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运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一)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根据机构的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每年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具
体岗位,切实做到机构工作人员分工合理、任务饱满、职责明确、便于考核。
(二)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可从“德、勤、绩、效”四个方面设置具体考核标准。其中,“德”主要是反映职业道德水平和遵守服务准则情况;“勤”主要反映出勤和走访服务对象情况;“绩”主要反映完成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情况;“效”主要反映工作效率和创造性工作、合理化建议等情况。以上四个方面分别占总评分的20%、20%、40%和20%,年终进行考评,评定结果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对考核优秀的人员,适当给予奖励。对积极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工作成效突出的人员,可设单项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人员应予辞退。评分可通过服务对象评价、员工相互评价和领导评价综合评定。
(三)建立业务培训和学习制度。街道(乡镇)社区工作人员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标准按照部和省的统一规定执行。县(区)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轮训,经考核合格领取国家规定证书的才子上岗,逐步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同时,街道(乡镇)机构每半个月应安排一天的业务学习,社区工作人员应每月组织一天的业务学习。对培训学习情况应做好记录,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试,考试成绩列入年终考核评分的内容。
(四)建立资料台帐管理制度。各街道(乡镇)机构都应根据本规范要求,明确资料台帐的设置、记录、责任、管理等要求,设立备齐资料台帐。
(五)建立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制度。依照本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服务行为规范等方面作详细、明确的规定。
(六)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对各类业务经费的收支行为和管理要作详细规定。专项经费要专款专用,单独设帐,按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督查,
(七)建立社区(居委会、村)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根据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行为规范和绩效考核办法、实行竞争上岗。
二、健全社会监督制度
篇2
一、以突出部门特色,统一装备标准为核心,打造工商视觉新形象
一是统一外观标识。按照市局下发的《基层工商所外观标识统一规范文本》的要求,对工商所的办公楼主体建筑、综合服务厅、办公室等外观标识,统一进行了整修和更换,达到了色调、字体、样式整齐划一,充分体现出了工商特色,展示了规范化的视觉形象。
二是统一办公设施。按照办公设施规范化的要求,为工商所的每位工作人员配置了统一的办公桌椅、橱柜、沙发、茶几、桌牌、笔筒、文具、巡查包等办公设施。所内配置了休息室、阅览室、娱乐室等生活设施。在综合服务厅,设置了便民服务台、政务公开电子触摸屏等服务设施,营造了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三是统一物品摆放。按照物品摆放要整齐划一的要求,所内各个办公室达到了墙上宣传图案统一、地上物品摆放统一、桌上办公用品摆放统一、书橱内书籍放置统一等“四统一”的标准。
四是统一内务管理。制定了《工商所内务管理规范》,对所内设施、装备、值班、卫生、安全、保卫等实行规范管理,从办公环境布局设置、卫生、绿化到办公室物品的摆放,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做到整洁、有序、统一。同时进一步规范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将仪容仪表、礼节礼貌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做到举止得当,文明礼貌,礼节周全,使干部职工立身行事有章可循,言谈举止文明规范,注重习惯的养成,保持基层所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以实施“双基”培训,规范业务流程为核心,提升基层工作执行力
一是狠抓“双基”培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适岗履职能力。制定了基层干部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什么急用先学什么”的原则,把干部职工应知的业务知识和应会的业务技能作为培训重点,利用周一班前学习例会、工余公休时间,坚持机关科长上讲台、业务能手上讲台、基层骨干上讲台,灵活运用专题授课、脱产送训、以会代训、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实行了培训计划备案制度、参训人员签到考勤制度、培训考试制度、培训档案制度、培训效果评议制度、培训工作考核制度等保障措施,制定了年度培训工作考核细则,对各牵头科室举办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考评成绩纳入各单位的年终综合考评。上半年,共开展信息员、法制员、案件主办人等培训__次,培训___余人次,有力的提升了干部队伍的适岗履职能力。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坚持依规治所的理念,对涉及人、财、物、事、权等方面的制度规定重新进行了梳理完善,编印了《基层工商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把内部管理工作全部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通过反复组织学习,定期抽查考试,督促人人入脑上心,自觉遵守,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财、管物的目的。坚持管理程序化,程序制度化,制度规范化,规范标准化,全面实施业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工程,编印了《星级规范化工商所创建指导手册》、《××工商文化手册》、《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手册》、《执法办案工作规范》、《行政指导规范化手册》等具有共性内容的工具书和指导文书,对工商所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并用图表表述,对于干什么?怎么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上下工序如何衔接?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工作范式,任何工作拿到流程中对照,都能一目了然,为推进基层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机制,确保了基层工作执行力。专门制订了《星级工商所创建工作调度督查制度》、《区域监管服务工作达标考核办法》、《执法办案考评规范》、《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考核意见》等考核办法和细则,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将各项任务目标细化、量化为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明确要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干好干坏怎么办,工作安排和部署清晰、具体、准确、到位。注重强化日常考核,实行了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强化对工作过程的监控,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问责制度,敢于揭短亮丑,敢于不留情面。分局班子成员实行常务副组长工作制,谁分管谁负责,一岗双责,一抓到底。分局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听取基层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由分管领导进行总结,逐一点评;每半年召开一次中层干部述职述廉会议,根据实绩测评打分,留存备查。由于责任到位、督查到位、考核到位,基层所的执行力明显提高。
三、以拓展监管阵地,延伸监管触角为核心,构建立体化监管服务网络
一是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分局、工商所、片区责任人、网格责任人四级责任管理体系和纵向联动机制。使原来多人共管一个片区,变为一名监管人员对应一个监管网格的“一对一”监管模式,实现了监管无盲区,责任无缝隙,把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人,避免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二是建设“一室两会三站”,拓展了监管服务阵地。在工商所非驻地_个乡镇设立了工商工作室,实行约时定点服务。同时,依托工商工作室,以消协分会和个私协分会的名义,在全区设立了___处消费者协会投诉站、_____申诉举报联络站和个私协分会片区服务站,初步形成了“一室两会三站”集约式工作模式,有效地拓展了监管服务阵地,“一室两会三站”已经成为方便群众、服务企业、沟通民意、展示形象的有效平台。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大精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公正公开、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通过重组优化和服务创新,完善行政管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三农”服务更加落实,农民群众更加满意,农村基层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设立、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建立行政服务大厅,开设行政服务窗口,将分散在各站所的服务是想集中到窗口和大厅办理,承担为民政务服务,建立整体联动的服务网络,做到有场所、有制度、有服务内容、有服务人员、有服务保障,让群众满意。
三、规范名称
为坚强规范化建设,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我镇为民服务机构名称为“资中县*镇政务服务大厅”,办公地点设在原农税征收服务大厅。村级为民服务场所名称为“XX村为民服务代办点”。
四、服务范围
(一)受理本辖区内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
(二)受理本辖区内群众需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委托(本人必须到场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及县级行政机关在乡镇设有下属机构并能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除外),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三)受理委托后统一到县级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并将办结件按时取回交付办理群众。
(四)代收取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所需费用并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交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收费窗口。
(五)办理镇政府权限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
(六)办理县级部门按川办发〔*〕43号文件等下放镇政务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
五、办理程序
(一)申请人提出政务服务申请(需村、社出具证明及非乡镇政府审核的,应于提出申请前办理)。
(二)服务大厅各窗口受理申请。对材料具备的、不需要现场查勘的,受理申请,办理服务,收取或代收取相关费用。对需要现场查勘的,收取或代收费用,通知相关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查勘,对条件具备的,作为受理;对条件不具备的,退回相关申请材料和费用并告知需完善事项或理由;对申请材料不完善和条件不具备的,不予受理,但应告知完善事项。
(三)受理的申请能现场办结的要及时办结;需到上级部门办理的须在3个工作日内由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到上级政务服务中心相关窗口办理,代交相关费用。
(四)取回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交申请人,并按照政务服务中心收费窗口出具的收费凭据与申请人办理结算。
