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绿化设计案例

篇1

“垂直绿化”作为利用城市立体空间,快速增加城市绿色植被,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的有效手段之一,逐渐为公众认知、接受。“垂直绿化”技术也从过去单纯通过攀附、固定、贴植、垂吊等方式覆盖建筑物立面或构筑物表面的立面绿化,发展到现在结合构筑物结构,运用多种新型技术的多元立体绿化技术。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即将景观设施与垂直绿化的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概念设计、实践,打造一系列具有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的垂直绿化景观设施,以此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空间。

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

根据上海市1998年10月颁布的《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的定义,垂直绿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他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该定义是传统意义的垂直绿化,但经过了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垂直绿化的施工技术,还是公众对垂直绿化的理解,甚至是社会对其的需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10年福建省颁布的《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DBJ/T13-124-2010)中就指出除墙面绿化之外,阳台、窗台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栏杆、桥柱、灯柱等绿化形式都可涵盖在垂直绿化范围之内。因此,现代意义的垂直绿化已经从墙面绿化发展为更多元的空间立体绿化,这也是本文所针对的关注点。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景观空间的营建成为公众实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的一种平台,景观设施作为近人尺度的景观空间营造的组成部分,若能将生态功能、审美需求及近人尺度等加以综合考虑,必然能成为未来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

由此可见,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相互融合,必然成为景观营造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图1、图2)。

垂直绿化设施的发展现状

作为营造城市景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垂直绿化发展迄今不过十几年时间。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城市中,垂直绿化的建造方兴未艾,特别是在德国、法国等屋顶绿化建造起步较早的国家,垂直绿化建造已经形成一套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技术。近年来,法国的垂直绿化,特别是墙体绿化设计的艺术性征服了全球众多向往绿色的公众的注意力,其代表人物帕特里特·布兰克博士运用“植物天然彩绘”的方法,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亚洲各国中,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在垂直绿化推广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现代垂直绿化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2010年上海市世博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博会很多场馆建筑都采纳了“垂直绿化”的理念。其中,世博主题馆的一面5000平方米的植物绿墙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但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垂直绿化的形式在城市空间中更多的是与建筑墙面相结合,在垂直的二维空间中打造绿色平面。垂直绿化技术与景观设施相结合的尝试并不多见,这种集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及技术支持为一体的的更加概念型的作品似乎尚在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公众对于前述这种不仅能满足生态、休憩功能要求,又能体现艺术内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景观设施兴趣与日俱增,这将大大推动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活动。

垂直绿化设施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通过研究不同尺度城市空间中人的户外活动情况,提出人的使用适宜与否是衡量城市空间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将城市“大空间”划分为或还原为近人“小空间”,提出让城市空间更加富有人情味的理念。笔者也认为,城市空间景观营造应当更多地将关注放在公众的感受角度。从尺度上看,景观营造的空间是以人作为考量尺度的基本单位;从感官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满足人对阳光、空气、自然亲近的需求;从活动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一个供人交流、休憩的平台。

综上,城市景观营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公众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多元化艺人空间。人的本性与城市生态问题的结合,无疑使得城市景观营造的目的性愈加明确。

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种将植物与景观设施融为一体的生态设施,在设计上应当从景观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等要素融合,它的存在不仅仅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也应当提醒公众珍惜自然生态的可贵。

如此一来,垂直绿化设施的作用就与城市景观空间营造的目的相互契合,垂直绿化设施将是城市景观营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下是笔者通过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设计实践。

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

1. 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

设计理念:基地位于一个艺术类、应用型为主导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楼二楼平台,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学校设置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计划中安排生态景观教学,对教学体验实践提出要求。因此,学校计划将基地设计成一个景观课程的教学体验点,同时可作为师生的休憩场所。故而,场所设计时就将空间的景观营造与教学设施相互结合,构建一个集景观展示、教学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空间(图3)。

设计方法:首先,设计理念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理解、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地点。在心理层面上通过体验实现“行动与思考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以此营造良好的体验式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其次,设计手法上利用多种垂直绿化形式,将垂直绿化的结构,原理,适用植物,雨水收集,特殊铺装等知识结合其中,采用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营造出可变的休息交流空间,并在需要时变换为展览使用(图4至图6)。最后,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该设计方法将成为垂直绿化设施在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一个实际探索(图3至图6)。

案例结合实际要求,实施性强,突破了书本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做到实物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垂直绿化设施本身也将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2. 生态“鸟亭”

设计理念: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与自然渐行渐远,人类与许多生物界的朋友(如鸟类)的关系也日益疏离。基于实现人与鸟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设计师意欲打造一个集鸟类栖息、人类休憩、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垂直绿化设施,在该垂直绿化设施中,公众能看得到景观、学得到知识、并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珍爱资源。

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景观设施的形态与垂直绿化的布置,仿生鸟巢与鸟类栖息的环境,还原鸟类的原本家园,以此增加友善度(图7);其次,生态功能上,通过设计雨水收集、储蓄等方式,做到雨水的合理再利用(图8);然后设施上设置鸟类观测及生态知识科普的设施,供来此休憩的公众提供一个了解自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平台(图9);最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窗口。

该案例将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来考虑,在这个可视化的运转生态系统中,公众与自然愈发亲近,表达了设计本身的社会责任。

3. 模块化设计

景观设施形式往往随着景观空间属性的不同,在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不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批量化设计往往不符合垂直绿化设施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而模块化设计辅之于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快速拆卸和搭建的特点应成为了垂直绿化设施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垂直绿化设施往往融合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特别是强调观赏性的主题花镜,只有当垂直绿化设施与周边花卉植物有机融合,才能在达到体现自然野趣的同时凸显“意蕴美”(图10)。

该案例是将设施模块化,每个单元构架均成为一个单元体,通过不同数量和大小组合打造不同效果。每个构架如同一个网状结构,可以自由弯曲成形,并组成一组景观观赏结构,将其固定后种植上爬型藤类植物,周边配以不同的花卉草木,打造出飘逸空灵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不同的室外绿地空间摆设(图11)。

结 语

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互相结合,可以向公众展示生态、美学、社会等多种功能,使得其成为近人尺度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上述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生态“鸟亭”和模块化设计三个案例的实践,我们看到垂直绿化设施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能够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垂直绿化设施不仅仅是景观营造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篇2

关键词:新式墙面绿化;种植形式;植物种类;配勘乡式;景观效果;发展前景

广州和深圳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使其人口剧增、居住绿化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挖掘新的绿化形式,拓展城市绿化空间,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减缓生态矛盾对广州和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垂直绿化可有效缓解绿化用地紧缺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垂直绿化通常使用攀援植物或悬垂植物,种类少、见效慢、欠灵活,并且对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新式墙面绿化作为传统垂直绿化的改良,为高密度城市绿化提供了方向。它也称为设施类墙面绿化,即利用模具结构或其他支撑物,将植物直接种植于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等垂直立面的绿化形式。新技术的应用使植物选择范围从藤本拓宽到草本、灌木甚至乔木,极大丰富了绿化的形式与可能性。然而,新式墙面绿化的种植生境特殊,土壤稀少瘠薄,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调查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墙面绿化场所,分析其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和景观效果,并通过案例现状结合市场调查总结出效果较佳的新式墙面绿化材料和配置形式,为华南地区的新式墙面绿化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1.调查地概况

广州和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均为国内城市人口最密集、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线城市,且均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与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在新式墙面绿化方面,广州和深圳先行先试,绿化技术和面积在国内较为领先。

2.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实地调研广州和深圳两地30个随机选取的新式墙面绿化场所,记录植物的种类、种植方式、配置形式和景观要素等信息(表1)。其中种植方式以模块式、铺贴式、攀爬或垂吊式、摆花式、布袋式、板槽式进行分类统计,植物景观要素从植物叶形、质感_6]、叶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分别计算每种植物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中出现的频度以及综合频度,其公式为:

