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很多、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接受途径上也具有多样性,互联网的应用更推动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动力,此间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很多人渐渐抛弃了传统媒体形式,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新媒体,这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互联网环境,及时有效地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现状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不利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这会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缩小,时效性也要比互联网差。另外,在传统媒体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视广播传播的内容创新性差,这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运行,固守原有电视编导工作的机制,在内容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就会影响电视广播整体的收视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电视广播的运行编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持久而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传统媒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媒体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加大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使传统媒体业遭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改进,传统新闻业很有可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2.1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进行编导工作的创新
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明确了特点和优势之后发扬其特点,从而增强传统媒体业的发展力。在进行电视编导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另外,在编导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进行创新,而不能追求一味的创新。新媒体有着便捷的特点,但是由于追求快捷的传播,在创新的过程中媒体的内容质量会有所下降,同时对内容的筛选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所以传统媒体在编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同时激发观者的深入思考,在内容上应该根据群众生活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于群众,使受众范围更广。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强化群众的接收意识,进一步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2.2正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进行机制创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给收看者一种形式单一的印象,这种感觉会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首先,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会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是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契机。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融合,广播电视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网站上,可以及时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行机制,并带来新的转机。
2.3扩大面向的范围,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和电视编导工作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在电视内容编排的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现阶段人们的兴趣进行挖掘,采用创新的理念来扩大所面向的范围和年龄群。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容的实质性,要传播具有实质意义的节目,并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元素,从而为多个年龄段受众提供有趣的节目,提高电视收视率等等,在节目内容上多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具有公众性,可以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深化,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从而提高传统传媒在传媒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4培养专业化人才,完善节目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在节目中加入创新元素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的记者和编导,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要使其多走进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对传媒内容的需求,这样可以为传统传媒未来的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在节目的管理和质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现阶段有很多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3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形势,整合群众意见,采用创新型的方式来完成电视编导工作,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作者:甘泉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广播电视专业
参考文献: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年5期.
[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期.
[3]陈璐.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4]王丽丽.小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4年18期.
篇2
关键词:编导专业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编导专业是近年来根据传媒市场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在原有影视编导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广播电视编导和文艺编导两个方向。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依照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实施项目式教学改革,增设策划与创意岗位群。本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基础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全国的文史类考生,2008年编导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编导专业从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的艺术类招生。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因素有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基本条件、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等。本文主要从编导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部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产学结合三个方面分析编导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意味着其所培养的人才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偏离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求。由于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地调整更新,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这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应是高职教研教改的核心,而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
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辅以各种综合应用能力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各种专业职业能力的考核和各种类型的各级专业评比比赛,力求培养持有“双证”、“多证”的编导专业人才。
本院编导专业根据媒介市场需求分别设置了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和策划与创意三个职业岗位群,以教学为中心,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电视节目策划》、《导演技巧》、《广播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摄像》、《premier制作》、《新媒体基础与应用》等课程设为核心课程。按照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原则,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围绕职业必备的技能构建了三个层次的核心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是节目编导所必备的基础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导演基础”、“影视鉴赏”、“新媒体技术与应用”,这4门课是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习专项技能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广播电视采编与制作的课程,如“电视摄像技术”、“电视照明技术”、“广播录音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编辑”等,第二个层次的课程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需的技能进行分解,分项学习,以求在每项技术中深入一层。第三个层次是“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策划与创意”等综合性的专业岗位群课程,其中“电视节目编导”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实际上是把专项技能课程再强化综合一遍,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5-10分钟的电视短片。第三个层次的三个岗位群课程是三个方向的集中训练课程,给学生今后职业方向的定位提供一种选择范式。三大课程核心体系,一层比一层深入,环环相扣,既满足了职业技能之“必需”,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一些必备的人文素质课程,以概要的形式进行“素养式”的灌输。这样,既避免了求全而忽视了专长,也避免了太专而缺乏适应性。
在教学改革方面,课程组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改革课程建设内涵。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创建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要求。具体方法为:
第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实行联合实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将《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广播剧》、《电视节目编导》等课程作为项目式教学的先锋,与《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两门同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联合,文案的策划由《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编导》的代课教师指导,根据文案拍摄的素材,剪辑与制作由《电视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师指导。通过课程联合实训,打破了课程局限,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节约教学成本。
第二,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结合。课程以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相结合,技术、艺术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三结合为原则,打造了专职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了技术、艺术、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形成了课程与行业一线单位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第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小组协作。广播影视行业是需要高度协作的行业,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课程开设之初就成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的成员要根据电视栏目组的岗位设置分别承担不同的岗位,小组合作贯穿在每学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组成。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训室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电视栏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知识与能力。
