些技术动作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给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上课时巧妙地穿插了一些游戏,学生对其很乐意接受,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许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游戏法”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愉悦了心情,又学习到了基本技术动作技能,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体育运动由陌生到产生兴趣,培养了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2、就个体差异性,需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中,因个体性体能状况的差异,应允许相互区别对待,且要强调个性的表达,不要固于团体行为的一致。以往的体育教学,非常强调组织,体育组织的好坏是评课的重要指标。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同军事训练,动作整齐划一,预备练习活动身体的慢跑也力求步伐一致。学生被组织到一个教师设定的框架中,我教你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一个接收器,没有反馈,也缺乏交流,机械式的动作学习,看不到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的“自由选择”、“感情表现”、“运动体验”完全给抹杀了,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3、体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快乐的获得,给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当学生能有愉悦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中时,往往能有“神来之笔”,不经意中做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精湛动作。处于机智状态的学生可以把平时所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从体育教学方法角度看,教材游戏化,师生角色转换,室内课体育观念论辩,学生自行组队练习、分组竞赛、自由分组选项,等等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有较高效益的。
4、体育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方法中不可忽视的。
想要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维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扮演辅导角色的体育老师,首先要深切体验教学情境,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困境,体察师生之间观念与行为上的分歧,如此才能有效建立体育教学型态,促进良好师生互动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正确的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教师尊重学生的意图,并使学生了解同学间互相尊重的意义,激发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和师生之间的尊重之情。
5、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堂讲授与专题理论大课相结合,健康知识贯穿其中,在运动实践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 传统讲授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安排约10 %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 学时) ,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程管理上要求逐步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计算机网络化。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体育课程”开设项目、开课时间、任课教师及当前选课等系列情况,在网上点击自己喜欢的具体课程,瞬间完成选课。学期结束时,学生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评价。将体质健康检测及课外体育锻炼考核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同时将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 纳入体育课程的外延,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结论:为满足新形势技术型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育教学不能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多方位全面的发展其身体素质,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兴趣培养和各项机能素质提高,应根据不同专业需求改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基础的层次采用逐一对待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常伟.浅谈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林萍.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及其具体措施 [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李克勤.试论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J] .石油教育,1994(4).
田荣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 [J] .辽宁教育研究学刊,2001(10).
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1).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提升
一、贯彻“以生为本”,开启兴趣大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的主题,更成为教师工作的重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最核心的素养便是强健的体魄和敏捷的运动能力。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体内的运动细胞,开启兴趣的大门。例如,在“百米单程跑步定时训练”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跑步训练,学生的运动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为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综合特征设计课堂形式,围绕课堂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难度适中的游戏,确保其科学、合理性,组织“百米接力赛”,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随后进行接力,在每一关设置一个趣味性的关卡,如背古诗或者答题等,答对视为通关成功,进而进行下一关卡的考验。最先完成接力比赛的小组视为挑战成功,以此来增加百米跑步训练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掌握百米单程跑步的重要技能和技巧。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学习体育学科的乐趣,在运动中爱上体育学科,增强体育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导入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中包括一项实践能力,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课中,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体育游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玩乐中体会体育带来的乐趣,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短跑训练”,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一个导入环节,比如将“数字追赶”游戏融入其中,这个游戏类似于综艺节目“跑男”的撕纸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运动能力,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后背都贴着不同数字的纸,各小组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追赶与被追赶的成员。随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追赶和被追赶的学生听到数字后都要快速奔跑,被追赶的学生被抓住之后,教师继续说数字,被抓学生继续追被提到数字的那名学生……以游戏作为课堂的导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趣化“教学内容”,激发体育兴趣
传统的体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效率降低,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画面。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完热身运动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做小游戏,做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唤醒学生的运动细胞,同时还可以趣化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游戏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提高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增强对体育课程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爱上体育、爱上锻炼。
篇4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 学生 学习情绪 调控措施
前言
高校体育课教学是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是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产生喜爱的一种心理兴趣。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都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变化,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有很大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找出引发学生学习情绪变化的不同因素,并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力求让学生摆脱消极的学习情绪而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体育课教学带来的愉快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而且随外界条件的刺激而变化。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力量;不良的情绪不仅会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影响个体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而且还会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表现出来,使一些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情绪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两极性,并且表现为肯定与否定两种情绪。在体育课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基本技术、个体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课堂上学生练习内容和任务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是否正确;学生活动量的大小是否合适;场地器材以及气候条件是否影响;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及身体机能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作为内外刺激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变化。
