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任务型教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篇1

论文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谈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原则、任务类型及任务型教学设计,希望带给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一些教学启示。

任务型教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课堂教学模式。它提倡“做中学”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意义的表达,是一种通过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基于Nunan和Willis的任务型教学研究角度出发的。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没有唯一固定的定义,研究者都有互相交错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定义,但涵盖的意义大都一致。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定义。这里提到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学者的定义。Nunan(1989)认为,“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目的在引导学生参与目标语的理解,操作,输出和运用目标语言交流,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意义交流而非语言形式本身。”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对任务的定义为:“有明确目标的旨在达到特定目标的课堂交际活动。”综上观之,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各种课堂或课外活动,让学习者更关注语言意义,最终达到目的语的学习。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二)形式与意义结合原则。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学生在实施任务的时候,要注重这两者的结合。如果只完成任务而没有注意语言形式的机会,可能会使得任务没有重点,或者很难使学生的中介语得到发展;(三)阶梯型任务原则。每个单元的任务都组成一个教学的阶梯,每个任务就是这个梯子中的一个台阶。所以任务的设计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三、任务类型

Nunan (2004)列举了若干可用于小组活动的语法任务。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一)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语言信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二)调查型任务(survey):调查者可以调查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组织者可以据此爱拍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户外活动;(三)语法图表(grammar charts):语法学习可以采用归纳法,即给予学生大量还有某种语言用法的语言材料,可以是短文,对话或其他文本及音响资料;(四)观点差(Opinion- gap):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关于任务,当然还可从其它角度分类;(五)推断差(reasoning-gap):这样的任务需要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测、归纳,或依据所掌握的形式方式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或决定。

四、设计教学任务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学过程就反映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当中, 教学任务链应该是步骤明晰的、可操作性强的。为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在教学中具体实施,Willis (1996)提出了一个实施框架。 转贴于

(一)任务前阶段: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有用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学生兴趣。

(二)任务环阶段:分为任务、计划与报告三个步骤:1、任务阶段:学生执行任务,可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此环节教师起的是监控作用;2、计划阶段: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形式可以是口语或者书面的。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此环节教师起的是语言顾问的作用;3、报告阶段:学生分组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此环节教师起的是主持人的作用。

(三)语言聚焦阶段:分为分析和操练两个步骤。1、分析:关注的焦点开始从语言意义转移到语言形式上来。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词汇及语法,聚焦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性;2、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重难点,包括词汇及语法。适量的控制型练习是必要的,这些练习使整个教学程序更易于许多普通学习者。

五、结语

本文谈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原则、任务类型及教学设计,不仅给教师理论指导,还谈到了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大学外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来改变大学英语学习者哑巴英语的状况。具体说来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任务,实现其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享受任务的乐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希望本文会给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一些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篇2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

1. 任务的界定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的设计来推动教学的进行。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以参与、体验、互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任务的履行可以调动学习者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其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

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任务的定义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不同的语言学家对“任务”有不同的解释。Long(1985)从非语言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如油漆栅栏、给小孩穿衣服、买东西等。也就是说,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语言学家Breen(1987)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将任务定义为:任务是任何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小到简短的练习,大至复杂的、冗长的活动,如小组解决问题或模仿、作决定等。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基本特点。而Krahnke(1987)则将任务限定为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换言之,Krahnke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关于Breen和Krahnke对任务的定义,贾志高(2005)认为,从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两种定义都欠妥当。将任务等同于“活动”或“练习”掩盖了任务这一概念的积极属性,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而如果我们把任务仅仅局限在具有真实生活中所反映的交际目的的课堂活动,就会削弱任务教学法的包容性,同时降低它的可操作性。David Nunan(1989)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交际任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虽然对任务的定义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笔者认为可以将任务定义为:学习者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涉及信息理解、加工,或者解决问题、决策问题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

2.任务的结构组成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交际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其哲学心理依据是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早在1989年,语言学家Nunan在分析任务时就曾指出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具有结构性,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Canal&Swain,1980)

(2)输入: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图片、影象资料,等等。

(3)活动:完成任务。

(4)师生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递与接收信息,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相互交流。教师是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指导者,也是交流的伙伴。

5)环境: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完成任务的方式,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分配,可以是课内教学,也可以是课外活动。

Nunan对任务的论述深刻的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精神。这一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互补,另一方面又可以较好的体现新英语教学要求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新知识构建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

3.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任务型教学法实施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多采取说教式、填鸭式等一些自上而下(up-to-down)的教学方式,这些固定的课堂教学方式阻碍了自然的语言学习。而在以任务为指导的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外语学习者能自然地、下意识地发展他们内在的学习机制,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教师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例如通过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使学生明确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在用中学

任务型教学聚焦于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Prabhu强调,语言学习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的意义和语言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目的语的输出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参与-体验-内化-外显”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增强语言的得体性意识,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

3.2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3.2.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结合英语精读课程的特点,笔者把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布置任务。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任务,并把任务的主题、内容及要求介绍给全体学生。任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大多数任务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前完成。任务可分为单元任务、讨论任务、写作任务和交际任务等。单元任务是一个整体性的任务,与所学单元的话题紧密相连,比如在讲解《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广告”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的单元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介绍广告发展的历史。b.排除障碍。由学生提出(教师补充)阻碍其完成任务的困难,如生词的读音、语法结构、难句及篇章的理解等,然后由教师或学生讲解(视问题多少而定)。c.完成任务。根据任务的不同要求,学生单人、成对或以小组、大组等形式在全班学生面前履行任务。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念上,试图准确地表达课文的内容。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监督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语音是否正确、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准确、用词是否得当、语言是否得体,并把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d.总结。教师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更正,并布置适量的练习。最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给予适当的表扬,使学生可以有“成功的体验”并增加完成下一个任务的信心。

