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市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药设备市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药设备市场研究

篇1

数天前,业界纷纷猜测业绩堪忧的希捷能否吃下三星子的硬盘业务,但这家行业老二还是硬着头皮出手了。

4月19日,三星子与希捷科技公司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已签订协议,三星将以13.7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硬盘业务出售给希捷,交易将以50%股份和50%现金的方式支付。其中,希捷所售股票部分占全部普通股的9.6%。交易结束后,三星将有权向希捷董事会委派一名成员。不过,该交易有待美国和国际监管机构的批准。据称,这宗交易将是三星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售。

根据协议,希捷在收购结束后还将为三星的个人脑和消费子产品供应硬盘;两家公司计划扩展现有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并共同开发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希捷预计,该交易不会产生任何相关的重组费用。

三星子半导体事业部总裁权五铉表示,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价值是签署这些战略合作协议的首要目的。他说,三星期望能与希捷共同扩展现有战略合作关系,为各类消费者、企业及行业应用提供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对于三星来说,这是一桩不错的买卖。稍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三星欲寻求将该部门以15亿美元价格出售,但也考虑将价格降低至10亿美元。韩国券商未来资产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三星子在这一业务上并不赚钱,未来也不太可能赚钱,卖掉它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就希捷而言,它为这次交易的付出还算公道,但其目前的财务状况不够乐观。截至4月1日的财季,该公司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5.18亿美元降至9300万美元,猛跌82%;营收从上年同期的30.5亿美元降至27亿美元,下降12%。

各自的如意算盘

三星于1989年开始制造硬盘,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占据全球硬盘市场11%的份额。业内分析人士称,出售非核心业务的硬盘可以为三星新的兼并和收购提供资金来源。韩国投资证券分析师韩升勋指出,对于三星来说,卖掉硬盘部门不是坏事,通过这笔交易,它可以更具竞争力。

业界还普遍认为,三星将利用出售硬盘业务获得的资金,在健康医疗和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展开更多收购和扩张。今年2月,韩国人宣布将与美国生化制药商昆泰建立合资企业,将业务领域由消费子拓展至医疗保健。三星集团执行副总裁金泰韩称,由于需求巨大,到2012年三星计划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年营收达到1.8万亿韩元。

向希捷出售硬盘业务,令三星如释重负般地甩掉“鸡肋”业务。“三星已经变得非常灵活,它可能是更积极地收购和并购”,友利投资证券公司的分析师Park Young-joo说,硬盘不可能像芯片那样成为其核心业务,它更可能在新的业务领域发力。

2005年,希捷花费19亿美元收购迈拓公司,并借此摘取行业老大的桂冠,但在2010年,希捷被美国西部数据公司从头把交椅拉下来。不仅如此,这位昔日大哥差点沦落到被收购的悲惨命运。去年12月,美国市场上有消息称,西部数据试图收购希捷,并愿意支付比TPG资本投资公司高出10%到50%的价格。之前的消息是,TPG准备出75亿美元向希捷发起收购。

不过,即使希捷接受西部数据的收购要约,该交易也将遭遇反垄断机构方面的巨大阻力。未能如愿吃下希捷的西部数据把手伸向了行业老三。今年3月8日,西部数据突然宣布公司董事会同意以共计约4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竞争对手日立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日立环球存储。后者市场份额为16%。

西部数据成为硬盘产业的巨无霸,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彭博社当时的分析认为,西部数据至少在5年内稳居存储设备老大的宝座。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希捷在硬盘市场中占据29%的份额。

希捷表示,此次收购三星的硬盘业务,有助于更好地调整目前和未来的产品开发计划以及发展蓝图,加快新产品的上市时间能更好地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计算、云计算和固态存储。

显然,希捷认为自己大赚了一把。该公司董事长史蒂夫•卢克佐强调,希捷没有购买三星的所有驱动业务,只选定适合希捷的那部分,因此希捷不必经过漫长的调整,“我们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卢克佐说,“我们所不需要的一切都被抛在后面。”

市场研究公司StorageIO Group高级分析师兼创始人格雷格•舒尔茨认为,收购给希捷带来更大的业务范围,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希捷试图向外界表明自己还有机会,他们必须把该信息传达给投资者。

寡头格局形成

虽说并购三星硬盘业务是重大利好,但仍属希捷的无奈之举。

希捷和三星之间的交易是继2009年东芝并购富士通硬盘部门,以及今年3月的西部数据并购日立环球储存后硬件行业内的又一项整合动作。但与2009年的交易不同的是,最近的两次并购发生在整个硬盘行业遭遇严峻挑战之时。

苹果iPad的热销已经对硬盘产业造成巨大压力,因为平板脑不使用传统机械硬盘,而是闪存芯片。随着平板脑的兴起,传统硬盘产品的需求正在下降。iSuppli认为,2011年第一季度,硬盘的销量可能比去年第4季度下降4%。

对此,卢克佐表示,闪存不会成为硬盘公司的长期不利因素,因为iPad这类设备的存储容量小,内容都必须存储在服务器上,“你不能在你的iPad储存4部影。”

另外,平板脑的大卖还导致笔记本脑的销量增速放缓,而后者正是硬盘的消费主力。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全球脑出货量在第一季度下降了3.2%。这就意味着,包括硬盘在内的传统PC配件的出货量都相应下降。

而3月份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也成为整个行业的不确定因素。西部数据CEO约翰•柯尼称,由于担心日本地震所导致的产品供应问题,许多客户都在第一季度的最后三周加快产品购买进程。他认为,由日本地震引起的供应链问题将给未来的产品需求与供应带来明显的影响。

而巨头的联姻或将改变被动局面。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高度市场化的硬盘行业,厂家往往通过降价和提高磁盘容量获得市场份额,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利润增长因素。研究公司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的分析师布赖恩•巴比诺也认为,从长远看,并购交易是一个聪明的举措,硬盘业务的成功是按照规模衡量的。

篇2

专注做好一件事

近年来,正大天晴不断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2005年研发投入已达5600万元。虽然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并没有丧失信心。跨国企业可能每年投入高达几十亿美元,但其研发面广,研发成本高,而我们虽然只有几千万元的投入,但如果专注做好一件事,同样能创出大事业。

攻克肝病在全球公认是一大难关,在我国每年治疗肝病的费用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乙肝患者诉讼案表明,乙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正大天晴二十年来专注于肝药的研发和生产,以期研制出有效且价廉的药物来。

正大天晴“消灭乙肝”的理想溯源于上个世纪八十代。1986年,当国际上甘草酸治疗肝炎的技术刚刚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我们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利用中国的甘草资源,研制世界一流的肝病治疗药物。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成功地推出了甘草酸治疗肝炎的第二代产品――强力宁。不过,我们并没有就此为满足,而是以此为起点,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肝药特别是甘草酸制剂的研发生产。1994年,我们成功地从甘草中提取了异构体甘草酸,并合成了甘草酸二铵盐产品,在中国首家推出了甘草酸治疗肝炎的第三代产品――甘利欣。其后,我们不断地推出治肝护肝药品,公司在保肝降酶、抗乙肝病毒方面的药品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占领了12%的市场份额,“甘利欣”、“天晴复欣”也成为国内植物肝药的两个知名品牌。2005年,正大天晴推出了全球保肝领域第一个手性肝药――天晴甘美,甘草酸的第四代产品在中国问世了。“天晴甘美”是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的新药,是近年来保肝药领域中唯一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正大天晴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专利保护期长达20年。“天晴甘美”的诞生,是公司在肝药研发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正大天晴在国内肝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十年来,正大天晴推出了四个甘草酸制剂,其中三个产品为划时代的标志性产品,这辉煌业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正大天晴人的专注和耐心。当然,正大天晴的肝药研发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走过弯路。1992年,国内制药企业纷纷组建集团,主管部门也要求正大天晴兼并一家亏损企业,由于大量资金的输出,影响了正大天晴的自身发展。1995年,公司的产品销售势头很好,但由于商业环境不是很好,大量应收款收不回来,加上企业又从事了一些不太成功的跨行业经营,企业再次陷入资金困境。两次教训不仅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理财观,更让我们专注于肝药的研发和生产,紧紧围绕以“中药现代化、现代制剂、肝健康药物”为主的思路,走高科技、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之路。2001年设立了“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设立了“江苏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004年又成立了国内首家专注肝健康药物研究的博士后科技工作站,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庄辉担任正大天晴工程技术中心委员会主任,10多位国内肝病临床和肝病药学专家担任委员。相信今后,我们正大天晴的肝药研发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五维模式聚合力

药物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依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肯定竞争不过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跨国制药企业。其实,在国内,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同业厂家都拥有一定的研发资源,但这种资源处于分散状况,形不成竞争的合力,如果能够整合这部分资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肯定会大幅度提升。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正大天晴总结出一套研发的“五维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整合,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所谓“五维模式”,就是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入才,不断完善研发的软硬件,累积企业的研发基础和研发实力,然后寻求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同行企业的研发协同,从而实现“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同行企业”研发资源的五维整合。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将撬起整个地球。我们的研发实力就是一个“支点”,撬动的是一个庞大的“五维”资源。