学生的学习情绪必然伴随着生理机能的变化,积极的学习情绪伴随着良好的心理机能活动,它能使学生思维敏捷,动作协调有力,练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上的激情发挥。而激情发挥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配合。学生的配合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认可。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接受程度,可通过学生的精神面貌、练习积极情绪反馈给教师。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教师心情愉快,会因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而奔放,示范讲解会生动活泼准确到位,教师教学的动机也会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而学生学习情绪的提高,练习积极性将会倍增,可感受到愉快的体验,使精神得到了升华。相反,课堂上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就会焦躁不安、心情紧张等抑制生理机能的良性活动,从而使学生反应迟钝,动作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出现伤害事故,教学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在体育课教学时,应认真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方法和手段,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练习的效果,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控学生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
在体育课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协调能力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师教学民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尊重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民主作风的体现。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互动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和人人平等。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时刻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的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能对学生任意发号施令,把讽刺挖苦作为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有损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带来的心灵创伤,抑制学生学习的情绪。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活动中完成的,也是师生之间通过互
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等心理的交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师生之间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它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及动作示范,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积极性,技能掌握等都能起到重要的影响。教师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有责任感、亲切感、信任感,教师生动形象的示范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学心情会变得愉快。学生在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学习,能够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自觉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容易使学习动机转化为自身的迫切需求,从“要我学,要我练”转化为“我要学,我要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中消除学生消极学习情绪的调控措施
体育课教学质量与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教学内容并制定消除学生消极学习情绪的措施,才能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1. 教学过程要遵循差异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长处。对待体质弱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自信心、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与表情变化。要用亲切的话语了解他们的情况,安排合理的运动量、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应耐心的给予辅导。通过辅导可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进而产生自身鼓舞效应,萌发刻苦练习的愿望。在练习中,对于成功之处,教师应给以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成功的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投以更加信任的真实感情,对教师更加信赖,亲近和热爱,对体育教学产生更加浓厚的情绪,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2. 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强度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科学的安排和布置每次课的练习内容和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上如果安排的练习内容少、强度小或过于单调,对于身体素质和技术较好的学生感到练习枯燥乏味,练习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的情绪,从而动摇学生学习的动机。如果练习内容安排的复杂,任务和强度较大,对于身体素质和技术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对练习产生反感或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练习内容和手段,采取灵活多变的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3.增强敬业精神,感染学生
在体育课教学中,场地的环境、器材的新旧以及气候条件等,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练习欲望,学生练习时心情舒畅,积极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就会大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讲明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主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雨、雪天气后,教师主动带领学生扫雪、擦场地。在冬、夏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和酷暑,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在刮风天教师迎风讲解,以高质量、严格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这都会增强了学生练习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4. 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只重视掌握运动技术能力的教与练,而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学与练”。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生理条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考核制度只注重考试的结果,作为判定学生体育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还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和锻炼的积极性,降低教学的效果。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体育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体育教学目标也由传授运动技能向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是在传授运动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培养;要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对象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考核制度中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必须关注运动能力较差,运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体育学习情绪。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体进步幅度,纳入体育考核评价之中。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特长,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愉快的体验,并能激发学习的情绪。
结束语
体育课教学,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教材内容、场地器材以及气候条件等客观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强度。课堂上教师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谐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态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教师及时获悉来自于学生中大量的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整运动强度,改进教学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能够使学生处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学明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5
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前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各个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传统体育教学弊端重重,要深入改革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正确的方式评价学生。这样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切实可行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强身健体的习惯。不过在考虑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体育基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课程,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但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分析
