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12 08:0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行知教育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行知教育名言

篇1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篇2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2、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陶行知

3、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4、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 陶行知

9、“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10、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陶行知

11、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

1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1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14、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陶行知

15、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1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17、“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18、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

19、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 陶行知

2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2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2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23、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

24、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5、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26、“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27、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

2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29、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30、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 陶行知

篇3

关键词: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80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解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惊叹于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成为我们不断汲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

一、“爱满天下”是基础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二、“创造教育”是精华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既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

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今,我们正倡导建立“引导自学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脉搏,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其目标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联系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人们应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刚接触冰山一角,让我们再次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将终生献给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篇4

一、营造良好的学陶氛围,陶冶浸润师生心灵

营造良好的学陶氛围,对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陶冶浸润师生的心灵。

1.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融入办学理念,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学校随处可见陶行知语录,有喷绘的也有师生书写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原会长方明先生为学校题词“爱满天下”四个大字,学校将其装裱,悬挂在会议室墙壁正中央。学校开设了师陶室、行知广播站、学陶交流台、学陶专栏,校刊《青橄榄报》开辟了“学陶专版”,校园网站特设“学陶天地”专栏,各班级黑板报开辟学陶角……目前学校重新改造了行知文化墙和行知园,行知文化墙上面写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化墙前面是一尊熠熠生辉的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坐像。行知园立起大型的喷绘,喷绘中央是向我们迎面走来的陶行知图像,旁边印着中外名人对陶行知的评价。行知园前环绕着翻开的书的造型的石头,上面贴着十几首陶诗的喷绘。这些都让陶行知思想无处不在,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2.特设“行知时间”。学校早会特设了“行知时间”,由各班学生自己编排节目,有的朗诵陶行知诗歌和自己创作的陶诗,有的采用小品的形式表演陶行知的故事,有的演唱陶行知做词的歌曲……比如,在其中一次的行知时间,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展示陶行知故事《爱的大衣》,而且很有创意,采用了猜谜、外景主持、现场主持等生动活泼的展示,师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形式多样的行知时间给学生献上了营养早餐,激励学生从小争做小陶子。

3.开发校本教材。学校认真进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研究》和省陶研会重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生自主管理研究》,落实《走近陶行知》校本课程,开发了《走近陶行知》校本教材(低年级版、中高年级版)、辅助教材,每周在校本课程上进行教学,让师生加深了解陶行知,并争做像陶行知先生一样言行一致、行知合一的真人。

二、建设“行知式”教师队伍,树立新时代教师新风尚

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他用他的大爱,诠释着他的行动和伟岸的人格。他爱教育,爱百姓;爱儿童,特别是无数贫苦的孩子;爱青年,特别是失业失学的青年……他的爱是人间最博大的爱,最无私的爱,最高境界的爱,这就是他的大爱精神。今天,陶行知的这种大爱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校园文化彰显陶行知“爱满天下”“用大爱做小事”的精神,激励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1.创造机会,促进学习。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的学生。教师首先教己求真,学校发给全体教师人手一本《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实践简介》和陶行知教育名篇,每周教师例会前十分钟留给学陶骨干小组,他们以《“回望”陶行知》为主题上陶课。学校也邀请陶研专家到校讲学。全体教师还积极参与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专题研修网络平台的学习、讨论,教师基本功训练中的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都结合书写陶行知名言……这些学习,都促进了教师从内心深处对陶行知先生及其教育思想产生深层次的认识,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具备以教人者教己的素养。近几年,我校教师有6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学陶论文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学陶骨干还利用学陶时间进行交流、分享获奖论文。

