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的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美术的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美术教育日益倍受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尤为迅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美术教育传统观念的沿袭与教育目的认识不足,以至产生了一些教学误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把美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等同,认为能画出一张完整的作品,做出一件成功的手工,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上。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之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的成人化的认知观。教师对于儿童所表现的美术作品,从成人认知世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对符合成人化思维的作品大力肯定,对于不理解的作品加以否定,脱离了儿童自身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儿童自身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参考资料,作为儿童学习观摹的范本,给予儿童的是统一的模式化要求,结果是从表现上儿童也能把学到的图式运用起来,画面主题也很鲜明,内容也十分丰富,类似这种程序化的被动教育,用教师成人思维代替了儿童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其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失去了儿童天真的思维能力,失去了儿童自己的语言和个性风格。
最后,教学方法太程序化。教学方法程序化是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影响,把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的专业课内容与教育教学方法固定化了。现在美术课教学中,总是教师范画,儿童模仿,然后教师再加以指点,这样就使儿童变得懒惰,不积极思考,最重要的是对儿童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意识的摧毁。
二、美术教师基本技能素质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形象为美术教师美术教学和活动所用。纸、染纸、粘贴画、彩绘盘、编织、壁挂、纸立体
(一)对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作出正确认识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儿童的创造力,能用美的眼光去把握世界和认知世界。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儿童先要会想再要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要引导儿童打开固有的思维模式,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幼儿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创作;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创造,使他们感受艺术的美,获得美的知识。这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儿童美术教师实施的所有美术教育活动都应以这一目标为出发点。
(二)相关机构增加教育培训的机会
教师要定期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性的培训,教师国家培训计划,远程培训计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本地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和支持服务工作。通过网络学习与集中研讨、交流讨论、评估考核等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提供的教师定期培训,利用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给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各个教师互换等方式加强教师的教师技能。
(三)美术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不断的自我提高
培养美术教师学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吸取真、善、美,我们的美术课堂要给美术教师提供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的机会,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联系着人的情感,是心灵的源动力。”心灵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自由的想象,自由的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无限和有限,理智和情感,精神和物质加以沟通和协调,使美术教师的行为不但接受到真、善、美的控制,而且能获得美的调动。如我们在欣赏全山石的作品《八女投江》时就可以感受到精神美的力量。画面通过流畅的线条和热情的笔墨为我们塑造了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让老师们既感动又记忆深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在塑造上结实而有力,有着无穷的力量美与和谐美。《掷铁饼者》是米隆的代表作,他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剧烈运动中的人物动态,让我们感受到运动的美等等。扩大老师的视野的艺术作品是我在教学中经常应用的。
加强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的基础技能训练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美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素质。
(四)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成人化认识观
1.美术教育的专业课内容多样化。美术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多样、新颖、贴近儿童的生活的才能引起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对儿童进行单一的教师范画、儿童模仿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如游戏、故事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来增强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2.充分理解儿童作品的特点。由于儿童的认知、情感、视觉、动作技能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的作品表现也与成人有着质的区别。儿童画的线条、形状和色彩都表达了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每幅画都充满了稚趣,充满了儿童的想象和创造。
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双基”,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缺乏,而小学的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天真烂漫,善于观察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好速写,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展现出来。速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手法,它是指用简短的时间,快速地概括勾画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对于培养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意义
1.1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所作的画也只是对于绘画对象笼统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会发现,学生的绘画往往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倾向于画学生想到的事物,速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画所想的事物过渡到画所看到的事物。速写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通过速写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发现小学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小学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欢用线来绘画,所以对于学生用线的训练学生更乐于接受,而线正是速写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于小学生的速写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线的粗细、直曲、长短等特点,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写中常用的线条勾勒概括出绘画对象的特点和轮廓。
1.3拓展小学生视野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创作是对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的直观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范画跟图片的结合,这样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多多的让学生接触生活和大自然。特别像在小学生速写练习时,可经常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
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速写教学对于学生的绘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小学美术中的速写教学,盲目的追求“素质教育”,只追求形式,开展贴画、沙画、涂色画等,在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展示的范本,模仿作画,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急于求成”,学生的美术创作浮云表面。
2.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学生所谓的美术素养提高,对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绘画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弱化。这样的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借口,无视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所对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反而使得学生的绘画作品过于样板化,起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3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基本不足
