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前景如何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前景如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93-03
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出版了成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即科学发展并非累积的、线性的过程,而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的取得是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根据库恩的理论,范式必须体现在某种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身上,教育便是依据一定的范式训练学生,使之获得关于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成为该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事实上,人才培养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范式的传授进行。然而,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如果只是范式传递的话,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似乎并不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值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陆续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传媒业和各地宣传部门及民营文化传播公司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然而,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变革以及新媒体形态的大量涌现,广播电视编导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无疑,当下传媒融合进程的持续与加剧,很多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知识已经远远超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定位和要求,从而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鉴于此,高校应当注重从人才培养范式而不仅仅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加强对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质量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进而让师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又能做到不盲目崇拜所学的范式。
一、传媒融合语境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媒融合是在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核心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一些传统边界的打破,使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媒在技术、内容方面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传媒技术的一体化,保证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宽泛化、传媒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传播效益的最佳化。当前,传媒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传媒对广电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与广电传媒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学生学风浮躁,技术至上主义思想较严重。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类考生,这类学生大多文化功底稍差,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有创造力、重视实践,对影视作品的创作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钻研专业理论知识。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鼓励和强调学生多创作影视作品,这主要依赖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摄像机、导播台、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对机器的好奇以及对技术的崇拜使得学生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技术或者机器等同起来,认为这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就是对各种机器设备操作方法和软件操作技巧的学习,从而忽视对于其他基础文化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双师型”师资缺乏。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按照教学规律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和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应用人才。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设置。重庆文理学院虽然2011年才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也和许多应用型高校一样,师资主要是由先前讲授文学、新闻学或艺术学等转型过来的,真正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一般学历和职称偏低,传媒界的精英由于待遇、时间、教学经验等具体的现实问题,很少也很难全身心地走进高校课堂或实验室从事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高学历人才和实践性师资的双重欠缺,使得应用型高校广电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三)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当前,不少应用型高校的广电编导专业基本沿袭了“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教学过程的生硬和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思考和钻研的动力较为缺乏。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可能真正消化吸收,更谈不上知识的创新和增值了。
(四)指导思想固化,“专业化、融合型”的培养目标尚未确立。很多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比较全面,所培养的学生概括起来基本都是能在广电系统、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从事广电编导、策划、制作和摄影、摄像、撰稿、编剧等方面的工作。这种提法虽然可以表明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是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会产生全是重点而又无重点可言的问题,在教学上也会呈现出无系统、无规律等盲目教学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单一技能的培养已成为“过去式”,培养具备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的广电编导人才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到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和传统媒体迅速向数字媒体转型和融合的现实图景,对于人才定位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
二、传媒融合语境下构建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质量的培养范式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传媒融合日益加剧的时代,一些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因袭式”到“创新型”的范式转换,但是遇到了传统教育活动中若干环节诸如观念、环境、手段等,尤其是观念的挑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范式研究,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有力的支持。
(一)注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使学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学会用业已建立起来的科学语言和规则说话,又能够做到不盲目崇拜范式。在专业教学中,教科书是绝对权威,教材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因此,专业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一方面给学生传授本学科著名高校、著名学者所编撰教材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本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关注新闻传播、媒体经营、新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注重知识的选择性和实用性,以开阔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科书既要做到“解惑”,也要“传疑”,要多设置一些探讨性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和经典案例,把传媒融合理论与广电编导专业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学科创新性理论,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媒体思维能力。
(二)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实战演练过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经途径。在实验设备方面,应用型院校必须花费足够的资金引进高端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建成集数字音频录制、数字音频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数字影视等多功能一体的传媒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重庆文理学院传媒实验室近几年来通过中地共建项目、校长专项资金等渠道,陆续争取到数百万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建设新媒体实验室,已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此外,要创新实验和实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就业市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开放式的特色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升实践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须顺应传媒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分散化、网络普及化现象日趋明显。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要对各媒介形式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将采集和制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鉴于此,应用型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以及其对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内容,尽量与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接轨,让学生尽可能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针对传媒融合加剧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节目创意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媒融合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更多地为手机新媒体或网络媒体进行视频内容的编导,为网站制作网页、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式超文本的新媒体内容。这些课程和相关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四)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励机制。各高校每年都要面对激烈的招生竞争和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充分向社会展示本院系广电编导专业的实力?扩大知名度、彰显专业办学实力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师生的创作热情,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高校或知名媒体举办的影像比赛。师生创作获奖次数越多,获奖频率越高,对本专业师生自信力的提升,以及社会美誉度的打造,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各高校相关院系必须探讨如何建立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烈机制,充分调动师生们的参赛积极性,进而打造出更多优秀作品。因为激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开发人才资源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在师生创作的影像作品获奖之后,学校或相关院系应在创作经费、差旅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应给予主创师生以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奖励。
