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1 06:2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等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背景
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呼吁:“在2015 年以前,确保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和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以及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初等义务教育”。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居住着61%的世界人口,是世界范围内小学入学比例最高的区域。2009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小学生入学人数占世界上小学生入学人数的56%。在后达喀尔时期(2000-2009年),亚太地区在实现第二个全民教育目标时,取得了重大但不均衡的进展。整个地区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但是在各国之间,甚至在国家内部,初等教育的普及情况依然存在差距。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其他国际文书的规定,所有国家有必要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和措施,向人们提供免费的、可承受的教育。然而,许多国家依然拥有大量失学儿童,惠及所有的小学学龄儿童已经成为各国需要注意的最为关键的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扩大初等教育的整体供给和入学机会、降低入学的间接成本,特别关注生活在贫困中的儿童、遭受多种不利条件的儿童,以及受武装冲突、灾害或因其他原因影响而不能接受教育的儿童。
二、现状和进展
通过分析各国的定量数据,报告评估了2000年达喀尔会议和2005年全民教育十年中期评估之后的普及初等教育的进展情况。
(一)接受教育和参与教育
1.接受初等教育的情况
每个国家都规定了各自的初等教育正规入学年龄,但是,保障适龄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2009 年,中亚地区只有72% 的儿童在正规入学年龄开始上学,而在南亚、西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一比例则不到70%。家长送孩子上学的年龄往往比政府建议的儿童入学年龄晚(或早)1~2年,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政策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如果使用一年级课程的儿童比适龄儿童大(或小)1~2岁,那么这些儿童极有可能会不适应这些课程,出现留级或辍学的现象,这也可能会产生累积效应,影响到他们的中学教育。例如,儿童晚一年进入小学,那么进入中学的时间也会相应延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要为家庭作出更大的贡献(通常是通过挣钱或照顾家庭的方式),这往往会迫使他们离开学校。此外,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上学时或就读一年级时年龄太大或太小,还会对儿童产生情感影响。
2.参与初等教育的情况
作为一个整体,亚太地区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全民接受初等教育的目标。通过衡量毛入学率和调整后的净入学率发现,亚太地区参与初等教育的情况在后达喀尔时期取得了稳定但不均衡的进展,各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各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国家内部的差距。在许多国家的次区域层面,初等教育的普及情况依然存在着差距。已有数据表明,哈萨克斯坦、蒙古、日本、新西兰、纽埃、韩国、萨摩亚、汤加已经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此外,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文莱、库克群岛、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帕劳、越南、瓦努阿图、印度、马尔代夫,这11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继续保持已有的调整后的净入学率,也很有可能在2015年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九个人口大国中的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距离实现全面参与初等教育的目标依然很远。
3.惠及未受教育的群体
2006年以来,解决教育边缘化问题一直是亚太地区国家努力的重要事项。本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有一大批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他们忍受着贫困、被排斥、语言不利、身体和精神残疾、性别歧视等痛苦,往往生活在受灾害、武装冲突、民族歧视影响的地区。即使亚太地区接受初等教育的人数明显增加,但是还会有大量失学儿童。
少数民族儿童可能没有机会接受用官方语言授课的国家课程。同样,对于残障儿童来说,社会的歧视、物质资源的匮乏、课堂缺乏全纳教育方法等都可能阻碍他们入学。
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战略干预措施,惠及未受教育的群体,这是在本地区实现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的关键。本地区使用了多种干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越南,政府为渔家儿童成立了“流动教室”(船上教室)和卫星学校,这些学校不是正规的学校,而是社区或村庄的教室群,这样做可以吸引儿童,特别是少数民族儿童到学校上学。另一种做法是聘请教师助理或卫星学校助理挨家挨户地接孩子,并把他们送到学校,同时聘请来自同一族裔群体的助理,鼓励少数民族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协助不能说当地语言的教师进行交流。此外,越南政府已成功试行了三种语言的双语教育课程,提高了少数民族儿童的就读率和对语言的巩固率,改善了试点学校儿童的的学习成果。
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特别重视并保护处境困难儿童、缺失父母和家庭关爱的儿童。此外,政府还特别重视失学儿童的补习教育发展,如组建艺术和音乐学校、儿童图书馆、儿童与青年体育学校和业余爱好俱乐部,最终提升其就读率。这个措施还包括为儿童和青年开发活动中心,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青年以及孤儿和残疾儿童。
对于在缩小初等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有困难的国家而言,日本的案例可能会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过去,日本常用的做法是设立“子守学校”(Komori① schools)。这些学校主要面向的是无法接受学校教育,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照看其他孩子的儿童。在日本,现代教育始于19世纪后期,当时的观念是女孩不需要受教育,主要因素之一是女孩需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其中一项就是照看孩子。许多学龄女童不得不照顾她们的弟弟妹妹,甚至还会照看其他家庭的孩子,这在当时是一个为家庭赚钱的难得机会。第一所面向女童的“子守学校”开设于1878年,学校使用的是简化课程,女童和需要照看的孩子一起去“子守学校”上学。这种学校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在正规学校的上课时间开设一个特殊班级;成立一个小学分部作为“子守学校”;在放学后或周末提供特殊课程。一般情况下,“子守学校”的教师都是自愿任教。
(二)升学和续读
实现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不仅要求所有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而且要求他们都能升入高年级并按时完成初等教育。如果学生在小学延迟升学(留级)或在完成初等教育周期前退学(辍学),那就无法实现普及和完成初等教育的目标。本地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全民教育干预措施依然着重强调不断增加最初入学率和参与度,而非强调学校体系内的巩固率和升学情况,这仍然是普及初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
2009 年,亚太地区的5个国家和地区(文莱、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澳门、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小学生读到小学最后一个年级的巩固率是95%~98% ,这些国家和地区很可能在2015年实现普遍续读。2007年,中亚地区国家的初等教育内部效率水平较高,大约只有1%的学生辍学。相比之下,东亚地区在2007年约有8%的学生在完成初等教育周期前退学。在南亚和西亚,近1/3的初等教育入学儿童在完成初等教育阶段前退学。降低小学阶段失学率的进程依然缓慢,学校教育的隐性成本、国内冲突、灾害、疾病、流离失所、移民、语言障碍、初等教育质量低等社会经济因素造成了大量儿童在小学阶段就辍学。
虽然一些国家的政府出台了宽松的升学政策,但是小学留级依然是一些国家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2009年,柬埔寨研究表明,当地儿童在小学一年级的留级率最高,至少有15.2%的儿童出现留级一次,2%的儿童出现留级两次。总体而言,88%的儿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出现留级现象,但是有10%的儿童至少留级一次,2%的儿童多次留级。
(三)完成学业
在后达喀尔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小学学业完成率的进展参差不齐。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已经具备了为小学正规入学年龄人口提供直至最后一个年级的初等教育的能力②,南亚和东亚的一些国家还在努力提高其进入初等教育最后一个年级的毛招生率。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小学完成率非常低,只有61%,影响了本地区实现目标二的整体进度。另外,在孟加拉国、不丹、纽埃、菲律宾和图瓦卢,入读初等教育最后一个年级的男生数量较少,这些国家的性别均等指数③都高于1.06,表明男孩面临着不利的处境。
(四)升入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的一个成功标志是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需求增加,中学阶段的入学人数进而会增加。在亚太地区,普通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在后达喀尔时期得到了显著改善。2007年,中亚地区学生进入初等教育最后一个年级的巩固率是99%。92%的东亚学生和66%的南亚、西亚学生会继续入读普通中等教育。同时,幸运的是,小学升学率的性别差距在大多数国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尽管如此,缅甸、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升学率仍然很低,其小学的升学率是44%~87%。
(五)公共教育支出
教育财政:国际上推荐的最低教育投入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④,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仍远远低于6%。2009年收集的数据显示,只有4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新西兰、东帝汶)的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 或以上。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老挝,仅在教育上投入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
按教育层次投入经费:本地区大多数国家为小学生投入了10%~20%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报告数据中,只有菲律宾(9%)和不丹(7%)的投入低于该水平,而马尔代夫(26%)、泰国(24%)和日本(22%)的投入最高。
按政府支出总额百分比投入经费:许多国家给予教育的优先权也体现在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总额的比重上。这个比重在整个亚太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如从瑙鲁的7.5%到中国香港和瓦努阿图的24%。教育投入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更好的规划和更有效的资源分配会改善免费优质教育的供给。例如,改善后的规划会让政府预先考虑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育所需的成本。提高效率也意味着政府将会充分利用投入资金的成果,因此不必非要增加投资水平才会获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为了加快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不论其社会政治特点)都已经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普及的净入学率(超过90%)。因此,现阶段关注的焦点是各国和各次区域间缺乏进展的领域及需要为此而做出的努力。
(一)推进初等教育权利
本地区所有国家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8条要求:缔约国要让所有儿童均能享有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许多国家通过其宪法和多种政策及教育法规保障了学生的这项权利。例如,印度在2009年通过了一项新的教育法——《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Right of Children to Free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Act),它的突破性在于,使初等教育开始具有了强制性,规定教育体系以及家长和社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他一些国家也试图扩大教育供给,让免费义务教育涵盖更高层次的教育。如伊朗宪法规定,免费教育会一直持续到中等教育结束。为了惠及最难接触到教育的地区和处于不利境地的群体,政府规划并分配了所需的教育设施,为生活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游牧地区的儿童提供公平的接受学校教育机会。
