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态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态

篇1

一、认识误区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网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变化方面,更多地强调了内容传播渠道的融合

就广播电视系统而言,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尽快完成“一省一网”和“全国一张网”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终极目标是成立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而截止目前,“一省一网”的格局还没有完成,只有19个省份完成或大部分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其中北京、天津、陕西、广西、海南、吉林、江苏、贵州等8个省份全部完成省市县网络整合,河北、安徽、江西、湖南、云南、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南、浙江等11个省份在前期完成了大部分市县或主要城市的网络整合的基础上正在加快网络整合进度。

但除了地方和全国有线网络这一传播渠道的整合,广播电视系统在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内容提供和服务方面,譬如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的开展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网络传输进入成熟阶段,以节目制作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将会成为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中的关键点。内容提供商将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成为市场的主导。

(二)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产业属性,淡化了其更为本质的公益属性

根据目前的三网融合政策,广播电视系统负责掌握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集成和播出环节,这是由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公益属性决定的。但广播电视系统的从业人员一提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往往更习惯于与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往往更习惯于与同电信网、互联网的市场竞争联系在一起。这种有意无意地弱化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公益属性,过于强调其产业属性的直接后果,就是必然会遭遇诸多体制障碍和行业壁垒,客观上会影响三网融合的进程和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广播电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一样,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都是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和舆论引导工具,其公益性为主的原则和特点是公认的。这种原则和特点并不会因三网融合而有任何的改变。三网融合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仍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当然要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效益。换言之,即使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广播电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一样,其根本任务都仍然是更好地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服务。这是不可动摇的显而易见的根本原则。

(三)在广播电视系统内容生产布局方面,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看成传统广播电视业态的自然衍生物和当然依附者

譬如,为了发展数字付费电视的内容的服务,中央电视台投资组建了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中数传媒”)。受中央电视台委托,该公司负责管理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央视风云”)和中视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数指南”),前者专门承制频道内容,后者专门提供电子节目菜单服务。从长远的观点看,中数传媒与中央电视台的母子关系可能不是最有利于中国数字付费电视业务开展的体制。因为以收取收视费为主要创收模式的数字付费电视业务与以广告为主要创收模式的开路电视业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受众需求和节目形态上,开路电视与数字付费电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央电视台不可能不顾及占其经营总收入60~70%的开路电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将主要的人物、物力、财力投入到前景尚不十分明朗的数字付费电视业务方面。

如今的市场竞争,已从个别业务和产品的单打独斗式的竞争的层面进化到依靠产业链进行整合竞争的层面。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业态的布局和结构基本上是点式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其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是较低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进展缓慢,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大大迟缓于原来的乐观估计。

(四)在内容研发和提供方面,重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研发和提供,轻视广播电视新媒体中节目内容的研发和提供

有人曾争论过广播电视业是政策为王,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笔者认为,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尽管在提升,但说到底,依然是内容为王。政策是内容生产的保障,渠道是内容传播的载体,都是为具体内容服务的。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播,受众最终要欣赏的仍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作品。

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方面有传统优势,如多年积累的采访编辑、内容组织、影像拍摄、制作能力和相关人才,以及拥有大量节目版权等。但这些优势目前主要体现上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方面,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研发方面还有大量的创新性工作要做:就网络电视节目形态而言,一方面要研发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后所形成的节目形态,另一方面要研发利用信息互动传播所产生的全新的节目形态;就手机电视节目形态而言,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仅仅把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简单地移植到手机屏幕上显然不是最优化的选择,这就需要对传统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改造,以便为手机用户研发全新的节目形态。

(五)在业务合作方面,认为与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可能使广播电视系统遭遇发展危机,所以总是不自觉地试图御“敌”于系统之外

为了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与电信网、互联网等相关行业正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客观形势使广播电视系统的消极抵御正在逐渐变得毫无意义。广播电视系统必须正视并尽快适应这种新形势,抓住三网融合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实和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播出传送质量,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供新服务,发挥广播电视系统的内容优势、渠道优势、用户优势,巩固现有的传播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

(六)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认为仍应主要以维护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既得利益为依归

目前我国有关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级别不高,随意性强,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现存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是基于确保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有关保障三网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和阻碍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广播电视系统正面临着一个多元化与标准化交织的领域。如何统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关系,如何统筹广电网与互联网、电信网等行业相关音视频业务的关系,以及对各种传输渠道上的海量音视频节目内容如何监管等,这都为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应对之策

针对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上述六个认识误区,本文相应地提出如下六条建议:

(一)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上,既要重视内容传播渠道的融合,更要重内容形态的融合

三网融合是广播电视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涉及到广播电视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影响方式、服务方式、盈利方式、管理方式等各个层面,关系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广播电视系统要以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双向化为重点,全面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以符合三网融合的国家要求,符合受众对于三网融合业务的需求。下一代广电网具有全媒体功能,它把平面、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对某一个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评论等各种信息全部汇聚到广电网上。经过后台的处理和汇聚,“看电视”的形态不一样了:过去只用电视机看,现在可以用电脑和手机看,在家里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屏幕切换;过去按频道选节目,现在按事件来选,就像搜索工具一样方便。

(二)要明确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具有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生产一样的公益属性,同样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有力推动

广播电视系统要从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主阵地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三网融合语境下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说服政府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作为与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来对待,用与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等这些侧重于渠道建设的工程同等甚至更大的力度来扶持和推动三网融合语境下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

(三)要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在内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同等作用和价值的一项全新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使其在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真正平等竞争中得到跨跃式发展

令人鼓舞的是,2009年年底以来,由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引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将内容生产产业链延伸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领域,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海量、高清、便携、实时、互动等优势日益彰显。

(四)要加强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研发

广播电视系统应在不断拓展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传播渠道的同时,研发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互补、互动、互利的更契合互联网、电信网等渠道传播特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形态,以确保在内容提供方面的主渠道地位。

在内容生产方面,广播电视系统是最具优势和潜力的。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广播电视系统生产的内容开始进入互联网和电信网提供的渠道,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三屏合一的局面已初露端倪。

2010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三屏合一网络春晚在北京开启;同一天在我国另一个大都市上海,中国电信隆重推出“魔屏mTouch”,用户可以通过内置Wi-Fi模块的8英寸屏幕上网、看IPTV、视频通话、看电子相册等等;东方卫视也与百视通公司合作,实现东方卫视春晚节目的三屏合一传播,让观众在网站、IPTV和手机上都能看到东方卫视春晚的新鲜资讯并收看各种节目。2010年9月21日至23日,北京电视台连续三天在北京卫视黄金时段播出三台网络中秋晚会《月上紫禁城》《月圆青》《月洒万家情》,并借助BTV在线、BTV手机电视、北广传媒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地铁电视等资源,并携手中国移动和搜狐网、腾讯网、酷6网、人人网、天涯社区、土豆网六大网站,进行立体化的整合传播。

