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堂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堂特点

篇1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突出趣味性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一个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年龄特征把教材内容演化成一个个浓郁生活气息、情节生动,具有思想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特点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任务。

1、富有竞争性质的游戏

好斗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些竞争性质的游戏,并明确要求和规则,分组时人员要搭配合理,让学生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保证趣味竞争的公平。如练习起跑。可设置接球游戏,每组的人员分为二部分,分别站在跑道的两头,然后开始听枪声带球跑。男女生分配数量一样,球的大小一样,跑的距离一样,学生自然会接受比赛的结果。

2、富有标准动作的游戏

一些较难的专项技术动作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模仿中去强化。但设计得要新颖、惊险、象征和有一定难度。

如在立定跳远时,让学生模仿澳洲袋鼠的动作,从操场的一端蹦到另一端,小学生很喜欢这种感觉。加之教师在一旁鼓励,指导,学生会很快掌握技术要领,完成既定动作。

3、富有体育知识的游戏

体育课上不仅让学生锻炼身体,还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知识的。教师必须通过一个阶段乃至更长的时间的训练方能得到巩固与发展。这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比赛游戏,重视比知识,对活动的要求、规则、过程及注意事项讲明。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环节设计游戏化,突出锻炼性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 游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与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及战术,使二者融为一体。

因此,体育游戏具有全面锻炼身体的价值。在对身体的发展方面,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各器官、系统和各肌肉群都能得到必要的活动,这有利于游戏者的生长发育。于是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紧扣教学环节,合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1、进入课堂时游戏要短小,有准备活动的锻炼

一般情况下,学生从一个空间来到另一个空间,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往往不能随之适应。为了使人体尽快地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在准备活动时插入一两个小游戏,对学生的注意力由分散而集中起来,身心从随意而投入起来,有很好的效果。也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充分活动开各关节,避免受伤,动作幅度由小至大,为正式训练作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达到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2、课中的游戏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跑、跳、攀爬、平衡、对抗和各种表现动作等)、比赛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注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这样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一定会深受孩子喜爱。

3、结课时的游戏要让达到放松的目的

整理活动的过程与准备活动相反,它是消除疲劳、促使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措施,它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更好地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设计一个由动到静的小游戏,如韵律操、集体舞等,培养学生的姿态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或翩翩起舞,完全沉浸在愉快之中。学生的活动强度会逐浙下降,生理机能的水平逐渐平稳和降低,使肌肉对静脉挤压的“唧筒”作用逐渐下降到一定水平上。 整理活动使心肺活动逐渐恢复到接近原有的安静状态,对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三、德育渗透游戏化,突出教育性

体育游戏大多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游戏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任务,要按规则完成游戏。游戏的规则与人际交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一样,对学生的行为、品德是一种制约,同时也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守纪律、乐观、创新等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达到了在体育课上进行德育的渗透作用,突出了体育课的特殊教育性。

1、利用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换物赛跑”游戏,教育学生对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攻关”游戏可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克服困难、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在障碍性游戏“支援前线” 游戏中,则能培养他们勇敢、顽强、果断、机智的良好品质。

2、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如在课堂上进行“我是快递员”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长跑送邮件活动,来教育学生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等。同时让他们知道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遵守纪律和听指挥的习惯。