2.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现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习惯。人人甘做学校这个大机器中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全身心地投入,为学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你看,校园里总是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操场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晨扫;课堂上,教师循循善诱启发思维;办公室,教师精心备课批改作业;走廊上,教师与特殊生促膝长谈;大厅里,教师用心指导各个校队训练……她们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是由于教师拥有了爱岗敬业精神,价值感和荣誉感也就油然而生,都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主人翁,学校每月都向教师征集创新金点子——发给每个教师“学校工作合理化建议书”,大家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小到建议学校为消防栓装上小小的防撞角,大到关注了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老师们爱校如家,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讲无私、讲奉献、讲大局已经成为老师们自然的行为,形成了一种风气。

3.关爱学生,亦母亦师。陶行知希望为师者能“热爱每一个学生”、“待生如亲子弟”。这就是师爱。我觉得师爱有两个层面:第一,母亲般的爱,爱得细腻,爱得耐心,爱得无私、不求回报;第二,职业之爱,是超越母爱的爱,是理性的、充满智慧的、超越的爱。

我们要求教师要有“花苞心态”,不要总是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而应该多关注学困生、特殊生。在学校会有不少外来工子弟,可能这些孩子的家长管得少,或者根本管不了,他们学习起点低,甚至会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比如,我校设计了优点卡,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偏爱学困生和特殊生。又如,设计了“家校联系本”,作为家校联系的补充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特殊生,秉承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精神,在家校联系本上要多留一些鼓励性的话,多看到孩子闪光点,即使是批评学生,也要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诚恳地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以促使他们进步。

师生们努力践行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得到了丰厚回报:家长、社区居民有的在班级博客上对我们的老师给予高度的评价,有的寄来了表扬信、感谢信等等。陶行知的大爱精神已成为屏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学校的师德水平全面提升。

三、开展“学陶”系列活动,建设求真的“小陶子”队伍

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主张教育的第一步是求真。求真的目的就是做真人。什么是真人呢?真人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人,真善美的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求真精神的当代性,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前提就是从小说真话,干实事,做真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这里。我们通过开展“走进行知”系列活动,建设求真的“小陶子”队伍,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真人。在活动中,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自然净化。

1.学习中学做真人。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实践“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的大教育观,把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六大解放”,在学科中渗透求真教育,让孩子学到真知,掌握真技能。我们带领全体学生读陶诗、背陶诗、学写诗。许多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实践,用稚嫩的语言写起诗来,编成了《小诗人》汇编。师生们正努力把班级办成诗的班级,把学校办成诗的学校,在诗的文化中学做真人。

2.活动中学做真人。我们开展了“走进行知,学做真人”系列活动:“小陶子”诵诗会、“小陶子”故事会、“小陶子”习作比赛、科技创新比赛、诚信教育我为先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自身的知识和才能,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会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提出“每天四问”,我们让师生以“四问”内容为镜子,对照、鞭策自己,使它成为了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其中,陶行知把健康摆在第一位。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是福州市乒乓球体育项目传统校,每班配置了一套专业乒乓桌,每班隔周有一节乒乓球课,学校办起了乒乓球俱乐部,做到了“月月有赛事,月月有文体活动”,定期开展乒乓球擂台赛、个人、班级挑战赛、亲子比赛、校际友谊赛等相关活动。比如,曾邀请世界乒乓球冠军郭跃华先生到校指导;与区老科协教育分会、区侨联乒乓球协会、区教育关工委联合举行“青橄榄”杯老少乒乓球友谊赛,驻榕部队老战士乒乓球协会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友谊赛;与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切磋球艺……在多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促进了学校乒乓球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学校乒乓球队年年在鼓楼区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以遥遥领先的比分囊括男子、女子团体冠军。这些都促进了学校乒乓球运动蓬勃发展。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篮球赛、羽毛球赛、田径、跆拳道、游泳等各级各类运动比赛。通过训练,不仅锻炼了体魄,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拼搏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篇5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师从“后进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之外,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篇6

这本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虽然他的教育观念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它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仍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这种作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

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好教师呢?当我读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我找到了答案,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他的爱满天下。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是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

一、爱需要尊敬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必然也就不会爱教育事业,也必将会被这个光荣的职业淘汰。

