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生体育教育

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游戏;体育教学;真人秀

1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太格式化,太僵化了。”目前普通中学体育教学,体育首先要让人感到身心愉快,但简单地把体育变成“达标课”,丧失其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就容易导致学生害怕体育课,缺乏主动的体育课必然会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中学、小学的内容差不多,一直是体育教学中没有突破的问题、中学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规律和特色的理论和体系。传统的中学教育体系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评优、毕业等,其教学就是围绕达标、考试而进行。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因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学生一般在6-15岁之间,兴趣爱好广泛不满足于被动的形式,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而现在体育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很多。(1)当小学刚上体育课时,他们对体育课并不生疏,存有较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有幼儿园做游戏的乐趣,有老鹰捉小鸡的回味,有从周围人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体育理解成一种欢娱、享乐的“玩”,这是他们理想。而现实教学中的体育课是教育,总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教学内容,如队列体操、练习和一些比较正规的技术、技能的学习。目前,学校体育还存在很多强制性措施,如学校的体育制度,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体育课技术、技能的考核,升学体育采取考试等。所有这些制度强迫性地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这是健身的需要,是增强体质的需要。这样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就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2)体育课是教育过程,它在“为什么教”,“为谁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哪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学生就会感到和自己看到的、理解的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课外体育很不一样,即感到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3体育运动与学生的身体形态关系密切,教学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学生因身体形态不适而产生尴尬。如让身体矮小的学生当众示范摸高;让身体肥胖的学生做跑或技巧的示范等等。所有这些行为或不顺的言语都能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都会使这些学生逐渐恐惧体育,逃避体育,从而不喜欢体育课。

2真人秀节目“热潮”的原因分析

2.1新潮的综艺形式

在当今的真人秀节目下,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这种形式的主持可以体现明星形象平民化、团结协作、互动性更加强烈、能显示出明星的真实态度。迈克费瑟斯通说:“在大众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明星们在游戏中受到了挫折或没有意料到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出他们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迎合了大众的口味,也为收视量奠定了为基础。真人秀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这类知名度较高的节目。每一集都是伴随着剧情来演绎,根据剧情而制作出来的游戏即符合观众的胃口,又能把这些游戏结合到生活中来,这些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简单有趣、形式多样、具有挑战性、娱乐性。在这种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放下电子产品走出门做个游戏运动一下,可以增加青少年的运动积极性。

2.2媒体传播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和电脑已经广泛的深入到每个家庭,尤其是手机的价格逐渐平民化和使用的普及化,使得观看网络综艺节目和游戏娱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手机和电脑等播放设备凭借着信息的快速传递,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们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在心理学角度来说,媒体播放器与观众会产生一中微妙的联系,把真人秀体育游戏的趣味教育性带入到课堂中,这是一中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

3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和真人秀节目喜爱程度的现状分析

真人秀以它新颖的节目形态和丰富的活动形式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喜爱,一,真人秀有其他节目不存在的曲折的剧情和全新的节目形式;二,真人秀中表现最多的就是形式各样的体育游戏;三,明星在节目中显示出最贴近群众的一面,让人真正认识到明星的生活百态;四,在节目中明星们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优秀的身体素质。这些都是其他综艺节目无法比拟的。作者对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济宁市共5所中小学共767名中小学生做了调查(小学一二年级,中学初中一二年级),54.8%的中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76.7%的中小学生喜欢看真人秀节目,各市的中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真人秀。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比中学生高,这可以说明小学生在幼儿园时期接受的体育活动应该是欢快、轻松的。而中学生在小学期间接受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体育的兴趣不如小学生。因此,在小学时期也应该多开设体育游戏这一类欢快、轻松、并有团结合作的运动项目,并根据真人秀节目的内容,开发出与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并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

4真人秀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中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是新媒体广泛应用的传播人员,真人秀节目内容新颖,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生活气息浓郁,加之明星效应,受到广大的中小学生的追捧,在户外节目中,明星为了完成给予的任务,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育活动,如奔跑、跳跃、翻滚等各种球类和体操类运动。这使中小学生都相继进行模仿并意识到体能锻炼的重要性,带动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因此,在中小学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依托体育类娱乐节目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和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技能的学习。

4.1改变教学理念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没有体能训练的运动技术的学习就像是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随时都会倒塌。因此,只有加强体能训练才能为以后的体育教学做好铺垫,现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应该要转变体育课的教学理念,不能急功近利,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盲目的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会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应该扎实的把体能训练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快乐的运动并在运动中提高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

4.2借助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师生共同编排适合学生的课堂内容

说道体能训练的提高,很多同学都会认为体能训练的提高无非就是跑圈,通过跑圈来提高各项绳梯技能,但是这种竞技类的训练方法早就已经不适合现代的中小学生了。中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是不能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施,更多的是应该征求广大的学生意见,教师多去学习真人秀节目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具体做法:1.根据当地学校的器材配置情况及学生的身体情况,创造编排学生喜爱的体能训练类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进行体能训练并提高身体素质。2.优化体育课的考核制度,增加体育课参与度的考核指标,改变传统的体育课考试模式。引导学生体育锻炼生活化、终身化。

