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

篇1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2002年8月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努力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要求[1]。199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永州境内的瑶族人口在全国瑶族总人口中约占20%,是湖南省瑶族人口最多的地方[2]。可见,永州的瑶族文化历史悠久,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并没有被世人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失去了实用价值。永州中小学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欠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本文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永州市区中小学瑶族体育文化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旨在开发该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为丰富该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献出绵薄之力,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长期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近几年变化不大,一直是老面孔的竞技项目或是自由活动,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上的改动和认识较薄弱,大多数的教师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改变,很少有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挖掘和开发新的适合该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学生需求的体育项目。目前永州市中小学常用的体育课程项目,项目内容最多的是新兴体育项目,其次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最少的是改造后的运动项目。说明永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来自外国的体育项目,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很大。新兴体育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篮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篮球、乒乓球主要是男生比较偏爱,而健美操主要是女生比较偏爱。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中拔河、丢沙包、跳绳是学生们普遍喜欢的。改造后的运动项目也非常受小学生们喜爱。但由于受到其他主项科目的影响,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占用了,特别是在偏僻的小学和高考班中,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就几节课的时间用来上体育课,而且个别学校甚至未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而是由其他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体育教师一职,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2.1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永州的瑶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瑶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样,他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颇具特色,值得我们开发与利用。通过调查,我们也了解到,民族民间体育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很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要开发与利用的关键与重点。它比较有特色并且易于在中小学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人龙、长鼓舞、木棒球(瑶语称“毛莱球”)、瑶拳、瑶舞、舞龙灯、抢花炮。其中长鼓舞于2008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正式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拳、瑶舞、舞龙灯广泛流行于瑶族民间。

以上几种运动目前只是偶尔在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中小学中有过开展,但持续时间并不长,也没有被广泛的利用与推广。在永州其他地方,特别是市区几乎看不到这些项目的影子,而这三个项目在开展过的地方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玩,娱乐性和健身性强。

2.2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由于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大多数的学校大量引进了西方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等等,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将这些项目于本地区、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条件和需求相结合,进行相应的改造,以至于开展效果不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很高,再加上体育教师的不专业性和教学方法的枯燥和不灵活性导致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因此,各所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现有十分丰富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低年级与高年级应区别对待,可激发大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我们对体育项目的改造工作应是在本校和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否则改造不成功或不完全,改造后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2)大众性原则。是指我们改后的与体育项目去掉学生不感兴趣的重复、竞技性强的成分,使其适合该地区大部分学生学习。(3)健康性原则。是指改造后的项目应去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力的成分,包留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成分。(4)区别对待原则。是指改造后的器材,场地设施适合考虑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身高等特点。

2.3 新兴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每个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亦是如此。由于新兴运动项目的随意性、易学性、休闲娱乐性等特点而受到大量人群的追从,己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

永州地区的中小学对体育课程的投入力度不是很大,体育场地设施不是很完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田径场,只有几个简单的乒乓球台,场地器材简单、陈旧而且数量有限。对于这种情况,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如街舞、瑜伽、有氧舞蹈、踏板操等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块干净的空场地基本就能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们遇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项目,兴趣也会极高,自然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添置一些器材,如:瑜伽球、哑铃等,让孩子们手中拿着一些小器材,一方面,他们的积极性会加倍提升;另一方面,这些器械操的练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永州市中小学目前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并不理想,该地区有很多可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包括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对现代体育的改造以及新兴体育项目的的开发利用。其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长鼓舞、人龙民族特色极为浓厚,值得我们开发与利用。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及学校领导花费较大的精力、智慧和勇气,使其更加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魅力,很适合于在一些体育场地设施有限的学校进行开展,但是对体育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需要他们不断努力的学习。但不管开发哪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都或多或少需要政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积极,如果连基本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和体育教师的配置都不能满足的话,所有工作都将无法展开。

【参考文献】

篇2

一、体操教学素材的有效选择

教师首先要对于体操教学素材有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真正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体操的形式十分多样,让体操课程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体操课程都适合小学生来学习与操练,教师首先要对于这一点有正确认识。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也可以透过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将体操内容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中。这首先能够让学生对于体操形成初步认知,并且能够对于学生的相关体能展开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各种表现中确认什么类型的体操更适合在体育课堂中选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体操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一般有:队列队形练习、广播体操、徒手体操、模仿操、拍手操、棍棒操、武术操、绳操、沙袋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和艺术体操等。每项体操都会对身体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结合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体操内容,及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顽强、勇敢、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准确、迅速、协调一致的优良作风。这些都是体操课程可以发挥的教学功效,只有在课堂上灵活的选用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体操课程的学习乐趣,并且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

二、体操教学内容的作用分析

体操教学内容有着很多显著的教学功效,教师要意识到体操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会降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这也很难较为全面的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身体素养的锻炼。体操课程的融入则能够极大的化解这一问题,体操自身的类型就十分丰富,并且可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转变。这将会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参与乐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一些趣味化的学习游戏,可以有意识地将体操内容融入其中,这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维度,这也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体操的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多样,不同类别的体操所能够发挥的教学效用也不一样。例如,通过徒手操、武术操等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提高与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体操的教学,学生们持轻器械或者徒手,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身体的节奏练习,既可以发展身体的灵巧、协调和柔韧,还锻炼了健美体态,提高了学生们的表现力和音乐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体操教学可以发挥的积极功效,教师要善于灵活的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体操素材,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形式,这也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材选编中对于体操内容的灵活应用

