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立法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立法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英语,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3

课程改革要求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情景中教、学生在情景中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真实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用实物创设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反复单调地操练,会使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降低学习效率。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还不能脱离对直观物品的依赖,进行抽象思维,这时,利用实物教学能使课堂更形象化、趣味化。在教学PEP版英语教材3A Unit1时,教师课上把学生们的物品收集好,在教授句型show me… 时,将实物举起回答,学生们积极参与老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说和做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巧用图片创设情景

图片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借助图片、教学卡片,我们可以将一些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确,形式多样的图片能以静态的美吸引学生的眼睛,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好帮手。例如在教英语单词时,学生眼看图片和词形,耳听其音,口读单词,这时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活动,加深了对所学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但教学卡片不是万能的,为此笔者拍下学生们课间画画,看书,交谈等动作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放进自己的课件中,并提出相应问题:他/她可以做什么?孩子们看见自己或身边同学的照片,很是兴奋,都努力尝试说出句子,而不仅是只蹦单词了。

3、用表演创设情景

每单元的故事教学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也会准备相关角色头饰,学生们带上这些可爱的头饰,自然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几个同学一个小组进入到故事中的情境中,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在表演的过程中,台上的学生表演的忘我,台下的学生观看的仔细,课堂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故事内容掌握的很好,有些学生更是能将所学的故事复述下来。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活动是必要的。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开展小组演示,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

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的活动。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景,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作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2.开展小组探索与创造,变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

小组探索与创造在课堂上的体现是,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则以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探索和创造,可以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和归纳,独立追求问题的答案。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

3.开展小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历来就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训练就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阅读训练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钻研书本及有关阅读材料,强化巩固知识和阅读技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小组阅读后,通过笔答、口答、讨论、信息转换、测验、应用等渠道,把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的信息不断传递给教师和学生。采用小组阅读训练,可以增强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使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变得更及时,且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课本和练习册里的阅读材料极为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小组成员集体阅读、轮流阅读、集体讨论、集体答卷,集体研究后独立答卷、互相检 测等。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量大、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驱使下,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手段,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都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总之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

篇2

关键词:发展性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是相对于“鉴别性”评价而言的。中国的教育评价制度,可以说一直具有很强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随着心理测验思想与技术的引入,教育评价逐渐向客观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其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仍然被视为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功能。只是此时是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在教育评价的鉴别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课程为应试而设的局面自然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基础教育。

客观地说,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对人的聪明才智的看法的片面性、单一性、等级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不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无疑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增加,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性质及内容、方法等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由“鉴别性”转向“发展性”。

一、最根本地体现在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理解上。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结果用来做什么。

支撑传统评价目的观和功能观的是人的智力等级差异观:按数理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来考察,人的智商确有高低之分,所以,教育应该有所选择,应该“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不是等级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独特的智力组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只要能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就可以用适合其风格和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因此,不存在所谓“差生”和不适合教育的儿童,只存在不适合儿童的教育。教育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诊断智力水平的高下,选拔那些“智优”儿童,而在于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特点,因材施教,以长补短,长善救失,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鉴别性评价的根基,成为发展性教育评价最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教育评价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包括儿童,也包括教师和课程。因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课程。因此,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同时把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促进课程的完善作为重要的目的。

(二)评价的功能

由于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教师和课程的发展,因此应特别强调以下功能:

1.针对传统智力测验强调“标准化”而带来的“不公正”问题,让学生在与有趣、丰富而具有多种挑战性的材料的复杂互动中,充分展示他们各自特别拥有的智慧。受这一思想的启发,发展性教育评价应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看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的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鼓励被评价者充分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评价者可借此来了解、发现每一个人的优势领域和潜能。

2.内容丰富的、能够让每个人的优势领域都得到发挥的空间,本身已经具有了一种内在的自我激励作用增强被评价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自信和成就动机,而评价者恰当的、积极的反馈,将使发展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发展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日常化和成长记录,这不仅有利于确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者的思想,也能让被评价者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

3.评价的结果只有能够反映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并以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为其接受,才能发挥其促进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强调评价的自然性、真实性,强调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才更重要。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力主评价必须在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以使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更能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发展性评价同时倡导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在其中了。

4.发展性教育评价本身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所体现的评价观,折射着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必然会融人评价的方方面面,使其随着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渗透到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

二、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实践与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建构

在我国,如何建构起一个以发展为定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说是一个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也是大家一直在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发展,但这一目的的真正确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建构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要关注被评价者的需要,以“平等”“欣赏”“乐观”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被评价者,营造一个民主、增进理解的评价环境,激发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主动性,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对其发展独特性给予认可和积极评价。

2、评价内容与方法多元化。受多元智能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非等级性观点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强调注重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性,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优势。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3.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进行。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一般可以激发被评价者的活动积极性;同伴的支持或者“提供的支架”不仅能使被评价者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评价与教学互融互动。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评价不是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终结性活动,教学与评价之间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评价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个环节;而教学要敏感地抓住从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加以适当的反馈和调整。“生成课程”和“支架式教学”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评价与教学互融互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5.评价主体互动。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沟通和协商,它关注的重心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而是评价对象对评价的认同和最大程度地受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增进理解的交互活动。

篇3

事实上,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虽然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语法知识的欠缺会制约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一些研究表明:在正式场合的言语精确率仅靠交际实践难以达到较高的程度,有必要进行语法讲授,而伴随语法讲授的学习效果优于仅靠实际实践的学习效果,语法讲授是英语学习的捷径。笔者认为,正确领会新课标关于语法教学改革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摒弃“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其次是语法教学观念要新颖,方法要得当,使语法教学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以下是笔者在语法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尝试。

一、创设情境策略

1.对话真实交际

交际对话的基础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差。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差,即达到了交际目的。语法教学也可以运用对话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如,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经历,对环境的感受,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等进行单独提问或对话。教师的提问应具有真实性;要求学生的回答也应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教学prefer 一词的多种句型时,笔者先提问一个学生:

T: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English or Korean?(近阶段韩语较流行)

S: (A moment later) I like English better.