4.3倡导体育生活化

所谓的体育生活化就是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进行体育活动,使得身心健康并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在真人秀中,每位嘉宾都会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节目中,观众们从中会感觉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加上节目的体育的鼓励和推动,势必会有很多的人受其影响从而自发的进行体育活动。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并不乐观,正如学者所言“体质情节的泛滥”“考试体育的追逐”“学校怕担责任,体育课停课”等现象,凌驾于“终身体育”,这也是中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应。随着现在真人秀节目的迅速发展,受到越来与多的关注,中小学生在闲暇之余也会仿照节目上的明星们一样奔跑、游戏、竞赛。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就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水平,从小培养体育的热爱程度和体育生活化的倡导是社会,家庭,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并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4.4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课堂中的团队项目和合作比赛均是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团队合作观念和集体精神的好方法。但是由于西方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影响,加之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的溺爱下成长,变得自大和任性并不懂的相互忍让和帮助,这都是消解团队精神的原因。在真人秀中,为了完成节目组给予的任务,嘉宾们必须团结共同克服困难,这将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真人秀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作用,可以让中小学生在心智不成熟并容易接受外来事物的时期受到好的方面的改变,从小培养集体主义并使其贯穿与整个人生。

篇2

【摘要】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穿插讲解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学生在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之后更能够了解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避免在运动中受伤、避免体育运动的盲目性、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够做到合理、科学、高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目的。

 

现代科学证明,要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疾病的预防和体育锻炼相结合,忽略了任何方面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当前中小学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学现状

 

第一,中小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率总体不高。根据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我国普通小学的体育卫生课程教学计划规定,一二年纪规定为每周5学时,三四年级规定为每周6学时,五六年级规定为每周8学时。从实际调査来看*我国小学的卫生保健课与国家规定的16学时相比差距还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中小学大约只上2学时的理论课,内容为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再有1学时为风雨教材,内容为体育明星的故事及大纲中规定的其中一项教学内容,卫生保健课大约只有1学时,实施好的学校可能多一两学时,而差一点的学校则1学时也保证不了。可知,普及率是相当低的。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初中部分相当于每周3学时,高中部分相当于每周2学时。而在卫生保健教育与实施方面,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均为12〜14学时,这里还包含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见,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总课时除去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大约只有18学时。有许多学校只考虑升学率,可能每学年只有一两课时,差的学校可能1课时也保证不了,而高中部分,学校升学率抓得更紧,情况更糟。

 

第二,教育职能部门还需切实督促学校落实教学大纲要求。现实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虽然对各级学校和下属各部门下达了有关体育教育的文件,但并没有对各级学校和下属部门进行全面的核査,没有完全检査他们是否按文件的要求去做,或者说没有对那些学校和部门给予一定的压力,也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时展的需要,提供学生所必需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导致诸多中小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有关体育保健知识的教学。

 

第三,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尚未普及,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常规管理,这就导致了许多学校只片面地注重升学率,任意剥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或者有的学校开体育课只是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而不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甚至在一些中小学的毕业班停止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更不可能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的培养。当然,也不可能去根据《体育法》的要求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体育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在教学中,由于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片面强调抓升学率,提高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对体育课形成一种若有若无的心态,随意支配,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部分体育教师即使有加强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诉求,也因为学校的种种规定和要求使体育教师自己放弃这一工作激情。再次,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不够,存在一种混日子的念头,认为体育课还是以前那种“放散羊”的形式对体育课不负责任。诸多情况的影响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在理论课上不给学生提供有关的体育理论保健知识,在实践课中也不能提供必要的保健知识,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二、对策与措施

 

第一,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卫生保健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应尽义务。国家职能部门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要求下属各级职能部门,亲自检査各个中小学所安排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特别是卫生保健知识课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师所掌握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程度更要进行认真的考核,要由面到点、有表及里地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另外,教育职能部门要制定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中小学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学大纲,同时指定国家统一的教科书,并适量增加体育卫生和生理保健知识,为小学生的体育基础课保驾护航,同时要对中小学进行监督'使规定能够落到实处。如制定大纲指定上课时间等,使卫生保健教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并适合学生的需要;同时,应鼓励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科书和选用教材 “一纲多本”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卫生保健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第二,要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知识的基础教育。建议对学校体育、卫生保健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成立学校健康组织,制定规章制度领导挂帅,由教育职能部门进行检査与评估,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培训,使体育教师对此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对体育教师加强思想意识教育,要使其对中小学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做好中小学校长的工作,要让校长认识到学生身体的健康远比文化课知识要重要的观念。学校应认真重视对学生的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由领导到教师、各级加强,做到以提高和普及学生的健康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必要的体育运动损伤,同时学会在运动损伤发生时及时进行科学的处理,真正做到教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体育卫生保健课程在体育课中的授课比例。加大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部分。例如,在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时,有些学生认为没必要。这时,应向学生阐明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适当举例指出不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会造成的损伤;在夏季体育教学中,应及时向学生传授预防中暑的常识,传授科学的饮水方法,加强游泳的安全教育等卫生保健知识,这样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进行长跑教学时,结合长跑当中长出现的“极点”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极点”的出现和如何掌握克服“极点”的方法。

 

三、小结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积极手段,卫生保健则是保护学生健康有效的预防措施,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共同作用于学生身上。各个中小学校应该在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下,每个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认真地进行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更要重视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和学习,使体育锻炼和学习都科学化、合理化。因此,中小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篇3