(五)要加强广播电视系统与互联网、电信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

广播电视系统要秉持开放的心态与积极合作、互利双赢的姿态去,在与电信、互联网的良性竞争中,拿到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更应如此。

三网融合的真谛就是资源共享、市场共存、发展共荣、各自精彩,而不是大家都自己去铺一套光缆、放一组卫星、建一批互联网网站,甚至分别实现光纤到户。三网融合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应追求社会效益,因此与一般的工业、商业融合有所不同。现在,三网融合的诱人前景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但在三网融合中,正像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离不开广播电视系统一样,广播电视系统也离不开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合作。一连串的市场数据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神文化产品,还取决于三方能否精诚合作而不在部门和局部利益问题上过度博弈。

(六)要制定与完善一整套促进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网融合是我国未来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三网融合,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三网融合能够实现国家的信息化,可以使我国从现在的信息大国转变为信息强国。而要实现上述既定的国家战略目标,有关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就成为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涉及三网融合的法律法规只有“条例”而没有“法”,并且《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信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均为颁布十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法规,《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和《电信法》至今没有出台。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已经迫在眉捷。

从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到随后的国发[2010]5号文《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到6月6日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再到6月30日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名单,三网融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日益清晰。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一方,广播电视系统要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重新审视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和科学配套,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安全播出、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在实现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前提下,确保广播电视系统在渠道整合、技术攻关等方面能够跟上三网融合时代的发展步伐,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内容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和合理份额。

三、结语

篇2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讨论了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讲,广播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为了使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就成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关键词之一。因此,本文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谈谈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

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信息资源要素为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成员传播各种相关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可以说,包含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事实和观点,其内容质量高低和优劣乃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电视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

1.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信息反应机制,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平衡传播,减少社会各阶层的信息贫富差距。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政策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开放,同时,媒介技术进步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可能性。与以往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既给整个广播电视传媒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传播学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与其有效信息量的拥有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位置。有学者为此提出,过大的信息落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冲击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而减小信息落差的办法,就是要逐步加大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内容生产的层面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应当从人民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范围,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个升值和增值。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就是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对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比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和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在信息内容上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但并不是报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集报摘和书评于一体,不仅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而且实现了即报即评、资讯与言论的并重,使报刊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扩展。另一方面,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我们把单一的信息事实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置于其背景性信息、前景性信息和相关性信息之中,透过阐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让观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30分》对组合式报道的探索是值得赞赏的。

3.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从单纯的报道新闻走向深度的解读新闻,为公众意见、集团观点和社会舆论构筑一个自由传播的合法空间和平台。大众媒介传播从诞生开始既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生活中意见、观点和舆论自由流动的集贸市场。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节目必将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不断升温的谈话节目热、访谈节目热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在西方国家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占有总量一半以上的主要节目样式。在我国,央视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这类节目大都以人物的交谈为形式,以意见、观点的碰撞为核心,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为旨归。谈话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时事分析、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如央视的《央视论坛》、凤凰台的《时事开讲》等。这两类节目的流行表明,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表层信息传播,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信息内容的深层次阐释和解读。

二、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

任何媒介传播总是借助一定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可以相互传译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媒介传播的语言方式,其语言方式特性是大众媒介传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播电视语言乃是一种感性化的符号系统,它以某一特定时空中连续存在的视听素材为基本单位,在电子技术机械复制功能的支持下,广播电视传播对现实生活的承载,与其真实存在的时空结构相对应和同步,具象的声音和画面保留着人际信息的完整性,它通过直接诉诸于媒介受众的视听知觉器官,进而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出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语言特性,使之回归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其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面向。

1.进一步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其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广播电视传播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进而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把报道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实际上,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概念,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因此,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必然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力。首先,要充分发挥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场实时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主要叙述元素之一,事件报道纪实化、现场报道普遍化和现场直播常态化则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最有力的媒介竞争手段。要在传播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开掘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介潜能,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现场同期声像的质量和水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听)众面前。其次,必须加强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努力增强广播电视传播的过程化意识。所谓过程化是由于广播电视传播擅长于对事件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表达事件发展结果和结局,因此,应当根据其传播过程特点来组织和开展大众媒介传播活动。应当注意的是,所谓传播过程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线性过程结构,而是一种以互动性、悬念感、不确定性为核心的非线性过程结构。可以说,传播过程化是由广播电视语言特性所带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传播方式特征。

3.进一步完善媒介传播的话语方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谓话语本身是一个含义简单的概念,即各种互相联系的书写和演讲的言语段落。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话语往往涉及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效果等问题,并始终与权力的分配相互关联。广播电视传播是一门模拟传、受双方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艺术,传播者——记者和主持人不是用书写的文字符号而是运用声音和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其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性为主导的存在形态,受众必须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进行有效的视听,因而对媒介话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感性化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完善其话语方式应当从平民化、亲和力、审美感和公信力等几方面人手。孙玉胜指出:央视近10年的新闻改革是从改变电视叙述的语态开始的,使电视传播的“表达和叙述的态度变得更真诚、平和,表达和叙述的内容变得真实、鲜活,表达和叙述的手段变得更遵循电视的规律”。实际上,进一步完善媒介话语方式,是促使广播电视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一种鲜明的平民主义立场,饱含着一种真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形式上努力增强媒介传播的感性特征和审美效应,提高媒介传播的亲切感、贴近性。

三、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

当前,随着光电模拟技术向着数字光纤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进步为广播电视和人本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技术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节目体裁样式和表现形态的变革和创新,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依托电子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并在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两方面实现节目形态的创新。

1.在信息采集加工方式上,当代媒介技术进步将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带来其媒介产品形态的巨大变化。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采集手段种类更加齐全,时效更快捷,性能更优越,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也正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如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完善,由演播室加(现场)视窗的电话连线节目以及由非职业传播者拍摄的纪实性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两种崭新的节目形态。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上看,电视连线节目由于其信息采集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进一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公众自拍节目既扩充了媒介专业机构的采制能力,又大增强了观众参与媒介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电视节目制作从过去的线性剪辑转变为非线性剪辑后,电视媒介传播既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自由复制、加工,同时,又使节目形态包装的手段更丰富,并大大提高了新型节目形态开发的可能性。

篇3

一、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

(一)媒体融合要求采编人员具备跨媒介内容制作能力。新媒体崛起后,传媒产品的内容制作、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和竞争,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得不积极转型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力求形成共赢的局面。媒介融合使得新旧媒体的边界日趋模糊,传媒产品在生产、制作和传输方式等方面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变化,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在技能层面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传统广播电视的策划、摄录、编辑等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创意与运营能力。(二)传媒扩张要求广播电视编导类。学生掌握新媒体技能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和电视在视听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中音视频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的群体。在新媒体的挑战和影响下,近年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网站,以便于从互联网和新媒体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力求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台网一体的格局已然成为共识。台网一体化的结果之一是传统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虽然人员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容纳数量众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但从这些传统媒体中衍生出的新媒体单位或部门,以及大量出现的民营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等,却存在着大量的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人才缺口,只不过这些机构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

