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篇1

关键词:柑桔病虫害;农业防治;措施

引言

柑桔培植历史悠久,但病虫为害较严重,特别是黄龙病对我市柑桔生产威胁很大。很多果农只注重化学防治,忽视农业防治,不利于生产出无害化柑桔。为此,作者对柑桔病虫害进行了以持续加强农业防治为主,并适当辅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近年来的农业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强健树势

1.1科学施肥

要多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肥。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就是要重施促秋梢壮果肥及冬肥,根据树势适施萌芽肥、谢花肥及夏肥。秋梢肥分2次施,第1次在放秋梢前10~15天(大暑前后)施速效氮肥如腐熟人畜粪尿水肥(1:10)或腐熟花生饼水肥或尿素等,促使秋梢集中统一抽出;第2次在秋梢转绿前后施腐熟花生饼水肥加硫酸钾,并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2~3次,以加速秋梢老熟,积累更多养分,这是花芽分化的基础,也是促使秋梢加速渡过溃疡病、木虱、潜叶蛾、蚜虫等为害时期,从而大大减轻这些为害嫩梢的病虫危害。冬肥则在采果前后结合深翻改土时施杂草或作物秸秆(加适量石灰)、腐熟人畜粪、花生饼、钙镁磷肥等长效肥。春季要根据树势施肥,若树势弱,叶色偏黄、花量大,则要适施腐熟人畜粪尿水肥或尿素;若树势壮旺,就不要施萌芽肥,只在现蕾后适施磷钾肥及腐熟花生饼水肥,谢花后只进行根外追肥。在春梢.转绿前后及谢花后幼果期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各喷2~3次,以加速春梢老熟。5-6月对健壮树通常不施夏肥,以抑制夏梢大量抽生,但对于树势弱或挂果多的树要适当施用腐熟有机肥及根外追肥,以防治止大量落果,此时不宜大量施用化学氮肥,以免过量而引起大量抽生夏梢。

1.2合理用水

早春抽梢现蕾时若持续干旱,则要及时淋水;春夏多雨时,要及时排除园内积水,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深挖排水沟;而7-9月高温干旱特别是在放秋梢时,要坚持淋水或树冠喷水,并用杂草或作物秸秆进行覆盖,以保湿降温,故山地桔园要挖足够的蓄水池蓄水;冬季花芽分化期要适当控水,如停止淋水以及深翻改土断根制水。

1.3加强树冠管理

对于挂果过多的树要适当疏果即6月下旬~7月上旬摘除病虫果、弱小果、畸形果等,保持一定的叶果比,以避免挂果过多而严重削弱树势;要及时抹除结果树上夏梢,直到放秋梢前止,以抑制潜叶蛾、柑桔木虱、溃疡病等病虫的发生;放秋梢前15天适当短截枝条,以促秋梢抽生整齐;要剪除病虫为害枝叶、残枝、弱枝、密生枝、徒长枝等,以减少病虫害,并促进通风透光,使树势生长健壮;高温干旱时要保护枝干及果实,如被阳光直射的枝干及果实要适当遮荫,防止灼伤;此外对太接近地面的枝条及果实要适当撑高,以减少土壤中各种病菌侵染果实。

2 认真清园,消灭越冬病虫源

2.1采净果实

采果时要彻底采净果实包括黄龙病果等,同时彻底捡净地面落果包括腐烂果等。对有食用价值的果实要全部带出园外,对无食用价值的果实则要集中深埋50em以上,以杀灭病虫源。

2.2砍黄龙病树

采果后要砍除园外无人管理且病虫害严重的柑桔类果树,特别是黄龙病树,更要果断砍除并挖其树桩,不能只砍去黄化枝条,而未黄化部分就不砍,这样黄龙病会越来越多。当然在砍树前先喷药杀灭柑桔木虱,要先喷病树周围的植株,后喷中央的病株,并且要充分喷及叶背消灭木虱,清除黄龙病病源。

2.3修剪除病虫源

修剪时要彻底剪除溃疡病、黑斑病、介壳虫、潜叶蛾等病虫为害枝叶,以清除越冬病虫源,并剪除残枝、弱枝、过密枝、下垂枝等,同时彻底铲除果园内外的杂草、灌木丛,并把园内外彻底清理干净,将修剪、铲除下来的枝叶、杂草等集中烧毁,以杀灭病虫源。再全园喷石硫合剂清园。

2.4涂白保护

冬季低温寒流来临前,用涂自剂即石硫合剂残渣加适量硫磺和水调成稠状液涂刷根茎及主干,防止冻伤。

3 生长期杀菌灭虫,防止蔓延为害

3.1中耕覆盖

上一年花蕾蛆严重发生的果园或地段,当花蕾露白时,坚持用薄膜覆盖全园或树盘,以阻止其成虫出土及其幼虫人土,并及时收集落花沤肥,杀死幼虫,这样可明显减轻来年的为害。黑斑病发生严重的果园,从早春开始要坚持及时清除落叶,剪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孢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其为害。春梢老熟后(5月上中旬)进行浅翻松土并适施石灰,既促进须根生长,又能杀灭土中害虫。果园中的空地上,从春季开始一直生草覆盖,以防止水土流失及保湿降温,但要清除恶性杂草及木防己、汉防己、十大功劳、通草等吸果夜蛾幼虫的中间寄主。

3.2捕杀害虫

春末夏初发现根茎及主干有裙腐病,要及早治疗,发现溃疡病、介壳虫严重的枝叶要及早剪除并烧毁,防止传染给幼果;5月开始发现天牛成虫就捕杀,发现天牛产卵处就刮除其卵,发现桔实瘿蚊为害果,摘除及捡拾地上虫果集中深埋;6月开始发现根茎处有少量流胶时,用小刀刮杀天牛幼虫,同时摘除长吻蝽卵块及杀死其初孵若虫;7月开始发现天牛幼虫钩杀,同时捕杀长吻蝽成虫及若虫;8月开始于夜晚捕杀吸果夜蛾成虫;9月以后要摘除桔小实蝇及褐腐病为害果及捡拾地上病虫果,集中深埋50era以上,杀灭其幼虫。此外要剪除黑蚱蝉产卵后枯死的枝条并烧毁。

4 避免混栽

是彻底控制园内外番石榴、芒果、杨桃等果树上的桔小实蝇、吸果夜蛾等害虫,防止这些果实采收后转移为害柑桔,对于少量的果树可砍去;二是桔园内外不要混栽不同成熟期的柑桔品种,以免抽梢、抽蕾、开花等生长混乱而加剧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此外桔园l000m范围内不要种植九里香、黄皮等芸香科植物,防止木虱传播黄龙病。