1.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没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当代大学生能立足社会的根本。因此,高校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终身体育意识,才不会被现代社会淘汰。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教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和技巧,以应付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不再从事体育活动,整天忙于工作或懒于运动,许多人才在事业发展正辉煌的时候便一病不起,人生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就撒手人寰,留下无尽的遗憾,给社会和家庭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严重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实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是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做示范动作,学生完全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学内容完全是灌输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基本技术和技能,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由。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特约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大学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选修课、选项课及保健课等几种课程。课程设置注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省去了体育人文学的教学以及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因此,体育教学过分注重与运动项目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技术的传授,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致学的知识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所适从兴趣索然,不能受益终身,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4.对学生的现状认识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当前国家教育部和体育局都要求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体育教学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新的教学要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束缚。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运动教学中都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主导。(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探索新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构建新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就要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改革。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进行重新思考,重新优化组合,组织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充分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改革。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体育教学班进行重新组合,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班,让他们乐于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2.把“健康第一”和“学生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育要坚定不移地把“健康第一”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育教学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坚持体育运动。体育教学不能总是以竞技为主,让学生只学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而应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健身方面的科学知识,并教会他们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理念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为实现自身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3.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目前有些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大体和中学体育教学差不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出现。高校体育教学应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将体育项目的难度和技术要求降低,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上体验较多的成功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另外高校应继续加强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如:排球、篮球、足球、游泳、田径等的教学,同时健美操、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武术等体育项目也可设置为大学体育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及课外生活。,增强增强学生的健身技能。
4.“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无论是开展教学活动还是进行教学设计都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传统体育教学要求以社会本位为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要求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发展。
三、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加强对老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2.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硬件的建设。为体育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3.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编班,分层教学。4.增加拓展训练项目,加强对学生意志力、自信心、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要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出新型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学生。(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叶清华,王爱华.素质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1
[3]吴长稳,于奎龙.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7
[4]胡俭云等.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课程改革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9
篇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8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高中体育教学正是要为高中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高中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形成长效机制。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授课,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去解决,相信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我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下面我将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革的措施,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中体育课参与度低
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高中生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高中生关心的只是高考,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科的学习上,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反正高考也不考体育。学生家长对高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及时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是造成体育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没有创新,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不管学生是否学到体育技能和知识,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使高中生在体育课上无所事事。有些体育项目存在危险因素,比如,铅球、标枪、单杠等,在教学时教师都是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只是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下,这样也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三)体育器材缺乏维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需要的设施和器材缺乏也是导致体育课效率低的因素,许多高中对体育教学投入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课的器材也没有及时更新,仍然使用破损的器材。同时,对于体育器材的维护缺乏统一制度,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当体育器材出现损害时维修不及时,导致器材越来越少。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
为了扭转高中体育教学出现的困境,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高中生营造积极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体育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要大胆创新,设计教学情境,吸引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是趣味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当课堂氛围低沉时,我选择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与高中生互动,不仅能够激活课堂的气氛,还使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的提高。当所讲述的体育技能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时,我会设计多种情境,吸引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才能够将高中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出来,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偏见。
(二)提高体育师资力量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增加体育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教导高中生。师资配备是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不少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既不是体育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又没有从事过任何运动的专业化训练,在教学时缺乏经验,容易误导学生。选拔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任教,才是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亟需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高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和场地,从基础设施抓起,健全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学校必须把体育课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改善教学环境。
(三)重视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激活课堂氛围
篇7