3.2.2任务的设计原则

(1)遵循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和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的。语言发展的动力是因为儿童在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获得更多关于世界的知识。教育者在为儿童提供整体学习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儿童特定的学习要求,并应明确语言发展只是整体学习情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的最终结果。这里的整体不是指语言技能上的全面发展,而是指为儿童提供对其全面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价值的活动。儿童学习语言和儿童认知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在设计任务时必须遵循英语语言习得的规律,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进程。

(2)遵循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合作活动。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得到的。这种建构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关于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应“尊重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孟静静,2007)同时教师还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起着一个中介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理论,尽可能地创设尽量真实的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的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情。

(3)遵循任务设计阶梯型原则

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原则。此外还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一些任务,设计的任务都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任务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任务太难,令人望而生畏,又会缺乏信心。因此,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每完成一个层次的任务后,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再积极、主动地去挑战更高层次的任务。

4.结语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真正实现了语言学习从“教”到“学”的转变。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任务,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节。

参考文献:

[1]Breen M P.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A].C N Candlin,D Murphy.Language Learning Tasks[C].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7:23-46.

[2]Krahnke K.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nglewood.NJ:Prentice-Hall,Inc,1987.

[3]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89/2000.

[4]Prabhu.N.Procedural Syllabuses[J].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LC Seminar. Singapore,1983,(3).

篇3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现状;应用;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58-02

一、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职专英语教学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是受整个职专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和交流能力提高缓慢,有时甚至出现滑坡现象,有的在音标、时态和简单句等方面都错误连篇,有些学生竟然连26个字母都不能规范的、顺利的书写。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专英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采用贴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把英语学好。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逐渐被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和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任务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职专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以求探索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途径。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特征及意义

1、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学习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必须是真实社会和工作领域的,具有挑战性的,是能够让学生运用语言去做事,而不仅仅是去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言做事”,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和养成。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2、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

除了语言学习实践目标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关乎工作、生存、交际、竞争等的目标,有供语言应用的语境或场合,要学生动脑和动手,要有成果。学生能够合理地分工,在全过程能用英语进行目的明确的交流,能够将语言知识和技能综合系统有序地与其他活动相结合,能够将任务按难度和等级划分。任务包括必要的步骤:计划、行动、回顾、评价、协调、组织、汇报等。允许有不同的完成任务的方法。

3、任务型教学法对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学取向,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转变以知识教育、以考试为取向的学术性教育现状。语言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摆脱知识教学的机械灌输、注入模式,通过学生语言卷入和交际体验来达到。任务型教学法强调教学目的不是学习语言,而是学习活动的交际化,同时也不否认知识的价值。因此,任务型教学是职业中专英语教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想选择。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包括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知识要点)中,其核心部分是任务环。

任务前活动阶段,是任务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要求和实施步骤。教师将所选的话题和任务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与完成任务的兴趣,采用多种手段激活学生脑中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任务环阶段,这是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通过交际任务的完成,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该环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任务,课堂组织形式可以结对子或按小组进行编排,便于协商完成任务,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达,使学生有胆量、自由地进行表达尝试。二是计划,学生准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时,由于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公开的汇报,他们自然要为语言的准确性努力,教师应在一旁给予语言建议。三是实施,各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呈现他们的报告,教师充当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语言知识要点阶段,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讨论其特色。他们可以记下单词、惯用语或句型,教师在分析过程中对教材或学生的汇报中出现的语言难点进行操练。这一环节有助于反思和巩固,斑竹学生认识差距,促进其主动弥补存在的不足。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应对错误和困难的能力,及时的他定和热情的捷达、释疑会使学生更愿意投入下一轮任务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篇4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实用英语 应用

外语教学界中基于任务的教学法(Task2based Approach)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并迅速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热点。该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视外语教学为解决交际任务的过程,课堂活动的组织以任务为核心,并按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活动,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

一、任务的定义和设计原则

1.任务的定义

许多学者对任务曾下过定义,如:Jane Willis对任务下的定义是:“任务”就是学生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获得产出的活动 Willis Breen(1987)则认为,任务是任何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小到简短的练习,大至复杂的、冗长的活动,如小组解决问题或模仿、做决定等。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基本特点。廖晓青(2002)认为任务是指一系列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尽管对任务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

2.任务的设计原则

就如何设计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基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任务应有现实意义,以学生需要和现实交际活动为参照;第二,强调意义交流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际愿望和活动,使交流的愿望和需要产生学习语言形式的动力,同时,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英语;第三,强化小组活动,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学习;第四,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包含信息的输入、接受、传递等过程;第五,注意文化内容的导入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最后,任务完成以后一般要有一个具体的成果。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并让学生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二、任务型教学实施模式及在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教学实施模式

虽然迄今国外学者提出了为数不少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但笔者认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仍然是Willis的三阶段模式:(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2)任务环(task cycle):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后任务(post-task):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2.任务型教学实施模式在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passage 1 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为例看看前任务阶段、任务阶段、后任务阶段三个阶段具体任务的设计。