六、实施步骤
我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3月15前)。充分利用广播、会议、专栏和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我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为全面推开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3月16日至4月30日)。加快我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建立服务平台;调配工作人员,指定管理制度,促进我镇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5月1日开始)。迎接县政府对我镇政务大厅建设工作专项检查验收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完善。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我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工作的指导,我镇要选配政务服务大厅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负责我镇政务服务大厅的筹建、人员调配、岗位设置和内部建设,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出成效。
(二)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努力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下放到我镇的一些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相关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镇直有关部门要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把握原则,做到合法有序高效。
篇4
一、加强管理,确保责任有着落。近几年,随着农村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增多,如何管理好领导好这支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施展他们的才华,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针对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统一管理和多层面领导的方法,集中做好农村工作者档案台帐工作,确保一人一档、内容齐全,实加强这支队伍的管理。同时根据这支队伍的特点,因人分工,明确各自责任,遵循“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优势、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工作”的原则,坚持“人村相适”、有针对性选派。学农的优先安排到种植、养殖特色村工作;学工业经济的,首先考虑具有企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村。从培养锻炼大学生考虑,在筛选选聘村时,一般将大学村安排再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为大学生顺利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借鉴其他乡镇农村工作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工作者职责,建立了以村为主、以镇为辅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工作责任制,确保他们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二、注重培养,确保业务有帮带。农村工作者既是政府和农村联系的纽带,又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农村越来越重要,通过多途径促进他们的成长显的非常必要。首先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制度,结合镇、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让大学生农村工作者多渠道、多途径地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镇、村举行的各类会议,凡是能让大学生农村工作者参加的,都要求他们参加会议;与大学生农村工作者相关的文件,及时布置他们传阅和学习。镇组织办给他们布置学习内容,要求他们定期上交学习体会和心得,安排他们向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镇乡干部、村干部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迅速成长。其次搭建多层次帮扶机制,业务上悉心帮助。根据一市镇的联片联村情况,镇党政班子、联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与大学生农村工作者结成“三对一”帮带对子,开展业务指导,学习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再者还组织岗位培训活动,对农村工作者加强岗位职责培训,深化服务农村、扎根农村,踏踏实实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月中旬组织一市镇全体农村工作者参加县级培训班,培训内容丰富,有远程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农村常用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等。6月底一市镇自行组织农村工作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层工作实务等知识的集中培训。除集中培训学习外还采取了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体研讨、借助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
四、健全机制,确保管理有制度。一是制定管理办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大学生农村工作者管理办法,包括任职和待遇、工作职责和要求、考核奖惩、教育管理、组织领导等五项内容。要求大学生农村工作者确保出勤率,严格履行逐级请销假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听从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安排。二是出台激励制度。实行动态考评,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底考核、村主要领导考核与村民评议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明确考核优劣的奖惩措施。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镇干部对农村工作者进行民主测评,对考核合格和优秀的,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拔村主要干部优先,推荐荣誉优先。每年组织一次镇“优秀农村工作者”评选活动,增强农村工作者荣誉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合作医疗问题 原因对策
长丰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合作医疗)开始于2004年,经市批准,选双墩镇、下塘镇、杨庙镇、夏店乡、沛河乡五乡镇先行试点。2006年,我县原21个乡镇和双凤工业区农业人口全部纳入参合范围,标志我县合作医疗正式建立起来,并专门成立“长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合作医疗管理工作,隶属县卫生局管理。2009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运行,更名为“长丰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经办机构亦更名为“长丰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2010年全县参合群众666501人,参合率96.6%,筹资总额9936.7万元。截止到2010年12月底,住院补偿人次为37244人,补偿金额9089.81万元,占当年资金使用进度的92%。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6.98%,县外、县级和乡镇分别为40.58%、59.97%、65.61%。
我县合作医疗制度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起了很大作用,有效的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健康。但是,在实践工作中,笔者也遇到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单单出现在我县,在其他统筹地区也都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影响着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和长远稳健运行。
一、存在问题
1、筹资工作较为困难。
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关键就在于合作医疗基金,所以合作医疗筹资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县每年的筹资工作集中于11月,每一年的筹资工作都是全县的一项大事,制定参合目标,专门召开筹资工作大会,将目标分配到各乡镇,乡镇干部任务细化分配到各村组,乡镇、村干部再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收取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每一年的筹资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实际工作效果却有限,本人日常工作统计,只有35%的群众会自觉主动到村(社区)居委交纳费用,其余大部分的群众需要在乡、村干部的动员和反复的劝说才会交纳参合费用,基层干部为完成参合任务而自己出钱垫付本地居民参合费用的情况在各地极为普遍。
2、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合作医疗以保大病为主,兼顾门诊统筹。2011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实际住院补偿比为48.27%,合肥地区44.87%,我县住院实际补偿比在49%左右,全省门诊实际报销比例为28.93%,结合现实生活实际,50%的报销水平对缓解群众因患病而造成的经济压力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患大病,需要到省市级医院就诊,报销水平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数字,第一季度,全省省市级医疗机构实际住院补偿比仅为41.1%,而根据《2011年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的规定,实际报销比例达不到总费用40%的,实行40%保底补偿,在省市级医疗机构看病,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较低,这样的补偿水平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显而易见是有限的,过低的保障水平也会挫伤群众参合积极性。
3、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较为困难。
作为合作医疗承载的主体,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着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大任务。但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形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潜在的医疗资源市场也逐步形成,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也参加到市场经济竞争中。医疗机构出于利益,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状况时有发生,参合群众联合医院将原本不可报销的诊疗项目篡改为可报销项目,原本不该由合作医疗补偿的诸如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也通过种种手法获得补偿,这些都成为合作医疗长远发展的障碍。
4、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急需完善。