由于制定了比较健全的激励机制,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师生的创作激情大大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截至2015年5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成立数个由教师牵头成立的专业传媒类工作室,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已先后在“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等国内外大学生影像大赛中获得殊荣。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在的文化与传媒学院还组织了“海棠里杯”新媒体创作大赛等校内外的传媒影像比赛,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校内外都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使用主力军,但是很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也跟其他非本专业学生一样,对于新媒体时代媒介深度融合后,传统广电媒体的巨大变革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编导理念、编导方法、编导策划、编导技巧等方面的变化缺乏认知。这既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过程中新媒体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必须顺应传媒融合的大潮,及时转变办学观念和思路,不断加强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式研究,真正培养出适合传媒融合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一刚.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王贤婷.媒介融合下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3(2)
[3]李先知.探寻“台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新媒体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13(6)
[4]李帅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青年文学家,2013(24)
[5]王龙.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的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6]岳璐袁方琴.媒介融合时代广电编导人才的培养路径[J].新闻前哨,2014(2)
[7]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2013年度院校研究项目
篇2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视媒介;传播形态;转型
广播电视以及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全球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达,这为我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融,并进而为中华文化在走向未来和世界进一步兴盛和显其壮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与此同时,面对传播新技术和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发展改变我们的传播事业与之抗衡,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1 数字技术的作用
(1)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数字媒体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像从机顶盒带来的数字电视,让人们可以观看上百个电视节目到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视频,再到现在普遍存在的数字电影甚至是慢慢兴起的数字广播,它们都让人们真切的体验到高清晰、便捷等数字化品质的享受,此外卫星电视、网络电视等也纷至沓来,中国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数字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中日渐成型成长。(2)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这两个伟大的发明就不可能诞生,从而也不可能有广播电视新闻,我们此时正处在传媒新技术崛起的时期,新技术在不断涌现,并与原有媒体形成融合。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传媒技术的革新呈现出的特点,信息处理手段数字化,传送方式高速化,覆盖范围全球化,传播形式多媒体化。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广播电视领域,几乎没有一个词比“数字”更加掷地有声,“数字电视”、“数码广播”、“数字摄像机”、“数字音频”等,我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适应了数字化的生存。由于数字技术采用的是0和1二进制的信息储存方式替代了模拟信号的储存方式,所以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快速的时效信息,同时也是最清晰和高保真的声音和画面视觉和听觉享受。(3)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前景。从电视机顶盒的普及到手机电视再到数字电影的家喻户晓可以清楚的展现出,我们正在快速进入到数字化的世界中去,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能运用到的所有的传媒技术和传播内容都将被数字化,这是大势所趋,同时这也让多媒体通信和综合业务网络的设想得以最终的实现。同时数字化也是传媒技术交互渗透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传媒技术的最大进步就是从信号的模拟化方式快速向数字化进程过渡,尤其是对广播电视行业,更是起着非凡的作用,不光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减少了从业者的工作量,从节目制作到文件传输,都大大减少了流程中的耗费,这个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进一步推动了多媒体技术在全球的发展。
2 数字技术的应用
(1)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电影。影视节目制作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三维动画制作与处理;二是后期合成与效果;三是非线性编辑;第一部分相对独立,依赖于计算机动画创作系统、合成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界限并不太明显,只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2)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与数字动画作为数字媒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游戏、动画的创作和开发公司,它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外加工、经营转为现如今的自主开发新游戏。但是目前,我国仍然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动画创作工具盒游戏引擎严重依赖进口软件,而这又恰恰是游戏中最重要的部分,昂贵的进口软件和缺乏灵活性的创作思维和模式,制约了国内动画和游戏软件的创作和开发,也让很多玩家觉得乏味。(3)数字动画。我国在计算机动画系统方面的研发从整体上来讲依然还是比较薄弱的,一些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卡通动画制作的某些环节上做了一些工作,较具代表性的软件如北京大学与中央电视合研制的点睛卡通动画制作系统、迪睛卡通动画制作系统、迪生公司开发的网络线拍系统。在三维计算机动画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动画特效模拟、人脸表情动画、计算机辅助动画自动生成、运动捕捉和运动合成等,仍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三维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问世。(4)网络出版。国内基于DRM的电子图书发展也非常迅速,与国际上电子图书的发展相比,国内的基于DRM的电子图书的发展基本同步。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正Apabi电子图书DRM系统同时支持对个人和对图书馆都按“本”进行销售。国内还有少量公司也在做电子图书,由于没有实现完整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没有得到出版社的认可,并且相当多的图书都未经出版社等版权拥有者的认可,因此有很大的版权隐患,并且这样的公司会对正规的网络出版造成极大的伤害,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3]
3 目前的不足
中国的数字化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让媒体的形式层次感变得更加强烈,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电脑、手机等等更多的进入到人们的世界中去,而广播电视的作用好像就大大降低了,所以说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对广播电视整个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在传播技术进步的同时,广播电视行业本身也需要作出巨大的调整。首当其冲的就是软硬件问题,基本上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抱怨现在的硬件设备无法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而且客户对于质量的要标准,迫使他们必须去更新设备来实现预期目标,软件方面也是一样的情况,这边国内还在使用的技术,国外可能早已经淘汰了。
4 如何进一步改进
数字媒体技术在应用阶段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需求的上,往往无法使用户的满意度达到100%。因此,及时的吸取经验,总结其中的不足,并且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就拿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来说吧,它的成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后来取得一定成功之后,陆续推出了贺岁电影,画面质量等绝对不比国外同类产品逊色。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在良好的硬件条件下,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是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了政府的支持,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容易。而对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当然这不仅仅去学习一下国外的技术就行的,在与国外的科技团队进行交流的同时,需要自我创新,克服难关,在商业公司与高校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商业产品,实现高效率的转化过程。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数字媒体人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将我们的数字电影、网络游戏、高清动画等新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国良,黄芝晓.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M].新华出版社,2002.
篇3
一、 成立电视摄像拆装实验室,为学生充分了解电视摄像机基本构件搭建良好平台
电视摄像课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升华。电视摄像技术涵盖了物理学、光学等知识,而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文科生,感性思维活跃,理性思维不足,对电视摄像机的成像、补光原理大部分缺乏一个较为直观的、具体的认识。针对这一现象,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从实验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来专门用于购买电视台淘汰下来的电视摄像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成立一个拆装实验室。在开展电视摄像的实验教学前期,专门组织校内实验教师、校外电视摄像设备维修技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拆散和组装这些废旧的电视摄像设备,通过对这些设备反复地拆装练习,学生对电视摄像机的光圈、快门、感光片、滤色片等部件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直观、具体的认识,把这些从实践中得出的具体认识再应用到日后的实践过程中去,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层层相扣的循环,为日后实践课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在具体的摄像实践方面,参与过拆装实验室课程练习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进行过此方面训练的学生更容易上手,对摄像理念的把握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对于在摄像过程中出现的机器故障,这些学生也更懂得如何解决。实践证明,拆装实验是学生开始摄像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掌握好电视摄像这门课程的关键环节。
二、从实践中熟练技术,从案例中精通艺术,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技术指导与艺术引导相匹配,全面提高学生电视摄像素养
技术是艺术表现的基础,任何艺术性的创作,都必须而且只能建立在坚实深厚的技术功底上,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艺术创作。电视摄像技术是电视摄像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而电视摄像艺术是摄像师运用摄像技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对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和意识的集中概括,是通过电视画面而形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先让学生学习摄像机基本功能键的操作方法,练习电视摄像的基本功,待他们完全掌握这些技术后,才能给他们讲摄像艺术。在技术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通过大量的实践课让学生掌握摄像机各功能键的使用要领、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附在这种操作技术之上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让他们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某种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例如,利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进行“推摄”,可以形成“视点不断前移”的艺术效果;又如在技术上采用广角镜头近摄,可以形成变形夸张的艺术效果。
