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艺美术的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艺美术的就业方向

篇1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篇2

关键词:培养 定位 模式 就业 转变观念

一、工艺美术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职校积极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特色和就业途径,相继开办了服装、财会、市场营销、电子、机电、数控等专业。工艺美术专业也在这股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一定应用与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为社会需求提供了保障。但是当前不容乐观的是,许多职校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许多经过培养的专业人才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减少,有的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就业难,索性把工艺美术专业改成了高考升学班,背离了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向导”的办学宗旨。以我校为例,工艺美术专业在校人数由2007年的110多人缩小到2010年40多人,工艺美术专业的生源人数在逐渐地减少,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职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问题。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现状,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育目标的定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使工艺美术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站得稳、立得牢,健康发展。

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中,班级上课制、师徒制一直是历年来沿袭不变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实训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课程的要求,课程设置单一或繁杂,教学内容陈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实用空间,有的中职学校甚至在既无师资又无实训设施的条件下,盲目开设此类专业,致使该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向其他专业分流,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优化培养模式的几种做法

1.优化课程设置。关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目前,国外最典型的课程设置有德国模式和加拿大CBE课程设置模式。其中德国模式较为突出,它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类)、专业知识(美术设计类)合理的组成一个技术知识体系,普通理论(美术理论)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地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掌握工艺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便于其迅速就业。

2.改革教学内容。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以培养技能为根本,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训比例,改革一些俗套、老化、不适应就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应积极适用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与教材,积极研究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电脑技术及校内外课程资源等,更好地促进教学。

3.强化实践训练。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讲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示范与观摩是让学生对绘画、工艺的表现方法有直观的了解,但实践训练才是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

4.增强创新能力。对于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根据一面极其破旧墙壁上斑驳的印迹,找出可视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为我校设计学校标志;让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旧物改造等等。这些训练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5.参加企业实践。 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是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并能在企业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

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 教学应用 传承意义等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2-01

引言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主要以手工方式为主,其中蕴含着乡土气息、地方风俗和民族情感。那种朴实无华中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更具有独特性且更具有实用性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并没有因为提升了艺术价值而被束之高阁,而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简述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了生活和审美的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手工方式为主创作的工艺美术品,它们既朴实无华、又特点鲜明,涵含着当地特有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质,是反映我国各地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生动教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在今天,这些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仍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大多来自于民间工艺美术艺人独特的生活艺术视角和审美理解,是民间工艺美术艺人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后,根据自身艺术经验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其作品内容独特,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创作方法多为家族式传承,传播范围小,保护难度大,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因此继代失传。所以尽快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继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2.1、传承面临断层。各地方地域性传统的师承关系比较单一,师傅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应有的评价标准。因为历史传统的原因,很多民间工艺师傅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然比较保守,喜欢在绝活上留一手,还有所谓的“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等,加上他们同外界接触少,市场意识薄弱,导致所带的年轻接班人普遍缺乏应有的传承责任感,一代不如一代也就在所难免。

2.2、设计创新落后。许多民间工艺美术的具体制作形式过于程式化,表现内容不够丰富,设计创意严重缺乏,很难跟当代的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很多年轻的接班人由于缺少系统的美术教育,艺术敏感度普遍较弱,个人创造力也较为贫乏。这一切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广泛传播的冲击下必然会走向没落。

2.3、保护资金短缺。由于市场效益不好,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制品厂改制解散后,很多原先拥有精湛技艺的师傅因转行而散落社会,他们随身所带的技艺也逐渐消亡在民间。虽然政府在很多民间工艺美术项目上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但对现今的市场经济状况来讲,依旧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我们不但面临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如何延续与演进的问题。

3、 民间工艺美术与高职院校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3.1、可以更好的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置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可以更好的传承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使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得到系统性的保护和挖掘。通过工艺美术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美术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文化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实的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

3.2、可以加强对工艺美术的了解,激发工艺美术的学习热情。在工艺美术教学中,通过工艺美术知识的学习,并组织学生参观和欣赏当地乡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了解,更加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从而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热情。

3.3、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生活比较紧张,管理也比较严格。而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新颖、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动手参与性强,因此,可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工艺美术学习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而年青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创作思维没有局限性。

3.4、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使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并对人的性格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工艺美术教学能让学生在感受到艺术之美,置身于艺术世界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塑造了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4、 民间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4.1、明确课堂教学定位,有目标有计划地传承。课堂教学是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为了有效开展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就要做到明确传承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传承教学指明方向;明确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制定传承目标和传承计划,并能以此为核心,逐步展开传承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学生学习提供指路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4.2、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学中,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实际情况来精心编写教材和设置课程。多选择当地一些具有悠久传统历史,对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工艺美术和需求进行抢救性继承的工艺美术来组织进行教学。并注意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学以致用。