我们积极推动企业科研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江苏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了“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些重大课题也得到政府的立项支持,如“天晴甘美”和“天晴速乐”被国家科技部列入“863”科研计划。我们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通过优势互补,加强基础研究,合作开发新药产品。同时,我们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昆明植物所、中国中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推出了多项重大创新产品。近年来,我们还与美国埃瑟斯生物制药公司、美国百业药业等公司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力求产品互补和技术互补。

依靠“五维模式”,正大天晴整合了研发资源,更汇聚起一批专家学者。目前,公司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肝病专家庄辉为代表的肝病专家网络日趋壮大,现已汇聚了全国约三分之二的肝病专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呼吸领域专家钟南山为代表的呼吸专家网络正在形成,对我们在呼吸领域的市场拓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专家学者不仅为正大天晴的新药研发及市场推广提供学术支持,而且还为正大天晴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及时与我们交流国内国际的最新技术动态,为我们的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手指的力量不会太大,但五个手指握成一个拳头,就会有很大的威力。“五维模式”就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五个手指变成一个拳头。正大天晴的研发资产有一个多亿,通过“五维模式”,正大天晴这一个多亿的研发资产带动了企业外部价值数十亿的研发资源,还有价值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虽然不能算作正大天晴的资产,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正大天晴产品研发的战略实施之中,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正大天晴的研发进步。

一掷千金的豪气

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创新产品的企业将来很难立足。我们认为,只有舍得投入,才能把正大天晴打造成真正的“科研型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十五”期间,正大天晴研发投入达到了2.8亿元,成功开发了30多个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自行完成专利申报53项,获得授权的专利有17项,另有14个专利申请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并承担了15个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其中2005年,正大天晴的研发投入达到56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8%,这一比例在国内制药行业中是极为鲜见的。近年来,正大天晴还投入1.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的硬件建设,添置了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装备,建立和完善了药理筛选、质控分析、新制剂研究、分子结构研究等研发平台。目前,正大天晴已拥有南京、连云港两座新药研发中心,其中南京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超临界萃取机等一批先进的设备。我们还建成了总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制剂中试车间,能够完成滴丸剂、软胶囊剂、糊剂、贴剂等11个新剂型的中试研究。2005年,我们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GMP改造和生产车间建设。此外,我们还增加了3个科研课题组,设立了专利情报室和注册报批管理部,加强了研发前的市场调研、研发中的市场定位、研发后的市场策划工作,使新产品更贴近市场。同时,我们还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仅2005年,正大天晴就通过各种形式招聘人才350余人,并对新员工和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全年培训员工达2000多人次。目前,公司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55%,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11%。

高投入带来了高产出。通过多年的努力,正大天晴的新药研发形成了三个优势:一是设备优势。目前在国内同行业中,我们的科研装备是一流的。二是工艺优化优势。我们在工艺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植物萃取和制剂提纯方面具备独到的经验和方法。三是科研团队优势。我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研究人才一应俱全,人才结构合理,年轻人才独挡一面。同时,我们还逐步构建起三个平台:中药及天然药物新工艺研究技术平台,靶向给药、透皮给药以及缓控释等递药新技术研发平台,肝病新药初步筛选平台。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加大投入比例,力争五年内达到跨国制药企业的平均水平。同时,我们还计划从2005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2000万元用于一类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引进,用五年时间储备10个左右的创新药物,力争到2010年,使具有专利权或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销售额达到销售总额的40%。

做市场的领跑者

正大天晴如何发展成为百年企业?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按照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实现自主创新、不断推出创新药物,才能实现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做市场的领跑者。我们在甘草制剂研发方面是一个先行者,先后推出了“强力宁”、“甘利欣”等产品,但如果我们不能成为领跑者,那么就会被后来者赶上并取而代之。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深刻的应数“万燕”了。“万燕”最先发明了VCD播放机,并将其投入生产,但由于其自身实力不足,且VCD播放机的核心技术――解码芯片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先行者没有成为领跑者,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下了,“先驱”成了“先烈”。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要成为领跑者,就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威廉・诺尔和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利用手性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药物中不起作用或有害的成分,生产出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纯手性药物。手性药物成分更纯,在治疗疾病时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疗程更短。目前,手性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手性技术也成为国际新药研究最前沿的技术。在国际制药界,手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领域的药物开发上。手性药物的销售额已占全球药物销售额的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趁势。有关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手性药物的天下。

篇3

“伴

随人类对基因信息的进一步认识,再过15年,就不叫生物经济时代,而应该叫基因经济时代了。”一位国家有关部门分管生物产业负责人说。

无论各界对“精准医学”的概念有着怎样的理解,一个共识是:基因组学的发展是其基础。

纵观生物科学发展过程,尤其是1990年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的发展历程,俨然已经形成一个由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和临床应用三个环节组成的基因产业链条。

有望迎来免费时代

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二代测序技术,可以一次完成数十万到数百万条DNA分子的序列测定,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时期的一代传统测序技术进行了革命性创新,被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评为“决定未来经济12大颠覆技术”之一。

“基因空间”创始人、基因产业观察者罗奇斌博士表示,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对基因产业带来两大深远影响:一是测序成本急剧降低,在过去的15年里,基因测序费用的下降是摩尔定律的1000倍,从每个人类基因组1亿美元,降到仅需1000美元,不久的将来甚至有望迎来“免费时代”;二是测序速度大幅提升,平均每日可完成的碱基对数量也逐年呈指数倍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分析显示,201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到117亿美元。未来几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将保持21.2%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商业应用开始于2011年。时至今日,基因测序产业应用已覆盖肿瘤检测、遗传病筛查、药物和生物标志物发现、分子流行病学、农业等多个领域。

基因测序市场的逐步成熟使得产业内部分工日渐明晰。从产业链条看,上游是设备仪器和耗材供应企业,中游是测序服务提供商、生物信息分析处理企业,下游是面向科研机构、医院、临床检测中心、药企等各类终端用户的专业服务。

中游的红海与蓝海

中游服务市场是基因产业链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

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预估,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复杂病症、农业基因等生命科学5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检测等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

“我国基因测序服务与全球发展基本同步,目前上千家基因测序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百花争艳,竞争激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杨云霞说。

科研院所是其主要服务客户,由于科研服务市场空间有限,越来越多测序公司开始瞄准生育健康、重大疾病、制药等临床应用细分领域,拓展市场蛋糕。

如何将基因测序的原始数据转化成有用信息,辅助医生出具科学的诊断报告?专家表示,生物信息分析处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就催生了产业中游的另一大市场主体――专注数据存储、分析、解读服务的企业。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说,当前获取基因、蛋白、代谢等各种组学数据的技术日渐成熟,下一步的关键是生物信息学的解读,即通过数据挖掘,寻找健康人与病人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建立这些差异与已知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发现药物设计分子靶标。

中游生物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涉足企业不多,诸多短板待补。例如,缺乏通晓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复合型人才,缺少能精准解读数据分析结果、出具临床诊断报告的遗传分析师等。

经过多年努力,针对精准医学面临的存储、计算、解读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推出了24小时之内就能生成临床分析报告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晶云”。

“测序后,数据分析和解读最难,解读得好不好、是否准确取决于数据库好不好,所以必须要跟临床数据、遗传数据紧密结合起来。”“晶云”项目负责人赵屹研究员说。

赵屹介绍,在精准医学中,医生既是出口,也是入口,中间加上基因检测和数据分析、解读,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目前测序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相对成熟,但是生物信息分析及解读的发展亟待加速,针对临床医生的培养更是亟待加速。

临床需求持续释放

基因测序是一次技术革命,其临床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无创产前筛查、胚胎植入前检测、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遗传性疾病风险预测、新药研发等。目前,无创产前筛查领域应用最为成熟,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

2012年1月,华大基因及下属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与天津市卫计委展开全面合作,在天津市区及周边15个区县开展无创产前筛查。

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累计检测5万多例,检出各类染色体异常近500例;按每例染色体异常患者平均会为社会带来45万元额外经济支出计算,无创产前筛查相当于为社会挽救潜在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2016年3月,在天津市,将无创产前筛查作为出生缺陷预防措施之一的孕妇人群覆盖率已超30%,初筛人群比例逐年增高,被称为“天津模式”。 基因测序是一种技术革命。图为研究人员在华大基因样品制备实验室内工作。

除优生优育和生殖领域之外,肿瘤、心血管等发病机理复杂的大病种也为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2015年新增患者400多万。专家认为,肿瘤病人数量众多且持续高发,为基因测序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临床亟需基于基因测序的肿瘤风险预测、个体化用药指导、耐药监测、复发监测和靶向诊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说,与传统病理分型不同,将肿瘤、心血管等复杂疾病按基因“分型”的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可,根据患者基因特征所开展的“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临床治疗的主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说,肺癌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精准,借助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找到肺癌特有的靶点,进而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个体化治疗可避免患者通过“以身试药”的方式选择有效方案,节省治疗花费,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能明显提高。

