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实施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实施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实施建议

篇1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22-001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教学两者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既承担课内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体育教学的余暇锻炼和业余训练功能;既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新体系。

二、我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本”的理论思想影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更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削弱了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体育一直沿袭学校设体育部,下设教研组的传统模式,因而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一直是3个各自独立的体系,这就造成了课内与课外相脱节,教与练相分离的局面,用学生的话讲就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爱非所学”、“学非所爱”。第二,体育教学对不同个体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而压抑了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特长,使相当多的学生只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第三,在体育教学目标上,表现为“模型化”,试图用一个模子把所有的学生造成标准件,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方法及运行方式

课内以年级为单位,在同一堂选修课中开设各类体育项目,遵照“自主选项、自主择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原则,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项上课,每一个教学单元即为一个俱乐部。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周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辅导一次。辅导的内容应包括本项目专项内容、达标内容和体育文化知识三个方面。其中体育文化知识可以讲授,也可以通过网络等让学生自学。一年级学生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方式应主要采用教师传授为主,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习得运动技能。二年级选修同学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应以辅导为主,学生自主练习或充当教师课内实习,提高健身能力,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课外俱乐部的构建除年级甲级俱乐部、院系总俱乐部、学校超级俱乐部外,其余的和课内教学俱乐部保持一致。但是,允许人员在不同项目之间流动,活动内容不限。其运行动力主要靠体育考评成绩的推动和学校竞赛活动的拉动。

四、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考评制度是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试方式和方法如何,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体育各项目标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因此,课内化一体化模式的评价应当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就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上就是终结技术考试+平时表现+业余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知识的有机结合。考核的方法就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此,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参考,提出以下设想:只要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就获得60分基础分;如规定学生每周参加2次俱乐部辅导站的辅导等。根据参加不同的比赛加上不同的分值;考教分离进行技术考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间互评,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综合评判;体育知识采用作业或问答形式进行。

五、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产生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的产物。它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课内课外的连续性、延伸性,有利于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一。其终极目标是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与健身习惯的养成。建议在课内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组织带操,以提高健身能力和培养运动骨干。在课外的锻炼中通过打卡或签张的方式,允许学生在各个俱乐部自由流动,只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次数,均可参加考评;允许一个学生一个学期选修几门体育课程,只要考核合格都给予学分;以俱乐部为单位经常组织各种比赛,在学校举办的各种竞赛中采用俱乐部和行政院系双重计分的方式,年终对俱乐部进行评优和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俱乐部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器材建设、教务平台建设等,建议实施改革的学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突变式改革。建议学校建立逆向健身路径,经常举办各种竞赛,以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养成习惯;建议学校的网站开辟各种健身知识专栏。

参考文献:

[1]朱奇志.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88-90

[2]陈小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64-66

[3]周威,李寿荣.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11(3):59-60

[4]谭沃杰.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育规律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3):17

篇2

关键词:教育实习;体育隐性课程;理解;建议

一、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生理潜力,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体育隐性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相对应,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分水岭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体育隐性课程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而体育显性课程则以直接的、外显的方式对学生施以影响。

有资料显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做的分类,他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因此,体育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能称作为非正式课程。体育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中均含有隐性(与显性)课程的因素。

二、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要素

1)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校园各种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艺术雕像、体育名言牌等。而设施是学校体育文化组成的核心部分,场地、器材、设施是否科学、合理、完善将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2)文化层面则包括行为主体的体育形象(包括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投入程度,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谈、衣着仪表、个体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教育方式、行为习惯等。)、体育文化活动(包括体育学术沙龙、体育兴趣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知识竞赛以及体育宣传等。)、体育运动行为和人际关系(主要指体育活动中的行为交往活动)。这些事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锻炼的间接影响因素。

3)精神层面的的因素包含范围较广,主要由学校、班级气氛中所形成的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领导者的体育风格、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体育教育中的心理氛围。校园体育精神是被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体育价值取向和理念,其直接影响运动主题的运动状态和体育观念。

4)各类规章、法制体系是大学生体育个体活动与他人、集体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素。

三、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1)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

体育隐性课程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而在思维的过程中,隐性课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的体育活动是通过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技能又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运动技能是否能顺利地被学生掌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逐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本质与规律,已达到学好体育知识,熟悉、巩固、提高运动技能技术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化方面的状况,而这两方面是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重复教材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没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态度。体育隐性课程为这些因素提供了教育的载体,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能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体育隐性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学生的一种形式化的文化态度与思想人格。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会努力使得学生自己的运动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匹配,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课堂规范、体育锻炼制度、体育竞赛制度对学生都有一个约束,使他们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使之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相协调。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知、情、义、行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能通过相互交往,在各种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又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理念的体育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

