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内涵 特质 优势

在字典中,“人文”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解释为“社会科学”。所以,“人文科学”应包括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宗教学等,而“人文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语文教育的载体主要是文本,即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作品,而正是这大量的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显著的特质蕴含了人类科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知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评情感人生、体验闲适人生、浇铸道德人生、创造审美人生从而实现价值人生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如何通过文本教、学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转化,将人类社会各种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人格、气质和修养,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为他们的幸福美好人生和他们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追求。

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构成当代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特质,决定了它在学生人文素质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更具有优势。

一、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广泛包容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教材所选内容几乎能涉及人类所有的学科知识,能够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只是大学语文更突出和重视涵盖人文社科知识。大学语文课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畛域的壁垒,极大地开阔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冲动;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心智的历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大学语文课能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审美与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是非、识真假、懂美丑、知荣辱的道德判断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帮助他们养成健全而有魅力的人格。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就是体现这一特质的最好一例。品读《红楼梦》,除了吸纳其中无所不包的各色人物、医药、文学、园林建筑、衣饰美食、游艺收藏、民俗风情等知识以外,更有意义的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理解现实和人生,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和人生,同时感受、体验中国文明的博大、丰富和深邃,领悟真、善、美,获得无可比拟的审美收获和享受,从而在思想道德 、知识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得到浸润、滋养,修炼。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大学语文课的这一特性,在担当此重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具体化、形象化特质

这一特质表现为,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蕴涵的人文都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它是具体、灵动、可感的,且这其中多以塑造人或物的具体形象来体现,因而它也容易引发学习者对它体味和吸收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人生、思想的角斗场。例如,对于勇敢,苏轼在《留侯论》中写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由此,对勇敢便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像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才是真正的勇敢。又如,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上古神话中,能让人具体感知和体验中国远古时期人们的英雄崇拜的精神内涵。“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远古时期人们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和执着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附着、融透在夸父这个艺术形象中,就栩栩如生起来;而“事物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哲学思想,又通过“弃其杖,化为邓林”得到通俗而灵动的表现。

三、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多元互渗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叙写着人间世事,展现着现实世界,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渗透着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学、宗教甚至自然科学等多元的知识和义理,而且这些常常以交汇、融合、相互渗透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之中,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在同一个作品、或同一个事件、或同一个形象中可以获得多种知识,品味多个事理,体验不同精神品格的影响和感召,获得多样的审美感受和收获,且这些东西之间彼此影响,以它现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因为在现实中的人文往往都不是单一、孤立存在的。

以诗经《蒹葭》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这个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为大家所喜爱,就因为它既有文学美又有艺术美,更有思想情感美。这多元的美相互交汇、融合、渗透着,以一个充满美丽、朦胧、神秘的现实环境,和一个不畏险阻、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的企慕者形象带给读者深刻而长久的震撼和影响,本诗就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又如,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这也反映了文学、史学、哲学是紧密联系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哲学内涵,鲜活地反映着历史,且在现实世界中,这三者也几乎是不可割裂并相辅相成的。

如何把人文内涵较为有效地内化为人文素质,这是目前我们教育教学的难题,但依据“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特质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是让大学生拥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最佳学科,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使他们“精神成人”的最优势学科。

参考文献:

[1]曹来义.高职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构成分析.中国教育创新,2007,(9).

篇2

一 内涵探析

(一)人的内涵

哲学认为,人是通过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

教育学对人的理解有以下几点:第一,人是一种存在的司能性;第二,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第三,人具有发展的本质;第四,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作为人的存在具有以下特征:(1)存在的绝对性。人的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和依据。(2)存在的意识性。人的意识性正是人区别与动物存在的本质之一。“意识性”的存在是指其方式和意义是受意识指引的,而非感觉,是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先决条件。失去意识性,人就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未来,失去了生命连续性。(3)存在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思想精神和行为习惯上。(4)存在的文化性。人具有双重生命,即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没有文化生命的人与动物无异。人之所以为人,是生物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协调统一。(5)存在的语言符号性。人的存在也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存在,因为无论是意识,还是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形式。(6)存在的时间性。人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这种时间性说明了人既是历史中的人又是现实中的人。

若给“人”下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人就是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通过实践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并创造相应的文化和语言符号,使其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独特生命存在。