第四,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实施工学结合。课程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从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入手,确定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联合创作―毕业实习”五个环节组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课程实践环节,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不同环节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必须在教学改革中体现出来,我们提出“要为学生一辈子着想”的教学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既掌握谋生的技能,又增加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要具有再发展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将开放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改变传统高校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刻板教学模式,全面实行开放性教学。具体的手段有:
其一,实施教材的开放性。改变用一本教材作为教学范本的方法,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需要为依据进行教学。传媒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知识老化特别快,单一教材难免滞后,教材开放则可兼收并蓄各取所长,知识点通过大纲组合起来,既有一定的规范性,又充分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与灵活性。这种采用以主教材为主、多种教材为辅的开放性教材体系,可以不断把新的理论、新的知识融进教学体系中,把先进的东西作为我们的起点。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专门为该专业编写的教材很少,选择相关学科的教材,内容上不是太杂,就是太专。因此,我们采用以大纲为纲、以讲义为本、以教材为参考的方法,在内容上完全以专业需要为筛选原则,尽可能少让学生学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知识。比如,《影视鉴赏》、《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为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还配置了相关的影像资料,实行多种媒体教材的组合。
其二,实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提倡“讨论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鼓励学生学前探索性学习,学中吸收性学习,学后创造性学习。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中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当今社会中的影视现象及时组合到课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参与研究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了解知识的现成结论。这种授课方式与传统高校经典式的教学方式相比似乎少了点学究气和理论性,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创新能力较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其三,实行开放的考核形式。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最终还体现在考核方式和内容上。我们比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考核,因此,试卷中分析和操作题型所占比重较大。用小论文、课程大作业、创造性成果代替某些课程的书面考试。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由期末单次书面考试改成以学期内作业平均分为主,或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考查方式,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逐步解放出来。
其四,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编导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除了利用校内较先进的实验条件,狠抓常规的课程实验外,还把经常性的见习、实验和集中性的岗位实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入学第二年,即稍稍具备专业知识后,就利用寒暑假到电视台见习、实习。我们在多家电视台建立了实习基地,与电视台保持良好的互惠关系,学生到了高年级再按教学计划的安排,到电视台集中实习。在实习期间,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几个人在台里老师的指导下,能制作一个栏目,从策划到拍摄全由学生担任,节目播出后,受到社会的好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课程实验和社会岗位实习,不断深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二、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既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期望,也是各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唯一的途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因此,高职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实训教学体系,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而其中校内实训体系的建设成本较高,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包袱。我国高职学院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极少,大多数学院是部分拨款和自筹资金。由于办学经费来源有限,并且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校园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度较大,因此,实训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必然受到制约。所以,高职院校如何保障实训建设资金的充分投入,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编导专业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需求,本院现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职业氛围、设备先进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学院的学术报告厅、演播厅、计算机中心、广播电台、实验电视台、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发送接收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动画制作室、广告制作室、画室、DV俱乐部、DV社、报社、校园网、系网、录音棚、艺海传媒策划公司、电视节目制作编辑室、非编实验室等综合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配有专门的实践管理人员,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校外,编导专业与安徽经纬农业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流金岁月影业公司、合肥中山学校培训公司、桐城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保障学生校外实习正常。校外实训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在实施项目教学、学生岗位实践、毕业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成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兴趣小组,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也培养学生自主和独立的人格。如“影评协会”,以每周组织观摩优秀影视名片为主,对经典影片和流行影片进行观摩讨论,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走上讲台,介绍影片相关知识,并组织讨论。摄影小组组织实地拍摄,举办摄影作品展。导演创作兴趣小组自编、自演小品,创办自己的刊物。学生在参与专业相关性的小组活动中活跃了身心,也在小组组织和协调发展中锻炼了能力。
定期组织全员参加专业技能技艺大赛,围绕专业学习,举行多个项目的比赛,如全省影评比赛、影视作品评论比赛、影视片段模仿比赛等,有利于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发展。学校是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地方,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自信心、勇气是学生今后发展必备的素质,因此要让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项目上获得成绩,得到锻炼,提高自信心。
经常性地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展播,激发学生把知识变成成果。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学生在成果的展示中,自信心、荣誉感会得到加强。根据专业特色,定期展示学生的作业,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展板、刻录成光盘进行公开展演,实际上促成了学生的成就感,也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为找工作时展示自己专业学习成果打下了基础。
编导专业的特点是实践,“工作室制”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工作室的建设是关键,一年来,新增建了2个工作室,有导演工作室、录音工作室,完善了1个工作室的建设(艺海传媒策划公司)。校内工作室白天全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编导专业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训练。一年来,完成电视新闻节目2期,电视谈话节目5期,电视娱乐节目2期,广播剧作品25部,DV电视短片36部。
三、产学结合
编导专业特聘了一批知名的专家担任外聘教师及客座教授,进行教学讲座和指导学生的日常实践教学。与多个企事业单位达成了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实训、实习。派遣专任教师每2年中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与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台专题文艺部合作开发课程《广播剧创作》。
以《全国“清风和谐”廉政广播剧大赛》为契机,由编导专业教师负责导演与编剧,影视艺术系录音艺术专业负责录音与音乐、音响编辑,播音主持系负责主要演员的配音,实训中心老师也客串演员的配音工作。由于首次参加专业性的全国比赛,特邀了校外专家担任编剧和导演指导、音响指导。选送的教师作品《不许拆包》获优秀奖,学生作品《袖珍村官》获鼓励奖。广播剧作品首次尝试了以项目为任务,多专业联合作业。这是实施产学结合的一个新成果。编导专业学生的电视DV作品《别伤害了金子般的心》在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二等奖。
在编导的专业建设中,突出的难点是产学结合,怎样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怎样重视教师科技开发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怎样从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为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编导专业建设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只能“与时俱进”,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解决。
篇3
一、实践环节的课程编排
广播影视艺术创作,既讲求分工明确,也需要合作互补,且节目形态多种多样、不断翻新,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实践课程的编排上,既要按照创作工种设置实践内容,又要有团队合作的项目;既要有专业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又要有课程外的实践项目。
1. 课内实践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大致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类型片分析课、类型片创作课四大类。这其中,以文学、美学、广播影视史论等为内容的专业理论课程,其教学以理论介绍为主、案例分析为辅;而以各种节目形态为内容的类型片分析课程,其教学以理论介绍为辅、案例分析为主。这两类课程,均以培养学生的影视素养和专业精神为小目标,基本不涉及实践操作环节。以影视创作所需的策划、采訪、写作、摄影、编辑、播报、推广等专项业务的讲授为内容的专业技能课程,其教学以分析示范为辅、实际操作为主,因而在课程内设置有较多的实践环节,以契合通过专业教学,让学生具备影视创作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
2. 校内实践课
课程内的实践环节,主要针对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示范性、验证性单项技能,可通过一门课程内若干个单元的实践课时来实现,而综合多项技能进行整体设计和交汇运用的教学目标,则需要通过综合型的节目形态课程来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影视节目形态包括新闻片、广告片、剧情片、纪录片等,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些类型片的学习被分作类型片分析课程和类型片创作课程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先导课程。基于教学便利及教学管理的考虑,类型片创作课程都会安排在校园内完成,因此,这部分课程也称作校内实践课。
3. 项目实践课
在广编专业教学中,除了基础性的实践教学外,还应拓展更多的专业实践渠道,来弥补这一不足。项目实践课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其常见的路径有以下几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该项目是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而设立,包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这种类别设置,极有利于与广编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再加上有经费支持,且项目数量多,仅华南农业大学一个高校,2016年度就支持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级别50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的二级学院还设立院级创新创业项目,这就为项目实践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各类竞赛项目。以赛带练,是技能训练中的常用做法,在广编专业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以往广编专业学生参加的专业创作竞赛,主要包括大学生广告大赛之微电影、微视频专项、大学生电影节、广州纪录片大会大学生专项、广东大学生艺术展演之微电影专项,以及各类媒体、各高校相关院系组织的影视赛事。