【关键词】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58-03

青少年时期是体格、心理、智力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生体质水平一般包括体格和体能2个方面,体格即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和形态,如身高、体重、胸围等,本文采用维尔维克指数来反映;体能包括肺活量、握力等方面。通过比较厦门市2005与2008年2次全国体质调研中的数据,掌握厦门市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新时期制订学校卫生工作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根据2005与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要求,确定厦门市体质健康监测点校,以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在校生为检测样本。其中2005年为4 518名,男生2 314名,女生2 204名;2008年为5 530名,男生2 780名,女生2 750名。分7~18岁12个年龄组,城乡男女人群每个年龄组各120人左右。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手册》中的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人员经过统一的培训,选用适当的医学仪器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等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反映身体发育匀称度的指标采用维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分析。体重、胸围、身高的计量单位分别为kg,cm和cm。数据录入用Excel,并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维尔维克指数的变化 2008与2005年相比,不同性别学生的维尔维克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身体匀称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男生平均增长0.66(t=-2.23,P

2.2 生理指标变化

2.2.1 肺活量变化 2008与2005年比较,7~18岁各年龄组之间学生肺活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2 握力变化 2008年与2005年相比,男生整体握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8岁、10岁、11岁年龄组均有明显增长(P值均

3 讨论

维尔维克指数侧重反映体型和身体粗壮程度,且与心肺功能有密切关系,从而说明人体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发育间的关联。从总的趋势上看,3 a来厦门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匀称度有了明显改善,到青春发育后期维尔维克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与国内相关研究[1-2]相似。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源自社会经济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保健的全面改善。近年来,随着厦门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营养改善使得城乡学生的生长发育潜力得到了好的发挥[3]。而随着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力度的加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对于肥胖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应该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来保持身心健康。

肺活量是反映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发现,学生的肺活量大幅度提高,这跟以往的研究[4]不符。结合厦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测量仪器不同。2008年以前的是电子仪器,稍有动作不规范或不到位,仪器记录值会偏低;2008年以后采用的是回旋式测量仪,回旋式测量仪操作方便,学生容易掌握,吹气时阻力较小,更容易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应科学选择肺活量测量仪器。(2)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以跑跳运动为主,在生理指标上也初见成效,使得学生生理功能得到了发展。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笔者建议加强青少年体质调研与监测工作。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对学生进行体质综合评价,以达到评价促进锻炼的目的,定期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学校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主观健身意识与客观健身行为趋于一致。其次,加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薄弱环节的指导工作,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发展全面体育锻炼。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体育锻炼项目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跑跳为主,加上大部分学校的运动场地太小,学生人数又多,造成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持久性,久而久之,就会对大课间的兴趣减低,参加只是留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结合各校自身的实际,开展一些有自身特色的锻炼项目,从而避免体育锻炼项目的单一性。另外,学校的健康教育影响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5]。所以,亟需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健康教育,普及营养与卫生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28-332.

[2] 韩娟,胡虞志,杨森焙.1985-2000年湖北省学生体格发育动态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0-112.

[3] 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2005年福建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成果汇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74-95.

[4] 龙翔,陶芳标,赵媛媛,等.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2005年与1985年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15-717.

篇4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特征

1.课堂生活有互动与交流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传统上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特殊性确实存在,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由主动的体育爱好者变成被动的体育爱好者。学生作为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与在其他生活中一样,有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生活需要。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便是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生活需求,给予学生一个积极、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通过互动与交流,获得对事、对人、对生活的体验,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忧愁、有猜想、有惊讶、有思考,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里能够享受人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人格得到尊重,在体验生活中学到知识,得到成长。

2.日常生活有运用与创造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生活化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尽量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并围绕结合点开展系列活动,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在结合的过程中使得新的教学内容能够融入学生的生活认知结构中,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并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于生活中,少数优秀的学生更能创造性地运用。

3.未来生活有准备与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面向未来,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不但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应该关注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生活化的体育教学要从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基础,锻炼意志,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将来能有更好的体魄。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1.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体育教育因素。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构思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安排,具体可从生活的知识与技能、生活的过程与方法、生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

2.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根据需要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有现实感,还要有理想性,要在课堂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场景,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受生活气息,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3.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设计

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就要多样化,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游戏、比赛、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并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相应发生变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实施主体关系的和谐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主体主要为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互动中实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

1. 师生关系和谐化

体育教师和学生关系受到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生活化的体育教学要求尊重这一规律,保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教师来说,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化特征及其引发的互动关系,并且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要注意到这种关系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并将之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体育技能知识、归纳体育锻炼方法,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这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2. 学生间关系和谐化

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而不是体育竞技场上的比赛。体育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塑造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在体育锻炼与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言语交流、信息共享的能力和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学校具有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双重职能,维护和增进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适量的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提升心理素质。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不良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 尤其可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以消除轻微的情绪障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一、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构建健康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因此,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另外,要上好健康理论知识课。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是心理环境中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在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o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诚然,体育有竞争, 需要人们有竞争意识、能力和品质, 但体育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性活动,需要人们相互交往,相互帮助, 很多竞争又是在内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的集体行为。体育活动中的游戏、球类、舞蹈等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交往动机、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的特点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团结同伴、服从裁判、尊重观众, 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三、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训练,注意身心协调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承受胜利、挫折、失败与逆境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有的学生本身体育基础差,对上体育课的信心不足,特别是和其他好的同学相比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因此产生自卑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部分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生理差异,因材施教。对这些学生,教师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主动热情地接近他们,特别是在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指导,必要时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之对学习技术产生信心。