T: Good! That means you prefer English to Korean.

(To the class) She prefers English to Korean.

(Let the students work out the rule on the blackboard: prefer A to B)(笔者又问另一名学生):

T: Which do you prefer,English or Korean ?

S: I prefer English to Korean.

T: (to the class) So she prefers English to Korean.

And do you prefer reading English to writing in English?

S: I prefer reading English to writing in English.

T: Ok.(work out the rule and write it on the blackboard :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继续提问):

T: By the way,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 I come to school by car.

T: But I prefer to ride a bike rather than take a bus or drive a car. It can help keep healthy and it can also help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 And I hope all the students prefer to ride a bike to school.

Write the rule on the blackboard: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笔者又设置了一些情境,如,Do you mind my sitting here?\my looking at your diary?让学生两人一组编写对话,以便能使学生牢固掌握prefer,mind等当堂课所学句型的用法。事实证明:由于学生掌握了语法,他们开口不再犹豫,而且错误率明显降低。他们在积极和富有意义的交流中自信地运用语言,不但学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图片直观介绍

图片、实物、多媒体画面具有生动和直观的特点,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运用于语法教学中,也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because 和because of的语法现象中,从网上下载了不少的图片。如,大雨滂沱,人们缓慢地在积水中缓慢地行走。People walked very slowly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OR )People walked very slowly because it was raining very heavily……在教授过去进行时这一语法时,我同时出示了两幅图。一幅为凯特在写作业,另一幅为电话铃正响起。大部分同学一看即能理解图意,然后说:Kate was doing her homework when the telephone rang.我又出示了其他的照片或图片,同学们畅所欲言,效果相当好。事实证明:这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所要介绍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语法的难度,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二、完成任务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该方式可以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讨论活动中表达思想和观点,以及听取合作者的想法提供机会。在教授宾语从句时笔者设置了如下任务:

目的: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宾语从句的用法。

材料:小卡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宾语从句的用法。

提示句型:My grandfather says / feels /thinks ……

My aunt said/ told me / thought that ……

He tells me that ……

He told me / reminded me / ordered me that……

活动形式:两人一小组,共四大组。

操作过程:1. 教师布置任务: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4个大组,每个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师长、伙伴、好朋友等)跟自己说过的最难忘的一句话。2. 每位同学将这句话以“…says/ said / thinks/ thought/ tells me/told me…(that)等形式写在小卡片上。3.每位学生将自己记下的话告诉同桌,并由同桌把该话转告给全班。例如:A:(to B): My mother tells me that nothing is difficult if I put my heart into it. B:(to the whole class): Alice’s mother tells her that nothing is difficult if she puts her heart into it. 4.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转述同桌的话,转述正确(包括人称,时态,语态和时间状语等转变正确),该大组得一分,否则不得分。5.宾语从句使用正确率最高的大组为优胜组。各大组把组员写有宾语从句的小卡片汇集并上交。

在相对枯燥的语法课中,笔者经常采用任务型小组合作的形式,如,教授一般将来时,笔者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采用分组采访记录个人计划的形式。设计表格如下: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May 1st?

B: I am going to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A: Then what will you do on May 2nd?

B: I will go to my aunt’s and play with my cousin.

……

然后由A同学把B同学的“五一”安排给全班做一介绍,既生动有趣,又巩固和拓展了该句型的用法。

事实证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既能够在这样的语法操练任务活动中树立自信,丰富知识,又能够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轻松游戏策略

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出语言知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较难记忆的语法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得以掌握。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笔者在纸上写上五个动作,让五个学生表演,其余学生闭上眼睛。待睁开眼睛看到五位同学拿着抹布,扫帚,再仔细观察教室后回答问题:What has changed in our classroom?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The teacher’s desk has been cleaned.

The floor has been swept.

The windows have been cleaned.

The door has been closed.

The lights have been turned off.

在教授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时,笔者采用了猜谜游戏的形式,设计了若干谜面:

1. Where is silk produced?

2. It is made of bamboo and animal’s hair. It is used for writing and drawing. What is it?

3. They are made of wool. They are used to keep warm .What is it?

4. It is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a or Xinjiang. It can be used to make clothes.

5. It is made of paper. It is used for sending letters.

6. By whom was America discovered?

7. It is produced in Heilongjiang. It is widely used. Desks, tables and furniture are all made of it. What is it?

8. I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It is a bridge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9. It is spoken b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world. It is our mother tongue.

10. It is used for drinking water. It is made of china.

在这种开放的寓教于乐的操练活动中,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还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把紧张的学习气氛转变为轻松的游戏和调侃氛围,使语法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篇4

【关键词】新课改;新理念;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课程改革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数学教师更应该转变旧思想,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一、新课标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1.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

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系统.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2.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新课标就要打破这个现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验数学.

要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呢?

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式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③体验数学之美.例如,初等数学中的线段的“黄金分割”比例为0.618∶ 1,人们在探索自然美以及艺术美的过程中发现“黄金分割”之比具有一种悦目之美、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 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 1,这些都是和谐美.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我国古代的河图洛书就是数的“方阵”, 《周髀算经》记载的“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的一个特别的例子,《易经》中的卦象都用数来表示,我国古代兵书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中的筹就是数码.让学生体验这些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⑤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数学是一种科学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着数学知识的共同本质.数学之中含有丰富的思想: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等等.

