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篇1

一、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概述

英国青少年在校期间需要分阶段地接受国家课程,而英国中小学校特别是国立学校也必须对五到十六岁的学生教授国家课程。英国国家课程是学校用于保证教与学的平衡和有效组合的一种教学规划,旨在明确主要的教育思想及课程所要求教授的知识、技能、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而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许多学校倾向于运用QCA(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即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组织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国家课程组织的年限跨度比较大,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又划分出四个关键阶段,即四个基础阶段。在各个关键期后,学生将接受不同的测验和评价以考察其发展情况。具体阶段是:5~6岁即入学第一学年为第一关键期,一年后教师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7~8岁为第二关键期,三年后学校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进行国家考试和教师评价;11~12岁为第三关键期,两年后进行英语、数学和科学国家考试,同时教师对其他基础科目进行评价;14~15岁为第四关键期,一些学生参加GCSEs(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一年后大多数学生参加GCSEs或者其他国家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英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上,而且渗透在各项课程当中,并且在个体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特别是第三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习得了关爱社会、团结协作、履行公民职责、奉献社会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渗透性、生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教育、亲情教育等,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实施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重视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

教会对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的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并共同发展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历与课程管理局行政长官肯•波士顿也强调:“宗教教育提供给学生取得一系列广泛而良好的经验的机会,并在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务实和积极意义上的信仰和主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英国通过国家课程和法定章程将宗教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公民教育

英国在1998年的《刻瑞克报告》中提出培养公民对世界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意识和关注。2000年9月颁布的新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地方、国家、欧洲、世界,让他们在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并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不仅重视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强调公民的责任。同时,为塑造自主的人格,英国在公民教育中还突出品德教育。2000年,政府将公民教育正式引入国家课程体系,2002年8月起公民课在中学正式实施。正是公民课程的开设,使得英国中小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世界,以高度的国家公民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教育是引导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关键部分,也使人们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主动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曾说:“公民教育对维持一个充满生机的民主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离开它的选择。它是整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课程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来发展他们理解民主社会的含义以及政府是如何在实践中工作的,并且鼓励他们在社区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强调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过学习英国历史课程来了解公民权在英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的报告,该报告促进了公民教育与英国课程的良好结合。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当日说道:“我认为这份报告标志着公民权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到来了。”英国政府和学校也期望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公民。

3.强化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是通过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行为教育中,家庭的教育不可或缺。英国教育署国务大臣鲍斯说:“好的纪律和强有力的领导力对我们学校的行为标准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依靠学校自身的约束力只能使学校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家长要负责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这将创造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团结阵线以应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鲍斯先生也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一点在“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 of Learning Programme(SEAL)”即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教育计划中有充分体现。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愤怒管理、动机和社交技巧。该计划有助于教师开展规则行为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尊重教育,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场所和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当然,系统地实施行为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等形式来完成。要明确教学在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进行关于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别教育。例如: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公民教育模式及天才教育模式当中;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主流课程当中;抓住“主题周”的机会重点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对在这一领域有额外需求的学生采取特殊干预措施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

4.关注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有效的性教育及人际关系教育非常重要,它为年轻人步入成年奠定良好基础。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需要放到更加广泛的框架中,结合“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共同发展。2000年3月16日,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了关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的指南,以促使学生了解稳定的爱的关系,婚姻,家庭生活和抚育子女的重要性。该指南涉及广泛的议题,包括教育、咨询、性保健、少女怀孕和儿童保护等,同时涉及到的其他目标包括:确保学生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差异,并防止或消除偏见;确保学生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中得到保护。

2008年2月25日,英国学校部长吉姆•克耐特和青少年部部长贝弗利•休斯共同了审查“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SRE)”即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良好的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保持年轻人安全和健康以及降低少女怀孕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教育也得到了年轻人和父母的支持――92%的父母支持在学校中开展此类教育。

三、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英国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等核心道德观念,处理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所有人的关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校德育必须与本国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协调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国学校德育的成功就在于其德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更深入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也同样使之与现实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中华英杰。同时德育需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在参与经济建设和培养个体发展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内在生长点,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构建为现实服务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德育体系。

2.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德育内容的确定、取舍标准一般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两大因素制约,成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内容的有机结合。英国的公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教育形式便是从社会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及培养方案,并利用各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德育的发展性原理也告诉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降低, 造成道德说教与对象接受“两张皮”、德育过于政治化或庸俗化等。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当前,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从我国的现实情景及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制订出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3.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受教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美德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德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类似于英国SEAL计划的项目,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关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方面的需求,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要不断净化育人环境,加速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当然,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取向。因此,我国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完善的道德教育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渗透性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篇2

