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观的转变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观的转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知识 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78-02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国内深入展开,随着改革的深入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引人注目的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语词本身的改变,而是语词所指称的涵义以及语词背后所隐藏的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以物理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为例,“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标准”突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大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标准”更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它更多地是一种过程性目标。这一实质性的转变,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教育现实的应然选择。在此形势下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更应关注新教育改革下知识观的转变,要树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的知识观。
一、什么是知识观
知识观是关于知识的观念。英文中的“观念”(idea)一词在词源上与希腊文“vision”(视、视觉形象)有关,意指“可见的形象”(vision form)。“idea”常指思想,有时亦指客观事物的表象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性形象,中文可译为观念、理念或形式。198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观念”的解释是:思想意识,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正如世界观即是对世界的一般观念与看法,知识观即是对知识的一般观念与看法。知识观是关于知识的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隐含着对知识的假设与信念,也表达着对知识的理想和诉求。它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的种种假设,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知识观不是知识本身,它是关于知识的知识,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丰富与增长人们对知识所做的一种意识和反思。[1]
二、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知识观
知识是认识成果,而知识观是人对知识的态度。知识及其变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但知识对教育的制约必须以人对知识及其变化的理解为前提,因此不是知识影响教育发展,而是人对知识的态度制约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知识观构成教育的基础,而不是知识构成教育的基础。一切教育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观基础之上,人怎样理解知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2]
1.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统一
从知识发生学看,知识最初是一个整体,后来出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化。科学知识凭借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独特优势迅速占据了知识教育的顶端,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斯宾塞曾经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因为它最能为人类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至此,知识的工具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空前重视,人们甚至对知识的工具价值达到了崇拜的地步,“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变成了“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可以给人带来财富的工具价值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知识的工具价值指的是在健全生命的框架内,知识可以服务于生命的有用性,可使人学会“创富”的本领。例如,观测得出的自然规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劳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可以给人类提供谋生的手段和改造环境的本领等等。可见,知识的工具价值既不应该被过分抬高,也不应该被鄙夷不屑。
但是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不等于把知识工具化,在这里应避免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认为知识的价值就是其工具价值,知识教育的核心就是教给学生工具化的知识。这种观点的危害是:教育成了唯利是图的教育,知识成了牟取利益的手段,人成为知识的奴仆,知识教育完全游离于生命之外,成了物化的、非人的教育。知识教育既应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又应摆脱工具化教育的纠缠,使知识教育充满生命的热情与灵性。因此,应使知识回归其生命的价值,使知识的工具价值与生命价值相统一。[3]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生活在有限之中,但又有追求无限的本性,即人要超越自己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方面给人造成了痛苦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回归生命,是对人的认可,对生命的尊崇。生命教育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真实的“人”的教育。
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于是,现代教育就在这种知识观下,培育出了残疾的生命:书呆子现象、硫酸泼熊事件、自杀和杀人事件等等。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现代人的知识价值观是不健康的,现代人对知识的追求表面上是崇尚知识,实际上是向往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而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应然”追求,早已抛之脑后。可是,功成名就却遮不住内心的空虚,名利双收仍抵不过生命的落寞,于是,出现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是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知识可以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达到滋养生命的终极价值。
至此,我们似乎对爱因斯坦“当一个人把所学的知识都忘完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话有了些许感悟:为了生命的和谐与圆融,为了使知识能滋养出美的生命,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必须转变原有的“重利轻人”知识价值观,走向关注生命的知识价值观。[4]
2.树立新的知识价值观
传统教育主要遵循的是本体论知识观。这种知识观主要关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可靠性,知识获得形式,这是建立传统教育知识论的基础。本体论知识论具有根源性,是决定其它知识论的基础。传统教育正是以这种视野关注知识问题,把知识作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人需要通过一种合理的形式才能得到它,因此教育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最有效的,符合于知识可靠性和真理性的途径让学生掌握知识。在传统的知识观基础上所形成的教育根本目的就是要传递被确认为“客观的”、“普遍的”和“价值中立”的知识,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对这种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精确程度和系统程度。在这种知识型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永远保持着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应该说,这种传统的基础教育在传递和普及近代以来人类按照西方的认识方式所取得的认识成果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标准的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熟练工人,满足以“世俗化”、“技术化”与“科层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历史作用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这种教育方式逐渐显现出了其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束缚和压抑了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思维,使得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很少有理智的乐趣;构成了一种科学知识对人文知识、教材知识对教师和学生个体知识的霸权;它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于,造成了教育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漠视。
在新的教育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树立新的知识观,将知识的工具价值与生命价值统一的“价值论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是能够隐喻未来知识社会前景的一种知识哲学。它不是从知识本身出发思考知识问题,而是从知识在知识社会中的意义及知识在知识社会中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教育对知识的态度和立场。价值论知识观并不过分关心知识的本体问题,而是关心知识社会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并以人的生存处境为起点,思考教育应如何面对知识正像存在论哲学家舍斯托夫在论及哲学使命时所说的那样,哲学不应研究与人毫不相干的“必然规律”和“永恒法则”,而应关注与人个体生存息息相关的从心灵中发出的声音,以及命运、信仰、情感、希望、爱与恨的内心体验。舍斯托夫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离开人的生存处境知识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由此可见,价值论知识观并不回避知识的本体问题,但不把它们看作教育的“终极性关怀”,教育最终要叩问的是如何面对人的问题,在知识论中,就是要回答当面临与人的关系时,怎样对待知识,在价值论层面理解知识论。
总之,新课程改革倡导全新阐述了与传统课程知识观截然不同的新课程理念。作为教育理论研究都应在解读这种变化、理解新课程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知识观,以便正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和谐实施。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知识观的概念、特征及教育学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0(4)
2 黄颂杰、宋宽锋.对知识的追求和辩护――西方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历史反思[J].复旦学报,1997.4
3 杨金玲.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教育研究网.