频度=(某种植物出现在某种种植类型的次数/某种植物类型的样方数)×100%

综合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总次数/全部样方数)×100%

3.结果与分析

3.1新式墙面绿化场所概况

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和深圳新式墙面绿化主要使用的种植形式为铺贴式、摆花式、模块式和板槽式,各自的特点见图1。30个新式墙面绿化场所中,平均绿化面积为43.22m2,最大面积达297m2,最小仅4m2,而小于30m2的绿化场所占了56.67%。平均使用的植物种类为7种,最多为13种,最少仅2种,低于10种的比例达76.67%。调查到室内案例10个,半室外案例2个,室外案例18个。室内墙面绿化植物多存在生长不良的情况,特别是徒长现象;而室外植物主要表现为缺乏养护,部分植物生长过快破坏了预先设计的图形纹理,未及时更换大面积死亡枯萎的植物等。

3.2新式墙面绿化植物应用

3.2.1植物习性

30个墙面绿化场所共记录了68种绿化植物,隶属于27科,以天南星科、百合科和竹芋科为优势科,占总数的8.82%-17.65%;五加科和马鞭草科等13科应用植物种数次之,占总数的2.94%-5.88%;铁角蕨科、芸香科等11科植物应用最少,均占总数的1.47%(图2)。

从植物的习性上看,草本植物最为丰富,为45种,占调查植物总数的66.18%;灌木植物次之,为16种,占总数的23.53%;乔木和藤本植物较少,分别为4种和3种,占5.88%和4.41%。从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来看,以喜阴植物为主,统计出40种,占总数的58.82%,且多数为室内的观叶植物;喜阳的植物次之,占总数的32.35%;中性植物较少,占总数的8.82%。

3.2.2植物应用频度

30个墙面绿化场所中,出现综合频度较高的植物为鹅掌藤占8.59%、绿萝占7.36%和长叶肾蕨占7.36%(表2)。鹅掌藤、绿萝、吊兰、广东万年青、紫背万年青、红背桂等植物出现频度均较高,生长也较好,是华南地区较为理想的墙面绿化植物。而长叶肾蕨、袖珍椰子、花叶万年青等应用频度高,但长势较差,选择时应谨慎考虑。

3.3绿墙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

新式墙面绿化植物的叶形(图3-A)以卵形叶与条形叶植物为主,卵形叶植物作为块状纹理,条形叶植物镶边勾勒,分别调查到19种植物;其他叶形的植物用于点缀调和。在植物质感方面,粗质感植物叶形较大,质感粗糙,能起到视觉聚焦;细质感植物叶小精细,能拉远景深,形成层次感;中质感植物介于两者之间,起调和作用。调查中,中质感植物使用种类最多,共计27种;粗质感植物次之,共计25种;细质感植物使用相对较少,共计16种(图3-B)。丰富的叶色变化使整个墙面绿化富有动感和活力,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多会针对不同的空间和营造目的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调查中,以翠绿叶和花叶植物为配置基底,分别调查到26种和24种植物种类。其他叶色的植物用作点缀突出,使用的种类均低于10种(图3-C)。

调查场所中,广州东站东方宝泰广场(图4-a)、深圳京基100广场(图4-b)、深圳花卉世界润城公司室外项目(图4-c)、深圳园博园金鸿公司展品(图4-d)、广州红棉国际服装城(图4-e)、广州猎德天銮国际(图4-f)6个绿化场所综合考虑了植物的叶形、质感、叶色等特性,墙面绿化景观较佳。每个案例都运用了条形叶、掌状叶、卵形叶等叶形,整体上富有变化。质感上,粗糙程度有变化,形成高低远近的错落感,以深圳京基100广场最为明显。叶色上,以绿色为主基调,从黄绿过渡到深绿,并用红色或紫色叶作为点缀。广州东站东方宝泰广场室内案例还使用彩色光使植物的颜色更加艳丽。

4.结论与讨论

4.1种植方式改良

调查中发现,目前广州和深圳4种主要种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较难克服灌溉系统因日久老化而堵塞的问题,也无法确保持续的绿化效果。铺贴式种植布毡质量较差无法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水肥在布毡上分布不均导致植物生长参差不齐,且绿化施工复杂、更换植物繁琐导致成本和养护费用高昂。摆花式、模块式、板槽式皆存在结构易外露、衔接不自然、种植基质易老化、种植槽易堵塞和积水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加强新型优良材料的应用研究,提高绿化设施的耐久性。如混凝土材料在传统边坡绿化中应用广泛,给新式墙面绿化带来启示。多孔混凝土材料具有成本低廉且与植物适生关系较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实践中应重点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设计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植生结构,保障植物根部的透气性和伸展性等。

2)优化喷灌系统,选用更好的喷灌设施,改善灌水器构造,防止堵塞和老化。另外,合理安置喷灌系统,通过合理控制水压使喷灌均匀,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灌溉条件。

3)对绿化种植构架进行创意化设计,减少生硬外观。可通过改变构架的形态,如设计为交错的种植结构,利用植物来遮挡部分结构;或使种植构架的外观具有较佳的设计感,成为墙面绿化的组成部分;亦或选择叶密度更大的植物种类进行遮挡。

4.2植物应用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和深圳两地新式墙面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少且多数为天南星科和百合科等耐荫植物,植物生态习性选择范围较小;外来植物多,乡土植物少,整体景观单调。其中,忽视植物生长特性,在室内种植了袖珍椰子、红边龙血树等喜阳植物导致植物徒长严重、景观效果较差;而室外种植喜阴的花叶万年青等植物因无法抵抗阳光直射而大面积死亡。草本园林植物在墙面绿化中应用较多,但其抗逆能力不佳,在粗放管养的室外常常会大面积枯萎。植物搭配上,由于植物种类选择有限,导致较多墙体无法顾及传统园林绿化中的层次、色彩、质感等要素。建设较早的珠江新城等墙面绿化仅考虑了大面积的构图,让墙面绿起来;而深圳京基100广场等建设较晚的墙面绿化开始关注植物配置的各类景观要素。由此可见墙面绿化设计正在逐步完善。

综上得出,在植物应用上,急需解决适宜墙面绿化的植物种类筛选和乡土植物开发利用等问题,进一步筛选出抗逆性较强、株形较小的乔灌木,增加墙面绿化的稳定性,模拟自然,形成小型的垂直生态系统。另外,建立一个完善的新式墙面绿化的植物数据库,为墙体绿化提供更多的设计资源,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篇3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改进和提升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economy, led to a huge change in Chinese society. Chinese rural-urban gap is gradually narrowing, city level increasing, more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city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the population to the city to promote the city,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ity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ity green environment is to beautify the city environment,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oday, it is need to make relevant to improvement and improved advice what i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city green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city gree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city greening; landscape design;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性的城市化趋势,地球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人所居住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农业社会时代那西方国家种清新的自然景观已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取而代之的是犹如工业机器般的城市建筑。既然城市化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不可逆,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的环境,景观就成了当今城建的首要任务。除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和建筑间的联系外城市内部的一些细节也是相当重要的。

2、当今城市绿化下的绿化现状

城市发展的迅猛,当今的城市往往有新老城区的明显差异。也是由于新老城区建设时间、建设技术、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存在着新旧不一、美观性不强的局面。纵观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不利方面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2.1结构比较单一

当今的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在城市街道两旁搭建花园,花园里面种植各种绿化环境的花草树木。这种花园在城市的街头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往往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个花园一方面由于建设结构的单一性,另一方面由于绿化覆盖的面积不一,所以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行走的人们,往往为了方便自己的出行而践踏花园,甚至采摘花草。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一也是呈现单一化,多数公园的场地被水泥建设成路面,大量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的场地就被这样浪费了,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娱乐体闲带来了方便,但是花草树木给人们的观赏性微乎其微。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只是突出了城市的个别景观,并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全面的视觉感受,不能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质的飞跃。