4.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工艺美术教学。在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内容不要过深,少讲理论知识,多进行实践教学。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氛围生活活泼。

4.4丰富传承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要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下足工夫,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既可以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规律,又避免了学生知识面局限的现象,帮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和技能操作的能力,以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5、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工艺美术实习基地。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真实了解到工艺美术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模拟实践的学习,掌握和具备工艺美术创作能力和技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培养要突出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保护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民间工艺美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 工艺美术专业 模块化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16-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起步较晚,真正意义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在探索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式、实践教育、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课程模式基本是沿用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我国的大多数中职学校是在原计划经济时代的中专的基础上转型过来的,大体还是沿用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也基本上沿袭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大而全的现象较为突出,与中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强调教学应具有职业性、岗位性和应用性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原则相悖。

2.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教学模式改革力度不大,教育质量不高,部分专业的课程建设缺乏相对的稳定性。

3.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课程内容没有建立与岗位任务的联系,最突出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偏低,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比较欠缺。

二、模块化教学相关理念

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2.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1)以职业能力系统化为目标来设计课程;

(2)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

(3)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

(4)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 强调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形成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

三、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教学,必须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实际工作岗位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重新构建,探索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及设置原则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开发及设计以传统中职教育课程的弊端为突破口,以国内外职教课改成功经验为借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讲求实用实效,它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素质为核心,全面进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

2.模块化课程的构建内容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它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模块的搭建,课程模块是一个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一门模块课程可以设计为若干个模块,一个模块又可以分为若干项目,项目之间,模块之间,依据工作逻辑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来选择,如工作对象、产品、岗位、操作程序、系统和设备的解构等。

二是模块组合,模块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和任务的组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

三是任务要求,主要是针对职业工作岗位过程所需要的单位任务,对需要采取的动作和行为进行描述,包括了实践技术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内容。

四是技能训练,明确训练的项目名称、工具、材料、场地及操作步骤通过这种动态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的改革。

(1)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进行课程解构

一方面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这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体化的,是具有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专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是要对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确定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这种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在于突破了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

(2)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

首先,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清晰的梳理,确定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次,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和模块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再次,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然后,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最后,明确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成效

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目标,把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1.建立了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了“三段式”纵向学科体系,构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为中心的横向体系——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了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吻合,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程的弊病。

2.实现了课程内容综合化。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具有相对独立和便于灵活组装等特点。有利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综合化课程,还有利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3.实现了课程教学现代化。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发的,必须在真实(仿真)的工作场景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现代化。

4.实现了课程评价社会化。对工艺美术专业模块课程的评价是由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完成的,这有效缩小了课程教学与生产现状及职业要求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与就业能力。

5.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工学结合”。为了达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教师们必须努力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学校必须主动加强与现代企业的合作,以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成功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综上所述,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的是在艺术设计领域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能型、应用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艺美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是有效的途径,也是改革的方向之一,其构建与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相当的局限性,本文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同行的指点,共同促进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宁.对中职学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D]. 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刘晓.课程的解构与重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谢海涛. 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装饰,2009(01):103-105.

[4]周鹏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38-140.

[5]周海清.湖南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手工业;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部分传统手工产业都逐渐被机械生产所替代,但是就工艺美术而言,它是永远不可能完全被工业生产所彻底取代的。工艺美术反映着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水平,并且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也是不允许被摒弃的。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传统师徒授艺的技能传承模式在效率上和方式上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将工艺美术技艺的教学引入到学校中,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进行相关工艺人才的培养,才能顺应时展的规律,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庞大需求。

一、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

1.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历史,在工艺美术的创造和成就上也一直处于世界顶尖地位,从青铜器、丝绸、陶瓷到漆器、玉器、金银器,从雕刻、绘画到器皿、建筑,工艺美术可谓是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

古代的工艺美术技艺传承模式主要是依靠师徒传授,西式美术课程从清末进入课堂,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1]。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作坊里传承了数千年的手工艺传授才正式进入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各大现代学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往高校中重文化、轻经济的教育理念使得工艺美术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手工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需求。从1998年高校专业调整把工艺美术更名为艺术设计之后,传统手工工艺美术技艺被极大地边缘化。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二者虽然都是建立在美术的基础上,但是很多地方是无法相互代替的。艺术设计服务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全球共通性;而工艺美术却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2.现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完善

工艺美术的初衷是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具备实用性的基础上附加欣赏价值,当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后,日常物品则升华成为了艺术品,而一件精美奇巧的艺术品往往需要极其专注的手工制作,注定无法大规模地批量生产。随着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满足工业产品的欣赏性,传统的手工工艺美术演变成了更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的艺术设计,使得产品的欣赏属性得以附加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之上。

但是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其美术工艺往往凝聚了制作者的民族智慧及文化特色,而艺术设计是服务于工业化生产的,它的审美与民族文化无关。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的结果就是工艺美术人才的断档,蕴含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并且市场上流通的手工工艺品也逐渐无法满足日渐增大的购买需求。