篇2
【关键词】农民 价值观 新时代 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5-01
当今社会,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变为开放社会,从一穷二白变为小康社会的巨变,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一切的变革当中,价值观的变革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其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的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价值观的转变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因此,农民如何更新价值观念的形势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所产生的价值态度、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的综合,通常包括政治观、生活观、从业观、社交观、婚恋观、观、消费观等方面[1]。数千年以来,农民务农,工人做工,商人经商,这是天经地义的社会分工和传统的从业观念,“以农为本”的思想长期禁锢和束缚着中国农民的意识和行动[2]。改革开放以来,在30多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得到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消费方式多样化,盲目追求时尚和高消费的心理特别严重。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而且也容易因此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2.人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因为其特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思考并不多,因为有一种短视的思想,即过好一天就是一天,很少为长远的人生做规划。
3.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表面上对社会各种公共事务毫不关心,然而一旦社会发生重大事情,他们便会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出不同的反应。
4.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普遍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不高,表现为不关心时政,不关心国家大事,对于各种政治活动也是表现的很懒散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活动。
二、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成因
新生代农民的价值观并非是一下子形成的,它必然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更多的是取代模式而非同化模式,即这种更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代替另一种价值观往往是对原有价值观的否定方式进行的[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上,还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上。一个人价值观、伦理观的形成和持守来自三过程或三机制:国家主导价值观的强势影响,社群组织及活动教化,个人修养践履”[4]。首先,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深受城市与农村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同于城市的青年群体。其次是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滞后于社会问题,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产生多元的市场主体,从而导致价值选择的多元化。新时代农民是时代的产物,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人群,其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因此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和父辈的农民相比,新时代农民缺乏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反倒有不少人有攀比心和享乐主义的倾向。新时代农民不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做父辈农民所做的事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新时代农民应该要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否则,将一无所获!新时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更注重追求人生价值。他们把打工作为练就技能、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发挥潜能、积累经验以图自己创业的手段,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而且由于新时代农民不再像老一代农民那样默默无闻,他们更多的是有自己的价值观,愿意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在价值观上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容易激起矛盾。
三、转变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要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全社会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这都与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关。因此,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共命运。针对上述存在的成因,新时代的农民则需要把主体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被动地寻求生存,更要追求自我全面发展。
1.转变固步自封的思想。中国传统农民历来恪守古训,求稳怕变。“乐知天命”。这种心态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正在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接受新事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生活。但由于受旧观念的干扰,那种注重短期效益、盲目追求个体分散经营利益的观念,常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改革不协调,产品结构多次调整也难于达到社会需求相平衡。因此,农民必须改变这种小农意识,转变知足常乐与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追求社会发展的意识。
2.转变对待知识和开放的态度。目前,许多农户对知识、科技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源于直观的感受。事实上,农民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中,已经体会到了科学和文化的力量,想治穷必须从文化抓起。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认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希望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另外,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思维方式下,唯我自大,专断意识较浓。因而,消除农民的这种专断意识,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念,必须要引导农民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
3.转变胆小守旧的态度。新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大大超出了农民的传统经验,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过在市场经济的原野里摸爬滚打,农民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大为增强。不少农民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以此成就一番大业。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农民遇到困难就表现出畏难情绪。所以,农民需要增强心理风险的承受能力,提高对失败的承受力,彻底改变胆小怕事、不思进取的态度。
4.增强主体意识。我国传统的农民思维缺乏主体意识,习惯于随风倒。农民必须要提高主体意识,这就需要赋予农民更多当家做主的权利,让农民参政议政,参与更多的社会管理,享受到更多“表决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逐步在文化生活中增强其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建春,论当代中国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何瑞鑫,傅慧芳,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变迁,《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11 月第6期
篇3
【关键词】校本管理教师角色
一、校本管理的内涵与基本理念
校本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建立的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每个学校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由校长、社区成员、教师代表、家长和市民联谊会代表及学生(中学生)组成。其中董事会有权决定学校的教育政策和经费开支、评估校舍、设备和仪器的需求情况等等[1]。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校本管理作为体现学校实际情况的典范逐渐成为各国中小学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在80年代进行的学校管理模式改革中加入了校本管理的元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走入校园"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校本课程逐渐进入了我国大陆地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视野。因此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校本管理都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一个热点。
(一)校本管理的内涵
郑燕祥在《学校管理的改进--理论 变革 实践》这本书中对"校本"的含义中作了这样的描述:"一是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的特征,它既是解决学校存在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中的问题由学校中的人自己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三是基于学校,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又要从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及开展的各种研究等都要考虑学校实际。"[2]还有的人对校本管理的理解是:学校管理以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为管理对象,即学校管理不受外界的严格控制,有相当的自和资源,能够主动地在发生问题的地方及时将问题解决。
对于校本管理这一内涵本文笔者认为:校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它要求权力下放为中心,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逐渐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创办出更具特色的学校。
二、校本管理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从原来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成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决策者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管理体系采取过于集中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造成学校本身在课程管理的权限非常有限。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地位更多的表现为执行者,学校没有课程改革的主动权和自,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这使得学校的课程无法对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做出快速的反应,造成课程缺少地方特色。
当前学校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对于第一方面,要求教师继续严格贯彻和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对于第二方面,要求教师从原来的课程忠诚的执行者转变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决策者,使教师明白他们有参与校本课程决策的权利和义务,并促使他们直接参与校本课程管理。只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决策,开发出来的课程才可能与学生的需要相一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参与校本管理的实践中来,上下献计献策使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成为全体教师心目中的蓝图和行动指南。
(二)从学校组织工作的被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组织工作的管理者、决策者。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科层式组织结构,即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将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不同的层级上,由低到高、权力逐级集中,构成一条垂直分叉如金字塔形态的权力线。其造成的影响是过分重视课程实施的效率,教师和学生被看作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机器和工具,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控制。这虽然可能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秩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种模式过分追求严密的程序和统一的标准,加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的控制,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不断丧失,沦为规章制度的奴隶,在繁文褥节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反而降低了效率。
当前随着校本管理模式的引进,校本组织结构开始从科层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的转变,促使学校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柔性系统,进行授权管理,使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增加学校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在这个背景下,教师作为学校政策、措施的执行者必须应该全面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当中来,参与到学校政策和经费开支、评估校舍、设备和仪器的需求情况的决策当中。
(三)由学校的被评价者转变为学校的评价主体。
我国过去过于注重自上而下单向的行政意义上的评价。原来中小学教师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只是把教师单纯的作为行政管理对象,没有考虑教师的自身的重要性,这样的管理极易让教师对评价感到恐惧和不安,容易导致教师只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努力工作,或者只为了得到外在的名利而工作。 还让每个教师分别地对上级负责,缺少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不利于建立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利于建立团结合作的同事关系及相互激励的师生关系。
现今校本管理模式是在以行政意义上的集权管理的基础上,添加了被评价者(学生、教师本人等)的参与及多评价主体间的多角度互动。首先,被评价者(教师)成为评价主体,使之能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专业人员了解学校实际情况的优势,参与学校评价体系标准的制订上,掌握标准制订权,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真正成为评价主体,使学校评价工作真正的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评价工作不仅具是甄别功能,还实现了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促进的作用。其次,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应参与到学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以教师的专业视角保证评价工作按照既定标准准确完满的进行下去。最后,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更要加强自我评价。教师主体既然作为评价对象,理应进行自我评价,进行专业上的反思。
三、教师角色的塑造
(一)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以往的学校管理活动中,我国中小学校的师生一直充当着服从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从服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命令到接受校长的要求,我国中小学校的师生很少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喊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要求、实践自己的理想。这种"避世"思想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集权性外控式管理的盛行,其消极性有目共睹。
校本管理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并能做出相应的决策,师生要转变观念和角色,从"消极避世"转变为"积极入世",从服从者和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决策者,树立"参与管理"的思想,学会在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会统一领导下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包括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人员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工作安排等各个方面。
(二)加强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在校本管理这一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既包括教师的意识的转变又包括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师意识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通过校本培训和研究、开设校本课程进行。
摆脱由师资培训机构或某一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脱离学校实际情况的、与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无关痛痒的模式,而要求教师所接受的再教育要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这种培训即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便于实施全员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形成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参与在职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协助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的导向、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
(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校本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同样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4]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专业素养会得以提升,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提。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的是开发的过程,而不是开发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知识,专业知识及课程开发知识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校本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也得以提升。因此,可以这样说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校本管理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郑燕祥《学校管理的改进--理论 变革 实践》[M].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1996.