在讲授摄像造型元素时,中心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各类题材的经典电视片,如电视纪录片《幼儿园》《舟舟的世界》《美丽中国》《再说长江》,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乡村爱情》;电影《贫民富翁》《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通过观摩这些经典影片让学生懂得如何从技术上去实现造型元素的变化,从艺术上去理解其表现力。这些造型元素又是有机结合使用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电视画面造型的创作过程中,共同完成画面构图、内容表达和信息传播的任务。比如在电视造型元素的联系中,不仅要讲清不同的景别、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的运动镜头、不同构图方式的拍摄方法,还要使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功用,即它们所能呈现的艺术特点和形式,用艺术的语言去描绘电视画面。如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画面时,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拍摄,可以突出画面层次,显示空间透视效果。远景景别的画面可以呈现辽阔、深远、壮观、有气势和较强抒情性的艺术特点。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拍摄矗立在幽雅环境中的图书馆大楼时,用仰角角度从“图书馆”几个字缓慢“拉摄”出来,落幅画面以高大雄壮的图书馆大楼为主体,用楼前花园的鲜花、绿叶作前景,以蓝天白云作背景,突出显示了南昌大学图书馆的雄伟气势与幽雅宁静氛围,表现了较好的学习环境。
技术必须与艺术相结合,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比如说技术上要求调焦清晰准确,主题形象鲜明真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从画面氛围、艺术美感等角度出发,运用虚焦画面及焦点的虚实、实虚转换等技术手段传达特定内容。再比如,我们总是强调白平衡的重要性,但为了在艺术上取得某种令人满意的效果,将有意识地使摄像机的白平衡失调。在指导学生拍摄夕阳时,在技术上有意识的使白平衡偏红,这样就能拍到落日熔金的辉煌艺术画面了;而拍摄傍晚夜景时,又可使白平衡偏蓝,以艺术地表现冷偏蓝的夜景气氛。
三、 利用校内外媒介资源,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充分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展示学生的摄像素养,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媒介资源,为学生寻找各种各样的实战机会,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在实战中弥补差距,全面提高学生实战水平。在校内,利用南昌大学电视台的节目资源,让学生自备摄像机与校电视台记者共同参与《校园新闻》等节目的制作,同一题材,两套不同版本,通过这种拍摄制作练习,学生就能把自己制作的《校园新闻》与电视台记者拍的《校园新闻》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在校外,充分利用江西电视台的媒体资源,让学生跟随电视台记者、摄像师进行各类题材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近距离地观看和实践电视制作流程,直观、具体地感受到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而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全面培养学生真正能参与实战的过硬水平。
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拍摄技巧,现代传媒中心电视摄像实验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多看、多练,优劣对比,找出差距。对于学生在校内外电视台拍摄的素材,教师都要一一观看、比较,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看谁拍的好与差,好在什么地方,差在哪里,最后再由教师或是电视台资深的摄像师、编导给予现场点评。中心教师在观摩讨论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效果,利用大屏幕投影把同学们拍摄的镜头画面进行播放,拍摄的有什么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直观。这样,比在小屏幕电视机上播放时,画面晃动不太明显的镜头,在大屏幕上被放大了,同学们一眼就能体察到自己拍摄中“晃动不稳”的缺点。对于拍摄较好的镜头画面,老师及时指出并对拍摄者给予表扬。
四、 在进行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强化和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
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是搞好新闻工作的根基,是成为一名合格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新闻责任感、基本素养不高的记者即便摄像技术再好,摄像艺术再通透也是很难胜任电视记者这一职业的。而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是根源于大学专业学习的。因此,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就非常注重学生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电视摄像的实践练习中,中心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待成一名真正的电视工作者,严格按照电视新闻规律办事,以高度的新闻责任感来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用镜头传播新闻信息。与此同时,中心特别强调在拍摄日常的新闻活动时,电视摄像记者在报道时间方面应特别注意:时间对于电视摄像记者的要求不是准时而是提前,跟文字记者不同的是,电视摄像记者必须在每次新闻活动前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到场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如校正好摄像机的白平衡,摆好机位,有必要时补充光源等。否则,即便是准时到场也很有可能因为摄像机准备不充分而耽搁或是错过重要的电视新闻信息,由此导致的结果轻则受到严厉处分,重则丢掉饭碗,损坏自己的声誉,丧失以后在此行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除了时间观念方面的培养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记者同样重要。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摄像记者才能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电视摄像记者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了一盒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报道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实践中,中心都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经常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以平日中“一万次”的练习来防止实战中“万一”的发生。
电视摄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的新闻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①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74―102
篇4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媒体集团化与媒介整合趋势相呼应。在大众传媒领域,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界资本渗透和企业兼并,组合成超级传媒集团;在媒介之间,由于共同采取新的数码技术,加强了相互沟通、转化、融合的趋势,因而形成大众传媒之间整合汇流的整体潮流。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至今,不仅出现许多创新理念,追求创新的融合,而且伴随北京奥运会经济的勃兴,伴随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的全面出击,呈现出数字化中国电视传媒市场新格局。因而,站在全球性转型期看中国电视媒介业的发展,特别是探讨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发展策略,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对迅速提升中国大众传媒数字化传播手段、推进中国电视传媒的融合与创新,加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竞争效力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电视主持传播与和谐的审美文化建构正面临着世界电视主持传播多元发展的冲击,迫切需要形成系统的、深层的理论体系的引领,以提高中国电视主持传播的发展速度及世界性传播效率。我们知道,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 ,[1] 信息传播的手段和载体的进化始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的电视,如今已经成为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进入21世纪后,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大有加速之势,经历了数码基因置换的电视无论性能还是功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形成多媒体化——便于相互转换的多媒体平台,因而,电视主持传播也就处于多元媒介整合传播背景之下。
2008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和媒介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确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也正逐步进入战略竞争时代。那些在战略思路和实践方面超前于一般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媒介的媒介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在战略管理方面滞后的媒介将被淘汰出局!所以说“今天已经开始的新传播竞争时代的特点在于,传播渠道的拥有和掌控能力对于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贡献将越来越小,而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配置能力,以及对于销售终端的掌控能力、终端服务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扩张能力却越来越成为形成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
新的时代,新的技术,促使我们对电视传播者、电视传播内容、电视传播媒介特别是对电视主持传播具有新的思考。从传播学视角而言,“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3],所以,在实践中,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大多“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对受众,平等地进行传播的人”[4]。一方面,从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体流程来看,有前期的节目策划,主要是由主创人员:制片人、导演(编导)、撰稿等参与进行,待节目进入摄制前,导演再将节目的整体风格和要求等交待给主持人,主持人在理解、把握节目精髓后进入其演绎的创作,发挥其作为节目呈现、传播整体媒介中一个元素的作用;而有的主创队伍也将主持人纳入其中,共同商定传播媒介——电视节目的宗旨,节目的性质定位, 节目的传播范畴,节目的传播时空(时长)、节目的传播内容,节目的传播形式,节目的传播风格,以及主持人风格、主持人语言、主持人行为、主持人服饰、主持传播环境等的审美定位,可以肯定地说:这才是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存在的真正意义,才能够有效发挥主持人作为节目呈现、传播整体媒介中一个元素的功能和作用。值得说明的是:本文所持观点,是把电视节目主持人定位于“是电视节目呈现、电视节目传播整体媒介中一个元素,无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占节目传播内容的比重有多少,他或他们都是作为节目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既是电视节目传播的主体,又是电视节目传播的媒介” ;另一方面,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进入录制或直播状态时,主创人员通力合作,在确定的策划书、串联稿的基础上,创造性将其融入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之中,将节目的程序包括作为节目元素的主持人的行为语言,创造性呈现于传播载体——电视节目的镜头、画面、音乐、音响等形式中。因而,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需要全体创作人员把握、处理节目的审美意境和审美效果,特别注重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数字化整合,丰富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表现内涵,更加凸显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多元化,这是现时代对电视节目的要求。那么,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该实施怎样的发展策略呢?
第一、建立共同的规范:实现电视传媒产业全球传播
西方传播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兴盛于40年代。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也在40年代作为思想方法指导了传播学者,将信息、控制、反馈和系统等概念引入传播研究,从而给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先,作为节目主持人身份出现的,是由广播开其先河。据介绍,早在1928年荷兰对外广播就举办过一个名为《快乐的电台》的节目。节目主持人艾迪勒达兹“可算得上历史最为悠久、最富个人独特风格的国际广播节目主持人了。他主持的这个节目除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停播以外,一直播出到1969年他退休时为止”[5],——世界上第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诞生了!随即节目主持人便在世界各地发展开来。