(1)前任务阶段

任务:搜集整理有关西方节日的资料。

目标:通过了解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能力。

材料来源: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查阅相关书籍,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

活动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

操作过程:全班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拿到一个需要被了解的西方节日的任务条,例如:有的小组去搜集关于复活节的资料,有的小组则需要去了解万圣节的相关信息,等等。一星期后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成果。经小组讨论分工,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分头行动,搜集资料,在此过程中各组成员保持交流;小组讨论并就各成员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然后选一名组员为代表向全班做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通过做幻灯片来进行介绍,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积极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自觉评价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提高了阅读能力。指导他们搜集资料,不仅可以收集相关节日介绍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收集相关的音乐、图片资料等等,使收集的资料尽量丰富全面。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一定用英语去表达各种想法和体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仅仅为活动而活动。

(2)任务阶段

任务: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节日信息。

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变单向的传授知识的课堂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操作过程: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小组代表发言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也可以接受其他同学及老师的提问,使整个课堂充分的互动起来。小组讨论,分析其他小组成果。小组进行互评,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可以经过民主评选,选出优秀活动小组,给与一定的奖励。

在这一项活动中,打破了传统的“传授知识、被动接受”的格局,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容许学生出错,自由发言,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课堂的教与学两个方面就具有了创造性。

(3)后任务阶段

后任务阶段主要由教师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认为的难点,拾遗补漏,对课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上的练习复习、巩固这些语言知识,以保证大纲的实施和教材要求的实现。这一阶段也可以包含一些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根据一些关键词和表达来复述课文,一般侧重于课文的语言点,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促进其掌握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四、结束语

任务教学法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交流能力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即学生能把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然而,任务型语言学习的任务设计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得到控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2]Breen M P..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London: Prentice - Hall International,1987.

[3]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

[4]廖晓青.交际教学实验简介.国外外语教学,2002,(2).

[5]《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中国大学教,2001,(2).

篇5

关键词:中师英语;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50-02

迄今为止,英语教学经历了从教形式到教功能的过程。传统的外语教学法中,经典的模式是3P模式,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出)。这种方法同样在口语教学中长期使用,并且很受教师们的喜爱。这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的,不能活用。因此,这样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此外,目前口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学校课本里所学的知识和内容与今后所用的知识严重脱节。这样,就给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传统的3P教学法已不太适应英语口语的教学要求,而交际教学法还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一种既切实可行又符合中师生今后学习、工作要求的口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由此应运而生。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关于“任务”一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任务”其实是指人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各种活动。但是,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关于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众多学者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各有侧重,既反映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大致特征,又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演变与重塑。斯坎翰则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1)意义是首先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先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能力是发展的,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即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构是建立在原有的经验(已知的语言、概念和活动)的改造和重组上的。在英语学习中,它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挖掘他们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中提高交际语言能力,强调通过口语或书面语交际的训练掌握语言技能,非常适合口语教学。此外,它对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求意义完整,可作为交际行为独成一体,还应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既要突出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又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和语言数据的真实性。操练时着眼于“意义的交流”,把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思想内容的准确表达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用外语解决现实问题并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任意组合,自由发问,师生平等,属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已被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普遍接受,并成为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它以任务组织教学,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等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材料,精心设计一系列难度适宜且体现语言教学要求的教学任务,并在各项任务的准备、实施和反馈上制定具体方案,努力探索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就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练习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有如下特点: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环境: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试图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以前外语学习关心的只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不关心学生,不清楚学生学习语言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70年生了重心转移,认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同样重要,研究的重点“明显转移到学习主体和学习过程的研究上来”,开始关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情感以及认知力的发展,关心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任务型教学既注重过程,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体现了教学途径的综合性和折衷性。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是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于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使学生从学英语是教师“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学英语是“我要学”的状态。

三、中师生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原则

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事先需要学生自主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手段,增加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创设语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任务的设计就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在内容上要创设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较真实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真实的任务情景,旨在刺激学生输出与课文有关的目标语,所以趣味性和真实性是首要因素。根据任务教学法的原则,任务设置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人们每天在工作、生活、娱乐中所做的事,而这些人并不是应用语言学家。”因而,在确定学生喜欢的话题后,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将话题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所做的事”上。其次,大量的小组活动被认为是它的特点之一。设计任务时,不仅要有独立完成的任务,还应有更多的小组活动。小组讨论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团结互助以求最大化他们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而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模式。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研究和互相探讨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以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经常以4至5人为一组在课上进行讨论,组员轮流作主持人,或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编写对话,表演话剧,进行竞赛等活动。为了使讨论得以顺畅的进行,教师可事先将主持人用语及讨论中的交际用语印发给学生。在讨论中,学生们纷纷以事先准备的材料为辩论依据,各种新的观点在思想碰撞中又相继产生。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全班做主题发言,总结小组观点,并接受同学的提问。通过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学会理智地协调相互合作的关系,达到学习与做人两丰收的双重目的。传统的口语教学由于教材单一,教法学生参与性不高,有时候口语课竟成了教师独自训练口语的课堂。口语教学也应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使口语教学时尚化和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态的网络为口语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任务。媒体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优势,特别是动画技术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它使课堂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得以实现。如,多媒体课件能模拟出三维的动态交际环境,创造逼真的言语交际环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的言语交际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活动,由“让我说”变成“我要说”,加强了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另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利用其容量大的特点,提供大量变换的人物动态的交际场景,带给学生新鲜感。并且,教师还可以变换形式,让学生与画面上的人物进行对话,让学生为画面配音乐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将学与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形式有效地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

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单纯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建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需要选择其感兴趣的和实用的话题,并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活动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和个性特点组织各种小组,并把不同的任务恰当地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或个人,使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及组与组之间的友好竞争和相互支持取长补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仕英.中学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结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10(4).