篇3

[关键词]福州市 中职学校 体育课程能容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16-02国家一直在强调要重视中职教育,中职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体育又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近年来,职业体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不断规范。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实践活动的作用不是很大。现今,我国各种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大多是以专业竞技项目和应试教育为主,同现今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不相适应。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所以对课程内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分析中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职的课改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结果与分析

(一)福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虽然课改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中职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但是,现在的学生追求时尚和新鲜事物并且社会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兴体育项目越发流行,怎么样把这些体育项目引进到体育教学中去?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调查显示,现在体育教学中仍然表现出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师主导化、体育课不受重视、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现象。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导致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教师的主导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偏重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忽视了理论学习,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身体练习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学习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现状

对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内容还带有原来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缩影。课程内容较完整,却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较少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忽视了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对课程内容的现代性和开放性重视不够,以致于很难把学生喜欢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具体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健身娱乐、体育理论以及心理健康的内容较少;课程内容使用性差,学生在课堂学到的许多内容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诸如过于注重技术本身的完整性,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以教材和大纲以及教师为主体,等等。这样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教育也在发展,同时课程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这样的课程内容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论是显然的。

1.教师常用教材情况。教师选择篮球的频数最高,出现最少的是网球,足球出现的也不多。可以看出教师选择教学的内容以基础内容为主,很少涉及有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篮球和乒乓球场地和器材齐全,容易开展。网球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在以前网球被认为贵族运动项目,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从事网球这门运动,但是,现在中职院校网球场地设施建设还处于滞后阶段,学生想去从事却没有条件,这和学校资金的注入以及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中国却是受到了冷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普遍对足球失去了好感,再就是足球运动讲究快速度、高对抗。学生从事足球运动时易受伤,所以,教师为了追求安全第一的思想就会选择那些容易组织,易于管理的个人项目去教学。调查也发现学校对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体育舞蹈、街舞等)的引进也是少之又少,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以下几点:场地设施器材不够齐全,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教师专业能力不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受限,等等。

2.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体现专业性的态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应该体现专业性。无论是田径,还是球类或是民间体育,都很难找到能体现职业性的,都是基础性项目,职业学校应该体现其职业性,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的课程内容选择方法,构建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内容。

学生与教师的态度一致,认为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需要体现专业性。所以,学校应该从学校设置专业的角度来设置体育选项课。如计算机专业需长时间坐立在电脑旁,电脑族容易带来下肢静脉曲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眼部疾患,所以,体育课中就应该多体现一些针对头部、颈部、腰部的有氧健美操;对于烹饪专业要加强腕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的练习;对于电工专业应该练习攀爬能力和下肢力量,等等。

3.福州市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现行体育课程内容的满意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现行内容的满意程度不高。体育教师与学生对现行体育课程内容的态度也说明现行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陈旧化,教学手段的单一化,体育教材滞后,开设的体育项目没有特色,等等,说明它不能满足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课程内容能否达到相应的课程目标就可想而知了。

二、结论与建议

(一)教学过程、方法单一,理论知识及专业理论课时少

体育保健知识传授少之又少。中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学生在毕业后很多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工作,他们接受再教育的几率较小,所以,在体育教课中不仅要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更好地学习技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选择课程内容与学生喜欢的内容落差大

课程内容与学生喜欢的内容落差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致于很难把学生喜欢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学生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期末达标。教学内容中不但要考虑学校的场地设施和师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喜好。体育教学内容体现的传统体育项目较多,所以要丰富课程内容形式,对现有的一些传统竞技项目进行改造,如竞技项目游戏化、项目规则简单化,体育运动中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从而激发学生的争胜意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但是,现在的学生喜好追逐新鲜事物,所以多选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时尚休闲体育项目,如跆拳道、轮滑、角斗士等,教师从中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使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快乐第一的原则。

(三)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体育教材没有职业学校的特色,学校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在教育部统一审定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成果,编制学校自己的校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使学生学习到的是新技术,注重体育教材的实用性与前沿性。体育保健作为体育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应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特点,课程内容的设置只考虑到教师自身专业和场地设施的特点。所以,应该针对学生以后工作环境和性质进行一定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与灵敏素质以适应学生未来面对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时培养他们的专业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朱鹏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49-51.