5 柑桔园四周要种植防护林

根据我们的调查,选种沙棘效果很好,因为它粗生易长,枝叶浓密,与柑桔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有效阻隔柑桔病虫害的传人,并能大大减弱风速,从而大大减少枝叶果的机械损伤。

篇2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76-02

一、小麦病虫害的现状

在青海省农业区粮食生产中,小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麦是否能够高产稳产,各种病害虫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据了解,有40种左右病虫害危害小麦、青稞等作物。本文主要针对几个常见的小麦病虫害种类分析其症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二、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

1. 小麦锈病的特点

小麦锈病也叫“黄疸病”,主要在青海地区分布,主要症状为条锈,偶尔也有秆锈和叶锈。近几年发生的较多,这也成为了当前小麦的主要威胁之一。这种病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偶尔也会出现在叶鞘和秆穗上。初期症状出现褪绿色斑点,后期会出现黄色或者红褐色孢子,这就是夏孢子堆,通常较小,成条状排列。夏孢子通常在禾本科的杂草上越冬,情况严重时后期整个叶片枯黄,且小麦千粒重会降低,品质也会下降。锈病主要靠气流传播,在高温多雨伴有菌源的5-6月流行。一旦情况严重会导致减产30%严重会高达40%。

2. 小麦白秆病的特点

这种病通常出现在川水、浅山和半浅半脑地区。受害的小麦轻者千粒重下降5%-20%,重者高达50%甚至70%,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主要出现黄褐色条斑,每片叶有1-4条。病株基部的叶片和叶鞘会变成灰褐色导致干枯,叶片撕裂最后病斑也会变成白色,在田中会发现白穗,出现“青死病”症状,种子带菌是此病发生的主要来源

3. 小麦根腐病的特点

小麦根腐病又称“青死病”,主要分布在山区,半浅半脑川山水地区,苗期会引起根腐,成株时有夜斑,穗腐或黑胚,之中穗腐的危害性最高。病株的根部会产生褐色或者黑色菱形病斑,中心为灰白色,随后会引起根系的腐烂,出现“白穗”和“青死”的症状。这种病症更容易出现在弱生长势的小麦上。这种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天作为初侵的来源,早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湿度高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病,另外在土壤贫瘠或肥力不足,播种过早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4. 小麦赤霉病的特点

这种病在苗、茎、秆和穗上都会发生腐烂现象,并伴随小麦的生育阶段都会出现这种病症。通常情况下会减产20%到30%之间,严重会达到50%以上。这种病症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温度在25~30度尤其是湿润多雨时候最容易发生病菌。初期颖壳边缘或小穗基部变色,有水浸状。随后病斑扩大为褐色或草黄色。通常只有小穗会发病,严重全穗发病后期在颖壳合缝处或穗基部产生粉红色的霉层和黑色霉层。在夏季高温多雨时最容易出现此病。

5. 麦茎蜂的特点

麦茎蜂属膜翅目,光腰亚目,茎蜂科,茎蜂属。其中灰翅麦茎蜂占最多数,是春小麦蛀食麦茎的主要害虫。这种害虫会造成小麦白穗,千粒重下降。通常的为害率在30%到50%之间,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幼虫会在小麦茎节处食取幼嫩的组织,随害虫的年龄增长,开始食取茎内壁组织至穗下节,茎基部,直到在近地表处在茎壁组织形成环状的咬痕。当植株遇到风或雨倒伏后,麦茎蜂会用残渣或自己的粪便来堵塞。幼虫常在下部根茬的地方吐丝做茧,并在茧中过冬。幼虫在第二年4月份,地温回升后开始化蛹。当温度达到20度左右时害虫化蛹的盛期。

6. 麦穗夜蛾的特点

此害虫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是为害小麦和青稞的作物。幼虫会取食小麦籽粒,在严重地区,小麦的被害率占到全穗籽粒的25%,有时高达45%,产量损失大时会达到300kg/hm2 ,可以说产量损失相当大。这种夜蛾一年发生一代。正常老熟的幼虫在土壤,地埂、石块下进行越冬。并在第二年的5月化蛹,之后出现成虫。成虫白天潜伏,黄昏的时候开始外出活动,例如采食花粉,产卵。

三、几类小麦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1.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用一些抗病品种,另外还可以加强药物防治,例如使用25%粉锈宁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当发现病株的时候,可用病虫剂525ml/hm2对水450kg,每相差7-10小时喷一次,一共喷2-3次效果显著。

2. 小麦白秆病的防治措施

首选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繁田。并且在播前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物在种子播种前进行拌种。将种子闷种30小时左右效果最佳。

3. 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主要采用农业防治为主,采用轮作,并且对栽培加强管理,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减少土壤中的菌源。也可以使用药剂拌种闷种之后播种也可有效的防止根腐的发生。

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农田的管理,例如增加排水措施并且降低田间湿度。也可以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也可进行药物处理。

5. 麦茎蜂的防治措施

秋天之后翻土,以降低成虫的出土率,将麦茬低割,并且收起来进行焚烧,这样可以降低幼虫的数量,直接减少虫的来源,降低第二年羽化的出土率。另外还可以在成虫羽化的盛期使用药物直接防治,用50%左右的敌敌畏对水喷洒。

6. 麦穗夜蛾的防治措施

在麦种中混入青稞种子,在小麦的灌浆时候,与分高草一起取出青稞穗,还有一种放大就是种植一些诱集带,在小麦田周围种植青稞带,然后到小麦灌浆是用敌敌畏500倍液喷洒诱集带2次。另外还可以用物理防治成虫,如用黑光灯来诱杀成虫。或者使用药剂,如敌杀死,敌敌畏,乐果,农地乐等药剂在幼虫时喷洒农田。通常在下午四点到八点喷洒时间最佳。

四、总结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农作物,也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之一,耐寒,耐寒,适应能力强是小麦的优点。可是一旦出现病虫害,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还会大大降低小麦的品质。因此,减少小麦病虫害是当今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对小麦品虫害的几个主要现象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且提供了明确的防治措施。希望这一系列防治措施可以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防治效果,让小麦病虫害现象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马文武.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57-158.

