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程教学;学科

教育类课程,其含义是教育专业的课程,本身属于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性的保障。小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时间比较晚,其目的是培养具备专业职业素养的小学教师。但是,由于开设时间较晚,所以其专业设置上并不是非常的成熟,整个教师培养过程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尤其是其小学教育的特性没有跟进,教学与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另外一方面,课程设置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照搬陈旧的教学体系,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难以与其他类的教育专业区别开来。本文根据现实情况,结合教师教育的培养理论,分析其中的重要缺陷。并依据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失衡

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共分为三种课程,分别是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普遍教育课程。在现有阶段,不同地区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就造成了课程结构中的失衡现象。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造成了教师职业教育的差异化。事实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上的最大的争议就是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侧重程度。在大部分的高校中,教育重点被倾斜向学科专业课程。这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所存在的弊病。为了避免其对小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建立该专业之初就极力地做出了改善。然而,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其课程结构仍然受到了该弊病的较大影响。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偏重于学科专业教育。从数据的调查上可以显示出此种现象。首先,在教学计划的课时分布中,大部分的普遍教育课程占40%左右,而教育专业课程的占有比例仅仅达到20%,而学科专业课程达到了30%,其余的是军训等课程,占10%。很明显可以判断出,在课程结构中,教育专业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基础学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为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必须在教育专业课程上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否则会影响到未来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同时,由于课时不够平衡,有很多类似教学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都无法添加到其中,致使教师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所以,该专业的学生难以在专业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对于其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师范生在教学基础上造成薄弱,在教育科研上缺乏基础,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上收到制约。

2.“学科主义倾向”在教育课程长期存在

目前,教育课程的分布和设立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所以难以避免的造成教育专业的学习中充斥着十分严重的“学科主义”倾向。出于高校的评价标准和教育课程本身的不合理结构,“学科主义”得以在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学科的教育课程之间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壁垒,体系之间缺乏联系,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综合性的学习教育技能和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科主义”,也是由于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科性强的设置可以保持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从而获得了教学体系内的参与者的支持。这就不利于教育知识的融合和交流,也就无法给学生带来启发性的作用。这是一种现实和理论的脱离,在现实教育中,不可能只需要学科知识的运用,更多的是各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以就在教育课程中,造成了以面对学科考试和大学测验的教学内容的泛滥,然而这些知识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难以发挥作用。

3.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单一,以理论和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

在现有的教育机制和教学模式里,理论的熟练应用被当作教师的主要技能。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教师的专业水平收到了很高的重视,但是将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因素归为学科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教育学心理的原理运用是不太科学的。“教育实践”被认为是教师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等知识以及技能的结合。因此,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难以突破“理论比实践更重要”的固有观念,只能采用老旧的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流程是单方向的,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收到影响。不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只是单纯的接受和记忆,没有达到教学的实际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遭到削弱,最终会影响到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忙于记笔记和背诵,却没有对相关的疑问进行提出和探索,以致于教育知识的未充分消化。在这样的过程下,无法产生很好的结果。

二、改进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意见

(一)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三类课程的均衡配置

教师的职业性要求其具有学术研究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所以虽然学术水平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误解的学科专业能力。实际上,为了培养出杰出优秀的教师,并不能靠单纯的学科专业的学习,而是要注重其教育的综合性,将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掌握所需要传授的具体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的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因为只有用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优化课程机构,实现三类课程的配置均衡,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相关的数据调车和实践研究,将课时按照以下规则进行划分是最合理的。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普遍教育这三类课程应该各自占30%,剩余的10%应该分配给军训等实践类课程,对于前面课程中所学进行实际运用。但是,现实的可行性确实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在现阶段,教学计划中的总课时是有限制的,不能够在去随意的添加。只有从现有的结构入手,但是由于普遍教育的需求是刚性的,无法进行缩减;而学科专业的学时也存在不足的情况,所以只能从创新的角度去发现办法。经过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实际案例的考察,采取课程整合的手法是最优对策。将课程的配置上,以重视基础为主要原则,强调课程质量,缩减过于浪费的课程时间。从课程设置的观念和课程系统的构建上做出创新,这是有难度的。虽然现阶段,笔者提出的想法只是一种设想,但是在现有基础上的逐步发展,教师教育和教育专业的理论都会慢慢的更新,所以最终还是能够实现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目标的。