合作医疗开始之后,为处理日常事务,各地纷纷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当地卫生局领导管辖,这种管理模式在本身就造成了一种矛盾,卫生局既要办医院,搞医疗机构建设,又要管医院,防止医院利用医保搞经济收入,作为卫生局二级机构的“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职责是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规范医疗、合理诊治、按章办事,可是又不能管得太宽,限制了医疗机构的发展,同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不具有行政执法处罚权,医院出现重大违规行为还是要通过卫生局来处理,这种“管办一家、权责不明、赏罚不清”的状况给合作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5、合作医疗工作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在县和乡镇工作,且在乡镇的居多,目前,由于在基层工作的人员待遇不高、条件艰苦、岗位职责也不明确,于是,在很多地区,“招一批,走一批”的现象经常发生,经办人员流动性较强,经办队伍无法稳定下来将严重影响合作医疗的稳健发展。
6、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
部分乡镇卫生院房屋设施简陋、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有的村卫生室医疗用房都成困难,医疗器械基本上以“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为主。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奇缺,大部分在岗人员均是中专学历,学历普遍偏低,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应对稍微复杂的疾病诊断治疗,导致大量的参合农民转而就诊于市级或省级医院,增加了群众的就医成本,打击了参合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工作代价高、工作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不明白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和意义,部分群众还残留着狭隘的思想,认为自己交了钱,但没享受到服务,是在为他人服务。
2、合作医疗补偿水平不高,主要还是制度本身的因素,“广覆盖、低水平”的制度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一制度不可能像城镇职工医保那样较高的保障水平,部分地区设立了较高的起付线和较低的补偿比例,更使补偿比例变得过低。
3、医疗机构难监管、经办机构监管难、工作人员不稳定,原因在于政府对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组织管理出现偏差,没有准确的给予定位和赋予适当的权利。
4、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卫生医疗资源的投入不均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地区却拥有70%的卫生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投入过少。
三、意见与建议
1、加强合作医疗宣传工作,探索建立长效的筹资机制。
通过强劲有力的宣传工作,比如“某人患大病,因参合合作医疗而得到补偿,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等典型事例,让群众意识到这是一项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切实为民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的互助共济保障制度,让群众在思想上对合作医疗制度有彻底的认识。同时,应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居民个人筹资方式,扩大筹资渠道,建立便捷、高效的缴费机制,可在群众自愿、签订委托协议并在村公示的前提下,采取由乡镇财政所、信用社从上级转移支付给群众的各项补助资金中代缴群众个人缴费的办法,减少筹资成本。
2、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提高补偿比。
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是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南,设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在广覆盖的同时,有重点的提高部分疾病的补偿水平,尤其是常见重大疾病,降低门槛费用,不断提高补偿水平,才能使合作医疗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当前,合作医疗按病种付费已经开始试点,在经过科学的统计与评价后,将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治愈费用、治疗效果评价系统的归纳,并给予一个比较高的补偿水平,群众只需自付很少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应该大力推广,既提高了补偿比例,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还使医院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医疗资源。
3、构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体制。
应该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将补偿符合率、次均费用增长幅度、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等量化考核标准纳入对医疗机构的目标考核内容,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以多种方式,灵活监管,比如现场监督、电话回访、走村入户调查、病历评价、预留风险保证金等方式,确保医疗机构“合理诊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断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实行举报投诉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对违规行为应严肃对待,严格处罚,切实将监管与警示联合,保证医疗机构依法、合理开展合作医疗工作。
4、明确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权责,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
当前,合作医疗县级机构和人员编制已经基本落实,但是在乡镇,人员编制、明确职责、如何分工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落实乡镇专职审核人员编制、确保监管职责落实到位迫在眉睫。针对目前各县(市、区)合作医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由省政府按各地农业人口数明确合作医疗运行监管工作经费的配置标准,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医疗保障的统一已成为可能,安徽省有八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合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医疗保险的统一必然要求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组织问题也需要规范合理。
5、要提高乡镇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篇6
一、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
出主意、当参谋,服务领导决策是办公室最主要、最根本的职能,也是实现领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我办充分发挥领导的“耳目”和“外脑”作用,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地为领导决策搞好服务。一是时刻把牵动全局的大事以及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工作视野,坚持重大问题和普遍问题一起抓,倾向性问题和苗头性问题一起抓,广泛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领导反馈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情况,提供大主题、深层次的信息。二是加强对全局问题的研究,努力站在县委高度上思考和研究问题,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把“谋”的工作做到位,做到点子上。尤其是对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以及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及时向领导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建议。三是抓好文稿起草,提高以文辅政水平。坚持把抓好文稿起草,尤其是县委综合性重要文稿的研究起草,作为县委办公室参与政务、以文辅政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渠道,努力完成文字工作任务。对县委重要文稿的起草,坚持做到起草前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起草中认真思谋策划,仔细修改;起草后严格审核把关,精益求精,增强文字参谋的思想性、政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做到重要文稿的思想内容贯彻上级党委的精神,体现县委意图;对一般文件的起草,认真拟稿,严格审核,力求准确到位。今年以来,共撰写领导讲话、各类文件、上报材料共500篇,其中起草各类公文510篇,领导满意率95以上,文字差错率万分之一以下,政策把握率100。四是搞好信息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实事求是地做好上级党委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信息反馈工作,及时传达县委领导的决策和指示精神,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典型经验、困难问题和发展态势,保证县委领导能够及时了解重要社情动态。为解决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今年以来,办公室打破科室壁垒,整合壮大信息工作力量,确定所有文秘人员都有收集、编发、报送信息的职责,对《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加大了考核奖惩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办公室人员报送信息的热情。在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信息的前提下,全办公室狠抓了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紧贴县委的中心工作,抓住重点、难点、热点、特点,突出超前性、苗头性、综合性、指导性,为领导决策参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同时,积极向省、市委反馈文件、会议、决策的实施情况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共上报综合信息1360余条。在信息报送工作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增强信息工作的针对性,把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首选题材,着力挖掘有一定深度的高层次信息,编发《快报》140期,为县委、政府了解重要工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以及各乡镇、各部门之间交流工作,相互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推动县委决策落实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强化督导工作,在深入推动县委决策落实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地开展督查工作,并对决策落实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及时反馈。一是围绕县委重大决策开展重点督查。全年共开展了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县领导干部大会贯彻落实情况督查等 次活动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使县委重大决策得到及时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共编发《督查通报》19期,《督查专报》95期,上报材料120篇,市采15篇。二是紧扣领导批示件开展专项督查。严格按照领导要求,坚持“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的原则,抓好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的落实。共收转上级领导批示件28件,承办书记批示的督办件150件,全部处理完毕,并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了结果,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三是抓住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主动督查。先后围绕农民减负、行业不正之风、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社会问题主动进行查办,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在督查工作中,办公室发扬知难而进、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得罪人,关键时刻不手软,用大的力度寻求大的突破。采取上下、点面、调查与核实相结合,根据需要采用明查暗访、督查调研和回访核实等方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督查活动,大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加强综合协调沟通,确保县委日常工作高效运转