(二)文化的内涵

在西语中,“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ultura,其词根colere有耕作、种植、饲养之意,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得成果。到16世纪才逐渐演变为被栽培、培育、有教养以及文化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爱德华·泰勒,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在古汉语中,“文化”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其含义是文治和教化。因此,无论在西语还是在汉语星,文化都表示人类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实践的成果和人类社会实践所体现的人类思想的含义,而且这种人类思想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整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它也必然对后来人和其他人产生指导和教化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认为,“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正如上述泰德的文化定义,是特定社会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物质财富只能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西语还是汉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人的思想观念的精神层面的成果,而物质文化只不过是这种精神成果作用于相应的物质上,体现在物质上,反映在物质上而已。并不是所有思想观念都可以称其为文化,它有空间、时间两个条件:(1)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2)它是不受岁月束缚而被传承下来的。其实,这种人的精神层面的成果作用于何处,便形成了什么文化,作用在建筑上形成了建筑文化,作用在制度上便形成了制度文化,体现在文字上便形成了知识文化,反映在影音上便形成了影视文化,作用在人们的行为上便形成了习惯或风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精神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它的传递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不可能脱离载体独立传递。

二人与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正负态度的角度:积极与消极的矛盾

在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文化是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及其发展的标志,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对象化和反映;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文化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和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文化的惰性和保守性,会成为人们发展和前进的障碍,成为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阻力和包袱;文化的局限性和缺点会导致和加深人的弱点和缺陷;文化差异还会成为人与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障碍,甚至引发各种冲突。

人对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人作为文化的造物主,其实质规定着文化的实质;文化的发展动力源子人的发展;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发展和延续。人对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偏见、误解和局限性是文化的弱点和局限性产生的根源,并制约着文化系统的进化和不断更新,既影响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又影响文化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文化的破坏。“创造文化的是人,毁灭文化的也是人;创造优秀文化的是人.,创造文化糟粕的也是人”。人与文化之间这种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消彼长,推动着二者不断完善和更新,是人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能动性的角度: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就个人而言,生活的文化环境是先天既定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带有此种文化的民族印记和时代印记。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也好是消极也罢,无论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何种态度,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本土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作为文化塑造和影响的“产品”,在与文化的关系中有被动的一面。

与此同时,人对于文化的接受也有自觉的、能动的一面。也就是说,人不但可以在文化环境的作用下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改变自身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即在文化对人施加作用的同时,人也对文化施加影响。如果人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文化环境所施加的影响的话,那么同一环境里的人与人就不可能存在个性和差异了。人类和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在接受文化作用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自觉能动地改造文化环境,使自己成为现实文化的完善者、创新者和超越者。从这个角度看,人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又有主动的一面。人与文化之间这种主动与被动的矛盾在时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促使二者不断发展的源泉。

(三)质的角度: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矛盾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创造了文化、丰富了文化、传承了文化、创新了文化。与此同时,文化在被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人,推动了人的发展,使人成为有文化特质和文化品质的人。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因而人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一性和互为表征的关系。“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同一性,使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文化来了解创造和拥有这种文化的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人群来了解他们所拥有的文化”。所以,人与文化互为表征。脱离了文化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人就没有了文化生命,与动物无异。而文化来自于、存活予生生不息的人的世界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声张和展示,人是文化的缔造者、拥有者和守护者,没有人就不存在文化。这一点体现了人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同一性。

然而,人与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和区别。比如,文化中所含的人是对人的典型化和理想化,而人身上的文化又含有对文化的个性化、现实化、形象化。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具有了非人的特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这种文化会渐渐与时代潮流不符,成为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封建时期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人创造性的禁锢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体现了矛盾双方即人与旧文化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斗争性。 人与文化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一种由矛盾走向统一的螺旋式的上升关系,它的矛盾运动是人的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三对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种说法似乎将教育定义为一种单向活动,体现不出教育系统之中所蕴含的人和文化的动态生成性。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将教育理解为是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并在互动中相互建构的过程,即教育用不断更新丰富、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来完善人,又通过不断完善、随时代变化的人来丰富文化。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便是教育系统。

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教育是文化的社会传承和创生机制。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前辈们创造的文化成果代代相传、绵延不断;教育也创造着文化,不断地丰富着人类文化宝库的内容。这两种过程是同时交互进行而非分开的。因而,人类文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文化如果没有教育的传承和创生,它就无法形成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的系统,文化的生命就将枯竭。

