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2 00:0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毕业生 思想教育 职业道德
2009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告一段落,回首这一年来的就业指导历程,我们发现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发出好工作难找的感叹。分析其根源,这除了与日俱增的求职大军队伍所造成的就业竞争加剧的外部原因之外,深究其内因,我们发现,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职业素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毕业生安心本职工作和减少跳槽具有重大影响。
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国家相关文件特别指出:“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06年11月份,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在沈阳农业大学为沈阳市所有高校的辅导员作了专场报告会,表明了省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随后,省教育厅在学生即将毕业之际,又多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带毕业生的辅导员务必要把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并希望能够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将德育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我于2007年和2009年从事我系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两年来的就业工作实践经历,感觉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明确,很难适应所找的第一份工作,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匆忙跳槽,这无论是给用人单位还是给毕业生自身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在学校的评价,不利于以后毕业生的就业。
大家知道,职业道德则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不可避免的受到其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的制约,而作为人生理想中重要一环的职业理想则直接决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的形成归根到底要靠思想道德教育来完成。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那么就要帮助学生自觉的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爱岗敬业、立业创业、实现集体价值紧密结合起来,要视团队名誉为个人名誉,要求学生学会团结协作,从支持他人、配合他人做起,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与人共事;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宽广的胸怀;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做到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
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依赖性较强
这表现为不少毕业生在填写高考志愿、确立职业理想时,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父母或老师帮助确定,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些学生甚至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依赖性很强,以至于等到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耽误了学习,耽误了前程;
2.职业理想确立存在错误倾向
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在脑力与体力工作之间,绝大多数选择后者,这与现在的社会家庭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家庭多位独生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勤勤俭俭走过来,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走自己的路,希望他们能够从事一些比较清闲稳定的工作。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使得这种思想在学生中根深蒂固。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攺变这种看法,还需要我们今后对学生的作大量的思想工作,积极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功利思想比较重
社会大变革必然引起观念的大变革,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着人们头脑中的许多传统观念。人们对世俗和功利性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日益明显,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功利思想。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他们不再以职业的社会地位、稳定程度、专业对口、发挥个人专长为主要标准,而是主要看报酬是否高,工作条件是否优越。大学生中流行的到国外去、到外企去、到赚钱多的地方去,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择业心理的真实写照。市场经济驱使更多的人在价值取向上倾向物质追求,受经济限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择业上图实惠,缺乏献身精神。
正是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了攀比风,出现了情绪不稳定。一旦当其实际工作和职业理想出现了矛盾时,大学生更多的是选择了跳槽,这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肃置疑。
篇2
(一)护理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
现代护理在19世纪中出现,随着时间发展,现代护理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1860年,世界上第一所护士高校成立,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现代护理形成以来,护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在1909年成立了中华护士会,1918年《护士伦理学》被定为护士的必修课,其中主要涉及了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在1934年南京政府成立了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后,标志着我国护理伦理道德的真正形成。随后在199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颁布,更是对护理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对护理道德提出了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护理道德教育的意义。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在护理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它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职业道德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理生的服务质量,并且有利于提升护理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护理生是进行生命健康护理的职业,是病人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是医生的助理,是医生进行救死扶伤的关键互补角色。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护理工作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减少或者消除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陌生、冷漠、生硬等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以隐性德育课程进行中职护理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职业学校内,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育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状态不佳,显性德育课程教育很难完成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如何使学生能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更好的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这里通常采用的方式则是采用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方式。
(一)发挥隐性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
德育教育课程的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将对学生有着潜在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利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素质养成。中职护理生需要照顾病人,同时也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情绪,在对病人照顾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和爱护。隐性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感受到,并且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隐性德育课程中,要以实践活动方式促进职业道德教育。