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是伴随其广播电视传媒业的进程而得到开发的。美国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员、记者主持的节目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就开始了,如汉斯冯卡尔登邦就曾在慕尼黑危机的20天里“在纽约市他的‘第九播音室’里,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欧洲记者张罗支撑,分析新闻报道,并且主持分析和评论节目。他把希特勒激烈的讲话,翻译给美国听众,并且预测针对事态发展政府会采取什么外交措施。”后来他成为全美广播公司的首席政治评论员主持并分析新闻20年。[6]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最早进行正式电视广播的公司。从1936年至今,英国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特色处于全球电视业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到了四十年代,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电视行业也相应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值得关注的是,1948年美国全国能够接收电视节目的城市有23座,电视机的总数也达到了100万台,全国正式批准经营的电视台有41家,同时还有300余家电视台提出了申请。这就使电视传播日益具有大众化的特点,从而促进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思维,提高了审美欲求的力度。随之而来的,即迫使电视工作者不断强化审美创作的爆发力,创办更能吸引观众的节目,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就在这个历史条件下诞生了。1948年6月,有两个具有开创意义的综艺节目呈现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这就是《明星剧场》和《城市中受欢迎的人》,从而两位不同凡响的主持人应运而生:弥尔顿伯尔勒以天才绝伦的表演才华独领;埃德沙利文以独具慧眼发现新星成为一代娱乐节目主持人之王。但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从理论上加以界说却是由唐休伊特第一次提出的。
1952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编导唐休伊特第一次在总统大选报道中设置新闻节目主持人。当时,他用ANCHOR表述节目主持人这一称谓,特指像接力赛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一样的人,能够将不同特点、不同侧面的报道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既系统又全面,应该具有ANCHOR那种最快的速度和冲刺力,不但能承上启下,而且在关键时刻能亲自上阵完成使命。此后,在英文中有用PRE-SENTER,MODERATOR和HOST来表示,来界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如PRESENTER意为展示者,MODERATOR意为缓和、调节的人、仲裁人或协调人,这常指游戏、竞赛、讨论、辩论等类型节目的主持者;而HOST则意为主人,多用来称谓在综艺表演节目和明星访谈节目中的人,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调控着节目的节奏、气氛和演进。[7]从而使节目主持人逐渐兴起,特别是60年代电视新闻节目由主持人代替了播音员: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全部换上了主持人,[8]美国便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电视明星主持人。
在70年代初,西方许多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都仿效美国,推出各自的节目主持人,当然风格就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例如在英国,一些名牌栏目以中年主持居多,如:英国晚间新闻节目,以中年男性主持为主,加入女性也以中年主持为主,而且以双景区或多景区变化播报方式,主持人站立或坐式变化、合理搭配,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
而在中国,电视从1958年诞生,全国电视节目的播出一直沿用电视播音员的形式,二十多年,人们的审美思维处于一种单一的、停滞的状态,由于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限,使电视事业的发展步履艰难。直到1981年7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小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首次打出“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不过可以证明人们的审美意识开始有所改变。发展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才正式地第一次推出固定栏目电视节目主持人。
从此,全国各家电视台陆续仿效,发展速度比较快。直至1988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如意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全国22个电视台就有61位专业主持人参加,有1100多位业余主持人参加北京地区的选拔赛,这就意味着中国电视传播形式顺应了世界潮流,找到了电视传播形式的最佳手段,并意味着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效率的急剧提高,从而给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崛起。几十年来,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与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传播齐头并进,通过相互借鉴或模仿,基本形成世界性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模式。特别是如今电视的卫星传播,数字化、网络化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建立共同的规范成为可能,进而对文化国际化、信息世界化、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传播力度实现电视传媒产业全球传播。
第二,建立世界性网络平台、软件的平台,互通有无。
随着信息技术与卫星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了在多媒体时代中,保持自身在世界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地位,世界各国电视媒体都在积极进行自身建设。
英国首先采取保持领先地位的措施是:1995年9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的五套全国性广播节目已全部改用数字技术播出,各广播电视业大力研发、开发数字音、频道广播技术。英国政府明确要求各家电视台在2006——2010年停止模拟播出,必须实现数字化播出。在英国《早餐新闻》主持人的运用上实现多样化,两个主要主持人出场播送提要,然后由另一个景区的新闻主持人播报具体内容。当播报体育新闻和经济新闻时,体育新闻主持人和经济新闻主持人坐在两个总主持人左右播报,轮到时,进入镜头。报道手段采取了主演播室——事件现场——事件相关画面三者之间的组合报道,大量双视窗的运用强化了新闻报道者与新闻事件的接近感,使观众 更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对于重点新闻事件则采取访谈类形式进行,一是把嘉宾请入演播室和主持人共同完成,一是以双视窗异地对话形式完成,中间可以插入相关新闻背景画面,保持对话同期声或使用解说。本节目还追求工作日与周日不同风格进行:工作日的演播室较为正规、工整,有两个演播区——主演播区都由男女中年主持人担纲,风格严肃而不失幽默可亲。另一个新闻播报区由一个新闻主持人担任,转场经常是由两方主持人直接交流。主持人演播室访谈主要在主演播室完成或通过大屏幕完成。周日的演播室则由英国广播公司著名新闻主持人福罗斯特(Frost)主持,演播室被布置成家庭客厅的形式,两个沙发成为两个景区的播报场所。主持人风格稳重风趣,与暖色调的演播室相配,增强了与观众的平等交流的感觉。[9]
不仅如此,英国的各家电视机构和制作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还开始大力进军国际市场,在海外办台或输出电视节目,占据语言的优势,加之制作精良原因(如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专题片),英国电视节目非常受欢迎,主要销售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欧、东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丁美洲、亚洲等,几乎遍及世界,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视节目出口国。1998年诞生于英国,而在全球大受欢迎的益智类游戏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从1999年8月引进到美国,便在美国观众中掀起了一股知识竞赛热潮,该节目主持人是具有个人魅力的罗吉斯费尔宾,他在节目中总是那样沉稳、友善,富有涵养,他能善于调动场上的紧张气氛,同时又能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给人以放松的感觉,因而创下了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游戏节目记录。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幸运52》等电视节目的创造,不乏受其影响,而且佳绩不匪,王小丫、李咏等主持人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在电视节目主持传播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英国在开发新的节目形态的同时,也加大引进力度,如原产于荷兰的野外生存节目《大哥大》、以及大量的美国财经、娱乐频道,诸如音乐频道(MTV)、名人传记频道(Biography Channelel)、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迪斯尼的3个频道(Disney Channel+1、Disney、Playhouse Disney Disney Toon)和国家地理杂志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英国电视节目以及时、详尽的时事和新闻报道作为BBC竞争的拳头产品,《大全景》(Panorama)、《早餐新闻》(Breakfast)和著名主持人大卫福罗斯特主持的周日特别新闻杂志类节目享益英伦。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信息的传播密不可分,传播的手段、传播的渠道已经成为决定时代特征、全球化趋向乃至文明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历史的动力使中国电视传媒产业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同时也使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卷入了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潮流。电视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对信息的传播,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传播需要建立数字化信息交流平台,借助网络的平台,借助软件的平台,互通有无,建立完善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中国电视节目主持媒介传播的全球竞争力,从而产生国际化效应。
所以,创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网络,会使各大传媒之间的创新理念和信息得到迅速的交流和传递,会使具有不同媒介优势的传媒机构之间的资源和能力交流互补,从而促进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逐渐相互认同,但这种主持传播认同应是在不同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基础上的认同;因为这种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吸收不是融合为一种超越所有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单一体,而应是各个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个体吸取其他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价值的多元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共处。
所以,创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网络,保持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多样性对中国电视传媒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融合也不应是强势传媒个体取代弱势传媒个体,而应是不同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平等生存与共同发展。
同时,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媒介之间,既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又具有同一性和共同性,各个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媒介形态和传媒体系中都有某些适合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并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发展也依赖中国电视传媒业不断创造文明的共识来维系。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全球性流通与全球性共享,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已日益显示出其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既意味着媒介化生存与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把握机遇,正视挑战,数字化信息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
在21世纪全球传播与发展加大多元化和丰富多彩化的阶段,电视节目主持作为电视传媒中比较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范畴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不同国度,具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在竞争中得到有利地位,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了解全球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当今的电视传媒产业潮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理念和运行机制。
第三,整合电视传媒优势:充分数字化、知识化与可视化
有人称今天的世界是“传媒的世界”,今天的传媒也是“世界的传媒”。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数码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广泛运用的结果。人类从来没有感
