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

篇1

关键词:生物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要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家和创造者,需要亿万人的积极改革和创新。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尽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开拓型新世纪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见解的思维活动,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创”和“最佳”,在常人、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创造性思维具备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等特性。

二、生物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 实验引探,启发创造思维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生物教学中挖掘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中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探索性实验,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增强生物实验的探索性,启发、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创造性地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例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用百分之三十蔗糖溶液验证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设计一个用百分之五十蔗糖溶液做的对比实验,并分析比较其结果,其结果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所以只有质壁分离现象而不能复原。“假设”是科学创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或研究中发现问题,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虚构,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进行检验,以得出正确结论,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并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2 培养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就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是解决问题的主观基础。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是在逻辑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直觉思维是对现象或所提问题未经严密推理和论证做出

的一种迅速而“径直”的猜测,其作用是快速缩小范围,直逼问题突破口。创造性思维就其方法来说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的思维,先直觉、后逻辑,从而产生最佳的思维效果,所以培养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利用模型、标本、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创设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高效率地吸取知识,迸发“灵感”的火花,发展创造想象,启迪直觉思维。

3 培养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密切相关,辐合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对一个问题要求并产生单一最佳解答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指对同一问题产生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不依常规,不受传统知识束缚,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求新图异的思维方式。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都必不可少,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交互发展,有机结合,构成

了个体创造思维的基础。例如:在鸟纲的复习中,教师让学生讨论回答鸟纲的主要特征,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纷纷列举出:鸟类体温恒定;具有飞翔的能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等。教师又引导学生从适应翔的角度来谈鸟类的特征,学生答:鸟类身体呈纺锤形,被羽毛,有翼,骨骼轻而坚固,胸大肌十分发达等,教师因势利导问:鸟类这些适翔的特征,在仿生学方面有何意义?飞机是怎样在空中飞行的?人能不能飞起来呢?这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从而通向创新之路的过程。

4 培养辨证批判思维

辨证批判思维能力泛指个人能够辨证地评判某一事物现象好坏利弊的能力,辨证思维是按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在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很有必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提出疑义,鼓励他们提出设想,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争议。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离奇怪诞或离经背道的见解而嘲讽或斥责他们。教师要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批判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要引导他们从反面,从错误中得到教育。给他们讲述科学史上科学家的失误或走过的弯路,新旧交替中革命性批判的作用。例如:学生对于细胞结构的认识,初中教材介绍细胞质中有液泡,高中教材介绍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使学生明初中学习的知识不全面,继续学习还会对高中所学的知识有个正确的评价。

5 培养创新情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智商对一个人的成功是有相当影响的,情感智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智商更加重要。

非智力因素可以对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起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想象的能力。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和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积极提出新思想和新方法,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留出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教师要以情施教,营

造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教师对学生创新情感和创造人格因素的培养,不仅要采取课堂教学和讨论的方法,还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观察和体验来展开。生物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

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开放阅览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社会交往方面,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关心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社会改革等生产生活实践,关注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

发展。教师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自行设计完成力所能及的探索课题,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而且还要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其发明创造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三、结语

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与世界各国经济产业一旦结合就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 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现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 包括生物芯片、生物医药、生物塑料、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反应器、酶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转基因农业、克隆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等) 销售额每五年翻一番, 生物经济年增长率已达25~ 30% , 是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十倍) ) ) 生物经济已在全球崛起, 并将为人类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来临做出卓越的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倪映月.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1)

[2] 张旺.科学创造与科学素质培养[J]. 教育研究. 1999(10)

篇2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学;锻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04-0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们实施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使人不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不同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扩展学生的视野,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1)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能够指导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并通过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路径,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体育锻炼中适当进行思维锻炼,能够使学生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并在胜利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荣誉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用理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锻炼。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1)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体育知识,强化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所以,体育教学必须要贴近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在教授“前翻滚”这个动作时,首先问学生:学习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人摔倒了,为什么有的人毫发无损,而有的人却受伤严重?经过讨论和了解这个问题,学生发现如果速度太快会摔倒,从高处跳下会摔倒等。学生经过激烈讨论,认识到利用前翻滚能够很好地预防摔倒时受伤。然后教师再问学生:为什么前翻滚时要蜷曲身体?并用一个小球和一个方形木块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明白蜷曲成圆是为了在实施前翻滚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比较简单地掌握体育知识,同时能开拓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利用体育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实际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够提高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在“跳双圈”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动物跳,并让学生扮演任意一个动物,模仿动物跳动的样子(学生有的表演兔子跳、有的表演青蛙跳、有的表演猴子跳等)。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跳动的一个特点:动物一般用双脚跳动,而单脚跳动的情况比较少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配上动感的音乐,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扮演更多类型的动物,模仿其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利用疑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探索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进而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接力赛跑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接棒区一边慢跑一边接棒,然后让学生了解快速奔跑、突然停止时可能出现的摔倒现象,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接力赛跑中惯性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尽量减小跑动时的惯性。这种探索性教学方式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能让学生对自己的锻炼有更好的了解,从而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通过直观的启发促进学生对现象事物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培养。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结合生活实际,从多个方面出发,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2]苏静.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育方式研究[J].体育时空,2016(23).