3、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

篇2

>> 谈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特殊教育大专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谈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语文课堂结束语设计 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中的赏识教育 浅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个性化教学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谈特殊教育的教学体会 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措施解析 怎样提高特殊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关于高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谈特殊教育的语文自主探究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体会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特殊教育中的几点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谈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的几点体会 谈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的几点体会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论述了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之中如何改善语文教学,使得语文教学更加有时效性。其中总结出的体会主要如下: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同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兴趣是聋生学好语言的催化剂;打造聋生语言交往能力;注意多媒体技术对特教学生理解能力的恢复作用。 关键字:特殊教育 语文课堂 体会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对于失聪的学生而言,眼睛成为他们接收外界信息、了解认识新生事物的最主要器官。作为一名特校的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并全方位地运用到课堂内外,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富有新意地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同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曾经指出:生活和教育从来都是一而二、二而一、密不可分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新课改也一定要以生活为基础。在新课改观念带动下,我认为需要使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同生活实践相互结合,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及文字本来都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语言是极其讲求内在神韵的,如果失去了生活中的形象感知,是无法得到字句中情感的真实体会的;没有字句中情感的真实体会,学生又如何可以享受好作品带来的阅读,怎么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好文章。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很多聋生因为听力方面的障碍,要依赖视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知器官实现同外界事物的交流,这就更加强调了生活的学习源泉作用,强调了其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延伸效果。可以得出结果:旧有的讲解与灌输型教学对于特教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学习活动必须要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将教科书、课堂、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处,给学生以感知自然、感知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事实、人物、过程的交流中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习得知识。必须使特教语文回归到多彩的现实世界里面去,以现实激发衍生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欲望,与此同时把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主体需要,使学生将语文学习自觉地当成一种精神追求。

二、兴趣是聋生学好语言的催化剂

(一)在游戏中安排语言活动。儿童大都爱玩、好动。喜爱游戏。如果将语言活动安排在游戏之中。让他感觉在玩耍,他就会乐此不疲,百说不厌。在游戏之中,我们聋生可扮演听说双方的各种角色;可模仿各种现实活动,安排相应的实际内容;乐意在实景之中进行,也可以设置虚拟情景;可以用各种实物或者教具,多侧面或者多角度地演示,模拟在不同的情况下说不同的话,让聋生在嬉戏中不知不觉学会理解、表达和应用。

(二)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顺应儿童好表现的特点,使他们感到自己了不起而乐意大胆、主动地说话。如: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发音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以“开火车”的形式,逐一进行发音。当学生发音准确时。我们会微笑的点头,并示意下一位学生抓紧时间重复这个字(词),学生们都非常重视这个机会,并努力使自己做好。当有的学生发音不标准时,我们不会怪罪他,我们会马上变化一种表情,这时这位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会随着我们的口型反复重复,直到看到我们满意的神态,才放心坐下。这种方法使学生们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如何“发好音”上。他们会随着我们的微笑而微笑,随着我们的疑惑而自省。整个课堂气氛都是紧张、愉快的。

三、打造聋生语言交往能力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等因素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必须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聋生语文学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如何运用语言的,因此教师要利用聋生残余的语言能力为其刨设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等,打造聋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要把训练的内容贯穿于聋生的所有活动和语言使用的过程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El语为主,以手语为辅”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倡在听障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处处充斥着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迭起,读读写写这样的思想。并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语文,从而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四、注意多媒体技术对特教学生理解能力的恢复作用

特教学生存在先天身体机能缺陷,但是却同时拥有正常孩子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视觉缺陷学生,听力一般很强,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学生,模仿水平较高。按照补偿缺陷的教育理论,当对这些有障碍学生实施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其强项因素,培养其学习情感,使学生可以将生活想象同教材中心思想结合起来,培养理解能力恢复水平,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学习“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在课前给学生播放多媒体动画片。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的边看边跟说台词,有的则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应动作,课堂气氛就这样被调动起来。在欣赏完动画片后,教师可以马上发问:大家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动物们都在什么位置?动物们都在做什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巨大工程。幼小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语言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该是多么重要。因此,在与他们口语对话训练时,常常是精神不集中,贪玩、淘气、不与教师或家长配合。在此情况下,教师的信心与耐心尤为重要。例如,有时在教学生说话时,他突然把从家里带来的工具拿出来摆弄。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注意力马上回到课堂中来。必须因势利导地在玩具上作文章,比如:问玩具是谁买来的。在哪儿买的,是什么颜色的。是大的还是小的。如此,就会让学生很自然地融人到语言环境中了。这样反复多次,语言交往就会成为习惯,久之就积累了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海燕.“创新”让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3): 80,84.DOI:10.3969/j.

issn.1672-3465.2013.03.022.