充分发挥办公室综合协调功能,注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一是统筹兼顾地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预先安排工作,做到事前勤沟通、事后多反馈,确保了工作准备充分,衔接紧密。一方面,搞好领导之间的协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听取指示,统筹安排领导同志的活动,使各位领导之间的工作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加强与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之间的协调。主动加强联系,及时就县级各大班子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第三,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化解矛盾、加强协作、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为目的,经常与部门交流情况,协调处理好各部门间的关系,推动全县形成了团结一致求发展、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准则,全力为党委政府分忧,认真为人民群众解愁。积极做好源头工作,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当地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处理力度,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就地解决具体问题,有效控制和减少了重复访、集体访和越级访。三是务实高效地做好会务和接待工作。坚持提前准备、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做到会场布置整洁庄严,会场服务细致不马虎,会议材料齐备无差错。热情接待来人来访,树
立县委“窗口”的良好形象,精心编制接待方案,按照“热情、文明、周到、节约”的原则,妥善处理每个细节,圆满完成了上级和兄弟县市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各项接待任务,做到了让客人满意、让领导放心,充分展示了我县人的礼仪风范和对外形象。四是加强机要保密工作。严格执行机要工作制度,认真坚守工作岗位,为全县党政领导和领导机关提供了机密、及时、准确的密码通信和信息传输服务,做到了确保绝对安全、确保绝对畅通,确保了县委与上级党委机关的工作联系和信息畅通。利用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县各级各部门保密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大了对网络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健全和落实了保密管理责任制。此外,按照县委工作部署,在全室人员中认真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
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在总结办公室工作规律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市县工作经验,通过各股室认真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明确了工作程序,健全了工作制度,使办公室各项工作便于操作,便于管理,有章可循。一是划分岗位职责。对各个股室、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目标要求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明确了全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切实做到平时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忙时有人牵头,相互协作,共同上手,重点突破,使办公室各项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始终保持高效快速有序运转。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对会务、行文、调研、督查、机要、接待等工作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了工作纰漏。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出台了值班、财务管理、微机管理、车辆管理等十余项工作制度,并严格按制度管理,使各项工作效率明显加快,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健全完善,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使办公室内部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今后工作方向
办公室的工作要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奋发有为扛红旗,图强进位争第一,紧密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从办公室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委办公部门的服务水平,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面完成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1、创建一流队伍。一是提高理论素质。把学习党的各项政策做为重点,充实完善思想体系,提高文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学习效果。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作风,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表率作用,努力把办公室干部队伍造就成政治合格、品质优秀、作风过硬的战斗集体,争创一流业绩,不断把办公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篇7
——开展“一推行四公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一推行四公开(全面推行机关干部联点驻村,公开联系方式、公开岗位职责、公开监督机制、公开考核办法)”活动为抓手,组织全市各级干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群众,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干部已走访群众108.8万户,收集各类问题50395个,征求意见建议38925条,办理好事实事31602件,落实帮扶资金4238万元,化解矛盾纠纷31826起,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改进了机关作风、维护了稳定和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一、“一推行四公开”丰富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时代内涵
群众工作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当前正值经济社会转型期,群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何把握群众工作新规律、新动向,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推行四公开”活动的深入实施,为我们拓展群众工作平台、丰富群众工作内涵提供了有效载体。
1 、探索了教育引导群众的新办法。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既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由于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价值取向的急剧分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缺失、信任危机、道德滑坡、功利至上,群众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尤其对特定人群、重点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借助“一推行四公开”活动平台,全面开展群众大走访、大交流、大帮扶,在“走”的过程中贴近群众,在“访”的过程中教育群众,在“帮”的过程中团结群众,用现在与过去比、用国内与国际比、用主流与支流比,引导群众充分看到巨大变化、切实看清大好形势、辩证看待现实问题,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错误言论、消极观念、低级趣味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切实增强对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2 、提供了助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联点驻村、下访帮扶,既是深入调查研究、实现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广泛汇聚民智、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各级干部到基层创新实践、向群众求计问策,不断激活破解难题的“金点子”、铸就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同时,及时把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传递到基层一线,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当中,形成了夯实基层凝聚合力、依靠群众推进事业的生动局面,为全市改革发展奠定了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注入了最充沛、最强劲的力量源泉,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十一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的1519.9亿元增长到的5619.3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美元,由第10位跃升到第3位;辖内财政收入和入库税收双双突破千亿元,达到1350.4亿元、1101.4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在内的全国大中城市中由第25位跃升到第10位,已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十强;去年,以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
3 、开辟了加强社会管理的新途径。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各级干部不仅积极主动、身体力行地担当社会管理的组织者、社会矛盾的调解员、社会摩擦的剂,使很多社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社会关系得到了有效理顺、社会利益得到了妥善协调;更是积极引导群众依托基层自治机构、依靠社会自治力量调解问题、邻里矛盾、生活纠纷,把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环节、各领域,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的互补和互动。同时,着力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联点驻村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积极指导和帮扶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实现基层矛盾调处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由“被动应付”到“主动介入”的有效转变,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创新管理、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中坚力量。