篇4

关键词:药品研发 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 计划管理

1 国内药品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及研发计划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药品研发管理现状 中国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等各个环节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竞争激烈等问题。就药品研发而言,目前全国有将近200多家医药科研院所,另有企业研究机构1000余家,每年立项研究的课题有几千个,申报临床或申报生产项目获得CFDA批件的约只有一千件,能顺利实现产业化及商业化的品种更少[1]。

据资料统计,目前国内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只有6%的项目能实现其目标;约60%的项目需要“补救”;34%的项目彻底失败。其中17%严重费用超支,38%一定程度费用超支;27%完全按预算执行,12%一定程度费用节余,6%大量费用节余;35%严重拖期,34%一定程度拖期,22%按时完成,8%一定程度提前,1%大量提前。

总体来说,药物研发机构研发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低下。导致药品研发成果低转化率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国内药品研发公司目前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但在发达国家,药品研发领域广泛使用的是项目管理模式。世界50强制药企业的药品R&D都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辉瑞公司、拜耳公司、安万特公司、杨森公司、中美史克公司都设有项目管理中心,对研发项目进行全球化管理,并开始逐渐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组建项目管理团队[2]。但中国本土的医药企业却鲜有应用项目管理模式对药品R&D进行管理,虽然很多公司的研发部设立了项目经理职位,甚至成立了项目管理部,但此项目管理非彼项目管理。

1.2 国内药品研发项目计划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整体、系统的项目计划。众所周知,药品研发具有:周期长、高投入、风险大等特点,一类新药研发从发现活性部位到新药上市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般需要10年~15年的时间,我国需要6年~10年的时间,仿制药开发时间约需3-7年。药品研发过程是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学、药理毒理学、临床医学、药政注册等多个学科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部门众多,实际过程中既要求各学科完成独立的专项技术开发,又要求学科间进行整体的系统衔接,实际面临很多复杂问题,从而对新药研发团队提出很高的要求。项目计划制定的完整性、系统性是各部门各学科工作链接、协调的重要沟通工具。但目前国内大部分研发机构,大多数没有专注于项目的专职项目经理,以项目为主线统筹各学科工作,拟定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计划。大部分研发机构采取的都是职能性组织结构,各部门只负责拟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难以打破的“部门墙”。其各自拟定的工作计划,缺乏整体性、连贯性,无法做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无缝衔接。

1.2.2 组织结构不适应项目计划。新药研发是多部门联合共同来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而现行大多数公司组织结构是职能型,这种组织是按层次结构建立,每个员工只向一个管理者负责,最终由公司最高领导负责,新药研发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是在这种组织结构里,每个部门只负责完成项目的一部分,项目间的问题往往就成为部门间的问题而上报主管副总甚至CEO,解决方式主要通过部门经理会议协调。同时这种组织存在严格的命令链接关系,导致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效果很差,最终不能有效利用整个项目资源。

1.2.3 项目计划普遍还存在以下问题:如项目计划估算不切实际,工作分解结构不健全,项目计划考虑不周到,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项目计划拟定人员缺乏经验,对项目任务工作周期以及项目预算预估不足,对项目任务缺乏完整的了解而导致的。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项目延期或超支的主要原因。

2 制定药品研发项目计划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密而严谨的计划=项目成功了一半。在《PMBOOK》中也说“没有计划,就没有项目管理”。可见,项目计划在成功的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新药发现过程是一艰巨、复杂、周期长、风险大的过程。据国际上统计,一个全新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0~12年时间,耗资3~5亿美元,并且这一费用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随着中国加入WTO及中国医改政策出台,中国已成为全球十大医药市场,我国药品研发企业面对有强大技术、资金优势的竞争对手,除积极汲取先进的技术、增加研发投入外,还应从加强管理方面来提高新药研发的水平,增强竞争力。这就要求研发企业要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新药研发的管理。项目管理技术非常适合药品研发这种多学科交叉的,面临诸多未知因素的、独特的、一次性的任务的管理,而做好药品研发项目管理,首先要从项目计划管理着手。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制订项目计划,特别是在做出影响项目整个过程的主要决策的概念阶段尤其如此。制订一个构思缜密的项目计划,以确定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费用,是实施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3]。

3 制定药品研发项目计划

3.1 了解项目背景 项目经理要准确把握项目目标,首先要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准确定位项目目标是制定项目计划的首要步骤,通过以下方式可了解项目立项背景:①查阅项目立项建议书、项目预研究总结报告等已有的立项依据资料,了解项目立项过程。②与项目立项负责人或项目预研究人员沟通,确认项目立项的主要目的及本公司预研究详细情况及后期项目推进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及主要风险。

3.2 制定项目计划前准备工作 根据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药品技术审批要求,3类以下化学仿制药申报临床前,要求必须在生产厂家实现中试生产,甚至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这就意味着药品申报前,药品研发机构不但要完成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同时要与药品生产厂家共同完成中试放大及生产工艺验证等工作。因此,制定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检索FDA、CFDA、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国内外医药行业的权威网站,进一步了解本项目在国内外的研发、注册、上市状况,以便准确定位本项目的进程管理、质量管理目标。②进行技术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国内技术市场实际研发状况,了解项目起始原料、标准品、对照品等关联供货商的供货情况,验证、补充拟定项目计划必须了解的信息,进一步评估项目可行性。③了解生产企业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源安排状况,沟通项目目标、合作分工,取得企业对本项目进度、预算的初步计划。④与研发机构内部合成、制剂、分析、药理、临床等各技术部门领导沟通获得各技术主管对本项目目标及初步计划的认可,并协商确定项目团队组成。

3.3 项目计划拟定 项目计划拟定通常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由于药品研发是高科技项目,通常项目技术负责人由各技术领域的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担任,此种情况,自下而上制定的项目计划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可采取以下步骤制定项目计划:

①项目经理召集项目团队,介绍项目立项背景、项目目标、项目范围管理及项目计划准备工作。②明确各领域技术负责人职责及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由技术负责人对所负责的技术工作进行工作结构分解(WBS),即将复杂的任务逐步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子任务,直到任务具体、可控为止。WBS通常控制在3-5层为宜,除非超大型项目,一般不主张分解到7层以上。③各领域技术负责人为分解的WBS各项任务进行工时估算,并分配资源,填写《责任矩阵表》,链接各任务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所负责任务进行风险评估、质量分析,拟定风险应对计划、质量目标计划及成本预算计划提交给项目经理。④项目经理根据分管主管提交的项目计划,整合系统的项目计划。⑤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及管理层召开项目启动会,对《项目计划》、《工作分解结构》、《责任矩阵表》进行讨论、确认,使项目计划在团队内达成一致意见,使团队成员充分了解项目目标,明确各自在项目中承担的责任及所起的作用,并对公司管理层承诺,保证遵照计划实施项目工作直至达成项目目标。⑥最后,项目管理层完成项目计划审批,项目团队实施项目计划,项目经理根据项目计划跟踪、控制、管理项目实施过程。

通过让项目干系人参与拟定、审批的项目计划,既通过了项目团队对项目计划的承诺,又正式通过了高级管理层的审批,项目计划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可实施性及可控制性。

4 结语

药品研发是一项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开发活动,项目任务复杂,项目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要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加强新药研发过程中的管理,需采用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计划管理,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新药产品。

参考文献:

[1]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20006-8-7.

[2]中国医药产业面临战略.39健康网 http//./yiyao

篇5

关键词:社会网络;创业导向;技术突破性创新;市场突破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外社会网络领域的大量研究证实,企业与政府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外部组织之间的交互有利于获取大量、高质量和异质性的信息、资源、技术或知识,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然而,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发现,在社会网络与创新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上,仍然存在3个不足:①将社会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忽略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影响效应的差异性;②没有对创新的类型进行区分,特别是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属于完全不同的创新类型,不仅仅是创新程度的不同;③已有研究忽略了社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因此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仍是一个黑箱,直接导致企业突破性创新决策与实施中的困难。

针对以上理论研究中的不足,本文首先根据社会网络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制度网络、技术网络、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四种类型,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将创新区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并聚焦于突破性创新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其次,整合社会网络和创业导向两种研究视角,探讨社会网络影响突破性创新的内在机制,打开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构建和提升过程的黑箱,为企业长期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理论基础和假设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不同,是指与企业当前的技术距离或市场领域距离较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技术轨迹和组织能力的创新。这种创新往往能够带来技术基础或者市场竞争基础的重大变化,其中技术突破性创新强调企业采用的新技术与原来的主导技术之间有着根本区别,而市场突破性创新强调企业的创新使得客户价值主张和价值获取方式取得根本性变化。综合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来考察突破性创新,有利于深入剖析异质性的社会网络影响不同类型的突破性创新的机制。

然而,由于高管认知障碍、信息过滤、感知激励不足、互补资产缺乏、组织惯例等制约,在位企业或大型企业通常难以管理突破性创新。事实上本文认为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导向理论是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两种互补理论,前者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视角,解释了网络通过为企业提供大量、高质量和异质性的信息,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后者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视角,解释了企业通过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战略思想的培育,有利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开展。