大家都知道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先生这么尊重学生。可见“爱”是大家团结友爱的根本。

文圣孔子也说过:仁者爱人,仁义的人必须有一颗爱心。这就体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在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一些不好的现象。差生往往因表现落伍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心目中印象不佳,在优生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师是对学生的爱理应是无私的,而这种纯洁的爱,客观上必然是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新课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热爱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二、爱需要激励

“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因此,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反之,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只有自认为已经没有指望的事,人们才会放弃,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学下去了,他才会逃学、厌学。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万全可以赶上去的。因此,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用鼓励的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平时我在教学中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多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过错。并且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它放大,再放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要使孩子学习好,不能一味责备、批评,而应该采取鼓励地教育方式。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如: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存在差异。有些同学的接受能力快一些,有些同学相对就慢半拍。对此,要鼓励接受慢的同学才行。虽然他的字写得不好看,但是我却说:“你有进步了,值得表扬。”学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字写得果然越来越好。对这些人,要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快乐健康的学习。常言道:种花种草别种刺,教师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千万不要说到优生笑,差生跳。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让教师的关爱给学生带来了一缕阳光,让他们自由地、健康地成长吧!

篇7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美术教学 指导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倡导教育创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为了苦孩,甘当骆驼”的教育热忱和奉献精神是他高尚人格的真是写照。陶行知的理念中将生活、社会、教学都作为教学的基点,他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不但推动了当时的教育事业,甚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理念尤为重要。想要在今后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将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我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颇有一些心得。

一、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实践学习能力

实践的观点是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的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合理的解决。”重点实践的教育理念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中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知识陶行知先生非常赞同的一个教育的理念,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很多次对于这一理念进行了阐述,并且在很多重大的教育演说中提到了这一理论。这一教育理论甚至放在美术教育上,也是一种极具创新的教育方式。想要实现“教学做合一”必须做到“教”和“学”与“做”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果在做的方面用工不够,教也失去了教的意义,学也失去了正确的形式。陶行知先生通过生动的例证,阐释了上述的思想核心:“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事,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

例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动感生活》这篇课文的时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深入生活,用手机或相机捕捉各种人物的精彩瞬间。生活中到处都是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辛勤劳作、努力学习、运动休闲。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观察各种状态人物的动作变化,亦让学生了解身体运动时的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通过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学生们才能够将课本上的内容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将创新融入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教师。在教育中落后封闭的教育理念被陶行知称作“裹头巾”,他强调要坚持创新为主的教育理念,将创新意识贯彻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提出口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精神,有了这样的思维,创新精神会在潜意识中形成,课堂就会更具有活力。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教师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学会对学生进行引导,举个例子,在初一美术上册《花的变化》一课中,要求学生创新设计装饰纹样。学生用双眼收获的素材各不相同,教师就要简单概括几种纹样,不要让学生局限在教师的思维中,要让孩子们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造力。在课堂最后,学生展示的作品往往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从而让美术课堂更具活力。

三、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提过,人类是一种理智的生物,他们有自己的心智,他们的行为会遵循自己的心智;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读书,了解别人的想法,“掌握书里的意义,或者呆记死背,他要求亲白探求事物的根源,获得一种真能了解,真能利用所学的书物的本领。”陶行知强调:创造教育是“活”的教育,对于“行动”的教育,应该将学生主体的角色体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到具体行动中去。所以教师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领悟,使之充分的发展。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做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以及和谐的两者关系。将过去教师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改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由约束者变为推动者,变成学生学习上的助力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理论,不不仅仅在其被提出的年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我们努力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也具有巨大的意义,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教育理论。认真的学习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会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参考资料】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胡晓凤 等. 陶行知教育文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陶行知;终身教育理念;成人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具有先见卓识的眼光,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等主张,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专业型人才贡献力量,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其中,他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终身教育理念中蕴含的成人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终身教育应从纵横两个维度解读,从纵向上来看,终身教育贯穿于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的身心发展的整个阶段;从横向上来看,终身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生活上的综合性更能体现成人教育思想[1]。