中学体育教学是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其健康体魄为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奠定,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格等的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看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不安全事故,既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安全教育缺乏等主管原因。

(一)中学生体质的整体下降是造成中学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学生的体质较90年代中学生的体质有了明显的下降,2011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普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较过去以往同期数据有了明显的下降;2010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举行新生军训开营式,仪式刚开始不久就有多达30多名学生相继晕倒,这其中固有当时天气炎热的客观原因,但学生身体素质之差依然可见一斑。体育活动本身即带有一定的强度和危险性,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是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

由于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实际上在近年来所发生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学生受伤、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却可以发现,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最终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的情况占到了绝大多数,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导致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6月25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一中学在体育课堂上发生学生追逐打闹,结果造成两名学生相撞造成眼角膜脱离的严重后果。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这类事件的发生就折射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的缺失,一方面,很多学校往往单纯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硬件设施的安全作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要旨”,反而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等的教育;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不是很强,自身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是很强,缺乏对于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等。

(三)校方和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校方和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确实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但是在这样的“重视”的背后却是部分学校领导层以及体育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突出表现在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理解为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设置相关的“禁令”,自上而下地对其“下命令”,明确不许怎么样怎么样,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也会“下意识”地从管理上去寻找原因,寻找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上的不足,殊不知在看似“管理不到位”的背后却是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失,缺乏以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形式。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措施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有效降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加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一)教师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质特点,根据全班学生的体质共同点来组织体育教学。

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质特点,这是教师正常、安全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制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

(二)教师要有意识地、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意识的教育。

首先,教师要通过组织体育教学安全教育课等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一些校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实例等或者放映有关幻灯片等,要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对于体育课程中的安全问题在思想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向重点强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密切注意学生的有关动作;最后,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和要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方式方法,摒弃粗暴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说教,尽量以一种对话式的、平等的姿态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便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地进行自我安全意识教育,主动提高各种必备的安全技能等。

要想提高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断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我安全意识教育、必要的安全技能以及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以及预见潜在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等,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可行性;评价

一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

教育是人们精神成长和获得新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对体育学科在教学过程的全面的评价叫做体育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应用进来,在体育学科中表现出具体的评价活动是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一个完成的体育教学过程活动中关键的环节就是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可以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判断,是体育教学真正的发挥本身教学的功能,在体育教育中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对体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把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应用进来,客观的对体育教学的教育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描述,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和管理决策主要依据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欠缺的地方可以评估出来,对体育教学健康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和体育教学评价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体育教学评价以体育教育目标和标准作为依据,系统的调查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教学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正,在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的结果进行有价值的评价工作,这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体育教学评价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体育教学的要素和过程进行判断的工具,通过体育教学评价的运行,对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都是一种促进的动力,发挥体育教学的真正的价值。

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特点和分类

(一)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特点

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决策性,对教学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把教学现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运行的决策依据,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老师在教学上的反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馈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和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学生根据信息的反馈对学习中是否存在问题做出决策,通过利用校领导在教学评价中得出的决策信息用于提高学校的服务管理工作。体育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行为要及时的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时刻产生着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即时的反馈给老师,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产生有利的作用,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应用体育教学评价及时性的这个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是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始终保持着有序性的发展,制定反映评价决策的评价方案,按照评价方案做好评价的组织工作,对信息的收集和对信息的处理是工作的重点,掌握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不按照评价方案执行的行为要纠正,使体育教学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总结。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指标是围绕体育教学活动为中心对老师教学活动的全面反映,老师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前的准备、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查看教学活动的完成情况,这些都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体育教学体系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目的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效果包括锻炼习惯的养成、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技术与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教学准备包括教学理念、学生水平分析、教学文件和条件设施,教学评价包括即时评价应用、形成性评价应用、终结性评价应用。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过程,全面系统的对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进行分析。随着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老师教学时可以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体育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将是老师教学评价的一种可行性,对教学效果是一种提高,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老师进行体育教学是一种很方便的教学工具