“教学”一词,不再简单的代指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可以理解为 “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转变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学生不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加强与教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二、创设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十分注重情境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数学“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环境之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

教学情境应具有趣味性、真实性,也应注重与数学的合理融合.利用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情境中很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丢番图的年龄问题:

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名为“丢番图之谜”.同学们,丢番图常被人称为代数学之父.但人们除知道他生活于公元100~400年间之外,对其生平知之甚少.然而,他死时的年龄却是知道的,因为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 感谢上帝赋给这位贫困数学家16的童年,又过112,他两鬓长髯,再过17,点燃了洞房花烛,5年后喜得贵子,娇儿夭折仅为其父半生,悲痛欲绝只得用研究代数解忧,4年后他去了阴曹寻子.试问:丢番图总共活了多少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认知冲突,调动“情商”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查,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考查能力的培养.如基本知识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求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层次上的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例如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综合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在初中数学中,主要有以下思想和方法:

(1)字母代数的思想和方法.字母代数思想,是初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数学思想,也是初中代数以至整个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数学思想.用字母代替数字,各种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理和演算,都是以符号形式(包括数字、字母、图形和图表以及各种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的,即进行着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2)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 (量)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与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3)符号口诀表述的思想和方法.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即: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大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大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小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小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大于小的数而小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中间的那一部分;如果未知数小于小的数而大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没有解.)

(4)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对于复杂的计算题、证明题等,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处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严谨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合理有效的解题途径.例如,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和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决本题首先分类讨论:若 4 为底,则 5 为腰,三边长分别为4,5,5,可以构成三角形,此时周长为 14;若 5 为底,4 为腰,三边长分别为 5,4,4,可以构成三角形,此时周长为 13.

(5)“化归类比”的思想和方法.如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利用了相反数的概念转化为加法;学习方程和方程组时,通过“消元”或 “降次”的方法使 “多元”转化为 “一元”、“高次”转化为 “低次”方程进行求解;将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研究等问题,都是化归思想的运用.它们均采用“未知”转化为 “已知”、将 “陌生”转化为 “熟知”、将 “复杂” 转化为 “简单”的解题方法,其核心就是将有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有明确解决程序的问题,以便利用已有的理论、技术来加以处理,从而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认识问题.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地迁移.

(6)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就是根据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使问题变为解方程(组)的问题.实际生活中买东西计算价格、数量等问题都可以用到该方法.

(7)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进行刻画并加以研究得以解决,称为函数的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好函数的思想能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初中则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而重大.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树立新形象,积极地去探索教材,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茜.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刍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

[2]陈志群. 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3).

[3]张军. 关于初中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的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

篇5

论文摘要: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学》进行改革,根据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理论,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以及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理论,革新评价模式,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高阶能力,组织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在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背景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课堂教学大多以书本为标准,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限制,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已身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充满生机和未知变数。从哲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青年的特点在于解构权威,具有反传统和反主流意识。因此,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了课本和课堂,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说,只要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知识也不再专属教师,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并非决定路径的人,选取何种途径获取知识也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学生拥有很大的选择权。这一切都促使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评价模式。

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学生的高阶能力培养,因此,当务之急是把高阶能力的培养整合到学习的各环节中,从而培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基础性思维是指接受知识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是指重组知识的能力,最终由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避免“满堂灌”;要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融入医学新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要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二、理论依据

1.高阶能力培养理论

根据钟志贤、祝智庭、丁刚等学者的观点,高阶能力包括七个方面:运用多种思维的能力、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的能力、深度学习的能力、社会化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在不忽视基本素养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兼容和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重知轻行、客观主义理论基础盛行、注重低阶能力培养”的现状。

2.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意义的学习指学生能对学习负责,自我控制,选定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充满热情,愿意持续学习;知道如何转化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协作学习或工作。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包括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等五种特性。

要很好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就必须学会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用有实践意义的主题去发展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拥有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允许不同观点的表达,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自学,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转换角色。教师要向导师、帮促者、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课程开发者、学术顾问、研究者及学习者转化,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要向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者转化,开展协作交流性学习,主动建构情景图式,解决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阐释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情况制定和实施调控策略。

3.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理论

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的同时还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和完善教学而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以便调整和改善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绝对评价,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达到目标的情况。而我们目前采取的总结性评价一般都是事后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对教学结果进行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

范例展示是向学生展示优秀成果,引导预期学习成果产生,是学生可以仿效的样例。范例展示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执行评价方法,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其特点在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角色自主化、评价与教学过程一体化。作为一种基于过程和真实性的评价方法,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习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把学习看成一个整体,避免把学习与评价、内容、过程割裂开来。

三、实证研究

1.实验对象

两个平行班,一个是卫生事业管理班,84名学生;一个是信息管理班,108名学生。《医院管理学》是这两个班的必修课,均采用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的考核方法。

2.实验方法

在相同教学进度的《医院管理学》教学中,卫生事业管理班采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运用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信息管理班则主要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3.实验过程

(1)形成性评价体系贯穿教学始终。讨论、论文、PPT汇报、自我评价作为平时成绩,共4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主要是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论考试。

(2)撰写论文两次。主要是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所看文献进行分析、概括、综述的能力。

(3)进行开放式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对开放式讨论题讨论5次,放在每章讲完之后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所学内容进行活学活用的能力。由于所讨论的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可以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从而对传统教学理念和传统师生角色提出挑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4)自主学习部分章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各小组分别自主学习部分章节,并用PPT的形式对本组自学内容进行自主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由于创新思维的产生离不开学生交流时灵感的碰撞和激发,因此这种方法还能使组与组之间和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欣赏、激励和认可。

