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健全全民社保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强化农村人才供给为支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注入强大的人社动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就业岗位、创业服务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包括新生代农民)400人;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争取创业培训完成40人以上。组织创业专家团队下乡指导4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900人。全年累计举办招聘会8场,其中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场。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基层人员待遇、职称倾斜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计划

1.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1)挖掘就业岗位。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作用,深入所辖园区、企业挖掘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推荐就业岗位。(2)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鼓励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3)开展就业专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送岗下乡”、“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就业招聘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或送岗下乡活动,加大面对面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打造“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在以半小时路程为半径的乡(镇)、行政村地域内,设立一个就业服务场所,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求职服务,方便农村劳动力享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2.支持农民自主创业。(1)推介创业项目。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乡村行”“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加强返乡创业专家团队指导功能,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服务,帮助提升创业能力。(2)鼓励自主创业。对贫困劳动力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有正常经营行为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初创企业补贴。对毕业三年内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3)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计划拿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指标,用于帮扶乡村振兴项目,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创业,对在电商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贫困劳动力,也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4)强化返乡入乡创业载体建设。探索打造适合乡村创业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入驻基地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同等享受扶持政策,落实房租物业费减免、水电暖费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入驻企业和创业者经营成本。积极选树一批农民创业典型。(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3.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行乡(镇)、村专项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需求的匹配性和培训后就业率,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服务局)。

(二)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

(1)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建设。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中,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本县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退役士兵招录(招聘),可灵活确定考试方式。根据《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方案》,将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向乡镇一线倾斜,加强乡镇一线工作力量。(责任部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2)培育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县域实际,开展教育、卫生等部门自主招聘。进一步降低招聘门槛,配合教育部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均衡基层教育、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农经、农技、农水人才队伍建设。(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3)引导人才乡村流动。推动实施人才政策2.0版落地,实施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保障其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权益。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人才中心、就业服务局)

(4)落实基层待遇、职称倾斜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高定工资政策。配合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推进基层教育、卫生职称改革。加大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乡村教师、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等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力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符合条件的可破格晋升职称待遇。(责任部门: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

(5)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县技工学校(县职教中心)强化涉农专业建设,开设一批面向乡村的特色专业,针对性培养充实养老护理员、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技能人才。加大技工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鼓励适龄青少年入读技工院校。落实技工院校免除学杂费政策。开办专门班次,为本地企业培养输送所需技能人才。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

(三)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计划

(1)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依据《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的通知》文件要求,指导社保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经办制度衔接业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2)适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认真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主动指导社保经办部门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四)实施农民工劳动维权计划

(1)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主动公开劳动监察、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全面受理农民工咨询举报投诉,及时做出回应。对具有争议调解不成欠薪案件,启动仲裁“绿色通道”,快速化解争议矛盾。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通报警示,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规定情形的违法企业及个人,依规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严重欠薪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劳动报酬全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3)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指导督促用工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责任部门:劳动监察大队、调解仲裁管理科、劳动关系科)

(五)实施人社公共服务提优计划

(1)加强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

(2)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在城镇常住并处于无业状态的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城镇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六)加大部门年度乡村振兴绩效考核

紧紧围绕省、州、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与州考县工作紧密衔接,将过去脱贫攻坚指标转换为乡村振兴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并赋予不低于15%(30分)的权重。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各部门重点职能工作指标体现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合力。(责任部门:局绩效考核科)

三、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一思想,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局党组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部署。乡村振工作情况纳入部门(科室)年度考核内容。局办公室每月实行月调度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情况。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lizzard”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县乡村振兴局:

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着力提升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今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交通基础。今年投资8061.2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9个69.861公里;投资1684万元实施完成20个农村公路村道安全防护工程66.038公里;投资1749万元实施17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

(二)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筑牢农村公路制度保障。一是研究出台《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歙县深化农村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二是持续深入推进路长制督导考评,压实乡镇路长制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三是加强乡村道路专管员培训,明确要求,做好农村公路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三)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管护水平,保障农民群众出行安全。今年投资1806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个83.16公里。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完善运输服务网络,畅通农村地区客货运。采用建制村通公交、通日班车、周班车、网络预约响应式客车的方式大力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完善建制村通客车运营补贴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大建制村通客车相关政策的宣传,夯实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基础,确保建制村通客车开的通、留得住、有效益。目前,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五)调整帮扶干部,大力支持定点帮扶工作。选派3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分别驻杞梓里镇五春村、长陔乡韶坑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参与做好村委换届选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及时调整脱贫户帮扶人,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成果。

二 、亮点特色

结合“交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农村交通与景区景点、特色旅游等融合发展,增强农村交通服务供给。一是提升农村路网支撑产业和旅游发展的能力。国庆前夕,交通部门全力推进街口大桥和徽州天路建设进度,改善徽州天路路域环境,出新农村公路标线、完善道路指示牌和标志牌,为全域旅游发挥积极作用,为徽州天路开路节的成功举办贡献交通力量。二是破解出行瓶颈、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深入调查,制定方案,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建立完善的班线退出补偿、成本核定、票制票价等方面政策体系,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出行服务。今年来,开通了屯溪至石门、屯溪至王村的公交线路。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完成了上丰、许村、坑口、岩源、前村、大脉坞等6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正在推进歙县至黄村公交线路前期改造工作。