指导老师项目。像其他传媒类专业一样,广编专业因其实践性强的原因,一般的高校办学点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没有双师型教师的办学点,也大多会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现有部分专业实操课教师送到业务单位锻炼,从业务单位引进专业骨干或兼职或专职地充实到教师队伍。这既是各高校办学点出于教学需求的通行做法,也是高校专业评估的硬性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媒体单位与高校互派业务骨干进行挂职锻炼,成为了一项制度。这些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不仅自身业务精湛,还保留有一定的业务资源,具备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能力。他们出于更新教学案例、保持专业前沿的考虑,往往会通过承接项目的方式为教学和社会服务。参与其中的学生,可以获得指导老师的全程悉心指导自是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可以此为窗口,直接面对社会需求、掌握专业发展前沿。
4. 校外实践课
安排在专业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课是一种常规性的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必须在教学进程安排的时间段在指定区域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
根据功能的不同,广编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采风型实践基地,如安徽宏村影视基地、云南元阳梯田影视基地、河南太行山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共同特点是有美景。艺术以审美为前提,在美的环境中艺术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艺术审美的镜头化表现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采风型实践基地,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电视、电视散文、风光片、短剧情片等自命题作品的艺术创作。
另一类是依托影视视媒体、传媒公司或各类影视制作机构的创作型实践基地,如各级广播电视台、影业公司、媒体公司和以创作为主的广告公司等,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有连续不断的影视创作项目以及成熟的影视创作的流程和机制,高年级学生在此可以参与到完全市场化、职业化的专业操作,为将来从业积累资历。
二、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实践课程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将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落到实处的前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是由于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所有影视作品的创作,都分镜头镜头组片段成片四个层次,以影视创作为内容的广编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据此来分阶段为实践环节设计内容。
1. 验证型简单镜头
镜头是组成影视作品的最基本单元,它通过画面来交代情节、表达情绪、营造意境、形成节奏。根据功能和手法的不同,镜头又分为景别镜头、角度镜头、运动镜头、构图镜头、景深镜头、焦距镜头、光线镜头、主观镜头、情绪镜头、长镜头等。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中,对镜头的选择、把控和运用能力,即称为镜头感。验证型简单镜头训练,即是为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而设立的。
在教师对各类镜头进行课堂讲解、样片分析、亲手示范后,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镜头的功能,巩固对镜头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有三点经验可以分享:一是镜头感是广编学生的基本功之一,需要人人过关,需要让每类镜头都进入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二是并非男生的镜头感就一定好过女生,而事实上很多男生在单一镜头训练时对于基础操作较为轻视和马虎,相反,部分女生相对踏实,认真执行老师布置的相关项目和步骤,记录的画面也因此更加贴切。三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此环节的镜头拍摄可用镜头分析来代替,毕竟广编专业主要培养的主要是策划和编导人才,而非摄像师,通过这一实践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摄像水平固然好,但提高学生辨析、把控和运用各类镜头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
2. 设计型镜头组合
在专业的影像表达中,镜头是成组拍摄和使用的,一个动作、一场对白、一种情绪乃至一个场景都需要若干个相互匹配的镜头来组合式表达,这一点是影视创作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特征,需要通过专门的实践环节训练,反复向学生们强化“镜头组”的概念。
构成镜头组的各个镜头之间在景别和长度方面并没有固定的范式,需要根据表现对象来灵活设计,组合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做镜头组合的实践训练时,需要学生精心设计,反复比较。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提醒学生在前期采集画面时多拍摄一些分镜头,这样就为后期剪辑时能够有多种画面组合反复比较提供了可能。此外,镜头组合虽然没有固定的范式,但动作组合、对话组合、情绪组合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而这些规律也恰恰就是导演风格和创作潮流的体现之一。学生在镜头组合的实践环节中掌握规律越多,其创作经验也就越丰富,未来创作的效率也就越高。
3. 创意型主题短片
在完成镜头组的实践训练后,就可以安排更高层级的成片创作训练了,出于循序渐进地考虑,这一阶段可以从难度相对较低的创意型主题短片开始。主题短片在创作上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有集中的主题内容,意思表达非常明确;二是时长虽然短,但涵盖发生、演进、、结束的全流程;三是场景跨度不大,一般涉及1-2个场景。围绕这些特征,在设计安排实践内容时,可重点包括以下科目:
声画关系训练,包括声画对位、声画错位、音效运用、音乐介入等。
节奏训练,包括画面及声音节奏的形成、音画节奏的转换等。
色彩训练,包括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与时间的表达、调色训练等。
4. 综合型影视作品
影视长片在创作上与短片相较,同样存在着声画关系、节奏、色彩处理等细节问题,但随着表现内容和作品时长的增加,还带来了结构、转场、字幕等新知识点需要逾越。因此,这一阶段是影视创作实践的高级阶段,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完成影片创作。
具備影视作品的创作能力,是广编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由于影视节目形态众多,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的节目形态都安排有相应的综合实践环节,再加上一些项目实践和毕业作品,每位学生都将经历密集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合理编排各个综合实践环节的顺序、时长与进度,避免出现忙时忙死、闲时闲死的状况;另一方面是经过一系列综合实践环节后,学生的能力表现将发生分化,有的专注于前期拍摄,有的对后期剪辑更有感觉,有的钟情于纪录片等纪实类作品,有的就沉醉于剧情片创作,这些都是正常的,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各自的发展方向。
三、实践环节的评价方式
对很多艺术类专业来说,期末没有卷面考试,而以课程作业取代是常见的做法,广编专业教学也是如此。一般的,在每门专业课结束时,实践课程老师都会布置期末作业,然后老师根据作业情况给出分数,学生在假期查到自己的课程成绩,这门课程就完全结束了。这种课程的评价方式有两大弊端:一是学生对主观评价而得出的成绩易生不解和不满,在缺乏老师的解释与沟通的情况下,非常看重成绩的学生进行投诉的几率容易大幅增加。另外一个更大的缺陷是学生只知道老师的评价结果,却不知道评价的原因,也就是没有获得评价反馈。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能,而成绩是给予学生阶段性能力的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对经验性学科来说,评价反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单一课程评价模式进行变革,转而倡导注重作业反馈的多种课程评价方式并举。
1. 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课程作业的评价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评价的方式只有课后批改作业一种形式,对广编专业实践教学来说,还可以尝试“点评+评分”的课程评价方式,它有如下特征:
及时点评。对于课内和校内实践课等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作业,老师应该及时点评,这样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教师对作业的意见反馈,在以后的作业中扬优避劣。
匿名评分。具体做法是由学习委员事先收齐作业并重新编号,再交老师点评并评分,学委记录分数。其核心是老师在点评时,不知道具体是哪位学生的作业,也就是说老师对匿名作业的评价是对事不对人,以做到老师在主观评价学生作业时尽量客观公正。
集中评议。对班级所有作业集中点评,可使学生们在实践性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都能够及时得到分享,大大缩短了学生获取创作得失经历的时间。不仅如此,点评后公开评分,还可让学生感知作业在班级的排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完成课程作业。
2. 学生互评
对于一些设计型、综合型的实践作业,学生们在创作初期往往会表现得有些自我,认为只要是自己原创的,总不会太差,自己满意就行,不太会关注到受众的感受,久而久之,创作出的作品个人色彩浓厚,很可能曲高和寡,偏离主流的审美标准,难以完成职业作品的创作任务。针对这点,可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述互评来解决。
在作业展示完毕后,首先由主创的同学或团队阐述创作理念和得失,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专业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习惯于在展映场合体面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也逼迫他们为了应对这个发言而不断地总结自己创作中的得与失,而不是作业做完就了事。然后在任课教师主持下由其他同学从专业创作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正面和反面的评价,如有必要,还可以再次要求主创作出解释说明。这个环节要求看片的同学边认真看边思考如何评价,久而久之,可在同学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专业评片习惯和氛围,相互点评作品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最后由同学在总作业数量一半的额度内投票评选优秀作品,任课教师再根据每个作业得票的高低分别当场给出成绩。
这种课程作业的评价方式虽然略显耗时和复杂,但是值得的,不仅可以解决主观评价影视作业不够客观公正的难题,还可以锻炼学生阐述和评析作品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分享到作品创作的得与失,达到通过实践环节有效积累创作经验的教学目标。
3. 展示评价
通过多轮的实践环节,每位同学都可以积累一定数量的视频短片或完整作品,他们既是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学生阶段性专业心血的结晶,如果仅仅是在课堂展映讨论,不能发挥这些作品的全部教学功能,还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深挖学生课程作业的效能,在一个更高层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汇编作品集。在每轮实践环节结束后,都可以遴选出部分作品,制作成课程作品集、主题作品集或个人作品集等。这些作品集可用于校外同行交流,也可以用于校内各年级同专业交流,有入选作品的同學,也因此能够获得一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评价。
长廊展示。挑选部分作品在教学单位的楼宇长廊进行循环播放,对外展示了专业的教学成果,对内褒奖了入选作品及背后团队,客观上还增加了教学单位浓浓的专业氛围
网络展播。随着视频网站和移动视频客户端的快速增加,对内容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将课程作品上传网络对网络运营者和学校师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做法。这使得学生的课程实践作品,将在网络上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加快完成由学生作品向社会作品质素的转变。
篇4
关键词 媒体融合;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41-0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能够给有关的新闻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也为更多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些选择的机会。尽管我国每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多,可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还面临不少问题。由于受到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以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了。因此,需要把播音主持专业与媒体融合环境统一起来。
1 播音主持专业受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
媒体融合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介所具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趋势,媒体融合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把传统的媒介报刊、电视等融合起来。媒体融合的依托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把媒介的组织系统、终端系统、网络系统、内容系统甚至是媒介自身融合起来,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是媒体改革一种必然趋势,将手机、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旧媒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为广大群众提供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类型异样的媒体信息,让人民群众不再受到时空的制约,随意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媒体之间的传播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受众群体大大增多,传播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媒体融合使得媒体运作的格局发生改变,加强了传播的效果,优化了传播结构。
