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一个重大举措,其特色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的主旨应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生应通过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熟悉并适度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经济建设中发生的大量工程事故以及频繁出现的地质灾害,给社会经济诸多方面造成了惨重损失,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工程地质问题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乃至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因此,作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对工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能够在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过程中考虑地质因素的制约作用,对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防治意识,这也是现代工程建设和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对土木工程师提出的专业素质要求。
二、工程地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专业占据了主干课程地位,但由于土木工程涵盖学科极为广泛,且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企业实践至少历时一年,所以工程地质课程教学面对的第一个困境就是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但行业要求、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其次,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工程设施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基上的,组成地基的岩土体由于生成环境不同而复杂多样,没有见过、触摸过、分析比较过,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而它们深埋在地下,学生无法接触到。第三个问题是工程地质课程在大二开设,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很少,工程意识淡薄,学习常常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等到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工程地质理论和方法却逐渐遗忘了,难以用地质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
三、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工程地质课程在盐城工学院开设了将近20年,教学资源基本齐备,在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文件、电子课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采用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首先要梳理已有成果,找出现有资源的不足。其次,面向行业骨干、毕业生、同类院校进行广泛调研,进行资料搜集、检索,查明行业需求和学科前沿趋势。第三,找出本课程教学现状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差距,为课程改革目标正确定位。进而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逐步实施改革措施。最后,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模式。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在工程地质教学中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基于土建行业发展需求及对应用型土木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学科前沿动态,确定工程地质教学深度和广度,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解决课时紧的问题。
(2)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灌输教育逐步转变为研讨型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解决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导致学生读死书的问题。将教师的科研及生产课题与教学有机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延伸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创建多维度情景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联系实验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认知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4)引入项目教学法,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5)创设工程地质学生沙龙,建设工程地质开放实验室,引导高年级学生利用所学所思探索实际工程中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工程地质教学改革实践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工程地质原有的教学内容包括:地质学基础知识、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等。其中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土力学课程重复,但学生学完了两门课也无法分辨不同的土;而后面的四部分内容,人为地把同一个工程问题割裂为不同的方面进行讨论,虽然符合学科知识体系划分原则,但学生学起来如瞎子摸象,无法形成整体的工程概念。因此,将两门课程的重复内容删除,重点讨论土质学问题。同时,按照平原、山区土木工程的特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将地质介质(土或岩体)与对应的勘察方法、工程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结合起来,依托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最后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结合盐城当地的一个深基坑工程,勘察单位进场后,带领学生观摩了各种勘察手段。坑槽开挖后,对照该工程勘察报告,让学生熟悉各土层的特点,特别是淤泥质软土及饱和砂土的性质分析。指导学生看懂勘察报告,质疑报告的结论与建议,让学生找出缘由,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总结评价。围绕这个工程,开展了6个学时(现场观摩在课外进行)的教学,但学生以较高的主动性完成了原来5个章节相关内容的探讨,其间教师还引入了多地的同类工程进行对比,展示了目前最先进的探测方法。
2.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硬性灌输只能事倍功半。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地质现象不断发生,而整个过程又十分漫长,所以教学切入点应选在地质现象的声像记录上。课前在课程网站上向学生推介主流的地质网站、地理杂志和关于地球的纪录片;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观察各种岩石、矿物、化石标本;然后进入理论课堂讨论,从新奇到发现答案,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提高,学习成就感得到满足。课后布置研究型或动手型作业,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围绕地层的形成、地震、火山作用、地面变形、地下水运动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设计模拟方案、制作实验模型。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死记硬背概念转变为主动探究并独立解决问题,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其创造力也逐步得到开发。
3.发挥教学团队的力量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策划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从各种案例的搜集、工程联络、课程平台建设到课题设计、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工作量成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任课教师无法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校内教授负责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博士、讲师负责课程平台建设及学习过程实时评价,校外的教授级高工负责工程场地安排、现场讲解。每学期工程地质教学团队集中三次:第一次讨论学科及行业动态,调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第二次进行中期教学评价;第三次进行期终教学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这种工作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大多数学生。
4.课外延伸教学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优秀的工程师需要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这种能力的培养无法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工程地质实验室开辟了学习沙龙,主要面向高年级已经上过工程地质课程的同学。学习沙龙购置了与工程地质相关的书籍、杂志、模型等供有兴趣的同学查阅。学习沙龙的各种资源由教师负责建设,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学习沙龙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可以邀请教师参与。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生产课题拿出来给大家讨论,也吸收部分学生参与研究。课外学习沙龙的设立,是课程教学的有效延伸,更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篇2