篇3

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9亿元收入任务 认真研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解落实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研究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考核措施,狠抓财政收入进度管理,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依法强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征管措施,严厉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认真清理到期减免税优惠政策,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完善罚没收入、政府捐赠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二、落实财政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认真落实东向发展战略,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扶持机制,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全县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促进“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县信用担保公司作用,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行动”。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一些体制性的遗留问题,在财力分配上研究解决办法,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乡镇为民服务全程办(代)理改革,扩大乡镇服务中心建设。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的范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庄规划整治建设,推进中心镇建设,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改水改厕和农村沼气建设力度,积极支持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试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监管。积极支持农村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开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试点,积极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新农村的经济。

五、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巩固财政体制改革成果

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改革及各项政策措施,健全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扩大对县级财政预算审查范围,强化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逐步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县乡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增财力适当向困难乡镇倾斜。抓紧落实县乡财政振兴工程的具体措施,对县经济开发区继续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认真总结近年来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县经验,积极研究化解旧债、控制新债的政策措施。[此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kt250.com-大*秘*书*网-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

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逐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实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做好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工作。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将所有补贴资金纳入统一管理和集中发放的渠道,规范和简化发放程序,方便农民群众,保障补贴对象利益。严格“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支出管理,全面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各项财政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七、加强依法理财行政,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等财经法规,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的财务监管。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扶贫、再就业、中小学危房改造、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进行跟踪问效。继续清理财政规章、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理财,自觉接受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审查。开展“xx”财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理财。深化会计管理政革,认真做好新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及实施准备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狠抓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重点聚焦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发展水平,确保贫困群众同全乡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扶贫政策不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已脱贫的贫困户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村投入力度,实施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驻村帮扶不变,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继续保持扶贫队伍力量不减,坚持单位帮村、领导包带、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帮扶制度不变,力度不减。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造血”功能,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帮扶措施不变,全面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和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标准不变,力度不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社会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兜底网络。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进一步提高五保、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筑牢兜底保障屏障,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特别是在水、电、路、网络和农村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结合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目标任务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实现“两个巩固”。巩固全乡脱贫人口不返贫、不掉队,巩固集体经济破零的村不“滑坡”,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实现“五个不减”。狠抓精准脱贫力度不减,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领导包村力度不减,驻村帮扶力度不减,督查考核力度不减。

3、实现“六个确保”。确保全乡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稳定超过现行扶贫标准;确保新发生的贫困人口及时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困难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高;确保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认真完成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5、全力实施《乡2018年—2021年度脱贫攻坚工程巩固提升的实施方案》。

四、措施办法

(一)预防返贫措施

严格落实“四不摘”制度,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支出、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时掌握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基本情况,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确保所有贫困户收入稳定超过省定脱贫标准线4000元以上。

(二)脱贫巩固措施

1、聚焦突出问题抓整改。围绕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对照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任务,迅速开展各项政策落实“回头看”,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好整改方案、建立健全整改台账,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整改时限,以问题整改落实提高我乡脱贫攻坚成色。

2、强化典型培树展成果。一要大力宣传我乡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深度挖掘乡、村两级干部、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脱贫路上担当作为,创新奉献的事迹。二要完善乡、村两级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反映我乡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三要开展好“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展示好脱贫攻坚系列成果。

3、持续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积极推进气化步伐,完成樊庄、管头、老坟沟等村的清洁能源入户扫尾任务。

4、引深落实健康扶贫服务。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筑牢“救治保障线”,加大对大病、慢性病的分类救助力度,落实好“136”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落实“先诊治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充实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5、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和特困群众供养保障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两无”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6、全力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以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要以绿草地公司为引擎探路子、树标杆、做示范,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扶贫造血功能,引领辖区肉鸡、香菇、小杂粮等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各村因地选择产业,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档,受益贫困户增收有保障,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积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按照“提升村、示范村、宜居村”三种整治类型,重点聚焦“违建、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项专项”整治,彻底改变存在的“脏、乱、差、臭”等农村环境问题。同时,以实施易地搬迁拆除和凋敝宅基地复垦工作为契机,加大对破房弃院、残墙断壁的拆除、整治、复垦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

8、倾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继续落实《县驻村帮扶十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以制度规范工作。采取“实地抽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的办法,督促“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六大行动”有效落实;采取“日记录、周调度、季督查、半年考核”+“日报告、外出报备”相结合的模式,强化日常管理考核;通过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等措施,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通过发现一批驻村帮扶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入开展驻村帮扶问题整改,推进提升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聚焦贫困人口脱贫,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的原则,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加强资金监管。要聚焦扶贫资金、产业项目,扎实开展农业产业扶贫领域“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乡纪委要有效运用“五账工作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财政所、农经站等政府各站所要加强扶贫资金、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篇5

■优化产业结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把握趋势、抢抓机遇,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发展新动能。

■优化城乡结构

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县域治理水平。

■优化区域结构

传统农区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跨越发展;发展基础好的地区,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提质发展,增强辐射带动力和区域竞争力;资源型城市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实现转型发展;和兄弟省相邻的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城市中心转移规律,重新审视周边和自己,扬长避短,再创优势。

2.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好创新载体

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开放合作、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环境优化,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壮大创新主体

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让科技创新更多地由企业来实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建立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创新联盟,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导者。

■完善创新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决策、成果转化、利益分配、金融支持、科技管理、协同融合等机制,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汇集强大创新合力;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运用军地两种资源和力量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新的增长优势。