篇4
关键词: 中职 英语 学习观念
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他们一般都是在中考失利,为了提前就业,选择中等职业院校学习专业的技术技能。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偏低,虽然中职生入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目标不明确,尤其对英语的学习更是感觉难上加难。大多数学生学英语就是想考试过关,情绪消极,加之学习不努力,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课前预习单词的极少,上课时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在玩手机,还有的在小声说话。即使老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或合作交流,学生们也是表面应付,不专心朗读、不用心研究,厌学现象时有发生。面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英语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转变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端正学习观念
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好,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观念息息相关,所以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作整体的了解,调查学生中学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失败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耐心引导学生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学好英语,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奋勇争先。学生基础不是太好没关系,关键就是改变学习态度,后天的努力更是走向成功的决定因素,只要把握现有的条件和机会,英语就一定能学得很出色。我就此作了一次调查,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还是基本相同的,学生们觉得英语学习主要依靠母语,一部分学生相信后天努力会有很大进步,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管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教学管理方法的好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作用很大,只要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英语方面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管理方法,正确地使用英语学习方法管理观念。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功能操练会有效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力。调查也发现,中职生总体上认为学好英语必须依赖母语,所以要进一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习惯,努力改变中职生(包括优生)学习英语时依赖母语的观念。
二、训练认知
(一)运用规律
学生对发现语言的规律和适时地运用规律学习英语很是感兴趣的,所以中职英语教师要尽量多为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律可循,学起来有“法”可依。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注重开发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问题的兴趣,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尽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现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如先要求学生在30秒钟之内记住这五个单词:respectable,respectant,respecter,respective,respectful;接着,要求学生归纳这些单词的规律,再要求学生通过先记词根respect,再记后缀-able,-ant,-er,-tive,-ful去记忆这些单词。最后,要求学生对比一下,在对比中教会学生学习策略。使学生在找规律中兴趣大增、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母语
学生们经常运用母语的知识理解英语,这也是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一条比较实用的措施,教师就可以顺应学生的愿望,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学习者的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起到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外语学习方面有两种作用,其一就是促进作用,其二就是干扰作用,英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母语知识特征和需求,耐心细致的找出对学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化干扰为积极有力促进英语学习的因素。当然有时中职生“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的频率过高,会对培养学生分析英语的思维稍稍有所影响,但只要在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母语就会使学生有效进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一些如violet,cancer等专业词汇,若采用母语方法来解释或展示这些词的意思,就会是“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的最佳体现,可以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普通的单词、语法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就不应该让中职生“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以逐步培养中职生“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的学习策略。
三、训练调控
(一)课堂“反思”
一提到反思就感觉只是英语教师应该做的,其实不然,中职生如果在学习英语期间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就会极大地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可以把学生反思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就是按计划给学生反思时间,学生在反思时可以谈个人的英语学习不足、本节课或前几课中表现如何、近期自己学习英语的效果、自己取得进步或落后的原因分析、自己在英语学中的不足或存在的困惑、个人学习短期计划、长远目标,等等,例如在教完“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一单元后,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自我反思:(1)本单元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结构的记忆和理解情况;(2)阅读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部分的练习完成情况;(3)在热身、读前、阅读和各种任务的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4)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5)对文明就餐行为的讨论;(6)对自己完成本单元学习的计划、方法的总结和回顾。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清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使自己的英语学习更具目的性、科学性。
(二)把握过程规律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一般不愿去把握,感觉英语教师指导了就没有必要了解,其实英语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较好地把握英语学习的过程规律,对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熟练掌握英语技能技巧以及运用英语的能力会起到关键作用。只有学生了解了学习英语的过程规律,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教学、自主地检查疏漏、自发的纠正不足,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调控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培养学习风格
学习风气是体现一个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那么学习风格则是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必要条件。由于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在学习风格上需要下一番工夫,所以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满怀信心,充满希望地拼搏进取。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约束自己专心听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配合教师的提问,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敢于提问;按时预习英语单词、及时复习巩固、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活动中耳听、口说、眼看、动脑、动手,积极操练,勇于交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这样才能使所学语言知识获得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训练交际
英语学习主要应用于交际,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师生合作共同交际交流。如,在遇到不会的词时,可以换种表达法:hold可用have...in hand代替,chopsticks可用sticks for eating替代,等等。实在不能说出时还可以用动作、手势、表情、图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表达。在英语习得的交际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自我创设机会,积极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而且,还可鼓励学生在课余或节假日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外商、外宾进行交流,以拓展英语学习空间。
当然,以上措施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一点粗浅的建议,希望广大中职英语教师能不断研究、勤于积累、勇于创新,我认为中职生应该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只要英语教师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中职英语学习创新之路,学生在创新的路上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勇争先锋。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张日美.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山东外语教学,1998,(3).