(二)提高初等教育投入有效性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原则上来说,政府的教育投入多并不意味着初等教育的普及率高,或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如果没有高效率和高透明度的管理,再高的投入比例也不会带来更好的成果。但是,这并不是说各国政府应该减少投入,而是要注重两方面的效率:一方面是投入要高效,另一方面是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学生流动,特别是留级和辍学问题)要高效。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初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各不相同。例如,马来西亚政府把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用于发展教育,但是仅把国内生产总值的1.6%用于发展初等教育。瓦努阿图的初等教育支出较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初等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初等教育支出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
(三)实施公共管理战略
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发展合作伙伴、私营部门和社区之间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初等教育的供给。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二,许多层面都需要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民间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公立和非公立教育提供者之间。一个拥有健全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需要能够召集基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商议和参与教育部门的规划。例如,成立教育部门工作组(Education Sector Working Groups, ESWGs),协助政府准备教育部门计划并划拨资金。柬埔寨等国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工作组,如在教育部、财政部、社会福利部成立工作组。同时,柬埔寨非政府组织教育合作伙伴是一个拥有超过100个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协会,它也协同发展伙伴、民间社会组织派代表参加了这个工作组。
(四)促进教育服务的合作伙伴关系私有化
国家有责任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但是这种供给面临着许多财政和体制的限制。因此,本地区形成了许多与非国有合作伙伴建立的合作关系,以此来满足教育服务,以及缩小管理、资金、能力发展和培训中存在的各种差距。非公立或私营部门可能由企业或慈善机构构成,它们与政府共同承担教育服务供给的责任。政府提供政策和目标,非政府实体利用私人资金或公共资金提供服务。合作类型包括教育服务供给计划、公立学校非公立管理、教育券计划、专业及支持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和慈善活动。
公私合作关系有大量潜在的好处,包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和帮助政府分担风险。同时,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结果,如导致公立学校质量下降,进一步造成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此外,缺乏适当框架的、薄弱的政府机构可能会无法监督合作关系,让政府面临风险。
另一种非公立教育供给形式是私有化。私有化与公私合作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私营部门拥有所有的控制权。整个亚太地区都存在某种形式的私立学校,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参与到初等教育的供给中。几乎所有国家,包括中国,都有某种形式的私立学校。私立小学的入学比例在一些低收入国家是相当高的,如孟加拉国(40%)和巴基斯坦(31%)。虽然私立教育正在迅猛发展,但是相应的规则还没有同步出台,所以还存在质量和安全标准等诸多挑战。
(五)下放教育管理权力
简单来说,权力下放就是把教育供给的责任从中央政府向下级政府、社区或学校层面转移。这种转移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中央政府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其目的是把责任转移给地方当局。鉴于人口的不同需要和学校的运作背景所带来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正朝着多种教育服务权力下放的形式发展,涉及管理权力下放、建筑权力下放甚至财政权力下放。许多国家还主动成立学校管理委员会,让家长、社区成员和教师共同参与。这些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本地管理,但是社区成员和家长的参与程度在各国之间和国家内部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权力下放的好处包括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儿童获得和参与教育的机会增多、本地语言和文化融入课程等;缺点包括进一步边缘化处境不利的群体、界限不明的职责和责任导致效率更加低下、地方层面缺乏相关能力等。
四、现阶段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亚太地区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国的平均水平显示,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普遍参与初等教育的目标。然而,本地区依然面临着一些与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相关的困境与挑战。
第一,惠及未受教育的群体。尽管本地区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尚未通过改善教育机会的可获得性来有效地惠及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和边缘化儿童,并把他们留在学校。在初等教育参与率、巩固率和学习成绩方面,本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减少由于性别、语言、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位置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平等和差距。
第二,提供全民优质教育服务。鉴于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快速增加,本地区的一些国家正努力确保学校教育供给的标准,包括教师分配和教学质量。学校及教育环境质量过低再加上学习成绩较差会导致儿童失学及辍学。在满足儿童学习需求方面,提高学校效能仍是一个挑战。
第三,让儿童在正规入学年龄上学。尽管获得初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但在亚太地区,还有许多儿童没有在正规入学年龄上学,这对儿童在学校的续读和教育体系的内部效率产生了一些影响。
第四,在小学阶段留住孩子。一些国家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被其低下的初等教育内部效率所掩盖。降低小学阶段的高复读率和失学率,增加巩固率成为重要挑战。
第五,增加学龄前教育和小学后教育机会,确保初等教育拥有坚实的基础。全球证据表明,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前奏,而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改善学龄前教育和扩大中等教育机会是改善和影响亚太地区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二的推拉因素,它们仍然是主要挑战。
第六,确保性别平等。建立安全的学习环境,消除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性别歧视几乎是本地区所有国家都在面临的重要挑战。这包括解决教育中性别不平等问题,这种不平等在一些国家主要影响了女孩,在另一些国家会影响男孩。此外,还需要解决各个地区的性别差距。
第七,增加基础教育经费。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筹集更多的资源和维持政府支出仍然是低收入小国家面临的一个挑战。亚太地区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则是减少小学的间接成本。在推行免费教育供给方面,政策与实践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免费教育⑤意味着政府将为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并且不收取任何直接费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庭不需要承担其他间接费用,如校服和交通费用。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为例,虽然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初等教育是免费义务教育,但是这些国家仍然允许学校收取一定的费用,学校教育的额外成本也可能会对初等教育的参与率造成影响。
第八,提高制度和治理的质量。通过加强管理能力、改进问责制等来改善治理和服务,仍然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偏离了实现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轨道的国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这对于正在实行权力下放的国家尤为重要,在地方政府的能力构建完成之前就把责任进行转移的做法存在着重大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措施来加快实现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下面是面向各国政府提出的三个领域的措施。
第一,把平等作为教育的核心,惠及边缘化群体。具体包括:创造有利条件,执行与免费义务初等教育相关的法律规定;降低学校教育的间接成本,特别关注贫困儿童和遭受多重不利处境的儿童;以事实为依据,深入分析未受教育群体,包括紧急群体和冲突局势中的群体,为政策规划提供信息;分析初等和基础教育的辍学率、巩固率、复读率和完成率趋势,尤其是地方层面的趋势,考虑特殊的边缘化群体;进一步探索成功惠及边缘化群体的好做法;分析失学儿童的特点以及他们没有上学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第二,促进良好治理和合作关系,扩大教育供给。具体包括:采用创新的公私合作关系和其他合作形式来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加强地方层面的教育规划和管理能力;加强监测和审查制度,促进以事实为依据的教育管理;增加处境最为不利群体的教育资源分配,把其作为实现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长期投入对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合作关系、网络联系和活动,倡导更好的治理和有效公平的资源分配;制定沟通策略,告知地方各级利益相关方有关政策、当地学校预算和一般实施程序的信息。
第三,支持扩大优质的学龄前教育和小学后教育。具体包括:通过立法和政策来支持、扩大学龄前教育和中等教育,借助推拉式干预措施来增加儿童获得初等教育的机会;通过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边缘化群体成功进入小学和初中;确保为扩大的、有质量的学龄前教育覆盖面提供合适的培训课程和技术支持。
篇2
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的意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能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一个培养标准,让师生在进行能力训练的时候有标准可循。以往有些同学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训的时候并不知道当我们在完成这一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从而使学生在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时候没有目的性。除此之外,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也能促进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专更加业化的发展。前不久国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在我们初等教育专业内对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也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更完善准确地制定新的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对我校的师范生及一些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及结果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了解还可以,经过教育技术理论部分的教学学生能够更进一步深化地了解每一种学习理论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每一种学习理论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中对现代的教学设备了解还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新发展出来的教学设备了解很少。有些同学对一些教学设备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要加强硬件设备的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的实物去操作学习,从而可以达到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学习。