篇3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36-01

培育职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对职校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所有教学科目中,语文教学无疑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关注人的内心情感,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层次性、多样性十分明显,最适合进行人文教育。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利于引导职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名合格的现代青年。

一、职校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人文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纠正思想错误,引导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进一步完善其人格,影响其为人处世的习惯,提升其精神境界。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提倡以“人”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目标,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育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完美统一的目标。究其本质,人文教育专注于人的精神培养,挖掘人性中的闪光点,驱除思想深处的阴霾,激发出每个人身上的正能量。从当前实际看,大多数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忽略了人文精神教育,几乎完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

(2)开展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在越来越注重人才素质的时代背景下,衡量人才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时代呼唤新型人才的涌现。开展人文教育,从精神层面完善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体系,正是培育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要求。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遇到的难题

(1)教材内容缺少人文基因,难以过渡到人文教育。目前,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缺乏人文基因,难以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部分专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实施应试教育的教师未对人文教育引起重视,而重视人文教育的教师却又受限于教材,无法进行高效教学。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时,教师只是对课文进行了解读,并没有深入挖掘“老人”形象背后的含义,导致课文教学缺少人文基因。从深层次来看,“老人”代表了一种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这符合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由于教师教学方向的偏差,使其成为了缺少人文情怀的文章。

(2)对人文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部分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时往往会犯方向性错误,导致人文教育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对人文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不少教师将人文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人道主义教育,这就造成了思想层面的狭隘。其实,人文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情感态度、人物心理、价值取向、大众情怀等各个要素。教师只有充分认清以上这些内容,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人文教育。

三、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

(1)加强古文教学,弘扬传统美德,增强人文教育效果。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优美的古文既蕴含着作者高超的创作技法,也饱含作者深沉浓烈的情感,体现了古人的人文情怀。其中,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安土重迁的故土情节,也有望月思乡的深深游子意。学习古文,能够令当代青年学生继承传统美德,于浮躁中收获一份内心的纯净。例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名垂千古的乐府诗,首先在文采上体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其次,这首诗也蕴含了一代枭雄金戈铁马、统一河山的壮志雄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豪气干云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蕴含了作者统一华夏的家国情怀。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应着重提炼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培养广阔的胸襟和家国情怀。

(2)以“三观”培育引领人文教育。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三观”培育,将其作为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开展人文教育时,通常面临无处着手的难题,教师不知如何具体展开,也不知如何检测人文教育成果,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其实,可以以培育“三观”为方向,将人文教育具象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人文教育,不再局限于教会基本的语文知识,而是从精神意识层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还存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难题,但通过教学创新,这些问题都能被有效解决。语文教学是一场古今中外的文化之旅,人类创造的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现代文明都是开展人文教育的丰富养料。语文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文教育,促进学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宝玉.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文理导航,2015(04).

篇4

【关键词】钢琴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人性教育;相互促进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伴相生的,在我国的物质文明进入到于上个世纪相比已经彰显长足发展,我国大众已经分享到物质文明的红利,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的当下,物质文明加速了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精神文明也反作用于物质文明更高水平的实现。在精神文明蓬勃高涨的态势下,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有了更广袤的园地和更丰润的土壤,各种艺术形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经过百年的发展后也显示出勃勃生机,钢琴教育已经逐渐由贵族艺术向平民化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钢琴教育也受其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问题,在教育上存在过分重视技术,忽视人文教育,浅薄钢琴艺术的造诣,速成于钢琴艺术的问题。

其实,钢琴教育属于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是人性品位的教育,二者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区别中尽显其独特的价值,在相互联系中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作为钢琴艺术的传授者――钢琴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钢琴艺术的修研和传授中,还应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并同时对学生施以人文素养的熏陶,将钢琴教育和人文教育联系起来,以人文教育促进钢琴教育则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充分认识钢琴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人文内涵是钢琴艺术的生命力

钢琴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本质是通过音乐符号来展现情感和社会生活。钢琴所表现的流水、虫鸣、波涛等等现象是社会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和展现,如同画家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一样。除此之外,钢琴通过音乐的变化和组合能够表现人的情感,欢快、悲伤、忧愁、喜悦的情感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和展现。而这些内容,构成的人文内涵赋予了钢琴艺术的生命,使钢琴所表现的音乐更加具有艺术价值。