论文摘要: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场所,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要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币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会出现若干困惑和问题,笔者基于自身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篇3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韩国也不例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共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21世纪,韩国在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并结合自身教育实际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颇具特色的修订。本文主要以韩国2009年的最新一次课程修订为对象,对其改革背景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韩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修订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58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123-03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信息化趋势的迅速蔓延使得知识与人才竞争席卷全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受到严重的冲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韩国于1997年12月30日颁布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开启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自此之后,韩国一直致力于课程大纲的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已对其进行了五次修订,最近一次始于2009年。韩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早期教育发展经验,研究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特点,对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进入21世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步人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基于上述国际背景,世界各国均相继进行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例如:英国继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后,于2000年9月开始实行新的国家课程,自此翻开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篇章;而美国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以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计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NCLB)为开端;俄罗斯于2004年3月正式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由此可见,改革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驱动力。韩国自然不甘落后,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适应世界范围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背景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但仅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缔造了绝无仅有的“汉江奇迹”,特别是在移动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业等领域更是遥遥领先。如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现在电子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分析韩国的崛起历程,可发现其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韩国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二、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强调四大核心目标
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急需转变韩国以往课程偏重灌输的弊端,重新确立课程目标,以促进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基于此,韩国2009年课程修订提出了四大核心目标,即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及改善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最终造就新一代的韩国人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强调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以提升。其二,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强调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当面对问题时能够全面考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最终能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其三,在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方面,首先,强调对本国文化的欣赏与理解。韩国是一个尤为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因此十分强调对其文化的理解、内化及传播。这一点在历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上均有所体现,其目的是将本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以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其次,强调对国外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接受与理解,以期进一步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开阔学生的视野。其四,在改善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强调课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其思想意识水平,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要增强其使命感,服务群众,贡献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课程内容——凸显适切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首先,引入差异课程理念,凸显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在最新的课程修订中,差异性概念的引入无疑成为最值得关注的要点之一。纵观韩国以往课程内容的设置原则,不难发现,统一性一直贯穿其中,这种过分的统一要求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而且也难以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要。差异课程的引入将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课程,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从而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具体表现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课程要在学生学术能力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而在高中阶段,课程则要在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上体现出差异。 其次,囊括全方位科目领域,凸显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兼顾当下与未来,新课程将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划为四大领域,即基础领域、探究领域、体育与艺术领域、生活与教养领域。这四个领域几乎囊括了新时代所要求人类必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合并相关教学科目,凸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韩国以往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过于宽广的主题领域,而每一领域又细分为若干科目,科目过多,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关注简单的表面知识,很难对每一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2009年新一轮课程修订尤其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即将相关的科目按其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结构归入同一学科,打破各分科课程间牢固的界线,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小学三至六年级为例,修订前的课程包括以下10个科目,分别是韩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英语,而修订后则合并为七个科目,分别为韩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英语。
(三)课程设置——体现灵活性、整体性和选择性
首先,创建年级组和学科群,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本次课程修订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于引入了年级组与学科群的概念,其目的是实现年级间及学科间的良性互动,强化课程纵向与横向间的联系。在创建年级组方面,将小学至高中九个年级分为五个年级组,其中小学阶段每两个年级为一组,共形成三个年级组,初、高中阶段各分为一个年级组。这种划分打破了年级界限,有助于实现各年级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在创建学科群方面,新课程强调将相互关联的科目划人同一学科群,进行集中学习,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解决以往课程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弊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将基础教育课程划分为“共同教育课程”和“选择教育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整体性。新课程致力于形成整体、连贯的课程体系,将原来的“国民共同基础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一年级开设,共十年),改称为“共同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开设,共九年):将“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高中二至三年级开设,共两年),改称为“选择教育课程”(高中一至三年级开设,共三年)。这一变革的主要意义在此简单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将中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课程清晰地划分为两部分,明确各自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和管理课程:二是将选修课程覆盖至整个高中阶段,增加了选修课的课时比例,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最后,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选择性。新课程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校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开发新的学科。如允许初中学校有20%的课时机动权,开设二至三门课程,还可以调整国家课程学科设置顺序。对于高中学校则增加其校本课程开设的权利。