2.2缺乏长远考虑,造成经济浪费

在城市这个大生活集体中,往往人和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认识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譬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娱乐场所中绿化环境下的草坪往往随意被人们践踏、破坏。刚开始人们认为没有多大的事情,以为踩过的草坪可以长出来,但是大家都这样认为,你踩我一也踩,久而久之,草坪被践踏成了路,觉得这块草坪怎么没有被城市园林绿化者们种植上,然后再次种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的草坪践踏事件在各个城市周围肆意发生着,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2.3没有突显人文地理特色

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都有所不同,使每个城市显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景观特色。每个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城市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特点。北方很多朋友认为香蕉好吃,就从海南带回香蕉树苗种植,但是事情的结果是这此树苗都不能成活,这就是南方和北方在地理、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香蕉这类的花草树木不能再异地生存。而城市中引种其他地方的花草树木来进行种植,最终造成不能成活的案例一也不少,很多成功引种的案例,虽然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观赏效果,但是却不能突显地方的特色,外来人员感受不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观特色。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反映城市历史文明特色的景观被肆意拆毁,城市这此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自然的景观被现代化的拆卸机器摧毁。从中反映着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发展现状。

3、城市景观设计提高绿化的措施

3.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把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景观、事物产生了复杂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感受反映着城市这个城市的色彩、活力,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就是强调人和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充分而又合理的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感受。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牢间结构布局上,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心里特点。譬如,要设立专用人行道、街道旁的花园里设立警示牌,使人们没理由随意践踏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在公园区的绿色草坪体息区的座椅旁、专用厕所旁等等群众聚集的地方设立警示牌,以及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这此群众聚集区的细部设施规划设计,给人们最方便、最舒适的感受,相信这样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能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享受,城市的街头绿地、公园体息区等、一场观赏区等等场所必能成为大众的喜爱。

3.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3.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所作的更新改造,今天的建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保存,以便历代所经营的城市空间及景观得以延续。同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3.4在传统中求创新

城市景观的绿化景观很多保持着传统的格局,是历史再现的最好不过的画面。历史不能被人们所遗忘,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更该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创造出地方继往开来的特色。一方面要保留这此历史景观设计给城市带来的绿化环境影响,同时一也能感受到这此绿化反应者城市的人文价值。一棵树的放置给这此城市传统绿化景观一也会带来不少的韵味。

4、总结

总的来说,当今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景观设计下的现今绿化发展存在种种设计不合理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发觉和改善。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是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工作是否做得好,关系到绿化环境给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部分留下的印象好坏,以及影响城市生态部分的正常健康成长。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中国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急剧增加,大量的人员走进城市这个生活圈,使城市这个大集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了改进城市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在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戴哗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

篇4

关键词:景观效果、成本控制、设计、空间把控、现场调整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与之相应的房地产楼盘园林景观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小区园林建设的升级,对于美化环境和改善业主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房地产园林环境不经意中成为消费者判别住宅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而房地产商则往往把景观规划建设视作塑造楼盘营销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好的园林景现规划建设,能促使楼盘附加值得到全面提升。于是各开发项目纷纷加大力度打造各式风情的园林广场、花园景现,点缀得一座座小区美轮美奂。但是,在房地产园林景观营建的过程中,如果只讲究质量和艺术效果,而不有效控制成本,无形中会引起房价猛增。因此,如何在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及后期养护过程中节约资金,合理计算园林工程造价,建设耗费少、成果大,又使居民获得满足的园林景观,成了营建商十分关注的问题。

1 工程概况

位于佛山官窑东风水库边上,小区总面积接近十五万平米,已建成的展示区面积2万多平米,小区的建筑风格以英伦风格为主.(原来场地现状与设计完成后的效果图如图所示)

2 对楼盘设计过程的成本控制

优秀的设计造就了好的园林建设与美好的景观环境。房地产楼盘对于园林的设计是与经济相挂钩的,如果园林造价低,就会影响效果,而造价过高,又会给开发商增大成本。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充分论证,对设计的思路、特色、功能,各项绿化指标,中长期及四季观赏效果,树种配置原则,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等内容作出详细评价,可减少园林建设的浪费,尤其在景观作品的设计要素――地形、水景、道路、小品、植物等方面要结合楼盘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是控制成本的一个有力手段。

2.1 地形设计

在小区环境地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园林功能的要求,其次要考虑到实现园林功能的成本。这就要求做到“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原则,避免进行大规模地形改造工程。地形营造是分隔空间最有效的工程技法之一。地形往往是利用土方平衡的原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地形能使空间感更加独立,分隔视线的同时阻隔了噪音。例如,该实例小区的便是一条嘈杂的市政路,地形营造产生的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地形设计中不一定要把地面都堆平,要充分考虑与楼盘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楼盘环境中原有的地形、地貌、地物,对原有的自然地形尽量从现状出发加以利用,通过“以山就势”、。以坡就势”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通过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有优美的地形为基础可以大大的节约植物苗木的种植数量,既节省了工程费用,又能够凸现自己的特色,这也是均衡造价的手法之一。

2.2 水景设计

水景的设计,可以使社区环境充满灵气,平添休闲气氛。近年来,各类楼盘都以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泊为主要卖点,更为能以“未来亲水景观”楼盘自居而自豪,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成为一大热点。但在住宅环境水景的设计中,如果只考虑到水景营建初期的美观、豪华,而忽视了水体景观较高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较高的维护管理费用,长此以往,由于发展商难以支撑而就会导致园林水景逐渐变成石板旱溪景观,而且由于目前大多设计做不到循环利用,对水资源的浪费很大。因此,小区在营造水景时,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图一时之亮点,设计中的水景面积在整体环境景观中所占比例不宜过大。本案例的水景以点状水为主,利用压力泵使喷水、刮水循环利用,同时考虑到静水的景观效果,水景之中增设雕塑,节约管养成本的同时使景观效益最大化。

2.3 道路设计

道路是住宅区环境的构成框架,它除了具备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外,还由于各式各样的道路铺装形式,使道路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铺装材质进行科学考虑,根据小区的道路级别和所在各区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铺装面层。如本案例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为主;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材、装饰混凝土、透水砖、卵石等自然材料铺装而成。要避免不考虑实际功能,一味追求华丽气派,不分场合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花岗岩铺装,以减少前期建设成本和花岗岩遭损毁后的更换成本,兼顾雨水回流的生态效应。

2.4 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指体量小巧,有一定使用价值和装饰作用的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具有组合空间,美化环境、方便居民生活等作用。由于景观小品造价低,对居民区的环境美化作用显著,所以小品设计及运用日益受到重视。但住宅区中景观小品的设计量要少,景要巧,忌讳奢华,切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分布合理,设置的地点要恰如其分,保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能无原则滥用,尤其要严格控制雕塑及亭、廊、花架等构筑物的数量,应贯彻“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建筑为辅”的原则,以提高园林价值,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2.5 绿化设计

在住宅区的整体环境中,绿化种植占很大的比例,一般住宅区的绿化比率应在30%左右,高档住宅区甚至高达50%,绿化种植设计是否合理对于住宅区景现成本有较大影响。

第一、种植设计中要坚持乔、灌、草结合的配置原则,合理控制草坪所占比例,特别是在成本空间有限的项目中,如本案例在投入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时候要求绿化设计要主次比较突出,本案设计是截取了几个视线的焦点作为重点,将主要的工程投入集中于此节点,选用较为突出的大樟树、大秋枫,色彩比较鲜艳的星光榕、千层金,花色艳丽的红花鸡蛋花、马利筋、桃叶珊瑚等。主题树种的突出,层次搭配的变化,色彩对比的丰富,将几个主要节点的主置跳出整个景观带的平面,形成一种立体感受。而对于中间过渡段则采用简化的设计手法,以乡土树种如杜英、黄槿、黄槐、大叶榕等树种,营建大面积的疏林草坪景观,草坪观赏性强,疏林生态效益高,同时养护成本也得到了保障。