篇5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干部在整个人事管理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事管理干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作用,提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水平。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干部角色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卜方面:
(一)人事管理干部工作重点的转变
作为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干部,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管理角色,更多地需要关注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在刀牛事业单位发展的新时期,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台理分析和开发,充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作为人事管理干部承担着工作人员的调整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人事管理干部不仅仅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工作人员,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卫生事业单位发展服各。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合理调整原有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建立相刊合理和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水平。
(二)人事管理干部业各能力的拓宽
原有的人事管理干部主要是服各巨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调配等简单工作另d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巨生事业单位中很多工作人员的职能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人事管理干部应更注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这刊人事管理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分析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调整,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另外作为人事管理干部还需要根据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对现有技术人员的成果和技术水平进厅洋细管理,这有助于今后人力资源培养工作的开展提高整卜巨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水平。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实行人才储备计划,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
(三)人事管理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
随着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管理干部工作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作为人事管理干部其工作方式也应该进厅卜目应的转变。以住人事档案主要是纸质资料,人事档案丢失的现象比较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卫牛事业单位工作方式的转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人事档案逐渐广泛运用,这不仅仅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保障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人事档案信息被输人到信息库中,由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一定程度日是高了档案的查找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也便于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的管理,人事档案信息更加明了。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还便f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当前网络信息比较多,通过网络寻找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可以发现更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四)人事管理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
作为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刊人事管理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事管理干部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学习管理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更好地协调人事管理工作。另外作为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乏妻设,能够使工作人员真正信服。人事管理干部虽然是工作人员的管理者,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并不能总端着一副领导的架子,这样不利于管理你工作的开展,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加强领导艺术的学习,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干部还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险。
二、结语
篇6
最令学者瞩目的是近来的大城市管治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提出将大城市周边的县(市)直接与中心城区合并方案及与其有关的发展战略,这里简称为“撤县并区”。
尽管大城市已把“撤县并区”作为促进城市化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的管治框架,但对“撤县并区”这种管治方式的内涵还是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些官员甚至以为,只要“撤县并区”,城市竞争力就得到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撤县并区”,它能否对全球化、城市化产生促进作用,目前还很少能见到深刻的讨论,本文拟从大城市管治方式转变来探讨这些问题。
1 大城市管治转变
城市区域是中心城区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区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保证。对中心城区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追求不断对大城市管治提出新的要求。换句话说,大城市采用何种管治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大城市管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更关系到城市区域的城市行政结构。
许多理论揭示了大城市管治的内在机制。制度经济学强调竞争和合作是产生大城市管治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Ostrom,1986;Ostrom,Schroeder Wynne,1993;Ostrom,Gardner,Walker,1994。)。他们认为大城市管治实际上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由中心城区操纵的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区域的发展要靠中心城区来带动,这种管治方式称为“集中式管治”(Centralized Governance);另一种管治方式称为“分散式管治”(Decent ralized Governance),即让城市区域内众多的城镇,相互竞争,共同促进城市化。强调中心城区不要过分干预城市区域内其他城镇,而让市场机制来协调城市区域发展。他们还认为,“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方式都有其内在的弊端。前者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容易造成官僚主义。后者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盲目发展。多中心管治(Multi-Center Governance)方式则吸取了两者优点,为大城市比较理想的管治方式。多中心管治既承认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突出了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协调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正是从“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朝多中心管治转变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政府对城市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调节一方面要求城市之间的合作,同时又不能不考虑它们各自利益,利用竞争机制促进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心城区既要引导郊区县(市)的资源合理应用,同时又要使郊区县(市)真正走上与中心城区竞争的轨道。为了顺应这种公平竞争的要求,解决资源不均的矛盾,大城市在经营和组织城市区域发展的方面,都把资源共享和合作作为大城市管治的核心。
在市县关系方面,中心城区既不是采用计划和分配的办法为自己扩大地盘,也不是放任与不管,而是在集中和分散之间取得整合。城市多中心管治赋予给市县的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各个城镇权限重新分配和调整。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业、土地使用权利等问题上以城市区域的市场机制为准则。如果一个发展项目来到一个效区县(市),那么这个县(市)就要从整个城市区域出发,合理安排这个项目,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压低标准来抢夺这个项目。当一个项目来到中心城区时,中心城区也应该遵守区域共同发展准则,不能不加选择性地包揽一切。因此,城市多中心管治是一个现实的合作过程,它容不得中心城区政府统管一切而增加管理成本,也容不得各自为政,不择手段地为各自获得发展。
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方面,中心城区除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外,还通过建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周边地区进行协调。在不打破各自的行政区划界限基础上将一些次要的城市功能活动转移到郊县。同时中心城区提升自己的功能,使得中心城区可以轻而易举地协调分布在不同城镇的功能和城市化过程。中心城区把复杂的城市分解成若干专业性强的、用地量大的功能,分散到其城市周边地区去带动边缘地区发展,同时,又不剥夺周边地区的发展权,既为本身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本身的协调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周边地区的积极性,引导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整个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分工。
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变化说明,大城市过去维持的“集中式”管治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全球化压力,而对全球化形成了挑战,导致周边城市无法同中心城区展开合作。
“分散式”管治虽然适应了全球化需要,但同时对城市化形成了挑战。分散式管治鼓励了中心城区在更大范围的展开,如城市开发区、房地产业、城市交通会在更大范围内发展,使城市发展规模无法约束,产生了“摊大饼”。“分散式”管治方式虽然提高各个“各自为政”的城镇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削弱了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而正在发生的城市“多中心管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城市化目标的重大变革。它主张各个城市之间开始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维持竞争,目标是提高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2 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的转变
中国大城市管治面临着一个集中和分散的两难困境:大城市区域既需要“乡村城市化”机制来调动小城镇力量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乡村城市化”本身又在影响中心城区的作用,造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更加分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摊子铺的更大,城市管理权限的分散,产生所谓“镇镇像村,村村像镇”,继而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上述的两难困境是影响中国大城市管治转变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中国大城市管治是在这一矛盾中发生转变的。