■建设人才强省

把人才强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优化人才结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大做强高技能人才队伍;靠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来大力引进人才,完善柔性引进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注重引才和引智相结合,更加注重引进人才团队,以团队带项目、兴产业;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用好人才

3.深化改革开放,走好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深化改革要突出抓好扎实推进我省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企改革攻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

■扩大开放要突出抓好提升开放通道优势、提升开放平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等三个方面。

4.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从政治高度来认识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让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环境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

■把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机遇

用好政策措施,就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就能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动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就能以生态约束倒逼发展转型,催生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

■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坚持科学统筹、标本兼治,完善信息搜集研判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

篇6

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共建共享和谐锦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发展机遇和战略目标,发动和依靠全市干部群众,全面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开放牵动”战略,共同建设和谐锦州。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我们从锦州的实际出发,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工作重点,明确锦州振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240个规模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百亿光伏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县域工业异军突起。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三个优势产业不断做强做大,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两个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力、医药、纺织等四个传统产业逐步改造提升。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锦州港是我国北方纬度最高的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以完善和提高港口功能带动城市功能整体提升。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航道浚深、集装箱泊位和油品泊位等工程建设,增强港口竞争力。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滨海新锦州。2006年,锦州港完成吞吐量3150万吨,集装箱运输36万标箱,比上年增长79.1%。

实施“开放牵动”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锦州西海工业区被列为辽宁省“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之一,5年内计划安排总投资52.4亿元。工业区内,东方集装箱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金峰轮胎精细橡胶粉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开展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2006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95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8%,实际利用国内资金45亿元,比上年增长40%,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们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市100个试点示范村建设取得预期成效,“户户通电工程”圆满竣工,累计完成村通油路1564公里。县域工业园区、工贸小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标准养殖小区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带动和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有组织、成建制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实施整村推进式扶贫,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遭受大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较快发展。

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打牢共建共享和谐锦州的思想道德基础

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名城,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建共享和谐锦州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群众。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干部群众思想,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讲形势、系列主题宣传、市民看锦州等活动,引导全市人民发扬锦州攻坚战中锦州人民表现出来的英勇战斗、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上世纪60年代新兴工业城市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勇于吃苦、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坚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锦州的信念和信心。开展以“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民教育活动,召开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组建全市农村创业先锋事迹报告团,深入农村巡回报告,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亲情公交”、“文明的士”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共铸诚信为重点,深入实施“行业服务创优工程”。开展“天地人和,共铸和谐”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和谐文明城区、社区建设。2006年,我市的社区舞蹈《长辫情思》获第五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银奖。启动“导航心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发挥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的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宣传“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等一批先进典型。近两年,我市相继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依托锦州京剧团、评剧团、歌舞团、木偶团、杂技团等文艺团体,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06年,京剧《酒魂》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高奖。作为辽宁省唯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传媒业、文化演艺业、会展业、红色旅游业、地方特色艺术品生产交易业等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了辽宁省十运会、中国北方农展会、笔架山海会和国际民间文化节、全国京剧票友节、古玩文化节和萧军文化节等主题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唱响锦州湾”欢乐广场活动、“百场电影进社区”大型公益巡映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满族剪纸、辽西高跷、黑山二人转和辽西木偶等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了锦州的文化知名度。

三、关注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和谐锦州中的主体作用,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不断取得工作实效。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培训,建立健全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全市所有街道、社区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所),建立就业基地71家,5万多名待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2006年安置9.6万人就业再就业,594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2万、46.7万、39.1万和21.4万人,各项社会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农村低保全面展开,低保标准有所提高。

重点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启动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总计完成拆迁面积55.6万平方米,10479户居民喜迁新居,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启动5万平方米以下棚改工程,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006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25.8万人,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10所,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4.7万平方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卫生防疫体系。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96家,覆盖锦州城区所有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启动,参加农民152万人,参合率达78.2%。

篇7

 

近几年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在打通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断头路,同时又有与普通教育体系争取同等话语权的意图。其力图通过构建成熟、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度完善与质量提高。目前,人们探索的路径大致从学制、规划角度入手,借鉴国外不同经验,寻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解释路径。

 

回首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过程,从现有研究与讨论来看,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政策文本的颁发、解读与传播;二是引介与参考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瑞典、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三是梳理中国职业教育学制的发展史,厘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规整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以上讨论与研究既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背景、内容、思路、流程,又包括形成的共识、聚焦的点面与尚未释清的难题。以上讨论与研究,概言之,围绕“为何构建、构建什么和如何构建”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总体来说,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轫于部分学者与管理者的零散讨论,正式提出并进入建设轨道源自于政府建设引领。就时间起点问题,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1904 年的 “癸卯学制”。二是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三是2005 年 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癸卯学制”和职教法的确对于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就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实提法应该起始于2005年,2010年从政策文本转向落实。2011年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纳入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位列“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专项规划中,教育部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明确要求2012 年初步形成体系架构。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按着分步走的战略,逐渐朝向2020 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目标推进。

 

至此,整体上类似于道路设计与前期论证阶段。政策设计与理论研究者一致认同,现代职教体系归结为“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前者强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者强调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后者强调中高职协调发展。分别从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子系统展开。

 