[2]袁淑娟等.农村职业中学特色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篇4

关键词 承德市区 学校大课间 趣味体育活动 创新

为配合国家开展的阳光体育工程,更好地给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项目,本课题组对承德市区趣味体育活动内容进行了一场大胆地创新改革研究。我们从民族体育项目入手,融玩、乐、学,以不断挑战创新形式为方法,经过多方搜集资料与多次整理,选出一些有趣新颖,同时具有一定健身、健心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实践内容,并把内容进行创新改编使其适合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使大课间体育活动自身更好地发挥了其效果。

一、大课间活动创新的目的

以前的大课间活动主要是以司空见惯的传统体育项目稍加改编进行活动,比如贴人游戏、传截球游戏、网鱼、木头人等等游戏,随然同时也附加锻炼了身体的各项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健身健心功能,但是活动本身缺少挑战性与新奇性,活动方法缺少针对性、配合性与吸引性,总体效果上爱动的依旧爱动,不爱动的更不爱动,胆小的还是胆小,害羞的还是害羞。总之,有老师在被迫当“标杆”,没有监管的马上溜之呼。孩子虽然天性活泼好动,但出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或没有能够激起他们兴趣的或无法展现自身长处成为其他同学心目中偶像的活动,从而不乐于参与大课间的活动或是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通过把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创新改编,注入新的活力,改进有些传统体育活动的弊端,让孩子们对新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勾起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孩子们在主动、欢快、积极的情绪下进行有效而丰富的大课间活动,使大课间的实际效果加大、加深、加浓。

二、大课间活动创新方法

(一)添加新鲜的活动内容

经过查阅有关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游戏、体育心理和体育教学等书籍、网上搜索和观看相关趣味游戏内容方面的视频及电视节目、并通过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及看法,从中总结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活动方案。其中有仿照二贵摔跤形式的双人搭肩互踩气球、仿照压夹形式的对拉够物或对拉填字填数、仿照蹴球形式的击球出界或定位蹴球、新式跳绳、仿照板鞋竞速形式的多人两绳或三人两圈定距赛跑、仿照陀螺形式的发木噶到固定点或发木噶击物出圈、仿照毽球形式的踢球到位或踢球穿圈等等新的游戏活动内容。新鲜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擦亮了孩子们的眼球,拨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勾起了孩子们想要参与的欲望,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使大课间活动初见成效。

(二)活动方法趣味化、活动形式具有挑战性与配合性

如果大课间活动内容新颖了,而方法却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牵动力、形式上又过于复杂,孩子们也不会玩的尽兴,更不会有再参与的欲望,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也不会取得好的成效。因此我们经过反复思考、斟酌、实践、整理,最终在方法上进行了简单、趣味、挑战、诱惑化处理,使大课间活动更具有价值、效率更高、意义更大。具体方法方案如下:

最初时孩子们对各种新内容下的活动方法与技巧不了解,因此采用让每位同学先尝试熟悉各种活动内容过程,然后进行各活动内容单项选拔,为后面组合游戏做准备;如:仿二贵摔跤的游戏,两人每人每个脚踝各系一个气球,双手互相扶对方的肩膀,看谁先把对方的两个气球都踩破或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最后剩下的气球多,如果一样即为平手,以猜拳决定胜负,胜者晋级,最终决出冠亚军。仿压夹的游戏,两人或多人用一个绳圈套在腰部,同时用力分别向各自的方向使劲,看谁先够到目标(目标,可以是固定物体,先摸到获胜;可以是固定黑板上的题目,先完成获胜;可以是固定气球,先弄破获胜等等),或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拿到的物品多或完成的题目多或刺破的气球多等等,胜者顺利晋级,直到最终决出冠亚军。仿蹴球的游戏,可以是将固定地点的球击出界,先击完获胜;可以是蹴球过门(门可以是摆出来,也可画出来,还可用人分腿来当门),按顺序先过完门获胜或规定时间内过的最多者获胜;可以蹴球到固定地点,每个固定点的分数不同,看谁三次总得分最多,多者获胜,最后决出冠亚军。可以单人,也可以小组共同接力赛形式;仿板鞋竞速的游戏,可以用两根竹竿上系绳圈,套在脚上;也可以直接用两根绳分别系住左右脚踝;也可以用呼啦圈,三人两圈,套在腿上或腰上,看哪一组最短时间完成规定距离(可以小组、家庭、班级、自由组合等形式为单位)的移动,最终决出冠亚军。仿陀螺的游戏,可以向固定地点发转陀螺,看谁转的时间最长,或者在发转过程中看谁完成的规定任务最多(可以是传运物体,可以是计算题目,可以是对答问题,可以是字注音或音填字)等等;可以发转陀螺看谁能把固定地点的物体击中或击出界,胜者对决,最终决出冠亚军。仿毽球游戏,可以由3―10个同学手拿呼啦圈放到固定位置,然后看谁踢出去的毽球穿过的圈最多;可以踢毽球到固定地点,看谁规定时间内到位的多或规定的毽球个数踢到位的多最终决出冠亚军。新式跳绳,可以跳绳过障碍;可以长绳套短绳;可以跳绳回答问题;可以跳绳传接物等等,看谁坚持时间最长或同时间内完成任务最多。接下来是小组配合共同完成部分游戏内容,可任选几个(自行规定)也可以固定几项。最后是班级间或大组间的配合游戏活动,本次活动要求家长或教师共同参与。这样一整套计划下来,最后孩子们为了能够在父母或老师面前一展风采,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内容,活动自身的趣味化也会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尽享其乐,同时也是父母和老师沟通、父母与老师和孩子沟通以及孩子之间互相了解的最佳时间阶段。

三、大课间活动创新的意义

(一)生理上

大课间活动内容经过创新改革后,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增加了,对运动有了积极主动性。这样就保证了孩子们每天在阳光下有充足的体育运动,使他们生理功能向科学、健康、有效、合理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了全面发展自身体能和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促进人体形态结构的改善和生理功能的提高,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强新陈代谢,刺激骨骼生长,提高肌肉的力量和韧性,提高呼吸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总之,孩子们经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大课间创新的活动内容,体质明显增强了,抵抗力也有了提高,其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心理上