2.1 “市带县”阶段
城市区域发展的起步阶段总是依托中心城区,是集中市域范围内有限的财力、物力等区域资源来促进城市化进程。1980年代,中国大城市正是采用了这种“增长极”战略,开始改革大城市管治方式。大城市进行了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市带县”的措施就是“集中式”的管治方式的体现。“市带县”促进城市区域资源的集中,同时带动县(市)工业的发展。
在“市带县”的浪潮中,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城市化起了重要作用。例如,许多城市中制造业转移到郊区县(市),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进行联营和合作,城市中的许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师纷纷“下乡”支持乡镇工业发展。郊区县(市)利用城市区域内廉价的人力和土地资源,积累了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部分县(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对乡村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进一步规范了县(市)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乡镇工业企业的素质。
在“市带县”的政策下,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的机械制造、原材料工业得到发展。
可以说,当时的城市化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拉动,即大量中心城市资源直接或间接涌入小城镇。有些倾斜性
政策甚至把中心城区资源转移给小城镇,以牺牲中心城区力量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所以,到1990年代末,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产业格局中,乡镇工业和城区工业各占半壁江山。
“市带县”管治下的城市化主要不是在城乡竞争中实现的,而是靠城市拉动或主动让位来实现的,这是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市带县”管治方式存在着另一种弊端。例如,“市带县”本身就是使城市郊区县(市)享受扶持发展政策,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市)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中心城区需要集中区域资源才能继续保持以往的带动能力,这就需要县(市)自身发展,简单说,“市带县”的同时也需要“县带市”。在中心城区向郊区县(市)提供单向支持的同时,中心城区的政策仍然保持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产业制度的差异使国营企业的资源流向乡镇企业,中心城区的“造血功能”受到限制。中心城区扶持市县发展的政策越倾斜,县(市)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主动参与就越少,而这又会削弱城市区域的整体能力。再如,地理位置临近城区的郊区县(市),具有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论实力并不一定需要中心城区拉动,却吸引了中心城区更多的资源,无形中扩展了城市发展规模。而最需要拉动的边远县(市)却很少得到“市带县”的好处。
2.2 “撤县建市”阶段
1990年代,为了推动城市化,国家开始扶持县(市)对县域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撤县建市”政策。城市管治的方式开始朝着“分散型”方向发展。前后约100个大城市的郊县进入了中国城市行列,直到最近,“撤县建市”才有所停止。
“撤县建市”实质上造成了那些本身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的郊区县(市)直接或间接的脱离中心城区的管治。“撤县建市”不但承认和保留了原有的县在资源分配中的权力,而且在原有的县(市)级权限上注入了新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大城市分散式管治局面。
1990年代以来,积累了一定实力的郊区县(市)开始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这些县级市拥有了经济活动广阔的权利空间时,它进行的经济活动常常与中心城区互相重复。国际投资,商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对外输出使郊区县(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区相比,临近城区的新建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区域交通条件,以及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它们的发育开始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以及中心城区的地位产生冲击。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逐步发展到成为了地区的竞争对手。有些县级市拥有与本身地位不太相称的人事权、财权。他们与中心城区互相攀比,相互压制,所谓“开发区”热就是一个例证。城市和郊县之间相互依存度开始大幅度减小,城市对县(市)的带动力量急剧缩小。
在中心城区与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郊区县(市)激烈竞争过程中,中心城区不仅不能左右县级市,而且中心城区的某些功能也受到了县级市的左右,最突出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由于没有规范的协调机构和管理制度,市县之间并不存在统一的土地市场,由此造成了市县之间互相攀比和重复投资的局面。许多边缘区乡集镇不听命于中心城区的安排,也不受所在县(市)的监督,而利用本身的地缘优势获取额外经济利益,在城市分散式管治中形成了独特的城中村。
郊区县(市)为了抢占中心城区本身所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在城市区域中的正常支配地位,降低开发成本,由此扭曲了本来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了城市地域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开发。
灵活的政府和办事效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制度条件。“撤县建市”赋予了县(市)灵活程度较高的制度条件和管理过程,促进了县(市)参与经济全球化。
2.3 “撤县并区”阶段
“分散型”管治对中心城区的健康发展形成挑战后,政府开始放弃“撤县建市”的管治方法,国家转而鼓励大城市实行“多中心”管治,目前的“撤县并区”就是中心城区和郊县(市)之间的相互竞争的必然选择。“撤县并区”不再是由中心城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城区发展目标,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从城市区域的角度来选择中心城区可能的城市发展目标;而且,“撤县并区”摆脱了郊县单凭本身的资源和市场,在县(市)范围内独自操作、组织经济活动。
“撤县并区”其实是多中心管治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在“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后的一种平衡。大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只有靠合作和竞争方式维持城市区域的竞争能力,“撤县并区”正是在建立一种新的协调机制,顺应共同发展的需要,推动市县在城市区域发展上有效合作。因此,“撤县并区”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大城市管治的本能反应和共同愿望。在“撤县并区”过程中,市县之间事实上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而是共同面对全球化压力,协调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城市已开始朝“多中心”管治方式转变。
1990年代,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率先进行了“撤市并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省会城市,更面临着能否在这场大城市的相互竞争中保住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问题。省会城市兴起了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热潮。杭州市在2001年2月将市区边缘的已经“撤县建市”的萧山、余杭“撤市并区”,市区面积也由此从原来的683km 扩大到3068km。南京将江宁县撤县并区后,最近又将江浦县和六合县分别与浦口区和大厂区合并,从而使市区面积由2000年的1000km扩大到目前的 4737km。合肥将原来的郊区进行了调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458km扩大到558km。南昌市也计划将五个郊县纳入市区。许多地级市也纷纷扩大本身的管治范围,加强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大城市工业结构调整阶段,“撤县并区”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消除就业“城乡错位”情况,中心城区的“下岗”职工可以到乡镇企业寻找出路。也为城乡经济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城市经济主要依托全球化对整体城市区域的市场需求;城市区域市场对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大城市区域的经济只有越来越深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时,中心城区才具有竞争力。“撤县并区”既增强了中心城区政府的功能,而且增加了郊区县(市)的参与。他们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区的竞争力。可以说,“撤县并区”是通过合作来提升大城市发展。
从“撤县并区”的政策内涵看,原郊县政府在大的城市区域发展问题上应服从中心城区的安排,发展策略应当由中心城区来调控而不是由原郊县本身来制定。其次,原郊县的发展决策主要还是由郊县本身制定执行。中心城区遵重郊县自制,只负责协调而不是包揽其发展。郊县政府在政策实施上具有一定的自制权。
3 结论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城市曾经实行过的集中式管治体制,分散式管制方式,正逐步转变成多中心的城市管治,城市化不仅仅依赖中心城区或者农村城镇,而是依靠两者之间的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撤县并区”是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之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结果。全球化形势下,单从强化中心城区出发或单从所谓的“农村城市化”都不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化。“撤县并区”就是市县之间合作的具体表现。衡量“撤县并区”的作用,关键在于建立市县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和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统
一的市场机制,因为城市化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边缘区问题,更多的是大城市腹地问题。一个大城市常带好几个县(市),解决了市区临近的几个县(市),更远的县(市)的发展协调问题还会出现。
要真正实现“撤县并区”战略效果,在“撤县并区”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不能再次回到“市带县”或“撤县建市”的老路。例如,在 “撤县并区”之前,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是显而易见的,在“撤县并区”和城区面积行政调整之后,中心城区面积的扩大,尤其是目前大城市市区行政面积扩大,容易造成粗放式开发。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区域整体的市场机制。就会减少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也就是说,“撤县并区”的同时要防止“郊区化”。中心城区政府不能只关注开发成本低的郊区土地资源,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城市“空心化”。
“撤县并区”改变了原郊县政府运作的环境,在“撤县并区”后,某些郊区县(市)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有了与中心城区同样、但比其他县(市)发展更多的机会。中心城区不能够盲目干涉或插手一些区级经济开发的机会,如果任何发展中的小问题都要得到中心城区的层层审批,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仅影响办事效率,减少投资者的兴趣,而且会减低原郊县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之,城市化和城市地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管治方式或者说是城乡制度安排上的竞争。大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大城市的管治方式。谁能在这样的竞争中,成功地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区域发展的城市管治结构,谁才具有竞争力,城市化才具有动力。
[收稿日期]2002-05-20
【参考文献】
1 Garreau Joel.1991.Edge City:Life on the New Frontier.New York:Doubleday.
2 Kling Rob,Spencer Olin,Mark Poster.1991.Postsuburban Californi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其在商业领域中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每一笔交易,都有着物流的身影,它通过网络及时准确的对物流运动进行监控,直到其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体系使得商品的流转更加便捷与快速,不仅可以减少商品的库存和资金的挤压,还可以降低物流的成本,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电子商务的特征