随着社会对手工工艺美术制品的需求量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教育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中职学校已超百所[2]。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教育的模式已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

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工艺美术教育的结合

1.两种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师徒授艺方式,在技艺的传承上效率低下,学徒需要从小住进师傅家中,为师傅做小工,在学艺有成之前其地位相当于杂役。师傅全凭自己喜好择人而教,并因大多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普遍心态,故在授艺过程中会有所保留,致使技艺传承出现缺漏,而且学艺时间会被故意延长。

然而,职业教育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以班级为单位学生统一从基础开始围绕工作实际内容开展学习,结合文化素质的培训,在继承传统和改良陋习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教学效率高,专业性强。

2.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势

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即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评判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劣直接以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标杆,教师以培训出更优秀的学生为根本教学目标。职业教育院校由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宏观规划,严格监督。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国家扶持政策也积极支持着院校的教学条件。国家日益规范的教学程序最终会将手工工艺美术人才与其他各类专业人才一样,设立统一标准的资格证书,提升手工工艺从业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在这样专一的、规范的、社会和国家认可的教育模式下,工艺美术行业即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3.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专业类别来说,首先应当考虑能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并且拥有良好市场前景又符合规模化生产的门类,如陶瓷、玉器、织毯等。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培训应该掌握工艺美术品的手工技能,要富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延续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新作品。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院校的训练体系要围绕专才教育的特点,以课堂教W、实践训练和企业实习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其对技能的运用程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完成进度而赶课。

现代职业院校寻找相关的社会企业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由院校向企业输送人才,由企业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平台。因为企业处于市场的最前端,能最及时地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学校,使院校的教学计划能第一时间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变化而调整。职业院校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合作企业签约就业即可省去招聘、试用、岗前培训的环节,不但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人才,而且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障,从而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高职院校一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承担着活动发起者的主要角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更积极地承担起有关责任,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合作育人的行列。现代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直接受益者,要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将育人作为己任,在正确的合作意识指导下,切实改善合作能力,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内部培训制度,优化合作方案,提升校企合作的管理力度。

“双师制”是由校外行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执行教学计划的机制,将学校、企业和实践项目连接起来,在课程上,双方各自取长补短;在教学方式上,双方共同研究开发,真正实现学校到行业育人的一体化。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日渐重视。工艺美术产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现代工业文明互补互益,在国家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传统的师徒授业相比,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契合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运用科学现代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技艺,还肩负着将这项民族技艺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金桓亦.民国时期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寇 焱,门龙朋.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师企业经历的作用探析[J].职教论坛,2014(24):33-36.

篇6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源于西方国家,1947年迈尔斯梅斯(MylesMace)为哈佛商学院MBA学生开设新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众多的创业学研究者将这门课程的设立认为是西方大学创业教育起点,国外许多大学建立了以主导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比较薄弱,但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愈加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进展迅猛。分析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培养模式,总结国内工艺美术专业的产业与教学融合培养人才的比较成功的院校相关案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创新创业大环境下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应用人才方案制定过程中研究,在人才培养课程中实践。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工艺技术外,还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具备与市场对接的能力,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让工艺美术人才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内动力。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瑰宝,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工艺美术教育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性。2014年0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创客基地、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为核心的新型文化形式遍地开花,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工艺美术在文创产业的带动下重获新生。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发展存在着新机遇,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需求的全方位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发展,可以让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定位更准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将成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以下从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课程特色与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建设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从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基本概念着手,分析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内涵、特点、要求、发展轨迹,以及国内外高校进行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的情况,从而构建工艺美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坚持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两个需求”为出发点,在培养模式上做“精”,因材施教,尊重学生选择,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方式上做“准”,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基础教学到实践教学模块化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自主选择、个性发展,跨专业选平台”的精准人才培养机制,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类、专业技术类两类人才。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方式获得创新学分,完成毕业实习,达到毕业标准。

二、课程建设与内容

工艺美术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经过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每学期有1-2门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围绕这门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成一个课程群组,其他课程也会围绕这几门课程设置同一个教学目标和能力标准。学生通过入学考试,第一学期选类型,夯实专业基础,通过第二学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四学期,通过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学习,加强理论基础,提高专业能力;第五、六、七学期选平台、强实战,平台教学中,打破以往的以材料、工艺划分工作室。学生以选择项目为依托,根据项目需求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完成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在教学项目制作的时候可以跨平台、跨工作室、甚至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跨专业、跨学院寻求技术和知识的合作,为了保证教学和项目的顺利完成。学生会在这期间具备相关材料与制作工艺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进入到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工作室进行各类项目的实践和训练,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八学期毕业实习、毕业合计,强化就业创业。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就业竞争有实力,创新创业有能力,职业发展有潜力,实现“既好用,又耐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创业型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多采用工作室授课制,以实战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案例分析等知识模块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课程内容实战性强,内容丰富,包括校内虚拟类项目,校企合作类项目合作,学生原创品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学校会组织“力行杯”创新创业大赛,省内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等,除传统的多媒体、微课、慕课等形式授课外,这些大赛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工作室教师都具备创业导师的资格,将学生的创业活动融入教学中。邀请国内外手工艺品牌设计师进校园进行经验分享教学,定期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工坊、民间工艺进课堂等活动。同时提升教师和学生与社会交流实践的能力,也是检验学生在国际、国内行业的水平的机会。