(一)陶行知终身教育理念中教育的对象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由此可见,其终身教育思想中隐含的教育对象应是从出生到死亡这整个年龄阶段的人,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应是均等的,因此,受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平常人们所理解的儿童、少年,还应包括成年人,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教育需求。

(二)陶行知终身教育理念中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再局限于学校所学的内容。首先,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就要接受怎样的教育,教育与生活使紧密相连的,这样的教育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乐于接受的。陶行知曾说过:“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所蕴含的内容必须为生活服务,为生活所决定。其次,既然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囊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教育内容自然也包括做人教育、生利教育[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至理名言告诫我们做人的道理,应求真、务实,做一个好人、真人,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教育不应是纸上谈兵,而应与人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注重培养人们的技能、技艺,使其在脱离父母怀抱以后有谋生的本能。

(三)陶行知终身教育理念中教育的方法

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也应变革,教育方法不应局限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而应以生活为中心,实现教学做合一;其次,家庭、学校、社会应紧密衔接,朝着共同的目标对人们施加影响,这种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对人们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最后,陶行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组织工学团,,推行小先生制,创建了文化网,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共同体、社区教育等有诸多类似之处。

二、当前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成人教育的地位不高、定位不准确

成人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理应受到国家政府与社会人民的支持,但由于成人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诸如学员入学门槛低、考风不正、文凭含金量不高等,社会各界对成人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见。纵然,国家已颁布了一些文件,如国家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创新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与加强管理体制,大力倡导成人教育发展,但由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法律监管力度不够,很多措施没有得以实施,导致成人教育在我国地位不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目前,在国内开展的大部分成人教育机构多把精力放在招生数量上,而在如何突出成人教育特色、如何使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等方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出现定位偏差。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成人学员心理与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成人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但目前,成人教育开设的课程大多与普通本、专科的课程无异,有的成人教育院校甚至直接套用普通本、专科学校的培养计划,而培训学员的课程设置、专业标准等也没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未建立富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体系。成人教育的内容本应符合成人学习需求,体现时代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成人教育忽视对成人学员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导致成人学习的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面授方式,一味地向学员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并且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弄虚作假,直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成人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价值

陶行知认为,成人在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具体工作领域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他们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及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国家能否快速平稳前进的速度,因此,我们不应忽视成人教育这一模块,必须加大对成人教育的重视力度。首先,国家应制定一系列法律保障成人教育的地位,如成人教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教育体制不完备、办学自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继续教育、休闲教育等成人教育领域仍是法律的“荒芜区”,而国家立法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且通过国家制定法律能夯实成人教育的地位。另外,对于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国家应制定成法律保护成人教育取得的成果,重视成人教育的价值。其次,因为大部分成人教育培训由高校承担,所以应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成人教育在学校的定位,加大学校对成人教育的监管力度,加强学校对成人教育的领导。此外,国家应加强对其他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对办得较好的机构应给予奖励;对办得较差的机构,国家应取消其培训资格。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陶行知认为,应根据受教育群体特点、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成人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世技巧,学习目的也不再是为了升学,学习主动性更加明显,学习需求更加多样化,对自己具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将以课堂教学、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向以实践教学、应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4]”在对成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讨论、座谈、体验、网络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模拟现实情境创设一些问题,让学员在具体情景中学习如何应对、如何解决问题。网络学习能为学员提供很大便利,他们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学习。目前,“慕课”平台可以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成人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达到学习目的。

(三)拓宽成人教育领域,关注成年晚期教育

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终身性和阶段性,成年期按阶段可以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由于需求不同,因此,每个阶段的教育目的也不同[5]。进入成年晚期,人们的身体机能、智力等都开始减弱,同时面临着丧偶、退休、不被重视、孤独等问题,这时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老年人做好退休准备的教育、面对孤独的教育、面对死亡的教育等,如在老年人退休以后,对老年人的生活时间安排予以指导、组织其参加活动等,帮助其合理安排时间,克服对退休的恐惧,并使其迅速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在老年人面临孤独时,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多样化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同时应发挥老年人同辈团体的作用,使老年人的生活日益丰富;在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应举办一些关于人生、死亡等主题的教育讲座,让老年人正确对待生死,从容面对剩余的时光。

参考文献

[1]曾德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J].成人教育,2008,(1):9-13.