隐性德育课程要更加真切的体现出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要让学生贴近实际,融入具体的活动情境当中,并在活动中感受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融入实际,只有切实的融入当中,才能感受和记住。课堂教学中,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活动,以及模拟环境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感悟活动中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更加有利于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例如以实践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反面教材,更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注重其他学科中的隐性德育教育因素。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例如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等有助于学生丰富职业道德的课程。同时,注意到相关专业的隐性德育教育学科,例如心理学、语文学科等隐性德育教育内容。心理学可以更好了解病人的心态,语文学科能够加强护理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够缓解病人的心理问题,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保证隐性课程教育开展的前提,并且学校的规章制度通常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教育效果。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保证学生们的基本利益。学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可以对违反某些行为的学生进行惩处,同时也起到了告诫和警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其他学生做事的行为规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有利于培养护理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意义
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中职护理生价值观的形成,在职业生涯的起点上,塑造一个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并且对日后的职业有着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职业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需求满足,有效的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除此之外,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生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价值观。对中职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模式;提高
前言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这项职业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业规范或习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的即将进入企业的职业技术人员,不仅教授职业技能,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同时逐步提高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职业能力,以便于学生进入职场时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不断提高的内容,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很多还停留在粉笔和黑板的模式上,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较差。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对毕业后将要从事职业的所需的技能和素质一无所知,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往往是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就业形势好、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等原因;至于学生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一概忽略不计。导致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的各种技能操作项目应付了之或者干脆就逃课,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摆脱;当他们到达工作岗位上时,遇到不喜欢的工作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会选择逃避、退缩等,这种行为是与职业素质要求完全背离的。在校期间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或实训内容时,没有很好的贯穿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仅仅教授职业技能,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特点、岗位职责没有过多的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无法提高。工资待遇的差异是困扰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一大难题,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是相差较大的;相同的行业不同地区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也有较大的差距;企业中的老员工工资要比新员工的工资高,这些差异导致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跳槽现象非常频繁。在某些行业入职不到三个月就选择离职的非常普遍,离职的普遍原因是工资低、待遇差。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处在了解企业学习的阶段,对企业的贡献是很小的,只有不段提高自己的能力、融入企业,随着你能力的提升工资待遇也会逐步提升的,这需要一个证明你价值的过程。在这个高技术人才匮乏的社会,很多行业都缺少高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企业对高职院校招聘来的学生期望值是较高的,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但是结果往往让企业失望,部分学生跳槽去了其它行业或者工资待遇更好的企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宁可选择回家待业也不愿意继续在企业工作,有时候大面积的离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使企业不愿再招聘高职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只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部分学生认为高职毕业后工资待遇会较高,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工资待遇是需要个人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中不段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随着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你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这种现象凸显出当前阶段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完全缺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社团较多,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体现出来的差异较小。当步入社会后行业差异、地域差异等是非常明显的,导致他们在进行各种交流的时候出现心理落差,进而导致他们的跳槽或离职。
2.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现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思想道德等课程一般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参与度很低,在某些教学内容教学时是否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一场小组踩气球对抗比赛,4-5人组成一组站成一排,相邻两个人的腿绑在一起,同时每个人的脚踝上绑上一个气球。规则很简单那组先踩爆另外一组脚踝上绑的所有气球便获胜,获胜组晋级与其他组获胜晋级的组再进行下一轮比赛,直到决出冠军组。在这个小组活动中,团队的协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协作性不好的小组走起来都很困难,更不要想踩到对方小组的气球了。小组人数可以根据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来调整,如果团队协作较好可以增加人数提高难度;如果团队协作性较差可以减少人数降低难度。在小组活动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团队协作、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意识的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毅力的一个考验,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要服从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任何的单独行动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在社会实践中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这些任务你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或是需要较长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完成任务,是对学生毅力的很好锻炼。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就业指导、思想道德等课程,还要在专业技术课程中贯穿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小结