(二)根据本科阶段的现实需要,构建合理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总结经验,国际教育界和各个国家队教育部门,教育的相关组织都提出来教育课程改革的观点。在本科阶段,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具体内容包括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方法论课程(比较教育、科研技术)、教育的研究课程(教学评估、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的整体研究(教育理论学)等等。为了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方针政策,将教育学改变为教育学相关的学科群设置。由于本科和专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应该重视学生的教育类课程,使其与专科学习后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优势。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小学教育为对象,教育课程的改革包括一下三个方面:①基础理论课:以小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和最新的现代教育学基本理论学习,将师范生的学科知识的获取作为目标的系列学科。②方法与技术性课程:着重培养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时间培训为主的课程组合③实践性课程:以实践为方式,培养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对教育水平进行检测,设置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

(三)教育类课程组成结构的优化

在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下,国内的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国外的课程组成结构,分析其模式,主要三种:第一种,历时态,继时性模式;第二种,共时态,平行模式;第三种,整合,一体化模式。如果按照现有的模式继续推行下去,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的现行模式中,较缺乏的是一体化的整合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实际操作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很大的隔阂。因此,探究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进课程的整合模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加强技术实践运用,在多项课程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用体系化和整合手段,来将教学实际与教学理论观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正常推进,培养出专业而优秀的小学老师。

三、构建新的教育类课程实施模式尝试建构

“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原理性课程的教学模式。师范生实习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运用理论对身边的教育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工作,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但是,直接的“授受方式”———教师将所谓的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等“告知”和“给予”学生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师范生在长期的生活和经验中已形成了丰富的缄默(隐性的)教育认识和观念,其对于外显形态的教育理论的内化与建构有着一种不可逾越的中介影响。“当教育理论以授受方式进入师范生认知世界时便受到缄默教育认识的过滤和排斥。他们虽然在表层上习得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思想,但其实际思想和行为仍受到缄默式的‘民间教育学’支配,造成学甩、知行脱节。反之,当外显的教育理论与师范生内在的缄默教育认识实现‘联接’和‘对话’,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融通的关系时,这种缄默教育认识就会成为外显的教育理论进入师范生认知世界并实现内化和建构的‘主人’和‘向导’。所以,在教育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灌输,而应该从师范生已有的缄默教育认识出发,引导他们对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质疑、研讨、反省和重构;引导师范生运用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查其缄默教育认识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形成以“反思”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使得师范生的缄默知识与教育理论形成一种相互支持和转化的关系:以教育理论知识为参照,缄默教育认识得到澄清、修正和提升;教育理论在缄默教育认识的支持下实现内化和建构。

四、结论

教育类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教学计划的调整,需要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只是提出了改革的建议,至于所提建议是否合理以及在改革中如何进行具体操作,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健.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02):51-54.

[2]李跃红.台湾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孙军.新疆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4]周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赵秀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类型 教学效率

一、语文知识的类型

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较有权威的认识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如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如何选择词、句,如何概括断意、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等;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即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元认知,如识字策略、选择语料策略、言语转换策略等等。

由此可见,语文知识是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的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性知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句话是不够严格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语文知识教学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专家作出了明确的解答:当前“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缺少程序性知识”、“语文课程缺少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总之,“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换句话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传授的是无以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即主要是能力的辅知识,这就大大偏离了我们教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是注重传授静态的僵死的语文知识。实际的学校教学和教研活动也证实了这一点。此时我们反观一下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其中的疑问不解自消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所做非所欲,捡了芝麻丢了冬瓜。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专家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如,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立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观点和建议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理当充分肯定;但是,这些经验和方法无论是宏观的教学目标,还是微观的教学方法技巧,大都忽略(或缺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分清楚(或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的类型,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陈述性知识当作重点来教,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实现这一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包括课程标准(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而陈述性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教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无以达成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了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对于这不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还有什么教学效率可言呢?