[2]戴炜栋.试论影响外语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之一[J].外国语,1994,(6).

[3]黄菲菲,毛军社.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篇6

关键词: 网络 虚拟世界 英语 任务型教学

一、引言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发与进步,就像是在教育者面前打开了阿里巴巴的金库。很多教育研究者都投入到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现代化教育的改革的研究课题中。在外语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提供的资源被看做是改革枯燥乏味的传统外语课堂的一剂良药。许多关于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进外语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论文纷纷问世,如辛凌等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自主学习实证调研》和陈晓日等人的《CAI在英语专业、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文化知识和视野,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以及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合作性学习,而如何利用网络的大环境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还没有认真讨论。有一些论文,如朱雯的《网络背景下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和戴岩的《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型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旨在将网络与任务型教学结合起来,但是其中对“任务”的理解不够到位,而且认为网络只是简单的收集资料的渠道,实质是把网络当成电子图书馆,或者把网络电子邮件当成交作业的方式,与书面作业本质无区别,又或者只注重多媒体给予的试听效果,在内容上并无区别。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的定义、特点和相关理论的综述,指出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并介绍网络资源的特点,最后提出利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初步构想。

二、实行任务型教学的困难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在此基础上,奴南(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得到提倡,“新课标”中也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困难,这些困难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任务”的理解不全面。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内容,正确理解“任务”是正确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出发点。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任务”的定义:威莉斯(Willis,1996)把任务定义为:目标定向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者使用语言获取真实的结果……学习者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任何目标语资源解决问题、解谜、玩游戏或分享和比较体验;朗(Long,1985)对任务学习的理解为:为自己或为他人从事的一项工作,它可以是油漆围栏、帮小孩穿衣、填表、买鞋、订机票等等;斯基汉(Skehan,1998)把任务学习看成是主要强调意义的活动,把学习过程看做是做中学。笔者认为任务应该是一系列层级的活动,要求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言来实现,其目的是为迎接真实世界功能的挑战做准备。归纳起来,“任务”应该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中:

(1)语言的意义(meaning)是首要的。即,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结构形式(structure)是次要的。

(2)总要解决一些交际问题。也就是说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锻炼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这些问题都有关于交际。

(3)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就是说任务的设计必须贴进生活,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这里就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语言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才容易被习得。

(4)任务的完成是先于其他的。鼓励学生想办法完成任务是先于他们的语言学习的。

(5)任务的评估取决于任务完成的结果。任务是否成功取决于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过程是次要的。

由此可知,“任务”的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运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义为首,语言结构为辅。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很多教师把写感想、收集课外文化资料当成是一项任务。如,刘益全等人的《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学习模式》把叫学生听歌记歌词称为“任务型”教学,这是很明显的对“任务”的误解,把任务仅仅当作一项教学活动,认为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活动就是“任务”。

2.教师缺乏设计任务的能力,对学生也有较高要求。

由于现行教材很少有专门以任务型大纲编写的,如果教师需要进行任务型教学,他们需要根据教材涉及的话题和内容自己设计任务,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许多教师本身缺少运用外语交际的经历,他们如何能设计出与现实有联系的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呢?而且任务的设计还涉及任务的目的性、可行性、难易程度等,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为任务型教学强调的是任务完成的结果,过程是次要的,而且教师不可能一直督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这要求学生有相当的自觉性和意识。任务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如果学生对任务毫无兴趣或者缺乏以上的能力和意识,则任务很难到达预期效果。

3.缺乏使用语言解决任务的环境。

缺乏使用目标语是任务型教学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所有外语教学无法达到最好效果的原因。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关注的是结果,那么语言的习得怎么产生呢?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就是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理解和建构,特别关注学生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任务型教学正是想通过完成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任务的方式,在交际情景中给学生提供自我构建知识的经验过程。然而这必须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使用目标语交流、获取信息,但是实际操作上很难达到。比如这样的任务:“doing a price comparison survey of food stores”,在理论上很符合“任务”的定义,但是在中国,做这样的一份调查,学生会用到英语去询问吗?结果只是让他们在各项中国食品的翻译问题上头疼。

三、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通讯模式成为语言教学的一剂良药。而没有恰当的药引,网络不仅发挥不了它的优势,还可能喧宾夺主,使教学偏离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分析网络的特点,并讨论如何利用它。

1.网络资源的特点

网络资源,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知识覆盖面广而且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容易获取。这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准确的语言文化资料。但是如何挑选适当的资料来学习,网络本身指导不了,这时教育者的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任务型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设计一些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制作课件网站的能力得到锻炼,但是交际能力单纯通过收集资料是很难提高的。

2.网络通信手段和互动

许多教师看中了网络方便快捷的通讯手段,鼓励学生用E-mail交作业和报告,许多问题可以用QQ、MSN等软件进行多方同时在线交流。由于网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样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安排学习内容。比如喜欢音乐的可以选择听英文歌曲来学习英语,喜欢体育的可以选择浏览国外的体育网站来学习英语,这样把英语当作是他们了解世界、追求自己爱好的工具,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它为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什么帮助呢?上面我们提到,任务型教学中,很大部分的任务是由教师设计的,这些任务的难度、内容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网络游戏给教学的启发