通过参与大课间活动中的各项趣味活动,孩子们从认知到了解到熟练再到最终的灵活思维、想象和互相配合,从成功到失败,又从失败到成功的不断变化中心理功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使孩子们健全了人格,塑造了个性,进而多方面锻炼了优秀的意志品质,发展了他们的机智、勇敢、灵活、顽强、果断、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自强自制和集体精神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之,通过创新活动的实施,大课间活动积极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活动参与性、热情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信、自强与自尊;锻炼了学生们的发现、处理、解决和调整问题的能力;通过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参与,活动又给孩子和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与互相理解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与孩子们的交谈、回访,开始有85%以上的孩子非常乐于参加大课间活动,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趣;经常参加自己的胆子比原来大了,和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多了;通过邀请爸爸妈妈的参与,和爸爸妈妈更亲了,回到家他们也不再向以前那样总是唠唠叨叨地说这不行,说那不对的了;遇到外人也会夸了,不再总是抱怨了。10%的孩子认为还不错,参与一下也可以,就是有的时候看到伙伴做的太差的时候有点不开心,或者是别的小伙伴都会而自己不会时觉得比较难堪,不过等游戏结束各自都有收获的时候,互相交流成败得失的时候又很开心,尤其被人夸的时候更是开心。5%的孩子觉得总是拖后腿,怕伙伴责备有点退缩,但内心是想和大家一起玩,觉得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通过不断调整与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最终孩子们在大课间活动中真正玩出了快乐、健康;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作用;清楚了人各有所长,人无完人;学会了宽容、理解与鼓励;认识到了胜与败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结果,而看过程中与结束后你收获了什么,只要你比原来有进步,不管大小,你都是成功的,坚持下去,最终的胜利者就是你。当然以上收获不仅在活动中靠孩子参与领悟,更应该靠组织者的正确引领与开导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自己组织活动,来锻炼一下他们的组织能力。本课题组仅是以小学三年级进行实践,其他年龄段可以适当增减活动量与难易度。

四、大课间活动创新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和两个多月的实践,大课间活动在创新形式下使学生们玩的更快乐、更开心;从玩乐中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自强、自立,学会了宽容大度、团结互助,学会了谦虚、自信;在玩乐中懂得何时扬长避短,何时取长补短。总之,经过创新的大课间活动使学生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更加充沛,体魄更加健美强壮,意志更加尖锐顽强,竞争意识更加强烈,思维更加灵活,团结协作能力更高,学习组织能力更佳,抗挫能力更强,同时也让家长、老师与孩子能够更加互相理解、尊重、关爱,让校园内外一片和谐,为此让阳光工程在校园中得以圆满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新编小学生健身活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2]于素梅.李伟.张玉霞. 新课标小学体育课游戏创编和教学设计.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

[3]李薇.李进. 体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4]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5]杨清源.徐鸿昶.塞北民族传统体育荟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6]胡小明.胡英清.刘靖南.方协邦.赵炳南. 民族体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宋志英.杨清源. 宋广民. 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篇5

摘 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短缺,师资不足,场地匮乏,自然条件恶劣,思想观念落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和实施现状出发,找出问题,并且从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法上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前言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在校生占我国在校生人数的70%以上。[1]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关系到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我国新一代国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农村体育教育中存在着各种困难,资金短缺,师资不足,场地匮乏,思想观念落后等。虽然国家一再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但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按照预期目标完成。这些困难有些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是由于传统思想和制度造成的。

1研究意义

为了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借鉴欧美国家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经验,开启了新的教育改革。改革规定,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也不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具体的要求。【2】因此地方学校具有了对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巨大自。围绕此精神,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安排符合当地实情,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和实施方法。

2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和开展的现状分析

2.1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根据实地访谈考察发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仍然延续多年以来的老套路,课程设置多以跑步等田径项目、体操和部分球类,同时部分单位还开展队列练习、跳绳和毽球等借助简单器械完成动作的体育项目,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让部分学生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在考察中还发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中都缺少理论课程的安排。

2.2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情况

国家对中小学每周体育课时的规定是:小学 1-2 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3-9 年级为每周 3 节,其他年级不变。【3】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都有正常开设体育课程,课时上大多数单位都是每周2节,只有少数学校体育课程达到3节及以上,且有部分体育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

教案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调查中,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案书写率较低,上课缺乏指导依据,且课堂组织较差,课堂混乱。

3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农村中小学体育投入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经费来源短缺,并且体育教学投入占比在学校资金预算中占比极少,造成体育场地不足,器材简陋,与国家要求和标准相去甚远,无法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体育诉求。

(2) 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工资待遇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造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理论和实践素质不高,年龄较大,缺乏先进的与时俱进的体育知识,体育课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容易造成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3)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忽略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忽视体育课程开展。

(4)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老套陈旧,仍然以田径、足、蓝、排等传统教学项目为主,但又缺少合格的器材和正规的场地。缺乏创新与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