部分教师本身速写基础就比较差,对于绘画对象的快速勾勒不够准确,导致这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刻意的回避速写教学,或者是开展速写教学时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小学美术教学除了速写以外还有大量的简笔画和制作课,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就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此,忽视了速写这一美术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3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方法
3.1立足学情,开展速写教学
小学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广,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更趋向于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对于绘画充满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授一点简单的速写勾勒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绘画的创作热情已经不是那么高了,这个时候的速写教学应该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写训练,一味的要求学生重视比例和透视这些难懂的概念。
3.2形式多样,唤醒学生速写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不只是写生课,还要包括观察课,在观察课中渗透小学美术速写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一些事物,逐渐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一些速写的基本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写作品,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品鉴,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又能启发学生。
3.3珍视小学生速写作品,树立学生速写自信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速写教学时要明确:小学的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速写要求不可以太过严苛。这个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只能称之为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绘画对象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学生的速写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点学生关注明暗对比,但对比又过于强烈,有的关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够准确。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速写作品,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写的标准批评指正,这样会挫伤学生速写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更本不愿意去开展速写创作,那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篇3
绘画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毕业生主要到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绘画专业就业岗位包括: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实习生设计师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及网页美工文员客服平面设计培训讲师热聘中、设计师、美工、插画师、美术老师、ui设计师、原画师、室内设计师、设计助理、服装设计师等等。
2、美术教师
美术教育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美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能够较好地适应民族教育改革发展,胜任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宗旨,兼顾培养从事与美术专业相关工作的实用性、应用性人才。
3、雕塑艺术设计专业
篇4
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大量的美术作品和经典插画的呈现很容易吸引学生,然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具有文字描述少、抽象性强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也容易被分散,特别是在美术欣赏课中,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往往被大量的美术作品所吸引,认知体验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作品的内涵不能深入理解。多媒体的使用,能够轻松实现美术作品欣赏时的图、文、声、像并茂,使学生从多角度升华对美术作品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例如,在讲授《追寻文明的足迹》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不仅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代表其文明足迹的相关美术作品直观呈现给学生,还可配以相关的文字介绍和纪录片,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增加对文明足迹背景的了解,从而深化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中小学美术教学涉及许多美术作品创作时的结构和技巧的讲解,如透视、构图等,而这些技巧通常是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时难以理解。多媒体具有融形象动听的声音渲染、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和直观可感的动画展示于一体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态可感的情境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激起他们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美术技巧,通过相关的Flas展示进行层层剖析,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例如,在《绘画中的构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所要描绘的物体在不同背景、不同位置中的不同视觉效果,再以轻缓的音乐作为课件背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
内容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类课程,其素材的搜集和灵感的获得无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生活中的美术素材,搭建一个供师生分享互动的信息平台。通过多媒体还可以模拟生活化的美术创作场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授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并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创作和设计色彩搭配的服装,并扮演模特,现场走秀。
篇5
关键词:美术素养;创新意识;小组合作;创造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
篇6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微课 特性 翻转课堂
今天你“微”了吗?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冲击,同时对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微课”热随之兴起。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作品征集评选大赛。“微课”迅速完成了从小学、中学、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什么是“微课”?微课有什么魅力让人们如此着迷?“微课”(Microlecture),即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堂而言的一种微小的课程,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组成。最早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胡铁生用“非常5+1”形容微课框架。“1”指微视频,以此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由此可见,微课是一种在线教学微小视频文件,具有内容精、时间短、讲解细和数据小等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小学美术为切入点,谈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美术“微课”的“微时间”性
研究表明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因此一节美术微课的精华必须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教师只需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大小50M左右,这样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
二、小学美术“微课”的“微语言”性
小学美术微课教学要求教师语言简练生动、逻辑性强、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做到尽量不重复,甚至不能有半点与本教学知识点无关的语言,并且要把握好语速。尤其在导入和结课时,常规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常花费好几分钟采取创设情境、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绕弯子”、“讲排场”吸引学生,为上新课做好铺垫。而微课教学因为时间有限,要求切题迅速、收尾快捷。切题以简短的设疑或者引人入胜的画面快速进入正题,尽可能把时间用于讲授内容。收尾既精炼又简洁,干脆利索,达到既深化课堂,又使微课回味无穷的效果。如笔者在湘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石头说话》一课导入环节仅用50秒,师: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美术课堂,我是林老师。石头,人们都见过,会说话的石头,你一定没见过吧?老师这里有一堆呢。(出示石头图片)让我们把它们叫醒吧。(播放动画:石头变成大象爸爸和小象儿子对话)是不是很有趣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动动手指头,创造出“点石说话”的奇迹吧。(揭示课题:石头说话)简洁而富有童趣的语言,配上有趣的动画和精美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兴趣随之被激发出来。
三、小学美术“微课”的“微内容”性
小学美术微课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炼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因此,微课内容要短小精悍、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学设计要在极短时间内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设计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妙笔生花》拓展课题《指墨游戏》微课时,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感受墨色丰富的浓淡变化,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重点:掌握运用各种指墨技法。难点:灵活运用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浓淡变化效果。教学设计以“指墨游戏”为主线,并就“指墨技法”这一重点与“墨色浓淡变化”这一难点进行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显露内容主干,线索清晰明了,微课效果事半功倍。