二、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大潮,高校广播电视传媒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在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方面,面临较多问题。(一)新媒体教学师资匮乏。近年来,高校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前两年开始,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传媒专业也不例外。不断引进高学历师资的举措,虽然使各校传媒专业整体师资的学历大有提升,在校内外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中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关的要求,但是综观各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尽管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大都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少教师没有真正参与过广播和电视作品的采编、策划与制作等工作。另外,具有新媒体理论尤其是新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加匮乏,着实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更深层次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二)新媒体实验设备投入少。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形态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占据越来越多的传媒市场份额,而且发展迅速。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本来资金就比较紧张,又往往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摄像机、照相机、化妆间、演播室、灯光照明等比较传统的广播和电视实验设施和设备上,新媒体实验室和实训设施方面的投入却非常有限,这种做法与媒介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要求是严重脱节的,按照这种思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态势知之甚少,新媒体实践技能的缺乏,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三)学生新媒体素养有待强化。目前,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并且出于教学管理、学生安全等现实问题,大多数实践训练都是在校内或课堂中开展,与广播和电视台真实的节目形态和制作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传媒类学生实践技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写、编、评等方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剧等传统传媒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新媒体产品的创意与开发、融媒体内容的采集与传输等实践技能,才是学生更加重要也更为稀缺的技能。比如,在2017年全国及地方“两会”召开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大量采用了融媒体新闻直播的方式。直播期间,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无不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同时也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和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没有认识到传媒业中这种重要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深刻改变,没有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故而学生新媒体方面的专业技能局限性非常明显,创新性严重不足。

三、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策略

毋庸置疑,当前传媒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复杂,高校应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学生的跨媒介技能。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再定位于单一的媒体技能培养,应高度关注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对于媒介发展和传媒产业新的思维方式、运营手段、新媒体营销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采集和制作等传统的技术性层面的实践技能。只有通过这种变革,才能让学生既在广播电视编导方面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备较扎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运营的能力。(二)调整课程体系,增加新媒体的实践训练。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媒业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既要具备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新媒体实践功底及敏锐的行业洞察力。鉴于此,新媒体视阈下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就需要不断与新媒体的发展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应删减不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老旧课程,适当增设微视频编辑、网络新闻编辑等相关课程。此外,由于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且很多传统媒体产品的新媒体营销也方兴未艾,因此,可以增设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创意、新媒体产品运营等课程,并增加相应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对新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新媒体所需要的编导技能有深入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使用新媒体来进行娱乐。(三)重视师资培养,解决技能培养瓶颈问题。由于过度强调师资的学历层次,实践技能突出的优秀教师在各高校都非常有限。此外,有的教师没有能够跟上传媒格局的转变节奏,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滞后现象,导致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遇到严重的瓶颈问题。针对此状况,笔者认为,传媒专业新进的主要从事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转而重视其实践技能。此外,各高校可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商业网站、广播电视媒体自办网站等与新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单位实习,丰富实践经验。以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都会鼓励传媒专业的教师利用暑假前往各媒体机构实习锻炼,或者直接让新进的年轻教师前往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机构实习至少半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媒体发展的最新状况,尤其是增强对于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的知识建构。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目前已经在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传媒专业取得较明显的成果,获学校认证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大幅度增加,从3年前占专业骨干教师比例不足20%,提升到了现在的60%左右。这些“双师型”教师对于媒介融合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传媒需要的人才有了充分而全面的认识。因此,这些教师也会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向学生补充介绍新媒体知识,或者开设一些新媒体方面的实践环节。此外,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还开设了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产品创意与运营等与新媒体结合紧密的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四)整合各种资源,为新媒体实训提供保障。实验室在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加大投入,引进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及新媒体实验室,满足学生数字化视频的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等与新媒体技术密切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需要。除实验室外,相关院系还可联系学校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管理学校和学院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加强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认识,在掌握新媒体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强实践技术,熟悉各种新媒体编导技术和软件的运用。同时,切身感受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之间的异同之处。此外,院系除保留原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实习基地外,还应当积极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媒体传播公司等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对传媒融合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切实提升新媒体内容产品的采集和制作技能。(五)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新媒体运营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进入更深的层次,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经验和技能。除适当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新媒体实验室建设等举措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多地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去开拓学生在新媒体方面的视野,从而让学生不仅仅成为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使用者,更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向和变革路径,认真分析新媒体中的音视频节目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采集、制作和编辑等层面的异同之处。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复合型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何培养既具备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又兼具较强新媒体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当前必须着力关注和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高校只有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技能与新媒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作者:李微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茜.“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

篇4

探索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广电媒体乃至整个媒体业界永恒的主题,然而在一片“新媒体”的浪潮中,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接触到更多是各种概念性的新媒体论文或者方案集成商提供的支撑“新媒体”架构商业技术方案,更多关注在“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上。新媒体是一个完全开放甚至充满恶性竞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下,最终商业架构固然必须研讨,但却已经不是最终的重点,支持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生存的,是对开放新平台的适应以及对差异化形态的融合。

在此提出几点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1.从制度上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垄断优势向新媒体平台的转化

发展新媒体或者全媒体平台,一定要依托甚至垄断现有广播电视台的优势资源,甚至垄断传统广播电视台利用新媒介的传播渠道。新浪微博、腾讯、土豆、优酷、天涯等,都具有新媒体属性,但是他们对我们来说就只是新媒介。通过新媒介传播本台优势内容创收不是不可能,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对于我们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媒体资源,甚至我们的主持人、我们的节目内容在新媒介平台上传播甚至同非本台新媒体合作时,一定要慎重。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介,但是绝对不能依靠非本台自主的新媒介。要趁我们还有一定地方垄断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将这个优势转嫁到新媒体平台。因此,对于涉新媒体、新媒介业务的推广、合作,应尽早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作。

2.从政策上启用熟悉具有广播电视特性的新媒介平台的人才或者合作伙伴

运用新媒介是发展新媒体的基础。传统广播电视的工作方式未必适合新媒体的新工作要求,甚至传统广播的技术支撑人员在也未必适应于新媒介领域的专业要求,同理,新媒体比较模糊的概念和低门槛也造就了一批不了解广播电视特性的专业人员,这部分人员同样未必适合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工作。传统媒体从业者对新兴媒体理解的不同以及新兴媒介从业者对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不同理解,导致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差异,传统媒体业务在新的媒介上传播,急要培养或者发展复合型人才。专业是一道比较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思维的定向将极大影响我们在利用新媒介时的思维方式。应该从政策上启用或者引入熟悉新媒介平台或者符合新媒体、了解广播电视运作特性的专业人才或者合作伙伴。