体育学科是一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在贯彻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源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致使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鉴于此,身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一员,有责任对所从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也做了一番努力和探索,以期能与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竭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在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均受到以竞技为核心思想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贯彻以传授运动技术为教学目的的教学实践,其教学方式则基本是沿袭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讲解、示范、练习三步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继承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扬其优点,使其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所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学习目标陆续出现之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式下的课程教学要求,而这也是当前众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在面临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所要达成的众多学习目标感到十分困惑及不适的原因之所在。
1 高校体育教学的观念与方法相对滞后,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行体制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仍保留着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单一的追求“三基”的高负荷强度的课程教学,以刺激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增长为其教学宗旨。而长期以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承袭的以教为中心、灌输式、传习式的教学模式,在将教师被动的“教”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的问题上,仍有很大的缺憾,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这种观念与方法的滞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多且广,忽视了具体实效性
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学就其体育课程内容来说,呈现出一种多且广的走向趋势。过于庞杂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得已脱离少年时期盲动性的高校大学生,表现出一种浮躁和抵触的消极情绪。因而,当前对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培养,应侧重于养护和管理方面。而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迎合大学体育课程纲要的要求,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使得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力求以“新”字为出发点,这种只重形式、过于频繁的教法转换也致使高校大学生在难以适应的情况下,只能逐渐疲于应付,这已与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相悖。以致于呈现出高校大学生在上了多年的体育课后,竟然没有一项令其感兴趣的项目,更妄谈在体育领域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更有甚者的是有的大学生到最后竞不知该怎样去进行体育锻炼了。
3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公众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其中,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大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其应有的鼓励和支持。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急于处理因材施教和具体落实特殊学生特殊对待这一类问题时,多是以大学生们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在进行扩招后,所直接面临的大班额、硬件设施滞后、器材严重不足的教学现状下,要想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其难度也是显然易见。
二 应对高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措施
在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身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明确的认识,在注重培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宗旨的前提下,弘扬其个性,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着力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克服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以为必须要贯彻实施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高校体育教学新理念,注重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理念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释放,注重全体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体现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体育教学方法要系统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有了这些基本理念,就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也为高效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从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转变。坚持用“健康第一”的原则去认识体育教育,并赋之行动去实施。其实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运动作为手段,以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只有树立这样的观点和思想,才能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真正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实现学生的智、情、意的有机统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该指引学生如何发展,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合理规划,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情,为学生制定学习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有信心学习,从而受到鼓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全面看待学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特点的方向,这样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才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教师从长远考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慎重选择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具有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利用研究性学习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
各个学科都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正好与研究性学习中提到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相符合。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也是符合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体育课而言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开展体育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规划。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要进行把学习内容先进行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让学生探究出结论,并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篮球发展过程中投篮方式特点、要求以及过程,自己先进行篮球投篮实验,自己去分析、总结现在篮球比赛中多采用单手肩上投篮的原因及其力学原理,最后通过学习和练习投篮,然后在比赛中也能采用单手肩上投篮。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提升学习实效。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其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优先发展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和体验,从而提升体育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 克服体育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这就说明了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要灵活,要有创新,能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就要利用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再练习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完全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打破单向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该加强师生之间互助学习,让学生自学,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老师只做指导和引导,精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体现出来,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以及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如可以采取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范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教学理论与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方式和手段要多样,要创新,要以活动、游戏、竞赛的方式创设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从而持久、深入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虽无定则,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不变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辅助下,让学生潜能释放出,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体育教育规律,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那么体育教育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体育教师也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择合理的体育知识和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方法才能得当,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探索,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呼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和研究,并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在教育理论上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建立“终身运动、健康第一”的理念,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铁成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8):57-59.
[2]杨建平,张秋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79-80.
[3]李立平,曾石山,刘志宏.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89-92.