职业技术人才的用工缺口很大,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职业技能可以在工作中短时间提高,但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因此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整个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教学活动来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职业道德.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在当前中职院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关注,但是反观我国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事实上的重视程度都并不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职业院校教学存在重理论技能轻德育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岗位对于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都日渐提高。在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会更加关注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希望为学生能够获得更为专业的技能在未来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更具备竞争力。因此,教师会更多的关注到对学生教材内容的教学,而不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当教学质量成为考核的标准的时候,教学的倾向性则更加明显了。1.2职业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体系。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如何开展,关于道德品质的问题应当是融合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学生对于事物的一种观点与看法。而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是急迫的,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意义,并且将其作为自身的一种必备素质去培养,是教师必须考虑到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是在教材中很少有专门体现的部分,也是在中职学生思想品德课程中所占的很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职业道德教育也不是在课堂中能够通过讲解来获得的,就像是小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然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讨文/杨仙玲在当前中职院校教学中,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院校教学中一直不被很重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调整,全面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发展。本文即针对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措施等做出进一步思考,以期为日后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启示。
2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发展的意义
2.1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是拥有良好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断学习提升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随著发展要求的变化,职业院校教学也在不断地做出调整,然而长期以来的教育的固有观念限制下,教学中明显的存在着比例不协。调的问题。教师仍然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等。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能够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走得更远,是提高其自身素质的表现之一。2.2职业道德是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成长状态。中职院校学生多数都是从初中升高中的过程中因为成绩的原因而未能升入理想的高中,最终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年龄还普遍偏小,与同年龄段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会更早地进入社会,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竞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一技之长,更要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做个好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当前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推进学生个人素养的完善,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3中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的策略思考
3.1完善教材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强调教育教学改革,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要牢牢把握住改革的大势,融入其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与改革,增加其中关于职业道德的教育部分。在中职学习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教材中,量身定制增加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括一些职业案例添加、匠人精神等都要适当的进行整理与融入。3.2提高教师的素质。在中职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及对所学知识的热情,才能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们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也同样适用于教师,每天都坐在办公室与书桌前的职业院校教师也必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问题。3.3调整教学评价体系。在当前中职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应改革的调整教学评价体系,毕竟学生的个人素质是不能通过一纸试卷考察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终结性考察”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在当前中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定的“诚信档案”,将学生个人的成长进行记录。聘请专门的辅导员,为学生进行辅导,通过课下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设定卷面考核与口试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原则,考察与考试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素质,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样的改革不是学校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正规教育部门的调整,全面推进教学体系的转变;寻求到企业的关注与合作,增加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机会,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斌.对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2002,19(07):64-65.
[2]董素玲.专业思想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J].高等建筑教育,2003,16(02):13-14.
篇5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背景
在现实条件下,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性挑战,笔者对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当先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其自身的特点则是社会阶层也变得日益多元和日渐开放。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动荡时期,稳定的会计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必然的。