(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分类

体育教学评价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检查不一样,体育教学评价具有自己一套完成的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评价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育教学评价按所涉及的范围分为综合评价、单项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全学校的整个的体育教学在教学质量上进行全面的完整的评价,单项评价是对体育教学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局部评价,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是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体育教学的整体评价的结果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单项局部评价结果,在综合评价系统中包括单项评价,体育教学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按参加教学活动的对象分为内部参与者和外部参与者评价,内部参与者评价是老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的结果可以从老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是对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老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外部参与者就是家长社会和学校相关人员,体育教学评价有老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还有家长和学校相关人员对教学活动作出评价。评价者可以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进行主观上的评价,也可以对教学效果信息资料进行客观上的评价,通常的体育教学的评价都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按体育教学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对评价的对象进行比对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对象之间的区别,绝对评价通过教学活动学习的内容是否人人都达到了测定目标。诊断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基本状态进行摸底,然后在开展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教学活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以此找出适合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改善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情况做出反馈,加强老师的教学管理,形成性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内容,被大多学校所接受,终结性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开展完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把做出判断的信息作为以后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终结性评价是人们比较习惯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就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法。通过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使我们更好的对体育教学法进行理解和应用。

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可操作性分析

可操作性就是理论和实际的一种结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我们在前面已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体育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把体育教学的体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去实现。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学校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可操作性方案,该方案可以很好的把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表现出来,具有简单可操作的特性。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具备目的性、可靠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评价实践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结果要达到什么效果,本设计方案采用一般性和综合性两种方案,评价在目标上明确了方向,我们才可以很好的针对评价的内容标准进行设计。教学评价体系是在客观的基础上评价对象的价值,在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科学和全面的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评定内容的合理性要采用有效性评价,规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评价方案的重要要求。评价方案的设计要遵循规范性,评价人员要严格按照评价的规定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判断,对同一个评价对象要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评价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活动的实施要以评价方案作为标准,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要有具体的规定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方案要联系实际,简单可行,对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精力和评价技术要充分考虑,要是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指标为中心,重点考虑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对评价体系的接受程度,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尊重老师和学生的意见。把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作为基本,评价方案要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对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加以规范。

四总结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得设计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解决了体育教学评价可操作性的相关问题,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和可行性研究是必要的。

作者:席羽 单位: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卢伟.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与发展[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与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从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有效体育教学概念和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四点,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 概念分析 教学建议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逐渐进入了相关人士的视野,而如何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

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据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而开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包括了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维度的内容。

其中,有效率通俗点说就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间的比。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大大的投入(时间、精力等各个方面),而最终却只获得了很少或是很小的教学产出,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不是有效率的,也就不是有效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概念中的有效率,追求的实际上是在一定教学投入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最大教学产出的问题;其次是有效果。效果实际上是由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有效的成果。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果,实际上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获得的教学成果,通常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进步和发展来进行衡量;最后是,有效益。其实也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获得教学收益情况、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情况以及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所指的不但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能够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个人与社会的需求想契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成为有效益的教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中,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者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标准和要求,实际上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且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在构成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这一概念时缺一不可。

二、要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开展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其科学与否、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要确保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首先就必须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决定了有效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体育需求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因此,在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时,为了确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同样应重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充分考虑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本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来制定具备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信息的载体,虽然与教学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但是两者仍然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虽然不一定就能够确保有好的教学成效,但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却一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同样也是影响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之一。

鉴于此,在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同样需要对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进行分析。通常来说,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不但应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组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还要注意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决定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通过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当所组织和选择的教学内容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最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是因为: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仍然很难实现的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和打击,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低,学生无需付出努力或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够轻松完成,那么学生的体育潜能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展,而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也就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因此,在组织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确保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组织和选择难度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的教学内容,不但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有所提升,同时也不会因过难的内容影响到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体育任课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切实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并培养一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理念。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否,也同样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

具体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应注意关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体育任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够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来更好的完成体育学习和训练活动,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多向互动其实就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进行互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就会由普通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的过程,转变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参与过程,从而成为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说要注意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以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成效,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如:尽量想办法减少维持秩序的时间,增加与教学相关的师生互动的时间;减少学生练习等待的时间,增加练习时间等等,均是提高教学时间有效利用率的方式。

(四)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是让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进行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或是学习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发扬或是改进,从而借此来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而简单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视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还要注意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多元性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例如: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不但要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共同入手才能够让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保证,并进而为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障。

有效体育教学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它的实施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尚志强.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