4 、构建了培养锻炼干部的新平台。基层是各级干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广大干部锤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基层一线工作生活,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对于各级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尤其是年轻干部直接“从学校门到机关门”,对基层群众缺少直接的接触,对基层环境缺失直观的感受,对基层工作缺乏直觉的体验,与群众说话说不上,与群众议事议不成,与群众讲理讲不透。正是通过参与“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从城市走进农村,从机关走向基层,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在下基层的工作实践中,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心体验群众的生活状态,
用心感受群众的生活环境,每天都被震撼着,每天都被感动着,经受了难得的党性锻炼、实践磨炼、身心修炼。有的还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群众工作“秘诀”,积累了很多难得的群众工作经验,成长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信赖。二、“一推行四公开”把握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总体要求
我们坚持把开展“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贯彻为民宗旨的实际行动,立足加强基层工作,突出解决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解得了难、交得上心的问题,逐步形成了群众诉求有人听、群众困惑有人解、群众事情有人办、群众难事有人帮的工作新格局。
1、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好“找得到人”的问题。“五十年代同住摸得到脚、六十年代点烟对得到火、七十年代认识握得到手、八十年代下来见得到面”,群众对干部的这一印象,既表达了一种怀念情绪,更表达了一种热切期盼。群众思想上有困惑和疑问、生活中有困难和矛盾,首先想到的是找我们干部来倾诉、来咨询、来求助。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必须让群众能够随时找得到、叫得应。在开展“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着力把“找得到人”作为急需解决的首位问题。在平台搭建上,我们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市县建立了群众工作部,乡镇街道建立了群众工作站,村、社区建立了群众工作室,实现了全市172个乡镇、街道和1850个村、社区群众工作机构全覆盖。在力量配备上,从全市各级选派14598名干部进驻村组、社区开展群众工作,并实行联点驻村、社区一定三年不变。同时全面公开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组队员的通讯方式、办公地点和职责分工,发放群众工作组便民联系卡200多万张。从“背靠背”到“面对面”,从“你上来”到“我下来”,从“你约我”到“我找你”,切实做到了“全天候”倾听群众呼声、“零距离”解答群众难题。在制度约束上,切实加强对驻村、社区工作组的监督管理,开通联点驻村、社区监督热线及电子邮箱,出台《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工作管理监督暂行办法》,随时抽查干部联点驻村和接听群众来电工作,对违反规定、敷衍塞责的由纪委对其进行约谈和处置,在制度层面确保群众有困难能够找到干部反映、有矛盾能够找到干部调处、有怨气能够找到干部化解。
2、主动服务群众,解决好“办得了事”的问题。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广大干部根植于村组社区、建设工地、田间地头,“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最关切的领域,把民生资金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基层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着力改善公共服务,各级各部门从优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入手,把开展业务工作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前移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群众上门为干部进门,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工作的落实力提升群众的满意率。大力推行代办服务,在各级群工站设立代办服务网点、明确专门代办人员,对群众事项实行“一条龙”的全程,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事项28311件,办结23677件,以往群众要跑若干个来回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大多不出村就能办好。努力提供个,针对困难家庭、困难人员的现实需求提供相应的特定服务,特别是对残疾人、下岗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刑释人员等特殊群体,采取“手牵手”、“一帮一”结对形式,满腔热情解决实际困难、送上温暖爱心。
3、受理群众诉求,解决好“解得了难”的问题。我们坚持把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作为“一推行四公开”活动的基本着力点,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解答群众迫切诉求。既着眼于“大”,从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入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又着力于“小”,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关乎群众生活的日常琐事做起,通过群工办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系统梳理、综合归类、集中研究、统筹解决,引导化解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帮助解决了一批群众面临的难题、认真处理了一批群众的积案。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处理,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疏导到位、因政策方面原因或客观因素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耐心解释到位,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从窗口来看,集中表现在接访的批量减少了,今年以来全市上访总批次下降了11.7%,总人数下降了17%,部分区(县)更是实现了零来市、零赴省、零进京上访的大突破;上访的诉求变化了,现在一般问题在基层得到了化解,群众上访反映的大都是政策方面的问题;诉访的情绪缓和了,通过干部下访解释政策、疏导情绪,无理重访、缠访、要挟访的明显减少。
4、增进群众感情,解决好“交得上心”的问题。当前群众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一些群众感觉“困惑没人解、困难没人帮”,一些干部认为“工作难推动、问题难解决、群众难引导”等等,根本症结就在于群众不信服干部,干部不信任群众。表现在基层尤为突出,群众对基层的干部不信、对基层的接访不理、对基层的裁定不服。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我们强调做好群众工作,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而是更加注重在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过程中来融洽感情、增进互信。“一推行四公开”正是搭建了这样一座“理解之桥”、开启了这样一个“情感之旅”。各级干部饱含深情地进村入户,担当“情绪疏导员”、“心理咨询师”,从人文关怀、心灵慰藉入手,关注心态情绪、关切心理诉求、关怀身心健康,化解百姓心忧、打开百姓心结、敞亮百姓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直接的沟通、真情的互动和深入的交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干部的真心为民,让干部深切体会到了群众的通情达理,极大增进了干群之间的理解互信。很多群众把工作队员当亲人,有心里话向他们诉说,有事情找他们商量,有困难向他们求助,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一批群众一时不懂的政策问题、一时不通的“意气”问题、一时不服的利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广大群众调适了不满情绪,树立了良好心态,做到心中有大局、心中有理性、心中有法纪,形成了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
三、“一推行四公开”创新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探索路径,有力推进了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1、机制推动。机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稳定性。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规范了运行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一推行四公开”制度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群众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群众工作督办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对基层群众工作站提出了“八有”标准,即有办公地点、有电话、有公示牌、有上墙展牌、有《工作日志》、有工作台账、有考勤登记表、有意见箱,做到规格样式规范统一。强化了责任机制,对各级领导干部和联点驻村工作人员,公开岗位职能,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纪律要求,同时对重大突出问题,由同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和群工办联合实行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健全了考评机制,对下派工作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对联点驻村工作进行痕迹管理,坚持“周督查、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加强对联点驻村、社区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公布工作进展,并以此作为干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2、协调联动。群众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建立了调度交办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实施分级分流交办,联合挂牌督办。市、区县
(市)、乡镇街道三级党委政府以及市直、区县(市)直单位明确一名领导干部担任本单位民情联络员,专人负责代表本单位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驻村、社区干部切实不能解决的问题,乡镇街道群众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调度解决;对乡镇街道切实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区县(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调度解决;对区县(市)切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组织调度。这样,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联动,做到了力量统一调配、工作协同配合、责任共同分担。各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统筹研究推进措施,交流共享成功经验,形成了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五老(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志愿者、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投身群众工作,汇聚了集体智慧,形成了工作合力。 3、网络互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人民群众反映诉求、参政议政开辟了新渠道,把传统走访形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让新手段赋予群众工作新活力,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网连千家万户”的作用,开通了网络民情“直通车”,对广大群众在网络平台上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交办、及时处置,实现了良好互动。芙蓉区建立电子智能民情台账,将每户家庭的基本信息和社保、计生、民政、教育、卫生等情况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基本民情全掌握;天心区所有社区全部开通官方微博,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第一时间解决;市公安局开通“警事”微博,警务信息,接受警务咨询,成为了加强警民沟通、和谐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4、示范带动。用先进示范、靠典型引路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中,我们认真总结基层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广有效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开福区设立“党员家庭服务站”,组织开展“幸福社区节”,打造了群众工作的金字招牌;雨花区实施“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打造了“民生维权站”、“街坊仲裁庭”等特色品牌;市城管局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开展“访千家万户,交知心朋友,帮群众解难,树城管形象”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浏阳市发挥“幸福屋场”的传统优势,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文化娱乐、治安维稳和全民素质教育,融洽了邻里关系,丰富了群众生活,营造了和谐环境。同时,我们大力表彰和推介了“禁毒妈妈”孟繁英、“社区和事佬”龙珠英等一大批群众工作先进典型,激励了更多干部投身群众工作的热情。
