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美术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从工艺美术专业的现状来看,需要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朝着专门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性教学的各环节——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有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实践性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教学中,要多从创造性思维和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实践机会,使其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反馈评价”整个过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更重要的是建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学生对理论存在着似是而非的认识,甚至过了一段时间就忘了,面对学生这种情况,专业课程完全需要边实践边讲课,对于一些专业性或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授课,将抽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我校专业教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本校工艺美术专业先进的实践设备,在实践性教学的教法研究上积极探索,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验完整的实践设计过程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可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
二、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的力度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要突出实用性,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市场的需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除专业课堂教学外,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的力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甚至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市场调研,从而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并准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社会实践,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信息有了了解与切身的体会,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差距,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我校以往毕业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学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使他们受益匪浅,能够学以致用。
三、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不可能顺利完成。要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要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了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今后我校一方面要选派专业教师到有关院校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积极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实践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四、规范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与质量评估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专业教师要研究、探讨实践课,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好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明确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性及有序性。我校针对专业“模块”教学的特点,建立了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专业阶段性考核(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考核成绩汇总为期终成绩,使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做到目标明确,同时不定期组织有效的小测试或集体讲评,让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意想法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并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思路,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师;教师置换培训;目标
河北师范大学承接了“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以下简称教师置换培训),笔者承担了美术学科的培训任务,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培训具有显著的成效。本文中的教师置换培训是指,由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到河北省各地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由此置换下来的教师可以有时间进行脱产研修。参与美术学科培训的主要是河北省农村和县城的初中美术教师。笔者曾经在第一届的教师置换培训中,对参加培训的美术教师和培训后对河北省县域内的初中美术教师做过调查,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在对调查做过分析之后做了一些思考。
一、对河北师范大学初中美术教师置换培训的建议
1、关注教师需求,提高教师置换培训的针对性
在培训前对参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美术基础及其对培训内容、方式的需求。然后组织学科教学专家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并论证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力求方案符合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素质提升的切实需要。每期培训结束之后,根据参培教师的反馈情况再次对培训方案作相应的修改与调整,使下一轮培训更加贴合参培教师进行专业提升的实际需求,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师置换培训方式应多元化,并关注教师的主动参与
教师培训的方式是整个培训工作的载体,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带来的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观摩研讨、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案例评析、微格教学等方式。丰富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使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也能够促使参培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探讨、解答困惑,同时也使参培教师之间能够保持良性互动,进行校际经验交流。
教师培训应把参培教师作为主体和中心,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调动参培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教师是经验丰富的成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领域,培训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给予材料,使参培教师反思、评价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在平等、合作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整合原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只有在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来,他们才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体验。
3、教师置换培训内容应同时并重美术学科教学知识、美术前沿知识和美术技能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美术教师缺乏的一般是学科教学知识,但是由于县域内美术教师有一部分是非美术专业出身,他们欠缺美术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急需在此方面得到提升。教龄时间在10年以上的美术教师相对比较缺乏美术专业的前沿知识,笔者发现,在调查的初中美术教师中,教龄达到1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占到五分之二多,所以培训内容不能忽视美术前沿知识和美术技能知识。因此,教师置换培训在重视美术学科教学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关注美术前沿知识和美术技能知识。另外,在调查中也发现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对科研持淡漠的态度,不少美术教师觉得科研比较难做,还有一些教师不知道教研该怎样做。 所以,教师置换培训应适当关注美术科研课程与活动的设置。
4、教师置换培训应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拓宽美术技能
参加教师置换培训的初中美术教师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他们不仅年龄跨度大、教学经验不同,职前所学专业也不尽相同,即使是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他们在职前学习期间或学油画、或学国画、或学设计、或学动画等等,美术专业基础有很大的差异,更何况有一部分美术教师是非美术专业出身。因此,在教师置换培训中尤其是进行美术专业知识教学时应当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师知识结构特点,设定不同的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使参培教师都能在原来的美术专业基础上得到提升。
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的美术技能一般比较单一,这是由师范美术院校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所决定的,但是却不适合美术新课程教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要求降低美术技能的难度,并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置换培训的美术技能学习应当以拓宽为主,而且这也适合非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参与学习,并且充满兴趣。