(四)课程评价——注重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改确立了新的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加强了对课程质量的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多元素质人才的需要。新课程的评价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考查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考查学生课下的实践情况、随堂测验,等等。
三、21世纪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及时更新课程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课程理念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韩国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国际意识教育、文化理解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创新意识教育,这为我国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及时更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观、以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观、以科学和人文学科相结合为核心的课程文化观等。
(二)适当调整课程目标
韩国课程目标的设定强调与时俱进,并始终着眼于未来。其课程目标的确立能够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以期最终实现全人教育。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时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同时能无条件应对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三)合理优化课程结构
21世纪韩国的课程结构表现出重视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及校本课程的特点,借以改变其课程结构偏分科、缺实践的弊端。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一直强调对这三类课程的设置,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实际开设这几类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少之又少。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篇4
摘 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结构,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教育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师范院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主动适应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确立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等,切实保证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思路
我校是从2002年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根据当前本地区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实际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研究型小学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工作者。采用“2+2”的形式,“综合+特长”课程培养模式。前两年设置专业基础必修课,注重改革传统教育类课程,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与教学观、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课堂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理念与方法、教师角色的定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前两年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体现涵盖小学教学各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需要。后两年进行“特长”培养,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即在综合学习各学科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同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主干学科(课程模块)学习,并再此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数学或英语)作为主攻方向,选修人文社会类或自然科学类课程,提升专业发展基础,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二、整合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及北华大学的办学定位,2005年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设计成四个模块: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大学文化底蕴,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注重体现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专业方向选修课是在学生学习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英语或数学)作为主攻方向,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为将来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选修一些课程,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或比较熟练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某个方面的工作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环境,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三、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培养人才
(一)提升教育实践的地位
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教育实践环节,重新认识和审视教育实践环节,我们对教育实践环节的认识是: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拓展教育实践的内涵、发挥合作校在教育实践中的支撑作用。
1.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研究项目,也是本专业学生获得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体验世界,学生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将已有理论知识得到理解、升华,自觉转化为行为,真正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2.教育实践的内涵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
3.实验学校的作用
教育实践课程离不开小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前提。为此,北华大学与吉林市教育局签订了共建协议,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协议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几所市、区实验小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合作学校,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协作研究”,具体内容是:
第一,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和师范生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供师德素养,发展对学生的爱心和专业献身精神,以树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使命感。
第二,突出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二是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四年级大学生与实验学校共同组成若干中心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行动研究能力,使教师和大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三是教育科学院为实验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听课、讲座、课程标准、教材辅导等),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充分发挥专业理论引领作用;四是实验学校分期到教育科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全天候开放课程;五是实验学校为大学生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教育现场;为大学生见习、实习选派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大学生教育见习、实习方案的制定;六是教育科学学院开办“小学名师讲坛”,为优秀小学教师、校长提供大学学术交流空间;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听取小学的意见与建议,以使培养方案贴近小学教育发展实际、贴近小学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
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一部分学生分到小学低中年级,另一部分分到高年级,一年后进行交换。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了解和分析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实际的差距,培养专业情意。三年级初步实践课堂教学和班队工作,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初步研究教育现象,开展“行动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并搜集材料,提升专业情意。四年级进行课题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完成毕业论文,升华专业情意。
(三)开展练“三功”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经过调研我们确立了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功、“行动研究”功、“教育科研”功。
1.“课堂教学”功
第一,教育理念。树立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观;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观。