其次,文化背景。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文化背景是置于我国第二次重大的文化转型基础之上的,即“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是建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会计理念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构成,为全体会计从业者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意识体系,按照职位订制具体的可以指导实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再次,教育背景。当前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转型也迫在眉睫,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方向之一,道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必须与时俱进,一个职业道德的标准时特定时期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准的综合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以及实施势必不能离开价值判断。会计职业道德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内容是独立、客观、正直等在会计行业中的超文化存在。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是以会计实务和伦理道德为主体核心内容的,更具实施性。以英国为例,为了取信于社会及其精英集团,会计职业组织必须证明其会员的素质,即专业胜任且道德良好,且会计职业候选人一般需要5年制的学徒。英国会计师将会计行为视为艺术而非科学。可见西方国家的相关教育体系较为健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认识,学者对于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起步晚,且实践经验上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在许多文献中突出强调了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大量的学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且其教育形式停留在理论传授层面等现实,而真正属于诚信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职业价值观树立的相关教育体系并未形成。综合来讲,在我国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实意义角度是缺失的。
三、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途径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及价值认知必须得到提升
现实条件下,进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前提是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成分认识其相关重要性。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内在的个人价值观外化为能够被社会说接受和认可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而这种道德素养的核心便是会计专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道德主题修养提升为职业价值观。其最终目的是有助于保障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和高素质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助于提高良好的经济、经济环境的稳定,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必须结合哲学伦理教育
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独立成课,也可以结合会计伦理教育成课,将相关内容结合会计哲学伦理进行,才能帮助专业学生学习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更好地进行专业服务,为会计行业乃至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必须结合教育现实和行业现实的需求,续教育必须紧跟会计执业者的道德需求的脚步高效、有效、长期持续地开展。这样才有助于保证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能够长效性。建立以会计课程为专业基础,以会计伦理为思维基础,以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价值基础的全面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三)加强在职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
会计的专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或者是职业院校开展的理论式专业教育;一是会计人员在具体从业过程中的后续教育。而当前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贯穿于会计人员从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的,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包涵财经动态、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行业新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在会计的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入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后,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中等卫校如何使护士毕业后更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对护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性教学,使之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时代“整体护理”的挑战。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指护士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这一特定范围内所要求的特殊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士职业中的具体表现。那么,护士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道德要求:
1.护士应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是紧密相联的,它是人们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自觉履行对社会、对人的责任。护士对病人负有重大责任,她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牵涉到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在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技术操作都可直接反映护士有无责任心。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牢记护士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让自己的每个行动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护士应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护理人员的理想,就是职业理想。这一职业理想的实现是和平凡的工作分不开的,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平凡细小的工作组成的,因此,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护理人员,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做好本职工作的实干家。要做一名有崇高理想的护士,就要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要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护德高尚、护艺高超、护风高洁的护士,必须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自强,并在品格素质、行为等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提高自我修养。
3.护士要注重语言的修养。护士语言的修养是培养高尚的护理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护患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护士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应本着尊重患者的原则,注意使用礼貌的语言。有的护士不注意这方面的修养,语言生硬,使患者难以接受,影响了护患关系。以上是作为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道德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很好的学习使之成为对学生自己道德要求的一部分,就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不断地摸索、研究,寓德育教育于教学,总结出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1.更新教育理念,改善医德教育体系和方式。首先,规范医德教育,就要确立多层次的医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新的医德教育方式,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更新与完善现代医德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医德信念,树立较高的职业理想,学习医德规范,加强人际沟通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现代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使“救死扶伤”成为医护生的人生追求和终极目标;最后,关注医德教育实践,研究和遵循医德教育的规律,分阶段有侧重的安排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促进医德品质内化,加强教育管理。