3.以创新的思维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内容

新媒介是一个多态多线的复合形态,其传播形式不受传统线性传播形式的局限,传统媒体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介进行创新融合。比如在一些节目上,可以采用网络、电视台同步直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电视节目直播结束前将观众引导到互联网(甚至手机电视)上继续直播进程,这就是利用非线性平台拓展线性平台的节目时间,利用传统电视和网络的特性跨媒体协作在特定时间内执行更多任务。再比如手机APP的应用完全可以将广播的伴随性同手机的实时双向互动的特性有机结合,实现互动、数据统计以及包括验证、上传、支付等伴随性应用在内的业务支撑。

4.以战略的角度评估新媒体业务拓展中利益的取舍

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资源整合其实也涉及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以现在的广播电视台来说,几个传统媒体之间的影响力还是有高低的,涉新平台就更不用说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期。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涉新媒体之间的合作,其相互获得的利益肯定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在直接利益上,同自主新媒体的合作甚至还不如同开放平台上的其他新媒体平台合作来得有效率。可是站在大台角度,台内应该促进更多的合作,一致对外。如果大家都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没有大台思维,没有团队协作、助攻的思维,没有从战略角度扶植新平台的理念,依托新媒体平台自身的拓展能力运营,新媒体业务平台的拓展必将举步维艰。

5.从推广的角度促进实体化、媒体化运营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是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新媒体的便捷、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有利于新媒体发展的运营模式还处于摸索之中,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涉新媒体业务的运作,要形成统一品牌,实体化、媒体化运营。要以内部合作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促进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率和曝光率。要以将新媒体的弱势媒体影响力同传统的强势媒体影响力有机结合,促进涉新媒体的“媒体”属性。

6.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涉新媒体平台的业务合作

用何种模式运作新媒体以使它符合利益最大化和促进行业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引起了越来越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关于新媒体发展与运营的研讨会也层出不穷,采用何种运营模式与运营机构的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密不可分,作为地市一级广播电视台,涉新媒体平台在业务拓展时,都会有机会引入一些有实力或者专业的合作伙伴,在新媒体这个本身就运营、创收弱势的平台上,还会涉及向第三方“分一杯羹”的问题,这时候我们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涉新媒体平台的业务合作,只要是有利于新媒体品牌的建立或者新媒体业务的推广的合作,要善于利用短期利益推进新媒体业务或者平台的推广,只有让合作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平台,才是有商业运营价值的平台。

篇5

关键词:数字技术;新形态;传统媒体;新媒体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媒体形势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新媒体在媒体领域中的地位不断加深,但传统媒体的地位仍不容小觑。新形态下,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具挑战的新趋势。

1数字技术条件下,新媒体产生的新形态

1.1终端和渠道更加的多样化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媒业的进步,新的技术条件正在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技术产品并被应用于现代媒体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条件下,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在媒体行业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而现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其技术成果造就了越来越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终端,打通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些传播途径已经非常明显的分摊了传统广播电视的受众。互联网,移动手机终端是目前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渠道的支持下受众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终端也就是手机媒体吸纳的受众也在增加。受众对于手机传播渠道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加深,因此,新形态下,新媒体传播的终端和渠道更加多元化。

1.2信息自主控制和交互使用

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技术形式衍生了多种媒体类型,如今,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给媒体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广泛的媒体信息交互空间。信息的自由自主控制和交互使用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常态。在新的社交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的环境中,受众作为传播者在信息的控制方面自由程度更高。此外,信息的交互使用也体现在多个方面,信息的传播流通渠道的阻力越来越小,信息审核的标准也逐渐宽泛,渠道不断拓展,在此基础上,信息的交互使用渠道增加。

1.3由可控转为不可控的媒体

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媒体形态转变了过去传统的广播电视强势化信息传播的地位,过去的广播和电视媒体为受众提供免费的电视节目,与之相伴的广告收入也比较丰厚。但是如今,随着数字媒体的增加和发展,受众在选择接受的媒体信息方面的主动性越来越突出,受众在接受信息方面的地位也有所改变,媒体的不可控特点也有突出的表现,可控性逐渐受到削弱。

2数字技术条件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2.1不同的传输路径

如今,新技术的发展条件下,用户可以在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任何一个渠道上接入任意一种终端接收信息。三网互动带来的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不同的传输路径之间并不冲突,带给用户的也是多元化的信息。数字技术推动传输路径的多元化发展,三网交互式传播给受众带来更广泛的信息需求,成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趋势。不同传播路径的受众定位有所差异,这主要是由受众对信息接受的习惯不同而影响的。当今社会条件下,数字媒体技术推动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对受众的吸纳程度不断加深,受众对互联网媒体的依赖性逐渐加强,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领域的地位逐渐上升。

2.2信息内容方面的矛盾

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高质量、专业化,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数字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新媒体制作的电视节目,更加符合互联网受众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新媒体更加侧重于资讯信息传播、“快餐文化”思想下的娱乐节目传播,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对于节目质量的把关更为严格,传统电视媒体侧重于节目的深度把控。媒体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受众对不同媒介的接纳程度有所变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媒介节目的受众定位,因此三网媒体传播的信息逐渐展现出独特的特点,信息的矛盾特点就更加凸显。

2.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渠道不断拓展,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增加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新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优势地位不断突出。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由于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劣势,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未来媒介融合是大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将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受众为目标进行发展,因而媒介融合的趋势将逐渐加强。

3数字技术条件下传播新形态推动三网融合

如今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新导向,当前三网融合的发展还面临着一定技术壁垒,体制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因此,未来的三网融合发展,需要根据传播形态的发展,不断改变三网传播管理标题,破解技术壁垒,实现技术接轨,提升融合高度和深度。

3结束语

媒体技术的发展还在继续,未来三网融合的空间和机遇也会变化,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新媒体的发展也证明了其在媒介发展中的一席之地。不同环境下的媒体发展将越来越符合受众的需求,同时,受众对于媒体信息传播的需求也会影响到媒介融合发展和变化。总之,技术在发展,媒体在进步,受众的需求也会不断得到满足。

作者:程靖媛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福生,王少刚.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的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2:28-30.