第二,目标制定。初步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设计。初步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教材使用。初步具有课程意识,根据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并初步能结合师生交往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五,课堂调控。能初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调控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六,信息技术。初步能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并能制作课件。
第七,学生评价。初步树立现代课程理念学生评价观,具备一定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第八,作业设计。初步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课内外作业,尤其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开发。
第九,语言表达。口语表达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善于和小学生交流沟通;书面语言有条理、有章法、有思想,善于积累和提升经验。
2.“行动研究”功
第一,了解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与实验研究的差别;初步掌握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运用范围、不同类型及表述方法。
第二,搜集几种不同类型的“行动研究”典型案例(公开发表的)。
第三,结合学习和实践,发现并找出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并从中选定问题,模仿“典型案例”开展“行动研究”,要求过程资料详实。
3.“教育科研”功
第一,树立研究意识,培养实践──反思的科研精神。
第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如:如何选题、如何收集信息和资料,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研究活动,如何展示和运用研究成果等。
几年来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课程改革确实给学生、给教师、给合作学校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说它有形,首先表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届实习生)在2005年教师教育类毕业实习讲课大奖赛中,文科组和理科组均获第一名,同时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实习单位的赞誉,2002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5.3%,全系学生形成了专业情意;其次重塑了高校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小学校、走进了小学课堂,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基础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实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再次重塑了合作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大学课堂,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他们和大学教师、大学生共同走进新课程,逐步成为反思、实践、研究型教师。说它无形,是因为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将有利于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 观念 角色 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的时代。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师和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课程观念?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角色转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课程改革的走向和课程改革的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新的跨越,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课程任务,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麽教师需要构建怎样的课程观念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
(一)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了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如何把新课程的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
1. 要精选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努力体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与探究,同时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
2. 要重视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论教育。任何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都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所以教学中,要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培养用科学方法进行思维的能力。
3. 要使认知与情意达到统一。因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观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完成。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纲要》采用必修与选修、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普教与职教、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博学多识,具备复合课程的教学能力。
(三)实用化、现代化的课程内容观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已经谈到要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但在更新观念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如何转变,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一)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素质培养者
上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过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以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自由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及时机敏地捕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与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异想天开”、“与众不同”等特点,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新问题出现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获取知识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给学生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天空并适时引导,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呼唤,是对学生思维灵感的开发,是对学生创造欲望的保护。
(三)由教书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育和管理,不断地朝着教育的思想前进。霍姆林斯基的成功,走的是一条边研究边教学的道路。教学需要研究,研究可以促进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理论的指导,在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分离状态, 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观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自主性在教学内容上, 有权依据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程计划、教科书与教参进行选择、增胭和修改应该对教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有权采用最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策略在教育教学评价上,鼓励教师深人学生,解他们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最佳道路。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不能甘心只做一个“教书匠” ,而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还要顺应世界教师角色转变的发展趋势,走教师专业化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教学,一边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与新课程和学生一同成长。这样一来, 教师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和自豪。教师的形象将不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教书匠’,而是换发着时代光彩和人格魅力的专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J].教师之友,2002 (2)
[2]李建平.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 (2)
篇6
一、与基础教育目标优质化相适应,强化师范性策略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基础教育整体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与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领衔起草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认为,按照新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一方面,在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进程中,师资优质可以说是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主要看教师素质的高低。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老师素质的教育,你有什么素质,你才能给学生什么素质。一个老师素养很高,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语文,都散发着巨大的魅力,都影响着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形式:高等师范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综合型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专业。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师范教育模式必然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面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数以千万计的、庞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任务,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相对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必须强化。强化我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思路:控制规模,提升层次,明确地位,内涵发展。