四、树立公平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公平”基础上进行的。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的人是均等的。“公平竞争 ”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教育,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观念。 此外,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与趣味性,可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取“让分赛”、“让距跑”、“让时赛”等方法,使比赛在“人为公平 ”的基础上进行 ,动员学生 (特别是体育学差生 )树立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竞争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竞争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得到的锻炼与提高。 由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比赛,例如举行班级间的足球赛、篮球赛等,教师既要对其战术进行指导,还要对其比赛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既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使学生心理更趋成熟。

五、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个性

体育学习迁移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形式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排球课中,当学生学会了扣球技术之后,就比较容易学会吊球技术;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中一、二”进攻技术,再学“马蹄”型防守战术时就显得很容易,这种动作技能迁移叫做正迁移。反之,已经掌握的体育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形成发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掌握,就称为技能的干扰,又称负迁移。在体育课上,教师正确运用技能迁移规律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个性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它的形成依赖于先天遗传因素,但天的生活环境对其培养和发展也很重要。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不同,在心理上的感情表现也是有差异的。在体育教学中,运动环境本身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有利条件。例如,教学活动的内容不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不同的个性能力,如运感知觉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比赛情况下形成的特殊的性格、自信心、稳重、冷静、机智勇敢、协同作战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必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小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篇6

【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学质量 教材 教学方法 评价方法

一、备教材,备教法

体育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体,而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手段。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创新教法,才能完美地上好一节体育课,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教材、创新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要做到教学有法,因材施教,教法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中小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或者创造条件,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提,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促使学生科学锻炼身体以及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须灵活多变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是提高小学体育体育课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可以选择、比较、衡量。但教学本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使体育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否则,任你再怎么华丽和花哨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智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游戏教学法

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游戏本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可以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形成趣味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加以适当引导和进行充分练习,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练习,教学目标因而得以实现。因此,在体育课中有效地贯穿游戏教学,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培养和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来抓。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思善问,能“动”会“做”,并能创造性地“玩”,力求不拘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如在课中让学生自编操,创编有新意的游戏等。

(三)差异教学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因材施教和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每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互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根据这些差异,分门别类地进行体育教学,引起学生相互竞争的意识,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的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出效果。

(四)激励教学法

小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具有争强好胜和喜欢得到表扬的心理特点,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激励教学法。例如,教师的语言激励、学生在练习动作时的评价鼓励,以及教师情态中的表情。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技巧,也是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将激励适时地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评价方法与语言艺术

篇7

学校体育教学具有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因此,在发展学生个性素质以及各种能力方面,体育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一定的心理结构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综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是学生发展的一个综合能力指标。实践证明它是导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体育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众多内容中的一个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将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因为体育教学的众多特殊性,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探索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途径,将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下面主要谈谈从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新鲜事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技术的传递过程,而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知识、技能和情感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导致师生双方思想的共鸣。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过程的这个特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法时,要从爱护学生情感方面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认识水平,注意突出一个“新”字,因为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便于学生对体育 知识、技能产生更高水平的定向。如果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枯燥乏味,长时间的单一刺激,易使学生引起超限抑制,会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降低学习兴趣。只有采用新颖、实用、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生动、多样活泼的教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不断的获得新的体育知识、技术。

比如,在发展小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时,就可围绕活动身体这一部位的任务,创造出多种发展下肢力量素质的练习形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争取把最新的体育知识、技能带进课堂,运用体育知识教学的言语之趣,技术动作之趣,游戏和竞赛之趣来启发学生练习、思考、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运用体育比赛,培养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比赛不仅是学生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而且更是双方心理、智慧和意志的较量。激烈的拼搏需要学生身体、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综合发挥内在力量进行工作,显然它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足球比赛中,某队学生为了争取主动,在对方严密防守、阻挡、干扰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运用自己的肌肉耐力、速度、协调、灵敏等活动,动员全身的力量来努力获得竞赛中的优势。与此同时心理因素,特别是意志力量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比如说,意志的坚定性、果断性、勇敢、自信、自制力等影响,使行动计划付诸实践。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在艰苦、紧张的比赛中你争我夺,力争取胜。因此,运用体育比赛是发展学生意志品质的最好的手段。

三、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个性

体育学习迁移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形式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排球课中,当学生学会了扣球技术之后,就比较容易学会吊球技术;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中一、二”进攻技术,再学“马蹄”型防守战术时就显得很容易,这种动作技能迁移叫做正迁移。反之,已经掌握的体育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形成发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掌握,就称为技能的干扰,又称负迁移。

在体育课上,教师正确运用技能迁移规律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个性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它的形成依赖于先天遗传因素,但后天的生活环境对其培养和发展也很重要。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不同,在心理上的感情表现也是有差异的。在体育教学中,运动环境本身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有利条件。

例如,教学活动的内容不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不同的个性能力,如运动感知觉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比赛情况下形成的特殊的性格、自信心、稳重、冷静、机智勇敢、协同作战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篇8

关键词:小体育教学模式;终身体育思想;个性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的体育课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始体育学习的领域,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对当前教育程度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从加强自身知识素养、优化专业技能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向导和推动者。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学习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转化,并能够在思维方式方法、思考模式上有所改变,促使他们成为自我表达的主体,从而培养他们的个性。