篇3

一、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用眼睛听,用手说话是聋哑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激发学生兴趣,以此来达到有效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伸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综合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空间与图形”时,可利用分、合、转、并、移、截、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另外,还可以事先制作出各种效果的漫画画面或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图片,通过适当的按钮进行超级链接,适时播放后再点击,又回到原来的画面继续教学。这样就给课堂教学创设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式

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我采用以下方法,教会他们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1.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引导,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取“真知”,变“死学”为“活学”。

3.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疏导,就是指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变“难学”为“易学”,并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指导,应包括学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两方面。学法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知策略的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残疾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作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四、要相信练习的益处

篇4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 组织

一般情况下,中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那么,怎样组织好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呢?

1.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2.根据体育课的自身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大都是在室外进行,时间和空间都无限放大,学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增加。当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学生的人口密度大,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多,各个班级活动的内容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和吸引。例如,哪个班搞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学生很积极,经常发出笑声,其他班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被吸引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空间扩大,教师在发出命令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教师发出的信号,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所以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认真组织,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组织。

(1)规范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严格的要求对中学学生来说是不可少的,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的规范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重视上课开始、过程、结束部分的集合整队、服装、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回收等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制度化、常态化,要训练有素,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前,让课堂组织科学、合理、高效,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内容。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检查学生上课的常规等,为上课作好准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种注意力分散的目标上转移到体育课堂上来;在课的准备部分,教师通过游戏等情景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让学生快速的活动身体,从思想上和身体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在基本部分,教师通过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幻以及学生的组合,让学生处在最佳的组织状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束部分,学生思想松懈,身体也有一定的疲劳,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3.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1)中学生心理特点

一方面,中学生正处在调皮活泼好动的年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经常不集中,自制力差,做事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强,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教师的纪律要求经常采用消极抵抗或积极抵抗的态度,尤其是当老师态度强硬的批评、学生认为不正确或没面子时,经常采用积极对抗的态度让教师不好处理,体育课堂组织不利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失控,体育课堂形成放羊的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模仿性强,自尊心强,爱面子,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很快,这段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得当,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2)从生理来说中学学生特点

一方面,学生的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快速发育,学生也想证明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学生很容易我行我素,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不听教师的安排。另一方面,学生身体发育差距比较大,有的早发育,有的发育相对较晚,发育晚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优势,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

(3)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心理上,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篇5

关键词:高效 阳光 体育课

笔者认为体育作为高三唯一的一门非高考科目,应既能保证高三学子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来应对各种压力,又能发挥其调节功能。为此,高三体育课应着眼于借体育课堂来释放学生的心理、生理压力、锻炼身体,为高三紧张的学习空间增添一缕阳光。

一、高三体育课存在的不良现象

学生在思想上忽视体育课堂是高三体育课常见的现象。对体育课的忽视主要体现为:

⒈上体育课时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

⒉上体育课态度不积极,不认真。

如不能有效扭转上述现象,这将给正常的体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建设高效、阳光的高三体育课就尤为迫切了。

二、高效、阳光的体育课堂特点

⒈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和发展。

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密切相关联,适应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⒊教学核心是为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⒋教学效果是高效益、低消耗,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

三、如何创建高效、阳光的高三体育课堂

㈠激发运动兴趣是创建高效、阳光的体育课堂的前提

激发高三学生运动兴趣的方式主要有:

⒈“一主多选”教学。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体育课开展“一主多选”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现自我的能力,感受到精神的满足,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 “闪光点”。

⒉激活性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这样,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

⒊情境性教学。情境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使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发挥更好的教学情景。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如问题情境,实物演示情景,语言描绘情景,合理运用音乐伴奏等等。

⒋趣味性教学。体育游戏集趣味性与锻炼性于一体,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它既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在活动中学习体育动作技能;既能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又能通过虚拟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㈡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高效的灵魂

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教学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教师可选择“跑”的教学内容,如50米快速跑、障碍跑、耐久跑等;如同样是要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但要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教师就得选择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跳高等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课的教学目标。

⒉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选择教学内容时只要是本校体育运动设备完备的、符合学生的特点的,并能有效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内容都可以选择。

⒊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学生原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特点都可以成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通过师生交谈、体育委员的传递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㈢灵活运用教法是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

⑴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为避免枯燥乏味,每次课都应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有所改变,跑的队形可以多样,如采用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了课堂效果。