把网络游戏放在这里讨论,是因为对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有借鉴意义。近年来,火爆的网络游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孩子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人们开始研究为什么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此大,为了玩好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却不能兢兢业业地学习知识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网络游戏的类型和特点。主流网络游戏分两种,一种竞技类,如泡泡堂、连连看等;一种就是角色扮演类,如最流行的魔兽世界、奇迹世界等。根据张素蓉和杨卫建的一份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33%的学生是为了放松与消遣,25%为了交朋友,19%是由于PK的刺激,19%是追求冒险的刺激,21%是由于喜欢画面的绚丽和不断变化的故事情节,18%是为了级别晋升的满足感(对虚拟物品,如“装备”、虚拟货币等的追求)。用简单的话说就是,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或者训练各种技能,可以获得某种东西,这些东西包括虚拟财产、朋友、放松的心情,或者成就感。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如果能给学生获得类似的回报,他们也许会乐意而为之。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虚拟环境包含各种交际要素:人与人、人与游戏情节,这些都可以为任务型教学所用,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环境。

四、利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和构想

把网络游戏跟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出教育游戏软件来实现“寓教于乐”的思想已经成为未来游戏与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在程君青和朱晓菊的《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提到:

在国外,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Bowman在当时研究将电视游戏(video game)整合到教学设计中……之后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Marc Prensky在《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中详细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孩子们学习、成人的工作产生的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游戏与教育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没有相关专著,另外对于网络游戏与教育的研究也主要在教育游戏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教育游戏软件的实践探索这两个方面。……市场上也有一批教育游戏,如:……“K12play快乐教育”、“S520快乐学堂”……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限制,本文单纯从解决任务型教学实际操作困难出发,受上述讨论的网络游戏的特点的启发,提出利用网络角色扮演的模式,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任务型教学。

首先,用任务型教学指导网络学习。网络资源丰富、开放,但是不会主动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因此需要有一套合理的学习方法来指导。也就是说,如果能把网络游戏的情节替换成以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为背景的情节,把单纯的杀人竞技的玩家角色换成在这些文化、故事背景下的各种职业、知名人物的角色,然后把升级杀怪任务替换成了解各个故事情节,以虚拟角色尝试各种职业。这样,游戏有了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

同时,网络给任务型教学提供了全面的语言环境。在游戏设计之时,就可以集百家之长,将任务分等级分类别融入到游戏情节中,这样教师集体对任务的设计和构思比单个教师的设计更周全更多样。这解决了任务的设计问题。教师在游戏里同样可以做一个玩家,可以组队完成某项任务,指导学生获取游戏里的文化知识。网络游戏的开放性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与外国朋友在虚拟世界交流的机会。他们在一起完成任务,有共同的目标和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相互交流,这是与MSN上单纯的聊天不同的。利用玩家对虚拟财富的追求,任务完成后给予虚拟金币或者类似装备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虚拟语言环境中,有着与现实相同的社会活动,但是通过技术可以强制使用英文文字系统交流,实际上也就是在网络上实现让学生出国生活工作的愿望。当然在虚拟世界里遇到的语言问题,可以在正式的课堂上得到讨论和解决。

五、结论

由于前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还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而且要把网络虚拟世界与英语教学结合,还需要很多专家的合作,包括教育专家、教师、网络工程师等的合作。网络任务型教学是否能代替或者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的角色问题、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这些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解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

[2]刘益权,柴克清.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学习模式[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3.

[3]朱雯.网络背景下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6.4.

[4]辛凌,鲁志英,陈延波,赵勇.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自主学习实证调研[J].课程与教学,2007.6.

篇7

1.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其教学思想仍然是在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框架之内。20世纪80年代,国外不少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者如Long Williams和Nunan等都系统地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做了界定:

(1)Long(1985)从非语言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为自己或他人所做的一种无偿或者有偿的工作。如填写表格、买鞋子、订机票等。也就是说,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游戏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2)Nunan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

(3)Bygate,Sketan和Swain(2001)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认为:任务是一种受学习者的选择所影响的一种活动,并且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有意义地使用语言。

因此,笔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解是: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而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去做一件富有意义并且与真实世界相关联的事,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动力的生成。总之,对英语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定义,而是运用。只要我们了解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就可以自己发挥、创造、逐步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任务的结构组成

Nunan认为,任务一般有五个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预期达到的目标。

(2)信息输入:输入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如课文或对话,也可以是非文字材料,如图画,或与任务输入相关的一个活动等。

(3)活动方式:参与者所进行的一系列相关行为。

(4)师生角色: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交际者,主要任务是传递与接受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

(5)教学环境:环境是指课堂教学环境或学习任务本身所隐含的环境,后者又可分为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3.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步骤

Willis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链,后任务。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2)任务链(task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操练语言难点。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课堂教学上的尝试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实例:SEFC BookI Unit 10 The World AroundUs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环境保护”,可以设计相应任务。

任务:关注濒危动物行动

任务目的:

1.加深学生刘濒危动物的了解,提高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2.运用有关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学完“热身”“口语”“阅读”“语法”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

(1)词汇:

名词:antelope,jungle,hippo,wolf,kangaroo,giraffe,endangerment species,fur,habitat,etc

动词:endanger,reduce,respond,etc

短语:deal with,die out,make a difference set free,adapt to,take a measure etc

(2)句型:

a.When...be cut down...can no longer...