(5)学生参与期末考试试题设计。每组学生都参与期末考试试题设计,然后从各组完成的试卷中选取部分试题,再与教师出的试题综合而成A、B两套试卷。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评价的能力。

(6)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学期成绩评定机制,才能有效避免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仅在考前搞突击的现象。进行讨论和PPT汇报时,由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打分评价;学期结束时,由小组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并组织学生结合个人自我评价打分;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试题的创新性解答情况作出评价。也就是说,到学期末,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是由5次小组讨论、3次小组作业、1次PPT汇报、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构成的,每项占10分。

4.实验结果

卫生事业管理班不进行期末考前辅导,信息管理班进行常规期末考前辅导。卫生事业管理班在学习的热情度、积极主动性、纪律性和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等方面明显好于信息管理班。两个班的学期成绩如下。

(1)平时成绩对比。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在0~10分和11~2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学生都分布着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却没有学生;在21~3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61.11%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则只有20.24%的学生;在31~4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6.67%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79.76%的学生。这个结果充分表明,信息管理班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而卫生事业管理班由于采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办法,学生平时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平时成绩都集中在高分区。

(2)试卷成绩对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在60分以下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5%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只有3%的学生;在60~6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2.96%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14.29%的学生;在70~7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9.63%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36.90%的学生;在80~8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3.15%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36.90%的学生;在90分以上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9.26%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2.38%的学生,明显低于信息管理班,可能与信息管理班有考前辅导,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没有考前辅导有关系。

(3)综合成绩对比。把平时成绩40分和期末试卷成绩按60%折算之后相加,得出两个班的学期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下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9.44%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没有学生;在60~6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7.78%的学生,卫生事业管理班只有14.29%的学生;在70~7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33.33%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28.57%的学生;在80~8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8.52%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52.38%的学生;在90分以上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0.90%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4.76%的学生。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不注重平时学习,信息管理班学生的成绩大多集中在中低分数区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学生的成绩则主要集中在中高分数区域,这基本上真实地反映了两个班学生平时在学习上的差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新的评价模式、优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理工类的信息管理班学生和人文类的卫生事业管理班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和能力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在相似样本中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何玲,张卫华,贾成文,刘娟,赵锦梅,赵娴.“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4).

篇6

【关键词】化学概念 物质的量 概念隐喻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42-03

总所周知,化学 1 是高一刚入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不可少。化学 1 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化学 1 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三大知识板块: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认识化学学科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在认识化学学科知识中,难点是概念教学,如体现分类观的“物质的分类”,体现微观思想和定量思维的“物质的量”系列概念,等等。可以说概念教学是高中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而“物质的量”又是核心概念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它联系着宏观和微观,联系着定量和定性,抽象深奥,难以理解。掌握这一基本概念,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思考化学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定量表征化学反应,促进教学中的相关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化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一直是众多老师的关注点。

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易忽略概念教学,往往采取以解题教学或者陈述知识教学等代替概念教学。这样的教学仅仅将学习看成是知识获取而不看重知识生成性,采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教学方式,没有从概念的背景引入上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体会概括本质特征的机会,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机械性地接受知识。特别在章节起始时,能否从整章知识体系以及相关概念的关联角度考虑本章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思想方法以及基本过程等,这是部分教师容易忽略的教学任务,忽略章节起始的重要作用。再加上“物质的量”概念的抽象与陌生,造成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产生困惑。所以如何有效进行“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解决学生思维困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教学引入的启示

面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身心与智力水平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不够高,很大程度上还属于感性经验支持的经验型者,对知识的理解需从身边熟悉的、宏观的、具体的事物角度思考和领会。而“物质的量”是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概念,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却又是用于计量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抽象y懂。学生需要较强的或较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将研究视野中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可见,“物质的量”概念的引入,是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一个思维困惑点。此外,对学生而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系列概念,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密度的认知陌生性,这也是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一个挑战。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Lakof 和 Johnson 认为:“概念隐喻最主要及最基本的功能是从一个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自然界相互联系的、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目的域。简单地讲,概念隐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人们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抽象思维。”

如何在学生有限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认识水平下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概念隐喻理论提到科学概念的形成总是与学生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相联系,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物质的量”概念教学,能否选取学生熟悉的、恰当的、具体的事物作为教学载体,采用类比、集合的方法,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呢?

因此,在本节课的概念教学设计上,笔者在背景的引入上重着笔墨,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故事作为知识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在称象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随后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打”“一件”等例子,初步架起定量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称量 1 粒大米质量?”再让学生体会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就是集合思想,即转化思维,化小为大、聚微为宏的思想。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情景一:生活中的计量

〖问题〗如果请你快速拿出 200 个曲别针,你会怎么做呢?(再次体会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便捷性)

〖教师〗12 只铅笔是一打,24 瓶啤酒是一件,20 只香烟是一盒,10 盒香烟是一条。(借助日常例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景二:化学实验中的计量

〖问题〗回顾初中一个化学方程并提问:

2H2 + O2 = 2H2O(点燃)

〖教师〗那么,2g H2,32 g O2,36 g H2O 中各含有多少个分子呢?(从化学情景中再次让学生体会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思想,进而体会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

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计量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量在生活中应用的目的就是“化繁为简”。进而引导到学生不熟悉的化学试验中的计量,提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目的域,减少陌生感,使学生较容易接受新概念,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架构定量思维与集合思想。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对问题设计的启示