四、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下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分为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和非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教学中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规定,依照开课计划,有针对性的选着实践性选题。一年级基础教学,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为主;二年级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参与产业平台实践,三年级全体学生进去产业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室老师双向选择平台工作室,进行产业平台的实践教学,完成工艺美术项目实践课程的研究。工作室的项目要有社会前瞻性、科学研究性、实践价值转化性,高质量的项目,可以带动高水平的教学体系建立,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领悟和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项目制教学中选项目组长,组织完成项目,教师教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项目组成员,层层分配任务,落实责任。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同学都在项目中发挥自己擅长,锻炼团队统筹合作精神,在实践中锤炼创新创造能力和素质,更好的推进教学项目的完成,项目检验方首先是工作室指导教师,通过后体检产业公司验收项目成果。掌握工艺技术、行业规范、行业流程,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此类教育教学模式领先于省内同等开设工艺美术院校的教学水平。

篇7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当我们的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型时,作为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我们对传统工艺美术有一个整体的思考。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在经历了兴起、衰落、关闭、转型的发展过程以后,在今天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如何生存,又怎样发展,如何能够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思考它的可持续发展,让传统手工艺能够作为一个历史文脉而延续,从工艺文化、手艺创造、回归传统与自然环保等多种方面,融入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保留好传统工艺美术的位置,开展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实践,探索传统手工艺对于当今的发展需要,值得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展开实践和思考。

1、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在现代教学结构中的生存与融合

传统工艺美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智慧,传统工艺美术以深厚的积淀形成了完整的系统,与现代设计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教学领域,一个以工业化大生产和信息技术为前提,依托市场与时尚流行需求,培养平面、立体、环境、数码等设计方面的人才;一个是延续传统专业,传授工艺技艺,培养雕刻、饰品、家具、绣品等工艺人才。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二者应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可以并存同在。尽管传统工艺专业在今天的需求十分有限,手工艺作为最传统的设计方式,这一的文化特性,依旧有着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而在保留方式上不是以“大而全”的规模效应,需要切合实际,以“小而精”的方式生存。近年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三个不同的模式传承工艺,保护传统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长期保留工艺特色专业:选择传统专业中精特专业(如玉雕、漆艺、传统家具、绣品等)长期开设。尽管生源会受到就业招生等问题的影响,但可以利用小班化的特点持久延续。多年来学院在发展现代设计专业的同时保持开设工艺美术专业,又依据市场需求,开设不同的工艺方向,每年按需招生,事实证明,在现有的学生中依旧有一些喜欢传统工艺的学生,毕业以后也受到社会欢迎。留住部分传统专业使之长期保存完全切实可行。

(2)第二课堂与传授工艺的组合:为保护传统工艺,学院创建了民间特艺工作室,引进一批工艺大师和民间工艺高手入驻,开展传统工艺创作,形成了工艺教学、展示交流、研究保护、拓展产业的民间特艺平台。通过定期招收其他专业有兴趣学习手艺的同学,拜师学艺,以业余学习、社团、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了银饰、草编、木雕、瓷刻、竹刻等工艺教学,一些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专业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与体念手工技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多次参展获奖。

(3)提高与研修的学习提升:学院曾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举办红木家具、植物纤维艺术等多个高级研修班,组织来自工艺美术行业的学员研修学习。2012年3月又选拔学院应届优秀毕业生,以3+1模式开展为期一年的工艺研修班,开展由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领衔带教的工艺教学,大力投入培养新一代的工艺传人,真正为我国的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践探索。

传统专业的生存空间是工艺文化传承的基础,也为未来工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2、“工艺大师”+“学院教授”的双重教学实践

工艺大师大身怀绝技,是工艺上的高手能人,聘请他们进入学院指导工艺教学,对于保护传统手工艺,探索传统技艺的传承途径,弥补现代设计教学中传统技艺内容的缺失,有着极大的意义。学院教授在造型基础、艺术设计和专业理论知识深度与广度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将两种优势组合,共担教学,形成“大师+教授”的教学团队,其作用不言而喻。