篇6

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现代传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广播电视的诞生,源于现代通信技术;它们的发展,也伴随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而当通信技术进入新一代互联网时代,无疑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概括起来,包括下列内容: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其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强化内容的集成、整合和分发,充分运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通过广播与电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乃至“纸媒”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引自《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广播电视媒体推进现代传播的方向已经明确,选择怎样的路径前行,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广播电视媒体当下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做好三件事情,其一,发展新媒体,尤其要发展支持现代传播的网络媒体;其二,打造新栏目,尤其要打造适应现代传播的特色栏目;其三,开辟新频道,尤其要开辟推进现代传播的精粹频道。

一、发展新媒体,尤其要发展支持现代传播的网络媒体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行业开始创建自己的网站,启动时间与新媒体发展基本同步。但从整个行业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网站却少之又少,而很多非电视媒体的网站却获得了极大的商机。这其中有机制、人才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广电人的事业“长腿”和产业“短视”关联。

错过了利用互联网建设新媒体初发优势的广播电视台,从现在做起,为时不晚,或者正当其时。从武汉广电的实践看,早在2008年,我们便提出了“融合新媒体、建设新媒体”的战略抉择。随后,借助“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成立了武汉网络电视黄鹤TV,使区域性信息“穿越时空”,在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方面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借助武汉网络电视黄鹤TV,我们又推出了APP“掌上武汉”,直观地看,“APP”一头连着电脑,一头连着手机。但它最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将广播电视的频道(频率)、节目(栏目),与广大受众紧密联系,在增强参与性、互动性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预见,未来的电视一定是“多屏合一”的呈现,未来的广播一定是多路同传,未来的广播电视直播一定是多媒体介入状态,未来的广播电视人,一定是“全民皆兵”。立足当下,把握大势,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借力新媒体的发展,尽快实现多线路并联直播、多媒体链接播出和“我们一起直播”。

多线路并联直播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武汉广电的“电视问政”节目在直播过程中,设立分会场,与主场互通;利用移动 3G,传回多路现场信息;网络电视同步直播,受众意见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呈现了“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问政理念。

这是电视利用多网实现多个现场并联直播的一个案例。实际上,广播电视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利用广电网络进行现场直播,是最便捷、最经济的选择;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进行远程传输也将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而电信的全球眼具备网络化监控功能,通过CHINANET 连接,能够满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远程监控需求。

摆在广播电视新闻人面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链接播出”。因为电视新闻的多元信息符号已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结合,还有文字、图示乃至电台的声音、其他电视台的图像等等。当然,这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

随着全媒体演播室的建立,多媒体链接播出可望成为常态。SUN微电子公司可布・尼尔森在《传统媒体的终结》一文中预言,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而当我们广播电视媒体以综合为特征传播时,便如凤凰涅,绝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

“我们一起直播!”电视人这样说,广播人也这样说。广播与电视能否一起直播?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能否一起直播?这是一个生产组织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在生产组织上,如果我们拥有信息集成中心,至少在突发事件和热点引导方面可以实现同步传送;在技术问题上,如果我们的全媒体演播室向多媒体开放,为多媒体服务,那么,我们的任何一档直播节目便能实现一起直播。

当前我们要做的“一起直播”是要将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效果之间曾经的线性顺序浓缩到同一时空。过去,“我说你听”、“我播你看”是一个定律,现在, “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直播环节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未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理论上包括文字交流、视频(音频)交流,用户只要配备一个简单的麦克风和摄像头,或者3G、4G移动通信、APP移动客户端,就可以在收看广播电视新闻的同时,与传播者或其它用户交流沟通。一些具有评论提示和转发提示的电视新闻,既供受众发表看法,反馈意见,也便于受众以传播者的身份继续对该条新闻进行传播。

二、打造新栏目,尤其要打造适应现代传播的特色栏目

内容资源是传媒产业竞争的关键。从内容入手才能提升建立在广播电视基础之上的新媒体核心竞争力。加强台网互动,让台与网更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打造新栏目开始。

最近几年,视频网站纷纷寻求电视元素的加盟,他们所看重的多为栏目打造。2011年5月,原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加盟门户视频的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基于多年电视人的经验和人脉优势,刘春在跳槽半年后,搭建了上百人的班底,连续推出《微言大义》和《军情前哨战》以及自制纪录片栏目《大视野》等。同年,PPTV配合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带着几十个服务器、上百号人入驻长沙,直播了一档声势浩大的、长达72天的节目《快女真人秀》,24小时直播快女训练过程,自然也得到粉丝的全天候热棒,点播量超过10亿。随后,湖南卫视主持人欧弟加盟某视频网站主持选秀栏目《向上吧,少年! 》,浙江卫视的陈欢接下“爱奇艺网”《健康相对论》的主持棒。

来自新兴媒体的评论认为,电视逐渐被观众抛弃,沦为“伴随媒介”。这一结论未免偏颇。只要认真分析一下,人们便不难发现,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新栏目,基本的制作力量是我们的电视人,节目形态也从传统的电视节目中生发。互联网上的视频节目之所以产生优于体制内的传播效果,从我们自身考量,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广播电视节目大多为易碎品,一经播出,束之高阁;二是广播电视节目往往紧跟形势,风头一过,青萍之末;三是广播电视节目在固定时段播出,多了约束,少了机缘。改变这一状况,贴地传播是一个捷径,制播分离是一条市场之路;而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则是一条必由之路,或者叫康庄大道。浙江卫视让主持人寻求在视频网站拓展新的空间,江苏卫视甚至选择把自己的王牌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专门制作网络版,放在网站上先播。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新媒体为传统电视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利用好广播电视人力和技术资源,使台网更好地融合起来,是电视不被沦为“伴随媒介”的首要选择。

打造新栏目,就是要打造能够与多媒体融合传播的节目栏目。围绕大型活动以及因之产生的“季播”节目建立融合平台应该摆在首选位置。利用融合的平台,在内容的推介上可以1+N;在声势的营造上可以1+N,在市场的运作上,也可以1+N。利用融合的平台,我们还可以依托网络传播的特点,让参与者更广泛,让内容传播得更远,让节目活跃的时间更长。

打造新栏目,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差异性,避免因内容重复而影响点击率;节目的形态必须具有多样性,避免因形式单一而丧失新奇感;传播的方式必须具有互动性,避免因自娱自乐而远距受众群。总之,融入网络的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应该转向以受众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纽约时报》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必须加入与受众的对话,观察受众在做什么,然后可以知道我们的产品该怎样发展?”而要实现多媒体融合传播的目标,策划意识的增强,策划能力的提升,策划团队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开辟新频道,尤其要开辟推进现代传播的精粹频道

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定位,从国家层面考虑,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作为媒体,则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还要考虑经济效益,既要遵循传播规律,还要遵循市场规律。为了避免频道频率在内容传播和市场运营的“撞车”,武汉广电提出“特色化定位、差异化竞争”的思路,突出打造综合频道(频率),倾力打造专业频道(频率),探索建立面向市场的频道(频率),在创新、创优、创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迈步了步伐,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频道频率之间各自为战的状况依然存在,频道频率制的施行,专业频道频率无不企望冲破“天花板”,并且在客观上形成人力资源、综合资源的争夺和扩充。