篇3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93

引言

在我国众多粮食作物当中,玉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在生长当中较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蚀,所以必须具有相对的处理方案,从而遏制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了能够令农民朋友更加了解玉米病虫害的状况,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1 玉米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措施

1.1 玉米丝黑穗病

我国的春玉米区普遍存在玉米丝黑穗病问题。病原菌对种子萌发后的胚芽进行侵害后,会随着生长点进行生长,只有到了穗期才能够发现。如果是病株,其果穗会较为短粗,苞叶状态正常,没有花丝,外表类似于球状。遭受这一病害的后期,会出现大量黑粉,果穗苞叶自行开裂。有的果穗受害后,生长较快,可是却无法结果,顶端呈现刺状,没有花丝。当雄穗受到病害以后,小花呈现黑粉包状,抽雄之后会产生大量黑粉。有些雄穗被病原体刺激后生长方面会导致畸形。基本通过土壤带菌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在种子、粪肥方面也能够传播。侵害的温度在20~30℃区间,最佳温度为25℃,土壤中的含水量在12%~29%区间。可以通过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进行预防,将种子通过悬浮剂或者种衣剂包衣进行化学防治,再加强田间栽培的管理。尽快清除病株,采取轮作的方式,减少土壤内的带菌含量,及时调整播期[1]。

1.2 大斑病和小斑病

大斑病大多出现在叶片中,有时也会产生于叶鞘及苞叶中,小斑病则会危害到果穗方面,大部分地区均把这2类病害称之为玉米斑病。这一病害是通过小斑病而导致的,严重时期会达到10~30cm,有时几个病斑结合起来则会变成大斑块,甚至会毁灭植株。这一病害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温度方面。

应当选择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种,以当前市场品种而言,针对这一病害具有良好效果的品种较多,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治效应。并且也需及时清除越冬菌源以及降低发病初期的菌量。

1.3 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能够毁灭玉米,属于全球性爆发性病害,主要出现于玉米灌浆期,所以如果产生这一病害,则会对玉米的产量酿成严重的损失。玉米如果感染青枯病,则会出现水渍状,用手捏会感觉到内部较空,容易倒伏。苞叶会枯萎,果穗出现下沉,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出现干枯,犹如被开水烫过一般,会立刻萎蔫。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当前的高新技术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抗病品种。强化田间肥水的管控,通过腐熟农家肥,科学密植,打造对玉米有利的生长环境。及时将玉米底端的叶片摘除,清除病残体,降低病原菌量。如果大面积出现玉米青枯病,则可以通过药剂进行预防,可以选择400倍液的甲霜灵、500倍液的多菌灵,在每株玉米中灌注500ml的药液。

2 玉米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2.1 玉米螟

玉米螟也被称之为钻心虫,这是由于其在幼虫阶段属于钻柱性害虫,在叶心被柱穿以后,玉米叶会出现成排的小孔。当雄穗抽出之后,幼虫会侵入到雄花中令雄花基部折损,雌蕊产生后,幼虫还会转移到雌蕊内对花丝和嫩苞叶进行咬食,蛀入到穗轴中对幼嫩籽粒进行侵害,有些幼虫会侵入到茎端吸食髓部,令茎秆折断。被虫害侵蚀的植株通常籽粒都不够饱满,有的还会无籽粒,大量减产。可以选择品质优良的抗病玉米品种,尽可能消除过冬的幼虫,降低害虫数量。在新叶期以及穗期通过药剂给予防治。通过赤眼蜂能够较好地清除玉米螟。

2.2 红蜘蛛

红蜘蛛也被称之为火蜘蛛、火龙,是螨类病虫,会导致玉米减产。红蜘蛛通常在玉米抽穗之后进行侵害,通过对玉米叶片内的养分进行刺吸,被害叶片通常会展现出较为细密的黄白色斑点,且逐渐退绿变黄,最终导致干枯死亡。

在秋后和早春灌水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清除越冬成虫。通过40%的乐果乳剂进行1:1的调试,搭配20%的三氯杀螨醇进行1000~1500倍的混合液,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深点食螨瓢虫、草蛉乃至食螨藓马都是红蜘蛛的克星[2]。

3 结束语

当前,全球气候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玉米病虫害的危害范围也逐渐扩大,周期性逐渐延长,产生的频率也有所提升,会严重危害到玉米的产量。因此必须强化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便提高粮食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铁皮石斛;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6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10

前 言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的浮生草本植物,属于兰科石斛,是珍贵的中药材。铁皮石斛的效用是促进肠胃蠕动、利肝护胆、抗风湿、降血糖降血脂、抗击癌症、延缓衰老和益寿延年等。

1 铁皮石斛人工培育的现状

现在天然生长的铁皮石斛被人大量采摘已经有灭种的危险,所以已经被列入国际濒临绝种的植物行列。它的种子细小且无胚乳所以很难发芽,繁殖率极其低下。在长期采集下,现在已经到了频临灭绝的地步。依据这种情况下,国家在21世纪列入计划后,成立“双高一优”项目,来进行铁皮石斛的生物科技栽培。

近几年来,云南对铁皮石斛的栽培有了很大的成绩,因为在那边是湿热气候有利于铁皮石斛适合的生长,所以种植后的收益较好。铁皮石斛在云南培育1a后即可收获,产量都在500kg/667m2以上。而在浙江则是用3a的时间才能够有规模性的丰收,丰收的鲜品价格在1000元/kg。虽然云南起步晚,但是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所以无论是产量和面积已经超出浙江。在广东和云南进行大面积种植之后,可见铁皮石斛的培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2 对铁皮石斛产生危害的病虫害以及防治采取的防治措施

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铁皮石斛的傲人成绩,但是铁皮石斛的病虫害较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开始对病和虫害这两类加以探究,采取有效的措施。

2.1 病害的防治以及措施

铁皮石斛经常发生的病症:石斛炭疽病、斑点病和疫病等。

2.1.1 石斛斑点病

石斛斑点病又叫黑斑病,其特点是使铁皮石斛叶子迅速打蔫,经常发生在3~5月。防治方法是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喷洒1~2次。

2.1.2 炭疽病

症状其茎部以及枝叶受到危害,表现为灰色或着黑色的斑块。防治方法:用药甲基托布津,用量70%,稀释成1000倍进行喷洒;次数是:2~3次。

2.1.3 铁皮石斛疫病

症状:疫病的引发主要是因为真菌病害烟草疫霉菌而产生。其危害主要产生于当年培育移栽的铁皮石斛苗。发病时从茎基部呈现黑褐色斑点,然后斑点向下蔓延,最终导致根系死亡,从而使整个植株的叶子都开始脱落一直到死亡。

防治方法:种植的场地应该保持空气的疏通、光线好。发病时应当严谨控水,把发生病变的枝叶实时摘除。疫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土壤的原因发生病变,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稀释800倍的波尔多液或者72.2%霜霉威水剂稀释500倍后进行轮换喷洒,严重时可以在3~7d内再喷施1次。