“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对高难度知识进行探索、反思和讨论的过程中,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建立一定的思维方向,使学生进行自我攻克和创新突破,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那么,对于身心与智力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高一新生而言,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能够用自己已储备的知识与能力对事物观察分析、积极主动探索、思考探究并解决未知领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而非“填鸭式”的教学,对知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主要是以“诱”代“讲”,开启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面对困境r,如何思考。教师要不断地捕获动态课堂中生成的动态思维点,然后切实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点,适时推进,引导学生积极整合自己的旧知来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一步步走进问题的核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弥补“以讲为主”或“精讲多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架设预设性的思维点(静态)

“物质的量”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如“曹冲称象”、水稻以及曲别针等)或旧知识(如初中所学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水分子等)中提炼相关的化学问题,逐步诱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由最初体会的“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引导到新概念学习之上。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解决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指导思想是化整为零、变大为小)

〖创设问题情境一〗农业科研人员在研究水稻良种培育时,如果在没有精密天平(只有托盘天平)的条件下,如何称量一粒稻谷的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小成大、聚微成宏)

〖创设问题情境二〗如果请你快速拿出 200 个曲别针,你会怎么做呢?(再次体会日常生活中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三〗初中如何描述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H2+O2=2H2O(点燃)?那么,2 g H2,32 g O2 ,36 g H2O 中各含有多少个分子呢?(用积小成大、聚微成宏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四〗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约 0.05 mL)大约有 1.7 万亿亿个水分子。怎样才能科学又快速地确定一滴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诱发学生思考,联想生活中的计量例子,用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解决问题。引入概念)

(二)捕获课堂中生成性的思维点(动态)

学生在教师架设思维点的过程中,对“集合”有一定的思考,而且在不断被诱思的过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倾向去解决问题情境四“一滴水(约 0.05 mL)大约有 1.7 万亿亿个水分子”。教师此时要及时捕获课堂中思维的生长点,在学生已有的集合思想(定量)知识上,引导学生思考并领会物质的量的引入的必要性以及 1 摩尔的量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对高难度的核心知识进行自行探索、自我思考,进而自我攻克和创新突破。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教师追问问题情境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架设一座从微观世界通向宏观世界的桥梁,那么,怎样去架设这座桥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讨论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

〖创设问题情境五〗根据资料卡片(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如何认识物质的量?(与熟悉的物理量对比,让学生再次认识这个物理量与时间、质量等类似)

〖教师追问〗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大家可以预测化学中的微观粒子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合适呢?也就是说 1 摩尔的物质中究竟含有多少个微粒呢?能够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吗?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到的?(让学生体会到该概念引入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必要性)

……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

设置阶梯习题,实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实践练习一

(1)1 mol H2O 中含有 水分子

(2)3 mol CO2 中有 个碳原子, 个氧原子

(3)2 mol NaCl 中有 个钠离子, 个氯离子

(4)1.204×1024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问题〗请同学归纳总结物质的量(n)、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实践练

教材【学与问】

实践练习三

如何知道 1 g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最后再次回归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该问题,理解此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计量的意义类似)

总之,“物质的量”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整节课下来,据课堂反馈和课后学生反馈,学生能较容易地接受该概念并能较熟练地应用。本节课充分联系和利用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经验,让学生成功建构这个化学概念,在情景与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使其思维能够沿着教学内容和自身发展进行展开,让学生始终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前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分析、探索和搭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此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资助(2016B012)。

篇7

关键词:依法治校;法律执行力;行动中的法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32-02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依法治X”已成流行的话语,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模式,“依法治省、市、村”乃至“依法治山”、“依法治水”等口号充斥社会,各高校也纷纷加入“依法治校”行列中。该说法提出的初衷是好的,若能真正领悟所依之法的理念,无疑会对高校的良性健康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起推动作用。但问题在于,高校有无吃透其中内涵,能否理顺一系列法律概念间关系,是否从制度设计到规定的执行都贯彻法治精神?更重要的问题是,“依法治校”在实际中依何种“法律”?在法律的执行力尤其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力饱受质疑的境遇下,仅靠自上而下运动式的推动,能否实现高校的法治化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一)“法治”概念基本内涵

“依法治校”的理论预设是“法治”概念。作为从西方引入的复杂概念,法治概念至今仍在完善与发展中。简单来说,西方的法治概念经历了古代“法治”概念的“良法法治观”阶段、近代的规则法治或“形式法治观”阶段和现代的软法治或“实质法治观”三个阶段。法社会学产生后,西方法学家提出“活的法”(livinglaw)、“行动中的法”(lawinaction)等概念。与之相适应,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已不限于国家制订的正式法律规则而包括法律原则、“活的法”等,“法治”也不仅追求形式正义,而是又回归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良法之治[1]。“法治”概念发展至今,在当今中国至少应理解为:“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和合法性的完美结合”[2],是依据内涵丰富的“良法”,追求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保障个人权利,限制公共权力,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公平、民主、秩序等合理内涵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

(二)“依法治校”概念的内涵

1.通说

“依法治校”概念,在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民主法制领域中使用较多。它既是教育行政法概念,也是教育管理学术语。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贯彻落实法治国家原则,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目标,以法律方式规范高校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国家对高校实施管理的法治化和高校自我管理的法治化两个层面的内容:在外部关系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自主办学、独立责任、服务社会’的关系;在内部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学校作为管理、服务者与学校中接受管理与服务的教师、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校章程规范下的权利与义务关系。”[3]

高校依法治校的主体既包括学校和学生,也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而所依据的法律,狭义上的“法”指与高校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广义上的“法”则包括从《宪法》到其他与高等院校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甚至还包括被多数学者所忽略的,却恰恰是实现法治化目标关键所在的,我们随后要谈到的通行于学校内部的所谓“行动中的法”。