5、教师置换培训应关注激发教师的培训热情和职业激情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师培训不断,尽管培训者为培训煞费苦心,然而不少一线教师却是应付式的、被动地培训着。另一方面,从教师工作的热情来看,如果一位教师长期在一所学校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进取心减弱、工作中缺乏激情与创新等种种状况。更何况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地位非常不平等,在县域内的教学环境中常常不受重视,这就更加容易造成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教学激情的缺失。
然而教师培训一般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教师如何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如何更好地工作,却很少关心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主体的情感发展和精神世界,而这正是激发教师热忱地投入到工作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置换培训应当关注激发县域内美术教师的培训激情和职业激情,可以有计划地为他们安排精神生活菜单,用活动构建参培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样既可以使参培教师在置换培训中快乐学习,丰富培训期间的生活;又能够促使参培教师关照自己的精神世界,涵养理想,增强调适生活的能力,由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里的挣扎转为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教师的精神世界得以构建才能在美术课上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把人文精神引进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山村小学现已在全国教育界声名鹤起,于2007年9月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他们成功的秘密,就是用激情实现超越。校长董春玲从做校长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让教师在激情与理想中开心的生活着。因为她觉得: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不会培养出一个有激情的生命;一个没有梦想的教师不会培养出有追求的学生”。如果通过培训能焕发县域内美术教师的职业自信和生命激情,使其成为一个顽强向上、充满激情的群体,把职业转变为事业,那么县域内的美术教育必定会绽放光芒。
二、河北师范大学初中美术教师置换培训的目标定位
通过以上几点的思考,笔者认为河北师范大学初中美术教师首次置换培训(第一次培训之后,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还会有提升性的置换培训)的目标应当按照三维目标编制,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员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式下,能够主动提高和拓宽美术技能,致力于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并在激励机制的促使下参与科研、关注科研,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员在校际交流——学习规划——理论学习——技能实践——展评总结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授课、微格教学、导师带教等学习方式,完成理论提升、作品展览、课例展示、教学比赛、课例研修等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趣味的学习活动、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学员能够体验到愉悦和意义的价值,能够在开发潜能的基础上,涵养理想和激发职业激情。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初中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属于一个承前启后的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美术课的质的飞跃成为当今初中美术教育的一大亮点,如何把握和实施新课改中的初中美术课也成为老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程改革;教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旧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它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但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还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体现,教学的要素之一是教材,传统教材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结构,分为绘画、工艺和欣赏三大块,根据造型元素、原理和画种形式组成学科体系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完整性、科学系统性。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新教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紧密从生活实际出发,编排的内容和选材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或是兴趣的生活内容为原则,教学中的造型手段有较大的灵活性。再课堂上,通过获得或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求知成为一种活泼的探索和思考体系,既重视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又重视技能和才艺的培养,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和社会化气氛中获取经,并通过口说、文学图像,使学生的表达性、认知性、沟通性语言能力在实际经验中产生和得到均衡发展。
二、教育方法的改变
传统教育的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体现在五个教学段:a、组织教学;b、复习;c、讲解新知识、技法演示;d、布置课堂作业;e、讲评小结。这种封闭式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教学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压抑和挫伤两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体现在开放性的过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探索学习。开放课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学开工,教材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发展教学,教学可分为:
1、 教学策略
(1) 发现:利用各种手段课前通过生活中的感受、发现、认识,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发表见解。
(2) 交流:利用文字记载调查感受,口语表述交流信息,发表见解。
(3) 表现:创造艺术开工表现感受,抒感和想象。
(4) 评价:展示作品、观摩学习、评赏。
2、 师生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和地位的问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涉及到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与学是一种统一的认识活动,教学应在充分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从心理到情感不断交流,角色互动,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密切联系、合作。
3、组织形式:活动课
美术课应安排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内外结合,与其他学科结合,如美术与数学中几何的画图;美术与语文中为课文配上插画等。
4、教学方法:启发和诱导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教学不再用灌输知识技能的方式进行,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让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去创造,如何通过探索掌握知识技能。
5、教学评价
传统教育主张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学价值表现在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如何;现代教育主张学生通过活动直接获取经验为主,教学的价值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体验、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方面。
6、作品展示
作品的及时回馈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其单科单科作用结束了,新课程要多面手。作为一名艺术教师,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的乐感及表演能力。那原来拥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位教师不仅要“洗脑”,更要“充电”。要广泛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展知识面,让我们在新课程的带领下拓展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总之,新教材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围绕着学生的成长,紧密从实际出发编排内容,选材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原则。
【参考文献】
[1] 梁瑞韵. 初中美术课程评价的错位与回归[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9)
篇4
【关键词】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优化
课程体系是以实现人才培养为目标,由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特点的具体课程构成,包括课程设置和宏观教学过程。根据新时期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原则、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指导下,通过整体优化,形成升级、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师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但是,现有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却与基础美术教育实际情况出现了脱节,许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登上讲台后出现了人文素养不足、专业技能狭窄,教学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究其缘由,长期以来,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受传统美术学院办学模式影响太大,原有“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高师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弊太深。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师资的工作母机,理应深情“凝望”基础教育需求,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基础教育做好服务工作。在新课程知识背景下,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当今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症结何在?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怎样才能满足基础美术教育需求?针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就成为了必然。