篇5

关键词: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模式

一、知识的系统化、教学的整体化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要做好学与教的准备,要致力于面向小学,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大体上要做好对小学教材的熟知,有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教学素质。要做到以知识、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智能结构原则,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创造性发展的原则,面对小学体育任务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教的主要就是一些跑、跳、投、支撑跳跃等一些基本技巧。同样在师范院校,也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传授,尽可能的用一些模仿的动作进行传教。并且要学会运用自己学的某一点知识,就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作较有深度的分析,这样可让学生做好知识的系统化,积累到较多的教法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专业训练的规范化

师范生教体育的总体能力就是会喊口令,会带操,会教法。喊口令用地对与否,关系到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所以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语速适度,并且熟练地运用各种口令来进行调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带操的基本功,要有效的进行训练。在教法上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教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系统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体育活动的实践意识。对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对于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不是在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而是在实践中总结知识的要领,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高技术动作、技能能力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客观的体育实践活动反映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例如:投掷方面的铅球,你只懂得书中说的要在什么部位做什么动作,多大的力度,投掷的技巧,但是你不了解铅球真正拿在手上的重量,体会不到在身体部位上的感觉,要用多大的力道来投掷,所以你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总结经验,总结知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赛情节,所以对于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游戏,但是在这种大规模的游戏中,要做好规范性的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把握不好,整个课堂就变得混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身体素质有计划的进行选择游戏,并把游戏作为课时内容,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掌握适度原则,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五、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智结合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晨跑、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各种身体锻炼,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运动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学生在从事这些身体锻炼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能水平,这些外在看来仅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活动,实际上,在做这些体力活动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情感、意志都在进行着活跃的运动。有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有的人通过运动来进行意志的磨练,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体智相结合的身体思维模式,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进行推广应用。

六、体育教学过程的不固定性

体育教学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性别的差异上,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情况制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就不能采用固定式的教学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只有性别上的,还有身体上的特殊原因,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及时地调整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区别对待,从而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虽说是动态的,但万物皆有一定规律可循,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体育教学也一样,在体育教学中是要遵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外在环境的规律,适时的来调整教学方法,把握住这些特殊的因素,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良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来达到教学目标,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七、结束语

在上述文章中,浅谈了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这些教学特点,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特点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量体裁衣。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让每位同学在走出校园都能成为一个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高磊.《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J].体育师友,1984,(01).

篇6

【关键词】 教学过程;因素;整体效应

收稿日期:2009-10-01;修回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郭宇(1972-),男,河南郑州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科研。E-mail:

On Basic Constructive Fact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GUO Yu

(National College of Tobacco Corporation employees′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hinaZhengzhou Henan450011)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way of achieving Physical Education′s aim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depends on a variety of factors related. Only on the motive of getting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objective analysis to determine its basic form factor, master their nature and func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ir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 could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be fundamentally enhanced.

【Keywords】 Teaching Process; Factors; Integrate effect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诸论〔1〕。根据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基本理论,在不同观点指导下,必然产生不同的整体效应。本文试图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出发,通过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及其过程,客观地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及其职能,并根据系统原理和效益原则,就如何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展开讨论。

二、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育”,始终与其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2〕。但对于体育教学,国际上并无统一定论。就国内而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中,虽都有过界定,但其说并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其共同点是:(1)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安排进行的;(2)体育教学必须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人体运动技术技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3)体育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4)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从“三论”观点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育文献和教学论中获得的信息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体能、技能、智力和心态方面的信息,加工成教学信息,用一定媒介手段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从教师、教材和其它来源中得到的信息,将其加工再按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师的要求,用答问、练习、测验、运用等方式,把关于掌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的质量和效果反馈给教师(当然也同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再加工传输,学生再接收并加工,如此控制往复,直到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若站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则又可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估效果”的过程〔3〕。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潜心探求其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体育教学整体效率和效益的首要课题。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因素

考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相关因素,凡是从事过体育教学的教师都不难发现,它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介手段等因素相关,国内习惯称之为教学的“四大要素”。但深入考察,我们会发现,上述各因素的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必然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事关效度,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4〕。若站在管理学角度观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学生都是人,而人是管理的核心,其积极性则是管理的动力。人的积极性发挥的程度与管理效能成正比。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显然,评估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此外,上述五个因素的职能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没有好的效果。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集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堪称一个系统,其整体功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它们的性质与职能似可分别概括如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随时围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做出决策、制订具体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协调各种关系,了解、激励、教导、指引和影响学生,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5〕。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公民意识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运用以及健身、健心的过程,除学生自身外谁也无法代替。但学生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只有当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体育教材,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是健身健心的重要手段方法〔6〕。它以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体系建造,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行为和习惯,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教材既是传递的信息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成果;是可预期达到的,也是实际的。因而,教材的建设与贯彻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媒介手段,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评估,即评价与估量。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前者以做出总结为目标,关心教学实施的结果;而后者则以为教学实施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关心的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计划调节。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便于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方法提供效能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手段方法以及评估过程本身,确保体育教学沿着目标方向发展〔7〕。