二、与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相适应,师范课程综合化策略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是今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师,课程的现代化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及教育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按照《教师教育标准》重新调整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同时要求师范院校加强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力度,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以及课程研究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师范院校更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走新型“院校合作”①的师资培养和培训道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整体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各发达国家都注重将众多反映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新成果的内容设置到基础课程中,加强普通基础课的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太小(约15%左右);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过大(约70%左右),且设置单一,内容太专,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需要;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选择余地小,且内容陈旧,教育实习和实践时数也不够,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极不适应。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它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
为此,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综合化。其基本思路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与基础教育师资专业化相适应,中小幼师资分类培养策略
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我国教育实现“转型升级”,从普及义务教育到追求优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体系结构:重心上移、开放多元,分类培养。
首先,现行师范院校要积极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普遍提高办学层次,以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从“十五”期间至今,我国教师培养已基本实现由三级师范到二级师范,并由二级师范向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过渡。
其次,要大幅度调整师范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的设置,要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构筑新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合理确定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比例,加强课程开发、多媒体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教W实验等教育实践能力训练,要把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落实到位。
篇7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5-03
课程改革历来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进入21世纪,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地进行,鲜明而紧迫地呈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给予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切实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落实到实处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模式是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这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大一统的要求很难在全国普及,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鉴于此,本次课程改革重在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指:国家制订总体的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管理体制,提供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总体目标制订相应的规划,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按照这样的线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具有适切性,有利于平衡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具有地方特色,使学生的发展能各取所长。
二 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改革过程中,最能促进改革进行下去的直接实行者非教师莫属,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资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运用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当前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偏低,一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怎样让教师主动热情地参与改革,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是最前沿、最直接的直面教育改革的工作者,许多最根本的问题只能在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被发现和提出,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改善教师现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可以通过相关的绩效责任制,来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教师作为如此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必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三 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将国家的危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把教育的成败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一个觉醒的民族都充分认识到,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美国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法案从标题上就显示出他们民族危机意识的强烈,通过醒目的标题
引起国民共同的危机意识,在法案中强调教育对国家未来生死存亡的攸关作用。美国的这种做法在一些国家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美国当局足够重视改革的体现,这也成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先后进行的多次较大的课程改革也提出过很多尖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没有一次将改革的紧迫性和国家危机联系在一起。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在我国难度更大,只有全国上下普遍意识到问题的迫切性,并且从行动上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教育改革的理想才可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改革的时候,要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真正的危机不在于教育问题有多严重,而在于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程度。多一份危机感,多一份批判,我们就会多一份进步,多一份成就,多一份强大。
四 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经费
教育要发展,经济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通过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教育是美国经济生活乃至全社会事务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美国对教育的重视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上。美国学者包尔丁(K.E.Boulding)说:“很多研究结论表明,就投资利润率而言,教育投资优于其他工业投资。”至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促进生产力的宏效,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更是美国企业家早经理解的。①
多年前,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对美国的教育投资状况做过预测。预计政府支拨的教育经费预算将日益充裕,教育基金会将日益慷慨,教育领域一些捉襟见肘、无米为炊的现象也将日益改善。另外,一般国民收入日益增加,广大社会人士日益看清对子女教育投资的重要意义,家长们也必日益尽可能地供给子女接受长期而良好的教育。
目前,美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9%。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相对于美国的教育经费投资,我国的相形见绌,美国的教育投资几乎是我国的两倍。我国受教育人数远超美国,但教育投资仅约为美国的一半。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优质的教育,难度可想而知。