1)对时空缺陷的弥补

体育课堂是显性课程的主要体现形式,体育隐性课程不仅仅附着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上,而且它无时无刻的存在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能够随时随地的对受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对体育显性课程“经验”的弥补

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对前人以往形成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经验总结进行传递,主要是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操作中,对体育文化的素养传承却无力为之,而体育隐性课程却可以弥补显性课程的这一缺陷。

3)对教学效果缺陷的弥补

体育隐性课程在对受众产生影响的系统性和一贯性方面要比显性课程好,譬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所学内容并不是都感兴趣,试问铅球、铁饼一类的体育项目离开校园之后还会有几个人在继续。而体育隐性课程却能够在学生心灵的深处烙下印记,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养成爱好体育、坚持锻炼的终身体育行为。

五、对体育隐性课程实施的建议

1)物质载体方面

校园内的体育场地器材要派专人馆里,并及时检查维修,以保证学生能够长期使用锻炼的需要。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添置和及时更新新的体育器材,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精神载体方面

对学校领导普及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知识,并宣传终身体育的必要性以及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首先使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起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人力财力上都能支持学校体育赛事的举办、积极做好学生体育业余俱乐部的坚实后盾而不是大小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是体育教师方面,教师是学生接触体育的启蒙者,首先自身必须要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得体的仪表、丰富的理论知识、一专多能的体育技能等,才能对学生更加轻松的授业解惑,从而也能调动学生积极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制度载体方面

学校的管理制度一般对体育这种所谓的“小科目”很是放松、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也不重视自己的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的学习,恶性循环下去的后果就是这个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很糟糕。所以学校应当在制度这方面更为严谨,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重视起来。

4)体育教学实践方面

所谓教师,即是教授者、为人师范者,俗话就是榜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有就是教师本身的性格和习惯性为,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不要有一些使学生误入歧途的行为做法,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激励法要使用得当,不要过分的强调一类人的优点,这样会凸显出另一类人的缺点,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最后就是身为教师,神为榜样,一言一行皆被学生看在眼里,与周围人良好的交往模式,有时候也是隐性课程中对学生传授的好的经验之一。

参考文献:

[1] 任同军等.体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影响之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

[2] 于晓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2.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课程 实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我国独立学院在江浙沪地区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学院近500多所。独立学院的创办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 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学院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型大学,其独立学院-仁济学院创办于199年8月,是我国第一批在医科类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母体温州医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何制定适合仁济学院学生培养体系的课程负责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完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笔者参照兄弟院校独立学院课程负责制方案,结合本校仁济学院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对医科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进行了探讨。

一、公办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差异及对策

温州医学院公办和仁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前者旨在培养成为创新与应用兼并型人才,后者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仁济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008年以前仁济学院药学系直接套用的公办教学平台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适合仁济学院的培养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期教学规划,课程建设明显滞后,限制教学水平的良好发挥。

通过对公办和独立学院的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药学课程体系应该有所差异:

(1)由于独立院校本科生理论基础没有重点本科扎实,操作技能不如职高、 专科学生熟练,而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得在企业里稳定性差,发展升迁也较难;因此针对独立院校本科生的药学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实用性。根据学院药学系06~08届就业统计分析,就业时专业符合的学生约为65%。这部分学生中八成以上就业的选择是药剂师、药厂实验员、 药店营业员、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更好满足就业要求,学院根据相关院校的做法设置了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讲座、科技创新计划、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性实验等。

(2)由于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就业岗位不同于具体的纯操作岗位,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有所用,为将来职位的升迁打下更好的基础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根据院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是有差别的,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浙江地区药学学生就业特点,特别强调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组织相关的竞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如何较快适应企业岗位也是一大问题,为此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想招有经验的应聘者,而不要应届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实,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验环节、实习环节、 毕业环节的实践训练中,我们开设了药物合成反应开放性实验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场所;在药剂学课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室独立完成,锻炼创造性思维;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药厂、医院药剂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各种实习,如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实施方案

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仁济学院学生情况的药学系列课程体系。两年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同时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该套负责制度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保障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的建立。

首先,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事务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在课程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含多媒体课件),建立备课、听课、互评制度,通过互相学习,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与实验教学人员加强联系,制定实验开课计划,对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等多个环节,我们切实的发现了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学生的特殊性,从而调整了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 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增加新型研讨课程,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 按照专业内容要求, 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 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药学系主动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计划。我们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再通过指定课程负责人,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注重对学生的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课程负责人备课,加强学生薄弱环节、专业应用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等),学进度,统一课后要布置的复习思考题,编写试题库等。课程负责人还建立课程互动网站,上传课程教学录像及课件,制作网上论坛与实时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每项课程结束后的总结: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考试前组织教师为学生答疑,考试结束后做好阅卷、试卷分析报告,并上报学生成绩单。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及时组织整理本课程的教学档案,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具体的、直接有效的信息。