2.2 虫害的防治及措施

2.2.1 蜗牛

蜗牛是雌雄同体,贝壳是螺旋形状,它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铁皮石斛的生长场所正好适合蜗牛的生存环境。蜗牛的发生次数每年1次,对石斛的幼苗、嫩果以及花蕾产生危害,爬行时留下的污秽物,损害铁皮石斛的生长。蜗牛盛行的时期是在5~10月,每个蜗牛产卵多达300个,对铁皮石斛的生长危害极大。

其防治的措施为在开口的器皿中放入胡萝卜或者豆叶等来诱惑蜗牛从铁皮石斛土地里出来,再进行灭掉;对铁皮石斛培育场地以及四周的枯干叶子进行实时清除;在种植铁皮石斛的地方鞋生石灰或者喷洒饱和的盐水;在伴有敌百虫的麸皮洒在蜗牛经常活动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杀灭;或者进行喷洒稀释300倍的敌百虫来消灭蜗牛。

2.2.2 甲壳虫

甲壳虫是盾蚧科的昆虫,其中石斛菲盾蚧对铁皮石斛的危害最大,主要是吸附在铁皮石斛叶子的边缘或背面以叶子的汁液为生。这就会造成叶子丢失营养变黄枯萎,有时同时引发烟煤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其防治方法为把生物农药海正灭虫灵稀释4000倍进行喷洒,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有盾壳的枝叶进行整体烧毁。

2.2.3 小地老虎

小弟老虎是损害铁皮石斛的主要害虫,属于夜蛾科,活动时间是黄昏和早晨。危害状况是从植株的茎部进行咬断,致其死亡。其防治措施为在小地老虎进行活动的早晨或者黄昏人工捕活或者喷洒稀释2000倍的50%新硫酸将其杀灭。

3 结 语

综上所述,铁皮石斛是在阴湿的环境下生长的兰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率特别高,本文就病虫害的症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了可行的措施。在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首先要做到对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强种植铁皮石斛的相关人员的生产和产品安全意识。

篇5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害虫;防治技术

Abstract: The greening seedl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ll bring the serious economic loss not only to the horticultural industry, hurt landscape plants also have loss of city landscape im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edling pest technology landscap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rresponding.

Key words: garden; greening plants;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

1.1 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

在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方面,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害虫。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14d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500倍稀释液中5 ~ 10min,然后再种。

1.2 科学合理的栽植

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在圃地内考虑合理轮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则。从而避免或减轻某些害虫的发生,增强苗木的抗病虫性能。露根栽植落叶树时,栽前必须适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时间过长;栽植常绿树时,须带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晒时间过长,栽植深浅适度,是防治多种害虫的关键措施。有些花木种植过密,易引起某些病虫害的大发生,在花木的配置方面,除考虑观赏水平及经济效益外,还应避免种植病虫的中间寄主植物。

1.3 合理配施肥料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肥料利用率还不到30%,不同区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肥料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1.4 加强养护管理

加强对绿化苗木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例如,防治危害悬铃木的日本龟蜡蚧,可及时的剪除虫枝,以有效地抑制该虫的危害;及时清除被害植株及树枝等,以减少病虫的来源。公园、苗圃的枯枝落叶、杂草,都是害虫的潜伏场所,清除病枝虫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病虫。此外,要抓住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对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将绿地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消毁,改善卫生状况,有效的阻断各种病虫害的源头。

2 物理机械防治是虫害防治的必要补充

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2.1 器械捕杀

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假死性的害虫。例如,用竹竿打树枝振落金龟子,组织人工摘除袋蛾的越冬虫囊,摘除卵块,发动群众于清晨到苗圃捕捉地老虎以及利用简单器具钩杀天牛幼虫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2 物理诱杀法

物理诱杀法是指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虫器械或诱物诱杀害虫,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常见的诱杀方法有:

2.2.1 毒饵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嗜好的食物中 (糖醋、麦麸等)掺人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毒饵诱杀害虫。

例如,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麦麸、谷糠等作饵料,掺人适量敌百虫或其他药剂制成毒饵来诱杀。所用配方一般是饵料100份、毒剂1~2份、水适量。另外诱杀地老虎成虫时,通常以糖、酒、醋作饵料,以敌百虫作毒剂来诱杀。所用配方是糖6份、酒1份、醋2~3份、水10份,再加适量敌百虫。此外,还可以用饵料诱杀。许多蛀干害虫如天牛、小蠹虫、象虫、吉丁虫等喜欢在新伐倒不久的倒木上产卵繁殖。因此,在成虫发生期间,在适当地点设置一些木段,供害虫大量产卵,待新一代幼虫完全孵化后,及时进行剥皮处理,以消灭其中害虫。

2.2.2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人为设置灯光来诱杀防治害虫。黑光灯是一种能辐射出360nm紫外线的低气压汞气灯,而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波长330 ~ 400nm的紫外线特别敏感,具有较强的趋性,因而诱虫效果很好。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光源主要是黑光灯,此外,还有高压电网灭虫灯。利用黑光灯诱虫,除能消灭大量虫源外,还可以用于开展预测预报和科学实验,进行害虫种类、分布和虫口密度的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安置黑光灯时应以安全、经济、简便为原则。黑光灯诱虫时间一般在5~9月份,灯要设置在空旷处,选择闷热、无风、无雨、无月光的夜晚开灯,诱集效果最好,一般以晚上9~10时诱虫最好。

2.2.3 其他杀虫法

植物诱杀,或称作物诱杀,即利用害虫对某种植物有特殊嗜好的习性,经种植后诱集捕杀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苗圃周围种植蓖麻,使金龟子误食后麻醉,可以集中捕杀。利用某些害虫的越冬潜伏或白天隐蔽的习性,人工设置类似环境诱杀害虫。注意诱集后一定要及时消灭。

3 小结

深入了解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是防治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重要基础。园林综合技术防治方法、物理机械防治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常用的防治措施是园林园艺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因地制宜,中和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稻病害;水稻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78-1

1 水稻病害

1.1 水稻稻瘟病

1.1.1 苗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

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2)药剂防治。可用40%富士1号80克/亩防治1次或用25%使百克乳油60克/亩。

1.1.2 叶瘟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3叶期后至穗期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4%春雷霉素40克/亩或40%稻瘟灵80克/亩喷1到2次。

1.1.3 穗颈瘟 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防治方法:在大胎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一次药,亩用75%三环唑40克或40%稻瘟灵80克。

1.2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称水稻云纹病、水稻云斑病,俗称花秆,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防治措施如下:

(1)打捞菌核,减少菌源。纹枯病的田间菌核是次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一般应在灌水整田时,用畚箕捞去浮在下风头水面上的浪渣。(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3)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用春雨一号+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30%捷标24克/亩喷雾。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4)碘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70g,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到稻茎基部,此药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用药时,应掌握在水稻纹枯病始病期喷施。