四、小学美术“微课”的“微自主”性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进行微课移动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美术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教师课前做“厨师”为学生准备适合的可口“饭菜”(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时访问,不受时空和观看次数的限制,不明白处还可以反复播放,课堂上教师则变成导演,采用讨论、互动、展示、评价、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使美术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像这样课堂上做过去课外的事,课外则做课堂做的事,师生用微课真实地把传统课堂翻转过来,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被运用于中小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国内对该模式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运用于艺术课程,尤其适合小学美术中高年级的欣赏・评述课。比如:教科版艺术六年级上册《用生命挑战极限》,为了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艰辛的创造经历及其主要艺术成就,体会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投入热情并付出艰辛的努力才可以取得成功,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微课小视频:1.介绍米开朗基罗生平;2.讲述米开朗基罗创造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的故事;3.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及代表作《大卫》、《摩西像》等作品赏析。并且配置一份预习学案,放置班级QQ群,让学生课前在家下载观看,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展示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甚至请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米开朗基罗及其代表作,教师只需做适当引导。本节课与以往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介绍米开朗基罗的生平与作品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思维更开阔,顺利实现微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改理念,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达到“学生主动学、教师轻松教”的教学效果。
随着对微课的深入研究和总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课将更系统化、规范化,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也许有一天,同学之间的问候会是:“今天,你上微课了吗?”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篇7
小学美术社团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进一步推动美术课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二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社团活动室。
3、美术社团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爱护所在教室的设施和用品,损坏加倍赔偿。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简笔美术方法)。
2、以美术基础专业知识为主,以手动美术为辅,以创作美术的方式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相关美术作品提高美术水平。
5、进行手工操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高一年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美术社团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举办了美术兴趣小组。现将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每星期二、四的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教室。
三、活动步骤: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不应该太多,大约10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两次,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1、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保护好公物。不乱涂乱画,保持教室的清洁,干净卫生。遵守课堂纪律。有事要举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适当结合一些手工来提高他们动手制作能力。
2、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绘画方向。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后,再以想象为辅。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想象的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思维跳跃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养成对听到、看到,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先定好想象主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用艺术语言--线条、色彩等表达出来。由于决大多数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上课时让其先临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后培养学生记忆画,想象画等。开设一些手工游戏相结合课。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3、做好点评工作。对每位学生每周作的画进行点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中使学生对美妙的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知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美术对生活的描绘、对生活的美化
4、学生作品画到一定的时候。举行小组赛。作品进行现摩。
5、鼓励学生配合班主任或宣传委员。出好班级板报。美化校园环境等。使学习兴趣与应用相结合起来。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篇8
一、寓德育于技法学习之中,探究新知
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一些美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要素及与之相应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教育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一任务常常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完成。让知识学习与育人之间产生密切联系,以育人引导技法、以技法表现育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思路与方法。如《娃娃的家》一课的教学,在引入新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妈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小明布置的书房图片,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布局整洁清晰、色彩鲜亮的小明书房的绘画图片,并让学生谈谈坐在这样的房间里学习的感受;尔后教师道:老师也带来了小明以前书房的图片。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凌乱模糊、色彩灰暗的书房绘画图片,再次让学生谈谈在这样的房间里学习的感受。然后设问:从绘画这个角度来看,哪一个书房更能体现妈妈的辛苦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为什么?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画面和颜色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第一幅图片描绘的书房,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舒适与温馨,更让我们体会到为营造这个舒适而温馨的书房妈妈付出了不少汗水,体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寓德育于作品创作之中,运用新知
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美术课堂中常常用“运用新知”这一环节来完成。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采用德育与创作相结合。就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创作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立意,然后再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的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技法学习为表达思想服务,让思想感情促进技法运用与提高。
三、寓德育于作品分享之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与校正。它不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美术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过程。在交流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不仅对作品的创作构思、构图及制作中的独特之处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同学明白作品好在哪里,学到创作的方法,而且要对作品的立意、情感、思想及含义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情、深深的意和高尚的德,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誉、同学的夸奖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四、寓德育于提炼概括之中,总结提高
一节高效的小学美术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以达到“课虽终,意犹存”的境界。同样是《娃娃的家》一课,在对知识、技能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后,可对学生进行如下设问:无论是同学们的绘画还是手工作品,你们完成得太好了!老师都被吸引了。可是老师不知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们在做人方面有没有收获?