三、对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

两年来我们在对仁济学院药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组织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课程组的教学经验,对课程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1)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检验课程负责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通过网站的互动频次及学生的定期反馈情况确定。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应正确理解课程负责制,课程负责制并非课程负责人独享,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其次,实施课程负责制必须责权利明确。主讲教师必须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担负主要责任,出现任何教学问题,或授课考评没有达到一定要求,首要责任人是主讲教师,应配套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不应仅是职责或惩罚,还应包括权力和利益。适当的权和利才能有效刺激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发挥团队精神,杜绝“独角戏”。全力体现在全程负责教学、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能力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利益则体现在学校对主讲教师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出奖励政策,从而完善奖励机制。

(2)配套并完善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听课制度,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都应当参与一定量的听课和评教活动,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落实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或实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真实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课程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及时推广经验或纠正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仁济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摸索和建立了不同于公办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受到学校教务处和兄弟学院的肯定和好评。积极探索和建立独立学院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对我国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萌纾 董选时 何晓菁: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医,2004,24(4):312-314

篇4

    为了解决人文素质教育课时与目标培养的矛盾,通过对国内外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依据精简、实效、系统、规范的指导思想,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显性+隐性”的两大课程形态的“(3+3)”模块。第1个“3”指显性课程形态中的思想政治理论与一般人文课程模块、医学人文交叉课程模块、人文技能课程模块。第2个“3”指隐性课程形态中的活动形态模块、物质形态模块、制度与人际氛围模块。显性课程见表1,隐性课程见表2。在三年制临床专业人文课程模块的构建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拟定和细化各个子模块所包含的项目或专题,强化隐性课程建设,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显性课程结构,减少课程门数,强化隐性课程功能,把部分必不可少的显性课程内容纳入隐性课程范畴。突出医学人文子模块以及部分核心课程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依据三年制临床医学生特点,突出医学人文技能模块,从重点模块上切入,以点带面,培育医学人文模块使之成为核心课程。

    通过模块化架构和各子模块的项目化,加强人文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项目预设与实证,丰富激活活动模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等全员参与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网络,实现显性和隐性两大课程形态的外化内化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子模块的人文教育功能。

    2三年制临床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模块的教学实践

    2.1教学内容

    根据三年制临床人才培养培养的目标,按照人文素质模块的构建和功能定位,可对大的模块设置子模块,对每个模块根据培养目标、功能、课时分配设定新的方案。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的实践环节,可将卫生法学和医生职业道德要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之中,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重点结合新农合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拓宽临床医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行业政策和职业精神的理解。应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三年制临床专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与一般人文课程模块教学让大一新生在专业熏陶和部分临床见习过程中较早接触临床,较快进入医生角色,较早树立终生服务患者的理念。医学人文交叉课程模块强化“以人为本”的医学价值理念,突出医学生实施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意识的培养。临床后期开设医学人文技能课程,让医学生反思临床中存在的人文医学问题。制订见习、实习阶段的人文课程教学大纲,由临床带教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培训讲授。构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不重视见习、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难题。

    2.2教材改革

    根据一、二、三年级分阶段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各个模块的开设时间和具体学时进行分配,使各个模块在设置上与分配上功能的互补与配合形成整体效应。同时,依据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人文执业技能认证标准,结合临床专科生专业课程任务重、学习周期比较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整合课程资源,突出人文医学核心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根据人文医学的教授内容和课时量编写相对应的教材内容,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医学专科生在医学人文方面的工作能力。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之间课时分配的难题。

    2.3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特点,让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进修有关人文医学主干课程,让文科专业的教师学习有关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渗透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既要保持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又要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取长补短。结合学生专业学习活动进程,增加临床实践人文指导教学、自我教育交流平台教学、人文讲坛交流空间、临床调研等突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多元教学方式,实现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文教学方式。理论学习阶段可采取开放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针对临床见习、实习阶段人员比较分散、集中教学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可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观摩录像、角色扮演等相对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解决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单一、枯燥的难题。

篇5

一、目前现状

1.教材缺乏系统性,课程交叉内容多,特别是专业课,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机械制图》和《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有大量内容重复,课程体系不够精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分开,上课的老师讲工艺和编程,实习老师主要是数控机床操作训练,各教各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

3.现行课程体系有强调操作而排斥知识的重要性的倾向,学生的学习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基本功不够扎实,技术实践能力较差。现行课程体系力求在培养操作工,而不利于培养高级一体化应用性人才。