第二、设计中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要盲目选用贵重树种,而选择乡土树种绿化小区不仅绿化可以降低住宅区成本,也容易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如本案例采用了主体大乔木秋枫、香樟、盆架子等,中型乔木杜英、大叶榕、大叶紫薇、黄槐、鸡冠刺桐、鸡蛋花等,灌木垂榕、桃叶珊瑚、红继木、星光榕、细叶紫薇、大红花等,地被星花、蜘蛛兰、鸭脚木、黄连翘、红铁等。选用品种均为本土树种或长期驯化已非常适应本土生长的品种,能够健康过冬,长定后基本无需养护,并且这类品种在周边苗木市场大量生产,对运输费用的节省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第三、设计中选用的大规格苗木数量不宜过大,不搞“高价建绿”,在入口处、中心广场及绿地重要位置适当点缀即可,大规格苗木的使用是一种生态的破坏,同时过大规格的乔木成活率非常低,移植难度相当大,往往需要二次补苗甚至三次补苗,成本难免失控,本案总体上把小苗密植作为种植的指导思想,前期能保证到楼盘开售的即时效果,后期小苗长大后又可以移植到楼盘的新建区域,既是控制了建设初期的成本,又为楼盘建设后期储备苗木材料,是一种短期效果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尝试。

第四、设计中应控制草花的摆放数量,代之以木本花卉,草花应为点缀,不适合大面积使用,本案例设计时从长期成本和景观效益出发对开花植物做出了逐一筛选,尽量采用多年生的木本花卉,并且使用的花卉尽量为应季花卉,使楼盘销售季节的花期较为集中,叶色鲜艳,并且兼顾一年四季的绿化效果,不至于长期脱落。效果和成本的平衡在草花使用这类细节上最能体现,它是一种反比的关系,在度的把握上做到位了,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3 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

在住宅区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控制成本、增加收入,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成本控制的相关原则,在执行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组织施工过程,合理制订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严格加强质量管理、降低材料成本,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力求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

3.1 施工方案

住宅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前期需制订科学实际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会不同,合理的工期,将使项目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制订施工方案时,要联系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进行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3.2 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控制是住宅区园林景现丁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要求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制订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它是保证景观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3.3 工程质量

在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把质量管理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一切可能的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隐患,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尤其对苗木及苗木栽植质量把关更加严格,否则可能会导致苗木死亡,不仅损害工程形象,还增加了工程成本。

3.4 材料成本

景观工程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项目(如人工费、机械费等)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购买工程材料时,要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最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而且要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要安排好材料进出场的时间,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植物方面要尽量减少过夜苗和苗木损耗。

4 养护过程成本控制

小区园林景观的经济性,既要顾及造园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这关系到售价和开发利润;更要顾及长期的养护成本,这关系到物业管理费用。整体工程项目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必要的标准,尽量使园林景观在日常养护和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若忽视养护管理问题,过高的园林维护成本成为压在物业管理公司肩上的重担,进一步又是加压在业主身上的一笔物业管理费用。尤其是在绿化种植方面,由于景观设计师在作种植设计时,往往很少考虑今后养护成本,因此,许多建成的绿地在养护管理时令养护人员叫苦不迭和开支大增。有的小区绿化,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为害难以防治等。一些小区的绿化设计方案广泛采用大色块、大草坪,且大量应用造型植物,这些因素都使后期管理成本有不同程度提高。有的物业公司对小区园林的维护,过分雕饰,而往往忽略了其自然本色,硬是将一些植物修剪成一个方形或球形,是没有必要的。另外住宅区环境中的人工湖维护费用也较高,水费、电费的消耗都很大,若来不及维护,造成蚊虫孳生等,这也会给小区的业主们带来不便。

5 结语

篇5

关键词:基于生态恢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基础设施,大力兴建高速公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缩小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高速公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高速公路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以前的高速公路建设中,通常对高速公路本身的基本属性要求较高,保证高速公路可良好地完成自身的基础保障功能,大都未考虑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效应、环保效应等,导致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只重视高速公路带来的经济效应,忽略了环境保护。想要实现高速公路的绿色环保发展,应重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当地公路的地貌特点、气候条件、土壤酸碱度、湿度等[2]。还要关注植物本身的特点、水土环境等。

1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必要性

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动脉,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达到了非常繁荣的阶段,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三。修建高速公路,无可避免会破坏公路周围的环境,损害当地的植被,破坏当地的生态景观环境[3]。目前,高速公路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加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非常必要。绿色植物可恢复自然、改善环境,所以,应该重视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纳入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中。同时,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可有效改善交通环境,为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保障;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可美化高速公路路容,让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驾驶员感到舒适,提升道路安全性。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是由高速公路的主体结构,以及公路附近建筑物、附属设施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形成的。因此,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与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建筑设计息息相关,不仅要保证公路附近的植物适应高速公路的水土条件,还要保证其舒适性。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应结合当地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设计合适的方案。选用适合当地的植被,完美融合绿化景观和周围的环境,消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产生的视觉疲劳,促进高速公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发展[4]。

2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理念

2.1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前,需要实际勘察高速公路包含的区域及公路的正常交通量,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大程度结合周围环境,避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大的破坏。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证绿化设计景观的实用性,同时,遵循易管理、易养护的原则。在设计时,可借助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调整景观效果差的地方,保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整体美观性。根据高速公路的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尽量节省资源,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植被,节省绿化景观成本[5]。

2.2设计理念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充分融合周围的自然环境,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最大程度减少环境破坏,在施工中,遵循利用资源又保护资源的施工方式。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会不断生长,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应考虑景观生长的规律,避免因绿化景观生长影响甚至破坏整体的景观规划。高速公路不同地段的景观规划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在绿化景观布局时,要让各个地段的景观绿化设计满足其各自的使用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种类非常多,因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考虑季节变化,体现独特的特色。高速公路的植被种植密度对道路行车的行驶安全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设计时,要考虑种植密度[6]。同时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融入景观绿化设计中,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充分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

3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规划

3.1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的边坡是指高速公路路基两边的坡面,主要分为填土、路堤和路堑等。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应从以下方面出发。重视景观绿化设计的功能。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边坡。不管是运用植物护坡,还是立体植被护坡或蔓生植物及其他的护坡方式,选用植物时,应符合边坡保护的功能条件,突出景观绿化的作用及对绿化模式的影响,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区位,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常采用丛生种植方式和林道系统的方式,分层种植乔木、灌木、花草,搭建出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保护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可将边坡分成上坡护和下坡护2个区域,根据种植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及不同的边坡形式种植不同的植被,坡面种植藤蔓攀援植物时,应使用垂直绿化、喷播、种植植被带的方式[7]。没有植被坡面的情况下,可采用虚拟广场的方式压实坡面。高速公路的边坡景观绿化设计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体,不仅要保证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也应保证道路边坡的土壤不会在大雨时被冲走,在选取种植植被时,应尽量选取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护坡植物。种植乔木类品种,植物种植要远离路肩,防止影响高速公路正常养护。

3.2中间隔离带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中间隔离绿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防止驾驶司机长时间驾驶产生幻觉,导致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种植的植物以灌木、常绿的乔木为主,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的宽度大都在2m以内,为了满足防眩晕的要求,种植乔木要求在1.5m。因为隔离带的特殊性,在隔离带景观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如应结合植物的生长周期,及时修剪以保障行车安全。在难以护理的区域,应选取不易分支、植被结构长势不会随着时间而大幅度改变等。同时,应注意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的小区域有土壤稀薄的特点,在旱季时,应注意水肥管理。