篇9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 美术教法课 推广 应用
[作者简介]马新月(1978-),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18-02
2005年和2007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普通高校美术学改革进行了五年,有些学校还在固守原有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许多美术专业院校仍模仿前苏联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侧重专业技能,而忽视美术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结果,高校师范类美术学专业也倾向于办成变相的学院模式,教育理念相对于专业课教学方式滞后,培养目标侧重培养艺术家而非美术教师,高校师范类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严重不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美术学专业教法课上,增加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加大对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让学生模仿他人的先进教学模式应用于未来教学实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理论涵养。
一、新型美术教学模式的内容
1.新课改与新型教学模式。在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之前首先应了解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改的内容,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0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和调整,颁布新的课程标准、评价制度。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2000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艺术(美术)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其总目标是改变课程的功能,由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向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的培养。其改革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即“教学不仅仅在于‘学’(知识获取的程度),而且在于‘育’(认知发展状况),从‘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即从重视知识获取转向认知发展和培养”。
新型美术教学模式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类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总结的教学方法,形成的标准化的相对稳定的美术教学方式。中小学教学模式的产生要求在高校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教法学习中增加新的内容,并借此来改革高师教育课程内容。教法课教师研究和讲授重点如下:(1)中小学教学研究现状的内容;(2)对构成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研究;(3)对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则研究;(4)对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步骤研究;(5)教师多种资源利用与教学整合研究;(6)美术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等。
2.新型美术教学模式的种类及应用。各国教育家构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从科学分类上来看,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1)认知模式,着眼于信息的获得、传播和发展;(2)行为模式,着重于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控制和培养;(3)个性情感化模式,注重个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4)群体交往模式,注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模仿他人的先进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总结出更适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美术课来看,由于课程的内容。教学目的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分为技法课、技能训练课、工艺设计课、欣赏课、创作课五种。教学模式总体上分为独立式和组合式两类。两类模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独立式教学模式包括:(1)美感模式。即采用的“贯穿美育,综合教学”,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2)个性模式。即教师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绘画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认识、表现物象的能力,指导训练基本技能技巧,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3)合作模式。即在手工课教学或技法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完成能力,共同协作完成作业。(4)自学模式。即在写生临摹手工制作课上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技巧,自学式练习,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应用。(5)运用信息技术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即把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结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收集和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案,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主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包括课件制作、自制录像、设计网页、实物投影演示等。(6)研究性教学模式。即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为提示学生研究方向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并提供完成阶段学习后的总结支架,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又是基于情境的问题,即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