由于传统手工艺作为本土文化的知识体系,往往有着暗默知识的特征,许多技艺的形成往往源于个人的亲身体验,通过师徒传授,手手相传,在无数次的练习和耳闻目染中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些对材料利用、造型把握和工艺处理等知识(或秘诀), 是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中感悟。这样的一种知识能力,难以用系统化或逻辑或文字的方式传授,单靠学院的教师显然不够,因此大师的示范和讲解非常关键,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髓,让今天电脑时代的学生,感受传统手工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元素,对于传统工艺的持久保存和传播,丰富现代设计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图1、图2)

保护传统工艺美术,需要有一批既懂工艺,又具备较深文化知识的工艺教学与研究队伍,探索以大师+教授的师资团队结构,能够促进新一代的工艺师资,培养具有传统技艺和工艺文化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完整知识结构,成为新一代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人才。

篇8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文化创意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美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中华民族发展千余年所留下的丰富遗产。传统工艺美术是古人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不同历史时期,运用各种不同的物质材料和制作技艺所创造出的人工造物的总称。这一发源于石器时代并在手工业时期最终成型的造物部类是以实用与造美相结合的,在其传承数千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体系并展现出其鲜明的特色。

1.1民族、地域特色和人文特性

传统工艺美术品始终是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由传统的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在生产的时候古人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中国地域辽阔、山川河流交错,广袤的土地上也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各个地域、民族也都有着其各自传承下来的有关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和生产,由于各个民族之间所处的地域和生活习俗、方式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各民族、各地域间不同的工艺美术的特色。如刺绣工艺中的湘绣和苏绣,湘绣主要以刺绣蚕丝、硬缎、明纱和各种绒毛、绒线为主,湘绣具有构图平稳、严谨,色彩艳丽,针法繁多富于表现张力的特点。通过色彩、针法的变化,使得绣出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而苏绣则更具有江南的特色,具有图案清雅、色彩清新、构思巧妙和针法细腻、活泼的特点。同是刺绣却因地域的差别而具有其各自独特的魅力。此外,传统的工艺美术产生于生活之中,并经历历史积淀而又服务于生活,其本身已具有现今工业化产品所不具有的异质的人文特性。而这些人文的特征又通过工艺美术品本身制作的材料性能,加工的方式选择,装饰的表现形式以及具体的实用功能所展现出来的。与此同时,这样人文特性的形成还受到生产环境、区域、制作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产生了具有地域独特的历史和人文内涵的品格。

1.2人本质力量和造美、寻美的体现

人以智慧和双手创造物品,是人的本质力量。人通过手做出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以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而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实践中不仅使得身体更加灵活,而且逐渐形成了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即观念。正如陶器的形成,一开始人们在木质或编制的器皿上涂上一层粘土以达到耐火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久而久之,人们会发现,被火烧制后成型的粘土不需要内部的器皿也能达到这个目的。观念形成源于实践活动,而造物的审美便是观念的一种,工艺美术的创作也是一个在满足生产实践之下的造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此同时,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的生产劳动也在围绕物质生活展开,而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人的观念、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人对于审美的认识是日积月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实践并产生出“美的尺度”,正如“黄金分割”这一美学概念,古人在认识到的同时不断在书法、绘画、建筑、工艺美术等领域不断加以运用。有一种祖型的器皿,在原始社会它是用以生活取水的一种尖底瓶,因其独特的尖底的造型特点,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非常实用。但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工具被其他器皿所取代,古代奴隶主便取其形状特点,将它置于座旁,用以修身和劝诫。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古人一方面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捕捉生活中的美,工艺美术作品正是兼具这两者的特点。

1.3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于一体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工艺美术品的基本性质,制造工艺美术品本身也是以实现美与用的双重功能为目的的。着两种功能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正如我们对于文明的界定,常常有两种,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审美的作用在于精神,而实用的作用体现在物质。正因此,工艺美术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它在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有着这两种性质的只有工艺美术和建筑这二者。工艺美术品所体现的在美与用的关系上,并不是简单的将这两者的相加,也不是并列,而是将工艺美术品的实用性摆在首位,使它能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场合中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将物美化,将美物化的。也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工艺美术是一门实用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的艺术。而要把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只有先认识到它是美与用的统一,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内涵。因为要用,所以必然和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又因为要美所以也需要以艺术美学的原理和视角来看待它。同时,也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常常将艺术分尊卑,视工艺为低下,也常将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些理论来硬套工艺美术。这样的后果, 便是强求工艺美术做它做不到的、不适合的事, 从而束缚了其自身的表现力, 最终影响到了工艺美术本身的健康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困境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丰富,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有民间美术;既包含实用生活品,也包含陈设装饰品。工艺美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更是使其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追捧的对象。但工艺美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是有隔阂的。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发展迅速,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着,随着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明文化的渗透,都不断冲击着传统工艺美术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急功近利,快餐文化流行所谓时代里,人们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漠视态度日趋严重,这也加剧了工艺美术全产业的衰败。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徘徊在现代时尚生活的门外。