2 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融合策略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1 技能和知识的融合
知识能够外化为技术,内化为技能,技术的提高是以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也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占有,而是为了提高各项技能,并且要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把讲解播音主持的知识与运用技术融合起来,强化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以满足播音主持人员参与栏目的编辑、采访、策划等环节的要求。学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从练习有声语言开始,划分不一样的训练篇目、不一样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以顺利地对学生讲解知识和训练学生配音、新闻播读、语言表达、吐字发音等专业技能。使资料室、实验室、演播室、教室加以融合,整合技能型课程、分析型课程、知识型课程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使技能与知识真正地融合起来。
2.2 跨学科进行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实施跨学科的培养,应用有关教育资源实施融合性教学。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等有关联的专业加以融合,加强学习音视频制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以及跟新闻媒体有关联的课程;结合学生所学习的广电一线规划内容,各自跟有关联的学科实施融合性的教学,比如体育、艺术、经济、法律、广告等,甚至还需要跟市场营销等专业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传播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担任非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职位。实施双学位为主导或者是针对性地采用“自助餐”式的选修课作为学生的辅修课程。为此,教师一定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成为一体化多功能的优秀人才,以使学生能够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人才需要。
2.3 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施网络为基础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
媒体融合的动画、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的功能不具有单一性,能够以网络为平台有效地实施多样化的交流互动。这要求信息的人员具有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和输入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播音主持的技巧。由于受到版权或资源的制约,大部分门户网站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文字的互动交流,在信息的过程中就是文字形式的播报主持,由网站的文字编辑来担任文字主持人就行了。然而,随着视频与音频的日益增多,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主持人就不知所措了。不但广大的受众群体要求视频和音频,而且视频和音频的播音主持要求达到一定的语言使用规范。
现实生活当中,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业已开始借助异样的媒体平台传播信息资源。在一部分新闻类节目当中,主持人除了需要访谈、播报、咨询外,还需要借助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电话实时跟受众群体实施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比如,中央电视台在转播NBA的过程中,在主持人的前面就有电脑,能够跟网络上的受众群体实施交流互动,并可以抽取到一些参与抽奖的幸运观众。播音主持的单一性媒体,业已不能够满足媒体融合的发展要求,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需要对网络的播音主持提出一些要求。
2.4 实践和教学的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把校内和校外、实践和教学融合起来,多鼓励学生和社会融合,鼓励并提供条件让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激烈的竞争,激发学生不断地上进。学校要创造条件跟地方的传媒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就可以使媒体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促进学生就业,还能够提高地方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收视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播音主持专业要尽可能健全实践基地,学校要建立一些长期的合作友好单位,给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环境,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去感受社会对人才的真实要求。事实表明,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统一,是培养学生自身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的最佳途径。
2.5 加强专业教育,实施社会教育
在成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初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播音主持的专业人才。“自媒体”在媒体融合当中的出现,扩大了媒体平台,拓展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的领域。分享与创造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的工具日益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人人都能够借助终端与家用媒体设施,采编播节目。因此,人人都能够借助一些设施来制作一些视频与音频,甚至是节目主持、配音这些通常由主持人或者是专业播音员才可以开展的工作。这样,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社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会日益模糊。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从思想上认识融媒体,行动上捕捉融媒体,发展上应用融媒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播音主持专业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新闻事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篇5
【关键词】网络剧;网络文艺;灵魂摆渡;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16-01
一、深刻的主题――网络剧的灵魂
主题对于一部网络剧的艺术效果至关重要,决定了剧情的基本走向和精神内核,影响着人物、场景的设置及画面造型的设计等。与其他网络剧相比,《灵魂摆渡》以其独特的悬疑灵异题材从众多剧集中脱颖而出。
在主题的选取上,《灵魂摆渡》不以恐惧、娱乐观众为归宿,它阐述了单亲家庭母女关系、师生恋、新闻的正义性、爱的本质等热点典型问题。这些问题都十分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很容易同观众产生共鸣。由于网络文艺的“快餐”消费方式,网络剧也不应该表现过于晦涩的主题,因为人们选择观看网络剧的首要目的还是娱乐,难以理解的主题会阻碍观众对剧情发展以及视听造型上的关注,反而会耽误主题的表现与传达。在主题的表现手法上,由于我们所处的网络生态环境是以娱乐和消遣为主导的,观众在长期的观剧过程中形成了限定的审美期待,所以《灵魂摆渡》在主题呈现时摒弃了枯燥死板的陈述方式,运用了一种将具有社会思考价值意义的主题融合到剧情发展、人物对话当中去的手法,来表达导演所想传递的思想内涵。编导们通过新奇诡异的故事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感受到剧情的曲折与悬疑,视觉上的审美愉悦,以及心灵上的触动,最终引导观众进入一种思考状态,达到导演最终的追求目标。
二、合适的结构――网络剧的骨架
从整体框架角度看,由于观众的收视习惯,网络剧的剧集不宜过多,每集的片长也不宜过长。《灵魂摆渡》采取了分季分集播出,集与集之间保持着主线剧情的连贯,同时每集的故事情节又相对独立,属于网络系列剧的范畴。这样的好处就是观众可以选择断续性观看也可选择连续性观看,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的观看自由。并且每季20集,每集时间虽不固定但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符合现代网络剧观众对快和紧凑的剧情要求。《灵魂摆渡》的单集结构相对固定并且十分完整,每一集可以大致拆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篇的部分,通过极具诗意的画外音或独白营造出悬念的开场,调动起观众的观剧趣味;第二部分是剧情发展部分,情节跌宕起伏;第三部分是富有哲理韵味的收尾。
三、丰盈的故事――网络剧的血肉
网络剧相对传统电视剧来说,制作资本低,周期短,演员影响力小,因此,故事剧情就成为了网络剧制胜的关键。网络系列剧《灵魂摆渡》在主要角色、故事脉络和风格上是相对统一的,这对观众理解剧情有着很大的帮助。第一、二季分别以灵魂驿站“444号便利店”和替人类消灭鬼魂为主要线索。通过拥有特异功能能看到鬼魂的人类夏冬青以及灵魂摆渡人赵吏为主要人物,以鬼魂的真实存在为前提,推动剧情的产生和发展。
戏剧技巧的使用上,编导们得心应手但并没有为了技巧而使用技巧。比如在《鬼上床》一集中,我们可以看出编导对于“发现与突转”这一戏剧技巧使用得十分娴熟。女主人公自以为丈夫在家里养了鬼,在请到夏冬青和赵吏帮忙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就是那个女鬼,丈夫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多和自己相处一段时间,表达出忠贞不渝的至高爱情观。
戏剧冲突的设置上,《灵魂摆渡》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观众视觉上的审美期待以及心理上的极大满足,是因为在故事的叙事当中包含着一个又一个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解决的戏剧矛盾。第一,夏冬青和赵吏分别代表着人类和冥界,二者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则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夏冬青象征着善良的人类,与赵吏相比,他在处理事件方面更感性,所以二人之间的矛盾经常成为一个有力的情节冲突点。比如,《鬼探》一集中,一名警察在卧底过程中被杀害,但是他心愿未了一直不肯前往另一个世界。夏冬青帮助其从赵吏手中逃脱,随后拿到了关键证据,将贩毒团伙绳之以法。第二,每一集的主要剧情又包含着多种矛盾,多线索的叙事使得剧情紧凑,节奏感强烈。比如,在《鬼母》一集中,鬼母与自己丈夫的前妻、孩子和赵吏为主的驱鬼团队形成了多维度的戏剧冲突,一方面表露出被抛弃的流产母亲与众人之间的外部矛盾,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鬼母内心喜欢孩子,却又屡被伤害,憎恨孩子的内部矛盾。
一部网络剧如果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网络文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把握网络剧传播的特点和受众情况,还要由表及里地提高自身作品的水平,精化画面造型设计,深化主题内涵。只有兼顾到网络剧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和社会意义,才能够真正得到人民的喜爱,经得起时代与历史的考究。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宋蕾.网络自制剧与传统电视剧的对比[J].大众文艺,2015(08).
篇6
吧主...傅文斯荔
图片...JA中国
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此次大赛,吧主很难相信自己会考虑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商业道德是什么?这个看上去抽象的概念,通过一幕幕别开生面的表演、一环环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段段紧凑有序的镜头,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更让“商业道德”成为我们近在咫尺思考的问题。
借助DV影像的表达,无论是商业机密与利益冲突、产品安全性问题、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诚信问题,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都被展现在光影的交织中,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参赛的DV作品并未陷入说教的误区中,这反倒增加了每一个主题的宣传力度和深入人心,面对严肃的主题,很多表达方式也许都要望而却步,也许只有在灵活自由的DV创作中,在DV影像的宽容度里,创作者才能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出来。
影像究竟如何表达道德,当我们欣赏一段段影像、倾听评委老师们的娓娓道来之后,相信你也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大赛聚焦
JA中国――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成立于1993年,一直将通过与工商界和教育界合作,开展并推广以原则为核心、以互动性为特色的商业和经济教育,培养中国青少年的品格、创造力和领导力作为自身的使命。在坦普敦基金会的支持下,JA中国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针对广大中学生的《生活的准则》征文比赛,而DV创作大赛则是主办方在大学生中开展品格教育的一项新的尝试。
2008年5月至9月,JA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澳门四座城市的大学中征集了19部参赛作品。JA邀请《大众DV》作为合作媒体,对比赛进行了追踪报道并专门在JA官网开设相关博客论坛,为参赛者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邀请《大众DV》杂志执行主编吴砚华女士作为嘉宾评委,与数位业内外专家一起对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选。比赛鼓励大学生积极思考商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创作DV短片的过程也极大地培养了大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内容简介
主人公陈小春经历从毕业到失业,又从生活滋润的盗版小贩到“破产”在家待业,只能靠观看卖不出去的盗版光碟度日。可歪打正着,在看盗版光碟的过程中,陈小春反倒顿悟,开始自己拿起机器进行创作。处女作《盗亦有报》一炮而红,可因果报应来得如此及时,正当春风得意之时,陈小春的电影被盗,作品发行成为泡影,他本人也因此精神失常。
一阵汽车喇叭声传来。原来,陈小春的经历只是十字街头的一场空梦。可人生是否也能停下重来呢?