[3]唐永钢.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田径,2015(11).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学习兴趣当今社会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迎合21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教课时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需要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将用创造性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正在不断付诸实践,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更加离不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讨以下经验和体会。

一、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小学生因为年龄偏小,思维相对较发散,对事物存在更多的奇思妙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以引起学生们兴趣的问题,而情景性问题对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引发自主性的思考讨论,为其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们可以把繁琐的数学题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进行讲解,创造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有趣的讲解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性,如在有一次讲课中我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是不是会买生日蛋糕呢?那么,同学们在切自己蛋糕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切三刀,蛋糕最多能切成几块?学生们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同学说可以切成3块,有的说能切成6块,我对同学们的发言又鼓励了一番,让同学之间继续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能切成8块。然后我又问如果切四刀最多切成几块?又是一场热烈的讨论。

二、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同学大胆创新突破思维局限

在上述例题中讲到要通过情景性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引发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通过鼓励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创新,创造的能力是人人生而就有的,每个人大脑中都有相当强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唤醒它,因为创新是进行创造活动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创新性的人才,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教书育人,本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鼓励教学方式的采取,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切合实际地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创新培养策略。

例如,在一次讲课中,我问道“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时候每折绳子长1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同时,给每个学生发一根绳子,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演练,把抽象化的问题转换成具体的问题,能做到大胆尝试,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果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完全激发学生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创造性方法,积极探求、努力进取,并且独立的思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此便促进了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解答问题习惯思考,习惯创新,让每个学生都通过创造获得对自身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行为习惯。

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创造性思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对老师教授的课堂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学习的主动性,对求知创造具有兴趣是教师教书育人所需要具备的根本条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创造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因为兴趣而学习,同时因为兴趣而思考,并且能做到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疑问的基础上自己去解决问题,去创新,引发学生内心对求知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课时可以问学生与平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你们在做作业,写语文作业用去时间的一半,写数学作业又用去剩下时间的一半,最后5分钟用来读课外书。问冬冬完成全部作业用多少时间?”或者“妈妈买回不到20个鸡蛋,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就多3个。请问妈妈买了多少个鸡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来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的意识,通过兴趣来带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兴趣带动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做到以培养学生的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要做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现,在提高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在此基础上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同学大胆创新突破思维局限,并且能做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创造性思维,总之,教师要做到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以引导、启发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突破,从而通过小学数学的教课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启发性的提问,有趣的故事,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等来导入新课。教学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关注和信任、理解和认可。因为老师的尊重、鼓励、肯定,可以极大鼓舞学生。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各种比赛。谁先解答出来,谁的方法最简便,谁运用的方法最多。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励起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思考、讨论、小组竞赛等等。教师发挥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简练漂亮的板书、热情的鼓励、亲切的语言、敏捷的思维、信任的目光、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影响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效应,能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它能使人提出新的见解。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想象这一发明创造的源泉中不断吸取创造的动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内要创造出一种热烈讨论的气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化,在碰撞中发生智慧的火花,产生灵感。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如创造性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学生受到一定情境的刺激,能引起联想,发生想象,从而产生超越课堂教学要求的创造性思维。课外的世界更是广阔,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极好的环境条件。课下组织兴趣小组,开展一些比赛活动,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内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条件,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要教导学生平时多思善想,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注意思维的技巧和灵活性,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产生直觉和灵感的条件。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训练学生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好方法,运用启发的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和实践。

    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学校教育中,要把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摆到教学重要位置。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同时及时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重视学法指导,讲究方法教育,提高课堂实效。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数学家们发现问题、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求科学的意志。选择恰当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发掘学习潜力。

    四、鼓励设问,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提出,以问促创新。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设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勇于置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与保护,同时加强一题多解训练,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得到充分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勤读书,多搜集资料,学会多角度分析、判断。培养求知欲和失败不气馁的勇气与毅力,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将会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把数学学习与创造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进来,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就能使学生轻松学习。鼓励学生为成功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前言:

室内设计专业是高校的主要专业之一,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这一专业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审美以及创造性思维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开始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应用性、动态性以及创新性等方面。首先,室内设计专业设计教学的目的在于将相应的设计手段应用到室内设计过程中,以为室内设计水准的提高提供保证,其主要作用在于为生活服务,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较为实用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这一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1]。其次,人们的审美往往影响着其对室内设计效果的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审美层次也会不断的变化,室内设计专业必修保证具有动态性,不能一成不变,这样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最后,室内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专业,不仅能够涉及到建筑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美学领域的知识,较强的创新性能够使设计效果更加符合美学要求,因此,室内设计专业必须具有创新的特点。