教学效率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们认为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大凡高效的教学我们称之为好课,好课的反面是什么呢?当然是低效的课(包括所谓的无效)。但在衡量一节课是否是好课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节课上得对不对,是不是语文课,只有在上对课的基础上才有上好课的可能。在实际教学中以下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节课,教师大讲特讲作者生平及作者的逸闻趣事,说是提高趣味性;大讲特讲文学常识,说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大讲特讲课文时代背景,说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大讲特讲课文的思想内容,说是拓展延伸深化,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被当成了教学重点。我们无意否认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但是,很显然这节课已经失去了语文课的性质,变成了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或文化课,真是“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课上得再生动,也只是哗众取宠,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高,因为它们传授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是不能转化为能力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而不必在课堂大讲特讲,以这种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效率从何而来呢!“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条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那么什么是好课?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呢?王荣生教授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他说,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一堂语文好课可分为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具体指: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与读说听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想教的内容和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趋向一致)。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王荣生教授强调的是一节好课首先是教学的内容要正确,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松散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

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正确的内容呢?当然是在课程目标统领下、能够达成其实现的知识了,而课程目标笼统的说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各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可见,一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教学效率的课首先具备的就是这类能够直接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知识,要获得这类知识当务之急就是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走在有效、高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2.

篇3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学活动中,内部的函授机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家相关教学改革制度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加上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标准,使得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工作成为整个调整工作的具体支柱。这类教学在普及高效应用标准的同时,对国民的操作控制素质进行细致规划,具体促进我国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有力开发。但目前必要审视机制等内容发展现状的制约效应,使得具体策略的应用效果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造成的。

1 计算机类课程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发展的现状研究

成人教学形式相对比较特殊,其中衍生的教学形式和规律均蕴含着亮点,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的成人性、业余性,以及必要的实践应用能力等。这类人群主要来自于社会结构中不同的职位部门,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主要是贯彻自学方式为主,教导课程为辅助措施的方法,整体教学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员自身的学习动力[1]。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主要利用阶段过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实现分解处理,包括具体报到阶段,学生在这一期间应主动完成领取教材,大致了解教学方向任务,教师应该高效落实必要作业和课程的设置原则;自学阶段,大约包括4个月左右的时间,学生应该按照具体教学规定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作业;面授考试阶段,大概有两周左右的期限,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知识梳理,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考试活动安排。在整个活动实施环节中,应该自觉保证自学时间满足每周4个学时,具体课程在15学时的规定下进行面授期限的科学设置,最好按照单位课程的五分之一计算。现下既定的教学模式在一定角度下对成人活动中的工学矛盾问题进行有机调节,基本可以提供给他们实践经验的运用空间,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因地制宜策略。但这种手段也不免会出现一些瑕疵,尤其是教师在管理人员方面经常出现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已经达到8成左右的学生只能在面授期间对所有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必要技能的应用实效拓展能力也仅仅寄托于这15个面授学时环节下,这就造成了所谓突击学习的社会教育隐患,并且,这种现象在计算机相关教育活动中比较凸显。最后造成授课时间基本不够运用,教学内容通常不能顺利完成等现象,教师在这种环境下面临更多的教学困难,学生整体的学习难度也相对加大,整体结果就表现出教学效果极度恶劣,整体质量出现严重下降。

2 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解析

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支持这一结果的必要条件就是提高相对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意识和自觉态度,实际的学习能力等。如果其中任何条件不能进行切实的满足,即便主体之间的主动效能多么强烈,也不能充分保障其有力的学习效果,学校创立的主要职责就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因此关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活动,还是需要在教学环境这一客观因素进行整体梳理,这是保证质量标准的主要措施,也是深入创新教学体制的必要支持工具。

通过长期的计算机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分析,高校在落实计算机函授活动中,具体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习时段安排的不够合理