2.存在问题

首先,推行“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主客体颠倒问题。在实现高校自我管理法制化中,很多高校把作为依法治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当成治理客体,把“治”理解成了“管治”,甚至将其与处罚画等号。实际上,“治”的对象是高校的管理权力和公共事务,而绝非高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将师生作为治理、管治的对象显然是人治思维流毒未清的表现,深层原因恰是法治精神的缺失。

其次,倡导“依法治校”存在简约化倾向,集中表现为“有法可依”唯是论,将“依法治校”简化为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即制定校内的规章制度,甚至为制度而制度。一方面,制定者们不顾法律效力层级顺序,违背基本立法常识制定与上位法相冲突或彼此矛盾的“非法”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定出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却不能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而沦为“摆设”。规章制度成了装点门面的东西,作用仅在于挂在墙上供上级领导检查时参观。实际上,“依法治校”不能被简化为守法的代名词,也不等同于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要防止这样的悖论:本来是大学主体的师生员工却沦为依法治校的客体;或把立法作为法治的终极目标,忽略立法后的问题,尤其是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法论问题。毕竟,“对于建立法治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提出制度的框架和方案,而是制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4]。

那么,如何克服上述矛盾,使“依法治校”不再沦为简单的口号?关键问题在于破除盲目立法崇拜,厘清依法治校真正内涵。这需要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论为依法治校问题提供另外的思路。这也是本文使用“行动中的法”概念的初衷。

二、行动中的法与“依法治校”

(一)概念的引入

“行动中的法”是早期的法社会学奠基人庞德首次提出的,他在对比并区别“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时说:“如果我们细看,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之间的区别,支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和那些实际上支配的规则之间的差别,将会是很明显的,并且我们还可以发现,法律理论和司法行政之间的差别经常是非常真实而深刻地存在着。”[5]

因此,他倡导法社会学研究要注重法律实施中的实际状态和效果,把法的概念的中心从规则转向行为,转向立法、审判、行政诉讼等具体法律活动。在法律多元主义看来,法不仅以国家法的样式存在,也在不同层次的社团内存在。①不管是埃利希的“活法”概念,还是马考利“私人政府”的概念,以及马克斯·韦伯所提到的包含“特殊工作人员”和“外部强制”两方面即可称为法的概念,都在表明这样一种观点:以国家立法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过于僵硬和呆板,极易在实际生活中遭到忽略或规避。只有突破立法中心论并突出普通民众建构内在社会生活秩序的能力,才能使法律充满生机与活力。行动中的法研究着力促进法律过程研究的范式转变,用真实的、实践中的、动态的法律概念代替规范性、稳定性、本本中的法律规则概念。这为我们重新认识法律执行过程、法律制定与实施关系提供了崭新视角,为推动法律制定与实施实现新统合提供了理论基础[6]。

(二)借鉴意义

对于目前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面临的法治困境而言,庞德的理论也只是提供一些思路。②笔者关注的问题在于,国家强力推动的法治有时会与社会缺乏内在的亲和力,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完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活,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民众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治理的对象,造成法律太多而秩序较少的现实。

首先,在高校内部法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两个分立的过程。强制推行的法律,其目的往往会因与个体需求的直接冲突而面临尴尬的境地。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因为政府立场和法律规则受到公然挑战而致政府和法律权威性资源流失;要么因为政府动用各种执法途径和资源执行法律而使执法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变得难以承受。[7]

其次,现行的体制往往忽略了普通民众在法律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结果束缚了高校的活力与主动性。高等院校是一个单位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通行的国家制定法之外,还有许多自发形成的制度维持着高校的良好运转。③以“行动中的法”为理论框架,“法”指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内在法秩序,不同的参与者在法执行过程中对法律发挥着塑造功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是破除“立法中心论”的前提,也对提高高校内部法律的执行力至关重要。

最后,如何有效发挥行动中的法在高校中的作用?从法律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关系看,多数学者要么认为法律难以改变人们的习惯,要么认为法律只有沿着社会变迁的方向才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即便立法的最初目的十分正当,也会因个体的切身需求而流于失败。毕竟,人不仅仅是斤斤计较的理性人,也是随遇而安的感性人,还是不计得失、富于正义感的道德人[8]。英国学者阿蒂亚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思路。除了通常的立法模式,阿蒂亚又提出了诉讼模式,以克服立法模式的刚性和强硬。诉讼模式以进化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强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依据合理的法律,通过授权而非苛以义务的方式,通过成员的互动和民事诉讼促使人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模式更少强迫色彩,在目标和结果上更为开放[9]。

三、结语

综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法的秩序是真实存在的,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通行于其内部的法治秩序的建立不是通过简单的立法方式就可以实现规则的统治。唯有在其内部发掘发现符合普通民众需求的规则,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发现规则秩序,才能形成一种和谐、持续的法治秩序,真正实现所谓的“依法治校”,从而提升规范高校办学,提升高校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勤华,严存生.西方法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54.

[2]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89.

[3]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4]舒国滢,等.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1.

[5]Roscoe Pound.Law in Books and Law in Action[J].American Law Review,1910,(44).

[6]彭艳崇.行动中的法:中国单位组织内在秩序的个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

[7]王锡锌.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J].法学研究,2005,(3).