二、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症结分析
1.教育观念方面
传统“教师教育”的概念一般界定为教师对教育科学原理、普遍的教学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这其中,对“专业”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为一种现代主义(技术主义)的范畴,狭隘地将“专业”定义为一种静态的、僵化的、有待教师被动掌握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框架,这往往会在无形中限制或削弱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或自。基于这一考虑,此次课程设置强调和突出学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认知,课程弱化传统技艺传递与训练式的美术教育范式,而强调教学培养方式的“探究取向”。课程培养方式力争实现“基础拓展、研究导入、创新引领”,提倡“学生成为研究者”,这是当前我国师范美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从事师范美术教师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从教育观的最根本来充分认识美术教师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把握师范美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本质,彻底改变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倾向专业美术工作者而不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认识它的终极目的是针对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仅作用于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要把握师范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社会地位,要看到美术“育人”的终极目标与育人功能,即育人价值和育人本质。只有如此,才能从客观存在的本体事实中全面、准确地把握师范美术教育这一概念所体现的性质与内涵。
2.教育内容方面
现有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缺失或设置结构不合理。第一,过于强调方向性。现行各高校美术技能课程学习时间安排并不少,许多院校的美术技能课程都占到总学时的一半左右,但为什么不能满足基础教育需求呢?其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国画、油画、水彩等方向课程占用了大量课时,美术技能课程学习集中在绘画类,设计与手工制作类课程都是浅尝辄止,设计类课程开设面窄,有些是作为任选课开设,手工制作类课程除雕塑课程外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开设,从而导致高校美术技能课程设置与初中美术课程要求的脱节。当今,基础美术教育需要的是美术技能宽广型的教师,而不是美术技能专攻型的画家或画师。第二,师范性不强。师范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师范性”。如果丢掉了应传授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也就等于否定了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存在价值。强调师范性,就是强调要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克服课程单一性,丰富和扩展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使师范美术教育的内容具有一种多元性的组合,考虑课程内容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以便更完美地实现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师范美术教育目标的互动关系。第三,人文素养缺失。我们曾对湘版初中美术教材做了分析,初中美术课程所涉及的边缘学科达到了19门,其中人文课程占11门,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以及除美术外的艺术学科等众多领域。初中美术教育多元的人文素质课程要求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却未有体现,除去几门基础的公共必修政治素养课程外,剩下的人文素质课程“屈指可数”,如中学美术课程中涉及次数最高的文学课程,在调查的高校中设置与之直接对应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寥寥无几。
三、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具体措施
1.针对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精心设计、优化课程模块与课程内容
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美术高考
我们每天接触的多数事物都与美术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美术的元素无处不在。美术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在社会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作为技术学科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性。美术的这一性质也决定了高中时期的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在1994年就明文规定把美术教育学科列入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美术教育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所谓素质教育应是在的心、身、意、德、志、言、行、知、能等诸方面对受教育者以系统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有用人才。学校开设的一切课程和活动都应该把素质教育渗入于其中,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真正目的。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高中开设美术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高中艺术教学大纲中关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描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 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 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喝玩乐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唯一追求,人们希望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也一并得到提高。近几年来各类各式的培训机构正是在这种需求刺激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从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艺术培训班便可见一斑。当然在众多的培训班中也不乏各种怀揣兴趣爱好的成年人。反过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培训班的出现也正是人们渴望提高自己艺术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的侧面表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高中教育普及以及大学教育的不断地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到大学里面进行深造这无疑对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社会各种意识形态和专业知识的多元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因此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做好学生高中和大学之间美术欣赏能力的连贯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丰富的优秀美术作品。还要使他们了解和通晓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及语言。首先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应该要让学生深刻的了解我们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学会对传统绘画的鉴赏。它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乃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都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艺术不分国界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高考现状
每年在艺考前后都会碰到很多背着画包四处赶考的美术考生的忙碌身影。笔者本人也曾经是这样从美术高考的风雨中走过来的。艺术教育有着基本规律。专业考试的本意,是对有志于进行美术专业学习的考生进行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基本文化素养的考察,以发掘美术专业培养对象。可是,就全国目前美术高考的总体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分成两个方面来谈谈。第一,从学校来说近几年来高校盲目扩招大大的刺激了艺术类考生的人数增长再加上一些地区和中学校还仍以高考升学率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些学校的美术教育虽然挂着素质教育的招牌,实际是面向美术专业学生的一种技能高考应试教育,有的学校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美术教育而是采取一刀切,例如:把班级内文化课一定名次以下的学生不管爱好与否全部学美术,而不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兴趣爱好。仅仅是将其当做提高高考升学率的一种手段。然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审美教育则无人问津,更无人致力于审美教育教学的研究,只是在一门心思如何能多争得几个本科生名额以及奖金奖励,把一批批学生不合实际地推到单方面的美术技能高考上。第二,我国现行的艺术类专业高考,先要进行专业测试,取得合格证后才具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资格。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占高考录取分数比重明显偏低,导致许多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将美术看作升大学的捷径,很少考虑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艺术高考以及美术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高考总人数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参加美术高考人数的减少其次是普通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并渐渐超过艺术高考录取率,艺术高考的捷径优势逐渐消失。必然会失去很大一部分以考大学为目的而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其次就业难、成本高等给艺术高考带来沉重打击。从2003年艺术专业经过大幅扩招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艺术专业毕业生大量囤积。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严峻。然而艺术生的学费却呈有增无减之势甚至是其他专业的三倍左右。经过艰辛的艺术考试,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可是考上大学之后的出路是什么呢?在教育厅近几年公布的就业白皮书中,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比较低,很多艺术毕业生为了找到谋生之路不得不放弃专业从事着与美术无关的各类工作。