篇8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教学体系的转变,高职体育教学也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基地,在高职院校将实用性体育教学纳入到课程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教学范围,从而提高高职院系体育教学水平,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一、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因素分析1.学校因素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格和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1)教育思想观念滞后。学校认为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参加比赛或者是完成体育达标的目的,这样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正是有了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才造成了学校很少重视学校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2)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体育课上的技术要求比较多而且也比较繁琐,缺乏趣味性,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那些有趣味的体育项目,他们又觉得太难,不敢尝试。(3)教学方法没有创意。体育教学的方法依然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能因材施教。(4)教学评价绝对化。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过于绝对化,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这就造成了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大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5)场地设施不完备。学校在场地设置方面,只追求标准化、美观化,学校只是将场地用于各种体育的比赛场地。2.教师因素(1)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老师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理念完全失去了体育课设置的意义,也失去了学校体育的价值。这种体育教学方法,达不到合格的标准。(2)教师的技能水平较低。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的教学特点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在教学的综合能力和摄取知识的能力,还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具备,有利于体育教师高效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但是,目前很多体育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不高,造成了学生的体育成绩也不理想。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迫在眉睫。3.学生的自身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体育课对他来说就是多余的课程,干脆就不去上体育课。像这样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以及体育达标的任务。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更加降低上体育课的兴趣。还有些学生,以前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身体或心理上受到过伤害,对他的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恐惧感,不敢上体育课,所以就放弃了体育课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怕苦怕累,就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比较冷漠。4.教材的因素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影响原因和教材的内容有关系。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且枯燥无味,教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考学的内容。教材的程序几乎上都是讲解――示范――讲解――练习。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体育老师按照这样的教学程序学习,没有创造性,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造成了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学生的成绩还是不理想。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措施1.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往往受到以前传统习惯的影响,在课堂上的教学顺序一般是按照四步来进行,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太过重视基本部分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讲解,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的思维也被限制在了这四部分的结构,只为了达到时间的平均分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现代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虽然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参加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或者是难度大的体育项目,班级上的学生又比较多,他们不愿意在体育活动受到太多的约束,而且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这些都加大了我们体育教学的难度。我们要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的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以学生为主体,创建适合他们的新颖的教学方法(1)创建以玩为主的体育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观性比较强,所以选择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项目还要能够适合他们的爱好,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上体育的积极性,减轻体育课的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增加趣味性的游戏。(2)相信大家都玩过游戏,游戏比较有趣,适当地玩游戏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因为很多的知识都是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游戏当中。在游戏当中,可以体会到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增强学生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创建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在游戏教学模式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老师传授知识转化成了学习指导。总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正法.学分制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沙棘(教育纵横),2010,(7):12-13.
[2]陈志萍.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职业体育模块教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3):54-56.
[3]孙宏达,徐霞.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开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1,(4):101-102.
篇9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体育 教育教学 改进措施
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存在种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只是重视运动竞赛工作,而严重忽视体育教学教育工作;在体育教育教学中通常只是采用一种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严重忽视学生个体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的发展,忽视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体育健身方法的传授。这说明我国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并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基本要求。所以,目前急需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不断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教育改革。
一、素质教育及其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系
1.素质教育的内涵阐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来的先进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观,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指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特别注重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及潜能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人文、心理及身体素质的教育培养。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组成形式,所以,体育教学一定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能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一件大事,那么在当前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中,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必须对传统以应试教育和单纯增强体质为目标的高职体育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逐步构建起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的新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新模式,这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此目标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及基本技能。另外,高职体育的未来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要将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根本性指导,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不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及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具体到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要求高职院校在制订高职体育教学方案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务必作到专业技能与体育技能相融合,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相结合,校内体育与校外体育彼此渗透,从而真正做到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教学全过程。
二、素质教育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1.深化改革体育教材内容,走出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体育教学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具体教学实践中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素质与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体育教材内容也存在严重的重复化现象,再者传统的高职体育教材中的内容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分析,从各种运动项目动作技能介绍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甚至体育考试的内容与方法都基本与竞技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法和要求相同,这些教材内容和设置是严重脱离体育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这直接导致了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而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这样一来,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非常低落,使得本来魅力无穷的体育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所以当前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进措施中,务必要改革过去那种只以竞技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内容,需要在高职体育教材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从而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育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的实际需求。人生活的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爱好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当然学生之间就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育观,承认差异性的存在,努力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不同方法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不断激励下培养他们的上进精神。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其实这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3.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科学化,教学内容和手段多样化。首先,教学目标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核心。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所以认真研究高职院校体育学科的性质,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这是深化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从素教育的角度来看,高职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自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运动的能力和态度,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思维,最终使学生具有稳定的体育动机和行为方式。其次,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只是简单的身体锻炼,而应更倾向于自我意志、个性情感等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另外在体育教学的手段改进方面,要逐步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和教师纠正动作的单一教学模式,而应当把现代的先进科技因素引入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4.在体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堂中一些内容可让学生自行组织练习,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教师只是作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和培养自我实践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怀海等.素质教育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7).