系统是有点、线、面、体构成的,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完备的结构。在现代职教体系上,“点”是构成系统的关键要素,“线”是要素间的关系和运作逻辑,“面”是线与线之间构成的价值与功能,“体”是面与面之间的边界与流通。理想上来说,先分后合,从术而道。

 

本文题目之谓“别议”,是想在以上理论与政策引领的基础上,发散出一些不成系统的反思,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要从要素到逻辑,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体系”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多瞩目于要素及其简单关系的探讨上,如构建从中等到研究生层次的完备教育系统,打通普通教育的立交桥,激发企业行业的热忱参与等。在探索结构逻辑与运行法则时,多参考不同国家的做法。各国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形成缘由,各国行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福利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不同,不管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还是从“集中制”或“自由制”出发,各国后期在面对自身职教问题时都采取相互借鉴与补充的方法,形成以某种逻辑为主,其他逻辑补充的相互流通体系。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和职业教育问题,可以学习别国的成熟经验,但没有可以完全参考的蓝本,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问题尚需要“自己解决”。我们亟需综合化研究,从要素和简单逻辑线条间的衔接和融通,深入到内部运作逻辑的探讨。没有逻辑,最后的体系只会是一个框。

 

其次,要从职教到社会,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职教”问题。第一,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是“市场本位”,主张“社会优先”的国家(如德国)推行“企业本位”,我国推崇“儒家文化”则认定“学校本位”。但是,职业教育的问题不只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讨需要从学校回归社会,站到更高的国家规划的层面重新考虑。第二,我们探讨职业教育时,历来使用的词汇较多的是“服务、满足、适应”。这没有错。但一些人借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处于“服务、满足、适应”角色的职业教育附带了价值判断和等级排序,利用职教功能贬低与俯视职教,视其“位卑”。鲜有讨论,社会需要为职业教育做些什么?招生依旧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统招时北大清华等先录,一本次之,职业院校最后。三六九等的观念促使社会屡屡出现 “宁为普通教育的草,也不做职业教育的苗”“多一所职业学校,社会上就少一所监狱”等骇人听闻的习语。职业教育所遭受的冷遇,便是显性的社会排斥。如若依然存在类如某市长公开讲话所诉说的“我承认职业教育重要,需要大力发展,但我依然不会送自己的孩子读职校”这类语言背后的思想,那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画地为牢,便是“阶下囚”。从制度到观念,皆需要社会为职教做些什么。第三,从职校到社会不仅要强调政府、市场的运行主调,更要要求职业教育从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从关注围绕岗位的职业能力转向关注支持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宽泛能力。从这点上来说,“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并不矛盾。如今,更需要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个人”的发展起点与可持续发展的线路。

 

再次,要重视“现代”的研究,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现代”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二字凸显了我国职业教育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自我革新。在整个社会转型期,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正亲历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旧的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依旧刻骨铭心,现代社会新的伦理、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和社会转型同期进行,就要厘清“现代”在职业教育领域意味着什么。现代化、现代性的讨论汗牛充栋、林林总总。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其中一点无疑,“现代”必然是在面向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的道路前进的。更加民主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摈弃如上所述的三六九等的分流、分层和特权观念;“现代”意味着新的袪魅与启蒙的开始。

 

言说于此,突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犹如社会城镇化进程,乡野文明被冷落、破坏与抛置,城市文明难以辐射、统辖与浸染。如此,职业教育更容易导致像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留守人员和城中村现象一样,旧时、童年梦中的乡村已然不在,新的邻里如同陌路,文明进程尚未完成。到时,就不是小时候的院墙隔开了人心的问题了,而是体制壁垒铸就了“围城”。为避免如此,我们需要在国家引领下,启迪职业教育内部苏醒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构建。

篇8

(一)关于教育工作

1.各类教育协调推进。全县幼儿园从2015年的1所公办园、4所民办园发展到2020年的231所(个),其中,县公办园1所、民办园12所、“一乡一园”25所、“一村一幼”教学点193个。在园幼儿从5828人增加至167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幼儿6544人,入园率88.73%),全县4—6周岁幼儿毛入园率达83.16%。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十年行动”计划、均衡发展等建设项目,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强化教师补充,全县师生比达到了1:21的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州级复核、省级评估。在校高中生从2016年的5个班182人增加至2020年的19个班974人(其中,江油、会理5个异地班196人)。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本科累计上线130人,其中一本15人。认真按照大小凉山“9+3”中职教育政策,先后送出“9+3”中职学生2729人、“3+2”和3年制中职学生2005人。此外,通过东西部协作输送中职学生54人。

2.新增学位缓解入学难题。整合9.96亿完成68所学校173个单体项目建设;投入7.953亿元启动4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教育园区、阿布泽鲁小学、地洛二小等3所学校,完成38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改扩建工作。全县中小学校舍面积达到459994.02㎡,新增学位11592个;运动场面积达到364558.36㎡;宿舍面积达到156044.72㎡,新增宿舍1836间14688个床位。目前,县内学校班额平均为52.88人/班。有学生宿舍3751间30008个床位,平均0.99人/床位。全县38447名7—12周岁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5063名13—15周岁少年入学率达到99.59%。拖觉镇中心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3.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是加大学生资补助力度。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学生资补助资金60317.78万元,其中学前7860.06万元,受益6.41万人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补助资金50675.74万元,受益19.02万人次;落实普通高中补助、助学等资金588.68万元,受益0.16万人次;落实中职和本专科建档立卡特别资金522.23万元,受益0.31万人次;设立教育救助基金671.17万元,救助困难学生0.53人次。二是全力确保教师待遇。累计投入3530.35万元补助农村教师0.45万人次,投入3857万元补助特岗教师0.13万人次,投入7269.3万元发放村幼辅导员劳务报酬0.3万人次。建成教师周转房1412套,争取国家能源集团教育基金500余万元,累计发放260余万元。