[2]李醒,赵红云.浅谈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J].成人教育,2010,(4):40-41.

[3]杨浩.终身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影响[J].成人教育,2011,(12):44-46.

[4]杨会喜.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15.

篇9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小学,226141)

自从事教育以来,我一直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的熏陶。在日常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更是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实践,以行知思想引领教学。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借助游戏,激发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兴趣。的确,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一旦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状态,左右半脑协调工作,感知清晰、想象活跃、思维深刻、记忆牢固,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而,教师在呈现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特别是带有竞争性质的游戏,可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常开展的游戏活动有:

一是比记忆。字母、单词教学中,可以引入What?s missing?(少了哪一个?)的游戏:呈现一组字母、单词,让学生仔细观察;拿掉其中的部分字母、单词,并打乱原来的顺序,让学生凭记忆说出被拿掉的内容。巩固句型时,也可借助What?s missing?的游戏:学生先观察图片或实物,记忆有关细节;遮住图片或实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结合具体句型说一说被遮住的内容。

二是比速度。一般是比一比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熟练程度。如在教学表示动物的单词时,可制作一个转盘,将表示dog(小狗)、tiger(老虎)、lion(狮子)、elephant(大象)的图片贴在转盘上。游戏开始时,转动转盘,学生需认真观察;转盘停止时,学生要快速地说出相应的动物名称,并拼读出该单词。这个游戏在锻炼学生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认读和拼写词汇的能力。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依据这一理念,教学中,我结合英语教材充分利用实物、图画、音乐等,为了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去感受、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是实物呈现情境。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实物,创设情境时可直接呈现。如教学

At the snack bar一课中hamburger(汉堡包)、noodles(面条)、sandwich(三明治)、cup(杯子)、glass(玻璃杯)等词时,我预先准备了这些实物带到课堂,学生十分感兴趣。尤其是教学“cup”与“glass”这两个词时,通过呈现两种杯子的实物,学生很快区分出它们的不同。

二是图画描绘情境。对于一些较为直观的情境,可尝试勾勒图画呈现。比如,教学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时,画两个依次增大的苹果,分别表示big(大)、bigger(更大);画两棵依次增高的树,分别表示 tall(高)、taller(更高)。

三是音乐渲染情境。为了铺垫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可用音乐渲染情境。比如,教学“time(时间)”一词时,我找了一首有迪斯尼动画的歌曲Tick Tock。这首歌曲节奏轻快、朗朗上口,学生特别喜爱。在跟唱的过程中,学生还自己编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十分投入,牢固记忆了“It?s time...O?clock”的句型。

除此之外,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还有语言描述情境、活动体验情境等。无论何种方式,都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为了贴近而贴近。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开放课堂,鼓励创造

篇10

关键词:陶行知;语言课程;幼儿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晚清闭关锁国,教育落后的背景之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他所提出的教学理念,超越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且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教育现状,对后世幼儿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无疑是非常先进的,即使放置在现今的时代,仍然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本文就将从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幼儿教育的启示出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爱的教育”:为幼儿创造温暖的语言环境

“爱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爱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充满情感。”①