1.3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又称伪黑穗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发病时该病菌在水稻颖壳中侵染,形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近球型“稻曲”。稻曲病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1.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早熟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施肥,避免偏施和迟施氮肥。

1.3.2 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小时。

1.3.3 药剂防治 采用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适期,选用对口农药,预防稻病的用药适期为晚稻破口前的六天左右。可选用的农药有亩用5%井岗霉素4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60公斤喷雾。20%瘟曲克敌120克对水喷雾都很有效。药液重点喷在植株上部。也可用30%DT杀菌剂100-150克,在水稻孕穗后期和破口初期各喷一次,效果良好。

2 水稻虫害

2.1 水稻稻飞虱

稻飞虱俗称“蜢子”,主要是白背飞虱及褐飞虱。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防治方法如下:

(1)选育推广抗虫丰产品种,如杂交稻Y两优302等。(2)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防止后期贪青徒长,适当烤田,降低田间湿度。(3)防治稻飞虱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首先是要加强栽培管理,不要偏施氮肥,抓好露晒田减少田间阴蔽度和湿度,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力和繁殖速度,为提高后期防治效果打下基础。(4)无水田块,亩用80%敌敌畏300毫升,拌干湿细砂(土)15-20公斤,于晴天中午12时至14时撒施。(5)药剂防治: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平均每丛虫口密度达到10-15只以上时开始用药,亩用25%噻嗪酮60克或暴雷100毫升喷雾。注意要抢晴施药。有4个小时无雨,即可保证较好的防治效果

2.2 钻心虫

水稻钻心虫本镇稻区主要以二化螟和三化螟最为常见。治钻心虫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科学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增施有机肥料,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保证水稻健壮农业生长。(2)消灭越冬虫源:通过耕翻种植或浅旋耕灭茬,减少稻桩残留量,清理稻草,铲除田边、沟边的茭白、杂草,以减少虫源,破坏螟虫越冬场所,降低螟虫越冬成活率。(3)淹水灭蛹:因二化螟初孵虫危害水稻叶鞘,因此迟熟冬作田、草子留种田,在化蛹期淹水3.5-6.5厘米,可将大部分蛹淹死。或在第一、第二代幼虫老熟期放干田水,让幼虫钻入根际化蛹,化蛹期淹深水3天,可将大部分蛹淹死,杀虫效果达90%以上。(4)药剂防治:最好能在低龄幼虫期用药,可用40%杀虫双水剂200克/亩或1.8%阿维菌素150毫升/亩对水喷雾。也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30-40毫升,对水40-50升喷雾,药效期可长达20-30天。

2.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本镇稻区主要害虫之一。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篇7

关键词:玉米 病虫害 种类 防治

1.玉米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1.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

1.2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菌源和减少发病初期菌量。

2.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2.1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2.2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为显着,可选用抗病品种。在栽培措施上应促进全苗,注意排水。

3.玉米丝黑穗病

本病主要为害玉米的果穗和天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为害相当严重。

3.1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3.2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本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的为害。另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倒播种层以下,再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4.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

4.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此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子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子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子粒,造成严重减产。

4.2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绝大多数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翌春在其中华蛹。(2)心叶期防治:在心叶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叶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可用颗粒剂和药液灌注。

5.玉米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

5.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在植物表面取食为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5~6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5.2防治方法: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有条件者,应做好地区甚至区域性的预测预报工作。

6.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地老虎的种类很多,但经常发生为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6.1生活习性: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成虫体翅暗褐色。小地老虎前翅有两道暗色双线夹一白线的波状线,翅上有两个暗褐色的肾状纹与环状纹,肾状纹外侧有1条尖三角形的黑色纵线;黄地老虎前翅仅有肾状纹和环状纹。卵均为半圆球形,初产时黄色,以后变暗。小地老虎幼虫身体表面布满黑色圆形小颗粒;而黄地老虎幼虫体表则没有显着颗粒。

篇8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61-02

食用菌的病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特别迅速,一旦发生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往往比较难治,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因此,病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1]。

1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一是种类多。食用菌的主要病害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菇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病害发生。常见的真菌主要包括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它们污染菌种、培养料,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有的真菌还能分泌毒素,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如子实体在分化前感染则影响分化,形成畸形。主要通过空气、覆土、菇蝇、线虫和人为传播。二是培养基为病虫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含有麦麸、米糠、豆饼粉、棉籽壳等腐熟潮湿的基质适于霉菌等杂菌的生长,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只有根霉生长速度的1/30、木霉的1/20。未经灭菌和熟化的培养基质,曲霉不能侵染,一旦灭菌熟化后,曲霉菌丝能很快繁殖。接种面被杂菌侵染后,菌种失去营养源而无法生长,导致接种失败;腐熟的培养基散发出的特有的气味,能吸引昆虫成虫在料内产卵,并在食源丰富的情况下,在30~40 d后暴发成灾。三是食用菌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也适于病虫的繁殖。绝大多数种类的食用菌发菌时的温度为25~28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在15~25 ℃,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90%,培养基内水分在60%~65%,这样的环境也适合病虫生活的条件,病虫繁殖和为害的速度也达到最大值,增加了繁殖代数,消除了冬眠期和越夏期。四是食用菌和霉菌均属于真菌,在生理特性上差异性较小,许多杀菌剂在杀菌的同时也能伤害食用菌菌丝并引起子实体的药害,造成不出菇或畸形菇。五是培养基携带病虫源。稻草、棉籽壳、禽畜粪便本身就携带大量病菌孢子、菌体、螨虫和蚊蝇等虫卵,因此需要培养基做灭菌处理或发酵处理。六是交叉感染。菇蚊、菇蝇身上携带螨虫和病菌,当其在培养基和菇体上取食和产卵时就能传播病毒、螨虫和病菌,发病的子实体又引发细菌和线虫的入侵,进而子实体腐烂发臭,污染出菇房。七是暴发性强。虫体小、繁殖量大、隐蔽性强,螨虫、菇瘿、菇蚊从培养基质、菌丝到菇体都能取食为害。如果致病菌已在培养基内萌发、繁殖,一旦发现要用3次以上的药才能控制病情,有的甚至无药可治,只能及时清理。