3.3互通式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设计

互通式的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是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重要区域,因为互通式立交区域的特殊性,行驶车辆在到达互通式立交区域后会减速行驶,人们会观看到更多的绿化、景观面积,所以,在进行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设计时,需要注重立体的层次感,明显体现季节的变化性,防止景观单调。在互通式立交区域的进出口位置的绿化设计,除了运用灌木勾勒出图案外,还可在大片空地处通过自然造景的方式种植乔灌花草,形成独特的绿化景观。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分流路口不可种植较高的乔木,可选择种植较高的灌木,在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匝道外侧地段,可种植一些较高的植物,引导高速公路的行车路线。注意种植的植物要种类丰富,体现季节变化。

3.4高速公路中服务区的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中有服务区,服务区不仅可满足车辆的加油及食宿要求,缓解司机在高速公路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在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时,应以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为主,根据服务区修建的整体建筑结构为主体进行设计。可设计小型花坛、植物造景等方式,让服务区体现各式各样的风格,服务区的绿化植物可选择多种品种、多种不同的色彩,满足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服务区对植物的管理、浇水、施肥都较方便,土壤条件也比较良好,是人们开车疲劳后休闲、观赏的良好场所。

3.5运用各种新技术

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时,应该遵循保护环境、保护植被的目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管理,采用新型的微型喷播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新技术,提高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效率,提高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4结语

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和建设需要漫长的过程,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区域路段的景观绿化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人文特点等因素。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还可体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及精神面貌,所以,必须重视景观绿化设计,遵循融合自然,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态度,保证景观绿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将点、线、面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保证植物原本的生长规律,使植物顺利生长,全方位提高高速公路的绿化效果及行驶的舒适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究[J].风景名胜,2019(11):23-24.

[2]麻国涛.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0):121.

[3]韩璐.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恢复设计———以西安到汉中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02):284-285.

[4]应红涛.曲靖市东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山体景观修复治理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20(001):86-90.

[5]马婧,杨东.公路建设景观恢复设计与实践———以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9(006):884-886.

[6]周晋焘.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四川水泥,2020(01):322.

篇6

关键词 村庄景观;庭院绿化;植物配置;垂直绿化

中图分类号 TU986;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15-02

Abstract Courtyard gree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sonable design principle,we should promise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plant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we can use climbing plants like euphorbia humifusato do vertical greening .In this way,we can create the courtyard green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urban landscaping,full of viewing value,unique ecologic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 village landscape;courtyard greening;plant disposition;vertical planting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村庄景观构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1-2]。乡村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聚居形态,乡村的生态建设关系着社会的健康发展。

1 村庄庭院绿化概述

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聚居点。村庄绿化即通过栽植植物等手段,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构筑系统化的村庄绿地系统,并最终构建美的乡村景观。

乡村庭院是乡村景观的一部分。村庄庭院绿化不仅能改善居住条件,更能创造生态与精神价值,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庭院绿化十分重要[3-4]。

与村庄庭院绿化不同,城市绿化虽也以栽种植物为主要形式,但城市绿化系统受城市建筑群体的密度、城市空间复杂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村庄庭院绿化在空间尺度上具有更强的自由性,在功能上强调实用性,在植物配置上多选用乡土树种以体现村庄特色[5]。

2 村庄庭院绿化改造方法

本案例中的天王镇金山凹自然村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南部,东临常州,西濒南京,土地资源丰富,以丘陵山地为主。村庄占地面积约3.73 hm2,自然环境基础条件良好,四周被大片农田、苗圃包围,村内有多处水塘,现有农户126户,人口378人。

该村庄的绿化模式照搬城市景观绿化方式:规划大面积的草坪和铺装,种植城市中常用的植物品种;植物之间的配置缺乏合理性、植物的应用没有科学依据,地域特色未能显现出来;单纯重视美化、绿化,忽视经济效益。笔者将以该村庄为例进行探究。

庭院是指建筑物周边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完整场地,是住宅建筑的户外延续。经过在金山凹自然村的实地探究而知,庭院主要可分为开敞式庭院和围合式庭院(图1)。一般来说,开敞式庭院多在房屋前栽植低矮的花果植物,这能起到一定的观景作用,避免房前缺少下层地被,地面(图2)。围合式庭院多在房屋四周使用围墙或乔木进行围合,在不影响采光的同时还能起到遮荫的作用,划分出独立的空间。

在庭院绿化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个景观主体,但不应该设计太多。庭院中栽植1~2株桃树即可吸引人的注意力,数量不需过多。在庭院绿化中,主体既可以是高大乔灌木,如桃、李、杏等,也可以是喷泉、雕塑等园林小品。此外,通过栅栏或围墙等,能使人们自然地将庭院中容易分离的元素联系在一起,在立面设计上形成连贯的景观。笔者将从庭院植物配置的相关模式和庭院墙体的垂直绿化两方面来阐述村庄庭院绿化的改造方法。

2.1 庭院植物配置的相关模式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因此,庭院绿化植物的选择,对庭院绿化设计来说也至关重要。根据在金山凹自然村的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庭院绿化常用的植物可大致分为观花、观果、观叶类和林木、藤蔓、竹类。观花、观果、观叶类这一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为常用种类,具有突出的观赏价值;而林木、藤蔓、竹类中林木是构成庭院中绿荫的主要因素,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6]。

当然,庭院绿化植物的选择需结合景观的实际情况。在金山凹自然村的局部景观构建与树种配置中,红叶石楠使用过多,会引起游人的审美疲劳。设计者除了考虑使用常见的庭院绿化树种,也可以尝试使用薄壳山核桃等多功能树种,既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又有食用和经济价值。

在村庄庭院绿化中,植物配置需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最佳生态效益原则和经济适用原则[7]。环境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树种呈现多样性和较强适应性。金山凹自然村地处苏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樟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常绿阔叶林的树种的生长,故以金山凹自然村为例,植物配置模式有以下几种。

2.1.1 臭椿+杨梅―桂花―葡萄。该配置模式(图3)中,臭椿为落叶乔木,生长迅速,适合作风景树和行道树,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杨梅为常绿乔木,高5~15 m,抗逆性强,病虫害极少发生;桂花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优良园林树种;葡萄为落叶藤本植物,果实为浆果。

这种配置模式中乔木和花卉结合,具有分层景观效果,且花开时,花香扑鼻。春冬时节,有常绿的杨梅和桂花为景,夏秋还有葡萄与臭椿为景,不仅能观赏到四季之美,还能品尝到鲜美的杨梅与葡萄,同时鲜艳的果色也为其添了一景。再者,臭椿与杨梅都有较强抗病虫害性,在农村庭院种植能够有效预防蚊虫叮咬,既有观赏食用价值,又有经济实用价值,符合乡村的实际需求,做到了适地适树。

2.1.2 枇杷+含笑―二月兰。该配置模式(图4)中,枇杷属于常绿小乔木,花期10―12月,花瓣白色,果期5―6月,果实黄色球形;含笑花期3―4月,淡黄色,花形小,花香袭人;二月兰株高30~50 cm,花期在农历2月,花色蓝紫色或淡红色,花色随花期的延续渐渐变淡,最终为白色。

这种配置模式在花期和果期方面做到了四季皆有景可赏。春季时分,白色的含笑花和紫红色的二月兰形成的色彩视觉效果极佳。整体来说,这样的配置模式中不仅有花可观赏,也有果可食用,既具有观赏价值也有食用价值,且符合乡村景观氛围,做到了因地制宜。