篇8

论文关键词 非婚生子女 认领 准正 户籍

一、 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的是没有婚姻关系所生的子女。但是我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而因为没有概念或者概念模糊,不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一个明确的概括,导致非婚生子女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也不能取得法律上的地位,从而使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的保护,让本来命运就很悲催的他们更加感到无助,因此我们只有给出一个能够反映非婚生子女自身真实情况和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相吻合的概念,才能真正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个概念,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解释为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这个观点欠妥。笔者认为非婚生子女应当包括已婚男女和第三人所生的子女,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以及无效婚姻和被撤消婚姻的当事人所生子女等。

二、非婚生子女立法概述

从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规定的演变来看, 1950年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里用专门的章节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它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并用1/5的内容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互相扶养的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此之后,1980年的《婚姻法》中又以占全法1/5的篇幅对上述规定进行了重申,并对子女姓氏、权利请求权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保护权进行了规定。并且确立了一种新型亲子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扶养和相互继承的关系。

1980年以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催化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市场经济的推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婚姻家庭、亲属关系也因此遭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剧烈的冲击。婚姻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健全和完善婚姻法已经迫在眉睫,注重对亲子法制度的完善以确保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是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三、非婚生子女的权益在我国的保护不足

(一)立法总量的薄弱

法条中同等的权利不等于相同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5条中的规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是和婚生子女同等的,他们的地位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同等并不是相同,他们虽然拥有的是同等的权利但并不是说就拥有的是相同的权利,这两个不同的词可以看出在权利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21、22、23、24条对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对婚生子女的教育抚养的义务、子女的姓氏、父母离婚后关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以及在如何支付抚养费的问题上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和具体的分类,而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的规定就只有25条规定,从这里看出国家的立法上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是不够的,法条非常的简陋。

关于“抚养费”,在《我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中规定了子女教育费、生活费以及医疗费等费用。而婚姻法中的25条第二款只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父母担负子女的教育费和生活费,在医疗费等费上并没有加以规定。综上看来笔者认为法条上对非婚生子女的规定的条款是极少的,法条上规定不够细致,那对权利的保护上的实施也是很有困难的,可能不能简单的从数量上做定论,但是法条里规定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却在婚姻法第二十五条中对非婚生子女做出了额外的规定,只规定了生活费和教育费,并不与婚生子女的规定一样,其所规定的权利是比婚生子女的权利是少的,这样不利于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二)在准正制度上的缺失

篇9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概念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在我国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形式法治”。即在西方法文化“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经过我国传统实用性思维的加工、处理,将西方法治思想中支撑其信仰存在的内在精神与理念予以删除,仅将其作为制度层面的法律予以保留。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法治不仅包含“形式法治”,还包含实质法治。单纯的形式法治已经难以指导我国社会法治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期待实质法治的实现。法治不同于人治,主要是指伴随社会民主化、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通过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对公权力予以控制,进而保障私权利最大程度实现的治理模式。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概念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试图通过对高校所享有的管理权予以限制,从而保障其享有的管理权能够有效运用,进而实现保护学生权益的最大化。即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主要是指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应当在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定、完善学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实现学生管理过程的进一步规范,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伴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增强,尤其是近年来学生与高校争讼案例的不断增多,致使高校管理者开始思考原有治理过程中曾运用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等是否出现问题。尤其是在依法治校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护以及高校在治理过程中是否侵犯其切身利益,由此导致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一)相关立法的缺位

由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相关立法没有得到及时修订,并且在其规范中针对学生管理的条文也多以宣讲性为主,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例如,执法主体的模糊规定,往往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各主体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与此相关的部分上位法缺位,致使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大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推进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制定与学生管理有关的规范。虽然新增“立法”从数量上颇为可观,但就其质量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从内容上看,多体现为与其上位法冲突或者抵触的情形,从而致使规范本身丧失合法性。其次,从形式上看,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体系,主要体现为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以致该具体规定无法具体适用或者难以操作执行。最后,从程序上看,多缺乏必要程序,例如制定规范时缺乏相关调研、论证以及征求意见等民主情形,从而导致此类规范一经推出便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正当程序的缺失

高校学生管理的上述“立法”规定,多体现为“重实体,轻程序”,即不少高校在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因其对实体与程序的辩证关系缺乏正确理解,致使对正当程序的价值观念予以忽略,仅对关涉当事人实体权利的部分予以明确规定。实践中,程序规定的缺位以及未对程序予以合理关注,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按程序办事,多体现为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即管理者所应依据的程序多因人、因事、因时而被恣意改变。此种情形对于学生而言,因未明确规定其参与、监督以及救济等方面的程序权利,导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制约,从而导致实体正义无法得到实现。正当法律程序的缺失影响并阻碍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进程,主要体现于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往往将学生作为客体,而常常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且多采取以命令或者告知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学生受处分多表现为一般的告知,往往缺乏听取申辩、举行听证等有效民主管理的方式。

(三)权利救济的不足

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体现于学生权利救济渠道的进一步畅通,主要指在高校学生管理纠纷发生后包括学生提出申诉、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在内的一般救济途径的行使均存在一定的阻碍。例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均对申诉制度做出了规定,但因其规定本身不明确、缺乏不可操作性,在难以保障申诉公正、合理的情形下,致使这一机制往往处于闲置状态。而民事诉讼本应作为学生实现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但却受民事诉讼法只调整处理平等主体之间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受案范围的规制,将学生管理过程中涉及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以外的部分纠纷未在民事诉讼法中予以规定。即对于这部分案件提起的民事诉讼,法院一般会裁定不予受理。其中,这类案件的典型如学生诉高校未授予其学位的案件,致使各地法院在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多作为行政诉讼予以处理,但仍有一部分案件被法院以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不予受理。具体而言,以上三种权利救济方式未充分发挥其效用,若仅仅通过此三种方式也难以充分解决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纠纷,并且学生权利救济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完善

针对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管理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的理念,通过采取健全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建构正当管理程序以及完善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等方式,真正实现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完善。