4.实践教学环节脱离工厂真实环境,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缺乏技能型教师和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突出“新、精、实用、高效”的特点,以能力为中心,创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的新就是指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反映一体化专业新技术;课程体系的精指课程设置简捷而无冗余;实用指课程设置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效指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效率要高。其思路如下: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应注重基础,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

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三门专业理论与实训课整合到一起,编制了适合我们教学的校本教材《专业理论综合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存在把能力本位理解为操作本位和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反复操作训练的误区。学生见习的多,实习的少,重复的操作训练多,综合的技术实践少。所以一体化专业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应该突出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三)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化,以学校企业双赢的方式,将有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如是一则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二则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则盘活学校的实验投资,四则巩固了“校企结合”的共同利益基础。

(四)以“基础+项目”的模式构建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训练四部分组成,该课程体系结构除了削弱了基础外,课程交叉内容多,专业课程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鉴此,我们提出了一体化专业“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基础课以课堂教学加实验的形式授课,项目(训练)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择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他所需的项目,从而保证按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如旨在培养数控车工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应在数控车床结构认知、数控车床的维修、车削工艺、车削刀具、夹具、量具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方面都得到训练。

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我们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编入不同小组,比如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共开展了三个兴趣小组数车小组,针对的是对数车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数铣小组,针对的是对数铣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加工中心小组,针对的是部分数车数铣学习较好、对加工中心感兴趣的学生。编入小组后并不是不能改变,每个学期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调整改变加入其他的兴趣小组。

2.教学内容重组。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项目和专业发展项目,基础项目是不论任何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某个专业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才要求掌握的内容。在吃透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工作任务:金工实训工作任务,仿真实训工作任务,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三大工作任务中,金工实训任务为基础任务,模拟实训项任务和数控操作实训任务为专业发展任务。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工作任务。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普通铣工实训任务,金工实训任务要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突出以车工中级为重点,其它工种及更高级别相接合。

(2)仿真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艺。主要包括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仿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该任务是所有实训任务的重点,因此所占用的学时也相应较多,对于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达到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操作时间范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一体化施教。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化,通过学生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仿真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活动(如外径粗车、成型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对每一个活动,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交代任务后,各小组从熟悉图纸开始,编制加工工艺过程,编程,软件仿真加工,每小组都完成后,开展班级大讨论,各小组组长介绍本组的切削方法,考虑了哪些方面,有什么优点,都介绍完了,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哪一小组工艺最能达到精度要求,编程最简单,切削最经济。老师最后再作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反馈评价。每次施教之前,教师都会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收获

1.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决定着学校既不能重理论、轻操作;也不能只抓技术,不讲理论。而应该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法。

2.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过去,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往往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差而实训课教师理论水平低。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准备工作,我校有目的地输送一些理论课教师到北京和深圳、常州等技师学院参加培训,到南京和苏州的一些企业培训: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培训实训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并且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备课,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让他们知识互补。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采用一体化教学,我校所编的校本教材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从设计零件、绘图、安排加工艺、选择刀具、编写加工程序到程序的输入、工件的加工,全过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使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五、结语

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构建“新、精、实用、高效”,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中心,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l):26-28.

[2]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3]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

[4]韩幸,白丽平.数控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3):93-94.

篇6

一、中学生德育教学缺失的原因

1.教育督导体系有待加强

教育督导不力,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是主要问题之一。现行教育体制对智育评估非常具体,从低年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开始,往往有一个计划指标,而这个指标完成情况又直接与教师奖金,评聘职称,考核评优等利益挂钩。有这个利益的驱动机制,智育评估的措施非常完备,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落实到位。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穷于应付。

2.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道德教育的欠缺,往往对学校德育产生抵消作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由于忙于自己的生活,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没有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德育。

3.社会层面的教育不够

社会及有关群团组织、职能部门没有将基层各方面教育力量有机地整合,如在社区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创建“三结合”教育联系会议制度等,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影响未年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两室一厅一吧”,即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录相厅、网吧和学校周边环境等治理时抓时放,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再加上社会上各样不正之风,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也常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几点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才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国家的自身文化出发进行人才的培养更能适应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一来,中国教育教学盯紧了知识的科学性,忽视对学生人文性培养和情感的渗透,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课程时需要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实际需要,还德育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开展德育活动之前必须明确德育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德育活动的数量、类型应以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德育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德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是古人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它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更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包含高度营养智慧的材料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仅能给人智慧的启迪、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语言的凝练、构思的巧妙、意境的幽远,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美好情操以及锻炼他们的思维质量。就中华经典而言,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为人准则,“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人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美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索。这些经典中包含的道理,是千年文明的积淀。因此,学生在朗读、背诵这些经典时收获到的不只是其外在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化经典的文字表述,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了对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的价值判断。虽然孩子们在诵读中不可能马上领悟其中的道理,但经过长期的坚持,这些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的目的。