篇7
关键词:中职德育;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一、中职德育肩负着为学生补课的任务
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生的教育难度,填补中职生的教育缺失已经成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不能回避也是必须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起这种责任,中职德育课教师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中等职业学校,当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分配的生源,让教师无法选择学生。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正视生源素质,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生源素质不容乐观的状况,职校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受暂时不能改变的事实。
有人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没有哪个学生会学不好。然而,总有学生老是无限期地延长“足够长的时间”,导致有的学生因学科成绩不佳而得到太多负面的评价,也因而使自己的自信心备受打击。家长过大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差距,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基本道德规范缺失,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社会责任感较差,生命教育缺位,公民政治素养偏低,认知偏差影响人际交往,使学生颇感无助,最终有的人自暴自弃,于是思想及行为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小学阶段出现的偏差没有及时纠正,初中阶段便更加突显起来,到了中职阶段,教师便肩负着给他们进行德育“补课”的责任了。突出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紧扣企业、行业职业道德的标准和要求,着力培养中职学生敬业精神,服务观念,规则意识,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二、“三恩三礼”,让中职德育回归原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应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孝亲尊师、仁爱和平、诚信明耻、笃行精技”的人。
“孝亲尊师、仁爱和平、诚信明耻”是伦理道德目标,而“笃行精技”则是职业道德目标。中职德育要在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三恩三礼”抓起,要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知恩”就是知错;“感恩”就是感错,也即是忏悔;“报恩”就是改错,然而错是很难改的,甚至是改不过来的,所以我们得教育学生要注意“补过”。“礼节、礼貌、礼仪”教育,是德育中的基本内容,教育学生知礼、懂礼、明礼是德育规范的基本要求。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教育,并以实实在在的活动去做德育,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在伦理道德教育中升华,从而达到学生“笃行精技”的目标。“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中职德育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前具备“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品质。
宝安职校以《弟子规》为媒介的“三恩三礼”教育,是做出中职德育成效的一次实践。他们通过“五个一”抓感恩教育,一是“一个中心”,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职业道德为中心;二是“一个原点”,从“心”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三是“一个突破口”,通过学习《弟子规》,以“孝亲尊师”为突破口;四是“一个做法”,即务实,推崇“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通过教师“做”去影响学生,共同说出心中的故事;五是“一个试点班”,一个专业部一个试点班,试点成功后其他班效仿学习。通过“三恩三礼”教育,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独立,学会品德实践、品德体验、品德感悟和品德选择,引导学生树立与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格,不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德育研究·在伦理道德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三、“立规范、察亮点、寻结合、求创新”,走特色团建路
一个管理者对于自己单位的管理经营,一般都会选择走“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之路。“立规范”使各项团建工作有据可循,“察亮点”使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入读业余党校,“寻结合”让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师生多项活动的共同参与中成为和谐的整体,“求创新”让企业式班级管理成为亮点。
宝安职校团委、学生会围绕“三个特别(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开展工作,订立了发展团员规范以及团干、学生会干部、分部、支部系列培训规范,通过查评情况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入读业余党校,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在演讲赛、歌手赛、合唱赛、小品赛、征文赛、黑板报赛、手抄报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及歌声满校园等活动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中寻求结合点,通过严抓学生社团、弘扬义工精神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进行创新,使团建工作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发展态势。活动化的德育工作,为学生展现职业道德风范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作者单位:广东省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曹利民.大众文化对中职德育工作的消极影响及应对[J].职教通讯,2012,(5).
[2]干方平.如何活化中职德育课堂[J].交通职业教育,2012,(3).
篇8
众所周知,技校生在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是存在差异的。为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
一、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技校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有着明晰的职业定位,但职业定位并不一定意味着职业理想的明确,因此,在学校期间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我校的学生为例。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他们一般会到船舶上工作,成为一名海员。众所周知,船上的工作是辛苦的,生活是单调的。不少学生由于怕苦,毕业后往往会转行做其他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然而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初衷。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学校会首先向他们介绍海运业的发展前景和海员的职业现状。比如,当今的世界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海运是朝阳行业;海员是前景美好的国际性职业;海员待遇好,能较快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海员随船出海可以免费旅游世界,饱览各国风土人情,增长国际见识;船员的休假时间长,每年有3个月左右的在家休息时间,每次靠岸还可以休假1~2天;海员一般工作在大型商船上,环境很好,设备先进,全部雷达导航,安全系数比陆上运输要高得多等。通过介绍,让学生们增进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提高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必要的职业责任
技校生大多责任感缺乏,做事虎头蛇尾,不愿承担责任。这主要是由他们多年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所决定的。因此,针对学生的责任感缺失,学校经常会通过正反事例的讲述,让学生感受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作为未来的海员,他们的职业责任就是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确保船舶、货物和船舶工作人员的安全。而发生在1999年11月24日的一次严重的海难事故,正是因船舶大副的工作疏忽导致的。当时,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9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最后生还者仅为22人。通过对案件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从而增强职业的责任意识。