吴砚华点评―夸张与荒诞
片名:《盗亦有报》
导演:林
时长:9分17秒
类型:剧情
完成时间:2008年3月
前期设备:Panasonic DVC200
ARRI灯
后期软件:Avid Xpress Pro5.8
Adobe Master Collection CS3
《盗亦有报》能够获得这次比赛的一等奖,最突出的表现是这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夸张与荒诞。在一个短片中要阐述一个“关于商业道德”的概念,非常不容易,而且很容易走向说教式的教育片。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短片利用夸张的表演与荒诞的故事情节两件法宝,不仅将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进行了有力抨击,更增强了短片的幽默感和娱乐性。
虽然在表演上和故事情节上是夸张和荒诞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创作团队对社会的观察。“毕业即失业”、“贩卖盗版电影”、“网站的侵权”等社会现象在作品中都有体现。主人公的故事从毕业失业贩卖盗版光盘生意失败刻苦钻研a自拍电影电影成功遭到盗版最后精神失常。故事的叙述可谓一波三折。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样的情节紧凑地组合起来,并用夸张的表演带给观众丰富的信息和娱乐的同时,将概念表达出来,实属不易。
吧主说
对于从事编导专业的工作者来说,版权保护可谓直切要害,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故事,更是对主题的深入思考。
骆莺点评―黑色幽默电影
短片讲述了某电影学院学生从贩卖盗版影碟,到自己成为知名导演后为盗版制品所害,最终精神失常的故事。在剧情策划上,创作者虽然选择了普通的生活场景,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真正做到了寓情于理。结局的设计虽然有些黑色幽默电影的荒诞,但这恰恰把盗版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危害表达得淋漓尽致,容易给大多数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他们的思索和共鸣。
导演阐述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的盗版市场已经到了猖獗的程度,对中国影视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作为一名将要从业于此的编导专业的学生,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机器,动起脑筋,将自己的所知所想转换为视听语言来告诉大家,《盗亦有报》就是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产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都报。所以,盗亦有报。”这可以算是作品的第一层主题。而当作品拍摄完成,在剪辑的过程中,我又逐渐挖掘到了其更深更广的含义,也是我们的心声,简单说来,也就如同片子结束时陈小春在片场所说:“梦境可以喊CUT,人生却不能,但是,我可以选择做一个造梦者!”愿各位同仁们在寻梦的道路上一路安好。
作者存档
林,2006年进入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现任同济大学传艺影像工作室负责人。作品《盗亦有报》获JA中国首届大学生DV创作大赛冠军,参与制作的《沪影重重》、《玩具不了情》、《北安跨线无法承受之重》等一系列专题片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学子DIY”栏目中播出。于“5・12”地震后赴川拍摄以抗震救灾小英雄梁强为题材的纪录片《十六岁的天空》(未完成),并担任过同济大学数项重大晚会活动的现场导演及运作制片。
内容简介
开蛋糕店的单亲爸爸与女儿欣欣有着很深厚的父女感情,女儿希望每年生日都可以吃到爸爸亲手制作的生日蛋糕,而爸爸也承诺每年都会为女儿准备生日蛋糕.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 生意利润每况愈下。经过多番内心挣扎后, 爸爸最终却错误地选择了图利而忘却商业道德, 以不合格色素制作蛋糕, 而他这一错误的抉择, 最终却使得欣欣在八岁生日当天因意外地食了用不合规格色素制作的生日蛋糕导致昏厥,而爸爸则要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受到法律惩治。最终,爸爸明白了商业道德的重要性改过自新,欣欣也原谅了爸爸。短片于澳门多个名胜取景包括大三巴, 议事亭前地等。
吴砚华点评―细节表现温情
光盘收录
片名:《生日・快乐》
导 演:冯永姗、刘嘉丽、郑嘉怡
张迎英、陈妙莲、江希文
时长:8分钟
类型:剧情
完成时间:2008年8月
前期设备:SONY VX2100
后期软件: Adobe Premium Pro 2.0
这部作品应该说是这次比赛中,画面最精致、剪辑最流畅的一部短片。创作团队均来自英文传意系四年级,相对其他有编导专业背景团队来说,能做到如此水准令人惊讶。
同样是对商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的思考,他们使用的杀手锏是――感情。
短片中,漂亮可爱的女儿(表演很到位)和开蛋糕店的父亲亲密无间,导演用家庭、海滩、游乐场等一系列父女二人游戏的场景,把观众的心温暖起来。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导演精心构建了最美好的东西,之后又因为父亲没有恪守商业道德,为追求利润将有毒的味素添加到蛋糕中。原本精心为女儿制作的生日蛋糕,由于店员的失误,被调包,女儿吃了父亲亲手做的有毒的蛋糕……悲剧中的悲剧就这样上演了。
对于商业中的不道德引发的“害人害己”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小短片中呈现出来,可谓匠心独运。
吧主说
情节设置扣人心弦,在情绪的起落中,突出对主题的反思。
骆莺点评―以小见大
这部短片反映了一个时下广为关注的主题:食品安全。创作者讲述了一个蛋糕店主为追求商业利润,用廉价色素制作蛋糕,害人终害己的故事。故事情节虽然平实,但做到了以小见大。
主创人员制作上的不俗功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短片的制作非常精美,无论是拍摄角度、配音、配乐甚至色调都非常的和谐,充分体现出了父女间的温情。
导演阐述
就读三年级时,我们已有一门拍摄短片的学科。由剧本、拍摄、剪辑到后期制作都是由一组人分工共同完成.为了准备制作四年级毕业作品,适逢此次比赛,我们希望通过参与来学习更多的短片制作技巧。商业道德的主题对我们来说算是颇有挑战性的, 因此我们也在剧本创作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因资金及场地问题, 我们不断更改剧本以提高拍摄的可行性, 就对白设计、场地选择及拍摄镜头的问题作多次的讨论和研究. 此次拍摄也增加了我们对短片制作的认识。
作者存档
六位成员全部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民科学学院英文传意系的四年级学生。
《道德马斯洛》― 二等奖
内容简介
《道德马斯洛》是一部以商业道德为主题的短片。短片以一家工厂为背景,以工厂老板为主人公,通过时间倒流的手法,去展现老板在面临商业道德问题时不同的三种选择所带来的不同影响,通过比较来得出“商业道德是对人的尊重”这样一个结论。第一个选择没有安全感,第二个选择没有归属感,而第三个选择却带来对人的尊重。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商业道德的核心。
光盘收录
片名:《道德马斯洛》
导演:王琛
时长:7分59秒
类型:剧情
完成时间:2008年8月
前期设备:Panasonic NV-GS60
后期软件: Premiere Pro 2.0
吴砚华点评―简洁有力
《道德马斯洛》这部短片,有点新闻纪录片的特质。拍摄手法简单,故事简单,但是,颇具哲理,并且很有力度。
不同价值观下的不同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短片中,导演设计了“时光倒流,重新选择”的现代电影中常用的手法,却恰恰更是让人们体会到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时间不可能倒流,关键问题的抉择决定成败。
吧主说
段落式的结构比较工整。尤为难得的是非专业的团队为了更好地实施影像计划,特地邀请专业出身的同学一起创作,为影像的表达做出了清晰的脉络。
骆莺点评―哲理反思
短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员工健康安全福利的简单案例,运用时间倒流的手法展现了不同价值判断下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刚好反映了马斯洛需求原理,说明了只有基于商业道德做出的选择才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
这部短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哲理性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创作者作为大学在校生,能够用简单的故事来说明以人为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深刻思考值得鼓励。
导演阐述
由于商科出身,我们立意时用了管理学知识。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不遵守商业道德,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商业道德和经济利益放在一起进行平衡决策。由于商业道德带来的长远利益并不清晰和量化,所以企业既不知道该实践商业道德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在经济利益受到侵蚀时保全商业道德。但商业道德需要一点“理想主义”,需要抛弃“成本收益分析”。按照“道德马斯洛”模型,一个企业实践商业道德,至少要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尊重需求。通过拍摄短片,我们也对商业道德有了一种新的理解,相信对我们今后的实践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存档
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电视 传播效果 艺术创作
长期从事农业节目创作的人都知道,农业科技节目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后面将具体阐述)。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农业科技电视节目是具体的农业信息和实用技术的载体,承担着传播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重任,它一端连接着传者(编导),另一端又与受者(农民)紧密地相连。所以编导在创作这类节目时,必须头戴两副眼镜,一副是艺术家的眼镜,另一副是传播学者的眼镜。值得一提的是,编导的这双重身份并不矛盾,在追求节目效果上二者殊途同归。
一、选题策划与“把关人”理论
选题策划是策划者遵照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规律,对节目的选题立意进行总
体筹划和论证。说得直白些,就是解决“为什么传播、传播什么”的过程,是电视节目创作的第一个环节。
有调查表明,农户最需要的信息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不同地区对这四种信息需求程度有一些差异,但信息种类是基本相同的。调查结果充分地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生存心理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大家不再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初级需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行节目选题时,一定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紧扣农民的“胃口”。毫无疑问,上述这些有关“三农”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选题应是重中之重。比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园艺作物的先进栽种技术;果品、蔬菜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编织、刺绣、结艺等手工制作;烹饪、服装裁剪、美容美发、保健按摩等服务技能。
传播学上有“把关人”理论,指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如果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我们的编导、记者等媒介所有者正是“把关人”,他们行使“把关权利”,从大量的、纷繁复杂的涉农信息中选择过滤对农民生产、生活有意义的部分,使之能“用得上”。传者的”把关行为”决定着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决定着哪些农业信息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当然”把关行为”受意识形态、方针政策、舆论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到农业科技节目还要考虑“实”与“时”的问题。“实”指选题在空间上符合地域实际,贴近农民的生产现状。东北地区不能选择优质高效栽培香蕉的题目;内陆地区不能选择海水养殖的题目。“时”则指选题在时间上符合农时,具有时效性和季节性。番茄栽种之前,最好选择番茄工厂化育苗的题目;玉米收割后及时选择秸秆气化、秸秆青贮的题目;春天来临时,多选择一些深耕整地的题目;冬季到来后,多选择土壤保墒、提高肥力的题目。
为了能恰当准确地找到选题,策划人(传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素质要求。首先,具备广播电视的专业知识,熟悉节目制作系统,了解其功能,尤其是要掌握现代数字知识。农业科技节目常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段和编辑技术,比如微距摄影、定格拍摄、动画、仿真、虚拟场景等,这些设想的实现必须紧密依靠制作设备。如果不熟悉自己手中的“武器”,那么就可能错过许多好的选题,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此外,策划人(传者)还必须具备农业科技素养。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者要熟悉农村生活,具有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本常识,很难想象一个五谷不分的人,怎么能发现农民喜闻乐见的题材。二是指传者能够紧密跟踪农业科技发展动态,把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也不例外,这里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尖端技术,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也有农民自己发明创造的“乡土科技”,如果树高接换头、膜下滴灌、营养土育苗等。策划人(传者)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快速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方法,做一个“学习型”的策划人。否则的话,节目选题就会陈旧过时,没有任何传播推广价值。有人策划了一个“茄子割秧再生栽培技术”的选题,当编导带领创作人员到现场准备拍摄时,当地菜农告诉大家,这项栽培技术早已过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茄子嫁接技术,摄制组只好空手返回。