四、“一推行四公开”彰显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价值追求
群众工作既是一项紧迫任务,更是一个永恒课题。我们深入开展“一推行四公开”活动,不仅为搭建做群众工作的新载体,更旨在探索为群众服务的新途径。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唯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自觉增强群众感情、坚定维护群众利益,才能真正走进群众、深度融入群众、广泛赢得群众。
1、必须以树牢群众观念为前提。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群众工作发家的。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贯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就会力量无穷;疏远脱离群众,就会寸步难行。在夺取政权的时候,联系群众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执掌政权的时候,脱离群众是我们的最大危险。任何时候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一推行四公开”的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2、必须以和谐群众关系为基础。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密切党群关系是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追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怀有无私的仁爱心,有深沉的爱、有真挚的情,把群众看成自己的亲人;怀有高度的责任心,把群众的反映和需求时刻放在心上;怀有强烈的事业心,用心了解社情民意,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一推行四公开”的实践证明:“不是群众不欢迎,而是干部不下去”。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坚强有力的工作取信于民,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凝聚合力。
3、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一推行四公开”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利益、用发展的实效增加人民福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处理利益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篇8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的极端表现形式,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性问题之一,尽管发案行为隐蔽、手段卑劣、影响恶劣、后果严重,但其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性,也是可以通过非诉讼方式,经过坚持不懈地做好预防工作,继而有效控制,并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东宝区院检察长靳良志如是说。
根据上级检察机关有关部署和要求,东宝区院研究制定《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全年预防工作总体规划,明确“五进”工作内容、主体责任和标准要求;纳入各业务部门执法办案之中,把“五进”活动具体任务分解到检察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到检察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创新社会管理,按照预防工作规律,综合运用各种预防工作方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利益冲突,调整干群纷争,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纳入年度预防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
为推进“五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东宝区院坚持以岗位为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预防为主旨,确定在全区部分街道、乡镇、企业、单位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示范点,从深化廉政教育,完善风险防控,强化内部监督,落实管理目标等方面着手,定期安排检察干警进行蹲点调研,开展走访服务,组织各类各级岗位人员,认真梳理岗位职责和权力事项,深入查找在思想道德、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坚持个性化与人性化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活动,促使检察干警意志锻炼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能力提升在一线、受理诉求在一线、难题化解在一线,确保“五进”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该院建立“五进”活动跟踪问效制度,要求预防部门适时对接受宣讲教育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电话回访、重点了解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认真听取、归纳整理、总结积累、及时反馈他们的具体意见建议,并重点进行宣传、咨询、答疑、维权活动,以普及法律常识,介绍检察工作,传递预防理念,宣传国家政策,接受群众咨询,办理群众诉求,使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深切认识到,检察机关不仅肩负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而且履行着预防职务犯罪、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使“五进”活动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突出预防重点,增强“五进”活动的针对性
东宝区院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跨越发展、强区富民”主题和“产业兴区、‘两化’强区”战略,开展预防“五进”活动,全程跟踪东宝经济开发区大会战项目建设,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挂牌督办,建立“联街道、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联项目”的五联制度,大力推行“一个问题、一人牵头、一人负责、一套办法、一抓到底”的工作法。
在实践中,东宝区院注重把握“三个重点”。即重点对亿美特、弘业物流二期、仪邦物流等8个园区项目开展重点预防,实施提前介入,科学防控,为园区建设竞进提质,添油给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对杨竹流域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对生态农业示范区土地流转和万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职务犯罪风险点进行摸排疏理,积极集中抓好所涉来龙村、泗水桥村等七村一个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警示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自觉服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防止利益冲突,制止矛盾纷争,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重点关注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胡祠堂改造工程,及时与工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席制度,对财政资金拨付情况进行预防性审查,对参与改造搬迁项目投标的企业及企业法人代表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切实加大监管力度,落实治本措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
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进一步健全联系群众制度,构建群众工作平台,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密切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如结合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启动之机,主动组织检察干警上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耐心向拆迁居民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广泛征求驻地农村干部和农民意见建议,认真了解群众疾苦,受理群众正当诉求,回应社会呼声与关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人民群众通过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和预防工作,既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又感受到人民检察官的关心和温暖,努力以预防工作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运用科技手段,扩大“五进”活动的受众面
东宝区院建立健全了惩防职务犯罪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联席会议、网络舆情信息分级监测等工作体制,不断推进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腾讯网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微信账号,在荆门论坛注册实名用户。安排专人负责维护“两微一论坛”,及时宣传中央反腐倡廉动态、检察机关工作职能和惩防职务犯罪重大举措、工作成果等,及时回应网友反腐倡廉关切,他们对区内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舆情及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24小时无间断收报。根据舆情事件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将舆情分为不同类型,分别制定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同时,东宝区院不断整合畅通举报、咨询等渠道,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引导网民合理表达诉求,并及时处理、回复网民反映问题,努力消除负面影响,形成了网络良性互动氛围,尤其调动了年轻群体参与职务犯罪预防的积极性。