传统工艺美术虽然在特定时期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但其本身在创作、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所具有的弊端日益阻碍着其发展。一方面,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下的快速流通方式,其生产主要是以工匠个体为单位的手工制作,生产周期较长,且同类物件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且随着工艺美术产业的整体衰落,工艺美术人才也在不断的流失,高级研究型的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瓶颈,甚至许多民间手工艺已经缺乏基本的传承者,从而造成了它们的消亡。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缺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本身古典文化、韵味十足,且大多代表着古人审美的潮流倾向,但这样的传统审美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美学价值差异较大,从而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显得不相融合。这样一味仿古,缺乏创新呼应现代人们的诉求的生产方式也使得工艺美术日益失去其往日的光彩。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许多工艺美术企业缺乏有效的经营与宣传,即使具有良好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却缺乏市场,没有营销的网络,没有品牌,经营乏力。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形式下,面对工艺美术产业本身的优劣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重新确认其发展方向,以使其迎合时展需要,并完成在现代产业格局下的转型。

3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转型

3.1融合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体,创意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产业,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府对其定义如下: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产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被普遍认为的是,创意产业内海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创意产业也是创新产业,它可以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丰富创新度的任何产业。而工艺美术产业,正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特性。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是以手工业为基础融寓一定的审美倾向而制作成的独件作品,它具有创意性劳动和产品的特征。且由于其生产是由工匠独立创意生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性,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地域特色、历史脉络、人文内涵等,体现着造物文化的品格,这也正是后工业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的完整性、多样性的需求以产业化方式作了新的安排。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诸多门类下的一个,其发展也深受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在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设计的创新会成为促进工艺美术创新的有利机制。比如,工艺美术可以吸收艺术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中的新理念与方法,以此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基础凸显其创新性。也只有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联系,相互借鉴,才能获得更多的由创新智慧而带来的经济推动力。

3.2提升文化内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它始终具有着文化的本质,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转型发展,我们不能忽略其文化的推动作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发挥传统工艺美术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传统工艺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以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谈创新和创意。工艺美术不同于其他的创意产业门类,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服务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诉求,因此必然要将“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在产品设计的同时注重凸显其传承的文化性。这就要求当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者在拥有精湛制作技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并在具体创作时将其对文化的理解和提炼融入其中。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工匠之间对于“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同为泥塑作品的惠山泥人和凤翔泥塑,惠山泥人材多以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注重配色,“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而凤翔泥人造型多是古人的图腾崇拜,且其包含的图案纹样具有其特定的意义,绿色代表福寿万年,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

3.3塑造品牌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的树立对产品的销售而言其重要性越发显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由仅仅关注产品实用和便利发展为关注产品的品牌形象,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品牌也一定有好的产品。而意识的缺乏正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所缺乏的,过低的产品定位会使产品失去品味,过高的市场追求又会使其失去市场生存空间。而以品牌的带动便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同一工艺美术产品可以形成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价值路线,又以设计的创意和手工的技巧相结合来凸显产品的魅力,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目的。比如来自台湾的琉璃艺术品牌“琉璃工坊”便成功的向人们展示了品牌营销策略在工艺美术品推广和销售中的作用。“琉璃工坊”产品制作精细,制作周期较长,因此它提出了限量的概念,并不断从产品材质出发,寻找突破琉璃在装饰性和工艺性上的表现。它的定位是将文化融入生活,并始终坚持着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工艺上,它保留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每件作品都由艺术家亲自动手操作,力求精美。同时“琉璃工坊”在品牌运作上通过举办展览、艺术家推介会、高端电视访谈等方式树立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玻璃用品的高端品牌形象。“琉璃工坊”的品牌建立使得传统几近衰败的琉璃品制作因这些新鲜元素的注入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建立的标杆。

参考文献:

篇9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出一所家长信任、学生喜欢、社会欢迎的好学校,肩负“建示” 的历史重任,姜鸣院长和学院新的管理团队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院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办学特色进一步突显。职业教育的“奇葩”不断绽放,工学结合的“新质”随处可见,“传统、时尚、科技”为一体的成果逐步呈现。2010年6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7年度立项建设院校项目验收结果,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学院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院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最深刻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

理念是行动的方向。

基于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现状背景,在全面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基础上,面对学院发展的现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办学者们提出了如下理念:

学生的成才是办学的逻辑起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学的原则;

毕业生的就业率、起薪点、专业对口率是评价办学质量的标准;

学生作业的总体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尺;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这些新理念、新思路的提出,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廓清了前行的方向,使全体教职员工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和学院建设的任务、目标、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最宝贵的变化:教学改革取得多方面突破

理念创新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然而,理念只有得到模式、方法、路径的有力支撑,才能与实践有效对接。