二、前期拍摄与人际传播的大众化
选题策划完成后,电视节目进入下一个创作流程――前期拍摄。前期拍摄是解决“怎样传播”的过程,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就是通过拍摄将停留在文案上的策划提纲转化为可听可见的声音和画面;”启后”就是通过拍摄为后期编辑提供镜头素材。
依据所选题材的特点,农业科技电视节目可以采取演播室内“主持人+农业专家”、外景地“农民+记者+专家”、或者演播室与外景地交叉运用的“演播室+外景地”等多种制作形式,没有教条式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主持人同农业专家、记者同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的过程,而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传递给非现场观众又是大众传播过程。所以,无论哪种制作模式,究其实质都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转换为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①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都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等优点。那么,在农业科技片中如何运用人际传播来提高大众传播的效果呢?我们来举例说明。
七集系列片《草编》和《绳结艺术》是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而创作的节目。在拍摄这两部片子的时候,我们将节目宗旨确定为“即学即用”,就是使农民朋友在看完节目后,能马上学会这门技艺,给自己增添一门新的致富手艺。为了有效地达到节目宗旨,同时考虑到草编和中国结同属于手工技艺,所以我们决定采用“边编边学”的拍摄方式。将场景选择在演播室内,由民间艺人演示编制过程,而主持人充当学习者角色,现场学习编制方法,与民间艺人共同交流探讨编制技术。主持人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场外观众的学习过程,他们编制时遇到的难点,也是主持人现场遇到的难点。遇到难点后,主持人可以随时向老艺人请教,要么重编一遍,要么放慢演示速度。这样就引入了反馈机制,使整个传播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链条。“电视一根线,拨动万家弦”,通过播放,看似只发生在主持人与老艺人之间的人际传播转化为大众传播。
综上所述,在这种“边编边学”的节目里,(1)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目的,规定了 人际传播的方向。主持人并不是为了学而学,真正目的在于带动场外受众。(2)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人际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主持人与老艺人之间的交流是否流畅,交谈内容是否深入,交流方式是否多样等决定了广大受众对节目内容的信任程度。在拍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视作为艺术的本质属性,使观众得到完美的视听享受。草编和中国结的历史非常悠久,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要求主持人与民间艺人之间不能仅仅局限在“你教我学”上,而是将话题拓展至中国结的名称来历、草编品的地域风情、审美情趣、结饰史话等立体范围内。这样就丰富了节目内容,增添了节目趣味,避免了干巴单调。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不但学会了编制技法,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得到了美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在农业电视片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是农业电视节目的一块硬伤。
后期编辑是将前期的拍摄素材在工作台上剪辑整理,编辑成可供播出的完整片子的过程。从电视艺术的角度看,后期编辑是二度创作,编辑人员对选题策划形成的主题再提炼,再加工。所以资深的编导普遍认为真正的电视节目创作是从后期编辑开始的。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后期编辑是传者运用相应的传播策略的过程。传播策略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传者为了完成传播活动的总任务而采用的一些符合受者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手段和方法。”②
农业科技电视片以农业科学技术为表现对象,即包括蔬菜栽培、鱼虾养殖等肉眼能直接看得见的农事操作,也包括细胞分裂、基因复制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即包括浇水施肥、打药锄草等一次性操作,也包括植株生长、果实膨大等累积过程。为了能向观众完整无误地解释清楚这些科学道理和现象,光靠前期实地拍摄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在后期编辑时使用特殊的创作手段。比如,动画、模型、虚拟现实等,在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非常规画面创作。我们在编辑《玉米的一生>埘,片中讲到“只要条件适宜,花粉很快发芽形成花粉管,它一边吸收花丝的营养,一边伸长。胚囊允许第一个来得最快的花粉管进入,而弱者则成了牺牲品。花粉管到达胚囊中的极核细胞附近时,既停止生长,这时管壁溶化放出两个精细胞。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细胞与两个极核结合,将来发育成玉米的胚乳。”,这是一段关于玉米传粉受精过程的描述,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即使借助显微镜等观测仪器,也只能看见受精过程中某一个静止的状态。为了能全面准确地向农民朋友展现这个过程,我们使用动画创作软件flash,逼真地模拟出整个受精过程,化未知为已知,化抽象为形象。
前人给我们留下一句格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这就是说,“鱼”的作用是短暂的,有限的,而”渔”的技能却是长久的、无限的。在编辑农业科技电视节目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众传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媒体信息去影响受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进而激发受者产生符合传者意图的行为。这就提示我们,农业传播的使命不能仅仅局限在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上,而应拓展至使受众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上,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在一项关于山东农民收看农业科技电视节目状况的调查中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民(51.4%)认为自己只是有过‘按电视里说的学着做做看’的念头,明确表示‘从来没有想过’的农民占了23.6%,而真正做过的仅为17.2%”③从这几组统计数字中不难发现,农民接受媒体刺激后,行为产生反应的很少。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现在的农业科技节目缺少的不是实用技术,而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大老单和他的顺口溜》是一部典型人物宣传片,讲的是山东龙口市基层果树站站长大老单的故事。大老单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系列有关果树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并将其编成一串一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方便了当地的果农们记忆和应用。片子在后期编辑时,创作人员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对“结果”――顺口溜进行简单地介绍和讲解,而是着重阐述了“过程”――这些顺口溜是怎样总结出来的。创作人员编排了多组大老单走乡串户实地解决果农问题的镜头,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老单随意走进了一户庄户院,趴在地上的狗见来了生人,非但没咬反而迎上去亲近他。这样一个细节就把大老单整天与果农打成一片,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辛苦,积极探索先进种植技术的科学精神生动地刻画了出来。收看这样的节目,农民不但学会了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而且还体会到了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恰恰是这种精神才是受益终生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被学习者选择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的信息首先进行感觉登记,被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二三十秒种。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复述的策略,使之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才是永久性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短时记忆是受者对媒介信息的接收,而长时记忆则是受者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农业科技电视节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亦即,使农民接受节目信息。大家知道,电视是“一遍过”的艺术,无法控制播放进度,观众看电视时所获取的信息属于短时记忆。这就需要复述策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为此,我们在后期编辑时,对于关键的知识点或操作技能,不但让菜农、果农或者农业专家反复进行现场讲解演示,而且用字幕作成“编结提示”或者“建棚提示”,把这些要点提纲挈领地总结出来。总之,采用多种策略进行重复刺激、反复强化,以达到为农民所接受的目的。
篇8
解说的平实风格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学特征呢?即把真挚的感情充分内化,把丰富的思想加以浓缩,通过具体的内心体验和深切感受,用平实的语气传达出来,表达时没有渲染和夸张,没有达到极致和饱和,这样就显得内在感情更丰厚、内在语意更深广,追求一种深沉的美、朴实的美、含蓄的美、留白的美,带给听众无尽的回味与思索,让受众在情感共鸣中达到了审美愉悦。总之一句话,把真挚强烈的感情用平实质朴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情深而语淡,意真而声平。①
平实解说美在创造
电视纪录片解说属于典型的有稿播音,“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解说词的写作是一度创作,解说是二度创作,就是要为解说词增添色彩,使信息传达更直观、更直接。就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过程而言,可以分为接受――表达――传播三个步骤,可以用以下图示说明:
①编码(解说词、画面、其他元素)――②接码(解说词、画面、其他元素)――③译码(解说词、画面、其他元素)――④编码――⑤发码――⑥译码(解说词、画面、其他元素)
在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过程中,①是摄制编导工作过程,②③④⑤是解说创作过程,⑥是观众接收过程。在解说创作过程中,②是接受,③④是表达,⑤是传播。②
分析以上图示不难发现,创造性贯穿于解说创作的整个过程。首先,接受主要指解说者对片子和解说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解说者在这个过程中,掺入了本人的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性格感情,从而产生了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感受,这个过程,无疑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其次,解说者的立足点不是自我理解与感受,而是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表达给观众听,从文字到有声语言,从视觉感受到听觉感受,这是一种创造。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解说者参与片子拍摄和编辑工作的情况很少,优秀的纪录片需要各个工种的通力合作,解说者面对已经剪辑好的画面和撰写好的解说词,在目中无人的情况下,通过联想和想象观众的存在,猜测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解说。解说还需要注意和画面、同期声、字幕、音乐等创作要素的配合,越是束缚多,越需要创造性。③
平实解说具有创造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平实风格的解说,它是一个有变化、有层次的过程,不是一个点。平实解说不仅需要有情感态度的依据,还要有思想感情的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是层次丰富的,是不断进行的,它的直接依据是解说词,同时还要兼顾画面、同期声、音乐等纪录片的创作要素。
如由王泰兴担任解说的纪录片《百年留学》中,讲述中参加北洋水师的留欧学生壮烈牺牲的一段解说:
“在中,林永升牺牲了。林泰赠、刘步蟾、黄建勋以身殉国,实现了‘苟丧舰毋宁死,人在舰在,人亡舰亡的誓言’。北洋水师覆灭时,叶祖、萨镇冰被俘虏,在日后重新筹建北洋水师的时候,他们又被委以重任,方伯谦在中挂了白旗,被清政府命令在旅顺斩首。晚清第一批留欧学生血洒甲午,成就英名。”
这部片子的整体解说风格是平实的,这一段解说尽管也是平实质朴的,但在全片中相对而言,气息更深,用声更沉,吐字伸展,节奏缓慢,情感压抑,虽然没有“悲壮”、“惨烈”、“痛惜”的字眼,我们却能明显感到解说者对年轻将领们的惋惜和赞叹,对清政府的痛恨。可见,平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平到底的,而是在平中有变、平中有情的,因此平实也有创造性。
平实解说美在自然
平实解说的总体特征是:朴实、自然、流畅。饱满的吐字、通达的发声、质朴的表达、平和的语气、稳健的语流……无不是美的体现。平实风格的解说实际上是把深厚真挚的情感用质朴无华的方式表达出来,解说者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自如地运用声音和表达技巧,让听者感觉不到刻意雕琢的痕迹,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平实与用声和表达技巧不是矛盾的。平实不华丽、不浮躁、不矫揉造作、不故意雕饰,不能追求纯粹的“生活化”、“自然化”,而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但是没有雕饰就无所谓去雕饰。平实是用声和表达技巧的纯熟,是没有技巧的技巧,是返璞归真的表现。技巧是需要经过科学训练才能获得的,凡是解说大家,无不是经过专业、刻苦的训练,才能进入这一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实解说比起其他的播音工作,更要求较强的发声和表达的语言功力。平实解说的自然美不是不经过任何艺术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始状态,而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任志宏认为:“无论解说也好,朗诵也罢,艺术的诉求只有一个,那便是:返璞归真――它,是人生的境界,是艺术的境界!”
纪录片《百年名琴的深圳传奇》获得2003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短纪录片一等奖,它的解说是典型的平实风格,下面是片子最后一部分的解说:
“失踪了20多年,还能物归原主,除了故事的传奇之外,还道出一段深圳特区前后鲜为人知的群众文化生活和当今市民热爱深圳、崇尚艺术、无私奉献的新篇章。
当马思聪先生的弟子在深圳戏院再次弹起这架百年名琴的时候,舞台还是那个舞台,但钢琴不再曲高和寡,它拥有了众多知音。现在,深圳已有10万户家庭拥有钢琴,已经培养出多名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夺魁的天才少年。依巴赫钢琴的曲折故事,见证了深圳文化立市的前进脚步。”
这部片子通过一架百年名琴的沉浮来表现深圳特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变。解说平实质朴,吐字饱满而不僵化,气息稳健而流畅,情感真挚而表达自然,是一种平实、自然、流畅的美。
平实解说美在留白
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应该是观众在欣赏内容时,通过对事实的了解和认识,自己得出结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观众在事实中思索,在思索中判断,在判断中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这些理性的认识又反过来加深了观众最初的感性认识,是个相得益彰的过程。这种由观众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比解说直白而强烈的诉说来得更自然、更深刻。这种表达手段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纪录片的留白。
留白之美是一种表达手段,是一种艺术追求,是一种审美体验。平实风格的解说魅力在于平实质朴、朴素淡然、真挚含蓄、意境悠远、引人思考、发人深思,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把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这是一种留白之美、含蓄之美。首先表现在解说词的写作上,解说词要避免长篇累牍,要和其他创作元素协调统一。其次表现在解说上,要认识到解说是镶嵌的艺术。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伤口来说就愈好。”留白不是空白、不是苍白,更不是空洞无物,平实解说中的留白不是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态度的缺失,相反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阐述观点、传递观念,帮助观众完成对纪录片的理解感受、想象联想和思索判断。单纯记录生活而没有倾向和目的的纪录片是流水账,是没有欣赏价值的。留白之美表现在解说上具体而言,在用声和表达上是不追求极致,如吐字到位、利落灵活,而不是一味追求字字玑珠、字正腔圆;气息沉稳扎实,而不是气足声高;声音虚实结合,以实为主,但是并不是明亮高亢;情感饱满,真挚恳切,但是表达含蓄,不强加于人;表达层次丰富,富有弹性变化,但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澜不惊,回味无穷,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平实风格的解说作品之一《大国崛起》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运用富有思辨性的语言,解读9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全片解说词没有过多的是非评论,只是提出发现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角度,尽量做到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由山西电视台的孙占山担任解说。
例如《大国崛起》最后一集中一段解说: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60年,回首500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国家散布“中国”,中国如何来化解这一言论?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面对这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问题,孙占山的解说不是纵横捭阖,恣意伸展,极力展示编导的观点,充斥观众的头脑,而是客观平实,留出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观众在本片提供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在曲折而充满矛盾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己思索找出答案。正如总编导任学安所说;“我们力图用12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通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这是一种思辨之美,是一种留白之美。
注 释:
①曾致:《亲切质朴 淡雅平实――论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声屏世界》,2004(12)。
②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③严三九、李亚虹:《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篇9
关键词:大创,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实践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000-0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 “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项目组的实践操作内容及感悟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积累一些经验。
1 项目简介
“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是以少儿主持培训为切入点,在尊重孩童情感和自尊的前提下,根据个性差异专为6-12岁孩童制定针对性主持技巧培训方案,力争让每个学员都成为拥有缤纷个性、手握金话筒的优秀小主持人,意在打破少儿主持培训市场忽略个性差异培养的真空区。
本工作室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校生担任工作室总负责人,分别由专业知识过硬的播音专业、编导专业及设计专业的在校生担任成员。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特邀了高校一线教师和大连广播电视台一级文学编导担任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成为本项目运营的坚强后备军。
2 实践中得真知
2.1 市场调研
为掌握小主持人培训的市场前景,项目组在各地各区域以投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市场调研。得出的结果喜忧参半。喜在于,现在家长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很重视,对于小主持人培训也抱有很大兴趣;忧在于,小主持人培训是一个新兴项目,很多家长不了解,相比之下更青睐于一些传统的艺术培训,比如绘画,乐器,舞蹈,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很快能出成效的培训。但是,相对于传统艺术培训,小主持人培训走的是中长期路线,不急于求成,根据孩子的个性针对性培养,比传统“走量不走心”的艺术培训更加细腻与系统化。所以,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如何把握市场,在于做好宣传,使家长明白与了解本工作室能做什么,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最后可以使孩子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宣传到位,才能使往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2.2 同行业走访
掌握了市场前景,还需要了解同行业的培训机构的整体运营方式,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应该避免犯的错误。项目组通过联系,分别对焦作市朗朗艺术培训中心和大连市开发区海任传媒有限公司进行了走访,分析与记录了他们的教材和授课方式,项目主持人进入了朗朗艺术培训中心担任了一个月的实习教师。同时,为了了解团队在运营方面的细节,主持人拜访了大连新动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耿震先生,学习了在组织分工,团队协作上的技巧。通过走访得出以下认识:现阶段的小主持人培训同质化严重,比较偏重于儿童口才,仅限于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粗略划分后教学,而忽略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在教材方面,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培训班大有一碗水端平之势,对于所有儿童,不分性格,“一本教材教全校”另外有一些培训班教材存在篇目过老、错误多、不适合儿童、不够专业等问题。当然,还有一些优秀的少儿培训机构,他们的运作已经十分成熟,走上了加盟经营的道路,由总部负责教材的编写与安排,负责加盟商的教师培训,负责整体的装修与宣传,值得我们学习。
2.3 教材编写
经过同行业的走访,项目组得出一个认识:教材是硬件条件,拥有一套合适的教材,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为此,项目组查阅了大量的材料与市面上所售的少儿口才培训类书籍。同时,也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查阅了播音主持类的专业书籍,向学校播音教研室有关老师进行请教。经过耐心的编写校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工作室的教材。
2.4 实践教学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工作室进入了实践教学阶段。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怎样与孩子沟通、与孩子相处技巧等很多宝贵经验。另外,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也很关键,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的改变最为敏感。项目组在对每个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根据不同性格,确定针对性培养路线的正确性,为项目进行起到了引领作用。
项目组用“颜色性格分析法”将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大类。选择4个学员进行重点研究。学员A属于典型的红色性格,勇敢、强势、是天生的领导者,但存在黄色性格中坐不住、耐心不足等特征。这种性格如果不加以调和,自负就容易成为最大的缺点。所以训练中,特别加入的国学的内容。在合作朗诵中让其担当领导者,极大发挥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篇10
[关键词] 历史文化纪录片;古典审美;意境;文化传承
严格说来,学界并没有对“历史文化纪录片”一词进行准确定义。单就某一部具体的作品而言,它可以被划入到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或人文地理纪录片等类型,但整体而言,这些作品在内容上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纪录和再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①