4.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招聘特岗教师383名、公招教师530名、考核招聘教师137名、公费师范生34名,补充教师1084名。出台选人用人等管理制度,交流轮岗校长49人次;组织参加省、州教师培训7518人次(国家级含“国培计划”2908人次,省级1484人次、州级78人次)。

(二)关于体育工作

2016年以来,先后投入455.6万元在94个行政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受益群众19128户83208人。先后投入80万元在38个行政村实施“彝家新寨健身路径”项目,受益群众8159户33011人。投入54.1万元为49个购置村民俗坝子体育健身设备,保障群众有良好的健身环境,提高健身质量。

(三)关于科技工作

2016年以来,投入60万元实施“凉山半细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带动两个村10户农户,人均增收3500元;投入40万元在沙洛乡哈石普村、鲁子村成功实施“蓝莓栽培示范研究与推广”项目;成功实施省级科技扶贫重大项目“优质特色水禽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先后4次为乐安乡坡洛村、日朵村20多户贫困户发放价值60万元的优质水禽9600只和饲料18000公斤及药品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成功申报省级科技扶贫专项项目“马铃薯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与示范”,带动特木里镇日呷、则洛、苏嘎3个贫困村50户贫困户脱贫,助推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辐射带动2000户贫困户增收。指导培育壮大马铃薯、黑绵羊2个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马铃薯示范基地、黑绵羊示范基地等2个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州级项目《高山土鸡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高山脆红李种植研究与示范推广》。

二、2020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持续抓实党建工作。一是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度学习计划》,先后集中学习10次,全面加强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二是抓实学校党建重点工作,开展警示教育120人次,述职述廉1次,转正党员51名,培养积极分子124名,列为发展对象38名。三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指导2个联系贫困村做好产业发展、就业脱贫增收等工作,选优配齐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全员帮扶下沉500余人次。

(二)不断强化校园安全。按照“两案十制”要求抓实疫情防控,开展专项培训3次、健康教育活动83次和实操演练80余次,购置测温仪620台、体温枪60把、84消毒液9.3吨、酒精871升、一次性口罩21.42万个。开展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2次、“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1次;广泛开展西昌“3.30”火灾反思警示、校园森林草原防火、汛期安全教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安全应急演练和教育,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三)加快基建项目进度。均衡发展等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此外,完成25所迎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截止6月19日,我县226所学前教育园舍全部投入使用,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特木里镇则洛二小和县城二幼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建设,预计2021年春季学期可投入使用。

(四)持续抓实控辍保学。完成省控辍保学动态销号系统销号任务1314条、州控保办反馈357条中335条户籍、学籍存疑信息中核查更正工作;截止10月9日,小学毕业库4908人学籍全面“清零”,“幼升小”新生5618人全部入学。先后视频调度14轮,开展10轮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同步要求各乡镇、学校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并常态化扎实推进。在出县重要通道设立卡点5个,县内共排查车辆6320余辆,劝返适龄儿童少年74人次,先后通报批评乡镇1个,处罚帮扶负责人2名,处罚监护人5人。

(五)高质量推进“学前学普”行动。锁定“让学前儿童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目标,组织开展幼儿普通话测评,完成村幼教点基本设施设备数据统计、小学一年级曾入园学生与未入园学生成绩比较分析,开展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3期860余人;完成59个村幼教点、19个“一乡一园”设备采购和村幼教点环创工作。

(六)持续抓实队伍建设。一是在县民小、交际河中学等5所学校开展中层干部竞聘试点,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推进“县管校聘”和交流轮岗等工作,为县城学校遴选教师245人,新提拔交流校长17人、副校长29人。三是加快推进2020年教师招聘工作,242名(含141名合同制)新招聘教师全部到岗,选聘辅导员147名。四是接收江油市对口支教教师19名,高校顶岗实习支教教师254人,教育部帮扶凉山支教教师8人。

(七)持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学前阶段16152名在园学前幼儿免保教费1146.09万元、13082名农村学前幼儿膳食补助经费784.92万元、公办幼儿园13450名幼儿学前生均公用经费672.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43975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3526万元、免作业本费137.4万元、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补助3376万元、25917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4421.91万元、8890名非寄宿“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558.92万元;10700名学生高海拔取暖补助297万元。普通高中阶段6411名高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108.97万元,生均公用经费、免学杂费、书费补助122.43万元、47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中国家助学金95.4万元。中职教育补发2019年中职和高职学生资助金6.5万元、建档立卡特别资助技工5.7万元。并下达教师培养培训经费1249万元;此外,拨付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经费1267.6万元,下拨学前辅导员劳务报酬1809.4万元。引进学前学普资助项目物质(折合)8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资助资金和物质(折合)667万余元。

(九)持续推进科技扶贫工作。2020年,立项“科技扶贫特派团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优化提升与运行维护”等省级科技扶贫项目2个;立项“高山土鸡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适宜栽培藜麦品种筛选和种植示范”“高山脆红李种植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州级扶贫项目3个,获得支持经费140万元。目前,各个项目均按照项目任务书进度,组织实施。