三、关于高中美术教育以及美术高考的建议
根据现阶段高中美术教育的实施: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高中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阶段关于美术教育的落实,真正确保开足美术教育的课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二,加强高中阶段课外兴趣小组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发展。第三,完善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修养。高中时期的美术教育,不仅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常识,也在很大程度上让许多学生真正的走进了艺术殿堂。高中时期的美术专业课,是学生进入专业的高等院校前的基础课程,而且其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在艺术领域兴趣和发展。
首先笔者认为各美术院校应该大胆的改革考试制度及内容并对于真正有天赋及才能的考生应该不拘一格的破格录取。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仅都有各自的文化体系,而且都是各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和具体体现。在我们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下各省统考以及各院校的招生都将西画的素描色彩定为考试内容这对于有国画功底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年还要进行一年的基础课程训练训练的内容仍然是西画中的素描色彩等这对我们自称有几千年文明的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讥讽,而且严重威胁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
其次在美术高考的压力下大家都在无奈地追求表面的升学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压力下教师也放弃了专业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反复进行着程式化的技法训练,而这样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方式使得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程式化。例如这几年由于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数量众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大部分的高校都采用默写的方式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所以不少的学生进行单一的死记硬背考试内容的应试训练,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量的突击美术技能一两个月的美术生进入大学。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却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如何从基本能力入手提高学生高考得分能力?这才是我们的美术教师所该面对的重要课题,当然也是高考制度的初衷!
再次高中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考大学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不要单纯的为了考大学而选择美术专业。
总结
美术高考只是高中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主次颠倒,在高中教育中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美术技能性训练.否则就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总方向.违背了美术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一根本目的。我们应当树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落实。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美术教育也将会不断的改革和前进。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樊兆宁.对高中艺术教育现状的反思[M].艺术探
索,2006.23-24.
[3]罗文明.论美术教育的缺憾美术教育研究,2011-01-20
篇6
摘 要:在很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眼中,美术课都被看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种“歧视”的观念下,美术课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容乐观,再加上中考的压力,很多学校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由,美术课频频被文化课取而代之。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就以提高八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质量为目的,谈谈当前八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八年级美术;学习现状;对策
要想了解当前八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首先要先搞清楚观察或调查的维度,那么为了保证调查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将从八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三个维度具体谈谈八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体
由于美术教师资源的紧缺和对美术这门课程的不重视,很多初中美术课程大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代教的,显而易见,非美术专业教师的美术素养、美术专业知识等都远远不及专业的美术教师,因而在非美术专业教师的美术课堂中,他们通常以美术教材为主体,以让学生学会画“某个物件、某个人物等”为目的,以掌握教材中的美术知识为最终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出现了一种学生“爱美术,不爱上美术课”的不良现象,从中可见,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不高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当前学生压根对美术不感兴趣,那么何谈美术学习的效果。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感受,逐渐将美术课堂主题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切忌一味地照本宣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美术这门课程转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例如:在学习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卡通天地”时,教师不妨改变以往的教学导入环节,以“卡通交流会”为导入,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卡通的理解,展示自己收集的一些卡通、卡通卡片等的时间,在这样的深入交谈中,教师不仅可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且学生的美术创作积极性也大大被激发出来了。
二、以美术绘画为主,忽视美术欣赏――更新教学观念,美术绘画与欣赏并重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都认为美术是一门技能性的学科,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绘画能力上。换句话说,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会画画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通常情况下,一上美术课,教师就给出一幅美术作品,要求学生照着画。虽然“模仿”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我们要知道美术不仅是一门技能性的学科,它更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而艺术讲究的是艺术素养、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这些艺术能力的培养光靠绘画是不行的,还要靠艺术欣赏,在这里指的是美术欣赏。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逐渐转变陈旧的美术教学观念,逐渐在美术课堂中加入美术赏析的成分,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或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美术展等,给予学生充足的欣赏时间和空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
三、优者不优,而差者更差――抓主要矛盾,群体和个体兼顾
受班级授课制的影响,美术课堂也同普通的数学、语文课堂一样都采用集体式的教学模式,教授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发展。但是美术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它是需要有美术天赋,而每个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感受力和表现力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本身绘画能力较差,绘画兴趣也很低,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该生提高绘画技能,这样反而会促使该生丧失对美术的兴趣,这就造成了一种“差者更差”的不良现象;而有的学生本身在绘画方面有极大的天赋,绘画兴趣也极高,这时如果教师对待他跟其他学生一样,这样就是变相地忽视了该生的美术天赋,这就造成了另一种“优者不优”的不良现象。