1、全球普遍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中的诸多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金融业、流通业、生产业、政府与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网络化经济的全新领域。
2、方便快捷性。目前,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没有了地域限制,可以用比较简捷的手段进行传统模式下相对为繁杂的商务工作。商家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客户联系,以及处理货款结算等业务,而消费者也能够在网上商场浏览以及采购自己喜欢的商品。
3、整体协调性。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有效的将工作流程规范起来,还可以将人工处理与电子信息处理统一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就使得企业利用人力与物力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且也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协调性。
二、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模式的转变
1、电子商务下的几种物流管理模式
(1)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从生产企业开始,经过物流企业与销售企业,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供应链的整体化与系统化。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与成熟的阶段。也就是说,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其发展基础就在于第三方物流的发育与完善程度。因此,可以说,物流一体化实际上也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通过利用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和设施,充分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从而取得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另外,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为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巨大的市场需求。
(2)第三方物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流通,进而导致物流活动也逐渐庞大。然而,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性企业为了全力搞好主业,将原来自己负责的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和物流企业进行联系,从而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式。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它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不仅如此,第三方物流的水平高低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的体现和标志。
2、第三方物流的管理措施
(1)合同管理。通常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可以按照合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来进行管理,即建立合同、合同修改或终止、合同执行和跟踪。另外,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中心在签订服务合同时也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物流双方的公司名称,物流本身涉及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物流的收费方式,服务方法和服务要求,以及违约的经济责任和处理方法等诸多事项。
(2)能力管理。对电子商务网站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第三方物流的配送能力,其包含第三方物流的设备、运输以及装卸能力。因此,提高第三方物流的配送能力有助于电子商务网站在选择时优先考虑。
(3)信息管理。物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需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因而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应该加强信息管理,具体来说信息管理包括如下内容: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加强对日常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以及发送。
(4)运力计划与管理。确保送货的时间与运力是物流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国内外关于运力计划与管理的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第三方物流的内部运输规划的研究。一般来说,不断优化各种货物的运输需求整合与运输路线是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之关键。其次,应把第三方物流当做供应链中的一个整体进行应用。在运用第三方物流的过程中,供应链无需考虑它内部运输的规划,而是以企业外部以及内部供应链运作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按照具体的生产作业安排来选择第三方物流。
(5)多点车辆运输。本文的多点车辆运输问题指的是运输车辆由一个或者多个设施分散为多个地理位置上的客户点,因此,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新模式应该尽可能优化设计出一套货物流动运输线,而且应该符合一系列线性规划方法。其中,线性规划法的特点在于适应性较强,涉及的计算技术相对简单。通过线性规划能够求出各个点运输中点和点的最小路径,对各个客户点的车辆进行了巡回访问,促进运输效率的提升,这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
3、物流配送中心的方案选择
(1)Hopfield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管理应该以物流配送线路的具体情况,通过Hopfield网络进行求解,将目标函数向能量函数转化,并将问题变量和网络状态相互对应。
(2)规划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所选择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而后在待选的一些物流中心辐射范围之内计算出配送点数目,并对各物流中心向各目的地配送的单位进行评估。同时,在目的地中依次选取和物流配送中心数目相同的目的地来分步确定配送方案,一直到把其全部分配完毕,其中,每一次都成为一个指派问题。
篇8
关键词:发电企业 传统管理者 职业经理人 转变
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深谙经营管理之道,熟练运用企业内外各项资源,把维护企业的利益、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通过管理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专职管理者。与传统管理者相比,职业经理人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和决策执行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管理才能和创新精神,更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一、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制度基础
职业经理人是现代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一种社会分工。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高水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现代企业制度也难以形成。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方通过权力机构、决策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而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产物。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组织机构的要求。规范化的企业治理结构必须有一套组织机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但又不局限于组织机构,而且包含着融资结构的选择和安排。企业治理结构本身就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2.对财务结构的要求。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企业治理结构,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组合比例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结构,因此,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既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组织系统和活动,也可以通过债务比率来进行,这样一来,债务和资本权益的权衡和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
3.对运行机制的要求。规范化的企业治理不仅是一套静态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而且是一个实际运行以及监督指导的过程。企业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治理就是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上述这些机构实际上在做甚么,如何做,以及为甚么这样做或那样做,这才是治理结构的本质和要害。
二、核心价值观是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理念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理念、经营哲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以及行为准则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构成职业经理人的个人价值体系,是职业经理人的内在推动力,是决定职业经理人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企业的运作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对于职业经理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职业经理人必然对事物有不同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和结果。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研究689家企业后发现: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企业领军人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卓越领导的动力来源于领导者本身的内在动力——核心价值观。因此,在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和发展,要把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职业经理人培养、选拔、使用的首要条件。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是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关键
1.增强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培养领导力。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资源而制定的系统的、长期的总体谋划。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就是以企业的全局和整体为研究对象,不仅要考虑企业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长远利益进行谋划和思考。自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企业燃料成本不断攀升,环保等各种政策性收费大幅度提高,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调控,影响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关注的重点应该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关注外部环境,关注竞争对手,关注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各种要素,更加重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和提高企业素质和价值,以战略思维来进行企业管理。