二、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对于人才的主要要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对于室内设计这一对创新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而言更是如此。在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三、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还是对于高校而言都极其重要,因此,必须针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往往会重点针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其中涉及到的课外知识较少,同时也并不具备有关设计实践的内容,这不仅会导致学生设计水平的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效果[3]。对此,高校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通过真题真做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设计题目真正分配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可以将学生以三人一组的方式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每一小组对难度一致的室内设计项目进行抽选,每一小组的学生要通过合作的方式真正的完成整个设计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对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二)建立创造性思维评价机制

建立创造性思维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水平得到有效的评估。评价机制的建立要包括对学生设计水平的分析以及对其操作能力的判断两方面内容。首先,理论能够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因此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即设计水平十分重要;同时,只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学生在室内设计方面的操作能力的评价也非常必要。通过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综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便能够大体呈现。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对于其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这一机制的建立必须得到重视。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十分必要。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以项目带动教学能够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与室内设计企业的联合,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室内设计活动中去,这对于学生眼界的增长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利。结束语: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具有应用性强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在该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通过优化教学方式以及建立创造性思维评价机制等的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保证,对此,该专业的教师一定要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敬国.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02:15-16.

[2]姚辉.浅谈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J].科技展望,2016,16:190.

篇6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计算机教学 中职学生

在计算机学科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中,蕴藏着大量的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创新意识

计算机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科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以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给学生介绍一些计算机产生、发展和应用中的创造性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后所凝结的创新性的观念和方法,特别是其中的不断探索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计算机发展概况”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的故事;在讲到“微机”时,可介绍IBM推出PC机的故事;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国产防病毒软件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

(二)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发现法”、“探究法”、“解决问题法”等,创设一种“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引入DOC的目录结构时,向学生提出:在硬盘中有成千上万个文件,为了便于存储和查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来“放置”它们呢?由于学生有“放置”实物的经验,因而会迅速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当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得到肯定时,其成功感会油然而生,他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进取、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思想开放,敢想敢说,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实践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计算机教学实践表明,职校学生对实践性教学活动特别感兴趣,在这类活动中他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FoxPro程序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分组完成“班级成绩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时,会引发一系列学生必须解决的新问题,如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才能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等等。他们需为此进行调查、讨论、查阅资料、编写和调试程序,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激发。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以激发其恒久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趋势及应用前景,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稳定持久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明确计算机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学生更好地树立远大理想,继而产生持久的创新意识。

二、发展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映像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以其新颖性、生动性来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在W0rd2010的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让学生进行“迎春”板报设计之类的练习,因其内容涉及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图形和艺术处理及美学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而学生的创造想象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培养创造人格

创造力研究专家指出,创造的人格是创造性设想得以实现的个人保证。由于职校学生很快就要走向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如果届时不具备良好的创造人格,即使有再好的创造性设想,也难以实现,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有利时机,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人格。创设一种民主、进取、开放的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克服随从性、刻板性、狭隘性、定势性、嫉妒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等人格倾向。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进取心、敢冒风险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情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计算机学科具有现代性、实践性、工具性、应用性的特点,使得它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种学科优势,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通过程序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挥这种优势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主要是因为:

(一)程序设计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具体体现。按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的观点,创造性思维过程要经历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四个时期,而程序设计通常要经历如下过程:分析构思框图程序调试修改完成。其中,从“分析”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时期,对于应用程序的设计,在这一阶段还需要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除了简单的或模仿性的程序外,从“程序”到“调试”阶段一般都要经历“豁朗”和“验证”期。因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程序设计训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二)程序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当程序设计、调试成功时,特别是学生自己设计的程序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三)程序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程序常常需要进行反复地调试修改才能成功,这需要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刻的思维、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失败并相信自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勇气;另外,当几人合编一个程序或共用一台机器时,还需要学生有团队协作精神,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四)程序设计中的非常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程序设计中常使用非常规思维,比如赋值语句N=N+1、分治策略、最优策略和穷举策略都突破了学生思想中的“数学常规”,这些“突破”性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学科优势,全方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94-01

创造力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拓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特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一些有益的探究。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策略

1.1突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教师尝试用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创设思维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如学习"酶的特性",由教师设计一组实验,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和归纳,强化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创造性活动的特点是创新,它必须与前人和众人有所不同,独具卓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受前人知识的暗示,严格而客观的评价某些思想结论的是非利弊。如对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既要指出它是一种动态模型,较其它模型完美,也要说明它忽视了蛋白质对脂质分子的控制。

1.2激疑引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疑,启迪思维。如在演示实验时,教师通过一些"故错"设置,导致实验失败,使学生顿生疑惑:出了什么毛病?操作是不是有误?应该怎么办?然后主动去探索,直到水落石出。