b.Many...are killed by people who want to...

c....are hunted for their wool.

d.There are few areas left where...can live

语言技能要求:读、听、说、写。

活动形式: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操作过程:

(1)班级活动:采用brainstorming形式,列出濒危动物。任务分工:各小组负责关注一种濒危动物,具体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附图片)、生活习性、分布情况、濒危原因、提出拯救濒危动物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2)小组活动:讨论任务的计划和工作分配,如有的同学负责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有的了解动物的习性等。

(3)个人活动:上网查找,或走访动物园。

(4)小组活动:小组交流、信息整合、运用电脑媒体、设计课件。

(5)班级活动:各组派代表在班上介绍一种濒危动物。师生共同评价,把有关课件放入学校的校园网。评价工具如下:We found a right picture of the endangered animals. 5 4 3 2 1

We know what the endangered animals are like.

We described clearly the ways the endangered animals live.

We told briefly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ndangered animals.

We find what causes the animals to be endangered.

We mad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tect and 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5-completely 4-mostly 3-partly 2-seldom 1-not a bit

三、讨论

经过教学实践,我真正体会到,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起着语言习得的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的作用。教师是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操作要求。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随着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越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一个舶来品,其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环境,在我国特定的外语教学条件下,广大英语教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教情、学情,发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优势,真正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Crookes,C & Gass,S(1993)Tasks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grating Theory & Practice Multylingual Maters Ltd

[2] Nunan,D.(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New York: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篇8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ESP课程 任务型测试 旅游英语 任务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改革逐步加深,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的后续课程,如商务英语、职场英语、旅游英语等,逐步在各个高校全面展开。对于专门从事通用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后续课程是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评估方法上。大学英语原有的评估方式无法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无法真实有效地测试学生的ESP能力。因此,摸索适用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评估测试方法显得迫在眉睫。

1.后续ESP课程

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各学校应该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作为完成基础英语后的提高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层次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除了文化和文学等课程外,各校设置的后续课程以ESP课程为主。

1.1ESP课程的定义和教学目标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Strevens指出ESP课程包括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需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分别是: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2]。

1.2测试目标

正是因为课程的要求和特点不同,ESP的测试和评估也有其具体的目标。

黄大勇[3]套用Douglas对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的定义,认为“ESP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个分支,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是基于对专门用途英语使用情景的分析,测试任务和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中英语的使用情况,通过这种测试,我们可以对受试者在特定专业领域使用英语的能力作出测评”。

ESP测试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专业针对性。专业针对性指的是在ESP测试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其测试成绩有着共同的影响。二是真实性。“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一致程度”[3]。

2.任务型测试

2.1任务型测试定义

语言测试一直伴随着语言教学、语言学和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综合测试法阶段,以及交际语言测试阶段四个过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思路受到批判,多种基于任务的教学大纲应运而生,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流行起来,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也成为一种测试趋势。

任务型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performance test),这类测试基于一系列和学习者现在或将来相关的有意义的任务而成。这些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对真实的情境给予恰当的应对[4]。Brindley认为任务型测试就是根据一组明确规定的标准,对学生的交际表现质量作出评估。这个交际任务由目标驱使、关注意义的语言使用、需要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组合来完成[4]。

2.2任务的定义

在任务型测试中,任务无疑是最核心的概念。关于任务,学者们给出了以下定义:

“任务是人们为了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活动,活动的开展使语言的使用成为必须”[5]。Bygate,Skehan和Swain[6]认为语言教学语境中的测试任务是一个要求学生使用语言,以实现意义为重点,实现目标的活动。任务要能够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促进进一步的教与学。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以看出,完成语言测试中的任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用语言技能;(2)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3)实现一定的任务目标;(4)实现有意义的交流,而不是拘泥于语言形式。

3.任务型测试在ESP测试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以通用教育为目的的大学英语考试,可以测试出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但是阅读理解、听力、词汇结构等题目只能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测试在实境下应用语言完成工作的能力。而翻译题和现实工作的具体场景又相去甚远,写作题只能涵盖实际工作活动中的一部分场景。任务型测试就能很好地弥补原有大学英语测试方法的不足。

3.1两者在测试目标上相近

篇9

关键词:任务引导;XML;教学方法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掌握Web上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描述语言的机会,但同时,因为XML具有知识点分散、涉及技术领域广泛的特点,它也对课程教学过程提出了挑战。

1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

1.1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

所谓任务引导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依照任务要求逐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及实践的过程[1-2]。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对新技术的掌握完全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提供的任务作为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正确性的确认以及纠正。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将学习任务通过交流平台(公共电子信箱或E-class等)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然后撰写并提交学习报告;

2) 教师以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主线,以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为目标,讲授知识点,重点讲解学生讨论后提出质疑的问题;

3) 学生上机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实践部分,这是针对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设计的环节,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在此环节中起辅助指导作用;

4) 教师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交的学习报告和上机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1.2 XML课程中应用任务引导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XML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XML是一种可扩展的标记语言,作为一种数据表示和传输的标准,其相关技术是比较前沿的技术,绝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对XML的认识有限,对其应用领域不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

2) 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3) XML虽然自身语法简单,但涉及内容广泛,教学内容离散性较强,知识点太多,且应用领域广泛,仅靠课上教师讲解,往往事倍功半。