(一)爱的教育思想简介:创造爱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有一句关于教师的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由此可见,学会认识欣赏自己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因为他们当中说不定就会有后世所传颂的“瓦特”、“牛顿”、“爱迪生”。”②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满天下”是他一生所恪守的教学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础,特别是在幼儿教育当中,老师给予幼儿的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分。在进行语言教学之前,幼儿教师和教育机构应该用爱为幼儿提供温暖的教学环境。不允许对幼儿进行体罚,不允许对幼儿进行谩骂,这是塑造一个温暖的教育环境的前提。其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尊重孩子,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几岁的小孩子正处在最为天真的年纪,十分的爱打闹、玩耍。假如教师强制性的给他们灌输语言知识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才能够为他们学习语言课程之前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二)爱的教育语言学习案例

而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要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的教学思想,就应该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五六岁的阶段,他们渴望被老师认可和肯定,老师的鼓励会给予他们非常大的学习动力,获得极大的自信力,这样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言课程当中去。在我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有一次在上语言课程的时候,班里进行了一次语言竞赛,说出最多物品名称的一队获胜,获胜的一队可以得到小红花的奖励。然而输的那一队当中,有一个小女孩也想要小红花,被我拒绝之后,她又哭又闹。我耐心的安抚她,跟她讲道理说,’你没有回答对问题,所以这一次没有小红花。但是假如你下一次表现好的话,老师一定会给你小红花。老师相信,你这么棒,只要课后将老师教的复习一下,下次一定能够拿到小红花的。她听完之后,不再哭闹。在下一次上语言课的时候,她果然积极地回答了问题,得到了她想要的小红花。

(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

幼儿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因为幼儿教师,应当呵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给他塑造有爱的温暖的环境。但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并不是溺爱,教师不能够一味地纵容学生,没有原则,这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但也不是去苛责学生,长期的批评学生。教师的严格应该建立在爱的前提上,只有在教学当中尊重幼儿,宽容待他们,才能够为他们学习语言,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爱的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幼儿,也会成为一个充满爱的人,这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为他们塑造好的价值观,也就是以爱待人。

二、“生活教育”: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语言教育

“陶行知推崇的生活教育思想理念是一种相对科学、合理、有效的幼儿教学理论,体现出陶行知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方面呈现出的前瞻性”③。

(一)生活教育理论简介:生活与教育的整合,生活中挖掘教学价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指的是,教育应该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而生活原本就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孩子在生活当中本身就能够学习到知识,也就是说生活其实也具有教育的功能。要在幼儿语言教育当中推广生活教育的思想,就必须将幼儿语言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继续沿用传统的幼儿语言教学理念,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和独立说话的能力。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幼儿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独立的意识,而且可以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极其核心的内容,其中强调着需要注重教育与生活的融合。将生活的知识融入到教育之中,借助生活能够不断促进教育发展,并且以教育激发幼儿园的美好。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活中处处能够看到教育内容,而教育中蕴含较多的生活元素,将两者融合,有助于培养个体知识运用能力,使个人将教育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同时将生活引入教育中,便于个体理解教育内容,进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生活经验与语言教育结合:语言教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当中去呢?首先是应该将教学知识生活化。也就是说,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选择贴合生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现实生活当中见过的事物更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小朋友们好奇心非常强,如果能够选择他们在生活当中所经历过的事情,所学习过的语言,这样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参与度更加的高。就比如说,教师在教导幼儿认识日常的颜色时,就可以在班上寻找各种颜色,甚至可以在小朋友的身上指出不一样的颜色。引导小朋友们自发的进行表达,比如说小红桌子上摆放了一个蓝色的文具盒,小明的鞋子是白色的等等。这样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加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并且有利于提高他们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之前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作为教学的核心,注重核心理论的发展,而忽视幼儿的培养,不仅仅能够使得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而应该让幼儿在生活之中学习到相应的理论。围绕教师开展有突破性的发展。导致部分活动能够围绕着幼儿思维能力以及使得幼儿在自身在实践活动之中不断变革以及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思想是传统教育的改革以及发展,多余培养幼儿自身的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所以,能够促进幼儿的多种能力的发展。