五 除国家财政支持外,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教育要发展,仅仅靠国家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财政拨款是在宏观上给予支持,还要动员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如虎添翼的效应。如果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认识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关键作用,有能力提供经济支持的企业家和各领域的带头人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情,只有国家“摇旗呐喊”,民众不参与,社会不关心,进展是不会顺利的。只有当全社会把改革视为与自己相关的事业,切身投入其中,才有助于改革的蓬勃发展。
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微机的诞生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由于政府重视,加之有强大的经济和物质力量的支撑,计算机进入美国校园的速度非常迅速。在美国中小学,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数学、自然科学、语言、地理、历史、社会、美术等教学中,它在推进中小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据统计,1970年美国各州有18%的中小学采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美国中小学,由于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教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模式。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获取与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可以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拓宽知识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观念,培养了能力,这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适应信息化社会极为有利。
篇8
(一)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二)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篇9
关键词:教辅类报刊 素质教育 途径 意义
据统计,全国有教育类报刊社100多家,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版本达3000多种。教辅报刊同行之间的竞争历来是诸侯纷争、寸土不让,但业界的“战国双雄”《英语周报》期发行量达1630多万份,《英语辅导报》为1370多万份;紧随其后的后起之秀《中学生学习报》也超过1000万份,其他每期数十万份的报刊更是数不胜数。
教辅报刊期总发行量超过1.5亿份,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些教辅报刊读者群庞大,发行数字惊人,在枝繁叶茂的报刊界家族中独霸天下,显得“风景这边独好”。
教辅报刊转型的背景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新世纪人才,学习也不再是接受知识、存储知识,而是要培养探究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001年以来,各级教材依次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阶段,但教辅报刊在促进新课程改革上明显行动滞后,“反应慢了一拍”。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反应慢了一拍”最典型的表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年,但目前出版发行的教辅类报刊,大都还停留在“辅导学习,服务考试”的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办报办刊理念上。各类教辅报刊仍然固守服务应试的办刊思路,内容设置和考试实行“无缝对接”,即考试有什么样的试题类型,教辅报刊社就相应会有什么样的海量练习设计。
笔者还发现,和10年前相比,很多教辅报刊虽然栏目名字有了新的变化,多少显出点儿“时尚感”,但是进一步对比发现,这些报刊的编辑理念、栏目定位、内容设置并没有多大变化,所谓的“时尚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教辅报刊转型的途径探索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辅类报刊如何顺应形势发展,引导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下面几条途径可供探索。
深入领会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精神。教辅报刊编辑除了要熟悉具体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外,还要深入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文件精神,透彻理解新课程改革目标、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等内容,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趋势要做到了然于心,并以此来指导日后的办报办刊思路。
树立办报办刊新理念。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教育环境下,教辅报刊仅仅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远远不够。教辅报刊要实现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转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怀疑精神、论证精神,能够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价值观;具有社会正义感,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具有学习的独立性,对知识和外界事物保持应有的好奇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身的终身需求,能够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使知识更新、深化,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实现。
教辅报刊要结合具体学科情况,设置相应的板块或栏目,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注重寻找科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教辅报刊提倡素质教育,但并非是要完全摒弃学科辅导。必要的学科知识辅导是教辅报刊办报办刊的重心所在,同时,学科辅导带来的知识积淀也是实施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
当下,多数教辅报刊学科辅导泛滥成灾,除了教材内容讲解之外,就是大量五花八门的随堂训练、单元测试和模拟试题。再加上很多教辅报刊的作者水平有限,对教材的理解并不到位,就会导致设置题目的考查点模糊,对学生能力层级认识不明,所设置的试题质量就会可想而知了。教师如果使用这样的试题来训练学生,会产生很多弊病。教辅报刊上如果这类试题大量出现,势必会误导学生。
教辅报刊要对学科知识进行精讲精练,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且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会高效率学习,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巧学活用、举一反三等。
促进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生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辅报刊要注重发展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引导学生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学会正确对待自我,欣赏别人;具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顽强的意志力等。
辅导要从单学科向综合课程转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
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课程,综合课程如何开设,如何使综合课程对学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目前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教辅报刊应以自己的有利平台,推介国内外综合课程操作的先进经验,组织资深教育专家、学者等给予理论指导和操作示范,为“摸着石头过河”者先在河中垫石头,从而寻找出一条促进综合课程顺利实施的道路。
教辅报刊在辅导综合课程时,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指引。首先,促进学生在学习现有分科知识时,不能把他们看成孤立的体系,要设法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使学生学习时做到文理并重,既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再次,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如果教辅报刊能够在基础教育改革上先行一步,关注综合课程的发展动态,并不断提供借鉴、反思教训、总结经验,则是教辅类报刊放眼未来的明智之举。
教辅类报刊转型的意义
教辅类报刊适应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从辅导传统的应试教育,向辅导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事实证明,素质教育只有进入到课程改革层面,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方面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改革涉及中小学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和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重建等,课程改革牵动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教辅报刊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在读者群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教辅报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顺势而为、闻风而动,必将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必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日益凸显出来。
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辅报刊改变“辅导学习,服务考试”的办报办刊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断尝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最终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知识素养、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并最终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人,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提供教与学借鉴,促进教与学反思。教辅报刊是一种交流平台,国内外成功的教与学的方法和经验,都可以借助报刊的影响力传递给读者群。教师和学生通过思考和自我对照,对教学和学习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阅读教辅报刊,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并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促进教学与学习的“反思”,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闲暇之余进行的简单、随机地“想一下”的内省活动不同,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断式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认真努力进行的,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教辅报刊应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推介经验、提供借鉴。