三、原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课程定位不准确清晰
在现有的师范教育中当我们提到教育技术往往会有人问道教育技术就是教授师范生计算机课程的么?其实这是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指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指的是认知的内容。教育技术研究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有学习的资源,两者是并重的关系。往往学习过程我们常见的课程体现在有教学设计、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我们常常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视频的开发与制作等课程。其次,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不仅仅强调理论的学习还强调实践一些教学活动。在每学期之前进行课程设定的时候专业并没有注重到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性。在教学理论方面往往是只注重理论而没有注重实践,并没有让学生学习完教学理论之后利用相应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方面只注重实践而不强化理论,学生在教学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根据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生们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强调软件的技术性而忽略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的教学艺术性。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教学仪器缺乏
由于在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使用的时候没有对应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个教学设备,并不能实际去操作教学设备,这让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现代的教学媒体及教学理论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革的,在设定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容时候往往不能紧跟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形式。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课程实验实施不到位
在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中并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课的设定,这让同学们只能通过听老师的讲授、图片的观察来了解教学设备及其使用,而不能真正去动手实践操作现代的教学媒体设备。
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制定
在明确了原有的教育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制定,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使其更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要让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加既有组织性和结构化。要让每一门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课程都与本门课更加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做到内容的衔接。从而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加巩固在师范生各类师范素养的培养。这也能更加最大化的发挥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能力标准具体内容
1.意识和态度:在现阶段的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的训练学习中要基本认识到学习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培养更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的采集、分类、利用、加工、管理的方式方法。
3.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选择合理的学习模式、训练模式。掌握现代的结合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足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在实践中整合到具体课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做到自主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协作的教学方式,终身的教学模式。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
五、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制定
(一)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制定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的是各地的中小学校,要为当前各个中小学校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全面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是初等教学专业的责任。所以,初等教育专业在进行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本着适应各级中小学需要的原则。在详细的了解了当前各中小学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之后,全面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对我们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最后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根据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制定,而不是根据原本课程内部安排简单的制定。
2.开放性原则。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中无论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硬件设备的研究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变化的发展的。随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学理论也随着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技术课程要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在这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在不断完善本学科的学科体系。
3.整合性原则。教育技术课程训练中的整合性的原则是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的时候要充分整合到他们的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把他们已经学到过的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充分整合到教育技术的训练中来。当我们把他们本专业的已修课程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之后不仅仅可以让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有专业课程的关联也可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了更加统一的专业观点,使学习内容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
4.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造力及能动性,要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能力的内在学习需求。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他们更大的自主学习动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培养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教学工作中使用教育技术的主观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随着时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
5.针对性原则。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针对性是指在我们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都是要走上小学的讲台的,所以我们在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初等教育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小学的课本内容及教学方式。同时我们要在教学的时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五年制的学生要从简入手,结合一定的趣味性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热情。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
篇3
1.课程教材内容浅但面宽。美国教育在于引导,在于素质提高,在内容上没有太多难而深的东西。所以课本、教材都非常浅。浅,对孩子们来说容易接受,不会厌学。
2.每天授课时间比较短。美国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比较短,包括午餐时间在内也不会超过8小时,其中课堂教学只有4个小时。
3.校内活动丰富、生动。美国小学生除在课内学习基本的科学等课程外,更多的教育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开发了孩子智力,更重要的是叫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
4.教学过程及管理气氛轻松。教育是开发孩子智力,引导他们走入健康人生。所以教师很多时候只负责计划组织,具体由孩子凭想象去干。
5.课外作业量少但有趣。由于理论课时少,所以作业量也很少,尤其是作业形式很有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心理和天性,使其乐于完成。
6.注重培养组织、演说、社交能力。社会是人组成的,交往和表达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与人交往和自己的表达正确。所以,美国教育中很重视组织能力培养、演说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培养。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交往,讲述自己的制作。不求正确,只求做过,一种经历,形成一种培养。
7.靠近自然,了解社会。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既让孩子高兴,又教育孩子了解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使他们接触自然,快乐生活,认识自然,健康心灵,了解社会,明确自己未来的责任。
8.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评语基本上都是鼓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0.教师负担比较轻。由于教材内容不深,作业量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可以个性化,老师可以展开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所以美国小学教师负担相对较轻,师生关系平等和缓。
二、从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思考我们的教育现状
从美国的初等教育的特点,我们来看看我国以往的教育情况。
1.教育目的不明确。教育应该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整个国家的富强。教育是为全社会而设计的,教育不是为了挑选拔尖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祖国富强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
2.有些学校要求太高,导致课程内容深。美国初等教育课程教材浅,但不影响他们培养高科技人才。尤其是他们的能力培养与潜力开发非常好。因此,一些学校应摒弃一味追求高深知识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创造性。
3.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有些学校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堂上被老师灌得满满的,回到家里拼命做作业,深夜都做不完,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压迫下学习,身心健康很容易产生问题。
4.评价体系不完善。老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师生互评及学生自评。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不利的。
5.教育观念陈旧保守。不少学校都是以一张考卷定终身。教学总是照本宣科,严格按统一的要求来,希望学生做的题必须符合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读书本来是好事,结果造成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都是陈旧思想导致的。