⑵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篇6

1. 体育游戏的概念与特点

1.1体育游戏的概念

体育游戏是一种游戏,它是具有目的性和规则性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

1.2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竞赛性、娱乐性等。体育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良性的竞争,学生不会感觉到体育重复练习的枯燥和厌倦,并且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深受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喜爱。

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应用原则

体育游戏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并非整堂课都适合体育游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推进,适时穿插体育游戏。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体育游戏的运用要符合健康和教育的原则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最主要的作用是教育,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游戏从设计到组织方式中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出其中的教育性。这其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设计中不能带有负面的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比如: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而破坏游戏的规则,一旦发现,教师就应该及时提醒学生遵守规则。体育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2.2体育游戏的运用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游戏的时段安排很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起初,在课的开始,热身活动可以用体育游戏代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兴趣,这对这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在进行技术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技术融入体育游戏,这样就不会出现枯燥的反复练习,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能更有效地掌握技术。

2.3体育游戏的运用要符合趣味性和竞争性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其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从竞争中获得成就感的只是少数学生。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应当加入一定的趣味,让双方在规则约束的基础上,感受到游戏除了竞争外还有乐趣,让学生努力取得胜利的同时获得快乐。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3.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的注意点

体育游戏的运用要适合课堂,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3.1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学生的健康是教学的第一要素,安全性是体育游戏乃至体育课堂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任何游戏之前,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游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游戏规则的讲解过程中要做到讲清规则和方法,着重强调安全,只有确保每个学生都了解游戏的规则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的发生。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游戏过程中要“多”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3.2体育游戏的前期工作要准备到位

体育游戏的前期工作是其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游戏,如低年级不宜过难。体育游戏器材的准备是其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每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使用器材的比例。体育游戏一般是辅助体育课堂的,所以体育游戏时间不宜过长,适宜的游戏时间能提高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3.3体育游戏的过程要把握在教师的手中

教师要把握住体育游戏的整个走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仍然需要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放任学生自己进行游戏,时常会让游戏变了味。比如: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大鱼网”的时候,随着情绪的上涨,他们的思路会乱掉,出现一堆人手牵手追着一个人跑等现象。教师适时的引导能给他们带来启发,如告诉他们要把“网”长大,瞄准一个目标赶到一个角落,通过合作的方式抓到“小鱼”。教师适时进行调控,加入激励或幽默的语言,通过鼓励的话语,提示安全的重要性等保证游戏能够正常进行。

4.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体育游戏的特点,合理运用它能改变体育课堂单调而枯燥的学练方式,激发学生的情趣,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堂可以分为开始、基本和结束三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这三部分的特点运用体育游戏。它的具体运用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4.1体育游戏在开始部分的运用

一般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包含队列练习、准备活动。传统的开始部分无非是踏步和热身慢跑,这样的课堂古板、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融入体育游戏的开始部分就能摒弃这些老传统,如队列的练习可以利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教师做出的动作迅速做出原地三面转、稍息、立定等。这样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4.2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课的中心,练习效果往往取决于这20分钟。教师可以把这一部分设计为教学内容的练习与体育游戏的结合。如主教材是练习下肢,那么体育游戏设计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就比较合理。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而且通过体育游戏达到了全面锻炼学生素质的目的。

4.3体育游戏在结束部分的运用

在结束部分的运用中,体育游戏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去除一节课带来的疲劳,能让学生尽快恢复身体机能。结束部分的放松游戏应当以小负荷游戏为主,使身心得到放松。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随着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越来越被关注,如何有效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优化课堂结构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形式之间的结合并不固定。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多层次、多向性、多变化的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2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选择教学内容

真正高效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全面、适度、明确而具体的。什么样的体育课堂目标才是有效的?即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在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的身体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实实在在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性动机,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3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改变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能够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利用网络,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效练习反馈

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一切发展的,但是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体育课程中之所以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因为体育课从事的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技术又能掌握技能,并且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

5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现在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自评与互评的结果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师评定中。可以将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价成绩,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成绩单上。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记录,有选择地采用,有效地防止学生的评价成绩出现偏差。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田太桂.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上); 2011,01.