环境,泛指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的背景。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风气或社会环境、学生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其主要表现为对待体育及其教学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集体的价值标准,集体内部的交往与外部联系以及有关物质条件特点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由教师操纵的,它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8〕。

四、树立整体观点,提高整体效应

前已述及,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至少受到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并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揭示出了驾驭体育教学过程必须至少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9〕。其一,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各因素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动态对应协调。其二、从宏观上看,要树立整体观念,提高整体效应〔10〕。这是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其原因决非是单方面的。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结构,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集体矢量,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总之,由于认识上、操作上的原因,各因素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存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各因素间的有机结合上,尚待研究的问题也更多。为了从根本上全面大幅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加速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对其相关因素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乃当务之急。

五、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六个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树立整体观点,下决心促进各因素同步发展与协调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平小.试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08):230-231.

〔2〕张荣.体育教学过程基本构成因素浅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4,5(02):28-30.

〔3〕王立民.体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构成浅析〔J〕.惠州学院学报.2002,22(06):119-122.

〔4〕李磊,柴刚.浅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因素与教学效果〔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5):246.

〔5〕蔡美云.加强师范教育师范性的对策〔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01):88-92.

〔6〕樊临虎.论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特征及其基本因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2):65-70.

〔7〕梁克平.浅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因素与教学效果〔J〕.职业技术.2007(18):19.

〔8〕倪隽.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的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02):73-74.

篇7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提高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尤其是高中生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同时也存在着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无法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等,进而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无法达到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强化场地布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场地布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上课之前,老师一定要按照教学内容以及要求设计场地,保证器材的摆放合理、美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进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自主进行学习。比如,松软、平整的沙坑更容易激发学生练习跳远的热情,特别是针对初学跳远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心理,想要进一步得到尝试。由此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场地器材的布置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具备良好的场地布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以及自信心,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场地布置,合理运用教学器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强化音乐运用,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

众所周知,音乐具备调节情绪的作用,激烈、豪放的音乐可以促进情绪的提高,让人心跳加快,有利于血液循环;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们的情绪更加平和,进而有效调节人们的情绪。由此可以得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相关音乐,加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让学生具备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比如,在教授武术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播放《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功夫》等歌曲,通过相关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此项内容的热情与兴趣,进而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掌握。由此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相关音乐的利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充分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当中,进而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强化物理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分析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一些物理知识开展教学内容,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智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应用物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对物理知识应用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教学范围,比如,在短跑的急跑中可以适当利用“匀加速运动”开展教学活动;在弯道技术教学中,可以适当应用“离心力”的知识;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展开;在跳高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应用“竖直上抛运动”的知识展开等。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很多,作为体育老师,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进而寻找出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的不可以缺少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新课程不断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起来。体育教学的有效修性主要通过是体育课后教学质量的反馈、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健康以及运动机能等方面提高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最终体现。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进行了论述,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小学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出了教学行为准则和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具有指导和导向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课前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的准备,合理的制定和学生切身实际相适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减少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课前导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在教学之前是通过合理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教学之前可以进行动手锻炼,让学生练习之后,在进入到课堂教学,这样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进行一些跑、跳、攀、爬等综合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语言形象化,用具体的事物举例导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将学生逐渐引入到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将游戏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游戏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到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生动活泼的内容,在教学过程最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和年龄特点,灵活融入进游戏教学,在实践活动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准备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从而达到体育热身的目的,从而全面保证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体育活动中。例如,在练习球类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球,拍球作为竞争的游戏,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心的学习,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3.举办班级体育竞赛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争强好胜,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渴望得到成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十分喜欢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而体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十分符合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制定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这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三、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师生活动的良性关系

1.师生互动,调节情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敞开心扉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对于在体育练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加强交流和关心,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帮助学生,让学生逐渐的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转变为尊敬你,这样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喜欢你的课程,消除学生学习体育的消极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教学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全面尊重就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推动力。不管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在当学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兴趣之后,就会促进学生对该学科学习产生巨大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会促进学生去积极的探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体育技能的教学应该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设备和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觉的将学习到体育运动技能运用到体育锻炼中。例如,在耐力长跑训练过程中,训练的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太喜欢。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练习,通过教师指令做各种动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在那么的枯燥乏味。