2.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执行力。职业经理人既是企业的决策者、参谋者,也是企业决策部署、规范化管理、流程优化的推进者、执行者,肩负重任,必须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否则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关键的一点就是看执行力。执行力不是简单、机械地按照领导的意图被动做事,而是要在准确领会公司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完善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贯彻决策部署。提高执行力,还要善于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要树立人本意识,要知人善任,营造和谐的企业内部氛围,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使整个团队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勇于攻坚克难,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是企业做强做好的不竭动力。面对市场经济在广度、深度和速度方面空前变化的形势,只有知变、应变和善变,才能把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激活发展的新动力。职业经理人的思维创新就是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思考和处理企业发展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线性的思维,能够开放性、独创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运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勇于引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推进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并不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要善于把握政策导向,加强沟通协调,千方百计争取政策,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敢于正视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时刻保持一种旺盛的进取精神,把困难看作是一种机遇、一种挑战,带头攻坚克难,努力战胜各种挑战。
4.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培养学习力。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除了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既要精通战略研究,又要懂经营、会管理;既要有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又要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有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因此,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塑造学而不倦、学以致用的良好作风。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还要加强对市场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向实践学习,尤其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企业发展的大局学习,善于结合本企业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学以致用,着眼于解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措施,转化为履行领导职责、推动企业发展的本领。
四、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职业经理人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在制定和实施企业各项战略决策部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职业经理人的才干抱负能否充分施展,往往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成败。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职业经理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密切联系,使职业经理人把维护出资人权益作为使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股东创造效益。
1.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建立起全面涵盖品格、能力、业绩等内容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职业经理人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的依据,提高职业经理人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国际通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平衡记分卡法(BSC)、业绩多棱体以及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评价体系等。以战略价值定位为基础,以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为出发点,以业绩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并实施职业经理人的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优秀评选、奖惩兑现、问责诫勉等逐步递进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明确责任-实施问责-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强化职业经理人权力、责任和风险的统一,促进目标的落实、压力的到位和职责的履行。
2.实施有效的短期收入分配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最大程度地趋于一致,即实现所谓的“激励相容性”,使职业经理人在合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职业经理人激励方案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经营成果挂钩的具有短期激励效应的收入分配激励。二是职业经理人持有公司部分股权的具有长期激励效应的财产分配激励。前者是将收入与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能够增进职业经理人对其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的努力程度。后者通过使职业经理人持有企业部分股权的方案或通过绩效单元的模式分享剩余收益,而使职业经理人目标与出资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也因此得到优化。
篇9
[关键词]高校 管理干部 服务水平 执政能力
[作者简介]邢启敏(1965- ),男,海南乐东人,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海南 三亚 572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38-02
高等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培养人进行,而其中核心的要素是培养对象—— 学生和培养者——教师,高校管理干部作为一支特殊的培养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高校行政化的影响,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忽视高校特殊的职能,片面追求行政权力发展,强化管理职能,淡化服务职能,将高校“营造”成权力角逐的阵地,使高校管理干部成为权力竞争的“附属品”。 因此,高校管理干部“从管理到服务”职能的回归,是对高校管理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量。高校管理干部因高校功能的特殊性,而具有特殊身份和地位,高校管理干部是高校教师、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重要的地位。加之高校管理干部的“双肩挑”身份,更使这支队伍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高校管理干部存在的思想认识不清、管理不到位、服务不深入等问题必然严重影响高校管理的组织和实施,更影响学校培养人才功能的实现,因此,从思想上、行为上、情感上研究高校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到服务能力的回归问题,是从根本上探讨高校管理干部执政能力的核心价值体现问题。
一、厘清思想认识:从管理到服务高校本质职能的回归
1.高校行政化认识。高校行政化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高校管理干部具有与政府机关对应的行政级别,但从其根本上看,高校并不同于政府机关,无论其任务、职能,还是权力主体所面临的管理对象,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化主体,充其量是一种内部管理体系和内部管理组织,高校管理干部具有更明显的动态性。因此,高校管理干部自身应当清晰认识高校行政化的特征,对自身身份进行合理定位,充分认识高校行政化的本质。
2.高校行政管理认识。高校的组织形式以及运行管理都是围绕学术活动及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特性展开,高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这为核心功能展开。因此,高校管理突出表现为组织、协调的功能,高校管理干部就是组织者和协调者,高校行政管理更主要的是业务管理,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具有更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对于高校管理干部而言,其执行能力的核心表现是业务创新能力,高校管理干部必需明确业务指导的重要性,更强调“内行管理”的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3.高校管理模式的认识。高校管理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指导和服务,高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规划、方案和制度,指导不同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需的服务,解决高校的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高校管理模式中服务是根本,执政能力的核心体现也是服务能力,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树立服务的管理理念和思想,确立服务的宗旨和意识,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的执政能力。
二、加强服务行为:实现高校从管理到服务的实质性转变
1.行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加强服务行为就是要将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使服务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行为。高校管理干部涉及的事情都是高校办学中的细微小事,这些事情的行为表现备受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高校管理干部不能重“言”轻“行”,强调规划、设计而忽视行动和实践,所以,高校管理干部的每一行为表现都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评价。
2.行为的合法性向合理性转变。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即政治统治权所具有的合理性与道义性。人在本质上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虽然其思想和行为也往往表现为非理性。人的这种本质属性,使人对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有一个根本性的评价标准:合理性。政治统治要能够为公众社会所认同,它就必须是“合理”的,就必须符合“合理性”这个标准。而合理性这个标准本身,则是由主体的理性所持的各种基本价值观念所构成的,①因此,加强服务行为就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转变。
3.行为的真实性向有效性转变。理论上的认识并不能实现执行的有效性,只有按照规范行使权力才能使所谓的权力更有效。高校管理干部做与做好存在较大差别,如果高校管理干部都尽其所能地将自己的任务做好,必然产生良好的效果,有些高校管理干部因能力所限和工作态度影响,工作不积极努力、缺乏创新意识,行为表现是真实的,但却是无效的,所以加强服务行为是实现高校从管理到服务的实质性转变,更是考察高校管理干部执政能力的核心。
三、科学服务评价:高校从管理到服务的有效保障
高校管理干部应当以服务水平作为领导干部评价标准,科学的服务评价标准是增强社会公平的关键,因此,实现高校从管理到服务的保障,必须进行科学服务评价。
1.高校管理干部选拔、聘用、考核和奖惩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高校管理干部的专业化和专职化。高校管理干部的评价,必须以其实现高校核心任务和本质职能贡献的基础进行评价,以基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作为重要依据。只有评价科学,才能激发高校管理干部执政服务的潜力,只有服务到位,才能推动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实现创新和发展,更能保障高校管理干部的良好成长和健康发展。