(5) 缺少展示平台。无法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夙求,课程评价不合理(多以出勤率作为课程评判标准而不是以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为标准),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学了也没用,报个到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4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和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客观和主观困难,这些困难中有些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而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克服的,农村中小学在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时要按照一定原则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新式体育课程和实施方法。

(1) 经济性原则。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经费短缺,要尽可能的运用最少的经费,达到最理想的成效,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应尽量考虑那些需要投入资金少,场地便利的体育项目,例如徒手的武术套路、体操、体育舞蹈等。

(2) 创新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呼唤创新,加强传统田径和球类项目的设计和改造,使之生活化,游戏化,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将其结合成定向越野,既满足锻炼身体的需求,又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新鲜感。

(3) 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新世纪初,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困难方面具有现实意义。【4】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可选择性的开展适合自身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既能丰富体育课堂,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又能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在多山地区农村中小学可开展登山运动,多湖泊河流地区开展游泳和划船运动,多森林地区开展野外生存课程,走出“城市中心”的误区。

(4) 改变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不够重视的陈旧思想,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农村体育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课程的开展提供可靠地执行力。适当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待遇与表彰,调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 为农村中小学学生提供展示体育才能的平台,一方面开展单项体育竞赛和运动会,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于向.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

[2] 张翔.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4] 赵文韬. 四川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与体育课程;课程改革;台湾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78-03

近年来台湾为顺应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重新审视学校体育课程并对学校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研究台湾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解析其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探讨其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参考价值。

1 台湾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1)1949-1990年。

曾瑞成的研究分析表明,台湾1949年学校体育的内容是以大陆时期为主要参考依据,一方面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文武合一教育、公民教育、家庭和职业生活教育;同时台湾学校体育政策具有军事化导向、竞技化导向及教育化导向特点。1950年台湾教育部门重新颁布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各级学校体育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身体的发展、体育认知、培养规范的行为、保健的态度、丰富的休闲。标准规定小学的体育活动内容是田径、体操、游戏、足球、舞蹈、垒球、篮球等。中学男生以田径、球类等户外运动为主;女生以舞蹈、体操为主。

台湾从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同年修订的《体育课程》增设健康教育,将武术列为必修项目,作为提升国防力量和培养尚武精神的手段。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并且由班主任教授所规定的内容,但是无统一的进度要求。中学的体育则是由获得教师资格的专职体育教师授课。1975年修订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保持健康教育内容,偏重德、智、体三育及强调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此时期,台湾学校体育政策的目的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学校体育的内容是以竞技性的内容为主。

2)1991~1998年。

20世纪80年代末,旧的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民间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93年由台湾各民间团体发起,1994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委员会,两年后教改会提出总报告书,列有5大方向:“教育松绑、带好每一个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机会”。台湾社会在科技化、国际化、人本化等潮流的影响下,体育转向为培育身心健全的国民为目标,将学校体育定位为教育的一环,通过选择具有教育性质的身体活动,来培养德、智、体、群、美5育均衡发展的健全国民。在此情况下,1993年台湾教育部门公布《国民小学体育课程标准》、1994年公布《国民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可弹性选择项目施教,发展学生的各种运动能力和经验,具体内容如下:

国小的理论教材是道德与健康,1至6年级教材纲要分为lO个类别:生长与发育、个人卫生、心理卫生、食物与营养、家庭生活与性教育、安全与急救、疾病的预防、药物使用与滥用、消费者健康、环境卫生与保育。1至3年级以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食物的层次与道德合科教学,使得学生遵守家庭及学校规则。4至6年级分科教学,使得学生认识人体的生长、重视个人卫生与安全预防,学习尊重他人、重视心理卫生、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了解事物与营养。国小的体育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3个阶段。低年级要求具有操作身体的能力;主动参与各种游戏,享受运动乐趣;能表现遵守规律和友爱的态度;能注意游戏活动的安全。教材纲要内容有徒手游戏、器械游戏、球类游戏、舞蹈游戏。中年级要求具有控制身体的能力,积极参与各种运动、养成运动习惯,能表现守法和合作的态度,能遵守运动的安全。教材纲要内容有体操、田径、球类、舞蹈、其他,包括民俗、自卫运动、水上运动、滑轮运动。高年级要求具有运用身体的能力,能爱好运动和建立终身运动生活的基础。教材纲要内容有体操、田径、球类、舞蹈、国术、其他。

国中的理论教材是健康教育,国中一年级健康教育的目标涵盖健康行为的5项要素。即健康观念、知识、态度、习惯及技能,期望达到“教育与生活化”。国中体育1~3年级目标是了解运动基本知识与方法,建立正确运动观念;主动参与运动、增进运动技能、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借运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养成合群互助行为;体验运动乐趣、欣赏运动美感、奠定终身运动的基础。教材纲要内容有体操、田径、球类、舞蹈类、国术、知识和其他等。

此时期,国小的健康教育是和道德合科,没有和体育合科;国中的健康教育单列,没有和体育合科。但课程整合的理念已经开始发展,这次修订后竞技化的内容已不占主要地位,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增多。

3)1999年至今。1997年台湾成立“教育改革推动小组”,确定“教育改革”的8大重点项目与完成日期。与1998年,“教改行动方案”确定自次年起,连续5年用1570亿新台币推动12项“教育改革”工作,1999年,包含7个科目的“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草案”进入试验阶段。