(二)钢琴艺术的魅力通过人文情感来体现

钢琴演奏者通过钢琴演奏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在的人文情感,观众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来体会音乐中蕴含的人文情感。音乐是演奏者和观众沟通的媒介,而情人文情感才是演奏者和观众沟通的重要内容要素。在钢琴教育中,只有通过提升演奏者的人文情感的鉴赏力,才能使演奏者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才能更好的通过钢琴来展现内心的情感,和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人文情感的表达实现与观众共鸣。

(三)钢琴艺术民族化过程是钢琴人文民族化的过程

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关乎到钢琴在中国的未来的发展。民族化是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经阶段。钢琴的民族化就是在创作上要融合中国元素,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中国民族化的音乐作品,而钢琴民族化的实现只有通过融入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和钢琴创作的融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提高钢琴演奏者和创作者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倾向才能为真正实现钢琴民族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不可否认,现代我国的钢琴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不足。首先,在教学上,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很多学习者学习钢琴并不是为了学习“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生活而艺术”,很多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过级、比赛、获奖…,通过钢琴的技能获得金钱和各种利益,在这种学习目的驱使下,造成了只追求技术的学习,过分的追求技术的华丽和娴熟,忽略了钢琴的人文内涵。其次,钢琴的认识上,只注重钢琴的音乐本身,忽视了钢琴音乐的人文本质。无论是钢琴的演奏还是创作缺失了人文内涵也就失去了音乐的灵魂,没有人文内涵的音乐,也就失去了其艺术价值。

二、在钢琴艺术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的两点策略

一要把钢琴艺术的演奏技能教育同做人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人文精神从本质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学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将钢琴艺术教育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所要遵循的思想是不能就钢琴教育施以钢琴教育,要通过人文教育让学生的人性具有高品位,一人性的高品位来感受钢琴音乐的真谛,来驾驭钢琴艺术所要表露的情感.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教育傅聪时,要求傅聪第一要成为一个人,第二成为艺术家,第三成为音乐家,第四才是钢琴家。傅雷把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看作是成就艺术家的最关键要素,把做人的教育看得比钢琴本身的教育要重要的多。傅雷的这些钢琴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要把钢琴的技术知识教育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主要是审美教育,即培养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启发艺术灵感,提升艺术境界的教育。钢琴教育不单纯是技能教育,更应该是审美教育。技能教育只能把人培养成为“匠人”,而不是艺术家。

第三,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修养。钢琴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无论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者还是演奏者,人文知识的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绘画艺术、诗词歌赋、文学等基本知识,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杨林岚,黄亚萍.钢琴教育的人文内涵――从素质教育看钢琴学习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22:253.

[2]李毅.试探人文素养、乐感与演奏技巧对钢琴演奏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3,01:67.

[3]杨春霞.论钢琴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措施及其影响[J].学理论,2013,05:200-201.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教育

在古代,我国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这在孔孟、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只不过在当时人文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但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的发展趋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足够的重视。但是,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现代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越来越看到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不断地改革过程中,人文精神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生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我国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不仅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4)

[2]蒋传咏.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05)

篇6

一、人文情怀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权威性规定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俗地说,就是语文学科兼备了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两项功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承担着德育的功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情怀”培养的措施

1.提升教师自身文化修养,培养教育机智

首先,教师备课要以教学现场为出发点,备课时就要考虑教学语言的选用、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都必须有现场感,才能吸引学生进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备课运思阶段就要顾及教学课堂的现场调控,要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激发学生想象、情感等兴奋点的内容,以便张弛有度、擒纵自如地驾驭现场、调控学生,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适合于教学现场的环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因素,以调动学生思想、感情和生活的积累,形成独特的课堂情绪基调和教学过程。

其次,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树立人文情怀意识,合理使用教育机智,这是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树立人文意识。此外,课堂上因教师本人的失误、学生行为的失当、课堂教学环境的失常等因素总会产生一些尴尬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身后的文化内涵,利用教育机智化解尴尬。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充实了语文教材的人文底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养、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教授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时,都应当鲜明地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和方向,达到人文内涵渗透、人文情怀培养的目的。

3.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

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深藏的人文内涵,有意识地、科学地进行问题设置。科学地设置教学问题的目的是让我们回归传统、回归文本,将文本深层的文化内涵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连接起来,让学生真正接触文本本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更高层次得到收获,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统一。

4.拓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中外文学名著、当代文学经典等等文学作品将社会人生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对这些课外材料的阅读和欣赏,对于学生理解社会、时代和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给了学生很好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广阔的阅读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篇7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锻造意义