3.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教育

篇7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建设

【课程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工科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GG209)。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11-0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理、实”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但是,实践中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往往是“教与做”的分段教学,教、学、做相对分离,没有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思想。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卫星数字电视技术”课程教学,阐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构建与实施。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对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有这样的解释:“教的法根据学的法,学的法根据做的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了“行是知之始”的实践第一性和“知是行之成”的理实相融教学目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做中学,学中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依据职业能力构建整体培养目标,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通过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保障实现整体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一体化”思想,将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贯穿在教、学、做过程中,使学生了解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实现知识与技能融合,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关键要素

实践中得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材、课程体系、实训保障等关键要素,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熟练的动手能力,也就是“双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不仅仅是教学行家,也是实践好手,他们了解一线岗位需求,能将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和转化。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老师到一线顶岗,了解一线岗位需求,锻炼技能,同时也聘请业界专家到校兼职任教, 使学生能从中学习到真正的工作经验。一方面聘请具有工作经历的优秀人员到校任教,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二)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考核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一是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对接国家、企业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制定课程标准。二是要结合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课程标准制定以后,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要对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岗位能力,注重教材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由一线专家执笔,结合生产实际编写教材。有效性是指所编教材要做到知识、技能、标准的对接。将一线典型任务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使开发的教材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四)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有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保障,围绕专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进行系统设计,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体系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模式,专业平台课程支撑岗位模块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着岗位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这些岗位/岗位群的需求。

首先通过社会调研,进行市场分析,归纳出职业岗位,通过职业岗位梳理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依据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即:课程体系),确定了课程,最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专业设置的课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以与行业合作为突破点”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课程设计基于能力本位,坚持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五)建设一体化实训保障

良好的一体化教学实训保障是关键要素之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需要建设一整套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实训装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训装备要兼具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学习性等功能,把一线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故障,以及一线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融入到教学实训装备中。

教学实训环境要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方便学生使用、操作、互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构建与实施

遵循行动导向学习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构建与实施,本文以“卫星数字电视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项目为“Ku波段卫星电视信号的接收与调试”。有以下几个步骤:

资讯: 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要做什么。学习者通过多种途径独立了解任务及问题,以及必需的工作技术、工具等,培养独立行动能力。学生通过观看一套设备,了解小组的任务是能够收看卫星电视信号,完成整个任务需要的设备有哪些。通过老师讲解、学生通过学习活页教材等途径,了解相关的标准,设备的功能,卫星通信的相关知识等。

计划: 独立规划解决办法。规划怎么做,采用什么方案。学习者独立或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对任务的解决方案进行规划,促进相互沟通,培养分析性思维。每个小组制定方案,选取接收机,高频头,连接线(电缆,视频音频线),监视器等。画出拓扑结构图,查找卫星参数。

决策: 确定解决办法(方案)。学习者向其他学习者和教师介绍工作计划和信息搜集成果,以保证工作流程没有缺陷。每个小组选代表把各自的方案作介绍,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与老师一起确定接收方案。

实施: 学习者使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促进他们的职业工作能力。老师边做边演示F头的做法,每人练习做F头,老师讲解如何调试设备接收信号。然后每个小组按照确定的接收方案不带电设备连接,然后通电,设备调试。调试的过程老师仔细观察每个步骤。

检查: 学习者自己对应实际值进行检查比较并考虑结果,有助于工作的控制和修正。本项目比较特殊,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正确接收信号。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任务,老师参与指导。

评价: 学习者通过自己评价、分析结果和老师互评,两者的标准是一样的。使得学生找到错误与不足,从错误与不足中学习提高。如果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出现大的偏差,老师与学生进行商讨,最终找到问题所在,达到培养学生三种能力的目的。每个小组进行自评打分,老师也进行评价打分,并进行点评总结,指出不当的操作,以及注意的问题等。强调学生的标准意识、安全意识。

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具备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解决复杂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并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个体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个完整的工作行动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理实合一”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宗旨在于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主动的综合能力培养者。构建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充分理解一体化教学与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并在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课程标准、一体化教材、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实训保障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等关键要素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明确设计学生“做什么”、“怎样做”,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本着借鉴原则,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教学项目等,灵活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及“理实”一体化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晶,徐金寿.论高职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25-26.

[2]秦绪玲. 浅谈项目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17),90-91.

[3]吴家礼,许芳奎.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2):26-28.

[4]崔玉良.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9):93.