觉到传媒技术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它能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传播者是双重身份:一是有个性的传播主体;二是具有媒介身份的传播主体。因而,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就与电视的传播技术和手段紧密相连。
电视艺术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娱乐手段,进入21世纪后便纳入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体系之中,实现信息化、数码化。因为电视艺术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艺术,几乎每一次科技层面上的创新与突破都对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全屏到宽屏,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发明与普及,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力。
可以说,整个电视发展史就是如何把视听动像尽量少失真地传送到尽可能远的地方的历史。传统的模拟电视正是因为无法实现高保真地播送音像信号而即将被数码电视取代。电视信号从模拟到数码的转换,大大拓展了其功能,使其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数码电视(Digital Television,简称DTV)是指完全使用数码信号的电视,电视的全数码化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数码摄像机到节目制作、节目播出——信号的发射播送以及终端用户接收后的信号处理,全都是以数码信号的形式进行运作。从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日本制式的HDTV卫星广播的成功,到1998年美国DTV中的HDTV的正式开播,数码电视便在世界范围普遍研发、开拓。首先在节目制作上实现数码化:运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运用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ing)系统剪辑。特别是数码时代,数位广播电视的发展,从无限广播电视,到共用天线电视(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卫星广播电视,再到有线电视、车用行动电视,乃至手持电视等,多媒体的传播使数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加之二维、三维动漫与特效合成等高尖端数码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广播电视真实与虚拟的创造性整合呈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说需求是发明之母,语言的出现、文字的发明、造纸与印刷术的信息革命,以及19世纪电磁现象的发现、电磁理论的创立与应用,使人们相继发明了电报、电话、无线广播和电视。而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则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态势和生存质量。为此,除了广播、电视主持人外,又有网络主持人、虚拟主持人等,使广播电视主持在数码化基础上呈现计算机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新格局。广播、电视主持人优势,便在与其他传播媒介的竞争中得到认同,同时,也就在多元媒介整合传播下形成互动,从而开拓出一种工程性的共同运营平台,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增添了现时代新的内涵。
可以肯定地说,电视创造了一种迅速而又逼真、生动可感的、及时影响社会的传播方式。而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则是电视节目系统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投入审美视听最多的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与一般艺术传播不同,受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影响,它具有强烈的娱乐性、通俗性、社会性、大众性,具有高度融合各门类艺术精华的综合美。特别是在电视主持的荧屏上,我们随时能够看到主持人在绘画(色彩)、音乐(节奏)、雕塑(造型)、语言文字等多元媒介的环境中,在其相貌、形体、服饰、表情等丰富的审美内涵显现中,呈现出多元的美。
为整合世界电视传媒优势,加大数字化、知识化与可视化的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力度,中国中央电视台目前正在向制作、播出全面数字化迈进。增加高标清兼容播出系统,实现全台IT域首当其冲,包括新闻制播系统、综合制作系统,总控系统、播出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媒体交换平台系统,网络系统、存储系统和数据中心等系统的整体监测等,同时实现立体声节目制播,建立非线性混合制作岛,这是一个全高清、全文件化的电视节目网络化后期制作系统,因而,对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和适应这些千变万化、纷繁迅增的电视制作平台?如何才能在这高端的数字化平台上以更快的速度去捕捉、选择、传播更多、更精的信息?这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理应积极思考和尽早解决的问题。
到如今,我国大中电视台基本实现数码化,卫星转播也全部实现数码化。实现了数码化的电视无论画质或是功能上都会有质的跨越,电影能达到的标准,DTV也能实现,而且能以更低的成本完成任务。于是,影视艺术创作就共同走上信息化之路:一方面,充分运用软件的数码化,也就是在影视创作中大量应用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学或电脑绘图)等IT手段,CG引入影视创作后其近乎无所不能的视觉表现力对传统影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影响了电影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硬件的数码化使电影从制作到放映全流程扬弃胶片而改用电子数码音像设备,这与电视数码化殊途同归。因而,电视节目制作运用图象处理(image processing)对客观原本存在的物象进行数码加工处理,应用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计算机生成图象,充分发挥电视人的想象建构新的审美时空,以二维动画(2D animation)或三维动画(3D animation)创建虚拟世界,使传统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场景得到大量呈现。由此,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主体,必然得力于电视的数码化表现手段,得力于多媒体的呈现方式烘托,从而使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实现虚拟化创作成为可能。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的《福罗斯特早间新闻》的片头设计,就明显突出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偶像地位:主持人做思考状,走动。智者的感觉。语调平稳,交流感觉。长体的F(飞行状的艺术体)与地球组成标志。节奏欢快但隆重的音乐背景。主持人侧面特写镜头,叠化头像雕塑、厚重的堆起的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象征。多个国家的象征性建筑物。淡化的节目名称与多幅背景画面叠加。加之长者型的大卫福罗斯特在主演播区那稳重、不温不火的幽默、戴着花镜,以聊天的方式介绍新闻和与嘉宾交谈,反映出来的深厚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可亲的形象,形成整个节目的主要风格,其本身的人格特色和魅力非常明显。再由大卫福罗斯特引出年轻的新闻播报员,形式上除了采取常见的新闻播报方式外,还采用一些小技巧,如到了报摘环节,新闻主持人便拿着报纸念,同时镜头跟进,展现内容,或在节目中间和最后,新闻主持人拿出几封观众对新闻大事看法的电子邮件来读,既增强了节目直播性和与观众的交流,又锻炼了年轻主持人,在舒缓、轻松中进行主持。
电视信号从模拟(analog)到数码(digital)的转换可以说是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数码电视(Digital Television,简称 DTV), 是指完全使用数码信号的电视。在电视的全数码化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从电视节目制作部分的数码化,使用标准清晰度电视(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简称SDTV),实现国际间节目交换标准;再发展到高清晰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简称 HDTV)的广播标准,从而使电视标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清晰度高出一倍。广播电视实现全流程数码化后将进一步走向信息化,亦即将与互联网、通信网整合。目前,在中国台湾已经全面实现无线数位电视,其高画质影像,高品质环绕音响,每频道同时播出高清晰画质的节目,使DTVC室内无线接收、车载移动接收普及,预计2008年大陆内地也持续发展,广泛应用,逐渐实现HDTV的传播系统。因而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在其中的整合作用就显得犹为重要。
21世纪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传播群体,是在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传播,他(她)既是传播者,又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传播者都不具备的优越性,其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涵待开拓研究。
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本质是电视主持活动的根本性质,是节目主持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是节目呈现的一个必要元素,是节目整体的一部分。电视节目作为电视台(或社会上制作节目的机构)为播出或交换而录制的表达某一完整内容的可供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视听作品,是电视传播内容、形式相结合的基本单位,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则是对电视节目传播内容、形式空间距离的掌控和感受。从而体现出电视节目主持的规律性,即是电视主持活动中内在的专业化要求的诸方面的联系与冲突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只有按照主持规律主持的,才能提高主持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主持是一种传播手段,是主持个体的传播行为。所以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网络的普遍使用,数码技术的普及,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网络化开发,必然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如“协同合作规律、双向传播规律、信息共享规律、守规合境规律、适时适量规律”等[10]。因而,各国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可以平等地分享共同的传播空间、分享共有的信息资源、分享弥合社会鸿沟与发展差距的权利与利益;在相互依存中,相互尊重和理解充满差异与变化的多样性传播文化,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带给我们的互通、互融、互济、互动中,共同为人类社会创造和谐美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世界!
总之,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资源竞争的范围和程度。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是构成电视传播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策略的科学性,是电视传媒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生态位理论认为每一个生物物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拥有一个适合自身生存空间的位置,即生态位。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其生态位具有多维特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以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在多元媒介融合系统中确定自身位置,实现自身功能和角色的发挥。
[注释]
1、这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在其著作《社会组织》中对“传播”下的定义,转引自[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3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喻国明:《“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兼论未来传媒竞争的新趋势》,《当代传播》,2004年第6期。
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3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词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5、参见《中国应用电视学》。
6、陆锡初著,《节目主持人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7页。
7、古月,《国际广播节目形式的演变》,刊于《新闻广播研究》,1986年第3期
8、引自《美国新闻史》,第537页,新华出版社。
篇5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一: 灯光有什么用?
舞台离不开灯光。
每年12月31日,各大卫视都会推出跨年晚会。晚会上,不同类型的节目,不同情调的音乐,都会用不同的灯光效果来烘托气氛。
比如,开场大多是热情欢快的群舞,这时候,绚丽夺目的灯光可以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一些舒缓的曲子,就用蓝色等冷色调的灯光打造浪漫感觉。而魔术类节目,为了营造神秘感、突出魔术师的表演,往往只有一束白色的追光。
影视剧也离不开灯光。
对影视剧来说,调整光线的色彩、节奏可以营造气氛、帮助塑造人物。比如一部恐怖片,没有光线的配合,演员做再多害怕或吓人的表情,也不会让人感到恐惧,必须要有忽明忽暗的光线、晃动的光影才能制造出惊悚的气氛。王家卫导演的御用灯光师黄志明曾经说过:“假如拍摄一个下午4点两人约会的画面,一个好的灯光师就会通过灯光让镜头呈现出下午4点的感觉,这就是灯光师讲故事的本领。”
再举个直观的例子。我们看韩剧中的女主角,无论镜头拉得多近,她们的皮肤都是吹弹可破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有这样的效果,除了化妆,灯光也是功不可没的――灯光师可以通过补光美化人物。
总之,灯光的变化能带给我们震撼与遐想。灯光专业学习的就是如何控制灯光,行话称“打光”。打光不是简单地把灯光调亮调暗,除了明暗这个最基本的属性外,灯光还有色彩、图案、节奏和韵律等多种属性,打光就是通过控制灯光的这些属性,达到“用光线讲故事”的目的。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二: 怎么报考灯光专业?