6.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隐患。在学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课是老师“满堂灌”;在家里,学生除了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还要参加各种名目的辅导班。学生完全没有自主的时间,没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没有人际交往的机会。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极容易产生问题,养成自私自利、唯我是主、以个人为中心、思想偏激等性格。
三、对发展我国初等教育的建议
美国教育也要求学生解决难题,可那是在高等教育,不是在初等教育中进行,初等教育的宽松和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还孩子以童年,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知识。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减少孩子的负担,让他们在宽松、轻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发展我国的初等教育,我提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先进成熟的教育模式,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美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为什么一个不以高深内容作为教材的美国教育能培养高科技人才呢?不合情理?恰恰相反,这种宽松的教育,正是孩子潜能发挥的最好环境。这种现象的存在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2.明确教育目的,教育为人生,服务为社会。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为人生!我们的教育应该还学生健康人生。确保他们身体健康,心灵阳光,健康向上,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日益强大和昌盛。我们的民族要想持续发展和强大,身体的锻炼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需要加强训练。
3.修订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开设更多有益智力、能力、潜力开发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做到智力、能力、潜力并重。尤其是在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上多设置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4.提高教师地位和报酬,减少教师压力,让其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改革上。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和学,一个良师益友在人生路上很重要。好的师资力量,就是良师益友。在这个经济社会,应该提高教师待遇,鼓励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创新,接受新理念,开创新的教育局面。
5.调整评价体系,出台衡量标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学生的升学成了教育的指挥棒。调整教学要求后,接踵而来的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如何升学,怎么去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等等,这是我们教育应该思考和做的事情。
6.思想教育不可偏废,民族教育不可忘记。我们现在有的学生没有信仰,没有思想,世事与我无关,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的改变需要一种从实际出发,需要一种潜移默化,需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篇4
我校从1999年开始培养大专学历小学教师,与以前的中师生相比,学科知识学习的更广泛,教学理论上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初等教育专业在小学教师的培养方面忽略了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点教学和训练,使得部分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上有所欠缺,不能很好的进行教学。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尽快的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1 教育实践能力的理解
不同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育实践能力有着不同的理解,曲阜师范大学冯晓丽对教学实践能力的定义:“教学实践能力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基于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以基础能力为基础,以操作能力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一种教学能力。”一般认为教育实践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学科专业能力、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2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优化培养模式
1.构建“综合+特长”模式
小学生在教育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6——12岁的儿童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着他们独有的认知特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些就决定了从事小学的教育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多年的小学师资培养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综合+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在进校后第一年不分方向,进行全科培养。“综合”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中心,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适应小学对全科型教师的要求。“特长”是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第二年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就业面向分方向培养,学有所长,教有所长,能突出胜任小学某类学科教学。该模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从教能力,明确了就业面向。
2.借鉴中师特色,注重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师范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对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视上,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随着小学教师培养层次的提升,在专科、本科阶段的小学师资培养上培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突出了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教学,但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往往重视不够。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小学教学时,尽管理论水平上去了,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基本功差、课堂组织不好等情况,因此向中师学习,重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出合格的、更受小学欢迎的小学教师。
2.2 调整课程结构,简化教育理论课程
高中起点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学习的能力,而现在的初等教育专业为了突出其专业特色,太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小学教育具备自身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多些感性化、通识化、实践操作化,少一些理性化、专业化、理论化。太多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更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浪费了学习精力。要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仅仅只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学生教学经验的积累。但由于高校近年的扩招,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量增加,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很多高校更愿意开设一些对硬件要求比较低的理论课。而实践课的开设,如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因为对硬件要求较高,很多高校满足不了大量学生的需要,而对实践课程进行了压缩。要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简化教育理论课程,增加教育实践课程。
2.3 强化课程实施能力
1、加强“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训练
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必备职业技能,三笔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对写字的要求降低了,但由于小学教育的特殊性,面对的是初学写字的的小学生,对三笔字的要求更高,不但要书写漂亮,更重要的是书写规范。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更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而简笔画在教学中比语言、文字更直观形象,比实物,模型,多媒体简便、灵活,在小学教学中适当使用,能为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的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的教学效果,清晰、标准的的口语表达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更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因此,应把“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纳入课程体系范畴,作为必修课,加强训练,进行过关考核,每个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基本功。
2、加强艺术、体育技能的训练
小学生的教学是全面发展的教学,我们培养的小学生是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师,要求能胜任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学并具备组织开展小学生艺术、体育活动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相应的艺体知识和技能,在小学的教学中才能适应小学生艺体方面的活动需求。因此,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中,也要强化学生的艺体技能的训练,开设相关的课程,制定考核标准。
3、加强学生讲课训练
加强学生讲课方面的训练,应当突出训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强试讲训练,鼓励学生多登讲台,在开设的教法课中,少理论,多实践,争取人人上台,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二是加强说课方面的训练,说课是与试讲相比不仅要熟悉讲课的教学环节,更要求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强化说课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在学生练习说课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更能很好的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相结合,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说课标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考核。第三要加强微格教学训练。这种教学训练模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是训练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
4、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应当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组织开展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书写比赛、小学课文诵读比赛等活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平台,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助精神。