首先,由外而内的视角下,异质性的社会网络对于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有着重要作用。现在社会网络基于同质性的视角,讨论同质节点组成网络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而忽略了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异质性,构成网络的不同类主体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对于突破性创新也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以各级政府机构、国有金融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产业管制部门等为主体构成的制度网络,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极为重要;以高校、研究院所、政府研究机构、私有研究机构、技术顾问和技术转移组织等为主体构成的技术网络,往往能够提供最新的技术知识;以客户、供应商(设备、原材料和中间品供应商)、竞争对手和企业集团中的关联企业为主体构成的商业网络则能及时提供最新的市场知识;而以贸易博览会与展览会、专业研讨会、会议和出版物(如期刊论文和书籍等)、计算机网络、各种数据库、专利文件、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贸易协会等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则为企业进行突破式创新提供重要的信息。

其次,由内而外的视角下,创业导向反映了企业追求新的市场机会和更新已有经营领域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一方面需要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支撑,从外部网络的不同主体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是其发挥效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主体带来的异质性知识本身的功能特征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导向能力的增强,进而增加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综合由外而内以及由内而外的视角,本文提出了概念模型(见图1)。

1.1社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

1.1.1制度网络与突破性创新在中国制度转型期,一方面,政府依然掌握着多种战略性资源,如重要项目审批权和稀缺资源分配权,并能够通过制度设计和管制规范向特定的企业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以产权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不完善、政治结构不稳定、战略要素市场不成熟等,制约了企业从市场获取成长所需的管理资源、财务资源。这导致与制度网络中的主体,特别是与政府机构建立网络关系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构建制度网络中主体的数量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支持、资金提供和信息3个方面。近年来,“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和“走出去”战略的陆续提出和深化,不仅为企业跨产业、跨区域和跨国界投资和经营提供了制度合法性,而且还通过重大项目审批、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激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①政府通过在高技术项目上的经费支持和高技术水平设备的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从事高技术水平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为企业创造和获取新技术、新知识提供了强劲动力;②政府通过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和出口补贴以及鼓励企业海外贸易和海外并购,降低了市场突破性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企业识别和开发新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打开了机会窗口;③政府除了为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提供直接支持外,还通过新技术信息、新市场信息的提供和促进了新技术的快速商业化,为创新成果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企业制度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1a 企业制度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1b 企业制度网络对市场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1.1.2技术网络与突破性创新 技术社会网络与商业社会网络不同,主要有两个功能:①技术网络主要关注基础性以及重大科学项目的研究,是许多新兴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发源地,因此,与大学等技术网络主体之间的联系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科学知识、前沿技术、新兴技术以及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如专家、教授、顶尖科学家),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②作为“强时效性的高技术信息集散中心”,技术网络是企业获取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渠道,有利于企业了解行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的行为特征,以提前采取行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抢占先机。

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构建技术网络中主体的数量对突破性创新具有促进作用:①技术网络扩大企业的知识搜索范围,其主体越多,越能使其获取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促进企业在新的、未知的技术领域进行经营;②作为“强时效性的高技术信息集散中心”,技术网络可以使企业及时地获得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准确、及时的市场判断和创新决策,开发新市场和培育新顾客;③技术网络间接为企业提供突破性创新所需的必要资金。Landry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组织创新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技术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 企业技术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2a 企业技术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2b 企业技术网络对市场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1.1.3商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 商业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克服环境不确定性所需的资源、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此外,还为企业提供获取互补性资源的重要途径,而这些互补性资源是产品开发、制造、销售和流通活动所必需的。具体而言,与关键顾客和供应商的网络关系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利用,而且与顾客的网络关系还能创造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促进销售;与供应商的网络关系能够使企业获取高质量的原材料、服务和快速而可靠的配送;与竞争对手的网络关系则能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甚至应对不确定性。谈蓉和谈毅研究证实,企业与客户、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越紧密,企业就越能取得好的技术创新绩效。

进一步来说,我们认为企业构建商业网络中主体的数量对突破性创新也具有促进作用:①更多的商业网络伙伴为企业提供突破性创新所需的资源、信息和知识,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息缺乏风险;②更多的商业伙伴为企业提供应对突破性创新的必要性互补资源。例如,一系列研究指出,互补性资产是应对突破性创新冲击的有效途径,对于加速突破性创新产出的商业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othaermel研究表明,传统制药企业与新兴生物制药企业之间基于互补性资产的合作能促进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改善在位企业的绩效,促进产业融合。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 企业商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3a 企业商业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3b 企业商业网络对市场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1.1.4信息网络与突破性创新 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指出,当前技术飞速发展产生的专利数据、科技期刊和科技报告等反映最新技术信息和技术动态的科技资源,都为挖掘潜在的技术创新机会提供了可能。然而,技术创新机会并不会以预先包装好的形式出现,也不会自动掉到你面前,这需要信息网络所提供的大量知识和信息,并且企业能够有效地获取它们。总体来看,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扩大外部知识搜索的范围和降低知识搜索的成本。知识搜索范围的扩大使企业有机会获取大量异质性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而降低搜索成本既增加了企业知识搜索的频率,同时也增加了对外部知识搜索的结构化和主动性特征。

因此,企业信息网络中主体的数量能够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业协会能够使企业获取新的市场趋势方面的信息,帮助其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以及发现有价值的合作伙伴等;与技术服务企业、会计和金融服务企业、法律服务企业等中介机构的联结,特别是在中国情境下,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外部知识搜索范围和降低搜索成本。同时,贸易博览会与展览会、专业研讨会和专业会议、贸易协会和计算机数据库等都是创新最为重要的知识来源。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 企业信息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4a 企业信息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H4b 企业信息网络对市场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1.2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网络影响突破性创新的内在机制,本文将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Miller所提出的创业导向的3个维度,即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其中,创新性是指企业从事或支持可能导致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出现的那些经营活动的倾向性;前瞻性是指企业采取领先战略而非跟随战略的倾向性,通过积极的市场研究和先行行动,先于竞争对手开发新的流程和技术、引入新的产品与服务;而风险承担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高风险和高回报业务时,在风险工程、不成熟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等方面的大量资源承诺。

在社会网络与创业导向关系的研究上,两个方面原因支持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①从创业导向本身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所发挥效应的条件来看,创业导向需要一系列的资源或能力作为支撑,关系网络的缺乏可能导致企业资源的缺乏,进而阻碍企业获取创业导向杠杆收益。特别是当企业从事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性程度非常高的项目开发、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时,往往更加需要可靠网络的新颖信息的支持,而对外部开发新颖信息的缺乏将直接制约企业新机会的识别能力。②从社会网络自身的功能特征方面来看,社会网络丰富的企业将能够获取大量、高质量和多样性的信息。根据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机会的发现是社会信息的分布函数,机会对每个企业的明显度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企业发现机会的过程和它所拥有的信息有关,那些掌握更多信息的企业将更可能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因此社会网络通过赋予企业更多高质量和多样化的信息而促进企业创业导向能力。

在创业导向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上,一系列研究都指向了创业导向对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Lumpkin和Dess指出,创业导向强调新业务的创造和使企业恢复活力,而这通常需要通过突破性创新的引人才能实现;Miller也指出,创业型企业是从事产品市场创新、进行一定程度的风险投资和实施前瞻性创新的企业;Slater和Narver也强调新机会培育能力的前瞻性不仅使企业能够先于竞争对手创造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先于已有顾客的认知创造新的产品。Zhou等以中国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品牌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向无论对企业技术突破性创新还是对市场突破性创新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证实创业导向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

因此,社会网络、创业导向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关系的讨论隐含了一个潜在的假设,即创业导向在社会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 创业导向在社会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H5a 创业导向在制度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H5b 创业导向在技术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H5c 创业导向在商业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H5d 创业导向在信息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2.研究方法

2.1样本与数据收集

中国制度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市场、新标准和新规则不断涌现所导致的大量技术突破性创新和市场突破性创新,为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情境。进一步地,本文将研究情境聚焦于市场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浙江省。本文的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问卷的回收率。

为了避免文化偏差和保证问卷效度,在实施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我们首先从已有研究文献中获取已被验证的变量及测量题项,制定英文版的调查问卷。然后,选择本研究领域的两位研究人员将英文版调查问卷翻译成为中文版调查问卷。最后,再将中文问卷翻译成英文问卷,并协调研究者和翻译者在概念理解上的冲突,确保变量测量的内容效度。在调查问卷初步制定出来之后,我们选择5位企业市场部经理进行深度访谈,以确保调查问卷中变量测量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进一步地,我们选择30位企业管理者进行试调研,再次确保管理者对变量测量题项理解的一致性。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选择具备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的管理者作为对象。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降低社会期望偏差,我们向被调查者承诺问卷调查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并为其私有信息保密。其次,以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的名义向被调查者发放一份问卷调查邀请函,并承诺在调查结束后,向其赠送一本创新管理方面的书籍以示感谢。最终,我们从中国国际商业调查有限公司的商业目录中随机选择浙江省15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521份,其中有效问卷4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30.5%),分布在机械业(28.6%)、电子业(13.3%)、制药业(6.3%)、纺织业(14.6%)和轻工业(37.1%)等5个产业。通过问卷响应偏差检验发现,有响应企业和无响应企业在企业的基本特征方面(企业所有权、企业成长年限和产业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时所有测量题项的Harman单因素检验发现,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13.912%,表明数据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是很严重。