作者简介:贺琪,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服务计算。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应用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在课前的分组讨论中充分打开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知识,通过按照学习任务要求整理学习报告,进一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将问题带入课堂,带着问题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依照任务实现的过程讲解知识点,使知识的离散性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学生学习时有备而来,教学过程不再是单方向的活动,这样做可以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实现任务,了解实践过程中的知识要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任务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点评并进行考核,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在任务引导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XML课程中任务引导式教学的实施

在XML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参考多本教材和大量中英文文献,整理出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的相关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设计出相关学习任务,共计六项,任务的概要说明如下。

1) 设计并创建符合语法规范的XML文档;

2) 定义一个XML Schema,并创建符合XML Schema定义的XML文档;

3) 利用CSS技术对XML文档进行格式化;

4) 使用XSL格式化显示XML文档;

5) 研究学习数据岛技术,实现了页面范围内数据和显示的分离,将XML数据和HTML对象绑定;

6) 利用BOM解析器解析XML文档;

7) 利用SAX解析器解析XML文档[3-4]。

本文以任务2为例,介绍任务引导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2.1 布置任务

针对了解并掌握XML Schema的定义方法及其用途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1) 了解XML Schema与XML文档的关系;

2) 设计一个简单的XML Schema,描述一个公司的地址和人员信息;

3) 针对已有的XML Schema定义,创建符合定义的XML文档。

学生通过交流平台接到任务信息后,按预先分组开展学习和讨论。分组学习讨论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集思广益,新的知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学习,小组交流可以增加知识吸收的数量,提高知识吸收的速度;其次,小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每个人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讨论可以使得学生相互促进;最后,小组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协作意识。

每组在讨论后,将相关内容整理为学习报告,每组提交一份。小组成员按不同的任务轮流撰写,培养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表述和整理的能力。

2.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围绕任务中的要求展开,分别介绍相关知识点。

1) 了解XML Schema与XML文档的关系。

知识点:什么是XML Schema;它与XML文档的关系;与其他的XML文档模式定义方法比较,它的优缺点。

2) 设计一个简单的XML Schema,描述一个公司的地址和人员信息。

知识点:XML Schema的文档结构,XML Schema标记及属性定义,全局声明和局部声明;如何利用XMLSpy软件创建一个名为Companey.xsd的XML Schema文档,在文档的创建过程中介绍,全局元素、简单类型、复杂类型以及名称空间的概念,同时讲解如何操作XMLSpy。

3) 针对已有的XML Schema定义,创建符合定义的XML文档。

知识点:XML文件与Schema文件的匹配,XML文件对于XML Schema模式的校验,以及利用XMLSpy如何基于已有的Companey.xsd创建XML文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资料的组织都围绕任务中的三部分内容进行,同时,我们允许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对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提出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同时,前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3 上机实践

依据课程开始之前布置任务的内容,结合上课讲解的知识点,对原有任务进行修改细化,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完成任务,对知识点加强理解。细化后的任务概述如下。

1) 新建一个XML Schema文件。在Schema概要视图中创建了一个叫做Company的全局元素(global element)。该元素应具有以下内容模型:包含一个Address元素和任意多个Person元素。在此XML Schema文档中定义出它的XML Schema命名空间,并且为它的XML文档实例定义一个目标命名空间。

2) 在定义的XML Schema文件中,使用复杂类型和简单类型作为元素的类型,创建全局元素、并在其他地方对它进行引用,创建属性,将文档保存为Companey.xsd。

3) 根据Companey.xsd中定义的schema新建一个XML文档;为元素指定类型,以扩展其内容模型;在Grid视图和Text视图中利用智能输入助手插入元素及属性;从XMLSpy 中复制XML数据到Microsoft Excel中;在MS Excel中添加新数据;然后把在MS Excel中修改过的数据复制回XML Spy;用数据库/表格视图的排序功能对XML元素进行排序;验证XML文档;修改schema,以允许三位数的分机号码。

细化后的任务以实验手册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具体的操作细节在实验手册中都会进行详尽的说明。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并且真正了解技术的应用领域。

2.4 学习效果考核

实践环节结束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考核,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强调,同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有机部分,为激励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XML课程考核方式将平时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期末实践开发设计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每次任务中的学习报告成绩,记录为该任务分数的50%;

2) 每次任务的实践环节考核成绩,记录为该任务分数的50%;

3) 7次任务考核总分,最终换算为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40%;

4) 学期期末以课程设计进行考核,记录为期末成绩,满分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60%。

3 教学效果分析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XML课程中的实施是逐步展开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本专业的三个年级学生当中开展实践。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由接受型为主的高中教育,过渡到大学学习阶段,许多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接受,带有很强的畏惧心理。我们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前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发散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教学过程打好基础,避免出现因为对教师所讲内容完全没有接触过,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并总结撰写学习报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对于布置的任务,如果单个人在短时间内完成存在很多困难,那么,经过合理分工,分解后的任务实现的难度则大大降低。

同时,在团队中,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先进带后进”,这样做可以使许多学生的问题在小组讨论阶段就得以解决。

3) 扩大学生接收知识的范围。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课时的限制,对细节知识点和实践中的操作细节不能做详细讲解,学生对某些问题总是会存有疑问。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学生在不受教师讲解内容限制的情况下,对相关的知识就有了初步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教师授课过程强调和补充,更多问题在实践环节就可以完成验证,它扩宽了学生的知识接收范围。

4)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为目标,参与任务中相关内容的设计和最终实现,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强了操作能力。

当然,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环节,例如课前布置任务进行小组讨论时,由于教师未参与学生讨论,各小组讨论的效果

差别较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取一些如提供基本讨论目标的控制措施。

4 结语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XML课程中的成功实施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参考。对于XML这类应用性较强、领域较新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非常必要的,而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向学生提供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起引导和纠正的作用。此外,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认可,认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身主动思考的能力加强了,通过讨论获得的知识比单纯教师讲授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锻炼了每个学生表达思想、相互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合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中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晓海. 任务驱动法在PLC教学中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31-132.