二、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基本相同,而《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堂,则提出了新的学习领域的目标,这说明那些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已逐渐被取代,开放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占主导地位,如通过课前准备操的轮流领操,能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自己和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在体育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设计独特的课前准备体操,能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促进其自主个性的协调发展。在教学形式上,体育教师应积极寻找并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结合小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进一步推动“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针对游戏结果、胜负而产生的经验。在游戏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并将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互相评价中提高自信心、加强抗压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由于集体项目中学生的位置和能力不同,各个学生之间身体形态、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客观存在,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来发展他们的个人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所以,凡是有集体性体育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并通过完善自我,进而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在逐渐淡化,他们将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适应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中介为主要目的,这不仅是获取知识和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通过讲授体育锻炼的方法,帮助学生去实现他们的目标。自我意识是学生的个性表现,其融合在体育运动中,使学生能实现自我控制。同时,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各个方面,体育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并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同时,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展示自我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使他们个性得到逐步改善。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保持适当的情绪控制,一旦学生的情绪有起伏和波折时,教师就要探讨其原因,以帮助学生及时和适当地释放负面情绪。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在良好、平等的气氛中,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新思路,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设置的跳马、跨栏障碍等,可先让学生思考老师的动作,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练习。

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堂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充分地实现体育课的真正价值,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显然一周两次体育课程是不够的。当学生还没有形成体育的兴趣、习惯,不具备训练的能力,只要体育一停止,他们的体育活动也就走到了尽头。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地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对体育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学强,陈平平.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J].教育科研论

坛,2005(Z1).

[2]顾敬妹.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个性发展探析[J].小学教学研

篇9

一、学籍管理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学籍

学籍是指某个儿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也是学生在该校学习的资格。学籍具有唯一性、依附性、流动性。学生和学校构成了学籍的两个基本要素。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应拥有一个学籍,对应着某所学校。学籍、学校、学生遵循三位一体原则。

(二)什么是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实施培养过程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作为一种就读资格,存在“取得或建立、变动、完结”三个阶段。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对这三个阶段的审核管理上。

(三)什么是学籍主管部门

直接对学校学籍业务进行管理、指导的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区县级、地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一般的学籍主管部门,地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时仅对其直管的学校而言。高校不是学籍主管部门(不是一级行政机关),对于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其学籍主管部门一般指附属中小学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另有规定的,依各省具体规定管理。

(四)什么是学籍信息变动、学籍正常变动、学籍异动

学籍信息变动,指学生的学籍信息的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广义的学籍信息变动包括由于学籍变动导致的学籍信息变化,狭义的学籍信息变动不包括。《办法》所称学籍信息变动指狭义的学籍信息变动,需人工更改。学籍正常变动包括升级、升学、毕业、结业、肄业。学籍异动包括跳级、留级、转学、休学、复学、死亡,其中转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确定接收学校、办理学籍转接、接续学籍档案。

(五)什么是学籍管理制度与学籍信息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学籍,涉及学生的行为,而学籍信息管理的对象是由此产生的信息。国家层面主要制定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即围绕学籍信息管理制定制度。省级层面制定学籍管理制度,即围绕学生行为制定制度,细化落实全国性制度要求,但不能和全国制度冲突,也不能规定其他省份的义务。

(六)什么是学校(机构)代码

学校(机构)代码是所有中小学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学校(机构)代码管理是教育统计部门的法定职责。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规范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学籍系统不应只是基础教育部门管理的工具,将来还应成为教育事业统计的依据,应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学校(机构)代码库。

学校(机构)代码由“学校(机构)标识码”和“学校(机构)属性码”两部分组成。“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学校(机构)属性码”是对学校(机构)所在地域、城乡划分、办学类型、举办者等信息的分类编码,并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管理需要进行拓展和调整。

新设置的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由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填写纸质《新设置学校(机构)代码申请表》,加盖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上报教育部核准,由代码管理信息系统生成学校(机构)代码。

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代码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由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填写纸质《学校(机构)代码变动申请表》,加盖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上报教育部核准后生效。

学校(机构)有撤销、合并、升格等变动情况时,须对其学校(机构)代码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学校(机构)被撤销的,其代码停止使用,但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保留。停止使用的代码不得再赋予其他的学校(机构)使用,以确保代码的唯一性。有其他学校(机构)并入,学校办学层次、类别均未发生变化的,其学校(机构)标识码不变,学校(机构)属性码按实际情况变更。因学校(机构)合并、升格等原因,使得学校办学层次、类别发生变化的,停止使用其原代码,按新设置学校(机构)代码赋予办法处理。学校(机构)被合并的,其代码按被撤销学校(机构)的代码处理办法处理。恢复办学的,重新启用原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性码按实际情况变更。学校(机构)仅改变名称的,沿用原代码,但需在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学校(机构)名称变动信息。

《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是对学校(机构)统一编制、及时更新、动态维护学校(机构)代码的管理制度,对于统一规范学校(机构)代码并及时更新、维护,提升教育统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教育统计数据快速交换和共享,提高教育数据利用效率和效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业务机构要互相配合,依据《代码管理办法》相应工作流程,处理好学校审批工作与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内负责学校审批工作的机构在处理学校(机构)的设立、合并、变更和终止等有关业务时,须及时向负责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机构告知相关信息。

2011年教育部已建立了学校(机构)代码库更新机制,代码库随时更新,只要地方走完了规定的流程,代码管理系统就会赋码,赋码以后学籍系统就可以调用。代码库的对外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行政区划的变化进行调整,每年9月一次,另一种是学校本身的变化,每三个月一次。内部使用不受周期的影响,学校在代码库获得学校(机构)代码后一天之内就可以进入学籍系统。