保持频道(频率)“特色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将非公益类频道(频率)和节目栏目分离出来,以公司化带动制播分离是一个出路。问题是,制作什么?播出什么?制作的节目卖给谁?公司靠什么盈利?长沙台的“天择”公司正走在制播分离的路上,但是,“天择”公司制作的节目如果只在台内循环,肯定难以支撑大制作的成本,而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落地节目,理论上可行,实践上尚需突破诸多瓶颈。比如,如何解决外销与内销的关系?如何解决制作节目栏目与打造频道(频率)的关系?如何解决本土化与大视野的关系?从媒体属性看,还有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在众多媒体对视频(音频)节目大量需求的今天,我们的生产既要面向市场,还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在本台频道(频率)播出,又能够被大众认可,并能够走向更多媒体的节目采制路数。

制播分离能够解决节目栏目制作的机制问题,但绝不是制与播分离开来,就能解决影响广播电视发展的全部问题。在中央大力倡导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跳出以往制播分离单一瞄准节目栏目的误区,转向能够适应融合发展的频道(频率)打造上来。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着力打造什么样的频道(频率)呢?

第一,我们的频道(频率)应该探索与新兴媒体并联传播。上海文广推出的“看看新闻网”推出了24小时直播网络频道,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其节目不仅在网上播出,而且还尝试在传统电视频道落地。深圳广电的新媒体“中国时刻”捆绑了一个传统的电视频道DV频道,节目同时在网络和电视上播出。杭州电视台将“葫芦网”与影视频道打包运作,网民能通过葫芦网上传自拍的视频,由编辑选择、审核后在葫芦网和杭州影视频道播出。

第二,我们的频道(频率)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应该能够为受众提供仓储式点播服务。我们可以发挥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网络电视的作用,开辟视频、音频和文字并存的传播和接收空间,开办视频拍客或者叫公民视频新闻。我们的新闻媒资库应该具备集成和分发功能,实现新闻资源的内部共享和外线服务。

第三,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出在多个平台包括电视平台分发的精粹频道。融合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以武汉广电为例,电视有七个主打频道,广播有五个骨干频率,各个频道频率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精品节目。如果我们整合这些资源,构建一个特色频道,同时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地铁电视上落地,不是能够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产生更好的效益吗?

广播电视节目资源以往在新媒体呈现,有一个“碎片化”理论。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究其本质,这种传播方式是为了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对于频道频率建设者而言,他们的心中必须有大众传播,而要面向大众融合新媒体、推出新频道,就必须建立“精粹化”传播语境。“精粹化”意味着我们传播的是经过把关的、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意味着是能够被大多数受众接受的,并且是真实而艺术表达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粹化”应该成为我们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进入新媒体的传播方针。

开辟新频道,需要理论指引,更需要工作创新。比如,我们要建立“精粹化”频道,就需要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就需要总编室真正发挥总编的功能。目前,武汉广电的视频节目在黄鹤TV、武汉地铁电视、CMMB手机电视上传播,3套人马在运作,从属于3个不同的公司。从长远看,新媒体运营归口到一个公司较好。我们策划放大电视问政的品牌效应,整合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栏目,在武汉网络电视推出问政频道,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协调机构,有一个运营机构,有一个能够让问政与问责有机结合的支撑机构,或者叫实现途径。我们还要尽快研发适合进入新媒体的节目。虽然传统电视中有很多内容经过改编、后期处理等精加工比较适合在新媒体播放,但不能忽视为新媒体量身定做节目。

篇7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节目 形态转变

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随着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而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首先它促进了信息一体化建设,改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和资费标准;其次是在此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运作方式、人才分配、产品的呈现样式以及特点的改变。而在此次改革中,广播电视系统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以及网络电视的发展方向,都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课题。讨论这些话题所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电视节目制作,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除了人才的优势互补,技术的平台拓展和政策的包容开放之外,一个值得讨论而且大有可为的地方就是电视节目形态的改进。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不同的论著里说法不一。孙宝国在《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的定义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亦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①它不是对内容的简单概括,也不只是对形式的刻板描述,而是结合了一个电视节目方方面面特点的抽象概括。此外,在这里所提到的“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

无论是新的科技革命、传播模式还是机构政策的转变都会对电视的节目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三网融合会在传播观念、创作理念、受众角色、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嵌套等方面给电视节目带来新的变化,而这些新的变化将对电视节目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就从互动形态、传播形态、创作理念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电视节目互动形态的转变

电话参与、演播室现场参与、短信参与等都是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互动,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受众与制作主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电视节目的互动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

其一,节目内容上的参与。上海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做《幸福魔方》,是一种真人体验式的谈话节目,主要是针对嘉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调解和心理指导。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针对嘉宾所提出的两种相对立的观点,现场收集网上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且专门设立一个屏幕叫做“九宫格”,里面呈现出了九位网友的图像,并可以通过导播的切换让不同的网友一一发言。在这里,网友既是节目的受众,又是同主持人和嘉宾还有现场的心理医生处于同一地位的节目主体人物,是节目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谈话节目、游戏类竞猜节目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而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机构体制下,这种形式将更容易实现常态化。

其二,节目制作中的参与。这种参与体现在节目制作的前后对与节目相关的活动的参与。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呈现的是传统的现场观众、主持人和嘉宾的方式,但节目的整个制作过程与网络和手机的互动紧密相扣。首先辩论话题公布在该节目的论坛上,让大家选择话题,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赞成与否等,并且这种网络讨论和发表观点是伴随着节目从选题到制作到播出一直在延续的一个过程。这种参与性比普通的读者来信、电话短信回聩速度更快,参与力度更强,而且使参与者形成了一个圈子,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互相分享观点,并且可以直接及时地对电视节目的内容产生影响。此外,普通人通过DV摄录身边发生的事件,直接上传到网络上,构成电视节目,也可以理解为对节目制作的参与,这种方式在新闻性和娱乐原创节目中尤其突出。

其三,信息检索与选择的互动性。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是线性播出,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呈辐射状围绕的过程,但是在三网融合的时代,这种传播结构将彻底反转。网络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存储和检索功能,受众能够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在选择后观看的过程中,完成了电视节目传播的意义表达。“既缩短了信息传播渠道,删减了信息周转环节,也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可以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甚至参与信息传播”。②

二、电视节目传播形态的转变

1、频道概念的演化

传统意义上,电视节目是以某一个频道为依托的,节目形态与该频道所代表的理念相一致。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分众化和专业化并不是以频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频道概念下的电视节目还具有对不同分众的适应性吗?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某某社区电视节目,某某论坛电视节目。未来的媒介形态将更加倾向于个性表达和专业分众的发展趋势。这就势必会使得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主持人的选拔恐怕不再以学识和形象为基础,而是以专业背景和独特的兴趣点为基准。整个节目的包装也将以所在社区或论坛的整体形象为依据,大到主持人、台标、形象宣传片,小到电视画面的文字、语言、声乐、色彩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形式美感,同时具有独特性。