(十)加快推进体育扶贫和校园体育工作。完成总投资54.1万元的49个村民俗坝子体育健身设备安装工作,保障群众有良好的健身环境,提高健身质量;开展“小飞人篮球训练营”一期,篮球裁判员培训一期38人;成功举办第二届“阿布泽鲁杯”校园青少年学生足球比赛和校园篮球操比赛。

三、教体科局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继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体育、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对接“十四五”和下一步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创新改革发展,突出“体教融合”大力推进社会体育和校园体育互动发展,突出造福人民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加快推进幸福美丽繁荣文明新作出应有贡献。

一、防疫情,常态化抓好防控工作

1.强化校园疫情防控。指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州教体局工作要求,抓好开学“前”、“中”、“后”全程疫情防控和信息摸排、调度督查、跟踪监管工作,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2.备好备足防控物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按照标准配备好手持式测温仪,同时配备足量的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全面科学有序开展校园消毒杀毒工作,保障校园安全。

3.抓实校园环卫工作。精心谋划、全力抓好春季开学工作。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化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定期开展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抓党建,切实强化党的领导

4.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入教体科局党组领导班子重点学习内容和干部教师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学习讨论,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

5.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县委、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和完善党对教体科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持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6.坚定不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县十项规定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防“”问题反弹,力戒形式主义、。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腐败问题。

三、促发展,协调推进各类教育

7.推进学前教育提档发展。坚持以“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为培养目标,全覆盖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特别是村幼教点保教质量,同时,加快民办普惠园发展。

8.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县”为抓手,精准对接优质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9.推进高中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入推进江油一中对口帮扶和禅城区“点对点”帮扶各项工作,创新组织管理、优化教学结构,为创建州级示范高中奠定基础。持续落实“9+3”“3+2”等中等职业教育惠民政策,不断为脱贫攻坚增底色、添亮色。

10.推进特殊教育加快发展。加快拖觉镇亚河小学步伐,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加大投入,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权益,并进一步强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

四、强担当,不断增强保障能力

11.合理安排经费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做好2021年教育经费预算安排,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推动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统筹推进体育、科技相关项目经费,确保高质量推动发展。

12.强化惠民政策落实。持续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各项资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大力度推进重残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继续推进体育惠民工程,不断深化“体教融合”。

13.优化规范财务工作。加强对教体科系统各项经费支出的检查、督查及内审工作,规范学校财务支出管理。加强对财务报表的指导,充实核算中心力量,加强对核算中心管理,规范学校各项支出。同时加强和规范社会资助管理工作。

14.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按照“小学向乡村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办学原则,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推进3000个学位的特木里镇初级中学项目建设,同步做好3000个学位的1所县城小学项目建设启动工作。同步加快“十四五”期间学校项目建设规划,解决好县域尤其是县城学位欠缺的问题。

五、强师资,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5.切实抓实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重要政治责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常态化教育学习长效机制,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

16.强化师能提升。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建设。加大教学常规和学科业务能力培训力度。试点实施“青蓝”工程,推进“传帮带”工作。继续开展“千师进万家”家访活动,同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17.抓好交流轮岗。扎实做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启动“五好”(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好校风、好业绩)学校创建,试点“教联体”制度,以“县管校聘”为重要载体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8.提升教学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着力“五育并举”,继续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质量“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相关工作,切实丰富学生校内学习生活。

六、抓控保,依法完成义务教育

19.持续抓实控辍保学。锁定“一个都不能少”工作目标,逐一落实省州县控辍保学工作要求,在现有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体系,全力落实教育局长、校长、师长责任,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环节,持续常态化抓实控辍保学并推进任务“清零”,同步建立健全控辍保学“互联、互通、互控、互助”长效机制。

六、重体育,务实推进健康惠民

20.推进体育项目建设。依托县城及县城附近学校项目建设工作,启动新建体育运动场馆1个,并力争纳入州级项目库。继续推进“民俗坝子体育健身项目”“健身路径”和“彝家新寨”等体育设施项目建设。

21.推进校园体育运动。积极广泛开展各类校园体育活动,加快发展篮球操、女子足球、青少年武术等校园体育,继续开展“小飞人篮球训练营”“阿布泽鲁杯”校园青少年学生足球和校园篮球操比赛,进一步抓实“体教融合”和社会体育的共同发展。

七、兴项目,推进科技扶贫为民

22.结合实际,力争在州级“十四五”项目规划中争取省州倾斜支持力度,进一步抓实科技扶贫项目的落地落实。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设计;资源利用;舒适

Abstract: China's huge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pressure, make our country faces a toug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f there is no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right management idea guidance,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how to urban planning in into the ecological concept, has more and more concern for our country.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of natural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s well as in the use and comfortable requirement how to unity,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factors, such as the design for the depth, th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flow and circulation, 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effects on people, and so on, the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create a ful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high quality comfortable space of city 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ign; Resource utilization; comfortabl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无论是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可以认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形势,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 9 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城市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之一。

一、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是政府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活动集聚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市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是依法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国内外经验证明,城市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国情决定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大、耕地少、人均资源不足、一面靠海、区域差异大的特殊国情,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兼备的。