(七)什么是学籍号

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终身不变。

《办法》第四条对于学籍号做出了明确规定,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第五条规定,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学籍号具体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订。

2013年9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教发厅函〔2013〕91号),赋予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人员一个终身不变的唯一识别标识码,即“个人标识码”,明确了学籍号的具体生成规则。“个人标识码”是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为学校(机构)人员统一编制、全国范围内唯一、终身不变的识别标识码。个人标识码共19位,由1位类型码和18位公民身份号码或18位个人标识自编码构成,个人标识码的各特征码应依次连接,不留空格。

基本表示形式及说明如下:一是有公民身份号码的,个人标识码中类型码为“G”,18位公民身份号码是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编制执行。二是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的,其个人标识码编码办法为:个人标识码中类型码为“J”,18位个人标识自编码由17位数字本体码和1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6位地址码,8位出生日期码,3位顺序码和1位校验码。地址码是指在编制个人标识自编码时,学校(机构)人员所在的学校(机构)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规定执行。学校(机构)存在跨区办学或多个校区的,按学校(机构)行政部门所在地确定地址码。出生日期码是指学校(机构)人员的出生日期,按GB/T7408规定执行;顺序码是指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采用ISO7064:1983.MOD11-2校验码系统。

实施原则:一是编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则、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确保个人标识码“一次编码、共同享用、全国唯一、终身不变”。二是“个人标识码”后18位首选为“公民身份号码”,只有学校(机构)人员为外籍或中国公民暂无公民身份号码、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才可使用“个人标识自编码”。三是公民身份号码若存在重码时,按“先入者保有”原则,后入者按暂无身份号码处理,“个人标识码”后18位使用“个人标识自编码”。

学籍系统建立了对学生身份的认证制度,在身份认证之前,学籍系统会赋予学生一个临时学籍号。临时学籍号的生成规则是:L(临时)+由身份证号编码规则所生成的号码,所以逻辑上与身份证号一致。目前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少数学生没有身份证号码,将来的全国学籍号是J(教育)+身份证号编码规则所生成的号码,有身份证号码以后也不变。二是当地户籍管理部门为其编发的身份证号不符合身份证号编码规则,但这个身份证号确实是户籍管理部门编发的,此种情况学生将来的学籍号为G(公安)+身份证号。三是学生有身份证号,但录入系统出现错误,这就是经身份认证后需要各地处理的问题学籍之一,目前提供身份证号后查不到的大多是此种情况,说明我们各地录入的数据质量存在问题。这些错误的身份证号待各地纠正后才能配发全国学籍号,学籍号的生成规则是G(公安)+正确的身份证号。

二、日常学籍管理和数据更新

将学籍系统用于日常学籍业务管理,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前提,是中小学和其学籍主管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要做好六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学籍系统配置管理

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账号功能配置。全国学籍系统为各级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分别建立学籍管理员、学籍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员账号。学校级学籍管理员负责录入学生信息、提出学籍变动申请等日常管理工作,学校级学籍主管领导负责核办学生学籍信息、学籍变动。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员负责核办学校提交的学生注册、学籍变动、关键信息变更等业务操作,教育行政部门学籍主管领导主要负责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各级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配置管理,不参与学籍业务管理。

2.受控字段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增加或者删除本级设置的受控字段(强制核办字段),以及查看上级设置的受控字段。学校修改的学生信息为受控字段时(无论是哪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都需要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办通过后才能完成信息修改。

3.班额设置。省级、市级、县级用户可逐级对辖区内所有学校的班额上限进行统一设置,包括查看上级班额配置和设置本级班额配置功能。本级设置的班额不可高于上级设置的班额;如果上级设置不允许下级修改班额,则沿用上级设置,本级班额无法设置。

4.管理功能设置。省级用户可以按照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分别设置本省是否允许办理包括退学、留级、跳级、开除等在内的各类异动。可设置小学新生注册、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控制、是否可以删除有正式学籍号的学生等业务开关,并可进行小学新生注册、在校生注册、毕业、升级、招生等学籍业务时间设置,控制业务办理时间。各省份要根据本省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实际需求,设置学籍业务权限,进行班额、异动类型、受控字段等业务配置管理,特别要督促完成毕业升级前在办业务处理,做好升级时间点控制、小学新生注册和在校生注册办理时间控制等工作。

(二)学籍注册管理

《办法》第四条规定,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

学籍注册有以下几类工作:

1.在校生注册。学籍系统建设初期,通过在校生注册完成首次学生数据采集。个别遗漏学生,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校生注册菜单的开放时间,完成这些学生的注册。

2.小学新生注册。每年通过新生注册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建立电子学籍(学前教育阶段已建立电子学籍的学生可同步调取学籍档案)。在每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小学一年级新生电子学籍建立工作。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籍建立,要做到信息全面、完整、准确,不漏一校一生一项。

3.来华归国学生注册。检查全国学籍系统中是否存在该学生的电子学籍,如无则新建电子学籍。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来华归国学生注册菜单的开放时间。

4.学籍注册核办。学校和各级学籍主管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依次完成学籍注册核办,对学生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把关。对存在疑问的学籍信息,应核办不通过,退回学校再次进行确认处理。