2、介质的融合

在媒介形态里,有不同的介质划分,比如说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等。介质不同,那么媒体的表现形态、特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盈利模式等等都不同,但同时形成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浪费,造成信息的爆炸和泛滥。全媒体时代,不同的介质之间互相渗透融合,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媒体人员间的合作,催生出了具有新形态的电视节目,可以在一个传播渠道上展现多个传播介质的特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读报节目,《朝闻天下》、《马斌读报》等等,是属于电视与报纸的融合。“电视读报类节目集中报纸、电视两大媒介之长,丰富节目信息量。在报道事实之外援引观点增加报道深度。是对电视媒体自身理性与深度不够、新闻资源不足的补充,同时也拓宽了新闻视野”。③《超级女声》则是电视与手机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观众的短信支持来决定节目里选手复活的可能性,是电视节目的一个新形态。跨媒介融合会催生出电视节目的新形态,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跨媒介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已有的五种介质进行两两相加或者三三相加,任意一种组合方式都会形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其可创新的空间一目了然。

3、传播层级观念的消解

在传播渠道上,我国的广播电视是有层级划分的,分为中央级、省级、地方级和区县级。不同的层级结构因为覆盖范围的不同和所处的定位不同,在电视节目形态设置上有所区别。但是在三网融合时代,不管是在哪个层级的电视台都可以放到同一个网络平台上传播,那么过去电视节目形态中所固有的文化和地域特征会因此而慢慢的消解。

层级观念的另一个方面是时段划分。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电视节目不再以一个线性形态呈现,而是以检索和点播为主要的观看方式,那么过去所说的黄金时间、早报时间、晚间电视剧时间等等这些概念可能都会消解。这种消解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对于广告,对于那些按照时间段特点来安排重要性和趣味性编排节奏的电视节目也具有同样的影响。一个节目播出的时段对于电视节目的形态来说很重要,而现在观众在某一个时间选择观看什么节目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在设计节目形态时可能就要抛弃过去曾作为形态设计依据的时段概念。

三、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转变

电视节目的定义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通常是以声音和图像信号作为传播内容的载体。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是指在电视上播出的,观众能够直接看到的一个完整的视听作品。而为了制作这一视听作品之外的前期筹备,以及在后期剪辑中所放弃的素材内容,都不能成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是观众所不能接触到的,不属于传播内容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新的节目形态的各种尝试,都在试图打破一个节目制作过程中部分资料只能为少数制作者所拥有的局面。某些网络电视节目的选题和所邀请的嘉宾,通常都会在网上列出备选,然后根据网友的意见来确定最终的选择,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也让观众实时了解到了一个节目制作的完整过程还有编辑者在其中的创作理念。还有一些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在论坛上的讨论,以及制作者在网上上传的一些节目中没有用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甚至是有关这一话题的相关新闻、博客地址的链接等等。网络的无限性极大的扩展了原有电视播出的表达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了,有关一个电视节目的所有资料都能成为传播过程的一部分。此外,网络的多媒体特性以及多窗口、非线性链接同时呈现的特点,使得电视节目的内容表达不再只是音视频,而是结合了文字介绍、图片说明、相关新闻链接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共同呈现。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与网络还有电信部门的人员合作,势必会表现在节目内容上的融合,未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将会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多样,表达上更加自由开放。电视节目将朝着全面和深入的方向发展,而电视节目创作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带来电视节目形态的深刻变革。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不是简单的将传统的电视节目直接复制到网络或者手机上,网络的备份候补能力、打包集合优势、非线性组合优势以及手机的便携性和伴随性特点,都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节目形态,这并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只有在融合中产生新的形态才会带来新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①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现代传播》,2007(2)

②王长潇,《论网络电视对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影响与改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1)

③张建敏,《电视节目形态发展中的融合现象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5)

篇8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运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广播电视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种传媒载体,受到许多人士的熟知与重视,并在经济领域成为许多投资人士的目标项目。与传统的网络相比,有线电视在双向、高速、宽带、低成本、多功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广播电视网络奠定了其在节目传输、商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了在传媒行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播电视就必须在发展中转换角色,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一、广播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产业缺陷

广播电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更新换代,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广播电视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以及通过电视广告等形式的商业运作模式,成为了传媒发展中最炙手可热的形式。然而,由于资源供给在传统的封闭式媒体资源供需体系中存在结构性短缺,对总体资源的使用率有着一定的制约效果。并且由于广播电视传媒在组织结构设置、节目制作机制、行业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常常出现认识的偏差,对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总结来看,有以下四点缺陷:

1.广播电视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媒体的要求。

2.人们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定位比较模糊,政策给予的空间相对比较封闭。

3.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

4.广播电视的节目缺乏规范的市场,经营理念较为僵化。

(二)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广播电视观众流失

中国传媒的多元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早在上世纪后期就已经稍具规模,在多元化形式的初期阶段,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压力较小,整个传媒格局比较稳定。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传媒形式在原来的广播电视基础上大大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地位逐渐与广播电视传媒相抗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着逐渐取代广播电视的势头。也正因为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使得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不断流失,这对数十年来受到观众青睐的广播电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国内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加剧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压力

1.作为经营主体的民营资本进入到了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上,并涉及到其他的广播电视产业。

2.外资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变得更加容易。

3.利用电信、卫星、网络等介质影响了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4.由于外资对广告的经营,导致国内的广播电视广告经营形势严峻。

5.通过合作制作节目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二、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网络是政治和文化产业的传媒工具

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就是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同时,广播电视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目前,政府是控制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主体,因此,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来宣传政府相关的理念和措施是必需的。而电视网络同样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还利用音乐类比赛节目、选秀节目等表现形式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带来产业的繁荣,达到共同进步。

(二)政府垄断广播电视网络

在我国,媒体主要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有权利有义务对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管理,保障广大人民能够吸收丰富的文化,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三)政府和市场对广播电视网络共同调整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服务属性可以看出,由于市场规律往往不能约束广播电视网络,因此广播电视供求表现就通常是由政府向消费者进行提供相应的政府行为。根据广播电视网络在提供节目上的商品属性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必须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律来进行相应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这是市场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三、限制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原因

(一)传输网络布局不规范,缺乏长期规划

在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初期,由于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再加上地方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缺乏和其他省市的沟通,造成个别区域的电视传输网络布局不合理,给后期扩建带来阻碍;另外,在信号的兼容与传输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对有限电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影响,给当前发展带来矛盾。

