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篇1

针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学员来说,《会计基础》科目应该是较难的,其中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写及应用更是重点、难点,而《会计基础》与《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又有联系之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将重点先放在《会计基础》的学习上,但是不能将另外两门完全搁置起来,三门学科应齐头并进!

第一章 总论主要是概念特征、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展开叙述,是会计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要注意领悟知识的本质。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本章是基础知识章节,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要注意区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会计科目的分类及设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主要介绍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学习时要注意好好体会借贷记账法的本质。

第四章 会计凭证主要是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种类,及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审核内容的要求、传递保管的方法。

第五章 会计账簿本章的会计账簿是会计报表与会计凭证的中间环节。学习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义实际接触一些会计账簿,对学好本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员应通过做题加以巩固。

第六章 财务处理程序本章主要讲解了三种不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包括基本编制步骤、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以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第七章 财产清查本章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一般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学习时要结合老师的讲义,再做些题目加以巩固相关知识点。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要重点体会各章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是如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

第九章 会计档案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档案的概念、内容、整理归档、保管、复制查阅以及销毁等规定。内容不多,但各个小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老师讲解,再加上适当的做题加以巩固和掌握。

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本章主要介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想学好本章需要对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进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的账务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思路。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计划

法规法条内容较多,需要加以理解和记忆。第三章关于税的内容涉及计算内容。由于无纸化考试的推进,已经没有重点章节可言,每一章都是重点!因此一定要全面把握!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基础章节,也是重点章节,且与《会计基础》的内容相关性比较大,可以同步学习。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本章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内容之间具有相关性。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式的学习方法,例如比较各种银行结算账户的异同、各类票据之间的异同来归纳学习。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本章知识点较多,从税收的概述到各个具体税种以及后面的税收征管内容,都会在考试中涉及。涉及计算内容都较为简单,学员无需心里压力过大。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本章为新大纲中的新增内容,从内容上看,本章比较晦涩难懂,从近几年的考试中可以看出本章节所占分值不输给其他章节,所以学习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能放松甚至放弃对本章的学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本章主要介绍会计职业道德,考点比较琐碎,可涉及所有题型,但复习难度不是很大,建议在学习时可以通读几遍教材,结合做题来练习掌握。

《会计电算化》学习计划

对于计算机知识需有一定的把握,同时重点是财务软件的熟练操作。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电算化简介与会计核算软件,学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记忆,善于总结规律,辅以足够的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本章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本知识、微型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计算机安全。有些属于常识性内容,但有些还需要通过记忆以及习题来加以巩固。

篇2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使得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打破时空的限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改革课程教育教学方法,运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的发展路径,对于完善成人教育发展体系、助推学习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基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育宗旨及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结合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国家开放大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为切入点,借助国家开放大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平台,运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会计工作紧密结合。运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使学生真正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接触,从而提高学生驾驭所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应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会计专业课程。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普及,企业迫切需要的是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兼顾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充分分析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考核任务的同时,为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

1.方法设计

遵循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规律、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特征,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及考核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现实课堂和网络课堂两个课堂的教学,加强学习支持服务,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导学式”教学模式。其可概括为“形考四阶段、导学三环节、学习两课堂、考核一反馈”,即“4321”教学模式。1.1形考四阶段。是按照国家开放大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考核内容的时间段,分为四个阶段。并运用导学式教学模式将“导学三环节、学习两课堂、考核一反馈”嵌入形考四阶段中,使教、学、评有机的结合。1.2导学三环节。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以引导学习的方式,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课程导学、实践辅导、形考督导”三个环节。1.3学习两课堂。是现实课堂和虚拟网络课堂。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将两课堂有机的融合在导学三阶段之中。1.4考核一反馈。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开放大学对该课程的抽考精神。以理论考核为载体,借助该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平行进行的特点。在课程学习任务中规定三个时间段,并将学生按三组分到每个时间段中。每组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内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然后在该时段内,采集学生相对静态的考核信息来深化指导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导学和实践辅导。