篇8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生;体育课;时效性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堂就仅仅是锻炼学生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增强体能、减少疾病,从而更好地安心学习。不尽其然,体育课堂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个性等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人们对体育课堂狭隘的认识,教师应该从端正态度着手,让每位学生都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堂、真正地了解体育课堂,从而实现自己课堂的高效性。

一、正确认识体育课堂,了解课程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了一系列的明文规定,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是:“健康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课程标准有关体育方面的要求是:“要尊重师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当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来说,体育课也是一门人文课程,通过体育课堂教育,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强化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磨练人们应对困难的意志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我国而言,体育课堂被不少人误解、偏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正确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之后,结合着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高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是值得每个老师探讨的。

二、采取积极有效策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所谓课堂时效性,就是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效地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工作做了很详细的要求,就课堂教学目标来说,已经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结合着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去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激发兴趣,全员参与

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应该具体表现在喜欢体育知识及运动上。很多学生都是伪喜欢体育课,但他们喜欢的大都是因为体育课的时候,自己可以跑出封闭的教室,暂时缓解下学习的压力。认识到此点,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做到真正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老师更应该注重让每位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组织一场篮球赛,鼓励本班的同学都参与到比赛中来。不仅如此,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活动比赛,如踢足球球、跳长绳等等,多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中来。

2.尊重个性,使个体发挥特长

初中时期的学生叛逆心理太强,对家长和老师的抵触心理特别严重。在体育课堂上,会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学生问题。总的表现为:学生不愿意听老师的安排、师生关系不太和谐,这样导致了体育课堂学生比较散漫,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其实,在深入了解和分析了学生之后,很多老师会发现,每位学生都会有他的闪光点。例如,有些男孩子虽然不喜欢打篮球,但可以教他打乒乓球或者花样跳绳什么之类的。这样,让其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他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学生个性特点的发掘和培养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关心和爱心。

3.注重引导,为学生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初中学生;有效方法

现代社会要求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体育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的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好的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有助于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新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家长和学生还认为体育是一门副科,学生应该将精力关注于进行主科的学习。这种理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部分教师只是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如何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并没有引起重视,同时更没有花费更多的精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这无疑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性,也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的展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积极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较之于其他学科,体育本就是一门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然要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是十分积极主动的,而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就会使学生收到不同的锻炼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那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训练,既能够使学生的身心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这就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要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起重视。本人认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锻炼技能,而且也是学生紧张学习中一个放松的重要途径,如果体育教师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得到很好的放松,进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更加感兴趣,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营造良好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当然,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方式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使学生也能够动起来,进而营造一种活跃、p松的氛围,使学生有一种良好的身心体验。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也越来越多,就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单纯的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只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教学无疑肩负着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使命。为了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教师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要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

四、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目前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难以有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进而达到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新时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一方面使不同的体育技能能够有效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技能;另一方面,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避免体育课堂教学出现枯燥无味的情况。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将体育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体育作为一门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与体育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能够有效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区别,学生想要有效的掌握体育技能,一方面要对相关体育技能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同时还要对相关的动作技能有一定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的动作技能结合起来,进而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点。

篇10

关键词 体育游戏教学法 高校体育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55 

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的发展方向有所改变,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许多高校如今在体育课堂中采用的方法。如今的教育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全方位提高上。而体育游戏教学法是指将游戏环节融入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们身心愉悦和放松,能够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这种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古板乏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力施展,因此,高校应注重这种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所谓体育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教学的方法融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主要有智力游戏和体力游戏两大类。这两种游戏的共性都是通过身体锻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提高专业的技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体育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2 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2.1 趣味性 

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本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掌握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使课堂教育的效果更好。 

2.2 竞争性 

众所周知,游戏是以单方面取胜为标准的一种竞技性的活动,所以必定会存在输赢。这种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出竞技者的各方面素质,充分考察出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以及四肢的协调程度等。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引进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产生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心理,对学生们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体育技巧等,争取使体育游戏教学法的作用最大化。 

2.3 目的性 

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集体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情操和身体素质。高校体育课堂就是能够使学生们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放松,能够在心理和身体上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而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使这一作用充分发挥,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消除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疲劳,因此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2.4 普遍性 