2.4 增强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初等教育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因为学生学生人数增多,而见习周期短,工作量大。加上部分小学由于升学压力大,接待见习的学生数量过多,不太欢迎学生来见习。很多学校对见习工作能少安排就少安排,能不安排就不安排。而教育见习是学生提高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学校应当积极与小学沟通联系,加强合作,合理的安排见习。按照传统教学计划,教育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并且只有两个月时间。在教育实习中,学生需要实习的内容很多,包括教育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教学科研的实习,太短的实习时间,不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应当延长,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学习。
篇5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表达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初等教育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小学音乐教师口语语言
1.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准确、生动、有序性
初等教育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是标准、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音乐课增加不少色彩。一般来说,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够准确诠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美育的功能也会削弱。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而且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初等教育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活泼和富于感染力的。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辟凝炼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乐中,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例如音乐老师在开始讲一首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时,就可以用到这样的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画家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不仅绘声绘色,有景有情,生动形象,同时,能很快就调动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保持一致。
初等教育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儿童发展的五个特点之一就是“顺序性”。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邀游于音乐的海洋,应该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艺术魅力。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单元时,教师可以边放映春天美景的图片,边动情地朗诵:“春天,万物苏醒,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的繁音;无数嫩绿的新芽像针尖似的探出头来,仿佛张着小嘴在那里呼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杨柳开始发芽,在春风中摆动着柔和的枝条;金灿灿的迎春花像一张张笑脸,兴高采烈地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喜讯……”按照这样的有序语言顺序下来,你会发现,学生个个翘首凝视,赞美之情不约而同地油然而生。这样,自然就把学生带到一个美好春光的情景之中。
2.音乐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语言的响度、语速、语调
人的感知听力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初等教育的对象因为年龄的原因在声音强度方面应采取中下值强度水平的说话方式。这种强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但不影响教学传播效果,不会产生听力疲劳,反而会有积极的效果。因为适度降低老师说话大小的强度,对教育者来说轻松自如,而且对受教育者来说是轻松而又有神秘感、吸引感的。为了在数值上把握老师的教学口语的强度问题,我在少年宫随机对八位男女音乐教师上课过程进行了每位30次强度的取样,每位教师的30次平均值在48——64分贝,八名教师的平均值在54分贝,平均数值大于59分贝的老师自感疲惫,考虑到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以及男女教师声音频率不同,同时考虑到教室周围的本底噪音,传到最后排的声音会减弱,所以教师的语言强度在56分贝左右为宜。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时也要注意提前了解和熟悉设备,注意设备的音频输出功率,所发出的声音不能破坏学生的听力,因为人的听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尤其是低龄儿童。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倩、塑造的人物性格、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来表现。音乐作品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曲式、配器等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也要与这一塑造手法相一致,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语速大约在(140——160)字/分,考虑到是初等教育音乐课,语速还要适度降低,使语言氛围与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例如在学习歌曲《送别》时,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即将分别的人们对友情的不舍、依依惜别时,老师可以采用较慢的语速,低缓而激动地去朗读歌词。仿佛身处离别之境,眼神中充满思念、不舍,这时的学生也会被老师的情绪所带动,被老师的感情深深的吸引住,从而使课堂的气氛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因此,教师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的语言,能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从而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3.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初等教育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等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因此,用于音乐课教学的课堂语言,其节奏感与韵律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的语言随着上课内容要高低错落,快慢得体,充满情感,富有节奏与韵律,正确合理使用语言艺术中的“停顿”、“重音”、“轻声”、“升降”、“变调”、“儿化”等方法,节奏感与韵律感把握得好,应用得恰如其分,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音乐的流动是富有韵律的,如何用语言为这韵律增光添彩,也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对音乐作品的韵律感把握的好,应用的恰如其分,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对学生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老师可以用以下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语言教学生掌握音符与节拍的学习。在四分音符的训练“X X X X”中老师先模拟鸭子的叫声“嘎 嘎 嘎 嘎”;在八分音符的训练“XX XX XX XX ”中老师先模拟钟表的走动声“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或者车轮的滚动声“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在练习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X.X X.X ”时,可模拟蝉叫声“知了 知了”;在练习十六分音符节奏音群“XXXX XXXX ”时可模拟机枪扫射声“塔塔塔塔 塔塔塔塔”;练习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组合“XX.XX.XX.XX.”时,可模拟汽车喇叭声“嘀嘀 嘀嘀 嘀嘀 嘀嘀”声。
二、小学音乐教师的体态语
目前,初等教育音乐学专业的课程安排除了专业课以外,都把舞蹈、形体课作为必修课之一,体态语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体态语是人类三大语言形式之一,可以弥补有声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不足。体态语具有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不具备的视觉方面的种种优势。不仅是人们在口语交际中思想感情的外化,同时也是进行言语交际者展示风采、风度的手段。
1.音乐教师应发挥好肢体动作语言
肢体态势语又分为手势语与身姿语。手势语是指表达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一种态势语。手势是人类在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是最为灵活自如、最富有表现力的态势语言。它能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在所有的态势语里,手势语的表现力仅次于面部表情,而手势的使用频率却是最高的,因为手势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变化形态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所以,手势可以产生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在口语表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身姿语是指人的静态和动态等各种身体姿势所传递的交际信息。它们是展示仪容、表现风度、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要上好音乐课,音乐教师除了要有美的文学语言,还应有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使用恰当,会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良好效果。音乐课上教师的肢体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合唱时的指挥就是显而易见的肢体语言。除此之外,在教唱一首歌或是欣赏一部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
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例如在学习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时,教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随教师走进欢快活泼的歌唱氛围,并准确掌握新疆音乐的主要节奏型。倘若音乐课上教师只说不动,那么这样的音乐就可能显得死气沉沉,失去音乐课本身必须具备的特点。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得当,若是过于夸张或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喧兵夺主甚至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音乐教师应把握好眼神的作用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睛,除了接受外界信息的功能以外,还有外泄和传输内心世界的功能。目光语,是指运用眼神、目光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参与言语交际的语言。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 眼神与有声语言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步效应,人们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眼神自然流露出来,眼神配合有声语言,能够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所以,文坛巨擘泰戈尔才会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常通过眼神,把内心的激情、学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等信息传递给听者。同理当教师对某部音乐作品理解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应该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反映出来。当音乐响起时,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眼神不仅可以辅助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且有时甚至还能直接代替语言。在控制课堂气氛方面,眼神更有其重要作用,对学生走神,课堂纪律局部出现异常时,语言往往会打断教学环节甚至破坏课堂气氛,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眼神既能提醒学生,又能保持学生的愉快心情,保证课堂气氛的延续性。因此,眼神是音乐课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大学期间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堂见习课,是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授课老师在做了一定的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小朋友们不借助任何肢体动作表演,只是用耳朵聆听,并让小朋友们用眼睛把所想到的,看到的告诉大家。顿时,“愉快”、“危险”、 “紧张”、“喜悦”等,一切都尽显于孩子们真诚的眼眸之中,那么地投入,那么地逼真,仿佛真地看到了高兴的鸭子、愉快的小鸟、狡猾的大黑猫、凶狠的大灰狼、聪明勇敢的彼得,以至于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