21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较大型的就有《考古中国》《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晋商》《徽商》《1405―郑和下西洋》《再说长江》《故宫》《江南》《昆曲六百年》和《敦煌》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良好的口碑。以《故宫》为例,其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就达到了8.05%,第二周又上升到9.56%。②在央视一套同期播出的57个节目中,《故宫》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综观以上电视纪录片,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气息,一种穿越时间的历史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以及一种悠远绵长的况味。画面的精美绝伦、阐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仿佛让观者在视觉盛宴中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惊觉在以前的影像中被遮蔽了多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古典”,它包括了尘封的历史、复古的情怀、永恒的魅力和对文化的主动传承。
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其历史文献性,但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其历史精神是与其艺术表现紧密联系的。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历史文化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相互作用,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处理。有人说过:“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于诗,而不在于叙事。”但要记录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叙事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问题是如何叙事?时间的尘埃中,一切已不能被轻易地解读。以前的纪录片处理方式是保守的说教,唯有此,“纪实”感方能凸显,但这也是保守和缺乏生动的。而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作者似乎很明白一点:惟有让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在今天重新浮现它的诗意,那么诗意后面的厚重和审视才是可见的。他们选择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使其成为表达诗意的必要媒介。“意,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表露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对客观存在的描绘和刻画。然后,创作者将这主客观两方面内容,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而又独特的境界。”③这种统一和独特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中体现为唯美的画面与凝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于是,不只有故纸堆,不只有不可辨认的遗迹,不只有口头的追忆,还有更多鲜活的人和故事――我们惊觉:历史可以如此轻盈!创作者们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已经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典型,以技术置换记忆,用影像书写缅怀,不遗余力地营造着唯美的意境,将浓酽古典的传统文化韵味或含蓄或肆意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一份必不可少的文化存留。
2008年的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就是一部唯美意境的典型作品。该片以再现、纪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使得一个难以驾驭的阳春白雪的戏曲题材活色生香、美轮美奂,观众如身临其境。片头开始前的水墨动画呈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盛开的水墨莲花、渐起的楼阁,加之一咏三叹的优美旋律,不禁让人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古典意境中。现代技术也使得经典绘画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起来,如第一集中的姑苏太平盛况,描绘的就是在明朝绘画《南都繁会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动画处理,通过以少量的活动影像来代替生动的社会场景,且所选绘画皆为传统绘画精品,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的魅力。同时,正如解说词所说“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美丽的苏州园林也成为作者与观众找寻昆曲文化源头的现实途径。片中还反复出现着戏装的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艺术表现性镜头,作为一小段叙事的停顿,她们或轻舞水袖,或摆弄金扇,不时地出现在背景以园林、古典绘画、艺术光影的前面――这些手段、手法和元素的运用,都形成了全片在视觉上所力图营造的一种古典意境美。
而12集的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在收视率上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者们在荧屏上重塑了一个庄严美丽的古代皇宫。该片不仅在画面,而且在声音的设计、音乐效果方面都是按大片标准去做的,用导演周兵的话说就是:如果声音和画面的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被它们吸引。在拍摄中为了达到真实但不限手法、唯美而不失庄重的目的,编导们运用了各种手段:访谈、纪实、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静物定点摄影、史料图片、延时摄影和真实再现,甚至三维动画。540分钟的播出片中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剧组聘请大量电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无论在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音乐和解说词方面都引入了电影技术,甚至还借鉴和学习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法。纪录片《敦煌》中展示了莫高窟三号洞的《千手千眼观音》,这幅壁画融合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绘画技法,在极度约束的环境中实现艺术创作上的奔放自由,又包含着悲悯和宽容的精神,正是中国古典审美的极致体现。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美轮美奂的画面是构成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这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精美细腻效果正是得益于正在普及的高清摄影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创作者心中的集体苏醒。传统美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的沉淀与积累,它虽然隐在,但却能为任何时代的文化转型或嬗变提供积蓄力量和营养推动,因为传统是维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和风韵,在一个喧嚣的文化时期我们可能忽略了它,但艺术内在的延续以及一个民族的习俗、伦理和审美等仍旧能以基因的方式留存并在某个时刻醒来。21世纪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作者们试图回归到民族的内在,唤醒大众的记忆。
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视像是感性的,但本质必须是理性的。在以感觉和情感为中介的解读中,观众加深并扩大对历史文化的审美感受。优秀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在记录文物、事件、人物的过程中,用影像背后的精神实质来感染和打动观众,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鼓舞人们开辟人生,创造生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在《故宫》研讨会上指出:“《故宫》的文化意义在于它终于将凝聚了五千年文化的非常厚重的内容用电视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发生震撼,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从媒介意义上讲,作为大众强势传媒的中国电视最近几年面临着相当复杂的价值判断,其媒体的功能和价值,在产业化、娱乐化的喧嚣中开始迷失方向。《故宫》把媒体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应具有的尊严带到了观众面前。”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着向现代文化过渡的转型任务,如何把握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是文化传播者们肩负的重要使命。香港学者金耀基在《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中曾说道:“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挥正面的功能。”纪录片创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创作观念、审美判断代表了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在题材上,无论是《考古中国》对深埋地下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揭示,《复活的军团》和《新丝绸之路》等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次探索,《徽商》和《晋商》从当下的视角对历史和传统进行审视和哲理性反思,还是《故宫》《昆曲六百年》和《敦煌》对濒临消逝的文化载体进行的记录和拯救,21世纪的优秀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者们正试图“恢复中国人对传统美学的自信”,重拾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在内容上,这些纪录片将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与提高学术性相结合,不仅有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公认结论,也有尚无定论的见仁见智之说,还有学术界最前沿的信息,是既有资料价值、鉴赏价值和普遍的教育意义,又能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传世佳作与精品。以《故宫》为例,全片集数较多,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皇权至高无上、大一统思想和礼制天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核心,说的是中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核心观众们并不陌生,如果一味地解说和专家访谈势必导致说教和乏味,但通过故宫的建筑、宫廷收藏、宫廷政务、生活典章制度和宫廷西洋风等来了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该片的文字功底扎实,所收集的文史资料达到两千多万字,里面包含的学术价值,代表了当前文史界的一个学术水准,包括其中的观点、史实都经过专家的认定,而且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和付出如此努力,导演的话很有说服力:“……用现代影视的方法来传播中国文化,告诉大家中国人拥有什么样的文明,中华民族是怎样传承这些文明的。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这些作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带领观众穿越时光的同时,还让他们穿越传统思维和价值的坐标,重新审视历史和文化。这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与现实紧密关照,传递着述古概今、借古鉴今的信息。例如《敦煌》中,大家特别关切的莫高窟藏经洞文物流失,和清朝衰落、官吏腐败、东西方列强的侵略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讲清因由,可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效地制止当今的文物被盗与外流。又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受自然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品的贡献远远不止于一部电视纪录片,它们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生态中,在社会泛娱乐化和影视剧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浪潮中,这样一批历史文化纪录片以理性、智慧、质朴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让大众沐浴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洗礼,学习虔诚地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这样一群与清贫寂寞为伍的艺术家以道德和责任为坚守,守望大众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增添了财富。
注释:
① 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广西大学,2008。
② 赵曦:《经典文化的经典传播――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③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