(一)健全管理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主要是指建立新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以及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首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在高校内部主要体现为依法治校,即其所依之法并未完全覆盖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部内容,应在结合我国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类似于考试作弊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应当建立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相适应的程序性立法,使其上述法律中明显体现为宣讲性的条文具有具体运行、操作的可能性。其次,针对颁布较早、修订次数少或者尚未修订过的《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而言,立法不仅表现为严重滞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还表现为背离了原有的立法初衷、立法目的以及立法理念。现阶段为了贯彻依法治校的进一步推进,应在服务学生以及维护学生权益相关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对相关立法的修订与完善。最后,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也是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作为高校内部的“法”在具体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民主性原则。合法性原则主要体现于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应违背宪法、法律的规定,且应当在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制下,结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合理性原则主要是指高校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公平、公正,合乎情理,不能仅因学生上课偶尔低声说话、迟到或者早退等情形就给予学生严重警告或者留校察看等处分。民主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听取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还要考虑征求在管理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被管理的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致使制定的规章制度更加符合实际,进而保障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广大学生认同。

(二)建构正当管理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深受自然正义观念的影响,最早提出于英国的《自由大》,其后在美国《宪法修正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正当法律程序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不仅体现为有利于解决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促进高校学生之间权利的实现,还体现于在实现管理者之间权力制衡的基础上规范双方基本权利。在依法治校下的高校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加强管理者的程序意识,即应当将正当法律程序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实体正义的实现以及保障实体正义实现的程序正义也应当予以实现。在实现学生管理实体正义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强调学生应当享有的程序性权利,例如享有针对处分的申辩、听证等权利。建构正当管理程序有利于保障学生管理活动严格依照既定的正当法律程序运行,从而实现处理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进而实现学生权益保护的最大化。

篇10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律化;道德化

一、法律与道德问题的提出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道德与法律有密切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在谈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必须首先界定出两者的概念,即什么是法律,什么是道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在法律的发展规律中曾存在的法律与道德的浑然一体状态。两者浑然一体当然就无所谓法律与道德的问题。直至西周,所有的规则、仪式都被称为“礼”,虽然它的背后是“刑”,但仅仅是保障“礼”实现的工具、手段,而不是独立的规范。这个时候是不会出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的。只有当法律开始从以前的那个混沌的整体即“礼”中部分分离出来的时候,两者的关系才能应运而生。我们以《法经》及“法”、“律”等概念以区别于“刑”的姿态和内涵的出现作为这一分离或矛盾开始的标志。由此,才有了我们开始从立法角度看我国与西方的对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不同。

二、从立法角度比较中西对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不同

(一)中国――道德的法律化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影响极大,所以儒家伦理思想也影响了立法中对于一些罪名的规定,例如:对于“不孝”罪的规定。儒家以孝为百行之先,大力提倡孝德,并把孝与忠即父权与君权联系起来,认为孝亲的人自然也会忠君。正因为这样,在儒家的刑法思想中,不孝之人被视为“元恶大憝”,必须从重严惩。

再如:《唐律》的“一准乎礼”,是说《唐律》是合乎儒家道德的。所谓“纳礼入律”,是把儒家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把儒家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唐代名臣长孙无忌主持修撰的《唐律疏议》,一开篇就提出了“因政教而施刑法“的主张。既然刑法是官方推行政教的工具,那么刑法贯彻儒家的道德原则就很自然了。《唐律疏议》又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进一步说明了刑法对德礼的维护作用。“纳礼入律”的结果给《唐律》赋予了儒家化的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又被转化为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法律原则。该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规定上:第一,对老、幼、妇女、残疾人的宽宥规定。第二,对犯人进行生活照管和医疗救护的规定,第三,“权留养亲”的规定。该规定时说犯罪者因家中无成年男子而暂留家中奉养尊亲,对其刑罚暂不执行。第四,谨慎断刑、疑案从赎的规定。上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功能,使犯罪分子在接受处罚时也受到教育和感化,从而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从此意义上说,《唐律》的刑罚也是一种“教育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共识就是制定法律应该符合道德,立法应该符合道德,道德应该是法律的法律,法律应该是道德的实现,古人常以“何其不德”来批评认定法,从未有过以“何其不法”去批评某种道德,足以说明他们认为道德是比法律更崇高、更根本、更应依据或遵守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可以将古代中国立法角度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概括为道德的法律化。

(二)西方――法律的道德化

相比较古代中国来看,西方对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应该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有关系。在西方文化史上,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法观念,即与正义不可分割的自然法观念。西方思想家认为,法律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法律中体现了正义等德性,遵守法律不仅是一种法律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讲,守法就意味着守德。有人说“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就越多。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个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几乎成为了一部道德规范的汇编。”从中可以看出道德法律化的倾向。所谓道德法律化,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法律的、国家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也可以看出其法律中含有道德的意味,有道德化的取向。这些都体现了法律的道德化。

三、结语:给我们的启示

面对我们古人有些极端的将那些肯定国家利益和个人义务的道德予以不切实际的法律化,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必然是交流开放社会、多元创造的文化和自由民主的政治,因此,与这种情况相适应的普遍的社会规范只能是法律而不能是道德――既不是崇尚乌托邦的“大公无私”,也不是那种画地为牢的乡野习俗,而是具有对所有主体普遍适用性、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统一性和在人们行为中具有必行性的法律规范。从它的执行角度来看,其毫无疑问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尤其对义务的落实上,但是,这种对于义务的统一的、长期的落实,一旦形成为一种习惯,便可以变化为康德所称道的人们的内心的道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借助的是法律而不是传统道德。

【参考文献】

[1]《法经》

[2]《唐律疏议》

[3]《法国新刑法典》

[4]《德国民法典》

[5]《略论西方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中国法院网

[6]《论法律与道德》,刘舒,载《考试周刊》2007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