2.2变量测量

对于突破性创新、社会网络和创业导向变量的测量,我们基于感知测量法,采用Likert 7分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1)突破性创新(BI)。基于魏江和冯军政对不连续创新发生情境以及Christensen对破坏性技术的研究,采用4个题项测量技术突破性创新(TBI):①我们的产品技术性能有较大的提升;②我们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大的改进;③我们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要调整;④我们的业务领域发生了重要变革。本文采用4个题项测量市场突破性创新(MBI):①我们的市场定位进行了大的调整;②我们的市场范围进行了大的扩张;③我们的营销方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化;④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进行了大的调整。

2)社会网络(SN)。本文聚焦于社会网络的主体异质性,因此聚焦于不同主体的连带所组成的不同网络类型的关系数量的多少。具体而言,本文从分属四种网络的主体关系数量进行测量,这种测量重点关注异质性网络主体带来的知识和信息的多少。制度网络(IN)的主体包括:①国家政府机构;②省市政府机构;③地方政府机构;④区委管理机构;⑤产业管制与支持机构;⑥投资与金融机构。技术网络(TN)的主体包括:①大学;②研究机构。商业网络(CN)的主体包括:①供应商;②顾客;③竞争对手。(INFN)信息网络的主体包括:①行业协会;②中介机构;③专业会议;④博览会或展览会;⑤专利数据库。

3)创业导向(EO)。基于Miller所提出的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创新性(IO)由四个题项进行测量:①我们能够打破传统思维,以全新的角度或者不同方式看待事物;②我们经常尝试新的思想,寻求新的做事方式;③我们非常关注对新业务领域的开拓;④我们关注于新技术机会的发展。前瞻性(PO)由5个维度进行测量:①我们实现战略转变的速度快于竞争对手;②我们经常第一个进入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服务;③我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④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是行业领先的;⑤我们比行业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新产品。风险承担性(RT)由两个题项进行测量:①我们经常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和大家广泛交流;②管理层对创新的风险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度。

4)控制变量。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本文控制了企业规模、成长年限和产业类型等变量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对于企业规模(OR),选取企业员工数量(EM)以及企业年销售额(SALE)的自然对数;对于企业成长年限(AGE),取问卷调查时间减去企业成立时间;对于产业类型(IT),本文涉及的5个行业中,制药、机械和电子产业属于国家统计局界定的高技术产业,这也符合文献中常见分类标准,因此,本文将这3个行业编码为“1”,将其他两个行业编码为“0”。

2.3信度与效度分析

首先使用SPSS16.0去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信息萃取量较小的测量题项。其次,使用AMOS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对测量题项进行精炼,并检验信度与效度。最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构念的信度值均接近或大于基准值0.70,介于0.691~0.872之间(见表1),模型整体拟合情况较好(x2=993.178,p

另外,为了检验问卷效度,我们检验两个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是否大于两个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的平方。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因素两两平均方差萃取量的平均值均大于变量相关的平方,证明了各构念之间具有理想的辨别效度。

3.研究发现

3.1主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我们运用SPSS16.0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检验。从表1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社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社会网络与创业导向以及创新导向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

表2展现了4种社会网络对创业导向3个维度的影响。

表3是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a仅包括控制变量,模型2a增加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主效应,即制度网络、技术网络、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模型3a-1、4a-1和5a-1仅包括控制变量和创业导向的单一维度,模型3a-2、4a-2和5a-2是包括控制变量、自变量以及中介变量不同维度的全模型。

表4展示的是市场突破性创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b仅仅包括控制变量,模型2b增加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主效应,即制度社会网络、技术社会网络、商业社会网络和信息社会网络,模型3b-1、4b-1和5b-1仅仅包括控制变量和创业导向的单一维度,模型3b-2、4b-2和5b-2是包括控制变量、自变量以及中介变量不同维度的全模型。

模型2a和模型2b显示,企业制度网络不仅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B=0.172,p

类似地,模型2a还显示,企业技术网络(B=0.158,p

3.2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中介效应假设(即H5),除了保证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外(因此假设5c不成立),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以及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也必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社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在H1~H4中已经得到检验,社会网络与创业导向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在表2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这里还需要检验创业导向与突破性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模型3a-1、4a-1、5a-1显示,创业导向的创新性(p=0.419,p

H5a提出创业导向在企业制度网络和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模型3a-2、模型4a-2和模型5a-2显示,将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加入到模型之后,原有制度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的主效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0.132,p

类似地,通过对比模型3a-2、模型4a-2、模型5a-2与模型2a以及对比模型3b-2、模型4b-2、模型5b-2与模型2b发现,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在技术网络和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创业导向的前瞻性在技术网络和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B=0.095,n.s.),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均在技术网络和市场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H5b得到部分支持。

通过对比模型3a-2、模型4a-2、模型5a-2与模型2a发现,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加入模型之后,原有信息网络与技术突破性创新的相关关系不仅显著降低,而且统计检验不显著(B=0.095,n.s.;B=0.075,n.s.;B=0.100,n.s.),表明创业导向在信息网络与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通过对比模型3b-2、模型4b-2、模型5b-2与模型2b发现,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加入模型之后,原有信息网络与市场突破性创新的相关关系尽管明显降低,但其对市场突破性创新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B=0.116,p

4.结果与讨论

4.1研究结论

本文检验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创业导向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利用浙江省5个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制度网络、技术网络和信息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无论是技术突破性创新还是市场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这表明随着中国制度转型进程的推进,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专业会议、博览会或展览会、专利数据库等都是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企业构建和优化外部创新网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另外,尽管商业社会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不显著,而商业网络对市场突破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效应,其原因可能为:①在中国制度转型情境下,同行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各种价格战、广告战和商业间谍战不断爆发,使企业很难从同行企业那里获取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②虽然许多企业成长速度很快,但是并未改变中国企业普遍技术能力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上游供应商难以为企业提供创新性和异质性的资源和信息;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或消费者更加注重对速度、便利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而非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和异质性,因此企业很难从顾客那里获得有效创新信息的直接支持。

创业导向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创业导向在社会网络和市场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会网络和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则表现出不同的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创业导向3个维度均在制度网络和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创业导向的前瞻性则在技术网络和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对于信息网络与技术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创业导向的3个维度均体现完全中介效应。

4.2理论贡献与未来研究

本文对社会网络、创业导向和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化和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和突破性创新理论,为企业在动态、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技术、市场和制度环境下增强组织环境适应性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可操作性的指导。

1)对突破性创新理论研究的贡献。已有关于突破性创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战略导向、顾客导向、组织学习、创新搜索以及资源积累等内部因素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将突破性创新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网络视角,并将其与创业导向的研究相结合,深化了对突破性创新这种复杂和不确定性程度高的组织行为的认识,丰富了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力的理解,并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关系的优化和重构以及创新性、前瞻性和有风险性的战略意识的培育增强突破性创新,以主动适应环境的不连续性变革。

2)对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贡献。社会网络对企业组织绩效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同,但目前多数研究仍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社会网络划分为制度网络、技术网络、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4种类型,实证结果显示它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制度网络和技术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该结论进一步强化了Landry等的研究发现;信息网络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对市场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则需要借助于创业导向这一中介变量;而商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则没有影响。

篇6

交通运输是经济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交通运输系统将人和货物运进、运出或者在周围移动,那么城市就不可能存在。交通运输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它让距离不断缩小、促使整个新经济的出现并改善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的生活质量。几乎每一天人们都离不开交通:需要坐公交、地铁或者开车去上班,需要骑车去上学,需要坐飞机出差等等。即使不出家门,生活也被交通行业影响,几乎所有的有形的物品——食品、服装、医药、汽车、计算机——都是从世界上其他地方运送到你的所在地。然而,现在许多交通运输系统的能力不足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

几年前,IBM公司发起一场名为“智慧地球”的运动,宣称数字技术能让能源、交通、城市等诸多领域更加智能化。各国政府也见风使舵,许多国家已经将大量的激励方案用于智能基础设施项目上,还有一些国家将智能系统放在产业政策的优先位置。

IBM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随着世界变得更加城市化,到2050年,将有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伴随着城市的增长,很多城市都在努力解决增加的交通流量和拥堵问题。目前,交通已成为市政规划者的迫切的优先事项,他们需要改善交通流量,以建设更加清洁、更少拥堵的城市。Pike Research一份对全球130个智慧城市项目的追踪报告表明,目前有50%以上的智慧城市项目集中于交通运输和城市机动性方面的创新。在智慧城市规划者需要优先考虑的项目列表中,为现代城市制定一个环保、经济高效并能被选民接受的机动性战略一直处于首位。尽管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寻求减少债务、收紧预算,但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在未来几年的投资仍将会增加。

Markets and Market公司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表明,智能交通市场整体在2012年的价值约为267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达到1023.1亿美元,从2013年到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解决方案市场,其复合年增长率达22.5%,到2018年预计价值达到666.2亿美元。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增长最快,在2013年到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5.8%、39.1%和31.4%。