(三)激发幼儿主动性,锻炼语言能力

总结来讲,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应用于幼儿语言教育当中,就能够激发他们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词汇储备,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这与当前幼儿教育新课改所提出的幼儿教育要求是相符合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以及挖掘生活之中的显性以及隐性的现象,将这些生活元素融入到教育以及幼儿的发展过程之中,幼儿充分知道教学知识以及生活的相互连接的可能以及发展的方向,从而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以及发展的方向。比如,在小班体育活动《变戏法》,教师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提问,层层递进以及深入。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鱼来了,小鱼是从何处来的呢?谁来示范告诉大家呢?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便打开了,有的孩子学着摆动怼小鱼游动,有点孩子一前一后学着小鱼的尾巴游动,孩子的内心存在着很多的幻想以及想象的内容。

三、“实践教育”,在幼儿学习反馈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自主说语言的机会,教与学相结合

(一)实践教育思想简介:集体活动中实现教学合一

所谓的陶行知实践教育的理念,指是在集体活动中实现教学合一。所以教学合一就是教师进行教学,幼儿积极的参与学习。“幼儿教学活动不能只让孩子自主学习,也不能让教师完全代替学生思考”③在集体学习语言的教学活动当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互动,能够塑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当这个语言环境处在生活化的环境中之时,比如说教师将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或者是带到与其他人接触的环境当中,让孩子与其他人接触的过程之中,就能够激发孩子主动的语言社交能力。

(二)教学合一,幼儿主动参与语言课程实践

比如说幼儿教师开展“我是小记者”的活动,教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任务,让小朋友们去采访一下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可以设置一两个简单的问题。比如说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让孩子围绕这些主题去和家人及朋友进行交流。这就能促进孩子与其他人交流的次数,达到提高他的语言能力的目的。孩子们在生活当中肯定见过了记者进行新闻的采访,他们可以学习、模仿新闻上的记者,来进行采访。对于带有原有的生活经验的活动,孩子们无论是参与度,还是热情都会更加的高涨。同时,孩子们一般对于做小记者这种活动会有非常大的兴趣。因为小朋友们对于家人或者朋友十分地熟悉,有利于克服紧张感。一些腼腆的幼儿,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好这项活动幼儿的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幼儿的学习过程在集体生活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内容和作用。每日的生活的内容也应该是幼儿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过程。幼儿需要不断的反复学习如何饮食,如何盥洗,如何散步,并且对于学前幼儿而言,幼儿需要脱离生活,感受到交际之中的亲切、温暖、充满人情味,感受到轻松与自然。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生活学习、快乐成长的宝岛。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领悟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其主张的理念是生活是用来教育的,所以生活与教育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认为教育的主导者是生活,只有从生活出发,教育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所以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令孩子们以生活的角度出发学习新的知识。

(三)帮助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学习效率

“陶先生的理念表现出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占有主要的地位,教师应该有责任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的、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④总结来讲,实践教育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激发他们的我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但是教学合一的原则并不是仅仅指让幼儿去学,教师也要承担一个积极引导,努力教导的角色。如果想要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仅只靠幼儿自发学习是没有用的,有教师与幼儿相互合作,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互相配合,才能够收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幼儿教育当中,因为教学对象——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的特殊性,教师所承担的教学责任要比在其他教育阶段要沉重的多。教师需要积极地去引导小朋友,了解他们的性格,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顺应他们的性格特征,抓住他们对于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才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当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得异常完美的时候,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达到最高,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语言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作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理论借鉴的宝贵资源,对于幼儿语言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因此,在新课改的环境之下,幼师积极学习“爱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教育”三大教育原则,探究他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而且需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语言教学课程当中进行实践。并且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合到幼儿语言教学当中去,才能够提升幼儿学习的效率,塑造高质量的语言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彩琴.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

[2]蔡桂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成才之路,2020(12).

[3]薛雯月.浅谈陶行知对当下幼儿教育的影响[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