现代成人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除了包涵工科和理科的必要基础内容外,大部分要求较好的应用操作能力,而计算机的普及标准则更加严格。目前国家创新性教学内容逐渐深刻,必须对成人群体进行入门技术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积累教师合。因此,很多学生都因为这一根本问题而逐渐放弃了自学,在只求过关的基础上对面授时机的把握过于重视,工作之余的时间把控行为也就不能实施了,这严重违背了教学活动的初衷意愿,同时素质改造价值也被消耗殆尽。教学管理者在具体掌握原因之后,为了保证全国一致的公平标准,也充分调停了相关困难状况,因此并未作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但关于教学质量的延伸是决定整个工作的必要核心力量,为了尽量保证人才力量的发展空间,应该彻底调整教学管理工作方案,整个改革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不可抗拒。

2.2 自主学习活动中的监督困难较大

在大多数高校建设工作中观察,成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活动监督主要还是按照作业题目的规定原则和作业的完成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事实上,计算机技能要求标准较高,这样的监督工作几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主要还是为了保证成绩的突出成果而进行大规模的抄袭,另外,单凭无休止的作业安排也对技术校正产生不了任何积极效果。也就是说若想对学生进行有力的技术素质监督控制基本是不可能的。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活动标准,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就必须积极开发新型的监督技巧,保证技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整个改建工作的关键。

2.3 考试方式和内容的不合理现象

对我国大多数地区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计算机公共课程作为培养基础,而后期却对考试活动进行笔试链接,直接在计算机面前进行实际能力优化的活动又不多,这主要是由于成人教学的规模较大,上机考试对阅卷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原因导致的。这种传统的考试手段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隐患,造成计算机实际课程与应用标准的不相适宜[3]。正是计算机教学和人群的特定因素造成技能培训的弊端现象。笔试答卷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不能进行合理检验的,同时也不利于其主观创造力的开发。

3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自主学习的检查机制

为了尽量弥补自主学习环境下的技术能力提升标准,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创新能力标准,就应该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根据实际课程安排和学生特点进行细化,利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恰当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调整,并应用期末面授时的创新改革手段进行学生作业效果的评价。检查的方式比较多样,可以具体分化为多种形式,包括课堂内容的及时汇报、问题的提出方式、实际计算机操作等。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创新体制的需要标准,督促教师必须不断补充自己的 学识涵养,不断对实验方法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对最新技术和有关设备进行充分地认知,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目前社会竞争形势不断累计的前提下,争取利用一切力量满足计算机成人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为学校的体制创新改革争取必要的利益。

3.2 改革考试的主要方式

计算机的课程考试手段主要是建立在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细分的,学生在灌输必要的知识之后,对技能掌握的实际效果进行必要考察。其中,基本知识、技术能力是整个考核的关键。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力,考试内容应当与平时的作业内容相匹配,考试方式也必须尽量避免单一形态,不能盲目地追求阅卷方便、补考方便就长期使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尽量提供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设备,并加设实际计算机演练课程,保证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得到稳固。在这之前,最好能够邀请网络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产品的讲授,将目前最新技术和产品包括:交换机、网络设备等进行实地介绍,让这些学生能够利用理论和实际进行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有关设备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学校还可安排有关技术单位的参观学习活动,适当听取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和具体设备制定的意见,并主动和技术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经验吸取,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之后,根据有关实验内容的具体要求,学生可以在网络安装、设备连接、系统软件安装等活动进行自行处理,还可以对有关实验进行记录总结。在落实这项必。实验处理完毕之后,应该安排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心得体会书写,同时令其进行必要实例内容的搭配和对比,并按照有关要求和课堂讲授的模式进行规划方案的设置。