2.高校管理加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的管理环境。科学服务评价,为高校管理干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高校管理干部努力工作的原动力。鼓励扶持有创新举措、工作有新起色、业绩突出的管理干部,并将之作为晋升的依据,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发展环境,使有能力、服务水平高的干部能得到重用,保障公平的竞争机制,只有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真正激发高校管理工作热情和服务动力,才能有效阻止投机分子的不劳而获,同时,对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业绩平平者,予以改聘,强化高校管理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
3.高校加强人本化管理。“高校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使个人的努力与所要取得的具体目标协调一致是管理的目的”。②高校管理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本化管理,也就是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尊重教师、学生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各利益相关者个人的尊严、权利、价值和愿望,遵循民主原则,注重多方沟通,让广大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管理中来,在实现高校管理目标的同时,利益相关者个人价值也能得到充分实现”。③
4.建立高校服务型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高校管理干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体现执政能力的服务水平考量,通过制度规范高校管理干部的管理取向转变,高校管理干部从管理到服务既是当前的一种必需趋势,更是高校管理干部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高校管理体制之下,去行政化、官本位等问题都是因为重管理轻服务,缺乏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加之公平的竞争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严重影响高校管理干部执政能力,从而导致高校管理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影响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所以,构建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不仅是对高校管理干部执政能力的重新考量,更是高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如何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融入高校管理干部的管理理念和行为中,是高校管理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注释]
①罗予超,陈智勇.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拓展与执政能力的提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56.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人事管理工作一直是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院校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传统形式下的人事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的工作需求,存在诸多的弊端,给院校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职业院校如果想要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使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此保证职业院校人事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如果想要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1.管理内容。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管理内容的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主要以“事”为基本点,对于职业院校内部的人员进行的是“管、进、出”类型的管理工作。与之相反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以“人”为基本点,将“人”看作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人”的管理。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重视“人”的发展,因此可以保证职业院校内部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到自身工作中去。
2.管理手段。在管理手段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手段是物质刺激与制度控制,通过对职业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金钱奖励及制度约束来实现管理目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是人性化管理手段,充分考虑到职业院校工作人员的个人情感与内在诉求,尊重每一个工作者,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3.管理技术。传统的人事管理,很少将管理工作与技术层面相结合,一般都是依照拟定的制度进行管理,存在较强的机械性,不够灵活、不会变通。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采用新型的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测评技术、互联网技术、考核技术等,具有极强的先进性。
二、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如何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及人力管理的工作者在认识到上述主要区别之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职业院校若想将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就需要对观念进行合理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一般是把职业院校内部的所有人看作为“经济人”,主要关注的是人自身的自然属性。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人性有完整且丰富的假设,不仅关注人性的内部片段,还对人性有全面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切实保证后续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某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发现,随着院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满足院校的人事工作。在此背景之下,该校的管理者决定将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着重对工作观念进行了合理的转变。该校的人事管理部门,树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核心内容”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该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编制,并且设计了合理的薪酬制度,使人事管理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该校的人事管理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后续的管理方法、管理目的与管理结果都产生了相应的转变,为该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了合理的开展环境。
2.建立激励机制。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通常都是采用金钱、物质激励的形式,激励手段相对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职业院校的深化发展,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想的激励目的。职业院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物质激励之外,更要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在马斯洛理论中,人的需求主要被分成了五个层次部分,即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这一理论反映的就是人们基本的心理规律与行为规律。在职业院校的工作开展中,教职工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是学校价值得以体现的基础。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除了要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求之外,还应当努力满足其精神需求,只有教职工的物质、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积极调动起来。这样,教职工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还会主动对工作进行创新发展,以保证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某职业院校为了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该院校的管理者与人事管理人员除了对教职工进行物质激励之外,还很重视对其进行精神激励。人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教职工的个体需求进行了调查与掌握,根据不同教职工的个体需求,来采取不同的激励形式。这样,不仅保证了激励工作的针对性,也使教职工认识到了自己在院校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价值。该院校的教职工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该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顺利的开展。
3.加强职业管理。职业管理这项工作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之间的重要区别表现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内部人事工作的新职能。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指导教职工进行职业计划的拟定,并且在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实现教职工的职业计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协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确保教职工的工作计划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是协调一致的,让两者相结合,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体。教职工的职业计划目标一定要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一致,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教职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就无法得以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教职工的预想目标。
3.2实事求是。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帮助教职工正确认识自我,并对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以此为前提制定个人职业计划,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3.3动态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之后,还要注重其动态发展,在教职工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职业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完善,以保证职业计划满足不同时期的教职工发展需要。
三、结语
职业院校的人事工作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传统的人事管理目前难以适应职业院校的工作发展,需要院校的管理者对其进行改革。职业院校应当认识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之上,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院校可以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此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秋娟.关于推进学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
[2]李娟娟,曹红霞.试论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科技信息,2013(24).
[3]黎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新措施[J].经济师,2011(11).
-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 下一篇: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