2.1.3 核桃+白玉兰―茶花―大花秋葵。该配置模式中,核桃的果实可食用,核桃壳可加工成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白玉兰花期3―5月,花大,开白花;茶花的花期较长,从10月至翌年5月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植株姿态优美,叶绿且光泽,花形艳丽缤纷;大花秋葵的花色为玫瑰红或白色,花期6―8月,有白、粉、红、紫等色。

这种配置模式把乔灌木和藤本植物有效的组合搭配在了一起,能够很好地营造庭院景观,使农村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2.1.4 梧桐+桃/李/杏―桂花―金鸡菊。该配置模式中,梧桐为落叶大乔木,枝叶繁茂,花期6月左右,是较好的观赏树种;桃、李、杏、都是蔷薇科的落叶乔木,早春开花,花色丰富怡人;金鸡菊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春夏之时,花大且色艳,花期长,可观叶,也可观花。

这种配置模式的垂直结构丰富,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四季都有花可赏,有叶可观,科学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出了植物的园林功能和景观特性,体现了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2.2 庭院墙体的垂直绿化

墙体的垂直绿化是庭院绿化的创意重点,一般选用不同习性的攀援植物进行设计。常见的攀援植物有地锦、牵牛花、紫藤、茑萝等,其中地锦的遮荫效果最好,但颜色单一;牵牛花、紫藤、茑萝色彩丰富,但覆盖不均衡。

为了体现庭院绿化的地域性,在植物的种植方面一般以乡土树种为主。例如在本案例中,多用的是桃、李、杏、梨和石榴。种植方式则要乔、灌、草多层植物搭配种植,形成丰富的乡野风光。此外,在庭院的垂直绿化方面需多考虑创造围墙、木质围栏和植物结合的景观效果。对于通透式围墙可选用藤本月季、美国凌霄等;实体围墙、墙壁可选用爬山虎、五叶地锦等予以攀援绿化;对于木质围栏可选用藤本月季、牵牛花、茑萝予以垂直绿化,也可以考虑沿围栏种植黄瓜、丝瓜、扁豆等藤本果蔬。

3 庭院绿化发展趋势

庭院绿化作为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多重效益。近些年来,关于庭院绿化的研究日趋丰富和系统,重点集中在庭院绿化的模式与布局。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开展,优质村庄景观构建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乡村庭院绿化作为乡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生态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必将蓬勃发展[8-9]。

4 参考文献

[1] 孙东东.建筑装饰中有关于细节设计的研究[J].科协论坛,2010(6):107-108.

[2] 刘磊.园林设计初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金燕.私家庭院造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石平,张新荣.乡村风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5] 小泽明.日式庭院设计秘籍[M].王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6] 徐苏海.庭院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7] 李宁,司志国.庭院绿化常用植物种类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7):96-97.

篇7

【关键词】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

公园景观绿化建设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推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实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过程规范化与科学化,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是确保公园景观发挥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保障。

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准备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施工准备工作目的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对施工方案图纸进行实际考察与审核,保证施工方案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其次,对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施工工作的技术保证,使施工管理人员明确施工目标与责任,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流程与技术要求;再次,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要求,为公园景观建设施工工作做好物质保障;最后,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施工设备作为公园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设备,设备性能良好与否对公园景观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做好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公园景观建设质量,发挥公园景观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绿化率。

1.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准备

公园景观施工技术准备是指项目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要与施工方案图纸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将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对与实际施工条件不符合的部分,要及时进行施工方案图纸的调整和修改,以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为确保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将施工方案设计理念落实到现实中,施工图纸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目标、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有明确的概念吗,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技术不明确从而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公园景观施工过程中也要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进行实时沟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

1.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人力资源准备

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是施工过程的实践者,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是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施工管理人员应选择具有公园景观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保证施工管理人员能明确公园景观施工流程和管理重点,合理把握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公园景观施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的选择也是要优先选择具有公园景观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得到实施与落实,在施工工作开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与施工工作相关的培训以及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目的、施工流程与施工关键技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公园景观施工质量。

1.3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材料准备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材料包括土建材料例如水泥与混凝土等、给排水材料如排水管道等、电气照明材料如照明设备等以及景观绿化材料。作为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管理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施工材料的数量管理是指在公园景观绿化施工预算阶段,根据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计划预算,并提前联系材料供应商,保证材料供应符合施工需求,避免施工材料不能满足施工实际需要现象的发生。施工材料的质量则是指在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符合工程施工对材料的性能要求,确保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以及公园开放后景观的实际使用性能的实现。

1.4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备准备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与施工材料准备工作类似,需要由专业的评估预算人员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施工设备的类型与数量进行计划,施工设备准备与施工材料准备不同之处在于,评估预算人员可以通过对施工流程流程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实现施工设备的合理调配,在满足施工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设备数量,从而减少工程施工成本预算,提高施工过程的经济性。

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案例――南宁市南湖公园景观绿化施工

南宁市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区东南,总占地面积达93万平方米,南湖公园景观特色是湖占地面积较大,达到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将湖水景观与亚热带园林风光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亚热带水景景观。

2.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将公园开发理念在设计方案图纸以及在现实中的实现,是公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基础与指导,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保证施工方案设计质量。施工方案图纸的设计工作应由具有公园景观设计经验的人员进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熟悉施工地点地形特点与环境气候特点,并将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民俗习惯融入到施工方案中,使施工方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城市特征,设置符合公园建设理念的景观并根据施工地形合理确定布置情况,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与合理性。

2.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图纸绘制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图纸是实际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图纸的绘制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施工图纸数据是否准确等都对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施工图纸质量,保证施工图纸数据准确性,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图纸的绘制要严格根据方案设计与施工数据,保证施工数据准确性,极小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误差,影响施工质量;其次,由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包含土建、照明、给排水等多个系统,不同部分施工图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绘制,保证不同系统施工图纸的技术可行性。最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是一个大的整体,因此,确保不同部分、不同系统间的合理连接,保证各系统施工图纸相互配合,是顺利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要求。

2.3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工作的开展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的过程。由于公园建设面积较大,可根据各部分景观实际情况,对多个景观同时进行施工,这一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此外,施工材料应根据施工顺序在施工场地内进行放置,以保证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由于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总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施工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

3 结语

公园景观绿化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各大城市中不断普及和推广,对改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应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将高科技技术方法与手段应用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中,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环境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思索

Abstract: the city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and its role is to improve people's lives in the main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It fit and unfit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image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s; Landscape plann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对景观设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在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设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对

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出浅析。

(一)设计流程的滞后

现在很多设计者通常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很多设计者将景观设计作为了整个流程的最后一步。这样就导致了景观规划和和整体的建筑设计风格严重相悖,缺少统一的美感。

景观设计应当在规划初期就考虑了,建筑设计应当与景观设计同步进行。设计者应该让景观设计与整体的建筑设计风格一致,同时将整个景观设计与艺术相衔接,把居民住宅区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经营,使这类居民住宅区看起来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二)设计风格的抄袭

如今,当你走进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时,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主要原因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很多住宅小区存在着“克隆"和“抄袭”,这方建个雕塑,我就盖个凉亭;你有个江南水乡,我就有个梦回江南。而且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了能够更快的签单无原则迁就客户需求,也使得景观设计得雷同性越来越高。

更有甚者国内许多的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直接照套国外成功的设计案例,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区打出了“普罗旺斯小镇”、“浪漫巴黎”等宣传口号,在景观设计方面,肆意的使用模纹花坛、欧式花架及方尖碑等元素。如果一味追求这种所谓的高端品味,而忽略居民的文化底蕴,缺乏自主性,创新性,最终只能是邯郸学步,得不偿失。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民族众多的国家,在我国各地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都千差万别,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人民的文化底蕴,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背景加以分析和利用,从而使整个景观设计风格更具有地域性,使整体的设计形象更鲜明更有代表性。例如,我国北方的建筑色彩以红和黄为主(主要是官宅)南方的建筑一灰白为主。一是气候原因导致,再者是因为北方长期以来作为政治中心,黄和红彰显了其威严。设计者在景观设计时就要遵从地方的人文风情。