东宝区院积极与移动、联通公司合作,建设检察工作动态信息平台,通过举报宣传周活动,共向辖区移动、联通手机用户,发送警示教育廉政短信14万条。根据近年来荆门市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制作《醒悟》警示片,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情节、锥心的感悟、清晰的画面、透彻的法理,讲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引导和启发公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自觉秉公务、讲操守、重行廉,做遵纪守法、廉政勤政的模范。该片在城区中心天鹅广场和步行街大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15天,并制作成警示宣传教育光碟,赠送给荆门市辖区内的各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公众观看,深受社会各界肯定和赞扬。
一位白发苍苍的陈志新大爷指着电视显示屏,边看边笑着对检察官小陈说:“你们播放的警示宣传教育片主题突出、案例典型、情节逼真、寓教于理,让公众不仅能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印象深,而且能触及受教育者心灵,内化为廉洁理念,外化为廉洁行为。”
四、搭建活动载体,增加“五进”活动的深入度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影响发展。东宝区院根据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自觉深化法律监督认识,找准预防发展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挖掘预防潜质,率先在荆门市主城区的浏河、北门等12个社区设立检察服务站,工作覆盖面涉及荆门城区60%以上人口。为此,东宝区院结合实际在区域范围内聘请100多名社区网格管理员担任兼职预防员,充分发挥其熟悉社区环境、联系群众密切、工作相近兼容的独特优势,直接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进行检察职能、预防工作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预防工作正能量。
社区检察服务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检察,融入社区,积极预防,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循着“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服务到家、落实到底”的思路,把预防工作作为社区检察重要业务工作之一,真正做到把预防职能延伸到最基层,把服务保障送到老百姓身边,着力推进预防违法犯罪的全面落实。一是坚持全面预防。坚持按照省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预防刑事犯罪、职务犯罪、诉讼违法三项预防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检察机关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大格局。二是坚持服务群众。围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要求,坚持贴近社区、贴近实际、贴近居民,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充分利用社区检察服务站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积极采取提示预警、警示教育、预防调查、预防咨询、预防宣传等各种手段和措施,推进预防工作专业化、社会化。
篇9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保障发展和规范管理的艰巨任务,我立足**实际,依靠班子的集体领导,团结带领全局同志,围绕工作目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区国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现就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思路、履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作如下述职报告,请同志们予以评议:
一、理清思路,以谋篇布局的思维把握工作全局
当前**区正处在新一轮发展之中,国土工作既要深刻领会好省市精神积极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又要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了深度思考“**要发展,我们怎么办?”这一问题,促使国土工作自觉融入经济建设发展大局,在牵头抓总谋篇布局上,我们确定全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按照“主动介入、跟进服务,用好政策、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争取报批土地2000亩、土地开发3000亩、土地收益3个亿、违法用地零问责等量化目标,同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提升工作水平。目前倒排时间往前看,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都得到了超额完成。在工作推进效能上。实行月重点工作安排、周行政会审等督查安排制度,14个职能部门、24个乡镇国土所都明确了岗位职责,制定量化事项,责任到人,月底对照检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避免了工作交错、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发生。坚决刹住“办事难”和“办事拖拉、互相推诿”的不正之风,营造热情干事的工作氛围。
二、立足增智,以学以致用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良好的精神状态、精通的业务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始终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及时组织并参加市、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和党员学习活动,坚定自己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以“坚定信念、注重实干、自觉奉献、严于律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和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在业务学习方面: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带着疑问学、带着问题研、带着履职思,了解和把握了国土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切入点、热点和难点,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务实和科学的态度来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积极主动向区领导汇报工作,听取指导性意见,深入乡镇、企业调研,帮助破解用地难题,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干职工学习,注重用行政会、月例会等形式,引导大家注重思考、破解难题、狠抓落实。
三、围绕中心,以时不我待的干劲狠抓工作落实
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决策,坚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在探索保障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全力保发展,破解瓶颈难题取得新成效。
2012年市政府下达我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200亩(农用地960亩),在用好区计划的基础上,多次赴省、市争取政策支持,共上报7个批次项目用地,总面积3448亩(农用地2775.87亩),其中争取广铝项目用地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指标1291亩,确保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2012年出让土地40宗,实现土地收益5.39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收益3.72亿元。
(二)竭力守红线,国土资源保护得到新加强。
构建区、乡、村三级耕地保护机制,完善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全区93.51万亩基本农田落实到图、地块、村、组,建立了基本农田巡查制度、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等保护措施。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提请区政府高位推动,稳步推进60亩以下集中连片的后备资源开发工作,分解下达各乡镇土地开发复垦补充耕地任务3330亩,将完成任务情况与乡镇用地指标分配、建设用地安排挂钩。目前已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9个,可新增耕地2673.5亩。
同时大力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合力执法”监察机制,铁拳整治“两违用地”,执法监察工作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由重事后查处向重事前防范转变,由单一执法向多部门联动执法转变,土地违法得到有效预防、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对破解“执法难”和构建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惠民生,维护群众权益迈出新步伐。
规范征地行为,严格落实征地补偿标准和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2012年征收土地27宗,面积2120.7亩,支付征收土地补偿费4929.2万元,收购土地6宗,面积58.3亩,支付收购经费875.2万元。按时保障了省、市重点工程抚州电厂与铁路专线、抚吉高速连接线、广银铝业等工程用地,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
加强地灾防治。及时完善群测群防体系,预警预报13次,发放避险卡232份,明白卡65套,发送地质灾害预警和宣传等各类短信16次累计近2500条,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补助经费3万元,全区实现了多年无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和人员伤亡事故的目标,成功创建了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四)着力强基础,国土管理能力得到新提高。
坚持把基础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作为迅速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一项关键任务来抓,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以展坪乡试点经验为基础,在全区各乡镇全面铺开,年底将按计划完成所有权确权登记内、外业工作。二是认真开展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更新汇总。核实全区遥感监测图斑222个1709.26亩,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在土地报批、卫片执法、土地开发等地类的认定上得到有效利用,为下年度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启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三是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完成了网上用地报批系统、土地供应系统、矿业权审批系统和视频会议室建设,添置GPS测绘、影像和网络设备,保障网络维护、图件制作、数据备份的运行,为规划、复垦、报批等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上顿渡国土综合楼、嵩湖、太阳等7个乡镇所办公楼建设全面竣工,已完成21个国土资源所办公楼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内部管理制度都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身体力行,以警钟长鸣的意识扎牢廉政篱笆