为了改变“优者不优,差者更差”的现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集体式的教学方式,尝试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适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发展,在保证整体美术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挑选出有美术天赋的可塑性人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使“优者更优,差者便优”。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当前八年级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美术教学观念,只有观念正确,教师才会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去。因此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要仔细研读颁布实施的《美术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将主要矛盾放在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身上,使其天赋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议题的基础教育改革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施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绝对不能忽视了中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学阶段的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好美术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术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由于在中学课堂中,美术课大多是非主要课程,往往被学校,家长等所忽视,导致了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应有的教育教学成果,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1.美术课难以开齐、开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家教育体系投入,十分重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这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教育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农村中学师生都在不断的反思和探寻农村学校教学的新思路。但在美术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存在。整体看来,目前的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度还不高,美术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并且因为条件制约,美术课往往难以开齐开全。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冲掉,不开或者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导致美术课变成了自习课的现象。一些语文、数学等教师来进行美术课老师的兼任,随意停课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难以保证。
2.美术课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内容过于单一,与如今多样化的社会发展特点格格不入,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探寻。尽管这几年来我国许多农村中学已经意识到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开始树立起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理念的执行和运用严重不足,浮于表面,形式主义色彩严重。不少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当前的社会生活背景,根据具体的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定。这样教学教育下的学生,难以m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一些农村美术教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进行日常正常教学的安排和备课,对于学生的真正切了解不足,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也不是很熟悉,更谈不上结合不同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符合其成长需要的课程或教学了。
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障碍的原因
1.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投入不足
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很大原因来自于我国农村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仍差距甚大。严重缺乏城市所建设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更没有众多的美术展览,文化活动。农村的中学美术教育更多的依赖于学校的课堂,缺乏外在文化氛围。农村中学由于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由于当地教学环境的限制,所以农村中学的无法像城里学生那样拥有丰富的绘画题材以及获得必要的绘画教育,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更多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几乎没有农村的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走上艺术道路。
2.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待遇较低,加上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因此很少有高水平的专业美术教师愿意到农村中学来授课,部分专业美术教师考虑到农村任教,难以有个人发展的空间,生活水平较差,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选择离开学校,另谋出路。这导致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的缺口更大,而在农村中学任美术老师的又往往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学美术教师也不例外。对于中学美术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涉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了,其中还包含了例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知识领域的知识。专业素质的缺乏也逐渐成为了不少农村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
3.农村中学学生家长忽视美术课的重要性
在农村地区,中学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存在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误区,认为美术教育是无关紧要,甚至是不务正业。意识的不重视也大大阻碍了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道路。农村的中学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心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美术课是非主要课程,无关升学,许多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只有学好考试课程,才是正道。家长要求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课程,完全忽视了对孩子兴趣和意愿的尊重和认识,重点关注孩子的升学。另外,上美术课需要购买各种美术用品,需要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额外支付一些费用,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家长也不愿意基在无用的美术课上花费无用的时间和金钱。
四、有效性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1.地方政府与中学学校配合,提供更多教育投入
地方部门和中学学校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树立起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和当地人们的意义,在开展教育的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对中学美术教育。加大对农村中学的资金以及设备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改变当前的教育制度,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地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重新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的更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放弃单一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让更多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全面成长成才。
2.加强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现有的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定期开展教师管理素质的培训工作。在开展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之前,学校方面要将现有的本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开展一定的分析和测试,更多的要征询美术教师自己对培训方式的想法和建议,对其缺乏的方面进行探讨,要使得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受培训的教师有所收获,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实践中运用得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外,农村中学还应该做好美术教师待遇提升工作,抓住时机,从一些专业院校引进美术专业毕业生加入到学校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去。尽量不要安排美术教师兼任其他课程,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来从事美术课教学,要尊重美术课的教学规律,让美术教师专心开展美术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加强学校家长双向沟通
开展家长座谈会,由教师组织进行, 提供学生、家长, 以及教师三方互相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机会,进行介绍性会议。通过家长座谈会能够使得有足够多的参与人员,帮助合作的交流内容更加广泛,可以进行交流的时间也比较长。教师在开始会议之前拟定好要谈论的主题,事前让家长进行思考,然后在会议期间展开讨论, 教师与其他家长听取多方的想法和意见,互相探讨,教师做一定的指АA硗猓作为校方应该不厌其烦地对家长进行思想宣传,告诉家长和学生开设美术课的意义,以及近期的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让他们了解到美术教育的作用,使之理解,支持。美术教育对孩子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的成绩不会有丝毫影响,甚至还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辅之以适当的引导,相信一段时间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们会都会逐步扭转对于美术课无用的误解,随着学校和社会行为导向的改变而发生良性改变。