3.音乐教师的面部表情能够表达情感
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人的面部表情能传递丰富的感情。达.芬奇在其名作《最后的晚餐》里刻画了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熟悉圣经故事的人,大都能够从每个门徒的举止神情看出:那豪放的是保罗,那忠厚的是约瑟,那沉默的是约翰,那激动的是彼得......达.芬奇用生动的笔触通过举止、神情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正是表情在言语交际中体现出来的无限魅力所在。面部表情是形体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有人所说的,音乐教师应该象一个演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而口型与面部表情就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环,唱歌过程中,在力度、速度等方面需做出对比时,教师若用有声语言就很可能破坏了歌声的美,而用无声的口型加以提示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若时时加
以解说,有可能会破坏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这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加上事先准备的解说投影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了。总之,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除了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外,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使有声语言与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切实让学生感受美,才更有吸引力,也才能更好地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小学音乐教师的服饰语
1.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并发挥好服饰语的作用
服饰语,是指在交际场合中,表达者通过服装、发型、饰物以及化妆所传递的信息。服饰作为态势语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协调配合作用。服饰是身姿的外形,同样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佛要金身,人要衣裳”。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衣着整齐,服饰得体,优美大方,表情自然,不仅会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还会使自己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提高自信心,增强自信力,促使口语表达的成功。
2.教师在音乐课上应该把握好服饰的作用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不仅要承担知识延递,更要承担起公德的传承。教师不仅要用有声的语言教学授业解惑,更要用无声的行为当好示范。育人是全方位的,课堂内外都是教育的场所。初等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对外界有着不加分析的模仿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衣着代表教师的精神风貌,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教师,在穿衣打扮上也应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育人效应,应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服饰打扮要具有时代感,要与交际场所、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语言交际的成功。注意服装款式与表达内容的一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民族风格的歌曲时应该身穿与之相符的民族风格的衣服而不是西洋或运动风格的,然而如果是教授类似于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服装要正装。与服饰语相互补充的是音乐教室的硬件布置,它包括教室环境布置,音乐教师用具等,我实地调查了我市音乐教学优秀的3所小学音乐教室及2所音乐培训机构,发现这些学校在音乐教室的硬件布置方面非常下功夫,例如其中一所小学进入教室到处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墙壁上有音乐家的照片及简介,照明灯具的外观是小提琴形状,讲台上摆放着音乐多媒体设备,作业本封面是各种乐器图案,整个教室是多种颜色的吸声墙面,加上厚厚的印有五线谱图案的吸音窗帘,让学生处处感受到音乐的气息,仿佛进入到了音乐的海洋。同时,因为窗帘具有吸收2次声反射的功能,吸收了玻璃的硬反射声,墙面安装的其它吸音材料,也科学地减少了声音反射,避免了“浴室效应”,保证了音乐老师的声音及多媒体音乐在教室里清晰传播。初等教育的音乐老师也应不断注重美育方面的学习,通过美育的学习,可以培养和提高老师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让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充满正能量。
篇6
关键词: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儿童心智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4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远远没有跟上其规模。仅仅就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而言,部分学生连题目都没看懂,符号运用混乱,笔者认为与其裸考或者考前才突击学习的心态有关。本文试图讨论初等教育阶段的经历对大学学习的影响。
初等教育指的是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初等教育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讨论学生所受初等教育的方式、学习内容对大学数学学习的某些不利影响。
其一,初等教育的部分内容违反了儿童心理和心智的发展规律。以数学为例,幼儿园讲授珠算、心算、乘法口诀表,小学低年级讲授奥数,这些并不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
其二,学习内容超前,给后续的高校课程讲授带来麻烦。现在社会普遍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但中小学课程已经涉及部分本应在大学出现的内容,这也是事实。讲授大学微积分时,了解到学生小学时就已学习了排列组合,甚至统计学也有所涉猎。高中时,很多省份的学校已经讲过微分和积分的公式、计算。在大学课堂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打算讲一个概念时,学生回答说已经学过了,但稍稍深入讲解,则一问三不知。有时学生知道公式是什么,但被问到公式是如何得到、有什么样的具体含义时,往往都不了解。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微积分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过早又过于粗浅地讲授相关内容,会使部分学生掉以轻心,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因此听不听课都无所谓。等到教师开始深入讲解,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又发现自己忽视了前面的内容,后面再也跟不上了。
其三,初等教育只讲公式不讲背景和思想,也对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的学生会直接或者间接要求教师,不用那么多铺垫,直接说要计算什么,要怎么算就好了。例如,第一节微积分课程,很多教师都会讲讲微积分的起源,微积分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微积分要解决的几大类问题。有部分学生对此有疑问,认为考试不会考,讲它有什么用。这其实并不是学生的错,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从小学开始,习惯了“老师教學生学”这样的模式。对于鼓励创造性、需要思考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严重不适应,也怀疑其的存在价值。
其四,在初等教育阶段,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度关注。孩子年龄小时,家长需要在他(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做必要的引导。但有的家长几乎放弃自己的生活,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大学里有这样的学生,入学成绩很好,但对学习完全缺乏热情和动力,逃课或者在课堂上看手机聊天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大学生活,补考、重修,大不了毕业清考。究其原因,上了大学父母不再督促,应该是部分学生突然“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要改变这种对高等教育不利的现状,必须从根本入手,改变文中提到的初等教育几大弊端。首先,在初等教育阶段可以做出如下改变。作为家长,可以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以数学学习为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年龄、地址、电话号码、身高、体重、穿多大码的衣服等,这些都是关于数字的训练。在孩子年幼时,可以利用货币教给他们面值、文字、银行的知识、货币上的各种图案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启蒙方式。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升学率的不断提升,使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当今社会面临着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严峻问题,很大部分因素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而本文通过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反馈的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这类问题,从而总结出相关经验,应用于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提供策略。
一、就业反馈对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构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者指出依据学术上的划分可以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能力。另外有学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良好的个人素养、良好的社交关系、专业化的知识构成、科学的教育能力、广阔的视野是就业应具备的五种因素。
但是以上所述的要素都不能直观证明出所具备的的就业能力跟最终获得就业机会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提取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自身能力,即很好的展现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从而使求职者在应聘中得到考官的赏识。
专业技能,即能很好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化知识并且发挥出来的能力,并且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自身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在就职后能不断提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不断的推陈出新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价值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1]。
(二)就业反馈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的作用。根据以前的就业反馈经验中总结出,基本能力,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能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职位中所需要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就业反馈中并没有细致的划分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具体应当掌握哪些就业能力,这就造成就业反馈机制的作用不突出,这也同国家鼓励的发展专业性人才的的要求相背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学校的学习当中着重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教育方式、自身的演讲能力,通过就业反馈的纵向比较,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着重提升自身的弱点,积极地为自身就业做好准备为自身就业提供保障。
(三)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中,只有更好的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率,才能更加及时、精准、系统化的反映出就业反馈信息,这样才会从就业反馈中更加客观的分析出在就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着重的提升自身相关方面的能力来更加积极的面对就业,从而达到信息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2]。