组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炼、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将独立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起来,搭配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组合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包括:(1)“情知模式+美感模式”应用于欣赏课中。欣赏课主要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常识,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启发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基本构成为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2)“个性模式+团队协作模式”应用于综合技法知识传授课中。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适合于绘画教学和手工设计教学。手工教学中,在启发讲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生可组合成3~4人的团队,明确分工,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模式。基本构成为直观感受-阐释分析-讲解示范――团队合作-指导训练。(3)“综合模式+情知模式”应用于工艺设计课。主要是教师精炼语言的讲解设计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范例引导实际思维的开发并指导操作,使学生更快了解工具、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基本构成为激活兴趣-讲解示范-启发智慧-引导创造。(4)“自学模式+个性模式”应用于练习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练习训练技巧。基本构成为直观感受-灵活运用-性发挥-引导创新。(5)“综合模式+个性模式”应用于创作课中。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技能表达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体验,培养联想、想象、创造能力。基本构成为激发创想-切入主题-启发智慧-引导
创造。
二、教法课上的模拟应用教学原则及前期准备
1.“请进来,走出去”,注重实践。“美术教法”课必须贴近中学。为加强这门功课的直观性、实践性,可以邀请中学名师来校上“示范课”,观看“全国特级教师上课实录”录像带,甚至有中学经验的“教法”教师可以自己亲自上“示范课”。为加强与中学联系,了解中学,熟悉中学,与中学“衔接”,可适当选拔长期在中学任教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师,原来在师专任教多年“教法”的教师可以适当兼顾“中学课程”。直接从师范院校分配来的教师,可派他们到中学“锻炼”,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师范美术教法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分为理论讲授和教育实习两大实践环节。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新课改、研究新课改,扩大补充理论学习部分的新增内容。教师应改变固有授课观念,把理论的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确立课程资源观,从重视教材的狭隘天地里走出来,积极开发和利用他人的教学模式和各类课程资源,使教法课程内容丰富起来,做到新型模式应用到教法课中。推广内容,包括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内容、应用和操作效果、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运用的课程资源、教科书等,并在实践环节模拟应用达到培养高师学生的研究与考察能力。另外,还应多让“教法”教师走出去参加有关中学教学教研活动,了解国内外教学动态,如条件允许,应积极选派“教法”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最新理论,提高业务素质。
2.改革“见习”“实习”制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见习是“教法”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验证教育理论,丰富感性认识,使学习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思想和业务两方面为毕业教育实习做好准备。这一重要步骤应该重视。目前我校安排见习实行“定期两周”见习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活动,但时间短、形式不灵活。还可进行“非定期见习”,甚至安排课余或随时见习。实习是师范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既可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又可检查学生知识水平、提高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自主性原则,即在教学大纲规定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把美术教学的前沿状况和知识收集整理优化后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2)模式推广的优化原则,即典型模式、典型代表、反响效果在实践中得到认可的教学模式,推广给学生,并结合示范或教学录像资料让学生学到教学方法的本质内容。(3)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原有新型教学模式基础上启发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并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三、模拟应用的操作方式
1.教学观摩式,即在教育实习部分与相关教学单位建立联系。观摩内容为实习地的学校环境、美术课上课状况、教师上课模式、教学材料的内容,如讲义、教案、课件、教具及教师的课堂讲授中新教学模式是如何应用等。方案构成:实习单位两所以上;学生分四组观摩;考察三天。学生亲自感受教学各个环节,变教学为多元教学、开放体验教学。
2.课堂讲授式。即进入美术教法课的第二环节阶段,说课与讲课实战。模拟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本校课堂美术教学实验室进行。要求学生选用独立式或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模拟上一堂美术课,包括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教具制作、范画制作等全部程序。课堂讲授中考核学生的教学内容、课件制作、教案准备、教学模式应用、教师仪表等。二是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实习后期进行实战讲课一节。方案构成:实习学校-大学生分专业听课-课堂说课-实战讲课-听取指导教师意见-实习指导教师证明。模拟教学使学生亲自操作实践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把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学会一堂课的流程以及如何讲好一堂课的方法。
3.讨论式。即第三阶段通过对观摩阶段和模拟讲课阶段的学习,组织学生总结讨论学习过程收获。通过讨论总结不足,进一步改革学习内容。教学模式以行动研究为主,即通过考察、模拟、行动、反思四个步骤进行。课题实践与教师专业培训、现代教学理念技术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特色在于内容系统化、教育专业化,有利于实际操作和资源整合。
学生通过教法课了解模仿他人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未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理论涵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创意、创想与未来教学工作相结合,提高驾驭质量和教学效果。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增大了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对适应未来教育工作需要,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领域输送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49-01