短短两年时间,学院七个重点建设专业全部参照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以“项目包为引领、工作室化教学、职业岗位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显著,在实现“学习内容项目化、学习环境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目标方面,走在了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的前列。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精髓在于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学院业已迈出坚实的步伐――

“中国工艺美术原创中心”涵盖“国外设计师”、“国内工艺师”、“校内教师”、“民间特艺”四大类60余个工作室;

“上海市数码艺术公共实训基地”具备全国同类院校中领先的专业教学条件,形成一支全国同类院校中获得国际专业认证资质最多的教学团队,建立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与苹果、水晶石等知名公司合作建立教学工作室,全面参与项目进程,提升技术能力,成果喜人;

“中国黄金创意产业中心”利用中国黄金集团给予的黄金原材料,设计及制作出300余件黄金饰品,获得市场认可;

“云丽莎艺术设计中心”采取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校中厂”,使“做中学,学中做”得到有效贯彻。

“产品造型工作室”按照完整的设计流程展开教学,课程之间采用项目引领,形成相互链接的整体,每个项目都是设计思考、2D沟通、3D执行、模型塑造四大核心能力的整合,学生学业以作品为基础采用项目发表的形式进行考核。

学院与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晶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个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学基地,形成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最大程度地实现融合。

学院建立了一批民间特艺工作室,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工艺水平。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交流、虚拟实训、企业信息、就业资讯、作品展示,能够满足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继续教育、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开放式高职教育资源平台。

最明显的变化: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改善

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大师不是散兵游勇似的单独个体,而是对学校办学理念高度认同的组织团队。

学院打破人才引进的坚冰,制定了符合艺术类高职教育的人才管理办法,外引内送,从制度层面积极突破发展瓶颈――

引进美国强森首饰公司首席设计师沈成、美国爵凡尼首饰公司首席设计师卢蕙卿,作为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带头人,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专业”的建设目标。

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有丰富艺术设计经验的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尤羚浩任视觉艺术学院院长,引进美国梅西百货公司洛杉矶分部艺术总监徐侃任展示设计专业主任,引进台湾油泥造型设计师王谷天任产品造型专业首席教师。这些专家的引进,改善了学院的人才结构,为设计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鲜的理念。

学院从教学团队的国际化视野目标出发,选送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进行培训,学习了解国际先进职业教育和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平。65名教师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目标,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名师(专家)和行业专家在新教师培养、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逐步建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最可喜的变化: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作为教学成果重要标准的毕业生就业率、岗位对口率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各大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2.3%。

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学院获得国家规划项目6项,市级科研项目21项,获省市级以上的课件、艺术作品、课题论文、各种技能大赛奖57项,开发并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79项。数码艺术学院师生获2009大中华区VR盟主挑战赛“佳作奖”和“最佳技术奖”,成为本次大赛中唯一一所入围并获得殊荣的高职院校;在“第六届上海国际图形图像大赛”上,由该系教师指导的学生习作获“最佳交互媒体奖”、“最佳创意奖”、“二维动画二等奖”。在2010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指委第四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暨“优秀毕业设计奖”、“优秀指导教师奖”、青年教师“金教鞭奖”、“精品教材奖”评选中,师生共获得13个奖项。服务世博获得好评。

学院设计了三大类20余种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被授予“上海市迎世博优秀创意贡献奖”。其中,尤羚浩创意设计的“世博•中国馆同道印”获“中国恒好•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特等奖,学院与上海世博会企业联合馆、未来馆、城市实验区、虚拟展馆(汽车馆环保绿色汽车)、中国国家馆(青海馆)、电力馆开展项目合作,承担芬兰国家馆内装饰绘画和亚美欧尼亚国家馆多媒体演示内容制作项目,完成世博会志愿者电子交互读本的制作任务,充分体现了项目引领、工学融合的成果。学院教师万芾、韩松参与创作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景画卷》,在中国馆显著位置陈列。

最具挑战性的变化: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高职教育改革中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者当属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0年,在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之后,学院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投入到创建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的宏伟工程之中,以此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重要实践。这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具有巨大现实与历史意义的创举。

通过试验区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将努力突破高职教育的常规思维定势和办学模式,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和设计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集聚一批国内外设计大师、优秀设计公司,在推动学院发展的同时,促进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

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角度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世纪发展。

五十年中,学院经历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传统工艺美术的大发展,体验了80至90年代现代艺术设计的辉煌,又积极融入21世纪数码艺术的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的发展思路和专业布局结构。

民族工艺美术精华要传承,现代艺术设计的特质要恪守。唯有两者在基于全球化背景本土化经济文化底色上的互渗互融,才能演绎出更加美好的春光;而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否深刻周到,则直接关乎明天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走向。

这是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宽度的交响。

篇10

学校代码:11276

学校名称:南京工程学院

学校性质:省属高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校

学校层次:本科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二、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江苏省所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坐落在虎踞龙盘、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经过百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和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现有18个教育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本科专业6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77个。学校拥有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成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22项。

学校现有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45个。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程项目,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101项。目前,学校已建成众创空间1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拥有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学校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弘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十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和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3年以来,学校年年被江苏省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年又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人文、自然环境,积极为机械、电力、核工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狠抓“突出一个重点,构建两大特色,实现四项提升”的工作重点,以应用型品牌专业和工程技术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深化内涵建设,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全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新局面!