2.实施手段。

2.1导学三环节。

第一环节:课程导学。目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该阶段采用面授辅导的形式。导学内容:第一阶段的课程导学。首先从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及目标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电算化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毕业实践环节的需求、更是课程达标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以电算化发展历程为起点与实验模块相融合串讲课程知识体系。通过与实践教学串联的方式,将学生导入新知识环境之中,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对应的理论知识体系中重点、难点、疑点和联系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用这种贴近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深层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第二、三、四阶段的课程导学内容,以采集各组学生在国家开放大学考核平台的理论考核中,“集中问题”考核信息为背景。导学教师将“集中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后结合实践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采用该导学方式不仅使导课更具有针对性,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环节:实践辅导。目的:集中实践环节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测评的必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素质、强化技能、贴近工作实际,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领域和平台。辅导内容:现实课堂辅导:针对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个性化问题动态辅导,共性化问题集中辅导。在辅导中注重发挥参与式教学模式,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取长补短,让问题迎刃而解;另外在辅导中要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抓住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2)考核中遇到的问题。在形成性考核的实务操作辅导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经过多次努力也未能顺利过关的情景。当学生用渴求的目光望着老师急于求解时,导学教师应协助学生重新完成一次实务操作流程,点拨学生未能完成实务操作的症结。让学生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自身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实践操作的海洋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循序渐进、完善自我。(3)企业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在实践辅导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电算化问题,对此将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模拟企业工作流程,采用参与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模式,使其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上。该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缩短理论联系实际的距离,也使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跟上社会的需求,使学习与工作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精神。虚拟课堂辅导。在课程导学和实践辅导时当遇到上述问题时,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只有纯理论问题可以通过日常所采用的QQ讨论、微信群和E—mail的形式进行辅导;当遇有实践操作的辅导时,没有实践操作的环境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地支持服务只能变成一纸空谈。为此借助QQ讨论中远程协助的功能进行个性化的一对一辅导;学习小组辅导采用QQ群及微信平台的方式进行。让网络技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三环节、考核督导。目的:通过督导让学生在国家开放大学形考规定的时限内,顺利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方法:由于电算化形考的内容繁多,每个内容又对应不同的时间段。导学教师及助学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平台了解学生的考核情况,但在形考提醒日期前很难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所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小组长督促组内成员,并在督促中互帮互学,将难点、疑点问题及时与导学教师交流,让导学教师导有方向。一个由导学教师、助学教师和小组长构成的督导团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圆满地完成会计电算化形考任务。

2.2考核一反馈。

电算化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表现为边学习边考核,全部采用形成性考核。考核由两部分构成:(1)基本理论考核。(2)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注:基本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二者平行进行。在考核中,国家开放大学要求电大课程导学教师在考核时间段内对实践考核内容进行随堂抽考,目的监督学生自主式考核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抽考,否则课程成绩无效。另外理论知识考核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由学生登录网站,计算机自动组卷,计算机自动评判考核结果,考核成绩自动生成并记录。若成绩不满意,在规定时间内可多次参加考核。所以整个学习考核过程,学生完全是自主式的。那么,如何引导协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呢?在导学过程中,将基本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二者平行进行以及学生必须参加抽考一次的二个要素进行整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每一小组的成员在导学教师规定的时间段内,参加理论考试并作为抽考的依据(抽考后学生若对成绩不满意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随时登录,自主地参加理论考核)。各组考试时间段在开学初以学习任务导航的方式挂到校园网和班级的QQ群上。采用该种导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互动,从而也能更好地贯彻国家开放大学抽考的精神实质;导学教师在每一小组规定的时间段内可以采集大量的动态信息,反馈到课程导学、实践辅导的两个阶段,让辅导更有针对性。

三、实施“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手段

该课程教学方法中关于课程导学阶段的设计,是用贴近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所以理论课程导学的教学手段,也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软件的演示进行课程导学,避免了内容的枯燥性。在实践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对应的理论知识体系中重点、难点、疑点和联系点。并有选择地强调某些关键点,为学生创造知识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的结论。另外在实践教学辅导中,要辅以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小环境的局域网络教学,在教师机的控制下,既可以控制学生的电脑防止学生单独操作网络进入游戏状态,又可让学生近距离地看清楚导学教师所讲的内容及操作步骤。在学生上机操作时,还可以登录校园网、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随时点播观看学习内容。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

目的:通过学生们对导学教师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教学效果,更加贴近国家开放大学成人教育的核心思想,使其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不断优化、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包括:(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模式;(4)教师综合能力;(5)教学评价反馈.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目的是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世界,改变人类,也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更为互联网与成人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积极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不仅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理念,使4321的教学模式更能贴近开放教育的教学实际。在实践教学中,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的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郑礼平,等.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变革[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3) : 7 -11.