作者简介:

篇8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少、慢、差、费”――“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应该说,3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吕先生的“少、慢、差、费”这一质问,从未停止过求解的脚步。其间,亦有不少真知灼见,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只是在“技”的层面进行改良,而在“道”的层面进行改革的却为数不多。因而直至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深陷于“少、慢、差、费”的困顿之中,且出现了三大明显的缺失。

1.语文课程地位性的缺失。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甚至被人奚落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愈来愈淡。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数学,至于语文,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致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程地位的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线性排列的有页码的白纸黑字,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3.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语文学习重感悟,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是有方法的;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是有门道的;语文学习重表达,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是有序列的。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顾名思义,“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儿童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 3~6岁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 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现阶段,我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正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

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条路上,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1.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是源于教学内容的干瘪、教学形式的单调。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构建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把学生心底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2.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我们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三大石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学习经典文化奠基,给儿童一生幸福奠基,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压缩教材教学时间。)现有教材怎么教?(摒弃分析,直奔重点。)国学经典怎么教?(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儿童文学怎么教?(自主阅读,交流心得。)课内课外怎么处理?(得法课内,迁移课外。)语文作业做什么?(删繁就简,积累表达。)

3.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国学篇”“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其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歌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各板块篇目的选择采纳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注意与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寻求“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教科书、《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并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删繁就简,摒弃分析,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效表达中,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在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3D”立体评价。

(1)尝试“1+1”模式。

实验初期,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教学尝试: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的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教师与儿童,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视野更为开阔……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坚持地不断反思与实践。

(2)建构“1+X”模式。

现阶段,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改革。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我们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研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施“3D”评价模式。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大胆尝试建构了“3D”立体的评价模式。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大赛”“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汉字大王”“成语大王”“诗词大王”等称号。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美文串串烧”“小说大家读”“读书报告会”“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读书大王”等称号。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我是小作家”“我是小编辑”“我是小评论”“我是小记者”“我是小演员”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北小小作家”等称号。这样的“3D”评价模式,让北京东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5.推广普及阶段。

“12岁以前的语文”从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开始实验,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再到省内研究共同体创立,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2011年5月,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全国第二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超越一所学校,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

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形成一个新理念:“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一粒粒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发芽、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着眼于为儿童的一生奠基;“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烦琐,摒弃分析,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12岁以前的语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构建一种新体系: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多向融合”。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翻来覆去地教,久而久之,语文课就变得单调乏味、干瘪生涩、食之无味。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研究共同体的师生共同努力,用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编出了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建构出以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学校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内容重组、结构重建、线索重排、体例重构,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的儿童立场,又重续传统的经典文脉,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到一种丰富的平衡、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3.探索一种新范式:“五点

合一”与“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有教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这又加上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

(1)教学策略上,彰显“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①起点高一点。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不炒夹生饭,不做无用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挑战性。

②容量大一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③结构整一点。避免烦琐的咀嚼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板块化。

④视野宽一点。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⑤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五点合一”是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新线索,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方式上,探索“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①大量阅读。通过“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扩大、丰富儿童的阅读量。

②前置研读。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研读单,进行阅读的链接、规划与指导,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研读,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让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③深度批注。主张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批注式”阅读,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④主题学习。根据儿童语文学习的需要,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作家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⑤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内对话、小组间的对话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⑥感悟积累。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积累,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六位一体”是集“大量阅读”“前置研读”“深度批注”“主题学习”“多元对话”“感悟积累”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与“五点合一”的教学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烦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差异对话、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较为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提升了儿童的语文素养。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积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据统计,系统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学生比比皆是。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阅读已成为实验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学生参加“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诵读的传情、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2)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

了卓越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我校教师语文视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念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次)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次),先后有3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还有1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3)系统建构语文教育品牌。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12岁以前的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她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口碑。现在,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拥有160所联盟学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过南京、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和《“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还创建了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

2012年12月,《12岁以前的语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2.实践反思。

应该说,“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1)在资源开发多向融合

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还应该与时俱进,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

进一步提升。

再好的教学理念,再丰富的教学资源,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教学。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理解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作进一步完善。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现在仅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要对“0~3岁的婴幼儿”和“3~6岁的幼儿”的语文学习进行研究,以使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篇9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CNC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243-02

0 引言

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能够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一般性维护,能使用CAD/CAM专业软件进行工艺设计和NC加工。

《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必修课,是以实践操作为主体的课程,所有知识都在技能操作训练过程中得以理解和掌握。课程分为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使用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和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基础不断递增,通过训练,能达到中、高级数控机床操作工相关知识水平。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知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简单设计与加工能力,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能力,零件的数控程序的编制能力等。

1 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1.1 课程整体设计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教学模块、1个教学模块结束后学生对复杂零件生产性实训独立实践,2个教学模块结束后学生进行1个综合项目,实践16个项目,12个真实案例。