(1)学习主题的划分。体育课程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学习主题的划分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划分学习主题成为国际上体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台湾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划分为7个主题:生长发育、人与食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人际关系、安全生活、群体健康。

(2)学习水平的划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台湾教育部门划分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不是与每个年级一一对应的,很难区分相近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有什么差异,但在客观上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的。台湾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分成3个阶段,小1至小3为第1阶段,小2至小6为第2阶段,中1至中3为第3阶段。这种划分方法突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体系,构建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目标和内容框架体系,这对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 台湾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特点

2.1 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台湾这一次课程改革是让教育的本质完全回归到培养现代化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发展。《课程纲要》(以下称新课标)真正落实九年一贯的课程规划为目标,整合学科,改革的基本理念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改善自身生活环境、发展学生潜能的历程,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公民。新课标并不重视高深学科知识的获得,而是强调学生基本能力

的养成。台湾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纲要》,分成7个科目,其中之一是健康与体育。

7大学习科目之中,唯有“健康与体育”与生命的延续息息相关。新课标的理念是让每位学习者都能体验成功,也可以说,每一个学生不论其天分如何都应该有机会参与人体活动,发展其年龄应有的适当技能,而且是身心健全且健康快乐的。体育或运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塑造一个竞赛的胜利者去追求“赢”,而是在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胜利者,因此未来的体育教育应以培养每位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适应能力为首要任务。

2.2 明确基本能力内容的设置

从历年课程修订来看,体育从未与健康教育融合,虽然学校在训导处设立体育组,然而将健康教育与体育统整成一个学习科目,是台湾课程修订的过程中还是第一次,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原为边缘科目的体育,拉到核心的学习科目,确认运动是生活的一环,是人的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历程。将健康与体育合设,强调健康与体育的统整,由原来有具体的运动项目到现在只有结果纲要,规定科目的主题,设置各阶段能力指标,并有每个主题的内涵及补充说明,说明了现行的新课标顺应国际趋势,特别是从教育的角度考虑而设置的9大基本能力,这9大基本能力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欣赏、表现与创新;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规划、组织与实践;运用科技与资讯;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健康与体育不再囿于这一单科,而是上升到对学生的培养这一高度。新课程纲要充分发挥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这些改变均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从课改的要求和健康与体育科目的基本理念来看,这次课程改革是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体育回归身体活动教育的本质,真正使学生认识身体、控制身体、接纳身体到爱护身体的目的,使体育融入到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取代偏重书本知识的获得,使国民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能够落实,使教师实施统整的主题式教学,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这是对健康与体育科目中10大基本能力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3 强调以目标引领内容

台湾义务教育阶段健康与体育科目是以目标统领内容的形式,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课程的理念是以基本能力的培养取代知识的获得,健康与体育课程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何种作用。

台湾现行的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方式,要求一个学习内容要兼顾多个学习目标,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改变过去只是传授运动技术的倾向,而应成为完成多种教学目标(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的手段。划分学习主题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三维健康观和拓宽课程的学习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依据三维健康观来划分学习领域有利于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指向性,能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目标。

篇7

一、教育观念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纵观历史,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在改革倡导者的观念转变的情况下推行的。诚然,教育领域的改革也不例外,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很大。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伤害我们的学生。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改革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进的适合教育现状的教育观念取代落后的不适应教育现状教育观念的过程。事实上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要比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教学的改革过程更漫长。这里研究的教育观念指的是一切有可能参与的课程,影响课程活动的各类人员对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的认识。这些人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管理人员、课程专业研究人员、学科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国家和政府的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管理人员、课程专业研究人员属于课程控制与管理者,他们的教育观念能够影响政策、法规、行政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课程专业研究人员、学科专家是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论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理论的发展才能引起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管理的改革,使大家都来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为宿迁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也只有教育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体育的认识的转变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引起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知识有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原则的把握、对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途径的掌握和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价。

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等各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甚至人力资源的开发最终都要依靠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只有体育教师能够开发体育设施器材的一物多用功能、合理布局体育场地设施。只有体育教师有可能根据新课改精神改编吸收体育活动项目,搜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堂,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只有体育教师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作为体育课程资源的自然地理资源。也只有体育教师有可能将那些懂得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资源利用起来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由于宿迁市小学的体育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并且很大一部分教师不是专职教师,新课改推行以来接受新课标培训机会不多,以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经验甚至开发意识都相对缺乏。不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自然非常有限。限制了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宿迁市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课程资源意识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课程资源意识是指课程活动相关人员探寻课程资源,并使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能够发挥出来的意识品质。课程资源意识分为对现实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调查发现宿迁市小学的体育教师习惯于按照以前的“套路”上课,并没有考虑体育与健康课除了这样上还可以如何上,也不太考虑除了上这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可以上。没有对开发课程资源问题进行过多的考虑。这正是课程资源意识的缺乏。究其原因,是新课改政策至少在该地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也不排除其他科目的课改精神落实了,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既成偏见而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改精神没有落实的可能。由于体育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缺乏导致一方面现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因不能被充分利用而闲置着,另一方面潜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意识水平低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宿迁市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评价体系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幼儿教育;课程;游戏