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基于对“人”的一种价值关怀而产生的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人文素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基于这一需求通过多方面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得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旨在凸显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其能够形价值观,进一步全面发展。接受人文教育的大学生会在其本身形成一定的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不仅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理念,在其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体现。因此,经过不断学习和锻造,人文素养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在思政教育这门高校覆盖范围最广的课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入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是一种计划性的培养活动,而人文素养的培育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两者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从最终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文教育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而思政教育则以马列主义为主,涵盖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前者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的补充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尊重人、关怀人的氛围中,以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1.轻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对我国高校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促使学校形成民主氛围、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其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德育水平。但是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人文教育的轻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对人才锻造的作用。在一些理工院校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许多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师生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对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性,缺乏人文关怀与个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接受各种知识的工具。

2.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被割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将两种教育作为相对的学科,分为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人为地将两者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容易形成偏差,思政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无法与人文、历史、艺术等内容相关联,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人为地割裂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无法实现应有的效果。

3.人文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化。我们正处于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至上的观念影响着许多高校的师生,将科学教育摆在最高的位置,容易使得高校教育出现功利化的趋势。当前人文教育也存在工具化与知识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输送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也因此忽视了人文素养锻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往往停留于表面,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但是多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导,而对人的修养、道德等人文类课程却很少开设。

4.人文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文素养锻造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教育的主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人文素养的锻造可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调整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并且对人文教育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割裂、政治素质与人文教育融合性不强等。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锻造的途径

1.加强与重视人文素养的锻造。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关怀学生的基础上来构建教学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传输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人文素养锻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层次性和针对性结合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努力促使人文素养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基本素质结构。

2.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人文素养中的“人本”价值来补充思政教育中的“集体”价值,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而人文教育中史、哲、艺等范围广泛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苍白。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问题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具体的人文素养问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阐释效果。

3.健全人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锻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修养,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人文学科设置,当前高校虽然设置了一定的人文学科,但是流于形式化,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真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实质,逐渐内化为精神层次的素质。因此应当为高校学生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化人文学科的设置体系,有目的性的展开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4.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紧密融合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加以创新和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高校领导要重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为学校师生树立榜样;健全人文学科的设置,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内涵,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并行不悖;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各类人文活动,包括艺术欣赏、社会实践等,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塑造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教育加强管理,结合学生的根本利益,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3)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物理学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榜样,是人文教育的有力例证和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敢于挑战。牛顿谦虚地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获得成功的”。通过这些实例教学会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怎样做人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语文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语文学科,不只要学习语文语法知识、语言表达技巧等基础知识,还要体会语文学科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遭受着不同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语文素养,也就很难保持正确的观念,势必人云亦云,使自身心灵纯净度受到面临危机感。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笔者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语文教材中人文价值的体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要掌握语文课文的内涵,必须先深入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感,像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我们该用哪种眼光去批判马蒂尔德的虚荣和不切实际呢?或者是发现马蒂尔德诚实、守信的一面呢?此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如果你是马蒂尔德,你发现项链丢了后你会怎样做?”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思考评价的过程中,想必就会明白文章的真正内涵。

让学生去质疑,只有质疑,才能发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我们很多参考书都是将祥林嫂的死因归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祥林嫂的死与政权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开始思考,然后去深入理解文章。我们通过讨论祥林嫂的死,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到了真正杀死祥林嫂的是女性地位的卑微和社会对女性的残忍,体会到了那个变态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是怎样吞噬人们灵魂的。

一、实施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语文课本实现

高中语文课本里面的文章不仅包含内容广,还具有立意独特新颖的特点。通过语文课本,高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读写能力,还可以领悟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加强人文教育:第一,通过文本理解与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和理解文章之后,认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受到启发的思想;第三,在学生的讨论和领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或者情境进行引申教育,提高人文教育的境界。

二、实施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师来实现

教师的个人人文因素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远胜于孜孜不倦的说教模式。在高中课堂和生活中,教师应该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优雅的谈吐、平静宽容的心态、平等待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文素养所折服,进而意识到其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扩散这种影响效果,如通过积极与学生互动等强化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改善教育策略,促进教育效果得到提高。

三、实施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灵活的教育方式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视频、图形、文字等信息,全面为人文教育服务。教师可以在教材学习之后,针对提升的人文教育方面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开展针对性教育,也可以根据社会动态中呈现的某些问题以多媒体展现的手段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师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将会被展现得全面且深刻。

参考文献:

[1]李丽华.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贵州教育,2005(16).