(二)技术不达标,运行资金不到位

广播电视网络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但作为高科技水平的系统工程,许多技术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再加上即使一些问题能够从技术层面予以解决,但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这种实际操作成为一种愿景。除了上述政府限制会导致资金不足外,还与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融资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只是单纯地依靠广告收入来进行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的运转,大大加剧了运转的难度,导致广电产业停滞不前。

(三)产品不符合要求,服务体系模糊

广播电视媒体,虽然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模式,但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领域范畴。因此,它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文化传输。而我国大部分广播电视人员都缺乏这样的认识,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细则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都不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使得市场对广播电视的期望大大降低。

(四)创新意识滞后,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来说,由于具备优势资源,因此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业务更新、服务方式更新方面却相对滞后,甚至一些地区仍沿用几年来的传统服务模式,不能符合时展需要,客户受众不能体验更好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广播电视的运营策略

根据上述广播电视的运营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对广播电视产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一)建立优质的服务平台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的质量,相关部门就必须建立起优质的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现代手段,将广大的用户信息容纳到一个数据库当中,并借助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二)转变广播电视网络模式

由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网络职能过于单一,广播电视节目通常都是单向传输,除了能够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以外,很少对系统外的业务进行接触,使得整个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缺乏一定的资金。因此要想实行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抓住市场的动向,对市场进行细分处理,明确群众用户的信息动向。具体来说,就要先对客户进行分类,对于广播电视的忠实观众,可以利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进行维持,对于可争取的用户就需要凭借专业的管理手段与营销模式进行拉拢,对于一些从不关心广播电视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暂时的放弃,当有较好的时机时再进行进一步的拉拢工作。接着就要对各阶层的用户的消费模式、行为习惯等基本情况进行把握,明确市场的基本形式。从而转变广播电视的模式,使之更加适合大众的口味。

(三)实现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除了推动业务的全面发展以外,也给客户带来全新体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创新动力不足,客户端的服务效果不理想;在当前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实现内部业务的整合,更好地发挥新型产品优势,为客户带来舒适、流畅的服务,增强广播电视网络的市场份额。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整个传媒形式都异常严峻,要想将广播电视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优势,并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纠正,从而才能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壮大,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方雪梅.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篇9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篇10

    同时,我国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管理条块分割现状导致了各广电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央视、省级卫视等广电媒体对于县市级区域广电媒体在广告资源、新闻资源的强势争夺,使得区域广电媒体的发展困境进一步凸显。

    一、全媒体的内涵和优势

    “全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大发展、媒介大融合的传媒环境下提出,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使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用户可以依托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获取信息,从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取任何信息。从传播载体形态上,全媒体可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的总和;从传播内容形式上,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信息传输渠道上讲,包括了传统的纸质、频率、局域网(如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IPTV、地铁电视等)、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WiFi等。

    全媒体具有三个显着特点:一是融合性。全媒体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组合,强调的是特性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的各种介质的聚合,体现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体融合、互动趋势;二是系统性。全媒体组合是系统有序的,强调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统一,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一次性无缝采集所有信息资源;三是开放性。全媒体传播的最终形态应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全媒体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覆盖面,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其次,可以综合利用媒介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尽可能做到用最小的资源和成本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再次,可以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传播信息带来的风险。

    二、区域广电媒体全媒体建设的可能性与优势

    与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主流媒体相比,广电在全媒体建设中更具优势。一是广播电视目前还是最强势的主流媒体,尤其是在县市一级和广大农村。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广电系统有了一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文字编辑、视频制作、网络管理等一应俱全。三是投入较少,所有媒体中,广播电视需要投入的装备和资金无疑是最大的,而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投入较少,门槛较低,所以广电媒体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完成全媒体框架的构建。

    在苏浙等发达地区,很多区域广电媒体已经探索并初步完成了全媒体的建设。地处江浙交界处的吴江广播电视电台下设两个广播频率、四套电视频道,开设有自办栏目十多个。2011年7月,依托吴江电视台、吴江电台的传统媒体资源,吴江广电强力打造了一个新型的全媒体门户平台——吴越在线门户网站,实现了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覆盖。并首家引入了微博,播客、SNS社交平台、在线直播等新网络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吴江的宣传工作开辟了新形式和新内涵。2011年吴江广电台实现广告收入7200万元。金坛广电台下设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四个传播平台,拥有一个广播频率和五套电视频道。金坛广电台还创办了自己的纸介媒体《金坛周刊》,目前已发行10000多份,年创收120万元;2011年五月,旗下的新媒体——金坛网正式开通。该台还依托自身优势,多元化经营,在媒体经营的基础上还拓展了会展产业,2012年创收1708万元。这些实施全媒体建设的广电媒体无一例外都成为区域最强势媒体,更好地完成了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更好地完成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宁国广电全媒体实践

    宁国市位于皖东南,连接皖浙7个县市,区域经济较为发达。2012年宁国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建台之初就树立了“建设宁国广电全媒体,打造区域最强势媒体”的办台理念,成为宣城市第一家提出“全媒体”建设目标的区域广播电视媒体。

    谋定而后动,开通《宁国传媒网》,成为宁国全媒体破题之作,《宁国传媒网》是依托广播电视资源优势,打造以音视频为特色的宁国权威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全台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以本土视频、音频资讯为主体,权威宁国新闻信息。同时注册了“宁国广电全媒体微博”,第一时间新闻。

    坚持重心下移,贴近群众和本土化风格,对电视节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宁国新闻》实现版块化播出,根据观众需求调整和新设了多档栏目,更加关注民生,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可看性进一步提升。

    宁国城市广播推出的首档直播节目为《946音乐伴你行》,标志着宁国城市广播正式迎来了全新的直播新时代。随着参与节目的热心听众群逐渐增加,宁国城市广播影响力日益显现,FM94.6逐步成为有车一族首选频率。

    2013年3月,《宁阳》杂志的创刊发行,是宁国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建设又一重要举措。《宁阳》根据宁国本土实际,结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图文并重,准确定位于文化、财经、时尚、休闲、生活,着力打造宁国城市文化新名片,为读者打造了一座慢阅读的心灵家园。

    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构成了宁国广电全媒体的基本框架,互为补充、快慢结合的宣传新格局初步形成,喉舌作用进一步加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舆论氛围上做到了加分不失位,有效地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信息沟通桥梁。全方位、多平台、一站式的传播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广告客户和合作伙伴。同时完善的平台使得宁国广电全媒体初步具备了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去年成功举办了《宁国首届电视歌手大奖赛》等多项文化活动,打出了新闻宣传、文化传播和经营发展的精彩“组合拳”。

    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宁国广电全媒体建设的实践印证了“全媒体”发展方向,是改变区域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有效应对之策。在全媒体建设中我们也遇到了缺乏政策扶持、缺乏启动资金、缺乏专业人才,以及对新媒体规律认识不充分等多方面问题和挑战,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和发展中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