欧美智能交通机构

ERTICO-ITS欧洲是在欧洲联盟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和欧洲工业的领导成员的倡议下成立的一个多行业的公私合作关系,旨在进行智能交通系统服务(ITS)的开发和部署的机构。该组织将公共当局、业界人士、基础设施运营商、用户、国家智能交通系统服务协会以及其他组织联系起来,共同为实现“智能移动”而努力。ERTICO工作方案的重点举措是为了改善运输安全、加强防护、提高网络效率,同时要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美国,每个州都有一个智能交通系统(ITS)分会,它会组织州内每个交通部门(州、市、镇、县)都派代表出席年度会议,以促进和展示其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技术和理念。

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及实例

从古到今,任何交通运输系统都由三种元素组成:交通工具(汽车、船舶、飞机)、道路(公路、铁路、航道)和终端(车站、停车场、机场、海港)。人口增长、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和持续的全球化给该系统中的所有元素以巨大的压力,逼迫它们到了超出其使用寿命内的能力的地步。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交通运输的发展——从运河、铁路、汽车、到飞机——创造了现代世界,并且为企业、为社会以及为我们如何生活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必须重塑交通运输,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

现有的物理交通运输系统可以用传感器、仪表、电器、照相机、智能手机、生物识别设备等装备起来,从而能够衡量、感知和看到所有事物的确切情况。这些装备可以感知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是火车轮毂轴承的温度,放错了位置的手提箱,还是桥梁的金属疲劳。同时,先进的分析系统可以检测出模式和关系,并启用接近实时的连续决策。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路线和行程,优化车辆、设备和设施,以扩大能力。

智能交通系统根据应用技术的不同而不同,从基本的管理系统,如汽车导航、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可变信息标志、自动车牌识别或高速摄像机,到监控应用,如保安闭路电视系统,再到更先进的集成其他若干来源的实时数据和反馈的应用,如停车场的引导和信息系统、气象信息、桥梁除冰系统等。此外,正在发展的预测技术使得先进的建模以及与历史基准数据的对比成为可能。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车载紧急呼叫系统】车载紧急呼叫是在发生事故后,由车乘人员手动生成或者是通过车载传感器自动激活的紧急电话。当激活时,车载紧急呼叫装置会建立起紧急呼叫,将语音和数据直接传送到最近的急救点。数据包括与事故相关的各种信息,如时间、精确位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车辆识别等。

【自动道路执法】交通执法摄像系统用于探测和识别不遵守车速限制或其他法律规定的车辆,并且根据车牌号自动开出罚单。这类系统包括识别超速行驶车辆的高速摄像机、探测红灯时越过停止线或指定停车区域的红灯摄像机、识别在公交专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的公交车道摄像机、识别非法穿越铁路的车辆的平交路口摄像机、识别车辆越过双白线的双白线摄像机、识别违反高占用车道规定的高占用车道摄像机等。

【可变限速】 最近一些司法管辖区已经开始根据道路拥堵和其他一些因素对道路实行可变限制。通常情况下,这种限速只是在恶劣情况下要求降低车速,而不是在道路情况良好时允许提高车速。一个应用案例就是环绕伦敦的英国M25公路。M25全长188公里,是英国高速公路网络中最繁忙的公路之一。在2003年,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附近的车流量曾经达到一天19.6万辆;而在2007年,路的西半段的平均日车流量达14.7万辆。自1995年开始,M25公路上最繁忙的23公里就开始使用可变限速和自动道路执法。初步结果表明,该举措节省了行车时间,使交通更加顺畅,同时事故数有所下降。

【防撞系统】日本的高速公路上安装了传感器,可以通知驾驶员前方有车辆停滞,从而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动态交通灯序列】在多车辆、多车道和多路的交界区,该系统可提供一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案,为每个通道制定动态的时间计划。系统实时运行时能够根据每个通道上的车辆数量和路况来做出效仿执勤的交警人员的判断。

智能交通的作用及其在全球的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一种先进的应用,旨在提供有关不同模式的运输和交通管理的创新服务,并使各类用户能够更好地得到信息从而更安全、更协调和更“聪明”地使用交通运输网络。

目前,世界人口的一半居住在城市,人们每天需要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穿梭。为确保所有这些人安全及时地到达工作场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智能交通系统市场也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政府主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举措。

越来越多的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情况是迫使全球各国政府花费巨资改善道路交通的一个主要因素。仅在美国,每年浪费的燃料和时间的总成本就高达872亿美元,其中包括42亿小时的交通时间浪费和28亿加仑的燃料浪费。在欧盟,交通拥堵成本占其GDP的1%以上,或者说每年超过1千亿欧元。然而,我们不能依靠兴建更多的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来解决交通拥堵。正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速公路首席执行官Phil Mumford先生所言,“我们看到的模式是每次新建一条路,使用就会增加,然后又重新造成拥堵。我们需要更聪明地管理交通流量、机场容量、铁路系统和航道”。而智能交通正是一种能够不做大的新资本投资,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交通系统的办法。根据Pike Research的报告,在智能交通中投资最大的领域将会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应用,例如旅客信息、拥堵收费和自适应信号。预计到2017年,这些系统将会无处不在,几乎在每个主要城市都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时,随着城市中增加的替代路线或可预测的交通缓和,这些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在发达国家,最近政府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活动——特别是在美国——进一步被日益受到重视的国土安全所驱动。许多拟议的智能交通系统还涉及公路监控,这是国土安全的首要任务。此外,在由因自然灾害或威胁而造成的大的伤亡事故中,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迅速大规模地疏散市中心的群众。智能交通系统中涉及的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和规划都与国土安全系统相匹配。

2012年8月,美国运输部宣布计划进行世界上最大的真实世界的智能车辆测试,包括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的通信。测试包括在密歇根州安阿伯地区的近3千辆通用和福特的小汽车、公共汽车和卡车。这些努力旨在推动安全技术进步,从而可以帮助车辆避免碰撞,同时改善交通通信。

在发展中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进展不同。发展中国家许多地区的城市化并未伴随显著的机动化和郊区的形成。虽然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口可以买得起汽车,但汽车大大增加了这些多式联运的交通系统的拥堵。同时,它们也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构成重大安全风险并加剧了社会中的不平等感。高人口密度可以由步行、自行车交通、摩托车、公交车和火车构成的多式联运系统来支持。而发展中国家的其他地区仍然主要是正在飞速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农村。在这些地区,随着人口的机动化,机动化的基础设施也在开发建设中。财富的巨大差距意味着只有一小部分人口可以机动化,因此穷人的高度密集的多式联运交通系统与富人的高度机动化的交通系统交叉在一起。

无可否认,我们的星球越来越智慧,智能正在注入世界的各个方面,而全球都在走向智能交通中的生活。

智能交通能帮助预测需求并优化可用容量。使用分析工具,交通运输提供商可以预测需求,调整能力和部署资产,不断适应跨整个网络的运作。比如与IBM合作,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从2007年开始使用拥堵计费系统。经过一年的使用,早晨通往斯德哥尔摩市的车辆排队时间减半,城市交通量下降了18%,内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14%~18%。在新加坡,智能卡系统能使陆路交通管理局制定最优路线和班次,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智能交通大大提高了端到端的旅行者体验。不论交通运输提供商是为城市交通、长途旅行还是货运业务服务,技术都可以按照客户喜好的方式和频率,向他们提供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提高满意度并最终加强客户忠诚度。加拿大航空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让旅客下载电子登机牌、办理登机、获取飞行状态、预订租车等。这一应用使得手机办理登机增加了60%,并且有93%的加拿大航空的旅客说自助服务提升了他们的旅行体验;另外,该应用程序还可以节省80%的办理登机成本。

智能交通能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有几十年了,交通官员们往往需要管理这些复杂老化设备与较新资产的混合体。通过分析来自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就可以知道何时设备过度需要维修;在任何给定的时刻,都可以知道资产的具置和状况。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管理客运和货运铁路以及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公司每天经营1.4万辆列车,包括高速TGV和部分巴黎及区域过境系统。通过使用智能传感器的预测性维修系统,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延误并降低了估计大约30%的维修成本。

智能交通有安全和保障。安全仍然是所有交通运输公司关注的首要问题。事实上,航空公司每年在安全上的花费每年约为59亿美元,而机场将它们的营运成本的60%以上用于安保。DHL基于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系统监控制药发货从出发到抵达的各点的温度,帮助客户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并产生新的收入增长源。

智能交通还可以帮助国家经济复苏。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每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12.5亿美元,就会创造并支持3.5万个就业机会。

总而言之,智能交通意味着对空中、陆地和海上的先进的交通管理。它围绕旅客进行优化,连接整个系统中的所有元素并实时传达状态信息。

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智能交通

城市、交通运营商和其他交通运输资产的业主将智能交通技术作为工具,来帮助他们提高流动性、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排放量、改善安全性并加强经济竞争力。