(三)追求形式,忽视功能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不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重于外表的华丽和贵气,使"景观"成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宣传的作用取代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设计者盲目的追求视觉的可观性、装饰性、非主流性,而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说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住宅区内人们的生活,人们会在工作之余,在小区内小憩,游乐,玩耍,可是很多的小区连基本的锻炼设施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观赏性极高的雕塑和装饰。很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丧失了他的功能性。

设计者在进行住宅区景观设计时要最大程度的发挥住宅的功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更有服务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进行安装和置入,从而让主人可以凭借简易的操作就能够获得一种舒适的体验。

(四)绿化的不完善

目前房地产业发展的势头猛劲,行业竞争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提高商品房的整体档次,已经逐渐成为经营成败的重要枢纽。但在既定的投资标准下,土建方面想要做出突破以及极其之困难,改善整体的绿化环境已经成为提高房屋卖点的重要途径,所以房地产商都十分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园林景观是环境建设中最为有效的措施。园林设计在整个景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很多开发商为了求新,求异,盲目的种植外来产品,既不应景,也不因地制宜。很多引进的树种,因为地域和气温的差异,而无法成活。给开发商和物业管理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管理难度。

绿化设施可以清洁空气,促进生态和谐,可是也并非越多越好,

居民居住区毕竟不是公园,绿化应以满足居民生活为主,给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户外活动场地为宗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根据已有的地形地貌,适当进行规划和设计,没有必要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的必要性。同时在整个设计和规划中要贯彻我国造园一向强调的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优良传统。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各地区在建筑装饰上也强调要突出地方特色。绿化设计选择绿化树的选种要根据地域、气候、土壤等条件来决定,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在选择树种时,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的设计。一般来说南方多栽种樟树、杉树、棕榈、椰子、木棉等树种。松树、柳树等南北都可栽培。因为在南方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树木生长快,根部吸收水分快。

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北方气候冷,特别是冬天,根部吸收水分困难,树木为了避免体内水分的蒸发大于根部的吸收,因而枝叶长的细长,避免死亡。所以北方应该多用桦树、杨树、槐树、榆树、枫树等树种。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考虑通风,遮荫降温的作用,应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并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荫乔木。其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应通过绿化带等形式划分出若干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而南北方所种植的花的种类也是有所区别的,我国南方以茉莉花,桂花,叶子花为主,而北方例如陕西则以石榴,紫薇花,月季花,栀子花,玫瑰花为主。

由于身处于住宅区内,小区园林景观应以自然、宁静的环境为主。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 景观环境设计者创造的,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性情,心理和爱好。而每个设计者本身的喜好要与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相匹配,整个住宅区的景观设计质量得到提高,让居住者从生理、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让居住者在整个住宅区的景观环境中感受到宁静和惬意的美好感受。

结语

21世纪景观设计应该充分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人文关怀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我们要尊重和利用已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地形、气候、生活习性以及各地的文化背景和风俗民情等。遵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共存的协调关系,使居住区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各类生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景观的完整性。同时还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出发协调人文环境、、民俗文化等诸方面的综合规划住宅景观生态。使居住区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景观的质量和文化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园艺文摘》劳立峰2011年04期

篇9

关键词:老城区;绿化;环境改善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accelerate, city population is dense, city green space per capita occupancy area will become less and less. Especially in the old city, because of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land resources are scarce, green area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ularly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domestic and foreign old cit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ced green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cus on greening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related content, propos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building concept, method and system and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old city;greening;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1 引言

大中城市的老城区,人多、车多、建筑物多,地少、绿少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寸土寸金,老城区的绿化成本高,绿化难度大。如何搞好老城区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者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人口尤其是老城区人口密度急剧增加,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相对平衡不断遭到冲击。实际上,城市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一些不科学、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造成了目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因此,各级城市管理者开始逐步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将城市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在改善环境方面尤其注重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努力为城市居民营造舒适的绿色空间,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来构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

2 老城区绿化建设面临问题

一是环境基础差。大城市的老城区一般也是城市的中心城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地区既是城市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的留存区,同时也存在着住房、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而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各种城市功能又在不断地向这一地区叠加,导致这一地区一直都在超负荷运转。这种超负荷运转所取得的效益产出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结果,住房危旧、交通拥挤、设施不全、污染严重、绿地奇缺就成为大城市老城区所面对的共性问题。

二是人均指标低。大城市老城区往往是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人口的高密度和设施的不配套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城市绿地人均指标的“走低”。这种状况即使在已被评选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城市中也普遍存在。

三是土地资源紧。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现象在大城市的老城区尤为突出。土地资源紧缺、各种功能集中的老城区在土地有偿使用等一系列市场经济操作模式下,城市绿地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侵占,始终处于弱势状态。

四是建设投入大。要改变大城市老城区的整体环境,建设城市绿地,必须面对拆迁、安置、征地等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间接费用远远要比绿地的直接建设费用大得多,而城市绿地的产出又难于以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

3 城市绿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3.1 城市绿化相关理论

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绿化方面的研究众多,本文认为以下三种理论更加值得关注:

3.1.1 爱米利奥•阿姆巴兹的“覆盖”理论

爱米利奥•阿姆巴兹(Emilio•Ambasz)针对人们常见的“绿质”包围“灰质”(green surround gray)的建筑、景观模式, 提出了“绿质”覆盖“灰质”(green over gray)的新型建筑、绿化复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城市绿化不再是游离于建筑环境之外的元素,而是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建筑材料”,是给建筑包裹上的一件“柔性”衣装,是城市绿化系统在三维向度上的延展。根据这一理论,爱米利奥•阿姆巴兹提出了对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新思路:它创造了空间利用的两个最大化,既得到了可建范围内建筑覆盖率的最大化,也获得了与建筑覆盖同等面积的绿化最大值,消隐式的设计手法对于我们今天审视高密集的城市空间中建筑与绿化环境的复合化设计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完善城市生态结构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1]。

3.1.2 俞孔坚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思想”

学者俞孔坚认为[2],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系统规划指的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本体的深入分析之后,对绿地系统的各个因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具体操作从对基质的界定、对各类斑块、廊道的分析入手,提出能实现绿地系统自我生态发展并与人类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规划策略,从而赋予城市绿地系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生态属性,实现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学化营造,城市资源、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

3.2 城市绿化实践经验

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国内外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3.2.1 上海市静安区案例

静安区是上海市的一个老城区,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城区。面对绿化空间匮乏的矛盾,静安区提出了一套先进的绿化理念。首先是特色绿化建设。先后建设了“三横三纵”花街景观,加强了立体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第五立面绿化覆盖量,增加了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艺术景点的建设;其次是科技绿化建设。通过优化园林绿化手段实现城区科技建绿,使城市绿化精品化、多样化,提高了环境品质;再次是绿化机制创新。建立了“业主负责+专业指导+社会监督”的居住区绿化管理新模式,从管理、考核机制创新入手,细化绿地的养护管理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操作规范。

3.2.2 日本案例

日本地少人多,可建平面绿地极为有限,因此在楼顶建起“空中绿地”是提高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日本东京以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设施25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为对象,规定新建、改建、增建的建筑物必须履行20%的“屋顶绿化”,并相应给予政策法规上的扶持,例如将屋顶绿化记入建筑绿化总面积以及贴补体积率、给予赞助金、低率融资等优惠政策。日本的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主要采取了三种关键技术:一是把握空间环境特征、选择适生植物。设计合理的绿化基盘,并且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降低立地环境对技术条件和后期养护的要求,大大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二是选择使用轻质高效的人工栽培基质;三是采用系统化配套技术。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的改善有利于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绿化生态景观改善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撑。