三、培养强烈的职业情感
技校生往往是班级里的“差生”,是家庭中父母不喜爱的孩子。渐渐地,失败磨灭了他们的激情,消弥了他们的自信,导致他们对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热情。但工作是需要热情的,即我们所说的职业情感。有强烈职业情感的人,能够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因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会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才能。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情感,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同时,向他们讲述身边成功人士的事例,如 “劳动模范——水手长伟雄”,他的感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劳动者之歌”栏目播放过。李伟雄好是从我校毕业的一名学生,而他正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事迹。通过这些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强烈的职业情感。
篇9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培训 实施原则 实施对策
一、引言
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大量德智体合格的从业人员,而职业道德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全部内容的根基和核心,因为它促使劳动者树立正确合理的职业观念,从而以过硬的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它推动了社会企业的对外形象和经营效益,正是由个体的良好职业道德,才形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转;它帮助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劳动者身处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弥足重要,关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效益,关乎社会主体力量的思想水平。而近些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的职业培训教育畸形化,其教育只侧重于武装给受教育者以专业分工技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生产流程,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由此引发的对企业和市场带来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流水线一样的职业培训教育是不值得借鉴的。笔者从自身的教育实际出发,试图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具体对策。
二、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一般被定义为“人们在职业工作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这个更多的是强调从道德的层面进行约束和规范,而忽视了个人在职业道德面临选择时的抉择,缺乏对解决职业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而且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二)市场经济大潮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部分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人的信条,使得部分人在职场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当个人私利与他人利益、社会公利发生冲突时,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这些人可能也经过了较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当理论和实践遇到抵触的时候,仍然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原则而选择自己的私利。
(三)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
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知识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都较为重视学员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对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大都觉得无所谓,主要依靠学员个人的道德观念。学员自己道德素质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就高,并不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就可以提高的。与此同时,大量的学员也对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更多的学员更加期待能够学到一门专业的技术,将来可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学校和学员都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更加边缘化。
三、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基础性和公共性的原则
在职业教育培训中,极易走向的误区就是在对待职业道德教育上的轻视和漠视,过分的依赖社会公德教育和就业者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教育,而不将其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其实,职业培训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其培训时间和个体背景是千差万变的,我们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其在道德领域能胜任具体职业的要求。因此,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基础性的地位,做到使培训者先成人后成事,首先做到对具体职业所需要的从业品质了然于胸,再做好自身的职业打算。同时,职业道德教育的公共性也是重要的原则,无论受培训者有怎样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面对崭新的工作岗位和陌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武装给其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其专业技能的顺利施展。
(二)遵循适应性,与社会实际、学生个体、行业差别相适应
当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大都流于形式化和书面化,以致收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这是当前职业培训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致命缺点。很多培训单位,把学员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输送单位考核,作为自身教育成果和在社会立足的唯一标榜,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不能得到迅速体现和收效缓慢的一个方面,自然地得不到发展,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在该类教育的实施中,应当注重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结合,针对当下职业道德领域的重要问题、主要现象展开教育;应当注重与学生个体的相结合,把握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弥补其不足,跟踪指导;应当注重与行业之间的差别相适应,结合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对于容易出现道德危机的方面,加强教育力度,提前令学员了解其将面临的职业道德处境,达到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三)遵循多样性和生动性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不断的掀起改革和创新,旧有的照本宣科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再也不能符合师生们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众多80后、90后的社会成员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思想状态,对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也应当从自身做起,思考探索、不断创新,采取生动活泼而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传达教育内容,提升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种理念不仅对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指导性的,对于职业培训教育更是有其实用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员,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生活化的课堂模式,把本该枯燥的道德教育进行生动诠释,使其深入学生内心、引发学员共鸣。若非如此,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将走向一潭死水的危险方向,出现教师没有热情、学生没有主动的局面,更不用谈论教育成效了。因此,多样化和生动性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守的。
(四)遵循成效性,注重教育成果的考核和运用