篇10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大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只有在大学生拥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情况下,才能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学资源、在不影响其他课程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是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属于广义上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而高校语文教育的作用,除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技巧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1]而大学语文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针对大学生在思想内涵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功能再造。

一、大学生思想内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而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非专业教育,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内涵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缺少思想内涵发展必需的人文知识的积累

具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前提是大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假如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论述一无所知,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根本不可能的;假如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就很难理解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为国家为人民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而正是由于对人文知识积累的缺乏,很多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很多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缺少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现代中国的苦难史正在逐渐远去。如今的大学生,因为其出生乃至成长的时间均处于中国几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高速发展阶段,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缺乏感性的认识,再加上西方在世界上掌握话语霸权,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宣扬国家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蛊惑。这种缺乏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不屑一顾,对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毫不在乎。

(三)个人中心主义严重

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意识的缺乏。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广泛的分工合作,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不同的分工环节之中。要使分工获得必要的效率,个体就必须有相应的集体意识,保证分工的同时使合作顺利展开。但是对于个人中心主义的大学生来说,集体对其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其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很少考虑集体的利益,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是不尊重关心他人。个人中心主义因为一切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所以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不懂得尊重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因而在与人交往时显得冷漠而自私。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对其思想进行矫正,必然会导致其受到集体和周边人群的排斥,从而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四)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要想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具备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是必要条件。缺少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必然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畏缩不前,从而使其遭受相应的挫折。而这种挫折的产生又进一步增强其畏难心理,最终导致其一事无成。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面对困难时再接再厉,更不可能养成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最终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只能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一生。

二、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功能

(一)增加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语文教育必然涉及到对其使用的文学素材的理解和讲述,在此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很多相关的人文知识。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其文章本身就将三国时的部分历史进行了简单而精辟的叙述,而且对里面出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的表述,要理解和讲述清楚的话,学生就必须对三国乃至汉朝的很多人文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必须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清楚的认识。因此,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其思想内涵中人文知识积累不足的缺陷。[2]

(二)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很多语文教育讲授到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创作于国家繁荣的巅峰时期或者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前者的典型如盛唐的诗歌,后者如中国近现代,都产生了很多足以流传千古、并为大学语文所选取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或描述祖国山河的壮丽、人物的风流,或抒发其对祖国深沉的感情,或表达为祖国富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在文学艺术欣赏中受到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情感的感染,自觉抵制对西方盲目崇拜思想的干扰,将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3]

(三)培养其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之中,并且作为这个网络的一部分而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谅解是这一网络正常运作的墙体。因此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都大力赞扬的美德,由尊重他人延伸开去,就必然涉及到与处于同一集体的其他人团结协作的问题。因此,尊重他人是产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而集体主义思想则是尊重他人的逻辑结果。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代表的社会对自私自利的深刻厌恶以及对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真情赞美。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遭遇,与语文教育中作者的价值观相印证,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尊重他人美德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四)促进其坚韧精神的形成大学语文使用的文学素材中,很多都涉及到励志的论述和相应的故事。这些论述和故事往往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或多或少的类似之处。如三国时期“非复吴下阿蒙”的典故,讲述吕蒙少年时无所事事、受人鄙视后发奋努力、终成大器的故事。还有少年周处为祸乡里、在乡人劝说下除“三害”、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等。在学习这些文学典故的时候,对比一下类似吕蒙和周处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少年时或无所事事或为祸乡里但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流传千古的美名,作为新时代具有相当现代知识基础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更好的成绩呢?只要不懈努力,自己也能像这些励志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语文教育的功能再造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有必要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其功能再造。

(一)明确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重要任务的地位

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前提,是明确思想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说语文教育本身必然会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若不明确其思想教育的任务,这始终只是语文教育产生的附带作用,无法将这种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将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而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使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而不仅仅是附带的行为。

(二)在语文教育中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

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其使用的文学素材才能最终发挥出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材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实现这一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适当增加此方面的文学素材的内容。尤其在大学课本中课文的编选方面,因为语文课的讲授基本都是围绕着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因此要在大学语文课本中适当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而对那些缺乏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除非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特别的必要,否则尽量不要选取。另外,对大学语文教育中列出的必读课外书籍,也有必要向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经典倾斜。

(三)增加对文学素材背景资料的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