作为单位负责人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我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第一,在廉政上,能够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关于党员干部有关廉洁自律的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自己所做廉政承诺。在人事方面、重大开支决策等敏感问题,坚持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在财务开支上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在处理行政事务中,按程序办事,做到科学、公正、严格管理。践行了“五不让”的承诺。第二,在严管上,做到严字当头先示范。在对外交往上,以事业为先;在对内管理上,以制度管人;在互相沟通上,以情感互理;对工作标准要求上,既求最好,也求更好;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使全局上下凝聚成“心齐、气顺、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第三,在律己上,深知“打铁先保自身硬”的古训,生活中自我约束,努力做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保持一份做人、做事的平常心,要求自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篇10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审计;措施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企生各项经济活动安全性、稳定性的基础,是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是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活动规范化开展的重要措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首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内部会计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能力,降低企业内部出现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是衡量企业是否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当遵循合法、有效、全面、适时、效益以及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它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所有人员,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保障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障资产的安全,确保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可靠。它包括会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经济合同管理控制制度、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会计稽查和复核控制制度、会计档案管理控制制度以及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其中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关键,而经济合同管理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则是基础,会计稽查和复核控制制度以及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则是保障,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而究其作用来说,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首先,通过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用各种控制手段,减少财产物资的损坏、浪费、盗窃和挪用,从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其次,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明确分工,使得会计资料经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牵连的程序而产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舞弊的成本太高,而错误也因这一系列相互制约的程序而得以避免,这样,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就得以保障。第三,有利于国家财政纪律和法规的贯彻实施,企业通过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以对企业自身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约束,从而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之内,从而保障了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的落实。第四,确保企业高效率运转。通过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得到合理的控制,这样,各个部门的配合更加协调,整个企业的运转更加有机化,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加强提高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完善会计岗位职责。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的审查下,在企业内部设置的会计机构,制定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会计报表制度,请示汇报制度,选用合格,认真负责的会计人员,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并由熟悉会计法规,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认真负责的人担任领导职务,有熟悉会计法规、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认真负责的领导。所有的这一切是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因为在实际中,严格的制度是基础,而英明的领导和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则是保障。尤其是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反应,对业务处理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始终把对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2.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这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现阶段,很多企业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不真实,其原因很多就是因为企业负责人很狭隘,只是为了本企业的利益,而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机构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而自己却可以置身事外,因此,必须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让企业负责人不得为了本企业的利益而授意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从而保障会计工作者行使其会计监督职能。
3.加强内部审计。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对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更是其中确保企业稳定生产、高效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其内部审计提高管理能力,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组织,在企业的运行中承担着经济监督,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具有监督、评价、咨询、控制职能。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它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和有效,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在监督的同时,确保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此,企业应当重视对审计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对审计程序、方法、范围以及审计人员职责等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从而有效地约束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
4.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在企业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如果无法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到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相关层面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那么企业内控制度的效果将无法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状况,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管理,在全面、及时地收集到准确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在建立高质量企业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为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证。
5.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其准确、高效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解放出来,从而为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会计电算化是新时代下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基础,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它是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现方式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从而实现对各企业会计工作的远程监管。
6.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员工是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再好的管理制度都是要有员工去实行,不然无法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根据分析企业目前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一定要严格控制会计工作人员的录用情况,坚决不录用那些没有得到会计相关证书的工作人员,确保企业会计内控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入企业时技能水平及业务能力在同一层次上。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教育,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内控制度与责任的认识,使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得到丰富,增强管理会计工作的能力,使会计工作人员养成平易近人、廉洁奉公的良好职业道德。再次,企业要制定健全的培训基层工作人员的计划,把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基本业务水平当成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质量与工作效率。
三、结语
总之,要树立明确有效的经营目标、策略,强化内部部分之间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构建进行完善,这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按照企业管理的特点,完善企业所实行的会计控制体系。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使企业的管理经营达到标准,才能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营利润效益。
参考文献:
[1]詹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J].乡镇经济,2006(12).
- 上一篇: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初中美术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