职业道德作为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它的衡量不像一门专业的技术一样直观和容易操作,这也给培训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成效评价提出了难题。笔者认为,成效性仍然是该类教育的指导原则之一,对其考核也应该积极探索、多管齐下。例如将学员的日常学习表现和上岗实习表现,作为教育成果验收的重点渠道;也可以通过师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的方式,巧妙地摸清受培训者的道德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安排,以及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在任何的教育工作中,起到的都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为教育的主体在于学生,有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正确方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例外。身处踏上工作岗位的前夕,许多学员对于这份职业应恪守的品质,也是了解不全面或者有偏颇的,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回答学生的困惑、弥补学生的不足。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听取学员的心声,为其解惑、授业,因为他们的道德得到完善,才是这门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在职业培训教育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浅议
(一)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突出其在日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时间和精力是取得成效最具有硬性的保障。培训单位应该摒弃职业道德教育费时费力的错误认识,在充分尊重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开展教育,从而唤起教师和学员的思想重视。课程的设置应该是灵活和有适应性的,顺应职业培训教育的速成性特色,比如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结合本阶段教学内容在社会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针对性的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学员技能和道德的同步提升,这一点在会计、金融等专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以节次为单位的课程不是必须和固定的,培训单位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学员会议等形式,灵活开展道德教育,只要形成独特的模式和正常的流程,教学成果就容易得到保障。总之,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正常的职业培训教育中去,避免随意性和突击性,而是像一门技术课程一样,有自己的师资和物力、时间保障,走向正规化、日常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二)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广泛发动校园媒体和学生活动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最贴近学员的学习生活,职业道德教育应当渗入到其中,使其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学校拥有众多的宣传媒体,且它们大多由学生亲自组织亲自策划,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的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网站、报纸刊物、广播站、电视台等等,开辟专门的栏目和板块,强化该方面的宣传;充分发掘职业道德以及学生身边优秀人物典型案例,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广为宣传;可以展开诸如读书讨论书、征文比赛、相关电影音乐赏析等活动,发动学生以个体、宿舍、班级等多层次积极参与;通过奖项的评比、奖品的设置等,吸引学生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活动最后一定注重活动结果的验收总结,为下一步的努力和其他方面的素养教育积累经验和教训。另外,注重活动的组织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比如社区服务、扶老助残、帮贫济困等爱心志愿活动,在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体验良好道德的积极作用,培养诚实劳动、遵守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心地,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通过隐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其贯穿到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去
针对培训学生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弹性较大、较为灵活的课程,专门开展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培训教育学校定期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这些课程都传达了对学生非常兼具实用性和启迪性的内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穿插到课堂讲授中,起到集中教学的显著效果。正如其他的道德教育领域一样,道德的培养从来不是孤立的和单独的,它应当融入整个培训内容中,无所不在地进行指导教育。在具体的培训学校中,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的部门是较多的,例如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党委办公部门、学生工作处、教务部门等,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不断地优化,将这些部门的道德教育职责进行科学的统一协调,形成严密和统一的教育网络,使职业道德教育达到“无孔不入”的渗透的理想效果。放眼细处而言,德育教育工作者每次与学员的接触,每次的专业技能教育考核,都可以成为施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因为道德本身就具有隐形和潜在的特征,也只有一点一滴的感化、日复一日的教育,能收到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四)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先进模范和激励作用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
不论是哪一类的教育工作,案例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其真实性生动性,往往能比专业的知识宣讲更能起到教育效果。道德教育更是应该注重榜样的激励作用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放眼全社会领域内的思想道德教育,国家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劳动模范”等等活动,以及各个地方进行的人物宣传、优秀表彰等活动,莫不是在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成效。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培训教育机构应该受到这方面的启示,给予探索和实践。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绝非一句空谈。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职业道德和美好品质,将成为激励和鼓舞广大职业学生前进的精神力量,也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的极佳方式。职业培训教育单位可邀请有杰出成绩的优秀毕业生、社会上的先进模范人物以及道德高尚的优秀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或学生座谈等,用他们爱岗敬业、不辞劳苦、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敬业、吃苦、慎独、自律、进取等方面的生动教育,使学员们在听取事迹、接受感召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高尚,塑造其初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这对于学员一生的职业和生活过程,都将是弥足珍贵的。
(五)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考核评价中不断改善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正因为其与社会生活如此休憩相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因此这是一个决不能放松、又不能固化的教育环节,只有保持探索、积极实践,才能不与社会脱节、不辱教育使命。在教育思路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中,首先应该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深受欢迎又易于组织的职业道德教学方法,博取众长,在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创新;同时,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喜好中,通过建议征集、问卷调查、亲切座谈等形式,倾听其声音、了解其偏好,令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更加契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同样重要的是,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成果的考评和验收上落到实处,以此来督促师生的思想到位、行动到位,例如在职业技能的各种考核中,无论是试卷的书面考核还是实际的操作考核,都可以通过给予学员一些情景和问题的设置,考察其在面对自身所处的岗位上一些敏感、关键的问题上,是否具备了正确的思想觉悟和处事方式,如果在这种专门的考验中学员都出现对职业道德的明显违背,那么当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繁杂的压力和诱惑,情况就更值得思考了。考核是为了总结和改进,这就要求负责该领域教育的教师们善于反思、善于提升,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收到预期中的教学成果。