转型实现教辅报刊的自我救赎。从长远来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服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辅报刊会逐渐背离教育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如果不及时调整办报办刊思路,不管当前的教辅报刊多么风光无限,日后也会走投无路。
教辅报刊如果能够及早调整编辑理念,顺势而为,深入调研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研究教辅报刊如何在引导和促进素质教育上下工夫,这其实更是教辅报刊的一种自我救赎。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1.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展开,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相比,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明显滞后,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表现出诸多问题,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有效衔接。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教师,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科学研究能力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2.1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改革之初的设想。经过研究、论证,总结出素质教育改革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在国家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地理课程和原来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问世,地理教育界掀起教学改革热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和依据。之后,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鼓励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为高校与中学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还是地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目的都是适应并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
在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现代地理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师值得我们探讨。
3.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随着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越来越不适应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议。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1]。孙根年曾按系统优化原理设计整体的课程体系[2],由递阶控制结构看出,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自然地理群、人文地理群、区域地理群、技术地理群、地理教育群和前沿应用群六个课程群。
3.1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3],确保课程结构合理,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课程体系调整为板块结构,主要有五个板块,分别是:(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课程性质上有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自然地理课程群有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等;人文地理课程群有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群有区域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论等。(2)地理技能课程,包括测量和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3)地理教育课程,其核心课程,其是地理教学论。(4)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5)前沿应用课程,包括全球变化、智慧城市等。“五板块”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清晰,结构科学合理,避免相似课程重复开设,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地理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中学地理课程有效衔接,对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课程内容的调整
3.2.1课程性质的调整。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改革相对应,应该在保证原有专业必修课不变的前提下,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需要,丰富知识内涵,提高综合能力,这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致。
3.2.2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对于自然地理群和人文地理群应该精炼教学内容,减少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合并;在人文地理群教学中,注意更新教材内容,增长地理最新知识,因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就,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地理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3.2.3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在开设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同时,应该增加相关教育类课程,比如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现代最新的教学理论;在课程性质上可以设为选修课,开设形式上可以是示范课、论坛、讲座等,对学时可以不做要求,目的是提高地理师范生的理论素养,更好地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3.2.4重视地理技能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地理技能课程是进行地理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前沿应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当今社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巨大矛盾,开设地理技术群和前沿应用群课程对怎样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要加强遥感、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把握地理学科新进展。
这样的改革适应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技能课程,前沿应用课程相关内容在中学地理新教材中都有编写,同时,与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的技术理念”等一致。
3.2.5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地理技能课程的计算机软件学习和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课程课时少,师生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下训练的机会少,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野外实践、地理教育实习两大方面。
相比较而言,地理教育实习应该是在实践课程中加强的环节,对于师范生来讲,地理教育实习是培养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教育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形式较单一,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校外实习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严格按照实习制度执行;中学指导教师担心实习生讲的水平有限,影响班里的学习进度和成绩,给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实习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放弃校外实习的机会。针对实验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改进措施,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4.结语
新课程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否同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培养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师,关键是改革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有效衔接。本研究先介绍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调整从五个发面进行探讨:①课程性质的调整;②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③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④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⑤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本研究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1):56-58.
[2]孙根年.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系统工程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9(1):90-95.
- 上一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 下一篇: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