[2]玉石,张华.终身学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创新发展[J].继续教育,2015(5) : 6 -8.

篇3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80年代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90年代以来率先在先进制造企业应用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缩小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范围

从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

(二)成本计算对象多层次化

传统的成本计算对象仅仅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一般为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要求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不仅要计算最终产品成本,还要计算资源、作业和制造中心的成本。

(三)成本计算程序明晰化

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所有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四)费用分配标准多样化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间接费用时采用统一的分配率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是一种多样化的分配标准。

(五)提供的成本信息准确化

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是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相关信息。由于制造费用计算的笼统性,当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较大时,成本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就相对较差;而作业成本法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不但提供了产品成本,还提供了作业成本、动因成本信息,为成本控制和相关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作业成本法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从前因上讲,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链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因此,作业成本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更具可控性。

二、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问题

1.内部环境。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相对落后,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计划、控制力弱,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采用推进方式的生产方式;管理工作的非程序化、非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的目标对象不明确。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上的重大变革,因此,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产管理上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2.外部环境。作业成本法未得到会计准则的认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而作业成本法是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费用的界定不同将导致:产品成本内涵不同,从而成本信息不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数额的大小与资产结构将产生较大变化;损益表中企业损益的内涵因此变化,其具体数据也将不同。这些后果都将使人们对传统的会计概念及准则产生疑问,给相关利益各方和会计人员、管理人员带来诸多疑惑。3.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不得不改变生产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突破。因此,作业成本法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还未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上对作业成本法的内在要求并不迫切。

(二)技术问题

1.技术基础。我国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不少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入世界领先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能将高新技术运用于生产领域的企业为数较少,企业整体装备水平仍然很落后,适应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制造环境还不具备或不充分。2.会计电算化现状。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如果没有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所带来的庞大计算工作量将使作业成本法难以真正付诸实施。而在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人员素质问题

作业成本法涉及到成本动因的确定、作业的分解以及业区流程的分析、重组和改进,涉及到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参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短时间内难以在全员中推行作业成本法思想。另外,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比较低。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人员习惯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采用固定的模式来进行会计处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而作业成本计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不仅需要现代化手段的技术支持,更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否则很难保证其有效实施和达到理想效果。

(四)作业成本法本身的问题

1.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采用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的选择并没有严谨的判断方法,主要依靠执行者对作业理解的程度和经验判断来确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不具有可验证性。2.作业成本法并没有解决好诸如厂房折旧、按人工工时分配行政性工资,这实际上仍未避免生产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仍未完全解决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3.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历史性的、具有内部导向性的信息价值的利用还没有被揭示出来,该方法能否起到改善企业盈利水平的作用还没有得到验证,所以受到人们的怀疑。4.作业成本法并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成本动因与实际制造费用相关程度越低,成本动因就越难确定;要求产品成本的精确度越高,成本动因划分越细,作业项目的复杂程度越高,所需要的成本动因就越多。为了得到准确的成本数据,成本分析人员就会要求多加入一些作业因素来计算作业成本,使作业成本法变得过分复杂而难以理解。作业成本法在操作上要比传统成本法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成本计算和分配的工作量,从而加大了提供成本信息的代价。另外,成本动因越多,越有可能使人们忽视那些对于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更为重要的作业和成本项目。

三、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1.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作业成本法能提供较详细、准确的会计信息,可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有会计核算方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内部控制制度、人员素质和文化背景等深层次的原因。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除了要采用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搞好体制改革和提高人员素质外,还要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法,需要企业具有科学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实行材料适时供应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原材料送到规定地点直接交付使用;建立制造单元,将机器按产品组织在一起,并将机器按工序排列,以从事不同的作业,使每一种产品的全部作业在一个单元完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把全面质量管理放在每个加工工序上,实施瞬时控制;建立看板系统,根据顾客定单生产。2.取得政府及有关机构的支持。争取政府机构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制定会计和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普及和宣传力度,并对该应用试点及理论研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二)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1.由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由于受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可以在一些部门如自动化程序较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先行运用,再扩展到整个企业。众多的探索结果表明:即使是局部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局部应用作业成本法后竞争力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又会促进整个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变,为作业成本法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空间。2.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是由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的企业的。对于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水平较好,应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费用分配方法会更加科学,同时也更加容易实施。