4 对老城区绿化环境改善的相关建议

为了使老城区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针对老城区绿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新背景和新需求,结合城市绿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认为老城区绿化环境改善需要创新和创意。

4.1转变绿化建设理念

首先,现代城市绿化已由平面走向立体三维空间,推广普及垂直绿化。要打破“平面垂直绿化”的单调感,变平面为造型面,可改平面为波浪曲线组成波浪曲面墙,以多种植物组合,创造新颖的有构图的丰富多彩、多花、多姿的新的垂直绿化墙。

4.2 转变绿化建设方法

首先,在老城区内部应该通过“规划建绿”、“拆房增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绿化,改善居住环境。结合老城区道路改造、停车场建设等配套实施好绿化景观建设,并且在道路改造过程中,注意保护利用好现有绿化。对新建小区的绿化建设,采取方案审查等手段,切实提高绿化的质量和品位;对无物业管理的老居住小区,建议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结合道路、管线、绿化等方面进行改造。

4.3 转变绿化建设制度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稳定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主要做到确保绿地建设资金的主渠道――政府投入。每年从城市建设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园林绿化建设费,专款专用;大城市老城区绿化环境建设既要面对用地、拆迁、资金等焦点问题,同时又要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寻求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此之大的系统工程不同于局部地段的开发建设,没有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入是无法付诸实施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景观绿化;生态系统;建筑立面;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110?03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加强了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现了以学生特长、兴趣为出发点,以学会做事为基本要求,注重过程,追求实效,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同时,它也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项目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

节能与生态是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是每一个建筑师和景观师在做项目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着“绿色星球”的理念,尝试着去改变“混凝土森林”的现代建筑模式。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笔者选择了“现代景观设计在建筑节能与生态上的应用”项目。

该项目为2009年申请立项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具体的目标是研究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构造。

(二)目的与意义

1.目的。将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运用到建筑立面的绿化中来。提出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解决设计中的构造节点问题。

2.意义。通过“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构造研究”的创新性实验,一方面让笔者团队更早更多地接触景观、物理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开阔了思维;另一方面加强了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也是为节能、生态、低碳尽微薄之力。

从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来看,可以解决垂直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协调人工绿化与植物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项目的开展与成果

2009年10月申请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代景观设计在建筑节能与生态上的应用——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构造研究”。12月组织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初步分工。2010年2月,学习植物、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文献资料。3月12日完成项目的“文献综述”,签订“项目责任书”。4月组织了2次学习、讨论。5月~10月,参观世博会,学习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收集立体绿化方面的案例。7月,开展“景观单元格”的制作。9月,购买花卉在寝室阳台试种。收集市区道路周边的景观绿化图片。2011年9月完成了该项目。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网络、刊物、书籍、城市、展览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主要有《世界建筑》中的东京蒲公英之家、垂直绿化、双层表皮深度,上海《绿地设计规程》《垂直绿化技术规程》,刘滨谊教授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李文敏导师的《园林植物与应用》,金煜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

第二,列出项目进展计划。根据时间节点,对目标和具体内容制订了实施计划。在初步阶段,分头构思草案,形成初步方案;在设计制图阶段,汇总方案,绘制图表;在装置制作阶段,根据已完成的设计图选定材料,制作出简单的模型、与导师汇报交流后制作初步装置,再根据试验结果修改、优化方案,并确定、制作出正式的试验装置;在观察植物生长和结构的测试阶段,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有定量的数据),并发现了结构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最后整理、分析研究报告。

第三,制定研究的技术路线。从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建筑景观单元格(立面绿化)“机械传动装置”“植物的选择与观测”“植物的浇洒方式与雨水的收集、利用”(见表1)。

第四,景观单元格的设计。结合有关工程设计项目中的经验,分析了单元格的尺寸,并建立了几种方案的草图(见表2)。

第五,制作景观单元格。采用钢板为材料,委托加工了景观单元格装置(见图1)。

第六,观察植物的季相种植情况。一方面利用世博会的机遇,收集相关的节能环保信息,了解立体绿化应用的细节。另一方面记录上海市区在不同月份的城市景观绿化种植的相关情况。如2010上海世博会场馆的立体绿化、市区城市景观的绿化构造和种植,以及不同月份的植物(见图2)。

现代景观设计在建筑节能与生态上的应用,正是追求建筑与人形成生态的和谐统一。

三、创新点与特色

(一)创新点

①过去的垂直绿化形式较为单一,多为“块、面、带”状,而这个项目经过实验与研究,使得植物与建筑外立面的环境和谐度得到提高,景观丰富性得到改善。

②制作出综合了多种技术、能把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型并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在利用阳光的同时又增加了建筑的自然通风,改善了建筑环境。

③经过模块组合后培养出的立体绿化结合了节能与生态的概念,从节能的角度来说,在绿色植被的覆盖下,建筑的内部能冬暖夏凉。从生态方面讲,把多余的雨水进行了重新利用。在原有的绿色理念中,又增添了对生态的考虑,这些就是本项目最大的创新与特色。

设计的景观绿化的生态单元格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建筑立面的绿化种植槽,二是雨水回收处理利用装置,三是循环管道。“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构造”的设计,目前已取得了专利[1]。

(二)特色

①将节能、生态、低碳的理念运用到创新项目中,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思想。

②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项目相结合。景观学专业侧重设计、美学,物理专业侧重机械传动的分析。增加了建筑表皮的表现肌理形式、在建筑立面构建出景观的斑块元素。

③集成创新了雨水回用(水处理)、储水与提升、喷灌与滴灌、机械传动与控制等技术。形成自成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

④解决了常规垂直绿化中的不足,如满足不同位置植物对阳光和水的需求、避免出现浇灌中水的浪费和水渍等问题。

⑤认识了相关植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到地区适宜问题。

四、启示

第一,节能低碳、生态环保要从身边做起。国家提出节能减排不仅仅需要认识的提高,更需要行动。事实上,节能、生态就在我们身边。建筑节能可以通过景观生态单元格来进行,既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又可以起到通风、降低二氧化碳及空气中的尘埃、美化建筑立面的功效。

第二,创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创新活动项目中,笔者团队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学到了一些研究方法。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感到知识的不足,收集了不少书籍、刊物。最早的想法源于专业刊物中日本的“东京蒲公英之家”住宅,项目开展后我们又结合专业开始学习《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与应用》《景观美学》等,学会了平时关心专业知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也多次参观了解相关技术的进展。经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作为景观专业的学生,学习了生态、环境、建筑等方面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新活动提高了我们研究的能力,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初期通过大家讨论,确定了活动的方法和进度,制订了技术路线图。特别是中期考核对我们来说是有效的督促,懂得了研究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第三,知识的结合是创新的聚集点。该项目的创新在于将不同知识相结合,寻找各专业的交叉点进行创新。我们认为,大学生创新活动需要通过自主的实践来认识创新的过程。该项目就是解决了建筑与景观共同需要处理的问题,并满足节能和生态的要求,提出了“景观?生态?技术”的新想法。

第四,创新需要团队协作,取长补短。活动团队由景观学系和物理系的同学组成,有景观学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样也有物理系的结构保障。注重实践的同时,及时补充相互的专业知识。景观偏文,但平时经常做模型,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物理偏理,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发挥每位成员所具有的特长。

第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虽然我们在初期制订了计划,但在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问题。一是项目中发现有类似的垂直绿化项目,我们就考察了世博会的主题馆、沪上生态家、外滩绿化墙,分析各自的特点,调整我们的研究,强调系统的生态性。二是现阶段做出的样品装置与想象的结果有差异,让我们知道在活动中要学会不断修正、不断改进,对比目标前进。三是活动过程中要学会发现,多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能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领悟、思考,体现了该项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