1体育教育融入幼儿课程的时代需求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改革方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在博学广知的领域性发展人才,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身心健康发展、社会情感丰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全面性发展人才,只有体育才能赐予人这样的教育。幼儿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加不容忽视。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人拥有健康体质、良好品质,帮助人在身体活动中接受教育,促使其成为完整性的人。目前,幼儿园体育课程存在于综合课程之中,户外活动的形式性较强,却失去了体育教育的色彩,可谓之体育课却不能称为体育课程。因此为全面培养祖国发展的后备力量,体育教育工作者尽快提高认识,采取行动。

1.2中小学生“体质下滑”带来的反思

在中国受传统教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和应试教育的压力都使家庭和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视智力轻视体育的教育现象,再加之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汽车、电脑、电梯等现代科学技术走进了孩子的生活,从而替代了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长此已久孩子更加失去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别说是积极参与的体育意识了。近年来,学生“体质下滑”的指标数据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线,国家对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我们不能阻止孩子进入现代化的步伐,但我们却能在幼儿教育中究其根源,从而改变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所以推进和完善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建设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2幼儿体育教育课程的可行性

2.1幼儿教育中专业化体育教育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有别以往,一些观念较为先进的幼儿园也开始着手研究和探讨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变化。不过幼儿园对体育活动在观念上进行改变是不足够的,应做到知行统一,做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但由于园领导对体育知识了解甚少、体育教育的实施者缺乏专业的教学能力、幼儿园缺少幼儿进行身体活动的专业器械设施等影响因素,从而导致了专业化体育教育的缺失。3-6岁的幼儿正是处于身体各机能、各生长器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活动的内容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作用,更有甚者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专业幼教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完全凭借经验或是一些参考材料,不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活动时间和活动量的安排上都欠缺专业性的考虑。所以,目前幼儿园体育教育还呈现出较为盲目的状态,课程也无法从专业体育教育的角度来为幼儿的身体活动提供服务。

2.2幼儿园体育课程对专业化体育教育的需求

对课程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教育水平推进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国家教育高度的客观要求。要想教育最终落到实处,还需把关注点放在课程上,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幼儿园要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最终还是要看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虽然近年来学校体育已经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艰辛历程,但从何抓起、如何抓起学校体育却成为了政府和教育者的头疼病,幼儿体育也是如此。尽管思想在进步、意识在提高,但总归幼儿园体育教育的水平有限,实在不知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操作。更多的幼儿园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以经验论来谈对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开展,这样做是有悖于“以发展眼光看问题”的哲学思想,也忽视了幼儿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不能把幼儿园现存的体育课程就否定为没有体育教育或缺少体育教育,只能称其缺乏规范性并不专业。所以,在幼儿教育得以重视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们应把眼光放在幼儿体育上,为寻求更系统、更适合幼儿进行身体活动的课程,同时就不难发现专业化体育教育在幼儿园体育课程的推进中是不可或缺的。

3体育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体育课程编制主要涉及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与课程的基本原理相吻合。幼儿园体育课程推进过程中务必要遵循这种原理,以下主要是针对体育课程中涉及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进行阐述,为幼儿园体育课程发展与推进提供专业性的参考和建议。

3.1依据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与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教育部仅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教育部门并没有学前课程开展的课程标准。所以,我国学前教育专家们一直致力于学前课程标准研制过的程中,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和努力。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以综合性为主,贯彻指导纲要,课程为五大领域服务且延续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的指导原则。但如何将教师的教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学,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永恒课题。课程是最有利、最有效的教学工具,那么课程目标的制定更成为了重中之重。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作为依据,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参照,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作为前提,试图将专业化体育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课程目标的制定当中,基础中带有特色、特色中有不失基础的目标制定原则,进一步为推动幼儿体质的健康发展做出标准性的依据。本研究认为在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和总结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健康领域有关体育活动的目标,提炼出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目标,作为幼儿园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也可以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和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求,结合幼儿园自身实际情况来完善体育课程的目标层次,如制定学年目标、单元目标或各项动作技能发展的具体目标等。幼儿园健康领域中体育活动的发展目标,应包括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各生长机能和各器官的正常发育;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动作技能,并在生活中得以正确应用;发展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学会正确运用运动器材进行身体锻炼。

3.2选择和设计专业化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有助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建立意识、发展行为、态度和情感,是幼儿通过身体活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直接桥梁。所以,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如何选择适合幼儿进行的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的首要任务。据资料显示,幼儿园体育课内容过于单一化,通常是以体育游戏为主,忽略了其他活动内容为幼儿的身心成长带来的积极作用。幼儿园体育课程内容模块,应包括幼儿体操、幼儿游戏、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球类、水类运动等。幼儿园体育课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遵守幼儿发展的目的性、适应性、兴趣性、基础性、差异性和专业化的原则,以往体育课的活动内容都具备前几个发展原则,唯独活动内容的专业化上还存在着缺失。通常幼儿自发的身体活动都是以生理需求而产生的,由于年幼尚且不能自主控制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因此教师应将体育课上的活动专业化、规范化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幼儿园进行有效协作,选择和设计专业化的课程内容。例如幼儿园提供体育游戏方案,由体育教育工作者帮助解析游戏的活动目标、活动时间、运动负荷程度、活动要求等,促使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活动的发展具有更加全面性的意义。还可以在同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的变换增加活动内容的难度,但一定要保持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是一件实践性、动态性很强的活动,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实践过程,课程实施是完成课程目标、有效组织课程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检验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操作,一旦理论与实践相冲突需尽快修正或更新理论,在实践探索中摸索最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将理论提升的重要过程。体育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幼儿园教师应掌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此外,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可提高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幼儿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如何利用生动、贴近幼儿生长的方法促进幼儿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首要任务。