五、总结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大特征,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美术教育在培育学生素质方面不容忽视。但是,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和阻碍。对于农村忽视美术教育的观念需要长时间的宣传使之转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农村地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的共同努力,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我国的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农村的中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秦明华.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2]隋成龙.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3]张帆.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65).
[4]陈木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09).
[5]钟秋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12).
[6]袁祥辉,董艺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4(07).
[7]肖林.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低效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068).
[8]李向东.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03).
[9]陈强.浅谈如何构建更富“磁性”的农村初中美术课堂[J].快乐阅读,2015(05).
[10]孙清娟.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篇8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师;效率
一、学校的美术教育观念与课程实施
我国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重视教师“怎么教”却忽视了学生“怎么学”。教学过程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案设计,过于强调美术学科中心和注重对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背离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发现初中阶段在进入九年级后,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般来说不再开设艺术科目(包括美术课),致使美术教育成为了“边缘”。这种不尊重学科和教育规律的现象,违背了人本思想和人文教育的理念,违背了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基础教育中的无奈,应当予以重视和纠正。
二、学校美术课外活动率不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开展课外美术活动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在组织开展美术课外活动中有困难,学校的美术课外活动的现状并不乐观。
笔者在2011年9月对所在学校以及所在城区的其他几所初中进行了调查询问,发现学校的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率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大致相同,比如:学校重视度不够,美术专职教师缺乏,学校条件不允许或时间冲突等。
笔者认为,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一些活动的项目,学生通过美术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运用美术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创建美术高效课堂的必要保证。
三、美术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全
各种调查的结果显示,没有专用美术教室、器材室,美术类基础教具配备不完整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上课用的教具及器材均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材料等多由学生自己准备,多媒体教室等信息技术资源在各学校中轮流使用,美术学科中很少利用;多数学校虽设有校内图书馆或借阅室,但可供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所需的图书资料,如美术理论书籍、美术作品集、美术杂志、美术音像资料等数量较少。以上各种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均给美术课堂的高效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
同时,美术师资队伍的缺乏也制约着初中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相当多的学校里没有美术专职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美术教师只是美术爱好者或兼任其他学科,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里有专门的美术教师的,往往一个人带多个年级的课程,教学任务繁重。
四、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现代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把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作为永恒的追求,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把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作为衡量教学的核心。在他们看来,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最终体现应该是教学结果的高效,是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也就是说,把客观的教学效果作为衡量教学行为的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要看其课堂教学实施效果。
(一)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有效处理课堂和调整课前的教学方案设计。在高效的美术课堂创建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加强教学互动上。比如在课堂中开展学生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活动,倾听学生发言,由学生展开讨论和归纳。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自我效能,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互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调控是使学生情绪稳定,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教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1)尊重学生,适时交流。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纽带,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公平和民主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要实行区别化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挖掘他们各自的潜力。
(2)教师参与课堂活动并规范学生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很多问题的判断有似是而非的感觉,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美术技法方面跟不上理论知识的提高,如果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中来,体会到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才能缩短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找到解决学生违纪现象的方法,规范其行为,使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3)扩大课堂活动的参与广度,减少时间损耗。高效的课堂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内容要尽可能地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难度适中并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参与度是高效学习的保证,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扩大活动的广度。教学生如果在课堂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热情,才有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时间也因此而节约。
(4)重视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对达成高效的课堂活动有重要作用。高效的课堂活动是有明确目标导向的活动。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对目标、结果以及活动方式有所预设。教师的指导除了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准备活动的材料和信息,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表现,指导学生的活动过程,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在课堂活动的指引方面,教师应将学生置于自己的视线范围,督促学生参与和把握最佳的活动时间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教师能做到的应该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得到教师的激励以及同伴的鼓励,从而获得成功、自信和愉悦的情绪。
(1)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教师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联系来讲授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比如笔者在讲《家居环境设计》这课时,让学生先来讲讲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居,可以是客厅的设想,也可以是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的设想;再欣赏同龄人的家居环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接着再讲家居设计的特点,应注意的问题,设计的步骤,并做简单的演示。随后讲了作业的要求,并鼓励他们设计后展示给同学欣赏。在这样的气氛下再让学生画画,学生感到有了画画的灵感,有了设计的兴趣,也能想将自己心目中理想家居画出来和大家分享。