听了前面的介绍,如果你有点蠢蠢欲动想报考灯光专业,别着急,得先过艺考这一关。
相信每年电影学院报名的空前盛况大家都有所耳闻。是的,不仅是音乐、美术专业,播音主持、编导、摄影摄像、表演等传媒类的专业也是要进行艺考的。
艺考分为浙江省统一组织的统考和各大院校自行组织的校考。说不好究竟是统考有用还是校考有用,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我所在的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在我这一届共开设了6个专业,有本科的也有专科的,其中灯光专业算是重点。如果只通过统考没通过校考,就只能报考灯光专业以外的5个专业;而如果只通过校考没通过统考,就只能报考灯光专业。所以,为了多些选择,最好还是统考、校考通通PASS。
那艺考会考些什么呢?考试有两轮。初试是面试,考官会看一下你的形象,听你作自我介绍,再问些艺术方面的问题,比如你对画面、色彩的认知。复试是笔试,会考影片分析,比如放一部电影的几个片段,让你写出指定片段的灯光特点以及镜头运用等;也会考画面组合和摄影常识,比如,要求将打乱顺序的若干画面组合成完整的画面叙事段落,或者说一说相机的成像原理、光圈的相关知识等。
通过艺考之后,就可以拿到一张专业合格证,接下来,只要安心准备高考就可以了。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三: 灯光专业具体学些什么?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灯光师,必须熟悉各种光源的性质、灯具的特性、滤光片效果的控制,知道什么样的灯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效果。比如,泛光灯光线柔和均匀,在舞台上可以大面积使用;聚光灯光斑中间亮、边缘清晰,适合局部投光……因而,灯光设计类的课程,如“光学基础”“照明艺术与技术”“影视照明基础”“舞台灯光”等,是我们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扎实学习。
有了硬性的理论基础,一流的灯光师还必须具备艺术上的“软实力”。举个例子,为一台舞台剧打光,首先要充分理解剧目主题,使灯光为剧目的整体表现服务;其次,在打光时,灯光师必须要衡量光线与阴影的平衡,区分面部造型以及前景、中景、背景。这就要求灯光师具备上佳的审美能力、极强的鉴赏能力和一定的文学修养。
为了培养“软实力”,学校会开设“影像作品分析”这样的课程。课堂上,老师会播放经典影片,然后从剧情、导演调度以及摄影灯光等专业角度展开分析。好吧,其实这样会导致再也不能好好地看电影电视了――当周围人投入剧情时,自己总会控制不住地去想这个镜头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取景、这个人物身上的光打得再亮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另外,在课表上,你还能看到“摄像原理与使用”“电视摄像基础”“摄影技术与技巧”等摄影摄像方面的课程。灯光的首要作用就是照明,在拍摄中,它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色调和层次,可以说灯光与摄影摄像是一体的,灯光师是摄影摄像师的最佳拍档。所以,要学习这些课程也不足为奇,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灯光照明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四: 实践的机会多吗?
一个好灯光师不是单看学历的,还要有实打实的真功夫,丰富的临场经验能帮助灯光师处理演出当中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操作,纯粹的“老师上头讲、学生下面记”的理论课不那么多,摆弄各种灯具、拿机器拍摄是家常便饭。
我们专业每年都会有一个实践周,这时,学校会给我们放假,好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实践,由此也可见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仅学校重视,我们自己的积极性也很高。比如大三时,班上同学6人一组拍一部短片,有的当导演,有的当编剧,有的负责摄影打光,有的负责服装化妆……一部短片拍下来,大家不仅对灯光师的工作,也对剧组的运作有了更多体会。如果你拍的短片能在国内外一些评比中拿奖,对今后找工作、深造帮助极大。
所以,学了灯光专业,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认真对待。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五: 打光、扛机器是体力活,女生不适合?
有些同学觉得,这个专业既要使用各种灯具,又要摄影摄像,体力很重要啊,女生看来是学不来的。
老实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女生不会被要求干体力活,但是难免会遇到困难。刚开始接触打光的时候,为了加深对光线效果的印象,要摆弄各种灯具。一盏灯或者一台摄像机,轻则二三十斤,重则几个男生一块儿都未必抬得动,所以女生确实比较吃亏,很难坚持下来。当然,还是会有女生学灯光的,我们班就有7个,大家自然会照顾她们不干重活儿。在专业上,女生可以往灯光设计这个方向走(有的院校灯光专业侧重灯光设计),不一定要扛着灯去照明,而是可以设计一台晚会、一场戏的灯光效果。
关于灯光师的问题六: 学成后能和大导演合作吗?
当初学灯光,就是因为心中存有电影梦,不过实际上,灯光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剧组拍电视剧、拍电影的并不多,但可以选择去影视制作公司,从拍广告、宣传片做起,积累经验。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报考电视台。每年,全国各地的省级卫视、县市级电视台都会到我们学校招聘,不过,能进省级卫视的不多,多数同学去的是县市一级的电视台。
还有个事实就是,不是说学灯光的就一定是做灯光师了。前面我说过,灯光与摄影本是一体,毕业后当摄影师的也有。编导、后期制作我们也懂,这些岗位也能胜任。这里我要再次强调一下实践的重要性,不论是进影视制作公司还是电视台,不论是做灯光师还是摄影师,或者编导、后期,像我们这样的专业,都是用作品说话的。作品相当于文科专业的论文、理工科专业的实验,是能力、水平的最好证明。
如果你想继续深造,也可以考研,不过本科开设灯光专业的院校本就不多,研究生阶段就更少了,基本只有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几所院校可以选择。
考研的同学里,即便不再学灯光,也还是会往广播电视方向走的,像编导、摄影、摄像等,看你喜欢什么了。虽然是跨专业,但还是有共通点的。
写在最后: 成为灯光师,你得耐得住寂寞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们的工作听起来充满艺术气息,工作氛围一定既浪漫又轻松,那就大错特错了。做灯光师,有时候为了调光线,要用到好几盏灯,甚至几十盏灯,各种位置、亮度、色彩组合搭配要不断尝试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灯光师的工作不但不浪漫不轻松,还颇有些“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说起王家卫导演的得力助手,摄影师杜可风、美术指导张叔平家喻户晓,而灯光师黄志明有谁知道呢?面对这样的情况,黄志明却甘之如饴:“没有人知道也不错,我的专长在于现场布光,所以我就做灯光师。每个部门都要有很多自己的理想,其实灯光师可以帮助导演和影片很多!”