2病虫害的危害特点

2.1病害的危害特点

一是褐斑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菇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易导致该病发生;发病初期,在菌盖上出现不规则针头大小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卵形,逐渐变为深褐色,直到黑褐色,发病严重时引起菇盖变形、开裂;褐斑病多发生在双孢菇、金针菇、平菇上。二是褐腐病。又称水泡病,该病由疣孢霉真菌引起,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则有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1层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并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黑色汁滴;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菌盖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变成褐色,感染在菌褶上则有白色的菌丝生长物。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主要危害双孢菇、草菇、平菇等。三是猝倒病。主要是由镰包霉和菜豆镰霉所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子实体被侵染后,菌柄髓部萎缩变成褐色,菇体矮小不再生长,最后变成僵菇。四是死枯病。属生理性病害,子实体发病后停止生长、变黄,逐渐萎缩、变软、变干,最后枯死或腐烂。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基形成后培养料过干,而使菇蕾枯萎;或是出菇过密;营养供应不足,使部分小菇死亡;或是菇房温度过高,温度过大,通风情况不好,缺乏氧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还有采菇时不慎碰伤了小菇蕾,或出菇过量,从而产生药害。主要危害双孢菇、平菇、风尾菇、灵菇、滑子蘑等。五是畸形菇病。也是生理性病害。食用菌在形成子实体期间,如遇到高温、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等不良条件,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菌盖小而薄、柄细长、早开伞。平菇和风毛菇多发生在头茬菇之后,而香菇则发生在头茬。

2.2虫害的危害特点

一是菌螨。又称菌虱,虫体很小,肉眼不易见到,多在料面或土粒上集中成团,呈咖啡色。主要为害香菇、黑木耳等。二是跳虫。又名烟灰虫,其尾部灵活,弹跳自如,体具蜡质,不怕水。常分布在菇床表面或潮湿的阴暗处咬食子实体。三是线虫。为无色的小蠕虫,体型极小,长1 mm左右,主要为害双孢菇、香菇、黑木耳、平菇等。四是菇蝇。幼虫又称菌蛆,主要取食子实体造成隧道而影响品质,且造成的伤口还易被病菌感染而腐烂。五是菇蚊。以幼虫期为害最大,除在培养料表面蛀食外,有的还结网罩住菇蕾,使菇体不能正常生长。六是蓟马。成虫黑色,体小,身体略扁,复眼突出,若虫桔红色。其主要吸取菌体汁液,严重时可导致菌体萎缩。七是蛞蝓。俗称鼻涕虫,系软体动物,身体,无外壳。其畏光怕热,白天躲在砖、石块下面及土缝中,黄昏后陆续出来取食为害,天亮前又躲起来。八是伪步行虫。俗名黑壳子虫,其幼虫叫鱼儿虫,主要为害黑木耳。有些害虫蛀食菌棒,加快了菌棒的腐朽进程,缩短了持续出菇的时间,造成直接危害。由于虫咬的伤口极易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而且有些昆虫是病原物的传播者,因此很容易并发病害,造成更大损失。或取食菌丝体或子实体,直接造成减产和影响菇体外观,致使食用菌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

3综合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一是选址建厂要合理。菌种厂和栽培场所应远离养殖厂、垃圾场和有害粉尘、有害气味的场所。装料间、灭菌锅和接种间建筑设计要合理,灭好菌的菌种袋或菌种瓶要能直接进入接种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二是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清扫架子、墙壁、地面,彻底消毒、杀虫。栽培场所要进行甲醛(甲醛80 mL/m3和高锰酸钾40 g/m3)或硫磺(硫磺15 g/m3,直接点燃)熏蒸消毒48 h,之后通风换气24 h后再进行操作。并尽量减少闲杂人员进入栽培室,栽培室的门口和通风口要装纱窗,以防害虫飞入,传播病源[2]。三是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选用无霉变木屑、麦粒、米糠、麸皮等原料,拌料用水的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同时由于培养料在其收割、加工、运输、贮存和配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带病虫,因此在拌料前曝晒2 d。原料灭菌要彻底:常压灭菌在100 ℃条件下维持10~12 h;高压灭菌在121 ℃条件下维持1.5~2.0 h。四是选择优质菌种。对刚分离的菌种进行出菇试验,观察其经济性状表现;对于引种,应坚持选用抗性强、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原种;合理计划安排制种和栽培时间,选择菌龄适宜的菌种,尽量不使用过于老化的菌种。五是覆土材料的选择。选用菜园土,先曝晒,然后打碎过筛,要经过高温或药剂处理,将病虫杀死,再用1%石灰水调湿备用。六是采菇后及时清理料面。采菇后将菇根、烂菇、其他子实体组织及受伤的菇蕾摘除、捡出、集中深埋或烧掉。七是定期换茬或轮作。长期使用同一栽培场地的地栽食用菌,病虫基数大,对于发生过严重病害、虫害的出菇棚或栽培场所应采取换茬或轮作的方法,定期转换栽培场地,避免病虫害再次发生[3]。

3.2治病措施

一是细菌。目前,食用菌生物防治以生物的代谢物和提取物杀虫杀菌最为常见,如用180~210 mg/L链霉素、280~320 mg/L玫瑰链霉素、180~220 mg/L金霉素。二是曲霉。及时清除废料是防治曲霉的关键,施用5 mg/kg多菌灵可抑制黑曲霉和黄曲霉的生长,但必须于蘑菇采收完毕后施用。三是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根治性药物,常用的杀菌药剂(多菌灵、克霉灵、甲基托布津等)对木霉只能起到抑制作用,无法彻底杀死,加大药量将同时杀死木霉和平菇菌丝。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病以后,可采用局部涂抹药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扩张,常用的药液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50%多菌灵2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的石灰水;此外,向污染处撒石灰粉,防治效果也很好。四是绿霉。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切断霉菌孢子飞扬传播;生料栽培时,每100 kg干料中添加克霉灵100 g,可彻底防治和根除霉菌滋生;在霉菌处涂刷95%的酒精或煤油,点火烧掉,然后挖除。