目前,交通运输中的许多组件和子系统还没有被装备起来,或者是由于各地的装备不同而造成无法确定地知道它们的当前状态。这不仅是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浪费,还会造成质量的不一致和多个错误机会。显而易见,需求只会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交通工具和城市的装备化以及个人移动设备的赋权将继续呈指数级增长。我们需要从交通运输网络中得到更多的物理和数字化能力。将来,更智能的交通甚至会将先进的建模应用到以前不可预知的情况中,比如跨大西洋的火山灰流动,从而更好地安排全球交通。

要发展智能交通,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标准:必须建立达成一致的交通运输数据标准,惟有如此才能将整个系统中的流程和数据互相联系起来。

其次,要有意地设计智能交通系统:旅客的时间、安全和经历应该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出发点。需要通过设计,将互联互通、系统认知、分析和安保等重要标准从一开始就嵌入到系统中。

再次,转化到真正的交通运输系统将允许和需要更多的合作:一个多样化的、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世界需要所有各方在日常基础上比肩合作。

篇7

[关键词]专业建设产业战略重点

[作者简介]钱国华(1963-),男,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江苏南通226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JA060173,课题主持人:马成荣)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14-03

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专业对接产业并非只是一一对应,而是存在“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对接某一产业的特定专业建设。

一、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置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为职业教育新型专业的设置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新型专业的设置有四个重点环节必须把握。一是地方政府在规划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将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对接新兴产业要求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按新兴产业发展的时间节点作出建设安排。二是职业院校根据地方政府规划制订新型专业设置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人才预测,岗位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与师资培养等。三是建立政府、企业、院校的协同机制。成立多方参与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指导、协调新兴专业设置中的重要问题。校企合作建设与新兴产业高度对接的实训基地,实现企业专门人才与院校师资的互通等。四是完善新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开发新型专业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区域新兴产业从新生到成长再走向成熟,与之对接的新型专业必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相应调整,调节机制的建立与运用不可或缺。

新型专业设置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诸如:新兴产业还未到成熟期问题、专业设置条件暂不具备问题、专业名称与专业目录不完全对应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求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

1.相时而动,抢占先机。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不同地区在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时又有不同情况:大部分地区均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部分地区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生物育种、新能源汽车、海洋和航空航天产业。一些地区在上述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产业范围。面对新兴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注重研究和把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一般来讲,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有三个基本规律:一是紧紧围绕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二是立足于区域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国家定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是着眼于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前沿,着力培育还未规模化生产,但发展快速、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因此,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职业学校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而要盯住不放、相时而动,在新型专业设置上抢占先机。

2.主动作为,多维筹划。新型专业的成熟设置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应消极等待。职业学校可以在几个方面主动作为。师资方面,针对缺乏现成师资引进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新型专业相近相似的专业师资进行培训,培训地可到高校,可去企业,而以去企业培训为主。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突破编制制约,大力引进兼职教师,使之规模与学校在职教师大体相当。实训方面,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在新型专业设置的初始阶段,应以建在企业为主。要鼓励专业教师自创自制简易的实验实训器材,以满足学生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课程方面,边开发边完善。开发需要合力,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专家协同运作。在开发的起始阶段,课程以讲义的形式呈现,这是聚沙成塔的过程。管理方面,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措施,结合专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制度建设。要将教育教学督导评估贯穿于新型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使之一直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前行。

3.滋生涵养,精细培育。新设专业名称一般难以对应现行颁布的专业目录,而其名称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后续发展。新型专业名称的确定,要避免空洞的时尚名称和贴标签名称。鉴于新型专业名称从发端萌芽到成熟定格再到规范颁布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妨在设置的初始阶段使用暂定名。新设专业的筹办,需要一个“寄生”和“嫁接”的成长过程,即寄生于和新兴产业相近且相对成熟的专业中,或嫁接于和新兴产业相似的专业方向上。这样的滋生涵养、精细培育,有利于新型专业早日脱胎换骨,切合新型专业发展的规律,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实际。

二、基于支柱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打造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基于支柱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打造要注重实施三项举措。

1.服务与引导并举。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其核心是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规模效益决定着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因此,职业院校要始终将服务支柱产业放在重要位置,这是落实服务宗旨使然,是生存发展使然。服务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就是打造骨干专业。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整合某些专业教育要素,扶优扶强,形成骨干专业,从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骨干专业现代化水平,是体现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骨干专业并非都是“热门专业”“抢眼专业”,职业院校不应一味迎合社会的口味,在专业设置上花样翻新。事实上所谓热门专业往往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有些地方不要说为服务支柱产业而打造骨干专业,就是对接支柱产业而设置专业都难到位,这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别是骨干专业建设的严重偏差。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引导和宣传,提高骨干专业的吸引力。

2.规模与内涵并重。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高,这就必然强调大规模产出。同样,骨干专业要服务好支柱产业,必须要做出规模。有些院校专业招生数和比例不能满足服务支柱产业的需要。骨干专业的规模不单单是指招生总量,它还指这个专业的“体量”,如仪器设备总量、师资数量与结构、校企合作规模以及实施与支柱产业对接而形成的骨干专业群。

职业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把支柱产业的企业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定期举办专业讲座,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首先从感官上认知企业文化,并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赢得主动。一方面,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将单位生产线引入实训室,组织学生分批分层次进行生产。另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去参与企业生产。学生浸润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中,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发展与创塑并进。支柱产业不断寻求市场扩张,要求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并领先于其他行业。这就要求骨干专业要随着支柱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要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专家参与的咨询委员会作用,研究和把握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为骨干专业不断调整对接状态提出建设性意见。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和学校人员“交互任职”机制,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在制度化的交流中,让骨干专业建设时刻跃动支柱产业变革的脉搏。

骨干专业建设应以创塑品牌为战略目标。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有学者作了这样精辟的概括:学校在某一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市场、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具有高知名度、信誉度的专业,包括该专业的名称、标志或图形的组合;专业所融入的企业文化理念;专业就业质量。这一阐述强调了品牌专业与市场、企业即产业的关联度。江苏省拟定的“品牌专业建设标准”,就是旨在引导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能发挥示范作用,代表江苏专业建设水平的专业。

三、基于传统产业发展的传统专业提升

传统产业主要是指传统的基础产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产业部门。传统产业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仍占主要地位,在许多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将是工业发展的主体。面对区域传统产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要做到三个顺应。

1.顺应产业传统而强化专业。传统产业的内涵视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传统产业都不一样。比如,就河北省而言,传统产业是钢铁、煤炭、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就浙江而言,传统产业就是纺织服装、小商品、鞋帽玩具、小家电等;就山东而言,传统产业就是大家电、建材、钢铁、金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过时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仍处于兴起、兴盛时期,尚待大力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只能加强不能弱化。事实上,传统专业开办的历史较长,条件也相对成熟,影响力也较大,是学校的“根基”,不能随意“动摇”。而传统产业一般都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必需产业,办好传统专业就是更好地服务民生。

2.顺应产业改造而激活专业。所谓传统产业的“传统”实质上是指以往一直沿用的过时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技术和“夕阳”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实际上就是要改造落后的产业发展模式、生产技术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脱胎换骨式的产品创新,从而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通过引入、采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高生命力,是传统产业继续发展、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正是传统专业的激活过程,就激活教学资源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的刷新。要打破传统专业课程根深蒂固的影响,顺应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改造,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刷新。二是师资资源的充实。对现有传统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培训、提升理念,不断激发他们参与改造传统专业的热情。同时,要多方引进师资,着力打造活力迸发的教学团队。三是实训资源的改进。随着传统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传统专业的实训资源要有重大改进,要重点投入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让传统专业在“绿色”实训中焕发生机。

3.顺应产业转型而提升专业。传统产业的转型是从技术水平低、落后产能大、附加值低转变到先进产能大、技术含量高、创新产品多,使传统产业跃升为高增长产业。传统专业顺应传统产业转型而提升自己,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通过“对标行动”实现提升。对标行动是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差距和原因,制定跟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创新超越的实践过程。对标先进,不仅是传统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传统专业在对标行动中要有所作为,深度参与传统企业的对标过程,在寻求标杆、设置对标参数、改进和再造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赶超路径、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积极合作。学校和企业联手开发《对标手册》,创新对标行动模式,多角度、全过程开展层级对标、阶梯对标和专题对标,实现企业员工和学校师生学习培训全覆盖,以此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四、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专业创建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围绕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必须体现三个特点。

1.独特性。在特色专业选择上体现独特。依托生产型服务业创办特色专业,需要我们提升一个认识层面,这就是工业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大型企业已经认识到保持企业原有高额的利润率只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基于这一变化,特色专业的选择有两个重要路径。一是从制造业企业逐步“外部化”中去选择。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价值链进行分解的趋势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它们将自身价值链的一些支持活动,甚至是基本活动都外包出去,例如,人力资源活动、会计活动、研发设计、采购活动、运输、仓储、售后服务等,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就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二是从生产型服务业的“产业链”中去选择。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它包括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的活动(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一个生产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从生产型服务业的“外部化”和“产业链”中选择特色专业的创建,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2.独有性。在特色专业服务上体现独有。一是网络虚拟化服务。21世纪全球跨入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技术有了更高层次的应用与发展,很多虚拟现实系统相继出现,如虚拟旅游、虚拟城市、虚拟交通、虚拟学校、虚拟银行、虚拟商务等。特色专业的服务方式应该与这一发展潮流相合拍,以网络虚拟化展开独有的服务。二是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提供网络营销、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交易信息等交易服务;建立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技能培训等服务;建立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以及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和应用系统等服务。三是外包化服务。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未来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巨大。特色专业要对接策略性外包、产品或组件外包、单级和多级外包等外包形式,对承接外包的企业展开独有服务。