1.3克服定势,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往往会由于过去的思维活动而造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即思维定势,以致用一些老框框、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必须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消极影响。如讲"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学生普遍存在"鸟的生殖和发育均由亲鸟完成"的定势,这时,可举"养鸡场鸡卵的孵化"

2.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如讲授"蛛形纲"时,我运用园蛛标本结合挂图来设疑:"蛛丝能粘住昆虫,蛛丝为什么不能粘住蜘蛛自己?""蜘蛛怎样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屋角之间架网呢?"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展开了讨论,他们就蜘蛛如何架设这张"空中罗网"讲出多种办法。教师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于发问,以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如在讲"蒸腾作用"时,向学生提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够从根部流到树冠?"等,这些问题可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生物课堂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后总结出:蚕有八对足,还有许多气孔等特征。这时我问:"那蚕还有什么特点?"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乘机表扬他,并让学生买条小蚕虫回家养,让他们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过了一段日子,有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因势利导,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疑难让学生去讨论,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学法让学生去总结,以便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例如,由于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生物学家就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出植物新品种,从而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英国科学家科勒和德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利用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和瘤细胞能进行无限繁殖的特性,通过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杂交瘤细胞,从而生产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为人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这些都是科学家发挥想象力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8

创造教育是一门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造就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一门创造学分支学科。站在教育岗位上来说,就是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的教育活动。

二、培养创造教育能力的几点原则

⑴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⑵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⑶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⑷多样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坚持以上四条原则,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三、培养创造能力的策略―创设情景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结合物理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制订有关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推进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步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善于利用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但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情景可以有从几方面进行创设:

⑴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的情景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直观、醒目、新颖。

如,上初二电路时,我就让学生画出班级中两个电键、六盏日光灯之间的连接,让学生自由的画到黑板上,只要你有与黑板上不同的连接方法,就可以画到黑板上,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了十二种连接,最后我再作评讲,并一一演示给学生看。甚至请学生上去把其中一盏日光灯去掉,看另一盏或另二盏灯同受一只电键控制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情绪很高。

⑵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的情景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例现象不存在的是:A、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上。B、水从碗中倒不出来。C、人可以倒着行走。D、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仅依靠直觉猜测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论证和检验,而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

⑶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否定的问题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习以为常,如“近大远小”的现象,“冬天室外的金属比树木摸上去冷”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否定自己原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在平面上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追问一句:“我离你越近,我真的就会变大吗?”;或者在温度和热现象的教学中提问:“冬天室外的金属真的比树木的温度低吗?”,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并自己发现问题,甚至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⑷能较大地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

篇9

528061

厂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吉利中学

黎春茶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目前,我国普遍推行了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也顺应地有所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教育的日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创新人格,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以形成创新性学习相伴随。这是创新教育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更是现代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鉴于本人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逐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谈谈自己的几点策略。

一、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其特殊的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考虑如何求解、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在原问题的基础上创作新问题,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事实上,正如徐利治教授所说: “很多数学定理最初是猜出来的,而证明不过是后来补上的手续。”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问题上,教师直接切题,这节课我们将引入一个新概念:三角形中位线就是三角形两边中点连成的线段。下面,我们将来证明一个命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节课教师讲得非常圆满。许多细节都进行了讲解,课堂很安静,大部分学生都规矩地望着黑板。下课铃声一响,很少学生再谈论课堂上的内容。若教师采取另一种教学的方法,在一块小黑板上画好一幅图。(如图1所示)并说,这节课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在图中A、B是两个地方,中间有座大山相隔,为了测量AB间的距离,测量者如图另选了一点C,使A、

二、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求异,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鼓励大胆设疑,培养创造能力

“学须教有疑”,大胆设问、勇于解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爱恩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题的过程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提问,并教给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乐于提问,养成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当前我国的教育非常注重素质教育理念,很多学校都逐渐提升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度,尤其是在小学期间,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并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小学生奠定良好知识基础以及综合基础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对学生开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与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习惯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不是简简单单带领学生“玩”,而是要有原则、有制度、有计划地“玩”,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形式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教学形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借助体育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而将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出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可以合理地借助探究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心得写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相应的规律,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稳定发展。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其思维和认知能力不健全,所以必须由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其进行思考,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共同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2.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更好地提升教W质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需要不断探究与实践才能完成的,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教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科学合理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借助游戏、竞赛等形式开展不同的活动,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最基础的教学形式,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健康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排体育活动与具体实施内容,自行设计体育活动的规则,再由学生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利用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学生未来的良好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教师利用足球这一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等,之后再让学生自行分配自己的任务,并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融入活动当中,之后与教师共同完成整体的活动项目,有效利用这一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还能强健学生体魄,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要提升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为小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