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我摸索探求出以新、美、趣为开端,以多方面艺术结合为手段,以美育为主线,以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为灵魂的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路子。
1 新课导入――以新、美、趣为开端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但自制力差。上课铃响,学生往往气喘吁吁地奔进教室,很难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准备上课。虽静堂术很多,像无声注目、当头喝棒、以点带面等,大多引起抵触情绪或无兴趣。我的方法是运用电化教具或活动教具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或欣赏、演唱歌曲创设一个艺术的氛围。这样,既有声,又有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很容易地巧妙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新、美、乐中明确学习内容。简单地讲,就是“唱”、“听”、“看”、“讲”的灵活结合。
例如:绘画创作课《会飞的花朵》。开始,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同时,教师演示一只自制的活动蝴蝶教具,问:“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呀?”学生被翩翩飞舞的蝴蝶一下子吸引住了,异口同声地答:“蝴蝶!”接着再讲,“它有漂亮的颜色和花纹,像花朵一样美丽,所以,人们称它是会飞的花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这会飞的花朵。”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特别高涨。
又如:手工制作课《拉花》。先播放《新年好》的乐曲,问:“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在乐曲的感染下,引起了学生的联想,对于这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们听后兴奋地回答:“喜欢!”教师讲“新年时,我们把教室装扮一新,贴窗花,挂拉花等,看!这些拉花漂亮吗?今天,我们学习剪制一种更漂亮的拉花,一起把我们的教室打扮起来,好不好?”“好!”学生们很激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了很高的兴趣。最后,齐心协力把教室装饰得很漂亮。
实践证明,“听”带给了学生想像的空间,陶冶了情感。“看”、“讲”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审美感受,激发了求知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2 授课――重视知识的“活化”
获得知识,就意味着发现,意味着解决疑问。在学生面前展示出直观鲜明的形象和现象间的细微差别等,结合着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学生将真正地用心去体验感受、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规律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步骤。即:学生“看”直观、“谈”感受和发现与教师的“导”、“范”艺术地结合起来,并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活化”知识。
例如:知识课《绘画中的构图》,展示多幅对比范画,让学生去感受。问“哪幅看起来更舒服些?”根据已有的审美经验,学生比较出最舒服的一种。又问“其它两幅你看了有何感受?”分析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自然求得构图的基本知识(大小与画幅相适应;位置偏中下;成组物有主次、前后、疏密等),然后,根据构图规律,学生练习摆放实物,使知识处于运动中。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摄影,也存在着构图的问题,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示范作画步骤,让学生有感悟。
通过持之以恒地循序渐进,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习美术自信心也与日俱增。
3 练习过程――重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的结合
在学生明确了作业要求后,进行实际作业,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随时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工具材料技巧等。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解放他们的创造力。辅导中发现有巧妙构思,及时展示出来,进行鼓励和表扬,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听”音乐呼应开头。在轻松的气氛中,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例如:工艺制作课《树上的小鸟》,教师准备出一幅以树为背景的挂图,让学生明确将镂刻的小鸟印到图上去,在播放鸟鸣叫的乐曲声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制好了形态各异的小鸟底版,来到黑板前镂印。老师提出“谁能像小鸟一样飞上来就更好啦!”这样激发起顽皮孩子的表现欲,纷纷抓紧时间完成底版“飞”上台来印制。在愉快又紧张的气氛中,学生们集体创作了一幅生动丰富的小鸟乐园图。再如,《拉花》可以共同装扮教室;《纸立体小动物》可以共建动物园的形式等等。
4 小结――重视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在一节课将结束时,要展评作业和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在讲评作业时,学生自选出一幅最好的,讲出好在哪里,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自己讲评,增强其参与意识,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展示一些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范画、范作、实物,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触类旁通的思维意识,并积极应用到创作中去。
例如:制作课《土豆刻版画》,展示用不同材料做的刻版,有香皂刻的数字,有橡皮刻的汉字等,教师当场印制出来,让学生欣赏,打开思路,又联系生活启发联想,设问“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这样刻印的?”学生们集思广益:有新年做面食的模具,各种材料的印章、年画等,学生边答老师边展示实物。最后,教师小结:“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在古代就已有了,它就是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很好地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多么有才智。我们应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相信你也将会有更多的发现和创造!”
-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心得
-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