篇9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小学的体育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喜欢体育学习,更愿意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在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总结研究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于小学生体育课程的锻炼与培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许多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课程教学计划脱离了教学实际,难以发挥出小学体育教学的真正作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关键是要从学习的实际出发。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不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其次,要结合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在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让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既可以服务于全体同学,又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实际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

最后,要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为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激情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制定出的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特点,就需要教师时刻考察学生的个性特点,保证最终制定出来的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特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互帮互助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进行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采用互帮互助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来进行的。具体来说, 在进行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筛选出对于体育知识了解相对较快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接受体育知识相对较慢的同学进行指导纠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共同进步。

2.竞技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进行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地意识到,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还是一项充满着竞争性的学科。与此同时,也正是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才让无数的人对竞技运动如痴如狂。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竞技教学方法,该方法也要充分建立在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德育研究的基础之上,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提升,为学生形成“自强不息、拼搏不止”的心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学生处于一个对于新奇事物和荣誉很渴望的年纪,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竞技规定,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进行学校赛跑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身高来进行学生的分组,角逐自己的身高范围内的冠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在不违反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级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应用方式之一。具体说,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帮助小学的体育教师根据小学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特点、学生对体育专业技能的了解情况、学生的身体潜力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就可以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制定。

例如,在进行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层处理,对于身体素质较为强健的同学,就采用大训练量的活动进行训练,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采用小活动量进行训练。除此之外,在诸如篮球、足球之类的运动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竞技,让学生都和自己的身体素质相近的人进行体育活动,充分保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篇10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体育教学 体现 发展趋势

一、对体验式学习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科尔博构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即“体验式学习圈”。他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然后对体验过程进行反思,进而与其他人分享体验带给自己的感悟,再整合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因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所以又进入了下一个“体验式学习圈”。[1]

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学习形式。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为前提,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我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从学习的角度分析,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强调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彰显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最终使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这也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以老师为主导的不足。

从生理角度分析,人脑的记忆功能非常强大,但并不代表每个人的记忆能力也很强。传统教育中课堂讲授的灌输模式属于人的“概念记忆”,即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源于概念性的解释。这种记忆在脑海中存留时间较短,并且极易被其他记忆所覆盖。概念记忆需要不断地重复强化,才能形成相对永恒的记忆,否则它有可能会很快并彻底消失。而体验式学习属于人的“行为记忆”,即对某一行为、动作、做法或技能等的回忆。这种记忆极少会被忘记,因为涉及具体行动。例如体育运动,一些运动技术长久不用的话,也许会生疏,但极少会被遗忘。

二、体验式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情境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重要思想,而体育教学过程正是典型情境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很多专项性动作技术的学习。[2]从广义上来说,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从狭义上看,体育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不断体验运动的乐趣,形成运动爱好,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保持健康的过程。

1.体验式学习在体育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多以传统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过于强化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技能,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形成无区别、无差异性的一概而论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体验式学习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而且能让学生身心同时受到锻炼,处理好学生的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关系,并把个性发展置于重要的位置,最终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多个目标的要求。

另外,体育本身是一种体验式活动类课程,而体验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体验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进而生成对事物的独特的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和过程使每个个体的体验各不相同,这使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也就成为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体验式学习突出了体育教学的可塑性、自主性和完善性原则,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2.体验式学习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是在教材的影响下先看内容然后再去制定教学任务,他首先考虑的是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比如具体的运动项目、运动技能,要求学生被动地去适应;而体验式学习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考去选择适当的活动,让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体验式学习在与体育课程结合中,它的形式不仅包括个人或所处的团队的行为,而且包括平时的竞赛、游戏、组织练习等互动。与传统体育教学比较,体验式学习模式的体育教学具备四个明显特征: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教育,讲究学生自身体育学习的领悟与体会;第二,从传统的教材中解脱出来,强调学习的资源是每个参加者和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只注重学生对技能本身的掌握;第三,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做,去感受,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强调即时感受;第四,要求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一起解决问题,分享总结经验。因此,在这种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从体验中产生有意义或相关的洞见。

3.体验式学习在体育教学模式上的体现。

体育教育家穆斯卡·莫斯顿在其专著《体育教学》中提出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确立新的教育对象观。因此,体验式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3]

在体验式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建立起基于个体独立自主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体验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教师侧重进行引导和点拨,以及同学进行平等的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