院校链接
篇6
第一,媒体经营观念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关于有没有必要专门开办对农电视节目的争论,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农业节目创收力弱。浪费了电视台有限的资源,因此不应该在对农节目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农节目面对的是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他们往往是广告商投资的冰点。没有广告商的支持,对农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必将面临困境。
第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所限。这里所说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对农节目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两个方面。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上看。现阶段从事农业节目的电视工作者绝大多数都生长在城镇,即使有一部分出生于农村,但是在求学过程中对“三农”的认识已经日趋表面化、书本化了。除了几乎“五谷不分”外,对农业生产规律、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也非常粗浅。
第三,客观因素的限制。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在节目时间的安排上。由于农民工作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一般很少安排农业节目;同时电视台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晚上的农业节目一般都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即晚上10点以后。由于白天辛苦农作。农民大多在晚上10点左右就已经休息。即使媒体此时播放有益有趣的对农节目,由于作息规律原因,农民也不可能收看。
此外,农村自然环境(包括交通条件、通信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的相对恶劣,客观上拉长了节目制作周期,也影响了节目的质量。这些都是电视台对农节目的不利因素,造成了当前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尴尬局面。
那么,地市级电视台如何办好农业节目?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垄上行》创办于2002年4月,对于这档满怀垄上情、深入垄上行、反映垄上事、服务垄上人的节目,农民们很快便喜欢上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栏目在农村的收视率逐渐攀升。开播7年来栏目共接到热线电话10万多个,观众来信4万多封,2004年开通短信互动平台后,迄今为止已收到100多万条短信。在广告收入方面,2006年的广告收入达500多万元。以后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中国权威媒体行业杂志《市场观察・媒介》在北京“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名单中。荆州电视台《垄上行》作为原创科教类栏目榜上有名。这是湖北省唯一上榜栏目。也是全国地市级电视台唯一上榜栏目。
在中国电视对农宣传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为什么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真实反映农民现实需要。荆州是农业大市,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农业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粮、棉、油、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湖北省前列。农村税费改革以前,荆州“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党的支农惠农政策,需要农业部门引导种养结构调整和技术指导,以及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等。视人站在破解“三农”难题、推动荆州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创办了《垄上行》栏目,开设了“十里八乡”、“庄稼医院”、“农事资讯”等子栏目,主动适应了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栏目内容有了扩展既有政策宣传又有科技服务,既有乡村故事又有资讯服务。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二,真心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难题。《垄上行》急农业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只要一个电话、一封书信甚至一条短信。问题很快解决。该栏目组争取市人事局、农业局、科技局、卫生局等部门的支持,成立了农业专家服务团,免费为农民常年提供农时、农事服务。
第三,真情做好农民喜爱的节目。“服务新农村,真情垄上行”既是《垄上行》栏目的片头语,也是该栏目的宗旨。《垄上行》的编导、记者从农民的视角出发,为农民的欣赏习惯着想,带着真情探索为广大农民雅俗共赏的节目形态。反映农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和真情故事,做到了节目实用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统一。
《垄上行》与泥土贴得最近,对脚下这块土地的冷暖有最真切的感受,虽身处一方,却足以情动天下。“庄稼医院”、“王凯热线”等子栏目及时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各种农业技术问题:“走进农家”等节目直接深入农家院落,真情表现农民的生活状态、情感追求和梦想希望。
第四,真切实践体验式采访。增强现场性。现场化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增强节目的亲和力。主持人走出演播室,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以一个观察者、讲述者、亲历者的身份,通过平视的目光与观众进行交流,从而换来观众对自己的信任。对农节目的主持人只有深入农村。靠近农民,以农村为背景,以田间地头为现场,尽可能地增加节目的现场感,才能拉近节目与农民观众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可能地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垄上行》是个没有固定演播室的电视栏目,主持人“赤脚走在田埂上”,在田间地头完成节目的录制。该栏目制片人杨小龙说,《垄上行》的演播室不是设在办公大楼里。而是设在春夏秋冬交替轮转的田野上;主持人不是做一般意义上的采访,而是和农民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一生产生活的流程。栏目组恪守“要做农民,而不是做农民家里的客人”的行为准则。全组18人,无论暑热冰冻,无论刮风下雨,在田野乡间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2002年夏季,在血吸虫重疫区江陵县沙岗镇的排涝现场,主持人王凯与摄影记者蹬着齐腰深的水泡了整整一天。栏目创办以来,《垄上行》的主持人和记者们基本上做到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体验式的采访增强了栏目的现实感和可信度,也为栏目赢得了广大的观众群。
第五,探索栏日常态化机制。《垄上行》栏目组深刻认识到,要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在品牌建设与提升中建立和完善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首先是坚持节目播出及热线服务常态化。栏目时间固定在晚上8点15分播出,由最初的每周1期发展到每周2期、3期,如今已扩至每周5期:时间由最初的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王凯热线”24小时开通,接听农民群众电话咨询。其次是坚持中小型户外活动常态化。做到举办大型电视直播活动与举办中小型主题户外活动相结合,保证每月都有主题户外活动,每季度一次中型直播,形成了活动的常态化。
第六,与农民朋友有机互动。随着农村观众文化素质和欣赏品位的提高,电视媒体必须突破单向传播,进一步拉近与农村受众之间的距离,加强与农村受众之间的沟通。如果农村节目圆于单向传播,就永远无法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和传播的效果,当然就更谈不上及时地改进工作,纠正偏差。提高节目的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电视工作者走出演播室,走进农村,了解农民,感受农村的变化。与农民朋友直接交流和对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受众走入屏幕,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人,实现真正的双向传播、互动传播。
《垄上行》栏目除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读者来信选播以外。还联合赞助单位成功举办与“三农”相关的公益或娱乐节目,如“最美村姑”、“五好家庭”评选等,使农民朋友也参与到节目中。真正和农民形成了互动,获得了极佳的社会效果。7年来,《垄上行》共接到观众热线电话10万多个、来信4万多封,从2004年开通短信互动平台至今观众短信参与量达100多万条,所有这些栏目组都采取不同形式给予了解答。
随着对农政策的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热情也随之增长,农村消费市场成为我国市场竞争的又一亮点。电视产业也不例外。有关农业的庞大产业链中,潜藏着巨大的电视广告市场,同时农业还面临最庞大的收视群体,他们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改善生活、不断走向富裕的群体,也将成为电视产业获得可观社会回报的目标群体。因此对于对农电视市场化的生存,一样也有着诱人的前景。从电视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出发,办好农业电视节目也是一种正确的市场选择,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开发,而《垄上行》栏目的成功创办可谓为地方台搞好对农节目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
篇7
专业设置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成为当下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河南省已确立5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试点,为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探索新路。
“低就业率专业”榜单引发关注
最近几天,大三学生李明(化名)有点郁闷,与同学朋友聊天时都谈论同一个话题:自己所学的动画设计专业到底有没有前途。
李明是河南周口人,2011年高考时,并不喜爱美术的他,在高中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下,报了美术培训班,当时正兴起艺术热,他就“跟风”参加了艺考,最后如愿考入郑州一所二本院校的动画专业。而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前几天,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他所学的动画专业也上了“榜单”,此外还有表演、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等15个近年来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香饽饽”的“高大上”专业,都上了榜单。
“当初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前景非常好的动画专业,为什么却成了难就业的专业?”看到榜单后,还有两年才毕业的李明首次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产生了疑问。
感到迷茫的还有正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法学专业的高敏,此次河南省有5个专业被亮了红牌,她所学的法学赫然在列,这让刚刚入学的她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这几天找老师询问转专业的同学不少,但转专业并不容易,每个系都有名额限制。”
教育部此次公布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中央以及各省的多家媒体都了此份“榜单”,不少媒体还对此配发了评论。有媒体认为,教育部对低就业率专业亮红牌是一种教育责任感,此举会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也有媒体提出,对就业率较低专业既要“红牌”提醒,也要“绿灯”指引,引导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就业率低主要是人才培养没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洛阳理工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陈岩说,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校均规模都在万人以上,但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基础设施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没有及时达到标准,从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高校没有根据经济转型发展及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僵化,培养模式单一,发展目标趋同质化,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两难”局面。
“低就业率专业”的公布在高中也引起了关注。郑州第九中学的一位毕业班老师说,这几天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讨论最多的也是这个信息,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以作为高考学子报考时的参考,而不是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
昔日“热门专业”为何上榜
“企业需要的是懂食品加工和检测的人才,而不是满腹理论的‘学院派’,我们更愿意招收高职高专的学生,因为他们动手能力强,可以直接上手。”郑州福晶园企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刘群立说。
一边是用人市场的人才短缺,一边是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近年来,这种人才的供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也促使外界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产生了质疑。此次教育部公布的15个专业中,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专业,均是前几年的“时髦专业”,并曾被广泛追捧。
洛阳理工学院院长杨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部该名单是为了加强对高校专业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此举的初衷看,教育部的用心可谓良苦。由于我国近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较大转变,部分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就业率低反映了这些专业在最近几年的供需变化。
杨小林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专业设置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不服务社会,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1999年前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部分院校为了招生而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不少“时髦专业”,什么专业收入高、就业率高,就设置什么专业,在功利至上的理念下,高校一哄而上,家长和学生也是一哄而上,导致某些专业供求失衡。
高校专业如何“接地气”
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引发关注的背后,河南省很多高校都已在探索专业设置如何与市场接轨。
10月23日,记者在许昌学院看到,新成立的瑞贝卡学院设立的发制品展厅时尚大气,将发制品的发展史和手工操作平台放置在一起,不仅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瑞贝卡学院是河南省同类院校第一个行业学院,我们主要为发制品行业定向培养管理、营销、设计等专业人才。”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院长沈春光告诉记者,学院与中国发制品协会合作,建立了理事会制度,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师资配置等方面与发制品行业的专家紧密合作,首批学生已顺利入学,并按照既定的培养模式授课,深受全国发制品行业“巨头”的好评。“虽然他们毕业还要三四年,但已有很多发制品大型企业来校预定毕业生了。”
“我们的学生还是大三实习阶段,工资都拿到七八千块了!”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兼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志立欣喜地说,2011级软件设计班20余名大三学生在实习阶段,人均工资达到了5000元以上,这与该学院长期以来设立各种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不无关系。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我们必须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区别开来,找准我们的位置。”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学院围绕地方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大胆改革,加快了专业优化与改造步伐,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强化开放办学,除瑞贝卡学院外,还组建了电梯学院、道路养护国家培训中心等行业学院,围绕社会行业需要,定向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人才。