5.问题学籍处理。对于身份证号错误的(指身份证号错误的学生信息,经公安部门身份认证完成后下发,包括身份证号不存在、姓名和身份证号不匹配两种错误类型),处理方式以变更和删除为主,经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确实无误的,需上传公安户籍部门证明材料进行佐证。对于身份证号重复的(指两个以上学生的身份证号完全一致,分别在系统中进行学籍注册),处理方式是佐证、变更和删除。全国系统中出现身份证号重复的,处理时只能保留一个为正确的,如果双方主管教育部门都认为本辖区内的学生信息无误且都核办通过,则需要两个学籍主管教育部门的共同上级进行问题学籍仲裁。对于无身份证号的(指两个以上无身份证号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完全一致,分别在系统中进行学籍注册),该类处理方式是佐证、变更和删除。全国系统中出现无身份证号的学籍重复时,经学籍主管教育部门对证明材料进行核办,确认没有问题的,可以都核办通过,成为非问题学籍。

(三)学籍信息变动管理

《办法》第十条规定,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第十三条规定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

各省(区、市)需先通过受控字段设置确定本省(区、市)的关键信息项。学生非关键信息由学校通过学籍维护进行修改。定义为关键信息的学籍信息项,由学校发起变更申请,同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变更的,需提供户籍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经学校核办和上级学籍主管教育部门核办后,数据变更方可生效。针对学生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变更的,系统将进行自动处理。

(四)学籍异动管理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定。此条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必然要求所有的学籍变动都通过学籍系统进行管理。

1.休学和复学。《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学生休学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登记。复学时,学校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2.转学。转学是最常发生的学籍异动,涉及公平、流动儿童、控辍保学等问题。我们将转学细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接收学校、办理学籍转接、接续学籍档案。考虑到各地情况和做法千差万别,《办法》对第一阶段即如何确定接收学校未作统一规定,也不纳入学籍系统管理,而是要求各地自行确定转学条件和要求,也便于与各地现行的相关规定接轨。《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关于转学时是否需提供纸质材料并盖章的问题,我们认为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在在学籍系统中核办就相当于盖章,所以要转变观念,简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

3.辍学和复学。控辍保学仍是我们当前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面临的重要任务。《办法》以有利于各地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为着眼点,进一步细化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要求。一是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籍主管部门,并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将其学籍分类管理。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学生学籍档案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三是在转学流程中,也特别要求有转学意愿的学生先确定接收学校方可办理转学手续,所以转学是转入学校发起。四是为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了解辖区内学生流动情况,规定省(区、市)直管学校、设区的市直管学校每学期要将学生转入转出情况报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五是在保障措施中也规定不及时报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要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4.跳级和留级。根据《办法》第十一条,是否允许跳级、留级,以及跳级、留级的条件和要求均由省级规定。学籍系统具有这样的功能,由省级根据本省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设置。

5.境外就读。《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接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相关信息应当在学籍系统中标注。

6.死亡。《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生死亡的,学校应当凭相关证明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注销其学籍。针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2014年6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专门发出《关于做好死亡中小学生学籍信息注销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学校负责学生安全工作的人员要及时将学生死亡信息和材料提供给学籍管理员,学籍管理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录入学籍系统,学校负责人和区县要及时审核。要做好学生死亡等学籍异动信息的管理,督促做好学籍信息变更工作,并对其它各类安全事故逐一进行核对,及时动态调整,确保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更新。

(五)学籍正常变动管理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依次按照毕业、升级和招生入学的顺序在学籍系统中进行处理。学生正常升级由教育部在全国学籍系统后台统一进行,升级时间为每年8月10日24时。各地要确保学生的毕业结业操作在每年7月30日之前完成,各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学生升级前的数据核查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1.毕业和结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毕业和结业,由学校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无需学籍主管部门核办。高中阶段学生毕业和结业,需经学籍主管部门核办,并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各省设置相应的毕业结业条件。毕业和结业操作时,学校应登记学生的毕业或结业去向信息,毕业去向暂时不明确的,待学生升学后,可通过系统自动回填。学生毕业和结业操作完成后,不能再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修改。毕业和结业操作有误的,可将毕业和结业生退回到在校生状态,再进行其他操作。

2.招生升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部门)要根据招生计划,设置辖区内各学校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数需要调整的,由学校通过全国学籍系统招生计划变更功能提交变更申请,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部门)核办确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处理以预先指定招生学校、统一招生处理为主,高中阶段招生处理以招生部门提供的招生结果名单为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部门)可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下载招生结果模版,形成招生结果名单后导入系统中。自主招生功能同样支持招生结果导入操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当一个学生被2所或以上学校录取时,需进行重复招生()处理。招生操作由学籍管理部门配合招生部门完成。

3.跨省升学。学生毕业后,需要跨省进入下一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按毕业后跨省就学进行操作。在进入全国学籍系统操作前,需在系统外先确定接收学校并办理相关手续。系统操作时,依次由接收学校、接收学校主管教育部门、毕业学校主管教育部门三方核办,核办完成后接收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学生能否跨省升学,由接收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对于有入学资格的学生,由接收学校发起学籍转接申请;对于有入学资格但原来未建学籍的学生,接收学校必须为其新建学籍。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生的后置程序,不得将原来有无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必要条件。学校里不能存在没有学籍的学生。

(六)学籍档案管理

《办法》第四条规定,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

1.关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学生学籍档案内容设置遵循有效、适度、够用原则,并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等留出空间。《办法》第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享受资助信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2.关于学籍档案的形式。《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