篇10
主题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目前,由于农村自然条件比较落后,许多教师不愿在农村任教,一些教学业务较强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转业或调进城里,导致农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一些较边远的地方甚至连课也开不起,更别说体育课了。在农村小学,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都是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然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这些教师中有些是懂点体育知识的,而有些则是门外汉,他们可能连一些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都不懂,他们根本不能胜任体育教学;即使个别学校配有专职教师,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此仍然是过去那种“几根绳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活的动的体育课;可能个别学校配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如果教得好的话,也会被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所挖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农村教师不足,体育教师师资缺乏的现状,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则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二、思想观念落后,体育课不被重视。
目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课时开设不足,大多被语文数学等必考科目所挤占,在个别偏远的小学,就没有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学还没有被学校真正的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即使个别小学开设了体育课,也是流以形式化,在一些地方存在如有的学校的体育课被老师上成了劳动课,组织学生从事学校里的一些劳动;还有学校体育教师不负责,不精心设计安排课堂教学,一节体育课无所事事。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必考课成绩,将体育课长期用于上语文、数学课,认为体育锻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也不够高,不精心备课,组织学生上课,每逢体育课,往往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放羊式,一上课,围绕操场跑两圈,然后,排球、篮球或足球操场上一扔,让学生自己活动。即使被列为考试科目的,只是针对练习,针对考试安排,练练百米、铅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科目,所谓的针对性练习,就是让学生机械的训练,也不给学生讲解,学生的成绩进展很慢。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老师不认真上,学生的热情也不高许多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在他们的心里体育课也就是放松一下,随便的玩一玩,即使锻炼也是针对老师说的必考科目训练一下,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三、体育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
近几年,国家虽说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发展。农村经济本来落后,所以导致许多学校经费短缺,加上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则是更少,体育设施无法配全,一些农村小学只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如“沙包、沙坑等”。这两年,国家加大对体育的投资,一些农村小学也相应的添置了一些体育设施,这对农村体育课的开展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爱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但这些投资仅仅只是解决了一些器材问题,但体育教师的不足和培训发展仍然制约着农村的体育课的开展。这些投资也随着近几年学生的增多也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即使在一些地方体育器材够用,但这些学校的器材也很少用,原因是一些教师不会用,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贪懒的思想,不用体育设施,还有一些学校经费不足,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才配点器材,怕学生在使用过程损坏器材,不让学生用。体育器材是学校上体育课必须具备的,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体质。但这些问题就导致了目前农村小学体育课难于开展,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的健康。
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机会。
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也是农村小学不能正常的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在农村很多小学,一年到头从不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学校忙于其他的教学,没有时间来举行这项活动,另一方面,缺乏场地,没有地方开展体育活动,第三方面,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器材,没有人也没有器材来开展体育活动。所以很多学校不能正常的来开展体育活动。经常不开展体育活动,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减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不能对学生平时的一些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评,制约农村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鉴于以上众多问题,严重的影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就以上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从而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目前,国家应加强对学校体育课考核,从上而下改变思想,是学校领导、教师从思想上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好体育课的课时,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应将体育课的技能考核纳入每期期末考试中。
二、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在目前情况之下,国家可以将政策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加大农村教师配备,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环境,使教师可以安心的在农村工作;同时应制定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发展计划,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满足农村小学上体育课的需求。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资,配全体育设施。
国家应在以往基础之上,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满足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小学配全体育设施,一步一步的改变农村小学无器材或少器材的情况。
四、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活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