中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在全球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人均资源量不足与消耗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从乡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规模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提高2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健康与否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世界。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我国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我们不仅要研究解决过去几十年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未解决的一些问题,也正好赶上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这既是我国城镇化能在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市场的有利条件下迅速发展、能在新兴工业化的较高层次上展开的有利机遇。但同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更高。加上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在全球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人均资源量不足与消耗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得我国与当年西方发达国家和后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条件都大为不同。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走主要依靠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挥城市规划综合调控作用,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促进城镇化和各级各类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增加,城市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前30年城镇化年均增长速度的3倍多;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在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至2003年,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 7个增加到 7 8个,2 0万-5 0万人的中等城市从5 9个增加到22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个数从115个发展到320个。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04年,全国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88.8%,燃气普及率81.6%,污水处理率45.7%,人均公共绿地7.4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52.1%,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24.9平方米。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城市在国民经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通过大量利用外资和国外市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很快,形成了以上海、京津、穗港深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成为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的重点区域。城市的反哺作用增强,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在城市规划等政策调控的作用下,较好地实现了城市的紧凑发展。

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城市规划立足国情,坚持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实施严格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我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内的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编制方法不断改进,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强,法规日益完善,实施保障机制日益健全。规划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在促进城市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好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与迅速变化的发展形势相比,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局部地区的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质量的倾向,城市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大拆大建、不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特点等问题还较突出。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看,城镇化水平超过3%,即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新的世纪,中国政府已确立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刚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充分体现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目标。

按照中央政府的一系列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体现其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指导,结合国情,深入研究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要进行分类指导,并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政策,努力使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抓紧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并将其作为引导和调控全国城镇发展与布局的政策手段,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跨省区重点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要指导地方城市改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突出应当重点监管的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方面内容,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明确城市空间增长的界线。要完善城乡规划管理法制,建立健全规划督察员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监督,保障国务院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从地方政府来说,应当搞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省级政府应当允分运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手段,引导和调控省域内城镇发展;加强省域内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协调与监督。城市政府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衔接,增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强引导和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和建设的能力。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特别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的创建。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容量有限,通过国际市场来获取能源资源的制约因素较多,量也有限,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着力推进城镇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镇应当尽可能紧凑发展,搞好城镇环境治理,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关键是要做到从城镇的资源环境条件来谋划城镇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城市特色。历史传统、R妙环境、人文景观是城市的特色所在,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发展必须在遵循普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确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塑造城市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这也是面对全球化的正确选择。我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是保留并创造城市特色的基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当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必须科学制定保护规划,合理确定保护范围、内容、重点和方法,认真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深知肩负的重大责任。中国将坚持不懈地努力,通过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规划;创建更美好、更节约、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 园林 城规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2]吴良镛著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周曦等著 《生态设计新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刘雪 《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和兼论与注重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3

[5]可持续发展设计网站

个人简介

篇10

ィㄒ唬┕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1.刘易斯(W.A.Lewis)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在刘易斯模型中,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决策被认为是唯一地取决于城乡收入差异。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部门且一般工资水平达到一定比例,农民就愿意离开土地转移到城市谋求新职业。这就隐含了一个假定:即城市部门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转移的农民都可以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工作。

2.费景汉(J.Fei)和拉尼斯(G.Ranis)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他们提出了以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拉尼斯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变为大于零但仍低于不变制度工资。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即隐蔽失业者已经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的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而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

3.托达罗(M.P.Todaro)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的模型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这种决策依据包括两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这种差距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这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移民的重要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引进这一概率变量,是托达罗模型一个重要的贡献,从而可以解释农民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以下还会作出移民的选择。

4.哈里斯(J.R.Arris)对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从HT模型中得出的一种假说是:较高的城市工资会导致较多的城市失业。如果农村收入水平不能提高到一定程度,城市部门中充分就业的努力就注定要失败,因为创造额外的就业机会将导致更多的移民流入城市部门。基本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假定,城市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外生决定的。根据这一假定,内生决定的市场结算工资将会导致流向城市部门的移民人数减少,由此产生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失业率。最低工资的上升和其他现象可以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并导致就业增长比产出增长低。修改后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意味着城市就业机会创造比率的提高会提高失业水平。若已知创造城市就业的不同手段(如部门工资补贴、创造或扩大市场需求等),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则可以根据HT模型以产量收益或损失来衡量。

5.斯塔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对贫困假说。斯塔克等人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来解释转移问题,他们假设人们转移不仅受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那些按照当地基本要求来看收入水平太低,因而许多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会有转移动机。主要思路是:有些农户在村里感受到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便愿意转移出去。但他们遇到一个改变参照系的问题,即他们一旦转移到城市,他们用以对比的收入水平就不再是其村里的乡亲,而是城市的生活标准。然而,如果选择一个在文化、地理上都十分生疏的地区转移的话,他们可以把自己和当地社区隔绝开来,而不改变参照系。因此,选择国际转移是一种避免改变参照系的农户策略。

6.乔根森(D.Jorgenson)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他的论点可以概括为:(1)农业人口(包括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2)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相反,乔根森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3)在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工人的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

ィǘ)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1.关于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影响的理论。高国力在托达罗预期收入模型的基础上,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因为从微观个体转移的经济原因分析,每个人转移的经济动机总表现为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转移。因此,研究区域间劳动力转移必须考虑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因素他还认为,就业机会除了与经济增长速度有关外,主要依靠当地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也是研究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变量。“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蔡P从另一个角度,即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相对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