体育游戏教学法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也没有很多限制条件,因此在很多高校体育课堂中都得以运用。同时,游戏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也相当广泛,为各高校体育教师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和学生们的综合情况作为出发点,选择适合自己课堂内容的游戏项目来进行教学,使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切实可行,被学生们所掌握。 

3 在高校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体育游戏教学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应适当运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游戏适当性原则 

可供高校体育教师选择的游戏多种多样,但不是每种都适合高校体育课堂。教师们应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依据本班学生们的特点和等级,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且应根据本校所在的地理位置,考虑到地形和气候等外在的因素。比如在新疆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教师则要因地制宜,设立出一些适合本地学生活动的一些体育游戏。这样做能够更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帮助。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是每个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前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3.2 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高校日常体育课堂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游戏不能太复杂,这样可能会使学生们感到非常困难,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正确的教学过程应当为由简单出发,逐渐深入,使同学们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例如,教师在课堂的准备活动中,教学部分和放松环节应设立出不同游戏环节,且难易程度不同,根据校园内已有的基础设备和场地等,设立出符合校情的游戏活动,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3.3 组织性的原则 

因游戏活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和意外性,每堂课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当在旁边监督着教学过程的进行,且游戏本身有着思想教育的特点,所以要使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各高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有适当的组织和纪律要求。只有在体育游戏中做好监督工作,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种种原因忽略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应当遵循的原则,造成混乱场面。 

4 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的作用及意义 

体育游戏教学法与以往传统乏味的教学方式不同,就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在日常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 

4.1 在身体素质层面上的作用 

适当的体育游戏能够使参与者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其次,强身健体体现在身体的各个方面,根据游戏形式的不同,得到锻炼的部位也不相同。例如跑步能够锻炼到四肢的力量以及呼吸功能等,能够提高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器官的调节功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4.2 在思想层面上的作用 

在思想教育方面,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行之有效的使学生意志变得坚韧,继而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活动要求参与者克服心理上和外在的一系列障碍,有助于团队精神的提高。其次,在日常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心理及行为上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3 在智力层面上的作用 

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足够轻松和活泼的范围中进行学习,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其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接受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使行为能力增加,促进智力的发育。 

5 高校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过程 

5.1 课前的准备工作 

高校体育教师在每堂课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需要认真思考课堂的环节以及选择正确合适的体育游戏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应有组织和纪律性的给学生们开展热身的活动。有效的热身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舒活筋骨,避免在课堂游戏活动中出现拉伤等现象,并可以使同学们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转移至即将要进行的课堂内容上。在目前高校的体育课堂中,多采用体操或慢跑等方式来完成课前的热身,但教师们应因地制宜,多多创建出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热身,否则会令学生们感到枯燥和乏味。比如在新疆的高校中,因场地较为宽广,教师则可采用“拉网捕鱼”等游戏使同学进行课前的热身活动。 

5.2 课堂内容的教学 

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对体育游戏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改变,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排球的教学中,可以变以往一对一的传球为围成一圈进行随机的传球;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变简单的投篮为一人运球一人投篮等。再比如跑步练习中,变枯燥的跑步练习为追逐赛。这些小小的改变能够有效的避免学生感到厌倦和无趣,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来,并在轻松的气氛当中得到锻炼。 

5.3 身体素质的强化过程 

在以往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和强化环节,往往方式过于单调,且负荷量较大。在如今的体育游戏教学法基础之上,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提高。例如投掷沙包、接力赛等游戏,既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也不会使学生们感到无趣和乏味。但应当注意的是,身体素质练习的过程活动较为剧烈,容易发生危险和意外,教师应及时做好监督工作,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救助。 

5.4 课堂的收尾工作 

在一番体育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从兴奋的状态中逐渐稳定冷静下来,从强烈的运动中得到放松和恢复。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则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减少疲劳感,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安静下来,以便更好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6 结束语 

大量的实践证明,体育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加以运用,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和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基础,是对我国现有的枯燥单一教学形式一种更新和改变。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活动,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强化了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这些充分证明了体育游戏教学法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保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