技能训练分为五个环节:①演示:将学习情境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和演示示范。②模仿:学生模仿老师所演示的操作方法,进行零件工艺路线的设计、机床的选择、刀具和夹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录入、对刀、程序校验和加工等环节,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③练习:根据课堂所学习的操作方法,根据老师的引导文,自己动手操作。④拓展:根据教师设计的零件图,由学生自己分组设计与给定案例难度相当的实例,进行工艺编制与程序编制。⑤实训:全面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选择最优设计方案进行加工,达到所设计的加工精度,符合形位公差的要求。

1.2 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本门课程是在第三和第四两个学期实施教学,在掌握识图与制图、工艺、材料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设计16个项目,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

2 课程建设的目标

2.1 总体目标

着重以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三个模块,使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和程序的编制能力,重点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训练,能达到中、高级数控机床操作工相关知识水平。

2.2 专业能力目标

学生需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具备数控机床一般的维护维修能力;能够从给定零件图及技术资料中提取数控加工所需的信息资料;能够设计数控工艺方案,编制工序卡,刀具卡等工艺文件;能安装和调整常用刀具,并能根据数控机床特性、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工作效率等选择刀具和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参数,切削用量。

3 课程实施的方法及手段

3.1 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和实训任务,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①课堂操作示范:将数控机床操作及各项工作的准备融入案例中进行讲解示范。②课堂模仿操作:模仿老师操作的方法,进行零件的数控编程和加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③课内实践:根据课堂所学习的操作方法,选择一个零件,自己动手加工。④课外拓展实践:由教师设计一个比较复杂的装配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设计数控程序,只提供装配图和零件图,由学生自己选择编程方法进行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和数控程序的编制。⑤综合项目实训:全面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按照数控加工操作员的工作过程,设计一个部件中所有零件的数控工艺设计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选择刀具与夹具,操作机床进行加工。⑥分组讨论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与讨论,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知识点多而且难度深,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使得教学过程信息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①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学主要运用的信息手段有: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教学PPT课件、师生交流平台(QQ及微信)。②以真实的生产现场控制环节进行分析,从而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控机床的实际运行状态,要求学生都根据生产要求分析控制环节,并对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检测、分析与比较,指出学生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行状态的区别,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的特点。③教、学、做一体,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在关键环节都要进行演示,边分析、边讲解,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的同时不断动手操作,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积累和升华。

4 教学考核评价设计

4.1 学生评价模块

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是通过一个个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不断获取知识与技能,为此设计项目评价表,评分内容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检查、评估”各环节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测评学生对本学习领域中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4.2 教师评价模块

根据教学的具体安排,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反馈意见,学生工作任务和项目完成的质量,为此设计教学评价表,在评价表中设计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反馈等方面的考查,全面测评教师在本学习领域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水平,教师评价的成绩将作为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5 考核方式与标准设计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改变了以往“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评测方法,考核项目包括了项目评价、独立实践、综合项目实训、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五个方面,更加准确、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

6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努力建设教师资源,实现教学队伍梯队化,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教师真正的“双师化”。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鼓励他们定期到企业交流考察,学习企业的最新技术及先进制造经验。针对新教师进行专业入职培训,实行入职导师制,“一对一”培养,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研活动,引进企业教师,鼓励教师国内外各类研讨会和培训班,鼓励教师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产、学、研结合。实现了本专业教师人人有省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

注重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作为新的学习领域课程范式,该门课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尤其显示其重要性。

教学项目作为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载体,它的合理性很重要,既要满足教学的要求,又要贴合工程实际。教学项目的开发要进一步和相关的企业专家、教学专家进行研讨与开发,在视频、图片、企业技术文档、技术人员授课等多渠道进行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

7 结束语

篇10

一、实施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与优势

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和任务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强调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要求: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则强调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1]。归根结底是即要有实践能力,又必须结合社会实际。

光伏发电是我国在能源领域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最近几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发电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光伏技术型人才。这促使了高职院校对光伏发电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由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属于跨多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涉及气象、光学、半导体、电力、电子、计算机和机械等多学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光伏发电要求从业的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合理的设计使用和充分发挥光伏设备的作用。而理实一体化教学重视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化课程突出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开展光伏发电设计安装与维护教学一体化与项目化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二、光伏发电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多块即独立成体又紧密联系的项目化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具体的方法和要求是以典型设计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2]。

根据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需求,把能够独立完成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的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分为下述七个项目进行教学和实践,这七个项目紧密联接,共同完成一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程。