2.关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影响的理论。中国学者对教育在劳动力转移决策中的作用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赵耀辉得出的结论是,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偏爱于当地的非农劳动,而不是转移。在一个农户水平上的模型中,赵耀辉得出结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对转移决策有较为显著的负的影响。朱农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对女性则没有。性别是对转移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之一。女人较男人不喜欢转移。赵耀辉发现女性的转移概率比男性低7%,另外,赵耀辉又发现有55.3%的女性不愿意转移。这个结果也许反映了城镇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状况即主要需要男性。婚姻状况是转移决策中的另一重要因素。已婚使转移概率降低2.8%到10%。赵耀辉认为已婚的农村劳动力和平均水平相比较有37.6%的人不愿意转移。朱农发现婚姻状况有显著的负影响。对这种结果的首要解释是已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注3)(包括现金成本和心理成本)。赵耀辉发现,年龄对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她的结论是基于年轻人的转移选择受到严格的限制,并推测年轻人很少有机会转移,尽管他们非常愿意转移。然而,赵耀辉又发现转移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她认为这是因为年龄较大的转移者的生理成本较高,在这篇文献中,赵耀辉认为年龄之所以对转移有负的影响在于年龄较大的转移者收益期较短。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农村转移者是临时转移者,因而很难看到这种解释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相关性。

3.关于制度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影响的理论。蔡P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农村劳动力迁出农村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转移者在城市定居的过程。并分别考察了我国的传统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过程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举例来说,城乡之间的预期收入很大,以至于贫穷的农户有强烈的转移愿望,即使他们的社会网络和工作合同帮助他们在城市找到工作,也是不可能做出转移决策的。而且,由于城市歧视政策的存在,转移者无论受教育水平如何,只能在脏、累、差的工作岗位就业,这肯定会降低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年轻人的转移意愿。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对未来就业的考虑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要多。在某种意义上讲,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

二、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模式

ィㄒ唬┕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模式

1.英国模式。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除了被迫向本国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外,还向殖民地国家特别是美国转移。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当时英国的国情息息相关。

2.美国模式。美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结束,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化浪潮的涌起,美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属于自由迁移模式。从转移方向看,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基本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包括商业和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部门。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有地域转换先于职业转换的特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美国特有的经济社会背景所决定的。

3.日本模式。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成功模式的又一典范。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战前几十年,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一直存在剩余劳动力。而战后,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真正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4.韩国模式和台湾模式。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它们的农业劳动力份额都已下降至20%以下,比二战初期下降了50%多。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基本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从具体的转移模式看,韩国选择了集中型转移方式,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而台湾则选择了分散化转移方式,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是多元的,既有向大城市流动的,也有向中小城市转移的,同时还有被农村非农产业所吸收的。

5.以巴西等国为代表的拉美模式。以巴西为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城乡人口流动性高、流动规模大,城市化速率高。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土地高度集中等问题比较突出。第三,从产业结构来看,巴西存在着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相脱节的现象。目前,伴随着巴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正规经济特别是服务业(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ィǘ)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模式

1.内外部、就地转移模式。内外部转移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业内部转移和大力发展与农业有关的乡镇企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模式。就地转移模式是指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模式,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劳务输出、农田集中经营、城市化模式。劳务输出模式认为,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总目标的劳务输出,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有可为。农田集中经营模式认为,土地逐渐地集中到农田经营者手中,既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幅度提高农业边际生产力,又会形成外推机制,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脱离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模式认为,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小城镇、小城市,促进城市化,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3.深分工、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深分工模式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深分工的市场机制,围绕深分工的需要及时搞好配套体系建设,使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地发挥个性,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认为,伴随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趋势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是推动中国经济振兴发展的根本对策,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4.复合转移、私营经济转移模式。复合转移认为,绝对强调某一转移模式都是片面的,必须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大办乡镇企业、组织劳务输出、向大中城市及小城镇转移等综合措施,全方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私营经济模式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私营经济的日益发展,反过来为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几点启示

ィㄒ唬┰谡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转移模式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

シ⒋锕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工业化的速度有多快,规模有多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有多快,规模就有多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来解决,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和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来实现。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的高达60%~70%,第三产业中有相当多的就业人口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

ィǘ)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ナ且苑⒄估投密集型产业为主,还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是以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还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重要影响。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重视节约资本的创新,英国在工业化后期发展农工综合体,都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同样,韩国和台湾在20世纪60~70年代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则针对本国劳动力短缺的特点,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可见,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否制定出切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ィㄈ)做好劳动力素质的优化工作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

ト毡敬用髦问贝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的教育事业由此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拨款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日本农村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也为日本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迅速转移提供了内在条件。同样,美、英等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劳动力素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从19世纪末到1945年就完成了由使用畜力到使用机械力转变的农业机械革命,1970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10.8%,到90年代则减少到3%以下,但是,美国的农业产值并未因此而减少。原因在于美国农业应用了大量的新工具、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科技含量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ィㄋ模鞘谢和非农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

シ⒋锕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城市化,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50年代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即农村劳动力更多地趋向于在农村内部转移,而并非涌向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非农化或农村城市化,城乡之间的差别进一步缩小,许多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存在城乡差别。这种阶段性的新变化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城市化的演变具有时序上的规律性,其本质是高度工业化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对于限制大量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和解决“城市病”具有积极作用。

ィㄎ澹┡迨S嗬投力顺利转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