3.3 提高教材和相关资料质量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客体,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在进行成人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教材的适用性体现的更加深刻,教学管理单位和任课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资料的选取,主要目的是方便特定人群进行自学,尽量避免选材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现象。另外,教师还必须为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指导,鼓励其多读相关参考书,能够自行进行计算机上网查询。计算机技术本身发展变化能力较强,整个教学工作面对的是一种变化频率更加迅速的技能培训尺度。在高校大范围扩招的形势阶段下,全民教育机制愈来愈深刻,内部事务相对比较繁多。根据这类人群的需求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整改,其中必要的手段和策略应该进行科学协调,保证其应用开发的现实价值。计算机高等成人教育要想步入一个良好的循环轨道,需要对内部工作者和全社会响应态度进行调查[5]。因此,只要保持对细致内容的高度重视态度,认真关注教学创新改革的点点滴滴,就一定能保证整个教学事业水准能够更上一层楼。

4 结束语

计算机成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除了要了解这类人群的素质标准之外,还要对其时间安排和实践能力进行研究,联合有关部门的帮助,充分开发其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准,保证后期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提供,满足国家阶段式教育体制整改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峰.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

[2] 杨晓琴.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3).

[3] 宋瑞凤.老龄化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3).

篇4

关键词:体育;跨学科研究;高质量人才

体育并非一门孤立的学科,体育学科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其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界限的模糊。基于此,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必然产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体育教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必然的。

一、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本质

跨学科研究的本质是打破学科界限,开展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之间的科研或教育活动。相应的,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本质不是为了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更不是否定分学科教学或研究,而是综合研究体育与其他各学科知识。体育跨学科研究强调跨学科研究的交叉性,从而进一步实现新的学科进步发展,上述这种方式获得的学科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所跨学科之间应当开创全新的相关研究领域,另一个方面是所跨学科之间应当以促进各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为目标[1]。在体育跨学科研究中,绝大部分人走的都是第二条道路。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研究来解决体育科学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并且在之前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2],并在此基础上打破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界限是进行学科分类的标准,但学科界限却并非完全明确的。各学科核心知识之间的界限是最为明确的,而学科边缘的界限却相对模糊。体育学科边缘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交叉的。可以同时进行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动,并以此来解决体育学科研究或教学中的常见现象与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的跨学科研究并非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之间的简单累加,而是促进上述学科自身的更新和发展。体育跨学科研究不仅是深化改革、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另外,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互研究有两种形式。一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研究,体育学科通过借鉴学习后者的优势,来解决自身存在且之前难以解决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并更新知识体系。二是体育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的是,体育这一学科体系中已有多门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然而这些学科在进行纵向研究过程中,同样不能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完全割裂,并且同样需要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3]。

二、体育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1.解决问题手段单一

当代体育学科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除生理学等与之直接相关的学科外,体育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之间也建立起了密切且牢固的联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体育竞技不会是单纯的体育交流,必定会带来国家间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世界著名体育赛事为其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发展推动力、地域文化影响力上升等作用,体育跨学科研究理论无法覆盖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具体的影响,不能结合经济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来对其进行研究。再如,研究史上某些重大体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等,必定离不开历史学、政治学的支持。而在当代社会,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人类心理的影响也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这些与体育相关复杂问题的存在涉及到了各学科,因此,对于进行体育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难以用单一的方式去地解决,换言之,我们必须用多维度的知识寻求更好更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这也暴露了在体育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手段的多样性与准确性的缺乏。

2.跨学科知识应用困难

从体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各类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无法促进新的相关学科的产生与发展[4]。体育学科边缘的知识往往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现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不能补充并完善这些方面的知识。如不能灵活运用历史学的知识,无法为研究体育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史上的重大体育事件提供帮助,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体育知识无法被纳入体育知识范围中,未能成为新的体育知识,使体育学科在体育史方面的知识体系缺乏独立性。在这一问题上,新的相关学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最明显的便是体育与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类情绪、心理的影响是其存在的前提,随着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并开展研究,体育心理学应运而生。体育心理学虽被划入心理学这一学科之中,但由于心理学与体育学科存在较多差异,如心理学体系分为应用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而体育学体系分为体育基础学、运动技能学、体育社会学。其中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而体育心理学是指从事体育活动(如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的特定活动下的心理现象,两者差异性较大,导致体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无法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完善。由上可知,虽然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可以开展相应的跨学科研究,但是在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难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更好地分析、丰富体育学科的内容,更无法较好地完善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径