杨小林也认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需求导向、条件保障、规模适度、持续建设的原则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对国家急需、有发展潜力的专业给予更多扶持,而对于那些社会热度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却有限的专业,要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同时要在专业学科教育上投入更多精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校转型转向何处
此次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引发关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在校生1250多万人。随着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强力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实际上,自2013年5月开始,河南省就确定了黄淮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工学院5所本科高校作为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全面启动了河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工作。
杨小林告诉记者,洛阳理工学院作为行业院校转型试点之一,试点项目为“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研究”。该学院目前已根据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步分类建设了建筑材料类学科专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类学科专业集群、信息控制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科专业集群。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开放办学,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差异化;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54-03
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简称省属高校或地方院校,是指隶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省属高校在我国高校总数中占绝大部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并且主要面向所属省区招生。
一、地方高校发展概况
据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55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在校生2308.51万人,毕业生608.16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18.51万人,在校生547.50万人,毕业生190.6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446人,其中本科学校13564人,专科学校5813人。目前,中国2600多所高校中,中央部门直属管理111所,其余2500多所均由地方管理,地方高校在高校总数中所占比重高达96%。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由地方管理,或者以地方行政管理为主,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无论在学校数量方面还是学生数量方面都占全国高校的绝大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二、基于差异化发展的地方高校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目的是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据此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使企业劣势与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内部优势和机会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理性地分析地方高校发展现状,从而为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优势。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地方高校之所以在办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发展之初就确立了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并进一步树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人才的观念。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地方高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理念,才使得地方高校能够实现转型发展,并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二,坚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紧密结合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并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反映和满足四个利益主体方面的教育需求,分别是: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需求、企业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学校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发展需求。
第三,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大多数远离中心大城市,相较于一些历史悠久、名气颇高的国内一流学校而言,地方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在短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科基础较为薄弱。但也具备由地方性特色资源和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些具有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优势特色学科,某些学科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区域内甚至国内一流水平,并具备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2.劣势。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其自身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盲目攀比,办学模式趋同。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往往存在一个误区――盲目与一流名校攀比。这就导致地方高校盲目地去模仿,而不考虑自身教学资源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往往不顾自身办学的理念与宗旨,却形成与一流名校较为相似的办学理念,进而导致办学行为日益趋同。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在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冲击与挑战的前景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宿,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由于地方高校办学理念趋同,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急需人才的需要,往往偏离自己原来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雷同。这些人才大都具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的缺陷也都十分相似。结果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就陷入了“人才不适用―社会不满意―投入不到位”的怪圈。最后,地方高校教育环境恶化、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扩张已远远超过了其自身可以承载的极限,这种快速的扩张将会导致高等教育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则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不足,同时地方高校建校时间较短,没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地方高校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存在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3.机会。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中央政府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以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以原共建资金支持的普通高校为主体,适当扩大支持范围,重点支持一批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进一步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关学科设置权扩大的政策,赋予了地方高校更多的自主设置学科的权利。此外,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威胁。首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全国两千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权都归地方所有,因此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变为社会各种资源越来越向着实力较强的“211”、“985”等国家重点名牌高校聚集。同时,由于优势资源所带来的名牌效应,这些重点高校在获得生源、获取资金、引进高层次人才、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等方面占尽了先机。当然,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被社会接纳,更容易找到收入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加吸引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重点名牌大学,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明显面临总体实力不足、竞争力较弱、毕业生就业率低、生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在重视高等教育的同时,对高校的规范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接受相关部门的各项严格的评估,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标准和要求,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由于地方高校在一些方面仍存在较为薄弱的环节,往往要比名牌高校面临更大的压力。最后,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大潮,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也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办高校、私立高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诸如电大、成人自考、成人教育、函授等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纷纷出现。另外,一些国外的大学也积极地和国内高校通过不同的合作形式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
三、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知,地方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地方高校还应该紧紧抓住发展过程中的机遇,避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因此,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是要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导向等,然后再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去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特设定位,进一步确定不同于其他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校园文化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1.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宗旨,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和教学结构,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地方高校还要转变办学观念,理清思路,注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为地方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地方高校还要为地方各类专业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服务。因此,地方高校应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大力开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
2.以科研开发为动力,强化地方特色。地方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地方院校提供大力的支持。地方高校应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地方产业调整等方面开设一些课题,如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工艺、装备的设计,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等。地方高校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跟踪研究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如制造业的数字化、新软件的使用等。同时,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以江苏省常州工学院为例,其结合常州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设置了物联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以及广播电视编导等四个新专业,这些新专业的开设,必将为常州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坚持多元共存、结构优化、有序竞争、健康持续的发展观。多元共存、有序竞争强调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类型、层次上的全面性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间发展的协调性。在观念上,地方高校要走出“创建一流大学就要朝着综合性、研究型方向发展”的认识误区,同时必须摒弃“高、大、全”的发展模式,探索“质量、特色、创新”的发展新思路。要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专业学科特点,科学地分析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稳定地确立本校的定位和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创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则要以具有群体效应的学科为突破口,注重在应用领域的拓展。合并的地方高校,应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传统优势的发挥和现有学科资源的整合。
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要以人才服务为切入点,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充分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产业调整、事业发展等政策,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同时努力寻求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地方政府各项事业的科学开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平台和技术支撑。此外,地方高校应树立就业导向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优化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地方高校要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入产业第一线,实地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并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孔晓红.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地方化背景下的特色培育策略[J].浙江学刊,2008,(2).
[3]李红.江苏地方高校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
[4]陈德恭.高效定位、特色、品牌与可持续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