二、目前就业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业反馈的系统不通畅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向高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就业反馈,但是这种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制约,主观上学生对于调查问卷进行草率填写所带来就业反馈的误差,客观上未就职学生未及时填写调查给就业反馈带来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导,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时跟踪调查并及时反馈信息能从很大程度上克服就业信息反馈所造成的偏差。
三、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就业的质量与数量来完成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以此可以看出国家在针对教育政策与招生方针上国家更加支持通过就业反馈的方式来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一)从高校的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高校根据就业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培养方向,积极的提升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才的匹配度,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学生开设社会真正需要的提升能力的课程,调整招生规模,制定招生计划,积极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基础[3]。
(二)从社会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市场是就业反馈当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对招生以及就业能力的提示方面有导向作用,市场可以对就业反馈达到一个和谐的调节作用。促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去提升自身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拓广就业渠道,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从学生自身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要通过就业反馈积极主动的去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及时了解工作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并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更加积极主动的制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地完善就业发展目标,时时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让社会所淘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水平,拓展自己的视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全方位的发展自己,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就业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使高校通过就业反馈信息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及所需要的条件用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加强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获得高素质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降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压力,就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而言,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社会的需求,了解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更加容易的寻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位,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篇8
长达13年的内使南苏丹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国家基础设施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南苏丹社会摆脱冲突后进入脆弱的和平时期,并投入长期和平建设中,要恢复和发展南苏丹,首先需要提高教育水平,然而,南苏丹人口约800万,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只有2%,文盲率高达85%,重建与发展的难度相当大。
一、南苏丹教育重建的背景
(一)南苏丹教育重建的背景
各国政府在2000年通过《达喀尔行动纲领》时,将冲突确定为“实现全民教育的一大障碍。”2011年,联合国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潜在危机—武装冲突与教育》中再次指出:“武装冲突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大障碍。”在灾害肆虐、暴乱频生的国家和地区,教育事业止步不前,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情况也就率先进入教育应急的视野。冲突后的南苏丹教育重建面临巨大挑战,各部门处于支离破碎状态,长期财政赤字和教师短缺使重建难上加难,因此重建初期主要在国际组织的援助下进行。2005年内战结束后,南苏丹的文盲率高达85%,扫盲问题迫在眉睫。
内战结束后,南苏丹2005年临时宪法规定每个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政府有义务保障免费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14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义务教育。2005年停战至2011年为教育重建的过渡时期,该时期的重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7年,旨在恢复和确立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第二阶段是从2008年到2011年,旨在继续发展教育基础设施。事实上,这两个目标都超额完成。2005年大约有34万名在校小学生,2009年的小学入学人数达到1362941人,是05年的四倍。
二、南苏丹初等教育重建的策略
1. “走进学校”运动
“走进学校”运动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门针对南苏丹制定的一个援助项目,于2006年4月1日在首都朱巴计划实施。事实上,此前南苏丹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资金,建校费用主要来自热心家长。该运动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一是修建有安全用水和厕所的学校;二是给每名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包括铅笔、橡皮擦、课本等;三是培训和招聘大量教师。
所有的工作需要在南苏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管理下进行,建校计划提高了南苏丹小学入学率,使小学儿童人数从2006年的70万增至2009年的160万。为了早日取得成果,建校重点放在低成本、半永久性校舍的建设上,并计划在将来以更永久性的校舍建设取而代之。2006到2009年教室从3000间增至到11000间,临时的帐篷教室能在对教室的需求中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2. 可选择性的教育系统
可选择性的教育系统是南苏丹战后在国际援助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与发展的。这些国际援助组织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等。长达13年的武装冲突使南苏丹存在大量超龄失学儿童,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后,正规小学里许多10多岁的学生与6、7岁的学生共同就读于一个年级。可选择性的教育系统建立的初衷是解除冲突后的童兵的武装,扩大国家对全民教育的回应与行动,后来则面向所有年龄段的学生。2009年可选择性的教育系统学校在校人数为21.7万,占初等教育入学总人数的14%,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是超龄儿童。选择性的教育系统共有4个年级,将传统的初等教育从6年、7年制压缩为4年,让不同情况的青少年和成人能够灵活选择课程并在短期内完成学业。该系统设有化教育、英语课程、女子教育等,其中最广泛的是基础数学和英语课程。大多数可选择性教育系统的课程开设在下午,利用正规小学的教室授课。在选择教育系统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完成了加速学习项目后可以进入或再次进入到正规小学;正规小学的学生可以转到选择教育系统的学校上课。
3.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是教育重建中向各国政府提供跟踪资源分配、确定需求领域和监测教师报酬的重要工具。南苏丹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文化信息”,为教育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和分析的数据。教育科学技术部门、捐赠机构以及发展伙伴利用这些数据来制定与教育相关的政策,同时也给国家教育费用和资金的分配使用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和信息,该系统服务于本国政府和国外援助组织,许多专家都认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能给南苏丹的教育重建提供基础数据,是重要的重建资源。
三、南苏丹初等教育重建面临的挑战
1. 小学扩招中的性别差异
无论是在正规小学还是可选择性的教育系统,各年级男生人数都多于女生人数。2009年一年级男生入学人数有近30000,而女生不到20000人。战后南苏丹开始慢慢消除学生因性别而引起的待遇差异,但教育机会仍会因性别不同而不平等。相对男生而言,有大量女生无法受到任何形式的教育。极少的人重视女孩的教育。改变这一现状不仅需要国家努力,也需要父母正视教育“女童”的重要性,不应对某些于女孩不利的传统文化概念过度执著,否则这些观念会成为阻碍女童教育政策制定的巨大反作用力。
2. 升学率低
教育的重建一方面使小学人数积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导致学生集中在低年级,高年级学生中途辍学,升学率极低。2009年小学里就读一年级的男生有近30,000人;二年级降至20,000,减少了三分之一;八年级的学生更所剩无几。数据显示正规小学里一年级与八年级的人数比例高达24∶1。除了经济因素与学校环境的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不高,把孩子当做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学校设施和学习资源匮乏,升学低,也成为是升学率低的原因。
3. 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生力军,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教育重建的持续时间和实施效果,师资力量的短缺意味着执行教育应急的部门和机构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的入学率和教育质量,机构间的协调和监督工作不能全面展开。如一个连锁反应: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不高必将造成学校教育水平低下;学校教育水平低下将进一步导致教育成果不高、失学率高、家长对学校不满;这将带来社会不满,甚至再次发生冲突。包括AES的教师,2007年有25000名小学教师,2009年增加至33000人,教师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仍无法满足国家对教师的需求。2007年的师生比例还是43∶1,而2009则为52∶1。琼格莱洲是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一个洲,师生比例达到84∶1,当地92%的教师都不是专业教师,换言之,只有8%的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而一届教师的培训至少要2-3年。对教师的培训的初等教育重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是重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教育的成功利于促进社会走向和平。2011年10月,南苏丹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教科文组织承诺将与南苏丹人民站在一起,为其加强教育体系以及培训教师和教育专业人员的工作提供支持。
2005年南苏丹停战以来,在国际援助、国家政府及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初等教育的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果,由重建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速赢后的南苏丹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更完善的国家规划,建立更完善信息系统和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健全的教育系统。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世界各国人民应共同为世界全民教育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篇9
【关键词】森林式教育人本主义初等教育体验
一、森林式教育基本概念
森林式教育指在林地环境里,为儿童或青少年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来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一种户外学习过程与实践。[1]森林式教育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 森林式教育并非定要到户外进行教学,对于城市和绿地面积较少的地方,只要有一片草地就可以开展森林教育。