(2)设计恰当的课堂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教师开始授课之前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为整节课做好铺垫,使课堂内容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3)用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从正面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激发学习兴趣。批改作业坚持“面批”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美术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图书资源,如美术理论书籍、美术作品集等;校外的课程资源种类则更多,主要有可供开展教学活动而利用的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当地的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如建筑、园林、公共雕塑、自然景观等。
课外资源的引入还需要教师具备发现的眼光,把这些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学资源是否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构成对学生适度的有效刺激,需要教师进行合理评价和合理利用。比如,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可以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把自然环境和民间美术文化等这些资源作为美术的课程资源,把它引入美术的创作过程中来。第三,关注生活本身就是美术的创作资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自己情感的积累过程;而表现生活、赞美生活是对自己情感的体验过程。只有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才会引发在美术课堂中的创作表现欲望。
高效课堂是构建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创建高效课堂既是每个教师共同的追求目标,也是新时期下教育观念的体现。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美术课堂的问题和归因,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论述了初中美术课堂结构的优化,分析了创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方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高效课堂是对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化,是由教师参与的基于聚焦课堂的行动研究。虽然目前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还不深入,但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会有所更新,相信美术高效课堂的研究也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限于笔者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经验有限,论文涉及的课堂教学可能不够全面、系统,分析地不够细致、深刻,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霞.实践新课程,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5
[2]尚洪波.论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3]陈芬.论形成性评价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4]于见见.初中美术课堂导入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5]殷建萍.呈现最精彩的美——初中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6]陈曦.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2/32
[7]周天涯.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艺术教育,2011/07
篇9
【关键词】美术教学 本土美术 结合 途径
近几年,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也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美术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别具一格且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美术文化。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被日益重视,很多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将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结合,给学生传播知识时,将结合本地独具的民族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的将原汁原味的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下面就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的结合做了几点探索分析。
一、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是永久不变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美术这一具有艺术独特性的学科来讲,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很多教师在讲解美术课程时,就一步一步按照课本上来讲,和其他科目的上课方式完全相同,学生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听不下去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只有老师自顾自的在那里讲课。想要把美术独特的艺术精神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单一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它无法使学生学到真正把握美术的内涵,削弱了对美术学习感兴趣同学的热情。
例如:某老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拿着课本在讲台上念,当讲到某一幅作品时,用口头语言表达不出来怎么办呢,这位教师就用粉笔在黑板上把这幅作品的作者写在黑板上,然后对这位作者进行一系列的展开讲述,讲了一大堆,学生知道作者是谁,但对这幅作品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的感情特点,还是一无所知,教师只是讲解作者就显得太空洞了,重点应该是作品本身。
2.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很多教师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作品,但大多只是画的比较有特色,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美术的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怎样画出好的作品,还要对其进行创新、审美、构图等专业知识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美术精髓的认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也只对作品的创造有些研究,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不够、专业水平素养不高。学校招聘美术专业教师时,也缺乏重视和考评,觉得只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就可以,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没有从一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导致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
二、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结合的有效途径
1.发挥本地特色,重视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当地学生的知识面,形象生动的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应当合理适当的结合本地独特的民族美术风格特点,平时收集一些当地有名的特色景点美术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当地民族传统的东西,学生更易接受,学的更快一些。发挥当地独特的优势,让学生在上课时,既能学到专业的美术知识,又能了解自己家门口的传统艺术文化,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提高其对家乡的热爱及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上中国画这节课前,老师可以先去当地著名的景点考察一下,带着相机去录下其具有中国画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录一段视频,回去备课时加到课堂内容中去。上课时播放ppt呈现图片和视频给学生看,一方面加深对美术中国画这一课程的了解,另一方面感受家乡艺术奇妙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开展与本土美术相关的课外活动
学习美术就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户外更能体会到艺术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也要这样,平时上课时多引导学生去当地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去感受,加深对美术深刻内涵的理解,打破单一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家乡独具的艺术魅力,使美术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美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和知识。
例如:美术课可以课外和课内交替进行,每一次上课时,讲解本地一个地方的美术特色,鼓励学生亲自去实地参观,体会一下该地的风土人情、美术特点,触碰具体实物来加深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学生通过贴近生活,体会围绕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美术文化。把生活与美术融合在一起,让抽象的艺术变得具体化,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总结
在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美术文化也成为社会各界重视的对象,并不是作为一项辅助课程的形式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创新审美能力,提出了美术教学与本地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接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培养了其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美术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傅幼康. 理解美术课程基本性质落实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J]. 画刊,2012.