3.3 杀虫措施

综合杀虫措施有诱杀、水杀、人工捕捉、药杀等,其中诱杀包括糖醋液诱杀、灯光诱杀、水诱杀、食物诱杀等;化学防治选用符合NY/T3 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农药药剂,并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用药次数。在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直接喷洒任何化学药剂。可以选择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在未出菇或每批菇采收后用药,并注意少量、局部使用,防止扩大污染。禁止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甲胺磷、甲基1605、甲基1059、久效磷、水胺硫磷、杀虫脒、杀螟威、氧化乐果、呋喃丹、毒杀酚等农药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常用的杀虫剂有锐劲特、菇净、爱诺虫清、敌百虫、除虫菊、硫化锌、马拉松等[4]。菌螨发生时,可喷洒0.5%敌敌畏溶液500 mL/m2防治;黑耳木上的菌螨,可用20%可湿性杀螨矾800倍液喷雾防治。跳虫于出菇前发生可用1∶1 000倍的敌敌畏加少量蜜糖诱杀,或用亚砷酸制剂或有机磷制剂涂于地瓜片上进行诱杀。出菇后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农药,此时可利用新鲜桔皮250~500 g切成碎片,用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再加入500 g温水用1∶20的比例喷施2~3次,防跳虫有效率达90%以上。防治线虫可从春季出耳牙时起,用1%石灰水上清液,或5%食盐水溶液喷洒黑小耳,并在地面上撒石灰粉即可。局部发现线虫,要将其周围的培养料一起挖掉,并用0.1%碘化钾溶液喷洒。防治菇蝇在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方法,出菇前有菌蛆大量发生,可用敌敌畏9 g/m2熏蒸,同时在每个培养块上再喷1%氯化钾或氯化钠溶液(可用5%食盐水代替)150 g;出菇后有菌蛆为害可喷鱼藤精、除虫菌酯、烟碱等低毒农药。烟碱可自制,取500 g烟梗,加水5 kg煮沸后取溶液喷洒。此外,还应加强通风,调节棚内温湿度来恶化害虫生存环境,防治其为害。菇蚊防治上,于采收后喷敌百虫500~800倍液,同时在菇棚门和窗口处还要加上尼龙纱,以防成虫飞人产卵、繁殖为害。蓟马防治上,用40%乐果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90%敌百虫、50%马拉硫磷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80%~90%。蛞蝓防治上,用米糠或豆饼加入2%砷酸钙或砷酸铝制成毒饵诱杀,也可用15~20倍氯化钠溶液地面喷洒驱除成虫。21:00―22:00是它们集中活动时期,可进行人工捕捉。蝼蛄用毒饵诱杀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敌百虫50 g、米糠或麦麸1.5 kg炒香、糖50 g、白醋250 mg充分混合后撒于地面上,蝼蛄、蚊类食后立即死亡。伪步行虫3―5月发生时,可用80%敌敌畏液喷洒耳场及其四周地面。伏前每隔10 d,或每次采耳后喷1次鱼藤精500~800倍液。白蚁采用诱杀为好。即在芝场四围,每隔数米挖坑,坑深80 cm、高50 cm,将芒萁枯枝叶埋于坑中,外加灭蚁药剂,然后覆盖薄土。投药后5~15 d可见白蚁中毒死亡,该方法可多次使用,以便杀灭周围的白蚁群。

4参考文献

[1] 陈今朝.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5(4):33-34.

[2] 申解管,陶国树,孙宏伟,等.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4(12):20-21.

篇9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62-2

1 利用生物浸出液和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

1.1 辣椒液

取辣椒0.5kg,加入少量水渚沸10min(辣椒皮不要弄破)待辣椒味散出时捞出过滤,在滤液中趁热加入已切成薄片的肥皂0.5min,使用时加凉水125-250kg,搅成泡沫状喷雾。防治病害与上述大蒜液相同。

1.2 农抗120

用2%农抗120的150倍液喷雾防治黄瓜、西瓜枯萎病。发病初期每株灌药250ml,间隔7天再灌1次,此外对蔬菜的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纹枯病等病害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3 链霉素

用72%可溶性粉剂农用链霉素或90%可湿性粉剂新植霉素稀释4000-5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对防治瓜类、茄果类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细菌性病害,效果明显。

1.4 中生菌素

对白菜软腐病、茄科青枯病于发病初期用1000-1200倍药液喷淋,共3-4次;对姜瘟病可用300-500倍药液浸种2小时后播种,生长期用800-1000倍灌根,每株0.25kg药液,共灌3-4次;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菜豆细菌性疫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于发病初期用1000-1200倍药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1.5 春雷霉素(春日霉素)

对蔬菜的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等多种病害,用4%春雷霉素800倍喷雾,隔5-7天喷一次,共3-4次。茄科蔬菜的溃疡病需灌根、涂茎与喷雾相结合,青枯病以灌根和涂茎为主,每株灌根0.25-0.5kg,涂茎时用200-250倍液,效果更好。葱蒜类蔬菜发病后期,用4%春雷霉素800倍液灌根、喷雾相结合5-7天一次,共喷3-4次,效果较好。

1.6 多抗霉素(多氧霉素)

对蔬菜灰霉病、白粉病、疫病效果显著,将3.5%多抗霉素水剂充分摇匀后稀释600-800倍喷雾使用,喷2-3次。

1.7 病毒制剂

用抗毒剂1号150 倍液,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弱毒疫苗N14能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发的甜椒(辣)、番茄病毒病,还有促进生长、加快果实早熟增产的效果;用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在甜椒和番茄定植前、缓苗后喷雾,可防治病毒病。

2 利用有益昆虫防治蔬菜害虫

2.1 赤眼蜂

防治菜青虫,可释放赤眼蜂,在害虫产卵盛期放蜂,每667m2放蜂1万头,隔4-6天放1次,放蜂3-4次。

2.2 瓢虫或烟蚜茧蜂

防治蚜虫,可利用瓢虫,瓢蚜比例以1:160-210最好。除此之外瓢虫还可用虱、叶螨、粉虱等害虫防治。蚜虫还可利用烟蚜茧蜂防治,蚜虫发生早期开始放僵蚜,每平方米释放烟蚜茧蜂寄生的僵蚜12头。每4天放1次,连续放7-8次.

2.3 草岭

可投放灰卵(投放后半天左右就孵化的卵)、2-3龄的初孵幼虫或成虫。投放灰卵可人工撒放,要均匀,最好撒在心叶上。大棚和温室可投放初孵幼虫或成虫,幼虫每株放3-5头,成虫一般按益害比1:15-1:20投放。连续或间隔一周释放,共释放3-4次。早晨投放效果更佳。

3 利用生物浸出液防治蔬菜害虫

3.1 辣椒液

取鲜朝天椒100g,加60-100倍水,加热30分钟,用滤液喷雾,可防治地老虎、蚜、红蜘蛛等害虫。也可用辣椒叶加少量水捣碎后取滤液,将1份滤液与2份水混合稀释,再加入适量肥皂液混匀后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效显著。

3.2 蓖麻液

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可取鲜蓖麻叶1kg捣碎过滤,用水将滤液稀释3倍,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蝇蛆、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将蓖麻叶油渣1kg兑水4kg揉搓,然后浸泡10-14小时,取滤液在晴天傍晚进行喷雾防治。

3.3 葱蒜液

防治甲壳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用洋葱、大蒜各50g混合捣碎,装入纱袋,放入25kg水中浸泡两天,取出纱袋,用此浸出液喷雾防治。