[2] 张萍. 任务驱动法在DS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16):93-94.

[3] 范立锋. XML实用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67-197.

[4] 顾兵. XML实用技术教程[M]. 5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5-184.

Practice on Task-guiding Method in XML Teaching

HE Qi, YUAN Hongchun, XIE Xiab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篇10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91-02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参加过秋季高考的生源英语基础相对稍好,但春季高考的生源一般来自中职学校,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2.教学方法传统。英语精读课课堂大多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达的信息。英语精读课程比较注重对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听、说技能的综合应用。

3.教材选用各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一般具有两种趋势:一种采用先教授基础英语、再教授专业英语的模式;另一种采用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基础英语内容的模式。前者讲授基础英语阶段,多选取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使用的精读课教材;后者则直接选取商务英语系列教材。

二、任务型教学概述

1.任务型教学的定义。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任务型教学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

2.任务的定义。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由于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纽南根据任务相似的程度将其分为“真实世界的任务”或“目标任务”和“教学任务”。

3.任务型教学的本质特征。纽南就任务型教学的特征概括如下:(1) 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2)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3)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4)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5) 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

任务型教学所遵循的五项原则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任务型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要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应对真实生活中交际问题的能力。

4.任务型教学模式。威利斯提出了一个任务型教学实施框架。该框架旨在为语言学习创造一个实质性的环境,以提高学习者语言知觉,实现语言运用的流畅性与准确性目的。操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he 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

三、《致用英语综合教程》主要特点

根据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采用先基础后专业的教学模式,该专业为学生选取了《致用英语综合教程》。该教材紧密结合中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的特点,力图用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引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

1.尽量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该教材尽量采用英国国家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上的原始语言材料,并根据学生的水平作适当修改。设计练习时,尽可能从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工具书中选择例句。

2.采用以任务为主的活动设计思路。该教材中无论是知识,还是训练技能,都尽可能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大多数学习活动设计为可操作的任务。该教材的活动设计原则,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体验语言、感受语言、探究语言,从而学习和掌握语言。

3.知识与技能并举,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该教材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四项语言技能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各单元都安排了知识共享活动、听说活动、阅读活动、讨论活动、写作活动、合作项目等。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教材各单元都有专门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学习活动和练习。

四、任务型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应用模式

《致用英语综合教程1》各单元由七个模块组成:话题展开(Around the topic)、阅读(Reading)、语言运用(Language in use)、项目(Project)、拓展(Extension)、文化点滴(Culture tips)和学习策略(Learning to learn)。每个单元需用12学时完成。现选取第5单元What’s playing tonight?前两个模块为例,详细阐述教学实施思路。

1.Period 1-2Around the topic

Task’s aim: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and comment on films and how to make invitations.

Before the lesson,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choose the favourite film seen recently and prepare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Pre-task 1: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ideas with the partners.

1)Have you seen any films lately?

2)What is your favourite one?

3)What kind of film is it?

4)What is the main event?

5)Why do you like it?

Pre-task 2: In pairs,match the names of the films with different types given.Then work in pairs.Name one more film at least for each type.They can be either Chinese films or English ones.

Pre-task 3: Two friends are talking about getting together for a movie tonight.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1)What movies are playing tonight?

2)What is the genre of each movie?

3)Which movie have they decided to go to?

4)Who is the director of the movie they are going to watch?

5)What do they think of the director?

6)When will the movie start?

The task circle: The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8 groups.In groups,discuss current films and try to reach a conclusion on which is the best one.Give convincing reasons to persuade their peers.After discussion,3 representatives are allowed to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groups.

Language focus:

1)Listen to the dialogue again.

2)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find out the expressions about reviewing the film and the structures about suggesting and inviting.

3)In pairs,make a dialogue to suggest a film and invite the friend.3 pairs at least are allowed to present in front of the class.

4)The teacher remarks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2.Period 3-6 Reading

Task’s aim: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Steven Spielber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directors in the world by reading.

Pre-task: In groups,discuss aroun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film director Steven Spielberg?

2)Have you seen any of his films? Take one for example.Talk about your feeling.

3)What ar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his films?

4)Do you like his films?

After discussion,the teacher remarks on the presentation of some of the students and introduces briefly about the director.

The task circle:

1)Skim the text and find out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① The numbers in the box below are from the text.What do they refer to?

② How many films directed by Steven Spielberg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 about each film mentioned in the text? Do you know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films?

③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make Spielberg successful?

Language focus: Explain and practise the new 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in detail.

此外,语言运用(Language in use)、项目(Project)和拓展(Extension)等三个模块分别需要两个学时完成,其余两个模块的内容穿插其中,在此不再赘述。不论学习哪个模块,坚持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必将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为提高任务型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应用效果,切实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每个任务,还要适时调研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表现的评估,纳入成绩考评体系,督促和鞭策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8.

[2]程晓棠.致用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61-68.

[3]梁虹,马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的运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9,(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