森林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法国教育家让.雅克.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的教育,使教育和人的各阶段的发展相和谐。20世纪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创造性的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3] 这四个命题是相互关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是最重要的命题。经验,尤其是孩子的直接经验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二、 森林式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森林式教育与我国传统的教学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很大程度忽视了学生个人需要,而森林式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
1. 森林式教育中认知的个性化
森林式教育的开展主要在户外,与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不同,孩子们在户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自由。当对自己所在的林地渐渐熟悉,成人便鼓励他们开动所有的感受能力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学习。因为学习者具有个体差异,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有综合性和分析型,有内向型和外向型等多种认知和情感的差异。学生在户外,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可以选择独立探索,与同伴共同研究,或者在成人的帮助引导下解决问题,或者观察同伴来进行学习。自然环境充满了软性吸引力,能够适度的激起孩子们的注意力,但还留有反思的空间;相反地,城市的环境中充满了硬性的吸引力,它们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留一点思考的空间,并要求直接的注意力来克服刺激。
2. 森林式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主体
在森林式教育中,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与国家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只不过所有的目标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这对于在课堂环境下难以同化知识的孩子尤其重要。在孩子们参加森林教育之前,教师,家长,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会开一个讨论会,确定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但往往孩子们收获的会比原先计划的多的多。因为孩子们在成人的鼓励下发展内在的学习动机,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尊重,成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的从事学习和锻炼。
三、我国初等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在当前,我国初等教育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口号提出来很多年,人们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业压力依然沉重。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一事实的原因在于现行的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过于狭窄,现行的教育体系为人数庞大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取得“教育成功”的途径有限。在中国,只有取得高考的成功,学校和学生个人才能算是成功的。这样,就行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升学状况。虽然初等教育距离高考还有很远,但这是通向更高层次的教育的起点,对于孩子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完全按照高考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二) 学生缺少体验经历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展翅起飞阶段”。思维和肢体都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而现代学校却要求孩子乖乖的坐在课桌前,学习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杜威说过“教育即经验的不断增长”,这其中的经验指的是直接经验。当然,间接经验也是不能少的。学生的学习当然以学习前人的经验为主,这可以避免走许多的弯路。但是学生本人的直接体验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直接体验就是让孩子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只有经历过,学生才能深刻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如对于生命的理解,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小鸡的出生或蝴蝶的破茧而出。学生真切的体验感受到了,才能更好的融入认知和感情中。
四、启示与反思
(一)课堂“森林化”
现在的儿童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大部分都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如果将学生都带到森林或者野外进行学习,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校长、老师、家长等相关人,最好的途径就是打造“森林式的校园”,使课堂“森林化”。
在校园中,设计者可以将空地都利用起来,多种些植物。对于一些老的校区,整体结构已经无法改变,可以选择见缝插针地种植花花草草。还可以让学生亲手栽种小树苗,让学生亲自照顾。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成活,会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二) 教学形式“多样化”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人格,学校不能用同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而是要在保留他们天性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培养。森林式教育不仅为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其与教育宗旨的契合,与传统学校的相互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我国的初等教育需要朝着这方面努力,尝试不同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借鉴森林式教育的实践经验来开发符合我国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习惯的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Liz O’Brien.(09), Learning Outdoors: the Forest School Approach [J] ,Education 3-13,37:1,45-60
[3]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0,51
[7]Jenny Roe, Peter Aspinall. The restorative outcomes of forest school and conventional school in young people with good and poor behaviour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10 (2011)205-212
[8]Liz O’Brien, Richard Murray. Forest School and its impacts on young children : case studies in Britain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07,6,(4):249-265.
[9] Liz O’Brien, Richard Murray. Forest School and its impacts on young children : case studies in Britain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07,6,(4):249-265.
[10]万瑾,陈勇. 发达国家森林教育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8):35-38
篇10
【关键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J618【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意义以及学生现状
通常情况下,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已经处于成年阶段,具有年纪轻、发育定型的特点,或多或少都存在也一些体态毛病,如挺肚。端肩、驼背等。大部分同学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舞蹈训练,学生自身的柔韧性和软开度没有开发。
初等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潜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接受能力和实际水平来确定。作为舞蹈选修课的教学,并不属于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教师,该项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小学教师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其能够具有良好的动作姿态,可以将音乐通过体型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针对其审美能力、舞蹈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1]。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我国当前还缺乏相对系统的非艺术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大纲,而对于初等教育专业来说,作为选修课程的舞蹈课,具体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表格中的几个层次是由浅入深进行排列的,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浅”、“简”、“精”三个原则。
(一)学习中西方舞蹈历史
对舞蹈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能够使舞蹈审美观点的把握更为准确,加上初等教育专业的舞蹈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以此,所学舞蹈历史必须要以简而精为主要形式。
有针对性的对各种舞蹈风格以及舞蹈历史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对舞蹈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中对各种舞蹈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舞蹈的具体学习[2]。
(二)基础的形体训练
舞蹈学习中基础形体训练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的掌握身体变化的规律以及舞蹈基础动作的要领。
由于很多学生在舞蹈方面都是零基础,并且身体发育已经定型,导致基础训练的进行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从启蒙阶段开始,将舞蹈难度不断的简化,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吸收效果,與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基本动作练习、基本步法练习、基本技巧动作练习以及训练身体各部位中间活动是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当然,教学内容应该以基本动作练习和训练身体各部位中间活动为主,使得舞蹈中基本动作的要点能够被学生初步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自然性,对学生身体姿态以及关节灵活性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自身的敏感性和节奏感得到发展。
(三)学习民族舞
应将汉族、傣族、藏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主舞蹈作为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该介绍各民族舞的风格特点和动作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审美价值观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对民族舞的基本动作和姿态进行学习,并进行相对简单的舞蹈组合。
学习和接受能力是学习民族舞蹈的关键,所以应该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简化学习难度,避免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单一机械化训练,那样不但教学目的无法完成,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3]。
(四)对浅显的舞蹈编导知识进行学习
灯光、音乐、舞美不但是影响舞蹈作品完美的主要因素,还是舞蹈编导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舞蹈编导知识加以学习是实现舞蹈作品深入理解的关键,对作者的审美感情进行欣赏和了解,能够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舞蹈编导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欣赏层面,使学生可以对舞蹈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