3.独创性。在特色专业管理上体现独创。围绕生产型服务业创建特色专业,没有现成的范例和模式,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但同时也给我们预留了创新的空间。首先,创新必须建构于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域间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相对成熟,有的才刚刚起步,它伴生成长于城市化的进程,也有自身的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要把握生产型服务业在不同时期的业态,找准为之服务的切入口,在专业的独创性上下工夫。其次,创新必须与原有专业的改造相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与传统意义上的三次产业基本吻合,其间的界限也较为明晰,而生产型服务业就是打破这种界限,农业和工业本身也衍生出服务业。这就启示我们,围绕生产型服务业的特色专业创建,并不是完全抛开原有专业,而是在此基础上拉开专业方向,抻长专业链条,其间必然蕴藏着无数的创新点。最后,创新必须勇于接纳全新的服务方式。我们一般熟稔于硬件的、外在的、显性的专业服务,而生产型服务业需要提供的是软件的、内在的、隐性的服务,如虚拟化、网络化、外包化的服务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已不再是一门专业,而是一个服务平台。这种变化我们要有勇气接纳并从中寻求创新机遇。

基于生产型服务业的特色专业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从调研规划、组织实施到初显专业雏形直至形成特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艰辛。同时,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层级的重构都呼唤变革,在特色专业创建的全过程管理上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思考与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通知(教职成[2010]13号)[Z].2010-11-27.

[2]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Z].2012-05-08.

[3]马成荣.职业教育要做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三维对接[J].江苏教育,2011(3).

篇8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是一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复合型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目标,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融合教师科研项目,联合社会企业人才,内涵式发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探索了以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挖掘学生潜力为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生物工程是集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等众多生物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简称“综合实验”)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一门能使学生综合已学知识来设计和操作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复合型实验课程[1-3]。加强实验教学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教学重量的关键环节,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发展进程

我校重庆理工大学一直以来秉承“以产学研为特色,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突出为兵工和地方经济服务,以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和教学双转化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自2002年生物工程专业建立后,学院就将“综合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课程目的一是强化学生对生物工程实验基本操作,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学生在完成基础专业课和专业实验后,通过“综合实验”的学习和锻炼可对前期所学理论知识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综合实验”共72学时,经过了广泛调研和精心准备,总计开设12个试验项目。实验设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学习和地区经济有机结合,实验选题主要以现有西南地区生物工程产业为主,结合专业学习中生物中游(发酵)和生物下游(分离)技术。例如“气体提升式反应器培养植物细胞”“废水生物处理及参数测定”“大豆异黄酮的超声提取分离纯化实验”等;二是基本实验技能和中试应用有机结合,即实现了学生在走向行业一线之前的大练兵,又增进其生产意识。例如“采用机械搅拌罐培养大肠杆菌”“发酵液的预处理及与滤饼质量比阻的测定”“酶制剂的盐析沉淀及酶活力的测定”“亚硫酸盐法测容积氧传递系数”等。“综合实验”内容全面、领域范围广,食品和环境都包涵在内,但也过于庞杂,学生做完实验后没有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概念,并且和生物化学实验有部分重复,如盐析沉淀和凝胶过滤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们对专业综合实验不内涵式发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张丽杰(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4)断调整和改进,删减和生化实验重复的部分,并把独立的实验整合成完整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如下游分离实验,学生学习从酵母菌经过细胞破碎、过滤、脱除杂离子和蛋白质,最终结晶得到海藻糖晶体技术,使学生对整个下游生物技术过程有了整体把握,并在做实验的同时有机地应用其他学科所学理论。

2影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发展的瓶颈

2.1实验内容过于单一,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目前的综合实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发酵、从酵母菌中提取纯化海藻糖,只是涉足生物技术领域中比较小的领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物制药、环境生物技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学生如果能够结合西南地区经济选择课题进行尝试创新实验,对他们创造力的开发和专业认知都会有所帮助,还有助于扩大就业面。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制约着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还是按照老师准备实验药品、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按照讲义步骤做实验、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模式进行。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完成任务,出现问题不会思考,这对于本科教学是个致命的硬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创造性完全被制约[4-6]。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到试剂的配制、设备的选型和实验方案的制定,对生物技术的操作要领没有真正的掌握,如不明白试剂配制的精准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而在大学里缺失的一课在社会上可能会以惨痛的代价来弥补。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学生就像张着嘴等着喂吃的孩子,而老师就是给他们准备好饭菜的保姆,让人实在不敢想其后果。

2.3实践课各自一体,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的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的设置满足了本科教学要求,但实践课中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验及毕业论文(设计)各成一体,使学生不能系统的掌握专业技能,无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造成了教学资源与时间的浪费。2.4实验内容的系统性还有待于加强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目前只有下游技术进行了系统化,和上游及中游还没有完全整合。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才,对生物技术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完整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每个环节对生物技术开发和研究都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才能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并且增大就业面和就业机会。

3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改革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到主动积极参与实验,鼓励实验创新,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育毕业生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1改革单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实验创新模式示意图由图1可知,改革后的综合实验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围绕区域经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教师与学生采用平等讨论、切磋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老师负责课题遴选[7-9],结合西南区域的生物工程优势和特色经济建立课题库。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课题库可不断更新升级,确保综合实验的持续性、开放性和区域特性。而且,选题还充分兼顾了生物上游、中游及下游技术的完备知识体系,确保学生在增强能力的同时也为就业打下基础,更好地为地区经济服务。实验开展采用分组模式,兼顾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锻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2以创业为导向,将专业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有机结合面对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体现大学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需要书本知识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生物工程专业涉及到生物领域的方方面面[10-12],学生在大三掌握专业基础课及基本实验技能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以《综合实验》为纽带,串联课程设计(第六学期)、生产实习(第六学期末)和毕业设计(第八学期),围绕区域特色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学生在掌握课程设计理论后到工厂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补充设计经验,然后选择课题进行试验(即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在毕业设计环节继续对该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完成论文。在综合实验中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不成熟但具有可行性的想法,集中师生智慧和集体力量给予突破。通过系列培育,促使学生基本完成具有可行性的创业规划,其中包括最佳工艺路线的选择(可在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中完成)、市场研究报告(可在生产实习中完成)、工厂设计(可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中完成)等。在实践过程中专业和实用的知识不断积累沉淀,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3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制定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考核细则

改革后的专业综合实验将学生文献查阅、实验可行性分析报告、实验前准备工作、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作为评分标准,而不单以实验结果的好坏判定,使成绩更能也可跟真实和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创新能力。

4实施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4.1合理安排教学培养计划中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构成,由于上游技术(菌种筛选和基因工程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可以在第五学期末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完成后安排一个2周的综合实验,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培养、分子克隆、PCR等生物技术。其他理论课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单元操作技能,在综合实验时可以熟练利用基本实验操作为课题服务。如生物分离工程增加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过滤、细胞破碎、萃取、离子交换树脂、膜过滤等单元操作;发酵工程可以增加使用发酵罐实验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如何发酵的技术,而不是只在综合实验中涉及一次。另外综合实验可以安排在第七学期前期,避免和学生考研冲刺时间冲突。第七学期的理论课不宜安排过多,否则学生精力不够,弱化实验效果。

4.2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培育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教师要互相沟通,避免重复讲授某一知识点或某一实验技能,把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兼顾教师科研项目的同时,以培育学生为目标,帮助其完成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项目的意义。

4.3加强横向合作

与其他高校、工厂企业、科研机关建立实质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地引进和共享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走出课堂,参观学习实际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增加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

5结束语

改革后的综合实验实现了四个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以理论传授为主转变为理论与实验并重;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变为软件硬件协同发展;校企分开培养转变为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实验具有可持续性、开放性和区域特色,更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氛围,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和提高创新兴趣。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学习,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建立创新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连冬.生物工程综合性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8):317.

[2]玉巧,钱志刚.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6):51-53.

[3]张建丽,范蕾.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44-146.

[4]裴立德,张大玉,等.综合型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6):4-6.

[5]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38.

[6]陈剑锋,陈菁,谢航,许明塔,等.构建生物工程学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2-24.

[7]张丽杰,赵天涛.科研实验对促进生物反应动力学教学效果的探讨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9.21(5):22371-22374.

[8]张云茹,张彩琴,余瑛,等.生物化学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盐析作用解析[J].实验室科学,2011,14(2):60-63.

[9]张丽杰,赵天涛,全学军,等.一步法分离纯化海藻糖的工艺:中国,ZL200910103610[P].3.2011.

[10]张云茹,鲁秀敏,余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增刊):60-61.

[11]赵天涛,张丽杰.工科院校的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9.21(5):22346-2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