三、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艺术与设计学院前身是原国家核工业部所属的南京工业学校工艺美术系,创建于1995年,2000年并入南京工程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系;2003年工艺美术系与机械系工业设计专业合并成立设计系;2006年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动画等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9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讲师27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6人、博士在读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7.7%。

【科学研究】学院近五年完成立项课题116项,其中3项、省厅级38项,市厅级17项,校级58项。204篇,编写专著及教材27部,申请专利72项。教师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210次,其中获奖6项、获奖39项,省级获奖75项、市级获奖16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10项,其中17项,省级37项,市级13项、校级40项。

【优势特色】学院现拥有设计楼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美术馆1.8万平方米,实训中心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家具工作室、模型工作室、视觉与信息设计工作室、产品与交互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环境与景观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玉雕工作室、天印工作室、工具与技术陈列馆等。学院还拥有1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和1000平方米的影视动画活动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构架。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优越的软、硬件办学条件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朝古都,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学院发展特色化的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要素;长三角文化、科技、经济圈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发展开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学院秉承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奋斗目标。依托南京工程学院工科背景为优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元素,嵌入现代设计教学,注重艺术与科学技术及传统文化的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走产学研相融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学院的教学体系,以现代设计知识为主体,以工程技术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为两翼的知识体系,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大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多元合作,进行项目化教学,团队式的指导,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做、创"为一体的应用型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四、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与艺术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方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以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渗透;具有对各类产品形态、材料、工艺、结构等进行综合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工业设计领域内结构开发与系统设计、设计战略规划、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人机工程学、高等教学B、中外设计史、设计综合表达、工程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品牌考察、材料考察、生产考察、工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从事工业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工作。

2、专业名称:产品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产品设计表达、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设计美学、中外美术史、产品设计表达、产品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概念与实验、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产品专题设计一、产品专题设计二、产品专题设计三、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版面设计、展示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传统元素应用实践、时尚元素应用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3、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专业知识,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的审美取向和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够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平面构成、字体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写生实习、装饰雕塑、广告摄影、专业考察、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计、各专业课程的市场调查及方案设计、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4、专业名称:环境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历史、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等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与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环境设计领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建筑调研、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建筑制图与CAD、中外建筑史、建筑室内设计初步、设计表达、装饰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景观植物学、外环境设施设计、建筑构造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材料与工艺实习、室内方向课程设计、景观方向课程设计、建筑测绘与调研、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室内装饰公司、景观园林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5、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通识知识、工艺美术原理与方法及技能,具备整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能力;能围绕陶瓷、珠宝首饰、玉石雕刻等工艺门类的材料、形态及加工制作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较强的应用能力,能胜任陶瓷、玉雕、首饰、红木工艺等工艺美术领域的设计、制作、生产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图案、形态解析、书法、白描、玉石珠宝设计、金银饰品设计、陶瓷工艺设计、红木工艺形态设计、印染工艺、粘土材料与工艺、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市场考察、玉石珠宝、金银首饰、陶艺、红木工艺的材料与工艺考察、设计实践、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珠宝首饰、玉石、陶瓷艺术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6、专业名称:动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动漫艺术设计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动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动画创作的理论与方法、动画创作专业知识和动画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设计的表达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以二维动画设计为主,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和新媒体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动漫造型设计、动漫场景设计、动漫剧作与分镜、动画运动规律、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影视后期、影视编导、FLASH动画设计 、三维动画设计、玩具造型、漫画创作、商业插画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写生实习、专业考察、二维短片创作I、二维短片创作II、科技竞赛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动画公司、影视传媒、网络多媒体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五、招生计划

学校2017年面向江苏、安徽、湖南、河北、辽宁、江西、山西、福建等省计划招收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等5个专业学生240名(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学制四年(本科),按艺术类招生。艺术类专业学费6800元/年·生,学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需自备部分学习工具及材料。

六、录取办法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按照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的要求进行择优录取。

2、非外语专业外语教学为英语。

3、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根据所在省的相关规定参加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和文化统考,学校不单独组织考试。

4、艺术类专业考生,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均达到省控制线,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艺术类专业按照专业志愿级差2分的方式进行专业录取。

5、在同一专业录取中,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到低排序,对总和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文化统考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两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高分考生。

6、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专业复试和体检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招生咨询

联系电话:025-86118008 86118009

传真:025-86118600

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电子信箱:zsb@nj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