(三)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1.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方面,应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计算机以及其他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会计知识,又懂得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2.作业成本法要在企业中取得理想效果,必须提高全员成本意识,促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从决策层到操作层、从职能部门到班组以及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关心成本的氛围,为推行作业成本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篇4

    及其工作中的效率进行控制,主要是针对控制者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特征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为基础,采用一系列科学化、具体化的管理方法促使企业核算的形成,广泛的融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内部控制主要是以会计信息作为基础,如果离开了会计信息,那么内部控制就无法发挥其主要作用,解决问题的主要控制方法是内部控制,而其主体是会计控制。所以说,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用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内控实现的主要手段,内部会计控制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所在。

    2.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内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各项会计准则,从本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为出发点,完善和健全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主要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有:(1)合理分配内部组织结构和完善职责制分工;(2)明确会计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3)保证会计凭证和相关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可靠性;(4)适时对库存进行清查,建立财产清查盘存制度;(5)学习和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限定财务管理系统的权限和控制方法;(6)保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二、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较为忽视

    当前多数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均不够重视,没有认清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员多数把企业重点转向产品市场发展,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长远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连最基础的财务制度都不具备,这种对内控意识的淡薄、监督力度的薄弱现象普遍存在着。因此,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保障,只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才能够促进企业实现持续经营发展。

    2. 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

    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绝对性的作用。从企业角度出发,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权利大于所要承担的责任,不采用员工激励方法,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的自我提高动力的工作积极态度较差,便会造成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滞慢的现象发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产生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对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得有些管理人员忽视制度和管理规则,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和提出企业管理决策时偏向于主观的、随意的、盲目的,甚至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员工素质低下,不利用企业发展。如,企业中的会计部门,其会计工作是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综合处理的部门,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既要有丰富的会计方面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及生产工艺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实施,且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3. 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实施不到位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实施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对会计岗位人员分配的不合理和岗位设置的不规范,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会计部门的全部工作只有一名员工负责,并且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中毫无体现,形同虚设一般。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到位,也是导致实施落后的原因之一,只把内部会计控制当作文件、制度,却不考虑其时代性和先进性,甚至说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毫无概念。同时,一些企业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其设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就会相关部门的审计监督,这已经失去了设立制度的初衷,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名存实亡。

    三、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1. 积极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中的具体作用

    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中的实施,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建立起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制度,健全制度规范和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针对遏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不正当经营行为,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按照企业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来加之实施,对企业发生的会计内容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加强对企业生产计划方    面的控制、申核批准方面的控制、财务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企业实物、内部审计方面的控制等形成一个具体的会计控制实施体系。给企业塑造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企业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管理机制,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规范企业工作流程,促进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2. 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内控制度,实现企业化管理

    完善和加强企业具有的可操作性企业内部会计内控制度,实现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首先要完善企业的会计控制环境,加快企业现代化制度建立;其次要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控制所要实现的目标,具有针对性的努力实现各项的控制目标,加大力度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最后是要有先进的、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企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员工的分配,使信息控制与交流机制相融合,培养企业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控制意识中,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

    3.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经济监督,主要是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监督。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且效果显着,必须实施适当的监督来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管理体系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可以加强企业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责职能。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控制,能够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地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生产经营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化解企业风险的发生,实现预期的内部控制。

    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学习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化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约束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行为,提倡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方面的交流与培训工作。制定和完善企业会计从业职业道德标准,组织实施自查专项检查,建立长期有效的奖罚制度。通过定期培训、组织企业人员学习企业生产等方面工作具体流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和培养企业人员的业务精神,促进形成良好的企业人员职业理想与敬业精神。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培养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使用企业发展的经营风格。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各种原因发生可能给企业速写为的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损失发生。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宣传引导和监督检查,使得企业整体内部实现统一化、高效性管理,对促进企业发生起到有效的作用。

    总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具体实施的过程,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企业用来防范在风险管理背景下实施经营的一种手段却不是一种行为目的。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其主要因素是针对人。内部会计控制在具体实施时受到来自企业内部各层工作人员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控制的核心,始终贯彻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经营规范和持续发展。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完善和加强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当前企业实现具体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它对改善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秋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

    [2]杨学华,文小亮.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1(1)

    [3]高岩芳.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