4 利用生物源农药制剂防治蔬菜害虫

4.1 白僵菌

可用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含孢子100亿活孢子/g菌粉、洗衣粉和水,按1:0.2:100比例配成含孢子1亿/ml以上的菌液。用菌液在蔬菜上喷雾。

4.2 阿维菌素(虫螨克)

用1.8%阿维生素(集琦虫螨克)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菜青虫、小菜蛾、萝卜菜螟、菜蚜、螨类、三叶豆潜叶蝇等,防治效果90-100%。防治美洲斑潜蝇可在为害叶率10%时施药,喷洒虫螨克3000-4000倍液,持效期7-10天,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萝卜菜螟在低龄幼虫盛发期喷洒虫螨克3000-4000倍液,持效期5-7天;防治菜蚜喷洒虫螨克4000-5000倍液;防治螨类喷洒虫螨克800倍液,持效期15-25天。

4.3 印楝素

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美洲斑潜蝇、飞虱、黄曲跳甲、菜青虫、蓟马、棉铃虫等多种顽固性害虫有特效;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用0.3%印楝素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4.4 苦参碱

可防治甜菜夜蛾、金文夜蛾、菜青虫、小菜蛾、蚜类、白粉虱、红蜘蛛、二十八星瓢虫、潜叶蛾等害虫。虫害发生初期或卵孵化盛期:用1.3%苦参碱2000-3000倍液喷雾2-3次。

5 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蔬菜害虫

5.1 灭幼脲(灭幼脲三号、苏脲一号)

商品为25%悬浮剂,用500倍液防治菜青虫。

5.2 氟铃脲(伏虫灵、盖虫散)

陶氏-益农公司开发,国内产品为5%乳油,用1000-2000倍液防治小菜蛾。

5.3 噻嗪酮(灭幼酮)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产品为优乐得,用25%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温室白粉虱有特效,并且持效期长。

5.4 灭蝇胺

篇10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

1 杨树黑绒金龟等食叶害虫防治法

杨树截干苗秋季造林是目前林业生产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在春季萌芽期受黑绒金龟等食叶害虫为害,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防治方法:在春季苗木萌动前4月上旬左右,用工具把新植苗周围培土撤掉,露出2 cm左右的根部,把预制的长14 cm、径7 cm左右的塑料袋套上,袋口覆土压实。待周围草木变绿时,害虫可取食植物增多,杨树幼树长出2~3片叶子后,及时撤掉套袋。这种方法基本上可以躲过害虫集中为害。

2 杨树青杨天牛虫害防治法

青杨天牛以幼虫蛀食幼干或枝梢后,被害部位形成纺锤状瘤(即虫瘿),这是最明显的危害症状。

2.1预防措施 要严格履行苗木检疫,在造林购苗时发现有虫瘿的苗木要及时选出、杀死越冬幼虫,杜绝其传播蔓延。

2.2防治方法 秋冬季剪除有越冬幼虫的枝条,集中烧毁消灭虫源。在5月中旬成虫出现初期,喷洒绿色威雷药剂100~150倍液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盐0.2份、牛胶(预气热水融化)0.2份,水30~40份,加敌百虫0.2份,调成涂白剂。涂在树干下部离地2 m范围内,不涂漏。

3 杨树大青叶蝉虫害的防治法

成、若虫群集于嫩枝、叶上刺吸为害,成虫产卵于嫩枝皮屋内,形成半月形伤口,枝条逐渐干枯,易受冻伤和发病。

3.1预防措施 要严格履行苗木检疫,在造林购苗时选择无病虫害,健康苗木造林,造林后搞好抚育除草,破坏此虫的生存条件。

3.2防治方法 5月下旬若虫转移到杂草作物或9~10月雌成虫转迁到林木上产卵时,虫口相对集中,密度大,可用1.2%苦・烟乳油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杨树天幕毛虫虫害的防治法

在幼虫期为害树木,幼虫取食性较杂,为害严重时整个树叶被吃光,连续危害三年后,因树木失去光合作用而导致死亡。

4.1预防措施 在造林季节中严格实行造林前选苗,严禁使用带有害虫卵环的苗木,应选无病虫害苗木和良种壮苗,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4.2防治方法 根据天幕毛虫以卵越冬的习性,可采取秋冬季人工剪除卵环的方法和根据天幕毛虫1~3龄幼虫群居的习性,5月份使用1.2%苦烟乳油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能取得良好效果。

5 杨树黄刺蛾虫害(又名洋辣子)的防治法

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食性较杂。七月中旬幼虫出现,小幼虫只吃叶肉,4龄幼虫取食全叶,严重时仅剩叶柄和主脉。

5.1预防措施 造林要选择无病虫害苗木和良种壮苗,购苗造林时发现有带虫茧的苗木,及时将虫茧摘掉击碎,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5.2防治方法 黄刺蛾以虫茧越冬,越冬期长达7个月,根据越冬时间长的生活习性,可采取利用秋冬季采虫茧深埋或现场击碎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虫口密度,在幼虫期(七月下旬)可使用1.2%苦・烟乳油稀释800~1000倍喷雾防治。

6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法

包括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其中干腐型较为常见,多发生在西南向的成年树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枯梢型多发生于幼树的主枝、侧枝和一些不抗寒、易受冻的群体上。初期出现暗褐色水肿状病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褐色边缘。

6.1预防措施 加强苗木检疫控制病菌来源。栽植时,须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注重适地适树,良种壮苗,保护根系。栽植后,应妥善加强养护,对幼龄树应加强抚育管理,适时松土除.草,及时排灌,合理整枝,保护伤口。初冬进行树干涂白,以防冻裂、日灼,清除生长衰弱的植株及枝条减少侵染来源。

6.2防治方法 对感病轻微的在治疗时先用钉板小刀将病斑刺破,划破的范围,应直到病斑与健康树皮交界处,然后涂抹或喷洒梧柠霉素进行防治。可选化学药剂有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倍40%福美砷、50%退菌特100倍、5%托布津、多菌灵等,连涂2~3次即可。

7 杨树大龄介壳虫防治法

树上有许多外形类似于甲壳虫、虫体椭圆形、并由多节组成的害虫危害。这种害虫是介壳虫危害,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引起组织褪色、坏死,造成叶片枯黄,严重的可造成枝枯树死。

7.1预防措施 对密布介壳的枝条,应及时剪除并销毁。受害株数量少时,还可以用小刀或牙刷刮除介壳虫。

7.2防治方法 在介壳虫一龄期用药效果较显著,在一龄后用药防效较差。在介壳虫越冬雌成虫危害盛期,应及时防治。药剂防治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40%速扑灭(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80%敌敌提乳油800,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

8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法

青杨叶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感病杨叶背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小庖,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