1.增加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及趣味性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由此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因其自身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有一个很明显并且难以消除的弊端,就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喜爱程度多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一些活泼、好动、体能较好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往往更愿意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一些安静、沉默、体能较差的学生,往往不愿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在当今体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成绩加入到中考总成绩当中,多数学校为确保升学率,往往采取短期特训的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对升学的影响也使其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若是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并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讲授期间加入一些体育赛事视频的播放,并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如物理、数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来解释体育现象,或结合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来讲授体育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将单纯的体育运动课堂转变为运动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体育课堂,体育课程将不再成为曾经那部分厌恶体育的学生的负担。

2.从其他学科切入研究,丰富体育教学

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即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体育学科教学是体育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方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学科教学,便可以发现并掌握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的不同方面,如“历史学+体育学”可以研究体育学科的历史和特点;“管理学+体育学”可以研究体育管理的相关内容[5]。体育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其知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本就不能离开其他学科而孤立地存在。若是单纯地进行体育这一门学科教学的研究,往往只能局限于体育运动本身,即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而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学科,则可以研究体育学科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构建并完善体育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研究体育学科对研究者的知识储备要求是比较高的,研究者需同时具备体育学科以及所需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3.与其他学科合作交流,培养高质量人才

在跨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极其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单方面运用其他学科的现有知识去研究某一学科,这一方面在体育的跨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体育学科的相关人员通过运用其他学科中的现有知识去研究体育学科中的某一方面,并以此改变教学方式。二是学科间的合作能有效解决研究者知识能力不全面的问题。体育学科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并不强,同时精通体育学科与这些学科中的某一学科的研究者并不常见。若是与其相关学科的其他相关人员合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合作科研活动,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聚集各学科人才,并培育各科人才。

4.厘清跨学科本质,建立相应研究机构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的出现及发展需要众多人文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作为理论基础[6]。跨学科研究并不否定分学科知识研究,而是将分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的跨学科性更强,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长期且稳定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活动。目前,各学科研究机构多以单一学科为单位,如高校中的学科组织与研究机构仍按照传统学科分类系统进行划分。上述这种传统且生硬的划分方法不仅有违跨学科研究的本质,更不够灵活变通,早已不能满足当代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与体育学科教学灵活变通的需求。单一学科为单位的学术研究机构使得体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形成隔阂,往往只能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科研的途径开展体育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暂时合作的方法若长期使用,是极其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且无法保证其长期稳定性。相关人员与相关机构还应当注重培养对应的高级专门人才[7]。若完成了体育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机构的建立,则可以此为基础实现体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长期且稳定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尤其是因体育跨学科合作而形成的新学科,这些新学科不能完全依附于其上属学科而存在,需要一定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相关人员可在高校建立这些新学科的教学研究机构,或根据新学科内容开设其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应的人才,明确跨学科研究的本质内涵,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发展打下牢不可摧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促进体育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长期开展。在当代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科之间不再相互独立,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研究。体育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其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其不能孤立存在,而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体育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必然。体育跨学科研究多表现为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体育学科当中的一些较为复杂的、仅运用体育学科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体育的跨学科交流不仅增强了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还促进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更是开阔了新的学科视角与领域,然而迄今为止,体育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难以从跨学科研究中吸取知识等问题也仍然存在。所以,以一个崭新甚至多维的视角来研究体育学科、开展各学科之间相应的科研交流活动、培养各科的高质量人才以及广泛建设体育跨学科研究机构都是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的最基本但却必不可少的方法。综上观之,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将为体育学科的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其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02):54-56.

[2]李永宪,刘波,肖宇.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J].体育学刊,2010,17(08):11-16.

[3]刘一民,王武斌.略论体育跨学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03):15-18.

[4]陈婵,邹晓东.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02):104-107+112.

[5]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05):127-131.

[6]张岩.体育学的性质论[J].体育与科学,2005(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