五、总结
近些年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压力仍然严峻,这其中不仅有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原因,更存在着劳动者本身职业道德缺乏引起的供需双方鸿沟。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将进一步深化,专业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这不仅仅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更是紧迫的,因为技能是具体的,有很大的短期速成性和更新性,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迅速获得合格员工;而职业道德的养成,却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思想素质进退。广大的职业培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育中穿插和组织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崔兰英.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
[2]胡晓毅 .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刘晓音,王琳. 新时期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11(27):58-60.
[4]李冬华.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浅析[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93-96.
[5]罗箭华.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范式转型[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 (10): 93-95.
[6]赵娟. 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开封大学学报, 2012 (3): 64-66.
[7]李琼. 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机制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5): 56-58 .
篇10
1在高职食品专业教学中开展职业道
德教育必要性分析在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过程中,食品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对于整体行业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必要的推进作用。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高职专业教育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以下的必要作用。
1.1高职专业教育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基础
在实际的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阶段学习与养成的知识与实践内容,较容易在实践职业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正因如此,在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较容易使学生将学习到问题与内容,应用到实践工作中,保证其在实际的职业生涯中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1.2高职专业教育容易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模式
我们对食品行业中的主要职业道德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职业道德内容是可以通过规范化工作管理模式养成的。如规范化食品加工中,食品加工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几乎可以全部通过规范化管理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化理念的形成就是保证食品行业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工作模式。在高职食品专业教育中,学生大部分将从事食品行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所以对高职学生做好规范化管理教育,对于行业整体职业道德理念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工作措施探析
在高职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工作中,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与内容,开展了实践教育措施研究,利用了以下的工作方法,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2.1将道德教育内容列入教学整体计划与目标
在高职食品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选在整体教学计划与目标的制定阶段,就必须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位置,保证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安排合理有序。在教学计划与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必须将道德教育内容合理的分布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证职业道德教育成为食品专业整体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避免教育内容孤立情况出现。其次是在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掌握,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执行,实现职业道德理念的最终实现。最后是在职业道德教学计划与目标的制定中,必须重视实践工作内容,以实践教学成果为评价的标准。
2.2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工作
为了提高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我们在实际的教育课程安排中需要结合实际教育内容做好课程安排工作。一是合理穿插于教学课程中。食品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与理论以及实践课程教育有着十分紧密联系。所以在教学课程安排中,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穿插在日常课程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食品生产加工的专业课程中,针对每个生产环节中穿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求,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理念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做好课时安排工作。由于高职食品专业教育学习内容较多,所以留给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课时较为紧张。所以在课程安排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利用高效的教育工作方式,有效地完成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2.3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与内容
在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为了确实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我们需要很好的开展教育创新工作,利用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开展教育工作。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创新工作方式与内容。一是利用社会中的食品热点问题进行教育工作。在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结合社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类热点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学习,提高其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结合实验检测工作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直观性。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针对食品进行的各种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结合职业道德要求,将违反职业道德造成的食品有害物质、化学物质超标的情况,通过实验检测展现出来,使学生对于这一问题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是一种有效地工作方法。三是发挥出职业实训课程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当前的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过程中,实训课程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一课程中,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性特点。在这一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模拟与实践,到的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保证了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职业环境下的具体要求。
3结束语