1.光伏组件的选型

光伏组件的选型包括组件的尺寸、型号、额定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转换效率等技术参数的选择,要想会选型就必须了解组件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光伏发电原理,组件的结构组成等。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有理论有实践,实践学习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训,这些实训均在光伏发电试验箱上完成,有太阳电池发电原理实训,太阳电池能量转换实训,太阳电池组件效率测试实训及环境对光伏转换影响实训等;在掌握了组件的基本知识以后学生便能够顺利地完成组件的选型及串并联个数的设计。

2.系统最佳倾角的设计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多少跟组件的倾角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最佳倾角,如有的系统要求全年的发电量最大,而有的系统要求一年四季发电量尽量均衡,这两个系统就会有不同的最佳倾角,另外要掌握系统的最佳倾角计算还要掌握方位角,太阳角,时角等概念,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会有光照强度对发电量的影响实训和倾角对发电量的影响实训。

3.光伏汇流箱、控制器和逆变器的选型

光伏汇流箱是将串联起来的多路组件汇流成一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电流和输出功率;汇流箱具有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电压电流显示等功能;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在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里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是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输出,逆变器有多种类型,有离网型和并网型,有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等;正确的选型必须建立在对设备参数性能等详细的了解基础上;这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对设备进行拆装等实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光伏控制器控制实训,光伏逆变器原理实训,光伏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分析等。

4.电缆和支架的选型与安装

光伏组件之间串并联使用专用电缆,其截面积大小应满足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以及回路允许电压降,由公式可计算不同组件间以及组件至汇流箱的距离所需电缆的规格;光伏方阵支架需考虑承重,通风,抗震,防雨雪等要求。一般采用角钢制成的三角型支架,其底座是水泥混凝土基础,组件前后间距离需根据组件倾角进行计算确定。

5.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因光伏组件置于屋顶之上,有可能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电波的侵入,同时,逆变器直流输入以及交流输出等处应附带有避雷器,以防止雷电波的侵入。主要对各种感应雷进行有效应对。

6.测量监控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监控测量系统一般用于大、中型光伏系统中,可根据光伏系统的重要性等因素考虑选用。监控测量系统一般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视记录和控制,系统故障记录与报警,以及各种参数的设置。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显示当前发电功率,日发电量累计,月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累计等数据。

7.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试是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除理论教学外,另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光伏系统安装与调试。通过接线、调试、运行掌握安装与调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对课程项目化分解以后,再将每个项目具体化为专业知识讲解,动手能力训练两个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模块,这样就能保证每个项目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也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光伏发电课程能力标准分解列表见附表一。

三、光伏发电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有了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的项目化教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样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光伏发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3]。光伏发电课程教学实行理时一体的强化训练方式,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工程项目分解成上述七个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入到各项目之中,在实训室内按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教、学、做”有机融合的一体化教学[4],达到岗位技能培养的目的。以项目一光伏发电系统组件选型这部分内容为例;将该项目的内容分成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如测试不同倾角太阳电池的发电量,测试不同温度下组件的发电量,测试不同光照强度下组件的发电量,测试光伏组件效率等。明确任务后将学生分为10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的组长轮流担任,一个任务一个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组织能力的锻炼。拿到任务后填写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以及提交的成果等。

任务实施,如学习任务光伏组件效率测试,测试之前先给学生讲授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如光伏发电原理,光伏组件结构组成等,然后教授学生测试方法及步骤,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操作实验箱,如何记录数据并绘制伏安特性曲线,求出最大输出功率,最后计算组件效率。计算完后要求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并总结。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和不良操作习惯。

四、光伏发电项目化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过程与评价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个课程的考核包括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对问题理解的考核,完成任务期间表现的考核,团结协作意识的考核,学习态度的考核等,将课程考核放在课程进程中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采用成果演示和答辩的考核方式,其中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占本次考核成绩的40%,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及熟练程度占40%,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占20%。该课程共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考核一次,而七次考核的加权平均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以班级中的小明同学为例,假设小明被分在第一小组,本项目有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则第一小组将分别演示几个任务,如光伏板效率测试,不同光照上发电量的测试,不同倾角下发电量的测试等,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组长,考核时由该小组协同完成该项目的几个任务,根据任务完成的水平给小组一个任务完成分作力每个成的员共同的操作分如第一小组操作分为85分,然后在根据完成任务期间各自的表现打出不同的社会能力分,如小明在成果演示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圆满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因此社会能力分给90分,最后是答辩考核,要据小明对本次实验原理及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给出专业成绩如90分。这三个成绩再乘以各自的权重得出最终的成绩,因此小明本项目的最终成绩为85*0.4+90*0.2+90*0.4=88分。最后本课程完成以后由七个项目的成绩共同决定了小明本课程的成绩。

五、结语

实施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但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