3.关于学籍档案转接。《办法》做出了具体时限规定,但没有规定具体转接方式,电子学籍档案转接由网络自动完成,纸质学籍档案转接,转出学校应采取稳妥方式进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

4.关于学籍档案的存档和归档问题。《办法》第九条规定,学生转学或在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时,学籍档案应当转至转入学校或升入学校,转出学校或毕业学校应保留电子档案备份,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学生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应当归档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或按相关规定办理。学校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学校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三、全面开展学籍系统应用

(一)充分利用学籍系统本身的功能

2014年7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教基一〔2014〕8号),列举了9个方面的应用。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提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动态登记监测制度,提高关爱和服务水平。为招生入学提供支撑,控制义务教育学生无序流动,遏制超大规模高中学校,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和办学行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健全经费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准确性。逐步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目前,转学功能应用比较充分,下一步,其他方面功能的应用程度将成为学籍系统发挥综合效益的关键。

(二)因地制宜开发完善特色需求

各地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尽早发挥效益。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模式上来。教育部正在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放平台”,以满足地方和学校学籍管理以外的个性化应用对全国学籍系统数据需求,原来预计2014年6月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进行测试,预计今年9月可用。

(三)高度重视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个大问题。《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关于数据导出使用管理。2014年5月20日,印发《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导出使用管理规则》(教基一司函〔2014〕33号),对数据的导出使用管理进行了规范。第一,使用全国学籍系统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若已具备足够的技术保障能力和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申请对本省学籍数据库进行直接管理。第二,实行依申请导出制度。由数据使用单位向同级数据管理部门提出数据使用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数据用途、使用方式、数据字段名称、使用期限、数据安全责任人、经办人等关键信息。申请时数据使用单位应提供信息使用管理安全方案。第三,坚持按需导出的原则。数据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按需最少数据字段”原则对数据使用申请严格审核,按程序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妥善保管相关档案。严禁导出与申请用途无关的字段。第四,数据导出方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用页面导出的办法。启用县级学籍系统数据导出功能需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权同意。省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省级数据中心采用后台导出方式导出所需数据,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书面同意后由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实施。

四、做好过渡期的重点工作

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籍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已经进入了以应用为主的新阶段。但我们必须看到,学籍系统还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功能不够完善、个别学生没有进入系统、保障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应用还只是初步的,与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结合还不够紧密,特别是与作为教育事业统计依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可以把学籍系统数据作为教育事业统计的依据看作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学籍系统建设应用的下一个目标。《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提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从目前到实现下一个目标,可以看作过渡期。过渡期可短可长,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在过渡期,我们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一)确保每一所学校(机构)拥有代码

我们在学籍系统建设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合法学校没有取得学校(机构)代码的问题,导致学生信息无法录入。为此,2014年3月19日,基础教育一司和发展规划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印发了《关于解决少数学校漏填漏报问题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16号),提出了工作要求。

一是落实学校(机构)代码管理要求。学校(机构)代码是确认学校身份的唯一法定标识,是教育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基础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各地要严格按照《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教发〔2011〕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3〕5号)的要求抓好落实。二是加强基础教育部门与代码管理部门协作。建立全面准确的学校(机构)代码库,需要各级基础教育部门和代码管理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基础教育部门和代码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教发厅〔2013〕5号”文规定的流程做好学校基本信息的变更和完善工作。对于因故尚未进入学校(机构)代码库的学校,各地要按照程序尽快解决,以确保学校基本信息的完整准确,确保所有学生信息进入学籍系统。三是加强对未经审批学校的管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备案的学校不得纳入学校(机构)代码库。各地要摸清未经审批学校底数,规范管理。对于整改后可以达到国家学校建设标准的要督促其尽快整改,明显不具备办学条件的要坚决取缔,避免违法办学长期存在。对于不得不取缔的学校,要妥善安置分流学生,做好学籍管理的相关工作。今后,不应再出现合法学校没有学校(机构)代码的问题。

(二)减少无学籍流动学生

实际中一些地方仍存在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能取得学籍。为加强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逐步减少无学籍流动学生,基础教育一司2014年5月19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32号),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一是户籍地依法接收。《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学籍只是入学的结果,而不是入学的条件。各地要按照法律要求,妥善安排返回原籍的无学籍学生入学,并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后为其新建学籍,不得以无学籍为由拒绝接收其入学。二是输入地宣讲政策。输入地要依据《办法》,向无学籍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和家长做好政策宣讲。重点讲明,学生在流入地必须先具备入学资格,入学后才能建立学籍;在不合格学校就读的,不能建立学籍;没有学籍回户籍地就读的,户籍地学校必须依法接收并建立学籍。三是加快疏散无籍生。输入地要对无学籍学生建册登记,摸清底数。对符合当地规定的入学条件的,应当全部妥善安置,建立学籍。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尽快劝返疏散。加快不合格学校改造工作,确保流动学生安全和教育质量。

(三)全面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学籍系统的生命,我们要不断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数据问题概括起来即,人全不全、人准不准、数全不全、数准不准。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要解决。我们将在学籍系统中增加数据监测功能,方便各地各校及时了解数据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办法》规定建立数据核查机制,每年都组织学校将《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表》打印发放至每一位学生,请学生监护人核对、更新、补充有关信息。

(四)做好个别被清理的业务重新办理工作

篇10

关键词:健康第一;安全;损伤;安全至上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运动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识,而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地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跃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要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和使用,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而不得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好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6.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