4结语

专业化的体育教育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去,可以满足幼儿在学前阶段对身体活动的需求、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适应能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对身体活动的需求都离不开体育课程,所以,基于专业化体育教育介入幼儿教育的课程理念来推进和发展幼儿园体育课程更是幼儿园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教育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建立幼儿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完成教育的宗旨;更加希望为幼儿园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彬 单位:上海建桥学院体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2]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国令第25号,1996.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8-200.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7-98.

[5]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0-140.

篇9

关键词:课堂整合;小学体育;多学科;有效学习

G623.8

引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感兴趣了,才能以积极的心态与行为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体育课堂中巧妙的将学生已学过的语文课文或经典童话故事、美术、音乐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活跃气氛,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一、体育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内容整合的意义

1.激发兴趣,精彩课堂。与多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大大提高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展示各学科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及课本以外知识。

2.多维目标,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既要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又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让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要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和全面性。

3.多元价值,艺术熏陶。体育课是以运动为媒介,以生理、心理的活动状态、运动技术练习、教学比赛、游戏、健康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它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还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可以调节学生情感,丰富学习生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B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及审美情趣。

二、体育教学内容多学科的整合实践探索

1.与语文学科整合,引人入胜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天真、活泼、好动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融合极具故事性的课文或童话故事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尤其是低段的学生。这样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会使学生对语文与体育课都充满好奇,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在本课例中,热身环节引用了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比尾巴》的故事,让学生回想这篇课文,模仿小动物做超能模仿秀。也可对《比尾巴》进行改编和整合,上一堂《动物模仿秀》的往返跑课。此课可以以《比尾巴》课文内容为起点,在课的开始环节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所提到的动物,然后进行动物模仿秀、模仿动物跑、动物园运动会及庆功会四个环节。整堂课可以始终以《比尾巴》课文内容贯穿整个课堂。在低段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内容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实际,以课文内容为主线进行改编、创编游戏或课的内容整合。例如: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绝招》,我结合这篇课文内容和教学需求创编一堂以课文题目《绝招》为主题的素质训练课,在本节课中我以课文《绝招》内容为游戏背景,先讲述课文《绝招》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寓意,把手倒立、前后滚翻、投篮比准等游戏活动作为比试的绝招,各小组长当裁判,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比试,胜出的学生成为“高手”,其他同学都可以来挑战,挑战成功的同学代替原来的同学成为“高手”,依次进行直到练习结束。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个同学都玩的十分投入,都想当“高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拼搏精神,从而达到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与美术学科整合,陶冶情操

美术能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打开人们的眼界,提高人的审美,本课例在障碍跑环节中,我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进行障碍跑接力,每位同学只能画一笔最终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看哪组画的最好、哪组速度最快。这个环节学生的练习热情十分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顶端。不仅学生能运用到美术知识,老师同样也能将美术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例如:在教授技术技巧类时可以将技术动作画出来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动作,本课例中跪跳起技术动作的呈现就离不开美术,另外教师在教案中可以用简笔画画出人物动作,队形、游戏图形、场地布置等等,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来帮助教师布置教学场地。

3.与音乐学科整合,渲染气氛

音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优美的旋律放入体育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开发学生的综合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音乐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同时也能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课例中我在课前播放音乐,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本课,在模仿秀中播放音乐使学生找到节奏感,在垫上操环节播放《大风车》的伴奏,在跪跳起环节播放三拍子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和口令进行练习,在障碍跑环节播放《相信自己》来鼓励学生,放松部分播放瑜伽带有海边声音的轻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三、结语

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我们要重视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既注意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又将其他学科知识、技能合理有效地与体育教学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课教学不仅能很好地与语文、音乐进行整合教学,而且与艺术、思品、信息等学科也息息相关。整合的层次和方式多种多样。整合既可以是空间上的整合,也可以是功能上的整合,还可以是一堂课与另外一堂课的整合。当然,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摆正主次位置,不要让课程之间发生不应有的混淆,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要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整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与其他课程内容资源整合教学初探[J]. 体育师友, 2010(10).

篇10

关键词:体育改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为了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出适应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程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五个转变:

1.改变传统体育教育偏重于竞技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行差异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繁重守旧等情况,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整合当前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兴趣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体育可以放松身心,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3.改变传统体育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等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5.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管理集权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课程目标的决策者。新课标只是从宏观上规范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评价内容和方法均没有明确规定。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下,教材不再只是教师主要传授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成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者,还要主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适应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健康是新课程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但因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进行锻炼。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所授内容不再是课本内容,媒体也不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刨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4.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传统学校体育教学过多地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新体育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它不再像传统体育课程那样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或唯一课程内容资源,新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更多地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进行开发。

5.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预示着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训练,转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探索实践,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发挥创造的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