[3] 云海科技.《中文版Flash绘画宝典(第二版)》,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3年.
篇10
美术教育文化性课堂审美
一、美术教育观念的文化性
当下,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初中美术教学是美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曾阐述:“美术作品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美术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当然,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依然影响很大。其表现在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法的训练。曾经在某中学的美术课堂上做过一次抽样调查:什么是美术课?学生们认为答案就是画画,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占了被调查学生数的百分之九十多;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古典主义绘画和超写实绘画中。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整个社会的认识、甚至美术教师的观念,依然停滞不前。
二、美术作品的文化性
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而艺术作品也体现了文化的影响。初中7年级美术课本中有关介绍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教授的作品《父亲》,这幅作品的成功完全是时代背景造就下的产物。作品描绘了后的改革开放,还处于动乱岁月中的国家。作者用一只圆珠笔来预示着改革春风已经到来了。作者饱含深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克洛斯超写实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而又敦厚的老农的特写形象。老人乌黑的面庞,因为微笑而堆积出一条条车轴似的皱纹;因为劳累而粗糙的手让人联想到曾创造了多少麦穗和稻谷?缺了牙的嘴,又进食多少粗糠腌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早就不是罗中立笔下的大巴山农民,而代表的是中华大地上所有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精神上的父亲!
三、美术课堂的文化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授课方式,很多课堂文化性逐渐很好的体现出来。例如,初中8年级课本中有介绍关于地方文化特色的章节。那么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应该考虑到各个环节如何加入文化性。以安徽省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安徽地方特色文化来充实本章节内容。譬如可用传统的徽州黄梅戏、凤阳花鼓、阜阳剪纸、庐阳花布、传统的笔墨纸砚等来引出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用地方历史人物和景点,例如:安徽的名人李鸿章、段祺瑞、曹操等,景点黄山、皖南的西递、宏村、金寨县的梅山水库、天堂寨等。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关于地方人文性的省级美术优秀课,这位上课教师的导出就是一段黄梅戏。伴随着熟悉的乡音,大屏幕展开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徽州沙画。画面带领观众以孩子般纯真的视角去观察徽州的古建筑。观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西递宏村的美景,看到了断桥残雪,看到了美丽的南湖秋色,看到了各种秀美的徽州建筑。这实际上就是该教师很好运用了观者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
而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文化性的补充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以欣赏课关于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为例。吴冠中的作品虽然画面很简洁,颜色只有少量的黑色和大幅的留白,但是其作品的内涵和精华就是对中西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这背后所体现的是画家本人的思想和主张。将中国写意元素和西方抽象元素融入画面,把自己内心的激情融入点、线、面、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中。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和现代性。可能学生会在课后美术作业中关于技能技法的表现很一般,但是可以体会出吴冠中艺术创作的艺术语境和特点,从中受到启迪。这也是美术课堂文化性的成功之处,能让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体会出作品的文化性。
在课程设计里渗入文化性,需要思想确立和不断尝试。例如初中7年级《生活中的色彩》一课中,通常我们对颜色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西方的定义,即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而西方美术的革新也与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地方的颜色特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例如:陕北的黄土高原给与我们的颜色印象是质朴的。即使是扭秧歌时的大红大绿的着装也是那么的和谐。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寓意”,认为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所以皇帝的衣服是黄色的。而紫色则代表着贵气。所以王侯将相着紫色服饰。同时黄色比较其他颜色,属于中间色。试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其代表的是整个民族的基本性格。因此黄色代表着国人对于事物和未来的幻想,万物和谐,平稳,安宁。紫色象征着富贵、红色代表喜庆、白色和黑色代表着肃静。所以这才有了名师乐嘉的性格色彩测试,这反映了美术课堂确实需要文化性。
四、结论
中学美术课堂需要文化性。文化性的注入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认知层次。课堂文化性的培养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在保持对美术兴趣的同时,还能表达自我情感和创造想象能力。美术课程不知不觉渗入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把握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系,融合了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文化性的地位已经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香港美术教育协会编.香港美术教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